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经验

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经验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30 19:25: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经验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经验

篇(1)

一、山东省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由于生育政策与群众生育意愿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当时实行了以各级政府为主体、依靠行政手段强力推动,自上而下、一抓到底的行政管理模式,使我省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遏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然而,随着各项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管理不断创新,人口计生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管理体制和工作方式方法的不适应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日益显现。为改变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模式,全省各级进行了有益的试验和探索,计划生育群众自治成为改进人口计生工作管理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摆上了重要位置,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山东省实行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探索试点阶段。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各地开始自行探索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模式。1995年,中国计生协老会长宋平同志看了临沂市沂南县和庄村发挥协会作用,搞好村民自治,给予了充分肯定。济南市章丘县提出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潍坊市寒亭区提出了“计划生育村级自治”、泰安市肥城县提出了“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等。以1997年11月彭佩云同志在潍坊市寒亭区的题词“依法管理、群众自治、优质服务”和1999年5月姜春云会长在德州市宁津县红庙李村的题词“红庙李村计生协会工作出色,事迹突出,保持了全县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为标志,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在全省、全国正式提出并叫响。

(二)总结推广阶段。在探索实践、总结提炼的基础上,1999年5月,省人口计生委、省计生协联合在泰安市召开会议,总结推广了泰安市发挥协会作用、推进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的经验。2001年11月,根据省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要求,省计生协会调研了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由领导小组下发了调研情况通报。2002年3月,省人口计生委、省民政厅、省计生协联合下发了《关于搞好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大对群众自治工作的推广力度,并提出了创建群众自治合格村和模范村的要求。

(三)发展提高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威海市建立了“两委负总责、协会当骨干、家庭为中心、群众做主人”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姜春云会长给予了高度评价;2004年,泰安市提出了构建“自治、自主、自觉”的计划生育工作“三自模式”新机制。当年,“以自治为基础、自主为途径、自觉为目的”,加快“三自”进程被确定为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目标。2009年,省人口计生委、省计生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有关移风易俗、利益导向和男女平等村规民约内容的指导意见》。 2010年省人口计生委、省计生协下发了《关于开展以深化群众自治、完善村规民约为重点的千村(居)示范活动的通知》,山东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计生协在计划生育群众自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山东省实行计划生育30年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全省少生了5000多万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在此过程中,计划生育协会在积极推行基层计生群众自治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随着我省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发展,计划生育协会进一步组织积极参与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发挥重要载体和作用,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力量,其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计生协在计划生育群众自治中的重要地位。开展计划生育群众自治,从根本上说要靠群众参与,靠群众内在动力、靠群众思想觉悟,还要靠有效地把群众组织起来 ,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计划生育协会是从事人口计生工作的群众团体,是协助政府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组织形式,其性质和工作特点决定了它是参与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的群众组织载体 ,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计生协会在计划生育群众自治中有四大优势。一是组织网络优势。基层计生协会有健全的组织网络,协会理事和广大会员分布在农村的每一个角落,为推进计生群众自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群众组织保证。二是群众工作优势。基层计生协会的理事、会员来自群众,植根于群众之中,他们可以把计生群众自治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做到每家每户每个人,能协助村两委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三是情感威望优势。基层计生协会成员中,有一批“五老”和社会贤达,他们有群众基础,有威望,与群众联系广,情谊深,在推进群众自治中碰到一些矛盾和问题,由他们出面做工作,就能迎刃而解。四是人才众多优势。基层计生协会组织中,有一些专业大户、技术能手、乡村医生和私营企业主,他们在组织群众、引导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生育服务时,具有明显特长和优势。计划生育群众自治有了计生协会的参与,就使自治的开展有了群众工作基础,有了骨干力量,有了具体组织者和参与者,就能有效地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实行“三自”,使计划生育群众自治能够深入开展、不断地推进。

