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4 12:19: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学地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许多因素影响地理课程的发展。比较重要的有:社会对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基础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综合这些因素的影响,本文认为,中学地理课程的发展大致有以下几种趋向:与中学其它 课程综合、以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路重新定向、在注重人文地理的同时突出地球科学、逐步信息化 。这几个趋向既是有各自特点的独立发展方向,又是相互联系、融合在一起的。
一、融合在综合课中的地理知识
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课程的综合化是当今世界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动态。课程综合化主要是解决中学特别 是初中阶段课程划分过细、过多,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缺乏综合掌握和利用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的问题 。现有的综合方式多种多样,基本上是按大的科学分类,把中学的课程分为综合理科(也有称自然科学或科学 的)和社会科。综合理科包括分科时开设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中的地学部分;社会科则包括历史、政治 、社会常识、地理等内容(或只包括历史和地理)。
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也有把原有的地理课和历史课合并为社会课,原有的物理、生物、 化学课合并为科学课来作为学校课程选择之一的设想。此外,北京市和广东省的综合课方案还纳入到高中课程 改革方案之中。
由于我国综合课还处在实验阶段,内容的综合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其中的地理知识往往带有明显的分科 课程痕迹,即地理类知识集中安排,其结构与分科地理课程基本相同。这在社会科的综合中更为明显。
上海市的综合课与浙江省不同的地方在于地理知识与其它知识的融合性更强,它并不是全部集中在一册书 或一个年级中,而是分散在不同阶段,特别是在初三安排了地球知识的学习,这是符合学生年龄和能力特征的 。
综合课程的发展给地理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一方面,中学课程淡化学科概念,会使地理知识与其它 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其结果是中学的课程将更贴近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地理教 育的研究将更多地针对地理内容学习本身以及地理与其他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而不再是试图建立更完善的地 理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课程综合化的结果是实现了文、理科各自内部的综合而强化了文、理之间的分化。现 行中学课程中的学科分化现象很严重,但地理课程的实质却是综合的。其一、地理课程涉及各门学科的基础知 识,并为这些基础知识提供了一个综合利用场所。其二,地理课程综合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比较 理想的状态是在初中文、理科内部分别综合的背景下,单独保留地理课,使学生有一个综合利用所学文理科知 识和进一步学习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的领域。然而,地理课如果想承担起这样一个独特的角色,必须进行课程结 构的改革,打破传统的地理学科体系,建立一种以地理思想为中心的,能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课程结构。
二、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
地理课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是既有重合又有区别。从广义的环境教育概念看,有关人类生存环境特别是自然 环境的知识,大部分都已含在现有的地理课程之中,因此,地理教育实际就是环境教育。从狭义的环境教育概 念看,环境教育主要是环境问题或环境保护教育,而传统的地理课内容以环境为组成、要素本身的特点及其演 变为主,如构成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及其变化。此外,地理课程中的行政区划知识等许多内容也不属于狭义的 环境教育内容。但是,中学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地理课程,这一点为大多数地理教师所认可。中学地理 课近几年的变化也反映了地理教育界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虽然地理课程的历次改革主要从内容的更新或重新组 合和数量的增减方面进行,在课程结构上一直没有根本的变化,但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已经在内容的更新方 面体现出来,即增加和强化了资源及环境问题的教学。1997年新高中地理课程实验大纲,也是以加强环境学知 识组织地理课程内容为特点的。
根据国家高中地理试验大纲编写的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是“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的框 架”的(韦志榕,1997)。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侧重阐述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新教材加强了环境与发展 的内容。编者试图突破地理圈层的框架,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的思路,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由远及近 分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和陆地环境,“在这个框架下,教材讲各个环境的特点,以及人类与各个环境 的关系。对于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则融入了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新认识。”(同上)。编者认为这样的“教 材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方向性”,而从实际上看,说这样的大纲“更具有鲜明的环境教育的方向性”也许更恰 当。
中学地理教育的环境化趋向并不只是从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反映出来,不少大、中学地理教师也提出了同 样的观点,认为“面对21世纪的地理,可持续发展应作为地理教学的核心。”(程平,1996):“可持续发展 应该成为21世纪地理教育的内容框架。”(贾国江,1997)。
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向使我们意识到以下一些问题:
1.课程发展的环境化,使地理课程与环境教育之间潜在的或隐性的联系越来越加明朗和突出。地理课与环 境教育本来就有内在联系,在某些方面难以划分界限。有人从中学课程范式的角度论述中学地理课程与环境教 育的关系:“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有一些不同的传统或范型,其中之一是人与环境的传统,这个 传统强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主要是通过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而衍生的。不少国家包括中国的中学地理 课程内容和知识结构都反映这种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范型。”(李子建,1996)。从国家高中实验大纲和现行 大纲的对比中也可以看出,新大纲的突出特点是将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明朗化,也是地理学科 内容结构以环境教育为核心的重新组合和转化。
2.作为上一个问题的必然结果,中学地理课传统的地理科学体系将被打破。当前意义上的环境教育是以环 境问题为中心的,而目前中学地理课程则是以地理学科体系为中心的。将环境教育的内容和地理教育的内容融 合起来,会生成新的课程结构。即把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地理背景与当地最重要的地理或环境问题融合在一起, 类似一种区域研究的结构。
