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财务管理课程设计总结

财务管理课程设计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12 01:20: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财务管理课程设计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财务管理课程设计总结

篇(1)

关键词:财务管理;改革;任务

一、课程内容改革思路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为企业培养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人才,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岗位技能需求,整合财务管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本次课程内容改革以职业教育发展为依托,面向企业用工需求,总结一线教学经验,把传统的课程内容打散,按照典型的工作任务整合教学内容,根据工作流程的需要选择必须的、应会的知识,设计课程内容。依托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四类典型活动,筹资管理活动、投资管理活动、营运资金管理活动和利润分配管理活动进行项目导向设计,将职业素养融入到典型工作任务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相融合的一体化课程内容体系。

二、课程内容具体举措

(一)按工作任务整合教学内容

1.财务管理教学内容整体设计

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内容和结构的一种安排,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也是展示学生专业技能的过程。课程整体设计中明确项目任务、技能点和章节分配。围绕项目设计教学情景,合理安排教学单元,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前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学生学情、教学条件,然后深入思考整门课分哪几个部分,介绍哪些内容,讲解的先后顺序、时间安排、学时分配、评价分值比重等问题。笔者结合财务管理岗位特点,整合财务管理知识体系内容,将本课程内容设计为五个项目,每个项目设置不同的2-5个工作任务,每个任务对应知识技能点和章节知识点。学生做工作任务完成工作项目最终学会财务管理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也就学会了整个财务管理教学内容。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整体设计见表1。

2.财务股管理课程具体任务实施

筹资管理是企业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之一,筹资的数量、质量和风险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因此,本次课程设计以上市公司筹资管理为例详细介绍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设计思路。传统的筹资管理知识体系一般分成三部分,包括企业筹集资金需要量管理、资金成本和风险管理、最佳资金结构管理。(1)企业筹集资金需要量管理。主要介绍企业的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比较不同来源和方式资金的优缺点。分小节展开介绍包括企业筹资的含义与分类、渠道与方式;利用因素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进行资金需要量预测;分筹资方式展开介绍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含义和优缺点。(2)资金成本和风险管理。主要介绍资金成本的测算方法。包括资金成本的含义和意义、个别资金成本的计算和加权综合资金成本计算;衡量风险的杠杆效应,包括三种杠杆的计算和风险关系分析。(3)最佳资金结构管理。主要介绍确定最佳的资金结构的两种方法。内容包括资本成本比较法和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方法。课程内容改革前企业筹资管理的知识点比较分散,内容枯燥、抽象,不连贯,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介绍后面的知识点时前面的相关知识已经被遗忘,教师讲着难,学生听着累,而且教师讲完学生也不知这些知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学习兴趣不高。课程改革后我们把企业筹资管理作为一个完整学习情境(教学任务),按企业典型的工作流程来构建教学内容。课改前后教学内容安排有了质的变化,见表2。

3.筹资管理课程内容设计案例工作流程

下面以企业筹资工作任务为例分步介绍具体工作流程。(1)学习情景假设。假设某公司是一家大型家具生产企业,企业财务部门正在编制10月份融资方案。该公司经营状况稳定,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资产和应付账款的负债与销售收入成固定比率,销售收入增长较为稳定,可以准确地进行预测。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略)完成筹资管理。(2)分发教学资料。根据教学任务不同,教师应提前准备项目任务书,任务书中应明确任务描述、任务要求、时间分配和评价标准,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3)教学任务实施。教师首先对学生分组,分角色,明确工作步骤。第一步,预测资金需要量,采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公司资金需要量和外部融资需求;第二步,筹资方式分析(单一的筹资方式或筹资组合),包括确定负债筹资还是权益筹资还是两者兼而有之;第三步,成本分析,包括个别资金成本和加权资金成本,通过比较不同筹资方案的资金成本,确定备选方案;第四步,风险分析,通过计算杠杆系数确定风险变化;第五步,选择最佳筹资方案,通过计算每股收益、加权资金成本和企业价值,找到每股收益最高、加权资本成本最低且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4)任务模拟。教师设计一个与教学任务点相似的工作任务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工作任务,作为对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检验。新任务的完成就是要重复教学任务的相同步骤,只是教学内容稍有不同。所以,教学任务的设计要尊重学习规律,循序渐进,先简单后复杂,根据学生的领悟程度适当增加内容。(5)任务评价。任务完成后应及时评价,包括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师生互评,最后进行教师的总结,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快速进步。

(二)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许多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考试,因此考核评价体系就是指挥棒,考什么学生就会学什么。评价应该采取多角化的方式,将期末卷面成绩和平时课堂成绩进行结合,将专业知识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相结合。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要重视师生间的评价,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应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对教师评价能够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间的互评能促进学生从同龄人角度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上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三、课程内容改革成效

任务型教学设计不仅使教学活动更具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而且使学生从单纯的知识记忆中解放出来,集中于工作任务的完成。在完成整个工作任务过程中,学生为了能够完成工作任务,就会主动思考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当学生完成了工作任务并获得教师的好评时,内心就会产生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更愿意学,老师更喜欢教,任务导向型教学内容改革,使教学内容模块化,一个典型教学设计任务涵盖多个知识点和技能点,学生在工作任务中领悟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教师最后的总结,又能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反思。

参考文献

[1]吴艳.《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8):262-263.

