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0 12:16: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汉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试谈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
2.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理论素养养成策略——以文学理论教学为例
3.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
4.浅析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5.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6.汉语言专业的本科教学必须把语言本体课列为必修课——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看法
7.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
8.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以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9.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发展特点简析
10.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略
11.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
12.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研究
13.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上的经验与教训
14.以应用型为主旨,创新本科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5.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创新改革策略
16.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和途径
17.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刍议
18.大众化条件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分型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为例
19.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20.汉语言本科专业留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课课程设置浅议
21.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思考
22.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问题探讨
23.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类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探究——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为例
24.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对策思考
25.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讨
26.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
27.致力于本科教育国际化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高地介绍
28.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竞赛教学模式”初探
29.“汉语言(对外)”本科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30.强化论文题目的科学性引导——浅探提高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有效性的途径
31.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精品师范专业建设的思考
32.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探析——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
33.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究
34.浅谈汉语言本科(双语)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35.论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类课程教学
36.试论基础文科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普通本科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
37.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浅析
38.新疆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比较研究
39.三级训练: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综合模式——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0.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1.“转型”大势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之思考——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42.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
43.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萍乡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为例
44.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45.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与对策——以钦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例
46.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工作的困境与对策——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7.宝鸡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48.新疆电大开放教育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古代汉语课程设置调查分析
49.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50.论地方性本科院校文学应用型评论人才的培养——以梧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51.在探索中开拓 在改革中前进——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班教改工作回顾
52.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外阅读研究(一)——以怀化学院2009至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
53.浅析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54.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专业汉语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研究
55.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教学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为例
56.新建本科院校文学类二级学科教学团队优化——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研究个案
57.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以运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58.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59.论新建本科院校文学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研究个案
60.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中韩联合培模式研究
61.培养开放教育学生信息素养及能力的实证研究
62.开放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现状探究——以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语言教学论”课程为例
63.工科院校中文专业本科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调研分析——以某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
64.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教学改革
65.论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的去专业化倾向
66.应用型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与人才培养定位问题
67.中国高等院校特色学科大观(十一)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高地
68.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69.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考察与建议——基于对非211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的分析
70.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
71.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72.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略
73.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应对高校转型发展态势——以陕西省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74.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外国文学课教学中的“立体模式”及其运用
75.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76.提高创新教学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语言学概论、汉语专题课教学体悟
77.国家重点学科与本科专业内涵建设的模式及启示——以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78.加强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
79.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趋势为视角
80.简论国家安全视界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以昆明学院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教学为例
81.关于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中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以襄樊学院为例
82.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
83.河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之探索
84.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85.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之路的思考
86.本科院校汉语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
87.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课程设置改革方案
88.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89.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
90.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讨
91.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中韩联合培模式研究
92.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对策思考
93.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94.“汉语言(对外)”本科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95.河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之探索
96.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
97.宝鸡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98.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
99.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100.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101.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102.汉语言专业的本科教学必须把语本体课列为必修课——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看法
103.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104.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
