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7 09:30: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双语课程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国际化办学特色成为众多高校的不二选择,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作为重要的办学指标,虽然双语教学仅仅是微观层面的教学手段,但是却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练掌握国际通用语言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的必由之路,教育制度在高校的发展定位与规划中,悄然发生变化,2001年教育部制订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就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并且建议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在2007年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12]号)》中,鼓励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同时支持和鼓励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指标,随着地位的提升,逐步实现了现代教育制度国际化的接轨。
二、双语教学促进医学高等院校教育方式的接轨
医学双语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重要内容之一,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医学院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随着对外交流及国际间往来的增加,医疗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加快,涉外医院、外资医院在我国相继出现,护理职业的国际化趋势,影像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新的临床医术的传播,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懂得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当外语水平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成为医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的医学院毕业的本科生,基本英语素质较低,专业英语的词汇贫乏,口语表达能力较低,与患者或医生进行英语沟通和交流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双语教学成为医学院教育方式的改革的重要尝试,许多医学高等院校的教师针对特定的医学专业开展了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对医学专业双语教学进行多方位探讨,对促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和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双语教学推动世界医学交流合作的接轨
英语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在国际医学领域,英语逐渐成为第一语言,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医学会议,都以英语进行交流,。据统计,全世界有关医学、生命科学的文献、专著中使用英文的占86%,权威性的医学期刊大多使用英文出版,国际医学会议大多使用英语交流。要促进我国的医疗事业向着国际化迈进,就必须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的素养,帮助学生掌握查阅最新外文资料,了解国际动态和信息的能力,更直接快捷获取最新的医学信息引进新学术思想、了解学科动态和学术方法的能力,而且随着越来越严峻的全球疫病防疫形势,跨越国界的国际医疗合作将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高等医学院校培养拥有丰富双语知识的人才,才能实现与国外的先进技术、先进理念的接轨,更快到达医学学科前沿,从而提高我国医学学术水平,缩短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四、双语教学促进中国医学传播中的海内外的接轨
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医文化,逐渐为世人所了解与接受,世界交流的高度融合为中医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中医文化和中国医学在国际传播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双语教学不仅为医学院的学生接近现代医学提供契机,从职业生涯来说,也要为以后的传播中国医学提供基础,在将来的国际交往和医学交流中,要通过学术交流,弘扬和传播中医诊治手段,加强中西医交流,丰富临床诊治水平,提升中医的世界地位,双语教学在开拓中医传播方面既是一个难题,又是一大创举,它的实践探索将有效的推进中国医学海内外的接轨。
关键词:环境专业;语码转换;双语教学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4.0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039-03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教学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于国H化专业人才的要求。尤其是环境类的本科生,需要面对全球化的环境问题,环境类企业的技术和标准也需要与国际接轨,这使得环境类专业毕业生的双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下应时而生。“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是借鉴国际语码转换研究成果,根据2007年教育部1号文件“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的要求提出的创新性教学理念。
一、在环境类专业课中实施“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意义与必要性
语码转换是双语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它通过语码转换的方式,适时适量地向学生渗透其专业内的专业词汇、语句、语段或语篇,以此提高学生对专业词汇量、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具有普适性、高效性、分散性、灵活性、变化性和示范性等特点。_2’在环境类专业课中实施“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时,采用的仍然是中文原版教材,仅在每节课适当地渗透专业内词汇及语段,降低了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难度,也降低了专业英语学习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和应用专业英语。相比传统教育模式,语码转换的双语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学校对此颇为重视,提供了众多优秀平台,每年甚至每学期都会进行评奖,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例如撰写课程章节的英语小结、专业实验的英语报告、环境专题的英语小论文、时政新闻的英语撰写、中文文献的英文摘要,参加科技英语文献的翻译、前沿热点英语辩论赛、模拟国际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翻译报告会、微型项目,听取国外专家讲座等。
“语码转换式”的双语教学方式更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求。环境类专业课程的讲解和学习过程中进行“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保证了本科生在四年期间英语学习的不间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让学生可以在专业领域用英语查找专业信息或用英语表达研究成果,有助于增强人才的国际化专业性。当今时代各领域发展迅速,环境领域也不例外。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需要与国际接轨,与社会接轨,环境类专业“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对于学生在环境领域新兴技术的学习以及培养环境领域国际型专业人才意义重大。
二、在环境类专业课中实施“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问题与不足
