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5 00:50: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一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积极做好心理衔接,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为了消除“学习心理差异”给学生带来的影响,首先,语文教师必须先给学生做好心理建设,使学生明确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目的和特性,认识到语文学了要积累记诵之外,更重要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形成及运用。譬如思维能力,初中语文开始注意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严密性不强,在课堂讨论中往往是“信口开河、不着边际”;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开始成熟,思维渐趋缜密、活跃,在课堂讨论中也就显得“深思熟虑、观点鲜明”。因此,教师要极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体,把握语文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二、强化衔接意识,提高衔接的针对性、有效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语文教师衔接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衔接的顺利与否,关系到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客观情况是,高中语文教师的衔接意识不够敏锐,大多数教师对所任班级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学习状况不甚了解。因不了解,就很难展开有的放矢的学习引导,这在客观上阻碍了教学衔接问题的顺利解决,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再者,非完全高中的中学学校一直各自封闭,相互间沟通联系较少,有老师形象地称之为“交警执法,各管一段”。如果我们能有计划地组织初、高中语文教师相互观摩学习,既可以在反思与交流中形成广泛的课程资源,又可以在沟通中找到初中、高中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
此外,高一新生摸底考试也非常重要。它可以让高一语文教师掌握学生的知识“盲区”(所谓“盲区”就是指初中要求偏低或不作要求而高中需要或要求较高的知识或方法),了解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水平,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底子。这样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内容引出新知识,使知识衔接更有针对性。
三、熟悉初中语文教材,在“温故”中实现平稳过渡
最近几年,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施行,初、高中语文教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实现初、高中教学的平稳过渡,高一语文教师必须要熟悉初中教材,特别是初三的教材。要十分注意教材本身的关联,注意“温故知新”、以熟带生,这样才能做好知识上的衔接和过渡,才能缩短初、高中学习的不适期。能在新课堂上听到熟悉的内容,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会大大增强。比如,教授《沁园春・长沙》可以从初三学过的《沁园春・雪》带入,教授《诗经》两首同样可以由《关雎》引入,这样的知识勾连是很好的过渡与衔接。再譬如文言文的学习,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学习简易文言文,上了高中后,学生普遍反映文言文阅读篇目多、难度大,考试要求较高,学起来有困难。因此,在高一教学文言文单元之前,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梳理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的知识点以“温故”,分专题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集中的知识归类,然后才在此基础上开始高中文言文教学,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联系初中所学,循序渐进,效果会好一些。
四、鼓励独立探究,培养自学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初中阶段,由于课文比较短浅,教师常采用讲读、问答式的方法,主要是疏通知识,讲清要点。因此,学生只要认真听课做笔记,课后认真复习并完成课后补充练习就行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强也缺乏探究精神。
进入高中阶段,随着知识层次的加深、知识容量的扩大,教学注重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究精神。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强调做到“四多”:一是多读,杂学旁搜扩展知识视野,丰富学习素材,写作时才不至于无话可说、“无米可炊”;二是多写,特别是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有个人思考,进行创新写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三是多说,培养学生的课堂对话意识,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四是多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材和教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究精神,强化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的精练、实用、高效,教师的智慧、才能、努力,教育环境的舒适等外因,最终只有通过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活动才能起作用。在写作教学方面,将课堂作文 和反思以及课下周记结合起来处理,既完成了教材规定的写作教学任务,又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写作训练的不足,学生的写作水平较过去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写出了不少有思想、有情感、有文采的好文章。
二、精讲课本范文
学生学习语文,主要还是依靠教师对课本范文的讲解,因此,在对课本范文的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做好教学中的每一步工作,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备课深入细致,教案书写工整详细,能做到教材、资料、学生齐备,真正做到了有备而上。所以在课堂上我胸有成竹,挥洒自如。由于高度的投入,饱满的热情,加上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气氛很活跃,对课本范文的掌握度较高。在此基础上,我系统地搞好专题练习,如语音题、字词改错题、修改病句题、古诗名句默写题等,有计划地扎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功底。在处理教材的课文教学方面,充分认识到了本册课本以文学鉴赏为主要教学任务的特点,为配合教学,先后给学生作了“诗歌鉴赏”和“散文鉴赏”两个专题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组织了多次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使学生们成才,必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如举办诗歌朗诵比赛锻炼学生的朗诵能力;开展演讲 活动,阅读《演讲 与口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来源范文大全)生上讲台表演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等。举行的诗歌朗诵会、诗歌背诵比赛、趣味语文知识问答、非常语文等活动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诗歌朗诵会上,学生踊跃上台,深情朗诵自己精选的诗歌作品,所有的人都沉浸在诗歌的迷人境界中。在诗歌背诵比赛中,学生们将“课下十年功”展示于“课上的一分钟”中,让诗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以后,又外现为一种气质。其他活动也锻炼了同学,使他们更加喜欢我的语文课!
四、阅读教学长抓不放
高中阶段,特别是理科班,语文明显处于弱势的地位,学生课余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很少。而语文教学不能单靠课堂教学,必须依托课外活动。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语文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按照“教学大纲”有关课外阅读的要求,较有效地组织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我不断地把大纲推荐的阅读篇目介绍给学生,要求他们制定可行的读书计划,利用零碎时间读名著,并通过考试的形式检查他们的阅读情况。我自费为班级购置了多本经典名著,以期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增长他们的见识,陶冶他们的情操,养成热爱文学的性格!
