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3 06:39: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正能量演讲材料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老师们共诉心声。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青春的奉献与快乐同在》。
各位年轻的同仁,当我们从师范院校毕业重新回到高中的时候,你我都已经站在了青春的尾巴上,而我们的青春与学生的青春将在同样青春的东营市一中实现交融。不管我们是怀着怎样的目的与心态走上讲台,既然在千万种社会分工中选择教师作为自己奋斗终身的职业,那么我们的青春将注定与奉献同行,而青春的奉献又与快乐同在。
亲爱的同事们,当年你满怀信心地走进美丽的市一中时,是否曾听说过一中老师爱岗敬业的感人故事?是否曾感动于周围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晨光熹微,学校里已有校领导们巡视的身影和班主任们疾步的脚印;办公室里,伏案备课的老师们总也停不下那忙碌的笔尖;夜色已深,查完晚休的老师们才从宿舍楼里静悄悄地离开。他们没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耀人的光环,只是竭尽全力地将学生引向知识的彼岸。命运赐予了我们这样一个职业,年轻的我们责无旁贷。
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和全面性使得教师在工作中很多时候是不快乐的。各种类型的调皮学生,忙不完的考试,繁琐的日常管理,常常会让我们这些年轻的老师感到力不从心,倍感倦怠。而年轻的我们能用激情与活力一扫内心的阴霾,赶走身心的疲惫。繁忙的工作阻碍不了我们轻快的步伐,十点半值过晚班我们依然可以哼着歌回家,年轻的活力让我们时刻精神焕发。
前不久在网上流传很广的一段视频《新教师醉酒》道出了教师们的艰辛与不易:这些年的补课加班白发长满头,这些年的工资单啊看着泪直流;咽喉炎颈椎病是你给我的礼物;下班回家影对月,谁知吾辈心中寒,然而在唏嘘感叹的同时,我们还不得不赞赏这位改歌词的老师敢于自嘲的乐观心态,这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阳光与向上。青春的我们同样需要这种心态。
先贤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三乐”之一,年轻的我们如果能够把充满激情的青春奉献在教书育人上,在对学生灵魂的塑造中体验创造的幸福,在与学生真诚的沟通中获得真挚的情谊,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中留取一份淡泊宁静的心态,那么我们就能够让青春永驻,就能够找到属于我们的快乐与幸福。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幸福的老师如何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幸福。亲爱的同事们,年轻的我们日子可以清贫一点,但快乐不能丢;工作可以劳累一点,但健康不能丢;生活可以平凡一点,但追求不能丢。我们只有热爱生活,认同自我,心存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不断追求卓越,才能不断体味来自职业的幸福。
最后,我想用代表着青春的文体结束我的演讲:我们爱教育,不爱教条;爱生活,也爱生命;爱时尚,更爱传统。不是叛逆者,不是卫道士,不是空想家,我们是80后年轻教师。我们用行动践行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我们和别人不一样,我们是辛勤的园丁。
谢谢大家。
青春正能量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志们:
我演讲的题目是《释放青春正能量演讲》。
什么是正能量?曾几何时,我们学会了抱怨,抱怨社会的不公,抱怨人世的冷漠,必须承认,这个世界并不总是那么的美好,我们的人性也并不总是那么的高尚,很多事都曾经一度让人们感到道德的迷茫,但当我们看到最美司机吴斌在生命的危急关头,用工作的坚守与责任保卫了他所有乘客的生命安全、最美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而双腿截肢的感人事迹的时候,我们看到了社会的正能量。
记得刚来办公室不久,就遇上了百年不遇的“7。23”水灾,那时候有打不完的文件,加不完的班,有时几天都没回家了,刚到家,饭都没来得及吃一口,一个电话打来又要加班,感觉自己都快得电话恐惧症了,真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可是看到我们的领导、我们的秘书白天顶着烈日去查灾救灾,晚上回到单位还要加班统计灾情,写汇报材料……白静的脸都被晒成了黑红色,衣服也顾不得穿得如以前整齐,但个个都精神抖数,干劲十足。这就是我身边的正能量。
这么多正能量包围着我们,感染着我们,我们还有什么
理由不鞭策自己前行呢!有位哲人说过:平凡与真情是锻造人生的两件法宝。内心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积极、乐观、豁达、从容、朴素、简单、宽容、善良……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任何平凡的岗位都是展示各种才华的舞台。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埋头苦干,热情工作,这就是我们的正能量。或许你被别人踩脚后的一个微笑,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正是你孩子眼中最好的文明范本;再或许你孝敬父母、真诚待友、诚实守信、努力工作的样子都是你孩子心中的正能量。所以请唤醒自己的正能量,尽情释放自己的正能量吧,世界将会因为我们的正能量而变得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青春正能量演讲稿
