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4 21:33: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校本课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刘培兵
新课程实施三级课程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在推进实施新课程的地区,尤其是刚开始使用新教材的地区,“校本课程”极大程度上还只停留在课程标准上,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绝大部分地区和学校实施的新课程,仍然拘泥于“一本课本、一个教室”。学校的教学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说得不好听一点,只不过语文课上的篇目换了,数学课上的例题换了,政治课上的事例换了……甚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还会借口诸如此类的理由:条件差、怕出事、这些东西反正也不考……把课本上设计的许多实验、许多活动课程给枪毙了,这样倒也落得了个轻松。就我看来,现阶段我们的新课程还顶多只能算一个缺胳膊少腿的畸形儿。
怎么办?
好在我们的教育和畸形儿不完全等同。三级课程,现在我们还只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没有,校本课程也没有!很显然,要构建新课程的完整体系,开发、生成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就显得百分之百的重要、百分之百的迫切!
地方课程的开发、生成,我认为不外乎两条途径:第一,按传统的教育科研方式,由地方教育科研部门组织人员,研发居高临下的课程,然后实施;第二,以校本课程为基础,进行筛选、整合、提炼而生成。二者虽殊途同归,但其实效可能大相径庭。基于这一点,我认为: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初始阶段,摆在各个学校、每一个教师面前的一个最重要、最紧迫、最艰巨、最光荣的使命是:开发、生成校本课程!
现将本人对校本课程的一些肤浅的、支离破碎的思考、观点提出来,就教于方家,以期得以修正。
一 校本课程的地位、作用
我认为,校本课程是整个新课程极其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发、生成、实施校本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最终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发展。
过去,我们的教育最大的弊端在哪里?我认为主要还不在于语文的选文过时了、数学的例题过时了……简言之,主要不是课程内容的问题,而在于此:几乎全国的同册同科教师都在按规定的模式传递给学生统一的答案,或者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解说。教师的创造力被钳制、被消磨、被抹杀!学生的创造力被忽略、被否定、被剥夺!这样的教育难道能培养出诺贝尔吗?
如果说国家课程的着眼点和归宿是:教育的宏观目标、学生的共性发展、教育的全民性,以期形成国家教育的总体特点,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认为:国家课程倾向于对教育共性的追求。很显然地,教育光有共性,显然是不行的,是偏颇的。实际上,这种共性越明显,教育的个性就丧失越多。基于此,我们是不是应当这样来理解或者定位校本课程的着眼点和归宿呢?促成学生个性(非共性,不是性格,是个体差异)的形成,或者说是促成学生之间差异的形成,最终促成全民教育个性的形成。只有当我们的学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学生的时候,中国教育的个性才能彰显,中国人才有可能问鼎诺贝尔!
二 校本课程的特点
首先,校本课程具有共性。这种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本教育”目的。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遵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经验、情感、兴趣爱好、习惯、志向等因素,来学习知识、塑造人格、培养技能、开发潜能、发展创造力 。
2.民族性。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着眼于民族的未来,传承、弘扬、发展中华民族文化。
3.时代性。教育应当为民族的发展服务,而时代不同,教育的目标及归宿,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同样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我们必须在放眼未来的同时,密切关注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把握世界科技文化的最新动态,了解各学科的高端成果,大胆及时地“拿来”,为我所用。
4.前瞻性。教育的近期目的是为培养现实社会最需要的人,远期目的则是培养未来社会最需要的人。这就需要我们有敏锐的目光、深邃的洞察力。要做到这一点,好像很难,对其实对中小学而言,我们只要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尽量排除教育过程中功利性因素的负面影响,我们培养的人就会有更大的可塑性,他们就会有更大的上升空间,更多的科技成就会从他们丰富无穷的创造中产生。
5.从属性。正因为校本课程是新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开发、生成校本课程时就应当遵从于课程标准这个体系,而不是相互冲突或者相互矛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应当是对国家课程的一种拓展、补充。
其次,校本课程还具有个性。这种个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特色。校本课程的研发者是教师,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教师的教育理想、主观意图,甚至教师的个性、情趣、阅历、特长等诸多元素,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所研发的校本课程的特点。从这个角度看,教学个性越鲜明的教师,才有可能研发出越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这也是校本课程应当致力追求的目标。
2.学科特色。各校在研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同科教师之间除了各自充分彰显自己的教学个性之外,还应当通力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吸取,博采众长,整合生成学科校本课程。
3.校本特色(学校特色)。不同学科的校本课程,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科学完备的统一体,进而形成校本课程的校本特色。
4.地域特色(区域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当立足于本地的课程资源,尤其是本地的文化、风土人情,各地绚丽多姿的自然、人文、历史、经济、习俗、民风等,都会在校本课程中得到最充分的展现。
