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物联网发展论文

物联网发展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28 00:19: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物联网发展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物联网发展论文

篇(1)

1智慧农业

1.1智慧农业特点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传统农业的模式已远不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产品质量问题、农业资源不足、普遍浪费、环境污染、产品种类需求多样化等诸多问题使农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而智慧农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光明之路。智慧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以高新技术和科学管理换取对资源的最大节约,它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时间,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业操作与管理的系统,其基本涵义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即一方面查清田地内部的土壤性状与生产力,另一方面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调动土壤生产力,以最少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

1.2智慧农业系统架构

物联网智慧农业平台系统由前端数据采集系统、无线传输系统、远程监控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专家系统组成[3]。前端数据采集系统主要负责农业环境中光照、温度、湿度和土壤含水量以及视频等数据的采集和控制。无线传输系统主要将前端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传送到后台服务器上。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在现场布置摄像头等监控设备,实时采集视频信号,通过电脑或3G手机即可随时随地观察现场情况、查看现场温湿度等参数和进行远程控制调节。数据处理系统负责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为用户提供分析和决策依据。专家系统根据智慧农业领域一个或多个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帮助进行决策,以解决农业生产活动中遇到的各类复杂问题。

2物联网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是新生事物,是多学科技术的集成。随着世界各国对物联网行业的前景看好和企业的大力投入,物联网产业正飞速的发展,并渗透进每一个行业领域。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以及科技、应用会和物联网产生交叉融合,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方向的转变也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

2.1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文名称叫“TheInternetof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目前公认的物联网定义是通过智能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激光扫描仪、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等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和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2M)的短距无线自组织网络,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巨大智能网络[5]。物联网被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全面感知、可靠传送和智能处理[6]。它是以感知为前提,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其原理和实质是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芯片,用这些传感器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再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交互传递,从而实现对世界的感知。

2.2物联网架构

物联网架构可分为以下三层: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2.2.1感知层

采用各种传感器,如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等来获取作物的各类信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射频自动识别,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7]。感知层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

2.2.2传输层

传输层由各种网络,包括互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是整个物联网的中枢,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其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农业领域应用较广泛的一种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WSN),是由监测区域内随机分布的大量种类繁多的微型传感器组成,它们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迅速自行组网,对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动态信息进行采集、计算和处理[8]。由于可以对特定的区域进行大面积监控,单个节点成本低,使得传感器网络非常适合于农业领域的信息采集工作[9]。

2.2.3应用层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例如在农作物大棚或园区,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获取作物实时生长环境中的温湿度、光照强度等信息,收集每个节点的数据并进行存储和管理,实现整个监测区域的信息动态显示,并根据各类信息进行自动灌溉、施肥、喷药、调温控光等操作,对异常信息进行自动报警。

2.3物联网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案例

对土壤水分及其变化的监测是生态、农业和水土保持等研究中的一项基础工作[10]。蔡镔等[11]针对棉花茎杆直径变化的测量参数,结合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了棉花精准灌溉监控系统。该系统由无线监控网络和远程数据中心2个部分组成,给出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开发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并给出了软件流程。该系统使人们随时获得棉花作物精确的需水信息,并实现精准灌溉。由于采用了无线数据传输方式,该系统解决了有线通信方式存在的难以扩展、难以升级等问题,具有低功耗、低成本、扩展灵活等优点。赵玉成等[12]针对我国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提出在农田土壤肥力监测领域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方案和思路,实现把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土壤肥力监测相结合,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标。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土壤肥力监测,可实时、动态地测定土壤中养分和肥料的含量,从而有效地指导施肥,使肥料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土壤肥力信息的监测、采集与处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在土壤肥力监测,分布在农田土壤中的大量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与汇聚节点进行信息交换,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土壤肥力监测的实时性、可靠性,且实施成本较低廉,性价比高,维护简单,节点的扩展也非常容易,提高了农田作业中土壤肥力信息采集、监测的自动化程度。滕红丽等[13]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作物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在ZigBee协议和CC2530芯片基础上,通过对系统软硬件设计,实现了作物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度、CO2浓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为作物产量提高提供了有效保证。在农业温室环境下,温室环境测控系统可对温室内外环境进行自动检测、显示;可按不同作物的要求进行多因子综合调节与控制;还能对温室内各环境因子的数据长期存储,满足科研和生产的需要,为智能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积累丰富的资料数据。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在温室环境测控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且系统开发成本较低廉,性价比高,维护简单,节点的扩展也非常容易,提高了温室环境下农作物种植环境信息采集、监测和控制的自动化程度[14]。朱伟兴等[15]基于物联网技术开发了保育舍环境可视化调控系统,采用Zigbee无线技术将舍内各保育床及周围设备组成无线网络系统,系统依据分布于各保育床内的传感器获得的环境参数,精确调节各保育床内的小气候环境。通过WIFI无线技术将服务器与IN-TERNET无缝连接,使用户端延伸并扩展到猪舍及室内设备,实现环境与设备之间,环境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该系统性能稳定,信息无线采集、环境自动调控及远程可视化调控均达到实际需求,适合保育猪舍环境智能化精准管理,可应用于自动化、智能化的牲畜养殖中。王文山等[16]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研究了果园环境信息监测系统总体结构,将系统分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三部分,研究了数据传输模块,实现了无线组网和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在山东栖霞果园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顿文涛等[17]针对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构建食品安全物联网体系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食品安全物联网管理体系,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分别为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食品监管及食品追溯。利用物联网技术收集食品产业链数据、构建食品安全物联网体系,对食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进行追踪监管,能有效加强食品安全。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北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卫星监测来收集国家土地利用信息,然后再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处理,最终实现了大范围内的农业统筹规划管理。近年来,我国运用GIS、传感器和GPS定位相结合的技术,通过WSN与无线通信实现了对农业资源的规划管理。为了更加准确地获取农田状态信息,在作物施肥、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土壤养分监测等农田信息采集、管理,以及农业环境变化和农业污染监测等方面都使用了GPS定位技术[18]。