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 精品课程建设 研究综述 现状分析

一、引言

2003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实施以来,精品课程建设受到了高校广泛重视,但是目前精品课程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更少。为了认识目前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现状和便于以后探索新的研究视角、挖掘新的研究内容,本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笔者认为,目前对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案例教学方法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应用的研究;对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实践教学的研究;对财务管路精品课程建设内容与路径的研究。

二、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的研究

周群华(2008)认为案例教学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财务管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他分别探讨了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意义,《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案例选择,《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案例教学组织。

李咏梅等(2011)借鉴周群华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也认为案例教学可以将课堂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高校应重视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他认为案例教学研究对该精品课程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以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为例,研究了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意义、教学案例选择、案例教学组织及案例教学实现需要改善的条件等。

(二)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教学的研究

大多数学者认为实践教学是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

周群华(2007)指出实践教学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实践教学是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的基础。对研究型教学模式下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实践教学提出设想: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孔德兰(2010)认为实践教学在高技能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精品课程必须遵循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核心的工学结合的建设思路,将理论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有机结合,以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内容体系,突出职业性与实践性。

薛荣贵等(2012)对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开展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育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五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增加财务管理案例的教学课时,建立和完善校内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加强财务管理实践教材的建设、加强师资实践能力、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等。

张卫东等(2013)提出精品课程开发和建设应从职业岗位群研究出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从典型岗位能力入手。提出财务管理精品课程的建设应从课程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案例设计、多媒体课件开发、课程教案、背景资料、重点难点解析、网络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重点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设计了四个呈现递进关系层次的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

(三)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内容的研究

研究者认为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基本包括: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及教学管理等几大方面。

周群华(2007)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内容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认为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既能适应市场需要、又具有专业性与实践性的应用型人才,在课程目标(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设计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为主线,重点讲述企业价值的财务创造过程。(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教学方法要由传统的注入式知识教育转变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研究式素质教育,在教学手段上应该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财务软件模拟或实习基地实践进行实践教学。(4)教材建设。要加强课程教材、学习资源、模拟软件等配套教材的建设。(5)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吸纳名师、配备辅导教师及实验教师、实行精品课程负责制。(6)激励评价机制。要制定相关教师激励政策并,对精品课程效果进行评估,以评估促建设。

盛锦春等(2008)探讨了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1)师资队伍建设。认为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的师资要由师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2)整合教学内容。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整合教学内容,摆脱传统教学中与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不适应的部分。(3)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4)课程资源构建。为学生自主学习及研究学习提供纸质、电子、网络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资源。(5)科学考评课程效果。采取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不仅考核知识,同时考核学习态度、掌握技能、实践能力等。

杨淑娥等(2010)探讨了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教学理念,教学改革要以学校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以培养创新研究能力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启发式教育的教学理念;对财务管理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问题导向法、启发式提问法、案例讨论法等十种教学方法进行总结;析了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根据企业资金流转的规律和笔者对财务管理的理及教学的经验对财务管理教学内容进行了逻辑安排。

(四)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路径研究

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学者对其进行了分析,并对建设路径进行了探讨。

唐梦(2010)分析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善途径。财务管理精品课程教学存在教学定位不明确、趣味性和感染性不够、学时安排不能体现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从精品课程建设理念、教学实训内容结构、方式手段及教学参与性方面探索了相关的建设途径。

姚晓民等(2010)认为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构新型教学模式是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分析了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设计不科学,教学手段与方法落后,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探讨了重构新型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确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胡秀群(2014)基于财务管理是海南省省级精品课程实际,分针对海南省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课程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师对课程建设积极性不高,教学实践环节流于形式,没有发挥精品课程示范及辐射作用,提出了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与优化路径,应从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课程培养目标、建立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真正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等几个方面优化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

二、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现状分析

通过梳理及总结目前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部分学者关注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及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探索,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实践教学对于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学者对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内容进行了研究,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及手段建设、课程效果评价等等,部分学者分析了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路径。

可以看出,对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更多是理论研究,对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效果评价也停留于理论层面,对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如何进行有效性评价、评价机制建立、指标体系的构建等问题没有进一步研究,在精品课程建设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财务管理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路径仍需进一步探索。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少数学者对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研究内容为案例教学及实践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中的应用的研究,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研究,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路径研究。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动态工程,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索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定位,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研究(包括教材建设、实践环节与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整合实践,网上资源的完善及上网计划,精品课程建设效果评价,精品课程建设路径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周群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案例教学研究[J].江西教育(高教研究),2008(1、2):18.