我们国家的语码转换双语教学模式起步较晚,在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就环境类专业来说,“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教材虽然有穿插出现专业英语名词,但没有新兴的科学技术的融汇,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无法与时展相接。此外,教学方法是双语教学的关键,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调动起来,也不能将教学内容与双语知识有效地结合,双语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环境类专业尤其是环境科学专业所涉及的内容大多为理论知识,教学内容繁杂,图表化表达少,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各高校的考核方式也比较单一,这对于学生学习双语知识的积极性影响也很大。
三、“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在环境类本科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一)双语词汇的适当渗透
专业词汇的熟练掌握是学习专业英语的第一步。在理论课堂的双语渗透过程中,结合多媒体的应用,在课件中添加双语词汇,在授课过程中不断重复,教师自然而然地流露专业英语词汇,努力营造和谐、理解和信赖的氛围,一改往日的枯燥,使学生很愿意也很自然地熟悉英语,也顺其自然地促进了语言交流,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情不自禁地使用语码转换,达到潜移默化地学习英语的效果。同时教师紧密结合专业突发事件、社会热点,利用趣味性去点燃学生探究的激情,这样就能使学生持续不断地得到英语培训,日积月累,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将英语深深扎根于专业知识当中,感到学有所用,并能学以致用。在每周的学习结尾,我们还会对本周学习的单词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专业英语的学习不能依赖于突击,主要还是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学习积累和分类整理,将课堂上学到的专业英语词汇延伸和扩展到专业英语小论文的书写、专业英语文献的翻译、专业英文实验报告以及前沿热点英语辩论赛中去。
(三)科技英语翻译译丛
为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组织建成了科技英语翻译协会,并组织每学期进行一次专业外文文献翻译的校内比赛。参赛学生在专业老师的辅助下进行外文专业文献的翻译,再由专业英语教师进行评判,每个参加文献翻译的学生都受益匪浅。就环境类专业来说:首先,在翻译文献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大量的专业词汇的积累,这种主动学习的效果比被动记忆的效果更好;其次,文献的翻译更锻炼了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应用能力,语法是将词汇串联起来的骨架,语法的学习与词汇的掌握同样重要。除此之外,文献翻译的整个过程不仅是专业英语的一个学习过程,更是相关科学技术发展知识的一个重要拓展,只有将所学知识与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在所在领域有所建树。因此,科技英语翻译是“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重要实践方式。
(三)专业英语小论文
专业英语小论文是指学生将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与外语结合,自主撰写和创作英语论文。英语小论文是研究内容与外语的综合,是学生研究内容的一个升华,是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体现,更是学生增强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对于环境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撰写英语小论文不是易事,需要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论文的撰写不仅需要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还要对大量专业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翻译为外文。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除词汇量和语法外,更学到了同种意思的多种表达方式。英语小论文的创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提高学习技能和英语表达能力的一个难得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学习状态的自我调整。
(四)专业实验报告的英语撰写
为提高学生对于“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考虑到了学生学习内容可以与英语结合的方方面面。在环境类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常常会有各类的环境、化学、生态实验,因此,将语码转换融入实验报告也是双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课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巩固课上所学过的双语词汇,一起学习实验室内所用到的仪器设备的英文词汇,进行词汇的再一次积累。实验课后,学生用英文撰写实验报告,不仅英文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再一次巩固了所学的词汇。进行专业实验报告的英语撰写是“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有效实践,充分锻炼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图表表达,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五)参加高水平的国内外会议
为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拓宽环境专业学生的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思想,学院支持学生参加优秀的专业会议,这样学生平时的所学所得就有了用武之地,同时也促进了学校与其他高校的交流c合作,与国际前沿接轨。2016年4月,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的六名本科生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水业院士论坛暨水安全科技创新高峰论坛”,真正地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六)英语辩论赛
英语辩论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英语口语的平台。英语辩论赛综合了英语听、说、读、写的各个学习方法,锻炼了学生将中文用英文形式来表述的能力,是学生切磋英语、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在环境专业里,英语辩论赛内容结合了专业相关知识,并就专业内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专业内热点问题的关注度,更将课内与课外知识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探究精神,这种双语学习模式对于培养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新型人才不可或缺。
(七)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本着“以考促学”的理念,必须进行课程考核方式的探索和改革。考试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评价和反馈,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环境专业课程的“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探索多元化、多维度的课程考核方法,旨在让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都得到有效提高,例如随堂小测验、专业知识翻译、环境专题综述、专业英语课件制作、期末笔试等多种课程考核形式,其中,期末笔试中英文考核题目占有一定的分量。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能够有效完善课程考核方法,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密切结合,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主动性、灵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质量。
论文关键词:双语教学,电子商务,浸入式教学方法
郎文语言及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对双语教学(Bilingualeducation)的解释为:“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eachingofcontentsubjects”。加拿大学者M.F麦凯与西班牙学者M.西格恩的观点为,“双语教学指的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
