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门诊医院感染控制

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26 01:34: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门诊医院感染控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门诊医院感染控制

篇(1)

【关键词】 门诊治疗室;控制医院感染;医疗护理

作者单位:511400 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 护理工作是造成医院感染,同时又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1]。医院感染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门诊治疗室医护人员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脓液、分泌物,所以治疗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所用的器械、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及空气等污染或消毒不彻底,无菌操作不严格等,都会加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2]。每个环节的感染控制工作都非常重要。如何减轻医院感染的发生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的单位是一间2009年整体搬迁新建成的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治疗室平均每日换药治疗人数约150人,包括各种伤口换药、导尿、封闭、切排、清创缝合、灌肠等。大部分患者都是接受侵入性治疗,在治疗换药期间都需要一定时间暴露伤口,对环境、空气、物表的清洁要求很高,具有治疗范围广、患者流量大、治疗间、治疗床、治疗车使用率高的特点,而且都是门诊患者,有没有发生医院感染无法统计和跟踪,关键做好预防。搬迁医院后,根据门诊治疗室的工作特点,制定相应措施,从而有效控制门诊治疗室医院感染,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2 方法

21 合理规划治疗间的布局 门诊治疗室设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设有污染出入路线指引,走廊是污物处理处和暂存处,设有器械浸泡池及清洗池,与治疗间完全隔开。设有一个无菌储物间和准备间,6个治疗间,每个治疗间通向污物处理处都有独立通道,治疗操作后可单独进入污物处理处清理。门诊治疗室属《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二类环境,严格分开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供应室接收人员及污布出洗人员要在指定的污染通道出入。合理的布局设计,可防止交叉污染,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起很好的作用。

22 增加空气净化消毒设备 空气是一种传播疾病的主要媒介,门诊治疗室患者流量大,治疗种类多,所以空气中细菌含量大大增高,而且南方的气候潮湿,细菌容易繁殖。搬迁医院后,治疗间除有紫外线每天两次消毒外,并在中央空调上安装了健百乐空气消毒净化器,医护人员可以在其运作期间正常为患者换药治疗操作,对人体绝无影响,通过中央空调自身的空气循环,对空气连续消毒净化,不断消除空气中的浮游细菌,快速除异味、除臭,令空气清新无污染,对医院感染控制起很好的作用。

23 加强门诊治疗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231 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医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意识 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要求,定期组织学习,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所有无菌操作要按无菌操作规程执行。严格落实一人、一用、一包、一灭菌、一垫巾、一手套、一洗手原则。医护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接触患者污染物后未更换手套或未洗手的带菌率为百分百。手卫生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手卫生的依从性直接影响其效果[3]。在我们工作中发现护士的感染控制意识强于医生[4]。护士医生要相互督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32 治疗操作时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对于治疗操作中需要使用的无菌器械,我们都一律采用一次性器械或高压蒸汽灭菌器械,既可以保证灭菌效果,又可以避免在治疗操作时可能因为化学消毒剂冲洗不彻底残留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对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制定防范方法,在我们工作中发现,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个患者使用,每个医务人员都能严格执行,但会忽略了一些问题,个别因治疗操作前没有裁剪好外包扎物品:如网套、胶布、绷带等,操作后再裁剪,这样一来,无论多小心,都有可能污染了公用的外包扎物品。亦有个别因没有在治疗部位下垫巾而污染了治疗车、治疗床。为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根据治疗室的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操作程序:准备无菌物品裁剪好外包扎物品(供患者独立使用)治疗部位下垫巾戴手套治疗操作包扎伤口清理用物(不污染周围物品)脱手套洗手。此程序使用后能保证了治疗车、治疗床及公用的外包扎物品不受污染。只有杜绝人为的污染,才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233 根据不同层次的人员作出规范的培训及带教工作 规范新调入岗护士、实习生的治疗操作,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新调入岗的护士虽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由于个人的操作习惯离治疗室规范化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应做好岗前培训,规范其操作。实习生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际临床经验,应在老师的带教下操作。