[2]李咏梅,陶春涛.《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现代化,2011:83-85.

[3]孔德兰.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核心的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以“财务管理实务”国家精品课程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0(2):88-89.

[4]薛荣贵,罗淑平.关于本科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经济研究,2008:103.

[5]张卫东,于文.财务管理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3:151-153.

[6]周群华.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本科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6):105-106.

[7]周群华,彭亦芬,薛荣贵. 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本科《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7:391-393.

[8]盛锦春,袁善祥.关于高职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8(09).

[9]唐梦,何少娟.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探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3-46.

[10]姚晓民,翟志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3(2):33-35.

[11]杨淑娥,张强,李晓周.国家级财务管理精品课程系列研究之一―关于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和理念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1):8-10.

[12]杨淑娥,张强.国家级财务管理精品课程系列研究之二――关于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2):103-104.

[13]张强,杨淑娥.国家级财务管理精品课程系列研究之三―关于财务管理教学内容安排逻辑及重点难点讲解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3):113-114.

[14]胡秀群.海南大学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若干问题探[J].价值工程,2012:117-118.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它的发展规律决定了其培养的毕业生必须能够主动融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必须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实施人才培养。落脚点就在于要以市场的实际需要改革课程内容,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结合行业岗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融入课程内容。只有这样,课程教学才能贴近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才能办出特色。

一、市场需求决定课程改革方向

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调查毕业生就业流向,是实现培养目标、持续改进培养方案的重要手段。经调查,高职毕业生大部分流向中小企业。这一现象决定《财务管理》课程改革必须以适应中小企业为主,为中小企业培养财务管理专门性人才。

1、麦可思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民营企业/个体”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211”院校中有35%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非“211”本科院校中有47%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高职高专院校中有62%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而腾讯与麦可思联合进行的2013年应届大学生毕业流向调查数据显示,至2013年5月止已有超过50%的高职毕业生签约雇主类型为“民营企业/个体”。而从统计部门的数据可以看出,以企业规模区分,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划分为中小企业。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对象大部分集中在中小企业。

中国和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小企业都是支持社会就业的主渠道,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重要的生力军,是保证社会稳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力量。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总体数量巨大,超过了企业总数的九成以上,目前有中小企业大约1240万户,创造了80%以上的社会就业,60%的GDP,50%的税收。(李子彬,2013)它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管理“三流”,即“资金流、人事流、物质流”。其中,以资金流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所在,所有的企业发展、风险、收益、治理等都体现在财务管理中,企业的各个层次管理均或多或少地牵涉到资金管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因为发展时日不长,规模小,管理基础单薄,融资渠道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等缺陷,越来越容易陷入窘境甚至破产。大量中小企业发展与倒闭的案例证明,影响众多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在于其无法实施有效管理。尤其是忽略了以资金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是中小企业的通病,也是导致其发展停顿甚至破产倒闭的诱因。在资金管理中,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融资问题。所以,毫无疑问地,中小企业必须从上到下改变发展思路,引入有熟练技能的一批专门性财务管理人才为其打破僵局,找到出路。

结合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特点,既然大部分的毕业生流入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在以资金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上存在诸多缺陷。那么,以培养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服务的高技能型人才,就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

二、当前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财务管理》课程是高职财会类专业必修的专业课。它是一门研究公司定价与治理、融投资抉择等,涉及到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和收益、估价、筹资、项目投资、营运资本管理、收益分配和报表分析等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的专业性相当强的课程,涉及到高等代数、财务会计等相当广泛知识。

事实上,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这门课程非常重要,但教、学双方均感到枯燥吃力,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教师认为,在设计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时,总觉得所有知识点在企业里“可能”会用到,以后考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时会用到。为了学生的日后发展平台计,大量灌输《财务管理》各种层面的、各种内涵的知识点,恨不得把课程所有的相关内容全部塞到学生脑袋里,却发现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财务会计核算知识,但那仅仅是事后反映,从既定的会计制度角度出发,为企业已经发生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总结和反映。而财务管理要求在事情尚未发生前进行预判,没有既定的标准。学生往往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而且财务管理计算量大,公式多,变化灵活,对于按标准框架学习的高职学生而言,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领域。