5.民族特色。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国,各个民族都创造了、创造着丰富的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当立足学校所在地的民族文化,吸取精华,整理、继承、弘扬、发展。这样,我们的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才有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要想让我们的文化成为世界的,必须让我们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 校本课程的主要类型
从课程的组织实施过程和形式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学知型”校本课程。
这种课程基本上等同于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即教师对自选自编的教材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教学活动。
2.“活动型”校本课程。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有计划、有目的的学科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会交际、养成习惯、塑造品性、开发智力、发掘创造力。
3.“实践型”校本课程。
即综合性实践活动。
从课程内容设置来看,可以称为单学科校本课程(学科校本课程),诸如语文校本课程、数学校本课程……除了开发与国家课程标准要求设置的这些学科配套的校本课程之外,学校还可以开发其他的校本课程。比如,有的学校开设的“认识中草药”、“传统手工艺制作”、“棋类入门”、“生活中的科学”、“农村常见病防治”等等,都是很有价值的学科校本课程。
由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活动主阵地仍然在教室,为了使我们教学的方式更灵活、内容更活泼、气氛更活跃,能尽快实现新旧课程之间教法的转变、学法的转变,我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形式上来讲,应当倾向于“活动型”、“实践型”;从内容设置来看,不能光有配套的学科校本课程,还应当有国家课程要求之外的其他学科校本课程。
四 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生成
(一)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
(1)立足课本知识体系,开发校本课程。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框架下,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可以从以下角度来拓展:知识性拓展——将相反、相关、相似的知识引入课程;生活性拓展——将自然现象、生活实例、生活体验等纳入课程;课型拓展——配合课本内容,设计、组织、实施更多有益的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
(2)将时代科技的尖端成果,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方法、实验方法,各项教学实验的新方法、新经验、新成果,倍受关注的社会热门话题、焦点现象引入课程。
(3)立足本地文化,开发校本课程。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遗迹、风俗习惯、民间工艺、奇药妙方、风景名胜、经济文化等,均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丰富而极具价值的资源,它承载着厚重的地域文化,体现着民族特色,把这些文化引入到课程中,就能发掘、传承、弘扬地域文化。
(二)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注意事项。
(1)注重特色。首先要张扬教师个性,彰显教学风格;再整合教师个性,形成学科特色;最后整合学科特色,凝聚形成校本特色。
(2)注重趣味性。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设置尽可能地满足学生情趣,课程的形式、实施过程力求生动有趣,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参与欲、创造欲。
(3)注重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意志品质、高效的行为方式、细致严谨踏实的求学治学态度,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素质等。
(4)注重学科校本课程各部分的相互联系,使之形成科学、实用、完整的体系。
(5)注重各学科校本课程之间有协调统一、相互关联、相互补充,融合形成校本课程。
(6)注重实际,注重实效。特别要注重本校实际、本地实际、学生实际,尤其要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志向、爱好、心理,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也要考虑到课程的可操作性,不宜过多过滥,不宜加重教师和学生负担。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阶段和任务。
校本课程的开发,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复杂,工作量大,是一项庞大、系统而科学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期)。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拟定校本课程目标,设计学科校本课程体系、框架,拟定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计划,编撰学科校本教材。
第二阶段(实验期)。在学科校本教材的框架下,全方位地进行教学实验,获得反馈、积累经验、总结不足、发现问题。
第三阶段(生成期)。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将实验期所获得的经验、发现的问题结合教材进一步修订、完善,形成相对稳定的校本教材。
(四)校本课程的评价、管理。
要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走上正轨、落到实处、形成风气、服务教育,必须有科学的评价和管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必须建立以下制度:
——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工作考评、管理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所辖各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工作考评、管理制度;
——学校对各科(教研组)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业绩考评、管理制度;
——学科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的校际交流、评比、奖励制度;
——同一教育行政区内的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业绩考评、奖励制度。
五 结语
校本课程的开发,时不我待!