教学成绩优异:3班和18班分别在同类班级中取得了不同程度地进步。其中18班由入班平均分倒数第一上升为倒数第三,各分数段优生数也取得了很大进步。3在班平均分和优生数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本人也光荣地被评为优秀教师,这也是对我这一年来努力的肯定。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在教学中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和学生关系密切融洽,能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使教学工作恰好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相结合。我们就能落实还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的伟大构想。在新的学年里,我将继续(来源范文大全)探索讨论式教学法,积极主动地采用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讨论、思维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协助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是无止境的,在以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高中新课程培训进行了20天。可当手中拿着高一新课程教材,脑中装着新课程的观点和理念,真正面对高一新生的时候,却又不知道这新课改的课堂该怎么组织,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怎么完成。在跌跌撞撞、似是而非的状态中,上了一个多月的课,困惑挣扎了这一段时间后,没想到《奇妙的对联》这一节课却给了我一些启示,让我看到了新课改的曙光和影子。
《奇妙的对联》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形式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对联对学生来讲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如楹联、春联、贺联、挽联等。但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对对子,好像又没那么容易。以前课堂教师只是一味的理论讲解,学生似懂非懂,动手能力很差。那么新课改如何组织课堂,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动手是备课必定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枯燥的理论讲解不可能使学生有什么收获。于是,整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生分析理论知识。走上讲台,我问了一个问题: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有这样一道试题,上联:孙行者;下联:——。有以下几个答案:之,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等。阅卷的老师认为非常好,为什么?同学们看到是清华入学考试的题目,来了兴趣,又看到如此简单的上联,更有兴趣,看到只是评价答案而不需要对,更是兴趣大增,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开了。一些同学回答“者(zhě)”是仄音,“之(zhī)”是平音,平仄相对。我说好。什么是平仄教材的知识短文中有讲解,能回答上来,说明这些同学自己看并理解了,一些同学回答上联中间字是“行”,下联中间字是“适、退、冲、引”,都与行动有关,相对仗,我说好,这就是对偶。接着,我就又问,谁能从内容上评价一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终有一个学生小声地说了一句“之是一个首倡白话文的作家”……我及时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便要他再重复一遍。同学们愣了一下,突然都鼓起掌来。我想有戏,我问为什么鼓掌,不知哪位同学说了一句:“那还用说,都是敢做第一的。”然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孙悟空斗天斗地,敢于反抗;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冲之的圆周率……一个小问题引发了学生各方面的思考。看来,设计问题要巧妙,有趣味。
理论知识解决了,第二个环节就需要考查一下学生的文学修养。我把几副与一些名人有关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一代文章推——,毕生心血似——。(茅盾的两部作品,查资料填写)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涉及到哪几个作家)
同学们在一番紧张的翻阅资料、讨论之后,答案准确地写了出来。我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问:《子夜》、《春蚕》写了什么内容?你还了解作者哪些作品?唐宋家是哪几个人物?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连续的问题,不但没有让学生感到厌倦,相反,他们的兴趣却越来越高。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文学储备,真令人惊喜、欣慰。
整堂课的还在第三个环节上,学生当堂对对联。开始我只要求每组写两句上联,相邻组对下联。一会儿,情况就失控了,上联一出,学生就争着抢着对下联,一个上联甚至有好几个下联,学生也不由自主地离开了座位,围着讲台,思考着,评论着,争抢着,没有了回答问题的羞涩,没有了课堂上的挺身端坐,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展现自我的身影。看到好的下联,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便骤然响起。黑板的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学生稚嫩的对联,如
中国字四四方方,方方正正;西洋文弯弯曲曲,曲曲折折。
平顶山顶平;青草地草青。
东升旭日山河秀;西落残阳星空奇。
高一十班小组擂台热火朝天;鹰城二高运动盛会硝烟四起。
……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不愿离开,还围着讲台讨论着……
课下交流,业务校长说,这节课,上得很好,如果买来红纸与毛笔,当时让学生来写对联,岂不是锦上添花?一语道破天机,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怎么完成?怎样在课堂上落实素质教育……回忆一下参观所见,资料所看,我恍然大悟。新课改的课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做学习的主人。
反思这一节课,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传统的分层、背景、写作意图与思想,让学生局限在这样的框框中而厌倦。形形的资料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人云亦云的表述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备课切记远离现成的教案,给自己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是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机会,也就是说,备课一定要把“备学生”放在首位。
二、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就让他们担当当家作主的责任行使权利。“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个体的才能是不可小视的,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权利,智慧的火花就会开遍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奇妙的对联》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形式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对联对学生来讲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如楹联、春联、贺联、挽联等。但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对对子,好像又没那么容易。以前课堂教师只是一味的理论讲解,学生似懂非懂,动手能力很差。那么新课改如何组织课堂,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动手是备课必定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枯燥的理论讲解不可能使学生有什么收获。于是,整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生分析理论知识。走上讲台,我问了一个问题: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有这样一道试题,上联:孙行者;下联:――。有以下几个答案:之,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等。阅卷的老师认为非常好,为什么?同学们看到是清华入学考试的题目,来了兴趣,又看到如此简单的上联,更有兴趣,看到只是评价答案而不需要对,更是兴趣大增,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开了。一些同学回答"者(zhě)"是仄音,"之(zhī)"是平音,平仄相对。我说好。什么是平仄教材的知识短文中有讲解,能回答上来,说明这些同学自己看并理解了,一些同学回答上联中间字是"行",下联中间字是"适、退、冲、引",都与行动有关,相对仗,我说好,这就是对偶。接着,我就又问,谁能从内容上评价一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终有一个学生小声地说了一句"之是一个首倡白话文的作家"……我及时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便要他再重复一遍。同学们愣了一下,突然都鼓起掌来。我想有戏,我问为什么鼓掌,不知哪位同学说了一句:"那还用说,都是敢做第一的。"然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孙悟空斗天斗地,敢于反抗;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冲之的圆周率……一个小问题引发了学生各方面的思考。看来,设计问题要巧妙,有趣味。
