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16 20:48: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财务会计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财务会计报告

篇(1)

报表名称及报表项目名称抽象化、单一化。财务会计报告,我们没必要用一些官方的语言给它下个定义,简单的理解就是用一些数字来说明我们的经营情况。它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可能非专业人员看到一些这样的专业术语,你的视线马上就会转移掉,觉得这些太深奥了,我根本看不懂。其实不然。我个人认为每个正常的人天生都是一个好会计,就象驾照一样,在以前年代觉得它是一种职业,现在人人(年龄条件除外)想取得都可以成为现实,就觉得不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现代人生存的必备的技能。我相信会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一种人人必备的技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小到个人,家庭为单位,都要有经济活动,都要与经济发生联系。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要自己来掌管自己的经济。所以能生存就能干会计。所以说不要被专业名词给吓倒。这也正是我要说的第一点,我们目前的会计报告就仅是指预备给专业人士来看的。报表名称及报表项目名称太抽象化,单一化。下面我就从报表的名称上说明一下,资产负债表就是要报告你现有的财产里,有多少是你自己的,有多少是你欠别人的。损益表就是报告你在整个经营期间内你赚了多少钱?赔了多少钱?现金流量表是报告你的钱都是怎样花出去,又都怎样流进来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就是报告投入的钱有没有发生变化?我相信这样一说,大家可能都会觉得非常易懂,也不再是那么茫然。没有哪个经营者不关心自己的经营情况,但由于一些财务上的障碍,而使得自己不能很清楚的认识所处的状况。我在这里并不是否认财务的专业性,我想说的是怎样能让不懂财务的人也能看懂报表?财务报表也更能发挥它的价值。我以前在公司干过会计,但领导不是财务专业的。当我把经过几天的辛苦作出来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拿到他面前时,他问我这是什么?有什么用?说完就当废纸一样放在旁边。然后来问我,这样那样的情况。其实报表里反映的很清楚。可是对他来说一点价值都没有,难道这不是会计报表的悲哀?这件事我印象非常深刻。再比如,报表项目里面的货币资金,专业人员都知道它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但是我经常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一些非专业人员说货币资金就是指他们手中的钞票,而不包括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他们仅仅是根据字面来理解。听完我们的解释后,他们还半信半疑。也就是说报表项目名称太具有专业性,导致专业与非专业人员口径不一致,理解不一致的问题。

二财务会计报告弊端之二

信息的不完善性,光从报表的数字来分析,是不能全面说明问题的。有些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因素无法通过报表来提供给报告使用者,从而造成分析的失误。比如说现在好多企业,自有资金少,但要来完成更大的目标,就要通过银行信贷资金给予支持才能来完成。但作为银行业说,它是如何来判定银行业的风险呢?目前银行都是要求有资金需求的企业提供近2期或3期的报表,根据注册资本来判定企业规模的大小,从而来判定抵御风险的能力。在这里,况且我们不说报表数据的真实性问题。假设提供的报表都是真实可靠的,那么风险就一定不存在吗?有多少数字不能表达的风险隐藏在其中?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正以飞快的速度前进。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的汇合促成了企业结构的空前变化。某些所谓企业,它们为了完成某种产品或作业的生产,将把全国甚至全世界某一些生产者、经营者、供应商、销售商通过互联网联结在一起,分工协作,共同分担利润和风险。一旦任务完成,该企业或企业串也就解散了,于是再捕捉其他机遇、资本、技术与人才,进行新的组合与分工,新的企业又诞生了,如此,再生再灭,这些虚拟的企业银行能觉察其风险吗?在各种指标都正常的情况下,企业悄无声息的消失了,银行贷出的资金能安全吗?对于这种主体我们怎么可以完全通过会计报告来反映给信息使用者呢?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吗?基于以上所说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弊端,我们不妨来大胆设想一下,未来的改革方向和思路。首先,我们从报表的形式上作一些改动。相机大家都熟悉吧。在这里我提到像机大家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我想打一比方,相机有专业和非专业用的吧,专业摄影对相机各种要求都很高,操作人员也具备专业知识,而非专业用的吧,现在手机都可以具有这个功能,人人都会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和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的财务会计报表能不能也参考和借鉴一下相机的思路呢?报表的形式可以改为两种,一种是供专业人士阅读和使用的,一种是供非专业人士来阅读和作决策用的。这样就可以两全其美了。非专业人士用的财务报表专业术语性就不是那么强,语言平民化,大家都能看得懂。或者是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来实现这一功能。把专业报表的式样输入后,设计一种软件,可以转化为平民报表,达到服务小的投资者或个体工商户的需求。这一经济主体的需求我们绝不可能忽视。再者现有的通有报表模式,有些会计科目不能完全涵盖所有行业的经济业务,新兴的行业现在越来越多,有些业务有特殊性,在现有的报表中,找不到更好的反映该项经济业务。今后我们的财务报告模式还可以细化一下,针对不同的行业,报表形式也可以作一些小的改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选择,这样也便于相同的行业作出比较。也就是说,未来的财务报告是多样化,是可以选择的。其次,我们在报表的内容上可以再完善些。比如说现在有好多搞淡水养殖、海水养殖的、畜牧养殖的。对这一特殊行业,我们就要特别关注,它那存货数量的准确性到底有多少呢?盘点存货的方法对成本的准确性又有多大影响?存货每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又如何能及时掌握变化的信息呢?养殖的行业受自然天气的影响也非常大,有可能你昨天看报表时数据还很乐观,明天因为一场暴风雨,就所剩无几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如何能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来作出判断呢?这是我们深思的问题。谁也改变不了天气,但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给报表使用者多多的提醒。