105.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简
106.再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107.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能力评估与指导
108.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109.浅谈汉语言本科(双语)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110.海南大学新增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制4年
111.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12.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外国文学课教学中的“立体模式”及其运用
113.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上的经验与教训
114.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
115.试谈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
116.汉语言本科专业留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课课程设置浅议
117.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
118.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析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要求》
1内容及要求
1.1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应该明确、精练、有概括性。题目的字数一般在25字以内,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1.2摘要与关键词
1.2.1摘要
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以300~350字为宜。
外文摘要应另起一页,其内容及格式应与中文摘要一致。
1.2.2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目录
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1.4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4.1绪论(前言、引言)
绪论(前言、引言)一般作为第一部分,是毕业论文主体的开端。包括毕业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的意义、采用方法、理论依据和具备的条件、毕业论文构成及主要内容等。
1.4.2主体
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主体包括的内容由中文系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制定,要求按照内容分章节论述论点。对论文中出现的引文等内容要求应在原文中明确指出出处。
1.4.3结论
毕业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编写。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个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1.5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其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参考文献中。
1.6致谢
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毕业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1.7附录
对于一些不便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
2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2.1文字
用汉语规范文字书写,本专业规定字数在一万字以上。
2.2书写
毕业论文版面不分栏,一律由本人在计算机上用Word输入、编排并打印在A4幅面白纸上,行间距为单倍行距。
2.3字体和字号
章标题:3号黑体
节标题:4号黑体
条标题:小4号黑体
正文:小4号宋体
页码:5号宋体
数字和字母:TimesNewRoman体
2.4页面设置
2.4.1页眉和页脚
页眉为1.5cm,上写“西安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页脚为1.75cm。
页眉和页脚文字均用5号宋体。
2.4.2页边距
上边距:25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
2.4.3页码的书写及编排
毕业论文页码从绪论部分开始至附录,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排列。封面、毕业论文任务书、摘要不编页码;目录用罗马数字单独编页码。
2.5封面
毕业论文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缺项内容用钢笔填写。
2.6扉页
扉页为“毕业论文任务书”。任务书应由指导教师填写(打印),签名用钢笔填写,不得打印。
2.7摘要
中文摘要包括题目、“摘要:”字样、摘要正文和关键词。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所有文字均用小4号宋体。
外文摘要字体用小4号TimesNewRoman体,格式与中文摘要相同。
2.8目录
目录的编写格式,各专业应有明确要求。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NewRoman体。
2.9正文
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正文层次的编排和标题序码由各专业规定。
2.10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标示方式应采用所在学科领域内通用的方式,用上标的形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2.11参考文献
按毕业论文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应符合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毕业论文 翻译
一、 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有关英语专业建设的规范中提到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要求学生具备:“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在此基础上,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重点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英语专业人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注重其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 翻译方向教学的特点
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一种技巧、一种艺术,是一种专业的交流工具。(仲伟合,穆雷)不同于一般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教学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实践教学。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实践过程,因此翻译方向的教学非常重视实践环节。开设的课程紧密围绕翻译理论与实践,结合各领域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摸索、体会翻译这个复杂的语言转换过程。翻译的技巧要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得以掌握。
2.培养双语运用能力。英语翻译涉及到英汉两种语言的应用与转换,不同于普通英语专业主要注重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翻译方向兼顾培养学生中英双语的运用能力。翻译的艺术只有在具备熟练运用双语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展现。
3.关注跨文化交际意识。翻译是一个跨越不同文化,连接不同文明的交流工具,这就需要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从文字中感受文化差异,并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
三、 传统翻译类学术论文的普遍问题
从选题上来看,根据多位学者的调查统计,相较于文学或文化领域,英语专业的学生真正选择翻译理论研究方向的相对较少(张春芳,2009),这是因为翻译方向的参考资料相对来说专业度高,抽象难懂,有的研究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统计,这些都使学生望而却步。从形式上来看,英语专业传统的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用全英文进行撰写。这对于翻译这一强调双语运用能力的领域来说无异于“瘸腿跑”。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毕业环节中更多的重视了英文表达能力,却忽略了汉语表达能力的锻炼。从效果上来看,目前本科生的论文普遍存在论文东拼西凑,质量不佳,甚至在答辩时还不清楚基本概念,也讲不清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的现象。这就是因为学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没有将理论与自己所经历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此对于理论的理解也只停留在了表面文字上。基于以上传统毕业论文形式与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培养目标间出现的落差,对于传统毕业论文进行改革让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 论文改革方式
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论文写作更是语言的一次综合性的训练,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翻译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毕业论文环节更应该将训练重点放在实践上,并且兼顾中英双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切实贯彻教育部高教司提出的“培养学生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一要求。设计出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毕业综合训练模式。
参考MTI(英语专业硕士)的毕业环节设计,学生可以采取参与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实践报告的方式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从未有过译本的中外原文本进行翻译。出于对于学生双语能力训练的考虑,原则上要求学生选择与翻译译文相反的语言进行实践报告的撰写。如:
进行汉译英原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汉语的翻译实践,并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汉语实践报告;或英译汉原文字数不少于3500英文单词的翻译实践,并写出不少于2000英文单词的实践报告。
所有翻译活动不拘泥于第四年完成,可累计完成。
基本步骤为:
1.学生自主联系客户或寻找符合要求的题材确定翻译内容。通过此环节可以让学生直接与翻译市场接轨,了解行业需求,建立翻译职业服务意识。
2.根据工作量组队或独自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翻译任务。在应用型本科培养方案中,学生是教学和实践的主体,在此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其分工合作意识,以及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借助各种翻译辅助工具进行翻译,起到监督、启示、引导的作用。
3.组织校审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译文。经过多轮校审学生要严格按照委托方的要求提交译文。
4.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学生完成翻译任务之后要对所经过的整个翻译环节进行系统的回顾,找出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分类总结。不同于学术类传统论文,要求学生从自己的实践作品出发,用自己的实践成果作为素材完成报告。这可以使学生更加细致地思考和整理翻译流程中的具体环节,用审视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翻译作品。
5.根据所学相关翻译理论知识与技巧对案例进行细致分析。注重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使学生可以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6.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学生通过对实践活动的总结和思考,提出自己对特定问题的观点,以及针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应对策略,真正做的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论文评价方式为:
翻译实践报告从选题、工作量、结构、案例分析、语言和译文质量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翻译部分评分可以参照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评分标准,从忠实度和通顺度两方面对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评价。
五、 总结
根据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和翻译方向的教学特点,提出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毕业论文改革的方式,即学生参与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实践报告的形式,译文语言和实践报告语言兼顾中英双语。使学生在参与完整翻译环节后,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反思,充分运用其所学翻译理论技巧、训练双语表达能力、案例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贾军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改革方案探索[J].宜宾学院学报.2013.
