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绿色消费课程论文

绿色消费课程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10 18:20: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绿色消费课程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绿色消费课程论文

篇(1)

关键词:市场;文化;平面设计;企业;课程设置;社会;定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机制已将重心转移到精神产业领域,文化产业迅猛崛起,文化产品大量充斥在市场中,文化产业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升。鉴于这样的发展态势,为获取更大的利益,许多企业将企业宣传放在首位,以应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各种商品的文化含量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成为企业间的强大竞争力。文化观念的变化带来了新产品开发、产品结构调整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作为文化产业先驱的平面设计也面临着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社会现实,不得不考虑这个行业的生存环境和如何抓住机遇在经济大潮中增强自身的发展实力,使平面设计艺术健康、有序、全面的发展。针对以上需求,社会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平面设计师,他们可以从事广告设计、销售企划、图文设计、企业宣传策划及其他平面领域的相关设计工作。但从社会形势来看,现在从事平面设计的艺术类人才众多,但是,往往都处在边缘化的境地,没有明确的行业定位,因此专业掌握还停留在初级书本知识阶段,对于实际的项目还尚不能掌控驾驭,对于行业分工、行业标准,行业组织的了解和分析更无从谈起。面对高科技飞速发展和平面设计相对滞后的局面,许多平面设计艺术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心急如焚,纷纷要求改变现状,以求自身的发展空间。由此,如何应对社会潮流的需求以及企业发展的需求成为设计师初入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分析平面设计的现状

基于以上几点分析,如果让一个刚毕业的平面设计人员未经培训学习直接参与到工作中来,后果可想而知。但就现在的企业来讲,还没有哪个企业真正把平面设计人员的课程纳入到其综合职业能力培训中。因此,具体分析企业需求,设置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2 具体要求

2.1 企业要求设计要有个性化,能突出企业的文化和标识

设计师本身就是个具有独特思维能力而又敢于大胆改革创新的一个职业。设计工作必须要在这个需求较高的新环境中能标新立异。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和制作在平面设计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下,商业界提出的新挑战不仅加强了设计的重要性,还提高了设计的潜在能力。当平面设计走向程式化之后,其设计创意就必须具有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设计就成为无限超越自我,获取随心所欲表达的个性化。故计算机软件的掌握程度至关重要。但是企业中的设计师在大胆创新前要先深刻领会企业文化,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设计作品中,使人感觉既新鲜又没有突破企业要求的底线,这才能达到宣传企业的目的要求。

2.2 企业要求设计应符合国际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即应与时俱进

全球化的社会形势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具备更全面的认知观。因此,在构思和表现上,平面设计的语言要放眼国内外的消费需求。时常关注国内外现代设计的走势是最便捷的使作品与现代世界设计接轨的重要步骤。

2.3 企业要求设计作品要有地域本土化元素,能够明显体现企业所在地域的风土人情

通过对具有地域特色的造型元素其形态上的引用,使元素不仅传递了现代设计观念,而且使旧有元素能够真正传递载体的现代信息,符合现代设计的功用,从而摆脱元素在使用上的局限与语意上的偏差。对本土设计师来说,守一方水土研究自成体系的平面设计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这样既可以使消费者从侧面了解企业文化,又可以加深消费者的印象,可谓一举两得。

2.4 企业要求现代平面设计要符合人性化需求与绿色环保的呼吁,这才会达到与消费者共鸣的效果

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思想是21世纪设计的主题,在设计中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籍的重任。它强调在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在中国,人们也已逐渐意识到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将会是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历程的长期需求。在经历了分解与重构后的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未来的设计将着眼于与平面设计相关环境的设计上,其关系是相连的,内在的,互动的,广义的。因此企业在设计中要求与消费者达成共识,从换位思考的角度找到宣传的突破口。

3 在职平面设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培训课程设置

根据以上几点企业要求,要加强平面设计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就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系统设置课程:

