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一计算机总结

大一计算机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10 20:36: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一计算机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一计算机总结

篇(1)

时下的企业,又开始你追我赶地做“加法”,与十年前大搞集团化经营,非常类似。只追求规模,不追求效益与经营质量,不免让我们这些从业者担心。企业运作与管理,也是一种“轮回式”的运行,要实现“螺旋式”上升,那才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如果只是简单的模仿与跟风,那到头来留给社会与政府的也只是个“空壳儿”。

在十几年前的那场集团化风波后,很多企业用失败总结出了“只有走专业化,才能出人头地”。其实学习老外的战略管理,专业化与多元化经营,本来就是一种战略的选择与决策。决策又是有相对科学的分析法,不管是“PEST 分析模型”,还是“SWOT分析模型”,还是“价值链分析模型”,还是“战略时钟模型”等,都可以找到类似《计算机指导书》里一样的步骤。

可发展中的中国社会与企业,决策的艺术性一直很浓。成功,就是神话与传奇;失败,也没有多少人为之惋惜。

多元化经营,没有市场优势或技术优势,本身就会困死娘胎,更何况经济政策不是非常稳定,那就更加弱不禁风。

大部分企业“跟风”能力很强,创新与钻研能力薄弱,于是“什么都会一点儿,可什么都不精”。撑门面可以,当“台柱子”可不行。一遇到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资源配置分散性,无法取得差异化与集中化的竞争优势,刚对弈就会败下阵来。

循着供应链进行扩张,是很多企业成功运作之道。做自己熟悉的事情,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这样才是有的放矢。

数字营销,数字社会,指数管理后,政府与企业都在为数据忙碌。有水分也行,喊口号一定要量化的,把目标说的长远一些,这样数字就大一些。决策者们,一看数字热闹,可年底一计算,入不敷出。

数字的攀比,使得企业迅速“催肥”,博得当地政府一笑。专业化之路,走着、走着就演变成了多元化之路。企业一旦进入了“加法频道”,开始的容易,“刹车”却很艰难,结果往往是“费力不讨好”。

与其等到胖了再减肥,还不如在平时就保持身材,增加“眼睛看的、心里想的、手写的”一些东西,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活得更有自信;多吃素、少吃荤,活得更长久。

越瘦越精神,越瘦越健康!对于已经开始有脂肪肝的人来说,瘦身是多么难得,也是多么期盼,可现实会左右为难。上路了,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壮士也好,神仙也罢,在于经历而已。

篇(2)

关键词:创新训练;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43-02

“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在原“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基础上拓展而来的。教育部高教司于2006年11月设立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首次在国家层面上直接面向本科生立项,旨在通过创新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一计划于2006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试点,2011年开始,教育部决定把原来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把原来的“创新性实验”一个项目拓展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三个项目。

一、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组织形式

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下面简称“创新计划”)是面向本科生(1至3年级学生),以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的形式展开的科技立项项目,一个项目一般限3人参加。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由选题,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的设计、准备、实施和项目完成后的总结等一系列工作。创新计划目前只对部分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地方所属高校开放。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的申请计划直接向教育部提交,由教育部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地方所属高校需要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向教育部提交申报计划,再由教育部组织专家论证通过。

二、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目标

教育部最新下发的教高函〔2012〕5号文件明确指出:“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1]。

三、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与管理

1.提高全体认识,做好宣传和申报组织工作。各级组织部门要注重引导学生申报项目和参与训练过程,认真做好项目申报的宣传发动工作,向学生宣传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背景、形式、要求、目的和意义等。在申报项目时,力求学生自愿与选拔相结合,一般要求申请者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精神,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择优录取,选取创新性强的优秀方案向上级推荐。

2.制定配套管理措施,政策上保驾护航。学校不仅要从政策上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活动的开展,而且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使大学生创新计划进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此,可以考虑把创新项目作为选修课程开设,参加项目的学生能由此获得一定的学分。对于通过创新计划认定的项目,可替代部分与专业教学相近的实验或实践课程学分,通过验收的项目计算第二课堂学分。此外,学校可制定相应的评奖、评优和免试研究生的优惠、倾斜政策,引导和鼓励学生多产出创新成果。