2001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专业课教学。随后在全国重点高校积极推广双语教学,普通高校也逐步尝试进行双语教学。2004年,教育部在重申2001年文件精神时强调:今后,教育部将把双语教学的开展情况作为高校的一项评估指标。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双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英语教学也提到了议事日程。某校电子商务专业分为电子商务国际班及国内班,本文重点以电子商务国际班为例进行分析探讨双语教学改革问题。合作办学的电子商务专业是中澳合作办学,在国内的三年学习中,包含有外教教学、双语教学,是全校开设双语教学比例最高的专业,具有典型分析意义。
1双语教学现状
我国的双语教学是针对长期以来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应试教育趋向,采用英语这个媒介来学习专业课程,从而培养能直接用英语参与国际交流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而启动的高校教学改革。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国际化的电子商务人才,电子商务国际班对于双语的要求更高,第四年的学习将会在澳大利亚高校完成。学校对双语教学非常重视,鼓励开设双语教学,对于双语教学课时津贴双倍计算。如下表1所示,电子商务国际班开设双语课程的科目较多,比例达到总开设课程数目的55%,高于本院的其他专业的10%,相比较该校其他专业,从开设课程数量、师资力量、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占有优势。经过近十年的教学改革历程,电子商务专业国际班一方面积累了相关双语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双语教学问题也更为突出。
表1电子商务专业国际班开设部分双语课程情况
序号
课程名称
课时
序号
课程名称
课时
1
统计学
54
9
国际商法
54
2
管理学概论
54
10
电子商务概论
54
3
微观经济学
54
11
管理信息系统
54
4
网络经济学
54
12
商务沟通
54
5
会计学
54
13
跨文化交流
54
6
财务管理
54
14
电子商务战略
54
7
市场营销学
54
15
数据库技术
90
8
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
54
16
关键词:双语教学;外教授课;中外合作办学
一、 外教专业课背景介绍
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世界接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使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的配置和重新配置变得越来越快,无论是本土企业,抑或跨国公司都在寻找着中外合作的契合点。为适应需要,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尝试中外合作的教学模式。中国高校通过与国外高校合作,聘请相关专业的外籍教师来华授课,有效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学生优选成长环境,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具有专业英语能力的专业人才。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外教课的接受程度如何?如何有效利用国外的先进教育资源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根据英国朗文应用语言词典上的解释,翻译成汉语,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学校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学科教学。”(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1985)。双语教学课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种类:“1、沉浸型双语教学,指完全使用一种非学生母语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 2、保持型双语教学,指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教学,然后逐渐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有的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3、过渡型双语教学,指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 (Baker,1993)。目前双语教学模式的开展在我国高校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多使用保持型或过渡型的双语教学模式。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学术目标、语言目标,以及文化目标(彭凌,彭慧,2009)。可归纳为:使学生在掌握某项学科的专业知识的同时,锻炼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并帮助学生了解吸收他国文化。研究高职院校外教授课的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对于我国改进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有效利用外国先进教育资源有着积极意义。下面就以我院城市园林(中美合作)专业为例,对高职外教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利弊进行分析。
二、 案例综述: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中美合作城市园林专业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始于2004年9月,先后与德国、加拿大和美国等国院校开展合作。2010年经上海市教委批准,学院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科布尔斯基农业与技术学院(SUNY Cobleskill)合办城市园林专业。学院的教学计划由中外双方学院共同制定、共同实施教学,与国外合作学院同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相同,并实行循序渐进的双语教学。教学计划中的双语课程设置及授课方式如下表所示:
表1 2010级城市园林(中美合作)专业双语教学课程表
由于城市园林专业操作性很强,外教的教学方法也多种多样,灵活生动,体现了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思想。例如景观设计科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实际动手画些草图、为景观设计搭配颜色,甚至走出教室到校园中寻找特定质地的植物。这些实践使得学生可以在活动中亲手接触各种事实,并从中获得经验。
有的外教采用小组教学法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四到六人一组,小组讨论贯穿整个授课过程。这样可以改进课堂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学生之间则缺乏互相交流讨论的局面,分小组讨论使得每位同学,不论学习成绩、基础的好坏都可以参与课堂教学。甚至在每节课开始进行的随堂测验中,也先要求学生独立答题,交卷,然后小组经过讨论后,再公布答案。通过同伴学习,实现互帮互助,资源共享。
有的外教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案例。所设案例要给学生一个多向思维的空间,并能不断地提出新的课题和疑问,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通过两年的外教专业课教学跟踪评估,下面分析一下其中的利与弊。
三、 外教专业课的利弊分析
为了全面地了解外教授课的具体方法以及学生接受程度的反馈情况,本文采取三种方法进行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以及采访。首先对外教课堂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外教她的具体教学方法。其次,用问卷的形式对参加课程的学生做调查,了解他们对于外教授课的具体喜好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对外籍教师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对所教授课程的预期以最终评价。
如下图表调查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08名学生中,55%的学生表示“喜欢”上外教专业课,选择“非常喜欢”的占到了33%。由此可见,将近9成学生对于外籍教师授课是喜闻乐见的。在座谈会上,8成的学生要求增加外交专业课的课时。然而,也有78%的学生指出,语言仍然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希望减少授课密度,留出更多的时间消化和吸收。虽然部分双语课程有中教辅助,。但是对于英语听说能力相对薄弱的同学,过分依赖翻译听外教课则很难通过听课提升专业英语能力,这也使外教得优势大打折扣。
表2你是否喜欢上外教专业课?
