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道路桥梁毕业总结

道路桥梁毕业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09 11:56:1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道路桥梁毕业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道路桥梁毕业总结

篇(1)

关键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74-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况,一方面表现在城镇化建设中高层建筑物的建设,另一方面表现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土木建筑工程,如道路(包括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港口、码头等工程。与之相呼应,我国相关领域专业的高等教育也出现了迅速发展的事态。为了与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专业,其核心综合了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渡河工程相关的专业技能,其专业基本知识包括了基础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铁工程、地下厂房建筑工程等方面。该专业同时结合了工程安全与管理工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的基础知识,又结合了工程实际操作技能,最终培养出既要满足市场经济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需要,又要顺应社会和时展方向的建造工程师、管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这样,在人才培养上,专才的培养和通才的培养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因此,如何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能均衡二者的关系,制定出合理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本文将对我国道路桥梁工程专业普通高校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详细探讨,并分析其合理性。

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既能掌握道路桥梁及地下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方法和专业技能,又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和高尚品德的高等专业人才,能从事道路桥梁和地下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咨询、科研、教育、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科研开发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在制订人才培养的方案上,要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中,既要设置能够体现高校办学特色的专业课和选修课,又要设置必需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最终培养出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

要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专业及专业方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以及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动态;要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从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相关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具有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所必须的测绘制图、运算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高速公路、一般道路、大中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的初步技能。同时要系统掌握英语的基本应用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文献资料、论文、规范及其他技术资料,能够具备一定的听、说、写的能力,并要掌握资料查询和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四、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设置是教学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新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要坚持的原则为:使学生能够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和知识;同时注重专业性和基础性,整体优化课程设置,科学处理好本专业各个教学环节的关系,为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培养优秀的工程人才。

1.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培养方案应适应我国大众化技术人才教育教学的相关发展要求,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能够真实反映专业人才教学的基本规律,体现教育的发展新动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标准,培养既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又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坚持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时总结本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果并将成果应用于新的培养方案中,力争在“回归工程”教育、整合与优化、课程更新、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大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2]。

2.专业方向设置。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下设有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与安全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和人才需求信息,在第三学年自主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分别针对各自的特色与需求,设置若干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程。其中道路工程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道路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咨询、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还可以从事桥梁和隧道工程相关的技术工作;桥梁工程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桥梁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咨询、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还可以从事道路工程相关的技术工作;地下工程与安全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地下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咨询、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还可以从事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及道路桥梁工程相关的技术工作。

3.课程分类及各类课程学时与学分比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基本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最长不超过六年,学生按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本专业总学分178,其中课内计划学分171,修完相关课内教学计划并通过考核即可获得相应学分;课外实践7学分,其学分的认定按相关任课教师及创新实践学分的有关考核办法执行。三个专业方向的所有课程分为三类,即平台课、模块课和课程群。

(1)平台课。平台课又包括公共基础平台课和学科基础平台课,是三个专业方向都必须要修的课程。公共基础平台课共60.5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35.4%;学科基础平台课共43.5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25.4%。

(2)模块课。模块课又包括专业基础模块课、专业方向共享模块课和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其中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是针对每个专业方向所设置的特色课程。专业基础模块课共16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9.4%,专业方向共享模块课共11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6.4%,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共28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16.4%。

(3)课程群。课程群又可称为专业方向拓展课程群,其中设置的课程均为与三个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相当于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专业选修课。每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需要在课程群里选取至少12个学分的课程,所修学分占总学分的7%。专业方向拓展课程群的课程涵盖了与三个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涉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等各方面。

4.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从第一学年的军训开始,实践教学环节一直贯穿于四年的培养过程,除军训外,其余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物理实验、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地质实习、专业测量实习、专业生产实习以及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创新实践等环节。其中课内实践环节为35.5学分,课外实践7学分,课外实践不计入总学分,但需考核合格方准毕业。

五、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

1.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中采用平“平台课”+“模块课”的做法,一方面可大大减少课堂老师讲解的时间,使本专业课程内容的设计发展方向更趋于综合化,另一方面可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拓宽[3]。在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置不同层次和方面的选修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而且在学生毕业后,既能使学生对其他专业方向的特点有所了解,又能使之较快地适应本专业方向的工作和学习。进一步改革后的培养计划更加重视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认识到作为一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方面的工程师在将来的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为学生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课程体系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将总学时减少,对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整体优化组合,及时改革更新课程,进一步放宽课程设置的口径,为学生创造更多自由发挥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在专业平台课与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中,提高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课以及自然科学基础和专业基础课训练的比重,加强学生人文和社会科学素质教育和专业基础理论素质方面的教育,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在确保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适当减少了基础课程教学所占的比例。尽管基础理论方面的学习有益于学生对工程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理解,但在学生涉及到实际工程之前过多地进行纯理论的学习,缺乏针对性,这种教育方式属于灌输式教育,所以很多学生毕业时总觉得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用到的不多,这实际上就是他们对基础理论理解层次欠缺的问题[4]。因此,应将应用型本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学重点放到应用教学上来。