三尽管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

篇(2)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知识经济;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财务会计报告是随着复式簿记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财务会计报表的演变持续了近100年的时间,分别经历了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的阶段、以损益表为中心的阶段和两表并重的阶段。由于现行的模式对表内报告有着苛刻的确认标准,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正酝酿着另一场深刻的革命。

一、财务会计报告改革的必要性

(一)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组织形式及其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除了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企业内外还出现了大量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门、顾客、合作伙伴、社会部门等等。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财务信息,而在知识经济下,信息使用者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在信息的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现行的报告体系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二)无法满足信息的时效性需求

信息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时效性,及时有效的信息能为商家带来滚滚利润,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商家丧失商机。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两个月的时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已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同时较长的报告周期为企业进行各种幕后交易创造了时间条件,如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现象一般发生在年底编制报表前。依据过时的、经过调整的信息做决策,成功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三)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信息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企业生死的竞争,但是由于现有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成本数据,在会计报表中绝大多数是有形资产的信息,而对大量无形资产的信息无法体现,从而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四)无法满足对前瞻性信息的需求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物价的波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的现象。二战以后,持续的通货膨胀曾经席卷全球,受其影响,一些技术含量低的资产价格急速攀升,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导致那些技术含量高的资产价格直线下跌。以历史成本为计量模式的传统收益表缺乏相关性,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2000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但其财务报告在危机之前仍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许多投资者认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缺乏前瞻性、预测性的信息,不仅未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甚至还误导了投资者,使其判断失误。

(五)无法满足信息的可靠性需求

现有企业会计报表的局限性还表现在会计人员对会计报表信息可靠性的影响,即会计人员倾向于粉饰报表。为了合理地反映收入与费用的关系,报告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果,在期末,企业要根据配比原则进行大量的调整和转账处理,虽然对财务数据的处理是以发生交易事项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但是由于这种转账和配比处理带有主观性,加上企业的会计报表对外是提供给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使用的,从企业的管理层到财会人员都希望会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会计人员带着这种心态来编制会计报表,就使得会计报表带有粉饰的色彩。

二、财务会计报告改革的可行性

(一)会计记账方式的转变

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对会计最大的影响在与使之即将从传统的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转变。会计电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有助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力,是会计发展的历史性飞跃。会计记账方式的这种转变也为财务报告向更加系统性及时性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二)会计数据的载体的转变

