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非公企业党支部

非公企业党支部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23 09:28: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非公企业党支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非公企业党支部

篇(1)

面对企业与群众矛盾纠纷的增多和利益冲突的加剧,从2008年开始,叙永县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企业党支部+村党支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模式。这个工作模式,就是企业党支部与村党支部在驻地乡镇党委的指导下,努力促成企业业主与村组集体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企地利益共同协议,充分发挥企业党支部和村党支部形成合力的优势,实现企业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双赢。

企地利益共同协议对双方的权责进行了明确,即企业党支部主要负责引导业主在优先用工、优惠村民用煤、资助村组办公经费、支持村组公益设施建设、建立助学基金以及为五保户和遭受自然灾害的村民无偿提供帮助等方面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而村党支部主要负责教育引导企业周边群众支持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主动协助企业解决有关矛盾纠纷,落实村党支部书记挂钩联系企业责任制。

目前,叙永县已在震东乡、落卜镇、后山镇、营山乡等乡镇建立了企地利益共同体27家,“企业党支部+村党支部”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业党支部服务地方的意识明显增强,群众得到了实惠。企业党支部帮助企业业主通过加强与周边群众的相互沟通、支持村组办公经费、改善地方公益设施、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补贴村民燃料等措施,使周围不少群众逐渐对企业产生了感情,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后山镇河源村修建3.2公里通村水泥路,需要资金70多万元,大窝坑煤厂和大堰煤厂共同出资24万元,占总投资的1/3。公路建成后,不仅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也给企业带来了实惠,矿产品运输成本每吨下降2元至5元,按照每年实际产量6万吨计算,企业经济效益一年就可增加10万至25万元。截至目前,全县非公企业用于企地共建的资金累计达600余万元,其中助学投入15万元、惠及1239人;帮扶投入28万元、惠及贫困户312户;基础设施投入500万余元,公益设施及其他投入11.1万元;就地吸收劳动力4500余人,实现劳务年收入8000余万元。

篇(2)

自5月份全区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镇严格按照上级部署,精心设计载体,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建设“安居、乐业、生态、幸福”为标志的“活力**、魅力**、实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动员发动

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根据**镇非公经济发展特点,充分发挥镇商会、板簧商会的作用,分行业进行调研,广泛听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非公有制企业党员职工以及社会各界对开展该项活动的意见建议,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制定并印发《关于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配档表》,建立非公企业台账。

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该镇结合实际,成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按照区大班子领导联系镇非公经济人士安排,8个联系点各增派1名镇党政领导,以联系点为基础,创建活动示范点,并新增4个镇党政领导联系点。建立指导督查机制,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指导组,按照相近相连、便于活动的原则,划分“活动区”,对片区内活动进行指导。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宣传组,明确相关职责,确保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及时宣传,为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召开动员会议,抓点带面推进。6月9日,召开全镇开展非公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动员会,传达学习市区动员会议精神,对活动下一步开展作了具体部署;宏泰、资豪两家非公经济组织负责人进行了表态发言。明确了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按照“一套学习资料、一本学习笔记、一个活动展室、一块宣传专栏、一个特色课堂、一个关爱机制和一个主题活动”的要求,全面推进活动向纵深开展。

抓好联系点建设突出示范点引领

为切实抓好联系点活动开展,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联系点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将企业文化融入实践活动,各联系点均制定了活动方案,按照“八个一”要求,完善软硬件配备,丰富活动内涵,定期开展座谈交流。经活动领导小组研究,确定了宏泰、海华等基础工作较好的企业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示范点,树立典型,重点推进,带动面上工作开展。“七一”期间,各联系点以开展庆祝建党92周年活动为契机,丰富实践活动内容。海华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并组织党员开展了“忆党史、话发展,畅想中国梦、个人梦”主题党课;宏泰党总支召开了公司成立三周年暨庆祝建党92周年座谈会;海洲党总支组织企业党员40余名,到焦裕禄纪念馆参观学习;其他企业支部还开展了“奉献社会”、走访“三老”活动。

篇(3)

一、强化责任,明确统战工作重点。

根据市委统战部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年初我镇将统战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全镇统战工作计划,把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侨胞、侨眷、民族宗教工作列为全年工作重点,为做好全镇统战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制定统战工作制度,把统战工作纳入各村综合目标考核,明确各村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职责,以此更好地推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和维护社会政治和谐稳定。

二、加强投入,夯实统战工作基础。

根据新时期统战工作的需要,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朱伟为组长的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庙前镇基层统战标准化建设方案》,按照“五有”标准建设基层统战工作联络组(即有办公室、有牌子、有活动阵地、有宣传栏、有办公设施),建立20家“同心书屋”,丰富统战对象文化生活,为20个村居统战工作组统一制作统战工作宣传栏、同心书屋标牌和少数民族服务岗,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少数民族服务岗及党外人士之家,组建统战联络qq群。同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充实,健全完善,做到心中有数,实施动态管理。为全年的统战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学习,推动统战工作进展。