4.新课程体系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培养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应用型人才不应是单一人才,而应是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等领域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同时,应用型课程应紧密结合实践型课程,应用型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工具,而工具的熟练必须通过大量实践,必要的工程实践经历可以说既是应用型教育的手段又是应用型教育的目的。然而,实践课程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在课堂中过多的训练内容,很难使学生具备全面解决所有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设计题目布置的大小和多少,而是要使学生的工程素质得到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4]。

5.新课程体系在设置时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进一步细分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三个方向,这就使得按照该课程体系培养出的应用型毕业生更具有适应性。一方面满足了“通才”的要求,即三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均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专才”的要求,即在“通才”的基础上,每个专业方向对其相应专业技能进行重点加强。

六、结语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交通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这就使得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也需不断提高,相应地,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也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国家建设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将新内容、新知识和新方法纳入其中并加以优化组合,不断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丁宝宽,陈四利,鲍文博,金生吉.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45-47.

[2]曲贵民,林莉,宋高嵩.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5):139-140.

[3]周莲芳.地方高校大类招生模式下“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30(5):126-128.

篇(2)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合 与路随行

[作者简介]熊文林(1971- ),女,湖北浠水人,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桥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田文(1966- ),女,湖北孝感人,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桥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道路与桥梁工程;李清(1970- ),女,湖北武汉人,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桥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道路与桥梁工程。(湖北 武汉 430079)

[课题项目]本文系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1年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三结合与路随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B0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96-02

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标准,要求我们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依托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高职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适应企业需求,同时也要发挥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与世界500强中交二航局等企业深度合作,2006年开始开办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二航班”(订单班),经过三年的实践,在总结、分析 “二航班”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交通公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以任务为引领,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构建了“三结合、与路随行”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教学内容与施工任务相结合、教学安排与施工季节相结合,顶岗实习与企业需求、学生就业相结合,公路建设到哪里,实训基地就建在哪里,课堂就流动到哪里。

一、教学内容与施工任务相结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总体思路是: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按照公路交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按照公路建设过程,构建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目标;将“公路工程项目”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以公路建设任务作为课程建设的主线;按照课程体系的要求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办法。在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分析工作任务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的路径,构建出专业课程体系。按照课程体系进行教学设计,教育活动设计,明确教学条件,最后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2.重构课程体系。通过对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解构与重构,实现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汇集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实际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和教学专家,对照公路桥梁施工岗位职业标准,整合教学资源;根据工作任务的系统性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以行动为导向,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开发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3.开发课程及教学资源库。以公路施工项目为载体,与中铁十一局、中交二航局等企业合作,重点建设了“工程测量”等3门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核心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企业员工培训提供服务。编制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整体设计、教学情境和单元设计,编制考核评价方案,开发《工程岩土》等3种工学结合特色教材等。

二、教学安排与施工季节相结合

为了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职业能力的需要,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通用的基础知识学习为目标,包含第1、第2学期,进行公共领域和职业基础领域课程学习,教学场所主要安排在校内;第二阶段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测量、试验等单项技能培养,包含第3、第4学期,进行职业技术领域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学习,校内学习道路桥梁施工等理实一体化课程,校外“工地流动学校”安排专项实训;第三阶段以综合技能培养提升为目的,包含第5学期,进行职业拓展领域课程(选修领域课程)学习及职前综合培训,在校内或“校中企”进行;第四阶段以岗位群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包含第6学期,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实施顶岗实习。通过“六学期、四阶段”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采用柔性化管理,做到教学安排与施工季节相结合,更好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三、顶岗实习与企业需求、学生就业相结合

1.建立工地流动学校。针对道路工程建设“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主动适应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道路建设到哪里,实训基地就建在哪里,课堂就流动到哪里。与中交二航局等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进行订单培养。根据企业的需求,灵活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在实习期间,为了不影响项目的施工进度、免除学生在路上的来回奔波,建立“工地流动学校”,在施工现场完成部分理论课程的学习。企业兼职教师、专任教师共同实施现场教学,现场考核。根据学生到企业实习的规模与周期、工地分布的远近,重组教学班级,使“工地流动学校”班级人数保持在15~50人之间。规范“工地流动学校”有关教学、师资聘任等管理制度,完善和规范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与管理,确保“工地流动学校”的教学质量,将顶岗实习与企业需求有效结合。

篇(3)

