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9 13:53: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村空巢老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既面临精神上的窘困,更承受着繁重的农事负担。
“农忙时,特别想让儿女回来帮一把”,65岁的老李拍拍裤腿上的泥土对笔者说。尽管他们盼望着孩子们能守在身边,但更希望孩子能够在外闯出一片新天地。老李身患风湿病、胃病,一家人的田土全靠他一个人种。他说:平时就怕生病,病了既耽误农业生产,又没钱治,还需人照料。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空巢老人”最怕的还是情感上的孤独。精神生活单调,子女外出后,打电话就成为留守老人与子女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平时连说话聊天的人都没有。该镇河边村杨奶奶说,每年春节儿女从外地回家那几天,她特别高兴,纵使平时有着一身病此时也显得特别精神,全然不知道累。当儿女离开她时,她总是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汽车在视线里消失,才转身慢慢向家里走,每当这时,她的眼泪就忍不住直往下流……亲人们一走,家里又剩下长久的冷清。
由于“空巢老人”大多经济拮据,舍不得花钱,普遍存在“小病扛、大病拖”的现象,发病时都习惯独自躺在床上睡觉。农村“空巢老人”因病去世却无人知晓的现象屡见不鲜。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它所带来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高龄、失能老人养老问题,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将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化解他们的养老困境,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目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现状分析
(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养老负担加重
家庭养老依然是现阶段中国养老的基本模式。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拥有子女人数减少,人口流动规模扩大,增加了家庭赡养的难度。因为赡养老人的主体是青壮年,他们不仅要完成成家立业的重任,还要肩负赡养多位老人的义务。这种状况下,对“空巢老人”来说,他们的生活主要只能靠自己,处于自养状态,必要时还要承担照料下一代和从事农活等体力活动,他们自我经济收入预期下降,其额外经济收入主要看儿女的收入状况或道德水准。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因无固定收入,生活风险和困难程度都是可想而知的。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伴随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患病率也随之上升。“据统计,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较城市空巢老人要高出许多,健康状况差的占27.2%,患慢性病的占65.5%,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很多人还是多病缠身。更严重的是,他们没有退休金和养老保险,57.8%的人未享受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障。”①尽管很多地方实行了农村医疗合作,空巢老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仍有不少人连补偿起付标准线以下的费用也负担不起。尤其是那些慢性病患者,面临“保了饭碗保不了药丸,保了药丸保不了饭碗”的两难境地,遇上病情突发,家中无人,又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难以治愈的严重后果。
(三)农村空巢老人精神空虚,缺乏情感上的慰藉
在农村,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纷纷外出求学、打工、生活,这又加剧了农村家庭的空巢化和老人的养老难问题。留守的老年人,长期独处,生活意义不明确,和外界接触越来越少,心里话没处诉说,最容易产生孤独感。再加上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活动场所有限。他们迫切需要思想交流、语言沟通,更需要亲情的慰藉。
(四)养老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养老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养老服务设施和老年活动场所不足。空巢老人本就独自居住,对养老设施的需求很大,但现在大部分地区都没有专门的养老活动场所。乡镇敬老院只接收国家规定的五保老人(即由国家和集体提供吃、穿、住、医、葬保障的无人抚养、无生活来源和无劳动能力的老人),农村空巢老人有子女,不符合入住条件;乡村公寓,由于收费和老人观念问题,一般都不愿意入住。二是养老的服务人员不足。由于子女外出务工,本应有子女赡养的老人无法得到应有的照料,只能代由社区照顾或者由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基本没有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
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的转型和变迁改变了家庭的各种关系
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直接带来了经济发展以及个人收人的提高,客观上有利于增强对老年保障的经济支付能力;另一方面直接改变了农业单一的生产方式,促使更多的青壮年子女在外寻求发展机会。大量的农村中青年进城务工,造成许多农村老人留守家中无人照顾,这样就导致了空巢家庭的出现。
(二)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女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农村生育率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优育观念逐步形成,使农村产生出大批的少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家庭规模缩小,也使得代际重心发生倾斜,“宠幼厌老”的现象有所抬头。目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后就算与一方父母住在一起,但另一方父母就自然而然的成了空巢老人。
(三)思想观念的改变
传统家庭的观念是养儿防老,大家庭以血缘为纽带,共同生活,一起劳作,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从注重伦理关系转变为重视经济关系。父母和子女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活动方式上差距加大,因此,双方都更倾向于分开居住,由此产生了空巢问题。
(四)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缺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缺乏保障
由于受到现实中国经济实力的限制,相当一部分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仍没有保障,这些老人尚未被真正纳入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之内。同时由于当前中国对人的社会化资源的照料上更偏重于青少年,农村空巢老人所获得的社会化照料资源少。
三、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建议
(一)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合理优化配置养老资源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养老、敬老、爱老的法律法规,从思想上认识到空巢家庭养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扩大资金筹集渠道,发展财政拨款、个人缴费、社会参与、慈善捐赠等多种形式,建立养老服务机构;贯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开设资助项目,比如对一些养老服务机构免征营业税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发展养老服务体系。
(二)加强农村社区引导,发挥社区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作用
在农村,邻里交往频繁,人际关系比较亲密,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社区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可以安排人员为不能自食其力的、身体患病的空巢家庭老人干农活,给他们提供饮食、住宿方面的照料;组织社区卫生保健服务部门,定期深入空巢家庭内部,进行健康检查,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提供医疗保健护理,定期为老人进行健康指导、护理、上门巡诊、设立家庭病床,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锻炼等服务,减少到医院就诊给其生活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以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帮助他们建立健康行为。
(三)重视家庭赡养,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今后在农村仍占主要地位。各级政府要大力倡导敬老养老之风,弘扬传统美德,表彰敬老养老先进,谴责不尽孝道行为。让“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子女应承担的赡养和照料老人的义务落到实处。在子女恪尽赡养义务的前提下,“分而不离”也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家庭养老模式,但要教育分住的子女常回家看看,帮助父母做点家务,沟通情感,照料生活。
(四)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许多老人没有自己的爱好,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这只能增加自己的寂寞和孤独感,这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没有任何好处,所以晚年培养自己的爱好、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很重要。空巢家庭老人闲暇寂寞的时间较多,可以鼓励他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社会活动,增设适合老人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五)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实现农村养老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养老方式,是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而有效分散风险的制度。目前,农村老人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家庭赡养,而子女的外出务工并不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援助,这就意味着留守的空巢老人如果单纯依赖家庭养老则有着较大的风险和不可预见性。农村养老保险试推行十几年来,尽管目前还有不少困难,在实际运行中也遇到了挑战,但只要在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以不断调整和完善,农村的空巢家庭老人就逐渐能从其中受益。
四、小结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空巢老人”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社会、经济、政治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为农村老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养老氛围,农村空巢老人将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注释:
①袁金霞.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9(5).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刘美萍.社区养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主导模式[J].行政与法,2010(1).
