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9 18:15: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难点:
交流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带。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最想干什么?当你们做自己最想干的事时,你希望爸爸妈妈阻拦吗?
学生自由发言。
2、板书课题。识字:阻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放课文朗读带,学生认真听。
2、出示自学提示:
①请自由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③小组内交流识字情况。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4、游戏:比一比谁认得多。
5、分段朗读课文。互评。
三、学习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8个字。认读会写字。
2、仔细观察,交流写字建议。
3、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老师范写“邀”字。
4、从这些中选择3个字,每字写两遍。
5、学生互评。
四、小结。
五、作业设计:
1、回去后再正确流利地读读课文。
2、把田字格中其他的字写一写。
3、你有什么幻想或渴望?自己准备这方面的说话内容。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认读下列汉字并口头组词。
阻
宙
叩
曾
掘
吻
芬
述
二、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学生默读课文,小组内说一说:
你读懂了什么?哪儿不明白?
2、引导学生朗读感课文内容。
作者要去干什么不希望妈妈阻拦他?你能体会他的心情吗?
(老师及时板书,并启发感情。)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段。
3、组织朗读比赛。
4、评价,小结朗读情况。
三、拓展说话:
1、你有过什么幻想吗?用“我希望”或“我渴望”说几句话吧!
2、互评。
3、鼓励:我们虽然是独生子女,但是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渴望,我们对世界、对自己充满了好奇,我们渴望自强自立。
四、积累词语:
1、读我的词语库。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补充词语库。
五、小结。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板书设计:
飞向蓝天,探索宝藏
2、妈妈,请别阻拦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1个字,会写“宁静、光线”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3.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2.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课文生字、词语,对海底世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到海底探险,感受神奇的海底世界。
二、
理解内容,感受语言
1.海底的光和声音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思考:“依然”是什么意思?(仍然)原来海底并不像海面那样波涛澎湃,也不像海面那样光线十足,越往下越黑。
(2)海底有光吗?请你勾画出相关句子。
小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宁静,黑暗,却有着点点星光,这多么神秘,多么奇异啊!让我们不由的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啊!
(3)海底有什么声音?指名朗读。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感受“窃窃私语”。
① 理解什么是“窃窃私语”?
(“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窃窃私语”指背着人轻轻地交谈。本课是比喻海底动物发出轻微的声音。)
②让学生用动作演示“窃窃私语”。
③句子对比: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轻微的声音。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作者用这个词语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好像他们在说悄悄话,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④是啊,小动物在“窃窃私语”呢?我想再读这句话,你会读的更好。
(4)海底的动物只有这几种声音吗?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除了这几种声音,还会有什么声音?你能继续说一说吗?
2.动物的活动方法
(1)思考这段写了什么?围绕哪句话写的?
(2)这段话围绕中心句写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方法?
(3)他们的活动方法是什么样子的?
(4)你还知道海底那些动物的活动方法吗?出示龙虾,吸盘鱼的图片。
师总结
3.植物之间的差异
从颜色、小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4.矿产资源
三、图片欣赏,感受奇异
海底世界,物产丰富,景色奇异,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海底图片吧。(出示图片)
四、美读课文,拓展提升
五、课外延伸,推荐书目
介绍推荐《海底两万里》
板书设计:
网上教学已经第三个周了,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渐渐熟悉,面对着面脑也能基本能侃侃而谈。学生们也渐渐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大多数同学表现的很积极,老师一开直播马上就能进入,这样节省了等候学生的时间,为同学们能多讲解点内容。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同学没能及时参与到直播中,询问后说是没有时间,等有空了回去看直播。针对这一点我也在班级群里规定了要求。让同学们养成自律的习惯。