3结束语

篇(2)

关于移动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谢显忠等,基于TDD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解梅,移动通信技术及发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02.

[3]宋文涛、罗汉文,移动通信[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4]何林娜,数字移动通信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吕昌春,李林园.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平台竞争与电信运营商增值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2(11):16-20.

[6]张洁.影响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因素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1(01):52-53.

关于移动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张洁.影响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因素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1(01):52-53.

[2]吕昌春,李林园.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平台竞争与电信运营商增值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2(11):16-20.

[3]刘文婷.以运营商为主导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商业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08):66-74.

[4]冯文高.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竞争均衡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16)

[5]张洁.影响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因素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1(01)

[6]马云泽.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市场结构与规制改革[J].经济问题.2009(01)

[7]张平王卫东陶小峰《WCDMA移动通信系统》人民邮电出版社

[8]詹炳根,《工程建设监理》,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1997

[9]谢坚勋浅谈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接轨建设监理2004(2)

关于移动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赵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实践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漆晨犧.电信企业大数据分析、应用及管理发展策略[J].电信科学,2013(3):12-16.

[3]刘洁,王哲.基于大数据的电信运营商业务精确运营平台的构建化[J].电信科学,2015,29(3):22-26.

[4]张俊.移动通信网络中大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4(4):10-12.

[5]康波,刘胜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互联网业务用户体验管理[J].电信科学,2013,29(3):32-35.

[6]谢华.大数据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4(1).

[7]夏磊.探巧大数据下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4(10):21.

[8]侯优优,隋化严.网络优化中的大数据应用[J].互联网天地,2014(l):34-37.

[9]刘震,付俊辉,赵楠.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用户移动轨迹预测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5,30(2):10-13.

篇(3)

关键词:科技论文;网络发表;作者;学术发展;影响

一、科技络发表的基本概念及其与传统发表方式的区别

1.科技络发表的基本概念。科技络发表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从广义上看,在网上公布学术论文的任何途径都可以视其为科技络发表。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广泛使用,学术期刊网络版、网络期刊的出现以及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广泛使用所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网上论文公布途径已经使得科技论文的网上发表成为极为普遍一件事。从狭义上看,只有从科技论文的公布、传递等环节全部都是在网上进行才是科技论文的网络发表,它的一大特点就是在网上科技论文产生之前没有公开的相对应的纸质或其他任何电子形式的出现。相对于广义概念所强调的网络化发表途径而言,狭义概念更加重视络发表过程中所依赖的模式以及运作机制。从国内外的发展实践上看,广义上的科技络发表已经变得极为普遍,而狭义的科技络发表才刚刚起步,其对作者、读者以及出版机构的影响也仅仅是刚刚显现。因此,本文主要以狭义的科技络发表作为研究对象。

2.科技络发表与传统发表方式的区别。作为一种完全基于网络的发表模式,科技络发表模式与传统模式具有根本性的差异。首先,从发表方式上看,纸质期刊是科技论文传统发表方式的主要途径,而网络发表的科技论文则是以互联网络为交流和传播平台,借助于信息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来进行传递。以印刷媒介为中心的纪录与传播体制仅仅是一种静态的保存方式,而网络发表的科技论文则具有瞬时性、国际化的特点,能够使最新的科研成果、信息资源瞬时扩散各地,科研人员也可以非常便捷地远距离、跨地区获取最新科研动态及相关信息等。其次,从运作模式上看,传统发表方式需要经过投稿、评审、修改、编辑、印刷等环节才能完成发表,受纸质媒介版面数量较少的限制,科技论文的发表难度大、周期长;而网络发表方式则采取的是“先发表、后评审”的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构建网上平台系统来实现科技论文的发表,因此具有门槛低、费用低等特点,有助于作者的快速发表。第三,从各个相关主体之间关系上看,科技络发表方式在作者、出版单位、读者三者之间关系方面与传统方式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在科技论文的传统发表方式中,出版单位由于掌控着较为有限的版面资源而处于核心位置,决定着作者论文能否发表;而在网络发表方式中,网络发表平台容量的无限性使得作者的论文更有可能发表,同时,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将成为评价论文质量、提高作者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上述差异的存在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传统的科技成果公布体系,也会对科技论文作者的科研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科技络发表对作者学术发展的积极影响

科技络发表由于在信息传播速度、传播质量、出版周期短以及交互性等方面具有传统发表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能够为作者的学术发展带来很多积极影响。