在座同学都正值青春年华,还没有步入社会的我们,也许不曾经历过真正的大风大浪。
轰轰烈烈生离死别,但在这人生十几年的岁月里,肯定都遇到过许许多多的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刻。然而我希望同学们在听了我的演讲之后,面对挫折,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首先不管我们做任何尝试,即使结果不尽人意,也永远不要后悔,为他人所伤。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经历过,在你失败后,最让你痛苦的不是失败这一事实,而是别人对你的目光,对的你的指指点点,那些话语,好像一把盐,活活撒在你的伤口上,令你痛苦难耐。
这时候有的人就会想:“哎,早知道我就不干这件事了”但这样对吗?其实不然,仔细回想一下,那些在我们背后说三道四的都是些什么人呢?对,没错,他们是那些不敢尝试,在失败面前就退缩的人,也许他们永远也不会尝到失败的苦果,但胜利的曙光也不会有降临在他们身上的一天。
那我们又何必为她们的三言两语所伤了? 我就是这样勉励自己,走过一个又一个挫折的。我想跟大家说说我的故事。我从以前开始就是一个很内向的人,小时候甚至因为太过沉默寡言,而受到别人的欺负,现在身上还留有当年的伤痕,这让我度过了一个黑暗的童年,我把我囚禁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一、创造性地制订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及考纲的原则,尤其是要结合具体的学情,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标出发,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比较、评价历史现象等多种学科能力;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辩证地看待问题等历史学科基本素养。大胆地从“与教材内容完全一致”的老框架中跳出,创造性地制订适合学情的教学目标。
二、创造性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创设多种方法引导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课堂讨论即由教师提出一个争论性的议题,根据不同的观点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应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来确定讨论的结果。这种形式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及口头表达能力。
2.课堂演讲演讲内容可由教师指定或者学生自主选择,学生课前做好准备并轮流主讲。学生势必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并整理成稿,这不仅会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写小论文论题不宜过大,选材应客观。材料可以出自教材或者档案、报刊、杂志,也可以实地考察。材料应按论点分类,同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学生应充分利用材料并结合所学为论点服务,同时做到语言流畅,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4.观看影视作品或纪录片由教师选择作品并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先赏后析,先看后评。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教学与影视艺术结合,学生会对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形成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及社会洞察力。
5.戏剧表演戏剧表演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指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剧本编排,学生自行决定角色扮演者,自行导演,但要求剧本及表演能够反应正能量,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我也开始抑扬顿挫地做最后一遍演练,“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周围的人都在忙自己的事,并没有谁把目光移到我身上。突然,有个少年走近我,静静地倾听我的演讲,还在我讲完后,冲我竖起了大拇指。
少年很瘦弱,一米五几的个头,身材让我想起豆芽菜,他穿着一件像校服似的衬衣,静静地看着我。目光相触间,我注意到少年胸前挂着个和我胸前一模一样的参赛胸卡,想必他也是来此参加演讲比赛决赛的听障人。果然,当他转身离开的时候,我看到架在他耳朵上的那两只耳背式助听器……
来前就听说,这次决赛,最大的选手五十多岁,最小的才十几岁,正上中学,我估计他就是那传闻中的中学生选手了。但我想错了,通过他上台演讲时速录师打在会场两侧电子屏幕上同步字幕的文字,以及赛后他在微信群里与诸位参赛选手们的交流,我才知道,他居然已是33岁的成年男人……
他原本并非残疾人,而是一个曾身患绝症的病人,是放化疗对听神经造成的损伤,才让他刚走进大学校园,就成了双耳失聪的听障人士。
11岁那年,他突感鼻咽不适、头痛难忍,起初家人以为他感冒了,没放在心上,后来,随着他“感冒”症状的不断加重,父母开始怀疑……带他去大医院做了检查,才发现小小年龄的他,居然患上了令成年人也闻之色变的鼻咽癌!
