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1 00:03: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护士分层培训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加强病区管理,确保安全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孕产妇就医安全。
2.孕产妇的环节监控:新入院、转入、急危重孕产妇、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孕产妇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一旦发生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
5.从护理管理角度监控: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个人,追究相关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1)坚持医疗安全天天抓,坚持每月专业知识、急救知识、技术操作培训,强化责任意识,急救意识。确保患者就医安全、防患医疗纠纷的发生。
(2)强化科室注重抢救物品的管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率100%
(3)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主要是科室新进人员,责任心不强人员的管理要重点帮扶。
(4)加强危重孕产妇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认真落实产科各项护理常规,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5)培养护士经营意识,认真执行物价收费标准,善于进行成本效益核算,降低医疗成本,节约不必要的开支,保证资源有效合理配置。
(6)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考核,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感质量检查,进行原因分析,及时反馈并进行整改。
二、转变护理观念,配合市场部,做好科室的营销
加强服务就必须有考核,要宣传营销没有后续好的服务反而是浪费资源,所以明年的工作中继续加强全体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加强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配合市场部做好宣传工作,把科室的宣传资料及科室电话、科室骨干电话送到他们手中,让他们有机会联系我们,并取得孕产妇的信任。
1、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工作责任心。培养护理人员树立“以孕产妇为中心”的观念,把孕产妇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孕产妇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孕产妇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孕产妇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提高护患沟通技能,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2、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通过与孕产妇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了解回访意见、获取孕产妇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作到真正的主动服务。把“用心服务,创造感动”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三、加强护士在职教育,做好带教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1、继续保持临床带教小组,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定期组织护士授课,实行轮流主讲,分级针对性进行业务培训,每月组织业务学习、技能操作培训、急救演练,定期考核。如遇特殊疑难情况,可通过请医生授课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互相学习促进,并作记录。
2、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优化护理队伍,不断的更新护理知识。
3、新上岗护士实行一对一带教,适应制教学,重点加强专科疾病的培训,将专科疾病的环节分解讲解,并定期召开带教工作总结会,听取带教教师及新上岗的护士的意见。
四、确保完成各项护理指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2、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3、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0%
4、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达99%。
5、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灭菌合格率达100%。
6、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7、急救车管理合格率100%
8、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五、附:产科XX年工作计划具体安排
第一季度工作重点:抽查基础护理落实情况,护理安全执行情况。
一月工作计划:制定护理工作计划、季重点、月安排;制定三基三严培训计划;组织召开护理人员会议,明确职责与分工;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一次护理安全教育培训。
二月工作计划:细化各项考核标准并落实到科室;组织一次护理业务大查房;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化培训。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三月工作计划:对第一季度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第二季度工作重点:组织护理操作技能培训(静脉输液法),安排“5.12”护士节活动及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内容。
四月工作计划:抽查健康宣教,护士节活动安排;科室培训护理操作。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五月工作计划:庆祝“5.12”护士节活动;护理操作技能(静脉输液法)考核;检查各科室急救药品和器械。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六月工作计划:对护理质控进行全面检查;抽查一级护理质量;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半年工作总结。
第三季度工作重点:加强护理文书书写及安全隐患排查,督促5s定位管理落实情况
七月工作计划:抽查30份护理病历,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加以整改;抽查患者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八月工作计划:对急救药品和器械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各科室院感管理情况。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九月工作计划:组织各组长对病房管理进行检查;检查5s定位管理落实情况,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第四季度工作重点:急救物品及院感工作督查,病房管理质量月抽查及做好准备迎接年终检查
十月工作计划:护理质量检查,急救药品及器械的清点督查;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摘 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分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比较分析实施分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理质量、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科学管理,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 护士分层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n nursing management