表3你觉得外教专业课在哪些方面吸引你?(多选)
表4你不喜欢上外教课的原因是?(多选)
表2你是否喜欢上外教专业课?
表3你觉得外教专业课在哪些方面吸引你?(多选)表4你不喜欢上外教课的原因是?(多选)
综合上图,可见外教课吸引学生的因素主要分布在这些方面:能锻炼英语听力及表达能力(占28%),能学到国外在该专业方面的学术知识(占27%),课堂游戏多,有趣,外教风趣幽默,能结交外国朋友,了解外国文化。
而学生不喜欢外教课的原因主要是:英语授课听不懂(依赖翻译),对于老师的提问不会用英语回答,文化上存在差异,与外教沟通有文化障碍,外教与中教授课方式不同,不适应,外教很严格。
综上所述,外教专业课双语教学的优势在于:
1、学术专业:外教课中原版或双语教材的使用,国外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接触到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拓展了专业知识;外教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受到学生的欢迎。授课外教也表示,外教课最大的优势在于让学生了解到所学领域国外学者的不同观点。
2、语言因素:英语语言能力强的学生受益较多,因为外教来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以地道纯正的英语授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会话水平,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知识。但是对于语言能力相对弱的学生来说,授课语言是他们的听课障碍,而且他们往往没有很好的提高途径;然而分小组教学法使这些语言相对弱的同学能更多地融入课堂。
3、授课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有17%的学生指出,外教与中教授课方式不同也是对学生听课效果形成障碍的因素。传统中教偏向于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许多学生习惯了上课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课后复习。而外教则普遍偏向课堂实践,通过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在课堂活动中习得知识。外教更注重平时作业以及课堂表现,而中国学生以前的学习则多以应付考试为导向,课堂参与度往往不够。另外,也有学生提出由于外教课集中与学期末的2个月,刚刚适应外教的上课形式,外教课就结束了。大部分学生反馈道:“上外教的专业课能锻炼自己的交流能力,因为外教授课方式幽默,比较热情,健谈,所以通过课外的交流等等,可以学到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老师注重实践,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再者,多和外教交流,也能多了解外国文化,为以后的出国深造或就业做准备。”
4、文化因素:在外教的专业课中,学生不仅能锻炼英语听力,还可以了解国外的文化与风土人情,结交外国朋友,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同时在中外合作的教学中,中方教师无论从语言还是从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上也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外教专业课双语教学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 语言障碍: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无法进行全英文的浸入式双语教学。调查显示,外教专业课的语言问题困扰着54%的学生,而面对这些困难,学生自己并没有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正是由于语言的障碍,是很多学生反映上外教的理论课比较乏味。
表5对于听外教的专业课,如果没有翻译,
你觉得自己有语言困难吗?
表6对于语言困难,你有没有试图通过某些方式去提高或解决?
表5对于语言困难,你有没有试图通过某些方式去提高或解决?