在长期的高职《财务管理》教学中,笔者感到校内教学和社会需求有脱节之疑。一是专业按照学生的发展平台和各种考证要求,高标准高层次地设计《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和标准,而不管这些内容或标准是否是企业的实际需要;二是企业非常需要懂实际操作技能的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而不可得,招聘来的毕业生往往眼高手低,在搜集资料、分析过程、计算指标、初步决策等方面畏首畏尾,不敢动手,缺乏职业判断和决策能力。这种培养的人才“高”和企业需求的“实”往往存在巨大的鸿沟,导致企业不愿意招,学生不愿意干。

所以,在基于社会需求改革高职教学的浪潮汹涌的今天,如何改革《财务管理》课程以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是校企双方都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构建基于中小企业工作过程的《财务管理》课程改革

1、指导思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准绳,实施课程改革,是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路。从上,中小企业需要高职毕业生具备适合中小企业工作过程的财务管理技能,所以,改革《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时,必须以中小企业工作过程需要的技能为核心进行构建。

2、总体设计。基于中小企业工作过程的《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总体上遵循“奠定基础工作过程实现目标”的设计。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融资”是第一大要解决的问题。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因为信用、抵押、金融创新等众多因素影响,融资渠道不畅通,信贷机构不愿意放款,导致其获得资金的能力低下。所以,急需加强中小企业融资管理,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在拓宽资金来源的前提下,要尽量用好每一分资金,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最恰当的地方,避免资金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这个资金管理过程中,要注意随时进行反馈和持续改进,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3、教学方法和手段。《财务管理》课程因公式多、专业术语多、知识点多,教与学均存在一定的困难。必须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提高教学效果。一是要加强配套实践教学。在《财务管理》课程开始阶段,可以利用ERP沙盘,让学生在学习前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和财务管理有一个通盘的直观认识。二是要注重案例教学。教师要随时注意收集和更新优秀案例,案例要贴近生活和实际,各任务点有单项小案例,各项目有综合案例。案例可以是介绍某一政策、行业动态的,可以是给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的,可以是要求学生计算决择的。三是教学过程要通俗趣味化。教师要具备化深奥为浅显、化专业为日常的转化能力,用普通的语言表达专业知识。要揉进趣味化语言、案例、图示、公式等。

参考文献:

[1]朱淑贞.关于提高高职高专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53).

[2]刘秀琴,徐亚明.高职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财会教育,2012.1.

[3]张淑真.基于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过程导向的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4]李松青.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财务管理课程设计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

篇(4)

【关键词】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本科教学

1.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的现状及培养目标

1.1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1.1校内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础薄弱

校内财务管理实践是通过实验室中模拟财务管理工作程序与方法,使学生对工作环境产生直观的认识,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部分理财实际操作技能,从而满足企业环境中的实践应用。而一般高校对实践教学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只是把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等方面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此外,近几年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加,这也给高校安排实习单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一些学校干脆不实行集中实习,而是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

1.1.2校外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校外财务管理实践环节是通过在企业实习合作等方式,提供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环境,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实践运用。目前校外财务管理实践环节薄弱。其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大多数企业并未单独设置财务机构。而是与机构合设,这使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难以找到对口的实习部门。因此,实习学生到了企业也没有相关的专业业务可供实习。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常以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接待为借口不接收实习生。而且即使学生找到了实习单位,有的也不积极配合,不给予必要的指导,达不到预期的实习目的。

1.2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我国市场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必然会带来产业的变化,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适应职业转换的能力。应用型本科是培养介于技能应用型和研究型之间的应用型人才,即培养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务应用为主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在培养规格中突出培养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

1.2.1培养职业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多元技能培养。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和鼓励辅修第二专业。有效地培养了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1.2.2培养创新能力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的创新能力包括:自学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进行科研和知识的能力;必要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1.2.3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促使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观察、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从而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专业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1.2.4培养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审美素质等。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的价值、潜能、个性与力量在学校以及工作岗位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开发,并能促使自己的地位得到不断的提升。

综上所述,应用型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意识、分析技能和反求能力,所以培养财务管理应用能力应作为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

2.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构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出的财务管理人才可以解决企业面临的不同层次上的财务管理问题,这就要求从实践的角度来培养财务管理人才,其中包括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方法环节。

2.1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设置

财务管理是对财务主体的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一系列资金运动、资本运作的管理,是专业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业务管理活动。而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更侧重管理技能的培养。因此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要兼顾会计学、管、金融学三方面的能力。相应开设的实践课程可以有:会计电算化等财务软件课程、财务分析课程、财务管理及课程设计、公司理财及课程设计、审计案例教学(内部控制)、证券投资分析等。从而在理论上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2应用型财务管理适用的实践教学方法

