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企业竞争力论文

企业竞争力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19 12:55: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企业竞争力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企业竞争力论文

篇(1)

资源环境约束下钢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解析

1、资源控制能力是钢铁企业竞争力的基础

资源环境约束下钢铁企业竞争力高度依赖资源控制能力,谁能以最低的价格获得尽可能多的稳定资源,谁就能够获得发展的主动权。从历史经验看,钢铁企业的空间布局在很大程度上考虑的是资源获取的便利性和低成本性,因为资源控制能力是钢铁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在世界范围内,钢铁产业的空间布局存在着三种布局因素:一种是资源依托型,即靠近资源产地的布局;一种是市场邻近型,即靠近消费市场的布局;一种是临海港口型,即临近运输港口特别是大型海港的布局。在早期,钢铁工业一般是在靠近铁矿石和煤炭产地的区域布局,以节约运输成本。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许多国家的钢铁工业开始向大型海港附近布局,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钢铁生产需要的水源,还可以通过海运获取煤炭、铁矿资源以及进行产品的出口,适应了当时钢铁工业的国际化发展需要。不论是哪一种布局方式,都显示出资源控制能力对于钢铁企业的重要意义。

2、环境保护能力是钢铁企业竞争力的保障

环境保护能力决定了钢铁企业能否在政府环境规制的加强下存续,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钢铁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是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污染大户。以中国为例,钢铁企业工业粉尘的排放量大约占中国全国工业粉尘总排放量的13%。中国有74家重点钢铁企业,其中34家设在百万人口的大城市,18家设在省会城市,钢铁企业在给城市发展带来大量税收和就业的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环境压力,包括节能减排,减少工业“三废”等等。当前,政府对钢铁企业的环保问题日益关注,而社会也同样开始关注钢铁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钢铁企业应对政府环保规制的压力越来越大,肩负环保社会责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一旦钢铁企业没有能够认真履行环保义务,没有按照政府的环境要求组织生产,就面临着重整、甚至破产的威胁。

3、技术创新能力是钢铁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不论是资源控制能力还是环境保护能力都离不开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决定了技术创新能力是钢铁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通过创新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改善生产手段,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缩短生产时间、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增强盈利能力,并最终提高钢铁企业竞争力。并且,如果没有创新能力,企业的资源控制能力也就无从谈起。一方面,创新能力可以发掘新的替代资源,减轻对现有稀缺资源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扩大资源供给,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技术创新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包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此外,技术创新可减轻污染排放,降低环境使用成本。一是技术创新能改善生产工艺,减少排放。二是技术创新能够变废为宝,将原本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经过处理后返回使用或者用来生产其他副产品。一方面节省了环境污染成本,赢得社会的赞赏,另一方面发展了副产品,增加了利润来源。同时技术创新能力还可以促使企业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流程。

资源环境约束下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

1、资源控制力提升战略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内钢铁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和稳定发展,必须向上游延伸,与上游企业合作,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更大程度地取得上游行业的原材料等资源。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做到“长期、稳定、优质、及时”,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成本。世界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能够保持粗钢产量世界第一的策略之一就是采取积极的原材料控制战略,一方面,通过在非洲、加拿大等地区对铁矿石企业直接参股等形式获得生产所需的铁矿石供应;另一方面,又在印度、南美等地收购煤矿,保证煤炭等燃料供应,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铁矿石自给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资源控制能力的关键是围绕“做精做强,成本领先”的经营目标,按照“两条腿走路”的资源战略,构建钢铁原料保障体系。要进一步优化原料采购渠道,建立及强化与原料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不断提高原料的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增强原料供应的稳定性。中国钢铁行业所需的铁矿石大部分来自于国外,近年来,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因此,对于处于逆境中的中国钢铁企业,一方面需要提高国内矿产资源开采技术,提高铁矿石开采的质量;另一方面,需要与国外铁矿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协议,避免由于价格波动等带来的成本上升,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到海外铁矿石开采企业的兼并重组中,达到直接控制铁矿石的目标。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通过多种形式向纵向一体化拓展,实现原料供应渠道多元化,化解原料涨价的压力。同时,在参与国际铁矿石协议价格谈判等国际化经营的实务中,应总结经验教训,与各方买家有效沟通,寻找利益共同点,提高集体议价力量。具体的应对措施包括:第一,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力求在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实行资源进口与产品出口一体化、国外与国内贸易一体化的全球化经营管理战略。积极探索多种贸易方式带动国内钢铁茶农的出口,努力降低运输成本,进一步优化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结构。第二,培养国际化人才。不断完善企业人才培养机制,采取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企业高素质人才比例,为企业走国际化道路服务。第三,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对国外市场进行充分考察,根据比较原理,结合企业自身竞争优势,选择重点投资区域。通过对该地区加大投资力度,提高钢铁产品市场份额,以此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环境保护力提升战略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方针,将能源综合利用作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充分回收利用企业的二次能源及余压、余热资源,优化能源结构,搞好高炉和转炉煤气的回收利用,在进行能源介质平衡的基础上,搞好各种能源介质的综合利用。通过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加快推广先进环保技术,实行绿色制造,推行清洁生产,发展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具体来讲,就是通过统筹安排实现水的循环,通过综合利用实现固体废弃物循环,通过清洁生产实现铁元素资源循环,认真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为重点,建设工业生态循环系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能源的回收利用率,通过自主集成开发新一代钢铁制造流程,实现钢铁的绿色制造。关键是要把握好“三个控制”:源头控制,贯彻精料方针,在原燃料采购、生产工艺确定时,选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原料燃料及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把好原料投放和设计准入关口;过程控制,用规范的工艺操作制度指导日常工作,尽可能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终端控制,采用高于国家及省、市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防治技术,对生产过程中遗留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循环利用。

篇(2)

关键词战略联盟知识联盟企业竞争力价格联盟

1战略联盟的演进形态

战略联盟(StrategicAlliance)一词最早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J.Hop1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R.Nigel)提出的。根据OECD的定义,战略联盟包括从短期契约式的合同协定到合资公司的一系列合作形式,其核心是双方通过共享,如技术、技能等资源以提高双方竞争战略的效率而形成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将战略联盟定义为,企业为了突破自身资源与能力的缺陷,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能力,达到扩展新市场、研发新产品、增长新知识等战略目的而寻求适当的伙伴,通过一定形式的契约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网络组织,是介于市场与各层组织之间的一种组织机制。

1.1战略联盟的初级形式——价格联盟

在工业化初期,由于产品之间的强替代性,导致产品的竞争在市场上体现为产品价格之间的竞争。因此,控制价格成为企业取胜的关键,此时价格是企业所渴望的最稀缺资源。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尤其是寡头市场中,寡头企业发现如果相互联合控制价格,而不是一味地打价格战,会给自己带来超额利润。于是在19世纪末,企业战略联盟以卡特尔的形式出现。卡特尔及其以后的经济联合组织辛迪加、托拉斯,基本上都是以控制销售价格及采购成本为目标的联盟形式。一般认为,这是战略联盟的初级形式,其特点是目标单一、合作比较简单。在产品差异度小、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的产业中,价格联盟很容易被采用。