(1)首先应该学习好企业文化,准确的掌握企业的设计定位。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具体地说,就是指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素质、经营方针、产品开发、商品流通等有关企业经营的所有因素。设计师可以从信息这一观点出发,从文化、形象、传播的角度来进行筛选,找出企业具有的潜在力,存在价值及美的价值,加以整合,使其在信息社会环境中转换为有效的标识。因此,开设企业文化的相关课程是深入了解企业,给设计定位的第一步。

(2)只有最符合社会要求的作品,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因此,设计师应该结合当前的社会文化、地域文化,利用其特点来突出企业的形象,这样才能设计出标识性更强,更符合企业宣传要求的作品。因此,开设相关的人文素养课程是设计师与时俱进,与社会融合最便捷的途径之一。

(3)应该储备资源,多元化掌握相关的设计软件。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软件的学习与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要想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独树一帜,熟练的掌握好计算机软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设计师在职后多开设一些设计软件培训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提升设计师自身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同时多开设设计软件的课程也是帮助设计师创新、创意最有力的方式。

(4)在众多的设计作品中,创新、创意是作品的灵魂。企业的宣传重心也同样放在与众不同的作品构想上,因此对于设计师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众多的培训课程中,最不容忽视的就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开设相关课程对设计师的创意思维进行开发,才有可能满足社会、企业、消费者的要求。

综上所述,平面设计师只有通过结合企业实际,充分的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知识,开发思维创新意识,才能确保设适应企业的工作的要求,良好的设计和规划方案可以提供一系列高质量的专业,从而使产品在经过设计之后创造出超越其实用功能的综合美学价值,最终为企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平面设计毕业论文》.

[2] 百度文库.《平面设计培训专业就业前景解析》.

篇(2)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创业意向与创业教育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科技人员创业意向模型构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考试舞弊行为研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灾后重建景区旅游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职学生攻击行为探析 就医选择行为决策过程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构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研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我国PX项目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企业节能减排驱动力研究 行为效能、人地情感与旅游者环境负责行为意愿:一个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改进模型 基于Ajzen计划行为理论的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低碳消费行为形成路径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管理者可信行为产生机制分析 计划行为理论在锻炼行为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机理探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物流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探讨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绿色创新战略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科技人员创新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Ajzen,I.(1991).The theory of planned 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50(2):179-211.

[4][19]Ajzen,I.(2002).Constructing a TPB Questionnaire: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DB/OL]..

[5]刘泽文,等.计划行为理论在求职领域的应用与评价(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118-120.

[6][14][18][21]李彬彬,孙虹.国外旅游专业就业与教育结构优化研究进展与启示[A].第二届旅游教育与培训国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4.

[7]Tracy(Ying)Lu & Howard Adler (2009). Career Goals and Expectations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Students in China,Journal of Teaching in Travel & Tourism,9:1-2,63-80.

[8]齐昕,刘家树.基于TPB模型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63-165.

[9]柳绍辉.大学生创业意愿形成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10]刘泽文,甄月桥.计划行为理论预测大学生求职行为的验证性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0(6):18-22.

[11]司晓悦,沃丽梅. 基于TPB的应届本科生报考公务员影响因素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5-80.

[12]Saeid Karimi?,Harm J.A. Biemans?,Thomas Lans?,Mohammad Chizari?,Martin Mulder?, (2014)“Effects of role models and gender on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Vol. 38 Iss: 8,pp.694-727.

[13]刘辰.创业榜样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研究――以计划行为变量为中介[D].山东财经大学,2014.

[15]Marina Z. Solesvik,Paul Westhead,Lars Kolvereid,Harry Matlay,(2012)“Student intentions to become self-employed: the Ukrainian context”,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Vol. 19 Iss: 3,pp.441-460.