把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纳入党委中心学习组的重要内容,将6月份定为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组织镇、村干部集中学习《宗教事务条例》、《XX市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等统战政策和法规。通过召开广播会、发放宣传资料、刊出宣传栏等多种方式,积极动员各村居统战工作联络员深入农户宣讲国家统战政策,营造了人人了解统战、重视统战、支持统战的浓厚氛围。同时严厉打击传播,特别是对佟湖村“全能神”传播活动,联合公安部门进行了严厉打击。此外,还积极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企业走访活动、企业与机关互派干部挂职锻炼活动,达到加强了解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目的,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他们积极投身庙前经济建设的激情。

四、健全信息台帐,注重基础管理。

在各联络组建立统战成员接待登记簿、统战成员服务登记簿、统战工作记录簿、会议记录簿、学习记录簿及统战成员花名册(形成党外代表人士、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少数民族同胞、台侨胞属、宗教界人士等统战成员的基础台账)。各村建立了统战工作网络图、统战干部名册、统战工作七项制度及统战工作对象名册。目前全镇各类统战对象及统战联络员登记在册人员已达200余人,对统战对象将实行动态管理,信息做到及时更新,进一步完善各类统计台账。

篇(4)

浙江华鑫化纤有限公司是一家港商独资企业,成立于2003年,主营涤纶产品。公司2012年产值约27亿元,上缴税收近1亿元。

公司党支部成立于2005年7月,现有在册党员27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流动党员38名,平均年龄为37岁,是一支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团队。公司党支部在服务党员、服务企业、服务员工、服务社会中,创造性地开展企业党建工作,初步形成了具有弹性好、稳定佳、强度高的“涤纶”特色党建文化,极大地丰富了“知难而进、永不退缩、永不言败”的企业文化精神,促使企业真正成为“发展强、党建强”的非公双强企业。

一、发挥组织优势,建立弹性培训机制,畅通企业人才成长快车道

涤纶弹性好,耐皱性超过其他纤维。党支部立足于组织优势,建立延伸范围广、方式灵活的弹性培训机制,不断创新党员群众教育阵地,拉长拉伸党员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以企业党建工作促进企业的人才培养,达到两者的有效结合。一是以党员政治教育促进企业拓展人才基地建设。由党支部牵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邀请多所大学、党校的老师和专家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传授党建知识。同时以此为契机,与大学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通过交流,企业党员政治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企业也成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宁波理工学院、万里学院学生的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和实践基地,同时也是余姚市的职工技能培训(竞赛)基地。这种依托党员政治教育,同步建立企业合作型人才基地的模式,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已为企业引进相关大中专毕业生61名,一线员工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12%以上。二是以党员技能培训促进企业延伸人才培育形式。党支部结合企业生产特点,不断完善党员技能培育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依托《华鑫报》、企业职工流动图书馆、党员“微群”、公司党校、远程教育等载体,同时结合组织多种形式的业务技能培训班,新老党员座谈会、形势报告会,对党员的生产业务技能进行多方位、全天候的培训,把党员培养成业务技术骨干,把业务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业务技术骨干培养成管理人员。党支部在努力做好“三培养”工作的同时,帮助企业适时建立企业人才培养二级梯队制度和“导师”制度,第一级梯队以党员为主,是第二梯队职工的“导师”,第一级梯队党员对第二级梯队职工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培养,定期从理念、知识、技能、方法、行为习惯等多方面进行具体指导,从而把“传、帮、带”的人才培养形式发挥至极致,放大了组织能力。党支部也对第二级梯队人员进行独立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考察、发展党员的依据,使得党建工作与企业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有效地结合起来。目前,已累计在第二梯队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名。三是以党员职位晋升促进企业拉长人才任用范围。党支部协助企业管理层积极选拔任用工作能力强、德才兼备的党员同志充实到各级管理岗位。近些年,企业及党支部对培养的梯队人才通过多种方式的考察、考核,共任用了24名优秀的年轻党员(包括流动党员)充实到公司中、高层管理岗位,在员工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激励员工的上进心、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适时将党员职位晋升机制,适时拓展至整个企业,并建立了一整套能者上、惰者下的双向进出弹性晋升机制,使企业和党支部选拔任用干部和培养党员达到了有机统一,对推进华鑫变革的深化、提升干部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发挥政治优势,建立凝聚关爱机制,注入企业健康运行稳定剂

