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30 15:02: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 云课堂;教学设计;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5-0073-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国家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文件精神指出:“建设教师和学生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形成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教育新模式是教育信息化核心理念与未来发展方向的体现,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前沿。”“云课堂”教学突破了现有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与学习方法的限制,使学习资源无限丰富,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笔者通过两年来对“云课堂”(一对一数字化课堂)的教学设计以及对《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云课堂”(一对一数字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理解,与大家分享。

1 “云课堂”的认识

所谓“云课堂”,就是在学生活动的范围内基本覆盖有线或无线网络,学生人人持有网络终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上网本等),随时随地主动探究,直接访问面向所学知识(学科)的网络教学平台,获取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存储个人学习资料,向网络教学平台提交学习作业,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讨论、交流学习内容,接受教师或学习者的点评和指导。学生以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生成发展性学习评价。简单地说,“云课堂”就是基于开放虚拟课堂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体地说,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虚拟课堂,形成大范围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启发式学习环境,对外开放课堂,引入外部教学能量,探究网络条件下的教与学的方式,实现常态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过程评价、生成性评价。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环境 学生个人用电脑、教师用笔记本电脑、电子白板、全覆盖的无线网络、教学应用平台等。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对学生的技能要求 会运用百度等搜索引擎在网上搜集资料;熟练使用Mythware电子教室,能收发文件,并具备文字编辑的能力,能在学习本上交流自己的想法;能熟练的掌握Artrage绘图软件和照相功能;学习使用FreeMind制作思维导图;学习利用各种软件进行简单的资料整理、展示和图表运用;创建自己的博客,能在小组博客里交流自己的看法;能熟练使用Word和活页笔记本的功能。

2 “云课堂”的设计

获取学习资料 即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内容,通过互联网、学习资源平台等方式,获取全方位的、多媒体的、自分辨的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存放于自己的个人电脑上。

【案例点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学生课前活动分为三部分:

1)利用电子课本(教师自己制作,包含课文和相关资料),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阅读资料包了解地球的知识和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

2)小组按提示利用FreeMind制作思维导图(把握课文内容和说明方法),上传到小组博客与其他小组共享,评价自己满意的小组成果并投票;

3)小组协作,选取其中一项内容学习:调查近年来煤的价格,利用软件协作完成调查表。利用搜索引擎收集其中一种生态灾难及造成的原因,并整理资料。(可自由选择适用的工具进行学习。)

提交学习作业 由以教师教中心向以学生学中心转变,形成主动探究式“云学习”。学生领取学习任务后,根据教学目标内容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并根据教学目标内容进行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然后将作业或学习成果到网络教学平台上的相应栏目中。一般情况下,学生的作业或学习成果很快便会获得老师的指导和点评,学生自己可以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浏览、评论其他同学的作业,相互交流心得和体会,经过认真思考后对自己的学习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

【案例点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过程将学习内容分解为制作思维导图、调查近年来煤的价格、收集生态环境或者生态灾难的资料、自读自悟课文,勾画让心灵触动的句子、为什么“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宣传保护地球等多个方面,以小组为单位领取各自学习任务,上传学习平台。

交流学习内容 即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讨论交流”,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网络平台上“晒作业”。全体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成为常态化,网络学习达到平均良好状态。

【案例点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的交流内容为:感知课文内容,查阅资料了解地球的知识和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FreeMind制作思维导图;“不可再生资源”“地球的可爱”“地球的渺小”等。学生再不是“你讲我听”,而是通过合作交流,参与教学过程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点评学习结果 即在网络教学平台形成“生成性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教师应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总结,根据网络教学平台记录的学生学习学习全记录进行过程性评价。

【案例点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过程对学生自己学习准备状况、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小组合作等情况作客观的评价,教师通过平台展示评价过程和结果。如有学生感悟:我们一起学习、讨论,懂得了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有一个,是我自己通过查阅资料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学习得到的。

