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语文教学方法论文

语文教学方法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03 12:56: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语文教学方法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语文教学方法论文

篇(1)

教学内容的挖掘是语文教学育德的主要载体。记叙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属于语文教学内容中的文学作品,它以具体的形象反映历史、现实或未来生活;议论文虽然从体裁上讲是不一样的,它一般是从具体到抽象或者是从抽象到具体来说明和论证问题,但是,中学的大部分课文也主要以形象的手段进行处理。具有形象性这个突出特点的语文教学内容蕴藏着丰富的育德资源,各种各样的形象中有人物的追求和修养,有人物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有人物的爱国思想和奉献精神……这些形象背后情感和思想的挖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升华学生的品质。

教学管理的优化是语文教学育德的有效保障。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反馈和改进。虽然从常规来讲,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包括“课文的导入语”、“词语教学环节”、“教师范读”、“课堂提问”、“课堂中的组织讨论”、“课堂中的评价”、“课堂结尾的处理”等一般环节,但它绝不是机械地灌输,而是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的,即不仅要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是思想充盈的精神活动过程,而且要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是体悟情感的审美过程。为此,语文教学管理的优化必须超越管理的环节性和控制性,体现管理的伦理性,即灵活性和激励性,为学生的思想充盈和情感体悟服务。

教学方法的选用是语文教学育德的根本手段。一方面,语文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形成中可以选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基本方法论思想。透过形式各异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师生之间开放、平等的互动是所有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平等、开放的互动过程,对于“人如其文”和“文如其人”的语文教学活动来说更重要。

篇(2)

“语文味”在十余年的研究探索中,注重结构的系统性,在本体论、实践论、工具论三个层面同时展开,基本形成了较为严密的整体系统。

一、本体论层次研究

本体论,即哲学基础层次,主要研究教育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用一定的哲学原理来解释和规定一种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等,它是教育研究的理论之源泉。

“语文味”概念最早提出,就是对语文学科本体和课堂形成的一个理论假设,就是对日益被异化的语文学科本体的坚守。因此对“语文味”研究,必然离不开本体层面的研究。

1.“语文味”学术概念嬗变

2001年12月4日,程少堂应邀出席第四届(香港)中国语文教材教法国际研讨会,他在大会上宣读的论文里,第一次给“语文味”下定义:“所谓‘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个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师生双方得到共同发展。‘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该定义强调“语文味”要教学出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师生共同发展之目的。突出了语文学科的本体性质和本体特征。但这个定义诚如孙绍振教授所说“有一些现实的针对性,也有一些历史深度,但还只是一个外延定义”,还没有能揭示语文味的实质内涵。

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到2003年下半年,程少堂老师把“语文味”重新定义为:“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与意理阐发、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从外延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这一定义,已逐步从外延深入到内涵的层次,指出了“语文味”产生的基础、途径、目标和价值,用“四个和谐统一”把“语文味”构成了一个整体,“极大丰富了传统意义上对语文概念的二元认识论,它打通了教育学、美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大大开阔了语文教学的视野,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品位”。被认为是语文教育本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机智延伸”。

2007年,程少堂把“文化味”直接加进定义,从而把“语文味”进一步定义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这一定义强调了以下几点:(1)教学思想:“返璞归真以臻美境”;(2)教学前提:“共生互学(互享)”“渗透教师生命体验”;(3)教学宗旨:提高语文素养、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激发语文兴趣;(4)教学手段:“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5)教学特点:“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6)教学本质:“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最近,程少堂受到汪潮教授《对“语文味”的深度思考》一文的启发,将“语文味”定义微调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其中的变动有二:一是将2007年定义中的“宗旨”一句,和“前提”一句互换位置,同时将“宗旨”中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到前面,更显思维的逻辑性;二是将汪潮教授的“在语文味理念指导下的语文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学生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这一精辟见解,正式吸收到定义中来。

综上所述,“语文味”的研究者对“语文味”这一核心概念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修正的过程,主要揭示语文教育的本体意义。

2.“语文味”研究内涵升华

从“语文味”概念的演变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味”作为一种语文教学流派的存在,表达了倡导者对语文教学理想的追求。事实上,程少堂正是试图以“语文味”为逻辑起点,尝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学美学新体系。2010年程少堂提出“文人语文”的概念,标志着“语文味”的研究正式深入到美学领域,研究的内涵得以升华。

程少堂给“文人语文”的初步定义为:“所谓文人语文,即由文人所教授,含有文人之趣味,在教学过程中不过多考究教学技术技巧,而于课之外,能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的语文课。”这一定义,显然受到“文人画”的定义的启发和影响。它首先强调执教者的文人身份和文人趣味,强调执教者主体精神的张扬。同时程少堂还将“文人语文”通俗解释为:“是一种表现性教学,主张语文教师要像艺术家创造作品一样,把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教学过程,把语文课当成艺术作品一样打造。只有通过‘文人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教学出我们心中的‘语文味’。其他方式教学出的也可能是‘语文味’,但不是我们理解的‘语文味’。我们理解的‘语文味’,是一种教学境界。”

由此,他将“语文味”和“文人语文”视为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话语中最核心的概念, 将“教学境界”看做第三个基本词汇。他认为:所谓教学境界,就是教学意境,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天人合一”,就是教师、学生、文本、教学内容等等之间的和谐统一(而非“四张皮”),就是师生(主要是教师)的主观情感(意,即生命体验)和所教学的课文中思想情感等客观之“象”融为一体。这样主客观融为一体的教学,就是有境界的教学,就是有意境的教学,就是从“以情融情”到“以情冶情”的教学,也就是一种表现(而非再现)性教学。这是“文人语文”的本质与核心。