3.创造良好外部条件,为创新计划实施提供物质保障。各高校可以依托学科优势,建立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结合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国家或省级教学基地、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实验区等等,建立本科教学与学科建设密切结合的教学体系,推进多层次、多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开放学校创新实践教学科研基地,实施自主型、开放性的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为学生创新训练实施提供良好外部条件和物质保障。

4.加强跟踪管理工作,确保项目的有效实施。对于获得批准的项目,要狠抓落实,切实执行。把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中期检查、终期答辩工作列入到学校本科教学督导的工作计划。组织专家认真做好项目的中期检查工作,听取项目中期汇报,并跟踪后续工作成果。在进行中期检查时,特别要注意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如学生在项目进展中碰到困难,更改题目、更换指导教师等,要及时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创新计划提供师资保障。鼓励校内教师,特别是有科研项目和科研实力的教师担任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导师,积极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的创新训练和实践,可以实行双导师制。定期组织项目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参加全国经验交流会议,多方接受先进的组织和指导经验,组建一支稳定的、既有科研项目实践水平又有指导学生实践经验的优秀导师队伍,为有效实施大学生创新计划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

6.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不断探索新路子。在校园内营造一种创新文化氛围,为参加创新项目的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支持有创新计划项目的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和共享资源的机会,探索一套从大学生创新计划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四、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思考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举措,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创新人才培养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执行一个项目就能完成的工程,而是需要大学阶段一系列的综合训练培养才能达到目标。因此,高校应该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为契机,大力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下面我们就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提出几点探索性建议:

1.重视基础教育,谨防拔苗助长。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基础教育。要特别重视大学数学、英语和计算机三门基础课程的教学和训练。由于学生在大一时就可以参加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很容易导致学生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项目中,导致只重专业、忽视基础的倾向。如果不及时引导就很容易助长急功近利的风气,不仅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反而容易造成人才的夭折和损失。

2.把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首先,教师必需牢固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一套合适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引向探究历程,把创新意识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事物,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敢于质疑,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其次,教师要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把学科前沿的内容不断地注入教学内容中,把科研过程中的科学精神与研究方法带入到课程教学中。

3.搭建多种科技竞赛平台,建立团队式创新活动机制。充分利用各种科技竞赛平台,如“挑战杯”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等,在科技竞赛平台上,学生通过亲身设计、制作和运行各个环节的技能训练,激活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借助各种竞赛或创新训练计划建立相应的竞赛或项目组,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协作完成实际任务。利用学生社团建立各种创新团队,近年不少高校在这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如华中科技大学的dian团队、联创团队等都是十分成功的例子[2]。

4.做好拔尖人才的发现、跟踪和持续培养工作。对于从各种竞赛或项目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要及时发现,跟踪服务,重点培养。对这些学生可以实行特别的精英培养模式,为他们提供进一步的跟踪培养方案,例如,配备专门的导师、提前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习,或提前跟着导师做实际课题等等,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拔尖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

篇(3)

【关键词】北京大学;E-learning;北大教学网;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8―0005―06

一 信息技术推动各国高校教学改革

在网络时代里,信息技术不仅是推动高等教育机构变革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各国大学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进入21世纪之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中国研究型大学的首要目标,在此过程中,基于互联网的信息通讯技术同样也扮演着关键角色。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雷顿•克里斯腾森(Clayton Christensen)[1]曾提出一个名为“颠覆性技术” 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当代信息通讯技术就是这样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它将可能影响研究型大学一切活动的所有方面,如课程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影响到它的组织架构,如学术架构、师资结构、募款捐助和行政管理;甚至还会把这种影响扩展到更加广泛的整个高等教育领域之中。为了应对各种新挑战,研究型大学将不得不在诸如教学、研究、服务和管理等方面做出重大转变。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者、密歇根大学前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特(James J. Duderstadt)[2]曾敏锐地指出:“信息技术对研究型大学的影响极有可能非常深刻、迅疾和具有突变性――就像它曾经而且还会继续对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及其他社会机构已经产生的巨大影响那样。研究型大学的领导者必须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颠覆性力量,在凝聚共识和基础上,形成富有远见并切实可行的信息化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继续保持发展和繁荣。”此后信息技术在美国高校中的迅速普及应用验证了他的预言,信息技术确实正在改变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与运作方式――整个校园开始走向数字化时代。