1.2现代意义的战略联盟——产品联盟

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合谋来获取垄断、违背市场竞争中的公平原则、以明显的价格联合为目标的联盟已不合时宜,在此情况下,现代意义的企业联盟应运而生。对于现代战略联盟,美国战略管理家迈克尔·波特的定义是,“企业间达成的既超出正常交易,可是又达不到合并程度的长期协议。”这里,战略联盟涵盖产品价值创造的全过程,即在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均有创造联盟的机会。其定义把股权与非股权合作均包括在战略联盟之中,这样极大地扩大了联盟涵盖的范围。

1.3新兴的战略联盟——知识联盟

在以往的经济社会,知识还不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将取代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因此,新兴的企业战略联盟便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知识联盟及相似的联盟形式。企业经营必须掌握的知识是一种组织知识,包括组织、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知识使用的非排他性和知识产品交换的高成本,决定了企业只有通过知识联盟,才能改善企业无法高效地获得自身所稀缺的知识资源的状况,并与其他组织合作做出新的创造。与现代意义的战略联盟相比,知识联盟具有以下特征:学习和创造知识是知识联盟中的中心目标;知识联盟伙伴之间的关系要比产品联盟密切;知识联盟的参与者范围较广;知识联盟比产品联盟具有更大的战略潜能。

2战略联盟的时代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无论是竞争的强度、方式、手段和策略,还是竞争的范围及结果都大大超出了以往。企业为了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优化产品、技术、资本、市场和人才等资源结构,纷纷寻求与其他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企业战略联盟。许多世界级的跨国公司都是通过不断地购并和建立企业战略联盟使其经营规模日益扩大,技术的控制能力和市场的竞争能力日益增强。

据美国的布兹——艾伦——汉密尔顿咨询公司估算,在1995~1997年的两年间,国际间的各种经济联盟大约有15000万起,其中75%是企业间的战略联盟。20世纪90年代,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公司中,以不同形式结成的企业战略联盟的已经达到90%。所以,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充分发挥自身核心专长的同时,必须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没计,新工艺采用、新质量标准控制、新市场拓展等各方面与其他企业合作,建立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优化组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产品的复杂化,产品和技术的开发所涉及的领域和学科越来越多。高科技产品从构思、设计、研制到设备选购、安装调试,生产安排,质量控制直至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售后服务等,呈现出日益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开始认识到,单凭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已经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研制出更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很难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更无法实现其更高层次的战略目标。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应对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企业在不断地通过购并优化资源结构、产业结构,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同时,开始对企业间的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纷纷从对立竞争转向合作竞争,其合作竞争的主要形式就是建立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实现既合作又竞争而避免两败惧伤的双赢战略。企业战略联盟作为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强化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企业战略联盟的兴起与迅速发展推动了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进步,从而使企业管理逐步形成了以合作和竞争替代单纯强调竞争为特征的新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企业战略联盟与企业合并或兼并不一样,它是企业之间达成的既超过正常交易,可又达不到合并程度的长期协议,企业购并意味着投入大量资金,全盘接受对方企业的全部各类资产,操作复杂而且风险很大,而企业战略联盟则强调伙伴之间的全面相容性,它所重视的是相互之间某种经营资源的共同运用,谋求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寻求优势互补,在合作的基础上强化其核心优势。

3战略联盟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很容易产生恶性的过度竞争行为,恶性的市场竞争不仅会减少各自的经营利润,还会导致两败俱伤的后果。通过建立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可以既合作又竞争,共同维护有效的竞争秩序,减少应付激烈竞争的高昂费用,防止过度竞争。随着技术研发的日益复杂化,新产品开发的费用越来越高,企业承担的失败风险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分散开发风险,通过与相关研究机构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以有效地降低研发费用,规避技术创新的风险。企业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可以使企业在联盟范围内有效地组织和利用经营资源,使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源得以充分有效利用,进一步节约某些固定资产的投资和各种生产储备费用,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成本。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是企业内部精细生产、外部组织内部化,寻求合作伙伴并建立战略联盟的重要动机。企业通过购并可使其短期内达到规模经营,但如果购并产生的管理费用大大超过预期,企业往往更倾向于建立企业战略联盟。

企业战略联盟作为一种创新的组织形态和竞争模式,因其不涉及企业内部组织的膨胀,又能有效地扩大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分界线,从而实现避免企业组织机构过于庞大,因购并企业的管理风格不同和企业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冲突,又可以通过联盟企业分享技术和市场等外部资源,并克服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把经营的风险尽量降到最低程度,可以说战略联盟是企业实现规模经营以降低经营成本的有效手段。企业联盟使合作伙伴的专业化生产和分工的程度提高,在专业技术特长、零部件生产、质量控制、成品总装、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各环节中的各自的相对优势得以整合,使最终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大大提高联盟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科技的发展已使企业从技术自给转变为技术合作和互相依赖,而战略联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企业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共同支付技术开发费用,共同承担开发风险,最后共同享有技术开发成果。企业战略联盟也是企业获得关键技术的捷径,通过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实现技术优势互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增加了企业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和投资的风险,为避免在诸如竞争、研发、特许及贸易等方面的纠纷,企业之间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共同规范市场环境,共同参与制订游戏规则,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能有效地防范经营风险。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由企业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商,技术成果提供者、商品的销售商或商等组成的企业群之间的竞争,或者说是企业战略联盟之间的竞争。企业战略联盟伴随经济全球化而出现,它是企业从采购、生产、存储、配送、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全过程里所包含的计划、获得、存储、分销、服务等一系列衔接活动,及其在供应商与生产商之间、生产商与销售商之间、销售商与消费者之间形成的一个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可以预见,在21世纪的市场竞争环境里,没有一个企业能够仅仅依靠企业内部的实体资源来谋求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供应商、销售商、分销网络、顾客群有效地纳入一个紧密的企业联盟之内。

企业战略联盟在国外已经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竞争战略,国内企业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趋利避害灵活地加以运用。既要避免国外企业已经在联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要创造出具有我国特色的优势互补的企业战略联盟,以充分发挥企业战略联盟的优势,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给企业带来互补性的技术创新、资源和市场重新整合,联盟企业应充分尊重对方的传统文化和经营理念,借鉴和融合对方的文化优势、管理优势、技术优势、生产优势和市场优势,使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沈青.企业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13)

2宋华.网络化经济时代企业战略联盟的竞争力分析[J].经济科学,2004(4)

篇(3)

人力资本是指为了实现未来更高的收益,企业对员工进行主动的投资或者员工个人主动投资而获得的承载于员工身上的一种无形资本,涵盖了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智力情况、精神状态、知识存量、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等诸多方面。