于学生而言,可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培养兴趣、养成习惯、转变方法、开发潜能、激励创造;于教师而言,可张扬个性、释放创造力,由教书匠过度到教育研究者;于学校而言,可形成特色,形成学校文化;于教育而言,可让教育重归其本质——人本教育,完善新课程体系,夺取教育改革的最后胜利;于社会而言,可形成百花争艳的教育奇景,民族文化会得以传承和发扬,更多的有创造力的的人才会不断涌现。
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建设和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支奉献精神强、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教育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行为乃至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学校文化提炼和加工的过程。虽然校本课程开发只是学校课程开发和建设其中的一个方面,但通过考察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他们都充分挖掘了自己学校所有的资源,从中或提炼或强化或升华了学校自身的特色,形成了浓郁的具有本校个性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即学校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如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的文化品牌建设,鉴于我校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的附属中学,确立了深圳市“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建设个案研究》,聘请大学教授为课程建设顾问和指导教师,利用得天独厚的大学教育资源,归纳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感发意志、开拓智慧、厚积薄发、各成乃器”的课程理念,并提炼出新的“少年心事当拿云”的校训,以此作为学校文化的精髓来培养人和塑造人。
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就是传承学校文化的过程。校本课程建设不仅局限于课程文本的传递,更是整个学校文化空间(既包括非成文的体现学校传统、舆论、风气、习惯等的观念形态,又包括成文的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学校的物理环境因素等隐性文化)的传递。这些文化因子的传递,可以使校本课程所要表达的内容建构起一种稳定的氛围,使得学校文化得以不断传承。
校本课程不仅传递着文化,校本课程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亮点,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新机遇。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和课程计划,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目的,按一定程序开发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文化即学校积累和建构起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是包含精神、物质在内的学校意识和经验体系。校本课程强调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继承学校传统并参照学校的发展走向,是学校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是一种“共生”关系。学校文化是课程发展的土壤,任何课程的实施都会打上学校文化的烙印。校本课程实施的真正实现,依赖于学校文化的支撑。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学校文化的创造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实现“人的发展”,因此,二者的“共生”既具有深厚基础,又具有现实可能。校本课程只有扎根于学校文化,才能体现学校特色,才能生存和发展;学校文化也只有与校本课程携手共进,才能塑造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发展”。我们应努力实现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的“共生”,在学校文化重建过程中,深化校本课程建设,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突出校本课程在学校文化中的地位,提升校本课程理念为校园精神文化。
基于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的这种“共生”关系,我们既要从学校文化构建的高度来开发校本课程,又要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契机,从课程与教学的层面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及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可。校本课程虽然可以由众多内容构成,但必须以一个“核心”为纲,将众多的校本课程组成有机的整体,构成课程系统,才能产生应有的教育功效。学校文化就是校本课程系统的“内核”,我们必须从学校文化建构的高度去全面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将学校文化视为一种固化的、可组合的东西,而且还要关注其超越性、动态性、时代性及整体性的特点,这样才能避免造成校本课程对学校文化的误读。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比在性质和功能上有很大不同,它们提供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应该是与学生当地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乡土知识和社区经验,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多样性,更好地获得生活经验,建立学习与发展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特别是一些学生厌学、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础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导致学生对于基础教育课程产生陌生感和自卑感,从而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校本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弥补单一的国家课程的不足,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宗旨,满足不同学校和学生的不同需要与不同特点,从而使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既能促进国民基本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和多样化发展。开发建设校本课程势在必行。