回顾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校园”(E-campus),并依托各种技术工具和手段来推动高校的全方位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高校发展的共同特征。其中,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核心职能之一的教学,无论从教学手段,师生交流方式,还是教学组织等方面,都受到ICT的影响。1999年,美国著名的IT咨询机构Gartner公司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高校中的普及应用,利用诸新技术工具所辅助的教学(Technology-enhanced instruction)正在逐渐发展为一种可能给大学教学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新教学组织形式。它不仅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扩大教学信息传播的空间和范围,同时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极大地拓展教师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途径,最大程度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推动教学过程的组织重心从以教师向学生倾斜,并促进教学内容超越教科书的局限,向基于互联网的海量资源延伸……尽管从许多方面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在目前来看仍然是不成熟和不完善的,但从其发展潜力来看,它很有可能成为影响大学教学改革之革命性因素……一言蔽之,这就是E-learning”[3]。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ICT不仅是现代社会之基石,同时更能够为学校创造新颖及开放的学习环境。在ICT的影响下,学校的教学模式已从传统‘教师为中心’转换为‘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的形态已经改变,ICT所扮演的角色愈趋重要,E-learning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4]。

作为一种建立在ICT基础之上的教学方式,E-learning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是利用网络技术来制作、传递和管理知识,实现师生互动和教学资源共享的新教学组织形式,其目的在于通过加强知识传递的效率、拓展师生互动交流的途径和方式来实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目标”[5];也有研究者称之为“无所不在的学习”(Pervasive learning),认为E-learning可实现“任何地点(Anywhere)均可学习”、“任何时间(Anytime)均可学习”、“任何信息(Any data)皆为学习内容”和“任何设备(Any device)都是学习媒介”[6],极大地拓展了学习之形式与范围。不过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目前各国高校学生仍以全日制在校学习为主,基于互联网的学习为辅,因此当前高校E-learning的实际应用模式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斯迪芬•文森特•兰克瑞(Stephan Vincent-Lancrin)[7]认为,高等教育领域内的E-learning可被分为三类 :

辅网络课程:是指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在网上课程提纲和讲义,学生通过电子邮件及网上资源的链接获得。这是最简单的E-learning应用模式,对师生的技术技能要求最低。

混合模式课程:在不改变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的情况下,教师将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放在网络上进行,如教学教义、提问答疑、作业提交和批阅、在线测验等。学生通过网络完成课程的学习内容,如在线讨论、在线测验,或网上协作和分组学习等。这是目前高校应用E-learning的主要模式,可以较有效地兼顾面授教学与在线学者的优势,同时避免其诸多缺陷。

完全在线课程:绝大多数的教学活动都通过网络来进行,师生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学生可以从不同的城市、国家或在不同的时区学学里的课程。这是典型的远程教育的应用模式,目前在各国高校中主要用于继续教育或在职培训等,较少用于全日制学生教学。

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各种形式的E-learning已成为各国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高校中,当1999年Gartner第一次关注E-learning时,当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2%的美国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电子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到2002年,这一比例则上升到30%;而在2008年的调查报告中,Gartner的研究者发现,“高校教育领域内利用技术来支持教学活动的发展趋势依然显著,在过去十年中,完全在线的课程数量继续保持上升,而同时更令人注目的是,混合式E-learning的增长速度最为迅速”[8]。调查数据显示,9%的课程通过完全在线的方式(online)来教授,45%的美国高校课程是通过混合式E-learning的方式来实施。预计在未来2-3年内,应用混合式E-learning的课程比例可能达到55%。

