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10 17:44: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开天辟地教学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篇(1)

大凡公开教学,我们常常能看到,上课前教师与学生有那么几分钟的互动,这种互动我们称之为课前“预热”。执教者通过这几分钟的预热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做好和学生的沟通,解除课前的紧张气氛、大致了解学生的学情。眼下,课前“预热”已成为公开教学的时尚。一直认为这种“预热”可有可无,有时甚至觉得只是一种“噱头”而已。前段时间,听了县实验小学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不禁为这两位老师的课前“预热”暗暗叫好,为他们精心设计下的“预热”而由衷折服――“预热”还真能热出课堂的众多精彩!

案例描述

5+2=?(特级教师金明东执教《穷人》)

教师面带微笑地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

师:同学们,喜欢玩脑筋急转弯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5个脑筋急转弯,大家可要珍惜机会,能答对一个已经很了不起了。

师:第一题,请听好:我们念完“实验小学”需要多少时间?

生抢答:6年。

生:不对,是1秒钟。

师:恭喜你答对了。

师:第二题,请听题:贝多芬弹钢琴为什么不用这个手指?(边说边翘起自己的中指)

生:因为这是金老师的手指,贝多芬当然不用。

师:脑子转得够快的。

师:第三题:古今中外谁跑得最快?

生:刘翔。

生:曹操。因为有句话不是说“说曹操,曹操就到”吗?

师:了不起,是个高手。

师:倒数第二题了,可要抓住机会了。请听题:有一天,小明乘上公交车,咦,怎么车上不见半个人?

生抢答:因为人没有半个的。

师:只剩下最后一题了。请看黑板:5+2= (教师边说边板书)

学生看看这题,没有人敢举手,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一个女生小心翼翼地举起了手。

师:这位同学,把你的答案告诉大家。

生:等于7。

师:对,非常正确。你是今天表现最出色的一个,老师为你的勇敢鼓掌。(并把7板书在黑板上)

师问一名学生:这个答案,刚才你想到了吗?

生:想到了。

师:可你刚才为什么不举手?

生:我想没这么容易吧,我怕我的答案让大家发笑。

师:同学们,今天,金老师考大家这一题,目的有两个,目的一,金老师要告诉大家,我们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我们一生中有许许多多像今天这样的机会,但有些人却拱手相让,有些与之擦肩而过,最后一事无成。趁这机会,金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人一生中机会很多很多,但机会往往属于那些自信、勇敢的人。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谁来猜猜?

生:与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文有关。

师:你的判断完全正确,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穷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5代表什么?这2代表什么?

生:这5代表桑娜的5个孩子。这2代表邻居西蒙的2个孤儿。

师:你从这个“5”字中还读懂了什么?

生:生活相当困难。

师:是呀,这5个孩子。吃的是 ,穿的是 ,而且夫妇俩成天工作,才 ,这就是“穷人”。(让学生口头补充)

……

课堂教学就围绕这“5”个、“2”个以及桑钠的“忐忑不安”展开教学。

课将结束时,教师又将学生引导到“5+2=7”这题上来

师:同学们,渔夫最后决断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过来养,这个结局出乎了桑娜的意料,这个结局让人在喜悦中有点心酸。现在你再来看刚才我们的这个算式,你觉得这“5+2”对于桑娜一家来讲还等于什么?

生:5+2=更加艰辛。

生:5+2=更重的负担。

生:5+2=更大的压力。

生:5+2=自己的心安。

生:5+2=快乐。

生:5+2=善良。

生:5+2=责任心。

生:5+2=爱。

生:5+2=一个家。

……

__天__地 (俞慧琴老师执教《开天地》)

课前,老师与学生互相认识后,就开始了自己的“预热”环节:

师:孩子们,听说,咱们班同学掌握的成语很多,今天向老师展示一下怎么样?不过,我要你们说的可是有特征的,必须是 天 地。

生:开天辟地

生:顶天立地

生:欢天喜地。

(老师把学生说的成语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生:哭天喊地

……

师:果然了不起,一下就说了这么多。老师想和大家合作着说,老师说前半个,大家接后半个,怎么样?

师:昏天

生:昏天黑地

师:翻天

生:翻天覆地

师:咱们小朋友,确实了不起。为了奖励大家,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关天地的成语故事:“开天地”,这还是一个神话故事呢!

接着便是组织学生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就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产生了。

师: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凭着自己的努力,把课文读通了。这是一个精彩的神话故事,如果要把这个神话故事拍成电视剧的话,老师认为可以拍成5集,课文中每一个段落各为一集。现在导演要求你给每集电视剧标上标题,你会用黑板上哪个成语作标题。

生:第一集昏天黑地

生:第二集开天辟地

生:第三集顶天立地

生:第四集翻天覆地

生:第五集欢天喜地

师:小朋友真聪明,用我们自己课前积累的几个成语给这五集电视剧一一起好名字。小朋友想先看哪一集呢?