[3]袁金霞.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9(5).
[4]许智超.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
【关键词】陕西农村 空巢老人 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A119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在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大量中青年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直接造成了农村中空巢老人的大量增加,因此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十分迫切。
农村空巢老人是指那些没有子女,或者虽有子女但没有与子女一起生活,只剩下自己或老两口生活的家庭。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空巢老人占这一群体的50%。陕西农村贫困地区的农民,为了改变现状,越来越多的农民迫于生计的压力或者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外出打工,使得陕西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他们的境遇越来越糟糕。
经济来源少,生活举步维艰。陕西农村空巢老人多靠种地为生,由于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子女不在身边,很多空巢老人生活在贫困线上,生活异常艰辛。
缺乏医疗保障,使得陕西农村多数空巢老人的生活雪上加霜。许多空巢老人都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可是有病往往还是自己负担,但住院的门槛是他们无力负担的。生了病只能在家治疗,治疗的结果不好,治疗的费用使得本不富裕的生活难上加难。
空巢老人大多不能享受低保。笔者对陕西咸阳的户县,渭南,陕北清涧县,各抽取100户空巢老人进行了随机调查,发现平均只有6户有低保,94%没有低保。农村低保有规定,无子女户可享受低保,而大多数陕西农村的空巢老人都有子女,只是子女不在身边多在外打工,接济老人有限或者对老人根本不管不问,有的老人碍于面子不愿让人知道,只有自己默默承受生活的艰辛。
缺乏日常的照顾和精神的安慰。据不完全统计,在陕西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和部分不能自理的占老人群体的25%,这其中大约有一半的人得不到有效的照顾,比非空巢老人高出9个百分点。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希望养儿防老。但现实是,儿女外出打工无法养老,老人精神受挫,幸福指数大大降低。子女与老人缺乏交流,从而引发了严重的身体和精神方面的疾病,生存状况面临严峻的挑战。
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由于农村空巢老人收入途径只是微薄的土地供给,存款很少,在中国的养老保障还很不健全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大病会造成全家致贫。再者,有些空巢老人防御风险的能力很差,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一些不法分子把罪恶的手伸向了单纯而又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这类事件不是个案,如何保证农村空巢老人的人身安全应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加快陕西农村养老制度建设,推行居家养老模式
从制度上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进行保障。加快建立陕西农村养老保障的全覆盖体系,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只要身边没有子女,就应纳入居家养老机构,提高空巢老人的幸福指数。同时,降低合作医疗的报销门槛,让更多老年人看得起病。
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尽快建立居家养老保障模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农村养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以村为单位尽快建立居家养老机构,把65岁以上的老人聚集在自己家附近,就近就地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法律服务,形成住养和活动分开、定点和服务相结合、互帮互助的养老保障模式。中央和地方政府拨款,以村为单位,把老人以能不能行动为中心划拨几组,积极倡导邻里互助,志愿者帮扶和老年人互助,制定紧急事件的有效应对办法,照顾好他们的生活。
与子女签订养老协议。特别是子女不在身边的农村空巢老人(在陕西农村尤其普遍),在子女去打工前要签订养老协议,让他们拿出一部分资金与集体的资金一起建立农村居家养老机构。对子女来说,能安心在外打工,免去了对老人无法养老的担心。
引入社会资本,使得居家养老的资金渠道拓宽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对农村空巢老人来说是一条好的渠道,但必须有一定的资金做保障。农村空巢老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需要政府、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政府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集体依靠把空巢老人土地向外出租的办法提供一部分资金,儿女通过协议提供一部分资金,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 也积极向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捐助等,共同支援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帮助农村空巢老人改善养老环境,使他们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延续,精神在这里得到慰籍。
在家附近开展居家养老是老人的首选
使老人生活在熟悉的农村环境中,邻里关系和谐。比如在地方比较大的老人家里,或者在废旧的学校等场地比较大的地方,老人白天聚在一起娱乐和生活,晚上回自己家里,既避免了去养老机构的高昂养老费用,又不用远离家乡,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乡音更有利于老人的适应和身心健康,无疑是居家养老最好的养老方式。用收集的资金聘用一些年龄较大的妇女作为服务者,给他们提供简单的服务,用村委会和村卫生室的设施来提供医疗服务,用于一些小病的治疗。社区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来构建社区服务网络,对老人的活动情况和疾病情况进行监控, 提供心理咨询和精神文化活动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为了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可以在社会上招募一批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进行岗前培训后上岗。加大宣传力度,呼吁更多的志愿者参与这项服务,不但有利于解决服务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 同时传递了正能量, 使更多的人关注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把它当作一项事业来做。
要提供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还有赖于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既包括衣、食、住、行、医等日常生活照顾,又包括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服务。可以借鉴办幼儿园的经验,对于子女长期不在家、行动不便,居住比较远和分散的空巢老人在村里创立空巢老人托管中心,实行全托制,省去了远离家乡儿女的牵挂和照顾的麻烦;对于身体健康, 行动自如的空巢老人来说,可以实行半托制,自己白天走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享受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活动,晚上回家。这样能够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所以居家养老对陕西农村的空巢老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最理想的养老模式。
(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讲师)
【注: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专项项目“陕西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15JK200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陈方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浅析》,《理论探讨》,2010年第8期。
1、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现状差