从理论上讲,数据载体的改变,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诸多分类与再分类的技术环节;利用同一基础数据可实现信息的多维重组,从而为会计数据的分类、重组,再分类、再重组提供了无限的自由空间。

(三)会计数据处理工具的转变

会计数据处理工具由算盘、草稿纸变为高速运算的计算机,并且可以进行远程计算。计算机的使用,使数据处理、加工速度成千上万倍的提高,不同人员、部门之间数据处理、加工的相互合作、信息共享不再受到空间范围的局限。这种改变将使会计人员从传统的日常业务中解脱出来,进行财务会计信息的深加工,注重信息的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信息支持。

(四)会计信息输入输出模式的转变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慢速、单向为高速、双向,而且能适应网上交易的需要,实现实时数据的直接输入输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企业愈来愈多地通过网络与业务伙伴进行经济信息的交换与从事各种商业活动,更多地利用Intranet(企业内部网)进行内部协同工作与信息管理。其结果是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储于网络与计算机之中,这样将会计信息系统内化为Intranet的一部分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实时地处理与反映,并利用Internet向企业外部相关的信息使用者,通过网络完成会计对内对外的目标成为了可能。

(五)会计信息使用者全面化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的改进促使人们从以前的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变,在工作生活之余也都会进行一些投资理财活动,因此越来越多不同的人群将成为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这也恰恰对企业财务报告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份财务报告要如何改进才能更好的为日益增多的企业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直接客观的资料已经成为未来财务报告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这种全面化发展又为财务报告的改革提供了客观因素。

三、财务报告改革的对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重构内外部审计制度

包括我国上市公司在内的一系列公司会计报表造假行为,其根源不在于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存在重大缺陷,也不能把责任全归咎于会计人员,其根源在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当所导致的内外部审计的缺失。为此,必须痛下决心对公司治理结构重新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且不能流通、“内部人控制”甚至“个别人控制”等问题,对经营者实施充分的激励

和有效的约束。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司审计委员会,健全内审机构,建立恰当的会计师事务所委托机制,杜绝公司“收买会计原则”现象的发生,从而夯实财务会计报告的现实基础。

(二)财务报告主体范围的拓展

会计主体的确立是传统财务会计体系建立的一个基本前提,但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组织结构正悄然发生网络化的改变,虚拟主体的出现使得会计主体假设开始失去其原有的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主体的内涵与外延亟需拓展,主体资源需要重新计量与评价。另外,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同样存在受托责任及其解除的问题,这些组织同样存在财务会计报告的问题。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如何对这些组织进行合理的财务报告,不仅是我们研究工作的一个盲点,也是我们实际工作的一个盲区。因此,我国各级政府迫切需要编制一份全面、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

(三)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为突破实现原则创造条件

从根本上说,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目的是不同的,如上所述,财务会计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要考虑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税务会计的目的则是保证国家能够公平、足额的征税,要考虑收益的实现性和确定性。鉴于现有财务报告的附注越来越长,企业在处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冲突时能够有制度和法律可循。

(四)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作用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经营效果提供的保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作用,为真实可靠的提供财务报告提供外在的保证。加强注册会计师对市场经济的监督管理作用。

(五)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拓展审计范围

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特别是大量表外信息的披露,必须在政府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拓展审计范围,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以防企业因提供不确定性的信息而陷入诉讼危机之中,也防止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

(六)充分揭示不符合传统货币计量属性的重要表外项目

正如葛家澍所言:“定性信息的相关性未必比定量性信息逊色,非货币信息未必不比货币信息重要,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其可靠性并不是绝对的。”首要的问题是,应把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能力采用多种方式充分予以揭示。如人力资源价值的恰当报告,将主要采取表外非货币计量的揭示形式。对于有关社会责任的会计报告,在不能采取货币化定量报告的情况下,也应采用非货币化定性揭示的形式。关键是,要把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性成功因素”突出予以报告。