……

引发的思考

课前“预热”已成为了公开课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成了课堂导入的前奏、课前的“热身”运动。既然已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那追求它的“有效性”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案例中两位老师的“热身”运动,“热”出课堂教学的诸多精彩,“热”出了听课老师由衷的掌声,更“热”出了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

一、“预热”热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升温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便是这良好开端的具体表现。生动有趣的课前“预热”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最大程度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中金明栋老师设置了5个脑筋急转弯,别小看这五个脑筋急转弯,这可是现今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所谓“智力游戏”。是这五个脑筋急转弯一下子把学生注意力拉回到了课堂,每个学生表现出了高涨的情绪。如果说前四个脑筋急转弯是为了调动学生兴趣,“5+2=?”这一题更是别具匠心,这一题脑筋急转弯是孩子们前所未闻的,造成孩子们的不敢“轻举妄动”。学生恍然大悟后,金老师的一番肺腑之言,合情合理,感人至深,学生怎能不被深深吸引呢?俞慧琴老师课前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的部分盘点,让孩子沉浸在对“ 天 地”四字词语的大搜索中,孩子们个个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谁还会游离课堂呢?这样的“预热”热出的便是学生的高涨的学习热情。

二、“预热”热出了学生的思维火花

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擦亮学生思维的火花。”的确,有效的课堂注重在教师的引导下,唤起学生的思维碰撞,擦亮学生思维火花。两个案例中学生思维火花得以闪亮,归功于这课前预热。“5+2=?”这一题随着孩子们对文本的进一步解读,答案已不仅仅停留在感性的数字――7个孩子上,而是有了更为理性的感悟:桑娜一家生活的更加艰辛、桑娜的丈夫肩上更重的负担、桑娜一家更大的生活压力、桑娜和丈夫的安心、桑娜和丈夫的善良、桑娜和丈夫的责任心、爱……

这些感悟的得出过程自然就是孩子们思维闪出火花的过程,此刻,孩子们对课文的主题有了深刻的感悟和理解。正是在这基础上,孩子们进一步体会到“穷人不穷”的深刻哲理。

“昏天黑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翻天覆地”“欢天喜地”这5个成语成为孩子给课文5个自然段做标题的选择过程,既是孩子们初步感知课文的过程,也是孩子们思维碰撞的过程。

三、“预热”热出了问题的有效和多效

篇(2)

关键词:通用技术 基础学科 整合

一、通用技术与其它基础学科整合的意义

1.是时代的要求,改革需要

随着时展,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社会对新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中通用技术”作为新课程改革中设立的一门新课程,是课程改革的创新标志。通用技术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研究我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它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提高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效果,是一个迫切的任务。

2.能使新一轮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我国首次将通用技术纳入普通高中的课程,部分学校的领导、教师对该门课程比较陌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更新,在教学中自觉地改进传统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使新课改落到实处。

3.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基础学科的热情

通用技术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一门课程。在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对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问题。本课题试图探索通用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通用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二、通用技术与其它基础学科整合的理论基础、依据和原则

1.理论基础

(1)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先生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把行与知、手与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异想天开”的能力。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显然,他所说的行与知、手和脑的统一,就是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重新认识知识,又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实践,把动手实践与动脑思考结合起来。他所说的“异想天开”和“开天辟地的大好佬”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2)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具有言语智能、数字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七大智能。大多数人在这七种智能的发展上都会有些差异,有些智能比较发达,有些比较普通。通用技术课程可以使某些对学术性课程并不敏感但在技术方面、技能方面具有特长和天赋的同学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

借鉴生活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通用技术教学要注重联系各门基础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让学生在学习通用技术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与其它学科的知识建立联系,让自己富有个性而又全面地发展。

2.通用技术与其它基础学科整合的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落实与进一步探索。

3.通用技术与其它基础学科整合的原则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的教学要和课标统一,需符合通用技术的特点,在通用技术课标的指导下和其它学科整合时要注意以下原则:一要具有启发性原则,预留出学生想象的空间,结合其它学科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二要具有趣味性原则,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三要坚持贴近生活的原则,拉近基础学科的理论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通用技术的距离,利用已有的资源完成教学;四要具有可操作性,与通用技术整合的案例,一定便于教学讲解,也利于学生理解。

三、通用技术与其它基础学科整合的方法

根据通用技术课标的要求以及其它学科的特点,在保证教学整体性的情况下,适当调整现有的课程结构安排,在通用技术的各章节寻找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探讨整合办法,形成整合方案。

1.充分分析通用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知识点联系,来构建教学内容,形成教学案例

先找到通用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有联系的知识点,然后分学科进行讨论,让通用技术教学内容能有机地嵌入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学习通用技术的同时,领悟相关基础学科知识,从而起到互相帮衬的作用。

通用技术知识点与其它基础学科的关联见下表:

2.找到通用技术的技术实作内容与其它学科实验的相同点,进行有机组合

通用技术强调的是学生的技术素质、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在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领略的实验中,也需要学生完成各种实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些基础学科实验操作讲解的引入来完成通用技术的教学,比如物理的力学、电学实验;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生物的膝跳反射等在通用技术的学习中都可以作为实例。

3.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展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引入、讲解、讨论或是课后作业,我们都可以利用通用技术和其它学科的联系,安排具体的任务内容。

四、通用技术与其他基础学科整合的过程及案例

通过我们研究通用技术和其它基础学科的内容,不仅找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经过实践、提炼形成与各个学科整合的案例。

1.联系物理学科,创设教学内容

通用技术的很多内容都为理工科的内容,它与物理学科联系是最为紧密的,在通用技术开设的初期,很多农村学校该学科的教师都是由物理学科转行而来,他们都在利用物理学科中的理论来指导通用技术的课程教学。在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通用技术设计一的四个内容中,“技术及其性质”与“设计的过程”两部份,也及通用技术设计二的“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第四章控制与设计”,都和物理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通用技术中占50%以上的内容,都可以与物理知识进行整合。教学设计时,在导入、讲解、分析、讨论以及总结的过程中,都可联系物理学科,让学生看到曾经熟悉的力学、电学、光学等都在通用技术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1)力学方面。在通用技术结构与设计教学中,不可避免地用到受力分析问题,而受力分析是也是物理中学习力学的基础。例如《技术与设计2》中有个小试验――了解壳体结构的受力情况,将3只鸡蛋分别立于三个瓶盖上,再在鸡蛋上分别盖上另外3只瓶盖,取一块木板放在上面,再轻轻将砖头或石板压在木板上面,结果发现鸡蛋能承受住好几块砖的压力而不破碎。我就叫学生按照物理力学的内容作图分析,分析其各部分的受力情况,总结鸡蛋为什么不会破。通用与物理的联系,这样不仅让学生感性上认识了通用技术的壳体结构,而且更理解了物理概念,复习了力学的有关知识。

(2)电学方面。通用技术教学中,在控制与设计的单元中,也选择了一些涉及电路问题的教学案例,这些知识与物理教学上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也是相关的。

通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模块的学习中,对传感器的作用及应用都有详细的讲解和实践,而在高二物理的电学中也讲到传感器、与门电路等这些知识。如果能把物理的这部分知识整合到通用技术中,这样就可以运用物理学中所讲的基本门电路、传感器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设计出通用技术中要求完成的自动控制及智能机器人等相关内容。经过这样过程,学生不仅能对通用技术的自动控制思想有所感悟,同时又能把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

2.联系数学学科,创设教学内容

经过对通用技术必修教材的分析,通用技术中大概有20%左右的内容与数学学科都存在很紧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通用技术设计一、设计二的设计过程与设计优化中材料的计算,图纸的设计等都是在利用数字知识,尤其是通用技术设计1的三视图部份,用到的均为高中数学空间立体几何的知识。因此,在通用技术中涉及到该模块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数学相关知识,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通用技术中的作用,让学生学以致用,体验知识转变为成果的价值。

比如在通用技术与设计1第3章第3节“设计的表达与交流”之“三视图”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已学的数学知识。三视图作为一种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与表达的一种常用的技术语言形式。利用学生熟悉的空间几何体及空间思维的基础,根据三视图的概念,尝试绘制其三视图是本节的任务。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有利于数学上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同时还可以达到通用技术上培养学生“能设计、会动手、爱劳动”的目标。课堂中经历三视图的作图过程,体验技术图样的魅力,真正掌握“能绘制简单三视图”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一种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通过这部分与数学的整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的认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3.联系生物、化学学科,创设教学内容

在通用技术中,大概还有20%左右的内容和生物、化学有密切的联系,具体表现在通用技术2的第一章结构设计与第三章系统设计这两部份内容中。其中结构设计这部分很多都是生物的仿生学知识,而在通用技术中讲解系统设计这部分时,“人体系统”“反应系统”等这些内容又和生物、化学发生联系。因此,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中,我们可以联系学生在生物或化学中熟悉的“人体结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氧化还原反应”等内容,增加通用技术与其它学科的“共性”元素,及时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学科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通用技术与设计1的第二章设计基础第一节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中,有很多著名的创造发明都是通过观察生物和动物的特殊结构和技能,然后不断试验而产生的,比如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同学们都不陌生,大家都知道是鲁班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草的边缘有许多锋利的小刺,然后回家照着这个原理做出了世界上第一把锯子。这个故事告诉同学们,大自然有许多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和思考,就有可能创造出奇迹。类似的例子还有人们从鱼类能快速在水中游动受到启发,设计出了流线型外形的潜水艇和汽车等。另外一个故事就是蝙蝠与雷达,蝙蝠的特殊构造同学们在生物知识中已经知道,通过这个故事就把生物学的知识运用到了通用技术中来,告诉同学们只要肯动手动脑,联系日常生活,联系生物知识,你也有可能很快会成为优秀的设计师。像这样的案例书上列举的只是少数,我们可以发掘更多的生物、化学方面的实例,启发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将学过的生物、化学知识与创造发明相结合,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