理论知识解决了,第二个环节就需要考查一下学生的文学修养。我把几副与一些名人有关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一代文章推――,毕生心血似――。(茅盾的两部作品,查资料填写)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涉及到哪几个作家)
同学们在一番紧张的翻阅资料、讨论之后,答案准确地写了出来。我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问:《子夜》、《春蚕》写了什么内容?你还了解作者哪些作品?唐宋家是哪几个人物?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连续的问题,不但没有让学生感到厌倦,相反,他们的兴趣却越来越高。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文学储备,真令人惊喜、欣慰。
整堂课的还在第三个环节上,学生当堂对对联。开始我只要求每组写两句上联,相邻组对下联。一会儿,情况就失控了,上联一出,学生就争着抢着对下联,一个上联甚至有好几个下联,学生也不由自主地离开了座位,围着讲台,思考着,评论着,争抢着,没有了回答问题的羞涩,没有了课堂上的挺身端坐,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展现自我的身影。看到好的下联,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便骤然响起。黑板的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学生稚嫩的对联,如
中国字四四方方,方方正正;西洋文弯弯曲曲,曲曲折折。
平顶山顶平;青草地草青。
东升旭日山河秀;西落残阳星空奇。
高一十班小组擂台热火朝天;鹰城二高运动盛会硝烟四起。
……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不愿离开,还围着讲台讨论着……
课下交流,业务校长说,这节课,上得很好,如果买来红纸与毛笔,当时让学生来写对联,岂不是锦上添花?一语道破天机,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怎么完成?怎样在课堂上落实素质教育……回忆一下参观所见,资料所看,我恍然大悟。新课改的课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做学习的主人。
反思这一节课,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传统的分层、背景、写作意图与思想,让学生局限在这样的框框中而厌倦。形形的资料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人云亦云的表述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备课切记远离现成的教案,给自己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是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机会,也就是说,备课一定要把"备学生"放在首位。
二、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就让他们担当当家作主的责任行使权利。"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个体的才能是不可小视的,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权利,智慧的火花就会开遍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关键词】中职 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87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它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重在知识和能力的整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中职语文在改革中,也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以现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高一语文教材为例,共两册,要求开展十二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即每单元后都配备了和单元内容相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1.中职语文课时偏少,教学地位尴尬。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劳动人才,课程安排上以专业课为主,文化课为辅。北京市中职语文高一周课时5节,高二每周只有2课时。每学期还要去掉专业实习、德育活动的影响,所剩课时往往不足以开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材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形同虚设。
2.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较差,相比于普高学生,他们的文化课非常薄弱,学习能力和意愿不强。就语文学科而言,往往语言表述能力弱,言不成文、错字连篇,对古诗词、文言文缺乏学习兴趣,缺乏比较分析与鉴赏能力,并且不愿阅读而使知识面狭窄。所以,学生对语文课兴趣不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更是受到冷遇。
3.教师观念不强,活动设计偏德育化。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和目标很模糊,加上缺乏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方法,故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避而不谈、敬而远之,或以德育课班会的形式开展。内容的设计也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并没有真正参与,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例呈现
如何科学、有效地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笔者结合自己参加第二届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教学设计二等奖的“中华古诗诵读比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例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高教社中职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第六单元“阅读与欣赏”部分学习重点是古诗文诵读。通过本单元选取的多篇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古诗文进行诵读方法学习。“表达与交流”部分是通过介绍事物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在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发现古代诗文的韵味,运用初步掌握的诵读方法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水平。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受,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作者情感,陶冶情操,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对象是软件专业一年级的学生。
心理特征:个性鲜明,敢于求新,不爱阅读,重专业课轻文化课,对古诗学习有排斥感。
已有知识: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对古诗诵读的节奏、语音语调、朗诵者的仪表形象要求等注意事项有所了解和掌握。
不足:认识古诗比较表面化,诵读还停留在泛读上。学生或不能读诵,或不敢当众诵读,或不爱诵读。诵读中对作者情感和作品内涵缺乏掌握,不能从整体上梳理诗歌的诵读方法,对古诗学习和诵读缺乏激情与热爱。
(三)教学目标
依据大纲要求、教学活动内容和学生实际,制订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掌握古典诗词诵读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诵读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味,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四)活动过程设计:本次活动计划为2课时。
1.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从大量的古诗中筛选出适合本节课的相关内容,选定唐宋诗词诵读为活动载体。按照活动设计的思路予以整合,完成活动课件。教师预测学生情况,制作“预习作业评分表”及标准,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现有效课堂。
2.活动准备。
请结合学生专业课平面设计选择自己喜欢的唐诗制作插画,共分四组。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每人一个作品,并组内交流推荐展示2首最佳作品。小组分工过程中,遵从学生自愿和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要求为诵读展示环节制作的图片背景插图、文字的选择符合诗歌意境。每组在语文综合实践课上结合作品配乐朗诵,解说诗人、诗歌意境和创作意图等,每组限时5-7分钟。
(1)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讨论。(5分钟)
a.情境导入。
教师深情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灿若星辰的诗歌把中国文坛照耀得分外明亮。诗人们用诗歌诉说的一个个故事,至今为人们传唱;他们抒写的缕缕情怀,感动了代代的中国人;他们创设的种种意境,迷醉了古今多少读者。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今天,就让我们漫步在这个风光旖旎的唐宋诗词苑,去吟唱,去感动,去陶醉吧!