2.2.1应用型财务管理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财务管理教学案例,是在对企业及其相关部门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所编写的,反映财务管理典型业务的实例。案例教学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案例讨论前期准备。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选好案例;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安排认真阅读案例,对相应的思考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其次,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教师在讨论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中心展开。学生要积极发言及倾听别人的分析与见解,比较自己的观点和思路,不断修正自己的方案。再次。案例讨论后的。教师在案例讨论后作简要总结,要针对讨论的思路、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等指出讨论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最后,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2.2.2应用型财务管理沙盘模拟对抗

沙盘模拟对抗是一种源自西方军事战争推演的,它将军事上指挥作战时模拟战场情景的沙盘移植到财务管理课程之中。沙盘模拟实验课程采用体验式培训方式,即遵循“体验—分享—提升—应用”的过程进行学习。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可以让学生在沙盘模拟对抗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及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一般分为以下步骤:(1)准备阶段。将学生随机分组,每组一般为4-5人,组成六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制定企业运营需要遵循的规则,包括市场划分与准入、销售会议与订单争取、厂房生产设备购买、产品生产、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融资贷款等方面的约定。(2)对抗阶段。对抗开始后每一个企业在市场预测的基础上讨论企业战略和业务策略,开展竞争经营,制定重要经营决策,决策的结果会直接体现在企业经营结果中。几个经营年度完成后,将各企业经营状况进行比较,效益优异者获胜。(3)评审阶段。每年的经营结果出来后。各方都要对其进行分析,适时调整企业战略。(4)结束后。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评审经营效果。

2.2.3其他实验与实习课

实验主要是建立财务管理实验室,通过基础实验、单项实验、综合实验、研究性实验等实验安排,提高学生的机财务管理应用的基本操作能力、对财务管理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对财务管理和会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研究创新能力。除了上述沙盘模拟对抗实验外。学校应该配套开设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财务软件电算化实验、证券投资分析实验等。

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 财务管理 教学

财务管理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如何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财务管理活动涉及企业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以及收益分配活动,涵盖了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最具综合性的活动,同时财务关系又代表了企业财务活动所引起的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面向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服务于公司或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因此,财务管理人员不仅须立足于整体大局上看问题,也须关注企业各部门的具体情况。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来自于生产管理实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财务管理教学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财务管理教学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保证了学科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教师主要采取演绎推理的方法进行授课。虽然也举例,但往往是为了说明较为抽象的概念或观点。这种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难以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培养出发展后劲足、开拓创新型的财务管理人才。为此,笔者总结了近几年来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经验,结合财务管理教学特点,建议采用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采用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证明,在培养学生有效的思维方式、提高处理模糊性问题的能力、锻炼沟通能力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等方面,案例教学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就案例研究、研讨会、课堂讲授等九种管理类学科教学方法的教学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案例研究在这些学习方法中,对分析能力的培养居第一位,在知识传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知识保留的持久性方面居第二位,在态度转移和人际关系培养方面居第四位。案例教学既可巩固学生所学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又可增强学生财务管理的实际能力。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也存在许多限制,当讲授的内容较为抽象,不能明确表达的时候,比如资产定价和风险评估等抽象化的知识,案例教学可能会失效。而且案例教学通常要求老师和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只有双方都投入精力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践中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有些学生不习惯主动思考并参与全班讨论,教师又缺乏有效的课堂组织方法,此时案例教学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财务管理教学不能采用单一的案例教学模式,需要和其他教学方法相配合。第一,现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就是结合企业现场情况讲授理论知识。财务管理中部分内容与现实的工商企业联系比较紧密,如融资方式中的股份融资。学生不了解股份融资实践,很难在案例讨论时发表恰当的意见。如果采用现场教学法来讲授这部分内容,让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亲自讲解股份融资的运作过程,学生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现场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到现场接受教育,也可以让教师到企业里先学习、录像,然后根据录下来的现场讲授课程,或者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企业现场;第二,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就是利用计算机等工具辅助模拟教学过程,训练学生的各种管理能力。常见的模拟教学法有计算机模拟法、ERP沙盘模拟教学法、实验室模拟法等。模拟教学需要构造一个数学模型,模拟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种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环境。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并给出一定的基本条件(如企业现有资金、生产能力、资本结构等内部条件和市场需求、竞争企业状况、经济条件等外部条件),要求学生站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角度在给定的条件下作出有关决策。

二、建立相应的考试机制

财务管理采用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目标更加关注学生能力。考试制度也需要进行配套改进,须构建以考核能力为导向的考试制度。