五、通用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后带来的成效

通过对本课题的探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在2003~2005年叁届全国创新大赛中,我校每年均有二名学生获金牌、一等奖,在重庆市的科技大赛比赛中近三年已有9名学生获一奖,多名学生获二、三等奖。通过对本课题的探索,通用技术课程结业考试的成绩也越来越好,今年合格率为100%,位居全区第一。通过对本课题的探索,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增强,学校教学质量也年年攀升,2011年上线率94.1%,2012上线率95.3%,2013年上线率96.4%,2014年上线率达98.6%,而今年达99.5%。

总之,通用技术课程虽然目前在我市未纳入高考,但它并非边缘学科,可有可无,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合理安排内容,对学生善加引导,那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建军,段青.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与案例.2010.

[2]韩钰.通用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广东教育,2008,(3).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03.

[4]何斌.通过多学科整合提高通用技术课的综合性和深刻性[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5]汪正华,如何进行高中通用技术教材的教学工作[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9).

[6]顾建军.通用技术培训手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化学课堂;勤动手;思维活

一、让学生的手“动”起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有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都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方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让学生的手动起来,既能满足手的要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养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实践中主动获得知识,掌握规律。但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在学校的硬件、师资等条件的欠缺下,许多本来应该有学生完成的实验都被教师的演示实验替代了,甚至连演示实验也省了,由“做实验”变为“讲实验”,这样,就彻底剥夺了学生“动”的权利,学生真正成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尽可能创造条件,还给学生做实验的权利,做到学生实验一个不缺,全部开设实验课。即使是教科书上规定的演示实验,也经常在我的指导下,让部分学生上讲台演示。这样做,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了,学习效率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让学生的手真正动起来,不是说在口头上,而是要真正落实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我在教学中的长期实践,始终把学生摆在实验教学的第一位,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论语・子罕》中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讲孔子能有步骤地进行教导。大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领受”。可见,教学中,启发诱导,激活学生的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也说过:“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当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学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是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出新时期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至关重要的。故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培养发散思维的习题,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和一题多答等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训练,从而灵活地掌握各知识点,进而达到知识迁移和掌握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反映,学生的成绩上不去,关键是学生的思维“懒惰”,不思进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我还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讨论、交流、抢答、竞赛、多媒体、录像等方式,不断激起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让学生觉得化学学习时常有新鲜感。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学生的思维要“活”起来,关键是教师要善于调动和激发。同时,课堂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怎样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可从三个方面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如何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并引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如何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赞扬鼓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因此,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的热情,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的交流“多”起来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要使学生相互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其中,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交流,十分重要。因为,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知识、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作为每个学生个体来说,他们的知识、经验是有限的,只有取各人所长,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获取更多的知识,使每个学生受益。如在前不久的一次教学中,在讲到“食品与健康”的课题时,我就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各抒己见。结果,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有许多问题是教师本人也没有想到、没有听到的。特别是这些问题的解答有相当多是由学生自己回答的,而且,学生回答的视角是多方面的,甚至是独特的,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因此,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学生,要知道学生的智慧和潜力是无穷的,我们作为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交流的组织者。学习成果的分享者。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和爱护学生大胆发言和交流合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让学生的情绪高起来

什么是情绪呢?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态度体验,是和机体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当学生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时,总是兴致勃勃,做什么事都乐滋滋的。这实际上是一种良好的心境。前苏联学者别利钦也指出,教师“一跨进教室的门槛,就要记住,你是一堂课的缔造者,你要是情绪不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就会使一堂课黯然失色,没有生气。”愉快的情绪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只有在给予学生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学生的自信心才会慢慢地培养起来。一种充满赏识的目光,一句充分信任的言语,一个正确合理的评价,都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因此,教师要及时有效地加以鼓励、肯定,“优”待学生所取得的成功,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点燃他们自信的火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赞许与希望。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实验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改变了过去“听、记、背、练”的被动状态。使学习活动更具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最大的变化就是蕴藏在内心深处的学习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主体性得到真正发挥。外在的表现就是对化学课产生了空前的兴趣。现在,学生普遍反映,他们比从前更喜欢化学课了。

篇(4)

中国古代的学制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就包括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也就是语言文字的音、形、义及其演变过程等。可见传统教学中就非常注重文字的教学。南宋教育家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为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浅薄,他在《童蒙须知》中提到了儿童的写字要求:“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强化文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要立足文字教学,切实为小学生今后的[www .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语言发展打下扎实的文字基础。语文课要注重文字教学,因为文字是有生命、有温度的东西,文本就是由一个个鲜活、灵动的文字之躯组成的,茶要细品,细品方知其味道;同样,优美的词句也要反复品味。

