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国贸调查报告

国贸调查报告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29 10:11: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国贸调查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国贸调查报告

篇(1)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 国贸经济地理 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已经在经济类课程教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这是一种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结构模式。本文通过国贸经济地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实践与总结,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国贸经济地理的课程特点,初步构建了《国贸经济地理》互动式教学课堂模式,期望能为相关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一、国贸经济地理教学中使用互动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国贸经济地理是一门介于国际贸易学与地理学之间,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边缘学科。涉及内容繁多,但并不深奥,且涉及的内容大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由于教材知识点的滞后性,以教材为中心,通过教师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会使学生很快失去兴趣,更加达不到开设课程的效果。所以在此中情况下,课堂上继续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在课程中引入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来主导课程,教师从旁引导,是国贸经济地理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国贸经济地理教学中互动式模式的构建

(一)学前调查。由于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中心是学生,所以教师不能只凭自己的理解去制定教学方案。为了在国贸经济地理课程中合理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并使之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中,必须要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意愿,从教学方案的制定开始就让学生参与进来,与学生进行互动,真正把‘互动’二字贯穿于整个课程中。在第一堂课时,先对课程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通过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意愿,问题设置为以下三个:1、你对本门课程最感兴趣的部分是?2、你认为本门课程的重点部分是?3、通过本门课程你希望学到什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把教学方案与学生的学习意愿相结合,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二)内容选择。本门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总论,对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世界经贸地理格局、国际贸易中的交通运输等方面作总括性的论述;第二部分为分论,分区论述世界各大洲的国际贸易地理概况,各章按地理方向排序,主要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主要国家的地理环境、产业分布情况,经济贸易区商品市场的概况及特点等内容。互动式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寻找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解决方案。这是全面展开互动式教学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内容选择上,对于第一部分总论部分的内容应以教师讲授为主,而互动教学的内容应该集中在第二部分。教师通过配合地图、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在较短的时间内先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这样才能让后续教学的互动效果最大化。

(三)实施过程

1.确定分组。将学生进行分组是为了更好的达到互动式教学的目的。以组为单位对选题进行研究,小组成员不仅可以相互讨论,互帮互助,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应该对小组成员有所限制。以我校国贸专业每个行政班级45人为例,最合适的分组是一组4~5人,这样的人数便于小组进行分工。

2. 选定题目。如果让学生自由选择,容易出现不同小组选择同一个题目的现象,不利于教师管理。而如前所述,互动式教学的范围选定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全都是学生就业即将接触到的国家,都是学生需要了解的国家或地区。所以学生先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定国家,再从教师提供的多个方向里,选择一个或者多个进行讨论和研究。在限定的范围内抽签决定国家或的确,方便教师管理;具体研究内容由学生自行选定,有利于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搜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小组成员在课后自行搜集相关资料,并通过成员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对所选题目进行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制作展示PPT。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掌握各小组的完成进度,并对调查报告的撰写进行指导。本环节由于是在课后进行,为了能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后也保持互动性,可以建设课程讨论群,或者课程微信公众账号,教师定期上传更新相关资讯,学生也可以通过留言提出小组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让教师在课外也与学生保持紧密练习,也能及时对学生遇到对问题进行解答。

4.课堂展示。要求每小组把自己的调查的内容通过PPT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对于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先由展示小组进行回答,充分让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而教师主要以引导为主,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整个过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不同观点意见,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他们从被动者转变为主角;还能让教师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知识结构。

(四)效果点评

为了激励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小组项目,对小组项目进行的过程进行评价,并纳入期末成绩。小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共计20分:1. 小组成员互评,每个项目都是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只有小组成员最清楚每个成员的参与度与积极度,所以由小组成员互相给对方打分。满分5分。2. 其他小组根据课堂展示内容对小组进行评价,满分5分。3. 教师打分,教师根据每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课堂参与情况对每个学生进行打分,满分10分。

篇(2)

市场调查报告一: 

为了深入了解本市居民家庭在酒类市场及餐饮类市场的消费情况,特进行此次调查。调查由本市某大学承担,调查时间是20**年7月至8月,调查方式为问卷式访问调查,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总数是2000户。各项调查工作结束后,该大学将调查内容予以总结,其调查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专门调查部分

(一)酒类产品的消费情况

1、白酒比红酒消费量大。分析其原因,一是白酒除了顾客自己消费以外,用于送礼的较多,而红酒主要用于自己消费;二是商家做广告也多数是白酒广告,红酒的广告很少。这直接导致白酒的市场大于红酒的市场。

2、白酒消费多元化。

(2)购买因素比较鲜明,调查资料显示,消费者关注的因素依次为价格、品牌、质量、包装、广告、酒精度,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生产厂商的合理定价是十分重要的,创名牌、求质量、巧包装、做好广告也很重要。

(3)顾客忠诚度调查表明,经常换品牌的消费者占样本总数的32.95%,偶尔换的占43.75%,对新品牌的酒持喜欢态度的占样本总数的32.39%,持无所谓态度的占52.27%,明确表示不喜欢的占3.4%。可以看出,一旦某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厂商应在树立企业形象、争创名牌上狠下功夫,这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4)动因分析。主要在于消费者自己的选择,其次是广告宣传,然后是亲友介绍,最后才是营业员推荐。不难发现,怎样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对于企业来说是关键,怎样做好广告宣传,消费者的口碑如何建立,将直接影响酒类市场的规模。而对于商家来说,营业员的素质也应重视,因为其对酒类产品的销售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饮食类产品的消费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一些饮食消费场所和消费者比较喜欢的饮食进行,调查表明,消费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消费者认为最好的酒店不是最佳选择,而最常去的酒店往往又不是最好的酒店,消费者最常去的酒店大部分是中档的,这与本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是相适应的,现将几个主要酒店比较如下:

2、消费者大多选择在自己工作或住所的周围,有一定的区域性。虽然在酒店的选择上有很大的随机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例如,长城酒楼、淮扬酒楼,也有一定的远距离消费者惠顾。

3、消费者追求时尚消费,如对手抓龙虾、糖醋排骨、糖醋里脊、宫爆鸡丁的消费比较多,特别是手抓龙虾,在调查样本总数中约占26.14%,以绝对优势占领餐饮类市场。

4、近年来,海鲜与火锅成为市民饮食市场的两个亮点,市场潜力很大,目前的消费量也很大。调查显示,表示喜欢海鲜的占样本总数的60.8%,喜欢火锅的约占51.14%,在对季节的调查中,喜欢在夏季吃火锅的约有81.83%,在冬天的约为36.93%,火锅不但在冬季有很大的市场,在夏季也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目前,本市的火锅店和海鲜馆遍布街头,形成居民消费的一大景观和特色。

三、结论

1、本市的居民消费水平还不算太高,属于中等消费水平,平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相当一部分居民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2、居民在酒类产品消费上主要是用于自己消费,并且以白酒居多,红酒的消费比较少,用于个人消费的酒品,无论是白酒还是红酒,其品牌以家乡酒为主。

3、消费者在买酒时多注重酒的价格、质量、包装和宣传,也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持无所谓的态度。对新牌子的酒认知度较高。

4、对酒店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中档消费水平上,火锅和海鲜的消费潜力较大,并且已经有相当大的消费市场。

居民市场调查报告二: 

 一、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为手机销售商和手机制造商提供参考,同时为大学生对手机消费市场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调查对象:在校生

(三)调查程序:

1、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内容;

2、进行网络聊天调查。随机和各大学的学生相互聊天并让他们填写调查表;

3、根据回收网络问卷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样本的购买场所、价格及牌子、月消费分布状况的均值、方差等分布的数字特征,推断大学生总体手机月消费分布的相应参数;

(2)根据各个同学对手机功能的不同要求,对手机市场进行分析;

二、问卷设计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三、数据分析

根据以上整理的数据,我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学生手机市场是个很广阔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

(一)根据学生手机市场份额分析

(二)学生消费群的普遍特点

作为学生我对这个群体做了一些了解,对于我们共同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手机市场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发产品或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手段,才能够抢占市场。下面我们就来对学生群体的特点来进行分析:

1、学生消费群的普遍特点:

1)没有经济收入;

2)追逐时尚、崇尚个性化的独特风格和注重个性张扬;

4)学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相互间信息交流很快易受同学、朋友的影响。

5)品牌意识强烈,喜爱名牌产品;

(三)学生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准则和特点

通过调查大学生购买手机主要考虑因素是时尚个性化款式、功能、价格、品牌等,这也成为学生购买手机的四个基本准则。在调查中表明,大学生选择手机时最看重的是手机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占65%;但大学生也并非一味追求外表漂亮,内涵也很重要,所以手机功能也占有一席之位,占50%;其次看重的是价格,而较少看重的是品牌,看来现在的大学生还是比较看重实际的。

市场调查报告三: 

目前市场上的沙发按照材质主要分为木质、真皮、布艺、以及二者结合四种,木质沙发:直接由各种木材打造,坐垫和靠背上没有任何面料修饰,实用性和环保性比较好,但原木较生硬,舒适感不强,没有人性化设计难以满足现代沙发舒适性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的沙发高档品牌主要有以整体家居布置、沙发配套为主的全有家私、皇朝家私、香港富得宝、香港乐其、宜家家私等、以及主营沙发的芝华士;中档品牌则包括吉斯、喜梦宝、世纪博森、伊诺维绅、成都南方等,低档品牌则。

一、XX沙发市场概况:

目前,XX沙发销售地主要聚居在XX大街处银座家居、富雅家居、欧亚商城、东亚商城、清河家具、国贸家具、二印家具城。从产品和品牌档次上看,银座家居、富雅家居属高档品牌的根据地,东亚商城、清河家具、国贸家具、二印家具则汇聚了来自天南海北的中低档沙发品牌。从经营定位上看,各商城均有自己的差异化定位,知名品牌、高档商品的专卖店向富雅、银座家具城集中;中档及部分专业市场多数集中在东亚家具城;低档商品的批发业务又集中在XX和XX家具城,欧亚则走专业化办公家具路子,与其同一东家的银座家居形成互补,对其他家具商城形成攻击。

市场上的沙发按照材质主要分为真皮、布艺、以及二者结合三种,进驻XX沙发目前市场上的沙发高档品牌主要有以整体家居布置、沙发配套为主的全有家私、皇朝家私、香港富得宝、香港乐其、宜家家私等、以及主营沙发的芝华士;中档品牌则包括吉斯、喜梦宝、世纪博森、伊诺维绅、成都南方等,低档品牌则汇聚了一些来自XX本土和其他各地区县城的小品牌,如XXXX、XXXX等。

二、消费者调查:

1、消费者细分特性描述一(低、中、高档):

a)平民百姓、普通工薪族是是低层次、低价位的主要消费群。他们的要求是:简洁实用而又有现代美感;功能较多,以便充分利用有限的居住空间;希望中高档次的设计及风格,但价位偏于中低价,心理上能感到物有所值。这一类消费群还是杂牌的天下,因其长于抄袭与模仿,拙于原创与设计研发。因此,它们利用自身的各项成本优势,吸引了广大的中下层次的消费群。

b)中高层次的消费群,这部分消费者包括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城市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他们事业有成,思想独立,个性化追求较为明显。对家私的性价比、设计风格、用材、品牌定位较为看重。这部分生产厂家较多,他们各自以自己的原创设计及针对目标消费者的技术研发满足了追求不同风格的消费者的需求。

c)都市新贵或富豪的高层次群体。这部分人居于消费金字塔的顶端。一般都有别墅或宽敞豪华的住房,对家具的要求首先是品牌要与自己的社会或金钱地位相匹配,通常选择的是国际品牌或知名品牌。