由“教学境界”,又生发出“语文教学的三个世界”概念。2011年6月30日,程少堂在北大中文系作了题为《从“冷美学”到“热美学”――以“语文味”或“文人语文”为核心谈中国语文教学美学视界的转换》的学术报告。其中阐释了“三个世界”:世界Ⅰ――客观性的教学世界。 世界Ⅱ――主观性的教学世界。 世界Ⅲ――主客观统一的教学世界。“语文味”理论与实践倡导的教学,属于主客观统一的教学,即强调语文教学面对的文本,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象”,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体验是“意”。意与象的结合,就形成语文教学的意境。“语文味”也正是这种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意境之美。“语文味”教学主张一堂语文课的主题,不应仅仅从文本中来(当然文本是基础),也不应该只是从执教者内心来,而是要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

程少堂认为,从美学的角度看,世界Ⅰ是再现型教学(类似古人“我注六经”),属于匠人语文,是“冷美学”;世界Ⅲ则是表现型教学(类似“六经注我”),属于“文人语文”(“文人语文”不是培养文人的教学),是执教者将生命体验和文本融合的教学,是有温度的“热美学”。

由“语文教学的三个世界”,又生发出“生命体验”这个概念。程少堂认为,生命体验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对经验的一种升华和超越,是一种注入生命意识的经验,它将人类的经验与个体的生命联系起来,引领人不断地去体验、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把生命体验融入语文教学,就能真正做到讲的是别人的故事,伤的是自己的心,就能将只见“心眼”的语文教学,变成能见“心事”的语文教学。

由于“生命体验”是极个性化的,所以程少堂又强调“个性化解读”,而“个性化解读”必然是有意无意浸润了个体或族群的生命体验及文化色彩的解读,必然有“文化浸润”(或曰“文化眼光”),而“文化浸润”正是语文教学“理趣”的一个来源,是“语文味”的表现之一。因而“语文味”又可视为“文化语文”。

由于“理趣”需要“哲学导引”,因此提出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哲学思想。如此,充满“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就是“在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前提下,通过‘哲学导引’下的‘意理阐发’,课堂上师生就会共生互享‘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在这里,语文教学就进入逍遥游状态,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

程少堂就这样由“语文味”和“文人语文”两个核心概念,提出“教学境界”第三基本词汇,再由此演绎出“语文教学三个世界”(三个层次)“生命体验”“个性化解读”“文化浸润”“哲学导引”等诸多概念,构建了“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的话语体系和理论基础,进一步揭示了“语文味”的内涵和本质。据此,“语文味”研究者,在本体论层面,已通过一系列哲学和美学原理,阐释了“语文味”理念或“语文味”流派的教育本质、目的、价值等,为实践论层面的教育原则的制定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

二、实践论层面研究

实践论,即教育原则层面研究。教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制定的此一种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性原理,是一种以实践为目的的亚理论形态。

语文味研究起始至今,在本体论层面研究的同时,展开了实践论层面的研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1.“语文味”概念的定义中渗透教育原则

“语文味”概念的定义中提出的“师生共生互学(互享)”“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等要素中,渗透了“语文味”的整体性、主观性、文化性等教育原则。在“语文味”研究前期,程少堂老师就如何教出“语文味”,提出了三个基本着力点:首先要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尽可能把不是语文,尤其是不具有潜在的“语文味”元素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这是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的前提。其次,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富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是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的核心。第三,提升教师素质,是使语文课有“语文味”的关键。这三个基本着力点,分别从教学本体、教学目标、教师素质三个方面提出原则要求,不妨概括为“语文味”教学的本体原则、目标原则、个性原则。本人在“语文味”研究初期同样强调:提倡“语文味”,“就是要净化语文课堂”,“就是要有情感的激荡”“就是要有美的震撼”。这些研究都是基于“语文味”核心理念,在实践论――教育原则层面展开。

2.“文人语文”的特征体现教育原则

随着“语文味”研究的深入,程少堂提出“人文语文”概念,并通过与“匠人语文”对比,概述了“文人语文”的基本特征:(1)“匠人语文”重再现,“文人语文”重表现;(2)“匠人语文”重叙述,“文人语文”重抒情;(3)“匠人语文”重工笔,“文人语文”重写意;(4)“匠人语文”重知识,“文人语文”重思想;(5)“匠人语文”重技法,“文人语文”重功底;(6)“匠人语文”重“有限”,“文人语文”重“无限”;(7)“匠人语文”重预设,“文人语文”重生成;(8)“匠人语文”重积累,“文人语文”重积淀;(9)“匠人语文”重“娱生”,“文人语文”更重“互娱”;(10)“匠人语文”重生活(生存),“文人语文”重生命。从上述十个区别或特征中,至少可概括为六个教育原则:表现性原则、思想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生成性原则、共享性原则、生命性原则。

程少堂在《呼唤“人文语文”》一文中,对“文人语文”的基本特征做了比较详细的阐释和举证。如“文人语文”的“重表现”如何体现在语文课上,他认为,执教者在教学中一般也要处理“匠人语文”所要处理的教学内容,处理这些“有”,而且处理这些教学内容所花的时间也不算少,但是,这些文本中的“有”并非“文人语文”真正的教学重点。“文人语文”真正的着力点和主要目的,在于文本中的“无”,着重表达的是执教者自己由文本所引发的某种生命体验与情感体验,而这些却是文本中本来所“没有”的,教学的任务正是“无中生有”。他以自己讲的《世说新语・咏雪》为例,课题为“千古文人世说梦”,除了文言知识教学以外,整堂课表达的是执教者自己对世说时代有个性的文人率性而为的生活态度的强烈向往,这一教学主题是表现性的而非再现性的(非照搬教材或教参)。