关键词:公路桥梁;人工挖孔桩;爆破;药量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爆破工程简介

本爆破设计主要针对桥梁人工挖孔桩施工。沿线基础岩性分布有块石土、粗砾石土、泥灰岩、粉砂岩等,地基承载力在150kpa~800kpa之间,爆破地质主要为泥灰岩、粉沙岩。

二、爆破参数的选择与装药量

一)、设计原则

1、根据实际经验,炮孔深度L=0.9~1.0m之间为宜,炮孔直径为Ф42mm,药卷直径Ф32mm,选用乳化炸药。起爆顺序为先掏槽孔,后周边孔。

2、挖孔桩平均单位耗药量与桩径大小、岩石可爆性有关,应通过现场试验选定。单孔装药设计:掏槽孔最多,辅助孔次之,周边孔最少,其比例一般取8:6:5。

3、钻孔分掏槽孔,周边孔。掏槽孔一般呈锥形布孔,孔深比周边孔深10~20cm;周边孔向外倾斜,其孔底一般到达开挖线(软岩)或超过开挖线10cm左右(硬岩)。

4、循环进尺一般控制在1m之内,炮孔利用率按75%~85%考虑。

5、炮孔间距布置要考虑周边孔内最小抵抗线不大于邻桩石壁厚度的2/3。

二)、爆破参数计算

1、1.2m桩径爆破参数计算

1)、爆破开挖桩基及炮眼直径

爆破开挖桩基直径D为 D=1.5m,

炮眼直径d为 d=42mm

2)、炮眼深度

L=1m

3)、光面爆破参数

①周边眼最小抵抗线W按经验,本设计取

Wmin=55cm

②周边眼间距a

按经验公式a=(0.8~1.0) Wmin确定

a=(0.8~1.0)×60cm=48~60cm,本设计取50

③光爆层面积及炮眼数

A=3.14×0.752-3.14×0.152=1.69m2

3.14×1.5/0.5=9.42个

3.14×1.5/9≈0.52m

周边炮眼间距的尺寸应在52cm左右,布置时按大致均匀、局部适当调整的原则布置。

④周边眼单孔装药量

根据经验数值装药密度q为(0.2~0.3)Kg/m

Q=ql=(0.2~0.3)×(1.0)=(0.2~0.3) Kg,

本设计取Q=0.225Kg

4)、掏槽炮眼单孔装药量

掏槽区面积及炮眼数

掏槽采用契形布置,见下图

A=0.07 m2

N =4(个)

Q=Lnq=1.2×0.8×(0.2~0.3)=0.19~0.29Kg

本设计取

Q=0.3Kg

5)、炮眼布置如下图:

桩径1.25m爆破布置图

2、1.0m桩径直径爆破参数计算

1)、爆破开挖桩基及炮眼

爆破开挖桩基直径D为 D=1.2m,

炮眼直径d为 d=42mm

2)、炮眼深度

L=1m

3)、光面爆破参数

①周边眼最小抵抗线W

按经验,本设计取

Wmin=50cm

②周边眼间距a

按经验公式a=(0.8~1.0) Wmin确定

a=(0.8~1.0)×60cm=48~60cm,本设计取50

③光爆层面积及炮眼数

A=3.14×0.62-3.14×0.152=1.06m2

3.14×1.2/0.5=7.54个

3.14×1.2/8≈0.47m

周边炮眼间距的尺寸应在47cm左右,布置时按大致均匀、局部适当调整的原则布置。

④周边眼单孔装药量

根据经验数值装药密度q为(0.2~0.3)Kg/m

Q=ql=(0.2~0.3)×(1.0)=(0.2~0.3) Kg,

本设计取Q=0.225Kg

4)、掏槽炮眼单孔装药量

掏槽区面积及炮眼数

掏槽采用契形布置,见下图

A=0.03 m2

N =3(个)

Q=Lnq=1.2×0.8×(0.2~0.3)=0.19~0.29Kg

本设计取Q=0.3Kg

5)、炮眼布置如下图:

桩径1.0m爆破布置图

三、总结

人工挖孔桩周边眼采用光面爆破,严格控制周边界限爆破方法,使用非毫秒雷管,限制最大单响装药量,保证邻桩及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周边炮眼间距的尺寸应在47cm左右,布置时按大致均匀、局部适当调整的原则布置。

参考文献:

《爆破安全规程》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公路桥梁施工规范》

《铁路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师素养;提高措施;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37-02

一、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2010年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在“卓越计划”的指导下,各工科院校纷纷制定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命脉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也不例外。道路专业主要培养国家交通运输网建设中急需的,能够从事公路、城市道路、机场工程、桥梁及隧道工程等方向的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的高级人才。道桥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而其中教师的专业素养最为重要,2012年总理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就强调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有高水平的教育”。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尤其是道桥专业年轻教师的专业素质迫在眉睫。

