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7 08:42:2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技能大赛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这次比赛是商学会开办以来举办的第一个大型比赛,也是第一次集中考验了我们团队的团结合作能力、机动应急能力、公关招待能力、策划组织能力等等综合能力。从寒假的比赛性质、主要内容的定型,到开学之后的策划、到进入四月份的组织、宣传,我们都各展其能,特别是在宣传方面,为了加强宣传效果,我们想尽各种办法,绞尽脑汁。
比赛基本达到起初效果,不仅为对比赛本身做了很好的包装,更重要的是为商学会注入新的思想和内涵,让学本质在比赛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在比赛中得到升华。
显然,这些有些是无法避免的,是本身比较难以控制,但把他列出来主要用于提醒明年组织的时候对自己的警示。
摘要:笔者结合参加为省市级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商务团体项目的学生辅导的实践及经验总结,分析了电子商务竞赛的模块特点,提出了中职电子商务技能竞赛的有效训练方法,以期探寻出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中职技能大赛 竞赛辅导
中职电子商务团体比赛项目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已开展多年,以天行健君软件为操作平台,通过大赛能更好地促进中职院校电子商务的课程开展和电子商务技术人员的培养,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后续人才储备。笔者承担了两届大赛的培训任务,辅导学生参加省市级团体竞赛,并在山东省中职电子商务大赛中两次获奖。
一、电子商务竞赛模块分析
1.知识测试模块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测试的命题范围包括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和应用、物流基础知识、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体系、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这些也是比赛命题的主要依据。基础测试主要是考察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因此,在电子商务竞赛辅导中,可参考知识测试范围对学生进行教学辅导。
2.网络营销与在线交易模块
(1)利用提供的三台计算机、非单反数码相机、摄影灯、反光板和摄影棚、商品收纳箱、工作台,在天行健君操作平台上,完成比赛制定的网络营销任务。
(2)在天行健君操作平台上,分别以买家、卖家和物流的身份,完成制定商品的交易流程,并给出服务评价。
要想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商品拍摄和后期美工处理是两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笔者将这两项工作分配给了两位男生,一位负责商品拍摄,一位负责后期美工。
比赛制定相机为非单反相机,因此,学生摄影时不需要学习复杂的摄影技巧,而是要熟悉数码相机的基本性能,了解如何组合能拍出较好的效果。还要求学生会充分利用光对商品进行恰当构图,让画片干净整洁、主体突出,能清晰表达出商品的各种信息,让顾客一目了然。
后期美工工作在比赛中会占用约2小时的时间,包含的工作量非常大。因此,要求负责图片处理和页面编排的学生,必须熟练操作,速度与审美艺术并存。这项工作是竞赛中最能体现团队核心竞争力的部分,教师必须重点培养学生涉及后期美工的相关能力。
二、电子商务团体竞赛训练方法
1.强化对软件功能的基本技术训练
基础扎实、操作娴熟是做好制图的基本要求,否则学生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大赛中脱颖而出。Photoshop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软件,它凭借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和无限的创意空间,使设计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对位图图像进行自由创作。笔者在训练中主要采用了三个步骤,让参赛学生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熟练使用Photoshop。
(1)根据学生对软件的实际掌握情况,按教材的一般教学步骤让学生夯实基础,也可按先重点、后辅助的方法进行训练。
(2) 竞赛培训采用项目驱动的训练方式。以竞赛中涉及的题材商品为营销对象,通过实战演练的方式让学生将电子商务基础理论和营销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3)每次制图学生做完实例之后要跟团队其他两人交流心得体会,并吸取另外两名学生的建议,以促进学生们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2.在设计美感和创意能力上取得突破
接下来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工作就是培养学生的设计美感和创造、创新能力。设计美感和创造能力属于学生自身素养和天赋,短时间内只能通过美术基本配色、基本造型的强化训练对学生培养。
笔者采取的辅导方法是先让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颜色搭配和造型知识,然后给学生展示优秀的创意方法和创意模板,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实践创新,这样学生在比赛之前就能熟练掌握几套成熟、美观的页面设计样式。
3.团队分工与协调合作
电子商务竞赛采用3人团队模式,每人分工不同,除了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工作,最后还要进行在线交易。在培养学生时要根据3个人的性格特点和专业特长分别分配一项工作,并在日常实战训练中强化专业技能。在每人完成自身工作同时,要协同其他学生完成工作,提高比赛速度,最终一同完成在线交易模块。这就要求3人配合默契,在赛前实战演习中要重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协调配合能力。