小小少年,已有烦恼,并且烦恼还真不少!鼻塞咽涩,头痛欲裂,呼吸费劲,种种痛苦压得他最初连想死的心都有了。是父母和老师、同学们的关怀唤醒了他求生的强烈欲望,“死马当作活马医吧,万一治好了呢?那不就一切都好了吗?”
从此,生性倔强的他,开始了与恶性肿瘤作斗争的“万里”。每次走进被病友视作“刑场”的放疗室,他都会微笑着冲身后的父母招招手,好像他只不过是去做一次普通的检查似的;癌细胞转移到腹腔,他被推上手术台动手术,他亦是微笑着向父母点点头,示意父母宽心,仿佛他只是准备接受一次抽血化验;捧起别人看来苦涩难当的中药汤,他眉头不皱,一口气喝光,然后冲担扰的母亲调皮地笑笑说,“妈,我感觉好多了……”
他也昏迷过,并且不只一次。二十年间,他的父母多次收到医生给他下的病危通知,但他似有神助,每一次病危中的昏迷不醒,他都能在父母近乎绝望的泪水中重新睁开眼睛,让父母悲喜交加地抱着他嚎啕大哭。他成了医生和病友眼中带有传奇特色的正能量,时常被主治医生拿来当作励志典型,鼓舞其他正在经受放化疗煎熬的鼻咽癌患者。
是什么时候变聋的呢?他已记不清楚。只记得考上大学后,因为放化疗带来的种种后遗症,他不仅记忆力开始衰减,左下肢肌肉出现萎缩,甚至耳朵也渐渐变“笨”了,他明显感到,听老师讲课越来越吃劲儿。
听不清老师的讲课内容,学习成绩自然会受影响,但他很快就找到了对策――买来教辅材料,废寝忘食地自学起来,并通过大量做题,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大学四年,他成绩突出,获奖无数,很难让人将他与一位失去听力的癌症患者联系起来。
毕业后,他应聘到家乡某司法单位当了名宣传干事,这可是个令很多人羡慕的工作岗位。甚至,在历经了漫长岁月与癌症作斗争的艰难险阻之后,这个瘦小却又分外强悍的男人终于战胜了邪恶的癌症病魔,争回了久违的健康!
天之骄子、国企干部,妻子贤惠、稚子可爱。在不知情者的眼中,他是幸运、幸福的男人,但他们不知道,为了争取到这些幸福,他足足与命运抗争了20年!就在这场20年的漫长战争中,他的身体永远定格在15岁那年的高度,双耳永远架上了大功率的助听器。但谁又能说,他就不是这场战争中的赢家?
他所在省市的残联领导被他的经历感动了,让他就自己的抗争历程写了篇演讲稿参加全国听障人演讲比赛,他的演讲,从诸多参赛选手当中脱颖而出,最终,他作为他们省唯一取得决赛资格的选手,来广州参加这次全国性的听障人演讲决赛。
因为听力和声带在放化疗过程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那天,站在演讲台上,他的声音既不洪亮,吐字也不够清晰,或许是因为这,他才与一等奖的桂冠失之交臂的吧?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对他来说,无论他是否能在决赛中取得名次,在评委和观众们心中,他都已经赢得了比赛,赢得了命运,赢得了人生!