从第三个周开始,我在上课前布置了学习单。学习单主要是依赖于“语文同步微课导航”与“同步课程教案”设计的,让学生在课前能充分了解本节课的作者、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等,并把学生的学习单当做作业发在家校本中。
我在教学时采用ppt的方式,把本节课的重点段落都打在ppt上,上课时我会给同学们范读课文,并且指导学生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在哪些地方要注意停顿等。课后让学生读给家长听,并提倡家长做一些简单的点评。
三年级语文下册中第一课就是古诗背诵,在讲解课文的同时我也渗透让学生多积累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同时给他们推荐了《唐诗三百首》这本书,让学生多读、多记。第二单元涉及到寓言故事,同学们都很感兴趣,我也借机推荐了《伊索寓言》这本书,让他们在寓言故事中体会真理。在讲解文言文《守株待兔》这一课,我给同学们讲了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与现在的课文有哪些不同,并告诉他们有兴趣了解文言文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孝经》,里面既有文言文又介绍了孝道,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所以同学们可以去读读这本《孝经》,感受一下传统美德。
经典诵读的学习还要和家长共同协作,希望在家长的监督与配合下,学生能更早的懂得中华民族的礼、孝、信,提高他们的文明礼仪。
1.随机调整,灵活把握。
新课程改革倡导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预设。预设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机调整,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丰富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例如,教学《小镇的早晨》(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带领学生理解小镇的早晨“恬静”这一特点时,有一位学生发表了不同见解,教师随即捕捉这一有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预设,鼓励学生大胆地、不拘一格地表达自己的体验。
生1:我从“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这句话联想到小镇人民有很多船,生意一定非常好,他们的生活很幸福。
生2:我从“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水净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这句话中感受到小镇早晨的景色很美丽。
生3:读了课文中的句子,我想每天早晨,小镇的人们一定在温暖的被窝里静静地、甜甜地睡着,这是很温馨的。
学生用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体验,诠释了小镇的早晨“恬静”的内涵,形成了充满生命气息与情趣的学习环境。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一教学目标设计的转换,真正生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它具有明显的生长性,展示了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思维体验从求同(感受小镇早晨的“恬静”)到求异(感受小镇早晨的“幸福”、“美丽”、“温馨”)再求同(回归并厚实了对“恬静”的理解)的过程。
2.倾听见解,及时提炼。
案例:《登鹳雀楼》(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教师在投影出示鹳雀楼的图像并有感情地引导学生读了全诗后,不料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登鹳雀楼》是说诗人已经上了楼,而要穷千里目,还要更上一层楼,这说明鹳雀楼应有三层,可图上为什么只画了两层?”
(老师一怔,但马上镇定下来调整教学思路)
师:是图画错了,还是诗写错了,或者是图和诗都错了?
(学生都在静静地琢磨诗意。)
师:《登鹳雀楼》是表达诗人登楼时的想法,还是写诗人登了一层又登一层的行动呢?
生:可能是一边上楼一边想,也可能是上了楼,觉得这楼还不够高,不能看得远。
师:这是诗人的想法。“欲”就是想的意思,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不是……
生:(齐)不是真的写诗人登了三层楼去看景色。
在此案例中,由于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读者,他的知识、经验、认识与文本意义还存在着差距。对此,教师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倾听学生的独特见解并及时提炼,巧妙地引导学生抓住稍纵即逝的生成信息进行探究,为学生在新知与旧知间搭桥铺路,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白读自悟中发现,继而加深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3、引发争论,尊重选择。
案例:在学习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重点段时,无法预约的精彩不期而至。
“一个孩子在夜里能钓上这条大鱼,挺不容易,人和鱼谁重要?我觉得不放这条鱼也没多大错误。”一位学生质疑道。
“你能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做很好。对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大学是怎么看的?”老师不匆忙评价,而是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导他们讨论、交流。
生:我读了这段之后,也有同感。本来汤姆放鱼是很不情愿的,逼他放鱼是对他心灵的打击。
生:我不同意你们的意见,从课文的最后一段看,汤姆开始不愿放鱼,但从“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这句话可以看出,他不但想通了,而且对爸爸要他放鱼的话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生:不,文中用了“可是”、“铭刻”、“坚定的话语”,这就是说汤姆一生难忘的是自己受到的教育。
生:是的,从课文中爸爸“斩钉截铁”的话语中,可以知道汤姆爸爸的崇高品质――放掉一条鱼,培养的却是遵章守法,诚实可信的好品质。
师:同学们的争论很精彩,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明确,感悟也越来越深,现在大家认为汤姆到底应不应该放鱼?