3 效果

搬迁医院后,合理规划治疗间布局,增加空气消毒滤过设备,严格执行制定的治疗操作程序,各项措施都得到实施,感控员每月一次对无菌物品、无菌储物间及治疗间的空气、物品表面(治疗车、治疗台)、工作人员手部进行细菌监测都符合标准;本院感染管理科每季一次、区疾病控制中心每年一次随机抽样检查,多次进行监测,合格率为100%,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安全的治疗环境,可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4 讨论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及缩影,而门诊治疗室是门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的流量大,治疗场所使用率高,患者与患者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交叉感染机会,而且大多数患者都是接受侵入性治疗,对空气、环境、物表的清洁要求特别高。医护人员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脓液、分泌物,所以每次操作完毕要立即清理干净、并确保周围的物品不被污染,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国内、国外调查显示:医院感染中30%~50%与不恰当的护理操作及管理有关。发生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造成其经济损失,浪费医药资源。医护人员要认真执行医院的消毒隔离与感染管理制度,既要做好自我防护,也要保护好患者。在工作中,形成一种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落实执行各项措施,才能有效控制门诊治疗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徐锡凤,李星华国内医院感染现状及护理工作的思考.护理管理杂志,2007,7(2):2224.

[2] 刘会,马海萍重症监护院内感染的控制和预防.实用护理学杂志,2010,20(10):5556.

篇(2)

【关键词】 门诊 医院感染 管理

2009年以来,我院在搬迁到新门诊综合大楼后,在认真做好门诊诊疗工作的同时,也加强了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我院门诊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1 合理的环境布局

门诊各诊室要求宽敞明亮,墙面、地面、天花板便于清洁、消毒。室内空气清新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门诊注射室、治疗室、换药室等空气消毒按10m2面积安装30W紫外线灯管一盏,每日2次空气消毒,每次60分钟,治疗室、换药室等用臭氧消毒机每日照射1次,每次2小时,操作台面、地面每日用1∶80的84消毒液擦拭。

2 规范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

规范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就是要求医护人员严格遵守诊疗操作常规和无菌操作技术。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不正确和非规范行为均可埋下医院感染的隐患,亦可成为医院感染的魁首。为规范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科室加强了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进行“三基”训练,统一标准,集中考核,使医护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各项技术操作正规化、标准化。近年来,无一例因不规范医疗行为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3 加强对一次性无菌注射用品的管理

一次性无菌用品由医院统一从正规厂家购入,由院感染科抽样合格后,由消毒供应室根据需要发放登记。有过期、不合格、不配套、被污染、破裂和字迹模糊者均不可使用。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按要求毁形,放在污物间固定的回收袋内,针头等锐器放在锐器盒内。医用垃圾、生活垃圾按规定分类分开袋装,放在污物间固定的地方,由院感染科指定专人送往指定地点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医务人员操作前均应认真洗手、戴好口罩,环境整洁,科室操作台面清洁干燥,控制人员走动,减少空气悬浮颗粒。检查床、操作台每日用1∶80的84消毒液擦拭。室内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专柜存放,标记清楚,不过期、不失效,定人、定时检查,并按消毒日期先后进行使用。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液体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小时不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酶超过24小时不使用。酒精、碘酒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常用无菌敷料罐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

5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全员意识

定期组织科内人员学习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全员教育,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知识小讲座,有计划、有侧重内容的教育,特别是对新上岗、进修、实习人员采取岗前培训,考试合格方可进入门诊注射室。在普及医院感染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之中,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认识。在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中,从忽视变为自觉遵守,既加强了自身的防护,也保护了患者的利益。

6 加强门诊卫生员培训

门诊卫生员负责门诊环境卫生和一些消毒灭菌工作,但他们大都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在操作上不能完全符合要求,极易引起自身感染及交叉感染,因而也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一大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加强了门诊卫生员的培训,讲授有关医学知识和消毒隔离技术,工作中严格管理,检查和督促他们严格执行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力求避免因卫生员而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