3.地理课程环境化的过程中,地理内容选择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地理性”将会有所改变。过去人们强调地 理性,是因为地理教育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很容易将属于其它学科的内容吸收进来。“地理性”的提出,对 于保证地理课程内容的学科特性和精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地理性”是个模糊的概念。更重要的是, 当地理课程趋向于环境教育或可持续发展教育时,再来过分强调“地理性”,将无法真正达到预想的教育目标 ,例如:当我们进行能源问题学习时,只是简单介绍一下能源的概念、能源的种类、能源的特点、能源的分布 和使用数量(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内容),而缺乏必要的能源生产的知识,如核电站的内部结构怎样,它是如何 工作的,核能使用中的社会性和心理性问题、核能污染是如何防治的等,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能源问题并对它产 生兴趣。所以,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需要更多的“开放性”而不是“地理性”。
总之,地理教育的环境趋向是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在学校教育中的必然反映,也将使学生对区域地理、部门 地理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更有学习兴趣。
三、“地球”课程的设立与地理课程的分化
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准备在高中阶段开设“地球”课程,同时仍保留地理课,后者将以人 文地理为主。我国在中学还没有开设过“地球”课。当今人类社会出现的大量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使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也使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仅仅让学生懂得分子、原子、物理过程、化 学过程是不够的,他们还应该懂得地球本身的一些知识,地理课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美国正在进行 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实验。
“地球”课程的设立在我国虽然刚刚处于设想阶段,但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探讨一种新的地理课程的分 化模式。
首先,高中开设“地理”课,实际上是将现行高中地理课程中的自然地理部分分化出来(虽然“地球”课 程不同于自然地理),高中地理课将以人文经济内容为主。
其次,现在的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自然地理内容很少,可以将区域内容大幅度减少。增加学习 自然地理的时间。加强自然地理内容学习至少有下几点好处:一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对理解环境 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二是为高中学习“地球”课做些准备;三是给那些不准备上高中的学生一些基本的认识自 然环境的知识和科学方法。
第三,适当加强一下小学高年级的社会课程中的地理部分,把一些简单的区域地理知识放在小学高年级, 其实,现在小学社会课中的内容许多与初中有重复,初中地理课只是在小学社会课的基础上更为详细和系统。
从课程模式上看,人教社、上海、广东、四川、北师大等版本仍属分科体系。浙江是板块式综合体系即合 科式,将地理、历史、政治三部分合并为社会课,但内容体系相互独立。
而上海的社会课是贯通式综合体系,以地理、历史和政治三门学科的内在联系为依托点全面贯通,改革步 伐较大。
从编排体系上看,各版本大都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的编排方式,即初一讲世界地理,初二讲中国地理,最后 是乡土地理。
从编制的形式上看,一改传统呆板生硬的编制、叙述方式,更注意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每个版本都为套 色印刷甚至彩色印刷,图像数量大增,每幅图信息量骤减,清晰易读,文字表述较为生动,比较接近学生生活 实际,而且尽量体现教学和学习的过程,有些栏目,如“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等也十分具有吸 引力。
但是,由于这场改革来势迅猛,以至我们来不及做好充分准备,因而在理论和实践上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 矛盾关系。
一、地理“教材”与“学材”的关系
过去,我们一直依照地理学科的逻辑体系来编制教材,只关心哪些地理知识是基础知识最有价值,学生应 该接受什么,而很少考虑他们能不能接受以及是否乐于接受。只把地理教材看作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是教师教 和学生学的依据,没有看到地理教材的内容及编制结构对学生有效学习地理知识的潜在影响。因而作为学习者 主要的阅读材料--地理教科书,则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影响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和效果。
因此,地理教材应在遵循地理学科逻辑顺序的基础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地理学科的逻辑顺 序与学生的心理顺序在地理教材中得到完美的统一,这是实现地理教材向学材转化的关键,也是地理学材之要 义,地理学材与教材的区别在于,它的选材与编排更符合学生学习地理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的成 功,促进其身心的发展。
为了实现地理教材向学材的转化,新教材中的图像力求简明醒目,符合学生的感知规律,以利于学生地理 空间观念的形成,为其准确便捷地理解和记忆地理事物和原理提供充分的表像依据,从而促进其想像力的发展 ;教材中地理事物的展示与论述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教材的编排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显现 出知识迁移的性质,使地理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统一起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材的图像设计 、文字叙述及作业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启发性、趣味性、可读性和激励作用,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运 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制约作用,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情意的发展。
二、地理教材的先进性与减轻学生负担的关系。
地理科学飞速发展所产生的对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的新知识、新观念要求在地理教材中有所渗透,特别 是那些具有固结地理知识作用的原理或上位概念的增加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把这种新知识的增加难度的 提高视为地理教材先进性的唯一含义的话,必将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显然这与地理课程教材改革的初衷,减 轻学生负担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这次改革既要增加新知识,又要努力精减原来阵旧的内容,特别是分区地理 的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应让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自然与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以及区域差异大势,分区不要过细 ,内容不要太详,不要以地理知识点的多少论得失,地理教材的先进性应体现在“新、精、活”上。“新”就 是要有新的内容、新的概念,特别要增加某些上位概念,以利于地理知识的迁移与同化。“精”就是要删减传 统繁琐的知识,不求个别知识点的得与失,重能力培养和观念教育,如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的教育 。“活”表现在教材的编排不僵化,灵活多样,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只有这样,地理教材的先进性与减轻学生 负担才能在对立中统一起来。
三、地理科学特性与地理教材内容价值的关系