[关键词]应用文 写作 网络 现代交际 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218-01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人际交流提供了众多的交际平台,而应用文写作在交际平台中的应用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应用文写作是学生步入社会后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技能水平和教学效果的行之有效的标准之一。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使学生在训练时能够有内容可写,那么一定能更好地固化课堂教学成果。为此,可以做如下尝试:
一、利用现代交际手段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是学好应用文写作的基础
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能力是学好应用文写作的基础,要想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就得教会学生怎样去观察生活,如何积累素材,这也是学生获取生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重要途径。为此,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可以首先安排学生通过微博、微信或QQ空间说说等形式进行素材积累。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结合的这种形式,更易于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学生很乐于将身边的小事利用网络进行记载传播,随机发表感言,这也就成为我们促使学生加强生活积累的一种有效手段。利用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能力,为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训练做好了材料方面的准备,这在学生写作计划、总结、通知、演讲稿、合同等文体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总结是应用文写作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即使学过有关总结写作的理论知识,但到了真正动笔写作的时候,由于缺乏相关材料的积累,学生写作起来依然感到吃力,此时,学生利用微博、微信或QQ空间说说等形式积累的材料在总结写作过程中就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学生将自己大学的生活和人生感悟进行记录,把自己学习、生活、成长与进步等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顺利完成总结写作,利用网络交际手段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材料初见成效。
二、搭建课外活动平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是检验应用文写作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生活是应用文写作的源泉,如果学生兴趣单调,思维模式僵化,漠视生活,就不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要想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就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为此,我们将课堂教学同学校的集体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搭建课外活动平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关心热爱生活的情感。可以通过与院团委学工处合作,举行一些诸如纪念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读书与做人作文竞赛、纪念一二・九演讲大赛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既要积极准备材料,动笔写作演讲稿件,又要进行科学的训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传播了社会正能量。通过搭建课外活动平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这过程中既增加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运用应用文体的热情,学生的思维日趋活跃,教学效果随之彰显。
三、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提高应用文写作学习效果的最佳方法
为了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我们可以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例如在学习新闻稿写作的时候,我们利用经管系团委组织学生到哈尔滨儿童福利院进行社会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根据此次活动的内容写出新闻稿件。由于亲身参与此项活动,学生按要求顺利地完成了新闻写作训练任务,并且一份题目为《汇聚爱心,传递亲情》的稿件还被学校媒体采纳。
【关键词】中职生,资助,育人功能
为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以及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特点,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吸引了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然而笔者在近一年的资助工作中发现中职学校的资助主要停留在物质上的资助,缺少精神层面的影响,可谓是经济资助有力,思想教育不足,资助形式多样,教育环节不足,全员育人格局尚未形成。
一、目前中职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政府方面。第一、未及时开展学生资助管理人员业务培训,部分资助工作管理人员对政策把握不透得不到有效的指导;第二、各部门不能有效的衔接,相关部门把关不严,出现贫困证明不能证明贫困;第三、主要停留在资金的拨付上。
2、学校方面。第一、主要停留在资金的发放上,虽然各校都有相应的评定办法,但真正按照评定办法实施的少,基本上是能发的都发,反正钱是国家的;第二、除资助工作专干外,其他的教职员工对资助政策知之甚少;第三、学校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去验证学生贫困证明材料的真实性;第四、资助工作延续性不强,即便是发现学生未合理使用资助金现象,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