在美国的影响下,欧盟于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5年分别制订了eEurope 2002、eEurope+、eEurope 2005到i2010 Initiative 计划,其中皆强调利用ICT来促进教育机构适应社会发展之要求。在2003年12月,欧盟曾专门颁布了“E-learning方案”,提出高等教育机构的E-learning发展规划:逐渐发展在线学习课程,鼓励各国院校之间的虚拟流动,并建立欧洲虚拟校园。在此计划促进下,欧洲大学的E-learning发展迅速。在欧盟的一份研究报告[9](PLS RAMBOLL,2004)中,调查数据显示,超过50%的受访大学正在与本国其他大学合作开设E-learning课程,并且合作关系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在这份调查报告中,根据大学E-learning的应用水平,研究者将200所欧盟会员国大学分为四大类,其中E-learning应用较佳的大学比例达到85%。尤其令人注目的是,研究者认为,在E-learning应用模式上,部分大学达到了利用ICT来重新架构和设计课程内容与方式的程度。具体来说,就是将远程教学与大学实际面授教学相互结合在一起,即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在欧盟诸国之中,英国的高等教育信息化一直名列前茅。英国“高校信息系统协会”(UCISA)2008年的一项针对164所高校的调查数据[10]显示,在受访高校中,平均76%的院校已制订E-learning发展规划,目的在于“从整体上促进教学质量”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UCISA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使用E-learning的高校中,应用比例最高的是混合式E-learning(50%),其次是辅助式E-learning(48%),同步E-learning(完全在线学习)比例则最低(4%)。

在亚洲地区高校中,E-learning应用也同样进展迅速。2004年2月,“英国经济学人”(EIU)The 2003 E-learning Readiness Rankings[11]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目前全球至少有60个国家已经开始进行有关E-learning的相关准备工作,各国均将E-learning视为提升国家竞争力之关键策略。在排名顺序中,E-learning准备情况居前三位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分别是: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这说明,在亚洲的E-learning准备和应用方面,这三个国家和地区名列前茅。例如,2007年韩国高校开始“高等教育E-learning行动计划”,各地区以竞争的方式选择一所高校作为本地E-learning支持中心,支持中心将配备演播室、教学系统等先进的设备,同时承担促进地方大学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共享等任务。截止到2007年,政府已累计投入约87.27亿韩元,建立了10个地区中心,涵盖各地95%的大学和学院[12]。调查数据显示,韩国国立与私立大学E-learning的利用率已达到了97%;包括淑明女子大学、亚洲大学、世宗大学、中部大学等,有480所研究生院通过信息手段进行授课。同时,作为亚洲地区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新加坡也非常重视E-learning发展。根据新加坡信息技术标准委员会(ITSC)针对中小学、高等学校(IHL)和中级学院(JC)实施的一项E-learning调查[13]显示,超过80%的师生都在使用E-learning课程内容;2005年,新加坡教育部的教育技术司进行的一项调查[14]数据显示,75%的学校已开始使用学习管理系统。从生均LMS使用成本来看,都低于20新元。相比于2003年时的50-80新元,已有大幅度下降。新加坡最著名的三所公立大学(NUS,NTU和SMU)都非常重视E-learning之应用。例如,1997年,NUS的教学技术中心(CIT)创建了一套名为“整合式虚拟学习环境(IVLE)”。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为教师实施E-learning提供一个统一的技术平台,让师生通过互联网来管理和支持教学活动。到了2004年,全校将近有90%的课程运用了edveNTUre 系统平台,本科生课程的采用率是96%,研究生课程的采用率则是75%。CED的调查数据显示,87%的学生对于edveNTUre系统及课程表示满意[15]。

综上所述,显而易见,E-learning已成为各国高校近年来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内容,这一点与近年来国际上高等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热潮之不断高涨的大背景直接相关,充分展示了信息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 北京大学E-learning建设与发展状况概述

作为国内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之首倡者,北京大学向来重视信息技术之作用,一直走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前列。自20世纪90年代建成校园网之后,北大一直在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科研和教学中诸领域之应用,目前已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校园网络之一,建成基于目录服务的校园网用户管理系统,实现了校园网用户的统一认证、统一管理和统一计费等。校园网已经通达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校园网上的计算机已超过4.7万台。北京大学校园网提供多种接入方式,师生可自由地使用有线、无线、拨号等手段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入校园网。这些基础设施为北大全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信息化提供了基础平台。

考察北大的E-learning建设状况,整体来看,作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的E-learning发展与应用概括地经历了三个阶段:

自主探索阶段(1990s-2003):学校无统一的技术平台,教师根据兴趣自主使用,技术工具纷繁多样,对教师的技术操作要求高,工具主要包括自主建设的课程网站、E-mail、校园BBS、Ftp及各种专业的课件制作软件等,发展缓慢,全校E-learning课程不足百门。