1.科技络发表有助于作者展示研究成果。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作者可以通过多元组织和动态表达方式将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作者可以把枯燥单调的文字描述转变为包含声音、影像在内的多媒体信息,既便于作者的论述又有利于读者对论文的解读;作者还可以运用超链接的方式为论文补充论证材料,从而减少读者的信息查找时间,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的传播质量。此外,借助于互联网传播过程中的瞬时性、国际性特点,科技络发表方式可以使作者的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被其他人所获知。在以文字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论文中,作者要根据观察和经验对研究结果进行编码,编辑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编码再加工,读者通过解码来推测作者试图表达的意义(有时候这个过程不止一次)。因此,网络发表所能实现的“多维论文”表达方式对于缩小信源与信宿之间的理解误差具有重要意义。

2.科技络发表有助于缩短科技论文的发表周期。网络发表方式对发表周期的缩短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其一,科技络出版模式采用较为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利用网络来进行数字化科学信息的,将传统出版方式中由出版社统一进行的文稿校对、排版等工作交由读者自行完成,消除了过程中的一个瓶颈,从而缩短了论文的发表周期。其二,网络化的出版方式节省了印刷厂照排、制版、装订和邮局发行等环节,简化了信息的过程,缩短了期刊与读者见面所需的时间。其三,网络发表方式所采用的“先发表,后评审”的发表模式,回避了传统方式在论文得到采用前所必须经过的较为漫长的评审环节,避免了因评审专家人为原因而导致的出版延误,从而大大减少了前的等待时间。其四,网络发表方式不存传统期刊中的版面限制,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科技论文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得以发表,从而使已经被接受的论文无需经过等待空闲版面的时间。

3.科技络发表有助于提高作者的科研水平。网络发表方式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期刊对知名学者和普通学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双重标准,避免因盲目崇拜或出于提高期刊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目标而对知名学者论文的采用倾向,从而为普通研究人员、特别是一些初出茅庐的学者以更大的发表机会,使其学术观点和学术主张能够得到公开阐述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者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网络互动环节,作者和读者可以直接进行交流和对话。作者在线科学信息,读者可以直接向作者提出建议,作者可以及时修改内容,真正实现科学交流的双向互动性,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吸引更多学者大胆提出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让各种新的闪光学术思想不断碰撞,引发学术争鸣的新局面,有助于作者的学术发展和创新。此外,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必然需要以读者的身份通过阅读大量的期刊文献,了解同行的研究情况和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支持自己的工作。科技络发表提倡为读者提供免费服务,读者通过公共互联网可以免费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和检索作品,或者为实现对作品全文的链接,为作品建立索引,将作品作为数据传递给相应软件,或者进行任何其他处于合法目的地使用。上述各种使用都不会受到经济、法律和技术的任何限制。

三、科技络发表对作者学术发展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作者在充分享受科技络发表带来种种益处的同时,也会受到它的负面影响。首先,由于网络无需经过传统方式中专家的审核环节,准入门槛较低,这会使得论文的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发表环境较为宽松,因此部分人可能会放松对自身科学研究的严肃性要求,在网上发表一些来历不明的学术观点,或是随意引用编造数据甚至篡改研究结果。对于作者而言往往会增加其判断论文质量的难度,在文献引用时会面临一定的风险。随着网络发表模式应用的逐步扩大,网络发表平台上论文的数量会越来越大,这将进一步增加作者的甄别难度。其次,在目前情况下,网络发表平台的公信力与信誉度还相对较低,科技论文在网络平台上发表以后,其作者的合法知识产权可能得不到充分的保证,核心学术观点也可能被其他人在未注明来源的情况下直接使用,从而影响作者的研究工作。第三,由于能否在权威或核心期刊上发文直接影响学者声誉、受国家或机构的认可度、职位晋升,而作者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文章不像传统期刊一样能够纳入到科研成果绩效考核中,导致一些作者仍倾向于将高水平著作发表在传统期刊上。第四,网络发表的科技论文通常是保存在硬盘、服务器等存储介质上。当这些介质因外部环境影响而受到破损时,就会破坏存储介质中保存的信息,造成系统瘫痪,导致作者所发表的科技论文无法正常传播、交流和利用。第五,与传统读者付费相比,这种通常采用“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使用”的付费方式,收取的费用一般比较高,对于没有科研经费支持或经费不足的科研人员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必然会影响他们科研成果的热情,也泯灭了很多不同角度的科研思想。

篇(4)

届时,大会还将继续凸显“我国电子认证服务业发展现状与重点”的介绍,并以“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高峰论坛”为本届大会的突出亮点,集纳各界经典名篇、学术成果、研究课题、应用经验,编辑出版《2013中国信息安全技术展望学术论文集》,其中优秀论文将择优在《信息安全与技术》(国家级刊物)、《信息网络安全》、《计算机安全》、《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上刊登,并全文收录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龙源期刊网。

征文内容如下:

1.计算机安全、下一代网络安全技术;

2.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密码学、软件安全;

3.信息系统等级安全保护、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4.云计算与云安全、物联网的安全;

5.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移动计算平台安全性研究;

6.信息内容安全、通信安全、网络攻防渗透测试技术;

7.可信计算;

8.关键基础设施安全;

9.系统与网络协议安全分析;