3、学生方面。第一、部分学生乱花资助金,用资助金上网、请客、去歌厅甚至攀比高消费;第二、少数受助者对受助不以为然,少有感恩情怀;第三、绝对平均分配助学金,对于贫困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大。
由于以上原因,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不能得到有效体现,长期下去势必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深化中职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途径
1、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广为宣传。中职资助金大部分来自政府,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和形式,积极地向广大涉资人员、部门及社会各界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尽可能扩展宣传工作的辐射范围、辐射领域,使更多的社会人士对资助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支持资助工作,自觉参与到资助工作中来。
2、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资助工作队伍。中职资助工作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中职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只有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资助工作队伍,对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资助管理人员的重大责任及肩负的光荣使命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有效地将党和国家的爱心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报恩。
3、政府部门严把监督关,给学生传递强有力的责任意识。目前中职资助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人套取国家助学金、有人开具虚假贫困证明等,这些只要各职能部门严格把关,是完全可以杜绝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诚信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
4、编制《中职学生资助政策手册》,扩大资助影响。中职学校也应向大专院校一样,将对学生的资助政策编制成册,在入学前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与家长一起阅读,家长会在了解了国家的资助政策后,自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将大大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5、学校要严格流程,规范管理。发挥中职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学校是关键,助学金、免学费等要按照严格流程进行,我校的做法是:首先个人申报,递交家庭经济贫困证明材料;辅导员通过与学生谈话、与家长联系、日常观察等方式验证贫困证明材料,班级通过班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评审,班级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学校资助管理中心,学校资助管理中心再汇总审查各班级上报的材料,可根据情况适度调整,上报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学校严格流程,规范管理,不拉掉一个人也绝不多报一个人,给学生传递出公平、公开、公正、严肃意识。中职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学校教育是学生三观形成的主要途径,资助工作是给学生传递正能量的极佳渠道,因为资助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学校在处理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事件的时候释放的是正能量,学生耳濡目染,自然就会形成正义、诚实、责任等道德品质。
6、学校要营造资助文化,实现学生从他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重要转变。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提高人们精神境界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资助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理应有自身的特点。第一、资助管理部门要统筹校内外文化资源为校内资助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加强对资助文化培育工作的管理和指导;第二、成立专门的学生组织,协助资助管理部门开展相关宣传活动;第三、针对不同资助项目以及受助对象的兴趣爱好,开展中职生助学文化节系列活动,如评选勤工俭学之星,开展助学主题征文、助学主题演讲、助学主题辩论赛等活动,开展优秀助学之星事迹展;使广大学生在参与中,增强学生“三自”能力,树立回报祖国和社会的理想;第四、校园资助文化要与校园其他文化建设相结合,如我校资助文化建设与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相结合,在相互借鉴、相互配合中充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7、动态管理,适时指导。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不只是表现在资助工作的前、中期,也表现在资助工作的后期。资助资源配置完成后,资助工作者要对受助者的日常行为进行跟踪观察,对资助资源的使用过程进行适时督察,及时调整和纠正不规范现象,确保资助资源效用最大化的工作方法,做到:第一、及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受助对象家庭经济变化情况,受助者个人经费开支情况,对受助学生实行动态管理,使资助资源能够流向那些亟需获取外在援助的学生,发挥资助工作的最大助困效能;第二、资助工作者要通过班会、主题活动、个别谈话等方式教育、指导受助学生合理使用资助资源,督促和教育受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资源浪费现象和资助资源功能失常。
资助以教育为导向,以育人为目的,担负教育功能,才能实现最大效益,体现出真正的价值。通过资助促进贫困学生成长成才,才是我们资助工作的深层目的和最终诉求。