在教学《慈母情深》时,可以撷取其中的精彩字词,让学生细细地咀嚼、推敲,体会文字中的精妙之处、精彩之笔,挖掘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温度,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一句中的关键词“皱皱的、龟裂、酸、攥”,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钞票为什么是皱皱的?妈妈龟裂的手是什么样子?我的鼻子为什么一酸?我们从这个字词中能够体悟出什么呢?”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推敲字词,想象母亲工作的艰辛,挣钱不易,体会慈母的无私与伟大,伴随着小作者的情感跌宕起伏,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文字来震撼着孩子们的心灵,使语文课上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

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媒介。语文课堂首先就是要强化语文的专业性,以语文课本为中心来教学,把语文课堂变成语文的天地。课本,就是上课之底本。我们的语文教材编写是很严谨的,不管是精读文本还是略读文本,各个年级的教材都有着科学的、完整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梯级难度循序渐进。哲学大师海德格尔说过:文本阅读就是“徜徉在语言之途。”这里的徜徉就是散步的意思,但是徜徉比散步要更显得高贵、更显雅致、来得富有诗意。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教材知识的传授者,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喜爱,挖掘课文自身的文学因子,从文学的角度观照课文并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成为一种必要。文本的文学性首先表现在想象性,不仅文本本身是想象的产物,而且作为读者、教师、学生的角色在解读文本、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成功的语文教学,教师应该将学生引入文本、并使之沉浸文本,用心感悟文本的精妙之处,不但品味、学习文本的典范语言,而且努力体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情感与思想。而要达到这一境界,不是靠一些热闹花哨的外在形式,而是依赖于文本本身所蕴含的魅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刘勰这里讲的是创作,那我们的文本解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教师带领学生在文本中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实现时空的“穿越”,拓展了文本的内涵,体会文本的意象与情感。王崧舟老师在《诗意语文》中说道:“文本诗意,就是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言语秘妙。它可能是某种言语表现形式,也可能是动人的情感、独特的思想、深刻的哲理、重要的信息,或者形式与内容两者兼得,但这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存身于‘不朽的文字’中。”中国文学上素有“言不尽意”的传统,而“象”则在“意”和“言”之间搭起了一架沟通的桥梁。而文字的背后也承载着对于生命、对于自然的洞悉和感悟。最近许多语文教学专家呼吁:我们不要一味地关注文本“写了什么”,而要更多地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

比如在教学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时,我们要抓住这首作品“诗中有画”的特点,凭借文本将“诗”与“画”结合起来,直观地再现古诗的画意,鼓励学生去驰骋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体会出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如“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既富有自然的情景,又蕴含了生活的哲理。为了让他们深刻体会这首诗歌的寓意,可让孩子们在熟读的基础上,自己亲手画一画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两三枝透过竹林的桃花,昭示着春天的来临,嬉戏于江水的鸭子自由自在,在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小河岸边水草丰茂、密密匝匝,嫩绿色的芦芽尖悄悄地钻出头来,孩子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溢于画面。学生把文字变成了活生生的一草一木,对诗中的意境感受逐步加深,从而陶冶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美河山的情操。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引导学生多走进文本,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这也带领着语文教师返朴归真,让我们的语文课回归生活本源。

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内涵、外延十分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必须从人文精神积淀和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去把握,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与感染,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试想 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如果缺少民族文化的视角,那么他的语文课堂底色肯定是苍白的。比如外国人学习汉语,尽管他们认识了“小桥流水人家”,会读也会写,但是短时间内他很难体会出其中丰富的内涵和韵味,而同样的方块字,在中国人的眼中,就是一幅幅生动的江南烟雨水墨山水般的图画,它们蕴含的无穷美感与诗情,唯有具备这种文化基因的中国人方能真正地体会到。语文教学只有真正帮助孩子把民族文化之根植入心灵的深处,才能让他们体悟出这些方块字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真正润泽炎黄子孙的心灵家园。比如古代神话就是我们祖先们古代生产生活中的产物,是人类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解释人与自然的矛盾的一种畅想,它反映了人们一种“创生、创造”的思想。课文《开天辟地》这篇深化就潜意识地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天地间一切都被神灵安排得井井有条,中国神话中的“神”都生活在“上界”,人格上、道德上都是“美”的化身。教学设计之前,我想教师在文本解读上,除了文本表面的探究和挖掘,还需要对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对于教学内容才会有更清醒地认识。

文化就是一个民族血脉的传承和濡染,著名的文化学家皮尔森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语言和精神习得、积累的过程。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设计古典诗歌[www .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枫桥夜泊》教学时,他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以诗歌接受史理论为依托,在文化传承的背景下来组织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这一课设计精巧,起承转合,匠心独运。教师由意象“愁眠”入手,让学生在一堂课中穿越时空,倾听着不同历史时代、不同作者的心声,逐渐渗透文化意识,迭起,寒山寺那千年的钟声令人荡气回肠,王老师用自己的睿智和灵性,挥洒着经典文化的魅力,抒发着骚客诗人的情怀,充分展示着“诗意语文”大气厚重的魅力。