10.系统架构安全分析;

11.面向业务应用的整体安全保护方案;

12.信息安全漏洞态势研究;

13.新技术新应用信息安全态势研究;

14.Web应用安全;

15.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标准的实施与发展现状;

16.国内外电子认证服务相关政策与标准研究;

17.电子认证服务最新技术和产品;

18.电子认证服务应用创新;

19.电子认证服务行业研究和热点事件解析;

20.可靠电子签名与数据电文的认定程序/技术规范/应用规范/应用案例分析;

21.数字证书交叉认证技术规范/应用规范/应用案例分析;

22.电子认证服务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融合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应用发展情况;

23.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标准;

24.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标准化;

25.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集成技术;

26.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性的技术指标与经济成本;

27.信息安全产品设计和系统集成;

28.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的评估与认证;

29.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30.工业自动化安全面临的风险;

31.国外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的做法;

32.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33.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性的建议;

34.工控系统与信息系统对信息安全的不同需求;

35.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与可用性之间的矛盾与平衡;

36.应用行业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37.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测评体系;

38.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安全策略;

篇(5)

关键词 物联网 课程体系 职业岗位

为了构建合理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服务地区经济的高技能物联网人才,课题组成员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对物联网应用人才目标岗位进行分析,明确了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并形成了该研究论文。

一、 物联网产业现状分析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 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 2012年工信部公布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物联网由起步发展进入规模发展的阶段,物联网的发展将提升传统产业的经济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并将显著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物联网相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二十多个领域,在未来3年内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数字城市、智能医疗、车用传感器等领域率先普及,预计将实现3万亿的总产值。

二、高职物联网人才职业岗位分析

课题组成员深入吉林中软吉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感知教育科技公司等单位进行专业及人才需求调研,明确了高职物联网人才的职业岗位能力:具有物联网基本理念,具有物联网行业相对应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物联网岗位操作能力、一定的系统开发能力,能从事物联网应用技术及物联网系统管理工作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面向的职业岗位主要有:物联网产品销售员、咨询员、物联网产品售前/售后工程师、物联网设备调试员、物联网系统集成工、物联网系统安全测试员、物联网系统安全维护工程师、物联网系统开发助理工程师等岗位,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工作层面,如图1所示。

三、高职物联网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调研,明确了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物联网应用行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无线通信网络、无线传感网络系统的组建、调试、维修与维护;简单物联网系统的应用、调试、维护、检测与运营服务;物联网设备销售及技术支持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四、高职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了由公共基础课、职业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五部分组成的课程体系,突出了综合职业能力,具体见表1所示。

专业基础课 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运行与维护 使学生掌握物联网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物联网;人才培养;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4-0181-03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综述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信息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物联网行业如雨后春笋,成为新型信息技术行业中的一支主力军,造成物联网工程方向的人才严重缺乏。如今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都开设了物联网工程方向的专业,主要为物联网行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为推动科技发展打造物联网精英。然而,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还尚未形成高等院校、企业、毕业生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很多物联网企业通过招聘,但很难招到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毕业生;另一方面,许多高校物联网专业的毕业生没有意识到企业岗位的用人需求,毕业生没有动手能力,也无实践经验,最终导致就业率非常低。那么高校物联网工程方向人才的培养效果,和物联网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其根本原因就是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的守旧与落后,缺少专业与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如今,大多数高校物联网工程类专业还主要以理论教学和实验室为中心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大大受到限制,最终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特色产生很大的影响,无法适合物联网企业的需求。针对物联网企业招人难以及物联网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可以看出很多高校的高等教育与企业实际出现了严重的脱节。鉴于此,本人针对此问题,以我校为例,依托校企合作,进行共建专业,共建实验室,对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培养出“素能本位,理实一体”的专业人才,既有利于为物联网企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也拓宽了物联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2物联网专业建设

物联网专业经过多年建设,现已成为我校的品牌专业之一,建有“电工电子实验实训中心”、“现代通信实验实训中心”以及“中央财政支持楼宇智能化专业实训基地”等。另外,学校还拥有多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中“现代物联网实验实训中心”和“软件实训中心”是我院与多个物联网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实验实训中心,并科大讯飞等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该中心引进了目前社会上先进的物联网设备(福建新大陆产品),及教学用软件(青岛东信科技产品),从而做到了“学生在校所学内容和实践环节与社会使用同步”,开创了教学(理论+实验)—实践(实训+实习)—就业零距离的教学模式。目前物联网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物联网技术的主流,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我国发展物联网技术还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物联网技术企业严重缺乏产品技术支持,产品技术维护维修等一线岗位应用型人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更新发展,网络设备的使用量逐年增多,社会急需大量的网络设备维护人员以及物联网方向的技术人员,这为物联网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为适应市场需求,我院抓住此契机,在2011年,物联网专业与多个物联网设备有限公司共同申报并获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2012年开始招生,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旨在培养物联网应用及其设备维护方向技术人才。

2.1前期调研等情况

我校物联网专业先后派出三批骨干教师赴南京、无锡、北京进行物联网行业情况的学习和调研,并参加中国物联网行业协会举办的会议。并且在2012年12月,由专业带头人带队,先后去无锡贝浮特通信有限公司考察,就无线通信产品的研发等问题达成合作意向,随后赴江苏经贸职业学院和南京邮电大学参观物联网实验室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学习并交流经验,为我校与相关物联网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合作共建实验室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实验室建设