7 加强健康教育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该院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2月~2019年2月),根据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人员组成: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60岁之间,中间值(39.62±2.85)岁。观察组40例,人员组成: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57岁之间,中间值(40.02±3.01)岁。两组数据可公平对比(P>0.05)。研究已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均为进入我院门诊接受系统诊疗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精神异常、视听障碍者;依从性极差者;既往有药物滥用史、酒精依赖史。1.2方法。对照组:开展对40例患者的常规门诊护理模式,包括环境护理、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开展对40例患者的门诊护理管理:①加强门诊护理人员培训:通过定期开会、发放资料等方式加强门诊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重点培训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知识的学习。在日常工作中查找可能引起院内感染的因素,通过开会总结日常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尽可能减少其中问题的出现。做好对门诊保洁人员等的培训工作,由于医院门诊的保洁也关系到院内感染情况,因此针对进入医院保洁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加强相应的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②加强人员考核:在定期组织门诊医护人员做好知识培训的基础上督促门诊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各种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者技能,通过考核的方式检查医护人员在职业防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风险意识、无菌操作原则等方面的内容,将考核与绩效结合,有效调动门诊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③强化物品消毒和环境清洁:要求每周进行一次对整个门诊、门诊公共走廊、科室、卫生间所有场所的清洁,并做好对清洁工具的标记,关于医疗方面的清洁工具不可与普通清洁工具混淆。同时需要做好门诊科室的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④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护理人员要保持整个操作台、门诊科室、病房的而清洁卫生,定时用消毒液对物品进行消毒。1.3观察指标。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评估两组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分析,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制定门诊护理管理评分表,对门诊护理人员洗手质量、消毒隔离管理质量、环境管理质量、抗菌药物管理质量进行打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管理质量越高。1.4统计学分析。利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排序、统计和分析。运用Epidata3.0进行数据录入,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根据资料性质和分布,选择均数、率、构成比等指标进行统计描述。

2结果

2.1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5.0%(2/40)低于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率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门诊护理总满意度95.0%(38/40)高于对照组门诊护理总满意度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两组门诊质量管理评分比较。观察组洗手质量(96.02±1.32)、消毒隔离管理质量(97.06±1.11)、环境管理质量(98.07±0.86)、抗菌药物管理质量(97.89±1.07),得分均高于对照组(89.62±1.22)、(91.52±2.09)、(90.02±0.94)、(91.12±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门诊护理工作是一项高质量的工作,加上门诊护理人员与患者直接接触,且接触时间长,如果门诊护理管理工作未达到标准,可能增加院内感染,不利于医院感染控制。本次研究重点开展对医院门诊的护理管理工作,通过加强门诊医护人员的培训,包括保洁员的培训,人员考核以及环境管理等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有利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2][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5.0%(2/40)低于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率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善且严格的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认知水平的同时有效增强其工作效率,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门诊护理总满意度95.0%(38/40)高于对照组门诊护理总满意度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护理管理可积极转变护理人员的思想,增强其院内感染意识[5]。观察组洗手质量(96.02±1.32)分、消毒隔离管理质量(97.06±1.11)分、环境管理质量(98.07±0.86)分、抗菌药物管理质量(97.89±1.07)分,均高于对照组洗手质量(89.62±1.22)分、消毒隔离管理质量(91.52±2.09)分、环境管理质量(90.02±0.94)分、抗菌药物管理质量(91.12±0.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加强对环境及物品的消毒管理,也极大程度降低了因物品导致的感染[6]。积极有效的消毒隔离工作也可降低感染发生。

篇(4)

整形美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管理制度不健全:手术室内空气的消毒情况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直接影响,若未及时对手术室内物体表面及空气进行有效消毒灭菌,手术室人员流动性大,或者手术次数过多、接台时未能够彻底消毒,均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而环境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决定了护理人员对环境消毒灭菌工作的执行情况[2]。

物品管理制度不健全:整形美容手术中医疗器械是必用、常用及反复使用的物品,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直接影响。医疗器械由于进行手术之后会残留血迹或污物等,若未彻底将之清洁干净就会导致感染发生[3]。同时手术中需要的药品、用具等在使用前存放不当,也可导致使用时引发感染。此外,手术中所需要的物品由于存放、缺货等问题,导致手术时不能够及时获得,延长了手术时间,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增加。