[16]辜美惜,邱龙虎.中国高校学生创业意向的TPB模型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

篇(3)

【论文摘要】设计在西方发展了百年,而在中国现代设计只有不到二十年的发展时间。因而受诸多因素影响,中国的早期平面设计教学从内容形式到制作方法都过于单调,传统工艺美术型的设计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新理念、新思维不断介入人们的生活,中国的平面设计应在实践与探索中思考与寻找设计的未来之路。这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平面设计教育在我国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面对中国偌大的设计市场,国内的美院、综合性大学等纷纷开设设计系以应对这种局面。经过这么多年的设计教育,各高等院校也顺应时代需要做出一些相应的改革。其中,就过去美术院校的“工艺系”到今天的“艺术设计系”名称的改变可窥到设计教育中改革的印记。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想当前平面设计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当前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平面设计本身是种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在人类历史上,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时也标志着

人类文明进程的前进步伐。但客观地看,目前的平面设计教学自身还不很完善。

首先,在教学中重视造型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正如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有凡高;用徐悲鸿的方法也不会有贝聿铭一样,纯美术(油、版、雕)的造型训练、色彩练习,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并不是完全适用的。

其次,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中,过多的基础训练,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平面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学科间的交叉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理论课是有必要的。

再次,前面提到了“包豪斯”的教学。本来,包豪斯重实践、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等,都是平面教学应当学习的。但由于一开始对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二、加强平面设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体系中应增设“设计管理”课程

过去我们搞平面设计教育,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企业形象策划(CI)潮以来,教学上就有了些改革。基础教学我们沿用的依然是包豪斯传下来的三大构成。这时候的平面设计专业(或者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而且在引进CI方案时,我们把它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块。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视觉识别为主。而“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在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总共不过 23年,各领域都在经济大潮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时间更短,“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是有其原因和社会背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面临的与创作对象(企业 )之间的交流日益重要,“设计管理”课程也就提上日程。

在过去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仅以设计的基本创作为主线,没有注意到与创作对象(企业 )之间的沟通,再加上技法滞后等造成:

(1)学生只顾埋头做手工设计的技法练习和相应的简单肤浅的设计思想的思考,对设计的深入思考缺少认识。

(2)理论体系不健全,对所学专业企业形象策划 (CI)缺少认识的完整性、高度性。

(3)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方面处于一种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对设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有所高度的认识。

转贴于

2.平面设计教学应模糊学科间的边缘界限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设计学科的边缘性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专”下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的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角色,同时还担当了传达思想的、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如文学、哲学、艺术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交叉而兴盛的一种新的学科,其自身的边缘性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另外,还可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题。当然,在强调学科“边缘性”时,并不是要求平面设计者个个成为多面手。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不是模糊专业本身,只是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平面设计自身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既然平面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专业性是其立足点。

3.平面设计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要在这个需求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的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平面设计教学要符合人性化与绿色设计需求

篇(4)

>> 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 小镇上的重点大学 关于综合性重点大学农科专业精英教育的思考 对综合性重点大学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大学校长群体特征与改革路径分析 8所重点大学学生健康的体育意识与行为倾向研究 提高重点大学数据库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 重点大学的帽子看得太重了 我国科技新城的演进与特征分析 我国循证药学的特征与热点分析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原则、路径与重点 我国绿色大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我国动漫受众群体的结构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CFO群体特征与薪酬激励研究 我国物流市场的建设重点分析 当前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六大特征 我国新失业群体的现状、特征及应对措施 试析我国农村经济弱势群体的特征 我国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特征和结构研究 影响我国“80后”群体消费特征的因素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郝芳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成就与青年女性领导力的提升.第六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论文[C].2014-09-16.

[3]Sheryl Sandberg.Lean In:Women,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M].Alfred A.Knopf:New York.2013:2.

[4]蒋婷轶.中国大学校长的学科偏向及其矫治[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35-36.

[5]John Henry Newman.The Idea of a University:Defined and Illustrated[M].Chicago,III.:Loyola University Press,1987:3.