Yuan Yuhong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yuan City,Henan 45900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effects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n nursing management,summarizes its clinical value.Methods:We compared and analysed the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of care before and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stratification. Results:All of the quality of care,nurses' job satisfaction and in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h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Conclusion:We implementated the human resources rational allocation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care,and improved job satisfaction of nurses through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Key words Nurses hierarchical management;Nursing management;Application
目前,我们的护理工作依然存在这样的现象,即不同工作经验、不同学历的护士从事的工作都是相同的。不能充分发挥每位护士的能力和潜能,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人才的流失以及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进行护士分层次管理。现就心内科在临床护理中实行层级管理取得的成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取心内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分层管理的时间将护理质量分为实施前和实施后,实施前,即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的护理质量;实施后,即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的护理质量。
方法:①制定护士层级框架和任职条件:依据护士的工作能力、学历、职称和年资将护士划分成5个层级,即N0~N4,工作能力是最主要的层级划分依据。a.N0级:无执业证护士,由新入科和轮转护士承担;b.N1级:成长期护士,由工作3年及以下的护士承担;c.N2级:熟练期护士,由超过3年工作经验的护士和低年资护师承担;d.N3级:专业精通型护士,由高年资护师和主管护师承担;e.N4级:最高层级护士,相当于临床护理专家,由高级职称护士和专科护士来担任。②制定各层级护士职责:a.N0级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b.N1级负责病情较轻患者的护理、一般专科护理和患者的健康指导;c.N2级负责较重患者的护理,参与危重患者抢救等;d.N3级负责重症患者的护理及抢救、专科护理指导、临床带教等;e.N4级负责危重患者专科护理,危重疑难查房,护理科研,持续质量改进等工作。通过明确各级护士的岗位职责,各级护士对应承担的工作内容不断熟悉,护理技术逐渐深入和精湛,改善了护理工作秩序,提高了工作效率[1]。③明确层级护士业务要求及分层培训:分层培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必须在内容上满足学习者需要[2]。a.N0级培训各项规章制度,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在责任护士指导下完成护理工作;b.N1级培训相关专科的理论知识、护理技术操作,具备正确的治疗处置能力;c.N2级培训发现问题能力,完成重症患者护理的能力,较好的文字表达和沟通协调能力,指导低层级护士及护生的能力;d.N3级培训教学方法、授课技巧、科研设计等;e.N4级主要进行管理技巧、护理质量改进和循证护理等方面的培训。④细化各层级考评及晋级标准:定期对各级人员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同时将护士的工作表现、工作质量、工作量、患者满意度、岗位风险等因素纳入考核要素,每年综合评定1次,确保不同层级的护士能上能下,打破论资排辈的旧观念,真正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效果评价:由科室质控组对实施前和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每月向患者及本科室医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他们对护士的满意度,另外还要在护士中调查她们对分层管理的满意度。研究者在调查对象填写问卷和调查表前,要求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说明,详细耐心地向调查对象解释问卷填写过程中的疑问,当场发放调查表及问卷,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结 果
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基础护理、危重护理、技术操作、患者和护士满意度及医生对护士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有大幅提高。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讨 论
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该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每位护士学习专科知识和各项操作技术的主动性,管理能力也能够得到锻炼,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
分层管理模式的实施促进了医护之间的主动沟通,使得医生在各工作环节能够与护士共同协调,医护工作关系更和谐,同时护士会主动跟医生查房,根据掌握的患者治疗方案及医疗需求,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是临床护理工作高质高效完成的重要保障。
护士分层管理促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使护患关系更加密切。以往护士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日常的医嘱性治疗、护理和记录工作上,缺少巡视病房时间,缺乏护患交流以及对患者生活护理需要的关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实施,使得护理岗位、技术要求、工作职责与护士的分层级管理实现了有机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各层级护士的作用[3],分级使用护理人员,不同级护理人员各司其职、责任明确,这样护士就获得了时间和精力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落实基础护理服务措施、实施健康教育以及与患者有效沟通和交流,从而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巩固了专业基础,患者的满意程度提高。
护士分层管理能够提升护理队伍的凝聚力。这一管理模式体现了充分授权,高层护士接受护士长的授权,并且对护士长负责,履行对下级护士工作质量指导和监督责任,各层级护士组成护理小组相互配合、相互沟通,共同为患者服务,营造了团结、和谐、发展的护理团队。
护士分层管理的实践让我们感受到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只有将不同的护理人员安排在其最适合的岗位,才能够充分发挥其能力与水平,因此,这一管理模式有利于培养和建设护理人员梯队,保证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还能够提升护理队伍的凝聚力,使患者的满意程度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使其看到了未来,感受到了专业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章晓军,夏海鸥,徐彬彬.护士分层管理现状及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1,25(36):307-310.