[3]李淑敏,闵悦.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初探[J].大家.2011.
[4]穆雷,邹兵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模板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
[5]许勉君.由选题和理论框架谈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改革[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
摘要: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言本科学历教育,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逐步提高。作为国內开设汉语言本科专业较早的院校,大连外国语学院在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方面做了有意义的实践探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课程设置与人才市场需求紧密结合,重视实践教学,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等等,使大连外国语学院的汉语言专业教育更加规范,更加符合国际人才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建设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世界范围强劲的“汉语热”迅速升温,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人数激增,相应地,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汉语言本科专业发展十分迅速。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
大连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本科专业1994年正式招生,是国内较早开设汉语言专业的院校之一。笔者有幸从汉语言本科专业建立之初就一直参与教学与管理,对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思索,本文试从管理制度、学制、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对大连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本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加以梳理,以期为进一步推动留学生汉语言学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稍尽绵薄。
一、逐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在汉语言专业设立之初,大连外国语学院就初步制定了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明确了汉语言专业的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等。1998年重新修订,正式编印成册,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995年开始逐步制定教学管理条例,几经实践与修改,于1999年正式颁布<本科教学管理条例》,2004年,经重新修订,更趋完善。条例中对招生对象与培养目标、课程、出勤与考核、论文与答辩、毕业资格及学位授予等方面都做了详尽的规定。还制定了其他一系列相应的管理细则,如《汉语言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规范》、《本科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评卷和成绩登录细则》《教师考试命题的要求与规定》、《教师备课环节的要求与规定》等等,使教学、教务管理有章可循,做到规范、有序、高效。
留学生数量变化大,学生学习基础与知识结构不尽相同,而且学习需求呈多元化状态,这就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大连外国语学院采用学年制与学分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学年制是通过一定的教学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学完规定的课程及其教学环节,达到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和要求,计划性强,管理单一,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及自由选择。学分制是将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及其教学环节,以学分的形式进行量化,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的限制,而是以完成在一定范围内规定的学分量为手段,学分制弥补了学年制的局限性,但管理复杂。学年制与学分制相结合的教学制度汲取了学年制的优点,也汲取了学分制的长处,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选课的自由,适应留学生教育的特殊性。
实行部分弹性学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统一与灵活相结合。例如,已达到汉语水平考试3级者,经过分班考试和课程认定,可插入二年级学习;已达到汉语水平考试6级者,经过分班考试和课程认定,可插入三年级学习。根据所修学分,可提前或延期毕业,延期毕业不能超过2年。但这种管理模式仍为过程管理,对学生的修业年限还有限制,因而应逐步推行学分制,在弹性学制等方面完善教学管理体制。
二、课程设置适应培养人才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国际社会对既具有较高水平的汉语综合应用能力又懂得一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扩大。另外,根据(《外国入学习与使用汉语情况调查研究报告》(高彦德、李国强,1993)的调查分析,“外国入学习汉语的目的”一项,排序第一位的是“为了解中国”,“从事外交外贸工作”与“从事翻译工作(导游或文秘等)”分占第二位与第三位,可以发现,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即以汉语作为职业工具。