(二)计生协在计划生育群众自治中的重要作用。1.通过组织建设,从机制上对群众自治的落实起到推动作用。计生协会经过30多年来的发展,已成为宗旨明确、网络健全、制度规范的群众性团体,对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的作用已日渐明显。基层计生协会以育龄群众为主体,以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专家、老农民或退休职工等社会贤达为骨干。其工作任务有四个方面:组织会员带头学习国家、省计划生育方针、政策、法规,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带头勤劳致富;经常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积极开展有利于育龄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各项服务活动,为育龄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排忧解难;参与计划生育的民主管理和监督,倾听育龄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2.通过宣传教育,从思想上对群众自治的落实起到引导作用。宣传教育具有广泛性、持续性、结合性和社会性。广大基层计生协会会员通过书写板报、墙报、标语,发送计生宣传品、交心谈心、组织文艺演出等方法,大力宣传基本国情省情、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识、计划生育工作思路,总结计划生育工作经验、典型,使计划生育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3.通过优质服务,从行动上对群众自治的落实起到桥梁作用。基层计生协会的优质服务主要是通过结对帮扶、开展生产、生育和生殖保健服务以及为贫困户、受灾户捐款捐物,缓解燃眉之急的生活困难等方式进行的,不仅能根据对象户的个人、家庭状况结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提供技术培训、信息咨询、资金扶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来帮助对象脱贫致富,还能通过思想开导、政策法律宣传、家事互助等方式解决对象户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并可以通过积极配合计生技术服务部门开展生育和生殖保健服务,协助做好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药具上门、生殖保健、少生优生工作,避免和减少育龄群众非意愿性怀孕与计划外怀孕的发生,保障广大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弥补计划生育行政工作中难以涉及的一些不足,增强了育龄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主动性,变“要我”实行计划生育为“我要”实行计划生育。4.通过利益导向,从经济上对群众自治的落实起到巩固作用。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行“三结合”,就是坚持农村人口计生工作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以突破根深蒂固的传统婚育观念,解决农村居民实行计划生育之后,劳动力减少、老无所养的问题,从而使群众的生育观念产生变化,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行动。

三、目前推行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山东省的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的推行是健康的。但是从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运作情况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认识还有差距。一些乡村干部认为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繁琐复杂,是“天下第一难事”,广大群众的生育意愿和国家的生育政策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需要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来推动,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在自我约束和管理上存在欠缺,同时,村民自治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群众基础,条件还不是很成熟。二是村规民约还不规范。一些村制定的计划生育村规民约,村民应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极不平等,对村民规定的义务、限制、制约措施多,享有的权力、民主、政策措施少,过分强调村民的违约责任,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违约行为频繁,很难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三是经费保障不足。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计生部门对计划生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大,但在村、组计生干部的报酬落实上仍显不足。虽有明文规定村计生专干工资按村支书工资标准的80%计发,但由于各方原因不能全面落实到位。有的村级没有任何活动经费,无法适应工作需求。四是村民参与意识还不强。当前,绝大多数地方的群众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相当淡薄,虽经多方宣传,但一些群众对村民自治工作仍漠不关心,给工作全面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五是协会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主要是没有摆正协会工作的位置,有的认为协会工作无关紧要,忽视了协会在村(居)民自治中的载体地位;有的把一切都归功于协会,这显然也是不切实际和经不起推敲的。

四、发挥计生协作用,搞好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应把握的几个要素

(一)提高认识是前提。应本着“两委负总责、协会当骨干、家庭为中心、群众做主人”的工作机制,着重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强化领导意识。把实现群众自治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要结合实际,出台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实施方案,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强化责任意识。镇党委书记和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群众自治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负责人,各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能,认真做好具体的工作指导。同时,把群众自治列入计生工作目标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检查、督促落实,做到奖优罚劣,促进群众自治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建章立制是关键。在推行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中,应该把握住两个关键性环节:一是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制定要统筹兼顾。计划生育村规民约是实行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的依据,也是规范干部依法管理服务和群众婚育行为的准则。要注重合法性,不能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要注重民主性,集思广益,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要注重针对性,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要注重可操作性,要通俗易懂,利于实施。二是实施计划生育合同化管理。要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合同的形式具体落实到位。在各级层层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基础上,委托协会小组长与广大育龄群众签订遵守计划生育合同书。合同要根据育龄群众的不同特点,在内容上有所区别,让群众见到实行群众自治的好处,自觉地计划生育,为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开展铺平道路。