行唐县人民医院 河北省行唐县 050600
【摘 要】目的:通过对我院内科护理的实践研究,探索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内科护理员人做重新安排,按照护理工作年限、专业学历、不同职称等将其进行分层管理。结果:分层管理对内科护理工作进行很好的监控,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结论: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有利于改善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提升团队合作力量、促进护理工作积极性、激励护士提升专业素质等,对内科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分层管理;内科护理工作;应用效果
随着国家医疗事业的大步向前,卫生制度改革对相关医疗工作做了很大的改善,随着2010 年“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启动,我国对护理工作开始了全新的尝试,我院积极响应号召,以内科护理工作为试验主体,随机抽取2014 年6 月-12 月入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分层管理的方法看实际取得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研究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此次研究随机抽取我院内科2014 年6月-12 月入院治疗的患者500 例,开放病床100 张,病床使用率99.5%。内科护理工作人员28 名,均为女性,年龄在22-45岁之间,平均年龄31 岁。其中专业主管护师4 名、护师9 名。护士12 名,助理护士3 名,其中本科学历6 名,20 名大专学历,2 名大专在读。
1.2 方法
1)将工作制度定位分层责任制,即按照主管护师- 护师- 护士- 助理护士这样的顺序对500 例研究样本做护理,根据相关需求做好观察、记录、监督、检查,以高级别引领指导低级别的护理方式,保证做好带教的同时为内科患者做好护理工作。
2)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从患者住进内科病房开始,护理人员开始帮助患者做记录、熟悉环境、做各类登记等,工作尽量细微,甚至帮助患者订餐,为患者倒水等。患者住院期间,被分配的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相关饮食计划、起卧时间表等,有条件的要在床头放置温馨提示卡,营造贴心友爱的环境。在患者出院前做好满意度与临床服务调查,做好出院指导,宣讲教育手册,严格落实医院的护理政策,此时管理护师要做好监督检查,及时为护士或助理护士做指导。
3)采用奖励制度改善护理质量,将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等分责,施行三级考核制,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做好护理工作的安排与管理,并将相关患者满意度、工作认真度划归到考核范围,每日小总结,每周大总结,对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予以奖金奖励,对于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予以总结处理,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等逐级总结,不断完善护理工作,争取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
4)将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方式、方法及患者满意度作为考核条件,护理部门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评价,针对护理过程中的优劣做认真记录,以结果为参考,实施竞争上岗。
2 结果
我们将分层管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做对比,参见表1、表2。
3 讨论
3.1 分层管理有利于改善内科护理工作质量
我们护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有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分层排班,有效的贯彻岗位激励原则,各个级别的护理人员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主动的照顾护理患者,责任感与荣誉感生级,通过对护理程序的重新规划,护理计划的改善实施,积极促进了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3.2 分层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团队合作意识
管理护师承担起领导护理队伍的责任,各层级别的岗位都显得更加明确,不存在责任推诿与相互扯皮的现象,各级别人员各司其职,做到综合协调,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在主管护师的带领下,各班组分管固定床位,更加熟悉责任范围内的患者病情,团队作业,做到更细致更稳妥更科学的护理。
3.3 分层管理有利于促进各级别护理人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与传统的工作方式相比,主管护师不仅要处理一些行政事务还要参与大量的护理工作,护师与护士只要负责基层护理就等于完成任务,责任全部落到主管护师身上,在分层管理后,各级别人员都承担相应的职责,在工作中接受高级别领导的监督检查,学习的过程中接受考核,这样不仅让大家态度更积极,更能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投身护理事业中。
3.4 分层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通过分级管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被激发出来,在遇到问题时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有意识的进行自我充电,通过不断学习夯实基础,精进专业,各个级别的提升有利于整体队伍能力的提升,为医院的护理实力添砖加瓦。
3.5 分层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分层管理的工作模式中,主管护师在工作时言传身教,对护理人员进行传帮带,将临床技能、协调技巧等方法教给护理人员,通过这样的实践与培训,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会有所提升,这对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关键词:牧区基层;护士培训;护理质量