表6你希望学校以怎样的方式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
2、 课程的深度与衔接:同样是由于语言的原因,外交专业课的深度一般低于中教专业课程的深度,这样就使教学计划中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衔接出现裂缝。
3、 文化习惯与制度差异: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部分学生不习惯外教的授课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感到困惑和压力。比如48%的学生认为中西文化上存在差异,与外教沟通有文化障碍。对于外教不设置补考,需要重修也无法理解。
4、 教学成本高:外教的授课成本与在中国的生活成本使中外合作项目的预算居高不下。
四、 利弊互补、良性循环的模式探讨
以上分析表明,想要提高外教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光靠课堂内老师“教”,学生“学”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反复讨论与研究,我校探索出一个利弊互补、良性循环的试用模式。
1、 双语专业前导课程与专业外语先行讲授
由于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往往涉及到大量英语的专有名词,如果学生提前不熟悉这些词汇,会大大影响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因此可以对外教专业课的前导课程采用保持型和过渡型双语教学,同时配合专业外语的教学使学生在上外教课之前就已经掌握的大部分的专有词语与特殊用法。例如外教景观设计课的前导课程是园林制图与手绘表现技法,这两门课可以使当地采用双语教学,这样景观设计中的术语大部分就已经进行了学习。有了这些关键词语,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外教课程。学生也认为最好先由中教讲授双语基础课再开全英文外教课。
而外教则建议学校可以在学生参加双语课学习之前设置相应的语言考试,使学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提高英语听力、阅读以及写作能力,而只有通过考试的学生才继续参加之后的外教课程。这样可使教学效果得到保障。
表7你希望学校以怎样的方式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
表7你希望学校以怎样的方式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
2、 中方专业教师配合授课
从表6中可以看出,中外教师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目前来看比较适合高职院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模式。中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课程的难易程度进行适当的翻译,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提前预习讲义或幻灯片内容,搞懂专业词汇的意思,列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来提高听课效率。除了翻译课堂内容,中教还应该多方面与外教合作,比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与外教共同制定安排教学内容,补充讲解专业知识等等。
3、 班主任的引导作用
外教比较注重课堂实践。对于适应了传统中教灌输式教学的学生来说需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小组作业等,以适应外教的授课方式。班主任还可以采用班会或谈心的方式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与紧张情绪,大胆主动地在外教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比起比重不大的期末考试,外教更注重平时成绩、作业、小测验和上课出勤率,班主任要细心引导,帮助学生改掉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坏习惯。
4、 加强中外交流
无论是外教与中教之间,还是外交与学生之间都应该加强沟通与了解,冲淡文化差异与学习习惯的不同。这样课堂气氛会更加和谐与融洽。
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随着外教专业课的进一步展开和我校对双语课程的改革,笔者还将继续对这一课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吴平. 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期刊论文】中国大学教学2007(1).
[2]张劲柏.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专业课中外结合双语教学模式探讨【期刊论文】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3]安小风,谢淑英,李金. 国际化办学中开设外教专业课存在的问题【期刊论文】铜仁学院学报2010(8).
[4]苏玉成. 英汉双语教材模式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5]林景良. 渐进式高职双语教学实践研究【期刊论文】职业时空2010(8).
[6]孙慧. 高职双语教学初探【期刊论文】职教论坛2003(10).
[关键词] 信息化;专业外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4634(2015)04-0076-04
0 引言
专业外语不同于大学英语,它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大量外文词汇、习惯表达和语法特点等,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和外文专业刊物等信息渠道获取国外相关专业知识发展及对外技术交流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进行国际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高校工科专业外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专业外语重要性的重视度不够[1];教师外语水平差别大,教学方法单一,教材匮乏,考核标准不清晰;专业外语的课时数少,授课效果不明显等。尤其是,专业外语的教学没有充分利用并顺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教学方法及模式仍没有获得突破性的创新,高校目前的专业外语教学对象、内容、深度和教学方式都很难适应当代国际经济与科技竞争的需要,几乎不可能担负起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和经济竞争力的历史使命[2]。
信息化时代为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旨在探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专业外语的教学模式,使其达到学以致用的最高境界。
1 信息化时代学习特征
信息化背景下的学习环境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具体如下。
第一,可获取的信息量大,学习资源丰富。由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正逐渐加大,日均信息量正以几何级数量级迅速增长,过去单一教材所能提供的信息已不足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第二,信息的时效性强,更新快。各种媒体,如互联网、电视广播、移动通讯以及各种传统报纸、杂志都能及时提供科技、社会等各种最新信息。
第三,学习途径多样,载体多样化且十分便利。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移动通讯设备学习。
第四,技术更新快。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对学习方式、途径、手段产生的很多影响。
2 专业外语的特征
2.1 专业外语的目标