这些农村的老人,属于贫困的弱势群体,他们大多依靠家庭的供养,然而由于我们的农业生产落后,使得以农为生的他们收入微薄,他们的家庭通常子女超标,中青年农民供养老人成为他们很大的一大负担,另外,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中青年越来越多的流入城市,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地携带妻儿进城谋生。虽然,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收入高于种地收入,但他们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往往很有限,以至于大部分老人还要靠劳动来维持生计。特别是那些男性老人,不得不重新承担起繁重的农活和家务,他们参加农业劳动的比例高达80%。同时,外出打工的子女多数也将承包的土地交由父母耕种,这样一来无疑加重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劳作负担。本该颐养天年的他们,真可谓苦不堪言。
2、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人老了,病痛自然多。尽管实行了农村医疗合作,空巢老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仍有不少人连补偿起付标准线以下的费用也负担不起。同时,农村老人普遍有“拖”病的心理,他们一方面抱怨医院收费太高,每次病痛发作,吃一些廉价的止痛药,隐瞒自己病情不说,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给儿女找麻烦;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节俭,舍不得花钱看病,对待小病,他们总是一拖再拖,得了大病就干脆不治了,万一遇上病情突发,家中无人,又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难以治愈的严重后果,有的农户家距村卫生室超过5公里,到镇卫生院、县医院看病就更不方便了。老人们得了急性病常常会耽误治疗,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3、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空巢”最难熬
“空巢老人”外出务工的子女由于忙于生计,有的一年难得回家一次,甚至几年没回过一次家,有的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与老人通一次电话,让老人陷入孤寂之中。万家村1组的郭承全夫妇就是如此,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并将小孩也带到打工处上学,几年时间不回家探视老人,老人反而天天为儿孙的生活状况担忧着急。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远,但由于“代沟”等问题,共同语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远。老人们只能围着自己的“空巢”打转转,生活在封闭的狭小空间里,情感得不到倾诉和释放,整天郁郁寡欢。
除了天伦之乐的缺失,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贫乏。受多方面因素限制,全镇部分村、社区活动室只是作为摆设,活动室更没有健身、康复的器材设备。镇合江村共有“空巢老人”50户,其中20户家里连电视机都没有。
有些老人还为教育子孙伤脑筋。教育孩子,这本是年轻父母的事,可是,由于子女大多在外务工维持生活,孙子辈的读书、教育这项任务全部落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身上。双河村的王世清老人无奈的告诉我:“我两个儿子都出去打工,放下两个孙子在家读小学,要管吃、管住、管监护,教育孙子不但责任大,而且极为操心,今天不是孙子生病,明天就是孙女闹别扭,又是隔代教育,加之性格孤避,不听话,又不争气,时不时还给你惹祸上身,再加上我们没文化,无法辅导读书,怕影响娃娃终身。教育不好又怕儿女埋怨,真是心烦”。
二、当前“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
1、经济环境差造成空巢老人
由于改革开放,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涨,农村的经济收入已无法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于是产生了农民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得不外出务工来补贴家用,近年农村惠民政策不断出台,政策宽松,农民工地位明显提升,种地与务工收入比对,形成明显差距,加上近年来打工人员中部分人员已成为外地老板留用人才,工薪较高不愿返乡等因素,造成空巢老人。
2、人口的老龄化和少子女化造成空巢老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农村生育率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优育观念逐步形成,使农村产生出大批的少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家庭规模缩小,也使得代际重心发生倾斜,“宠幼厌老”的现象有所抬头。有人预测,到21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城市里的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后可能有60%—70%与已婚子女不住在一起,而农村中的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后可能有30%与已婚子女不住在一起。
3、家庭原因造成空巢老人
一是老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为避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产生冲突与矛盾,而选择独立生活。二是子女压力大(子女的子女读书等),无暇照顾老人,老人也不愿加重子女的负担,而选择独立生活。三是受住房紧张等条件制约,无法与子女同住。四是极少数子女具备条件,但赡养老人的观念很淡薄,嫌弃老人,从而使老人不得不独守空巢。
4、老人长期养成的生活观念和习惯难以改变
一些进城务工的年轻人,在城市购买了房子,也乐意把父母接到身边一起“享福”。但城市生活是一种与乡土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很多农村老人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城市高层的单元套房、相对淡薄的人际关系,使得一部分老人对久居的农村生活充满怀念。也有的农村老人虽然希望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但觉得双方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方面存在差异,为避免共同居住与子女产生冲突而选择返回农村居住。总之,对于大多数农村老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留在农村。所以,除了那些进城务工尚无多少发展的大量青壮年的父母而外,即便是那些在城里站住了脚的少数青壮年的父母,也一样多半会不得不自守农村的“空巢”。
三、对改善“空巢老人”现状的建议
农村老年人问题是突出的民生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老年人能否安享晚年,而且关系到千家万户,因为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所以,我们应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幸福的重要高度,积极应对,综合治理。要遵循“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从农村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空巢老年人享受到党和国家优待政策,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一、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及空巢现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在20 世纪末迅速迈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记载,截至 2008 年底,我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0956 万,占总人口的 8.3%。按照国际标准,我国进入“老龄社会”。2011年9月,“全国农村老龄问题高峰论坛”在重庆举行,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介绍,中国农村老龄化率为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出现严重倒置。而当农村社会“未富先老”,同时遭遇“空巢”现象时,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成为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农村老年空巢家庭户有1117.90万户,占老年空巢家庭户总数的71.58%;农村空巢家庭老人有1632.90万人,占空巢老人的69.79%。[1]