我自2013年初前往黄南州县人民医院进行卫生帮扶,根据近一年的卫生帮扶工作实践了解农牧区医院面临的实际困难,提高护理质量的紧迫。我省地域辽阔,农牧区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为方便农牧民患者就医,基层医院多为综合性医院,院内没有严格的科室区分,值班护士要独立完成起内、外、妇、儿患者的护理工作,为了更好的满足多层面农牧民患者健康需求,提高低年资护理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已成为牧区基层医院一项重要的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4月,通过竞聘增设一名骨干为护理部任护理部副主任,全面职负责护理质量和人员的综合培训。选拔2名护理骨干作为参加工作5年以下年轻护士培训、考核的带教老师。参加规范培训的护士有22人,其中工作不满1年者7人,2~3年者9人,4~5年者6人。带教老师根据不同阶段的临床实践,结合青海牧区基层工作需要制定出护士层级培训计划,通过现场提问、护理查房、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考核。
1.2 方法
1.2.1 工作不满1年护士基础知识培训
1.2.1.1 岗前培训 护理部组织岗前教育及护理规范的训练,由带教老师介绍医院环境,熟悉《护士条例》、服务礼仪内容、护患沟通技巧及医院的基本规章制度。
1.2.1.2 三基训练 了解牧区基层护士的工作职责、程序及基础护理学知识[1],掌握基本工作流程、护理操作常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培训"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使其与牧区基层临床实践相结合。
1.2.2 工作2~3年护士的专科培训
1.2.2.1 病情观察 掌握牧区基层患者的主要治疗、给药方法、常用剂量、毒副反应及护理要点,将安全意识贯穿于患者病情观察及护理的全过程。
1.2.2.2 专科培训 参加院级及科室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熟练掌握符合牧区基层患者实际需要的基础专科理论、护理要点及护理技术。负责培训的护理部副主任有计划地组织带教老师进行专科操作讲座及示范,安排低年资护士参与专科技术操作。
1.2.2.3 危重症护理 了解抢救药品剂量、浓度、药理作用及物品、仪器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心肺复苏、心脏除颤等急救操作技能,独立完成各类术前及术后患者的护理。掌握各类仪器的操作方法(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
1.2.3 工作4~5年护士的综合素质培训
1.2.3.1 急救技能培训 工作4~5年的低年资护士要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熟练掌握牧区临床护理工作常见并发症、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不断总结经验和提高抢救水平。
1.2.3.2 沟通技巧 面对健康卫生知识缺乏的牧区患者,通过挖掘、培养护士语言沟通的技巧,将综合专业知识转变成农牧区患者通俗易懂的语言,缩短护患之间的差距,提高患者的信任感。
1.2.3.3 教学式学习 工作不满4~5年的低年资护士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操作技能,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组织专题护理查房,安排科室小讲课、院级大讲座。护理部选派护理骨干去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学习结束后,将所学知识在全院进行汇报交流。
2结果
工作5年以下各层级护士由带教老师进行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考核,不合格者经培训后补考,直到考核通过。护理部每月抽查科室培训考核情况,合格率达不到90%,扣除带教老师及不合格护士当月绩效工资。对于综合考核成绩优秀的科室及个人,与年底科室评先选优挂钩。当月培训考核成绩作为科室护理质量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3讨论
通过分析综合培训考核及院级质控检查结果显示,牧区基层护士分层带教、培训管理的意识得到了提高,她们熟悉了《护士条例》、护患沟通技巧及规章制度,掌握基本工作流程、护理操作常规、常见并发症、应急处置、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护士综合考核成绩由66.3分提升至92.3分,患者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3%上升到92%,院级质控检查结果也由4月份的76分提高到了11月的96分,低年资护士护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综合素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医院护理质量从根本上也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此种不同层次护士培训方法值得在农牧区基层推广普及。
[关键词] 分层管理;护士;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8(b)-0162-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在护理工作中作用和职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患者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全面需求成为目前护理工作的重点,但由于我国护理编制缺失、超负荷工作量的恶性循环导致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理念、工作内涵、素质能力和技术水平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人力资源浪费和医院管理中的棘手问题[1]。因此,护士长作为科室最基层的管理者,在现有环境下,根据护理岗位的职责、技术水平要求将护士分层次的结合提来,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创造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从在护士之间进行良性竞争、激励、评价的同时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服务意识[2],进而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达到双赢共益的局面。为探讨分层管理在该院实施以来的作用效果,对该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实施分层管理以来的35名护理人员及30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该科实施分层管理37名护理人员进行观察,均为女性,年龄21~51岁,平均(33.6±2.1)岁;文化程度:本科8人,大专19人,中专10人;职称:副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9名,护师11名,护士13名;并随机抽取300例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年龄23~84岁,平均(58.5±3.2)岁,比较实施分层管理前后护士的变化情况与患者满意度。