2、消费者细分特性描述二(办公、家居):

a)办公沙发消费群主要是经济水平处于中高层次的群体。购买群也多位于这个群体。经济佳者,由于公司形象或私人喜好的需要,他们看重品牌,因此选择的一般都是知名品牌。经济一般者,则选择中档品牌,既顾及到了形象,又节省资金。

b)家居沙发消费群的范围比较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成家立业或将近成家的消费者。对于私人使用物品,他们选择起来相当慎重,不仅注重质量,而且在与室内风格匹配上也花尽心思。由于经济状况的不同,选择的品牌档次亦各不相同。

3、影响消费者购买沙发的主要因素:

访问5人,综合如下:

消费者选择标准无污染、没怪味、舒适、款式合理、价格实惠

高消费大品牌

中低消费舒服、价格便宜

现用沙发品牌南方、泰新、以及济南本地产布艺沙发

认为现在较好的沙发品牌是芝华士、皇朝家私、全有家私以及一些香港品牌等。

三、沙发产品的未来发展走势:

通过访谈和查找二手资料,有三大走势:

a)产品设计开发方面:力求创新,国际一体化,简约、舒适成为城市中人们放松压力生活的主题;

篇(3)

一、英国公务员的法制化管理

1.公务员的人员范围和级别划分。英国公务员的范围,仅限于中央政府范围之内,而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只是当地政府的雇佣人员,不具有公务员身份。1979年撒切尔夫人执政之初,公务员的人数为79万,经过近20年的改革,1997年为4813万人,其中高级公务员为3000人。关于公务员级别划分,首相是公务员的最高领导,对议会负责,内阁大臣接受首相领导并对议会负责。各部门均设永久第一部长、第二部长,第一、第二永久部长初任时由首相指任,是永久公务员,以后各届政府一般在无空缺时不做更换,第一、第二永久部长的职责是负责对所属部门内部公务员进行指导、监督。英国公务员一般分为高级公务员和一般公务员两类,高级公务员又分为3级,一般公务员分为8级。

2.公务员管理的法律制度。根据英国《公务员准则》及《部长工作程序规定》,各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公务员法律制度。(1)公务员行为规范。如规定公务员应当忠于政府,保持正直、诚实、公正、客观,帮助政府制定政策、执行决定、管理公共事务等。(2)公务员义务。如必须对议会负责,向议会和公众通报尽可能多的关于政府政策、决定和活动的有关信息,不得欺骗和故意误导议会和公众,不得以任何方式从事与公务员准则相冲突的活动等。(3)公务员的录用。公务员的录用、包括其内部调动均适用《就业法》,采用与社会其他机构、单位相同的录用程序。英国议会设立公务员服务委员会直接对议会负责,高级公务员的录用必须得到该委员会的认可。

3.公务员的绩效评价及监督。公务员绩效评价首先是由本人对前一段工作进行总结,对照检查工作计划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并与直接上司讨论同意后,报部门负责人审核,最后将评价结果报人事部门。每3个月或者6个月考核一次,年终由部门负责人作出评价报告,评价结果直接影响公务员本人收入。公务员晋升不仅仅根据工作年限,同时根据工作表现,通常由上一级主管推荐,越级提拔必须经过难度较大的考核。

二、关于英国维护公平竞争的行政机制

1.反垄断的政府机构。194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专门法案,成立了调查垄断和企业合并问题的机构———垄断与合并委员会(MMC),专门负责调查公共事业管理机构提出的有关垄断与其企业合并的案件(如有关通讯、燃气、水、电力等方面),并向政府和有关管理机构提交调查报告,由政府作出决定。20世纪90年代又在此基础上改组成立了专门的竞争管理机构。

2.维护公平竞争立法。1998年英国通过了竞争法案,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将英国竞争法律制度与欧洲委员会的有关法律相衔接;二是赋予政府竞争管理机构新的权利,如有权调查卡特尔和优势企业阻碍竞争的行为,有权对被认定有阻碍竞争行为的企业处以年营业额10%以下的罚款等;三是成立了竞争委员会上诉法庭。此外,竞争法案还规定,竞争委员会由政府提供经费,向议会负责。

3.竞争委员会。英国新的竞争法案把MMC和新成立的上诉法庭合并成立了现在的竞争委员会(CC)。其主要职责是:对政府、公平贸易办公室和公共事业管理机构提出的有关垄断和有碍公平竞争的企业合并等案件进行调查,并提出报告。该竞争法案同时明确规定,由英国贸工部对竞争委员会进行监督。竞争委员会委员有50名,任期3年,可连任,由国家贸工秘书负责任命。竞争委员会的最高权利机构是董事会。董事会下设三个机构:一是由董事会主席直接负责的调查机构,负责对各案件的调查和报告的起草、提交、公布与出版;二是由董事会成员负责的上诉法庭,负责审理对公平贸易办公室及其他管理机构作出的有关卡特尔和优势企业阻碍竞争行为处理决定不服而上诉的案件;三是由董事会成员任行政长官的行政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专业组、案件组、战略计划、上诉案件的日常管理和后勤服务。

4.竞争委员会工作程序。(1)对每个案件组成专门调查组,委员会工作人员分别参加各调查组的工作;(2)进行事实调查,包括由相关利益团体提供证据、听取被调查主体的陈述;(3)根据调查的有关情况、事实、证据进行综合分析;(4)就是否有损公众利益作出结论;(5)提出纠正措施,包括禁止合并、要求拆分业务、价格控制等;(6)起草、提交调查报告;(7)出版、公布调查报告,并接受议会、媒体的质疑。被调查对象和相关利益团体如果对竞争委员会的结论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如果认为竞争委员会报告不合理、行为违法或者报告的措施不当,有权报告结论。除竞争委员会外,英国还有公平贸易办公室作为处理竞争与垄断一般性问题的行政机构。一般说来,竞争案件首先由公平贸易办公室进行审理,只有在案件比较复杂时,公平贸易办公室才提交竞争委员会进一步调查。2001年,公平贸易办公室涉及的企业合并案件有300多个,其中只有5个案件提交竞争委员会处理。据了解,英国将于2003年4月出台新修订的竞争法案。届时将依法赋予竞争委员会对所调查案件的决定权,而不仅仅是提交调查报告。同时,对调查内容和标准也将作出新规定,重点是调查认定企业合并是否会导致实质性的减弱竞争;调查认定是否存在阻碍、限制或者扭曲市场竞争的可能等。

