时间:2022-11-21 06:55: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环卫工人事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洒向街道都是情。
凌晨4:00,人们还在暖和的被子中香睡,而××*的小闹钟却准时闹开,他匆忙洗漱后出发——清扫街道,一年365天,天天如此。××*今年50岁,在环卫清扫工作这行干了近20年。近20年的时间里,他日复一日所做的工作就是:凌晨4:20第一个到岗,接着开始认真清
关键词:走转改;新闻;温度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4-0110-03
一、湖北“千人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传播价值
(一)新闻理念:百姓视角 挖掘新闻温度
新闻的“温度”,也就是新闻媒体的人文高度。做“有温度”的新闻,就是媒体从社会关照的角度审视和理解新闻现象,找到与基层百姓需求相契合的传播亮点。新闻工作者只有把新闻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心坎上,才能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只有把视角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才能彰显媒体的民生情怀和“平民化”本色。
《武汉晚报》“关注环卫工人”系列报道堪称“有温度”新闻的典型代表。2012年10月15日,《武汉晚报》刊登了一张拍摄环卫工人王桂香因过度劳累靠树打盹的照片,感动了上千网友和市民。《武汉晚报》趁热打铁,继续刊发调查报道《武汉环卫工人吃冷饭已成习惯,门店讨热水被冷拒》,指出环卫工人每天干着最辛苦的事,但想喝一口热水、吃一口热饭却很难的现实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强烈震动。雅虎门户网站制作专题网页,并发起网上调查;网易、搜狐、新民网等多家网站转载……当善待环卫工人的舆论持续发酵,《武汉晚报》顺势推出《晚报急添微波炉饮水机,服务附近环卫工》,呼吁爱心单位和人士,为环卫工捐赠微波炉、饮水机或保温杯等。通过媒体的呼吁和号召,截至10月18日,《武汉晚报》共募捐到210多件爱心物品,陆续分发到武汉三镇街头的环卫休息间,武汉四大连锁超市的637家门店也已全部挂起了“爱心服务牌”,主动招呼环卫工进店打开水、热饭菜,整个爱心行动惠及环卫工约1.5万人。
“报纸的主要产品既不是新闻也不是信息,而是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体现在社会影响和商业影响上。[1]”《武汉晚报》这次“关注环卫工人”系列报道就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发挥到了极致,也充分挖掘出了新闻的“温度”。新闻的“温度”源于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更源于媒体人对基层百姓的感情积累。
(二)报道方式:基层体验 提升新闻发现力
做“有温度”的新闻,要对基层百姓怀有真挚感情,从心底去理解基层百姓,通过记者的亲身体验,深刻领会他们的所思所想,切身体会出基层心理。媒体不仅要走进基层现场,更要善于发现基层现场的新闻点,提升新闻发现力。湖北“千人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中,大批记者直奔基层和现场,发现平常生活中的闪光点,深入挖掘人物、故事、细节,将小故事与大主题结合,涌现出大量体验式报道。
武汉交通广播《畅行江城路》播出广播专题《烈日下的坚守――记者实地体验“建新华”岗长熊威的交警生活》,记者柳莺、陈艳菲、贺晓春通过实地体验武汉市公安交管局新华路岗岗长熊威的交警生活,挖掘出基层人物的真性情。柳莺等记者的体验式报道,不是“旁观”,而是亲身“参与”,不仅表现“我看到了什么”,还突出“我感觉到了什么”。感人的故事、生动的细节,原汁原味地展现了群众最朴实的语言,极具现场感和参与感。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群众就是大地,斑斓的生活就是大地。只有行走在基层,贴近群众,深入群众,才能挖到新闻富矿,直溯新闻本源。实践证明,只有深入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深入新闻现场,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提炼报道主题,以深厚的生活积淀丰富报道内涵,才能采写出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三)传播效果:价值表达 呈现“有温度”的新闻