(七)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观念更新

网络财务是建立在网络基础下,利用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原有财务系统引入网络技术。与我国传统的利用算盘、纸、笔“老三件”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差异。超越工业化时代的报告方式,实现网络信息化的财务会计报告革命,关键在人才。会计人员必须更新观念,除了具有会计、财政、税收、金融、法律、审计、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外,还必须能熟练地利用网络财务实现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以及经营预测、决策,为企业提供及时可靠的经济信息,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八)强化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针对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局面,我国当前在制定会计准则时,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应考虑可靠性优先的原则。然而,从长远看,随着市场的充分发育和法治的逐步到位,用户需求观将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变革具有长期的导向作用。因此,强化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实完善的财务报告也是未来财务报告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

(九)提高财务会计报告的及时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会计报告的及时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状况的实时公开披露提供了可能。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支持下,一方面缩短财务会计报告的时间间隔尤其是缩短上市公司年报的报送时间,尽可能及时地提供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必要时可以缩短财务报告提供的周期;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定期报告与实时报告并存的形式。在不断提升定期报告质量的基础上,依据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将审计的报告存储于因特网上,信息用户随时都可以联机上网,直接进入企业报告子系统,及时有效地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四、结论

当前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与内容还相当的不完善,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从报告信息的披露方面、报告的结构与模式方面以及针对当前知识经济下网络财务报告的方面进行的。未来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资本市场必将获得充分的发展,广大的投资者将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重要的使用者之一;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对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进行财务报告改革,找寻一种恰当的财务报告模式是时代赋予会计人员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劳伦斯・A・温巴奇,九十年代的财务报告一势在必改,会计研究,1997,8

2 荆炜玮,改进财务报告,增强会计信息相关性,财经界(-F旬刊),2007,11

篇(3)

【关键词】财务报告;分析

1.概述

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最终反映在财务会计报告上,为了使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能够理解和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所揭示的经济内涵,就必须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主要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

2.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主要方面

财务报告分析的主体是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注册会计师等。如何对这些会计报表及附注进行分析,本人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2.1 企业经营业绩分析

财会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是比较关注的,比如收入、利润等指标完成情况如何,同以前年度同期相比有何变化等。具体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1 分析企业收入的构成情况

企业收入中的主营业务收入是最重要的收入指标,对该指标的分析,一般采用最近三年的数据比较,从中可看出企业经营是否稳步发展,同时主营业务收入应占企业总收入的绝对份额,否则,该企业应被认为是处于非正常经营状态或主营业务不突出,其经营业绩是不稳定的。

2.1.2 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最终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反映,财务报告使用者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并重视对利润率及其变动趋势的分析与预测利润指标是最重要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之一,如果营业利润占在企业利润总额中主要份额,就可看出企业利润来源较稳定。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股东权益利润率、每股利润及每股股利等。

2.1.3 分析成本费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成本费用主要有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成本费用越低,企业的营业利润就越大,反之亦然。一般用成本费用利润率来反映经营耗费与经营成果之间的关系。该指标表明每付出1元成本费用可以获得的利润,该指标越高,反映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越强,反之则反映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越弱,企业效益越差。

2.2 资产管理效率分析

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率越高,周转速度越快,反映了资产的流动性越好,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对资产管理效率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投资报酬率等指标衡量。

应收帐款周转率应重点分析应收帐款的质量状况,对于呆死帐,还要具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存货周转率主要是将这一指标与同行业和企业以前年度同期进行比较,找出影响存货周转率水平的根本原因来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善。

投资报酬率的分析主要是看投资期限和投资回收期,从而可知企业的投资是否有效,投资风险的程度有多大。

2.3 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债权人最关注的,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衡量指标主要是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

(1)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为2时比较理想。但非生产性企业,流动性资产主要是现金和变现能力较强的应收帐款。其流动比率较低也是合理的。

(2)一般而言,速动比率1比较适合。该指标是用企业的速动资产,即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和信誉等级较高客户的应收帐款来反映企业的变现能力及短期偿债能力。该指标剔除了与现金流量无关的因素,能较为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变现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

(3)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为60%比较适宜。比率过低,说明企业负债经营的意识不强,比率过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太大。