专业外语教学强调表达的专业性、客观性及准确性;语言要规范简练、逻辑性强[3],使学生掌握专业的外语表达特点,培养学生用外语表达和交流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和外文专业刊物等信息渠道获取国外本专业知识发展的能力。“专业英语”也是一种上升到专业层次的系统英语教育,它不仅要求学生能阅读专业的外文期刊,而且还能用专业外语撰写科学论文在国际权威和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即便在科研软硬件都高度发达且母语是英语的美国,科研人员也要经过专门的专业英语训练[2]。
2.2 开课方式
目前,国内高校专业外语教学的开课方式通常有两种:独立设课的专业外语和非独立设课的双语教学。
独立设课的专业外语课时通常不多,一般在24/32学时左右,有的因专业要求高,课时比较多。定位于以专业为载体,主要侧重外语词汇、专业术语的学习以及外语科技报告或论文的写作等。教学内容偏重于英语,本质上是大学英语在专业上的延伸。
主要问题:因课时不多,易形成外语与专业两张皮,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象。
双语教学因非独立设课,采用母语和外语两种语言混合思维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把语言作为载体[4],以专业技术为主要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环境下学习专业知识。主要侧重在特定的专业技术背景下,以语言为载体,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其主要优势,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也能学会用外语阅读、交流及写作等的习惯表达。
主要问题:双语教学的初期投入的精力大。若训练手段跟不上,易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
由于语言环境因素影响,当前多数高校的专业外语教学采用独立设课的方式授课。我国的中英文双语教学仅限于课堂,语言环境相对薄弱,只有少数院校能采用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而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移民国家,则具备良好的双语教学条件。在欧洲,各国之间频繁的文化、经济交流给各国人民提供了使用双语的动力和舞台,具备双语语言环境[5]。
2.3 训练手段
课程训练手段仍主要采用板书、幻灯片、视频短片、中英文翻译、查阅外文文献、模拟国际学术大会、论文写作等相结合方式。
总而言之,传统教学的侧重点仍以课堂为主。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下便利的网络及各种通讯工具,没有真正调动学生课外及其自主积极性。
3 解决方案
改革专业外语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必须创新专业外语教学的思路,充分利用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及各种便利设施。信息化背景下创新工科专业外语教学,必须坚持四个原则:独立设课与非独立设课相结合;兼顾课堂内集中与课堂外自主学习;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化手段相结合。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高级数据库应用》、《Linux系统与编程》和《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双语教学及《计算机专业外语》等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在信息化背景下提高学生专业外语水平和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既要坚持集中设课的专业外语教学,也要实施非独立设课的双语教学。
专业外语是在我国单纯以汉语作为单一官方语言背景下,为弥补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使用外语的缺陷而产生的,传统的专业外语教学方法是在过去通讯及媒体还不发达的环境下形成的。专业外语教学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选择合适的教材。专业外语教材涵盖的面非常广,一般应涵盖该专业密切相关的几个专业方向的内容,难度适中,能与专业课程理论紧密结合,系统性强。教材与参考资料不仅要内容经典、翔实,而且还要反映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而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和应用水平,好的教材还能丰富专业内容,因此合适的教材尤为重要。
对于非独立设课的双语教学,其采用的教材也可不具体限定于一本书,而是为学生指定若干数量且内容十分丰富的英文原版专业书籍。大连工业大学在《高级数据库应用》及《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就采用这种做法,效果很好。这些书籍的内容应能够反映课程的最新技术水平,使技术内容与国际始终保持同步。不限定学生使用哪个具体书目,使得学生的阅读更灵活、更具广泛性。
2)教学文件英语化。与课程有关的课件、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参考文献、练习题以及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办法等都应该采用英文。
3)面向学生,注重教学的过程化,训练方式的多样化。多样化的训练方式与注重过程化教学,总会使学生获益良多。在《高级数据库应用》双语教学课程中,将训练及考核方式分布于各个环节:考试及小测验、出勤及课堂讨论、作业、项目报告或学期论文、期末考试等;每个环节所占比例各不相同。特别是学期论文对于提高学生快速并大量阅读文献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在《计算机专业外语》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从网络获取一些最新的SCI、EI文章让学生略读和精读并点评,这既能使学生掌握或了解论文题目、摘要和全文的翻译过程,学习写作技巧;又能使学生通过对英文文章的点评,更深层次的理解专业英语的写作特点和手法;丰富专业知识,开阔视野。
此外,还在《高级数据库应用》双语教学课程中,让学生完成一个技术专题,并进行510分钟的脱稿英文陈述演示及答辩;教学实践表明:这些实践性较强的训练内容可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运用能力。
4)建立完善的专业双语教学体系。改革专业培养计划,在保证专业培养计划的完整性前提下,既要注重专业外语的教学,也要加强专业的双语教学,将过去集中在24或32学时内学习的专业英语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的始终,确定若干个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的主线,在其中实施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也是对专业外语的有效补充。
双语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可持续式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国际化与信息化。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模式是适合当前高校信息科学类型学科专业状况的一种适应性较强、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
当前,高等教育的信息化与国际化是一对孪生兄弟,是当今社会、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共同发展趋势。在教学培养计划的制订上,要首先考虑培养层次和目标以及课程体系的适用性,使得课程的设置既适用于本土学生也适用于国外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学生;更要适合学生今后在专业领域进行跨国交流。专业技术无国界。注重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述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力求充分体现课程跨学科的综合性、选择性、基础性以及灵活性。