关键词:课前预热;大学英语;作用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2016)02-0073-02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要想把它学好,不仅需要老师的精心教授,更需要自身的努力和坚持。那么作为一名师范院校英语系的学生,更应该把英语学好,因为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任务。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指南》中指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我校属于师范专科院校,绝大多数学生的高考成绩并不高,尤其身为英语系的学生,英语单科成绩更是低得可怜,很多学生都不及格,甚至四、五十分的学生大有人在。学生的英语发音更是千奇百怪,连简单的he都发不准,很多同学都发成了“黑”。我根据学生基础差,发音不标准的特点,开展了“课前预热”活动,也就是所说的“课前五分钟演讲”,从学生大一的时候抓起。经过两年的坚持,学生无论从基础发音上,还是从综合能力上都得到了质的飞跃。经过实践总结,我认为“课前预热”在大学英语中起了以下几个作用。
一、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自觉排除各种生理、心里上的或者是外界的各种干扰,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把学习当作一种愉悦的享受,而不是一种累赘。“课前预热”环节实际上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首先,我要求他们演讲的形式和内容不限,可以是诗歌、散文、故事或者是讲解某个知识点,也可以模仿《新概念》里的经典文章等等。由于形式和内容不限,这就给他们极大的选择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演讲。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同学刚开始可以选择相对简单的材料,使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不那么怯场,极大了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其次,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表演的同学在表演之前可以根据自己的表演内容准备一些道具,这样可以把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生动、精彩。表演的同学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其他同学也参与进来,有助于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这样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练习了听、说、读、写、译的英语运用能力,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接受。
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口语练习机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我们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实际上是能用英语进行交际。在“课前预热”环节上,我通常是让学生脱稿进行演讲,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尤其是那些模仿原声带的同学们经过几次演讲之后,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语音语调面貌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他们说话时所使用的体态语也落落大方,毫无造作之感。经过几轮演讲之后,同学们普遍反映不仅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上台的胆量也大了,从而更愿意用英语进行交际了。“课前预热”给学生创设语言情境,提供让他们锻炼口语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开阔思路,提高交际能力。
三、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教师虽然能够激发学生说的欲望,也为他们提供了表达的语言平台,但是还要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准备语言材料来充实课堂的需求。在现代科技文化信息满天飞的情况下,要想很好地驾驭课堂,给予各个层次的学生充足的信息量,教师光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达不到目的的。要解决这一难题,教师除了要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之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动同学们的力量,集思广益。而“课前预热”这一环节恰恰为我们提供了平台。我经常鼓励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大量阅读英语方面报刊杂志如ChinaDaily,或上网搜集一些热门的话题、演讲材料,多听BBC或VOA英语广播节目或看中央9频道的英语新闻和节目。这些都为他们的演讲提供了素材,同时也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大家取长补短,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像youngcynic(愤青)和facecontro(l颜控)这样的词就是在学生的课前演讲中出现的,也是当下比较流行的词。
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课前预热”活动可以增强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紧紧围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观参与的想法,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抓住练习口语能力的机会。优秀的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华并体现了自我价值,从而更加地积极向上。而基础差的学生由于怕说错,往往会表现出胆怯和没有自信,他们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说英语,这时候老师应站在赏识的角度,去挖掘他们身上可取的一面,积极开发他们潜在的优势,多表扬,多鼓励,弘扬正能量,这样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稳定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总之“课前预热”是一个必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展示自己的一个平台,更是学生提高学生成绩的手段,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多给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并拓展思维能力,最终达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五、巩固学生旧知识,提高记忆力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能及时复习、反馈,这就造成了他们的英语成绩上不来,没有质的突破。