在已建设的实验室中,其中包含网络实验室、软件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楼宇智能化实验室以及与物联网相关的一些实验室,其中网络实验室能实现网络系统的仿真、设计,为物联网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演示平台,提高动手能力与设计能力;软件实验室与物联网实验室为我校与多个物联网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专为我院开设物联网方向提供服务,学生在此实验室可开展物联网设备的维护及优化实习实训,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另外,目前已具备的单片机实验室、PLC实验室等也为现有专业包括后期物联网方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学校以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楼宇智能化实训基地为平台。2012年以来,经过与多个物联网相关公司的反复沟通和深入交流,现已就共建专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合作就业等达成共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签订了框架协议。同时,合作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其中有已有物联网以及相关公司已决定在2015届毕业生中招收学员进行培训,并在我校开始开班授课,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为该公司物联网技术储备人才,并计划在以后每届接收物联网专业毕业生约几十人左右。

2.3师资队伍

目前电子、计算机等专业方向拥有一支专业基础扎实、爱岗敬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共五十多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十几人。物联网技术作为综合型专业方向可整合我系师资资源进行课程教育。2013年,先后派出多批教师去多家物联网设备有限公司参加技术培训与暑期社会实践与企业挂职锻炼,物联网专业教育的核心团队已初步形成。同时,结合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利用合作关系,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物联网一些专业课程教育,这也符合应用型或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建立“校企互聘互管”的制度,一线专业教师进入企业锻炼,承担企业的项目与产品的研发以及社会服务项目,必须到学校科研处签订相关的协议备案,作为后期晋升高一级职称评审以及评先评优的条件之一。兼职教师的考核管理纳入企业管理机制,完善教师的奖励制度、考核制度与评聘制度等。物联网方向的设立将为地方及周边省市培养高级应用人才。本专业的学生,不仅可以满足合肥市及安徽省物联网人才需求,而且可以覆盖长三角经济圈甚至全国乃至全球。

3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3.1校企深度合作机制的建设

全力发挥物联网行业(中国物联网行业协会)、物联网企业(多家物联网设备有限公司)优势,同时,将学校的人才输出、技能培训、研发、技术服务等功能充分挖掘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实现共赢局面,形成行业、企业、学校“三位一体”的合作教学模式,搭建校企合作组织机制,制定并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建设良好的校企合作运作机制,为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物联网的人才培养模式分为本科四年制和高职三年制两类,三年制是在四年制的基础之上,缩减部分公共课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下面以本科四年制为例,重点讲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处,四年制采用“3+1”的培养方式,其中3年在校集中学习,主要学习基础科学知识、核心工程基础知识以及专业工程基础知识三方面的知识、锻炼工程技术能力以及培养综合素质。另外,累计1年的时间在企业实习并做毕业设计,重点培养、锻炼和应用个人素质和发展能力、协作能力和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能力。前四学期“重基础”,完成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强化数理基础模块和注重专业基础模块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方法、创新工具的掌握;让学生更早了解工程背景,为专业后续模块学习和工程能力培养打好基础。第五、六学期开始进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即一方面使学生深入学习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让学生在企业进行专业课程设计、项目训练、专业实习等环节,将物联网行业所需要的专业能力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各种专业技能和现代工程工具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第七、八学期“强工程”,学生利用一年时间到企业进行实践实训、毕业实习和做毕业设计(论文),通过上述工程实践环节,强化学生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要求来源于企业。

3.3校企合作,进行项目课程的开发与改革

要想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归根结底要在课程中去落实,要在教材中去落实,要在教学过程中去落实。根据我校物联网专业教师于2014年去南京参加全国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论文发现,很多高校的物联网专业的都没有一个合适的课程体系,体系的建立没有依据;针对这种课程体系建设出现的问题,我校以课程项目开发与改革作为突破口,实施教学内涵的建设。在进行物联网行业市场需求调研时,组织企业的专家、课程专家、专业教师进行多方位的课程项目的开发。以工作就业为主线贯穿整个课程的设置,以职业能力发展、工作任务的完成为出发点编写课程内容,以物联网服务为载体进行教学项目的设计,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整合,完成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体现“理实一体”的教学原则,另外,学生一边完成教学项目一边构建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其职业能力。最后让学生在学校的最后一年,进入相关物联网企业各项目组,进行项目训练,实地锻炼。

3.4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实训基地。而物联网设备的投入非常大,仅仅依靠学校自身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通过校企合作进行物联网类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种重要的解决办法。我院物联网专业与广州粤嵌、福建新大陆等多家物联网企业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物联网实验室,在该实验室,学生可完成初步技能训练、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整合、特殊训练等功能。

3.5通过校企合作打造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校制定了相关措施,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鼓励专业教师通过企业实践、社会服务、培训考证等相关途径往“双师型”教师转型,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物联网方向的师资队伍由本校“双师型”教师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组成。另外,学校制定了企业兼职教师管理方法,做到有章可循;制定了企业兼职教师的任职条件、聘用程序、管理要求及教学工作规范等相关文件;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了企业兼职教师的积极性,为学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出谋划策。

4总结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能否深入、长效的开展,要依据良好的合作机制与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各种平台为基础,不断创新,与外部企业搭建各类校企合作平台,引进多家大型物联网企业加入校内实训基地的合作共建,通过学院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等多方共同制订实践教学计划,以企业产品发展设计实训项目,充分显示实训基地的应用功能,积极培养“卓越物联网工程师”,大力发展各项教学的内涵建设,最终打造出以物联网专业为核心的特色办学模式,并向其他专业辐射,实现与物联网企业进行零距离接轨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秋华.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8).