4. 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及时疏解学生的紧张与焦虑情绪,并配合一定量的体育锻炼。做到劳逸结合,可以缓解学生训练的疲劳,改善他们的记忆和反应速度,从心理和身体上保证训练效果,从而能在比赛中赛出优异的成绩。
三、小结
【关键词】会计技能大赛;教学;学生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0
会计技能大赛的作用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会计大赛内容着重于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刚接触技能大赛的时候,感到高深莫测,不易入门,容易让学生出现畏惧、退却以致最后厌烦这门学科。如何利用技能大赛这个平台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门课,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大赛,提高对"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认识
(一)对"教师如何教"的认识。
职业教育要求要与企业需求相对接,会计教育要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会计这个职业不仅操作性、应用性强,而且对工作经验要求很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那么,新知识、新技能哪里来,职业技能大赛就是教师学习的"窗口"之一,是促进教师技能学习的良好平台。技能大赛它的独到之处就是它时刻瞄准市场变化,贴近企业需求,为职业学校培养技能人才探明切实可行的路子。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并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会计专业研究型人才,而是要使其不仅拥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二)对"学生如何学"的认识。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家长和学生都期望通过几年的会计专业的学习,毕业后就能找份好的会计工作,但这与会计职业的特征存在一定的矛盾。
首先,学生对会计职业的理解定位要准确。要胜任会计这个岗位,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中职会计类毕业生首次就业去向主要为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会计业务量少,业务处理相对简单。就业岗位主要为仓管、出纳、成本会计、记账等,这些岗位突出动手能力。
其次,通过技能大赛,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什么。
会计技能大赛内容是根据社会会计工作岗位的需要设计,如点钞、翻打传票等,它将企业岗位所需的技能与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到大赛中去,尽可能与会计的日常岗位相对应。在实际工作中,经济业务事项会在不断的发生,如何处理,要靠会计人员自己判断。
再次,通过技能大赛,让学生心与手互动,把握如何学。
我国在九年的义务教育过程中,都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如生搬硬套的用公式,盲目的背现成的答案等等...这些呆板而"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还忽略了让学生自主思索的过程。
二、围绕大赛内涵,做好会计"思想"教育课
(一)在对学生进行大赛培训之初,就要学生对此足够的重视。
我们可利用会计技能大赛项目的几个模块如点钞、收银,用切实而生动的语言,联系实际生活,讲述会计的功能作用,以及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让学生感到即实际又新奇,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热情。
(二)让学生坚信:会计专业前景美好,但又任重而道远。
在上这堂课时首先向学生讲述一些熟悉的事例,如通过一些成功的会计人士的事例,让学生了解会计人员的职责及其肩负的光荣使命,说明会计工作不只是写写算算,它是管理企业、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继而分析目前市场对会计人员的需求现状,展示会计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本专业产生美好前景。但要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需勤学苦练,方法科学,而会计技能大赛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即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要学生潜心钻研。
(三)以技能大赛为引领,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出会计技能大赛不是"为赛而赛",而是"以赛促学",技能大赛不仅可与考证相结合如会计证、会计员、助理会计、会计师等,还可与升学相结合,现在,有许多高等院校已向大赛学生伸出了"橄榄枝",凡是大赛获奖学生,可根据奖次的高低,免试进入不同的高等院校。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相当于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与动力。
三、与教学相结合,联系实际,分析大赛内容,强化重点训练。
(一)分析大赛内容特点,明确教学任务。
2013全国会计技能大赛的内容包括两大项:1.会计手工,包括分岗位单项比赛和团队协作比赛。2.会计电算化,包括翻打传票、点钞和会计电算化操作。通过分析,本人总结大赛内容有以下特点:首先,强调学生会计动手能力,如登记现金等动手能力;其次,密切联系生产实践,每大项的资料都是模拟实际经济业务,完成40笔左右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和处理;再次,充分利用现代化会计信息技术、竞赛专用软件等,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会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学会现代会计信息处理系统的使用。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法