我们应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部署,根据当地条件和资源,结合本地区学校实际情况,开发了校本课程教材。其内容是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社会生活经验、文化及家乡发展建设、学校的特点等情况而编写的,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走出了一条开发校本课程的特色之路。
一、 校本课程――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我认为,校本课程应依据学校的办学方向与办学目标,组编主体是校领导和教师。校本课程的建立与校领导和老师密不可分。他们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与时代对人才的需要,编制与时俱进的教材;另外,要有明确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过程。校本课程虽说老师具有了极大的自,但是老师的自不等同于放任自流,可以没有目标,这是我们编写校本课程时特别注意的问题;再次,校本课程要具有稳定性与连续性。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内部课程,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只有持之以恒,校本课程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们在编写教材时,从内容到教材结构都充分要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探究性的特征。编写前,我们要多次调查和了解学生实际学习需要,广泛搜集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有关知识材料,同时采取学生乐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进行编写。在编写校本课程教材还要得到了其他教师的认可和学生的喜爱才可行。
二、校本课程――信奉生本教育的思想
我们还要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思想,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健康、主动地发展。同时,也希望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与实施,使学生特长得以充分发挥,让学校的环境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校园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努力去获得成功。我们设置校本课程时除了考虑学生的喜欢因素,还考虑学生的发展因素。根据不同年段设置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要求。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我们还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从生本教育思想出发,在课程实施阶段,首先对教师进行了培训,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我们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热爱家乡、适应社会。其次,我们还要以课题牵动的形式促进校本课程的实施。任课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授课,如:利用多媒体、社会实践、舞蹈、美术、小记者、演讲、旅游团、故事会、一些体育活动等等,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实践,充分体现出了校本特色。再次,利用校内外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带领学生参观附近一些事物。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进行了热爱家乡的教育等。
三、校本课程的反馈与评价――阶段调控与及时反馈
对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进行阶段调控与及时反馈。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每月一次的常规教育会诊。讨论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反映情况,同时交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与经验,并且能够根据教学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阶段性的计划调整、诊治。2、主题教学后的专题会诊。所谓主题教学,指的是一个单元的教学或者说相对集中的一些教学内容教学结束以后,进行一次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分析会诊。对教材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兴趣与教学目标,进行一次讨论与交流。3、定时进行交互听课。听课,是一种最好的交流方法,老师每彼此之间互相听课,可以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反映的情况,了解教材对学生的适应程度,为我们进一步的充实教材内容起到一个方向指引的作用。4、及时总结。对每一个阶段进行的教学,作为实验教师要及时地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碰到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对校本课程的实施与最后的教学效果,我们也要进行评价。一方面是对教材与课程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对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法进行评价。我们的评价遵守多元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方法。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教导处通过听课、与老师们沟通、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二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三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二看: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主动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四、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
我们在不断地研究和调整中要步步把改革推向深入。
1、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应从从学生和教师实际需要出发,从地区经济文化氛围和社会人才需求出发,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指向。校本课程开发只有在广泛考察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学校、家长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自我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展开,才能得到家长、教师、学生普遍的欢迎与支持。