做“有温度”的新闻,就是要注重新闻价值的表达,有思想的传播才是有影响力的传播。没有思想的统领,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就缺乏深刻的理由和宏阔的背景。湖北“千人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中,大批记者走访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典型的一百个县,做出“五个湖北”建设百县行系列报道。重点关注与湖北省委“一主两副”、“一红一绿”、“壮腰工程”、“农谷”、“中三角”等战略相关地区,具体深入到村、到组、到人,采写出了一批从微观看战略的大作品。
《楚天都市报》的“千人走转改・唱响湖北河蟹品牌”系列报道,三路记者分赴江苏和湖北省内的汉川、鄂州等地,多角度解读湖北梁子湖大闸蟹与江苏阳澄湖大闸蟹的差距,探究湖北省打造百亿河蟹产业发展之路。不仅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同时也提供更多的价值诉求,让新闻表达成为思想表达,让新闻传播承载价值传播,也更具影响力。
另外,湖北媒体挖掘出的襄阳90后大学生程威休学侍母的感人事迹,通过《楚天快报》及省内多家媒体连续报道之后,感动了全国数万计网友,并在全国掀起新一轮的宣传热潮。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寒门出孝子90后大学生休学侍母》,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人民网等都对程威的孝行突出报道。通过媒体对程威打工救母、带母上学、休学侍母感人事迹的报道,传递社会正能量,显示出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孝道”的理解,对社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有温度”的新闻不是简单地看新鲜看热闹,浅层次、一般化地反映问题,而应站在高处、胸怀大局来观察,发掘能够反映社会脉动、前进方向和时代精神的典型素材,加以生动深刻的充分报道,体现“走转改”的深度和厚度。
(四)全媒体互动:微直播、微访谈 挑战传统新闻形式
“走转改”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巩固、提高、升华”,而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却具有“变革、破茧、质变”的意义。网络媒体抓住“走转改”的活动契机,改变原创新闻不足、线索缺乏、采编队伍不够等劣势,通过文稿、图片、音频、视频全方位新闻资源的整合,丰富新闻内容,扩展新闻内涵。湖北“千人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中,网络媒体涌现出微直播、微访谈等融合新闻样态,为传统新闻写作带来新气象。
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微直播报道《晏警官周末社区日志》,网台记者蹲点在黄石市大智路社区,全天候跟拍社区民警晏警官的一举一动,围绕着送身份证、探望空巢老人、社区巡逻三个线索,用微直播的形式同步呈现晏警官的工作状态,并由网台记者作出文字解说,同时运用论坛、视频、微博等多种形式,与网友展开互动。受众随着网台微直播的信息,也跟记者一样体验了一把“出警”的感觉。
同时,各大网络媒体还在首页设置“走转改”专题页面,如“武汉广电――我们在行动”等,官方微博中发起“走转改”话题,集中推荐参与“走转改”记者的微博内容,并鼓励广大网友推荐身边的感人事例,丰富报道选题,让更多网民了解并参与到活动中;网台在首页设有全媒体记者专栏,记者在第一现场就能及时在线新闻信息及现场图片;还有专为网友上传设置的“草根视频”等;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也极大地挖掘网络新闻资源,开展报网互动,并在报纸上设置“二维魔码”,读者通过智能手机“刷码阅读”,就可以在报纸上读到动态的新闻。
在全媒体互动时代,不仅可以整合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而且还借助QQ、飞信、贴吧、微博等新的传播渠道、新的技术手段,在传播方式、传播模式和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上进行了创新。大量新闻资源的相互整合,全方位立体化的新闻报道呈现,“走转改”新闻实践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二、湖北“千人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走基层部门,不是走基层