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凝结了企业长期的投资和员工个人的不懈努力,是员工获得的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但这种人力资本依赖于员工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业务范围、生产方式等。专用性人力资本在流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脱离了特定企业和岗位而大大贬值。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方式主要包括,在职、脱产培训,在不离开工作岗位的前提下,企业组织员工参加短期的岗位培训班、讲座加强专业知识。脱产培训是员工离开工作,专门腾出一定时间接受行业内专家进行的集中培训,培训过程一般涉及案例研究、情景模拟和专家示范等环节。学校学习,一些高等院校是为满足某些特定企业的需求而开办的,学员的课程内容也是针对特定企业所在行业特点和企业业务范围专门设定的,学员毕业后直接被输送到企业的各个岗位,是一种定向培养方式。

边干边学,员工在工作或参与生产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进行自我总结,提高个人生产率,对工作不断熟悉和得心应手,甚至进行创新,达到干中学的效果,增强企业生产力。学徒培训,需要招工的企业招收新学徒,由经验丰富的师傅指导学徒,学习和掌握生产技艺,培养他们成为新的工人。这种方式一般在手工艺行业被广泛采用,比如理发、机械制造、汽车修理等。可见,通用性人力资本依赖于基础性的教育和科研,体现在一个人从学校获得的知识存量上,与学历有重要关系,其价值基本不会随工作变动而受到太大的影响,即转移的成本几乎为零。而专用性人力资本的价值依附于特定的企业和岗位,一旦脱离原来的环境,其价值就会大幅下降。因此,专用性人力资本具有稀缺和难以被复制的特性,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可以说,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水平。

2人力资本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基本认知

在一个企业中,无论是担任文化、技术还是管理岗位,都需要员工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即比较高的通用性人力资本水平。深厚的企业文化能够在企业内部产生很大的凝聚力,为企业其他方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需要管理者和企业员工有较高的精神层次、正确的价值观和一定的文化水平。一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同样很关键,很多情况下是企业优势的主要来源。企业管理者需要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协调和匹配,对经营活动的实施进行规划,一个企业的良好前景依赖于企业决策者的每一次正确判断和决定。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理解和学习能力会更强,生活中有很多好习惯也来自基础教育的积累。企业的通用性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员工对自我行为的约束能力越强,企业凝聚力越强,在需要群策群力的时候力量也会越大,企业的管理也会越规范。由此可以认识到,通用性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力正相关。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研究中,整体上都赞同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美国的韦斯伯特格在1996年研究发现不管是通用性人力资本,还是专用性人力资本,均与企业绩效正相关。Hitt和彼尔曼在2001年的研究中得出了专用性人力资本与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企业的绩效均呈U型的关系。劳尔森和GeoMahnkeReisinger在2005年的研究中得出了“专用性人力资本与企业的绩效呈倒U关系”的结论。得出不同结论很可能是选取的样本不同所致。工作和学习中,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特定的环境有关,是员工接受长期的教育和学习后,形成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专用性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具体的行业、企业和岗位,具有稀缺的特性。由于特定的环境和形成渠道,以及劳动者资质的不同,人力资本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竞争对手们无法模仿、为企业所占有的特殊能力。在企业和员工对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初,企业给员工支付的工资超过了员工实际生产力,此时企业对员工付出的投资是小于回报的。但是当员工身上的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到某一程度时,其生产能力就会大幅提升,这时企业整体的绩效水平就会迅速上升,此时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又超过了员工的所得。也可以说,专用性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力呈U型关系。究其原因可能是员工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前期,需要企业和员工的大量投入,即各种培训和边干边学的成本以及其他相关成本等。前期员工获得的报酬高于其实际生产率。一旦形成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经营绩效显著增加,企业竞争力的增幅又快于员工报酬。

3人力资本对企业影响维度及对策分析

篇(4)

1.政策法规性进入壁垒。指国家通过立法和保险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对保险业的进入设定的法律约束和政策规定,这种壁垒可归结为法律或政府规制壁垒。

2.资源性进入壁垒。保险业的资源包括客户资料、营销网络资源、保险人才(包括精算、理赔、展业、,经纪、公估、保险资金投资等各类人才)资源、保险信用资源、本土文化资源等。

3.技术、信息等经营性壁垒。保险经营中的技术壁垒包括网络信息应用技术、承保技术、保险营销技术、保险产品的创新能力、保险资金的运用水平等。

4.成本性壁垒。指在位保险企业与新进入者相比在成本方面的优势,也就是使潜在进入者增加进入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因素。

5.消费者偏好形成的壁垒。在保险领域,保险企业的信誉、保险产品的内在品质、消费文化、广告宣传和促销手段等都会形成消费者偏好。

6.规模经济形成的壁垒。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由于大数定律的要求,保险业存在最低经济规模要求。_般地说,最低经济规模越高,新进入者的初始规模如果太小就不能进入,而要达到最低经济规模就面临资金筹集、人才储备以及因规模增大、产品增加而带来的产品降价的风险等方面的问题。

7.市场容量壁垒。保险市场容量大,在位保险企业的竞争程度相对较低,对新进入者的排斥性就小,因为新进入者未必会使在位者的市场份额减少;市场容量小,在位保险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高,在位企业就会担心新进入者夺走自己的市场份额,因此,在位者对进入者有较强的抵制倾向。

8.策略性壁垒。指在位保险企业为了抵制潜在进入和现实的进入而采取的不利进入者的措施,这种壁垒产生于在位保险企业的行为,在位保险企业通过可置信性的威胁如降低费率等可抵制进入。

9.必要资本量壁垒。由于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所以各国一般都对保险公司的必要资本量有较高的规定。

10.产品差别壁垒。产品差别是形成市场壁垒的﹁个重要因素,保险产品差异化可以为保险公司争夺和巩固市场、维持既有的市场地位提供优势,并防止潜在的进入者同在位保险公司争夺利润,保持和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加保险市场结构调整的难度。

二、进入壁垒与中国保险业竞争力

构成保险业进入壁垒的因素有:规模经济、资本准备金、行业特点、监管情况、法律障碍、沉淀成本、市场容量以及消费者偏好等方面的障碍。

从各国保险业监管的实践看,保险市场准入控制通常采用如下办法:一是规定准入条件,如一定数量的资本金、高级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从业人员从业资格、业务规划和再保险安排的合理性等;二是限制准入数量,一般来说,限制的程度取决于一个国家保险市场的潜在规模,已营业保险公司的数量以及保险业发展水平等;三是限制准入组织形式;四是限制经营区域范围,这往往取决于拟进入地区市场竞争程度、是否符合政府制定的地区发展规划以及政府监管机构的其他考虑五是限制经营业务范围;六是控制分支机构扩张。

一般地说,保险业的进入壁垒是与垄断力量相联系的。进入壁垒越高,市场的垄断程度越大,保险产品的价格越是偏离自由均衡价格,保险公司获得的超额垄断利润也越多。反之,进入壁垒越低,市场的垄断程度也越低。因此,保险公司产品的价格扭曲率和超额利润率间接地反映出了进入壁垒的高度。