1.以学生能力为本位,做到技能大赛与普通教学相结合。
技能大赛训练虽没有纳入"教学大纲",但比赛内容涵盖了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本技能,因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把课本知识点与比赛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能力为本位,避免教师"一言堂"的"独角戏",让学生自由的练习、讨论、归纳、总结,老师的作用只是引导、提示,以此开启学生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将来学生的会计从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我们学校现在拥有财会模拟仿真室、专用机房、多媒体教室,作为现代型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善于使用这些教学辅助工具。会计专业有许多概念和科目名称对学生来说即抽象又陌生,利用现代辅助教学工具是有必要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就便捷清晰,能让学生轻松领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正真理解、消化理论知识,让学生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严格日常训练
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上,要以技能训练为突破口,循序渐进,逐渐深入。如收银、翻打传票、点钞,看起简单,但真正要做好,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在日常训练中,要求学生要和自己比、同学比、老师比、行业能手比,反复训练,不断总结,让他们在苦练中品尝进步的快乐,以此点燃深入学习的热情。
会计技能大赛既有专项技能练习,又有综合的会计课程内容,如何将其成为会计教学的引领性平台,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目的。相信通过不断地探索、创新、实践、改革,我们的会计教育定能培养出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近年来,教育部及各行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职业技能大赛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认真组织,积极参赛,逐步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提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笔者所在院校涉外旅游专业近年来参加了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相关单位组织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导游服务”赛项和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比赛(导游服务),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鉴于此,根据人才培养规律,结合大赛的具体规程和标准,运用PDCA循环法,在涉外旅游专业进行了“学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PDCA循环简介
PDCA循环又称质量环,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由P-D-C-A四个管理环节组成一个闭环,从而实现全面管理。PDCA四个字母分别代表Plan-Do-Check-Action。其中在Plan环节确定目标,做出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在Do环节执行计划;在Check环节进行效果检查和对执行计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偏;在Action环节总结本循环中的经验,对本循环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之处进行调整,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二、PDCA循环在导游服务技能大赛指导中的应用
在每年组织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前,通常结合导游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规程,一方面在校内举办以“谁不说俺家乡好”为主题导游大赛,由专业师生共同制订校内比赛方案,校企双方确定评分标准,专兼职教师担任评委,选拔出一批感兴趣、综合素质高的选手;另一方面,通过学院或系部组织的金话筒比赛、国学达人秀、校园艺术节等其他活动发现选手,将其吸引到参赛队伍中来。通过以上两种渠道,选拔出一批态度较为端正、形象端庄、发音准确、才艺精彩的备选选手,组成集训小组,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准备。
(一)制定计划(P)
根据导游服务技能大赛的规程、比赛项目、评分标准等内容,成立项目组,开展相关工作。
1.成立专兼结合的指导团队。由于导游服务技能大赛涉及导游、才艺、普通话(英语)发音等相关知识和能力,所以按照比赛内容,成立由导游词讲解、理论知识、才艺训练、普通话(英语)发音、旅行社资深导游等教师组成的跨专业、专兼结合的指导团队,由教研室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日常协调和督导工作。在指导教师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教师的知识结构,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以及指导学生大赛的经验。因此,组建一个富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跨学科、跨专业的指导团队很有必要。
