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1 06:39: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医院管理工作计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密切关注新的医改方案出台,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院。全院各项工作严格按照二级医院管理评价标准展开,严抓制度落实,规范服务行为,强化环节质控,深化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硬件建设,不断深化人才建设、行风建设,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培育特色优势,达到院有特色,科有重点,人有专长,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强力推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医院稳健、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1、全面完成市卫生局下达的各项年度责任目标任务,力求门诊60000人次,住院4000人次。
2、积极组织申报、创建国家二级综合医院。
3、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项,申报科研成果2项。
4、深入推进人才建设,引进专家、学术带头人2—3名,选派地市级以上医院进修技术骨干10名。
5、大力强化学科建设,初步形成1—2个在区域内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专科。
6、全面深化人员聘用工作和综合目标量化考核责任制,推行绩效考核方案,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内部活力,提高职工待遇。
7、加强硬件建设,规范参加设备招标采购,引进螺旋ct、电子胃镜、呼吸机等万元以上设备8台件,完成病区“三个中心(中心供氧、中心负压、床头呼叫系统)”建设。
8、积极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凝聚团队合力,提升品牌形象。
9、继续开展中医深入病房工作,优化整合中医资源,发掘中医潜力,培育中医特色,提升中医优势,适时开设中西医结合病房。
10、继续加强行风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活动。
11、严格执行药品、卫材、试剂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及新药推介工作,推进合理用药,优化医药结构。
12、贯彻卫生法规,完善防范措施,保证四项安全(医疗、财经、治安消防、信息),创建平安和谐医院。
13、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确保全院计生合格率100%。
14、偿还债务150万元。
三、重点工作
㈠加强质量建设,提升综合实力
质量决定成败,特色打造品牌。在医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找准特色,发展优势,打出品牌,对医院迎接挑战、抢抓机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年我院将继续致力于质量建设,大力实施“出名医、建名科、办名院”的“三名”战略,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力推动医院综合实力的提升。
1、学科建设。组织专业人员认真考察区域内医疗卫生市场动态,立足院情,放眼未来,仔细论证,确定专科,明确发展重点,拟定发展规划。对特色专科,实行“四优先”(即硬件改善优先、人员配备优先、进修学习优先、对外宣传优先),集中主要精力使特色专科先在区域内打出品牌、形成影响,成为医院综合效益增长的突破点,同时兼顾公平,保持协调,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医院整体业务能力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并 加大对论文、科研成果的奖励、扶持力度,激发广大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的积极性,提升医院整体学术水平和知名度。
2、人才建设。⑴做好专家、学科带头人以及成熟技术人员的内引外联工作;加大专科人才培养力度,选派青年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定期组织考核,进修归院后签订年度责任目标书,鞭励干事创业;同时开发利用好现有培训资源,通过临床示教、专科讲座、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急救演练、远程教育等方式,发挥好专家教授的传帮带作用;⑵健全医务人员技术档案,实行个人专业知识考核和技能水平追踪制度;建立专科人员带教责任制,与高资历技术人员签订带教责任书,明确带教任务,由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定期组织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带教双方绩效考核指标。
3、医疗质量。不断完善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环节质控,狠抓医护核心制度落实,大力开展“三基三严”培训、医疗安全教育、医护文书书写竞赛、技能操作竞赛等活动,病区各科进一步强化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住院医师中大力开展“三个七”活动(掌握本科室七种常见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掌握本科室七种常见病的治疗指南,掌握七种诊断方法),规范服务行为,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4、服务质量。各职能科室进一步前移职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提高服务效能;门诊服务流程进一步简化、优化;门诊一站式继续充实服务内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注重沟通艺术;病区各科继续深入开展“服务明星”评选活动,每月组织评比,成绩与本人当月绩效工资挂钩;总务后勤积极开展“服务标兵”评选活动,从月巡查次数、服务态度、服务时效、服务质量、服务满意度等方面综合考评,营造人人讲服务、人人比质量的良好院风。
㈡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内部活力
按照权力下放、层级负责原则,赋予各科室更大的自主管理权,主动顺应医院战略发展需求,深入推进、不断强化人员竞聘定岗工作制度和各科室综合目标量化考核责任制;按照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综合服务质量、经济效益、业务数量等多种因素统筹考量,打破平均主义,充分酝酿、积极推行绩效考核方案,进一步增强全员危机意识、履责意识,充分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内部活力,推动各项工作稳健快速发展。
㈢对照二级医院管理评价标准,组织分解目标任务
一、目前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过去相比,新时期的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知也在不断强化,但是在新的发展趋势下,基层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仍然需要进一步地加强,重视医院经营、轻视档案管理的错误理念仍然普遍存在,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档案的利用率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其次,基层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仍然不够健全,具体表现在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考核监督工作缺失等,即便是已经制定的制度在落实的过程中仍然会大打折扣,影?了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另外,档案管理人员身兼多职、素质能力整体不高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基层医院工作人员相对比较少,档案管理人员身兼多职的现象比较普遍,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是从行政管理岗位、护理岗位或者是医疗技术岗位等转岗的,流动性强、专业性差,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另外,基层医院档案材料的开发利用率低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档案信息的开发和管理方式单一、利用效率不高,加上档案管理硬件条件比较差,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应用比较初级,导致基层医院档案信息的收集利用效率较低。