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应该“在路上、在现场、在基层”,只有扎根于社会现实中,深入到新闻最前沿、最核心的阵地中,完成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新闻采集,才能写出鲜活的新闻内容。在“走转改”的过程中,媒体不能简单按照“田间、地头”来定义基层,认为只要姿态上走进落后地区,就算完成了“走转改”新闻报道,而应该从根本上理解基层群众的所思所感,发自心底去感受百姓真情。
事实上,很多媒体工作者形成了依赖心理,一到基层地区首先就联系当地政府宣传部门,工作上依赖当地宣传部门提供的典型材料,将已经报道过的,或政府力推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进行再次报道,缺乏记者自己发现的新鲜素材。这种“炒剩饭”式的“走转改”报道题材狭窄、内容重复,写出来的内容自然索然寡味,让受众提不起兴趣。新闻素材脱离了最真实最鲜活的基层人物,也违背了“走转改”的初衷。“实践出真知。基层是实践的主战场,是新闻的原产地。走基层,就是让记者深入基层、让新闻回归现场,在新闻的源头吸取‘氧气’和‘养分’。让新闻回归现场,体现了新闻观的本质要求。让新闻回归现场,反映了新闻生产的内在规律。让新闻回归现场,是杜绝虚假新闻的重要途径。[2]”
(二)部分稿件官话、套话、宣传味过浓
“走转改”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践行,要摆脱宣传味,避免写成假大空式的歌功颂德稿件。湖北“千人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火热推进的9、10月份,正值“十”召开前夕,媒体需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记者很容易写出应景式的文章。
虽然湖北省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在“千人走转改”动员会上讲话时,就提出了这次“走转改”的核心主题是“科学发展、成就辉煌”,意在新闻媒体要全面展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通过深入挖掘在改革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为党的十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但是,这样的宣传任务是建立在追求新闻报道的“短、实、新、深、活”的基础之上的,陈腐、老旧的宣传味反而帮了倒忙。
“走转改”新闻中确实需要加强主题宣传,但要善于以小见大、由点及面、以事喻理,从基层的生动实践中、从群众的切身感受中挖掘深刻内涵、体现重大主题,使主题宣传富有更加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
(三)人为拔高,用宏大主题引导采访对象
新闻观强调,新闻真实性既包括具体事实真实,也包括社会总体真实。新闻媒体要根据真实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运用到新闻业务上,则媒体记者不能先入为主,主观臆断,用宏大的主题思想引导被采访者,人为地拔高采访对象的说法。
如湖北某台记者在采访基层区县的幼儿园校车使用状况时,竭力引导该幼儿园负责人的回答往政府大政策上靠拢,称是在政府管理压力下,更换了长鼻子校车。实际上只是幼儿园的旧面包车不堪重负,迫于家长压力而更换的,政府管理压力不能算主导因素。当然,记者为了迎合当前的政治宣传需要,在采写新闻事实时要经过适当地提炼,挖掘出新闻事实背后的主题深意,但是要注意拔高的分寸,不能把预设的观点强加在新闻事实之上,按照自己的希望主导新闻走向,这样也改变了“走转改”活动的初衷。
三、解决“走转改”新闻疲态的具体措施
(一)“走基层”不是简单的走底层
走基层不仅仅是走向田间地头,走到群众中去,更重要的是理解人民群众,理解基层群众的工作、生活状态、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这样才能触及新闻事件本质,写出有温度的新闻稿件。
另一方面,“走基层”并不局限于偏远山区、落后地区的基层,大城市中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也是走基层关注的重点。如武汉广电总台科教频道的《山区法官:夫与妻》,武汉广电总台新闻综合频道的电视新闻专题《清扫工徐菜荣》,广播系列报道《寻访救助青少年大病贫困家庭》,《记者体验:高温下的供电巡检员》等等。大城市中的出租车司机、民工、快递员、运输工等基层岗位、底层人物,同样是“走转改”活动中的重点关注对象,也能挖掘出富含新闻“温度”的好稿件。