根据美国学者默多克的 “家庭生命周期说”,一个家庭生命周期要经过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和解体 6 个阶段。 “空巢”是用小鸟羽毛丰满、离开后的母巢来形容人类社会里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的家庭中分离出去,独立门户,只剩下年老一代人单独生活的现象。空巢期是指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至配偶一方死亡这一时期。可见,空巢现象是现代家庭生命运动过程中正常的自然现象,如果子女成人后还和老人同住,反而会使老人患上“杜鹃综合征”。受诸如“不孝有三、无子乃大”、“养儿防老”等“家天下”的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农村以联合家庭为主。空巢老人多持“无用论”态度,在认知上表现为人生失败感、养儿无用感、生活无力感等,普遍认为自己空巢是不好的人生结果,甚至是一个悲剧。[2]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空巢必然伴随孤单。西方国家由于在老年人养老与照顾中确立了国家责任的法律关系,政府及社区提供的各类社会服务项目完整而周到,涉及社会政策、生活照料、医疗保障、精神慰藉、休闲娱乐等的社会服务项目遍布各个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生活适应随着环境的改善而实现平和转型。[2]而中国农村,政府和社区未能提供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无用论”认知和孤立无援处境使得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农村老人的空巢现象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农村空巢老人主要有三种类型:被迫型空巢老人、自愿型空巢老人和无奈型空巢老人。[3]田奇恒通过对重庆市1009个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的调查发现,空巢家庭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子女外出工作。[4]工业化使得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不得不向城市或城镇转移,这种转移是以个人为单位的劳动力的转移,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定居式转移。因此,当前农村的大部分空巢老人属于无奈型空巢老人,即老人希望能与子女共同生活,但子女为生活所迫,必须离开家庭外出务工,把老人留守家中。农村流行的顺口溜形象地反映了这种空巢的无奈感,“少的外出赚钱,老的在家种田,每逢佳节,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在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应对方面,将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是当前学界比较一致的观点,即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由于中国农村建房基本没有规划,一字型、十字型、满天星现象严重,零星、无序、分散,导致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供给和农村管理成本较高,这给农村空巢老人的互助与救助带来物理空间障碍。而农民集中居住政策推行后,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居住环境,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整合社区资源,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提供社区照顾,构建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模式。
二、农民集中居住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环境的改善
农民集中居住前,农村住房零星、无序、分散,导致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供给难以均等化。农村社区大多没有老人使用的健身器械、文化广场等,甚至有些偏远的空巢老人出行不便,饮水困难,农业生产沟渠不畅,生产生活中负重现象严重。同时,农村管理成本较高。农户居住分散,农村社会管理者在信息宣传、民情体察、服务提供等方面很难做到全覆盖,或广而不深。而信息不畅,也会间接影响空巢老人的社区参与。另外,农村空巢老人的互助与救助存在空间障碍。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领域空间对集体活动内聚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家族群居的生活习惯,据此判断中国乡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邻里互助一是有着一定的血缘基础,二是有着相对集中的空间毗邻,不然“远水救不了近火”。随着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渗入与控制,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家族文化日益衰落,农村空巢老人的互助与救助开始出现心理空间障碍;的推行,使得农民的居住更加分散,承包地界拉开了户与户之间的空间距离,农村空巢老人的互助与救助存在物理空间障碍。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年轻人口大量外流,造成农村的“过疏化”和“空心化”。过疏村落公共事务处于瘫痪状态,率先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导致社会活力丧失、公共性衰退。[5]而农民集中居住政策推行后,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环境。
1.现代新居,适宜居住。老年人对健康和生存更加关注和渴望,喜欢安静,喜欢阳光,同时希望保持自主和独立。从工具理性角度看,好的居住条件和好的心理、生理健康等密切相关。在人本主义理念下,现代建筑设计密切关注人的基本需求,包括人的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强调以人的尺度进行规划。因此,现代建筑在通风、采光、色彩、卫生等方面的设计更加人性化,比如大窗户、大阳台、隔音玻璃、卧室与卫生间相互靠近、防滑材料、暖色调色彩,这些环境的改善更适宜老人居住。另外,作为对日益严峻的“空巢”现象的应对,现代建筑设计探索了空巢老人无障碍居住设计,如果能够将之运用到集中居住房建设中来,将大大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环境。
2.农田水利建设缓解了劳动压力。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整,农村养老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其中,土地养老是重要的经济供养成分。然人的老化所带来的身体机理的变化,直接影响老人的劳动能力。随着年轻人的大量外流,留守农村的老人承受了更大的劳动压力。农民集中居住政策推行后,伴随原有住房的拆毁,农村土地进行了整理,兴建防渗渠,修建排水渠道和机耕道,促进了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可在播种、田间管理、收割、运输等过程中节省大量人力劳动,直接减少了劳动中的负重现象。
3.设施齐全,生活便利,老有所乐。农村集中居住点的选址一般都存在“道路依附”现象。农民在交通便利处集中居住,能够用少量资金改造道路、供水、供电、通讯设施以及处理污水、垃圾等,改变原来公共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马贤磊和孙晓中通过对江苏省高淳县和盱眙县农民集中居住后的福利变化情况的调查发现,两县农民衡量居住条件和环境的8个指标都显著得到提高,其中基础设施和交通便捷度的改善特别明显。[10]同时,诸如健身场所与器材、文化广场、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等养老设施也得到增添,空巢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4.空间毗邻,利于交流;社区参与,老有所为。农民集中居住拉近了物理距离,一方面,有利于空巢老人之间的交流和往来,使其在情感上获得陪伴和关怀;另一方面,有利于信息传播,空巢老人可以获得便捷的资讯。在原有村落向现代农村社区转型的过程中,集中居住区面临崭新的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方面的探索任务,作为新社区的主人翁,老人们有了发挥余热的舞台,他们将积极参与,老有所为。
三、农民集中居住后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模式及其构建方略
1.居家养老的含义。居家养老是和机构养老相对应的概念,最早源于英国的养老模式改革。19世纪,英国政府兴办大型福利院,集中供养和照料无人照顾的老人。但随着老龄人口不断增加,政府难以承受数目庞大的养老福利支出,20世纪50年代其开始探讨多元福利模式,大力倡导自助、互助为主的社区照顾。另一方面,由于福利院和老人原来的生活区隔离,带来老人入住不适应、人际交往尤其是亲子交往障碍等问题。应对老人情感层面的需求,学界提出了“回到家中去”、“在适合环境中养老”(Aging in Place)的理论,这样,居家养老模式便应运而生。居家养老以家庭为依托,以社会养老服务为载体,将居家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老年人既能继续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延续亲情和社会交往,又能得到适当的生活和精神照顾。西方背景下的居家养老是在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有了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提出的。这种居家养老并不是家庭养老而是居家养老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模式。这时的“家”与家庭养老时的“家”涵义全然不同。因为这时老年人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不是依靠家人和子女,而是政府发给的退休金等,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大部分也来自于社区和邻里所提供的各种服务。[7]