篇(5)

关键词: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一、课程纲要的启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由此可见,新课程在目标上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同时又力图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整合成统一的有机整体。矛盾的两面却又是统一的整体,这就需要我们以不同的维度来审视课程目标。

1、目标的层次性——用分类的观点审视课程目标

完整的课程目标一般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目标。宏观目标是指课程的培养目标,它反映了时代、社会和国家对学生发展的总体要求;中观目标是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它反映了国家对课程内部运行系统的整体要求;微观目标是指具体学科课程标准中的目标,它是宏观和中观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课程目标体系中也可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的目标。知识和技能属于低级层次的目标,它是掌握方法和获得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过程和方法属于中级目标,它概括的程度比知识和技能更高一些,是工具和武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属于最高级的目标,它实质上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是内驱力和政治立场(图1)。

2、目标的平衡性——用统一的观点审视课程目标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既可分割、相互区别,又是相互依存的。将传统教育普遍关注的知识和技能(俗称“双基”)、有所察觉的过程和方法、被人遗忘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都应该受到普遍关注。在具体的教学中,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可以看成是一个三维坐标系中的三个不同的维度(图2)。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某一学习过程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过程和方法,形成一定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因此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共同形成一个面,而且维持一定的平衡,如果任一目标的力量使用不当,都会导致教学偏离原来的方向。

3、目标的完整性——用系统的观点审视课程目标

新课程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人类个体的存在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个体存在的完整性不是多种学科知识杂汇的结果,也不是条分缕析的理性思维的还原。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意味着智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新课程努力改革既有的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把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力图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形式代替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在内容上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与“知识与技能”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承认学习过程的价值,注重在过程中把知识融入学生个体的整体经验,转化为“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

学生作为“整体的人”,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也应该是有机的“整体”,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期望三维目标的“整体”达成。因此,如何将课程的目标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目标并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并努力实践的。

二、课程目标的实现

课程目标在理论层面已经比较成熟,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审视当前的现状,不难发现,课堂教学主渠道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还存在着许多偏差。本文试图通过“生命的诞生”的透析,从教学系统中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诸要素角度,寻找课程目标的教学实现途径。

1、整合序列——从教学过程角度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所进行的认识过程,学生认识世界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同时还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应该是有序的,有效的教学源于有序的教学,有序的教学来自于对各种序列的深刻认识和有效整合。我们认为,教学应包括教学序列、知识序列、认知序列、思维序列和情感序列,而且它们是整体推演的。(图3)

(1)把握知识点

开展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组织整个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但它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作为“引子”把教学内容导出来,还应是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起点,所以它直接影响探究教学的进程和质量。知识点的产生是基于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非常清晰的领悟和理解的前提下,挖掘和提炼出知识的基本内涵,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具体的事物或现实生活创设丰富多彩的导入情境,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联想和想象空间,能让学生经过体验后有所感知。知识点应与整个教学内容有着广泛的、密切的联系,具有较强的发展性和开阔的空间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

“生命的诞生”一课,利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艺术家、雕刻家、画家、建筑家和诗人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及其作品《创世纪—创造亚当》引入学习主题——“生命是怎样诞生的”。首先,从科学发展的历程上来看,“神创论”是最早探讨“生命的诞生”的;其次,“神创论”属于非科学,与科学的假说形成鲜明的对比;再次,“神创论”和神话传说是学生较为熟悉的,贴近学生的经验;最后,通过名画欣赏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通过表达交流神话传说可以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连接知识线

学生发现问题或教师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提出假设,并开展探究活动,即探究性问题的提出和探究性活动的设计,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知识线应从点引出、为面服务,具有研究性、启发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符合学生认知高度,坚持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思想。

“生命的诞生”一课,主要针对“自然发生说”、“地球起源说”和“外星起源说”创设情境、建立假设,进而寻找证据,从而不断地旧的假说、建立新的假说。首先,这三个学说本身产生具有时间序列,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其次,假说的建立和证据的搜寻具有研究性和科学性;第三,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经历和体验假说及其实证,使科学方法的学习水到渠成。

(3)构建知识面

学生通过实验、讨论、推理、演绎、判断等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手、口、脑并用,对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但那仍是零散的甚至是不全面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进行归纳重整,深化和概括知识,发掘知识的本质和规律,最后形成完整的知识层面。

“生命的诞生”一课,从科学方法的层面去归纳重组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假说、实验和模拟,进而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就是将自然现象中获得的信息转化为研究的问题,然后根据已有的事实建立假说,再根据假说设计实验并验证假说的真伪,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不断进行。