(三)队伍建设是保证。实行计划生育群众自治,没有党支部村委会的重视和强有力的计生协会组织网络作保障,很难顺利开展。一是要成立群众自治领导小组。县乡(镇)成立计划生育群众自治指导小组,各村也要成立领导小组,使工作层层落实、有人管事办事。二是要配强一支村级计生协会服务员队伍。对村级计生服务员进行考核,把有文化、年轻、有工作能力、责任心强的优秀青年充实到计生服务岗位上来,充分发挥队伍的带头作用。三是成立计划生育评议监督队伍。聘请有思想觉悟、有群众基础、有工作能力的各界人士为评议监督员,加强对计生群众自治工作的监督指导。

(四)群众参与是根本。如何使计划生育群众自治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广大群众的意愿,群众参与至关重要。一是村规民约的制定、合同管理程序上要让群众广泛参与,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求,让群众明白自己应该履行哪些义务。二是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推行计划生育群众自治要让群众协助、参与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的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真正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

篇(2)

……

刚才,田劳模就马园联村工作的经验做法向大家进行了详细地介绍,讲的很客观,也很具农村工作实际,对全县农村自治具有很强的指导、借鉴意义,实现了我县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一项创新。马园联村通过扎实的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得到联村群众的大力支持,为全县带了个好头。接下来,大家还要实地参观联村建设情况,希望大家要认真学习马园联村好的经验,借鉴好的做法,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好的基础。有关具体要求,接下的会议上县委领导同志将做进一步安排。下面,我们实地参观马园联村的建设。参观完毕后,要准时返回县委招待所贵宾四楼会议室继续开会。

……

继续开会。

刚才,我们实地参观了马园联村,听取了马园联村经验介绍。下面,请部分乡镇主要负责同志进行发言。

首先由东古城镇党委做经验介绍,乡(镇)党委做准备;

由乡(镇)做表态发言,乡(镇)做准备;

由乡(镇)做表态发言,乡(镇)做准备;

……

下面,请宣读《联村自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

下面,请许书记做动员讲话;

……

最后,请宋书记讲重要意见。

今天这次会议开得非常成功,一些乡镇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宋文明书记站在全县的高度,对联村自治工作讲了重要意见,讲得很深、很透、很具体;许书记对联村自治及其他几项中心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对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下面,就会议贯彻落实情况,我再强调三点:

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这次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对于联村自治工作,县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市委也一再强调,要把联村自治形成冠县基层组织建设的靓点。通过今天这次会议,大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回去后,要认真组织乡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宋书记、许书记的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联村自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学习《联村自治章程》,把会议精神贯彻好、落实好;把会议的有关文件学懂、吃透、弄明白。同时,做好党员干部的动员发动工作,把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引导到联村自冶工作上来,统一到县委对联村自治工作安排部署上来。

篇(3)

虽然曾在县支行的会计和信贷岗位上工作过6年,但随着农发行业务领域的拓展,业务种类的充实、经营发展理念的转换,如今支行的工作内容和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在区分行机关工作的思维角度和方法模式也有所不同,加之县与在地域、经济、文化、人文、民俗方面的差异,这种种差异都要求我尽快转换思维、转换视角、转换观念、转换角色,做到情感相融、同甘共苦,让自己迅速融入到这个新的集体之中,真正成为县支行的一份子。

一、对挂职锻炼的理解

多种多样的磨砺,可以积累经验,能够丰富人生。作为区分行首批挂职干部而言,我们要对挂职锻炼有一个端正的认识,树立从零干起,甘于吃苦、勇于奉献的信念,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在基层学习锻炼做好服务。置身一个全新的环境到县级支行,深入农行工作的一线前沿,这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我们应尽快适应新环境,克难奋进,解决好挂职期间遇到的学习、工作、生活、社交等各方面的变化和困难,让自己经受住各种挑战和磨练,实现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全方位提高。挂职锻炼是区分行党委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搭建了一个深入学习的平台,我们应全身心的投入到基层,扎扎实实去学习和工作,以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切实起到锻炼的目的,踏踏实实为基层行做些实事。