2.农民集中居住后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模式。根据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们不能照搬西方背景下的居家养老模式。从养老的经济来源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仍然主要依靠家人和子女。但我们可以借鉴其“在适合环境中养老”的理念,自助、互助为主的社区照顾以及多元的社会化服务等为老服务方式。农民集中居住后农村的村落形态将向现代社区转型。在养老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农村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模式是“居住家庭+ 家庭供养+养老保险+社区照顾+支持系统+社会化服务”六大元素的有机结合,前两个元素是家庭养老的成分,后四个元素是社会养老的成分。其中,“家”是养老的载体,居住家庭老人有自主性、领域感和归属感;养老经济来源以家庭经济供养为主、社会养老保险为辅;在充分保留农村“熟人社会”特色的情况下,发扬农村邻里互助的传统,挖掘社区资源,开展自助、互助为主的社区照顾,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根据需要,联系相关企业、专业机构、民间组织等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
3.农民集中居住后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模式构建方略。农民集中居住后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模式建构的总体思路是利用集中居住这一契机,合理规划,设计人性化的老人居住环境;运用集中居住带来的集体利益,构建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引导原有村落向现代农村社区转型,保留农村“熟人社会”特色,挖掘社区资源,开展社区照顾,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
第一,合理规划,设计人性化的老人居住环境。在设计农民集中居住区住房时,应着重突出空巢老人养老需求的满足。目前农村的空巢现象已很明显,未来会更加突出。并且,空巢老人是住房的主要使用者。首先,要保留农村传统住宅的庭院和堂屋。因为庭院和堂屋的模糊性空间设计手法,可使居民生活和公共交往混合交融,使空间具流动性、包容性和含蓄性,传达出浓郁的生活氛围和人情味。[8]庭院是一个半封闭半开放的空间,利于老人的活动和交流。堂屋空间的非私密性、功能的多样性是老人“串门”、“拉家常”的好场所。其次,突出现代老人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比如在整体结构方面不宜过于复杂,留出较大的空间便于老年人行走;老人喜欢在墙上钉挂东西,要多预留钉挂点;地面要有防滑性能,不设门槛;老人的卧室和卫生间相互靠近,卫生间合理设置扶手,马桶离地距离应在45 cm左右,以方便老人坐用,安装报警装置;电器开关应设在距地面85 cm~130 cm之间的不需蹲下使用的方便位置上,等等。[9]
第二,利用土地收益,完善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是地方财政困难。农村集中居住必然带来土地价值空间。经过土地整理,宅基地及庭院空地在归还农民的基础上,还会汇集大量田埂、沟渠、田间道等集体土地。如王正中对苏北W村的调查发现,集中居住以前,W村农户分散居住,单是农户宅基、院落、谷场,户均就占地1.2亩。集中居住后,全村实现土地复垦1200多亩,每户增加近4亩的土地。集中居住后,W村将节省出的集体土地400亩出租,村集体一年可收入20万元。[10]政府应从制度上加以引导,合理利用增加的土地利益,建立村级或镇级老龄事业专项基金,用于老年福利设施建设、特困老人的救助、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补贴等。同时,也可以将一部分拆迁补偿金用于老年人的养老补贴,力求将所有的老年人都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范围,并适度提高保障水平,解除集中居住而导致的生活成本增加等养老后顾之忧。
第三,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除经济供养以外,老人供养还有一种方式即设施供养,指老年人活动场所、老年病医院、临终关怀医院、老年大学等老年福利设施提供的医疗、生活照料、精神方面群体性供养。[11]集中居住后,应结合当地的习俗和文化特点,完善健身场所、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文化站、社区图书馆、社区老年学校等养老设施,传承农村地方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制作等。根据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服务方面的需求,紧急情况救助( 65.2%) 、电气检修( 46.6%) 、安全隐患排查( 41.8%) 等的需求较高,[4]社区老年学校可以传授这些生活知识,也可以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在商店、理发店、修理店等进入集中居住区的时候,寻求他们的合作,登记空巢老人的需求,在社区内实现日常生产与生活的“一站全”式消费,水费、电费、话费“一次性”代缴费。此外,寻求一些诸如玩具、工艺品制作企业的支持,以社区为单位进行订单制作,社区再分配给合适的空巢老人,居家制作,获得计件工资,增加养老经济来源。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幸福感
1基本情况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宿州市常住人口为535292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共减少163499人,下降约3.0%,年平均下降0.3%。根据埇桥区2010年统计资料显示,埇桥区现有中小学生人数共23.14万,学校共计443所,全区有学生35万余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为17.76万人,占全区总数的1/2,留守儿童比例高达20%。据全国老龄办的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老年人口约2.1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5.5%,并且以每年800万的数量净增。专家预计,截至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接近3亿人,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将会达到90%,这就意味着届时我国将有两亿余人的空巢老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本属于两个不同的方面,但就当代中国农村而言,两者几乎融成一个整体,其中一个问题的解决进度势必影响另一个问题的解决进度。在农村,由于子女外出务工,孩子便需要自己的父母来抚养,这种隔代抚养,使得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这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有了更多的交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随处可见。
2农村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面临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农村空巢老人面临问题及原因分析
(1)经济来源不稳定,生活水平低。农村空巢老人主要经济来源是子女的供给、辅以务农及养老保险等。虽然目前各农村地区凡6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都可享受55元的养老保险金,再辅以子女所支付的养老费用,可以勉强维持生活。但是,由于物价上涨和空巢老人年岁已高,看病、吃药所消耗的费用也不在少数,因此难以保证生活质量。(2)家庭氛围黯然,精神需求匮乏。随着东、西部和城乡间的差异愈来愈大,为了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许多子女选择外出务工,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逐渐退出了主流养老模式,而疗养院则在当代社会中兴起。农村空巢老人由于经济等原因,无法同城市空巢老人一样,可以享受优质的服务。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村空巢老人由于器官的衰落,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迫切需要他人的照顾。而对于那些完全不能自理的农村空巢老人,就更加需要子女的关爱与照顾。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外出务工人员由于工作繁忙、压力大等原因,很少回家探望,再加上老人年老失聪,电话不能有效地解决相应问题,使老人得不到精神安慰,更无法享受天伦之乐。例如2015年3月18日上午,宿州市埇桥区大泽乡镇水池村一名44岁的空巢老人被发现已去世多日,并且身边伴有一岁半的孙女正奄奄一息,后经过全力抢救,最终才脱离生命危险。(3)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与城市相比依旧有很大差距。现如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已经建立,但是由于经济等原因,还不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由于受到合作医疗制度按比例报销和封顶等条件的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有大病和重病的老年人的实质帮助十分有限。一方面,由于身体原因,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生病后不能及时就医,病情也可能因此由小变大,最终不治身亡。另一方面,因为老年人记忆退化严重,特别在生病后便很难联系子女,有时会使子女无法在老人临终前见最后一面。