2、校本课程的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利用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多种因素,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目标等素材性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全面、健康、主动发展服务。
3、课程内容要以人为本。教师要引导和组织学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力求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智慧来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课程设计的目标应该指向人,使之定位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主发展。
4、让教学硕果丰富课程资源。校本课程是基础性课程的应用和延伸,如果有效地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并与校本课程相互取长补短。那么我们就能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五、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校本课程的实施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充分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
校本课程的实施提高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师不能只会讲课,而且还要会编教材,通晓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校本课程体会
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发展同学们的各种兴趣爱好,学校在每各周星期三和星期四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开设了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种类特别多,有微机、田径、美术、书法、折纸,还有关于科学研究和发明的……很新奇,同学们都觉得很有意思,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报名。
我报的是“研究性学习”,从一开始到现在我们研究的是植物和动物,老师告诉题目,然后我们在家里查资料,然后再和老师一起到校外观察。我们去海上公园观察生机勃勃的各种植物,到花店观察缤纷艳丽的各种鲜花。回来之后我们一起交流,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可以通过亲身感受,让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上的连在一起。也让我更多的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
通过校本课程,我们扩大了知识面,了解到了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校本课程太有意义了,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
在新课改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新课改的重点。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凸显湖南省道县寿雁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办学特色,我们正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改革之路。
一、国旗下的“四项课程”
2015年12月我校被湖南省永州市教育局评为“四项课程优秀学校”。2016年6月1日《永州日报》教育新闻、光明教育网以“寿雁小学每周举行升旗仪式”为题报道了我校国旗下的“四课” (体育、艺术、健康、国防)。
每周一,广场上徐徐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唱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让爱国主义教育之花绽放在校园每一个角落。她既有形,又有声,直观、大气、不可或缺的爱国教育力量,对全校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感染、熏陶作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每周一,升旗后,在国旗迎风飘扬的广场上,随即某班的全体学生集体展示他们的才艺。气势磅礴的大合唱,活灵活现的话剧,婀娜多姿的舞蹈,富有情感的经典诵读,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专注灵性的手语舞,刚劲有力的手语操,柔中带刚的艺术操……美不胜收。1个班表演,24个班观赏,辅导员摄像,班主任设计、指挥,大部队评价。活动由全体教职员工参与,更是每名学生展示自我、丰富自我、发展自我的良机。
每周一,升旗后,以班为单位轮流进行,“演练、展示、评价、改进”四个环节不断循环、完善。这是一项全员课程观、全程课程观的校本课程,她凝聚全体教师及莘莘学子的心血和智慧。
每周一,已经成为我校师生共同的期盼,我们坚信在五星红旗的指引下,全体师生定会坚定信仰,奋发向上。
二、开学初的入学教育课程
假期中,学校精心设计入学教育提纲式教案。开学第一周,我们的校园课堂,不再是传统单一的文化知识课,各个班均为入学教育课。有“珍爱自己的生命”,有“不乱丢垃圾、不随便吐痰”,也有“我爱体艺”,还有“学校财物我爱护”等多种养成好习惯、培养优良品质、争做文明学生的课程。有室内教育课,也有室外看、讲、思、操作课,还有室内、室外演示和练习结合的课。从中略举一例,仅供参考。
第五课时(室内):我一定要控制好自己
1.重、难点
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言行或改变学生的陋习。
2.探讨要点简列
(1)当你想进网吧玩游戏时。
(2)就寝前想在校园到处追闹、玩游戏、吃零食、在床上跳时。
(3)睡觉时想与他人讲话、找借口上厕所、往外溜走时。
(4)吃饭、看汇演节目、领奖品排队想插队时。
3.教学方法建议
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留给学生时间进行分组讨论,再让学生说一说,其中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或解释,最后要求学生记住结论并在日常学习中做到。
“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一周的入学教育,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上课秩序好了,乱丢、乱吐少了,损坏公物没了,一句话:身上的毛病一扫而光了。
三、菜地里的社会实践课程
学校西南是高耸入云的馒头岭(自然石山),岭下是观赏、休闲的厚德亭,亭前是青草碧绿的运动场,运动场旁是香气扑鼻的桂花园和种类繁多的菜园。我们的学生就是在这有山有亭、有草有坪、有树有菜的园子里,足不出户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北、西边的菜地分别被“S”“Y”“丰”字等造型的艺术路分割成不同形状的许多块,每个班分到一块作为学农基地。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我校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在自己的菜地里参加力所能及的一切实践活动,他们记录了自己走过的一条条坎坷之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奇迹!