二、道桥专业教师现状

随着国家对道桥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更好的提高道桥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创新性及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其中,教师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而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各工科院校年轻教师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达不到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要求。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基本教学能力欠缺。一个合格的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能力、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等。而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工科专业尤其是道桥专业年经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欠缺,虽然有一肚子的理论知识和经验,但是上课时不能很好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讲课时往往不能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合理地把握好,经常是一节课上完了,该讲的重点或者知识点还没有涉及。究其原因:一是对上课不重视,再有就是工科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本身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比较弱,又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教育教学知识训练。因此,年经教师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学好理论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学习掌握一些上课的技巧及培养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

2.年轻教师缺乏现场经验,实践能力较低。各个学校道桥专业类教师尤其是年经教师多数都是学校一毕业就来到学校当老师,很少有企业背景,其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的比较好,但缺乏实践经验。尤其是近几年来到学校的教师,很多教师虽然是硕士或者是博士研究生毕业,在研究生期间也从事了很多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工作实践,但大都是蜻蜓点水似的去工地待上一个月甚至更短,而一般的道桥工程工期比较长,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是不可能掌握全面的实践经验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实际操作或者施工现场内容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也就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年经教师的实践能力及专业技能,提高年经教师的专业素养。

3.知识结构比较单一。道桥专业的年轻教师虽然在学校期间也参加了相关的研究课题,但这些研究课题大多是为毕业论文服务的,内容大多是围绕着某一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但是大多比较单一化和专一化。以本人为例,在研究生期间从事的是沥青混合料相关性能的研究,所以对沥青路面的设计、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等方面的内容比较熟悉,而水泥混凝土路面相关的内容就很少涉及,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将水泥路面这方面的知识讲清楚,就必须多学习。

三、道桥专业年轻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措施

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及体会,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道桥专业年经教师的专业素质。

1.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作为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力求采取通俗易懂,清晰明了的教学语言,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知识点,不能照搬教材、念教材,要用自己的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才会乐学爱学,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及新型实验设备在道路及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2],这就要求我们专业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专业新知识,掌握行业最新动态,学习行业的最新知识,以便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学生专业学习的引导者,而不至于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目前,道路与桥梁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标准也层出不穷,而现有的专业课教材更换比较慢,有些内容已经不适应实际的需要,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尤其是年经教师首先应该了解行业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及时将最新的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教授给学生。

3.专业课教师应具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道桥专业各种专业课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以,年经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各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以道桥专业“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建筑材料”两门专业课为例,道路建筑材料课程中涉及到的一系列建筑材料的工程特性,就在路基工程及路面工程施工中得到具体应用。因此,专业课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一门课,一个知识面,不能仅停留在上好一门课的思想认识上,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光要有“一技之长”还要“多才多艺”。另外,专业课教师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参加各种与本专业、乃至本学科相关的一些学术活动或报告,有机会的话走出去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或培训,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专业素养。

4.增加实践经验,多和工程单位施工单位联系,努力提高自己的工程素养。道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专业课讲授过程中必须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而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年轻教师虽然是硕士甚至是博士研究生毕业,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但实践动手能力普遍不强。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课教师就必须多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活动,多去施工现场或者实验室进行试验,这样在实际讲课过程中,才能将一些现场施工要领讲解的更生动、更详细,在实际试验操作过程中为学生做好示范作用。以“道路勘测设计”专业课为例,教材上虽然将各种路线的选取,横纵断面的设计讲解的非常清楚,但如果专业课教师自身没有从事过相关的工程设计甚至勘测等工作,在实际讲课过程中,也就只能照本宣科,这样就提高不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质量可想而知,而如果是从事过相关工作的教师来讲的话,就能将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融合到平时的讲课过程中,这样将自己的感性认识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年轻教师可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和施工单位联系或者利用课余时间进入相关施工单位或企业从事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同时积极争取承担工程设计、检测试验和咨询等技术服务项目。

道桥专业本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作为年轻的专业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参加各种施工实践,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与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树青.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5):53-57.