2.2农村留守儿童面临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现如今,农民工外出务工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被打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岌岌可危。中国式教育主要由农村的基础教育组成,其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直接决定了全国的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2012年,据教育部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的农村小学生和初中生分别占全国同期学生总数的73.7%和71.7%以上。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水平的高低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家庭教育模式,现因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隔代教育在当代农村尤其突出,留守儿童在现代化教育的大潮中,无人引导,造成知识缺乏、信息闭塞,使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贯彻度大大降低,以致无法满足当前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要求。另外,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也十分突出。2014年2月20日,在国新办新闻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杜柯伟表示,截止到2013年年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子女一共是1277万人,占到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9.3%。由此可见,农村基础教育与留守儿童的数量直接挂钩,并且间接性的影响国民教育质量,已刻不容缓。(2)留守儿童的生活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2013年,全国妇联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至少有6102.55万人,超过了全国儿童总数的五分之一。由于童年没有父母的陪伴,许多孩子无法抵御来自外界的凶险,如溺水、交通事故和被等。2014年一份调查数据显示,49.2%留守儿童在过去一年中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意外伤害。据统计,中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全国妇联研究报告显示,留守儿童犯罪率一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湖南衡阳界牌镇,一名13岁的男孩杀死了照看他的姑妈、表弟表妹。2015年6月10日,仍旧是界牌镇,一对姐妹被人毒死,凶手竟是同村12岁的留守儿童陈某某。另外,2014年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49.2%留守儿童在过去一年中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意外伤害。近年来,特别是中小学生暴力事件更是频出不穷。前期,发生在朝阳凌源市的小学生打同学耳光的视频被市民大量转发,施暴者只是一名小学生,在连扇同学8记耳光后对着镜头说了句“完事”,市民纷纷谴责打人的学生,替被打的孩子鸣不平。视频在网络转发后,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网友也纷纷谴责施暴者的行为。据知情人透露,被打的孩子是凌源市某小学的六年级学生,父母不在身边,平时由亲属照顾。(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其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因为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与其他同龄儿童相比,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会更大。专家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三大严重心理问题:①自我封闭,性格孤僻;②情绪失控,容易冲动;③认知偏差,内心迷茫。由于受隔代抚养的影响,大多数的祖辈因为文化水平低,对孩子的学习及作业完成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父母长期不在子女身边,不能有效地指导孩子完成学业,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差和受网络的诱惑,最终导致学业荒废。另外,由于长期与父母隔离,农村留守儿童会因思念父母,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专心于学习,久而久之,成绩差距明显拉大,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最终厌恶学习。
3解决农村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面临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3.1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面临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加大社会保障力,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政府要加快落实养老保障制度,增加养老保险金的数额,提高扶贫救助标准,以保证农村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质量。村干部要定期进行走访,撰写工作日志和走访报告,实施并落实立案归档制度,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努力解决空巢老人基本生活难题,提升空巢老人的幸福感。(2)政府要兴办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受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影响,农村老年人平日里大多无所依靠,特别是对于那些生活难以自理的农村空巢老人,政府可以通过兴办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着力于新建和扩建疗养院,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照看和心理疏导,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的自理问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使得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终,借此提升空巢老人的幸福感。(3)加快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老年人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消费主体,但由于看病贵、看病难等原因,使得大多数农村空巢老人难以“老有所医”。针对这一特殊群体,政府应加快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特别是基层医疗保障体系,并要逐步向农村空巢老人倾斜。同时卫生医疗机构应加强村级医疗网点的建设,落实到每户每人,努力做到让空巢老人小病不出村。同时应派专人定期开展巡诊活动,为空巢老人检查身体,建立空巢老人健康档案,以便能够随时了解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4)加大“爱心服务站”建设力度。动员全社会爱心人士,组建空巢老人“爱心服务站”。对于当代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及信息传递方式,建立一个本村或本组的关爱空巢老人的QQ群或微信群,在寒暑假期间,每日轮流进行走访,得知空巢老人的需求并及时向相关管理和服务单位汇报。同时,在闲暇之余,与老人进行交流,一方面可以了解老人的家庭信息及子女联系方式,并张贴在老人家中显眼位置,方便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亲人;另一方面,可以使空巢老人得到精神慰藉,提升空巢老人的幸福感。