地理科学历来以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而著称。但由于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象某些学科那样显著 ,从而导致其研究内涵的动摇,以至今日地理学界众多有识之士热衷于地理科学性质与价值问题的探讨。究竟 地理学是硬科学还是软科学,它自身对社会的贡献在哪里,从理论上说清楚绝非朝夕之事,这种现状直接影响 着学校地理教材内容的价值,进而影响学生对地理学科价值的认识。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在于要求有一个地理 学的定义,来确立它的科学边界,而是当今的趋势是,科学的一切领域正环绕着具体的问题走到一起来,在结 合的过程中,每一门专业把它自己特有的技术和概念运用到诸如贫穷、人口过剩、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等主要 难题上来。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地理学是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的。事实上,地理学正在城 市规划、国土整治、生产布局、能源利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人口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论及地理学本质的价值的同时,更要着眼于地理学在与其它学科的联合作战中,共同解决实 际问题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这种价值观念是当今学校地理教材内容价值的主导方向(以地理专题形式编制的 教材便是以这种价值观为基础的)。为此,在地理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要适当考虑这种价值观念。让学 生认识到区域位置和地理事物空间关系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并让他们初步学会这种评价方式,使他们真正理解 地理学的应用价值,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地理知识教学与素质培养的关系
变知识教学为能力培养,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当前课程教材改革的主旋律。我们要勇于摈弃陈旧 琐碎的地理知识,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地理教材之中,并使其有机地结合于地理知识体系之中。素质教育 包含三个层次。
首先是学生生理潜能的开发,地理教材中融有大量的图像,以逼真形象的方式经常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促 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开发右脑潜能。
其次是心理品质的培养。地理教材中不论图像、文字和作业哪个系统都要有充分的智能因素,以利于学生 地理观察、记忆、思维、想像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各种技能技巧的发展。地理教材中要自始至终贯穿“ 方法”因素,这里的方法是指地理思维的方法,也就是地理学家看待世界的科学方法,以及地理学习的方法。 地理教材要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
第三是文化素养教育,地理教材在叙述地理知识的同时,要结合爱国主义教育、环境等观念教育,特别要 渗透国情教育因素,不卑不亢,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国情,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些思想观念有机地体现在地 理教材之中,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区域地理各种分区模式的关系
区域地理分区模式是这次地理课程教材改革中面临的难题之一。以中国地理为例,有二分式、三分式、四 分式乃至十分式,主张各异。初中学生只要求了解我国一些区域的地理环境及其主要特征,初步认识我国区域 内部差异大势,明了这些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从而形成因地制宜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发展生产的科学观念。因此,中国地理分区不宜过细,分区过细就会陷于复杂的具体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对宏观区域差异的认识,就会喧宾夺主,不能达到分区地理学习的目的。
一、2015年度论文转载概况
1.栏目设置及论文分布
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设置栏目22个,全文转载地理教育论文共计89篇。转载论文数量较多的栏目有“教学研究”(14篇)、“教学策略” (8篇)、“学科视点”(7篇)、“教材分析”(7篇)、“教学设计”(6篇)、“学法指导”(6篇)、“备考指导”(4篇)等。可以看出,《中学历史、 地理教与学》转载的论文更加关注教师如何教学和学生如何学习。值得关注的是,《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在2015年设置了7个与地理教育相关的专题栏目, 包括“地理实验教学”“问题教学”“2015年高考试卷评析”“高三复习教学”“教学目标确立”“探究教学”和“学科素养培养”。其中,专为地理学科设置 的栏目只有“地理实验教学”,其他栏目为历史和地理两个学科所共有。这些专题栏目反映了近期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
2.源杂志转载量分析
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地理教育论文来源于23种期刊(见表1)。排前三名的是《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和《地理教育》,共被转载论文50篇,占全年论文转载总数的56.2%。
3.第一作者情况分析
(1)第一作者所属单位统计 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所转载地理教育论文的第一作者,来自69家单位。其中,东北师范大学的论文转载量高达8篇,论文涉及地理核心素养、区 域思想、尺度思想、地理空间视角、地理教学逻辑、地理概念体系等主题词。可见,这些突出学科特色的地理教育研究受到了《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的高度认 可。有3家单位的论文转载量为3篇,这些单位有华中师范大学、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和浙江省春晖中学。还有7家单位论文转载量为2篇,分别是福建省厦门市第 六中学、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河北省围场县第二中学、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一初中、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人民教育出 版社地理室。从这些单位所属的系统可看出,普通中学和高等院校的作者所占比例较大,教研机构和出版社的作者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2)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统计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可以了解地理教育研究力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表2可知,江苏、北京、吉林、福建、浙江等地区的地理教育研究氛围较浓、活动较活跃。对照2013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发现,江苏省一直稳居第一。
二、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回顾
1.地理课程研究
2015年是我国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深入探索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高中课程地理标准修订工作在紧张、有序地推进。地理课程标准修订中,如何界定和 呈现地理课程性质和地理课程目标,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地理课程性质的问题,即地理课程是什么的问题。有学者指出,受地理学性质多样化的影响,目前我国内地 中学地理课程性质是多元的,尚不存在清晰的统一内涵(林培英,第10期)。文中指出的地理课程性质的现状和困惑,为我们深入认识地理课程提供了参考。立德 树人是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原点(朱雪梅,第6期)。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各学科都在研讨“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等问题。有 论者综合分析地理学的传统、地理学者提出的几大问题和地理学的视角等地理学理论与重要教育文件,得出地理核心素养由人地观念、空间能力、区域分析、过程解 释、尺度关联、家国情怀和地理表达等构成(张家辉,第9期)。也有研究者基于地理课程目标的嬗变、国际地理教育发展的趋势、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及地理学学 科特性的视角,认为地理核心素养包含基于地理空间视角的地图技能、地理信息技术能力、国际理解、全球意识、人地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李家清、常珊珊,第9 期)。由此看来,学界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有着不同的认识,可谓见仁见智。
2.地理教材研究