二、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优化和改进的对策和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意识。针对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结合基层医院工作的实际,对档案管理工作意识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首先,要在基层医院内建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对档案进行网络管理,强化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进一步认知,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医院管理的重要工作体系当中,科学规划、认真开展。其次,要在医院内部大力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相关的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全院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二)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结合基层医院管理的实际,对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是保障档案管理工作条理性、科学性的重要基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对档案管理的归档、保管、移交、销毁等具体的业务工作制度进行完善。其次,要让基层医院档案管理中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如病案记录、检查报告等都要规范,建立台账管理制度,明确各个规范和要求,对档案进行统一的制度要求和管理,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三)加强档案管理的硬件保障。针对基层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硬件设施简陋等问题,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档案管理的硬件条件和设施。首先,要根据基层医院的实际,完善档案的库房,并且配备空调、除湿机等相关的设施设备,确保档案管理保存的完善。其次,根据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重要趋势,需要加大投入,购进照相机、摄像机、扫描机、打印机以及相关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等,构建医院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体系。通过完善的硬件设施保障推动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
(四)做好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工作。首先,要对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构成进行完善,要建立专人负责和兼职轮岗相结合的人员管理机制,由于基层医院人员构成的实际,坚持兼职轮岗的工作机制是比较符合基层医院实际的,但是仍然需要安排专人进行负责,避免出现档案管理责任疏漏,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培训,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将档案人员的素质培训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当中,并且结合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实际,在档案管理业务知识、管理工作技术方法等方面强化培训工作。
(五)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只停留在整体和保管阶段的做法需要进一步地改进,针对这个问题,基层医院应当加大对档案资料和信息的利用效率,例如通过档案编写医院文化建设材料、参考档案信息为医院的管理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等等,不断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的效能。
在医院管理中卫生统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医院在进行经营决策、制定各项计划都是以卫生统计提供的数据为依据,卫生统计数据质量决定着医院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客观性,它在医院的经济运行管理中肩负着监督、信息、咨询等职能,它是医院管理工作的关键。因此,只有提供高效、有力、质量较高的卫生统计数据,才能为医院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
医院管理;卫生统计
1、在医院管理中卫生统计的地位、作用
1.1领导的决策是以统计为依据。
领导对各项统计数字、量化指数都有较高的要求,卫生统计能随时满足其要求,这是别的部门无法做到的。医院各项工作量指标、管理质量达标通过统计做到季有分析、月有统计,综合分析半年、全年的医院情况,医院定时专题分析住院单病种、病人构成、病人动态的达标情况和经济效益,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为医院制定和调整工作计划、实施管理。
1.2医疗质量的提高是以统计为根本。
医院加强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反馈发生、发展疾病及其规律都是凭借住院疾病疗效统计为依据,卫生统计对医院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医院肝病内科,为了利于治疗肝炎病人,统计人员预测、分析住院病人的发病季节、常见状况、分布特征,积极配合主治医师、护士及科室主任控制疾病死亡率,加大抢救重症病人的成功率。
1.3统计信息的作用全面发挥。
每年度医院都会收到上级卫生行政机构下达的目标管理指标,其依据是医院往年的统计数字,各医院状况和医院管理工作是通过它向上级反应的,它是与上级沟通的桥梁和窗口。因为有统计数字为依据,讲话才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决策才令人信服。如:科室病人情况由统计部门每天按时公布,每月将统计月报表按时向上级部门提供和反馈,使医院领导对医院目标管理的执行情况随时了解并掌握,对医院工作进行及时调整和安排,从而达到统计参与管理的目标。
1.4卫生统计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医院编制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指标、制定各项工作的根本。
统计室提供的数据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积极性能否调动起来,各项计划指数制定的是否合理。以扎实可靠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就能制定出与实际比较接近的计划指数,反之制定出的计划指标就与实际差距甚远,影响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2、卫生统计质量提高的手段