篇(5)

高职院校道路与桥梁专业开设安全管理这门课程,其宗旨是为培养这些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掌握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为其将来毕业走向中直、省直等大中型公路施工企业中的测量、试验、施工、检测等岗位一线工作,并在工作岗位上科学而有效地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正确而全面地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手段,对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有效控制,预防事故发生,促进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开设安全管理基础类课程时间已经不短,但其包括的内容对道路与桥梁专业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在路桥施工方面遇到的安全管理问题具有其特殊性,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与管理理念双重保障才能做到安全施工与管理。作为高职院校道路与桥梁专业安全管理类课程,其教学目标是结合道路与桥梁的专业特色,结合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案例教学方式方法搞好安全管理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使高职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消化课堂所学到的施工安全管理知识,成为未来岗位工作一线安全管理+技能型的应用复合人才,在工程实践中有效预防和避免企业和自身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

二、教学主要内容

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26学时,案例分析22学时。第一部分讲授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计划2学时,采用理论授课形式。第二部分讲授安全生产管理法规与制度,计划10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安全生产法规;②安全生产责任制;③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第三部分讲授事故预防、控制及应急救援预案,计划8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安全技术对策;②安全教育对策;③安全管理对策;④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演练、实例。第四部分讲授安全检查的基本知识,计划6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安全检查制度;②工程项目安全检查;③安全检查表及实例;④现场管理与急救。第五部分讲授事故调查与处理,计划10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事故调查的目的及意义;②事故调查的准备;③事故调查的基本步骤;④典型事故的现场勘查;⑤事故分析与处理;⑥事故调查报告。第六部分讲授劳动保护,计划8学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主讲:①工伤保险;②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③职业病危害与防治。第七部分为复习及考核,计划4学时,主要形式为过程考核、实践考核及期末考试。综合以上《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不难看出,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高职院校道路与桥梁专业学生能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学目标,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典型案例进行学习、分析、协作进而提高课程学习效果。相对于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体现的是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思想,把道路与桥梁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加深对安全管理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工作作风、成为安全管理+技能型的应用复合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案例教学行之有效。

三“、案例”教学设计与实践

《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案例教学的主要环节按课前备课准备、课上导入以及动态评价,可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始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居于次要地位;而学生是参与者和思考者,是主要角色。论文接下来按照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来具体介绍这几个环节的实施安排和遵循原则。1.案例的选择、编写和设计。从《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理论出发,收集、筛选、编写、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案例,并保证其真实性或拟真性。为此应遵循以下标准与原则:①典型案例,选择和编写适合路桥建设工程中发生概率高的案例;②知识点涵盖,设计与章节内容相关度高的道路与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与法规案例;③案例难易度,将案例改编为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④案例长短,满足教学学时要求和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根据以上四条原则以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法规与制度第三次课安全生产法规为例,确定如下案例:“某城市环路立交桥工程,长1.5km,其中跨越主干道部分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跨径47.6m,合同价1500万。鉴于吊装的单节钢梁重量大,又在城市主干道上施工,承建该工程的施工项目部为此制订了专项施工方案。”2.案例导入。《安全管理基础与法规》课程案例教学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两种:陈诉法和问题法。所谓陈诉法,就是把案例一字不差的展示给学生,这种展示可以是PPT,也可以是视频,还可以是以学生朗读的方式。很显然,这样的方法优点是信息量大、内容详实。除视频案例相对生动以外,整体来看,陈述导入的办法比较沉闷。与之相对,问题导入法,就是结合案例分析问题,一步步将案例如同剥茧般展示给学生。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分析案例情境中的解决办法,与实际道路与桥梁工程相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问题导入法的一大优点是,基于同类案例通过问题来设定不同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找出解决办法。3.案例导入问题的设置。最大限度发挥问题导入法的优势,首先要确定案例导入问题的设置标准,据此提出案例分析的分析问题。①有针对性,案例导入问题的设置既要与知识点环环相扣,又要具有针对施工安全管理与法规的启发意义;②突出章节重点,问题不能偏离章节教学的主要内容;③问题设定不易过难,提问语言不易过偏,更不要引起歧义;④问题长短以一句话为宜。根据以上四条原则,针对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法规与制度第三次课安全生产法规已选定案例为例,设定问题如:“该工程项目应当至少配备几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说明理由。”以上案例我们还可以通过变化问题的方式,扩充案例情景内容,用在讲授第六章劳动保护第二次课工伤保险时的案例:“某城市环路立交桥工程,长1.5km,其中……。若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组甲工人在施工期间忽发心脏病,即刻被工友送往医院,但经抢救无效于当天死亡。该事故可被认定为工伤事故吗?说明理由。”4.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分组讨论。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每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自己发言结束后,要认真听取他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新观点。小组讨论结束后形成统一的意见或认识,并指派代表向全班对案例作分析、阐述观点、作小结发言。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及时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把握讨论方向,避免偏题。教师在讨论过程的始终都不能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对学生的独立思考造成干扰。当学生的观点不一致时,可展开讨论;当学生的分析判断有误时,教师可采取间接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加以修正。例如,在讲授第六章“劳动保护”第二次课“工伤保险”时,学生根据案例的具体实际情况展开充分的分析与讨论,甚至还可能是辩论。有的学生认为突发心脏病与劳动无关,是当事人个人身体的问题;而有的同学则认为应当算作工伤,因为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5.案例点评和知识点总结。这一环节是对案例导入、问答互动环节、学生案例分析与分组讨论环节以及专业知识的经验性总结和归纳。案例分析、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本次讨论。总结理清案例讨论的思路、讨论的重点难点和主要问题,达到熟练应用道路与桥梁工程安全管理及法规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目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应及时进行评定和考核,完善对这门课的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在平时成绩过程管理与考核中重点加以体现、记录在案。采用这种平时成绩实行动态管理和过程考核,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法规知识点和安全管理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进行考核评定。