人员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整形美容手术中,医护人员携带细菌、病毒进入手术室是一个重要风险因素,在对医护人员管理时若存在制度不健全,会使医护人员对无菌操作流程不够重视,进而导致医护人员在进入手术室时忘记更换手术室专用鞋、佩戴一次性手套和帽子等事情,进而引起医院感染发生[4]。同时,护理人员不够重视术前所需器械、用品、药物的清点,导致手术时不能及时提供,进而使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此外部分护理人员护理专业知识不足,在执行专业技能操作时存在不当操作,也可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整形美容手术室护理管理风险的预防和控制

手术室院内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重要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关键点。在整形美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加强感染科室工作人员定期对手术器械、物品及环境进行评估和检测的管理,以及时发现问题或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汇报,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进行处理,使感染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还应该指派专业管理人员定期监测手术室所用器械、物品及环境的微生物,监督相关人员落实各项消毒隔离工作,一旦发现可引起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及时汇报、处理,定期综合评价预防控制感染的效果。

在环境管理上面应注意手术室的合理布局,手术间应根据不同用途合理分开,例如将手术室内分为污染间、感染间和洁净间,对于一些有感染性的手术应在感染手术间内进行相关手术操作,手术结束之后将该房间内的一切物品严格按照感染手术的相关处理措施进行处理[5]。同时建立并完善严格的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手术完成之后严格对手术室内地面、物品及空气进行消毒处理,每日对空气进行2次常规消毒,在手术结束后及手术开始前均必须严格实施消毒清洁措施,消毒完成之后减少手术室内人员流动。此外,应详细评估手术室中所有物品、器械及环境的监测指标,若有超标情况发生,及时向有关科室及上级领导汇报,及时分析、讨论造成超标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微生物菌落?盗吭谡?常范围内[6]。

在手术物品管理上应定期检查手术室内一次性无菌物品,检查内容包括有效期、灭菌日期、包装有无破损等,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对于不能使用的无菌物品要严格遵循医疗废弃物品的相关处理条例进行处理[7]。手术器械须经过高压蒸汽灭菌消毒后才可使用,而不能进行高压灭菌消毒的物品可采取低温等离子灭菌消毒。

在人员管理上应完善医护人员责任制度,加强院内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并强化预防感染的意识。要求进入手术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均需要严格执行手术室内的规章制度,若有违反规章制度中相关条例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惩罚,以提高工作人员预防感染意识,有效提高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效果[8]。

篇(5)

关键词:护理管理;口腔科门诊;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R246.8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34.219

引言

感染控制是口腔科门诊医院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由于就诊人数很多,流动性极大,如果口腔医疗器械过度使用则很不利于规范化的管理,并且长期感染控制的效果也会不佳。为此,应根据口腔科门诊的医疗器械使用情况以及实际患者数量,来制定规范化、科学化的护理管理措施,并加强各个流程中的监督检查工作,以有效提升医院感染控制的质量。近期,我院口腔科门诊实施了护理管理,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口腔科门诊自2015年6月以后作为护理管理工作效果的观察时间段,可设为观察组,随机选取期间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为14~68岁,平均年龄(42.4±2.1)岁。再将2015年6月之前作为对照组,同时随机选取此阶段时间内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参照对象,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为15~69岁,平均年龄(42.5±1.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管理,即定期对医疗器械行卫生检测,重新清洗、消毒卫生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同时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各方面情况,若发生感染事件应立即处理。观察组:实施护理管理,根据口腔科门诊制定的规范化护理制度,并严格按其执行,如下:配备足够、合理的口腔专业医疗器械及人员,确保一次性或重复性器械的规范化消毒、灭菌、隔离等工作的按时进行,对于未严格按流程进行消毒清洗的人员给予处罚或教育,严格对卫生不合格的医疗器械返回再清洗及再消毒处理,并强化感染控制的监督工作。