三、几点启示与建议

英国政府的行政方式,特别是在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方面的做法具有一定的特色。尽管我国的国体、政体、所有制结构、法律体系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与英国相比有很大不同,但从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和手段来看,他们的许多做法和经验,为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经贸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推进经贸系统依法行政等,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启示。

1.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该结合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政府管理经济的新方式。近年来,英国政府广泛运用合同方式规范行政管理的做法是很有创意和特色的。我国在进行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和制度改革时,从上至下都把精简行政审批项目作为主要目标,这在近期是十分必要的。但也应该看到,我们还未能真正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因此,在下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对经贸领域取消47项行政审批后,如何有效地保证政府对经贸活动的必要调节和监管,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借鉴英国政府多种手段并举的经验,我们应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决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量大面广的政府管制、审批的陈旧方法,树立市场经济的新理念,使经贸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重点以是否符合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衡量标准,真正集中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维护公平竞争、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来,主要依靠经济、法律手段的灵活运用,在产业政策和经贸立法引导、税收杠杆调节、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以及政府采购、合同招标等方面探索新途径。

2.加强经贸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应该高度重视公务员的队伍建设。借鉴英国公务员管理的经验,加强我国经贸系统公务员队伍的培训与监督,不断提高经贸执法队伍政治、业务素质特别是法律素质,这是做好经贸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的组织保障。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公务员知识更新和专业培训制度,尤其是对具有行政审批、审核、核准、备案等职责的行政执法人员,要实行培训考核制度。二是要加强对公务员执法队伍的监督,通过建立经贸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的执法责任;确立内部机构的执法权限、执法责任及执法目标;制定对内部机构和执法人员完成执法职责的考核办法,举报、控告的受理、查处办法等。三是应建立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篇(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服务一体化,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客户的重要性,树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高校的客户关系管理课程也要相应地更新和完善,使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的需求。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来改革客户关系管理课程的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客户关系管理课程的性质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性质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是企业为发展与客户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提高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性能而采用的一系列理论、方法、技术、能力和软件的总和。它是会展经营与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经济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一般作为专业课或基础课在大三、大四进行授课。它的显著特点是综合性非常强,涉及到“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消费心理学”、“经济学”、“数据库”等课程内容。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从理论、实践和操作三个层面上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知识进行系统掌握。从管理理念和技术应用两个角度了解现代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原理,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通过具体的项目和案例掌握客户关系管理战略实施及项目管理方法;结合具体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通过典型的操作流程和数据挖掘掌握实际的运用。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高校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学改革有了一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如下所示:

1.实践模块有待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最早由Gartner Group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实践性非常强。在最初的教学中并没有实践内容,只是理论知识的讲授。随着企业对实践人才的需求增加以及软件系统的出现,高校才认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授课中增加实践内容。但是实践模块还是比较少,与社会、企业缺乏合作,也没有让学生深入企业中体会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从而导致学生学完这门课以后,对于企业如何吸引新客户、维护老客户、如何根据客户关系管理要求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如何实现营销、销售、客户服务自动化方面还是没有感性认识。

2.教学方法有待改进。随着时展,教师们的观念和认识改变了,但是在教学方法上面还是比较枯燥单一,很多客户关系管理课程的教学仍旧用传统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老办法。教学方式上,主要从概念、原理入手,根据教材顺序进行授课。先讲授CRM核心理念,再讲授CRM技术系统与管理,最后是CRM实施与管理。主要围绕书本知识,布置课后作业,分析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完成了课堂的教学工作。这种以语言传递为主的讲授法教学,在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授课时效果很好,但是客户关系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应将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穿插其中。

3.教学评价不科学。现行的考核制度下,主要采用期末笔试成绩来考查学生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基本都是结果性评价,而非过程性评价。这种考核方式不科学,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内涵及实施流程

教学方法是指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它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

(一)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驱动教学法起源于欧洲,主要是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导向理论、实用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这些理论发展而来的。所谓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从定义中可以看出,项目驱动教学法有非常强的实践导向和任务导向性。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流程主要如下图所示:

项目驱动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首先,教师在充分熟悉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通过多渠道的教学信息,设计总项目。其次,学生明确了项目任务,接下来就要收集相关信息,制定计划,进行分析决策,实施计划,并自行安排学习、处理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用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制作作品展示。最后,通过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和互评对项目进行评价反馈。

项目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在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环境中,在团队讨论协作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活动。通过这种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三、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客户关系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客户关系管理课程中有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但是项目驱动教学法最为重要。在教学中,要将每个学习情境设计为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任务,例如接待新老客户、网络客户服务、客户资料维护、客户开发技巧、电话拜访、客户满意度调查等。

(一)项目提出

教师是项目的主导,是完成项目的咨询师和总负责人,项目驱动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必须要有多样化的知识储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从实际的生产生活中选定相关的项目。在选择项目的时候,要注意把全部教学内容按逐级递进的原则分成不同的项目。

例如,本课程精选的一个实际教学中的项目――某某企业的客户满意度调查,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具体的企业进行调研。

(二)项目分析实施

此阶段,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查找资料,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解决方案;小组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归纳出一致可行的方案。教师发现问题,引导帮助。最后团队协作、制作作品。这个环节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生进行分组。小组以4~6人组成一个团队,应尽可能包含不同性格、特长的成员,以小组成员推荐和自我推荐的形式选出一个具有创新性思维的组长,负责整个团队的工作。