卫生统计数据管理制度的完善是提高其质量的首要手段,因此必须加以规范。整个统计体系中统计设计是其重要步骤、基础环节,医院卫生统计的各种统计表格、统计对象以及工作范围都是以统计数据管理制度为保障。第一,表格的填报规则要严格设定,各项指标及其计算公式也要及时确立,确保表格之间的不可重复性和全面性,为卫生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要积极开展统计网络系统建设,建立完备、系统的统计网络,并把与医院统计数据有涉及的部门全部纳入,使各部门所提供的数据都能够有源可追,有据可查,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以及统计数据的系统性,做到数出有据;再次,卫生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必须完善,为了加强各个统计步骤的统计数据质量,应通过制定岗位责任制度来进行规范,并与岗位个人绩效挂钩。
3、统计工作职能要进一步开展和拓宽
3.1拓展深化统计工作,积极服务于医院管理。
医院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我们的统计工作也随着医院的进步面临着新的挑战。医院统计工作在从前是以搜集、整理、汇总医院工作完成情况为主要内容,以此提供数据给医院管理者及各科室,属于一种数据滞后、被动服务的状况。随着当今医院改革的快速发展,要求统计工作扩大统计对象范围,改变其单一的、常规的日常报表形式,向专题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利用统计方法把动态、及时的反馈信息提供给医院,使其更加顺利开展教学、科研、医疗、管理等工作,并提供有预见性的数据,强化信息预测职能,提供可行性依据为医院制定各项政策、计划奠定基础务。
3.2强化医院质量控制工作,积极开展统计工作。
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是卫生统计工作的中心内容,通过这个指标体系,对医院医疗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加以说明和研究,医院要提高医疗效益,实施宏观调控,强化科学管理,必须要有完整的医疗统计指标。衡量医院总体医疗水平的标准就是医疗质量水平的高低,医疗质量水平是以医院制定的总体质量管理目标为根据的,向科室分解质量控制指标,医院定期通报。质量控制指标包括医院患者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床位周转次数、无菌切口感染率、诊断符合率、临床初诊与确诊符合率、平均住院日、出入院人数等。
4、全面深化医院改革,积极发展完善卫生统计
4.1对开发利用统计资源的工作要给予充分重视。
我们对全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要随时掌握,要求不定期专题分析单病种医疗质量以及住院、门诊病人就诊动态,并且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分析。通过对各科室工作差异和动态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医院管理工作的规律,并向领导及管理部门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手段,科室工作情况可以利用信息卡、信息报等进行“反馈”,使他们能够有“镜子”对照,进而找出差距,从而不断提高自己。
4.2统计职能要全面拓展。
当前医疗事业在蓬勃发展,而医院各种统计资料斗相当滞后,不管是从信息的深度方面讲,还是从信息的广度方面讲,都没有跟上医疗事业的脚步,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所以迫切要求统计工作积极拓展,深化改革,努力寻求新的出路,从而使统计工作满足医院改革的要求。在市场条件下的医院改革,必须要将医院统计工作纳入首位,医院统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专题化、多元化的发展统计工作,扩大统计对象的范围。对医院各项工作进行全方位地分析、观察,信息反馈也要及时的、多层次的开展,专题研究要灵活多样,使统计部门的信息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通过统计数据综合评价过去,并正确预测未来,推动医院统计工作步入新阶段。
作者:刘忆悔 单位:黑龙江省医院
参考文献:
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风险与问题分析
医院档案资料是随着各项工作与活动的开展而渐渐形成的,对医院本身和病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很多医院的档案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一)档案管理制度体制和机制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相比于其他行业的档案管理,医院档案管理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上级档案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档案工作业务,而工作关系又受到本单位的领导。诸如针对医院档案发展方向、档案工作人员薪资考核以及档案管理结构的制定上,业务主管部门与单位领导常因意见不同而发生争执,甚至产生矛盾,档案管理人员也因此无所适从。显而易见,这种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现实工作的要求。
(二)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意识较为薄弱,对档案资源的利用并不充分。医疗服务管理往往是医院领导较为重视的,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档案意识很淡薄,有没有档案都无所谓,档案管理对医院管理的重要性与作用并没有被充分认识。也正因为如此,医院并没有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也就导致了极低的档案利用效率,档案管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没有真正实现。
(三)档案管理水平深受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影响。虽然医院从不缺乏医疗专业技术人才,但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相对匮乏。而目前的这些档案管理从业人员当中,在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与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不相适应,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如何积极引进人才,规范培训体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
(四)投入预算不足,规划不到位,档案管理标准化与正规化受到了严重的制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向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现代医院档案工作的建设,要求必须有稳定长期的投入。但是,目前很多医院的近期与长期规划中,很少会考虑档案管理与档案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导致档案管理水平严重滞后于医疗业务的发展水平,并最终影响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没有明确界定档案管理的内容与范围。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内容与范围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制度与标准。虽然各级医院都已自身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了相对健全的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但是却很少甚至完全没有涉及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检查考核措施,从而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混乱和管理手段的落后,极大的制约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开展。
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改善的建议分析