1.变常规理论测试为复合测试。

即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平时成绩综合学生在课堂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在其他教学方法中的表现。

2.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相结合。

财务管理考核包括考试和论文写作,考试主要考核基本理论;小论文(论述一个题目)、项目论文(包括一个项目的准备、发展、运作、数据收集、分析等)和问题研究三种类型。考试模式可以灵活设置考试题型和结构,通过不同的考试形态考核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同时引导学生灵活掌握理论知识。

三、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让学生有重点地观察案例,使学生在对案例解决过程中,不偏离学习的重点,教师需要再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并向学生阐明学习的主要任务。

2、实现师生互动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否充分的调动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是否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的互动。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合理的引导,而不能剥夺学生自主解决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

3、组织案例总结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并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剖析和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因而,当解决完成一个案例时,就要对该案例的特点,所体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注意让学生重温自己剖析这个案例,以及解决相应问题的过程和步骤,并从中获得经验,吸取教训,得到启发。

四、总结

在财务管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兴趣,教会学生如何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领悟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具体内容灵活采取教学方法,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英华.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06).

[2] 谭绿.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J].经营管理者,2009,(20).

[3] 王瑞利.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要为企业发展服务[J].硅谷,2008,(22).

[4] 许义生.关于改革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与调整课程体系胡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0).

[5] 蒋海燕.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与实施[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4).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验课;教学改革

自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首先设置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并招以来,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该专业的蓬勃发展与我国人才市场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旺盛需求密不可分。高校每年输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数量不断递增,但即使在就业情况不佳的近两三年,人力资源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整体情况仍然较好。然而,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仍然存在诸多批评,其中关键的原因在于毕业生往往空有理论,实际的操作能力却不强。这反映出高校在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时,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重视不够,实践教学环节严重不足。基于这一现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缺失的原因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特点的制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本身的特点制约了实践课程在我国的展开。首先,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舶来”于西方科学管理的理论丛林,本身就与我国企业的实践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不会有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即使是大型现代企业也往往只是有现代的生产管理和财务管理体系,却不一定会按照理论的方式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因为我国企业家、管理者更讲究“用人”的方法,即用中国人传统的用人思想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这些现实情况给我们的实践课程带来了困难。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中很多内容涉及建立企业内部庞杂的信息体系,这部分的知识点细而杂,与之相联系的实际工作也比较单调枯燥,例如工作分析、岗位说明书编制、薪酬等级制定等。这些工作不像财务和生产管理那样是用数据说话,比较客观清晰,而是常常需要从主观上去动脑筋思考和总结,答案也常常是模糊的。这样的实验课程设计就不是给出一个案例,然后做个简单的分析那么容易,而是需要搜集更多的数据和资料,针对一个个细小的点设置题目和讨论点。这大大增加了实验课程设计与教学难度。同时,在学生心目中,实验课应该是很好玩的,因此,在进行这部分的实验时就会感觉乏味,也抑制了学生进行实验的欲望。

2.传统讲授方式难以突破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传统课堂讲授模式,学生和教师对课堂讲授都非常习惯和依赖,而出于这种习惯,早期很多高校在专业课程安排时也未设置实验课程。同时,实验课资金匮乏也使得设置了的实验课程难以展开。国外把人力资源管理看做是一门由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两个模块构成的应用性学科,因此实践教学占有相当的教学比重和经费投入。而在中国,偏文科的管理类课程的实验课并不受教学管理部门重视,即使设置了实验环节,在资金的方面也限制较大。此外,我国高校学生与教师数量失衡,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热门,课堂上常常是学生“人满为患”,一个教师给一百多名学生上课,实验课的教学更难开展,教师也没有精力为学生一一辅导实验,而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课堂讲授模式可以“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导致实验课的建设进展缓慢。

3.师生认知水平限制

与国外的大学生不同,我国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社会实践经验非常少,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工资、职称等比较直观的感性认知上。在进行人力资源实验课时,学生由于理解度不够,常常不明白实验的意义所在,也难深入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样,我国的高校教师队伍素质也与国外教师有很大不同。国外管理类的教师有很多参与管理咨询的机会,或者自己本身就是创业者或管理者,因此有着丰富的经验。我国管理学教师很多并没有实际管理经验,即使曾到企业实习甚至任职,但因为我国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或者保密程度较高,无法为教师的实验课提供经验或素材。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常常是坐而论道,言之无物,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发展现状

1.实践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的实践教学主要以案例分析为主,同时已经有不少高校引进了教学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比较成熟的部分是人才测评环节,绝大多数高校都已经配备,但其他环节的教学软件仍处于摸索阶段。而国外管理类的课程授课方式多种多样,如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实验课、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同时还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活动,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之间的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人力资源各环节割裂