四、案例教学评价

篇(6)

在私营企业、港澳台侨独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以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和在市、县人才交流中心实行人事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申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基本条件

1、助理工程师(初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工作满半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一年以上;中专、高中、初中毕业后担任员级职务三年以上。

2、工程师(中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三年以上;专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四年以上;中专、高中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五年上。

3、高级工程师(高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职务工作5年以上;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

三、材料要求

为了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凡涉及申报对象的学历、专业年限、考试成绩、任职年限及本人的工作能力和主要业绩、奖惩情况,须由申报单位核实后,按规定的要求提交以下主要材料:

1、《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中、初级一式二份)、附件表(一式一份);

2、上一年度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

3、专业论文和业务工作总结;

4、其它能反映本人工作能力和重要业绩的相关材料;

5、《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

6、一寸免冠彩照5张、身份证复印件2份、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2份。

四、评审专业类别

篇(7)

关键词:桥头跳车;路桥过渡段;病害;沉降差;处理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桥头跳车是指公路桥头由于桥涵构造物两侧与路基填料衔接处的差异沉降或伸缩缝破坏而使路面出现台阶等显著的纵坡变化和刚度变化,从而导致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的现象。它是公路桥梁上的质量通病,对行车安全和舒适性产生严重影响,而且跳车产生的冲击力会导致路面、路基和桥梁结构的进一步损坏。

据资料统计,美国大约25%的桥梁受到桥头跳车的影响,每年为此花费的修理费用高达1亿美元以上。我国公路建设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桥头跳车问题也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投入使用的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由于桥头跳车导致的维护费用也非常高,同时还降低了行车的舒适性,甚至引发交通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所以通过对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和维修办法,对提高行车安全性和降低工程造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桥头跳车产生的过程及原因分析

1.桥头跳车产生的过程

(1)桥梁和桥头路基完工后,台后路基已开始固结沉陷,台后路堤高度最高,沉陷量亦最大,以后随高度下降而略减,沉降顶面坡度稍小于竣工坡度的曲线,由于压实

的路堤土壤与台背面有一定的黏附力,桥台和路堤在顶面A点处连接在一起,见图1。

(2)通车后,由于车辆荷载及其冲击力,路面沉降加大,A点处桥台和路基开始脱离,路面低于台面形成错台,但在0~5mm以内尚无跳车之感,见图2。

(3)随时间的推移,路基沉陷继续加大,错台加大到10~15mm,车辆通过时开始跳车,冲击力加倍,在A点处形成缝隙,路面开始出现裂纹,见图3。

(4)上述过程继续发展,桥头附近形成一凹下段,长约3~5m ,A点处台、路之间缝隙和路面裂纹开始渗水,恶化了路基稳定条件,见图4。

图1路桥过渡段沉降前期变化图 图2路桥过渡段沉降中期变化图

图3出现桥头跳车现象示意图 图4桥头跳车现象加剧示意图

对于桥台为深基础,施工时桥台附近未按规定压实以及养护不及时,将加速桥头跳车的形成。

2.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

公路桥台与路基的处理是一项容易被忽视而又不容易做好的工作,处理不好往往会在路桥过渡段处出现台阶,车辆通过时产生腾空现象,即跳车,这对行车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总结已有的路桥过渡段跳车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构造方面:由于桥台与路基的分界十分明显,分界线前后一侧是刚体,另一侧是柔性体,在结构刚度上本身就存在很大差异。

(2)设计方面:由于桥台和路基分别按各自的标准进行设计,构筑物连接处没有共同的设计参数控制,加之在结构上又没有进行特殊设计,所以由于路基沉降量大而导致错台形成。

(3)施工方面:造成桥头跳车的因素很多,但主要的是路基压实度不足造成的差异沉降问题。桥台施工属于分段浇注或拼装砌筑而成,其构造是相对均匀的等密体,整体性好,而其后的填土,在实际施工中往往是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①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有些施工队认为路桥过渡段回填无关紧要,导致桥台工后沉降较小而路堤工后沉降较大,从而产生差异沉降。