(一)推进档案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完善,实现科学管理、规范管理。档案的是真实性、完整性与有效性的集中体现,其工作非常严肃且有很强的条理性。推进档案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完善,能够使档案管理的随意性得以减少,促进其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各级医院应从单位工作实际出发,推进档案统一管理的逐步实现。建立以档案管理人员为主,其他科室兼职档案人员为辅的档案管理机制,使档案管理的凭证与利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加强领导与宣传,促进档案意识的增强。领导对档案管理的重视,是加强档案制度建设的前提。要在医院的规划发展当中,重点来抓档案管理工作,与医院业务建设一同规划发展。同时,要对档案工作进行大力宣传,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展示给医院领导、管理者和全体职工,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使其增强档案意识,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更多更好的支持。
(三)积极开展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得以提升。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开展培训,随着深入推进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具体措施有:1.招聘档案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是档案服务层次得以提升;2.积极开展系统化培训,使现职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管理能力得以提升;3.引入考核机制,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觉学习并提升其业务能力。
(四)硬件投入必须加大,推进现代化管理的实现。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必须加大,使档案管理环境得以改善。一方面,引进现代化的技术,增强保管措施,诸如专门档案库房的设置以及库房干燥、空调与灭火设备等。另一方面,计算机管理的引进与应用,使档案管理中计算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引入档案管理系统专用软件,替代传统的手工存储与检索,使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得以提升。
(五)明确界定档案管理的内容与范围,使档案的归档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通过信息档案科室的建立,对职能进行明确,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医院各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同步考核评价档案管理和医疗业务。另外,档案的归档范围需要进一步拓展,目前档案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就是加强有关内容的收集。因此,要推进档案管理组织的进一步健全,专人收集相关档案信息。
【关键词】 PDCA循环; 感染管理; 应用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98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各种新的诊疗项目的开展,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医院感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医院感染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如何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保障医疗安全,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运用PDCA循环进行医院感染管理,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达到了一个较好的水平。
1 PDCA循环的定义与特点
1.1 PDCA循环方法 该方法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先生提出的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基本管理方法,又称戴明循环,即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的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1]。以上4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实现阶梯式螺旋上升。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对绩效管理尤其适用。
1.2 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笔者所在医院实行医院感染管理与绩效工资挂钩的管理模式,把体现科学认识论的PDCA循环圈运用到医院感染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按照PDCA循环管理法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后整改”转移到“事前防范”,实行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等循环反复的科学工作程序。把感染管理各项工作进行有机地结合,使感染管理水平呈阶梯式上升,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更高目标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实践。
2 方法
2.1 计划阶段(Plan) 每年的年终,依据上年度工作完成情况、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等,制定下一年度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培训计划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标准,为更好地应用PDCA循环圈管理开好篇、布好局。
2.2 实施阶段(Do)
2.2.1 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提高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 医院感染管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贯穿于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交叉渗透于各种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通过培训使全院医务人员熟悉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从而克服医院工作与己无关的思想,提高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关口前移,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培训形式采用医院集中培训、科室组织培训、送出去培养等多种方式。通过培训,逐步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感染管理队伍。
2.2.2 明确职责,细化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即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临床感染管理小组,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分级管理,各尽其责,各司其职。医院层层签订感染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其职责,细化其分工,充分调动全院人员积极性,体现医院感染管理“重视环节质量,注重细节过程”的管理特色,把感染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到人,避免出现管理上的真空,营造了全院上下一心的管理氛围。