3.2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家庭教育,促进全面发展。首先,父母要转变传统的以成绩论胜负的观念,高度重视子女的全面发展,努力创造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其次,尽可能携带子女一同外出读书或者选择寄宿制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多的与子女进行交流,保证家庭教育的完整性。(2)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首先,寄宿制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保障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其次,学校要安排专业的心理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定期的问卷调查和心理疏导,保证留守儿童可以长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最后,寄宿制学校老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多学科知识背景及丰富的社会经历,才能充当老师与“父母”的双重身份。(3)加大留守儿童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力度。现阶段,农村的文化娱乐设施匮乏,不仅使留守儿童,还使许多青少年把网络游戏作为自己精神寄托的主要方式。因此,政府和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校及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给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平台,使留守儿童逐渐摆脱网络游戏的诱惑,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4)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能,为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政府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扩充教育资源,认真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难的问题,着力解决户籍问题,使随迁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可以受到平等待遇。与此同时,要新建和扩建寄宿制学校,完善寄宿制学校相关教学及公共设施,统筹发展,推进教育资源的平等化和公平化。
作者:许常华 邓福康 单位:宿州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健,邹非非.有关农村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浅析———以济南市商河县解家村调查为例[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11):57-57.
关键词:老龄化;空巣老人;养老
“空巢老人”从字面上来看是由“空巢”和“老人”组成。一般来说,“老人”是指60岁或65岁以上的人,这一概念相对比较明确。对于“空巢”来说,有一定的分歧。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的赵芳与许芸在《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体系分析》一文中大部分学者将其界定为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年人独自居住的家庭。还有一种概念是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李锋清的《老龄化趋势下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思考》所指出的子女长大成人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后,只剩下老年一代人(单身或夫妇两个人)独自生活的家庭。两种观点主要的不同在于是否把无子女的家庭即丁克家庭也纳入到“空巢家庭”的范围之中。
1、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探究
1.1社会结构的变化
(一)城镇化进程加速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发的现代社会转型。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量流动,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客观上导致了农村空巢家庭增多。农村城镇化使城镇聚集了部分农家子女,导致老人和子女分住农村和城镇两地,而且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一分化进程还会加快。大批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老年人则滞留农村,这种发展趋势的加速客观上导致了农村空巢老年人家庭比例上升,从而导致了空巢老人的出现。
(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人口高龄化趋势将明显加剧。“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得知,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1.2家庭结构的变化
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基本单位,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的缩影。家庭结构可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和其他家庭等类型。“核心家庭是由一对夫妇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又称扩大的核心家庭,是指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及未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联合家庭是指至少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兄弟姐妹不分家的家庭”。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原来多子女的家庭现象已经变得越来越稀少,特别是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成长起来之后,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家庭结构,原有的那种兄弟姐妹在一家生活的家庭已经愈来愈少。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家庭结构的主要模式是主干家庭,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发展,核心家庭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多,家庭向小型化的趋势发展。“《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料表明,我国家庭户的规模仍保持缩小的趋势,家庭户的平均人数由1982年的4.51人降到1990年的3.97人,8年减少11.97%;到1999年.家庭户规模又降为3.58人,1990--1999年的10年间降低了9.82%。从城乡差别来看,1999年我国城镇家庭规模为3.24人,农村家庭规模为3.80人,与1982年相比,城镇家庭减少了O.71人;农村家庭减少了O.77人,农村家庭规模的缩小幅度大于城镇”。
1.3思想观念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交流的增多,人们的一些思维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是青壮年西方思想化的转变,西方思想直接影响着年轻一代,“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观念束缚已彻底打破。农村年轻子女纷纷外出工作或学习,从而导致了大量农村老年人留守空巢的情况;另一方面是老年人思想的转变,过去老年人往往以“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为荣,而如今很多老年人的观念发生了改变:有些老年人不愿意给子女当“保姆”、带小孩、做家务等。经济上能够独立自主、精神生活较为丰富、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希望独立生活,在晚年拥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有的则是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他们也主动选择“独居”。从而促使了农村空巢老人的进一步加剧。
1.4城乡生活的差异