保险业的进入壁垒具有正面和负面作用的双重性质,一方面进入壁垒引起价格扭曲,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另一方面进入壁垒又具有正面作用,具有一定高度的进入壁垒,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产品效用,而无进入壁垒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虽然从理论上说可以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是它却是以资源配置效率的牺牲和产品效用的损失为其代价的。保险业的进入壁垒的正面作用具体表现为:

第一,完全竞争保险市场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保险产品具有同质性,这种同质的保险产品显然不能满足投保人多样化的需求,势必造成社会产品总效用的损失。在通常情况下,保险产品差别壁垒越高,保险产品越具有多样化的异质性,其社会效用就越多。

第二,无进入壁垒的完全竞争保险市场的另一个前提是其市场结构以众多的中小保险公司为主体,而中小型企业是与规模经济相;中突的。特别是对于规模经济显著的保险业来说,受大数定律的要求,如果相互竞争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充斥市场,其结果只会降低行业效率。因此保险业进入壁垒的存在,可以阻止低效率的小企业进入保险市场,提高保险业集中度,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

第三,企业进入或退出保险市场,其实质就是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形式。通常资源配置成本与资源转移频率呈正相关关系。保险业进入壁垒的提高,使潜在企业进入市场难度随之增大,只有实力强大、承保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才有能力超越障碍进入保险市场。这些企业进入保险市场后,在经营活动中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从而大大降低了资源重新配置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净收益。

保险业的进入壁垒的直接效应就是限制进入,阻止潜在进入者的竞争,由此推知的间接效应有:

1.影响保险企业数目的增加,直至影响保险供给能力的增加。如果保险需求不变,则会使保险价格(费率)提高。

2.如果保险业的边际成本不变,或边际成本增加速度小于保险价格上升速度,则行业利润率提高。

3.由于进入壁垒限制了潜在竞争者进入,减少了保险市场中保险企业的数目,这就提高了保险业的集中度,并且增加了行业中大企业强化市场势力的可能,从而易于形成垄断性的保险市场结构。而垄断的结果会减少社会福利,因而帕累托效率无法实现。

4.进入的威胁会使在位者的X非效率状况得到一定改善,进入还有助于保险企业的创新和新的营销技术的扩散。但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会助长在位保险企业的X非效率,不利于创新和技术扩散。

中国由于对保险市场实行严格市场准入控制的政策,导致了保险市场的高进入壁垒和高度垄断,因此,为提升中资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降低进入壁垒,进一步对外资和民营资本开放保险市场。

三、建立良好的保险市场准人机制

1.把握好保险业进入的“度”。

保险业是高风险的行业,对从业机构的资质要求很高,因此,需要实行严格的登记注册制度,以阻止不具资质的保险机构进入保险市场。我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如果对保险机构登记注册把关不严,则资金不足、管理不力的保险机构就会进入保险市场,难免日后出现问题。因此,要对保险机构的市场准入严格控制,认真审查申请者的业务规划、资本金来源的性质和充足性,股东、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合适,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否健全等。

考察世界保险市场的现状不难发现,真正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保险只有两类:一类是实力雄厚、多角经营的大型保险公司和保险集团;另一类就是专业化的小保险公司,它们专业性强、经营灵活。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保险市场的需求多种多样,不仅需要发展大型保险公司,更需要培育众多的中小型专业化保险公司。为此应鼓励专业化的中小型保险公司进入保险市场。

我国多年来对保险业实行高进入壁垒的政策,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了体现保险业进入政策上内外资国民待遇的平等性,在对外资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同时,保险监管部门也逐渐降低了中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壁垒。但在降低保险业对中外资进入壁垒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进入的“度”。如果进入不足,会使保险市场缺乏竞争性,在位保险企业的经营效率也难以提高;如果进入过度,则会导致恶性竞争,减少或消除保险公司的合理利润空间,整个保险业会由于偿付能力不足而陷入经营危机。因此,应该维持保险业适度的进入速度。

2.在我国保险业中引进民营资本。我国加入WTO后,保险市场向外资开放的规模不断扩大,外资保险公司在某些方面享有“超国民待遇”,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保护期的结束,外资在其他方面也逐渐享有“国民待遇”。然而,我国对民营资本进入某些行业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所有制歧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营资本相对于国有资本进入保险业的门槛过高,行业垄断和歧视性的政策仍然存在;二是保护民间投资的法律规章不健全,民营资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加入世贸组织后,在保险业中民营资本应享有“国民待遇”,保险业在向外资开放的同时,也应向内资中的民营资本开放。在我国保险业引进民营资本有以下意义:

(1)民营资本能够优化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引入民营资本是我国保险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民营资本在产权制度上的优势及我国保险业不合理的市场结构,都为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提供了较大空间。通过股本私募形成的民营资本参与的多元化股权结构,具有激励相容和自我约束等特点,这必将有利于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2)民营资本进入有利于完善市场体系。国有保险公司目前在中国保险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2002年,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分别占财产险和寿险市场份额的70%和56%,中国再保险公司仍然独占国内再保险市场。尽管新成立的股份制保险公司以其较快的发展速度和灵活的运营机制对保险业产生一定影响,但从市场结构上看这种影响还不明显。近几年中国保费收入增长较快,这正是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进入保险业的主要动因。目前民营成分较重的平安保险、新华人寿和华安保险占有23.4%的保险市场份额。按民营资本所拥有的公司相应权益计算,民营资本已占保费收入的7.4%,如果加上民营控股的民生人寿保险公司和东方人寿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这一比重应大大提高。

民营资本进入保险市场,将进一步推动保险业产权制度、保险技术、保险产品等方面的创新,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促进竞争并增强保险公司活力,有利于保险市场体系的完善。

(3)民营资本进入保险市场有利于提高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通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高,可以提高中国保险业的效率。民营资本对风险控制非常关注,有利于降低保险业风险和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从而促进健全的保险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和竞争力的提高。

目前,保险业应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的原则,为民营资本进入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要从产权制度和经营制度上彻底消除对民营资本的歧视,改革以往试点、组建、审批的做法,坚持市场化的进入原则。对民营资本进入保险市场可采取多种方式,例如,参与新设立的保险公司、受让保险公司国有股权、增资扩股时参股保险公司以及直接组建民营保险公司等等。

参考文献

篇(5)

1、提升工程总承包能力

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加快与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方式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承包市场,带动我国技术、机电设备及工程材料的出口,促进劳务输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工程总承包方式为未来建筑施工工程的发展方向,它将直接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策略及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和赢利能力。所谓工程总承包,顾名思义,就是把工程的设计、发包、施工的工作委托给一个公司全权负责。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是对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的进步,由“施工”越升为工程,“工程”二字扩大了“施工”的范围,这个扩大的范围就是设计与施工紧密相连的施工图设计部分,这是一个关节点。过去建筑施工的传统作业情况通常为: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无法与专业的建筑施工企业充分沟通,所做出的设计通常没有从施工的角度来加以考虑,往往发生所做出的设计不容易施工的情形;但是如果能够以工程总承包方式来做规划与设计,在设计阶段除了能将建筑、结构、机电、景观、灯光等设计做水平整合的外,更可让规划、设计、施工与维护等原本需要垂直作业的工项在设计阶段即能事先做好垂直整合,使工程能够规划的更完善,设计和施工准备得以同步进行。由于总承包公司有施工经验及技术,提早介入设计,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设计,并减少不同阶段衔接的时间,有助于大幅节省工期,工程质量与建筑施工成本也因施工单位的提早介入而能更加改善。工程总承包模式反映了市场专业化分工的必然趋势和业主规避风险的客观要求、必将得到业主和市场的认同,将成为未来建筑业的一种重要的承包模式。