2.制订指导计划。各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特长和专业背景进行明确分工,仔细研究比赛规程和评分细则,根据比赛规程和具体项目制订出详细的指导计划,确定每个阶段训练目标及考核安排。
(二)实施指导(D)
在指导计划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指导阶段,根据选手的具体情况,采用历届大赛优秀选手视频分析、经典导游词解读、才艺策划、形象策划、现场踩点、模拟测试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大赛有一个完整地、全面地、清晰地认识,进而根据选手的性格特点组织导游词、选择才艺,并根据指导计划进行阶段性的考评和模拟。
1.经典视频分析。指导教师通过搜集整理往届导游大赛视频资料,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注重选手对导游大赛过程中讲解、导游词组织、才艺展示、整体形象等方面的理解和技巧的应用,进而为学生导游词的创作和才艺的选择做好引导。
2.模拟实训室与踩点相结合,创作导游词。由于大赛和导游岗位对导游词的要求不一样,大赛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之内进行精彩的讲解,所以在指导过程中充分利用模拟导游实训室内的景区资源,让学生了解不同景区的具体情况,然后选择出自己感兴趣的景区或景点,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导游词的创作,为加强学生的现场感,对于自选景点部分可以与选手一起进行实地踩点,努力创作出文化内涵丰富、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富有感染力的导游词。
3.全方位训练。在这一过程中,选手需要进行自选和抽选导游词的讲解训练、导游相关知识的记忆、才艺的选择和训练,这一过程非常艰苦,指导教师需按照指导计划严格执行,做好参赛选手日常的指导和记录,逐步实现每个时间节点的目标。
(三)多方式检查(C)
通过一个时间段的训练(通常为一周),各指导教师对所指导内容进行检查,进而为下一阶段指导提供调整和补充的依据。对于效果的检验,通常采用定期检查、随机抽查、阶段性综合模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通常安排在每天,通过参赛选手之间的互查与教师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训练,参赛选手之间相互检查各自训练成效,查找自身的不足,发现别人的优点;任课教师对训练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当天的训练成效,查找不足,以便调整。
2.随机抽查。对选手的训练效果,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实施随机抽查,重点检查指导教师训练计划执行情况和参赛选手训练效果,对在检查中表现好的地方予以肯定和表扬,对于暴漏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和协调,尽力提高教师指导成效。
3.阶段性综合模拟。在训练一个阶段(通常一个月)后,组织阶段综合性的模拟检查,严格按照比赛流程,邀请旅行社资深导游、导游大赛评委、才艺专家等组成评委队伍,对参赛选手训练效果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对该阶段指导与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为持续改进打下良好基础。
(四)总结提高(A)
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检查,对教师指导、学生训练、参赛过程中好的做法进行总结推广;对上述过程中出现的与目标不吻合的情况,查找原因,吸取教训,优化实施方案,为下一轮次的PDCA循环做好充足的准备(Plan),进而提高指导和训练质量,为以后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基础。
三、结语
近两年,通过采用PDCA循环法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别的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收获颇多。
经管类专业技能大赛选手选拔选手培训机制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起到了鲜明的导向作用。现在,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职业技能竞赛,并为在技能竞赛中获得好成绩而展开了激烈竞争。经管类专业能否通过有效组织在专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的实践表明:一套技能大赛选手选拔培训机制可以做到。这套机制包括科学的选拔培训流程、丰富的选拔渠道、灵活的培训方式、多样的指导培训方法四个方面。
一、科学的选拔培训流程
在长期的大赛组织过程中,经管学院不断优化,形成了完善的选拔培训流程:
1.成立大赛指导教师团队,加强竞赛指导与培训。每个专业赛事,学院都集中专业最优秀的教师和实训指导师,并邀请企业一线专家参与,成立大赛指导教师团队,负责大赛组织的指导、参赛队员的培训。
2.通过调研形成专业技能竞赛目标体系,明确培训内容。大赛指导教师团队通过调研,熟悉技能大赛的竞赛方案、竞赛规则,分析大赛对选手知识和技能储备的要求;调查往届技能大赛项目的裁判,了解评分规则和选手容易出错的环节;走访在往届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兄弟院校,学习选手集训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包括技能、知识、综合素质考察点在内的大赛培训目标体系,明确培训的重点、难点、策略。
3.配备与技能大赛基本一致的实训硬件软件,优化培训条件。根据大赛所需设备、软件,提前编制采购计划,逐步添置。实在没有设备的,向企业或大赛支持方租借;环境不逼真的,找企业实习基地,集训队员住在企业观摩、训练。