(二)转文风要杜绝“虚华、冗长、浅表、媚俗”
做“有温度”的新闻,就是要媒体从大局着眼,从基层落笔,用基层的生动实践来展示社会进步,用群众的真切感受来说明深刻道理。只有坚决杜绝套话空话,才能让新闻报道更有现场温度,更带有真情实感。
在受众媒介素养不断发展的今天,过于陈旧的宣传稿件反而会引发受众的反感,产生对新闻媒体的抵触心理,不仅不利于新闻媒体公信力的提高,更不利于政府长远的宣传工作。新闻媒体只有将现实生活生动地刻画出来,把人民群众的呼声真切地表达出来。通过有价值、有生命力、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事实来引发社会关注、引起百姓共鸣,从而把握舆论热点,引导正确导向。
这一思想具体体现在新闻业务上,就是让稿件回归客观的新闻传播规律,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以新闻性、真实性、平实性,素材本身的感染力赢得受众。媒体要真实的反映社会,而不是粉饰社会。讲人话,少套话、空话,竭力避免写成“假大空”式的官样新闻;说实话,大白话,多短语,才是老百姓的基本语态。有些老百姓在接受采访时受长期历史影响,动辄脱口而出“感谢党,感谢政府”的话语可以理解,但媒体要顺应时展的形势,不能沿用老旧的树典型思路,要坚决抵制陈旧思想和言辞作风。
(三)建立长效机制,“走转改”不能流于形式
媒体要从组织策划、工作流程、绩效考核、好稿选评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确保“走转改”活动落到实处,转化为日常工作机制,并且形成追求新闻“温度”的长效机制。我们要让“走转改”成为常态,而不是一阵风,最终流于形式。
一是要建立广泛的基层联系点,保证联系点常年有人驻点采访,年轻编辑记者分期分批赴基层联系点驻点。《湖北日报》建立了编辑记者基层联系点制度,联系点总数达到210多个;二是要有激励机制,做好从部门内部到全市、全省的“走转改”好新闻的推选、交流、表彰。此次湖北的“千人走转改”就评选出了10名“走转改”十佳新闻工作者和20篇“走转改”优秀作品;三是完善后勤保障机制,对于深入农村、社区、厂矿一线及边远地区的记者要提高稿件稿酬及生活补助,保障基层蹲点记者的物质生活待遇。此外在报纸版面、广播电视时段上为“走转改”新闻留有足够空间,充分利用记者从基层采回的新鲜资源。目前,湖北省已建立阅评制度、讲评制度、考评制度“三项制度”,确保活动开展形成常态,推动新闻媒体持续深入基层。
(四)充分发挥各媒体资源优势,实现媒体联动
在当前“走转改”全面开花的状态下,媒体想要做出真正意义上的独家好新闻已非常困难。各家媒体都在追求信息和时效时,跨媒体联动成为现代传媒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种媒体联动不是简单的拼接、组合,或者转载别家媒体的新闻就实现了资源共享,而是建立在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上进行优势互补。最终报纸与广播、电视与报纸、广播与电视、甚至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实现联合互动、资源共享、错位竞争、最终共赢。可惜的是目前还没有看到特别成功的媒体联动具体实例,各家媒体的联合都停留在表层水平,需要广大媒体人继续探索出成功路径。
另外,湖北省内参加“千人走转改”的各家媒体实现联动,不仅仅是出于节省资源、降低成本的考虑,更是需要多个媒体联动形成声势浩大的“走转改”舆论氛围,实现凝聚民心、引导社会舆论走向的最终目的。
四、结 语
当前,传媒信息空前发达,传播空间众声喧哗,传媒生态极速变化,媒体人的心态也更加浮躁。“走转改”就像一剂良药,虽不能彻底根除病症,却能督促我们媒体人沉下心来挖掘出更多“有温度”的新闻。“走转改”不应成为一时一地的应景之作,而要内化为媒体人的职业素养和新闻追求,用严谨的态度捍卫新闻品质,守护新闻纸的公信力。就像在十讲话时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媒体也应以此为指导,成为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建设做出实质性贡献。
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普.迈耶.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2] 韩少林.都市报:在“走转改”中找到自己[EB/OL].中国记者,2012-12-17.
[3] “走转改”:回归与升华[N].光明日报,2012-09-03.
[4] 陈力丹.从新闻职业角度阐释和贯彻走转改[J].青年记者,2011(30).