1.1需要加强咨询服务、设计和融资功能建设

(1)咨询服务。工程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回收期长、涉及面广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增加咨询功能对施工企业打造总承包企业是非常必要的,它为承包商尽早参与项目提供了机会。

(2)设计。如果没有相应的设计能力,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总承包是不可能的。施工企业增加设计和咨询服务功能可以通过修改其组织结构,增加设计和咨询服务部门来实现。

(3)融资功能。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特别是承揽国际工程,需要企业具备很强的融资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也对企业如何建立宽泛的融资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建立健全适应工程总承包的管理体制

我国绝大多数施工企业在服务功能、组织结构、管理体系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工程总承包的要求。所以,施工企业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工程总承包组织结构形态,形成对接市场的运行机制,二是要建立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工作手册等方面都要健全并形成体系。

1.3完善基础工作,提高标准化程度

工程总承包更为重视的是总包协调和整合能力,对市场资源的掌握以及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是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核心能力。只有很高的标准化水平,才能保证企业高层能够对很大的管理幅度进行有效监控。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编码体系和定额体系是工程总承包企业基础竞争力的体现,这是施工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的必然选择。

1.4完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工程总承包要求企业对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的速度和广度大大加快,采用先进、实用和系统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进行总包管理是一项基本举措。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总承包企业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吸引和招聘社会上优秀人才的机制,完善企业内部培养制度,并形成长期性、根本性的解决人才的制度。培育高素质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

2、提高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过去建筑施工行业的工作环境给人脏乱的印象,而脏乱不仅会遮盖质量且会制造危险,因此,提供安全文明施工的工作环境是非常必要的,除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地现场发生事故的风险外,对提高施工质量与工作者的劳动条件,有显著的作用;再者,产品质量的优劣,与企业整体形象有极大的关系,尤其建筑施工质量的优劣更是会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财产保障,只有坚持“安全文明施工”与“质量”,才是建筑施工业基本的生存法则。

建筑施工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有两大要求:一是提供安全的环境。二是严禁不安全的动作。要拥有一个安全的建筑施工工作环境,首先需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文明施工规章制度与设施并落实要求,而要避免不安全的动作则要严格要求,对违反者予以严厉处罚,让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宁可多流一点汗、少流一点血”的道理。另外,加强工地现场文明施工,除了保持施工环境的整洁,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和良好操作环境外,还可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实践证明,良好的建筑施工环境,对施工效率提高可达15%.因此,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不仅无须额外花费成本,还可对降低成本支出。

要确保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方能保持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状况,持续改善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环境,并能预防事故的发生使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达到适时沟通、迅速应变的目的。另外安全文明施工的教育,应通过公司文化传达到每一个职工,使全体职工都具有安全文明施工的知识与意识,并赋予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绝对权力与责任,使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政策认真彻底落实。

3、不断创新与研发

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必须从创新与研发着手,才能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不断的创新,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创新与研发关系到企业的根本竞争力,良好的管理可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但要拉大与竞争者的差距则只有加强创新与研发。过去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投入创新与研发者较少,但在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下,对创新与研发较为重视的企业,就可显示出其竞争优势,充分发挥技术管理领先的经济价值。目前创新与研发的方向可朝自动化的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和工法创新着手。同时重视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加大科技进步的力度。主要是加强与研究机构及大专院校的联合,建立有效的科研转化体系,围绕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项目成本;在施工及设计项目上加大应用"四新"的力度,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将现有高校及科研单位的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用技术保持成本上的优势。为了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应加快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将技术服务、合作承包等作为国际引进的重点。

创新与研发最终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效益。

4、加强信息科技的应用

在信息科技发达的今日,各行业无不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以达到有效管理、快速沟通的目的。信息科技的运用可将信息准确快速的传递,可以即时有效沟通,大幅缩短以往文件传递所需要的冗长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信息系统可将人员和各类其它资源作最有效率的调度,充分的运用企业资源,进而大幅度提高自身竞争力与获利能力。

4.1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管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施工企业都使用了计算机进行办公管理,包括日常文件管理、财务管理、投标报价和标书的制作等,有的企业还建立有人员、材料等数据库,进行信息的采集和统计。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节约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促进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正规化。但这里仅仅是将计算机作为工具在使用,并没有体现出管理的功能。

4.2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

随着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出现了以下的趋势:

(1)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应用,主要包括费用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合同管理4个子系统,这是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最基础的应用。

(2)基于局域网(LAN)的工程项目管理。利用局域网和计算机,各个部门之间通过局域网进行信息交换,使项目管理者可以随时掌握工程进度,调配资源和人力,实现资源共享;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可以自动流动,效率得以提高。

4.3三维施工布置图的应用

所谓三维施工布置图,就是利用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将施工的构件和工序顺序立体的呈现出来,形成直观的图像,便于复杂工程的施工安排和配合。

一个建筑施工工地,可视为一个大型的现场生产及组装工厂,在任何时刻都有数十、甚至数百个工程项目同时进行。传统建筑施工管理模式是串联式的想法,将工程井然有序的一项一项完成,工期的快慢与否决定在单一项目的施工速度,以及前后工作的衔接。这种过时的建筑施工观念应予以改进,新一代的工序安排是平行化处理,或是重叠化、并联化,可大幅度节省施工时间。若要发挥同步工程的效益,就必须在施工组织时,经过严密的事先计划和周密安排,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土建、安装、装饰等工作的三维空间组织安排变得相当的重要,利用三维施工布置图,使得施工效果完全以图像展现,各工种与班组在施工时能有所依循,可同步作业。对水电配管而言,更可以通过三维施工布置图,布置出最佳配管线路,对管线质量提高与成本的降低,有显著效益。

4.4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

随着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普遍采用定单生产与全球化运作模式,此时企业需将资源予以整合,其中包括公司的人事、财务、物料、技术、信息、生产,并结合上下游企业成为完整的供应链模式,于是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应运而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可以使管理者随时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与绩效,提供及时性的整合及最佳企业流程来拟定策略并提出整合解决方案。ERP系统的使用除了与其它领域接轨外,最重要的是如何提供给管理者作资源应用的参考,而整合资源形成企业的优势,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系统或集成系统,它进行的信息管理是从总体出发,全面考虑,保证各种职能部门共享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度,保证数据的兼容性和一致性。信息依靠管理系统实现收集、分析、应用、共享;只有集中统一化,才能成为企业的可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不只是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只是工具、是硬件,关键是靠各类管理软件的支持。管理信息系统也不是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它是企业的神经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是每个企业都不能没有的分析决策系统,其重要职能是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流程化和现代化。