二、对基层行工作的浅显认识

县支行作为-线基层单位是政策执行的终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会计结算、客户营销、计划信贷、信息技术、文书档案等日常业务,还有行政后勤、党群工建等常规管理工作。从我来库车行,就参与了筹办职工食堂、社区净化环境卫生、治安整顿、民族团结、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创建、行务接待等工作,接受了企业文化建设检查、安全保卫、保密工作检查等其他非业务工作,这对于一直从事业务工作的我而言,其间的庞杂繁琐是我始料不及的,其中的艰辛也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由于领导班子成员变动,需要调整成立名目繁多的领导小组就有40多种。支行一个部门要面对上级行的多个部门,一个岗位要承担上面几个岗位或部门的工作,同时还要很好的完成当地相关部门安排的各种形式多样的工作任务,让我切实感受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左右逢其源,方可安太平”之难。

通过和县支行员工的接触,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农发行员工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默默无闻认真工作、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深切体会到县支行的经营管理在新疆分行整个系统建设中的重要性,体会到基层实际工作的艰辛和复杂。

一是县支行工作的综合性较强,既要求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研究分析能力,又要求有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切实执行能力,才能够准确领会政策文件精神和贯彻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县支行是我行工作的前沿战线,直接与企业、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打交道,涉及到方方面面,相对变数较大,工作较复杂,企业情况各有不同,不是一眼能够看到底、一个药方治百病的,需要灵活机动、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不能因循守旧,死搬教条,所以对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要求比较高。

三是县支行工作比较具体,直接面对政策执行终端的一线员工和企业人员,要把政策文件要求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才能做好服务工作,所以在工作中对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求比较高。尤其在南疆,少数民族占比较大,双语服务的必要性显得更加重要,大多数长期在南疆工作的同志都会双语,对此,我给自己制定了每周学两句维语的计划。

四是支行工作头绪比较多,人员相对少,面对庞杂细琐的各项工作,要注意细刷梳理,抓住重点,统筹兼顾,所以在工作中,对重点工作与全面推进的统筹协调要求比较高。

三、在基层行应如何挂职锻炼

首先是当好学生,挂职锻炼是让我们到基层行去学习提高,应不拘于原来的工作领域和业务范围全面加强学习,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分析、研究、总结,学习领导们长期积累的工作方法、经验和高超的领导艺术,汲取群众们丰富实际的民众智慧,不断积累充实自身的工作经验。

其次是做好助手,服从支行和地区行的调遣,真正将自己溶于县支行的集体中,以支行主人翁的姿态全力完成行领导和上级行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立足本岗,做好分管的工作,团结班子成员,帮助行领导想办法、出点子,多深入群众,尊重每一个同事,真心、细心、尽心地倾听群众的心声,坚持原则、切合实际地帮助群众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协助行长全力推进我行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4)

一、继续加大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宣传力度,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各县市、各部门法制宣传教育的议事日程和“五五”普法的内容之中,把语言文字工作列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和双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之中,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举办专题讲座、设立报刊专栏等形式扩大宣传范围,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的语言文字法律意识,逐步形成依法管理语言文字的社会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社会用字管理,依法加强社会用字的监督检查。

目前,社会用字使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牌匾、广告、公路指示牌、地名指示牌、公示牌、名胜古迹的名称及说明中。语言文字的使用管理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特别是与工商、交通、卫生、民政等部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自治州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都应当积极配合,各负其责,努力营造全社会对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重视氛围。

在“十一五”期间,自治州将重点对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用字进行规范,使二类、三类城市重点领域的社会用字步入正规。提高编辑、记者、校对、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歌唱演员、影视字幕机操作员和牌匾、广告制作等行业人员的少数民族文字语言正字正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应用水平,逐步实行凭证上岗制度。

三、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建设适应新时期需要的语言文字工作队伍。

各县市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尽快充实业务工作人员,扭转过去那种以兼职人员来应付语言文字工作的局面。根据实际需要,举办语言文字业务培训班,提高语言文字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要加强工作交流,不定期要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交流会或业务会议,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提高语言文字工作机构指导能力。

四、加强翻译工作和翻译队伍建设,实行民汉两种文字行文。

目前各县市、各部门翻译队伍呈现调出多、调入少或补充少的现象,造成翻译队伍比较薄弱,直接影响了翻译工作的开展。根据《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规定,尽快补充因调动或提拔任用而产生的翻译空岗问题。各县市应加大对翻译人员的培训力度,举办培训翻译人员的长短期培训班,为基层输送和培养翻译人员。