②施工机具不合理。路桥过渡段回填采用的施工机具有人工夯锤、蛙式大夯机和压路机。人工夯锤难以保证压实度的均匀性,结构物开挖时未考虑回填空间的可操作性,导致无法采用机械进行夯实或压实。

③施工材料选择不合理。路桥过渡段回填的压实度要求只是缩小路桥过渡段塑性变形的一个方面,不同的材料达到同一压实度时,在同一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是不同的。强度低刚度小的材料的塑性变形相对较大,因此应选用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刚度较大的材料,以缩小路桥过渡段回填的塑性变形。

二、桥头跳车病害的防治措施

针对不同的地质、地形条件,在施工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加强桥头衔接处的刚柔不一致问题,从而降低桥头跳车的影响。

1.桥头搭板

桥头搭板是在桥台后的填筑路基上方设立搭板,大桥搭板长8~10m,厚42~48cm左右;中桥搭板长6~8m,厚34~42cm左右;小桥(涵、通道)搭板长5m左右。其中用栓钉固定,栓钉的一半插入搭板,另一半插入台背中。

但是,桥头搭板只是一种临时补救措施,没有改变路桥过渡段回填区的沉降变形特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台背与构造物的沉降差异,若台背回填下沉,其上的搭板也将随其一起下沉。所以可采用桥头打桩和台后搭板的双重措施解决,即在搭板的尾部打人钢筋混凝土桩,然后破桩头浇筑枕梁,通过此桩支撑搭板,避免搭板端头下沉,见图5。钢筋混凝土桩打在经过压实后的路基上,通过桩的挤压使桩四周的路基更加密实,钢筋混凝土桩又相当于摩擦桩,用桩的摩擦力和路基共同承担枕梁、搭板和混凝土面板及荷载的力。设置从刚性桥面到柔性路面的过渡段桥头搭板时,应做成沿路线纵向10%的纵坡,减缓汽车从桥梁下来时对路基面层的冲击力。

此外也可根据桥涵的长度和路基的沉降值等,在桥头一定长度范围内,铺设过渡性路面,待路堤沉降基本完成后,再改铺原设计永久性路面。常用的过渡性路面有预制水泥混凝土六棱砖、条石铺砌、半刚性过渡层或沥青表处过渡层。

2.反开挖填贫砼法

这种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回填料的整体承载力,但造价较高。

图例:反开挖填贫砼砂砾或碎石搭板特别压实区

3.压密注浆法

利用注浆将配制好的水泥浆通过注浆管注入回填料中,浆液在压力作用下渗入填土的孔隙中,与土粒骨架产生固化反应,进一步提高路桥过渡段填土的密实程度,减少填土与桥台之间的刚度差,从而减小因路桥过渡段填土的沉降而产生的桥头跳车现象,同时水泥浆还可以填补填料的孔隙,防止雨水下渗对填料的软化作用,见图7。

4.土工格室法

土工格室是由高强度的HDPE宽带,经过强力焊接而形成的一片网状格室结构。它伸缩自如,运输时可缩叠起来,使用时张开并充填土石或混凝土料,构成具有强大侧向限制和大刚度的结构体,可用来做为垫层,处理软弱地基,增大承载能力,但其只能采用人工填土夯实,上铺一定厚度填料后,才能用压路机碾压,较难保证格室内填料的夯实度。

5.土工格栅法

土工格栅是一种抗拉强度较高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水稳性,对路基土粒间存在一定的约束作用,可以增加土基的整体回弹模量,防止土基和基层产生裂纹时辐射道路面面层上,还可以增加路面基层的抗拉强度,对不设桥头搭板的桥涵台背较为适用,对设有桥头搭板的高填方路堤也有较好的增加路基整体强度的优点。具体方法:

(1)先开挖路基坑,砌筑构造物(桥台、通道、涵洞),将构造物砌到一定高程(至少高于地面线)。

(2)用砂砾石或其他材料把构造物两端均匀整平,并充分压实。

(3)分层填筑砾石至构造物的砌筑高程。

(4)在构筑物两端5~10m范围内,铺一层土工格栅,把30~80mm长的格栅伸入构筑物内,然后在砌筑下一层时把格栅的一端压入构筑物中,压入长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少。

(5)砌筑时,压入层的砂浆一定要充分,背包石压紧格栅末端,不能留缝,以免影响层与层之间的粘结力。其余土工格栅用u形钉固定在压实好的填方上。钉子间位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6)按上述步骤,砌筑一层块石,压一层土工格栅,控制在30~40cm之间,或者60~80cm之间,然后紧跟着填土并压好。