篇(5)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品牌文化 案例分析

一、杨之光美术中心的品牌意识

品牌文化(Brand Culture),是指有利于识别某个消费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名称、名词、标记、符号和设计,或是这些要素的组合;是指文化特质在品牌中的沉淀和品牌经营活动中的一切文化现象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利益认知、情感属性、文化传统和个性形象等价值观念的总和。

品牌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让消费者直接感知的表层要素,如产品及其品名、商标、包装、色彩等;另一个是由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产品背后的企业文化以及经营理念,是在商品表层要素中蕴涵的该品牌独特的深层要素。比如,商品的利益认知、情感属性、文化传统和个性形象等。

杨之光美术中心本身就是一个品牌的树立,因为“杨之光”就只有一个,是不可被复制的,以艺术家的名字作为企业的名称,就是一种品牌的选择和建立,“杨之光”本身就具有文化价值,以其为企业的名称更能带给消费者文化价值的认知度,这也是品牌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功能所在。

“美术学习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绘画,在绘画过程中内化美感,使人从生物人、社会人进化到美学人,实现个体生命的审美生成。”杨之光美术中心也是以这样的信念,在展开美术教育的,而这样的理念也正是支持杨之光美术中心存在及受关注的理论所在。“艺术中有三条伟大的原则:一是统一所要表现的意图,二是安排好表现的程序,三是要认识表现的效果。”

“艺术的感动不仅是特定的观赏者,还是每一个观赏者所共有的。”正因为这样,杨之光美术中心面向的不是特定的人群,而是追求艺术美的大众。而杨之光美术中心也十分致力于品牌的宣扬,例如,在2005年的时候,就在广东省美术馆举办了“阳光雨露•杨之光美术中心成立三周年展”,将其在儿童教育的成就推向大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

而如今,杨之光美术中心将于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杨之光美术中心见证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TCT少儿美术课程案例展示会”,以求把杨之光美术中心的教育理念推向全国,由之前的省重点宣传,到全国的广泛推广。

二、杨之光美术中心对CIS的运用

正因为意识到CIS(全称“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亦称“企业识别系统”)的重要性,杨之光美术中心在这一方面是很有品牌意识的,首先,企业名称已经是最直接最明确的标识了,而杨之光教授本身是一个著名的教育家,是借由杨之光美术中心继续宣扬教育和普及美术文化,这就是该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精神文化。

而杨之光美术中心的LOGO也不失为一个成功的范例,其采用的是一个五彩的调色盘,非常的直接明了,调色盘上是红色、橙色、黄色、绿色和蓝色,红色代表热情,橙色象征积极,黄色寓意阳光,绿色显示生机,蓝色彰显宽广,汇集一起是绚丽多彩的人生追求,寓意人生多样化,这样一个标识,简洁明了的同时也意义非凡,所以杨之光美术中心的标识可以让消费者很快的记下并产生好印象。还有一点,就是杨之光美术中心主要招收的对象多为10岁左右的孩童,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太过抽象的标识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难以记住和理解的,所以杨之光美术中心的LOGO在设计的时候,即考虑了家长也考虑了孩子的认知程度,这也是一个品牌在打造前的关键一步。

正如前面提及的,当消费者面对“杨之光美术中心”这个品牌的时候,更多的是对“杨之光”的感性认识,打个比方,如果“杨之光”作为跨界企业的名称,例如,电器之类的,相信他所起的功能性就没有其作为美术中心名称那么具有作用了。这就是利用品牌形象与其功能性特征联系起来所能产生的效应。

杨之光美术中心成立也有一个历程,在美术中心成立前,首先是研究选择什么课程(即是产品)作为中心的主力,而在有了课程后,用其去打造“杨之光美术中心”品牌,而当品牌得到认可后,就更多的消费者接受杨之光美术中心所独有的TCT课程,这就是利用品牌打造产品,且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已是比较成功的。

以下表格就是TCT课程的概述:

《创造孩子》中说到:人的左脑主管逻辑和语言,右脑主管形象思维、灵感、直觉和艺术情感。右脑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万能博士”,左脑是一个精明能干的“技术专家”。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性,主要看是否具有一个发达的右脑。绘画主要是右脑工作,不但能够促进右脑的发展,而且可以与过分使用左脑构成一种平衡关系。而这也是我们所认可和坚持的,杨之光美术中心一直致力美术教育,并不是因为绘画只是单纯的绘画而已,它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的。

正如杨之光美术中心的宗旨――我们培养孩子对事物的观察力是独特的,描绘力是有依据的,想象力是超前的。正因为杨之光美术中心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教育宗旨,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并接受杨之光美术中心。杨之光美术中心在2002年正式开办的时候,只有番禺一个校区,在第一期的招收学生人数仅有23人,而这个数据经过几年的品牌打造及传播后,截止2009年9月,杨之光美术中心已有6家分校,分别为广州番禺区总校,番禺区洛溪分校、天河区分校、江门分校、东莞分校、合肥分校,另有教学点20多个,共有学生约3000人,不到7年的时间,学生人数就翻了不止一百倍,这就是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一个品牌,而且是一个具有高信任度的品牌。

杨之光美术中心在一开始的时候,或者它比其他的一些文化机构起步更容易,因为在前面提到,本身“杨之光”就是一个品牌,而借由这个品牌所创造的又一个美术机构品牌“杨之光美术中心”,可以这么说,艺术家的名字是一个铺垫,有了这一个厚实的铺垫后,经过对品牌本身产品(课程)的不断塑造和传播,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由一个品牌所打造的又一个品牌,使得杨之光美术中心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印象,并产出崇拜的倾向,使之品牌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特别是经过这几年的打造和传播,杨之光美术中心已经在美术机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这就是成功的树立品牌形象的功效。

三、杨之光美术中心品牌战略的实施

首先,是品牌属性,杨之光美术中心主力是美术教育,普及艺术美;第二,是品牌利益,杨之光美术中心带给消费者的利益就是一个值得信赖且十分奏效的TCT课程,以及专业的师资团队;第三,是品牌价值,杨之光美术中心的价值从消费者的选择中就可见一斑,在众多的美术培训机构中,消费者总是优先选择杨之光美术中心,而杨之光美术中心的品牌价值,还体现在得到美术界中专业人士的认可和支持,这是杨之光美术中心得以更好的良性发展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第四,是品牌文化,杨之光美术中心的文化就是致力于美术教育,一个真正专业且创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第五,是品牌个性,杨之光美术中心所带给人的就是专业的印象和值得信赖的;第六,是使用者特征分析,杨之光美术中心的主要对象是10岁左右的孩童,确切地说是3岁到14岁左右的孩童,他们正是一个好奇而好学的年龄阶段,而相对来说,杨之光美术中心的消费者又是家长,而选择杨之光美术中心的多是一些教育程度比较高,且对美术有一定追求的人。

“什么是艺术情感。按照通常的观点,艺术情感就是在艺术作品中再现出来的自然情感。这种观点是建立在这样一个理论基点之上的,艺术是生活的再现。生活中事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情感,艺术品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情感再现出来。”杨之光美术中心的教学理念,就是让孩子得到最大的发挥,并没有一套硬性的教育模式,而是通过引导,让儿童发挥自己对艺术的诠释。“一个艺术家对自然的模仿,仍然是一种新的创造,是由于他用自己的而非他人的眼睛深入和渗透自然。但艺术的视觉不仅意味着眼的视觉,同时还意味着想象力的视觉。”这也是吸引众多家长信任杨之光美术中心的原因之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听到否定性意见的时候,心跳加快,血压迅速升高,反应激烈的人尤甚,表现冷静的人也无一例外。听到赞扬时,则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增加。可见人不但在心理上不愿接受批评,生理上也不愿接受批评。”这点在美术学习中更能体现,如果当一个儿童在绘画的时候,受到批判,儿童一般会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再画或者画的时候畏首畏尾,杨之光美术中心不会批判儿童的画面,而是引导儿童更多的想象力和完善其绘画的方式和技巧。这也是杨之光美术中心建立品牌的文化价值之一。因为我们相信,“艺术品作为一个中心或中介,它不仅联系着艺术家和接受者,也联系着客观现实世界和人的主观心灵世界,它是在与多维元素的联系中,确立自身独立形象和价值的。”所以,即使是儿童的绘画,也有其想表达和存在的价值。