4.实现课程与技能大赛的对接,夯实学生参赛的专业基础。一是针对技能大赛技能考核要点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考核大纲,每年适当调整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从源头上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二是在每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要对应竞赛的知识点、技能点,从知识介绍、设备操作、软件应用、成果规范等方面提升学生的单项能力。三是通过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综合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5.实现素质要求与技能大赛的对接,提升学生参赛的综合素质。一是把技能大赛需要具备的科学思维、语言表达、信息搜集、文字撰写等综合素质,贯穿到每门课程的考核要求中,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建立学生课外活动与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对接的机制,每个学生活动要体现对参与学生专业素质、综合素质的要求(体现在招标书中),活动的组织要求按照市场化的方式,经历投标、答标、中标、拉社会赞助、开展活动、评奖颁奖、活动效益评估等环节。
6.遴选优秀选手,落实参赛主体。根据赛事的要求,通过学生协会(社团)推荐、专业课程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推荐、大赛选拔、选拔小组笔试免试等方式,筛选出参加集训人员的名单;集训学生优秀的,参加校级专业技能大赛;校级专业技能大赛表现优异的,代表学校参加省赛。
7.建立比赛项目试题库,提供训练素材。指导教师团队应持续关注大赛、收集比赛试题资料、研究大赛的动向,结合职业岗位典型任务,编写技能比赛试题,建立课程竞赛试题库,试题库分基本、中等、高深三类试题,同时邀请企业一线技术能手试用、提出修改意见,指导教师团队进行修改和审核,形成完善的试题库。试题库提供符合大赛动向、高度相似的训练内容,保证训练的素材。
8.制定培训方案,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比赛水平。基于试题库,大赛指导教师团队应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为参赛选手训练制定循序渐进的计划方案(包括集训目的、集训内容、集训时间、集训地点、集训设备、集训计划、训练方式方法、效果评价等),进行明确分工,循序渐进、张弛有度地推进训练计划的实施,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比赛成绩。
二、丰富的选拔渠道
为了在大赛中获得好成绩,专业技能大赛的参赛选手选拔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选出专业实力和综合素质都比较强、成员搭配合理的参赛团队,才能为获奖奠定良好的前提基础。经管学院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5种主体各异、程序不同、标准不一的选拔方式。
1.学生协会、社团根据兴趣、基础的选拔。每年新生进校后不久,各种学生协会、社团会在新生中进行新会员招聘。招聘主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基础。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进行的选拔。
2.专业教师根据课堂表现在专业学生中进行推荐选拔。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教师的经验,参照学生的平时表现,从综合素质、反应能力、专业功底、操作技能、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后,推荐、选拔参加大赛的学生。
3.专业从专业技能大赛校内预赛中选拔。每个省级专业技能大赛都会有相应的校园级赛事。在校园级赛事举办的过程中,专业教师、指导老师作为组织者、专家、评委,可以根据学生的临场表现,选拔优秀选手。
4.专业从集训中选拔。专业技能大赛举办前夕,经过专业宣传,可以在自愿参加集训的同学中,根据学生集训中的综合表现,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大赛。
5.专业从素质大赛获奖者中选拔。专业技能大赛也需要有能说会写、综合素质高的选手参加。通过校园举办的辩论赛、演讲赛等赛事,结合大赛的所在专业,也可以通过赛事主办者推荐的方式,选拔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参赛候选人。
三、灵活的培训方式
娴熟的技能、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比赛心理素质,都需要平时的培养和赛前的训练。培训的方式和途径包括:
1.学生协会、社团的培训。学生协会、社团为了搞好自身建设,往往会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如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专家讲座式的培训、外出参观考察学习、新老会员的传帮带、学员之间的模拟训练、对抗训练、友谊赛等。
2.课程项目化培训。将专业课程的实训项目与专业技能大赛对接,将技能大赛中的技能分解,落实到课程中的具体实训项目上,并以项目训练为载体,传授够用的知识。
3.专门项目化课程培训。根据专业技能大赛的举办时间,专业可以设置一些具有综合性的实训课程甚至是囊括大赛主要技能的综合实训,在大赛前夕集中上课、培训,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熟练水平和团队配合水平。
4.导师培训。每个专业建立导师制,若干个学生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从新生开始一直到毕业,始终固定地由一个专业教师指导,这既即便于发现人才,也便于持续培养。导师在培养、培训中还可以根据队员的个性、特长进行队员的合理搭配,组成各有特长和分工、协调互补、综合实力强大的参赛团队。
5.赛前大赛指导教师的培训。每个大赛的组织,都需要在一至两个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为了组织好大赛,使参赛同学了解大赛的意义、程序、阶段和评比规则,指导教师通过专题讲座、宣讲会、答疑等形式进行培训。