1.2 实施方法
根据护士学历、职称、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估,制定各层次人员的任职资格,按照护士长―责任护士―操作护士―辅助护士的框架结构确诊其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3],各级护理人员按照此开展护理工作,每周、每月在科室内进行讨论和护理质量回顾评比,对分层管理过程中发现的漏洞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整改。
各级护士职责:护士长负责科室整个工作活动,平衡医护、护护、护患之间的关系;责任护士要求对所管辖内的护士和患者进行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协助并检查操作护士执行护理程序的情况,评价其护理效果,及时反映患者病情和护理情况,参与护理会诊和查房;操作护士要求对患者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指导辅助护士对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正确按照医嘱执行,参与护理会诊和查房;辅助护士要求协助操作护士完成各项护理任务,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更衣更换床单、协助床上床下活动等,学会正确执行医嘱,参与查房。
1.3 评价方法
护士工作满意度评价:根据护理工作内容设计《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表》进行自评和她评,内容包括病房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护理操作技术、护理文书书写、心理健康教育知晓等方面20个项目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8分为满意,5~7分为基本满意,
患者满意度评价:根据科室具体情况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对住院环境、病房管理水平、举止行为、服务水平、操作技术水平、沟通能力等方面15个项目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为非常满意(>95)、满意(80~95)、一般(70~80)、不满意(60~70)、差(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分层管理实施前后对护士的影响
经比较,分层管理实施后各方面评分均明显优于实施前(P
2.2 分层管理实施前后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实施分层管理后患者对护士的病房管理水平、举止行为、服务水平、操作技术水平、沟通能力、住院环境较实施前均有明显提升,满意度从实施前(75.6±6.3)分提升到了(95.7±2.3)分,患者满意度达到93.6%;护理纠纷由实施前5.6%下降到1.4%;结果表明,分层管理的实施使患者得到更完整、完善的护理,使其在心理、生理、疾病、精神都得到满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3 讨论
目前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护理工作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合理配置和使用护理资源是平衡和提高工作质量,保证医院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我们护理人员队伍因各种原因不断减少,一方面说明护士人力资源未能科学合理安排,职责、权利未达到一致,另一方面说明护理人员的职业成就感、满足感不能得到体现,其专业价值难以发挥最大效力。对护士实施分层管理是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实现人力资源平衡利用为支点[4],按层级护理人员的能力设计岗位,从而激发护士工作热情,为护士提供一个主动积极的空间,为实现护理质量整体提高而努力。
3.1 对护士的影响与提升
实施分层管理,从护士长开始明确了各个岗位的职责,使护理人员从各级执行自己的职能,实现责、权、利的相对统一,从而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才的潜力和创造力,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增加了工作的安全系数;增加了护士的责任感和主动服务意识,通过构建护士能积极完成对应的等级制度和相应的竞争、评价、激励机制[5],激发其工作热情,从患者的入院到出院实现了全程、完整的护理,避免了因多名护士参与、相互推卸责任而产生不满和纠纷,而且也能及时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避免进行盲目性工作,使其专业能力和个人价值得到了认可;加深了护患关系,实施分层管理后,加强了护士职业道德规范,使其能够主动服务、主动沟通,从患者的切身需要考虑关心患者心理、生活上的需求;经该组资料结果表明,分层管理实施后护士在病房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护理操作技术、护理文书书写、心理健康教育知晓等方面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升(P
3.2 对患者的影响
实施分层管理后,护士能够清晰对待自己的岗位,通过自己熟练地操作技术、丰富的理论知识、完善的工作流程对患者实施全面细致的护理,不仅有效预防了自身的越权操作[6],还增加了其与患者主动交流、沟通的能力,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安全感,使患者在身心都处于放松状态下促进疾病的康复,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关照患者,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付兰.实施分层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40):336-337.
[2] 郑鑫.探讨护士分层培训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性[C]//河南省护理管理创新论坛暨护士长培训班――护理部主任大会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中国会议医学卫生・临床医学,2011:303.
[3] 何小红.护士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5):37-38.
[4] 阎晓瑞.护士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作用[J].求医问药,2012(2下半月):695-696.