完善学习结果 学习作业或学习成果在教学网络平台上实施公开“晒作业”,形成讨论交流、相互学习、协作学习、借鉴学习的氛围。案例点评见表1。

3 “云课堂”的评价

“云课堂”的评价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学习性评价 是学生间相互的讨论、交流。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观察、分析、比较、思考等方法自主探究,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上传在教学平台上,同学间要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找出不足,形成新的观点和看法,完善作业和成果。

过程性评价 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他人的评价予以回应的过程和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有效的的学习活动,包括知识的正确与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思考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合理性、是否具有创新以及是否符合基本道德规范等方面。

篇(2)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性;语文化;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150-01

时下,越来越多的老师感叹:“语文课,我越来越不会上!”当今的小语界,教学流派层出不穷,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令我们的一线老师无所适从,越来越感觉到语文课不知究竟该怎么上,而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何把好阅读教学这关呢?我静静地思索,审视阅读教学的过程,自我反思,回归本真,必须直面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我认为,要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就要恪守“语文性”,彰显“语文化”,才能实现语文课堂的真、实。

一、恪守“语文性”――求真

何谓“语文性”?要弄清语文性,首先要说到一个概念――语言。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人存在的精神家园,人存在于语言之中。”从这一点来说,语言在一切学科中具有普遍性,但语言在所有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完全一样的。只有恪守“语文性”,咬定语文的青山不放松,语文才能回归本体,显现本真。只有恪守语文性,语文教学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如何在“两性”之间建立支点,使其“贵”而不难,保持平衡呢?然而,“语文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整合与交融,是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最佳的平衡点和支撑点。

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

师: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

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

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

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

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

生:红叶似火、对答如流、骨瘦如柴……

【案例二】《只有一个地球》主要教学环节及时间

思考:1.朗读课文,思考:你由只有一个地球想到了什么?

2.以“地球与环境”为主题,实话实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不难看出,第一个《桂林山水》案例,教师的教学始终没有跳出语言文字这个框框,也就是没有从语言出发走向人文,然后再回归语言,而是在语言文字中兜圈圈,只重视工具性,“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设计,又只是围绕人文关怀组织、展开,也就是只从语言出发走向了人文,却没有回归语言。如果教者抓住“语文性”,由语言入手,师生共同直接地与文本反复对话,在感悟、体验、探究、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到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地球的关系,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可见,坚守“语文性”,就能使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得到充分地展现,人文性也会在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流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无缝焊接,使学生既得到了语文能力的历练,又获得了浓浓的人文关怀。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彰显“语文化”――求实

“语文化”就是用语文的眼光看语文,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让语文再语文一些,让语文课成为真正的语文课,而不是关于语文的课。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轻轻松松地教语文,还语文本色,教本色语文,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语文教学要彰显“语文化”,教师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

1、朗读――阅读之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语文教学要真正归还学生的“读者”地位,让朗读在语文学习中大放光彩。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书声。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朗读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语文课上,要让书声成为精神律动的音符。

2、感悟――阅读之神 感悟的实质是意会。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对语文学习的感知和领悟。所以,重感悟实质上就是注重练“内功”,这是发挥主体能动作用,防止繁琐分析的有效手段,是学习语文的一条重要的经验。

3、积累――阅读之路 积累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多重记忆,立体积累;不是杂乱无章的记忆,而是整理构建,系统积累;不是一曝十寒的记忆,而是博览广记,随时积累。积累无处不在,内容丰富多彩,方法灵活多样。通过朗读、诵读、背诵,通过丰富多彩的读写听说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把握、体味、揣摩、感悟,通过与教材对话、与生活对话、与文化对话、与心灵对话,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的水平。

4、运用――阅读之目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尤其是语言应用能力,而不能只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教学必须打破课堂界限、学科界限、课内外界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习,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运用语文。培养学生“留心处处皆语文”的意识,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语文素养,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篇(3)