很多同学认为背英语单词和句型是很枯燥单调的事,它只是一个反复重复的机械行为。可是,如果能够借助于相关的课文主题来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那么同学们就会在一个主动积极的状态下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他们在头脑中再现,达到强化的效果。同时也克服了英语复习中的单调性和枯燥乏味性,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并能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长久记忆。例如,我在讲LearningaForeignLanguage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课前预热”环节中介绍了自己在外语学习中的亲身经历,比较在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什么不同,他们对外语学习的态度有什么变化。然后向他们介绍了远程英语课程的优势,虽然学习艰苦,但会卓有成效。最后让学生背诵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在远程学习过程中的收获)。通过这种方式,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事实证明“,课前预热”有利于学生端正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六、创设语言情境,提供英语口语表达的氛围
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好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用它进行交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等信息交流,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也就是所说的语言情境。任何语言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场景和情境中进行的,情境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产生交流的动机和使用语言进行表述的意义,语言是客观情境的反映,没有情境就没有语言的意义,因此,英语交流活动离不开语言的情境。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不能每时每刻都使用它,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缺乏说英语的语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产生一种惰性心理和自卑心理,他们不愿说也不敢说。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咿呀学语的中国小孩如果被送到英、美这样说英语的国家去,很快他的英语会讲得非常地道、流利,就如他的母语一样,因为周围的语言环境决定了他的语言表述意义。从以上可以看出,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些语言情境,为学生尽可能地提供英语实践的机会和条件,满足学生“我要说”的心理需求。“课前预热”恰恰提供了这一平台。
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外,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即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因为英语是一门外语,所以学生们难免会接触大量的西方文化,学生们对西方的文化要有一定的鉴赏水平,要引导学生批判性地进行吸收,可谓是去除糟粕,取其精华。学生们选择的话题要健康向上,具有时代性、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学生涉及的话题较广泛,大致有反映风土人情、名人传记、文学、艺术、卫生、自然环境、科技、幽默小故事和主要的英语国家历史和地理等方面,足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话题。比如:学生在学过课文“ChangesintheBalanceofNature”后,了解到要与自然和平相处,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让学生们以这篇文章为宗旨,发表了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母亲的演讲。短短的5分钟,学生踊跃发言,全班同学沉浸于其主人翁使命中,其作用不亚于一节思想教育课,无形中就使他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激发起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Hymes,D.H.1971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Philadelphia:UniversityofPennsylvaniaPress.ExcerptsreprintedinBurmfit&Johnson(eds.)(1979).
[2]李宜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02).
《中国教育报》最近登载了这样一条消息: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在“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中职生”的调查中,“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已超过“岗位技术能力”而位居榜首,这说明现今用人单位很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我们作为担当培养高素质人才重任的德育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德育课,可是,在校中职生是否重视德育课学习呢?笔者是多年工作在中职德育课教学的一线教师,看到的是上课时学生交头接耳说小话、控制不住玩手机。如何使中职生真正重视并喜欢德育课?在上一学期,我试着进行“课前8分钟新闻播报”活动,学生普遍很喜欢。下面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做法。
一、实施“课前8分钟新闻播报”活动的初衷
职校学生厌学是不争的事实,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经常利用临下课10分钟给他们读读当天报纸,让学生r解一些最近发生的新I司,传递一些正能量当时就有两点强烈的感受:1.学生反响强烈且十分喜欢这种形式;2.大多数学生对很多重大新闻事件竟然闻所未闻或者一知半解,以致被我戏称:“难道你们都是火星人吗?”喜欢又不了解,这表面上看的确很矛盾。是不喜欢读报还是没有条件读报?那么看电视呢?上网呢?看电视上网他们会主动去关注时事新闻吗?如果会,他们关注的又是哪些方面的新闻呢?如果不会,那么他们看电视、上网都是在做什么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一番思考后,我得出结论:学生不是不关心、不是不喜欢,只是缺乏必要的、恰当的引导
