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1 08:44: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护士毕业设计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学生,护理;毕业论文;质量,控制
要求本科护理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学生专业水平、操作技能、社会实践的综合和自我检验,是各门课程考试所不能代替的一种考核方式[1],也是检验学生创新能力高低的一种手段。为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我院首次对护理本科毕业生实施毕业论文撰写、评审和答辩。通过专家的评审、学生的答辩,发现很多学生对论文的写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现就其质量作以下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右江民族医学院2006届护理本科毕业生共有85人均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并按规定参加了答辩。
1.2 成绩评定办法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制定。毕业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答辩小组评分三部分组成,比例分别为3∶2∶5。
1.2.1 论文指导教师评分成绩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成绩,占综合成绩的30%。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共五个等级。
共同要求如下:论文具有统一的书写格式和语言规范,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已由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2]进行写作。分级标准:①优秀(90分以上):论文选题明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医疗工作或学术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独到性与现实性,并有一定的新意;论文中心论点突出,论据充足,论证过程逻辑性强,文章结构合理,表述流畅,层次清楚。②良好(80~89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论文选题明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医疗问题;论文中心突出,论据较充足,论据过程较有逻辑性,文章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表述流畅。③中等(70~79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较明确,分析比较深入;论文选题较明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医疗问题;论文中心较突出,论据较充足,论据过程较有逻辑性,文章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表述流畅。④及格(60~69分):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欠充实,论文的论点较明确,尚能联系实际医疗工作;论文资料尚充足、具体,但比较陈旧,缺乏新意,论证不够充分,缺乏说服力,文章有一定的条理,文字尚通顺。⑤不及格(60分以下):论文选题不当,缺乏中心思想和论述主线,结构混乱,层次混淆不清,无逻辑性,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论文抄袭他人文章、成果、著作,或直接摘自网络文章。
1.2.2 评阅成绩 这部分成绩由论文答辩小组成员给出。论文答辩小组成员对指导教师的初评成绩做再度评审,以确认成绩的合理性和真实性,该部分成绩占综合成绩的20%。
评审成绩的主要依据和条件有:选题是否恰当,论文主题是否明确,结构是否合理,表述是否流畅;选用资料是否恰当、充分,是否具有代表性;论述的逻辑是否合理;对初评成绩的认可程度如何。
1.2.3 答辩成绩 经过口头答辩,由答辩小组成员根据学生的具体答辩情况给出成绩,并写出具体的答辩意见,这部分成绩占综合成绩的50%。
优:论文答辩中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思路敏捷,重点突出,言简意赅。
良:论文答辩中能够较好地回答问题,并对论文中表述不到位处加以补充。
中等:论文答辩中尚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
及格:论文答辩中基本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
不及格:论文答辩中不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
1.3 问卷调查 本次共发放问卷调查8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为100%。问卷调查内容,见表1。
2 结果
2.1 论文类型 本组85篇论文资料中,基础研究类课题5篇,占论文总数5.88%,其余为护理经验介绍、护理体会等共80篇,占论文总数94.12%。
2.2 格式存在的问题 见表2。
2.3 评审结果 见表3。
表1 2006届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问卷调查内容(略)
表2 2006届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书写格式不规范(略)
表3 2006届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分布情况(略)
2.4 问卷调查情况 85人共有70人注意到了论文的标准格式;有68位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论文提出了修改建议,其中建议修改论文内容的有57人次,建议修改格式的有23人次;有30人在学校时参加了科研论文写作的课程学习,15人在学校参加了讲座的学习;仅有12人认为答辩时专家的问题尖锐;75人认为通过答辩将对今后的科研论文写作有促进作用;从论文的设计到完成有4人用了近1年的时间,有2人仅用了10天就完成了从资料的收集到完稿的整个过程;只有36篇有老师参与了论文的设计;指导教师有副主任护师6人,主管护师31人,护师32人,护士14人,其他2人。
3 质量问题分析
3.1 低分原因 本组资料中优秀论文较少,仅占7.06%;中等的比例相对较大,占45.88%;及格占15.29%。得分较低的论文主要有以下原因:①简单的经验介绍或总结。由于学生平时积累不够,对理论性的问题钻研不够深入,因而在分析现实的具体问题时,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使得文章缺乏深度,整篇文章泛泛而谈。②虎头蛇尾。即题目大内容小,有的主题包含两个或多个中心,导致论文内容重心不明确,严重影响了论文质量。③存在抄袭现象。虽然不敢整篇抄袭,但有明显的摘录几篇他人同类文章的内容拼凑加工而成,这无论在哪一部分的评分中都大打折扣。④重视不够。有的学生只是把它当作一次较大的作业来对待,用十天或十几天就很快完成,应付了事。⑤答辩准备不充分。答辩前没有对所写的论文相关的文献进行仔细查阅,没有预见到答辩时专家可能提及的问题,以致答辩时茫然无措。
3.2 存在的问题
3.2.1 格式不规范 从表2中看出,共有51人次格式存在缺陷。问卷调查中,虽然有70人承认自己在查阅文献资料时注意到了论文的标准格式,但真正在自己撰写时却疏忽了各个层次、段落的规范格式。引用参考文献的方括号在文中没有按要求放右上角,计量单位不规范,图表不形象直观,不能正确绘制统计图、三线表,参考文献的标点使用混淆不清等等。