6.采用加筋土整体式桥台

加筋土整体式桥台可用来解决软土地基路桥结合处的差异沉降。加筋体是由筋带与填料成层交替铺设,并紧压实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它的内部稳定性是通过筋带与填料之间的摩擦作用实现的,加筋土整体式桥台起到了普通桥台的作用,梁通过垫梁直接架到筑体上,加筋体整体承受梁作用的荷载。由于加筋体下部没有普通结构具有的桩基础,加筋体的高度和对地基的压力与路堤相同,因此加筋体的沉降与路堤相同,最终由加筋体整体式桥台构成的结构物也就不存在与路堤之间的差异沉降了。

7. 采用超轻质材料作路堤

铺设轻质材料可以有效地减轻路堤自重,降低地基应力,减少沉降并增大稳定安全系数,常用的轻质材料如粉煤灰等。现在广东等地开始试验推广的新型超轻质材料--泡沫聚苯乙烯块,其密度很小,抗压强度约为0.25 兆帕,且吸湿性极小,耐水性能很好。所以使用泡沫聚苯乙烯块,可大大减轻路堤体的重量,能成功地遏止桥涵连接路堤的过渡沉陷,从而避免垂直错位;另外还具有施工简便,不污染环境,能缩短工期等优点;同时还可以减少桥台等构筑物的土压力及侧向压力,从而减少构筑物的移动变位,改善结构物的稳定性。

8.其他处理方法

处理桥头跳车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常用的灌砂水密振实法,减少取消伸缩缝等,还有在软土等特殊地段采用取台背预抛高设计、加桩法、复合地基法、结构维护加固法、分离桥台法、超越预压法等,可针对不同的地质、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三、桥头跳车病害的维修措施

尽管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了措施来防止桥头跳车,但实际由于操作不到位,还有可能出现个别跳车现象。当桥头沉降已发生,造成跳车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综合治理,有效对跳车部位进行修复,保证公路畅通。

1.更换填料

将桥涵两端的台背填料挖除0.5m~0.8m,然后进行换填处理。采用抗水侵蚀性好

的填料,如砂石填料、水泥土、石灰土、水灰稳定碎石等,以改善填料的水稳性。

2.用注浆法增强台背填料的强度

浆液主要由水泥、粉煤灰、水和少量速凝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根据下沉部分的

结构探查,确定适当的浆液比重和注浆深度,控制一定注浆压力,依靠吃浆量和影响半径来填充土体空隙,增强土体强度。

3.加铺沥青混凝土为使沉降后的路面与缓和段端部衔接顺适,应对端部开挖处理,一般下挖15cm~

20cm为宜,然后加铺热拌沥青混凝土,以求增大与原路面的粘结能力,加铺层的强度也较稳定。

4.掺胶混凝土处理

掺胶混凝土适用于对混凝土路面的修补。当混凝土路面下陷1cm~2cm时,适合用掺胶水泥砂浆处理;当混凝土路面下陷3cm以上时,适合用掺胶混凝土处理。

5.其他处理方法

近年来,桥头跳车已受到广大学者、专家的高度重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

如某公司推出的“MOH材料处理桥头跳车技术”, MOH材料即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它综合了热力学上互不相容的有机结合料(如乳化沥青)和无机结合料(如水泥)的胶结特性,在与石料进行拌和后,水泥和乳化沥青发生反应并相互胶联,通过材料复合形成一种新的路面材料。该工艺采用分步填充,最后整体罩面的原则,即先测量原路面高程,结合测量数据确定桥头沉陷段的具置,然后针对沉陷部位采用分层摊铺的方法进行填充,直至原设计路面高程。然后再对沉陷部位进行整体罩面。相对于传统热沥青桥头跳车处理,该施工工艺简化,施工操作简单,并且易于控制,无需加热,保护环境。用乳化沥青作为有机结合料以及水泥或石灰作为无机再生结合料,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优点,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尤其是高温性能。

目前对于桥头跳车的原因基本都很清楚,关键是如何处治,以上几种方法是当前比较实用和优越的处治方法,但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必须加强人的管理和控制,再好的方法和技术,不按规范标准去操作也同样达不到处治病害的目的和预期效果,我们必须本着“专门的材料、专门的机械、专门的施工管理人员、专门的检测手段”这四专手段,并依据科学技术和规范标准,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和目的。

参考文献:

1.《桥梁设计百问》,邵旭东、胡建华,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1-01 第2版 第4次印刷;

2.《高速公路跨线桥》,李亚木、王培阳,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11-01 第1版 第1次印刷;

3.《桥梁病害与外观检查》,宋波、张举兵,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年;

4. “浅析桥头跳车”, 郭晓玲、胡国玲,《科技信息》, 2011年10期

5. “桥头跳车有效防治”,张海春、孙文,《中国公路》,2011-04-01

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