这就是吉林省辽源市下岗工人冯海涛结婚典礼时的场面。
说起冯海涛他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每天天不亮他就会出现在辽源市区的一个市场里为几家小店送水,这是冯海涛赖以为生的职业,也是他每天生活的主要内容。可他的婚礼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人的关注呢?事情要从五年前的一天说起。
凶手施暴, 六名妇女儿童命在旦夕
那天,冯海涛的街坊又聋又哑的崔老太太,因被怀疑怂恿女儿离家出走,竟被女婿侯维选残忍地杀害在家里。冯海涛听到后非常震惊,第二天,忙了一天的冯海涛晚上就赶到崔老太太儿子的家里帮忙料理后事。
就在老太太一家人还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时,他们没想到一个更大的危险正在向他们逼近。下午6点多,杀害崔老太的凶手侯维选手持利斧再次出现。屋里的冯海涛听到外面有异样的叫喊,崔老太的儿子温晓宝正在院内,看到凶手侯维选手持利斧朝自己砍来,便转身向屋后跑去。侯维选并没有继续追赶温晓宝,而是推门奔向了崔老太的儿媳妇徐敏等4个妇女和2个孩子。
徐敏赶紧关门,门还没关好,侯维选已抡起斧子把门上的玻璃砍碎,推门而入,举起斧子朝徐敏头部砍去。本想从窗户跳走的冯海涛,在回头的一刹那,看到徐敏的头就在侯维选举起的利斧之下,正在炕上的冯海涛,离侯维选只有半步,见情势危急,他一步跨到地上,伸手想夺下凶手的斧子,没想到落下的斧子却砍在了他的手腕上,冯海涛的手当时就断了,徐敏脱险了……而侯维选这时放开了徐敏,手持利斧再次向冯海涛砍去,就在他紧接着要砍第三下时,冯海涛用左手把斧子给抓住了,侯维选随即往回拽,冯海涛也紧抓着斧头往自己这边拽,顺着侯维选的劲,一下子把他拽倒摁住。此时,崔老太的儿子也赶来和侯维选搏斗了起来。冯海涛把吓呆了的徐敏的大女儿一把拉起来拽着往外跑打110报警。
祸不单行 救人英雄陷入困境
当警方赶到时,凶手侯维选已被崔老太的儿子打死。随后,一身是血的冯海涛被送到了当地的一家医院。因出血量过大,伤情严重。经仔细检查,医生诊断:冯海涛右手的神经动脉被砍断,粉碎性骨折。手术中,他接了9根血管、18根肌腱,骨头上打了4根钢钉。医生对冯海涛的右手进行了5个小时的手术。
听到冯海涛为救邻居而被砍伤的消息后,邻居、同学都纷纷赶到医院看望他。冯海涛痛苦的躺在床上,手术后的钻心疼痛使他难以忍受,他硬挺着熬过了每一天,钻心的巨痛疼得他满身满脸是汗,就像大雨淋了似的。
当医生告诉冯海涛:被砍断的右手接上后再也不可能恢复以前的功能时,冯海涛感到一阵揪心的难过。从17岁起他就开始当木匠,凭着这双手,冯海涛不仅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巧手木匠,而且还成了当地的富裕户。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却娶了一个漂亮的大学生作妻子,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如今他右手残疾,不仅失去了工作,还永远告别了喜爱的木匠活手艺。
因经济拮据,手术后冯海涛只住了18天医院,就无奈地转到一家收费较低的小医院,进行恢复性治疗。伤势还没好转,他便回家养伤了。然而,在这个一下失去经济来源的家庭里,冯海涛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家里突然之间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在这期间,冯海涛父母身患重病需要照顾,在日益紧迫的生存压力下,冯海涛的妻子对这个家失去了信心,她在照顾了冯海涛几个月之后和他办理了离婚手续。
冯海涛理解妻子的作法,这也是正常的,家里处于生活困难的危机中,她走了也是一种解脱,否则会拖累她一辈子的。冯海涛养伤的后期没有了经济来源,妻子离去后,家里又面临着柴米油盐的问题。每天吃喝需要钱,没有收入的冯海涛只得借钱度日。
冯海涛赖以生存的右手出了问题,没了经济来源,妻子的离去,又赶上父母身患重病,真是祸不单行,面对摆在面前的困境,他是否能走出低谷?