5、提高服务水平

任何产品都需有顾客消费,产品才会有市场需求,而任何企业想要达到持续发展,就必须研究如何让自己的产品满足顾客(业主)的需求,而提高服务水平就是使产品达到顾客满意的最佳手段。良好的服务必须以诚恳方式解决顾客投诉的问题,对于客户的反映,要承担责任,要及时处理。同时,检查自己让客户不满意的产品或流程,找出自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反馈以后的生产中,改进工作,以长期让用户满意为依据与准则。提高服务水平还在于在工程的进行过程中以用户目标为施工管理方向,做到维护用户利益的同时实现施工企业的长远利益。

对于建筑施工产品而言,质量可分为看得见的质量与看不见的质量,如何让顾客对看不见的质量有充分认知,是取得顾客认同的重要关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向业主进行汇报,包括例会、书面报告报表等,就属于服务的重要工作。工程汇报可满足顾客的四大权力:安全、被告知、选择和表达意见。通过汇报向业主说明施工情况可满足顾客被告知的权利,使业主了解其并认可所购买的产品(工程)的真实质量,及其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绝对可以符合安全的要求,而在工地会议中与业主交流,可使业主充分地表达意见,对建筑施工工作有进一步认知与认同,对施工的顺利进行有很大帮助。

6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面对严峻的挑战,提高产品质量是必经之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首先,需培养工程总承包能力,建立水平与垂直整合的模式与架构。再次,强化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高施工环境提高施工环境安全性与效率。再次,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与研发,从设计到施工,从工法到材料,从技术到管理,从空间到时间,都要进行研发创新,以提高竞争力。最后,需要提高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业主的提出问题,并将相关问题的解决反馈到工作中去。以上是未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所需努力的方向,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华夏,王宁。“入世”后中国建筑业国际工程承包中的信息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2):4-5。

篇(6)

关键词:指标体系;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一、 前言

旅游业是一个涉及食、住、行、游、娱、购等众多部门的综合性产业,其发展是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同时又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中,旅游产业已成为发展势头最猛、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2012年,中国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0亿人次,同比增长13.6%;国内旅游收入2.3万亿元,同比增长19.1%;中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00.3亿美元,同比增长3.2%;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高达4.8%,同比增长0.3%,旅游业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强劲的拉动作用。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普遍重视。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各自国内和国际旅游资源,发展本国旅游产业。然而,随着一些国家国内旅游投资市场的饱和,许多经营主体和投资机构开始逐步把投资重点转移到国际旅游市场上,使得旅游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中国作为重要的旅游经济消费市场之一,即要面临国际投资机构抢占中国市场的投资竞争,又要面临其它国家吸引和分散国内客流的压力,国际竞争环境十分险峻。因此,中国首先要认清自身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然后才能弥补不足全面提升,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本质性转变。

二、 旅游业竞争力

旅游业竞争力是经济环境竞争力、旅游核心竞争力、旅游企业运行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的综合反映。从研究对象来看,对于旅游业竞争力的研究可以分为企业层面、景区层面、城市层面、地区层面和国家层面。例如,邵金萍(2006)对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开展进行过研究。梅虎、朱金福和汪侠(2005)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顾客满意度角度对桂林等5个4A级景区的竞争力进行了测评,并分析了5个景区的优势与不足。王琪延和王湛春(2012)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93个地级以上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分析,通过综合比较,找出各类城市旅游发展的地位和策略。马晓龙和曹杏娟(201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竞争力水平进行定量评价,认为需要均衡协调各项要素才能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黄秀娟(2008)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研究了旅游资源对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并对北京和上海进行了实证分析。

但对于旅游业竞争力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地区层面,而在国家层面对旅游业竞争力的定量测评分析的研究文献却较少,而且这些研究都只是对某一时间截面数据的旅游业竞争力静态测量和评价,虽然取得了较好研究结果,但缺乏动态规律分析和区域市场研究。放眼整个世界,在交通便捷、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的今天,旅游业的国际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进行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发现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进而提升中国旅游业综合竞争力,促进中国旅游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 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代表性的原则,根据IMD国际竞争力理论,从旅游业竞争力内涵的四方面出发,采用对称性指标体系设计原理,确定了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4个二级指标, 12个三级指标,以及48项明细指标,前三级指标结构如图1所示。在明细指标选择过程中,为了减少区域人口和土地面积不等所带来的比较失真,本文在绝对数量对比的基础上兼顾相对数量对比,采用了很多人均、地均指标。

四、 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对比分析

1.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首先,利用公式(1)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单个指标在(0~100)范围内变化。对于逆向指标,即数值越小代表水平越高的指标,采用公式(2)进行处理。

rij=100×?椎(■)(1)

rij=100-100×?椎(■)(2)

然后,利用公式(3)进行三级等权汇总得到综合评价指数R的值。最后,按照综合评价指数R的数值大小对世界范围内4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排名比较分析。

R=■?撞4i=1?撞nii=1rij(3)

其中,i=1,…,4,表示二级指标;j=1,…,4,表示明细指标;ni为三级指标下明细指标个数;k=1,…,41,表示世界范围内41个国家和地区。

基础数据来源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2013年《世界竞争力年鉴》,它将世界银行等国家组织的数据和自身组织的全球企业调查数据进行了归类汇总和整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数据可比性问题。

2. 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水平。1995年~2012年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得分呈现波动形态。1995年~1998年得分逐渐上升,1998年受到暴雨自然灾害影响,1999开始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2001年时略有起色,但紧接着由于“非典”影响,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继续维持低迷态势,2006年起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开始稳步提升,2008年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影响使得旅游业国际竞争力产生剧烈波动,2012年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得分达到历史最大值46.30。从排名来看,在41个研究对象中,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排名一直处于中等偏后位置,1998年排名最高为23位,1995年排名最低为36位。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在全球41个研究对象中不具备绝对优势。

从1995年~2012年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四个二级指标得分情况可以看出,经济环境竞争力得分是逐渐上升的,2009年达到最大值64.66,排名变化范围为3~24,在41个研究对象中近几年排名都比较靠前,2012年排名第6。旅游产业竞争力得分呈现逐渐上升趋势,2006年达到最大值49.88,排名变化范围在18~32,排名在41个研究对象中处于中后等水平,2012年排名第25。旅游企业竞争力得分变化剧烈,得分变化范围为13.68~52.96,排名变化范围为20~38,在41个研究对象中处于中后等水平,2012年排名第27位。基础设施竞争力得分一直较低,得分变化范围为21.29~33.18,2012年得分为26.92,在41个研究对象中排名一直靠后,变化范围为30~37,2012年排名34位。总体而言,在4个二级指标中,中国在经济环境竞争力上相对具有优势,旅游产业竞争力上处于中后等水平,旅游企业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上处于劣势。