多平台共用阶段(2004-2007):开始使用课程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对教师的技能要求有所降低,但全校同时使用多种系统,分属于不同部门,使用方式和数据不统一,操作方法复杂,很难通过教师培训向全校推广。多系统和缺乏统一规划制约了发展,全校E-learning课程约400余门。

全面推进阶段(2008至今):E-learning被列入全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整体规划,全校开始使用统一的“北大教学网”作为E-learning平台,功能较全面,技术门槛大大降低,具有基本信息素养的教师可很快掌握。同时由专门机构负责培训、推广和技术支持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全校E-learning建设,目前全校E-learning课程已超过1000门。

概括来看,在2004年之前,北大E-learning主要体现在部分IT技能水平较高的教师开始创建自己的课程网站,并将自己的教学讲义、阅读文献等内容上传供学生课后下载学习;同时,也有教师利用北大校园BBS的课程教学版来提问答疑,或者利用E-mail、Ftp等方式来提交作业和交换教学资料等。这一阶段北京大学的E-learning主要是教师们自主创建个人的课程网站用于辅助教学,所采用的技术工具和手段也纷繁多样。当时受校园信息化的整体软、硬件基础设施、联网条件和师生应用技能等因素的限制,北大E-learning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和自主应用状况,在全校中应用E-learning的课程总数不超过百门,并且分页于各个院系,理工科的课程网站要多于文科。

直2004年之后,北京大学开始将E-learning纳入数字化校园整体规划之中。北大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制订和了“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2006-2015年)”,其中明确指出,在未来十年内,北京大学将建立起一流、稳定和高效的教学平台,优化教学过程,使得广大师生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有效的工作和学习当中,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综合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实现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网上辅助教学;为教师提供有效的网络备课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创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基地;对教学的状况进行有效评估,为实现科学的教学评估和决策提供支持。这可以说是北大E-learning被正式纳入学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之中。

2004年,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以自主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 启动了E-learning的应用工作。当时,由于此教学平台功能的限制,同时还在使用另一个教学平台用于大学英语教学 。此外,北大的部分院系也根据学科教学特点开始自主开发或利用开源软件(如Moodle等)建设院系自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如光华管理学院和教育学院等)。这种各自为政和发散式的E-learning发展策略虽然在建设初期体现出一定优势,为校内师生使用E-learning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权,降低了建设成本,但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这种多平台同时使用的发展模式则开始逐渐显示缺陷:一是随着用户数的不断增加,自主开发E-learning平台的并发用户数承受能力受到了极大挑战,系统的稳定性较差;二是各种教学平台不统一,使用方法不同,教师无所适从;三是随着E-learning应用的深入,自主开发平台的功能已无法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但由于经费和人员等方面的限制,自主开发模式已难以为继。自2004至2008年期间,北大的E-learning课程仅建设了400余门,明显落后于北大管理、科研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在借鉴国外高校E-learning发展经验的基础之上,北京大学开始考虑建设全校统一的E-learning系统,以便为北大E-learning应用提供一个长期而稳定的发展平台。2008年,学校选择了Blackboard 8.0作为全校统一的E-learning平台―“北大教学网” 。此后,北大的E-learning建设进入第三个阶段。从技术上来看,北大所采用的Blackboard平台的核心组件包括三部分:教学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和社区管理系统。同时,为实现平台功能的多样化和适合北大教学的自身特点,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以Blackboard为基础,结合Adobe Rapid E-learning Solution、Apple Podcast Producer、视频点播系统、课堂反馈系统和课堂自动录播系统等,共同构成了“北大教学网”的技术框架(见图1)。

自从采用全校统一的E-learning教学平台之后,在学校各教学管理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北大的E-learning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实践证明,选择一个恰当的技术平台是建设和应用E-learning的重要基础。教学平台选择恰当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培训、应用和推广工作。