[2]李如平.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9(32):7267-7270.

[3]张雷霆.对高职通信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9).

[4]李如平,张玉荣,吴房胜.高职物联网专业群建设研究[J].职业时空,201(5):15-18.

[5]楼一峰.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高职教育发展的深入思考[J].职教论坛,2005(10).

[6]彭洋.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以邮电高校本科通信类人才培养为例[D].南京大学,2012.

[7]邵玉斌,龙华,刘增力,等.通信工程教学实践环节中仿真技术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9(20).

[8]褚丽莉.新形势下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125-127.

[9]李俊杰.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侨大学,2009.

[10]黄忠国,彭熙,贺建民,等.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2).

篇(7)

〔关键词〕科技论文在线交流预印本开放存取

〔分类号〕G250

A Study on the Barriers in the Implementing Process of Online Information Exchang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s

Liu Jie

Center for Studie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430072

〔Abstract〕Based on analyzing the significances and reasons of online information exchang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barriers in implementing processe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online exchanges from the views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ideas, traditional scientific evaluation and stimulating mechanism, legal right and technique aspect, and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attitudes and actions of different subjects, various researchers and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magazine publishers, so as to provide the work direction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s online exchanges.

〔Key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online information exchangepreprintopen access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全球信息的高效传播与使用,为科学交流提供了新的交流途径及手段,并对学术交流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着传统的学术交流体系的深刻变革,即传统的基于纸质印刷资源的学术交流模式正在向基于网络环境的学术资源在线交流模式转变。科技论文作为科学交流的最基本单元,它的流通自由是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的生命线,于是,一种新的基于网络环境的科技论文在线交流模式呼之欲出。我们不难想象,未来的科学研究将不再是埋头于二维的文本纸张,而是身处于可游弋的三维信息世界。国内外科技论文在线运行实践和相关研究均充分证明,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能否取得预期效益的关键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以,研究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资源推动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希望通过这方面的研究,以指导我国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运行实践,从而促进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资源推动的原因及意义

1.1推进我国科学研究信息化进程的需要

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全球化形势下国际竞争的焦点。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认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取得实效的关键,其开发利用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全局。科学研究的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必须大力加强科研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科研信息资源在整个科学界的充分共享。

1.2顺应科学交流开放存取发展趋势的需要

学术信息的流通是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的生命线,但随着学术出版商业化的愈演愈烈,基于订阅的传统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对科研信息的流通自由造成了巨大的学术交流障碍。为此,基于互联网环境的科学交流开放存取运动出现并得到快速的发展。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了推动科研成果通过互联网自由传播而采取的运动。目的是促进科学及人文信息的广泛交流,促进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1]。

为尽快顺应互联网上科学交流的开放存取趋势,我国相关机构正积极地探索与努力。如中国科学院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的开放使用的柏林宣言》的签署;国内一些OA仓储的出现,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奇迹文库、arXiv中国镜像等。相关会议的召开,如中国科学院主持的“科学信息开放存取政策与战略国际研讨会”。此外我国已经全面启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是其中的重点之一。由此可见,实现科学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并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1.3实现科技论文在线交流预期效益的关键

理想的信息交流系统应是基于网络的、成本效益好、传播更及时、同时并不损及同行评审、能够保护学者和研究机构利益的系统。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要实现其预期效益,关键在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因为其本身是不会产生信息资源的,它必须通过转载、链接、联合建设、取得授权等方式采集大量的信息资源。否则,科技论文在线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只是为科技论文在线交流铺平了“道路”的话,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或推动则为科技论文在线交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物”。

2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资源推动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我国的科技论文资源丰富,但是数量庞大的科技论文绝大多数掌握在作者、有关部门(包括大学科研管理机构)、学会团体、学术会议主办者等手中,无法为公众所获取和利用。从目前科技论文在线的总体运行实践来看,其收录的信息资源量还比较少,资源类型较单一,学科覆盖面狭窄,产生的社会效益不明显。具体来说,目前科技论文在线主要收录的是预印本资源,而Internet上的预印本服务器数量虽然增长较快,但规模较大的预印本数据库还比较少。除arXiv的文献量较大,文献增长速度较快,在专业领域中影响比较大以外,其他的预印本服务器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文献量少,影响力有限。预印本的文献来源于专业人员通过上传文献投稿到服务器,不需要经过审核。预印本服务器上文献量的多少是由上传稿件的多少决定的,专业人员既然从数据库中获取有用信息,也有义务上传自己的研究信息。信息的上传与下载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信息的上传也就没有信息的下载,可以说如何鼓励科研人员存档是目前科技论文在线发展的关键。所以要加强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资源推动,就必须对制约我国科技论文在线资源推动的因素或者障碍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评估,而这也是采取相应资源推动对策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跟踪国外科学交流开放存取的发展动态,并结合国情,立足我国科研学术交流的大环境来分析国内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运行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制约我国科技论文在线资源推动的因素或障碍。