(4)形成系统

开放学生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把对知识的理解转变成立体的、空间的思维,最后真正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逐渐深入,我们会越来越多地面对新的事物或新的问题。我们的学习如果跟不上这些新的事物就会落后。因此,教学中有必要把这些新的信息融入到课堂中来。同时因为教材作为教科书的特殊身份的局限,而学科知识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课堂教学的内容需要一定的拓展与延伸。

“生命的诞生”一课,使用“海底烟囱起源说”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并且逐渐领悟科学的本质——科学就是在已有的证据基础上建立假说,不断地寻找证据,解释自然现象,即科学是追求合理的解释,科学是发展的科学。同时继续应用学生已基本巩固的科学方法——假说进一步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以“切入点”、“重点”、“难点”等科学知识点连接成有序的知识线,在每一个知识点上建构知识面,最后形成开放的系统。

2、明晰结构——从教学目标角度实现课程目标

目标是课程所要达到的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它是以人的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因此,教学目标的结构要符合层次性、平衡性和整体性。教学目标的定位要体现阶段性和发展性。在设计具体课堂教学目标时,一方面,目标维度以及核心线索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相一致、相呼应;另一方面,要比单元目标更具体、明确。同时要更多地反映学习的活动和过程的信息,对学习水平的确定应该更加切合学生实际。

“生命的诞生”一课,以主要的教学线索分析教学内容,并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各个知识点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图4)。可见,并不是在每一个知识点上都有三个维度的目标,每一个知识点上的某一维度也并不都是只有一个目标,而整节课在三个维度上的目标保持相对的平衡。然而,教学内容之间可以有“类属关系”(包括“派生类属”和“相关类属”)、“总括关系”和“并列组合关系”,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给予较为准确的定位。

3、开境——从教学内容角度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思想、行为的总和。这就要求树立科学的教学资源观。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课程目标的要求为依据;其次,既应立足于当前需要,又应放眼于长远发展。从知识的结构、学力的水平、认知的水平、教学的进度以及资源的整合等角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取舍和调整。

“生命的诞生”一课的学习是研究和论证“生命起源”的过程,而在科学的历程中,有许许多多关于“生命起源”或“人类起源”的研究手段和理论论述,它们有着不同的表述和证据:如“神创论”、“自然发生说”和巴斯德实验、“地球起源说”和米勒实验、“外星起源说”和考古陨石的发现、“海底烟囱起源说”和现代深海形成硫细菌的事实、“生物发生律”和生物胚胎学的研究成果、“非洲人类起源说”和人类种族迁徙历史等。其中分别隐含着非科学的、科学的实证和模拟、哲学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以及技术上的DNA检测等思想和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作较为充分的了解,并将其作为教学素材和资源保留下来,适当地进行取舍和调整。

其中的“生物发生律”隐含着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这一哲学思想,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一要求过高,教学中应该避免使用,而应作为教师继续学习的资料。“非洲人类起源说”则表明了新技术在人类起源研究中的应用,在教学中不作具体要求,但可以介绍,让学生明白,技术的进步可以促进科学研究和科学的发展。

4、发展系统——从教学策略角度实现课程目标

(1)教学内容——符合科学的发展性

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是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教学内容,教师的责任是通过对教材的“再度开发”来保证学生的学习内容是有教育意义的,同时应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理解水平构成一定的智慧挑战。选择教学内容应吸取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力图准确把握科学发展的脉搏,勾勒出科学的整体轮廓,以实现知识重新构建为最终归宿。

“生命的诞生”一课,从神创论、“自然发生说”、“地球起源说”、“外星起源说”和“海底烟囱起源说”这一科学发展的时间序列角度组织教学内容,符合科学发展的历史,同时让学生领悟科学本质——科学是发展的科学,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重构。

(2)学生认知——符合认知的发展性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的学习是经历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是经验的改组或创造,是从具体事物和现象的描述开始,然后转向关系、定义、规律揭示的过程。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课堂教学,学生是从具体感知开始认知的,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按照自己观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认识事物,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随着感性认知的深入,学生需要对那些将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联起来的线索进行整理;从知识的形成到学生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转化,是通过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内化实现的。

“生命的诞生”一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神创论”作为“起因”,到学生相对陌生的“自然发生说”、“地球起源说”和“外星起源说”作为主线,最后用“海底烟囱起源说”作为拓展。

(3)学生思维——符合思维的发展性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主要产生于对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学生才能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追求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生命的诞生”一课,从三个生命起源假说的事实、假说、证据、验证等角度不断地引发学生的思考,从非科学的“神创论”到科学的“自然发生说”的正向、逆向思维,从“地球起源说”到“外星起源说”的正向、逆向思维,以及“海底烟囱起源说”的发散思维,从而不断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4)学生情感——符合情感的发展性