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 科书和地理图册等,地理教科书是地理教材的主体。地理教材研究涉及地理教材的编制研究、呈现研究和使用研究等类型。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编写时非常关 注探究学习,教科书中的探究性主要体现在体例结构、案例编写、内容选取等方面(刘健,第1期)。可见,该套教科书在内容的组织和选取方面都注意遵循了“构 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理念。除了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和选取外,教科书内容的呈现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方面。图像系统作为地理教科书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 为地理教科书呈现研究的热点。中国地图出版社李红梅不仅总结了中图版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中图像系统的特点,还分析了与该套教科书配套的地理图册中图像系统 的特点(第3期)。此类文章为地理教材的使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3.地理教学研究
(1)基于地理学角度的地理教学研究 ①地理教学逻辑研究。地理教学逻辑是地理教学内容和地理教学程序中内隐的规律、规则,包括学科逻辑、教的逻辑和学的逻辑等。有研究者指出,初中地理学科逻 辑有两个立足点,一是立足地理学科,探讨地理知识之间有怎样的内在关联;二是立足地理课堂,追问课堂上的地理知识是否存在内在关联或教学关联(张彦顺,第 8期)。在大气环流教学时,应参考科学家所采用的“考虑新要素—提出新理论”的“要素增加”逻辑(朱承熙,第5期)。还有研究者非常重视地理教学逻辑中的 学科逻辑,认为地理教师应整体把握高中地理知识的层级结构和逻辑结构(黄静,第2期)。王红梅在分析知识的层级关系和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复习课 的教学策略(第11期)。仲小敏经过对高中地理必修内容探究教学适宜性的调查分析,发现地理知识的内在逻辑特点是制约探究性强弱的根本因素(第9期)。地 理教学逻辑是地理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地理教育领域亟待加强地理教学逻辑研究,从而科学地指导地理教学实践。
②地理知识教学研究。 地理知识既包括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数据等地理事实知识,也包括地理概念、地理成因等地理理性知识。周慧认为,在地理事实知识学习的设计中,可采用 ATMSTT的教学组件设计法,即辨识目标、编码图文、匹配策略、选择媒体、主题活动和检测效果(第9期)。蒋亚琴针对学生学习地理概念时存在的前概念干 扰、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和思维定式等心理障碍,提出了注重体验、强化对比、系统学习和变式学习等教学策略(第3期)。也有研究者在梳理中学地理概念体系的 基础上,从“地理学的基本问题”“地理学科本质、思想与方法”“地理概念体系构建”等角度探讨了如何进行地理概念教学(王向东、高燕,第9期),关注了 “教哪些地理概念”和“教地理概念的哪些方面”等问题。除了地理概念教学外,还有研究者关注地理成因教学,提出了基于支架理论的地理成因教学的一般模式 (龚琳、赵媛,第6期)。
③地理能力和地理思想培养研究。阅读、分析和绘制地图的能力是一项地理学科的特殊能力。地图能力的养成途径包 括熟悉地图常识、规范读图顺序、掌握析图方法、形成地图意识(丁生军,第11期)。地理思想包括区域思想、尺度思想、整体性思想等。徐雪和袁孝亭在解读 “把世界组织为区域”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思想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即引导学生形成“区域思维”方式(第6期)。张家辉梳理了基础教育阶段尺度 思想研究的现状,分析了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走向(第2期)。耿文强认为,地理高考复习时应强化学生的地理时空尺度观念,并建立不同尺度之间的关联 体系(第4期)。这实际上强调了尺度思想中的尺度关联内容要点。地理空间联系视角是地理视角之一,有研究者从“准确认识空间特征”“逐层深入的分析空间内 部联系”“空间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三方面探讨了地理空间联系的分析方法(黄妍、袁孝亭,第2期)。
④区域地理教学研究。有作者探讨 了国家地理内容教学目标的设计步骤(何平,第1期)。张彦顺认为,“图解、体验和建构”是区域地理教学的基本要素,这三个要素都有其相应的教学策略(第5 期)。王邦柱针对高中地理必修3中“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的教学偏差,提出了教学对策(第12期)。
(2)基于教育学角度的地理教学研 究 随着地理课程资源的不断开发,地理教学环境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赵才欣认为,在信息革命、生态文明等外部因素、地理科学发展的内部因素影响下,地理课堂有 必要转向新型“地理大课堂”(第1期)。在“地理大课堂”中应重视地理实验教学。有研究者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地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脉络,并指出 了地理实验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张海、马建宁、牛科强,第7期)。也有作者探讨了地理实验类型中地理组合实验的设计及教学价值。关于地理案例教学,需要选 择典型的案例,而能充分演绎一般法则的案例则是典型案例的体现。陈庆军基于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地理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编策略(第7 期)。
4.地理教育测评研究
地理教育测评包括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教育测量等。地理教学评价研究应当突出学科特色和基 于大量证据,朱雪梅所构建的“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符合这一研究趋势。该体系以学生地理素养和地理教学行为为评价标准,以数字化教学观察平台和教学观 察手册为工具,以多元主体交互共建的全程性学业成绩评价和循环跟进式课堂教学评价为路径(朱雪梅,第3期)。地理课程标准中有大量需要学生表现的任务,对 此,有作者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表现性评价的操作方式,即在学科育人价值的统摄下,基于课程标准设计评价目标,基于目标设计表现任务和评分规则(佟 柠,第12期)。关于高考地理试题研究,相炜地理工作室分析了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的整体特点、突出亮点及各卷特点(刘振峰等,第10期)。除了着眼总 体的研究外,也有研究者对某一类型的试题进行了专题分析和总结。张文军分析了近十年高考地理试题中观点方案类地理综合题的演变特点及应对策略(第2期)。
三、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走向
1.突出学科特色的地理教学研究
突出学科特色的地理教学研究选题,可围绕地理素养构成要素、地理内容专题等来确定。[1]地理素养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和地理品 质等要素。围绕地理素养构成要素开展的研究,要求围绕这些构成要素乃至要素细化后的成分进行选题。例如,尺度思想是地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应当重视 地理教育中尺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教学价值,以及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尺度思想的策略等研究。围绕地理内容专题开展的研究,要求围绕地理要素或地理教学内容中 的某一点进行选题。例如,区域地理教学中核心内容的教学策略、体现学科独特价值的人文地理教学、体现学科本质的地理学史教学模式等。
2.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培养具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人是中学地理课程目标的核心诉求。[2]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笔者曾提出,地理核心概念是地理学 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基础部分,如何筛选、确定地理核心概念以及如何发挥地理核心概念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前沿课题。[3]对于“如何发挥地理核心概念的作 用”,就需要思考如何运用地理核心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此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需要继续厘清的问题有:初中和高中不同学段地理学科核心素 养的构成有何区别?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编制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科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策 略、方法都有哪些?在培养学生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时如何做到衔接?怎样测评不同学段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3.高考地理试题研究