2.2.3 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与应用 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和抗菌药物管理指导小组,每月进行抗菌药物前十位排名,对抗菌药物应用的不合理情况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实行奖罚结合。将各科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送检率纳入医疗质量综合评价的目标性管理。
2.3 检查阶段(Check) 督导检查是对计划实施的一个评定,只有不断地督导检查,才能保证医院感染管理的行之有效。医院感染管理三级质控体系的建立和强化,可有效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与流行。感染管理委员会不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感染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感染管理科不定期到各科检查、督促、指导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到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指正,每月书面汇总反馈一次。各科感控小组自查,每周1次,督导检查科室本周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实行感染管理科与各科室的感控检查双向反馈,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管理,避免出现工作漏洞。有利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不断持续改进,体现了“医院管理年”活动提出的质量持续改进管理精神。
2.4 处理阶段(Action) 通过各级各类的检查,每季度对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分析。将每季度的监测结果以“医院感染简讯”的形式向医院领导及各科室各部门进行反馈,并在每季度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上进行反馈,对于检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依照感染质量检查标准进行扣分,并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同时制定整改措施,确定下一轮管理目标,作为下一循环评价依据[2]。处理阶段是PDCA循环的关键阶段,是对这一个循环经验、教训的总结,不合理、不规范操作的纠正,改进措施的制定,再落实到下一个循环,如此不断循环,不断的提高工作质量[3]。
3 讨论
在我国,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新兴的管理学科,在过去和现在的医学教学中,没有完整的、系统的教学内容,各级医护人员对其管理理论、实践不够重视和理解,其执行力不高。如何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成效,是一个现实问题,而PDCA循环管理方法更能提高成效。经过笔者所在医院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与检验,PDCA循环管理模式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达到了预期效果。医院感染率从2010年的3.07%下降到2011的2.45%,抗菌药物使用率从45.90%下降到43.73%。笔者所在医院应用PDCA循环管理程序,对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坚持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科学循环,不忽略医院感染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呈螺旋式上升,最终实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总体目标。
PDCA循环的基本原理在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管理的实际运用,不但为医院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使医院感染管理目标更加具体化。从根本上摆脱了靠经验管理的传统方式,实现了由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的转变,由事后整改变成了事前防范,将结果控制转换成了过程控制,充分体现了现代医院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创新性。
参 考 文 献
[1] 潘绍仙.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12.
[2] 许燕卿,罗盛鸿,左亚沙,等.PDCA循环在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702-1703.
为巩固老年友善医院创建成果,使老年友善医院管理各项制度措施执行到位,加强老年友善医院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我院老年医学发展,不断优化老年患者的就医流程,提高老年患者的满意度,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及照护需求。根据本院老年友善医院管理办法的要求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 、加强组织管理,巩固老年友善医院成果
1、医院主要以李原则为组长,全面落实老年友善医院具体工作,每年将老年友善医院的管理工作列为全院工作管理重点,巩固成绩,加强督导与考核,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使老年友善医院工作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2、在老年友善医院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促进技术指导小组各司其职,开展老年友善医院管理的日常工作。
(二) 、加强老年友善医院日常工作的环节管理
1、根据老年友善医院要求改进我院各项工作。以老年患者为中心,改善老年患者的就医流程,提高老年患者的满意度。各科室要加大老年友善医院宣传力度,扩大老年友善医院创建的影响力,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及照护需求。
2、加强对全院医护人员有老年友善医院管理和老年医学知识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其中包括有与老年人沟通交流技巧方
文库面的培训。
3、开展门诊和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服务、环境等进行评估和改善。
4、加强多学科整合管理,按照老年综合评估制度要求,在病房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工作(MMSE 和 ADL)(注:智能精神状态检查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5、完善老年患者用药咨询门诊工作,促进临床药学人员对老年患者进行用药评估和用药指导。
三、加强措施的落实工作
1、努力落实我院关于老年友善医院的相关制度。
2、制定老年友善医院培训计划:使老年友善医院管理各项制度措施执行到位,加强老年医院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我院老年医学发展,改善老年患者的就医流程,提高老年患者的满意度,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及照护需求。
3、努力加大爱老、敬老、护老的宣传力度,更好的营造全院老年友善的文化氛围,利用宣传栏、宣传标语、医院网站加强老年友善工作的宣教。
-
西充县人民医院
2021年8月21日
老年友善医院相关制度老年患者就医指导制度
为了方便老年患者,提高老年患者的就医体验。为了优化中心服务流程。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在门诊大厅设立专岗,工作时间医务人员轮流值守。