三 北京大学E-learning之推广与发展策略

技术平台建设仅仅是E-learning应用的开端,后期的应用培训和技术支持至关重要。为快速而全面地推进北大E-learning发展,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制订了全方位和立体化的E-learning推广策略,并将之纳入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中。具体来讲,北京大学推动E-learning的方法和策略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和支持队伍:集中力量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教育技术服务队伍,将现有人员划分为技术支持、教学应用、推广培训三个小组。技术支持小组主要负责平台的日常维护、网页设计和媒体制作;教学应用小组专门从事教学设计、课程建设和教学实验,力图充分发挥中心的优势力量,对教师教学设计方面进行指导;而推广培训小组则主要负责组织培训,小组成员采取院系联络员制度,通过对学校各院系定期或不定期地发放通知,与院系相关人员积极沟通,了解需求,从而设计符合院系自身特色的培训规划方案。同时小组还负责相关宣传资料的设计与实现等。

第二,以案例课程为基础,设计了基于北大教学网的Blended Learning教学模式:为使教师们在教学中尽快掌握北大教学网的基本应用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设计了一个基于北大教学网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将传统的面授课堂教学与E-learning有机结合,供教师们在教学中参考和应用。在此教学模式中,“课前的网上备课、通知预习到课堂面授,再到课后的网上讨论、分组协作、网上作业、批阅作业、师生网上交流”的循环模式充分体现出E-learning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方式。

第三,自主学习与培训相结合,为师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服务:为推动北大教学网的实施与推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展开多种形式的培训,包括在线自主学习和面对面培训。每周二和周五分别面向学生、助教和教师展开有针对性的常规性培训。通过上述这些有针对性的体验和培训活动,有效地实现了针对教师、助教和学生三个层面的培训与指导。

第四,以“教学新思路”项目为抓手,利用案例课程推动全校应用:为促进面授与E-learning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新思路的应用与发展,在学校教学主管领导的支持下,北京大学展开了“教学新思路”教改项目的创新与探索,这是北大近年实施的第一个跨学科性的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的主要目标是以“北大教学网”的应用为契机,推进北大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改革,促进研究型学习、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工作。

第五,多种途径宣传北大教学网,树立E-learning品牌服务形象:为树立北大教学网在北大师生中的品牌形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门设计了北大教学网的徽标,并精心设计制作了北大教学网宣传页、培训月历手册和通知门贴等宣传品及礼品,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扩大平台的推广面和影响力。

第六,利用开放课程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当前,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已成为发达国家高校资源共享的共同发展趋势。美国MIT目前已将近2000门课程向全球开放,中国也建成数千门精品课程。目前,通过北大教学网,北京大学已有超过200门的开放课程向全球开放。这对于提高北大的社会声誉、促进国际交流和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正在成为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上述多形式和全方位的培训、推广和宣传,北京大学的教学信息化建设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7月,北大教学网的月平均点击访问量已超过30万人次,活跃课程数也达到2300余门,活跃用户数达到8000余名,成为北大校内师生登录最频繁的系统之一。

四 北京大学E-learning应用效果评估

为全面了解北京大学E-learning应用与推广状况,及时了解教师需求与学生反馈,适时调整培训方案与推广策略,研究者对全校E-learning推进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在2009-2010年期间共组织和实施了“北大教学网教师应用技能培训效果调查”、“‘教学新思路’项目满意度及北大教学网应用效果调查”、“北大教学网学生满意度调研”和“北大教学网教师接受度调研”4次针对北大师生的调查和访谈。

在教师和助教问卷中,调查数据显示,56.73%的北大教师和助教认为,之所以使用“北大教学网”作为自己教学的辅助工具,是因为“想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也有部分教师是因为“想让自己的教学与众不同”和“学生们希望在教学中使用E-learning”。同时,88.4%的教师和助教认为,“教学新思路”项目和“北大教学网”这种新工具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帮助”和“有所帮助”;85.5%的教师和助教认为,参加“教学新思路”项目培训之后,对自己教学的影响是“很有帮助”和“有所帮助”。对于“北大教学网”中提供的功能,教师感觉最感兴趣的功能包括:提交作业(59.6%)、讨论板(51.9%)和课程通知(48.0%)。

在学生问卷中,统计数据显示,学生在北大教学网上的活动内容,比例最高者分别是:下载课件(71.7%)、浏览课程内容(52.6%)和提交课程作业(47.1%)。此外,关于学生每周登录北大教学网的次数及时间,47.7%的同学选择“每周在5次以下”,19.2%选择“每周使用6-7次”。同时,另一项数据显示,该学期北大学生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6.1小时,而每周登录北大教学网时间的平均值为6.47小时,即学生每周在教学网上的时间约占其每周上网时间的四分之一。最后,关于使用“北大教学网”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各方面影响问题,多数同学都做出比较积极的评价,在问及“对今后在学习中使用北大教学网的态度”时,62.3%的受访者表示有兴趣和非常感兴趣。