高考地理试题研究一直得到学界的持续关注。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既可以偏重理论研究,如开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高考地理试题命制研究、高考地理试题与地理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工具的研制等;又可以侧重实践研究,如开展2016年高考地理试题统计分析。
1.中学地理教学课堂授课形式的“兴趣化”
各学科的学习基础都是兴趣。地理作为次科,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教学更需要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否则学生会放弃地理这一科。但地理课本的知识编排过于严肃,趣味性不足,故事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开展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1 触类旁通,做好引导,理论联系实际来理解。初中地理知识基本上是与实际联系得较为紧密的,很多的理论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例证,如太阳、月亮的东升西落印证了地球的自主,一年四季的更替引证了地球的公转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体验来引导,如讲到环境保护时,我们不应单纯讲应如何做,更应让学生亲身体验黑水河的可怕、废气呛人的滋味,同时让他们写上一份调查报告,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又如讲述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番禺地区的自然特征去理解。
1.2 情景感悟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由感性思维转入理性思维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途径,而地理知识的直观感悟更是比较可用的。如讲述到沙漠地貌时,让学生从一张清晰度高的食物景观照片中感悟出沙漠气候干燥特征,其效果比老师讲一万句有用得多。又如讲述南北气候异同时,用两张南北方特色景观的图片进行对比,再加上表格练习,学生"悟"性便能加深。再如讲西欧和北美气候和地形关系时,运用寥寥数笔的简笔画画出两个地区的差异,再由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效果更好。
1.3 教学中运用对比的方法来使学生有所"悟"。运用对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出知识间带规律性的东西,如说到南方地区时,可让学生用北方地区来对比,找出南方地区独有的自然特征;又如讲到北美的气候与地形的关系时,可用欧洲气候和地形的关系来比较,就能使北美的气候特征鲜明突出。通过对学生进行对比思维的培养,就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进行知识的横向或纵向联系,树立地理知识的全局感。
2.地理学习的“习惯化”
要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障。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从生理机制来说,习惯又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条件反射。好的习惯对我们来说会受益无穷,且是终身受益。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说,地理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地理学习习惯的培养。然而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很多高中生成绩不好就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配合,才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并且越早抓起效果越明显。所以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与家长要达成共识,步调一致,避免"夹生饭"的产生。
3.中学地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以前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教师的授课中"三一"现象十分普遍,即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讲到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都比较重视硬件的发展,教学设备不断更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授课应该尽量利用学校的教学设施,使教学手段多样化。目前的条件下,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应该是"土""洋"结合。因为各个地区的教学硬件的差别很大。土的教学手段对于地理教学来说就是"三板"教学,这种教学手段的优点就是直观性强,而且容易掌握,教师只要下点功夫就可以运用,它的不足是动化感不强。目前"洋"的教学手段主要是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这种教学手段不仅有较好的直观性和动态感,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并用,提高教学效率。
4.中学地理教学检测的“全面化”
目前中学地理教学至所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技能和素质,与教师的素质、教材的编写有关,同时与中学地理教学检测的单一性有关。目前中学地理教学检测只有考试这种形式,并且检测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技能性、实践性和生活性体现不够。这种地理教学检测,只是考查了学生的"做题"能力和水平,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素质。我认为中学地理教学的检测应该有多种形式。
4.1 开放性笔试。这形式的检测主要用来考查中学生对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试题的命制要体现能力立意,试题要有开放性,学生可以运用自己所学到的地理知识,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对同一问题有自己不同的认识,有时甚至可以出现一些相反观点。这样的设计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和平台,有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考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全国课标卷1中这种试题均有出现。主要类型是区域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的理由分析。
参与者:苏静静 何慧莲 周玉婵 黄翰玲 唐文华等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地理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于教师而言,需要考虑如何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对教材的知识进行处理和整合,针对新教材中明显增加的学习活动量,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等等。这些问题或来源于学生的质疑,或来源于教师的反思。对于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教师多采用撰写教学日志或教学反思的方式进行记录。当前,国内外对教学日志和教学反思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教师的教学日志和教学反思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仅限于教师个人的思考或者几个人的交流,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如何开发教师的集体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并通过一定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这是我坊开展“中学地理教学探究问题卡片累积机制”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建立中学地理教学探究问题卡片累积机制是一种新型的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每个工作坊成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提出有待研讨的问题,并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从众多的方案中得出大家认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经教学实践检验,形成“问题卡片”,在累积成“卡片库”后,形成“校本教研超市”,工作坊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教师通过对“地理教学问题卡片累积机制”的研究,增强了教育科研意识;教师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创新活力,找到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们在研讨和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和交流,更加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对教师的成长,尤其是新教师的快速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中学地理教学探究问题卡片”的模板