人的情感决不是自然成熟的过程,而是教育促其发展、成熟的过程。情感活动基于人的需要,又贯穿于人的兴趣、动机、态度、意志活动的始终。情感活动作为完整的人的心理活动的组成部分,总是发生、发展和表现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

“生命的诞生”一课,利用世界名画和神话传说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三个起源假说的探究过程和交流评价激励学生有效学习,再在对科学方法的总结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最后以“海底烟囱起源说”的拓展感受科学的无限魅力和科学本质。

三、相关问题的讨论

1、科学探究与双基的关系

国内外科学课程标准反映出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重视探究。如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基于探究教学的需要,允许学生就设计科学研究过程方面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展能力,学习知识”。无疑,探究学习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在双基教学与探究活动之间进行教学实践的合理分配,是国内外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普遍的认识是删除传统教学中被认为过难、过深的内容,代之以与探究活动有关的内容(图5)。然而,这种取而代之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则容易导致将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探究割裂。

我们认为,科学探究和科学双基教学应该是融合的,它们在课程中各有一定的比例。而且科学探究只有跟双基教学有效地融合,才能够在科学学习中体现出更大的功能和更强的生命力。在具体科学学习课题中,科学知识是载体,科学探究是方法和手段,科学探究的方法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科学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的方法(图6)。

2、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

可以这样认为,学生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就初中《科学》教学而言,通过实施探究教学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熟练科学基本技能,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这才是课程的真正目的。

教学是复杂的系统,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在操作上存在很大的难度。我们认为,“思维之心只能寓于知识之体”的观点也许更接近问题的本质,从而建构教学的多维融合开放动态螺旋模型(图7),或许能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朱清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第六册(九年级用)》[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6。

3、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

4、王磊.《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5、白月桥.课程标准实验高课程目标订定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4,(9):3—10。

6、刘启迪.课程目标:构成、研制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4,(8):24—29。

7、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5):3—9。

附件:“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第六册(九年级用)第一章演化的自然,

第4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第2目生命的诞生。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

1、介绍:作者简介。(旁白:资料1)

聆听

创设情境

2、欣赏:《创世纪——创造亚当》。(旁白:资料2)

欣赏

审美教育

问题

发现

1、设问:该画阐述了怎样的文化主题?当时认为生命是怎样诞生的?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传说。(资料3)

思考。上帝造万物。

谈论: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等。

观察和思考

“神创论”

联想和表达

问题

探究

3、小结:这些传说说明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就开始思索生命是怎样诞生的?

4、过渡:生命真的是上帝创造的吗?迫于当时的科学技术的背景,我们的祖先只能从精神上解释,它是带有政治和宗教色彩的,这种解释是非科学的,让我们以科学的眼光来研究本节课的主题。地球生命起源之谜,是科学上最大难题之一,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5、情境:影片(地球生命的诞生)。

6、交流:组织影片评析。

7、过渡:生命在地球上出现是几十亿年以前的事,事过境迁,历史不会重演。到底怎样去研究这一段经历呢?

8、介绍:米勒实验。

9、过渡:是不是生命真的在地球上土生土长的呢?

10、情境: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对陨石进行分析发现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生命基本物质。于是提出另一个假说:地球上的生命可能由陨石从外星空间带入地球。

11、资料:“外星起源说”。

【资料1】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达芬奇齐名的著名艺术家,兼雕刻家、画家、建筑家和诗人于一身。他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创作的任务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资料2】西斯廷教堂天顶上的巨大画幅《创世纪》描绘了九幅主题画,有上帝区分黑暗与光明、创造日月与动植物、创造鱼与海中动物、创造亚当、创造夏娃、堕落与亚当夏娃被逐出乐园、诺亚筑祭坛、洪水和诺亚醉酒。

【资料3】传说混沌的空间中,孕育出人类的老祖先——,经几万年,他把天地分开。临死前他把呼出的气体化作风和云彩,声音化作雷电,眼睛化作太阳和月亮,头发和胡子化作星星,四肢和躯体化作四极和五岳,血液变成江河,肌肉化作田土,就连身上的汗毛也化作草木,装点大地。天神女娲感到十分孤独,于是攫取地上黄土,掺水揉团,按照自己的样子,捏成个个小生灵,这就是人。用泥捏人太慢也太累了,于是她取了一根藤子伸进泥潭,然后猛地向地上一甩,溅落的泥点都变成了人,从此大地布满了人的踪迹。

【资料4】随着深海探测的深入,20世纪70年代对加拉巴哥斯群岛洋中脊火山喷口的研究表明海水在深海烟囱中经受了高温影响下的系列变化,可能形成原始生物化学物质。深海烟囱与炽热岩浆直接连通,温度达1000℃,周围海水沸腾,冒出的浓烟里富含金属、硫化物,热水中富含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和氨气,这是一个既有能量又有生命起源所必需的物质环境。鉴于深海形成硫细菌的事实,推想原始生命可能就在那里诞生,由此又提出了“海底烟囱起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