涤纶内部分子排列紧密,耐磨性、耐光性、耐腐蚀性等都极好,因此稳定性在合成纤维织物中是最好的。党支部积极发挥政治优势,参与制订各项企业管理规章机制,不断在企业管理层与党员职工之间牵线搭桥,让每一位党员职工都能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中,时刻都能感受到党的亲情关怀,从而实现了一线员工流动如同“涤纶”般的相对稳定。一是服务流动党员,实现新老平稳对接。党支部针对企业流动党员多的特点,建立了一整套流动党员服务机制。如针对外地党员离乡的实际背景,组织致富能手、企业专家为外地流动党员举办技能培训、知识讲座,引导帮助他们学习充电,提高技能。同时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新老党员交流会,了解外地党员的心声愿望,改进服务措施。目前,整套机制已经扩展到整个企业员工的新老余姚人对接,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近年来,“员工荒”现象从未波及公司。二是党建带动工建,解决职工利益诉求。2005年以来,党支部根据公司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每年开展“爱心帮困”活动,要求每位党员至少联系一名生活困难员工,充分发扬企业党员职工之间的友爱互助精神。积极帮助公司管理层制订企业员工工资长效增长机制,公司和每位员工就开始全面签订劳动合同,并同时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公司确保每位签订合同职工每年工资上浮率为10%-15%。从2008年起,在党支部的积极参与协调下,公司为全体员工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各类社会保险,使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100%。同时,定期组织员工体检,对特殊岗位职工则进行不定期体检,彻底解决了养老、医疗等员工最关切的实际问题。三是党建促进企业人文建设,丰富职工娱乐生活。公司党支部充分考虑员工的生活、工作、娱乐问题,协调公司建设有现代化的4幢126套职工宿舍,对于公司技术骨干,通过党支部评定,可以享受职工宿舍夫妻房的待遇,目前已累计发放夫妻房24套。同时建有3000余平方米的篮球场、羽毛球馆等娱乐区,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开展读书交流、职工趣味运动会、文艺表演等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党员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发挥核心优势,建立作用发挥机制,打造企业快速发展生力军

篇(5)

新一届龙浔镇党委敏锐地发现了这个苗头,于是,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抢抓机遇、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以多种形式认真总结查摆,破旧立新,树立了“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

2013年,龙浔镇党委推行“3+1”工作法,即“三联”(包片联村、挂村联组、走访联户)、“三定”(定目标、定人员、定岗位)、“三亮”(亮承诺、亮问题、亮实绩)、“三考”(日常工作百分考核、重点工作分项考核、应急工作集中考核)、“一奖惩”(政治鼓励、经济奖惩),对广大干部“设岗定责”、“制定工作目标”,引导全镇党员干部把工作纳入到全镇乃至全县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以制度的形式向群众提供近距离、社会化、多类型的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问题。

自此,全镇上下团结协作、突破常规、爱拼敢闯,形成强大合力,有效破解征迁“疑难杂症”,快速推进南后街片区、南三环道路、浔南路路面及城市立面改造等项目建设,以“龙浔精神”铸就了新的“德化速度”。

龙浔镇党委严格落实党政领导挂钩企业制度,大力推行“驻进帮”活动,要求每位科级领导每周下村(社区)、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时间不少于2天,每人挂钩联系1个村(社区)、1个以上重点项目、5家以上企业,且每月到挂钩联系点调查研究1次以上,每年不定期协调组织召开政企对接会,为企业争取融资、政策等方面支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龙浔镇党委组织编撰《企业文化与党建文化建设参考资料》一书,总结出非公企业“三五”党建机制、“六心党建工作法”等,推动15家企业党建实现“一企一特色”。近三年来,在经济形势较为低迷的情况下,该镇工业企业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2015年上半年已实现产值49.75亿元。

篇(6)

一是“邻里节”暨“社区文化月”活动,载体新颖,参与面广。

“邻里节暨社区文化月”活动是街党工委、办事处在全市文明城创建过程中群众性实践活动载体的一种探索。本次活动以“促进文明城市创建,展树敦化市民良好形象”为宗旨,以“共创亲情邻里,同建文明街区”为主题,以建立新型和谐的邻里关系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切入点,广泛动员街区居民共同参与。自六月十四日街首届“邻里节暨社区文化月”活动在金穗家园广场拉开序幕以来,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分别走进了利民、振兴、红旗、古城、北苑、铁东、长白等11个社区,给广大居民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消夏文艺晚会和精神文化大餐。激情的演唱、诙谐的小品、令人叫绝的蒙古族舞蹈以及特殊教育学校孩子们表演的手语“感恩的心”、充满活力的韵律操和丰富多彩的互动游艺活动,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深受社区居民欢迎。由街道统一组织的“邻里亲情征文”活动、“熟知百姓事,亲情进万家”、庆“七、一”第三届“共建杯”综合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得到驻街单位和街区居民的积极响应。