b.激趣讨论。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需要创设迷人的氛围,为此,活动开始播放歌曲《读唐诗》,理解“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的意境,把学生带入一定的审美情境。
设计意图:教师的深情导入与听音乐讨论的效果相互弥补,更能吸引学生。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调动学生活动的热情。
(2)环节(二)唐诗诵读赛(自选项目展示)。
活动前,教师简要交待活动步骤、要求及评分办法。每组派学生代表进行现场讲解和诵读展示。
a.活动一、唐诗诵读赛
b.自选唐诗展示(20分钟)
比赛要求:活动组同学代表到讲台上展示并讲解本组的作品,并说明作品作者、作品情感、制作思路、分工情况,再进行诵读展示。
评比结果:评审团派代表汇报评审意见和结果,公布比赛结果。
设计意图:把诗歌诵读活动与平面设计课有机结合,发挥职校语文课的作用。通过解说既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考察了学生对所选诗歌的掌握程度。
d.大众超级评判团(10分钟)
评判标准:大众评审结合记录的评价意见表,组间交流互评。
预设问题:结合评价标准诵读表演者的诵读如何,请点评并提出建议?
某组选的诗歌中诗人蕴含了怎样的情感?某组制作的诗歌背景插画能否表现诗歌的意境及情感,你的建议是什么?
设计意图:结合评判标准参赛小组自评,组间互评,获得朗诵方法与技巧的的提升。
e.师生总结归纳(5分钟)。
预设问题:小组交流活动准备及作品制作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诵读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呢?
明确:从诵读要求、诵读技巧等多方面归纳。
设计意图:了解并掌握诵读的技巧与要求,鼓励学生们在交流与互评中扩充思维,互相学习,促进提高。
f.诵读《声声慢》(5分钟)。
学生初读基础上在,初步感知情感。教师范读《声声慢》。
【设计意图】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更好的诠释如何在诵读中表达诗人的情感。
(3)环节三“宋词擂台赛”。
a.合作学习辛弃疾的《破阵子》(5分钟)
小组可以浏览学习资源库教师准备的学习资源,也可以运用电脑、手机等移动中端在线学习,
“我是辛弃疾”为吟诵主题,诵读词人心声。
设计意图:对陌生的宋词如何通过对字面的第一印象,抓住关键词把握情感,也是本节课的一个尝试。
2.组内pk推优(10分钟)。
通过组内个人展示交流pk,选出1名代表本组最高水平者参加“宋词擂台赛”。
设计意图:为了集体荣誉活动中人人得以展示,组内交流互促提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活动积极性。
b.宋词擂台赛(15分钟)。
展开组间擂台赛,再度分组展示。含情诵读《破阵子》。全班投票选出谁读出了词中的意境和词人的情感,成为最终擂主。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通过竞赛的形式使学生更加注重朗诵技巧与要求,把握词中蕴含的情感,走近宋词,走近词人。
c.师生共同吟唱《破阵子》(5分钟)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悟古典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诗词的情感。
(4)环节四、活动总结,提炼收获:(8分钟)。
a.通过本次活动你有何收获?教师引领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本次活动的收获,推选一名学生代表,用三句话进行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本节活动课,我们理解了,我们明白了,我们收获了。
各组讨论并由代表发言。
b.师生共同回顾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肯定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对学生提出期望。
c.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在落实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梳理诵读方法和技巧的过程。通过谈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环节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2分钟)
(a)基础作业:根据师生的评点,通过书写周记形式从个人角度总结活动的收获与体会。
(b)拓展作业:完善平面设计作品,以班级为单位制作唐宋诗词鉴赏电子诗集,在校电子阅览图书馆展示。
d.设计意图:通过周记从个人角度谈收获,说体会或反思不足,使学生巩固提高课上所学,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总结提升的过程。
三、如何有效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重视综合学科,体现职业性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语文课要服务于学生所学专业。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上所产生的重要作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和学生的专业情景相融通,结合学生专业课程,模拟学生未来职业情境。这样不仅可以服务学生的专业学习,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技能。。可以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适当添加专业课知识,从而实现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的目标。同时,通过活动实现由课堂到社会的有效对接与整合,为学生将来顺利进入企业就业做准备。
(二)重视学生活动,体现主体性
中职语文课堂的主体是老师,久而久之,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则给学生提供了“用武之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激发学生参与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学生整体参与,使全体学生在全程参与中获得体验与提升。而教师在活动中主要采取引导式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每位学生通过全程参与此项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的基本能力,如筛选信息、交流表达等,更可以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习兴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三)培养探究精神,增强实践性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充足的学科资源和丰富的活动形式,学生也有参与活动的时间。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开展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应力戒重形式轻内容,重表面轻实质的现象,始终把握住活动的本质特征――语文特色。可以开展课前课后分组探究、课上展示梳理探究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语文的应用能力,从而增强学生探究精神。
(四)坚持多元评价,强调有效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考察三个方面。一是考察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基本应用能力;二是考察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意志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等;三是考察学生设计活动、组织活动、独立思考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在活动中进行多元评价,在激励中追求师生的共同进步。坚持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相结合,使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探究体验。及时的过程性评价和有效的终结性评价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有效动力。
(五)信息化手段,辅助语文教学
当今语文教学中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兴趣。可以利用音乐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可以在活动课上展示学生作品,这样既能锻炼学生技能又可以使学习在过程中获得知识。教师和学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开设师生交互平台如微信群、微博、qq群、信息化交互平台等多种手段,拓展交流展示的渠道,更能共享资源,获得深度学习的机会。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会为学生打开学习语文的另一扇窗。教师要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精心设计语文活动,开辟多种成果呈现方式让学生展现自我,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语文; 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深刻体验,从而深入语文; 使学生在搭设的各种舞台上唱语言的戏,从而更加重视语文; 倡导从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学生会更加热爱语文。
参考文献
[1] 张莉.谈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J].职教通讯, 2015年(第12期).
[2] 杨晓燕.“学习材料”是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成效的关键[J].江苏教育, 2012年(第10期).
[3] 许敬惜.对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新认识[J].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第11期).