在这里,孩子们懂得了“怎么整理土地?在什么天气情况下整理土地?种什么样的菜需整理成什么形状的地形?菜地为什么要整理出垄和沟……”在这里孩子们知道“何时种什么菜?怎么种菜?什么时候浇水?什么季节收获?怎么收获……”在这里孩子们知晓“菜的生长过程,成熟过程,不同过程的形状、大小、颜色……”在这里孩子们感悟“种菜的乐趣、艰辛、学问,甚至发现……”三门课程,前者是放开手脚的课程、中者是规范手脚的课程、后者是操劳手脚的课程。另外,我校还有生龙活虎的班级文化活动课程、坚持不懈的校本研培课程、惠及千家万户的家庭教育课程等,每天、每周、每期与其他课程相依做伴,构成我校校本课程中一条条跳动的波浪线。
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以种菜或打工为家庭主要经济收入,家庭教育环境和习惯养成较差,厌学情绪严重。再加上多年来传统升学制度,使好多家长纷纷把孩子转到别的学校。面对这样的生源,老师们空有一腔的热情和干劲,付出的是双倍的心血和精力,但在以升学率为终极目标的现实中,使本校长期处于劣势地位。这种种现实极大地损伤了老师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但老师们仍坚持在这贫瘠的土地上,默默地耕耘着,竭力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
后来在区教体局的关怀下,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有了崭新的校舍,先进的设备,全新的形象,尤其是师资力量增强,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结合新课程精神和我校现状,我校定下了以提高孩子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校本课程开发方向。
校本课程的大方向明确后,我校以各学科组、备课组为单位,相互间可开放性组合,开始着手设计各种切实可行、生动有趣的课程。物理组定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校本开发方向,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从而做到辅助国家课程教学,更有效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二、阳关三叠第二折——柳暗花明。
学生喜欢物理课吗?我对学生学习物理的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人数为235人,调查结果如下:
喜欢物理的学生:占21%;
不讨厌,也不喜欢的:占35%
讨厌物理的学生:占44%;
调查结果表明,79%的学生不喜欢物理课程。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尽管大多数学生认识到了科学的重要性,并且在教育过程中科学教师获得了高度的敬佩,但学生在课堂上的许多经历并没有培养其科学的兴趣。随着学习进程的继续,这种兴趣逐渐减弱,许多学生由于无意义的记忆,感觉沉闷乏味,只有极少数学生在课堂上有动手的机会,这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境。但是学生的直接经验、学校的实验室条件,都是有限的,也不可能让学生做太多的现场参观,因此,切合实际的音像资料是十分必要的。我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在八一、八二、八三、八四班开设了题为《物理与生活》的活动课。
由于第一次开发校本课程,无章可循,只有课程理论书籍和物理课程标准。因此,我在理论指导下采用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手段,合理设置合乎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情境,不断地刺激和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以“大信息、全开放、多媒体、高效益”为目标,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讲授计划,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训练式为开发式,将严谨的理性的定理、定律讲活,讲得有声有色,津津有味,将复杂的物理过程用生动的多媒体显示出来,将绚丽多姿的自然现象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做到听得懂、看得见、做得成,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自觉主动地探求和汲取物理知识,并利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阳关三叠第三折——初见成效。
下面是一位学生的作文——《我能行》
我的成绩不怎么好,并且上课爱捣乱,在老师和学生眼中无疑是个双差生——学习差、纪律差。物理课起初还很感兴趣,但是一接触电学,物理量的符号、单位,以及公式、定理,搅得我一塌糊涂,我想我又该放弃一门课了,但是我还是渴望学好物理。
后来,物理老师给我们开设了活动课,我的视野更开阔了,对这种形式的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次在活动课上讲到用水果可以做电池,老师让我们回家尝试做水果电池并让手电筒的小灯泡发光,下次上课在班上进行交流。我天生爱动,爱摆弄一些小玩意儿。回家后,我在工具箱里找来铜片,把锌筒也剪成片,用废旧电线做导线,取下手电筒的小灯泡,找来土豆、红萝卜、白萝卜、苹果、番茄、菠萝、梨、橙子、桔子,在家里做起了实验。不一会儿工夫,电池就做成了。当灯微微亮了的时候,我真想蹦起来,我怀疑我会成为科学家——我还真有点“飘”了呢。