2.1传统观念和文化上的障碍

从某种程度上说,科学交流的开放存取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观念和文化问题,其对传统科学交流观念与体制的冲击是剧烈的。比如在除物理、计算机和经济学等学科的其他学科领域内,还没有形成一种预印本文化,这些领域的科研人员没有兴趣或者不知道开放存取的重要意义。所以要加强科技论文在线的资源推动,必须克服来自传统科研交流观念和体制的障碍。传统观念是资源由单位或个人所有,甚至与单位及个人的利益纠缠在一起。大家都希望获得共享的信息资源,但缺乏主动提供信息资源的积极性。科研机构相互封锁而造成的科学数据“壁垒”已给我国的科研事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资源浪费极大。

2.1.1从科研人员的态度看科研人员作为科学交流和科研创新的主体,他们对科研信息的需求是科技论文在线产生的根本动因。所以调查分析科研人员对科学交流开放存取的态度,对实现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资源推动有重要意义。

国外科研人员的态度,RoMEO项目[2]:该项目完成于2003年7月,是FAIR项目中专门处理权利问题的特殊项目,即解决在OA仓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有关法律问题。 RoMEO对机构仓储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科研人员、期刊出版商、OAI数据提供者和服务提供者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报告。比如它对来自全世界57个国家不同学科领域的524名科研人员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60%的科研人员认为他们在将其稿件提交给OA仓储后仍享有版权,并很乐意被他人显示、打印、保存、摘引、存取,前提是不侵犯其作品完整性和署名权。这说明科研人员乐意将其成果与其他人员交流,从而提高其知名度和学术地位。因为科研人员从事科研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获取和阅读大量的期刊论文,了解同行的研究情况与学科的发展动态,所以在科学界推行开放存取有其生存及发展的土壤。

在中国,开放存取还是新生事物,目前也只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奇迹文库等几个OA仓储,影响力都较小,尚缺乏相应政策支持,国内学者亦大多持观望态度。根据初景利教授在“科学信息开放存取政策与战略国际研讨会”上做的“中国科研工作者对开放存取的态度”的报告[3]可以看出:通过对中国科学院16个研究所223名科研人员的调查,只有8%的科研人员了解开放存取,有48%的科研人员略知一二,43%的科研人员从未听说过。不过,有59.2%的答复者愿意在开放存取期刊上发表文章,其中工程领域的科研人员兴趣最高,占76.6%。愿意将预印本或发表过的文章存放在OA仓储中的分别占30.9%和76.6%。调查表明,中国科研工作者越来越了解开放存取,多数科研工作者对开放存取抱有积极而热情的态度。但同时科研人员也表示了相应的顾虑:38.1%的科研人员认为如果先在互联网上公开预印本,将没有正规期刊愿意接受投稿,也将违反与出版商签订的版权转让协议;30.9%的认为将会导致抄袭现象;21.1%的认为可能会被用于商业目的;12.1%的认为可能会损害文章的完整性;25.6%的从未考虑过将自己的文章公布在互联网上。由此看出,在我国要推动科学交流的开放存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1.2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术交流政策长期以来,由于不同学科领域已经形成和发展了各自的交流方式,因此在学术交流模式转向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过程中,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里,预印本已经成为研究人员新成果的主要方式;20世纪90年代初,预印本服务器在高能理论物理领域出现后,一年之内就成为该领域信息的标准程序。可以说,这些学科领域已经形成使用预印本进行科学交流的习惯,但是在其他学科领域却没有形成,所以在这些领域进行资源推动存在障碍。

2.1.3科学协会的不同态度科学协会是应科学信息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科学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协会本身就是重要的科技期刊出版者,它们在对待“在OA仓储里张贴文献”的问题上,不同的学科团体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可从它们各自的出版政策上反映出来。比如美国心理学协会(APA)1996年针对因特网上科学信息的交流制订了以下政策:作者不能将任何阶段的稿件在因特网上张贴;主编将网上论文作为已不再受理;而且在论文出版后,出版者拥有版权;并不允许作者将APA已经出版的论文再在因特网上全文发表。美国化学协会也有类似的政策:在任何媒介上发表的著作和论文,本刊将不再考虑发表。而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则正好相反,同意作者提交论文要求发表时可以同时将其论文在网络公共服务器上张贴;粒子物理学协会也持相似的政策。由此可见,不同的科学协会有不同的出版政策,这也是进行资源推动的障碍之一。