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是一个整体:人才测评是员工招聘的重要工具;薪酬管理以工作分析为基础,又必须结合绩效管理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沟通技能更是在每个环节都必不可少……在现实中,即使人力资源部门也分不同的岗位,但每个岗位都必须对所有环节融会贯通。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管应该对整个企业的运作了如指掌,例如,绩效管理中的平衡记分卡技术就需要对财务、客户、运营和员工各个层面都非常熟悉。然而,在我们的实验课中,所有这些环节都是割裂开的:工作分析实验课只做工作分析,薪酬管理实验课只做薪酬政策,于是学习工作分析时学生不知道工作分析的意义何在,学习薪酬管理时学生不知道确定不同薪酬等级的标准是什么。

3.案例与数据陈旧

国内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保密观念较强,尤其是薪酬之类比较敏感的环节。而国内咨询公司虽然有数据可购买,但价格高昂,学习的专业建设经费无法负担。并且这些数据也不是直接可用于实验教学,往往需要进一步提炼并融入软件中,才有可能满足大量学生实验的需求。而购买的人力资源软件也往往案例较少,更新速度较慢。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验课上常常不能找到最新的案例数据,往往是拿多年前甚至十多年前的数据来进行分析。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设想

根据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现实情况与问题,现有的每门课程别值得提出的是,全流程模拟的实验课应该在课程安排中单独列出,或放在专业实习中进行。下面将提出这种专业实验课的教学改革设想:

1.全流程模拟

全流程模拟,指把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课程分别围绕甄选案例以流程化推进,全景模拟薪酬管理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通过流程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从而帮助教师实现对课程重点和难点的深度实训,达到教学目的。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六大主要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和开发、绩效管理、薪资福利管理以及劳动关系。这六大模块是一个整体,全流程模拟应该涉及六大模块的主要内容。同时,由于任何管理门类的策略都应该与企业总体战略规划一致,在全流程模拟中,也应该可能做到使各种管理技能融会贯通。

2.关键技能深度实训

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庞杂,如果要实验课涵盖所有内容并不现实,因此,只能对关键技能进行深度训练。关键技能是指人力资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要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的内容。如何帮助学生实现对关键技能的掌握,是困扰教师的一大挑战。课时的有限性决定了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实践这些关键技能。为此,可通过深度实训来强化概念,即对关键技能进行纵向剖析,把关键技能进行全流程的规范化模拟,从而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

3.配套软件初步思路

全流程模拟实验课尽管也可能通过学生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实现,但如果有一套功能较完备的教学软件与之配合就能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尤其是能满足大批量学生实验的需求。在此,笔者借鉴ERP沙盘推演实验的一些思想,提出以下配套软件初步设计思路:

(1)案例设定为虚拟公司,初始设置完备,即有设定好的公司战略和既有的组织结构及薪酬与绩效制度。

(2)以五年(或称五个阶段)为期限,设置人力资源管理运作流程,每年涉及一到两个大模块进行模拟,每个模块中选择关键技能点进行深度实训。五年的主要模块和训练技能可这样设置:第一年,以公司战略为出发点,制定总体人力资源战略及各大模块人力资源战略,进行人力资源规划,调整组织结构,列出岗位空缺。第二年,根据招聘战略和上年度列出的岗位空缺,制订招聘计划,设计招聘流程,实施招聘(人才测评、评价中心等技术训练),进行录用与配置;对员工进行培训与开发。第三年,结合薪酬战略和现行薪酬制度进行分析,实施薪酬改革。关键技能点包括工作分析、薪酬调查、薪酬的内部公平性与外部竞争力整合等。第四年,根据公司总体战略、财务状况、绩效战略和现行绩效考评制度,进行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改革。关键技能点包括平衡计分卡四层面分析、关键成功因素与关键绩效指标分析、建立KPI指标库并设置KPI评价标准等。第五年,根据人力资源战略进行劳动关系管理,包括合同到期员工的整理,员工续签、退休或解聘等,以及劳动关系的沟通工作。

(3)实验可分小组进行,并在小组间比赛,实验的结果为整个公司的绩效考评情况及人力资源部门考核情况。可依据最后一年的考评结果判断哪个小组胜出。

(4)实验题目涉及很多主观判断,因此教师需要就各个小组的主观题答案给出评分,评分会影响该年人力资源部门绩效考核情况以及后续的流程运作情况。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源专业实验课程缺乏的原因以及当前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教学改革的思路。综合本文研究结论,不难发现,有关部门的相关政策仍然需要改进。具体而言,①要在思想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研究工作;②可考虑针对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教学软件设置专门的课题,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③可通过教学奖励、职称评定加分等方式鼓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参与教学软件的开发工作。