生:(齐)放!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主体地位;多媒体;教学评价
什么是高效呢?我理解的高效指的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语文知识,并提高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历,谈一谈对创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几点认识。
一、精心备课,为创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奠定基础
备课是每位教师在上课之前必经的过程,它也是一位教师上好课的基础,对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大量资料表明,如果一位教师用百分之八十的精力钻研课本教材,百分之二十的精力准备教学教案,那么这位教师是比较善于成长的。所以,我们在进行语文备课时,不仅要从教材出发,更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使自己设计的教案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小学生喜欢学、乐于学。
二、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的教师现在依然遵循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只要把语文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其他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就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兴致盎然地讲,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教师从不与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互动。而新课程强调的是教师要把自己当做课堂的引导者,学生为课堂的主要角色,因为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如果教学活动不让小学生参与,他们的注意力马上就会被别的事物转移。
比如,三年级下册11课《倾斜的伞》主要讲的是作者与外公之间的亲情故事,因为小学生也正是处于被家长爱护和呵护的时期,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和亲人之间的温馨故事,描述一下在生活中令自己感动的细节。因为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事情,所以他们对这个话题肯定都有话说,而且小学生跟中高年级的学生相比,没有过多的心理压力,他们也都乐于与大家分享自己与亲人之间的幸福感受。如此一来,教师就为学生提供了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同时也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当中,它具有声、情、形并茂的特点,可以把教材内容变得具体化和实物化,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既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必修四16课《形形的植物》这篇文章时,我就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世界上各种植物的图片,并配上简单的文字介绍,让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奇趣无比和五光十色。因为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了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被激发出来了,从而更认真、更有效率地完成本篇文章的学习。当然,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绝对不可以滥用多媒体技术,因为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运用多媒体的,对它过度依赖可能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也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四、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帮助学生建立学好语文的自信
小学生都喜欢听老师的表扬,因为这样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而且小学生在听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以后会产生满足感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学好语文的自信。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多说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都很高,我们可以在他们回答完问题以后,对他们的回答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尽量使用一些赞美的语言,如,“非常棒!你的答案甚至可以作为标准答案了。”“没关系,尽管答案不够完美,但是你的勇气可嘉,大家鼓鼓掌。”等等,这些都可以用作对学生进行鼓励的常用语言,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学好语文的自信。当然,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表扬也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就会使学生产生只想听老师表扬的虚荣心理。
总之,建立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效率。当然,我们还要继续研究和探索,寻找出更多适合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武宏.小学语文高效教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一、精讲教学,循循善诱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路明灯,教师不仅仅在教学内容上对学生起着指引的作用,甚至其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争相效仿的对象,可见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需要对所要授课的内容进行精心准备,为学生奉上英语的“饕餮盛宴”,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明确学习目的,提升学习能力。
比如,我在进行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教学的时候,在进行教案准备的时候,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课件中存储了内容丰富、趣味横生的动画视频。在视频中我还加入了英语国家对于本寓言故事的认识,以及此寓言故事的来源,还将课文中“There is a house.”“There is some soup on the table.”等等重点语句进行了重点朗读和明确,让学生了解授课重点以及英语句型。整堂课在多媒体教学的帮助下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效果。
教师进行英语授课的同时还可以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比如语文、品德教育等等内容,让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也了解到英语学习的基础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发散思维。
二、游戏教学,课堂激趣
游戏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将多姿多彩的游戏引入到英语课堂中,同样是对英语课堂开放性教学的一种实践。游戏本身是非常有趣味的一项活动,其与英语的结合是英语学习方式拓展的一种表现,也是引起学生兴趣的一种手段。游戏让学生不需要“坐”在课堂上进行学习,而是可以“随心”学习,构建轻松和谐的环境。
比如,我在进行小学英语6年级下册 Unit6 An interesting country教学的时候,我和同学们玩起了动物扮演的游戏。我首先扮演成为一只可爱的袋鼠,然后向同学们问道:“Guess who I am?”同学们大声回答道:“kangaroo”,而后另外一个同学扮演成一只可靠的考拉,向我徐徐走来,“动物”之间的对话就此展开。之后,我还让同学们自己结成小组,互相扮演教材中的人物角色,进行不同角色之间的对话,学生们被角色带进这个interesting country,学习起来不亦乐乎。
扮演游戏只是游戏中的一种,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们进行猜谜游戏、对话游戏等等,无论哪种游戏,其内容都要注重与教材或者教学内容的结合。两者充分结合,才能在让游戏辅助教学,才能让教学在趣味中展开。
三、设问教学,引发思考
思考的先决条件是问题的提出,教师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可以向学生进行问题设计,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转动灵活的小脑袋,形成思考的习惯。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要注重问题设计的开放性以及趣味性,不要让学生感觉到回答问题是一种负担,更重要是要将回答问题作为一种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寻找自己提升的空间。