6.赛前集训。赛前可以将参赛选手、备用选手集中起来进行训练。集训有课余集训(即正常上课之外时间的集训)和停课集训(集训者全部课程停上,集中精力进行不间断的高强度训练)、开放式集训(集训者可以随时来,也可以中途离开或推出集训)和封闭式集训(任何人必须从头至尾全程参加集训,不能中途退出)两大类。集训的过程中,可能既包括知识培训、技能操作也包括往届赛题分析、操作点评和竞赛策略研讨,还可以以赛代训。
为了使培训能够顺利进行,必须建立配套的学生集训课时补贴办法、交通餐饮补助办法、学分置换办法,以调动学生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对于培训教师,也要有相应的激励措施。
四、多样的指导、培训方法
科学的指导、培训方法,能够减少指导、培训的时间,提高指导、培训的效率和质量。在实践中,经管学院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指导、培训方法。
1.指导方法
生物学指导法。在大赛指导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先用一个容易的小项目、小任务或工程,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在小项目中逐步增加新的知识与技能,教会学生自学、自我发现并分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后把小项目扩展成大项目,学生由具备单项能力发展成为具备综合能力,由在教师指导下解决简单问题发展为独立地解决复杂的大问题。生物学指导法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习惯,发展可迁移的能力。
建筑学指导法。学生有时在赛前并不掌握比赛所用的所有知识和技能,这时就需要指导教师通过强化讲解、训练,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学生在重复的、高强度的训练中掌握比赛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只会目前会的,但由于没有学会学习,仍然不具备不同环境下解决问题的可迁移能力。
工程学指导法。竞赛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指导教师模块化、分解式地教会学生,然后再由学生有机拼接,形成完整的业务流程,完成大赛任务。
康复学指导法。针对学生竞赛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逐个治疗,化解病灶。
在实际指导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技能大赛项目的特点、学生特点、培训所处的阶段灵活选择指导方法,也可以将三种指导方法综合使用。
2.培训方法
理实结合训练法。教师理论讲解与学生动手操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了赛,赛中学,边练边总结,在学做练中引导学生事半功倍地掌握理论知识、巩固实践技能。
言传身教训练法。教练不仅是“言传”启发,也要“亲做”示范,以“做”的功夫体现“教”的本领,让学生感觉到娴熟的震撼。
分散训练法。针对学生特点,分别辅导、训练,或者在集中训练之后,要求学生进行单独的训练,在训练中反思、总结、提高。
集中训练法。在临近大赛的一段时间,可以集中参赛队员、集中指导教师、集体住宿、集中时间进行指导、训练,提高整体配合程度。
轮岗训练法。需要团队合作的项目,让每位学生在相对固定岗位训练的基础上,适当轮岗,交叉训练,互相理解,加强沟通和衔接,增强学生配合的默契度。
模拟对抗训练法。通过参赛队员之间的模拟对抗赛、校际之间的友谊赛,制造临战的气氛,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克服紧张心理和急躁情绪,把握比赛节奏,解决突发问题,在比赛中检验训练成果,在比赛中增强自信心。
校企业合作训练法。一些实操性比较强的项目,可以在校内训练的基础上,直接将学生拉到企业,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实践,在真实的岗位上真刀真枪地干一段时间,加深学生对比赛项目的理解,增强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
慢镜头分析训练法。通过录像的慢镜头,分解学生的表情、动作、语言,帮助学生提高。
1.调查对象。为了保证调查对象经历的职业技能大赛数量和信息上的一致,本文选取某市职业大学的部分在校学生,本次调研涉及到的专业类别为文、理科各8个,总共有326名学生受到调研。其中男生占231名,女生95名。男女比例接近2.2∶1,与该校在校高职学生男女比例基本一致。2.调查内容。在本次调查中,设计了统一的调查问卷,基本内容包括学生的性别、年龄、院系、专业、年级等情况。对于职业技能大赛影响力的调查主要从如下几个调查内容体现:首先是学生的参赛情况调查。这一项调查中包含学生对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态度;学生入学至今参加过的职业技能大赛情况;对于赛事组织和赛事内容设置的了解情况;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的必要性和满意度调查。其次是职业技能大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调查。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学校网络邮箱发送调查问卷形式,回收问卷307份,有效问卷301份,有效率为92.33%。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情况调研结果及分析。从回收的301份有效问卷中,对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态度”情况统计,有56.32%的学生在参赛方面是积极主动的,在调查学生中,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呈现不关心和不积极的学生占比达到12.45%,这样的情况表明,即使当前的学生对于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普遍呈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但是,还是存在一定数量的学生对于职业技能大赛并不关心,职业技能大赛对于这部分学生的影响力比较弱。