因为这样,我们在师资的培训方面也是十分讲究的,采用一年一次的培训,并且培训的时候会分低龄班、中级班、高龄班,争取教授教师以最专业且最适宜学员的美术。

而在前面提及的展览方式,杨之光美术中心是运用展览的方式,更大面积的影响其在儿童教育的力量。例如,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的展示会,是让更多地方的人接触并知道杨之光美术中心,在展示会后,会有更深度的宣传,到全国各省各地做展览,并加盟消息,而这也是杨之光美术中心品牌战略的前进路线,之前只是一些分校和分教点的战略发展,现在是铺展到全国,并且在展览的同时,还会举行一系列的讲座,由我们专业的人员进行,以求让更多的人了解杨之光美术中心的宗旨和办学方向。

“教育不能仅仅是发展,因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在不断发展;教育也不能局限于开发一切力量,因为我们永远不会同时运用所有这些力量。教育儿童不是为了眼前――即使没有我们的不断帮助,眼前该发生的事情也总会发生的。教育儿童是为了儿童的未来,更是为了改变眼前的状况。”

参考文献:

[1]周朝琦.品牌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3.

[2]廖雨兵.创造孩子.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447.

[3]迟轲.西方美术理论文选.四川美术出版社,1993.562.

[4]周宇君.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77.

[5][日]中川作一著.许平,贾晓梅,赵秀侠译.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238.

[6]徐悲鸿.徐悲鸿艺术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3.

[7]童庆炳.艺术与人类心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234.

篇(6)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意识;运作模式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green building 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ll become the mainstream in twenty-first Century, building design. Promoting green building design must depend on the whole social ecological awareness, driven by market mechanism, by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nd guidance, but the architect of the prophet is the key.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operation mode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绿色建筑,或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生态建筑等,虽然提法不同,基本内涵是相同的,对其将成为21 世纪建筑设计主流的认识也是趋同的。但是,要成为建筑师的行动,不仅涉及社会上的方方面面,同时还要解决很多认识上的、技术上的,以及建设体制和政策上的问题。本文拟就此谈些想法,以期进一步引起建

筑师与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讨论。

一、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尽管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其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从内容到方法还缺少一致的认识,在实施上的差距就更大。可持续发展是在人类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尖锐矛盾中提出的。对可持续发展,不能仅用几个环境指标来表示,要看到它是在生态系统规律上提出来的一种发展模式,要求在发展中注意资源的可续利用和不给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因此它是一种新的生态价值观,也已逐步地成为规范我们社会行为的重要指导原则。

建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不仅涉及面广,而且极其深刻,特别是对于我国高速发展的城市来讲,更是影响巨大。比如近几年北京地区每年建筑开复工面积就达到近亿平方米,每年竣工2000多万平方米,这种高密度和高强度的建设活动使城市生态景观快速发生变化,城市生态系统和外部环境进行着大量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仅就建材而言,我国钢、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砖、砂、石几项生产耗能达1.6亿多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生产的13%左右。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产量虽然增加很快,但实心粘土砖仍然占80%以上,不仅年耗煤达5000多万吨,而且是每年要毁掉10多万亩土地资源,还要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

一个建筑体系,是否可称为绿色建筑体系,其界定的原则,不在于它是否应用了某种绿色设计的技术方法,而是要从以下两个观点考虑它是否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是要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和资源影响的考虑;另一个就是要从建筑材料及使用功能,对室内、室外,对局地、区域及至全球环境和资源影响的考虑。只有在这两方面达到一定标准的建筑体系(这个标准应是建立在当前技术经济水平下的认识),才能做到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和可循环。因此,绿色建筑体系是符合生态调控规律的建筑体系。