3.2.2 论文准备不充分 主要表现在:①学院没有明确说明本组学生在下临床实习时要求写毕业论文,以致很多学生在心里上没有任何准备。在实习的最后三个月,学校才下通知要求护理本科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大部分学生才开始着手准备,因而有创新性的论文很少,护理经验介绍、护理体会的论文占了大部分的比例是不言而喻了,也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少部分学生有意识参与科研活动,所以他们一到临床,就主动要求带教老师从选题、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各方面进行指导,这些学生的论文花的时间近乎一年,均为科研方面的论文,完成得也比较满意。②毕业生就业的冲击。本组论文准备时间正是学生求职择业高峰,为了找到接收单位,很多学生将毕业论文放到了次要地位;对于已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来说,普遍认为毕业论文对将来就业已经影响不大,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写作,很多用人单位也要求已签订或意向签订工作单位的学生提前上岗,致使这些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抱着通过就行的想法对待,其完成的论文质量可想而知了[3]。论文的资料准备,论文中论点与中心思想的阐发主要来源于丰富的数据、实例的说明与支撑[4],但本组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缺乏数据的支持、实例的佐证,特别是各种说服力强的资料。
3.2.3 指导教师投入精力不足 本组的指导教师几乎是从事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这些教师不但工作任务繁重,还要照顾家庭,对指导学生的写作有一种顾不过来的感觉,显得精力不够。当然也有部分指导老师责任心不强,没有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从论文的形式和文字上作一般性的指导。
3.2.4 指导教师资历不够 从问卷中得知本组指导教师中,副主任护师6人,主管护师31人,护师32人,护士14人,其他2人。资历较高的副主任护师和主管护师占的比例不足一半,而护士作为指导教师的人数却为数不少。作为低资历的护士,连自己也难写好专业论文,怎么能去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呢?按规定,护士和护师是没有资格当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而校方或院方却没有加以管理和控制,致使一些学生在自己写好初稿之后随便请本专业的人员作些指点,这些人员不知不觉之中被冒充了他们的指导教师就事出有因了。
4 讨论
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高低,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能力,从更深层次分析,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却是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校风学风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5]。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毕业论文(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抓起,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因此学校必须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4.1 把好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关 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开端,教师出什么题目,学生选什么题目,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师生都要高度重视毕业论文的选题。只有学生对选题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好奇心和进取心,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就有可能做到创新。本组中有5名学生因为对科研产生兴趣,他们从始至终利用实习的空余时间投入研究,论文具有创新性,质量也较高。
4.2 把好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关 毕业论文(设计)的任务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的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总体规划,相当于工程中的设计图,对毕业论文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务书必须明确规定本课题要完成的任务和需达到的目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写作规范,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参考文献目录,具体时间安排(包括开题报告完成时间、初稿和定稿的时间、答辩时间、约定指导学生的时间安排以及联系方式等)[6]。
4.3 把好制定试验(调研)方案关 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完成。指导老师要负责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及信息,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类、分析,制定好可行性方案,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理清线路。
4.4 把好试验(调研)关 试验(调研)是实施试验(调研)方案,为毕业论文(设计)取得第一手材料的重要环节。学生应注意收集相关的数据、实例,归类记录清楚,为论文的写作作好准备。
4.5 把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关 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是对整个专业思维的物化,也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关,对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意义重大。写作前应对学生进行一次写作格式标准化教育,使其格式与国际化接轨。指导教师要负责指导学生按规范格式进行写作;初稿完成后,指导教师应认真审阅,对论文的规范格式、理论观点、实践意义、论点论据、结构布局、语言润色等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指导,使论文达到格式规范、观点正确,论据充实,条理清楚,数据统计方法适当,文字书写正确、表述流畅。
4.6 把好毕业论文的答辩与成绩评定关 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必须进行答辩,而且答辩前才给学生10min时间对答辩问题作准备,专家提出问题后学生要立即回答。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事先就自己所写的论文及相关问题作广泛的思考和准备,并注意培养自信心,减少不必要的紧张[7]。成绩的评定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避免指导教师作为答辩专家。杜绝答辩流于形式,对不合格的论文,限期修改后再答辩。
4.7 把好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关 加强和完善管理,一是调整毕业论文的准备及撰写时间,避免与求职择业时间冲突;二是对指导教师的管理上,应安排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并对他们作论文各个阶段的具体责任做出明确要求,还应将教师在指导论文写作中付出的劳动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量;三是实行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中期检查制度,检查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抽查指导教师的指导记录等;四是建立奖惩激励制度,对优秀毕业论文给予表彰,推荐发表,并作为评选优秀毕业生的评定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美萍.电大护生毕业论文问题分析与对策[J].现代护理, 2006,12(14):1353.