第一境界――授人以鱼

课堂教学首先要教给学生知识,学生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和过程中形成能力的,企图脱离知识达到能力培养只能是一种美好愿望。因此,授人以鱼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境界。

地理教学中大量的陈述性知识是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的。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可以用语言、符号表述,学习的难点不在理解而在保持。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重视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的策略。教师除运用遗忘规律帮助学生进行及时强化外,还可采用如下策略。

(1)情境策略:即精心创设生动活泼、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唤起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当学习者处于注意状态时,可以有效提高记忆效率。如果知识呈现是借助地图、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等视觉方式,再配以教师富有感情的言语表述等听觉方式,则记忆效率更高。图文结合、以图载文传授新知识是地理学科永不褪色的传统特色。

(2)加工策略:即对记忆材料进行注释、简化、细化、重组、类比、联想、谐音等加工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

(3)组织策略:即寻找知识内容之间的层次关系、因果联系等内在逻辑关系,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的知识体,使新知识组织化、条理化,既减轻记忆负担,又能长期有效保持。如分类别记忆、列结构提纲或知识联系网络图、画知识树等。

第二境界――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关键是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的基本结构。为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技能、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跨越。因此,授人以渔是课堂教学的第二境界。

地理教学中的程序性知识主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具有明显的获得、形成过程,但一旦达到熟练程度,就不容易遗忘,甚至能终生受益。因此,我们要遵循知识形成程序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流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程序性知识,并推动学生的学习技能向认知策略转化。

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流程通常如下。

(1)陈述性阶段:即将相关条件、必备知识、操作步骤或规则等言语信息陈述给学生,如教授绘制地形剖面图,教师要陈述、出示或示范绘图步骤,然后让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操作。

(2)自动化阶段:经过一定量的训练,学生逐渐摆脱对陈述内容的依赖,能熟练地将各步骤联合起来,完整、流畅地完成有关操作,即进入自动化阶段。

(3)变式练习阶段:一般是在不改变知识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变换其非本质特征,让学生在不同情境的应用中加深对本质特征的理解,以巩固已学知识,形成熟练技能。如绘制地形剖面图,在学会绘等高线均匀分布的规则锥形山体剖面图后,变式为绘等高线疏密不均匀的两坡不对称山体,再变式为绘等高线重叠的含有陡崖的山体,穿过鞍部、山谷、山脊、高原、盆地等不同地形的复杂的剖面图。

(4)迁移训练阶段:指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的程序性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能力。技能培养不只是在形式上教给学生一些技能,更重在思维的开发,帮助学生从不会到学会一些方法,再到融会贯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方法。如引导学生将绘地形剖面图的技能迁移到绘气压分布图、气温分布图、年降水量分布图等。借助迁移训练,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解决相关问题的认知策略,并进而上升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这是知识教学的目标和归宿。

第三境界――领悟渔识

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学生只是习得了技能、技巧,未能形成科学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缺少对事物的科学预见和远见卓识。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往往更多地关注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偏重知识与技能的设计,轻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设计,即在强化知识的同时忽视了对知识能力的应用。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正在损害我们的教育事业。因此,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在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基础上和过程中,引领学生感悟“渔识”,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今天,唤醒和强化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意识,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其实,地理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培养学生价值观念和科学见识的资源,如“只有一个地球”的地球道德意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全球意识,爱国、忧国、富国、强国的国家意识,领悟自然美、社会美和科学美的地理美感以及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等。但科学意识的形成不是靠传授、说教,而是靠“悟”。引领学生感悟的方式通常有如下几种。

(1)震憾心灵:精心选择、设计对比强烈的文字、表格、图片、图像等信息,如一边是山青水秀、动物嬉戏的怡人风光,一边是滥垦滥伐、沙尘滚滚的骇人场景,两种场景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自由赏析,议论感叹,在心灵的震憾中增强环境意识,感悟保护自然的价值。