目前各县市、各部门普遍存在着一种文字(汉文字)行文的情况,给少数民族群众占多数的乡(镇)和部门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为此,各县市、各部门要加强民汉两种文字的行文力度,根据各县市的语种需要使用民汉文字同时行文,召开大小会议要根据参会人员情况设置翻译,特别是政策性强、事关农牧民切身利益的事项一律要使用民汉两种语言文字。

凡在自治州行政区域内开展各种大型活动或召开重要会议,所使用的宣传标语和会标,应一律使用民汉两种文字。

五、抓好双语学习,加大双语学习的工作力度。

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新党发〔2004〕2号)精神,开展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活动,建立以学校教育为基础,以县乡基层干部为重点,以窗口服务为示范的双语学习长效机制,以保证各民族干部群众双语学习活动的持续有效开展;要建立以各级党校和院校为依托的双语学习基地。对少数民族干部进行汉语强化培训,重点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汉语水平。对选派到基层工作的汉族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等进行集中培训,使其掌握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同时,结合自治州的实际情况,通过双语学习教材、录制音像制品,电视教学节目等形式,加强双语学习,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的双语水平。

六、继续做好社会重点领域的统筹协调工作。

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自治州语言文字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积极认真地承担和履行工作职责;各县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要切实加强对本地语言文字工作的宏观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检查、督促工作。

自治州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要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总结自治州的语言文字工作,表彰在开展语言文字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各县市语言文字工作机构,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逐步建立有效运转的宏观管理机制。从而形成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各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格局,使语言文字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七、认真做好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

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必须抓好宣传动员、培训测试、建章立制、自查自纠等方面的工作。要发挥党政机关的带头作用,教育的基础作用,新闻媒体的示范作用,公共服务行业的窗口作用。各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行使管理监督职能。进一步发挥城市的中心辐射作用,以城市语言文字工作为中心,辐射基层,推动农村,带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发展,使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在全面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积极稳步地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和少数民族文学语言正字正音水平培训测试等工作。

继续对相关职业人员进行普通话培训测试和少数民族文学语言正字正音水平培训测试,对相关人员坚持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或少数民族文学语言正字正音水平等级证书上岗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对培训测试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培训测试工作沿着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健康发展。进一步抓好、维吾尔人名汉字音译转写规则的实施工作。

篇(5)

一、物色合适人选,以正规形式明确职位和职责,增强自信心

农村治保组织人员几乎完全来自于农村、农民,存在普通一个特征是基本素质差,表现在:其一,文化知识水平低,思想、政治觉悟低,自私、自利,安于本分的小农意识强。所以物色治保会组织人选不容忽视,当慎重对待。原则上应挑选那些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进步,有政治觉悟,最好有工作经验和能力,在周围群众中能一呼百应,有较高威望的中、青年人担任治保主任,主持治保会工作;其二,思想消极腐朽,观念陈旧,总认为农民干工作,一无风险,二无责任,打不了饭碗失不了业,工作干得好坏并不重要,种好责任田才是自己的老本行。有些农村治保主任这样想,自己只不过是村里为了应付上面工作的需要,临时聘用而已,并没有得到群众的认可和上级领导的重视,于乡于村无名无分,何苦出力干工作,就连工资还不一定有保障。于是对待工作不闻不问,该拖就拖,得省就省,导致了工作棚架,无法落实彻底。以上作为人的主观因素束缚了治保会应有的职能作用,很不利于工作的落实。对此,我们所采取了如下解决措施。一是更换治保组织,清除老、弱、病、残、素质差、不起作用的治保主任。二是以乡人民正度文件的形式明确各村治保主任,制发工作证,明确职位和职责范围。三是使治保主任享受副科级待遇,实行由乡财政统一拨款,由派出所视其工作完成情况,来综合评定工资的级别和高低。以上措施的落实,充分调动了治保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切实解决了治保人员的自卑消极思想和经费难兑现等现实问题。