3.“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彰显教育原则

“文化观照”是“语文味”教学的重要元素,也是其显著特色。但倡导和重视文化的渗透,并不意味着忽视或轻视语言训练。程少堂提出的“一语三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教学模式,恰好是在教学过程中以语言训练为基点和起点,引导学生在欣赏语言美、文章美、文学美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文化观照。“一语三文”,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一般语文教师不太重视文化积淀,也很难提升到文化高度。文化内涵往往渗透在文章或文学之中,需要教师自身的学识素养、文化视野和文化自觉方能挖掘提升。程少堂将“一语三文”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并逐渐形成一种教学模式,彰显了“语言训练与文化积淀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同时他的“一语三文”模式的开放性(程少堂反对僵化的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明确意图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原则”或说“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原则”。

“语文味”教学主张在有限的时空里,通过深入文本,提供语文无限的可能性、开放性和丰富性,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极大发挥,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激发,语文教学最终成为引导学生达到诗意栖居目标的桥梁。而“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所彰显的教育原则,与“语文味”教学目标是一致的。

三、工具论层面研究

工具论,即教学方法层面的研究。教学方法是实施教育、贯彻教育原则的手段、程序和组织形式等,它最大的特点是操作性:操作内容的选择、操作要点的规定、操作技巧的掌握、操作程序的编排等。

由于“语文味”这一概念“作为典型的的民族美学话语,‘语文味’体现出中国传统重整体把握、重直觉感悟、和而不同和混沌模糊的思维特点”。也就是说“具有模糊美学特征”。有人指责“语文味”不实用,无操作性,无可模仿性。其实“语文味”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本身是不可操作的,它的任务和目的就是为语文教育研究寻找一个逻辑起点,一种思维方式。但“语文味”同时又是实践体系,而且首先是实践体系,“走的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路子”。程少堂对“语文味”概念的内涵、要素的揭示和完善,以及“文人语文”概念的提出,大都是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他自认为,他采取的“先实践后理论提升”的方法,和一般学者建构理论体系的思路是大不相同的。由此可见,既然程少堂走的是实践的路子(不像许多专家做纯理论研究),就必然离不开工具论层面的研究。

1.“语文味”概念的定义中提出教学手段

“语文味”概念的定义里提出“语文味”“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获得。这里所提到“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幽默点染”,应是“语文味”教学可操作性的主要手段。在运用中,程少堂对每一点又有具体的操作要求。比如“语言品味”,从语感的层面要求教出对语言的敏感,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从教师角度说,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教法;从学生来说,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学法,具体来说,有不同的读法和写法。同时还要让学生领会现代语体和文言语体、书面语和口头语的不同的表达功能。要教出学生对字、词、句的敏感,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字词句的字面意义或字典意义,读出字、词、句的深层含义或象征意义。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靠读出来的,而不是靠分析出来的。因此,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的重要体现。

2.经典课例中独特的教学艺术

在“语文味”研究过程中,作为语文教研员的程少堂,坚持“走实践的路线”,十余年来持续走进课堂,几乎每年都要上一堂内容不一,风格独特的公开课。从《荷花淀》开始,到《世说新语・咏雪》《你是我的同类》《诗经・子衿》《听陈蕾士的琴筝》《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离骚〉和〈逍遥游〉》《菜单》《沁园春・雪》《锦瑟》,几乎每堂课都会给听课者带来冲击,在全国语文界引起较大反响。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在其主编的《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一书的评点中指出,程少堂的“《荷花淀》课例教学是别开生面的,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力量是巨大的”。四川师大许书明教授开设了《程少堂教学艺术论》选修课,他认为“程少堂的教学方法艺术,从方法体系的操作层面提炼出教学理论与实践整合的表现形态,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审美性、文化性于一炉。这里面有他的体温,有灵魂的冒险,有他对语言独特的敏感,有打破规矩的创新。它具有独特性、技巧性、审美性、创造性等特点,它是极具个性化的综合艺术”。

许教授从方法论(工具论)层面对其教学中的“文化切入”“幽默点染”“语言品味”情趣激发”“知识运用”五种方法艺术进行剖析评价,同时又结合课例对每种方法艺术的具体手段进行描述和再现。如“幽默点染”的方法艺术,有三个手段:(1)“先让人发笑,再让人思考”;(2)说好“废话”;(3)改变语言形式。而第二个手段“说好‘废话’”,又有“有准备的‘废话’”和“无准备的‘废话’”呈现。又如“语言品味”的方法艺术,具体有“揣摩”“辨析”“把玩”三种手段,而“把玩”又通过“变标题”“变‘点睛句’”“变句子顺序”三种方式来改变。

钱冰山老师探讨“语文味”教学流派何以被称之为“文化语文”,也结合《荷花淀》课例,论证了“通俗的文化形式导入”“深刻的文化主题贯穿”“细腻的文化语言品析”三种教学手段所具有的工具论特征。

篇(3)

课堂教学效率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这表明,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值越大,教学效率越高;比值越小,教学效率就越低。提高教学效率,就是要提高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值。语文教学效率包括知识的数量、能力的训练、思想教育的效果等。决定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因素、教材因素、教法因素等,但教师因素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一、人格与效率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进入天人境界的更少。我觉得合格的教师至少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试想一下,一个思想道德低劣,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在有权势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在出身低微的家长面前颐指气使,能不引起学生的反感么?教师没有事业心,不注意尊重学生,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语文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率从何谈起?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在邪恶面前不怯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关心上进者;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诚实的眼睛;永远操有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带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信赖感、亲切感,学生就会对你所教的语文感兴趣。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有了“人格效应”,教学效率肯定会提高。

那么,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尚人格从哪里来的?它来自教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来自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来自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来自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对假恶丑的切齿痛恨,来自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宽阔博大的胸怀,来自对教材透彻而正确的认识,来自和学生共同奋斗的内在需要。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由此可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一着儿。

二、思想与效率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些性质与特征,便“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事实上,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吸引学生,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呢?除了与教师陈旧的教学模式有关外,还有一点,就是某些教师的思想观点过于保守,照搬教学参考书,人云亦云,没有主见。教师缺乏思想的深度,唯上唯书,怎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提高教学效率呢?