第一,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一,语文高效课堂的理论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狰指出高中语文教学: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这三点要求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理念,就是语文的“育人功能”、鼓励个性发展以及实施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1 关于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语文素养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第一,它包含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第二,它包含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
2 关于“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
应用能力就是要求高中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生活中不仅能准确领会他人的意思,而且能够恰当、简明、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另外,应用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
高中语文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渠道。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体味到语言美、书写艺术美、作品中的形象美、情感美等等。要让学生在阅读优秀作品的过程中打好底子,提高文化品位和鉴赏能力。增强追求美的意识,提高发现美的能力,学会识别和抵制低劣丑恶的文化产品和现象,学习对美的表现和创造。
探究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从小养成探究意识,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历史使命。我们的科技要发展,我们的国家要强盛,就必须培养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当然,培养提高探究能力,也是人自身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高中生完全有可能而且也应当发展自我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创造新的生活环境和新的文化,真正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文明人。要下功夫改变长期以来习惯了的单纯接受学习的方式,大力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增强探究兴趣,养成探究意识和习惯。探究性学习是开放性的,它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这种学习注重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且还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 关于“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
共同基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完成所规定的学习内容,都达到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多样选择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以及语文学习基础的差异提出来的,教学要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目标,为学生的多样发展创造条件。
二 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需求
1 教师的需求。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具体要求是: ①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②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刊,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卡日长。
③教师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校的规则,积极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2 学生的需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践者。学生要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完成以下任务:
每个学期分两段,每一学期(约10周)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必修课程的五个模块的学习可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完成,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3 资源的需求。 最起码得有教室。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场所。还得配备阅览室、资料室,供学生探究时查找资料所用。
计算机是学生探究问题时所必须选择的先进工具,学校应建没计算机学习室。
根据学生选择的需要,学校还应该建设用于表演和实习的活动场所。
三 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语文高效课堂的理沦是划时代的,它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如果确实依据理论去操作,那么,新的课程改革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现实如何呢?现实的师资,现实的学校建没能够满足课改的需要吗?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这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怎么解决?
1国家应该适当加大对教育的投人,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2地方政府也要根据经济的发展态势适当提高对教育的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以满足新课改的迫切需求。
3鼓励多方吸纳资金,满足教育的优先发展。
第二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
一语文高效课堂的形式探对
1 接受性学习。即学生完全听老师的讲解,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其日的只是为了考试。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这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
2 研究性学习。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形式。这种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布置研究专题,学生也可以自己选择研究々题。在确定研究专题的基础上,要提出研究的程序、形式和研究的目标,以引导学生进行顺利地研究。
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个人选择一个研究专题,也吖以三个五个成立一个研究小组共
同研究一个专题。可以自己查找资料,也可以分工查找资料。可以到图书室阅览室,也可以到计算机室在网上查找资料。除此之外,研究性学习还要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走进社区,走进人群,深入特定的环境,收集并整理第一手资料,为撰写研究报告准备条件。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是唯一的。1提倡研究出成果。成果包括研究程序、形式和目的的制定,查找的各种资料,调查走访日记或调查报告,研究学习阶段性小结或研究成果报告等等。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要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展示,有的成果可以在橱窗板报上展示,有的开办研究专题墙报,有的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报道,有的可以刊登在校报校刊上,有的还可以利用研究成果报告会的形式进行交流,还可以向报刊杂志投稿。2注重研究的过程。不管研究的成果如何,只要参与了研究的全过程,并且有了一定的体验和认识,也应该给予认可,因为通过研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爿惯和提高学生健康的研究品质。3最近推行的xx省xx中学的课案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要分出若干个学习小组,围着几张课桌,进行学习。每小组负责一个由老师事先布置的研究题目进行讨论,然后由各小组的组长在班上交流汇报讨论结果并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老师只是在一旁引导。这种模式与研究性学习模式相比,只不过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锥形,或日一种简单尝试而已,它大量的工作隐藏在幕后老师的指点上,学生只是扮演了老师的台前替身。
二 语文高效课堂的内容需求
1 对老师的需求。是的,如前文所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就语文科而言,语文老师非是一个“杂家”是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的。你看,语文科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有五册,包含“阅读与鉴赏”(包括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 “表达与交流”(包括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选修课程有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试想,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对以上内容知之甚少或全然无知,那么他能够胜任这一学科的教学吗?