二、实行责、权、利挂钩,激发工作主动性

倘若已经建立一套完善的治保会制度,使治保人员也明确了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不等于制度已经落实,还需要一种动力促使他们主动去履行职责。这种动力就存在于他们自身,要靠我们采取措施去激发。笔者认为,建立互利关系,实行责、权、利挂钩,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权,就是授予治保主任一定的权力,使他们在工作中敢说敢为,做事比较有力,能在群众中产生威信。比如,我所根据每个治保主任的工作实绩,给予他们一定名额的申请为群众减、免费办理户口证照的权力,这样群众会求助于他们,也就会信赖和听从于他们,如此多层次的互利关系,从而方便了工作。利,就是把工作成绩与个人所得到利益联系起来。治保会作为一种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工作做得好坏完全靠他们的自觉性,所以需要用条件去交换,用利益去诱导,靠实施奖罚制度来约束。20__年底,黄寺岗镇党委、政府通过对治保会实行年终考评,根据成绩表现,给予了不同程度的物质奖励,而且我所每年还表现突出的治安主任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切实让他们感到只要干好工作,就能得到公安机关和党委、政府的鼓励和认可。

三、坚持定期培训,逐步提高治保人员的业务素质

农村治保会的建设应当保持与治安形势的发展同步,与派出所的工作改革同步,因此要坚持不断地提高治保组织的整体队伍素质,重点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和法律知识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此,我所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坚持在每月的治保主任例会上,把学法律、学业务作为例会的主要内容,所长、指导员轮流给治保主任授课,同时解答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并[,!]且将过去定时定点在派出所召开月例会的方法,改为流动式的现场会,每月轮流到各村召开治保主任会,一方面保证了所领导能及时下基层了解治保工作的进展情况,一方面促使他们相互走一走,看一看,学一学,增强了相互竞争、监督和勉励促进的意识。

四、灵活运用工作方法,讲求方便实效

对待治保会工作,方法不能单一、生硬,要结合实际,从方便实效,便于操作的角度出发,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为治保主任减少工作上的难度,而且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如果在工作上过度地为难治保主任,就会使他们产生压力重,吃不消和不胜任的感觉。为了避免治保主任存在这种心理,针对多数治保主任对书面写作感到繁琐的情况,我所专门设计了《治保会工作情况月报表》,取代了以往的每月工作小结的文字材料。除做好治安室各项工作记录外,其它非特殊情况只口头汇报,只要求在例会上将每月的工作情况,如调解民间纠纷、打更巡逻、“四防”工作,不安定因素排查,以及暂住、流动人口变动情况,常住人口出生、死亡等情况,以数字的形式上报,这样即简捷明了,又丰富了信息内容。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肯尝试,灵活运用,收效十分明显。

五、充分发挥治保会的职能作用,推动平安杯创建活动

篇(6)

一、始终树立为民办实事的意识,巩固基层民安建设

“要以人为本,把关心群众疾苦作为执政为民的重点工作,解决好民生民安问题。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要以此为‘指挥棒’,为百姓谋利益,建设幸福。”保障民安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发展的最终目的。社区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小分子,只有切实保障社区的平安、基层的平安,整个社会的平安才能得到保证。全区各级干部要始终树立为民办实事的意识,更多地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做到执政为民,通过实实在在地推进民安社区创建活动,从根本上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利益,实现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和谐的目标。要以此次创建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全区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认真学习金厦街道“干一件,成一件”的工作态度

近年来,金厦街道在执行落实好各项面上工作的同时,相继在城管示范路、物业管理进小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以及今天的民安社区创建等工作上,做好认真探索思考,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最近创建“民安社区”的工作,已经起了个好头。

当前,站在赶超进位、建设幸福的新起点上。面对体制、机制和土地资源等条件的限制,也面临“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严峻挑战。金厦街道这种开拓创新、自加压力的精神和“干一件、成一件”的创业态度对我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幸福建设,弥足珍贵。做每一件事,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关键是我们如何保持和拥有这种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一抓到底的决心!希望全区各街道、各部门认真学习金厦街道的这种干事精神,在努力做好面上工作的同时,不断开拓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探索推动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的新举措,通过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工作,在完成上级“规定动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立足一年抓好几件“自选动作”,干成几件事。如果每个单位每年都能干成几件事,一年全区就可以办成很多件事,几年积累起来,的面貌就能大变样,民安社区的构想就能实现。