三、技艺与效率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的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语文教师必然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无论什么文体,语文教师读起来,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

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词汇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应该是一本“活字典”。

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文章。如果老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

语文教师必须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字要写得端庄大方,笔顺要正确。

语文教师还必须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体现在教学中,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文贵独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

篇(4)

一、人格效应与教学效率。

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进入天人境界的更少。我觉得合格的教师至少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试想一下,一个思想道德低劣,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在有权势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在出身低微的家长面前颐指气使,能不引起学生的反感么?教师没有事业心,不注意尊重学生,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语文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率从何谈起?

教师的人格美还表现在教师的服饰穿戴一举一动上,因为教师的服饰也是他的生活观、审美能力人格化的体现。不修边幅,拖沓粗俗,或摆阔显富,珠光宝气,都不能让学生赏心悦目,自然影响教学效率。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由此可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一着。

那么,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尚人格从哪里来的?它来自教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来自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来自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来自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对假恶丑的切齿痛恨,来自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宽阔博大的胸怀,来自对教材透彻而正确的认识,来自和学生共同奋斗的内在需要。

二、思想水平与教育效率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它“除了能给人以知识、能力和智力外,还具有思想教育、情感熏陶、道德感染、培养性格、意志和审美观念等功能。同时,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些性质与特征,便“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邃的哲理。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再者,我们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旧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正受到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刻、速度之迅猛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们若思想僵化,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教师技艺与教学效率。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的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词汇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应该是一本“活字典”。

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文章。背诵课文令学生头疼,如果老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

语文教师必须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字要写得端庄大方,笔顺要正确,你要求学生有一个眉清目秀的作文本面,可自己的板书龙飞凤舞,杂乱无章,你哪里还有说服力呢?

语文教师还必须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体现在教学中,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文贵独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师素质 教学效率

一、人格与效率

教师没有事业心,不注意尊重学生,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语文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率从何谈起?正如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所说:“当他的老师对待所教的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很少和很不会积极热情学习这门学科。”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在邪恶面前不怯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关心上进者;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诚实的眼睛;永远操有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带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信赖感、亲切感,深深地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学生就会对你所教的语文感兴趣。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有了“人格效应”,教学效率肯定会提高。

教师的人格美还表现在教师的服饰穿戴一举一动上,因为教师的服饰也是他的生活观、审美能力人格化的体现。不修边幅,拖沓粗俗,或摆阔显富,珠光宝气,都不能让学生赏心悦目,自然影响教学效率。

那么,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尚人格从哪里来的?它来自教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来自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来自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来自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对假恶丑的切齿痛恨,来自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宽阔博大的胸怀,来自对教材透彻而正确的认识,来自和学生共同奋斗的内在需要。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由此可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一着。

二、思想与效率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邃的哲理。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事实上,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吸引学生,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呢?有些小说,为什么学生课下初读时兴味盎然,而在课堂上经老师讲解后反而兴味索然呢?除了与教师陈旧的教学模式有关外,还有一点,就是某些教师的思想观点过于保守,照搬教学参考书,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如学习《故乡》,在分析了闰土的种种不幸之后,一定要冠以这“正是揭示了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的中心(人教版教参云),将一个活生生的闰土贴上历史标签。其实,在文中,作者又何尝没有对“我”与闰土之间的隔膜的悲哀情感呢?由此可见,教师缺乏思想的深度,唯上唯书,怎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提高教学效率呢?

再者,我们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旧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正受到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刻、速度之迅猛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们若思想僵化,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技艺与效率

语文教师必然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无论什么文体,语文教师读起来,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词汇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应该是一本“活字典”。

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文章。背诵课文令学生头疼,如果老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语文教师必须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字要写得端庄大方,笔顺要正确,你要求学生有一个眉清目秀的作文本面,可自己的板书龙飞凤舞,杂乱无章,你哪里还有说服力呢?

语文教师还必须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体现在教学中,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文贵独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例如教《荷花月色》这篇课文,若逐段讲析,肢解课文,必然使学生感到枯燥,这就需要教者从艺术的角度去发掘。若注重朗读、设置情境,让学生去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那种“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从而深刻地理解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效果要好得多。

篇(6)

关键词:语文课堂;主体性;激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34-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课堂又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主阵地。

那么,语文课堂到底由谁来激活?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很多语文老师都在思考,但却尚未成功的课题。笔者认为:语文课,教师要靠学生来激活,学生要靠教师来引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活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的责任就是“引”。教师要把视角中心由关注自己、关注备课转到关注学生、关注课堂上,要认真考虑给学生创设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不要牵着学生走,要学会跟着学生走。教师必须由“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上,教师通过设置悬念,激活学生的“内存”,抓住他们的“愤”“悱”之处展开教学,才能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关注,并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使学生在不会发现问题——能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方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白,出现学习的饥渴感,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驱动,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例如在学习文言文时,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采取单个读、齐读、小组竞赛朗读等方式,并且每读一次,都要学生针对字音和断句、情感进行点评。起初学生很不以为然。后来,当他们被同伴发现并指出朗读中有很多问题,并且大家都读得很好时,才发现原来读书可以解决这么多问题。有语文专家指出:文言文不要多做,应该多读。诵读不但培养了他们的语感,也激发了他们对古人语言习惯、生活背景的兴趣。在这个基础上,我才让学生尝试翻译课文,然后按照高考的评分原则让小组讨论后予以评分。原本以为原文已经基本看懂、翻译小菜一碟的他们看到自己的翻译与高考评分要求有较大差距,这才意识到高中文言文翻译的严格性和直译的难度,此时我再进入到对重点实词和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知识点的讲解,强调其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了。