(2)感同身受:开展一些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十字路通拥挤状况,测定或感受大气污染情况等,进而提出城市规划或城市环境治理的设想、建议,让学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让学生带着自身的情感去体验、感悟,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意识、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3)精神交往:发动师生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广泛收集新闻媒体、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上图文并茂、丰富生动的地理信息,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开展讨论、辩论、竞赛活动等。这一过程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彰显、经验的提升和精神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则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呈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平台,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隐性的情感体验、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精神境界等,并予以及时的评价,以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融入新的价值观,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交往活动,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与精神交流,使师生心灵相通。虽然几次这样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是对学生――成长中的人,一种不可或缺的关照和积极的期望,这种期望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学生的内心。

篇(4)

辽宁省昌图县老城镇中心小学 李淑珍

很早以前就曾读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这段话 “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节课。”当时读完真的不以为然,认为这话无非在告诉每一位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才能上好课。这次在我校开展的“天天公开课、校校公开课、人人公开课”活动中,我校的田老师反复上的一节语文课,使我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这段话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三公开”活动中我校田老师在讲《只有一个地球》这课时,她反复上了四次,而且一次比一次精彩,最后一次上全校性观摩课,得到了所有老师的一致喝彩。课后她深有体会地说“李校长,我现在体会到了‘好课是磨出来的’。”再一次听到这句话,我不无感慨地说:“是啊,好课靠磨。”

回想起这次精品课的成长历程,真有化蛹成蝶的感觉。记得第一次上课后,我给他列出了一大串课上不满意的地方,包括对教材的揣摩、学法的指导、问题的设计、环节的导入、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的解决等等,当时她现出一脸的痛苦,但还是坚定地跟我说:“明天我再上一节,您再听听。”从她的话中,我听到了一个想上好课的教师的决心。这也给我为她导课增加了许多信心。第二天她果然又上了一次这节课。这次我叫来了一些骨干老师听课。这次上课她克服了许多弊病,比上一次好了很多。课后我带领听课的这些老师又坐下来反复修改课上不满意的地方,改后她信心十足地说:“李校长,我再上一节,你们再给我听听。”我们欣然应允。当第三次修改后,她兴奋地说:“课真是越磨越精!以前我真没感觉到。”这是一个年轻上进教师,发至心底的声音,成功带给她的不仅仅是喜悦,更是思想的飞跃,对教学的感悟和提高。

怎样上课才使学生满意、自己满意?怎样才能上出一堂好课?这是每一个老师都深感困惑的问题,也是老师们所不懈追求的。磨课,既要研究知识结构,也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达着教师的创新思想,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观。只有讲究“备”的艺术,才能更好地发挥“教”的艺术,也才能上出一堂好课来。这次在推敲课的过程中,我们从“磨教材”、“磨学法”、“磨教法”、“磨结构”、“磨和谐”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形成比较满意的教案,推敲中甚至精炼到每句问话,预设会有哪些生成等等,每次推敲,都有不同的感悟和提升。最后不仅上出了精品课,同时也提升了我们每一个人。

篇(5)

小学语文教学环节设计,是教师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文化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过程。教学环节设计,是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最终目的是使教学实现最优化,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科学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巧设导入,唱响教学前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前奏,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一是讲故事导入。如教《乌塔》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作者“我”在罗马的一个旅馆里结识了一位14岁的德国女孩,交谈中知道,她竟然是独自一人游欧洲!她为什么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文吧!简洁的故事,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使其尽快进入教学佳境。二是唱歌典导入。如教《燕子》一课前,唱唱《小燕子》,既唤起了学生对美丽春天的记忆,又水到渠成地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在教学适时、适当的演唱,无疑能“锦上添花。”三是设悬念导入。如教《草船借箭》,导入新课进可这样设置悬念:《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写的。当时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诸葛亮是怎样应付的?事情结果怎样?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这一问题将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