二、绿色建筑设计与繁荣建筑创作

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方法分类众说纷纭,1993年6月国际建协在芝加哥会议上通过的《芝加哥宣言》,对可持续的建筑设计提出了六方面的观点:即节约能源、设计结合气候、材料与能源的循环利用、尊重用户、尊重基地环境和整体的设计观,并没有提出某项确切的技术支撑。其实这也正反映出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凡是以绿色建筑体系为设计目标的技术手法都应包括在其内。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建筑师多年实践出发,建筑创作与绿色设计的技术选择,应该从以下两个基本原则出发:

一是强调因地制宜, 积极适应建筑立地的环境条件,也包括保持城市的传统与文脉。在项目的规划与总图设计阶段,选址和保护周围环境是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注意对当地历史和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的讨论。在城市规划阶段,生态控制论的技术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规划的质量。在设计阶段,无论是生物

气候设计,还是生物气候缓冲层的设计策略,都强调应用被动设计的方法,用以解决建筑节能和建筑通风。已有研究文章系统的说明了这种被动式设计方法,包括一些仿生建筑的设计,极大地影响着建筑的形态,比如建筑的朝向、几何形状、护的材料与色彩等。当然因地制宜还体现在设计中重视对当地建筑当然因地制宜还体现在设计中重视对当地建筑材料和太阳能、风能等资源的利用。

二是强调“整体设计”思想,强调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设计方法,单独的某一项技术不能称之为实施了绿色设计。1999 年国际建协20届大会通过的北京中指出:“建筑单体及其环境历经一个规划、建设、维修、保护、整治、更新的过程。建设环境的寿命周期恒长持久,因而更依赖建筑师的远见卓识。将建筑循环过程的各个阶段统筹规划。”这里给出了整体设计的概念,就是从全球环境与资源出发,应用经济可行的各种技术和建筑材料,构筑一个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体系。

如何在设计之中应用高技术和优质的材料,就要应用寿命周期评价方法予以权衡,进行技术选择。现在欧美应用的高技术绿色设计方法往往和智能建筑设计相结合。按欧洲智能集团对智能建筑的理解是:使其用户发挥最高效率,低保养成本和最有效地管理其建筑本身的资源。这和绿色设计的理念是一致的。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方法在改善建筑能源和室内环境的设计中,往往采用主动式设计方法,尽管要花费较大的成本,但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评估,经济上还是可行的。当然,很多常规技术依然是大量被使用,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建筑材料生命周期中的污染和能耗主要有三个方面,包括建筑材料和设备制造,材料、设备从产地到建筑工地的运输及施工中的污染与能耗,这些将是建筑材料的取舍依据。

谈到建筑创作,建筑界的讨论往往只热衷于建筑形式、哲学、文化与美学的法则,却很少涉及建筑科学和技术问题。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创作绝非孤立存在,现代建筑最大的发展就是现代科学思维在设计中的融入和新材料、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引入。而绿色建筑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思维又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体现生态的美学价值。绿色设计要求建筑的形式和功能的自然亲合,特别是一些高技术的引入,又能够使人们体验充满智力的感受。

三、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思考

1.全社会的生态意识教育与提倡和宣传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

首先是加强对建筑师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教育,建筑师的创作不能脱离时代和当前的社会的认识水平,否则就不会被接受。但是,建筑师要有引导建筑进步的责任。20届国际建协对建筑教育的讨论指出,过去学校的建筑教育,对引导学生在建筑物的体型设计方面倾注极大的精力,现在,应更加关心历史、社会人文和生态环境。对于执业的建筑师,我国已经建立了建筑师的注册制度,对于继续教育也有了明确的规定,2002年已经将《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作为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