传统的卡片用来记录各种资料,方便分类检索。我坊主要通过制作电子版的“问题卡片”模板,设计出“中学地理教学探究问题卡片”的电子模板,并在工作坊这一平台上进行交流讨论,进而完善“问题卡片”的模板,提高教学的效率。(“问题卡片”模板如下所示)
“中学地理教学探究问题卡片”模板
探究问题: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教案设计:刘敏红 班级:高二(4)班
1.常规教法:讲授式教学法。教师讲授课文内容,同时展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平时的观察,提高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的认识,并进行归纳总结。这种传统的教法,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打哈欠、开小差等情况,教学效果一般。
大多数学生对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都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我打算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因此,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的方法开展教学,力图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变“课堂”为“学堂”,变“讲师”为“导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
2.创新教法尝试。在教学准备阶段,我先将教材内容分为“环境污染”“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看城市发展”4个板块。课前,由各个小组的学生认领相应的学习板块;小组成员有的负责设计脚本,有的负责查阅资料,有的负责电脑设计。我要求各个小组通过摄影、上网、查阅报刊书籍、绘画创作等方式完成“我眼中的梧州”研究主题的图片收集。在收集图片的过程中,学生要明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有得有失”,因此,要从不同角度收集城市发展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3.小组交流汇报。各小组展示本组所收集到的图片,介绍在收集图片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阐述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两面性观点。
教师归纳总结各个小组的观点。①正面作用: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科技发达、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这是城市化的主流。②负面作用:在城市化进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
4.学生自由讨论。针对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负面影响展开讨论,列举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找出解决的途径。
(1)产生的问题。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等等。
(2)解决的途径。①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②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③建设卫星城市,开发新区;等等。
5.调查研究。根据上述问题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组建探究小组,针对问题或主题进行深入具体的调查研究。
参考课题:①探讨市区排污企业布局;②近年来梧州市区改善“市容市貌”取得的成效;③学校周围噪声污染对学生学习的影响;④企业“三废”回收、处理和利用的情况;⑤城市垃圾处理;⑥城市“乞讨部落”调查;⑦城市交通拥挤现象产生的原因与解决途径;⑧当前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调查。
要求:小组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内容包括以下七点。①课题的提出;②调查的途径和方法;③调查的思路;④实施调查;⑤撰写论文;⑥小组展示研究成果;⑦集体评价。
6.点评。在本课学习中,将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发现和感兴趣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再调查、再讨论的方式,不断地将学习内容引向深入,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四、建立“中学地理教学探究问题卡片累积机制”的途径
我们认为,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深度思考与反思的过程。实施教学问题累积机制,有利于挖掘教师的创新能力,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我坊要求每个成员结合教材、教法与学法,每天至少提出1个具有研究价值或感到困惑的教学问题,同时提出一个解决方案;每周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或每月利用学科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共同讨论。假如成员们聚在一起讨论之后,确实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会邀请区课题组的有关专家针对相关问题,以报告、讲座及对话商榷的形式进行解答。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建立教学问题累积机制的要求,我坊形成了制作中学地理教学探究问题卡片的累积方式。我们的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1.问卷调查。传统的问卷调查主要以书面提问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列表式或表格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回答,然后进行回收、整理、统计、研究。我们的问卷调查基本以网络调查的方式进行,同时以工作坊为平台,先在工作坊成员中征集问题,然后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并制作成调查问卷,最后将调查问卷分发给师生,从而收集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为建立“问题卡片”提供素材。
2.同课异构。我们认为,同课异构是在新课改形势下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它分别由不同的教师执教同一主题的教学内容,让每一位教师参与听课、评课。通过这种教研方式,可以发现哪种教学更有效,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还可以针对上一回的教学过程,品味其得失,剖析其不足,并对这些教学细节进行重新设计并使之变得更完善。通过“同课异构”,为形成“中学地理教学探究问题卡片”提供了实践素材。比如,教学七年级地理《日本的工业分布》一课,工作坊成员周玉婵、彭榕君分别设计了“中学人文地理课堂导学策略”。周玉婵老师在设计“课堂导学策略”时,请学生扮演小商人,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投资眼光到日本选址办厂,要求学生在日本地图上标注出厂址,并说明选址的理由。这样的导学策略能让学生较快地掌握日本地理区位的优势,充分理解日本工业分布的规律、特点及原因,对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运用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彭榕君老师在设计“课堂导学策略”时,则让学生调查商店里的电器柜,统计由日本进口的家用电器、商标品牌或日本汽车品牌等,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原因,将“地理在身边”这一主题贯穿教学的始终,以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全球意识、环境意识。两位老师设计的“中学人文地理课堂导学策略”,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各有侧重,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我们结合两位老师的教学认为,周玉婵老师的导学设计更适合于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而彭榕君老师的导学设计更适合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学习。这对我们进行“中学地理教学探究问题卡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3.片段教学。所谓片段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的。一般来说,截取某节课的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间大致在十分钟。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片段教学与完整的课堂教学不同,前者是局部的、虚拟的,功用是教研或评价。片段教学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人数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能够体现教师对某个教学问题的独到见解,方便教师之间进行探讨。