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力推动民安社区建设

是的老城区、中心城区,面临着基础设施滞后、财政收支压力大、城市管理负担重等问题,解决民生民安问题的压力很大。但是,只要我们认真思考,认真想办法,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其实有很多社会资源可以为我所用。只要我们通过发动社会力量、整合盘活辖区各种优质资源、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建设,用现代的理念经营、开发、建设、管理中心城区,就能闯出一条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发展路径,实现社区建设良性循环发展。在民安社区的建设活动中,要高度重视居民群众和驻区单位对安全、稳定、整洁、文明、法治、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求,广泛宣传民安社区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动驻辖区单位参与建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打造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消防安全、风尚文明、人际和谐、居民自治、党建扎实、幸福安居的新型民安社区。

四、健全制度、强化职能,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今天会议上,印发我区《创建“民安社区”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对创建工作提出了详尽而具体的安排,希望全区各有关街道、部门按照意见的要求,加强领导,健全制度,通力合作,抓紧做好各项筹建工作,切实完成“民安社区”的各项建设。下面我提几个要求,希望各街道、各部门切实做好: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及时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创建民安社区工作纳入街道主要领导年度述职和社区主要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要深入宣传,营造氛围。要精心制定计划,多角度、多层面宣传各街道在推进创建民安社区工作中的特色做法、工作经验,积极宣传创建民安社区工作的意义、原则、方法和工作部署,进一步统一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使推进建设民安社区工作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要发挥职能,形成合力。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加强配合,大力支持创建民安社区工作。要改进方法,转变作风,充分发挥各自职能,支持各街道开展创建民安社区工作。各街道要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切实推进民安社区的创建。

篇(7)

关键词:农村“四老”人员 ;新疆稳定发展;管理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十一五”规划出行以来,国家、自治区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一直加大财政投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放入重要地位,为此,国家及自治区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关注民生的惠民政策,农村“四老”人员补贴政策就是其中之一。“四老”人员是老人中的先进群体,他们在党和国家的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尤其是在新疆,农村“四老”人员在促进新疆稳定发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如今老龄化发展速度超全国1.4%比例的新疆,“四老”人员将会持续影响着社会,就对新疆目前的维稳形势,如何更好的发挥这支先进队伍在维护新疆稳定中的作用值得我们一番思考。

一、新疆农村“四老”人员管理工作现状

农村“四老”人员管理工作的实行作为基层工作,乃是维护新疆稳定发展的关键。了解新疆目前的“四老”人员工作实行状况以及获得的成效,对我们更好的做好“四老”人员工作,更好的发挥他们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一)新疆农村“四老”人员管理工作实施情况

为了答谢“四老”人员对新疆农村工作所做的贡献、继续的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1995年自治区党委出台了生活补贴政策,2010年把老军人纳入到了生活补贴发放范围之内,2012年初提高了“四老”人员生活补贴标准。随之,新疆各地州积极、认真的对待“四老”人员工作,并按照当地情况,出台了农村“四老”人员服务管理办法,相继实施了农村“四老”人员“四厚”关爱工程。具体情况如下:

1.政治上厚待农村“四老”人员。通过思想发动、坐班值班、设岗定责等措施,促使农村“四老”人员发挥余热,使农村“四老”人员真正充当起了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模范带头人。具体为:上门送学习资料、召开座谈会、每月一次组织集中学习、给“四老”人员安排相应的职务等。

2.生活上厚养农村“四老”人员。各地州按照自己的情况,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发放了生活补助,并保障了补助标准不得低于自治区确定的标准。同时,在各类惠民政策方面优先考虑了“四老”人员。除此之外,个别农村实行了“四老”人员补助与考评等级挂钩管理办法,大幅度提高了考评合格的农村“四老”人员生活待遇。

3.重大节日厚爱农村“四老”人员。每逢重大节日,安排人员去探望与慰问农村“四老”人员。尤其是对卧病在床、病情严重的四老人员乡镇党委会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探望与慰问。

4.丧葬事物厚葬农村“四老”人员。专门成立了管理丧葬事物的领导小组,开展了管理工作。组织了所在村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及宗教人士参加了悼念仪式,保障了去世的少数民族“四老”人员的葬礼按民族风俗习惯进行。各乡(镇)按照自己情况,向“四老”人员家属给予了一定数目的丧葬费用。

(二)新疆农村“四老”人员管理工作初见成效

在新疆,农村“四老”人员管理工作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他们在现今社会中的作用。