二是“邻里节”暨“社区文化月”活动,格调高雅,体现互动。街道活动方案对“邻里节”系列活动做了详细周密的部署,要求各社区结合实际,围绕文明城创建、和谐社区建设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充分调动了社区干部的积极性。一个月来,每个周末在不同的社区,都可以见到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月”寓教于乐活动,“邻里厨艺大比拼”、百家饺子宴、亲子过河、呼啦圈表演、“好邻居六顶山消夏游”等互动性、趣味性节目和活动吸引了广大居民踊跃参与,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邻里节暨社区文化月”系列活动,为街区居民搭建起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使他们之间由相识到相知,由熟悉到关爱,营造了温馨的社区大家庭氛围。“邻里公约”的签订,形成了社区居民“友善亲和、关爱互助、和睦相处、文明和谐”的一条纽带和桥梁。

三是“邻里节”暨“社区文化月”活动,覆盖面广,体现共建。这次活动没有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居民邻里之情,而是将“邻里节”的外延加以延伸,把驻街单位、共建部队、非公组织一一纳入到了活动的主体单位共同参与,充分体现了的大党建、大邻里意识。街道综合党委举办了“驻街非公企业大邻居与下岗党员再就业对接会”收到了预期效果;利民社区协同驻街二小学共同举办了“大手拉小手书法展示会”,社区书画爱好者与同学们一起共同抒发了“迎奥运、促和谐”的美好情怀;“邻里节”开幕仪式上401部队官兵表演的文艺节目,真正体现了“军民一家亲”的鱼水之情;“爱心车队”党支部开展的以“迎奥运、树新风、创三城、保畅通”为主题的北山至六顶山的接力赛,展示了敦城人民喜迎奥运、全民健身的崭新精神风貌。

街首届“邻里节暨社区节文化月”活动开展近一个月来,街区共举办大型主题文艺演出9场,体现“邻里亲”、“邻里乐”等各类趣味游艺活动9次,开展“邻里和”、“邻里美”公益活动12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受到了广大街区居民的普遍欢迎。

篇(7)

在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中,永仁县始终把“三培养”作为增强党员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抓手。4月初开展了摸底调查,全县共有“三培养”对象2000名。各乡镇都制定了分类培养计划,并积极以丰富、有效的形式开展培养工作。

一是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对849名未富党员,在摸底调查时就对其家庭经济状况、发展潜力、发展方向和需要帮扶的事项进行了重点登记。为每1名未富党员指定了一位党员致富能手、一位下乡干部联系培养。充分利用县、乡党校的培训阵地,采取“素质教育”和“干部讲党课”等方式,不断加强对党员的培训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科技知识水平和致富本领。对缺乏技术或资金的党员,针对其拟发展的致富产业或项目,吸收其参加相应的科技培训班,并在规划产业和制定政策时给予倾斜、从经济方面给予补助。目前,已将401名党员培养成了致富能手,占培养对象的47.2%;党员中致富能手比例已达到55.9%,较2003年增长了16.2个百分点;家庭经济收入上万元的党员户有641户,占党员户的20.2%,比2003年的459户增加了182户,提高了5.7个百分点。

二是把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对710名非党致富能手,重点造册登记了其特长、家庭经济现状、思想政治觉悟等情况。为每位致富能手,指定了一名思想政治素质好、党性强、懂党务的党员干部联系培养。各乡镇举办了8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把农村优秀致富能手作为发展党员的重点进行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对象中致富能手有481人,达82.2%。同时还注重吸收他们参加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教育”培训和党课教育,年初以来举办了8期“素质教育”培训班,开展了“干部讲党课”193场次,吸收了11835名农村党员、干部参加培训教育。通过培训教育,使他们增加了对党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意识。目前,已将195名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占培养对象的27.5%,占新发展农村党员的81.9%;致富能手中的党员比例已达到18.7%,较2003年增长了5个百分点。此外,还发展了38名非公经济企业主和从业人员入党。

三是把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对441名优秀党员致富能手,由乡镇党委直接登记和培养、教育、管理。乡镇党委指派一名党委委员和一名村党支部委员组成一个培养小组,培养一名或几名对象。认真推行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吸收他们参加村务、组务管理。有141名无职党员走上村民小组长和党小组长的岗位。同时还注意吸收他们参加素质教育和党课教育班,加强政策理论和经济知识、科技知识教育,使他们的政治觉悟和组织领导能力得到不断锻炼提高。目前,已将200名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占培养对象的45.4%;村民小组长中的党员由200年底的44%上升到52.6%,村民小组长与党小组长一肩挑的比例由2003年底的16.6%上升到23.1%。

通过扎实的“三培养”,消灭了3个党员空白站所和5个党员空白村民小组;除老弱病残外,作用发挥好的党员达2118人,占87.3%。全县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党员的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和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云岭先锋”工程的实施得到了全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