二、巧创情境,营造教学氛围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感情共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尽快进入课文角色,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强以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习课文前半部分时,适时播放宇航员遨游太空拍摄的地球表面照片,引发学生对地球“神密美”的向往;在学习后半部分课文时,可结合展示学生在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地不球资源遭受人类破坏的图片及数据资料,激感,指导朗读。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同样是创设情境不可缺少的途径。例如教学《老人与海鸥》时,在哀婉的乐曲声中,老师动情地说道:“老人生前孤身一人,每到冬季,他天天徙步二十多里,到昆明的翠湖之畔去喂来越冬的红嘴鸥……也从此定格为昆明市民心目中永久的‘海鸥老人’。”教师绘声绘色的叙述与音画构成了和谐的氛围,不知不觉将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

三、巧抓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精彩的课堂教学,总是合理地、艺术地选择并调配各种类型的“点”,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一是巧抓切入点。语文学科大部分教材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词语、句段、开篇、结尾……找准切入点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能让学生对课文留下完整的印象。譬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教师可以两位青年、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设计,富有创意,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二是巧抓品词析句点。语文教学应当着眼于语言的学习,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音、形、意、境、情。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抓住“饱经风霜”一词引导学生咀嚼、品味,使学生体会鲁迅先生对处于社会底层百姓的同情。三是巧抓朗读指导点。如教学《搭石》一课,教师可将第3自然段对“一行人走搭石”场景的描摹作为朗读指导点,通过朗读节奏的巧妙把握,通过将课文改成小诗的形式,使学生理解“协调有序”的意味和乡村的画面美、人情美,仿佛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样引导,既悟了词义,又读出了美感,感受了美境,学生兴致勃勃,读得津津有味。

四、巧设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问”是一门重要的学问,所提问题是否科学、巧妙、有价值,难易是否适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初读课文环节,可以对文章印象提出疏通性的疑问;进一步阅读,则可以引导提出较深层的问题;在学生读懂课文后,则可引导提出延伸扩展性的问题。设问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根据语文的课程要求、教材的重难点进行设问,注重目的性和方向性,注意把握好设问的难度,要有助于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引发学生深厚的求知欲。以《落花生》一课为例,文章借物喻人,极富哲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领悟文章的写作特点,体会文章的内涵,教师可这样巧设问题:父亲拿花生和桃子等来对比,是要表达什么呢?父亲要重点突出什么?人能不能讲体面?讲体面有没有错?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讨论中,明确父亲话语的重点是“做对别人有用的人”,并体会到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还有,教材中课后思考题也要落实到具体教学中,发挥其导教、导学的作用。例如《鸟的天堂》课后有这样一道思考题: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题,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教学中可以将其进行分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见到了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依照学习的步骤,学生将问题逐个解决,最后明白了“鸟的天堂”的含义,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篇(6)

关键词:修炼语言;了解学生;拓展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2-0041-02

一、修炼语言,激发学生热情

我们品德教师若不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也就不可能走出一条留下美丽轨迹的教学之路。同样的教学设计,同样的几句话,课堂效果以及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

1.提高语言技巧。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有激情,把自身的激情传导给学生,以教师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应享受到热烈的沸腾,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所以教师讲课时语言要经过锤炼,音调抑扬顿挫,该低沉时低沉,该高昂时高昂,该兴奋时兴奋,该悲伤时悲伤。放眼教育界,哪个优秀教师的课堂语言不吸引学生呢?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我们平时可多朗读文章,多听演讲材料,多向别人学习,甚至可以录下自己的声音评价改进。

2.巧设环节语言。一般来说开讲导语要贴近学生,亲切自然,饱含情感,应用最少的话语,在最短的时间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思维迅速牵引到课题上来。如笔者在上《诚信是金》时,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可喜欢游戏了,那咱们来做个有趣的游戏。先拿好彩色笔,摆好老师发给你的练习纸,看准上面的两个圆圈,然后闭上眼睛,将图中两个圆圈涂满颜色,看谁涂得又快又好。”简洁的几句话,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