二、工作时间不离人,随时方便老年患者咨询,并为老年患者及家属提供预约、取号、指引等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提供轮椅及担架车;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实行全程导诊。
三、工作时间供应开水,方便患者饮用。
四、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职称等选择合适的尊称,禁止直呼姓名。
五、与老年患者交谈时,语言要文明、语气要亲切,自觉使用“服务用语”,严格做到不训斥、不埋怨、不吵架(听力异常者除外)。
六、工作人员佩戴胸卡,门诊环境设置区域指示牌,方便老年患者熟悉医护人员与环境。
七、实行首诊负责制和首问负责制,明确安全责任,突出老年患者人文关怀。
八、老年危重患者优先处理。
九、特殊紧急老年患者先救治,后办理相关手续。
老年友善医院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为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开展健康教育,特制定以下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健康教育内容
1. 饮食教育:科学系统饮食护理对于减慢老年患者病情,防止并发症发展至关重要。如糖尿病患者,重点强调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高血压病人低盐饮食;冠心病病人低脂饮食;肝硬化病人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饮食等。
2. 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酒、定时起床、定时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选择适合身体条件的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对长期卧床老人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照顾好老人大小便,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发生。
1.1护理人员积极性不高
当前许多县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护理人员编制不足,许多医院普遍存在使用大量聘用护士,一部分护理人员的思想和心理状态不是很稳定,因而工作积极性较低;部分工作人员自身吃苦能力较差,服务意识不高,服务理念得不到转变,且缺乏工作责任心;医院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合理,或者是有关的岗位责任制、资金奖励制等不到位,导致护理工作人员缺乏积极钻研业务技术的愿望等,这些都是导致医院管理工作效率较低的重要因素。
1.2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差
导致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许多资历较高的老护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相关护理专业知识比较老化,业务技能也相对落后,且由于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少,服务意识也相对落后。而一些年资较低,缺乏相关经验的新护理人员,则对基础护理缺乏热情,工作积极性不高。并且对护理文件等的书写也不是很规范;少数护理人员由于经验不足,专业素养较差,易导致护理误诊;另外,医院自身的护理工作计划的实施也与其预期计划不符,致使其整体护理的质量降低。
1.3基础护理设备陈旧
许多县级医院由于自身发展不足,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有限,导致其资金投入较少,基础设施无法完善,基础力量较为薄弱。这样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医院自身的发展,进而使其无法真正适应现代化护理质量管理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护理管理总体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1.4护理管理水平较低
护理质量管理水平较低,是当前国内许多县级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具体原因有许多,除上述资金设备不足等硬件设施外,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相关的护理管理观念比较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和具体性,以及护理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所致。
2提高县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
2.1提高护理人员整体业务素质
医院护理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医院必须要:
(1)积极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文化素养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整体素质;
(2)积极创造有利的条件,鼓励护理人员通过自学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学历及业务技能;
(3)积极落实相关的职称晋升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
(4)发挥好现有的高年资,且临床经验较为丰富的那些主管护师及主任护师的传递作用,让其对现有的医院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教育,实现新老护理人员的合理搭配和接替。
2.2增加适当的经费投入
当前造成很大一部分县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水平较低的一个原因,即医院自身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的投入有限,导致其基础设施不完善,基础力量薄弱,发展后劲儿不足。因此相关部门、医院相关领导以及管理人员等,应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护理设备,使其护理管理工作真正实现当前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要求。
2.3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制度是相关政策能够有效落实的保证。医院应积极建立、健全相关护理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将其严格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每一处,尤其要重视对护理核心制度的实施。同时,实施岗位责任制,明确各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应承担的责任,坚持做到岗岗有人,人人有责,从而逐渐形成一个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质量管理系统。此外,管理人员还应积极落实各项奖励法,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加强对护理工作的安全教育,最大程度杜绝护理失误等情况的出现。
2.4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首先,医院要尽量杜绝哪些没有护士职业资格的护理人员从事这份工作,并争取按规定增加适当比例的临床护理人员,既保持护理工作能有条不紊,又能使各科的护士长们能集中精力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及管理思考,全身心投入到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当中。其次,严格规范各项临床护理操作,尤其是对护理文件的书写,应达到真实、及时、准确、客观和完整等要求。积极提高护理人员病历书写以及信息收集与分析等能力,规范各项护理记录。此外,护理管理人员还应随时保持行政查房工作,并坚持每月展开单项检查工作,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和整改,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