1.3观察指标。①分别对各时间段的医疗器械进行卫生合格检测,并对流程规范情况进行评估,用%表示。②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用%表示。③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患者满意度,用分表示。注意满意度的评分标准:非常满意85-100分,一般满意60-85分,不满意60分以下。

1.4统计学方法。所有研究数据均用Excel录入统计,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用(n、%)表示两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实施护理管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100例对照组患者:院内感染率为5%(5/100),卫生检测合格率为85%以下;100例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率为1%(1/100),卫生检测合格率为93%以上。明显可知,实施护理管理工作的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率低于未开展护理管理措施的对照组患者,而且卫生检测合格情况也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满意度。100例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有26例(30%),一般满意有41例(41%),不满意33(33%),总满意率76%,问卷平均分数为76.5;100例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有59例(46%),一般满意有34例(41%),不满意7(7%),总满意率93%,问卷平均分数为93.2。对比两组患者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满意度情况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管理对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医疗效果。临床口腔科疾病的治疗通常需要配备相关的医疗器械,而这些器械往往与患者的口腔等组织部分进行直接性接触,一旦医院对使用的医疗器械消毒清洗不规范、卫生检测不合格,则及易将细菌病毒带入患者口腔内,进而引发院内感染事件。因此,我们要积极做好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工作,控制院内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实施护理管理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化相关工作的关键要点,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与临床医师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配合置于同一重视程度。同时,从人力资源调度、管理工作制度规范化制定、消毒管理科学化、卫生检测严格化等多方面实施强化性管理,全面提升医院感染控制的质量。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管理后,患者的院内感染率得到明显下降,卫生检测合格率也明显提升,患者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满意度高达93%。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明显的优势。综上所述,基于口腔科诊疗救治效果的实际目的,护理管理工作的实施从源头上强化了医院感染控制作用,控制并降低了院内感染率,提升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沛.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5):56-57.

[2]王雪.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5.4(z1):415-416.

[3]杨莉莉.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特别健康:下.2014(10):321-322.

篇(6)

[关键词] 门诊;预防;医院感染;消毒隔离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c)-114-02

医院感染是目前全球性医院人群健康特别是住院患者群体康复的重要问题[1],而门诊是医院的前沿阵地,门诊的护理服务直接展现医院的护理质量与医务人员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和效益[2],也是传播感染疾病的地方,因此是预防感染重要科室之一。近五年来,我院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加强了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我院的做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1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强化医院感染意识

预防医院感染措施落实到个人。由于综合性门诊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缺编,就诊秩序混乱、拥挤、诊治手续复杂、患者满意度普遍不高[3],因此我院狠抓门诊各项工作,预防医院感染,具体落实到个人。

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学习。要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首先是医务人员要重视医院感染,同时要学习和掌握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如《医院感染管理职责》、《无菌操作制度》、《医院污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门诊部从实际出发,采用观看录像和授课,相互交流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并通过出版宣传栏,张贴宣传画报和印发院内感染学习资料,组织门诊各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并考试,结合医院制订的院内《医院感染考核惩罚标准》,每月由感染科主任负责,护理部、门诊护士长等工作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到各科室进行检查,每周由科护士长到各门诊各科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将问题发表在每月的《质量管理》专刊,与科室、个人的奖金挂钩,事故与差错落实在人头上,做到工作人员与护士长、科主任同奖同罚。通过学习、考核,监督和奖罚,强化全体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和知识水平。

2 加强门诊环境的管理

每日开诊前诊室要开窗通风20~30 min,各诊室每日用0.2%强力消毒净消毒液湿拖1次,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每次1 h。各诊室、大厅、通道、地板、墙砖、门窗,每周大清洁1次;地板每天2次清扫,用0.2%强力消毒净消毒液湿式拖地1次;候诊椅、桌、诊床每天用0.2%强力消毒净消毒液擦拭1次,有污染物及时清洁消毒。手术室、注射室、人工流产室、换药室、纤维支气管镜室等重点科室,每天用0.2%强力消毒净消毒液湿拖2次,每天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每次1 h,每月空气细菌监测1次。紫外线灯每季做监测,不合格及时更换。各科室诊床单、枕套每2~3天更换清洗1次,有污染时随时更换清洗消毒。