其实城乡生活的差异也是产生农村空巢老人的又一个原因。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现在许多年青人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对父母的照过多多少少的会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对多生子女这样的家庭,既要照过双方的父母,还要照过自己的子女,生活压力很大。所以,对父母的照料难以向过去那样的细心和周到。有的子女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希望自己可以把父母接到身边,这样可以方便照料。但是由于一些农村老人习惯了原有的乡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不适应城市新环境的生活,也不愿意在离开农村到城市去生活。
2、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选择
农村老人的养老模式有多种选择,有个人自养、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等多种方式。
(1)家庭养老模式。家庭保障在中国农村沿袭已久,一直是解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主要途径。然而,许多人对家庭能否继续承担起养老功能表示怀疑。“杨连专指出,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进城打工,迫于岗位的竞争压力,忙于工作和事业,使他们无暇顾及老年父母”。
(2)社区养老模式。有人认为,“集体供养方式取决于集体的经济状况,在集体经济被削弱、集体组织涣散的农村地区,集体供养制度难以保证被供养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一些人认为“虽然我国农村目前尚不具备实行社会化保障的条件,然而由于我国农村社区具有互助传统、原有社会保障制度遗留有一定制度基础以及农村社区经济有了巨大发展,在农村建立社区保障模式具有可行性”。
(3)社会养老模式。有人认为,“社会养老保障虽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但对今后一、二十年内要进入老年期的老人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徐勤从农村家庭养老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出发认为从长远来看,应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她认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是养老制度的两个方面,一方的削弱应以另一方的增强为前提。在家庭供养资源减少,供养力下降,传统家庭养老受到前所未有挑战的形势下,只有发展社会养老才是解决家庭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
(4)个人养老模式。穆光宗认为,在农村有相当比例的老年人到了晚年仍然继续劳动,老年人自养一直是农村养老保障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有人认为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使老年期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自养的可能性将随老年人年龄增大而逐渐消失。
3、我国现有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社区养老是指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乡村或乡镇组织对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的老年人进行赡养的一种养老模式。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社区供养主要是为解决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无生活自理能力“三无”老人以及鳏寡残疾人员的养老问题而建立的“五保”和敬老院保障制度,养老对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社区供养方式取决于集体的经济状况,在集体经济被削弱、集体组织涣散的农村地区,集体供养制度难以保证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质量,社区养老在农村广大地区难以施行。
社会养老是指在较大的区域范围内,依靠全社会成员或者某些经济实体的力量实现养老责任共担的养老保障机制。然而,就现实情况而言,我国人口基数大,底子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社会养老的时机还不成熟,特别是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社会养老更是难以施行。
个人自养要以充足的经济实力作为保证。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虽然农村老年人仍从事一定农活,但经济收入极其有限。自我养老也面临很大的收入不确定性,难以化解农村空巢老人生活中各种意外风险。
4、现阶段适合的理性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
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考虑,以及上文对几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比较分析和三个方面剖析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办法,提出适合于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
(一)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由西方国家首先提出的,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其形式主要有两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
“居家养老是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基础之上的,它是以居家养老为形式,以社区养老网络为基础,以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为保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一种养老模式”。陈军认为,“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基本内容是:劳务养老由社会承担,精神生活养老由家庭承担,物质方面养老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养老,也不同于社会养老,是两种养老模式的有机结合”。
在居家养老模式中,家庭是养老的主要载体,但它不是封闭而是开放的.“居家养老"模式相对过去传统的“家庭养老”而言,虽只有一字之差,却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它把社会化的为老服务引入家庭,是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创新。“从根本意义上说,居家养老模式中的‘家’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空间概念,而是既具备人际关怀、情感交流,同时又具备物质养老和精神养老的社会环境”。
(二)居家养老的可行性
(1)居家养老服务适合我国国情
“我国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53亿,超过总人口的1l%以上,今后每年平均还要纯增600万左右。农村地区纯老户(空巢户)占38.3%且呈不断增加之势”。居家养老服务符合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特点。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还不够发达、物质条件尚不充裕的情况下到来的,因此,单靠政府的力量来发展养老福利事业是不现实的。居家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服务相比,具有成本较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诸多优点,它可以用较小的成本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居家养老服务,可以让一部分家庭经济有困难但又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得到精心照料,从而对稳固家庭、稳定社会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2)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居家养老是合理配置养老资源,充分发挥资源效益的有效途径。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国情,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单靠政府包办养老事业是不现实、行不通的。通过民办公助等方式,政府资助民间力量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购买服务、补贴老人,为农村空巢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样的社会化服务,可确保政府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
(3)有效降低社会养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