剩下的学生认为对于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可有可无,学校应重视这部分群体,加大对这部分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在感情上认同。2.职业技能大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经调查,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参与过职业技能大赛的学生人数有63人,其他的238人表示从未参加过。学生认为职业技能大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调查评价情况,整体呈现出有着正面影响,得分相对而言都较高。这样的情况说明,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是积极健康的,当然,对于那些从未参与过职业技能大赛的学生可能只是呈现出了主观上的愿望,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3.职业技能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情况影响。从调查问卷中的结果来看,有27名大三学生参加过职业技能大赛,他们认为职业技能大赛对于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影响最大。结合大赛实际情况分析,这可能与学生需要在参赛前和参赛期间经历大量的对比和淘汰活动相关。学生认为这些大赛的参与对于学生工作态度、职业角色适应性、与企业签约成功率、成功面试次数、录用企业规模、岗位的影响等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大赛的参与,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求职过程中薪酬的影响却与预期的增长不一致。这种情况的存在,可能与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即使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证明学生能力,但是他们还需要经过自身的选拔和考核,在自身公司岗位上经过实际考察才能得到认可有关。
(三)总结
【关键词】全国技能大赛;英语口语大赛;选拔;培训;团队;绝对实力
“高教杯”英语口语大赛自04年起开始推出,已成功举办了7届,每年吸引全国数以百万计的师生参与,现已成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领域的品牌赛事,今年正式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的赛项之一,更是备受全国高职院校师生的关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外语学院的刘俊强同学获得了今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大赛英语专业组唯一的特等奖。从参加第二届口语大赛至今,该校的选手参加了6届赛事,其中有5届8人次获得了全省一等奖,5次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的总决赛,获得过全国非英语专业组大赛的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三等奖两次;以及英语专业组特等奖一次。在全国高职院校口语大赛的舞台上,该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选手都曾获得过最高奖。探讨该校对口语技能大赛的指导特色,对提高其它院校技能大赛成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大赛选手的选拔和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1.全员参与、搭建培训团队
团队培训有效的保证了培训的质量和效率。该校口语大赛的培训由专门的口语培训团队负责。外语学院院长担任培训总指挥,确保培训计划的执行和培训目标的实现。为备战一年一度的口语大赛,院长多次召集专题会议,精心部署各项准备工作,亲自过问比赛活动的全过程,亲临现场指导比赛。大到培训进程,培训效果,小到参赛选手的服装准备,院领导都要一一过问。外语学院各系主任及大学英语部主任负责各专业选手推荐及培训方案的执行监督。外语学院选拔多名有责任心、口语好的老师和外教一起负责具体的选手培训方案制定与实施。大家各司其责,齐心协力,上下一心,齐抓技能训练。他们的培训团队专业、敬业、不计个人得失。每年的选手都是多位指导老师共同培养的结果,但每次面对荣誉的时候,大家都互敬互让。现在他们培训团的每一位老师都有过省级或国家级一等奖指导证书。大家共同分享胜利的果实。
2.精选选手,因材施教
每年12月份,他们会通过组织全校的新生英语口语大赛,从中挑选集训选手。全体外语老师群策群力,积极推荐优秀选手。每年他们还要求每一位英语老师必须推荐1-2个自己所带班级中最有培训潜力的学生名单,供培训团挑选。通过口语比赛、任课老师推荐以及培训团队的多番考察基本上就保证了他们每年能选到最好的苗子。
每年全校的口语大赛结束后,他们会通过PK赛选出10名选手进入到集训团队,成为当年参赛选手的陪练。接着连续参加一年多的培训和集训,多次pk展示后,表现最好的选手才能去参赛。
对于选手选拔,首先看重选手的表现力,心理素质,以及学习能力,其次才是她的英语基本功。因为,比赛中,只有表现力强,心理素质好的选手,在赛场才能处事不乱,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充分发挥训练水平。在外貌上,他们不要求学生很帅,但一定要阳光;不要求学生很漂亮,但一定要可爱;不管男生女生,高矮胖,气场要大。所谓“气场”就是选手的表现力要强。
同时,不同的选手有不同的特点和天赋,所以在培训过程中他们因人而异制定培训计划,注意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质,走向人生的成功。比如根据选手不同的学习基础,要求有的是全文照背,有的是能复述即可。个性化培训、分层培训使培训更专业、针对性更强。
3.刻苦认真的集训,严格规范的过程管理
他们的培训从来不是临时突击。每年在培训当年参赛选手的同时,也在培养下一届选手。象刘俊强就是去年省赛第一名胡华林的陪练,一起参加了暑期集训。每一位最后进入省赛和国赛的选手至少连续参加了一年半的培训。每年的省赛,他们都会带下一届选手到现场观摩。每年的国赛他们都会录像,让下一届学生学习体会。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全力以赴。