2.1.4 期刊杂志社、出版社的态度 由于科技论文在线在其建设和运行中会涉及到一系列和出版商之间的利益关系,所以必须弄清楚期刊出版商对科学交流开放存取的态度以及相应出版政策,否则科技论文在线的运行会有极大的版权侵权风险。为此,RoMEO项目对期刊出版商的版权授权合同和条款进行了细致调查与周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90%的出版商要求版权,6%的要求独占性权利,4%的要求非独占性许可权利;75%的作者在投稿前被要求声明他们的作品没有被发表过。此外,RoMEO还就期刊出版商对自存档运动的态度做了调查分析,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只有22%的期刊支持作者将预印本预先张贴在机构或学科仓储,69%的期刊只支持作者将后印本即文章在期刊发表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将其张贴在机构或学科仓储。而在对103位出版商的调查中,60%的出版商仅支持后印本的张贴,支持预印本的仅占6%,而且规定了严格的许可条件,而另外34%的出版商不支持任何一种形式的张贴。由此可见,要实现科技论文在线的资源推动,来自传统期刊杂志社、出版社的障碍可能是最大的,主要还是个利益冲突的问题。所以说科技论文在线如何妥善处理好其与在先权利人(作者、期刊杂志、出版社、网络)的版权关系是避免版权侵权的关键,寻找真正的权利人,处理好授权问题是科技论文在线运行的成本投入和必由之路。

2.2传统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的障碍

科研人员发表成果(尤其是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而是希望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传播研究成果,取得同行的认可和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所以科学共同体对科学成果的同行评价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科学交流系统运行的基本保证。在科学交流系统中,科学自身已形成一套相对独立的评价与检测科研成果质量的系统。从成果评价方式来看,传统的成果确认方式主要是在专业学术刊物上,这是成果能被公认的最有效形式,也是学者不能忽视的一种学术声誉。只要学术期刊还被评审委员会视为惟一正当有效的园地,它就将继续被大多数学者看作是更好的选择。当然从著作权的法律状态看,著作权是自动获得的,无须经过出版社审核,但习惯上成果被确认一般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为依据。就目前形势而言,谁的论文能够发表,是由出版社及相关的评审小圈子来决定的。而对电子版知识产权的确认有待形成统一的标准,学术机构是否能够自动承认网上发表的论文可以作为教师资格、业务评定、申请基金以及其他各种学术评估的有效依据还有待研究,而这也是有些学者不愿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OA仓储公布的主要原因[4]。所以,如何建立一套基于网络学术交流系统的科研成果评价和激励机制事关科技论文在线发展的前景,是当前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

2.3法律障碍:版权风险、授权标准和机制

国内外网络资源建设实践、司法判例和相关研究均充分证明,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科技论文在线健康发展的瓶颈。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能否取得预期效益的关键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其本身是不会产生信息资源的,它必须通过转载、链接、联合建设、取得授权等方式采集大量的信息资源,所以在信息资源建设上会存在很多版权问题和风险。此外,随着版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在对采集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提供网络传输,开展信息服务的时候,会受到极大的法律限制和版权风险。

具体来说,开放存取模式只限于作者愿意免费提供使用的作品,它充分尊重作者的个人意愿。如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倡议(简称BOAI)明确指出:它提供的免费信息不包括作者未授权的作品,而只限于作者同意免费使用的作品;并不提倡突破现有的版权法,而只是在现有版权法的体系下最大程度地实施开放存取[5]。所以说对于作者享有版权,自己或者授权他人将其论文上载至OA仓储是不存在版权风险的。但一旦上载的作品没有经过授权或许可,通过科技论文在线进行传播会存在很大的版权风险。前面已经详细分析了不同学科、科研人员、科学协会、期刊杂志出版商对开放存取的态度和政策,所以这就导致科技论文在线进行资源采集时会面临复杂的版权问题和风险,比如要分析:科技论文在线收集的不同信息资源类型的版权状态与归属以寻找真正的版权人?不同信息资源类型的使用授权机制和付酬机制?对这些不同信息资源类型的开发利用可能会存在哪些版权风险,等等。可以说版权问题伴随科技论文在线资源推动过程的始终,因为在资源推动的背后是一种版权利益的动态流转和使用,涉及到复杂的版权法律关系与利益关系,若不能妥善解决科技论文在线与相关版权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科技论文在线就无法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2.4技术障碍:资源采集的标准规范有待建立、统一

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资源推动有赖于相关资源采集、、共享、检索技术和标准规范的建立与完善。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量的技术标准、专利、科研成果、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科技情报等科技文献资源,分布在不同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情报机构和政府部门,由于缺少有效的平台和统一的标准规范对上述资源进行汇总与共享,缺少权威的平台、窗口对外信息和提供服务,使得科研人员无法快速有效对这些文献资源进行检索、引用与开发,导致创新效率低下。虽然国际上也出现了一些技术支持系统和技术标准:如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发的DSpace系统,实现了大学科研期刊的分享与存档管理,用一种分布式的方法让任何获得授权的机构都能够分享到海量的科研论文资源;一项开放期刊和档案的技术标准Open Archive Initiative(OAI),也在全球协作下逐步成熟,支持标准化的全球科研资源的交换和检索[5]。但是,这些技术工具、标准和规范是否符合我国国情,是否值得大力推广还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Ba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2006-10-15]省略/openaccess.

[2]Publisher copyright policies & self-archivng.[2006-10-18].sherpa.ac.uk/romeo.php.

[3]初景利.中国科研工作者对开放获取的态度.[2006-10-20].159.226.100.146/会议课件/Chu-JingLi-OA6-3.pdf.

[4]李武.开放存取出版的两种主要实现途径.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4):58-63.

[5]乔冬梅.国外学术交流开放存取发展综述.图书情报工作,2004(11):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