因此大连外国语学院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以汉语为主修、以专业方向为辅修的复合型人才上。目前大连外国语学院汉语言专业分设中国文化与国际经贸两个方向。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注重加强专业方向建设,适应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课程设置总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一、二年级,为基础教学阶段。进行严格的语言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第二阶段:三、四年级,为提高阶段。在继续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侧重专业方向教育,实行专业分流,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如大连外国语学院汉语言专业经贸方向自1994年创办以来,在培养过程中,除了着重汉语能力以外,还要掌握较系统的经济贸易知识,使学生毕业以后能够从事中外经济贸易交流及相关工作,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由于课程的设置与市场的需求及学生的需求紧密结合,能够满足学生学成后就职的需求,大连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后,除少部分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外,大部分学生都找到与汉语相关的工作,有的回国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有的从事中外贸易方面的工作,有的留在中国开公司、办工厂,为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外经济贸易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引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学习者在完全真实的环境中理解与体验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对所学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实际运用,对自己的能力进行锻炼。大连外国语学院在多年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和学生情况,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1 根据教学和实际的需要,在本科的选修课中开设《计算机基础》课
讲授内容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文字处理等常用软件的使用。授课方式为老师讲课和学生上机同时进行。电子商务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门学科,但是它的发展速度很快。学院为此新增了《电子商务》。这门课首先讲授理论知识,两个月后由老师带学生上机操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由于重视实践教学,并能根据实际对实践内容进行不断的更新,在教学实践中,严格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在四年级上学期安排学生进行实习
实习是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改革,大连外国语学院的实习工作已经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组成由院长领导的实习指导小组负责实习的具体工作。《本科教学管理条例》规定了实习目的、实习方式、实习要求和实习成绩评定等细则,使实习工作有章可循。
本科学生的实习定于四年级上学期,在开学一个月以后。实习时间(包括撰写实习报告时间)为三周。国际经贸和中国文化两个专业倾向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同,所以实习内容和方式也不同。国际经贸方向的学生去公司(或工厂)实地工作。这 些公司大多从事加工贸易,有工厂和进出口部门,生产销售体系比较健全,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熟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情况。学生实习两周,撰写实习报告一周。中国文化方向的学生由本校统一选择实习地点进行语言实践,考察当地的民俗文化。学校为学生选择了西安作为实习地。西安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学生通过参观半坡遗址、兵马俑、历史博物馆等景点。对中国文化增进了解。学生实习一周,撰写实习报告两周。
3 实践教学效果及评价
《计算机基础》和《电子商务》这两门课由于贴近生活实际,深得学生喜爱,选择这两门课程的学生比较多。学院为学生准备了电脑教室,学生随时可以上机操练。由于准备充分,实习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实习效果好。按照教学计划,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严格要求学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由于在选择实习单位上由学校把关,学生能在实习中综合运用国际经贸知识和汉语语言知识,实习过后普遍反映有收获。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找到了不足和欠缺之处,回学校后,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实习报告的撰写,为四年级下学期的毕业论文写作打下了基础。
第二,实习内容充实。以国际经贸方向为例,实习单位多为外商投资的出口加工企业。学校在和实习单位洽谈时,要求单位安排学生到进出口、营销、财务、生产等多个部门见习。全面了解公司经营管理的知识。近些年来,随着IT业的发展,学校也开始把学生介绍到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公司实习,使他们了解最新的知识和信息。
第三,实行全程监控,保证实习质量。在学生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结束后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了实习的质量。实习前通过和实习单位沟通,把学校的意图及时传递给实习单位,保证实习单位与学校配合,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在实习过程中,派专人去实习单位检查,使实习单位和学生都感到一定的压力,认真对待实习任务。实习结束后,及时总结,找出不足,为下一年的实习做好准备,积累经验。
四、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极为重要,没有一支科研教学过硬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一个知识丰富、品格美好的教师能够使教与学双方沟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理解与信任的情感,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门跨学科的,涉及语言、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汉语言本科专业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同时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也要求教师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大连外国语学院十分注重对教师业务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及敬业精神的培养。每个学年,学院都要组成专门小组对每位教师从德、能、勤、绩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作为教师聘任和晋升的重要依据。多年以来,大连外国语学院教师以敬业、团结、奉献的师德风范,严谨、务实、创新的治学和育人精神,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汉语言专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听力 英语听力学习 语言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203-01