2.4 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通过现金流量表了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的信息及变动的原因,预测未来期间的现金流量,揭示企业盈利水平与现金流量关系,反映企业经营是否健康。由于现金流量的客观性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对其他指标的分析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2.4.1 现金流量与销售收入比

该比率表明了每实现一元销售收入所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经营产生现金流量的效果越好,支付能力越强。

2.4.2 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

该比率表明了每实现一元营业利润所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实现帐面中流入现金的利润越多,企业的营业质量越高。

2.4.3 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

该比率表明了每实现一元净利润中所获得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的数量,反映企业净利润的收现水平及企业分红派息的能力。

2.5 企业成长能力的分析

企业成长能力分析是对企业扩展经营能力的分析,是用于考察企业通过逐年收益增加或通过其他融资方式获取资金扩大经营的能力。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企业的长远扩展能力,企业未来生产经营实力。分析判断企业成长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主营业务增长率、主营利润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

2.5.1 主营业务增长率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这一指标可以较好地考查企业的成长性。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高,表明企业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强,业务扩张能力大。一家企业具备成长性,基本上应能连续几年保持30%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2.5.2 主营利润增长率

主营利润稳定增长且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呈增长趋势的企业正处在成长期。但如果企业尽管年度内利润总额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主营业务利润却未相应增加,甚至大幅下降,表明这样的企业的利润来源于非核心业务,具有不稳定性,可能蕴藏巨大的风险。

2.5.3 净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最终结果,净利润的增长是公司成长性的基本特征。净利润增幅较大,表明公司经营业绩突出,市场竞争能力强。反之,净利润增幅小甚至出现负增长也就不具有成长性。

2.6 财务会计报表附注的分析

由于会计报表中所规定的内容只能提供定量的财务信息,而会计报表附注作为会计报表的重要补充,对会计报表不能包括的内容或者披露不详尽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所以对这些事项的关注及分析可以帮助报告使用者进一步了解企业动态,从这些附注中找出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从而作出相关决策。这些附注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来说有价值的事项主要包含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关联易。

2.6.1 对或有事项的分析

企业的或有事项指可能导致企业发生损益的不确定状态或情形。因为或有事项的后果尚需待未来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予以证实,所以企业一般不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但应在报表中披露。常见的或有事项包括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等,这些事项都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的损失,是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如果企业的或有负债事项较多且金额较大,则表明企业存在较大的潜亏因素,财务报告使用者就需要高度关注此类事项,谨慎做出决策。

2.6.2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这些事项对企业来说存在有利的和不利的方面,财务报告使用者通过对日后事项的分析,可以判断这些重要事项将对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还是企业将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2.6.3 关联易

企业的关联易,是关联企业之间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交易。对这些交易,我们应着重了解其交易的实质,了解企业被交换出去的资产是否是企业的非重要性资产,而被交易进来的资产是否能在未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3.结语

总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细致的工作。目的是通过分析,找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评判当前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财务报告使用者可通过分析,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从而为各自的目的对企业作出比较科学的判断和相应的决策。

参考文献:

[1]杨靖,李克桥,田小凤,王淑珍.加强会计规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江苏省苏州市:集团经济研究杂志社,2006.

篇(4)

摘要分析了当前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根据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完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问题;改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变革,以及经济全球化,数字化的发展,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范围也日益扩大,现有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环境的日新月异,于是如何完善和发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就成了当务之急。

一、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1.虚假披露财务信息

虚假财务报告是指未能遵循财务会计报告标准,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所采取的舞弊手法主要包括:(1)虚假确认收入;(2)虚假确认费用或者将费用转为成本推迟确认;(3)利用资产评估调节资产和所有者权益;(4)制造假文件,达到舞弊目的;(5)采用调整溢价比例进行缩股;(6)投资收益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7)漏计支出和债务;(8)提前确认资产;(9)私自对冲账户款项;(10)隐瞒重大事项等。

2.财务信息披露不全面

现行财务报告内容把重点放在企业硬性资产的反映上,而对于像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软性资产则未予揭示,并套用旧有原则如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和可靠性原则等将其排斥在财务报告之外。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这类信息却往往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信息。