好人相帮 英雄无怨无悔
一向坚强而倔犟的冯海涛以前再困难也不愿意向别人开口求助,这次他在无奈之下还是向同学、朋友们去求助。
冯海涛的一个朋友说,依冯海涛的性格,你向他借钱行,他向你借钱却难于启齿。朋友说,我的收入也不是太好,只要我能活着,就要帮他冯海涛也活着,咱们大伙儿不能把他丢下不管。几个同学和朋友为冯海涛凑了一些钱,将他在医院治伤欠的两万元医药费结清了,并想方设法解决冯海涛生计问题。
依几个同学看,冯海涛落得如此境地完全是为了救别人,而如今被冯海涛救下来的那些人却对他不闻不问,甚至医药费还要由冯海涛来想办法支付,他们一起坐下来商量着要为冯海涛打官司,把医药费索要回来。就在聚在一起的同学们商量着怎么这些人时,没想到一直沉默不语的冯海涛此时说话了:既然已救了人家,再去通过法院告人家,整得像个仇人似的,这事就算了吧。同学们知道:冯海涛既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那是无法再让他改变的,大家只好放弃了索要医药费的想法。
看到冯海涛如今生活的困境,有些同情他的人,特别是冯海涛的朋友感到:当初他出手救人的行为不值得。尤其是后期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负面的影响就更大了,周围的风言风语让冯海涛变得更加沉默了,生活的艰难和贫困他可以忍受,但闲言碎语却让他承受着精神上的压力。
尽管如此,冯海涛并没有抱怨生活,他在生活煎熬中仍感受到了许多来自社会上的温暖和关爱:下大雪时,不相识的环卫工人上他家清雪,下一场雪,他们就去清一场。最让冯海涛感动的是一个最终改变了冯海涛命运的人,他就是冯海涛所在的辽源市仙城街道办事处的佟书记。佟书记听说了冯海涛的事后,就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为冯海涛争取他应有的权益。
当时辽源市还没出台相关规定,因而无法给冯海涛一个说法。佟书记首先为冯海涛办理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证金待遇,虽然只有为数不多的130元,但对冯海涛来说这是一笔救命钱。
右手残疾后,冯海涛考虑最多的是:如何靠自己的一只手养活全家人?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想到了居民区有一口长期被废弃的枯井,这口枯井在修理一番后,将井水提供给周围的缺水居民和市场。就这样,在几个同学的帮助下,苦干了两天,枯井被重新利用起来。冯海涛每天为周围的市场和居民送水。
无论冯海涛在哪家卸水,一些认识和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救人的事,热情的和他打招呼:你歇着我帮你把水拎进去。冯海涛送水虽然收入微薄,但毕竟是自食其力,解决了生活问题。同学们在高兴之余又开始为冯海涛考虑起住房的事情了。每到周六、周日,冯海涛的这些同学和朋友们就会赶来为他盖新房子。大家一来,这个整点砖,那个整点沙子,一车一车地拉来,几个月后,房子盖好了,冯海涛有了一个新家。
结婚证 荣誉证 证证扣人心弦
人们最操心的,还是冯海涛的婚姻问题。经过邻居们的撮合,冯海涛认识了本地一位叫王月娴的女士。王月娴觉得冯海涛人挺不错,心地善良实在。虽然家庭困难,手有残疾,但他的救人事迹却深深地打动了她,她情愿与冯海涛结成连理,照顾一家人的生活。与王月娴领取了结婚证以后,冯海涛犯愁了,婚礼拿什么来办?在同学和朋友们帮助他的同时,省、市媒体也关注到了此事,更多的人被冯海涛的事迹所打动,他们纷纷表示:要帮助冯海涛把婚礼办好。
在举行婚礼的当天,100多辆出租车免费为冯海涛出了一列迎亲车队;时任辽源市的市委书记赵振起也参加了冯海涛的婚礼,并代表市委、市政府将两万元奖金发到了他的手中,副市长王宏启给他颁发“见义勇为好公民”的证书。婚礼现场,记者采访时,冯海涛的情绪一直很平静,在谈到见义勇为这份荣誉时,他的眼泪夺框而出,人们不能说他不够坚强,他的手臂断了,家里一贫如洗了,老婆离婚了,甚至几顿没吃饭他都没流过一滴眼泪,而一份见义勇为的认定证书,为什么让冯海涛潸然泪下?记者问他时,冯海涛回答得非常坦率:这份荣誉对我来说是理解、是关爱,更是社会对我的认可,有这些我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