3 做好导诊、分诊工作,加强患者管理

导诊、导查岗位台位置明显,服装鲜明,佩戴导医牌,导诊,导查巡视于患者之间,表情和蔼,言语亲切,主动询问,耐心细致地为分科不明及不熟悉环境的患者及时分诊、导诊、密切观察患者,如发现危急重患者及时抢救,发现发热患者,及时分诊到发热诊室,发现传染患者及疑似传染病及时到各传染诊室。安排好就诊秩序,做好导医、导查分诊工作,维持良好工作秩序,尽量控制人员流动密度,减少患者就诊时间,使空气中微生物含量降低的重要措施。

我院从2005年开始,门诊各科室不断设置专科护士,在门诊大厅,明显位置设置导诊护士,几年来收到良好的效果,患者从挂号、诊病、计划、检查、取药等一系列活动没有出现混乱、拥挤现象,杜绝了“三长一短”现象。

4 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认识

门诊是医院面向群众、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特定的工作环境和性质,决定了抓好卫生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认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我院的做法是:在候诊大厅定期出健康教育专栏,电视播放录像、定期发健康教育处方,在显眼处张贴宣传画报;导诊护士和各专科护士,利用候诊和诊疗过程,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知识,如肺结核、肝炎、麻疹、水痘等预防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有效地预防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5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各科室、诊查室、各种操作台、检查床,每日用0.2%强力消毒净消毒液擦拭1次。

室内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专橱或专柜存放,标记清楚,不过期、不失效。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液体注明时间,超过2 h不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 h不使用,多数采用小包装。酒精、碘酒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常用无菌敷料罐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24 h,多数使用小包装。治疗工作的诊室、科室,认真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隔离原则,严格执行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和处污要求,做到操作前后洗手,注射检查、手术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一灭菌”。血压计、听诊器每周用0.2%强力消毒净清洁1次,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2次,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血压计袖带、小枕每周2次清洁、消毒。体温计用75%酒精浸泡,每日更换1次,保持有效浓度,诊室使用一次性压舌板,“一人一用一销毁”,每诊室、治疗室、注射室、检查都配有0.2%过氧乙酸液泡手,要求每诊治一患者抹手1次。

有传染患者污染随时消毒处理,污染布类就地封存,有污染标志,不得污染其他地方。发现有疑似肝、肠道传染患者,立即分诊到门诊肝、肠道传染病专科就诊,并指导患者到专用厕所,专科化验室、检查室、专门通道和各种专科窗口办理有关手续,患者需住院治疗到感染科处置清洁更衣[4-7]。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涉及面广,在医院门诊的护理工作中,不仅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清洁、消毒、灭菌和隔离工作,还要利用门诊优势,广泛宣传,深化人们对预防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玉霞,郭凯,夏柔佳.护理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8):768-769.

[2]洪楚云,雷和,陆玉贤,等.门诊患者维权机构的设置[J],护理学杂志,2006,21(15):50-51.

[3]丁小容,吴清香,王琦,等.门诊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7,22(3):49-52.

[4]陈维英.基础护理学[J].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

[5]陈立新,李淑清,魏巍.加强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3):268.

[6]潘玉波,王清,王秀萍.医院感染状况与防范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4):32.

篇(7)

【关键词】换药室;消毒灭菌;预防感染

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同时也被患者及家属所关注。门诊换药室是外科门诊操作的重要部门,也是容易引起医院感染的场所。因此,做好门诊换药室的感染控制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1 引起感染的因素

1.1 换药室内空气的污染 由于中央空调的使用,门窗密闭使室内空气不能流动,而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门诊换药室人员流动相对较大,使病毒及细菌在空气中悬浮造成空气污染。同时空气又是良好的传播媒介。

1.2 换药室医疗器械的污染 由于个别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不强,在进行操作中污染了用于患者伤口的器械。还有个别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淡漠,只重视工作完成而忽视自我保护。如:脓肿切开操作中安装、拆卸刀片不用持针器,对感染伤口不注意个人防护,不戴口罩及手套。工作中持无针罩的注射器面对他人或自己造成误伤。将用过的注射器或其他锐器扔在不耐刺的容器中,处理时造成刺伤或不按规定回收利器等。