3.财务信息披露不及时

由于受技术手段等因素影响以及信息生产成本、传递成本的严格限制等,目前会计信息的披露只能是间断的,生产的连续性与披露的间断性之间的矛盾,使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受到较大挑战。

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财务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

1.企业会计报表的编制管理

企业会计报表作为簿记技术的一个会计期间的总结,可以从纵、横剖面观察和分析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因此,企业会计报表的编制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2.企业会计报表的应用管理

企业会计报表是根据企业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归集、加工、整理而成的一个完整报告体系。企业会计报表的应用管理即是指以会计报表为对象,通过对会计数据综合分析,了解企业经营生产、资金运动、收入分配、债权债务等状况,从而掌握企业发展趋势的过程。由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里。

3.企业会计报表的存档管理

企业会计报表作为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是企业会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妥善管理。

三、完善现行财务报告的思路

当前,随着贸易、投资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性的不断增强,世界经济正日益走向一体化。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会计的性质也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代,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正在被打破,对财务报告加以改进已势在必行。笔者拟结合实际需求及经济发展趋势,对完善企业财务报告提出如下思路:

1.改革现行财务报告结构

增加编制全面收益报表。全面收益是指某一主体在报告期间内,除与业主之间的交易(股东投资、股利分配)外,由于一些原因所导致的权益(净资产)的增减变动。全面收益应分为已确认且已实现的净收益和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其他利得及损失。增加增值表,增值表是一种反映企业的增值额及其在企业利益集团之间进行分配情况的财务报告。编制预测财务报告,并将其纳入财务报告已成为必然。提高财务报告真实性,主要是建立一套成熟有效的监管机制,以保证最终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2.增加表外信息披露

建议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首先,应增加以下表外信息的披露:①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增加物价变动信息披露;增加对研究与开发信息的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②前瞻性信息。企业应披露未来价值趋势信息,应在表外尽可能详尽地披露与企业未来价值相关的一些信息。③背景信息。作为一个企业,其所处的地域、行业,经营的业务范围、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改造、市场上的经营氛围、远期近期发展目标,公司的资产结构、过去的赢利水平,主要竞争对手等状况,都应在财务报告中反映。④简明信息。编制简明信息,便是对那些为绝大多数信息使用者共同关心的重要信息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这样更能扩大财务报表的效用。

其次,建议进一步增加财务报表附注。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不符合基本会计假设的说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情况、变更原则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情况;企业合并、分立;重大投资、融资活动;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4.提高财务报告及时性

通常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最关心的企业问题往往是该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等,而要预测企业未来的变化,单凭过去按月、按年编制的会计报告在时效上无法很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充分性已不再有技术上的问题。

5.改进财务报告模式

为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在经济决策中的地位,有必要根据当前经济发展实际需求,改进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以提高财务报告的实用性。据了解,目前在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已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财务报告语言,能大大增加财务报告的实用性,因此,有必要在联系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和运用这种财务报告模式,来改进我们现行的报告模式。

参考文献:

[1]高淑东.知识经济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J].商业时代,200.18

篇(5)

一、我国企业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的局限性

会计信息系统核心目标就是相关会计信息在质量上要得到有效保障,可以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准确的财务会计信息数据,所以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披露质量要得到保障,这样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正确的判断依据。

(一)现行财务会计报告内容陈旧,纰漏信息范围狭窄

财务会计报告存在基础之一就是决策有用性,企业在决策过程中通过对相关财务会计报告中的信息进行准确分析,从而使企业在决策过程中有一个准确的财务信息依据。现阶段各企业施行的财务会计报告体制以硬性资产披露为主,缺乏一些对风险信息的有效披露,无法适应现阶段各企业决策过程中的信息需求,所以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体制无法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各企业发展需要。