亮了还不行,我继续换用不同的材料做电池。我发现用番茄、橙子和菠萝做的电池,灯比较亮。我想,闹钟里用一节电池,随身听里用两节电池,水果做的电池是否也有一节、两节、三节的呢?我就分别用两个番茄、三个番茄、四个番茄连起来试了试,我发现番茄越多,小灯泡就越亮。这一刻,我真为自己高兴。
第二天一来到学校,我就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说了我的小发现,同学们也有用其他材料做成的电池,更重要的是有些同学发现了把水果电池并列连接起来,小灯泡的亮暗不会发生变化,我准备放学后回家再试试。
上课了,我大胆地说出了我的发现,老师和所有的同学为我鼓掌,以示表扬,那一刻,我很自豪,我终于可以在知识上与那些“好学生”平起平坐了。
在教师的指导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现知识、发展技能。根据学习和科学探究的需要,让学生从多种渠道收集或获取信息,在此过程中,老师更多的是起到资料员的作用。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收集的材料编制题目,整理知识和信息。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物理的环境,让学生在物理活动课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发现、去讨论、去创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和谐有效的发展,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大大增强,头脑也变得灵活了,有强烈的求知欲,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
在期末学校组织的学生评教问卷调查活动中,开展校本课程的四个班的学生对物理课和物理教师的评价都很高。
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施研究
为了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权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管理意识,开创学校办学特色,我校逐步开设了陶艺、蹴鞠、花灯、旅游地理等一系列的校本课程,在国家课程整合拓展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家乡的地方文化特色开发课程,为学生搭建了多元发展的平台,真正落实了“尊重个性、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
《溢彩灯韵》的设计与实施基于混合式学习和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正确理解,将传承和创新紧密结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努力为学生创设了理想的学习环境,以自主学习方式与协作学习方式及学教并重的理念相结合,采用实地考察采访、知识共享、网络拓展实践及社会信息化推广等学习形式,推动学生自主性探究淄博花灯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认识到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促进学生热爱本土艺术文化并逐步提高运用现代技术传承、发展与创新的意识。教材设计结合思维导图、课程纲要、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以研究国家课程标准为基准,策划《课程计划书》,制定《教师目标及方法》。在学习主题和活动安排过程中,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多种学习模式的融合使用,同时结合“魅力花灯社团”的建立、“小型手工花灯展”的筹备、“互助发展规划书”的撰写及“网络推广平台”建立等形式开拓创新的学习模式。
《溢彩灯韵》的实施运用了网络、合作探究、实践创新等多种学习策略和学习形式开展,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示美,在生活中传承美、发展美,提升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情感及学习综合能力,让学生从学校的小课堂走向生活的大课堂。
《溢彩灯韵》的实施概要
1.课程实施研究方法
(1)文献法
网络探究以及实际分类阅读相关花灯艺术的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学生愉悦地参与实践探究,挖掘淄博花灯的历史。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通过拓展赏析采集阅读文献的研究方法,拓展学生学习眼界,让学生认识到来自生活中的美,认知《溢彩灯韵》课程的重要性。
通过对淄博花灯艺术相关文献的了解,逐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挖掘美的美好情感和能力。
(2)观察法
为了更深入地挖掘花灯艺术,认知花灯艺术的发展及传承的本质和规律。通过花灯艺术课的研发与开设实施,使学生参与交流、实践、感受、共享的各项环节,更加迸发出对花灯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愿望,提出“走近淄博花灯民间艺人”课题:①探访民间艺人并得到民间艺人的亲自指点,使相关问题得到了解决,学习效果提升了,也引发了学生对淄博花灯的现代创新发展的思考。通过实地采访当地著名民间艺人和观看民间艺人制作花灯的过程,学生得以深入挖掘淄博花灯艺术的魅力。②通过网络探究学习,认知淄博花灯目前的发展现状。基于对淄博花灯的研究与探访,理解艺术源于劳动、源于交流、源于人类生活的娱乐活动,而兴趣的发现与培养也正是在劳动与活动中建立并达成的。