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后,笔者设计了“中学地理教师素质现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技能、继续教育方式等。本次调查以河南省县级以下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师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88份,收回问卷75份,问卷回收率为85.2%,其中有效问卷75份。
一.河南省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结构特点
1.年龄和教龄结构
从年龄结构看,在被调查的75名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中,50岁以上的15人,占总数的20%;41~50岁之间26人,占总数的35.6%;31~40岁以下的29人,占总数的38.7%;21~30岁之间5人,占总数的6.7%。年龄结构较好。
30~50岁之间的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已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但是他们不能较好地接受新生事物与新的教育理念,身为中青年教师他们又是新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从河南省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结构中(图1)可以看出,中年教师占很大比重,表明近年来,河南省农村中学对新教师的需求很大,需要“新鲜血液”注入,不断更新农村地理教师的队伍。
从河南省农村教师队伍教龄结构特点来看(图2),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占78.3%,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把握新课程实施方向;另一方面由于从教时间长,很多教师已经处于职业倦怠阶段,对新课程仍会以传统观念、传统教学方法应对,不利于地理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
2.学历状况
地理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坚实的地理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宽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学科前沿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被调查地理教师的学历状况表明(表1),地理教师的学历以本科(占50.7%)为主,但是还有近48%的教师学历在专科及以下,特别是乡级以下的中学教师学历较低。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与省市级初高中地理教师学历相比,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师学历不合格程度较高,在调查的学历合格人员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为非地理专业。
二、影响农村地理教师素质的成因分析
1.沟通与合作能力不强
由图3可以看出,教师在遇到问题时,基本是以自己解决为主。但最近教师的合作意识有所提高,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战的局面,这是教师主动适应新课程的表现。调查还发现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程度远高于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合作与交流,以及与家长或社会力量的沟通合作。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之间的合作也仅限于遇到困难时求助,教师之间很少进行经常性的专业交流。
2.缺乏现代手段的灵活使用能力
从表2可以看出,地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严重不足,教师普遍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地理素质教育技能是中学地理教师为完成地理学科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教学艺术与教学经验的一种综合体现,许多地理教师缺乏必备的教学能力,教学观念陈旧,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进一步调查发现,25.3%的教师指出学校条件限制多媒体的使用,除确实有经费方面的考虑和项目本身的配套问题外,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知之甚少,既不会使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进行教学,也不会运用多媒体等查阅资料,丰富课程资源。
以上调查表明,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讲课方式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74.7%的教师仍在使用传统的讲课方式,只有25.3%的教师会使用多媒体授课。而84%以上的教师课件制作水平一般,如此这样恶性循环导致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落后,严重制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
3.科研意识与能力亟待提高
由图4可以看出,在调查的农村地理教师中重视教学科研成果的教师很少。84%的教师偶尔参加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还有8%的教师从来不参与,由此可以看出只有8%的教师达到了新课程的要求。
调查发现,教师未公开发表过文章人数较多,发表的篇数较少。在回答“您在正规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吗?”,74.4%的人选择“从来没有”,20.5%的人发表“l~3篇”,相当多教师是为了评定职称才动手写文章。在与部分地理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发现,由于教师未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缺乏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基本知识,在较规范的教研活动中缺乏相关理论来统领,无法将积累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多年来积累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多以零散或感性的状态存在,难以做到理论化和体系化。
4.教师对新课程认识不到位
地理教师对课程全面深入的认识是其主动参与课程变革和课程实施的基础。笔者采用 “对于新课程实施教师的看法和态度”问题来调查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情况,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以看出,地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访谈过程中还了解到,85.3%以上的教师没有亲自读过地理新课程标准,对待新课程持观望的态度,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极不相适应。
5.教师自我评价偏高
地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模糊。为应对新课程实施,地理教师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缺少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的理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透彻,只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去深刻认识新课程、学习新课程理念,在思想观念上没有真正转变过来。