(二)现行财务会计报告采用传统的定期披露方式,具有相对滞后性

企业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的出具必须严格按照企业会计期间进行,现阶段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在披露过程中有严格时间限制,大多数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都在审定结束4个月后向外界公布,而中期财务会计报告以年度中期2个月后向外公布。这种传统模式的财务会计报告在时效性上得不到有效保证,部分信息由于时间过长已经失真,使信息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信息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对其决策方向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三)现行财务会计报告采用单一的货币计量手段,不能满足非货币性信息的披露要求

财务会计报告只有通过货币计量才能准确反映出各项经济情况,由于企业中部分经济情况无法通过货币计量手段进行统计,所以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在计量手段上过于单一。随着我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部分劳动者提供的智力劳动在企业中的价值比重越来越大,而且部分生产领域中智力劳动已成为取决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以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报告制定过程中,要将人力资源以及各种软资产有效划入其中。

二、对我国企业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的改进几点建议

(一)扩大财务会计报告的披露范围,可采用非货币计量的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完善,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在信息披露上的局限性问题日益突出,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过于注重对实物资产的信息披露。串通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由于信息上的局限性,已无法适应当前企业发展需要,所以应有效提高财务会计报告内容建设。首先,应加强人力资源信息披露。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渐显露出来,通过对人员教育水平、技能水平以及创新能力水平的信息统计,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数据依据。其次,应加强知识资本信息披露。21世纪企业之间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知识,现在评价一个企业优劣不在于其规模大小与资产规模,而是在于以知识竞争为核心的全面素质竞争,在新的财务会计报告体制建设过程中,确立知识资本信息的重要地位,使其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后,应加强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各类信息披露。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在制定过程中缺少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使部分企业在进行衍生金融工具投资过程中只能依靠自身判断,使投资活动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新的财务会计报告在制定过程中应加强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各类信息披露,是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对收益、风险有一个准确了解,为企业投资决策判断提供准确依据。

(二)增加实时财务报告,对于重要信息进行实时披露

财务会计报告的实用性收到其时效性影响,所以在新的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中,应注重对财务会计报告时效性的有效保障。新的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应有效利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企业更重经营活动信息与投资活动信息通过网络汇总,以最快速度落实到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财务会计报告时效性得到保障,可以全面提高会计报告的实用性,使信息使用者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根据实时信息做出相关反应与决策,从而使财务会计报告内有价值信息可以得到有效使用。同时也可以提高财务会计报告内容的可靠性,财务会计人员根据企业近期变化对报告内信息数据进行准确修改,使财务会计报告在使用时可以保障其可靠性。

(三)进一步完善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增加专项报告

加强环境保护情况信息专项报告建设,对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企业在环境专项报告建设过程中,应以企业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为主要信息进行披露,将企业如何进行生态保护与绿色生产模式建立等信息进行披露。同时,全面披露企业在环境保护设备中的成本投入,以及企业对环境保护投入的相关费用明细等,通过环境保护情况信息专项报告施行,可以使各企业与社会加强对企业自身的关注力度,不仅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想象的发生,还优化了企业总体产业结构。此外,还应加强企业职工情况专项报告建设与企业社会活动情况专项报告建设,这可以使投资者加强对企业的了解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结论

篇(6)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会计法》重要加以规范的内容之一。为此,《会计法》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一举、编制要求、提供对象、提供期限问题作出了原则性规定。

第一、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据会计帐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这是保证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饿重要环节。会计作为一个分类系统,必须对日常核算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分类、计算和汇总,编制成财务会计报告,总括地揭示、反映经营和财务活动总体情况,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它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魁岸及资料和信息,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国家和社会公众服务。

第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提供期限应当符合法定要求,各单位必须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其它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及时向本单位、本单位的有关财务关系人以及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入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以便于有关财务关系人及政府部门及时了解经营和业务活动情况,据此做出了有关决策。

第三、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依据应当一致,这是针对实际工作中为了达到非法目的而编制多套财务会计报告而做出的强制性规定,以杜绝实际工作中为了各自目的向不同部门提供不同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以不同依据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实际上都是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以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偷逃税收、骗取资金和荣誉、欺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等做法,同样也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必须依法制止和惩治。