2 对学生的需求。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对学生的要求是,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1积累・整合;2感受・鉴赏;3思考・领悟;4应用・拓展;5发现・创新。就某一节课而言,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初步的探求能力。面对教材,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有疑才有利于探究,无疑则不会有进步。高效课堂还需要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深入钻研,学会应用现有的工具进行探究;还要善于总结善于展示。要提倡探异求新,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要尊重他人的成果,更要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谨、求实的学风。
3对条件的需求。
对条件的需求,主要指语文高效课堂提供给学生的探究条件。1要有一定的时间,以保证学生的探究和思考;2要有资料库(包括计算机室)供学生查找资料;3要有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活动场所,比如训论辩论场所,演讲竞赛场所,排练表演场所等等;4要为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工厂进行社会调查提供多方保障;5要为学生研究成果的展示提供便利条件。
三如何处理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形式要求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固定的;没有哪一种形式可以作为样板供人们模仿。因为新课改是一场全新的变革,不是三年五年就结束得了的,各地也都是在摸索实验,所以,高效课堂的形式不可强制推行任何一种模式。只要我们的实验让学生学到了应该学到的知识,我们的实验就是可行的。 怎么处理这一矛盾? 1 教育行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领导要了解和关心学校的教学情况,及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并支持教师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实验。而不能一味地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条件。
2 语文教师的业务素养。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这是毋庸置疑的。其次,必须具备较好的业务素养。要明白,教师教学生,不是教学生学什么,而是教学生怎么学。这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早就指出的那样,教学生,就像教小孩学走路那样,一边牵着小孩的手,却又随时准备松开手让他自己走。
第三继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
一 语文高效课堂的继承功能
语文高效课堂不可能是空中楼阁,它必须建立在对旧课堂的继承之上,才能谋求它的发展和创新,尽管它是全新的事物。
20世纪20年代后期,语文学科教育的体系开始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发展期的探索呈现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尝试构建“知识――传授”的教学体系;第二个阶段是探索并进而构建“能力――训练”的教学体系。
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适应了当时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和社会发展的走向相吻合。但是,“社会主义的教育以适应科技和经济发展为目的,往往忽视了人的内在发展需要,或者是把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放在次要地位,具有的只是工具性价值。” (《当代世界教育思潮与各国教改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6)这种教育理念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经济动物”、“机器人”,问题越来越突出。
这次新课改,把语文课程的目标设计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称为“三维目标”),把语文新课程模式概括为“‘(语文)素养――养成”型。“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养成”则是指接受和探究相辅相成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一模式是对过去课程模式中部分内容、目标实施方式的扬弃,但更多地是包容和整合。
我们新课改下的语文高效课堂,一定要充分体现“三维目标”,而不能单纯地顾及某一个方面。
二语文高效课堂的创新功能
1课堂形式的创新。 (前文有述,此不赘言) 2教学理念的创新。 3课堂模式的创新。凡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模式都可以大胆尝试,还要体现“大语文观”,即语文光靠课堂是不够的,它必须与整个社会结合起来才称得上创新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试验。 4课堂目标的创新。课堂不能只是单一的灌输知识,也不能简单地训练能力,更不能一味地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必须统筹兼顾,不可或缺。
5课堂评价的创新。一是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评价他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二是对学生的评价,要充分肯定其所有创新的地方,善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之问的矛盾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继承就不可能有创新。
1 首先是继承。扎扎实实地传授知识,扎扎实实地训练能力,为学生的创新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 其次是创新。高效课堂的创新重点体现在课堂目标的创新上,必须是“三维目标”的综合体现才符合新课改的创新要求。
3 创新评价机制,鼓励个性发展。
对高效课堂的评价,一是阶段性评价,二是选拔性评价(就是高考)。
教育者常自言自语:“教育的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确实,尽管我们都认为教学设计就是“科学与艺术”并举的工作,但它却经常就像“鱼和熊掌”一样,以两难问题的形式摆在我们面前。因此,如何处理好“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展现它们在教育研究实践中的互洽性,成为我们时时刻刻都将面临的话题。
如此巧合,周伟老师所设计和执教的教学案例就名为“科学与艺术”。它是高一语文教学内容,同时涉及物理、音乐、数字、美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对教师的整合能力充满了挑战。我全程指导并跟踪分析了这个信息化教学案例。在整个过程中,周老师展现出了优秀的专业素养,很好地处理了各种疑难问题,实现了“科学”与“艺术”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有机融合。