同时,指导教师肯在训练方法上下功夫,不断优化训练环节,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做到事半功倍。对学生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外教的专业指导;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台风训练;以及专业技能模块培训因为竞赛中有旅游导游情景、有商务推销情景,每位指导老师负责不同情境进行专项指导。培训还包括试题专项模块培训比赛试题分“实用讲演”、现场描述和情景交流、辩论四部分。每个老师钻研不同的专项模块,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体培训。最后,还有大量高强度的综合模拟展示。所以,他们的教学团队不是绝对的分散培训,而是分散与集中相融合,做到灵活高效。
名师出高徒,他们注重加强指导教师自身水平提高,要求教师技能水平、指导水平、信息搜集能力、训练管理、创新创优、团队协作6个方面的不断提高。他们们每年派指导老师参加省赛和国赛观摩。全国大赛即使没有选手参加,学院也会出钱派他们的老师到现场观战,了解最新赛事,为下一年的大赛做好准备。在训练中,要求学生和指导老师一起写训练日记,每学期、每月、每周、每天都有具体的培训计划。老师制定大的训练计划,学生自己制定小的训练计划,每天的训练内容都要进行记录总结,每次模拟都要进行分析总结,总结让选手把老师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老师也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培训技能。
4.培养学生绝对实力
第五届全省口语大赛中,他们训练的不能说不刻苦,准备的也不能说不充分,学生的表现不能说不好,可由于某些原因只取得了三等奖。在赛后总结会上,他们校长对指导老师说,只要有了绝对实力就不怕裁判吹黑哨。自此,培养选手绝对实力成为他们的培训质量目标。在对刘俊强的训练过程中,他们严格要求他,比如比赛时准备时间有15分钟,平时训练时只给学生不足10分钟准备;考场有字典可查,但平时训练都是不允许他借助任何工具;指导老师还常常临时通知他,临时给他题目,到不同班级学生面前、老师面前展示。锻炼他的心理素质。正是对绝对实力的不断追求,使得他们的选手能在今年预赛抽签第三、决赛抽签第一的逆境下,能反败为胜,连创佳绩。
5.注重语用能力提高
语言学习的根本目标是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语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选手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语用能力的培养不是经过短期学习就能全面提高的。因此在对选手的口语培训中,指导老师注意创造各种机会,使选手在长期的实践和语境中逐步形成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比如,刘俊强的毕业实习工作就是负责帮助新来的3名外教熟悉生活和工作环境;学校来了国外访问学者就派他连续去做了3个月同声翻译。这些都是让选手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西方在思维模式、语言交谈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提高语言语用能力。
启示:
1、选拔要科学
选对人,做对事,就已经成功了一半。通过观察近几年的全国口语大赛,不难看出,有相当一部分选手的失败并不在于她的口语比别人差,而在于他的表现力不够,气场不大。这就是在选手选拔方面有缺陷造成的。在技能大赛选手选拔方面要注意选拔途径要科学,选拔途径的科学表现在能从所有有潜力的学生中挑到最好的苗子;选拔条件要科学,针对不同比赛,用科学的人才选拔标准挑选合适的选手,对比赛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2、培训要专业
培训辅导的优质高效需要刻苦认真的训练和严格的过程管理。刻苦训练、严格管理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原则和方法,是纠正培训行为偏差、规范培训行为的重要保障。
1)台上一分钟,台下10年功的道理,成功永远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培训不是临时突击,应该早准备,常规化,做好新、老选手的交替,注意新生力量的培养。
2)比赛拼的是技术,拼的是刻苦,更拼的是智慧和科学的训练方法,是展现学校综合实力的大舞台。师生要研究技能大赛的参赛试题,针对考试题型、能力要求组织训练。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做到事半功倍。
3)指导老师,只有与时俱进,了解专业最前沿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知识,寻找新方法,与学生一起成长,才会有见证奇迹的那一刻。当然,奇迹的发生也离不开选手的选拔要科学、选手的培养要精细,培训的模式要先进,过程的管理要严格,训练的过程要艰辛。
3、团队要合作
团队是由一群有缺点的个体构成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个体是完美的,但只要总体搭配起来,激发出每一个人的潜能,团队就会创造出完美。技能大赛任何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强大的培训团队合作。团队要为老师营造了一个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氛围。一个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团结奉献的人文环境,能激发了每一位老师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很多学校在技能大赛的培训方面,往往就是指定某位老师负责,或者是每年轮流让不同老师辅导。无论是从培训效果来看,还是从培训师资的流动性影响考虑,团队的培训优势要多于个体的指导。
4、目标要高远
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对选手的培训要有高标准,要对困难有预测性,在培训中做最坏的打算,培养学生的绝对实力。有谁见过姚明和普通人打篮球,裁判吹姚明的黑哨的了?
5、技能有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