[5] 刘桂昌.实施护士分层目标考核管理对整体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2(25):338-339.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10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3)。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1~9d,平均(4.4±0.8)d;男29例,女24例;年龄18~76岁,平均(49.3±1.2)岁;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10d,平均(4.6±0.5);男30例,女23例;年龄19~78岁,平均(49.6±1.4)岁。2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具体措施为:(1)建立分级管理程序:构建护士、护士长、护理部3级管理程序,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处理,对临床经验及时进行总结。(2)岗前培训:对所有新聘护士进行3个月的岗前培训,从制度、法律法规、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流程、预案以及护理理论和护理技能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下临床工作。(3)对各层级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予以明确,并实行分层管理。严格落实整体制责任护理,每名护士分管8例患者,对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8小时工作制,危重患者必须由N3级以上护士管理。护士长及时对临床护士提出的困难、问题予以解决,无法解决则应及时反映给院方,协助其解决问题,并将院方的管理政策及时向一线护理人员传达。(4)建立护理人员分层级监督机制:对各层级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予以充分调动,确保各层级护理人员做好自身分内工作并对自身岗位能力予以充分发挥,同时建立各层级护理人员的互相监督制度,确保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1.3满意度评价方法
所有患者在出院的前一天接受问卷调查,通过不记名打分形式对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80分以上为满意[7]。
1.4观察指标
选择在住院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术考核评分改善的实际幅度等作为研究的观察指标。
1.5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住院治疗期间,对照组9例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17.0%,观察组1例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比较
对照组住院治疗总时间为(10.85±2.56)d,观察组(7.13±1.20)d,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2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为81.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为9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关键词】优质服务;内科病房管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131-02
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不断创新病房管理模式,优化整合人力资源,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率[1]。为了分析基于优质服务下的内科病房管理模式创新成效,本院对收治的206例内科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实施创新内科病房管理模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20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04例,女性患者102例,年龄在35~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52±5.52)岁。心内科护理人员共14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有6名,护士4名。同时随机选取我院心内科实施创新管理模式前的206例患者作为对照,其中男性患者100例,女性患者106例,年龄在34~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36±5.44)岁。
1.2方法
1.2.1构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护士长的全面指导下,严格遵循卫生部门的标准,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病房管理标准的考核制度。设立专业的优质的病房管理工作小组,主要由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组成,实行护士长领导下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2],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程度,定期组织各级病区护理人员召开会议,总结护理工作情况。
1.2.2护理文书管理模块在创新内科病房管理模式中,重新调整制订岗位职责,制定符合内科病房管理的护理文书范本,认真书写护理记录、护理评估单、交班报告。针对护理文书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及时的纠正对策。同时,指导科室理人员进行护理文书书写培训,定期进行考核等。
1.2.3科研教学管理模块病房管理人员制定规范化培训及岗位轮转,组织实习护士带教工作,根据不同科室护士工作年资,选择规范化培训措施,使每位管理人员都可以对病房管理工作职责和流程做到了如指掌。同时,充分利用院报、网站、橱窗、召开会议等方式,对各项管理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及时消除存在的管理隐患。
1.2.4以“优质护理服务”为载体,促进病房管理工作建立科室、各级质控员、护理管理者的三级护理质控模式[3],定期检查各项标准的落实,持续改进病房管理质量。病房管理人员妥善管理药品及特殊药物。在患者刚住院时,全面为患者介绍住院环境,为其安排床位,组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病房管理模式的理解和配合,保持清洁舒适的病房环境。针对住院病区情况,采取分时段封闭管理方式,促进病房的标准化建设。最后,落实物品外借制度、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管理巡查制度等。同时,合理评估患者情况,从而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病房管理方案。
1.2.5落实PDCA质控循环管理工作PDCA质控循环管理分为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总结阶段。①计划阶段:在病房管理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直到达到预期制定的效果;②实施阶段:定期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召开会议,组织专业的质量管理小组,介绍每一步护理工作程序,在护理服务工作考核中纳入患者满意度等,为受到表彰的护士,提供经济上奖励以及晋级评优机会等,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③检查阶段:质量管理小组可定期进行查房,询问患者住院情况,并做好访问记录,每月进行考核专业管理知识,全面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④总结阶段:护理质量管理可全面整合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向患者发放满意评分调查表,总结出PDCA循环管理的优势与存在的缺陷。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