1.政治觉悟有所提升,发挥起了宣讲员作用。农村“四老”人员本身就一支见识广、具有一定政治觉悟的群体,另通过定期学习并阅读有关政治材料,使他们的政治素质更胜一筹,达到了一定的层面。加之他们在社会群众中的威望以及地位,通过他们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有了一定的成效。

2.做好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纽带,发挥起了信息员的作用。由于“四老”人员与广大群众的生活是最贴近的,他们比政府工作人员更容易融入到广大群众群体里,因此,他们顺利的担任起了信息员这个职务,及时的收集和向政府机关反映了广大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协助政府切实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3.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活阅历,成功发挥起了调解员作用。“四老”人员凭着人生阅历,对于村里发生的各种矛盾纠纷,顺利的进行了调解,加之他们备受群众敬爱,说话也有相当的分量,调解也有了一定的功效,对于制止和处理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及及时化解群众之间的对立情绪,团结大多数,孤立极少数,共同对敌有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4.借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顺利发挥好了监督员作用。做好群众工作是维稳工作的关键,农村 “四老”人员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良好的群众基础、党性强的优势,成功担任起了“监督员”的职务。在做好政府及党的工作时,给予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做好了监督工作。

二、新疆农村“四老”人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四老”人员管理工作的实行,虽然有了一定的成效,但离最初想达到的预期效果还是有一定距离,仍然存在着多重问题。

1.对 “四老”人员的党性教育和树立服务宗旨意识力度不够。个别“四老”人员党性意识明显淡化、缺失服务理念、工作积极性不高、立场不坚定,这些在某一程度上突出了“四老”人员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个别乡(镇)不够认真对待此项工作,更多的是在敷衍行事,导致“四老”人员中个别人员也随之忽视党性教育以及服务宗旨意识的灌输教育。

2.帮助“四老”人员,在个别乡(镇)只局限于发放自治区下达的补贴、节假日前去慰问。个别乡(镇)不会按“四老”人员真真需求去帮助他们,只是按自治区要求敷衍行事。甚至有些乡(镇)办事效率很低,不按时发放补助。

3.各个乡(镇)普遍缺乏老年人互动场所,“四老”人员与外界的联系数之甚少。已经没有能力去担任家庭重活、同家人去下地干活的“四老”人员,因缺乏老年人互动场所,每日的行程就是在家里度过,与外界的联系特别少,因此无法更好的发挥自己作用。

三、提升农村“四老”人员管理工作效率的对策建议

自2009年以来,新疆稳定形势日趋严峻,尤其是在南疆地区更是如此。要想发挥农村“四老”人员在新疆维稳工作中的作用,就必须改善管理工作。具体对策建议为:

1.从政治上不怠慢对农村“四老”人员的厚待。农村“四老”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低,个别人员中存在政治觉悟低等情况,因此不能邂逅对他们的教育工作。不过,他们已年过60,身体状况欠佳,因此,集中式学习不适合老人家,应采取更加随和的方式(走访)来完成对“四老”人员的教育。另外,给“四老”人员安排职务时,尽量按照他们实际情况来安排。

2.从生活上照顾好“四老”人员。保证“四老”人员的各项经费按时、足额发放,从不拖欠。每逢重大节日慰问“四老”人员的同时,还应安排人员定时不定时的看望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起居,解决实际困难,把工作做得更到位。定期组织“四老”人员去县、市医疗机构检查身体状况。

3.健全“四老”人员文化娱乐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不但使老人的业余生活过的充实,还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有益处,另外,在老年文化娱乐中心“四老”人员可以更多的接触其他老人,娱乐的同时,可以向其他老人宣传党的好政策、好制度。让其他老人确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回家后教育身边的子女以及亲朋好友,可以使党的宣传更广泛,对于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新疆稳定大有帮助。

4.从法律上照应“四老”人员。在个别少数“四老”人员子女中也有一些道德败坏,不顾老人生活起居,虐待老人的子女。为了制止这种情况蔓延,不仅加强道德上的宣传,还应从法律上保障老人的生活起居照顾,应严厉处罚不照顾或虐待老人的子女,保障老人老有所养。

总之,做好新疆农村“四老”人员管理工作,对于做好维稳工作大有帮助。(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