调查中发现,新课程实施后,对常规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对学生思想教育等全方位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如备课形式应创新,上课转变学习方式,评价应倡导鼓励,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考试方式多样化,还要参加各种培训(见图6),开发课程资源等。教师们普遍反映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累,压力之下,一些教师力不从心,心理疲劳油然而生。
三、提高农村中学地理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对策
1.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是其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对教师个体而言,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状况从根本上影响其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调查中得知,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学科研工作消极被动,有些教师缺乏恒久的事业心,一旦有机会,就随时“跳槽”,造成地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关注和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对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地理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之一。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正相关,尤其是当教师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教学能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就更为明显。因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3.提升地理教师反思能力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教师除应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具备较为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敏感的问题意识及反思能力。因此,提高地理教师素质,有必要提升地理教师的反思能力。当教师确立了自己的目标,通过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研究,就能逐渐增强反思能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论文摘要:华夏美学哲学是全球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恒久的人文精神价值。在中学阶段,结合语文教学推进美学哲学教育是提升学生基础素质的需要。本文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推进华夏传统美学哲学教育的必要性、基本内容及具体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引言
审美活动或行为是人类的高级精神活动之一,在全球文明演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具有恒久价值的历史文化景观。华夏美学哲学是人类文化景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长期历史演化过程中,先民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农耕文化环境中,形成了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美学哲学思想和理论,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哲学思想体系。这些思想和理论对于构建个体生命的精神世界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重要价值。美学教育是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学哲学在型塑人类精神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对于美学的教学和训练,一直是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从现实层面来讲,良好的美学素养不仅能够改善人的身心状态,而且在具体工作中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实现创造更高价值的目标。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在此阶段接受的思想文化教育,将会对其终身生命历程产生直接影响。目前,由于应试教育模式及经济社会转型环境的影响,中学生中存在诸如价值观缺失、人文素质低下、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不能很好地平衡等现实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措施来切实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从提升学生整体人文素养及传统文化的角度,就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推行华夏传统美学哲学教育问题进行分析,以下内容的安排是,第二部分讨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推行华夏传统美学哲学教育的可能性,第三部分讨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华夏传统美学教育的基本内容,第四部分讨论推进华夏美学哲学教育的具体措施,最后是总结与讨论。
二、加强华夏美学哲学教育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基础人文素养的需要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的软实力所在,是增进生命个体生存与发展质量的重要能力要件之一。通过华夏美学哲学教育,学生可以认识先民理解美、创造美和追求美的历程,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生命、自然和宇宙世界,从而将个体生命放在与宇宙万物共生的高度来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一种大气磅礴的精神境界。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需要
有研究表明,人类右脑和左脑具有不同的功能分区和功效,而对于右脑开发则对于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显著作用。美学思维及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正好是右脑的功能所在,经常性地持续地推进美学教育和训练,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克服各类现实困难,取得创造性成果。
(三)传承传统文化和美学哲学的需要
中华美学是和西方美学具有显著区别的哲学体系,其显著的整体思维、气韵为先、刚柔并济等美学哲学理论和特点,和西方美学具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反映了华夏先祖的精神风貌。这些精神气质和风貌,应该通过美学哲学教育传承下去。
(四)为跨文化合作奠定能力基础的需要
在当今世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是学生毕业后走进社会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全球文明发展的主要潮流。良好的美学哲学素养和美学哲学训练,能够在文化交往及合作活动中发挥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增进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合作和信任,降低经济社会活动中的各类不确定性和效率方面的损失。
三、语文教学中华夏美学哲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根据现行初中语文教材,选择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结合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等知识来推进美学哲学教育,是较为可行的选择。笔者认为,根据华夏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适度给学生介绍如下美学哲学的内容。
(一)远古图腾
远古先民的巫术礼仪和图腾活动,是理解人文先祖美学精神的源头。华夏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在远古人们的观念中,实际上是巨大的龙蛇,这可以看做是中华先民“龙”图腾的开端。“龙”因其变化莫测、气象万千的形象和气质,能伸能屈、进退自如的活动方式,成为中华先民主要的精神寄托和审美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