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专业技术理论的理解,提高专业学习的质量和水平。当前,许多先进技术理论知识的获得、国际学术交流和高水平研究论文的撰写,仍都是以英文为主。所以,双语教学能使学生真正领会与世界同步的现代科学知识;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环境,为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学生而言,开展双语教学是通过外语学习专业知识;对教师而言,却是通过外语教授专业知识。如果把教学课堂看成一台戏,那么,教师就是戏殊的演员兼导演。教师既要把戏演好,还要把学生导进戏中,使之参与,积极互动,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
应清醒地认识到,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必须用双语上课。因此,必须在制订专业培养计划时,长远规划,从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确定实施双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根据笔者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的双语教学经验来看,一般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不宜采用双语上课,否则会影响实际教学效果;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的专业课程以及专业入门性的基础性课程则适宜采用双语教学。同时,应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所有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建立完整的双语教学体系结构,使之独立又前后呼应、互为关联,自然地融入教学计划之中。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单独实施几门课的双语教学,没有相互联系的铺垫,很难达到双语教学的预期效果。实施双语教学必须具有一支素质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这是保证成功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
教学实践证明,笔者认为实施双语教学同样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专业外语在专业技术理论中的有效应用,必须在课程培养计划中,总体设计,系统安排。
第一,必须将双语教学始终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双语教学不是开设几门课就能解决并提供学生的双语运用能力的。
第二,必须在授课方式、授课手段以及学生课后学习平台等多方面为双语教学提供支持。
第三,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不能代替双语教学。大学英语是以考试作为衡量外语能力的标准;双语教学则以应用为准。单纯的《大学英语》教学不能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必须为学生提供双语教学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提高双语运用及阅读交流的能力。
第四,实施双语教学,必须从学生入学开始。每学期至少保持一门双语课,以保持双语教学的环境以及连续性。
第五,在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一般的选修课中,必须有适当比例的双语教学课程,并要保持其连贯性。在选取双语课程时,应选择那些可操作性强、理论性差的课程作为双语课程。
3.2 坚持集中教学与分散自主学习相结合
1)大力普及并推广资源网络化。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课堂内集中教学与课堂外分散自主学习。为此,教师在校园网上为学生建立专业外语课程及双语教学课程的网站,并有选择地为学生提供可利用的网络资源清单,特别是丰富的辅助参考资料。
网站课程主页的语言及相关内容均采用英文,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专业外语环境,内容包括课程介绍、课程大纲,授课课件,课件下载、参考文献、作业通知、每次测验的成绩单、作业及测验参考答案等栏目。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不知不觉地习惯于使用外语。学生根据需要可自由阅读或下载所需的教学材料,并可及时掌握每次测验的成绩,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这种教学方式在欧美国家的大学已经成为常规的教学载体。
为保证学生与任课教师双向交流渠道的畅通,网站课程主页还为学生提供了任课教师的电话、电子信箱、QQ号等,使得学生有问题能及时在线与老师交流。
实践证明,这种看起来细微的事情,却建立了师生畅通交流的渠道,为学生带来很大的益处。
2)开放学校的网络。应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课程主页,每个在籍注册的学生在笔记本或台式计算机上安装客户端,通过必要的身份验证,便可访问校园网上教师的课程主页。目前,多数学校的学生在校外无法访问校园网内的资源;同时,由于学校没有为教师开放网络空间,以至于教师不能在校园网上建立属于自己的课程主页,即使建立了网页,校外也无法访问,导致许多教育资源无法充分利用。改变教学及管理思维模式,适应网络信息化时代的要求,鼓励学生利用便利的通讯工具(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或台式计算机等)访问校园网资源是必然趋势。
3)建立多样化的网络学习平台。应鼓励并支持教师利用各种资源或商用的软件工具,建立课程主页或搭建网络学习平台。这是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件、网络课程。最简单的学习平台是建立课程主页,可用来创建课程主页的软件工具有许多,最简单常用的工具是MSWord,制作网页简单,更新方便。
MOODLE是针对校内教学班课程教学的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是一个课程管理系统。国外高校已普遍应用,国内尚不普及。MOODLE既适合于完全在线的课程,又可以作为传统课程的补充和辅助。根据需要可进行灵活的课程活动配置――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调查、作业、聊天和专题讨论等。
3.3 教学重心由课堂内转向课外
当前,慕课风暴正影响着高校,慕课(MOOC)的在线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新型、多元和高效的网络学习生态环境。研究表明,慕课具有多重优势:多媒体及网络教学的优势;双向互动教学及碎片化学习的优势,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高效学习,从而进行个性化教育。信息化技术以及慕课必将翻转当前的课堂,实现教学重心由课堂内转向课外。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特别是在慕课中有大量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程,在开课之初,让学生在慕课中自主选择若干门英文版的专业课程学习,可拓展并强化外语在专业中的使用能力,增强专业英语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与以往网络教学相比,慕课不单是教育技术的革新,更会带来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的深刻变化[6]。如何在慕课风暴潮中,使学生受益并提高专业外语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值得进一步探索。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课堂外自主学习、课堂内集中教学并组织讨论,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各方面能力,特别是专业英语的读写能力。充分依靠网络、通讯设备及正在兴起的慕课平台,可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嘉,张景伟.工科专业外语教学探讨.中国电力教育[J].2013,13:235-236.