篇(7)

该卷主要在中外比较的国际视野中,对语文教材编制的17个基本课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它着重梳理了以下几种关系:语文课程的功能与目标,继承与创新,必修课与选修课,民族化、科学化与时代化等,并在认识上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在语文教材编制的本体研究上,包括教材的价值取向、教材编制理念、教材的内容结构、教材的文化构成、教材编制特点、教材呈现方式、教材练习设计等,通过中国与外国的比较,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事实的考察与确认,观点的提炼与概括,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得出了较为客观的结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以教材呈现方式的研究为例,其揭示的近年来国内外语文教材出现的变化,代表了改革的发展趋势,这是令人信服的:(一)选文一单元系统的设计:从学科为本,走向学生为本;(二)导读一助学系统的设计:从权威指令,走向自主互动;(三)思考一练习系统的设计:从封闭、定向,走向开放、多元;(四)综合性学习―跨学科专题系统的设计:从单纯的学校知识,走向与生活知识相结合;(五)表达―交流系统的设计:从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走向情境化实践;(六)延伸一拓展系统的设计:从课内学习,走向与课外学习相结合。该卷反思的重点是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和母语课程教材知识状况等,其中许多发人兴味的现象,仍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省思和探究。此外,在教材评价、教材管理制度、教材编制队伍建设等方面,该卷也提出了重要建议。最后的附录是关于初中语文新教材实验的调研报告,它从教学实践层面反映了语文新课程实施的真实面貌。总之,这些选题较为全面精当,并且保持了整体的研究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以往母语教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有些还填补了母语教育研究中的某些缺失,使之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依据维尼斯基对课程的主张,可以把课程分为五个连锁的层次:需求的课程、期许的课程、指定的课程、传授的课程和接受的课程。第一层次,需求的课程是社会、国家对学校教学内容的期望和建议。当这些需求落实为课程大纲时则成为第二层次的期许的课程。期许的课程通常都由政府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规划,公布各级学校的课程标准,详列各级课程目标、教学科目、教学时数等。第三层指定的课程,指的是依据课程纲要(或标准)所编订的教材及各种相关的学习材料。第四层传授的课程,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第五层接受的课程,是学生在教学互动后所获得的学习结果。显而易见,上述基本课题的研究几乎涵盖了这五个层次的全部课程。通过这些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以期从机制上、制度上、原理上、操作上把握语文课程教材编制的基本理论和实施环节,为我国的语文课程教材改革提供清晰的思路和实践参照。

该卷研究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特点之一是包容性。

该卷研究容纳并吸收多样文化和多种学术观点。从研究的材料而言,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应用的基本上都是第一手资料。从研究的内容来讲,吸纳包容了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多样文化;从研究人员的学术观点看,也是仁智并见,丰富多彩,而不是一元的;从研究的类型和形式看,既有分散、局部、微观的平面式研究,也有综合、整体、宏观的立体式研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就使该卷研究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在客观上发挥了中外母语课程教材交流的作用,担当起促进中外母语课程教材文化沟通的重要角色。

特点之二是原创性。

该卷研究立足于大量中外母语教材、大纲等方面的原生态资料,而且积累了一些原创性的经验,形成了一些原创性的理论,如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与理论创新,语文教材的内容及其文化构成,语文教材评价的理念、标准和方法,语文教材编制的国际经验等方面,提炼、概括和形成了若干新的理论,可以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原创性的建议和方案,尤其是在完善教材审查、评估制度,逐步推行教材循环使用和赠送制等方面的建议,将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特点之三是创新追求。

学术研究的本质要求在于不断地开拓创新。学术研究的开拓创新,意味着对象的发现与确认,领域的开辟与拓展,方法的更新与借鉴,观点的突破与新颖,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过去,虽然也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母语课程教材进行了零星的、程度不同的开掘和研究,但限于各种因素,它们只是从不同的方面,部分地揭示或反映了母语教育的某些本质和母语教材的历史作用。所有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研究,大多缺乏对母语课程教材的宏观审视和整体把握,大多不是站在文化层面上对中外母语课程教材作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比照,因此很难透过考察母语课程教材史上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去把握本质。分散的、单一的、个案的、局部的研究固然是学术研究最基本的要求和最重要的环节,但不可能代替整体的学术观照和系统的理论思维。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该卷研究既拓宽了时下一般母语研究的领域,又深化了人们对母语学科及其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将有利于推动我国语文课程教材的改革与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创新则是文化发展的灵魂。母语教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它进行跨时空、跨文化的大规模综合研究,不仅是文化研究内容的一种创新,也是母语教材研究方法上的一种创新。这是因为,首先,该卷的研究力图形成对中外母语课程教材的宏观审视和理论概括。它向语文教育界提出了新的学术命题和研究课题,促使人们突破狭窄的地域限制,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百年来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变迁,并努力从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从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立场与观点,对中外母语教材进行综合的、系统的而非分散的、单一的学术探索,从而有利于规律的发现、认识的深化、方法的更新、资源的整合和领域的拓展。其次,该卷的研究成果本身就是学术创新和理论探索的结果。它不仅是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实事求是精神的表现,同时又超越了历史和现实,尤其是在文化的宏观视野下对母语课程教材演变的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变化与规律的历史追寻和现实探究。第三,该卷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学术创新的本质特征。学术研究既要有宽松、民主、平等的学术氛围,又要有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这些基本课题的成果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和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的产物,它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继承性和创新性。迷信、从众和狭隘经验等都是科学探索和学术创新的心理障碍。该卷研究成果既是对这些心理障碍的克