听力在语言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怎样通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深化思维、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成为英语听力教学必须完成的重点任务。切实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对英语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一、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听不清
很多大学生在英语听力的学习当中,大多数反应听不清。引起大学生“听不清”的主要原因,是对连续语流无法进行快速、正确的音素辨别和音素切分,没有充分把握韵律的特征。
(二)记不住
“记不住”是解析阶段的问题,表明解析没有被充分有效地完成。在解析过程当中形成的心理表征不太有效,其根源就在于没有明确的记忆目标,缺乏得当的记忆方法,在思维上运用母语化的方式。如果大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对于自己所记忆的重点以及要点没有明确的目标,单单盲目跟听,跟着材料被动地去接受并记忆。伴随信号的不断增加,会严重影响到短时记忆、瞬时记忆的质量,听的内容越多,记忆效果则越差。一些大学生听过一段话后很快就忘掉了主要内容,对于听力内容难以构成心理表征。
(三)听不懂
“听不懂”的问题是使用阶段的问题。“听不懂”是指听到的信息和听者头脑中的“内容图式”没有实现互相匹配,没有产生必要的联系,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
二、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解决策略
(一)增强听力训练,增加语言的储备
除了反复、大量、系统地听原汁原味的语音资料之外,还有一个绝对不能忽视的必要输入方法——背诵。应挑选优美的句子或是段落进行背诵,学好英语听力中经常听到的功能表达方法,牢记特殊环境下的句型、套语,从而更好地帮助在听力中进行理解和记忆。例如,怎样去打电话,怎样去问路,怎样对别人说祝贺的语言,在掌握一些特定句型的基础之上,加大词汇量,要牢记一些急用词、常用词,依据使用的频率、使用的范围,大概3000个词左右就能够进行正常的听力理解。通过这一类的练习,能够一步步提升大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让英语切实成为生活中的常用工具,耳濡目染加强听力理解。
(二)培养和加强使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培训大学生学会使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以习得为主要手段的英语思维能力是提高英语听力学习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使用英语思维即指抛弃本族语言的干扰,使用英语直接判断、理解以及表达的能力。没有接受过英语思维能力培训的人,通常将听到的东西直接译成自己的本国语言再储存在大脑中。在表达之前,再将语义信息在大脑中下意识地找寻母语的表现形式,最后再将其翻译成为英语。这种做法难以避免地会受到本国语言的干扰,这种通过母语所表达出来的内容绝对是不地道的,通常都是中式英语。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很多英语学习者依照汉语的表达方式会说“You,go,first”或者“Go,first,please”,但原汁原味的英语说法则是“After you”。
在英语听力学习中,大学生应该先去听那些原汁原味的英语,培养起他们一边听一边直接运用英语,将听到并且理解内化了的内容储存在大脑中,同时,培养起他们排除母语干扰,直接使用英语进行理解的优良习惯。
(三)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精听”指将所选听力训练材料听熟、听细。在精听的过程中,要将听力材料中的每一句话以及每一个单词都要听懂。一遍不行听两遍,两遍不行则听过三遍。精听的通常方法就是选取一段材料,第一遍从头听到尾,听出大概意思就可以,然后返过来再听第二遍。听第二遍时,要一句一句地去听,听不清的内容倒回去再听,直到搞明白句中的每一句话。
看电影听英语则是泛听,听时事英语广播也属于泛听。尽可能地接触到更多正常的原始音频,应该反反复复去听同一段语音,直到兴味索然。泛听的目的是让自己能够对正常的语速、语调尽快地去习惯,或是习惯英语中正常的交流用语,注重语调、语速、略音、连续等。在这个过程中更应当注意,泛听和精听之间并没有严格界限,泛听也能够转化为精听。
三、结论
大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自然成了师生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探讨当前大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听不清”“记不住”“听不懂”的三大问题,进而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来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然而,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够逐见成效。
【参考文献】
[1]Rivers W.M.Temperley,M.S.1978,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a Foreign Language Oxford:New York Oxford Press.Underwood M.1989.“Teaching Listening”London Longman 6/2 .
[2]罗伯特.应用语言学实践系列之听力教学与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李凤东,唐伟.浅析英语听力障碍及化解策略.鸡西大学学报,2007.
[4]沈奇,王亚杰.英语听力障碍浅析.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5]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杨香玲.英语听力中的三大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海外英语,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