[2]桂国平.我国高校的专业外语教育与国家竞争力[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3:335-341.
[3]吴梦徽.不同专业的专业外语教学方法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6):152-154.
[4]张翼翼.关于目前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6,1:123-124.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含参考文献: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陈宪等,2004
[2]《国际贸易实务》,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黎孝先,2007
[3]《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吴百福等,2007
[4]《国际贸易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冷柏军主编,2006.8
[5]《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邱继洲主编,2006.8
[6]《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缪东玲主编,2007.9
[7]《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陈岩编著,2007.6
[8]《国际贸易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胡丹婷主编,2007.6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含参考文献:
[1]莫红梅,钟芸香.关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探讨[J].商业文化,2011.4.
[2]严艳荣,刘成群.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20.
[3]张伟锋,陈春梅.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5.
[4]陈燕.国际贸易专业课推行双语教学的SWOT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5]毕永竹.大学双语教学有效性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
[6]田俊辉,黄辉.双语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实施[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3).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含参考文献:
[1]贸易保护制度的经济分析,金祥荣,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1
[2]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10
[3]出口贸易-国际贸易的法律与实务,施米托夫,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4]国际贸易实务,黎孝先,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2001.7
[5]国际贸易实务与案例,张亚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6]外经贸经营与管理考试指南,宋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5
[7]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周厚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4
[8]贸易实务,张魁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3
[9]进出口贸易实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1
[10]国际货运与业务,李玉如,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6
[11]交通运输服务贸易与物流,陈海宽,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2
1.1需求分析
这部分教师专业英语水平较高,主要为从国外留学归来的专业教师。他们多具有较强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但口头表述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问题有:(1)发音不够标准。主要原因是医学专业教师非英语专业出身,未接受过发音方面的专门培训,因此虽口头表达具有一定的流畅度,但仍缺乏辨识度。此外,很多英文的医学专业术语较长,发音比较困难,这也是造成发音不标准的另一原因。但是这些术语的发音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以通过专门的培训掌握。(2)语调不够自然。一些教师的英语语调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显得不够地道。(3)不熟悉课堂教学用语与套话。这些双语教师虽都有英文SCI论文撰写与发表的经验,具有较高的专业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但对课堂常用的口头用语并不熟悉。(4)对双语教学法的掌握有待进一步加强。
1.2培训措施
培训材料由授课团队基于需求分析编撰,可包括纸质材料与视频、音频材料。纸质材料包括常见英文医学术语的音标与发音规则,常见课堂教学用语与套话以及双语教学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材料。音频材料主要为医学术语的标准发音;视频材料为相关医学专业双语精品授课材料。培训内容可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授课团队的讲授部分,二是教学实践部分。第一个部分涵盖语音培训,主要训练重点音素、话语节奏和语调;口语培训,主要进行交际功能、语言技能、英语交谈、公式化表达法以及课堂用语训练(其中课堂用语训练主要培训双语教师的英语授课技能,从教材阐释、课堂讨论和师生互动三方面进行)[5];多层次渐进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培训[6],使双语教师把握教学语言的合理运用。多层次渐进式双语教学模式是指,由于双语课程有其独特性,课堂上英语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水平)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渗透英语。对于第二个部分可采用科尔布[7]的思考圈(ReflectiveCycle)对高级班双语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培训。根据此反映圈,培训教师首先利用高级班双语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使其能相互学习,分析现成教学手段的长处与弱点,通过观看精品授课视频进一步学习,以发现更好的教学手段,达到真正用英语进行双语教学的目的。
2初级班双语教师专业英语能力培训
2.1需求分析
这部分教师具有一定的公共英语水平(其英语水平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到六级)。但总体上讲,他们的英语水平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对于运用双语讲授专业课,他们比较缺乏信心[8]。在把他们推向讲台以前,首先应进一步加强其专业英语综合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然后才是培养他们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的能力。
2.2培训措施
对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的培训应以“双语授课”为导向进行。在听力方面可选择双语精品授课的音频或视频资料,设计各类题型,如大意判断、细节理解、词语意义推断等题型,训练听的能力;在说的方面,给初级班双语教师拟订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小话题,如“Toillustr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BiochemistryandMolecularBiologytoyourpartners”(请向同伴阐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关系);在读的方面,注重英文医学文献阅读能力的培养,鼓励学员在阅读的基础上口述论文主旨,概括论文大意;在写的方面,进一步提高学员各类英文科技文体的撰写能力。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