2.设计调查问卷。教师指导各个项目组选择具体企业,各个项目组间企业不能重复;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讨论,选定具体企业并设计出调查问卷,制定实地调研方案。

3.实地进行调研和分析。团队确定分工,每位成员要承担必要的角色,有明确的任务,实施调计研划。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获得调查数据并进行分析。

4.撰写调研报告和制作PPT。根据统计分析的资料和数据,撰写公司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并根据项目的具体运行情况及成果,制作PPT,进行成果汇报。

(三)项目评价

学生项目实施完毕,接下来就要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各项目组将小组成员的分工、项目研究的问题、内容、方法和结论等做成PPT,派代表向全班进行汇报,汇报完毕由教师和学生提问质询,最终根据项目组整体表现给予评分。成果报告会的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评分由教师评分、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这三个分数加权得到,权重为5∶3∶2。

调查报告的评分标准如表2所示,调查报告主要由教师评分。

通过这个项目,让学生了解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意义,掌握客户满意度测评的指标体系,企业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的方法、流程,企业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方法等。

(四)实施效果分析

对会展经营与管理、投资学、物流管理、国贸四个专业19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对项目驱动教学表示认可,有146人认为在教学中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占比为73.7%;有52人认为有必要,占比为26.3%;认为没有必要的为0人次。

四、总结

总的来说,现行的考核制度下,忽视学生能力的考核,而项目驱动教学法下,注重考核学生的能力,课程考核方式四位一体,如图2所示。

这种考核方式,既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强调实践能力;既考核团队的书面报告,也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既考核团队成果,也专注团队成员间的研讨过程;有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在项目驱动教学法下的这种考核方式,能很好地促进和诊断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后总结反思,在下一轮的项目教学中改进。

项目驱动教学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教学中,实际教学效果有目共睹。在项目提出、制定计划、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学生都保持了较高学习积极性,不断查找资料、收集资料、探索和创新研究,协作完成作品。项目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洁如.现代客户关系管理[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8-10.

篇(5)

一、案件简介

2001年4月2日,由于怀疑加拿大政府和其地方政府对国内软木生产商和出口商采取了11项可抵消补贴(Countervailable subsidy)措施 ,美国贸易委员会(USTIC,以下简称ITC)应美国国内软木产业代表的要求,展开了一项针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软木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2001年5月16日,ITC初步裁定从加拿大进口软木得到了政府的补贴以低于市场价格在美国市场销售,并且认为加拿大进口软木实质性威胁到美国内的软木产业。随着美国商务部(USDC)确认ITC的初步裁定,ITC开始了该调查的最后调查阶段,并于2002年5月16日得出该调查的最终调查决议(final determination)。2002年5月22日ITC执行了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软木征收反补贴、反倾销税的指令。

2002年12月20日加拿大驻世贸组织代表根据WTO相关法律所赋予的权力,向美国驻世贸组织提出了对美国向原产于加拿大的软木征收反补贴、反倾销税的措施进行磋商的要求,美国和加拿大开始了新的一轮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解决双边之间软木贸易中存在的摩擦问题,始称美国――加拿大软木反倾销系列第六案。该案件开始于2002年12月20日终止于2006年10月12日,整个案件历时将近四年。在此期间争端解决机构(DSB)共建立了三个专家组对该案件进行审查并且产生了三份专家组报告(编号分别是WT/DS277/R、WT/DS277/RW和WT/DS277/AB/RW),而欧盟、中国、韩国、日本以第三方参与该案件的审理。

DSB对该案总共进行三次审理:

①在第一次的审理过程中,DSB原始专家组裁定“美国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软木实施的反补贴、反倾销税措施与美国在世贸组织下的责任不相符合”,并产生了原始专家组报告。但是美国并没有执行原始专家组报告中的裁决,而是引用了“乌拉圭回合协议法律条款中的129部分”所赋予的权利进行了另一轮对加拿大软木的调查。2004年11月24日ITC产生了其在S129条款程序下作出的调查报告,该报告被称为S129报告。ITC称S129决议代表了美国对DSB原始专家组报告中相关裁定的执行。

②在2005年1月25日DSB举行的一次特别会议上,加拿大引用争端解决程序和理解(下称DSU)的第21.5条款要求DSB建立一个专家组,来审查美国执行原始专家组裁定的执行情况。2005年11月15日该执行21.5条款的专家组(下称21.5专家组)产生了对美国执行原始专家组报告裁定的21.5专家组报告。在该专家组报告中21.5专家组裁定“美国贸易委员会的S129报告没有违反美国在世贸组织中应承担的责任”和“ITC的S129报告代表了美国履行了在世贸组织中其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是DSB对美加软木系列第六案的第二次审理。

③在第三次审理过程中DSB应加拿大的要求成立了上诉机构评审专家组,对21.5专家组报告中的某些法律事实和法律解释进行评审。2006年4月13日上诉评审专家组产生了其评审调查的21.5评审专家组报告,在该报告中上诉专家组裁定“21.5专家组在其报告中对法律条款解释、对客观事实的评估等行为,与DSU的第11条款中的要求不相符合”。最后,上诉评审专家组了21.5专家组报告中的7.57、7.63、7.74和8.1段落的裁定,并裁定美国没有履行原始专家组报告中的相关裁定。但是对于加拿大所提出的,进一步对涉及本案的客观事实进行上诉裁定的诉请,上诉专家组以“数据不够充分”或“没有相应的必要”为由,不做裁定。

最终在2006年10月12日,美加双方的WTO贸易代表通知DSB主席,美国政府和加拿大政府双方在2006年9月12日签订了一份新的软木协议,该协议被用于解决双方在软木贸易中的一系列贸易摩擦问题。随后,加拿大撤销了在WT/DS257/16、WT/DS264/17、WT/DS277/9中的诉请,而美国也撤销了其在WT/DS257/17、WT/DS264/19、WT/DS277/10中的诉请。美加均认为新的软木协议中的解决措施没有损害美国和加拿大在世贸组织中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二、本系列案中的争议焦点