(3)调查法
我在《溢彩灯韵》的研发与实施中运用了大量的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花灯艺术历史、花灯艺术近现展事实情况、分析情况,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学生实例:
《手工传统花灯前景市场调查报告》
李思杰 2011级12班
市场环境的调查
中国GDP逐年增加,人民对节日的物质要求也提高了。中国人过的节日中,传统节日占很大的比例。鉴于此,我们调查了学校里初一年级14个班的学生以及当地的文化市场(义乌商品城、开元文化市场等),得出27%的学生喜欢机器花灯,73%的学生喜欢手工花灯,但91%的学生更了解的却是机器花灯。
市场需求及供给情况
随着经济水平和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传统工艺品的需求量更多了,也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但现在市面上对手工花灯这一文化遗产的供给量并不是很多,还需再宣传和提高。
市场竞争情况调查
手工花灯的工艺相对复杂,市场占有率不高,竞争力较小。有待于大力推动发展。
课程所用的研究方法体现了对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和创新思维在学习实践中的培养,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网络平台。多年的一线实践让我逐渐明白了学习、生活和技术如同舞台和台柱,学习、生活就是舞台,而技术是台柱,一个舞台呈现给观众的不是一根柱子,而应该是建立在很多台柱上的整体,所以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创新学习环境研究及创设是极其重要的。
信息技术实践与学习的相互整合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基于学生直接学习经验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全面、形象、直观地呈现信息,并运用技术手段采集学习信息、实践学习信息、创造新的学习信息,优化和创新了整个学习环境及过程,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考察实践,拓展学生知识面和视野,培养学生深入研究、深入探索、创新实践的能力。
2.课程研究实施过程
《溢彩灯韵》的设计与实施分布实践与教学,课程实施之前严谨设计“教师引导性问题及测试”,研究并创设“良好适宜的学习环境”,推荐给学生“学习课件及提供资源”。
例如,校本教材单元一“花灯探访”课程学习设置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为主,充分开展网络学习,达成知识搜索、知识采集、知识宣传与共享。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实现掌握和共享知识,从而做出深度理解,继而做出深入的学习思考,在真实的交流共享环境中,合作互动学习,多侧面、多角度促进自身思维发展,培养具备沟通与思维发展才能,感受到通过网络学习的重要性,为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在进行单元二“花灯探访”环节时,学生采用信息技术对学习过程进行纪实、编辑和存档,注重学习情境的相互融合及结合课内和课外共同拓展学习的重要性,形成一个整体最优化的学习共享环境,促进学生自主性研究完成课程学习。
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推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浓厚,从而又把学习重点放在了传承与发展传统花灯的制作工艺上。在学习单元三“花灯探究”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和课堂进行对花灯知识的宣传,建立“魅力花灯”社团,让花灯知识得到发扬。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了学习,将传统花灯的制作方法在校区中进行了推广。通过花灯艺术课的研发与开设实施,学生参与了交流、实践、感受、共享的各项环节。
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熟悉了相关知识并进行实践,逐步迸发出对花灯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愿望。在学习单元四“花灯创作”、“小型手工花灯展”时,教师就为学生提供了实现开办学校花灯展以及建议建立花灯博物馆的可能,并为学生研发网站协助推动民间花灯厂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单元五是“花灯创想”、“传承发展与推广”展示——现代设计思维与花灯设计创新。例如,以耿佳伟同学为组长的“时尚花灯”学习小组,抓住“现代设计思维与花灯设计创新”这一思维,收集废旧的材料来制作花灯,他们的大胆创想赋予了花灯制作无限的想象空间。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撰写“互助发展规划书”,建立“网络推广平台”,学生为了更广地传播所学到的知识,设想在更广大的网络上安家!
3.信息技术在课程实施中的应用
为了弘扬魅力花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课程学习中,数字化的学习工具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学生们通过各种数字化学习手段获得了很多创新知识和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