服,又是在尊重学术规范和观照历史与现实前提下的一种新的理论创新。

从反思的角度看,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和母语课程教材知识状况等专题研究是发人深省的。

在该卷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对中外母语课程标准的比较及其学理分析,对课程标准的研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研究指出:认知与筹划、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理论思维与实证思维的相互僭越,是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中需要正视和应该克服的问题。所谓僭越,就是不自觉地采用认知的方式去筹划工程,或者试图用筹划的思维方式来对待事实或理论问题。

认知与筹划有紧密联系――可行的筹划方案必须建筑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正确的认知往往能引导出可行的筹划方案。然而,它们毕竟是有区别的两桩事情,在弄不清区别的情况下,实际上也就不可能将之恰当地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遵守思维方式的划界:用理论思维构造理论,用工程思维设计工程。而划界的前提,是要求我们能够分辨出:何者是工程问题,需要筹划来应对?何者是事实或理论问题,需要认知去解答?语文课程标准研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存在着多种认知问题,但筹划是其主导的方面。

语文课程目标,基本面是一个筹划的问题,即目标合宜与否、能否有效达成的问题。目标的合宜与否,首先关系到价值的选择与确认。而价值的选择与确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其次,要兼顾涉及国家、社会、学校、个人等多个价值主体的多种“需要”,即兼顾多重“价值”。再次,要在价值理想和现实可行之间寻求平衡。对课程标准的研制来说,目标的价值可取性是一件事,目标能否达成则是另一件事。目标的设计,正如工程的设计,需要在价值与可行之间寻求平衡,往往需要这两者的相互协调。合宜性,本身就包含着可行性这一内涵。而以认知的方式来对待筹划问题,视获得主观的、常常是虚假的逻辑一贯性为满足,很容易导致对现实“问题”视而不见,甚至把语文课程目标的研制,变成一种言语表述的“修辞”活动。

当前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最大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教学方法上,而是出在课程与教学内容上。因为新目标的确立,并不意味着新内容的自然生成;新内容的生成,并不意味着它们自然地指向目标的有效达成。比如作文教学,没有固定的、必学的知识内容,没有人人必须达到的、统一的作文技能指标,而只让学生进行自发“创作”,这样的作文课堂“教学”实际上是难以操作的。这是课标研制必须重视的。

研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际上是设计“制度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目标的设定以及课程内容的规范,势必要影响语文课程形态的选择。而语文课程形态,也是一个筹划的问题,即何者价值优先的问题、是否有效以及有效程度的问题。语文课程形态,包括语文课程的结构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等方面。这在我国语文教育研究中也是长期纠缠不休。在以前,是语言与文学分还是合的争辩;在现在,是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强调何者的问题,以及高中的必修和选修的问题等等。与语文课程目标的研究一样,许多研究者也不自觉地以认知的思维来应对筹划的问题。而事实上,语文课程形态的选择,取决于课程的价值选择以及实施的可操作性、可行性、有效性。因此,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一要增强对多种语文课程具体形态的容纳力,使语文课程形态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二要强化对语文课程形态的内部论证。适宜的语文课程形态,应该是有效的筹划,基于可行的方案,并证之于实际的成效。对筹划方案的内部论证,理应包括对价值的确认,但主要不是“讲”应该如何的“道理”,而是分析方案的构成、研究实施的条件。比如“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的内容或要素究竟是什么?如何综合?谁来综合?综合成何种模样?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非常具体的,而不仅仅是提出一个概念。

认知僭越筹划,与筹划僭越认知,乃至理论思维僭越实证思维,往往相伴而生。方案的简陋、粗劣、无效、失败,固然是筹划不当,而不当的筹划往往基于错误的认知。语文课程标准所运用的概念,是一个认知问题,即关系到概念所指是否正确以及准确与否的问题;不同的表述,隐含着对知识的不同认识。比如用“整体把握”“揣摩”“体会”“感受”“品味”来取代“分析”,使用“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文本”概念来取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提倡“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等,由于缺乏理论建构,目前仍不足于形成具有制约力的原理。 总之,该研究沿着筹划的线路,讨论了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中的课程目标设定和课程形态设计问题;沿着认知的线路,讨论了语文课程标准所运用概念和语文课程内容的问题,并得出了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几点结论:

1,语文课程目标主要有如下三种,并与课程内容构成不同的关系:

内容目标。课程内容与内容目标,是“从属”关系;课程内容属于课程目标,因而是课程目标的直接构成部分。

能力目标。课程内容与能力目标,是“达成”关系;课程内容能够有效地达成课程目标。

活动目标。课程内容与活动目标,是“相符”关系;作为课程内容的活动要取得与课程目标相符合的活动经历。

2,语文课程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构素养确切所指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定篇)及其对它们的阐释。

包括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方面的语文知识。

具有课程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

3,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带有自然学习性质的,与语文实践能力具有同一形态的听说读写实践。

潜藏着特定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语文知识)的,对所要培养的语文实践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的实践活动。