教学设计要素点评:诸事有法,则操之得法
1.教学框架设计点评:用概念图来展示结构
周老师有效地使用Inspriration这一概念图软件,绘制出了整个教学框架结构的概念图,使得教学设计的结构框架一目了然,清晰明确。
《科学与艺术》的教学框架组织,是由从主题单元出发的系列专题学习而构成的。在教学框架设计中,周老师将专题学习活动设计成“实践探索”和“理性探讨”两个板块。其中,实践探索又分为“科学家与艺术+艺术家与科学”、“学科与艺术+艺术与学科”两个子专题。由于子专题的学习目标还显得偏大,周老师采用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教学策略:在“科学家与艺术”中着重研究典型代表人物爱因斯坦的艺术素养;在“艺术家与科学”中着重研究典型代表人物达・芬奇的科学成就:在“学科与艺术”中着重研究数学中所蕴藏的艺术美;“艺术与学科”中着重研究音乐的物理构成。这样的设计,一来能够缩小教学所涉及范围,二则可利用已有教材,第三也充分顾及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2.教学目标设计点评:吻合新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目标与新课程标准相吻合,是本案例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精神的又一亮点。
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一语文第一学期阅读读本(实验本)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旨在促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和艺术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培养其高尚的人文情怀,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为了人类更美好地生存、走向更高的文明境界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理想。但是,在具体教学目标选择上,课程编撰者只顾及了单元主题词,却没有十分准确地贴近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所以本教案的设计者在维系整个单元教学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教材的重新组合,确立了“较为理性、系统地认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这一集中的教学目标。“科学和人文的关系”是当代社会的重大命题,学生接触这一社会重大命题,有益于纠正重理轻文或重文轻理的错误观念,全面发展。
3.教学准备工作点评:教学实施,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学者设计了学生信息素养调查表,对学生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充分做到了心中有数,也为进一步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提供了充足的依据。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开展学习,教学者还专门设计了“学习支架”:专题研究模板。它是以问题引领为核心的由一系列问题序列所构成的研究纲要,其参照体系主要是布鲁姆的六层认知结构和我们精心研究设计的“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由何”类问题所构成的二维教学问题设计体系。这些教学问题设计工具调整了教学从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发展时问题分布所占的比例,提高了教师的问题设计质量,提升了教学整体品质。
所有这些准备工作,为学生学习起到了扶持帮助作用,使学习目的更明确,有助于提高学习成效。
4.教学环境与资源设计点评:数字时代,技术助力
在《科学与艺术》中,应用到了网络、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信息化和多媒体设备。它们取代了教师传授讲解、板书设计的部分功能,也为学生搜索信息、交流共享、汇报展示提供了支持,构成了与传统的封闭式课堂迥然相异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学资料选择上,传统教学唯本本教学,教材似乎“神圣不可侵犯”。而本教案设计者围绕“较为理性、系统地认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这一集中的教学目标,打破旧有思维模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教材、改造教材、拓展教材,通过一系列专题式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先进教学理念。
5.教学评价设计点评;定性与定量并举
在教学评价设计上,周老师通过为《科学与艺术》设计教学效果评价量规,并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表现,形成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从而较全面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其中不足之处在于量规设计中的项目权重设置比较随意,描述内容仍不够明确,学生不易于进行独立的自评和互评。
教学实践效果点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科学与艺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践效果,检验和印证了教学设计的成功。
1.“科学家与艺术+艺术与科学家”实录点评
借助于合适的教学问题为引导,并且得力于教学前对学生信息素养进行的调查,学生的互动讨论与资源探究分析都进展顺利,效果良好:在探讨音乐、文学、哲学对爱因斯坦科学创造的影响时,主持发言的丁浩同学播放了一首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全班同学顿时沉浸在优美动人的音乐旋律所构造的宁谧氛围中,暂时摆脱了平日生活的紧张疲惫,身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愉悦。这一亲身体验使学生感悟到音乐的确可以陶冶情操、激发灵感,对科学家丰富的想象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
2.“学科与艺术+艺术与学科”实录点评
在研究音乐的物理基本构成时,学生利用一些仿真软件和自制的土工具做振幅、音频、共鸣的实验,对物理学知识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语文课似乎上成了物理课。但是,经过亲自实践体验,学生逐渐领悟到原来音乐之中到处都存在着物理机理,“艺术与科学”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这一专题的教学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3.“纯粹理论研究”实录点评
在这一重点专题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亮点。其中,尤以两处更为出彩,并且与教学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1)学生讨论“为什么达・芬奇所绘的蒙娜丽莎的眼睛似乎总是注视着观众”,这一问题是学生在基于老师的教学问题之上自己提出的;(2)争论“黄金分割究竟是一条美学原则还是数学原则(为什么)”。对于前一问题,学生通过热烈的辩论认识到达・芬奇艺术创作背后有着雄厚的科学基础。而对于后一问题,答案更是令人