可以看出,多数北大师生对于在教学网中应用E-learning持支持态度,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产生了较积极的影响,E-learning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具有重要和积极影响。

五 结论

经过多年探索,北京大学E-learning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已成为北大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北大的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学改革产生了推动作用,同时也成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北大教学信息化的进步。因此,以上述实践与经验为基础,研究者尝试性提出了一个在研究型大学中建设一个基于E-learning教学新体系的设想。该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在研究型大学中,基于E-learning的新教学体系建设是一个涉及技术、制度、政策、经费、服务与科学研究等因素的复杂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协调和发展。具体而言,此教学新体系的建设需要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职能之划分:将E-learning纳入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明确部门职责,强调多部门分工合作协调。从技术上看,E-learning是数字化校园的组成部分,其应用和发展必然受到整个校园信息化软、硬件设施状况的制约。否则E-learning孤军深入则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同时,各教学管理部门与教学院系之间的相互协调与支持同样也会影响E-learning之应用。因此,在校内选择一个专业的机构来具体负责E-learning之建设、培训与推广,明确其职能,加强与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和院系之间的联系,促进部门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协调,是建设E-learning教学新体系之基础。

第二,技术之选择:E-learning的基础是技术,强调建设全校统一的技术平台。一个功能强大、操作方便和符合高校教学特点的课程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是推动学校E-learning的技术基础,它能使教师方便快捷地创建课程网站并将之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使E-learning起到降低教学成本和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国内外高校的E-learning经验表明,全校使用统一的E-learning平台,统一规划、培训和推广,实际应用效果更好。

第三,服务之强化:为教师提供持续和多样化的技术支持与培训服务是推动E-learning的重要保证。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教师在使用E-learning时必然需要使用培训、技术支持和服务,而且这种支持和服务在初期必须是持续不断的。在支持与培训服务过程中,专业化的教育技术人员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培训和服务的效果。

第四,科研之促进:广泛开展基于E-learning的教育技术研究是深入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在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改革中,基于E-learning的教育技术研究同样也是推动教改前进和不断深入的关键动力,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改革与应用,是在研究型大学中充分体现以研究带应用,以研究促应用的重要特色。同时,这些教育科研成果的,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体现E-learning职能部门的学术水平,以争取到更多的建设与发展资源。

参考文献

[1] Clayton Christensen.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 [M]. Boston, Massachusette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65-66.

[2] James J. Duderstadt, Daniel Ewell Atkins, Douglas E. Van Houweling.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technology issues and strategies for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2:32-33.

[3] Michael Zastrocky, Ron Yanosky and Marti Harris. 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 Quiet evolution[DB/OL].

[4]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2002).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School [DB/OL].

[5] Rosenberg, M. J. E-learning: 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M]. The McGraw Hill Companies, Inc, P.O. Box 182604, Columbus, OH 43272, USA, 2001: 6.

[6] Chadha, G. & Kumail, S. M. N. E-learning: An expression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M]. New Delhi, Tata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2002:11-12

[7] Stéphan V. L. E-learning in Tertiary Education [DB/OL].

[8] Michael Z, Marti H, Jan-Martin L. E-learn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Are We Reaching Maturity? [R]. Industry Research, ID Number: G 00156361, 27 March 2008:11.

[9] PLS RAMBOLL Management. Stud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E-learning Initiative: Virtual Models of European Universities

[DB/OL].

[10] Tom Browne, Roger Hewitt, Martin Jenkins and Richard Walker, 2008 survey of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UK[DB/OL].

[11]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The 2003 e-readiness rankings [DB/OL].

[12] 李海霞,具滋亿.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近况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9,(7):30-34.

[13]. Mohammad Iqbal Bashar & Habibullah Khan. E-learning in Singapore: A Brief Assessment[DB/OL].

[14]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Results of LMS survey 2005 [R].Singapore: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5: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