语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感(语文能力)的语文实践。

同样,关于母语课程教材的知识状况也值得反思。

知识是构成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任何课程都不可能没有知识。但一门课程的知识状况如何却直接影响着该课程功能的发挥,因而课程的知识状况是课程教材研究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当代有关“知识”的概念类型众多,含义繁复,使得知识概念始终处于各种问题的争论之中,比如“知识是什么?”“知识是从哪里来的?”“人如何习得知识?”“知识与社会有什么关系?”“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等等。该卷的有关研究,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学习论等视角,多侧面地广泛考察了当代国外母语课程教材的知识状况,梳理并分析了蕴涵其中的各种知识理念和功能,并反思我国语文课程教材的知识现状,深切感到当前语文课程知识状况的除旧布新已经刻不容缓,进一步深化我国语文课程教材知识的改革势所必然。

母语课程的知识与人类社会的总体知识一样,是永远处于变动不居、发展更新的状态之中的。分析当代国外母语课程知识,不难发现这些知识具有以

下一系列特征:母语课程知识的多门类与多品种特征,母语课程知识的通用基础性与多学科合作的特征,母语课程知识的信息涵义与智能涵义的双重性特征,母语课程中理论知识的意义与理论储备的特征,母语课程知识一技能一能力一体化特征,母语课程的动态发展特征与阶段性发展成果,母语课程知识的方法论特征与过程性知识,母语课程知识的累积发展与再批判、再评价的特征,当代信息技术与母语课程知识的整合特征,母语课程知识与立德树人熔融统一的特征等等。它们将在制订课程目标、规范课程内容和编制教材等方面提供多种参考与借鉴,对我国当前正在实验的语文新课程会有所启示。该研究指出:我们并不认为当前我们的语文课程知识已经繁杂到了“泛滥”的程度,相反地,我们认为历经百年沧桑的语文课程,在进入21新世纪以后,要想跻身于世界母语课程与教材研究之林,已经无法回避面临检点自身、革故鼎新的巨大挑战!

从文化的视角研究母语教材是近年来母语教材研究中的一种新趋势,该卷的有关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原本陌生的语文教材文化的认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本族语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为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回复到它那里去。”“在民族语言明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总之,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这就告诉我们,母语教材不管涉及何种语言,都离不开文化。母语教材研究,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研究。

文化哲学通常把文化结构区分为三个层面,如基础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等。一般而言,广义的文化是置于社会学视野下的,按辞书的解释,“文化”被视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研究语文教材的文化构成,着眼的自然是狭义的文化,即精神产品。

从宏观层面考察,任何教材内容都是靠作为书面语言符号的文字记载的,所以教材文化首先应该包括语言文字文化。从古至今,文化的传播途径尽管是多元的,但语言文字无疑是一条主要途径。文化随着语言文字的记载、运用而传承和发展。关于语言文字与文化的关系,中外学者虽有诸多论述,但基本看法则是一致的,即语言文字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正因为如此,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编制语文教材都非常严肃地看待自己的语言文字,对其极其谨慎。德国语言学家雅各・格林也曾指出:“当民族历史上作为一种语言、居住地域、经济生活、心理状态上稳定的共同体出现时,语言就深深打上了民族的烙印,成为民族文化最典型的表征。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深藏在民族语言之中,因而语言的结构具有民族文化的通约性。”这就清楚地指出了民族文化与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民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民族语言深刻、广泛地反映着民族文化;同时,民族语言为这一民族所创造和使用,因而必然打上民族心理文化即精神文化的烙印,成为民族精神的表征。要探究民族语言的特征,就必须将其置于民族精神文化(包括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的背景中去透视。

不仅如此,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还进一步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作了这样的归纳: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结果;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条件。第一、第二种观点比较普通,也被人们广为接受;第三个观点比较特殊,值得我们注意。斯特劳斯的意思是说,语言不仅可以理解为是文化的产物,或者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还可以理解为是文化的一种基础,一种条件,语言是比文化更基础的东西。人类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就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是由语言提供基本成分和结构的。如果说,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强调的是文化对语言的决定作用;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强调的是语言对文化的从属关系;那么,语言是文化的一种条件这一观点,强调的则是文化对语言的依赖性,强调的是语言对文化的决定作用。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语言文字与文化的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学习母语就是学习文化。

那么,究竟怎样看待母语教材的文化构成呢?

首先,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不同国家母语教材文化就不能不研究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字文化。语言本身是一种媒介,一种工具,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体。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其本民族的文化地质层,它们无声地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自古以来,文化随着文字的记载、文字的运用而传承,而发展,文化是语言文字的命脉。因此,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文字系统都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更是一种独立的文化系统。现在世界上比较通行的文字有两种:一是用几十个字母记录词语语音的表音文字,一是兼具表形和表音的汉字。这两类文字体系,都各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说哪种文字绝对好,哪种文字绝对不好。不同民族按照各自的文化影响着语言的构造,又按照语言构造来理解世界,从而强化了本民族的文化。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在语言的不同层面都有不同的反映。

其次,任何教材内容的选择都有一定的依据或价值取向。一般而言,各国都是根据本国本民族的教育宗旨,首先从国家、民族乃至人类文化内容中精选出作为教育内容的核心知识,再围绕核心知识搜集、组织大量的素材,然后才进行教材的编制工作。因而教材内容毫无例外地具有文化价值。尤其是语文教材,其内容的主体是选文,所以选文内容的文化构成是语文教材文化的核心部分。

文化,从其构成要素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哲学、政治、经济、科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等许多不同的方面。母语教材虽然不可能对上述诸元素巨细无遗,一一记录,但无论古今中外,母语教材都包含有这些方面的选文。所不同的是,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国家的、民族的、地域的差别以及价值观、课程观的差异,作为教材选文,它所反映的文化内容和观念也是不同的。