吃惊。在唇枪舌剑的激烈交锋中,学生引发出一个具有哲学深度的结论:黄金分割原来只是实践中的经验常数,经数学家的科学总结才上升为一条美学原则,而它反过来又对艺术创造产生了指导作用,恰似辩证唯物主义中“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的关系,超出了教学设计者原先预设的答案。
这种让人倍感振奋的教学场景,让人深刻体会到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其实,学生都心怀无穷的疑问和强烈的学习兴趣,只是这种学习热情平时被种种因素抑制着,只要教师能够鼓励学生勇敢质疑、提问、究问,引起学生的学习热忱,他们的创造精神就会被大大激发。这一专题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无须对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和激烈论争过于担心,因为正是在这种看似与正统教学无关的问题中、在激烈的言语交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问题探究的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扩大和深化。
在本专题的某些教学环节处理上,还是留下了一些缺陷与遗憾。譬如:一些专题研究小组的代表上台向同学汇报学习成果时,只是参照演示文稿上的文字一条一条地念,不加以扩展补充,不能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表达形式来深入解释自己的观点。这种照本宣科的方式,使教师无法判断知识是否已内化为学生思想:而另一些学生则只对自己小组作品感兴趣,对其他小组的演示却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缘由,在于教师没有事先对学生的演讲汇报方式进行充分指导,没有明确要求各小组应该与其他组的问题探究结果进行互动、质疑或交流。
4.综合作业点评:促进学科教学和深度认知
“我们无法想象没有艺术的纯粹科学与没有科学的纯粹艺术会将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如果我们真的害怕面对这个问题,那么就先放下它,将艺术科学化,科学艺术化。创造出更人性化的生存空间!”“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两者互补而统一地构成了世界的美的极致,两者永远没有终点。科学求真,真中涵美;艺术唯美,美不离真,那都是热爱真、善、美的人不断追求的目标。”
上述两段文字摘自学生的综合小论文,从中我们或许可以窥见学生通过这一主题学习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事实上,“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一直是很多哲学家、科学家孜孜以求而从未解决的课题。尽管上述学生见解并不是十分完美精确的答案,但却实现了本主题单元的教学宗旨:锻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教学设计模式总评:问题化教学设计的成功
以“科学与艺术”为主题单元的教学案例,是一个信息技术支持的问题化教学设计案例。它的设计理念体现了问题化教学的诸多研究理念和操作方法,其核心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精心设计的高质量教学问题集为引导来开展教学。
事实上,问题化教学设计模式旨在通过教学问题集引导主题单元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问题展开学习,通过互相交流和教师点拨形成对问题比较完整的理解,从而发展学习者的高级思维能力。《科学和艺术》遵循了这种教学设计模式的指导理念,是一种亲身实践的探究方式,通过教师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了远比灌输来得更为扎实的真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二期课改的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具体的帮助指导,在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由于没有受到以往陈规陋习的制约,没有受到“填鸭式’灌输的影响,学生充分应用其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来帮助学习,能够对同伴的学习成果进行质疑,并通过热烈的质疑讨论和争辩将教学问题不断导入到更深的层次,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被大大激发,并得以长久的维持。
总的来说,该教学案例是一个优秀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化教学设计实践案例。
掩卷之后的点滴沉思:教学设计,任重道远
在《科学与艺术》案例中,我们为周老师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指导和设计策略,并反复修订了教学设计方案。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该案例的优秀性和受欢迎程度。然而掩卷之后,不禁还是要提出几个问题,供广大教师认真思索。
1.如何正确处理技术与课程的关系
在处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关系时,《科学与艺术》绝非并无瑕疵。结合这个案例,我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是,如何看待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思维技能发展之间的关联和主次定位?是“技术喧宾夺主、教学主随客便”,还是“教学为体,技术为用”?或许我们心中都早有答案,但在具体实践时,是否又会情不自禁地目标漂移而误入歧途呢?
2.如何增加教学案例的可操作性和表现力
《科学与艺术》的成功,是一个专家指导支持的绝版个案,还是可以让更多教师复制模仿和操作实施的案例?我一直认为,不可复制的知识是无用的知识。事实上,本人一直关注教学案例设计中“可复制知识”的重要性,并一直努力为教师们创设可以增强案例理念表现力的各种方法和途径。这一工作尽管细致繁琐,但我却认为它将使得更多一线教师受益,使他们能够分享经验和心理。在《科学与艺术》中,我设计并明确要求周老师采用概念图、作品图、教学问题设计、新课程标准、评价量规等新元素,从而使得该案例更加具有可读性、可信度和可操作性。对于这些新的设计元素,是否值得一线教师重点关注,并发挥完善?
3.如何用优秀的教学问题设计来触发学生思维
在《科学与艺术》中,优秀的高质量教学问题设计是使得教学得以热烈开展并取得优秀教学效果的引发点。这些问题设计,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高级思维能力发展。然而,限于篇幅,本案例只展示了教学问题设计的最终结果,却未能展示教学问题设计的过程,使得其他老师对“问题化教学设计模式”的可模仿学习性大为降低。为此,本人将在《曲案说案》专栏专门设置一“教学问题设计”点评活动,重点探讨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结语:每次辛勤的努力,都是积极的尝试
事实上,周伟老师是一个有主见和想法的优秀青年教师,并不轻易接受任何的建议和观点。在案例设计与实施期间,我们沟通甚至论争多次,总是在深入研讨之后,才能达到“理念的妥协与共识点”。周老师的精彩反思,以及我们之间的互动对话,收录在我的博士论著《问题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