1.3 医护人员手污染 医护人员主要是没有重视手也是污染的重要环节,故在换药前后未认真清洗或消毒手。手因直接接触患者,而处于带菌状态,若不注意洗手,手上的细菌带到医疗器械或患者身上,就可能使各种各样的病原菌在患者之间交叉传播,而造成医院交叉感染。

1.4 换药室的医疗垃圾 医疗废弃物若处理不当,将引起二次感染和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威胁[1-2]。如:患者的血液、脓液、感染伤口使用的敷料等,不按垃圾分类集中统一焚烧处理,均可造成环境的污染、医院感染的发生。

2 预防感染的对策

2.1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对空气环境的消毒是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要随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换药室的布局要合理,严格区别清洁区、污染区、无菌换药车、污染换药车。加强非换药人员的控制,避免人员多、说话多、咳嗽时将细菌附着在漂浮的尘埃和飞沫中,再落入伤口以及所准备的器械和敷料上。换药时只允许患者入内,陪护及其他患者均在门外等候。每天常规紫外线照射2次,1 h/次,照射后及时登记。每周用95%的乙醇纱布擦拭紫外线灯管1次,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1次,将菌落数控制在≤500CFU/m3。每天工作完成后,用1∶200 84消毒液擦拭台面及地板,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血迹,拖把专用。

2.2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防护 ①提高感染控制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护人员面对许许多多的无菌物品,经常是一个单独完成无菌操作。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无菌观念,具有严格的无菌操作意识和遵守无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尤其是《消毒技术规范》无菌物品及一次性用品的管理办法等,提高相关人员的意识。并定期对各项工作按标准进行检查,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感染控制意识。从而自觉执行规范的技术操作,所有换药室用的无菌物品均由消毒供应室经高压灭菌处理。灭菌后进入换药室的无菌物品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使用时认真检查无菌物品的包装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无菌物品的灭菌期及有效期,超过有效期应重新灭菌。无菌包应保持完整、干燥。取出的包掉落在地或误放不洁之处或沾有水液均视为污染,不可做为无菌物品使用。

2.2 加强医疗锐器的管理,锐器刺伤是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伤害,据国内某研究报道:>80%的护士1年>1次的锐器刺伤[3-4]。为减少锐器刺伤而致的职业感染,强化医护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加强有关经血液传播疾病知识的学习,工作中提高对职业感染的警惕性。门诊换药室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将换药室清创中所用的手术刀片、注射器针头等锐器装入专用的利器污物盒内,盒装满后封闭盒盖,再装入黄色医疗垃圾袋内,由专职人员统一处理。

2.3 医护人员手的处理 洗手是防止病菌传播的主要措施,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因此,医护人员在换药室前后必须认真清洗或消毒手,防止微生物的种植与扩散。必须做到处置一个患者洗一次手。换药中双手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戴手套不可触摸公共物品,以防造成污染而影响伤口愈合。

2.4 换药室医疗垃圾的处理 为降低医院的感染发病率,换药室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垃圾的收集、存放、处理进行严格管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包装,医疗垃圾装入黄色垃圾袋,生活垃圾装入黑色垃圾袋分别放置。将分类收集的医疗垃圾放在本科室固定的医疗废物暂时存放点,每天由专职人员统一回收焚烧处理。医疗废物运出后,及时对暂存点进行清洁、消毒。

综上所述,门诊换药室的感染预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管理,它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也充分体现医院管理水平。本院有病床近1000张,为更好地加强门诊换药室的管理工作,门诊部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成立了质量管理小组,有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每月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及突击检查的方法,监督实施并列入科室质控项目,使换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保障换药室医疗工作的安全和人员的身体健康。

参 考 文 献

[1] 陈静,裴红生,凌汉栋,等.医疗废物管理的调查及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9):1025-1026.

[2] 葛扣喜,徐旭东.浅谈新形势下医院废水及对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对策.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9(1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