总之,人才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财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对于整个社会人口素质的提高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我们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教学,通过不断提高实验课的水平,使我们培养出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够对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ERP电子沙盘;会计实训课程;体验式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人员都要求要有工作经验且马上上岗独立工作,而且还要有全局观念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但在当前会计教育中理论知识与实务技能脱节等情况还比较突出,会计实训课程大多还停留在以购买实习教材和相关凭证账簿报表等模式进行练习,或者指导教师编写相关的整套业务让学生练习做账层面上,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发生经济交易的真实环境,导致在就业后实际业务发生时无法完成制单实务等工作, 全局观念、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职业能力及精神较缺乏。

基于 ERP 沙盘的会计实训课程新模式顺应了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使会计教学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相对接,成为会计实训课程教学模式重构和优化的中心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立、完整地经营企业的机会,通过计算机模拟的企业平台,同时将决策任务分解为相应业务,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按期编报财务报表并进行财务分析,可以对会计专业知识进行整合,它通过对学生模拟企业运营,基本上渗透到会计专业知识及其他相关管理知识,从而系统锻炼学生的会计能力。

二、ERP沙盘模拟课程介绍

ERP沙盘模拟课程是瑞典皇家工学院 于1978年开发其特点是采用体验式培训方式,遵循 体验--提升--应用 的过程达到学习的目的。

ERP 沙盘模拟实训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管理课程,是一种突出直接参与性体验式的互动学习它是在模拟一个制造企业完整经营环境的沙盘上,将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等经营要素直观呈现,参与者被赋予不同管理角色,并被分配在若干个相互竞争的虚拟企业里,模拟企业实际运营的过程,是一种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为一体,使受训者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参悟科学的管理规律,培养团队精神 ,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三、ERP电子沙盘课程的特点

1.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以教师讲为主,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满堂灌;而ERP沙盘模拟课程则是以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2.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技能

通过ERP沙盘模拟教学,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制定发展战略,在复杂的运营环境中自由做出各种重大决策,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从中也能获得很好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四、基于ERP电子沙盘的会计实训课程的创新。

3.课程设计理念的创新

将ERP沙盘中的经营决策训练引入到传统会计实务模拟课程中,使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更宽广。对学生职业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从理念和思路上讲,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种更为“宽阔的学习经验”。

4.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

与传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相比,本课程更加注重管理人员拓展能力、发展潜力的培养,即可持续性学习和发展能力的培养。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专项岗位能力和素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具体表现为:

(1)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①战略规划能力

企业经营模拟中,分组学生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认清企业资源运营状况,认识到企业资源的有限性,提高全局和长远策略意识,建立企业运营的战略视角,从而提升战略性思考的能力。

②沟通交流能力

企业经营模拟对抗中,学生为了运用现有的资源进行运营,获得竞争的优势,必须学会与负责市场、销售、研发、生产等部门的其他同学之间紧密配合,以及相互间沟通的技巧。当成员对经营管理行为持不同观点及处理业务时,更需要通过良好的沟通来解决问题。

③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在模拟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每个小组的成员将分别担任公司中的重要职位,企业运营的成果如何,与各个部门每一名成员的工作密切相关。每一个角色都要以企业总体最优为出发点,各司其责,相互协作,才能使企业经营获得成功,在竞争中取胜。通过沙盘模拟实训,改变了各个部门缺乏全局观念、只强调自身重要性、抢夺资源的现状,增强了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使学生学会了如何以团队的方式工作,深刻体会到有效沟通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按岗位培养学生专项管理能力

分角色体验式的教学,会使学生体验到不同岗位的决策、执行和评价过程,得到企业经营管理不同岗位能力的训练。具体描述见表1:

(3)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质

①诚实守信的品德素质

诚信是一个企业立足之本,发展之本。诚信原则在沙盘模拟实训中体现为对“游戏规则”的遵守,如市场竞争规则、产能计算规则、生产设备购置以及转产等具体业务的处理。保持诚信是学生立足社会、发展自我的基本素质。在沙盘模拟经营过程中,通过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培养了诚实守信的品质。

②自主创新及共赢意识

真实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创新。在模拟企业中,各企业要想保持不败之地,也必须创新。

企业在竞争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墨守成规,决策者应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参考文献:

[1]沈炜.ERP 沙盘模拟实验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02):78-79.

[2]沈炜,王宁宁. 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01):73-74.

[3]陈冰.ERP沙盘模拟课程建设管见[J].财会月刊.2007(03):92-94.

[4]欧阳电平,罗林.信息化背下会计教学棋式及教学平台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05):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