[2] 国家标准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
[3] 陆富彬.对教学应用型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考[J].高教研究,2006,10:59.
[4] 刘振军,张君维,赵志伟.高师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8(5):125.
[5] 叶志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力求“五位一体”[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18(3):108.
[6] 叶志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力求“五位一体”[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18(3):110.
对护生来说,临床实习是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他们从学校的理论学习走向工作岗位参加实践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必经的途径是将护生理论和护理的实践相互结合,对自己在护生工作中的实际工作能力进行培养,并通过这种锻炼,实现自己的专业化角色转换,这个过程也是关系到他们成为一名合格护士的重要环节。这个关口对于他们以后工作中的态度、工作作风、个人素质等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结合临床护理实践,谈谈有关临床护理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看法。
一、进行有效教学设置,判断评估能力
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设置不仅应理论联系实际,更应保证课程能反映当前医学发展的趋势,注意社区和公众的要求。如对高血压病人,不仅要求护生在临床上学会如何护理,更重要的是做好健康宣教,这一课题设置就反映了公众的要求。在临床教学中很多护生都希望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临床上较新的知识,因为教科书上的知识比较经典,但也缺乏个体性。所以,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带教老师应具备评估判断能力,特别是目前临床教学中,中专、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各个层次并存,所具备能力也不一样。即使是相同学历的学生其所具备的能力也不一样,例如,当前我国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中有4种能力要求,即临床护理能力、临床教学能力、护理管理能力和护理科研能力,而除研究生培养之外,还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临床带教老师必须具备很好的教学设置及评估判断能力。
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学方法,目前以问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很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提出问题—自学—讨论—回答—解疑。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费时多,压力大,但是强调从问题着手,学生需要探索的是那些他们要知道的知识,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是一种探索式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对于一个病例的讨论,不仅要具备生物医学知识,还涉及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学科,要求学生有广阔的知识面,深刻理解和创新思维,又要有一定的表达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好的挖掘。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管理
对实习生来说,他们的组织纪律教育需要加强,需要他们自觉遵守院方制定的各项管理规定和请销假制度。并且,院方需要每周不定期地安排到各病区的调查,了解实习生中各种实习表现,了解他们能否遵守规章制度,同时在每轮实习生出科室的时候,安排综合考评实习生,并且向护理部上交这些评价。在实习结束之后,护理部需要根据这些科室做出考评评价,再综合考虑实习生平时落实规章制度的情况和考核情况,综合给予每个实习生合理的评价。全体实习生会议需要每月召开一次,使得实习生在实习工作中的思想和工作生活能够被及时了解,并向实习生征求他们对院方的教学工作是否存在着意见,是否需要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四、提高学生尽快社会化的能力
在临床教学中,学生一旦穿上整洁的护理服,就代表着护士形象,虽然还是一名学生,但也是一名护士。带教老师在学生的角色冲突中应起协调作用,这就是促进学生发展和社会化能力起点。学生在刚接触病人时,会感到很紧张,有时甚至站在病人面前不知从何说起。此时,带教老师可以给学生示范怎样和病人打招呼,怎样介绍自己,如何与病人交流、收集资料,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学生如何去做。当学生的护理得到病人肯定和赞扬时,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带教老师要善于观察并利用社会价值对护生护理观的影响,进行正面引导。特别在实习后期护生对护理工作有了较深刻理解时,在大专、本科生中相互比较会有一种心理差距,有些学生会有一种失落感,面临择业时,护生又会有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这时作为带教老师应做好就业指导及价值取向的带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使其尽快社会化。
五、培养学生改革和科研能力
以往思想教育中强调不怕脏、不怕累,忽略了科学管理,现代医学观点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注意保护病人、保护环境和自我保护。例如,目前造成院内感染的很多疾病是经过医务人员的手进行传播的,在教育中,我们要强调护理人员操作中洗手、戴手套的必要性,这就是教学观念的转变。目前,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中均要求进行毕业设计及论文答辩,这就对临床带教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临床带教老师应不断总结经验,掌握科研及学术研究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指导论文选题,论证科研设计的可行性方案和价值,激发学生的科研意识。
六、重视实习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专业建设;卫生高职;外适型;行业化
作者简介:陈国忠(1970-),男,江台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重点项目“新医改视阈下以社区就业为导向的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1JSJG099;主持人:陈国忠)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5-0060-0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1]高等教育中“专业”不仅体现为依据学术门类或职业门类的划分将课程进行组合而成的不同专门化领域,还是学校教育教学结构中的基本单元。在教育大众化阶段,高职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加快专业建设既是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更是各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盐城卫院)自2005年升格以来,始终坚持卫生行业之本色,在差异化和特色化的发展战略指引下,通过强化专业建设,在做大做强优势专业同时,带动相关专业改革,使学校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一、专业设置行业化