1.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时ADA、SCM法律条款的合并使用

由于案件同时涉及WTO的反倾销协议和反补贴协议,在第一次原始专家组的审理阶段中,加拿大在提出法律诉请时同时引用了两个协议所相互对应的法律条款。即反倾销协议ADA的第3.1、3.2、3.4、3.5、3.7、3.8和12条款,而所对应的反补贴协议SCM的法律条款分别是第15.1、15.2、15.4、15.5、15.7、15.8和22条款。而在第二次审理中,加拿大提出的法律诉请主要集中于反倾销协议的3.5和3.7条款,和与此对应的反补贴协议的15.5和15.7条款。而美国也同意了在一个损害决议同时涉及反倾销协议和反补贴协议时,对两个协议中相同或几乎相同的法律条款,采取合并使用的方法。

上诉机构则认为在一个同时涉及反倾销和反补贴协议损害威胁的争端中,两协议与评审标准相关的法律条款分别是反倾销协议的3.1、3.5、3.7、3.8和12条款,及反补贴协议的15.1、15.5、15.7、15.8和22条款。上诉机构认为反倾销协议的3.1条款和反补贴协议的15.1条款作为框架性的条款,在专家组评估损害威胁时通过增加某些基础性的职责,是对DSU第11条款的构成要素是一种补充。而反倾销协议的3.7条款和15.7条款共同明确要求(combine),一个损害决议必须是“根据事实”并且必须明确显示贸易环境改变将会导致更进一步的倾销或补贴进口的发生,最终产生实质进口损害,上诉机构认为这些条款对专家组在损害威胁决议评审上的标准都是相同的。上诉机构最后特别指出,反倾销协议的3.8条款和反补贴协议的15.8条款规劝WTO成员国调查机构,在考虑和决定去使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中应秉持审慎的做法。

2.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中的评审标准

由于上诉机构曾在美国―铅笔铋II案中做出过裁定,反倾销协议的第17.6条款不能运用于反补贴争端案件。因此,专家组或上诉机构在反补贴争端案件的评审上,只能采用WTO普遍性的评审标准,即DSU的第11条款。而反倾销协议的17.6条款则对,那些涉及WTO反倾销贸易争端案件中的评审标准做出了单独规定。

加拿大作为方在其第一次和第二次审理中提交的书面意见书中,均认为在本案同时涉及反倾销、反补贴的情况下,应采用WTO具有普遍性的评审标准即DSU的第11条款,作为案件审理的评审标准。而美国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案件审理中,均同意了加拿大在评审标准问题上的观点,即反倾销协议的17.6条款是对DSU第11条款的完善和补充(complement or supplement),并认为在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时应以DSU的第11条款作为专家组的评审标准。

上诉机构在其报告的对于涉及反倾销、反补贴同时存在的评审标准,不能只仅仅单独考虑ADA的17.6条款和DSU的第11条款,还要结合具体的案件中各个事项所涉及的其他WTO条款进行具体分析。上诉机构认为专家组在评审本案中一个损害威胁决议时,由于同时涉及了ADA、SCM条款,因此专家组应结合ADA的3.1、3.5、3.7、3.8和12条款,及反补贴协议的15.1、15.5、15.7、15.8和22条款对ITC的损害威胁决议进行评估。

在最后的复审裁定中上诉机构认为,在第二次审理中的21.5专家组在运用ADA的3.5、3.7条款和SCM的15.5、15.7条款,对ITC的Section129损害威胁决议进行评审时,没有履行DSU第11条款所规定专家组评审标准要求,该专家组的评审行为与DSU第11条款不一致。随后上诉机构了第二次专家组裁定的7.57、7.63、7.74和8.1段的专家组裁定。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本案中上诉机构在审核该案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时,所依据的评审标准不是ADA的17.6条款或是ADA第17.6和DSU第11条款合并使用,而是具有WTO普遍性的DSU第11条款。

三、本案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美国―加拿大软木反倾销、反补贴系列案是一桩时间跨度大、参与审理的国家和专家组、上诉机构审理次数较多、涉及美加两国整个软木产业的WTO贸易争端案件。并且,该案件还是第一桩同时涉及反倾销、反补贴协议的WTO贸易争端,在审理中各方均未对加拿大最先采用地把反倾销、反补贴审理合并调查的方法。因此,根据案件的审理过程及其结果,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我国企业在WTO框架下应对涉及反倾销、反补贴并按调查时,应注意的事项和相关建议。

1.双反并案下ADA和SCM的部分法律条款应合并使用

根据一个关于WTO争端中涉及反倾销协议和反补贴协议争端处理方面的部长声明的内容,即在该声明中部长们认识到根据《关于实施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6条的协定》或《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第五部分的争端解决,由于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措施产生的争端需要给与一致性的解决。即从反补贴协议的整个第五部分中的第15、16、11、12、17、18、19、20、21、22、23条款,分别对应与反倾销协议1994中第3、4、5、6、7、8、9、10、11、12、13条款采用合并使用的方法。

2.双反并案下WTO专家组评审标准应以DSU第11条为主

由于在乌拉圭谈判中各方对美国的妥协,而导致的反倾销协议中产生了以其第17.6条款,来单独规定WTO反倾销贸易争端中的专家组评审标准。而根据国内外许多学者在评审标准的论述,两个标准之间在事实评审方面相互不矛盾的,在法律评审方面是相互间完善和补充这样的相互关系。在本案中各方均认为应以DSU第11条款作为专家组的评审标准,而上诉机构虽然没有对此做出直接正面的裁定,但是根据上诉机构报告中的审理过程和最终裁定,我们可以发现上诉机构还是把DSU第11条款作为评审,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的贸易争端案件中的WTO评审标准来进行分析和裁决。