其次是要在全社会普及生态教育,提倡绿色消费。所谓绿色消费方式,就是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在居住、出行、娱乐休憩中废弃追求奢侈豪华,提倡节能、节省资源和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生活方式。只有全社会接受并追求绿色建筑体系,才能驱动建筑市场的需求,才能使市场各方主体去营建绿色建筑,推动建

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2.改革建筑工程运作模式,加强建筑师对工程全过程的控制

在当前国内建设体制下,开发商把一个建设工程分段发包给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包括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也基本上是开发商说了算。在现行体制下,建筑师的权利极为有限,加上设计招投标运作的不规范,建筑师往往能按照投资商的想法追求建筑的造型和画施工图,谈不上对工程全过程的控制。所以给建筑师的创作空间和控制工程质量的权利已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清华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进行生态住宅小区的设计与建设研究,找了北京两家大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历时4 年,设计付出很大,但是开发商以种种理由,一个实际工程都没得到落实。原因就是开发商急功近利,经济不合算而不去为之,建筑师则无能为力。

因此,在立项时就应该有绿色建筑的创意要求,同时扩充现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按照绿色建筑体系的要求进行可行性研究。建筑设计单位服务的领域要积极进行延伸,按照国际通行的咨询(FIDIC)服务的模式来运作,服务的对象应该包括业主、承包商、金融机构等,实施各种项目总承包的方式为建设工程提供建设全过程的服务。根据我国设计体制下人力资源及实际承接任务的现状,当前有实力的民用建筑设计单位应该在改革中积极向此方向发展,特别是要注意培养和吸纳这方面的人才,进行以工程项目管理服务(PM)或工程项目管理(PMC)方式为主的各种形式的工程总承包,发挥建筑师对工程的控制作用,这将会有力地推动绿色建筑的实施。

总之,推动绿色建筑设计要依靠全社会生态意识的提高,依靠市场机制的驱动,靠政府政策法规的规范与诱导,但建筑师的先觉无疑是重要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225-01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这反映了新课程整体改革的理念、设计和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独特性质和内在价值,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那么,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生活化”的理念,以满足学生对生活的关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课前准备生活化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如果教学中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就无法建构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要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在教《经济生活》模块“股票、债券、保险”一框内容的前两天给学生布置任务:到本区的证券交易所、银行、保险公司收集有关资料;丰富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通过观察与采访,学生体会到了这些投资品种的特点,同时也初步感受到金融市场的风险。上课时,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资料,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活味浓、趣味性强。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它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学习的内容或相近领域选择研究专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能力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以主动参与、协调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特征。在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主要以作调查、写论文报告等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以必修课和活动课为载体,引导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互动,引导学生以所学知识,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前途。如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节的教学中可以就当前的新闻热点“农民工权益保护”、“都市繁华街区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教育均衡化”等来讨论追求“社会公平”下的效率。如适度合理消费一节中,我们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子课题如:“绿色消费之我见”、“三代人的消费结构变化“、“中学生的高消费面面观”、“中学生名牌消费分析”、“寄宿制学生消费结构分析”、“中学生高消费剖析”、“现代消费方式与勤俭节约的辨证统一”等等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基础上懂得了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中学生消费之我见”、“农民工与城市发展”、“贵族学校与教育均衡”三个专题,通过6课时的多种形式的研究,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成果。

三、体验生活,活用思想政治知识

思想政治课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又要服务于生活。新一轮课改彰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理念:在生活中学政治,到生活中用政治。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为重视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是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于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把政治课观点在生活中体验和内华,达到思想的提升和品德的形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走进社会生活,把课堂知识学习和社会体验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从而促进知行统一,造就学生的生活本领。例如,结合“银行的业务和作用”、“税收的性质和作用”,组织学生亲自到银行参观访问,并亲自动手填写定期的储蓄存款单,见一见转账支票和汇票以及信用卡;到我市的税务局调查研究通过税收是怎样调节我市经济的、我市当年税收收入是多少,并帮助税务人员计算个人所得税。这样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与生动的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检验所学的基本理论。

四、课程内容要紧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