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则要衔接自然,一气呵成。在《诚信是金》一课中,有一处的过渡是这样的:“能勇敢战胜自己的同学就是诚实的人,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情况吗?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或别人诚实的故事告诉大家,或者有些事你曾经不敢说,现在告诉大家,老师都奖励一个诚实果。”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写自己的诚信小故事。

在明理启发时又要深入浅出,善于运用多种评议修辞技巧,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让学生听后能产生顿悟。在《父母的疼爱》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明白母爱的伟大,笔者请一位同学讲了发生在他身上真实的故事后小结:当医生说这孩子不行时,是妈妈坚信还行;当医生说要用孩子头上的皮植皮时,是妈妈坚决要求,要植就植她的皮;当孩子成绩下降时,是妈妈一拐一拐走上楼梯敲开了老师的家门;而当妈妈自己生命垂危时,却暗自庆幸没有把孩子带来。多么可敬可佩的母亲,多么伟大无私的母爱啊,让我们用歌声赞美母爱!几句热情而富有鼓励性的话,把学生也带入情境中,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了解学生,换取学生真情

我们品德老师也得跟班主任那样,多跟学生在一起,多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才能让学生信任你,亲近你,才能让我们更有效地实施教学。

1.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师要做有心人,多观察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发生的现象,选择有针对性的内容设计教学。还是在教学《诚信是金》一课时,笔者罗列了学生平时撒的谎:为了向爸爸妈妈要钱买玩具,撒谎说是买学习用品;在小店里玩了会儿游戏却说是老师留下来了;昨天的家庭作业没做,却对老师说因为作业本忘在家里了……当这些问题一一呈现时,同学们一脸惊讶。课后,有的学生围过来,问老师怎么知道他们的小秘密,笔者说:“因为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啊!”同学们天真地信了,还真把笔者当他们的好朋友了。当学生愿意把你当朋友时,你的教育一定会不着痕迹,得心应手,使道德教育变得有情有义。而且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捕捉现象生成主题,教育才有切实的意义。

2.有趣味地组织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折射学生丰富的生活世界,释放他们好动、爱表演等纯真的天性,运用游戏、竞赛等活动及多媒体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在教学《做学习的有心人》时,设计了“一分种口算”,“定时垒象棋”,“我要模仿他(舞蹈、乐器)”三个活动,让学生在激烈的竞赛活动和轻松的游戏活动中体会到学习需要细心、耐心、恒心。教学过程没有灌输式的说教,学生的参与率很高。如果我们的课堂是学生的乐园,一定会得到学生真正的喜爱,一定能唤起学生全部的热情,强化感知,品德的养成是有效的!

三、拓展课堂,实现情感内化

根据学习主题的需要,我们可以把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因为小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总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1.及时记录搜集资料后的感受。请学生在课前进行资料搜集,整理积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这一环节是很多教学主题中必不可少的,而搜集积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情感酝酿的过程,学生在搜集资料后必然会引发感想,而这些感想往往是瞬间的,模糊的,如果不及时写下,很快就会消失,及时记录会使这种感受更清晰明确。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前,请同学们课前搜集环境污染的后果和行为,有一个同学回来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知道了各种各样的污染,白色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等,还在电脑上看到了不少图片,有“中毒身亡的鱼儿”,有“臭气熏天的沟渠”,有“堆山填海的白色垃圾”,还有“灰暗污浊的天空”……哎,咱们的地球妈妈竟受到了如此的伤害,这是谁造成的?真得需要好好反省一下!

2.设计简易有效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更能引发学生的真实体验和道德认识,教材编写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生活的实际,设计了许多实践活动,如二年级《假如我有20元》中的“实践园”板块,请学生自己支配20元钱,然后过渡到参与家庭劳动,为家里人做些事,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学会自理,学会关心家人。但教材中的活动有时难度太高,或经历的时间过长,可操作性不强,那就需要老师自己设计。在上《父母的疼爱》一课时,课前可以请同学们调查:

爸爸妈妈最喜欢吃什么?爱好是什么?