篇(6)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前十位贸易顺差来源地资料显示:2003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为586.1亿美元,而美国方面的统计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为1240亿美元。从两份不同的统计数据说明:2003年中美两国贸易顺差是误差600多亿美元,显然两国统计数字有很大出入。

1、中美贸易差额统剖析

中美两国统计数字差别如此之大主要有二个方面的原因:(1)、美国统计时将中国通过香港部分转口贸易重复计算在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方面.(2)、美国贸易数据的收集过程存在很多问题。而中国由于_直有出口退税的政策,并实行严格的外汇管理,中国的进出口数字是比较准确的,而美国由于规定对几千美元小额的数据不纳入统计资料,因此,这一部分也造成无法统计进去。

1999年6月7日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报道说:“据美国商务部自己的估计,美国每年有10%的商品出口没有向该部报告,如果把所有的出口都计算在内,1998年美国的外贸逆差只有1010亿美元,而不是政府统计显示的1690亿美元的创记录水平”。

2、中美贸易逆差是什么原因造成

(1)、美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美国总是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中美贸易问题,197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直实行出口管制政策,美国不能以牺牲美国对安全的考虑而换取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但却转过身来对日益增长的中美贸易逆差感到不满,这其实对中国很不公平。

(2)、美国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是贸易差额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尽管对美国存在偏高贸易顺差,但这些贸易顺差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美国在中国的跨国公司,根据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进出口额中的56%是由外资企业实现的,中国正成为美国的跨国公司削减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的主要渠道之一。

(3)、美国的贸易统计报告并没有将跨国公司汇回美国国内的投资收益计算在内。根据中美商会及其在上海的姊妹商会9月26日联合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长达4年的调查期内,美国公司去年的盈利状况最佳。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美国公司中,有254家接受了这次调查,其中75%的公司实现盈利,并有10%的公司利润非常丰厚,还有44%的公司回答2002年收入大幅增长。另外,调查还出人意料地发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中国市场,美国公司2002年所获得的利润率居然高于他们在全球的利润率,而这些美国公司汇回美国国内的收益并未被统计在内。因此,如果包括这一部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基本不存在。

3、撩开美国对外贸易赤字的面纱

美国的进口大量来自本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的生产线,换言之,美国跨国公司从海外子公司输入货物,现实的贸易许多都是公司与公司,而非国家与国家之单证贸易。据美国《巴隆氏》金融周刊数据显示:这类海外子公司1996年的销售额达2万亿美元,在当地市场的销售额占65%,其余35%则输往美国,而这35%在美国外贸统计时均被视为对美贸易逆差。

英国经济学家朱利叶斯就曾经对美国贸易收支统计中,如果加上其海外子公司在当地重复计算,那么,1986年美国的贸易收支就从1440亿美元的逆差变为570亿美元的盈余了。另据美国商务部统计,1995年美国跨国公司子公司的销售额超过2.1亿美元,加上同年商品服务出口额7940亿美元,几乎达3万亿美元,而外国对美国出口及外国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的内部销售额合计为2.4万亿美元,今天的美国就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逆差国,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大贸易顺差国之一了。

美国向国外的出口额和美国跨国公司在国外市场上的销售,两者之和2002年达3万亿美元。同期,美国的进口额和外国跨国公司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两者之和为2.4万亿美元,因而造成了美国对世界各国的贸易总盈余6000亿美元,这就是分析美国对外贸易赤字时所应全面把握问题的实质所在。

4、美国贸易赤字的真正原因

(1)20世纪70年代,因两次石油危机导致世界石油价格两次大幅上涨,加上来自日本及发展中国家强劲的经济竞争力和美元汇率之强势,这些都使得美国商品、劳务的贸易赤字在1987年达到1520亿美元的高峰。

(2)美国恶化的低储蓄率,美国必须从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建设资金,即融通资金以进行大量投资建设。但世界各国要能贷款给美国,它们必须通过国际贸易盈余(贸易顺差)来创汇,以积累资金供“美国需求”之用,即美国的贸易赤字反应了美国国内低储蓄率与高投资率之间的“缺口”及其解决办法,或者说,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是其为长期低储蓄率所付出的必要代价。

(3)美国跨国公司在美国进口贸易中所扮演的“自己人”角色,即部分贸易赤字实际上是“商品回流”。

二、人民币汇率并非是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加的原因

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是全球化趋势

制造业是美国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造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然而,比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制造业产量的缩减,1997年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大约为1960年的16倍,正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利用较少的劳动资源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成为可能。

调查研究发现,美国的制造业工人并非最大受害者,从1995年至2002年,美国大约削减了200万个制造业岗位,降幅为11%,但同期的巴西制造业人数减少了20%;日本减少了16%;中国减少了15%。制造业人数下降的原因在全世界都大同小异:科技进步和竞争压力使工厂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能够在减少工人数量的同时提高产量,虽然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许多,但全球的工业产值却增长了30%。

中国从1995年至2002年,制造业人数从9800万人降至8300万人,降幅达15%,超过美国的11%,这些都是客观统计数据。

因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是全球化趋势。

2、美国的一轮商业周期结束是失业率增高的又一重要原因

不断创造新的工作机会一直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最突出特色之一。90年代美国就业增长了16%,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5%,是工业化国家中就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随着美国一轮经济周期的结束,情况发生了变化,2003年美国的失业率为6%,其它工业化国家如法国为9%;德国在10%以上;世界上经济最自由的香港地区的失业率也已超过8%,而发展中国家的显性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就可能更高了。因此,各国政府都面临着不断创造就业机会以解决庞大的失业人口的严重问题。

3、9·11恐怖袭击也是造成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9.11之后,美国的各个行业都受到了创伤,航空业无疑是受恐怖事件打击最严重的行业。美洲航空公司裁员和联合航空公司裁员2万人的消息则像瘟疫一样传染了整个航空业,一时间裁员风盛行。