3. 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对比。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2010年人文发展报告》,本文所研究的41个国家和地区中,发达国家和地区有2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14个。

从1995年~2012年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平均得分变动平稳,一直处于50~60之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平均得分变动也比较平稳,一直处于30~40之间,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水平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其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在1995年、2005年、2008年三个年份低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平均水平外,其余时期均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平均水平,但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平均水平差异显著,一直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平均水平。

从1995年~2012年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4个二级指标得分情况可以看出,1995年~2012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环境竞争力平均水平没有太大波动,变化平稳,呈现略微降低趋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环境竞争力平均水平,在1995年~2008年间没有太大变化,但2009年显著加快增长,并在2011年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持平,2012年超过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整体明显呈现上升发展趋势。中国经济环境竞争力水平,除1995年和1996年外,一直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可见经济环境竞争力不是造成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三者之间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存在显著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1995年~2012年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平均水平变动都很平稳,并且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国的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则是逐渐提升,从1995年处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平均水平逐渐发展到2006年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平均水平,并一直保持至今。1995年~2012年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企业竞争力平均得分稳定,没有大幅波动变化,一直处于50~60之间。1995年~1999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旅游企业竞争力平均得分是不断下降的,2000年之后开始稳步上升,但始终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旅游企业竞争力总体波动变化剧烈,除1997年~2001年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外,其他年份均大幅度低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在41个研究对象中,中国旅游企业竞争力长期处于劣势地位。1995年~2012年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竞争力平均水平变动都很平稳,且两者差异显著。中国基础设施竞争力一直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竞争力平均水平上下震动,没有较大区别。

近期数据对于当今发展更具借鉴价值,并且2009年~2012年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中的48项明细指标数据齐备。通过计算可以看到,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近四年平均值为44,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55,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40。

从2009年~2012年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4个二级指标的均值情况可以看出,在经济环境竞争力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平均得分为49、49、61,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很重视自身经济建设,中国在经济环境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领先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在旅游产业竞争力方面,中国平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且三者差距不大。在旅游企业竞争力方面,中国平均得分36,低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得分45,更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得分54,中国旅游企业竞争力低下,竞争劣势明显。在基础设施竞争力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得分63,远远高于中国的31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27,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竞争力优势显著。

五、 结论

运用所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出版的2013年《世界竞争力年鉴》数据,对1995年~2012年世界范围内41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得到如下结论:

(1)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排名一直处于中后等位置,中国旅游业竞争力在全球41个研究对象中不具备优势。在二级指标中,经济环境竞争力较有优势,旅游产业竞争力处于中后等水平,旅游企业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处于劣势。

(2)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一直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除个别年份外一直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在旅游业国际竞争力二级指标中,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三者差异最大最显著的是旅游企业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而其它两项虽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均值都是最高的,但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的差异较小,不是影响旅游业竞争力的最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邵金萍.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生产力研究,2006,(12):235-237.

2. 梅虎,朱金福,汪侠.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旅游景区顾客满意度测评研究.旅游科学,2005,19(5):27-32.

3. 王琪延,王湛春.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统计研究,2012,29(7):49-53.

4. 马晓龙,曹杏娟.省域旅游竞争力的空间格局与形成机理研究.旅游科学,2013,27(2):14-23.

5. 黄秀娟.旅游资源影响国际旅游竞争力的经济分析.资源科学,2008,30(11):1768-1775.

6. 刘名俭,邹丽君.基于TTCI的中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经济地理,2011,31(3):518-522.

7. 吴翌琳.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和分析研究――基于IMD的数据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19-136,142.

8. 史春云,张捷,朱传耿,周章,杨.基于WTTC数据库的旅游竞争力测度与分析.经济地理,2006,26(2):326-330.

9. 孙洁.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初探――上海与发达地区的比较.社会科学家,2005,115(5):133-135.

10. 朱应皋,万绪才.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人文地理,2005,20(1):57-61.

11. 彭永祥.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陕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0.

12.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1.

13. 耿建明.中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竞争机制及企业竞争策略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0.

14. 陈德金.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11.

15. 林士奇.领导力、经营战略与组织绩效关系之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2011.

16. 张安富.合并型多校区大学融合过程中的管理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4.

17. 徐姝.企业业务外包战略运作体系与方法研究.中南大学学位论文,2004.

18. 侯仁勇.中部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5.

19. 左继宏.区域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5.

20. 黄秀娟,黄福才.竞争力评价与福建省国际旅行社业竞争力.商业研究,2007,(7).

21. 薄湘平,易银飞.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商业研究,2007,(12).

22. 南剑飞,李蔚.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商业研究,2008,(12).

23. 梅燕.发展低碳旅游五大措施.商业研究,2010,(9).

24. 付检新,彭学强.论业务外包对我国饭店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经济社会公共数据的空间统计样本数据开发及应用研究”(项目号:11&ZD157),项目负责人:赵彦云。

篇(7)

关键词:竞争力;旅游企业;安徽省

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分布广,在区位上承东启西。可是安徽旅游事业发展态势问题颇多,正如副省长文海英所概括的“两个不相适应”[1]:一是旅游发展的成绩与安徽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相适应,二是旅游发展的态势与兄弟省、市竞相发展的势头不相适应的问题。本文从旅游企业入手,分析安徽省旅游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态势及其竞争力的表现,并以此为基础,试图找寻问题的症结,找出提升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对策。论文百事通目前,在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上,李正中、韩智勇(2001)介绍了企业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和发展[2];邹宏霞(2004)认为,知识的创新、人力资源的把握和企业文化的架构才是企业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3];谭丽林(2005)结合了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了当前旅游企业的竞争环境,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策略[4];邱慧(2006)认为,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向内挖掘企业潜力两方面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梁赫(2006)则认为,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6];高航(2008)认为,企业除了追求经济,还应该在“社会责任”(CSR)上保持自己的竞争力[7]。在以安徽省旅游企业为案例的研究中,评价上多以“小、散、弱、差”为主,如汪德根、刘昌雪(2002)通过对安徽省的旅游涉外饭店市场竞争力的研究,发现安徽省旅游涉外饭店竞争不足和过度竞争同时存在的现状[8];闻飞(2005)等人通过省域旅游企业综合实力的对比,得出了安徽省旅游企业的综合实力在全国位于第三集团的位置[9]。

一、企业竞争力

谈起企业竞争力,目前国内多用普拉哈拉德与哈默(PraharadandHamel)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和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的竞争战略理论等来对企业进行竞争力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开创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中,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10]。一项竞争力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以下三种特性:(1)客户有用性,即对客户有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用户提供超过其他企业的更多的使用价值,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满足用户需要,同时能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有更高的劳动效率、更低产品成本,实现企业价值观最大化;(2)独特性。如果企业专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通过努力可以很快建立或超越,它就很难给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了;(3)延展性。应该能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对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核心竞争力有从“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的延展过程。