合理设置与整合专业是加快专业建设的起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保专业贴近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确保学生高质量就业。为此,高职院校应主动、深入调查劳动市场,在充分探讨社会分工、职业及学科分发展特点基础上,行业化、特色化地设置与整合专业,保证各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学校举办的专业是具有良好就业前景的。相比其他高职院校,卫生类高职院校的最大优势就在其行业特色上,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优势是专业建设的保证。
盐城卫院从初期的护理、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和康复治疗技术4个专业,发展至当前21个专业,与其他高职院校类似,近年来也经历了专业快速扩充过程,但在此发展过程中,新增专业没有一个离开“医药卫生”领域。学校在申报新专业之初,优先考虑了行业需求、行业可利用人才与设备资源。如在原有的药学专业基础上,拓展形成了药物制剂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中药等药品类专业群,以满足药品生产、经营、使用产业链的需求。
二、人才培养外适化
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是专业建设的关键,而外适化的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必然方向。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质量观经历了由政府主导的一元化、外适化和内适化等三个主要阶段。其中,人才培养外适化指的是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应以满足国家、社会及用人单位需要为主要目的[2],这集中体现了社会本位价值观。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外部需要,就是合格的人才,这种高教人才培养观念从“质的规定”向“合需要性”的转变,顺应了当前教育大众化的需求。与学术研究型,甚至应用型本科院校相比,国内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受限于办学层次、学制、生源等诸多方面,尚不具备以内适化模式培养人才,因而,在专业建设中坚守外适化人才培养模式,力求满足“主体需要”,即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社会适应性等,是当前高职院校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
盐城卫院是江苏省卫生厅直属的三所卫生职业院校之一,也是苏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卫生高职院校,在地缘上具有显性特色,即地处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需与另两所地处苏南的同类院校竞争发展。经过综合考查与分析,盐城卫院确立了“立足苏北、面向基层、服务江苏、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并自1997年开始就与基层社区及乡镇医院合作,成功探索出“教育—实践—服务”相结合的外适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我校独具特色地提出了“争做全国乡镇、社区卫生人才培养领跑者”的目标,这就为学校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外适化指明了方向。多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家长满意、市场首肯、社会青睐”的高素质技能型卫生专门人才,毕业生广布苏北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
三、课程建设创新化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核心。教育部在《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3]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在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调整、课时安排与课程序化、任课教师选聘与培养等,其目的是确保开设课程的教学质量,及其在人才培养中起到应有的重要作用。在课程建设中,教师的选聘是重中之重,因为教师是特定课程的直接管理者,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决定性影响。课程教学改革是课程建设的一个主要方面,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的改革上。高职院校教学内容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全面性,即强调学生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全面发展,注重职业素养的养成。二是行业性,即以特定行业企业的标准作为检验高职教育教学的首要标准,注重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与行业标准的融合。三是时代性,即课程教学应瞄准行业、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主动吸纳新知识、新技术,保证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能够紧跟行业、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四是一体性,即高职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作用,突出实践的主导地位,做到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与实训一体化发展。教学手段的改革则是指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选择最能满足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手段,而不仅仅是课堂教学与车间实习相结合的传统方式。教学评价则是教学创新的另一重要之处。通过合理设置并围绕教学目标,开发能够体现全面性、客观性、行业性的评价标准,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如笔试、口试、论文写作、实践操作等,强化对职业能力的评价。
我院在课程建设上大胆创新,采取的部分重要举措主要有:
(一)评估整合课程。学院聘请了行政管理部门及医药行业的专家与校内各专业教授一起对开设所有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定位进行了整合性评估,并论证修改了课程的开设序列和学时分配,突出“主干课程”与“能力培养”两重点,这就保证了学院开设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二)选聘最优教师。学院在一如既往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的基础上,注重聘请行业专家走进课堂。通过深化校院合作的方式,使许多行业专家在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同时,面向学生开设了许多专业课程,获得了良好效果。护理专业作为本校重点建设专业,主干课程均由本校教师与医院护师共同负责建设,通过课程落实到指定教师的方式,强化课程建设质量,建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课程。如我校开设的《精神科护理》课程即由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蔡琳护士长与我校教师共同负责讲授,在选用知名获奖教材的同时,注重校本教材的开发与案例教学,现已成为本院教学创新的一个典范。
(三)开发适用教材。高职院校课程建设面临的一个很大挑战在于适用教材的选择。国内市场上,有着诸多相关专业课程教材,然而,其中之绝大多数为面向本科生或更高层次学生编写而成,对部分高职院校可能并不完全适用。本校在“理论够用,强化实践”理念指导下,注重按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与行业专家合作的方式开发各专业适合本校教学需求的、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项目化教材,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突出实践教学。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即实践教学质量。盐城卫院通过完善学院与医院、医药企业等共建、共管实训基地,加大了对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充分发挥了这些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如通过校院、校企共建而成的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院中校”、药学专业“校中店”、药物制剂专业的“厂中校”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校中厂”等均在实践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师资建设多样化
师资力量是高等院校发展的动力源,也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条件和先决因素。高职院校对执教教师具有“双师”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双职称”、“双证书”等方面,更重要的是个体具有“双师素质”。[4]教学团队建设是师资建设的重点,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个体能力不足并拓展教研深度和广度。由于发展历程的限制,高职院校高质量的教学团队仅靠校内教师难以建成,除了加强现有教师培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外,高职院校强化校企合作、深化产学研合作等是师资建设的可采取的主要方式。
我院通过多手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保证了专业建设的质量。首先,制定《专业建设“双带头人”选拔、聘任与管理办法》,每个专业选聘一名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双师型”教师为专业带头人,同时学院每个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专业选聘1名医院(企业)一线的行业专家,担任兼职的专业带头人。定期组织“双带头人”一起参加国内外的考察、学习和培训,建立兼职带头人每月定期参加专业建设研讨、参与课程教学、指导青年教师实践教学的制度,促进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课程改革深化。
其次,加强专、兼职教师“双向流动”。本校出台相关政策,促使校内中青年教师深入医院、药厂一线,参与相关医疗、护理和研发、生产工作,在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强化其专业认知;与此同时,本校还聘请了众多来自医药领域的知名专家投身于培养方案论证、专业课程教学、实训指导和校本课程开发等工作,正是这类“双向流动”保证了本校专业建设的行业化和特色化。
五、质量评价多元化
教学质量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潜在价值做出的判断,既是教育教学质量自我检查和调节的基本手段,也是加快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国内高职院校基本都已经建立起较完善的校内质量评价体系,成立了独立的教育教学评估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评价结果的科学与有效。然而,尽管校内评估及教务部门都能及时、客观地处理对教学秩序、事故处理等,但对实践性教学、实训与实习、非书面考核等教学内容和手段的评价仍存在较大漏洞。改进评价内容和方法,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价,建立起多元化的、校内外相结合的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高职教育的实际,从而保障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和有效。
盐城卫院在专业建设探索中高度重视质量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建设,注重过程评价和社会评价指标的引入,并以此作为约束和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和促进学校发展的主要力量。本校一方面,更加规范校内评价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教育教学督导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系部教学工作评估实施办法》和《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另一方面,引入行业专家、企业参与办学和评价过程,使得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更加全面。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本校在传统注重理论知识评价的基础上,对实践操作部分评价依托行业和企业进行,充分利用了企业具有的高职院校不具备的设备、实训师资、技术规范等。同时,通过引入社会第三方评价,委托麦可思HR公司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与评价,制定了《人才培养总体质量标准》、《理论及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涉及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教学、考试、毕业设计等环节均制定了质量标准,明确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通过日常管理有效促进了良好教风与学风的形成。
盐城卫院围绕行业需求加快专业建设,所开设的专业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效果显著,近年来,在卫生教育领域影响力与日俱增,现已成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各专业更是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认可,连续三年,盐城卫院招生与录取分数线均居苏北地区高职院校之首,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参考文献:
[1][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