比如,我在进行小学英语4年级下册Unit2 After school教学的时候,便针对课文内容设置了一些问题,如“What did LiuTao say to Mike?”“What is Mike going to do?”之后,我话锋一转,并没有将问题仅仅停留在教材上,而是问同学们:“What do you like?”“What do you do after school?”此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设置,并没有固定的正确答案。我让同学们进行充分的表达,畅所欲言、无须顾忌。学生们也在这种轻松氛围下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喜好。
教师进行问题设置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学生回答是否正确,而是观察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途径。但是,问题的最终目的是引发学生头脑的思考,让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学习,从而形成自我学习的好习惯。
四、互动教学,积极评价
互动教学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两者对于形成课堂教学评价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评价,进行积极的反馈,另一方面也要促使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品评,取其优点、指出不足,彼此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帮助。积极的评价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有助于开放课堂的形成。
比如,我在进行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1 Hello!教学的时候,先给学生们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的学生见到老师和长辈,迅速低头走过,和同学们也不打招呼。之后,我让学生们对视频中的行为进行评价,学生们都认为此行为不可取,而是见到师长应当主动打招呼。我对同学们的评价表示肯定,接着引出“Hello”、“Good morning”等问候语,并告诉同学们,老师和家长都非常爱护同学们,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开发运用
生成性资源即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产生的超出教师教案设计的新问题、新情况,即表现在言语、行为、情绪方式表达中出现的”节外生枝”的情况。它具有动态性,是稍纵即逝的。准确、及时地捕捉到这些生成性资源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将使课堂不断涌现精彩、鲜活的画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大量宝贵的生成性资源,如何做好对其的开发与利用,以提高教学水平,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笔者即对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相关问题予以简要的分析。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理论分析
生成性资源是一种超出预设范围的特殊素材类型,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对话和交流等形成的。生成性资源是发展变化的资源,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和创造性。对小学语文课堂而言,同样涉及到大量的生成性资源,并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包括人文性和开放性、审美性以及生活性等。
1.活用各种和谐动态资源
和谐动态资源指的是随着课堂教学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具体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内容高度相关及匹配的动态生成性资源。这些资源的出现,成为重要的课堂教学“闪光点”。因此,对教师而言,要注意及时地抓住这些资源,并予以灵活运用。
2.妙用各种情境动态资源
在教学的时候,在不同的情境环境下,存在不同的资源和生成点。教师要注意及时捕捉这些亮点,为学生构建有效的学习情境,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3.善用歧路动态资源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受到学生认识差异和理解水平等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问题会存在不同的理解,一些学生还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认知。对教师而言,便要注意合理地利用这些歧路动态资源,围绕学生的相关错误理解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问题。
4.寓教于乐,开展语文教学小活动
枯燥乏味的语文教学,亟待活泼教育方式的注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面对一群思想不成熟、爱玩、爱动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大多数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一些语文互动小游戏,如将语文教材中人物的经典动作及精神面貌用现代的表演形式演绎出来,使得学生利用现代的认知来解构语文的思想情怀,便能更加容易地理解和释然,才能更加深刻地领悟语文、学习语文。另外,寓教于乐,符合小学生学习状态,这样,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参与实践能力,使得课堂的生成性资源被充分应用起来。
5.开发学生的语文想象力,鼓励学生疑点、难点及时提问
想象是创造的动力,学生对语文的想象能力,能够使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加,并且能够升华语文的学习,对于语文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解读、去理解。且在语文的想象中,学生对学习疑点、难点的及时提问会变得更加主动,教师对其及时的答疑解惑,便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深刻地学习语文知识,同时,想象是一个主观能动性极强的教学手段,它能够将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化成想象的细节,从而推进教学的成功。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1.顺水推舟,将错就错――捕捉课堂生成性资源
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缺乏丰富的知识与实践经验,难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语文教师的预设会错意、表错情,甚至产生荒谬的信息。此时,教师不妨顺水推舟,将错就错,抓住学生错误信息,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相反的结果,并从体验中真正领会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从而给予及时纠正,以免下次再犯,同时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故擒,推波助澜――创造课堂生成性资源
由于小学生在生理、心理、知识、经验及其他各种能力上存在着差异性,使得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在语文课堂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但其他学生并未意识到该问题的价值性。此时,教师应将个别有价值的问题再次提出,并让学生共同讨论,深化问题,从而引起全班学生的共鸣,使其成为有用的课程资源。如:学习三年级下册《燕子》课文时,一位教师这样教学:
生:老师,我们平常都说几根线,为什么文章中说是“几痕细线”呢?细线怎么能用“痕”字来形容呢?是不是印刷出问题了?
3.放大问题,拓展延伸――创设课堂生成性资源
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课堂中遇到不懂或不知的知识,难免会向老师提出。有的问题可单独告知,但有的问题则是大家所不知的,就需要教师将该问题放大,使问题目标更为清楚,并将个别的创造转换为全班创造,实现师生、生生的对话交流,为课堂增添活力,同时也使该问题成为课堂中高质量及高层次的课程资源。如:学习《变色龙》一文时,出现了这样的师生对话:
生:老师,我觉得奥楚蔑洛夫非常可怜。
师:嗯?老师还是第一次听学生说他可怜的。你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因为他也是为了生存,在那样的条件下,不得已丧失人格换取生存的空间。
师:那你的意思是说是由那时的环境决定他成为那样的人吗?
生:对,正是由于当时丑恶的沙皇社会,使奥楚蔑洛夫成为那样的人。
师:嗯,本篇课文不仅仅告诉我们,有一群如同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的奴才,而且还向我们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们的麻木,这也是作者向我们传达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