二、如何开展“课前8分钟新闻播报”活动
每堂德育课在讲授新课前按学号排,利用上课开始的前8分钟,由学生向全班播报最近发生的国内外时事。具体内容可以是国际、国内新闻或生活小事,只要是觉得有价值的,都可以播报。然后,根据这名同学的播报,由学生或老师做简短的点评,给演讲者以指导和鼓励。注意采取由易到难的原则:开始时,站在座位上讲,后来到台上讲。这样,一学期结束时,由学生投票选出本学期最佳演讲者,发给学生证书,所有参加演讲的同学期末成绩都适当加分。
三、“课前8分钟新闻播报”激发学生兴趣
1、激发兴趣,拓宽视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由于政治学科是开卷考试,课文内容学生都能看懂且略显枯燥,课程安排又集中在下午,学生上课昏昏欲睡、思维僵化、眼光狭隘、提不起精神、在他们看来,政治课反正就是上课记条条,考试抄条条,都是大道理,泛泛而谈,课堂兴趣无从谈起。为改变这种现象,激发学生兴趣,本人在政治课教学中开展“时政播报”这一活动。本以为这一活动由于课前要寻找资料,花费学生们的一点时间而得不到学生的支持和兴趣,可当我把这一活动设想告诉同学们后,想不到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同学们积极响应,踊跃参加,参与热情很高,都抢着想先播报。它的出现,让现实生活中丰富的时政资料作为教学的内容搬入了课堂,使课堂一下子鲜活、生动起来,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活动也使学生们大开眼界,他们可以从课堂中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国家、了解身边的事情。如,许多同学在时政播报中选择了日本3.11福岛大地震、多国部队空袭利比亚等资料,在播报的过程巾,同学们了解了日本、利比亚的地理位置,了解了多国部队空袭利比亚的原因,了解了最新的国际动态,也从中感受到了当今世界还不太平,局部战争时有出现,倡导世界和平还需全人类的努力,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努力。这种丰富多彩的时事内容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改变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象,大大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了青年一代“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社会责任感。
2、精心筛选,充分准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参与能力、民主意识、表现欲望越来越突出,在“时政播报”这一活动中,绝大多数同学都积极参与、精心准备。无论是为大家读报还是说身边的新闻事件,从新闻的选题到自己的语言组织,以及最后的展示形式,学生都需在课前精心准备,动一番脑筋。这一活动对于每一个走上讲台的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挑战自我和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当今社会搜集时政信息的渠道很多,有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等。从那么多信息中搜集8分钟左右的信息量,需要学生精心筛选、合理取舍。为这8分钟的展示,我看到了学生们认真、精心地准备。所有的同学都把这8分钟的时事制作成了“PPT”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在这些PIyr中,有的结构完整、整体性强,有标题、目录、内容;有的内容突出主题,如有一位学生的8分钟时政播报中,选择了三则时事材料,而这三则材料均是围绕环境的主题;有的在形式上图文并茂,甚至链接了“视频”资料,使展示的材料更具生动性、直观性;还有的展示了时事重新整合、重组。同学们在展示的过程中语言表达清晰、流利。在时政播报的过程中,我还鼓励同学们对展示的时事进行评论,谈谈自己的感受,培养从小议政的能力。如,一位学生选择了醉酒驾驶的一则新闻,然后谈到感受,“这场悲剧告诉我们大家出行的时候要注意个人安全,也要转告家长们切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可见,同学们为这短短的8分钟,投入了不少的时间,倾注了不少心血,都想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内容提炼出来并在课堂上介绍。这个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敏锐性,提炼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动脑、动手、动口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以及议政能力。
3、培养情感、提升品格,凸现教育的价值取向。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任何时代都需要有自己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通过其代表的思想力量和人格力量凝聚人、鼓舞人、塑造人,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如果我们以脱离现实的,没有瑕疵的完美人物作为教育的素材,这样的榜样是游离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只会使学生感到可敬而不可亲,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终起不到教育人的真正目的。而时政播报,使同学们接触到了大量活生生的感人事例和先进人物。如,一位同学在播报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时,同学们听得声泪俱下,这种感人的场面已无需老师过多的言语。又如,一位同学在播报了“3岁女童照料高位截瘫父亲,被称坚强妞”中,讲述了一个3岁女童像一个大人一样,为瘫痪的父亲倒水端尿盆,照顾家庭,过早地承担了一个小孩不应担当的责任的故事,然后作出了这样一个评价:“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我们不应该残忍地对待那些‘折翼的天使’,而是应该去呵护,去关心他们。他们的心灵经不起再一次的打击。就如书本上所说‘在肯定、尊重、悦纳、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同样善待他人的生命’一样。”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与枯燥乏味的说教相比,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更深刻、更到位,实现了政治课长知识、长见识、长才干、立思想、塑人格的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