第四、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依据、编制要求、提供对象、提供期限等具体要求,由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这是由财务报告的重要性和编制技术性、政策性强所决定的。同时,由于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及依据与要求、提供对象与期限等具体内容十分具体,内容很多,无法在《会计法》中一一体现,但为了加强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管理和规范,《会计法》授权国务院财政部门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中予以具体规定,并明确其它法律、行政法规对有关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另有要求的应当从其规定。 [责任编辑:编辑部]

篇(7)

一、我国财务会计报告的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推进和全面展开,对于各种经济数据的使用和依存更加广泛,财务会计报告制度发挥着日益广泛的作用。我国财务会计报告制度的近些年来取得了很快的发展,突出了政策法规建设,完善各种制度化规范,强调了目标性管理,正努力从在为经济建设服务提高报告质量的同时,注意适当保护各经济主体自身的合法权益的角度给予必要的考虑,努力适应国家改革和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二、我国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一些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存在的信息严重失真的情况。投资者保护观认为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主要强调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用户需求观关注的焦点是价值的相关性问题,本文提出的财务会计报告革命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展开的。然而从我国新兴资本市场的现实看,在股市10多年从无到有的快速扩容过程中,市场违规事件层出不穷。按照用户需求观,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会计准则必须给予企业相当大的可选择空间,但这势必给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合法的操作空间。投资者保护观更注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注重对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它要求会计准则尽可能缩小企业会计政策、会计判断选择的空间。在很多情况下,相关性与可靠性是正相关的关系,遗憾的是在某些情况下,相关性强的信息可靠性却较差,可靠性强的信息相关性却较差。面临着在财务会计报告的改进中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两难选择,由于一些公司在会计会计财务报告中的造假行为,加剧了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诚信”危机,更加深了人们对会计报告可靠性的期盼。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当前制定会计准则时,在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应考虑可靠性优先的原则。如原债务重组与非货币易两项具体会计准则,由于强调国际接轨未充分考虑中国市场发育不完善的实际情况,较多地采用了“公允价值”,在实施两年后不得不重新修订,改按“账面价值”入账。这正是基于可靠性优先的考虑,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也是准则制定者和准则实施者博弈的必然结果。然而,从长远看,随我国新的会计制度的完善以及市场的充分发育和法治的逐步到位,用户需求观将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变革具有长期的导向作用。

三、我国财务会计报告制度的发展目标

1、充分揭示不符合传统货币计量属性的重要表外项目。首要的问题是,应把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能力采用多种方式充分予以揭示。如人力资源价值的恰当报告,将主要采取表外非货币计量的揭示形式。对于有关社会责任的会计报告,在不能采取货币化定量报告的情况下,也应采用非货币化定性揭示的形式。关键是,要把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性成功因素突出予以报告。

2、提升报告主体的硬件配置水平。我国的会计报告主体规模从小到大、硬件配置极不均衡,有些大型企业完全实现了电算化会计核算,有些企业虽有计算机进行核算尚未实现“甩账”,还有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至今仍停留在手工簿记阶段。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强大的外部竞争压力,迫使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发生革命性变革。这场变革,从形式上看将实现报告硬件的全面国际接轨,从内容上看将满足从中小民营企业到现代化跨国大企业相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实现从工业化时代到信息化时代的跨越。企业先进管理系统的建立、完善及其与国际互连网的成功与合理的对接,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财务会计报告革命的关键。

3、拓展报告主体的范围。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组织结构正悄然发生网络化的改变,虚拟主体的出现使得会计主体假设开始失去其原有的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主体的内涵与外延亟需拓展,主体资源需要重新计量与评价。另外,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同样存在受托责任及其解除的问题,这些组织同样存在财务会计报告的问题。针对我国实际的情况,如何对这些组织进行合理的财务报告,目前不仅是研究工作的一个盲点,也是实际工作的一个盲区,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4、全面提高人员的素质。超越工业化时代的报告方式,实现网络信息化的财务会计报告革命,关键在人才。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学校教育与后续教育两手都要硬。会计人员也应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尽快调整知识结构,否则,要完成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财务会计报告的根本跨越只能是“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