仅在2000年第四季度,加州失业率就较一年前增加了14%,达到15.5万人。印第安纳、密苏里、宾夕法尼亚及威斯康星州的裁员人数紧随其后,分别达到了8.1万、6.4万、5万和4.6万人。

从行业来看,传统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业是这次裁员潮的“重灾区”,这两个行业的工作在经济下滑冲击下成了名副其实的“玻璃饭碗”。按照美国劳工部的统计,2000年全年美国的裁员人数增加了17%,达到184万人,制造业就占全部裁员人数的42%。

因此,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和中国的汇率机制,并不是影响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高的原因。把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高的原因,说成是因人民币汇率所造成的理由是极不公正和客观的,也是对国际社会极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及其对策建议

从中短期看,固定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不能改变

从长期看,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开放的经济、贸易大国,最佳的汇率制度应该选择浮动汇率制度,以动态变化的汇率来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的变化。但是,当前中国的国情仍然不能这么做。

其一,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由农村释放出来的多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是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矛盾之一。如果中国现在让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最大,并且升值将导致中国产品出口价格大幅提高,中国产品将失去价格竞争力,中国不仅无法成为“世界工厂”,连目前取得的良好的制造业发展态势也将出现衰退制造业衰退的第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失业率上升,很可能引发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

其二、美国是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大国,其GDP将近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全世界的货币除了美元之外,基本上都很容易被它国操纵或被国际炒家狙击,而美元却从未发生过,人民币固定钉住美元后,可使人民币汇率更趋稳定。

篇(7)

关键词:资本流动 机遇 风险

一、我国企业全球化机遇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位居全球第五,首次超过日本(562.6亿美元)、英国(110.2 亿美元)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的世界投资报告,如果加上香港地区的760亿美元的投资,中国的对外投资就会达到1440亿美元,超过法国的840亿美元和德国的105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但仍然大大低于美国的3290亿美元。

中国和美国作为全球经济不平衡的两端,两国之间的贸易流动与资本流动对两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具有深刻影响。中国的外汇储备是中国人勤俭的结果,是中国国民通过减少当前的消费积累起来的一笔财富。由于外汇储备大量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使得外汇资产的收益率过低。同时,为了提高中国经济未来的竞争力,中国必须投资于一些战略资本品(如能源、资源、技术、品牌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作出了重要贡献。至2010年底,中国已在世界上178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企业,中国对外投资企业境外纳税总额已经达到117亿美元,解决当地就业78万人。

据2003-2010年的统计,中国投资者在美国投资存量超过280亿美元。最乐观的是办事处设在北京的美国商会,它有三个1万亿的目标,即:在华美资企业年收入达1 万亿美元(6.6 万亿元人民币);每年美国向中国出口额达1 万亿美元(6.6 万亿元人民币);到2039 年为止的30 年内,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累计金额达到1 万亿美元(6.6 万亿元人民币)。这就跟我们持有它的国债1.1万亿差不多了。

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直接投资呈现恢复性增长。按照“十二五”规划我们分析,“十二五”期间至“十二五”末期,中国对外投资进入加速增长期,对外投资将保持增长态势。

二、我国企业全球化风险防范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各种风险主要包括:(1)中美之间尚无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相对于美国在全球直接投资中的地位,中国对美国的投资显得微不足道。美国如何以更为开放、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的直接投资,是两国投资关系的重中之重。(2)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中面临的反垄断审查和国家安全审查(如美国的CFIUS和澳大利亚的FIRB),以及人权保护方面的法律风险也具有普遍性。最近,对中国投资的阻力有明显加大趋势,在中海油、鞍钢投资美国遇到阻力时,往往会认为是因为国有企业的身份。2010年开始,美国政府显然加大了对华为的审查,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受到如此待遇,让人格外担心。对美国外资政策的不确定性及美国国家安全审查机制,我国政府及中国企业应深入研究,不能无所作为,如研究东道国的政治商业规则;(3)企业的尽职调查不够;(4)中国企业往往忽视与地方政府和社区的有效沟通,故应注重做好与当地的融合,增进民间交往,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5)中国企业对美国公司法和公司治理学习不够。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密切关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2008-2010)》,尽量做到知己知彼,与本土及东道国专业人士共同制定明确的国际化战略,避免盲目投资和扩张。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中海外)承包的波兰高速公路项目因中海外赔光家底而失败,正面临波兰方面的巨额索赔。该项目失败原因是双方面的,有中海外低估了项目成本价的责任,也有波兰供应商联合涨价封杀中海外的因素。最重要的原因是,中海外对合同的法律风险缺乏必要的把握和控制。最滑稽的是,中海外手里不仅没有中文版合同,而且英文版合同也没有。(6)商业道德修养薄弱,赴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普遍,海外上市的诚信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7)我国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我国政府在审批方面应当更加开放与宽松。(8)如何高效地解决,提高商事仲裁问题,我们不仅要研究实体法,还要研究程序法;(9)促进东道国的法律制度改革。(10)各国都有投资保险机构、投资保险制度。从长远来看,也是应该有的,否则保护不了我们中国的企业;(11)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机制,国有企业如何真正要成为市场化主体,涉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问题。(12)在对外投资的不利因素中,融资困难和缺乏国际经营管理人才是制约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因素。有超过60%的企业认为这两项因素是制约企业对外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或重要因素。因此,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人才引进服务,将有效地解决我国对外投资的瓶颈问题,促进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

当年激增的财富及日元升值造成的虚假繁荣冲昏了日本人的头脑,日本人出于非经济目的买了一堆“面子货”。今天的中国还比不上当年的日本,日本人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深思。企业全球化应把握机遇与防范冒进结合起来思考。同时要防范商业性风险与政治风险(暴力风险、征收风险、政府违约风险、第三国干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