二、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

(一)安徽省旅游企业现状

旅行社和旅游饭店是衡量旅游企业发展程度的有力工具。以旅行社和旅游饭店为例,安徽省旅游事业近20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如表1所示,近年来安徽省旅行社数量大幅增加,旅游饭店不仅在数量上增长较快,而且在星级标准上呈多元化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的需求。截至2008年9月,安徽省共拥有星级饭店431家:五星5家、四星63家、三星156家、二星194家、一星13家。其中四五星高级饭店的比例仅为15.8%,呈现出明显的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饭店结构。

目前,安徽省大部分旅游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可能因素主要是旅游相关产业的进入壁垒低、行业限制小和技术含量不高。由中国国情所决定企业竞争力制度因素较为重要(包括企业产权制度、现代管理制度等),而安徽省现代旅游企业、旅游行业组织尚未全面建立,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大集团,上市公司只有一家(黄山旅游集团),大部分旅游企业规模较小,更不要说企业的品牌效应。产业投资主体又以国有资本为主,许多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致使资本扩张与合并,企业兼并与联合存在困难。在安徽旅游发展中,旅游企业的牵动作用和招徕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如果仅仅单方面从数量上及时间段上看安徽的旅游企业的发展,无疑进步明显。但是如果从微观上、从区域上看,问题又突显出来。根据闻飞等人通过指标计算得出:“安徽旅游企业综合实力位于全国第25位,居第三集团中列,不但在全国31个省(市、区)旅游企业中排名落后,而且在中部地区排名中也偏后(中部8省中名列第7位)”[9]。很直观的反映了在整个国家区域中,安徽省旅游企业所处的竞争劣势位置,揭示了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差距,表明了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是相对薄弱的。为了更直观的反映差距,把比较区域缩小,把安徽放系更为紧密的长三角旅游圈(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再来对比安徽旅游企业的竞争实力。如表2和表3所示,通过分析各省市星级饭店的数量、平均客房出租率、旅行社数量以及全国百强旅行社数量等指标,可以看出长三角旅游圈内各省市旅游企业发展并不均衡。浙江省的星级饭店数量最多,平均客房出租率最高;而江苏省国际国内旅行社数量最多;上海市拥有的五星级饭店数量和全国百强社数量最多,而安徽不仅星级饭店数量比江浙沪三省市少,2004年全国百强社排名两省也没有一家旅行社入围(双百强评选包括营业收入、毛利润、入境旅游外联人天、接待人天、实缴税金、外汇结汇等六项主要经营指标考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安徽省旅行社在经营上以及安徽旅游业整体大环境上存在的问题,也反映出安徽省旅游企业的总体规模与经营水平在大长三角旅游圈内处于竞争劣势状态,直接影响到安徽省的旅游经济发展。

三、提升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内部培育企业竞争力

内部培育,即依照核心竞争力和公司战略的要求来对资源进行配置,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建立内在的核心竞争力。

1.建立自身品牌

安徽省目前还没有创立出一个品牌饭店,更不要说品牌饭店集团;国际旅行社已经数年未能进入全国百强;旅游景区也只有黄山勉强称得上走向世界,但仍然被旅游界称为“中国的热点、东亚与东南亚的温点、欧美的冷点”。品牌是最典型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众所周知,旅游是一项体验型的活动,旅游企业输出的是旅游服务,其服务对象多是那些注重体验、注重精神享受的客户。因此,为了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要,就必须提供具有品质的服务。

2.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缺少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是导致旅游企业恶性竞争的关键[8]。国内外实践都证明,创造了企业80%价值的是只占职工总数20%的核心人才,即中高级管理与技术人员。安徽省旅游企业在相当程度地上存在着“孔雀东南飞”的问题。“中专生最好、大专生勉强、本科生靠不住、研究生用不上”的观念一直存在于多数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人才的缺乏必然导致管理的落后、观念的陈旧,也必然影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因此,安徽省旅游企业应主动培养有志于旅游事业的中高级人才,让他们尽快成为管理层的主力军。3.企业文化

旅游企业是以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内核。这里所指的企业文化包括管理方式、营销战略等。它深深地渗透在企业的管理体系当中,是其他企业无法学习和模仿应用到自身企业的。良好的企业文化为旅游企业创造出信誉、名牌、知名度等无形资产,给旅游企业注入生命活力。因此,企业文化成了促进旅游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长久化的根基。

(二)外部获得企业竞争力

内部培育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速度相对较慢,并且还要受到企业自身资源等条件限制。相比之下,通过外部获得企业所需的竞争力要素,则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即可完成。

1.旅游企业重组

旅游企业重组后可更为有效地整合外部资源,通过剥离一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相关不大的资产,集中有限资本构建更强大的新的核心竞争力,使旅游企业形成新的增长点,获得1+1>2的经济效应。值得注意的是,旅游企业在重组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竞争力要素,而不是短期的财务利益,财务利益固然不可忽视,但竞争力要素对旅游企业重组后的长远发展则更有意义。目前,由于受2008年自然灾害及金融危机等多因素的影响,安徽省部分中小旅行社业绩下滑已是公开的秘密,从另一方面看,经过市场的洗礼后,旅行社重组洗牌的时机已到。

2.旅游企业集团化

在安徽目前已有的三大旅游集团: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旅游集团和九华山旅游集团。这其中,仅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其经营业绩在全国21家旅游类上市公司中仅位居中等,其余两大集团竞争力则更为有限。集团化经营可以对旅游企业实行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以规模求效益,是旅游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积极意义在于:(1)集团化经营将交易成本内在化,能获得高的规模经济效益;(2)有助于实现专业化经营,从而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其不足,形成优势互补,优化产业结构;(3)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旅游集团在体制改革集团组建过程中,可通过发行股票向社会募集大量闲散资金;(4)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旅游产品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建立旅游企业的新形象,有利于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新晨

3.旅游企业战略联盟

市场除了竞争以外,还有合作。企业为了生存,要靠竞争来合作,通过合作来竞争。通过与相关旅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互补资源,加快旅游企业对服务、技术和有形资源等各种竞争力要素的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如旅游社的销售网络是饭店企业难以比拟的,营销能力薄弱的饭店企业与之联盟,不仅获得营销渠道,还可以共享市场,因而形成了比原有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复合核心竞争力,并将给旅游企业带来可观的回报。在安徽省政府推进“两山一湖”联动开发的形势下,黄山旅游股份公司和九华山旅游集团就应开展合作,在联合促销、联动开发旅游线路上相互配合,实现“双赢”[9]。

参考文献:

[1]文海英.努力推进安徽旅游业奋力崛起[N].安徽日报,2005-06-28.

[2]李正中,韩智勇.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及内涵[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7):54-56.

[3]邹宏霞.对增强我国旅游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湖湘论坛,2004,(6):70-71.

[4]谭丽林.论旅游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J].学术论坛,2005,(11):84-87.

[5]邱慧.浅议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3):121-123.

[6]梁赫.论旅游服务质量是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以浙江旅游为例[J].集团经济研究,2006,(7):57-59.

[7]高航.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竞争力[J].理论界,2008,(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