从时间维度加以划分,选文内容的经典性与时代性是母语教材选文的主要依据或文化特征。这在第二卷的评介中已有涉及,这里不再赘述。从空间维度看,民族性与多元性是母语教材选文内容的主要文化特征。这里的空间维度,是就国家、民族、地域而言。按空间维度加以划分,也就是按国家、民族、地域加以区分。我们常说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从研究的角度看,它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不一样,自然科学是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国界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有民族之分的,有国界的,有意识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越是民族的,越是本土的,就越是国际的,越是世界性的。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语文课程的开发和教材建设,所以母语教材选文内容强调民族性是不言而喻、毋庸置疑的。事实上,世界各国的母语课程建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民族文化。而多元性,一方面是

指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它也包含了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的多种文化。

第三,任何教材内容先后顺序的排列,都有一定的原理或法则,如有的按知识的序列,有的按心理学原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教材编制更多地依据教育、心理科学的原理,按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由此观之,语文教材编制文化也是语文教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教材编制文化,除了作为教材编制理论基础的心理学之外,还有教材编制的技术形态。

作为载体形式,教材的编制是受技术形态所决定的,并间接地影响着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因此世界各地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编制技术形态及其变迁也是语文教材文化的组成部分。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从教材的发展历史看,它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前教材时代,教材时代,后教材时代(这里的前、后主要着眼于区别时间阶段)。前教材时代以人类早期的信息记录方式为载体基础,以经典典籍为教材的内容,主要为精英化教育服务,教材的生产是个人化的和手工制作模式的。在教材时代,工业化印刷技术为义务教育的制度化提供了技术的支撑,教育心理学成为教材设计的理论基础,教材以工业化方式大规模生产,这是一种同一样式的单向模式。在后教材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改变了教材编辑的手段,个性化印刷技术改变了教材印刷的流程,这为教育的个性化提供了新的可能,出现了面向个体的互动模式。

概而言之,依托民族历史优秀传统的本土文化,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时代文化,立足现实的创新文化,这就是母语教材文化的深厚底蕴。

阅读《语文教材编制基本课题研究》,可以引发我们对语文教材建设乃至整个语文课程前景的展望。以文学教育为例。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文学直接相联。对此,文学家有其不同一般的独特看法,他们直言文学的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这些基础,主要由文学的道义、审美、情感、历史、想象、说事奠定的。

道义。文学从一开始,就是以道义为宗的。人要有道义,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必有道义的匡正,必有道义的支持。作为一种精神形式,文学之所以被人类选择,就是因为人们发现它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所以,文学具有培养人之道义的得天独厚的功能。审美。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由许多维度构成的。这其中,“审美”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维度,因为文学的根本功能之一就是审美。如果说远古的文学可能更在意的还是表达思想和抒感的话,那么后来的文学则越来越在意它的审美价值了。人们亲近文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正在于它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并能培养人们的审美经验、提升人们的审美境界。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就是情感的产物。人们之所以愿意阅读文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寻找心灵的慰藉,并接受高尚情感的洗礼。没有情感的人大概不能算有健全的人格。历史。文学的功用,除了以上所说的三大维度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方面,比如帮助人们记忆历史就是它的重要功能。而在文学的各种门类中,小说又尤其擅长这一点。想象。世界既是物质意义上的,又是精神意义上的。想象是无中生有。它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回答这个世界从何而来。无中生有的能力,也只有人类才能具备。说事。这个世界是由事和理组成的。所谓的事,就是指在这片天空下所发生的一切――无非是自然与人间两大领域中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这些事件可以是真正发生的,也可以是在虚拟的情境中发生的。一个人应当有两大基本能力:说理的能力和说事的能力。这实际上从课程内容的角度规定了实施审美教育所必须具有的内容标准,以确保达成审美教育的目标,发挥语文课程的审美功能。

文学的意义决定了它在母语课程中的地位。这使我们想起了1956年汉语与文学分科教学。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语文科是否必须继续1956年那样的分科教学呢?

其实,语言是一种媒介,它既可以表达文学,又可以表达科学,还可以表达哲学等。因此语言与文学并不在一个层次上,它们的关系是一种背景与领域的关系。但语言学习的目的是需要通过学习言语作品实现的,而不是单纯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所能奏效的。因此,如果实行语言、文学分科教学,分科后的语言课还是需要教学文学作品。而另一方面,目前我们这种不加区分的综合性的语文课实际上既不是语言课也不是文学课,导致学生既学不好语言也学不好文学,这就是所谓“两败俱伤”。因此改革我们的语文课,一种比较恰当的选择是首先承认语言与文学分立,然后在分立的基础上组合为一门课程。换一句说,可以在保留“语文课”的前提下,重组语文课的内容要素,即语文课是语言课+文学课。

文学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审美教育上。在这一点上,它与艺术类课程是属于同一领域的教学科目。文学教育于是回归到它的本来意义上。文学审美教育既包括文学阅读教学,又包括文学写作教学。过去长期被排除在语文教学内容之外的文学写作教学就可以在文学审美教育的范畴内被有效接纳。那么文学教育为什么要与语言课组合在一起呢?因为文学审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语言审美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教育有一部分又属于语言教育的一种途径。此外,文学知识教育也是文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包括文学史知识与文学理论知识。我们的语言课是母语教育,可以称之为“汉语”。它主要是知识教育。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学知识教学,而是语用知识的教学。这种语用知识的教学当然需要“例子”,这就是文章。于是汉语课实际上包括两大块,一块是汉语语用知识,一块是文章教学。不管是语用知识教学还是文章教学,都包括写作和阅读两个方面。至于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是以知识为线索安排教学程序,还是以文章为线索安排教学程序,实际上都只是属于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