爸爸妈妈是怎么给你过生日的?请告诉全班同学。

以前,当爸爸妈妈批评唠叨你时,你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实话实说。

爸爸妈妈最操心、最高兴、最生气的事是什么?

篇(7)

课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分析:课标中使用“分析”一词,表明不仅要求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些地理意义,还要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来发现这些意义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具体到本节课的内容,不仅要知道地方时、时区、区时、日界线等相关概念,还要找出地方时、区时、日界线设立的原因,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它们。

二、 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涉及到地球的自转,与前面一部分的内容联系紧密,但与后面的教学联系不是很紧密。但作为时差的概念及其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却占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时差的概念和区时的计算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知识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在教学中,准备采用问题法来解决。

三、 学情分析

在前面已学过了地球自转的基础知识,补充了有关经纬线(度)的内容。

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叙述时区的划分

2. 能够说出地方时和区时的差别

3. 学会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4. 能够说出日界线两侧日期变更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读图1.20,叙述时区的划分、说出地方时和区时的差别、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国际日界线的规定。

2. 通过读图,思考题2明确日界线的第二条(日期的自然变更线):0点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知道各国所处的时区,能计算不同国家的时间。

重难点:

1. 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2. 日界线两侧日期的转换以及0点线的计算。

教法:问题解决法

课时:1节

教学设计

导入:由于地球的自转,不同的地方日出时刻不相同,也就意味各个地方的时间有迟早之分,因而会产生时间差――时差。各地的人们在交流时由于时间的不一致而易发生混乱。因而在1884年召开了国际经度会议,对时间的转换有了一个统一的规定。

新课:

1884年经度会议的内容:

生阅读17页的一、二段课文,师让生画出四个内容的记号。

⑴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

⑵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补: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⑷规定了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

学生读图1.20通过师设计的相关问题理解这四点。

⑴学生读图1.20找出全球24个时区的名称,找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是多少度?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那么每个时区拥有哪15个经度?

通过这几个问题,学生可以找出每个时区占有的经度,并得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和边界经线的计算规律:

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数×15度

某时区边界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7.5度

进而可以求出任意经线所在时区:

商+1 余数>7.5°

经度÷15度=时区数

(望余取整) 商 余数

此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比较简单了。

⑵关于第二点,要明确每个时区只有一个时间,就是共用最中间那条经线的时间,时区共用一个时间,叫区时。

⑶相邻两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相差15度,刚好相差一个小时,相隔两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刚好相差2个15度,所以相差两个小时,由此把第三点补充一句话: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⑷关于日界线设计的问题为:假设东十二区为24 点,每向西一个时区,时间减去一个小时,到西十二区刚好为这一天的0点。东十二区此时为24点,满24进入新的一天,东十二区此时也可以说是新的一天的0点。东西十二区为同一个时区,共用一个时间,则此时都是0点,但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整早了24小时,即早了 一天,所以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通过活动题2,巩固区时的计算;同时设问:中时区24时,可以看出全球此时有两个日期,中时区以东为新一天,以西为旧一天。24时即新一天的0时也是一条日界线。

通过这几个问题就把有关时差的难点弄清楚了。

再通过一个例来巩固日界线知识:

如:材料:有一位名叫吕萨的外国商人,4月10日乘机由太平洋的马绍尔岛飞往檀香山。上机前1小时,在机场附近的花旗银行兑货币,看到一位老太太凭着一张中奖8000美元的采票要求兑现,

遭到银行拒绝。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领款日期是4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马绍尔飞往檀香山仅需1小时)

问题1:若你是吕萨,你如何帮助老太太?

2:解释你的做法。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是学习了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区时与地方时的区别,两条日界线两侧日期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