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徐志摩的诗歌

徐志摩的诗歌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15 19:49: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徐志摩的诗歌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徐志摩的诗歌

篇(1)

关键词: 徐志摩 哈代诗歌 诗歌翻译 艺术特征

一、引言

徐志摩是20世纪初新诗运动的先锋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用白话诗体写作和翻译的先驱。作为新月派诗人的典型代表,徐志摩曾以其独特的诗风与才情为自己赢得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盛名。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著名左翼诗人蒲风也声称:“堪与郭沫若伯仲的,算起来要推徐志摩了。”事实上,徐志摩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曾进行过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活动,其中包括诗歌翻译。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徐氏曾提出过独到的译诗理论且译作颇丰,他在诗歌译介方面所作的努力与尝试却始终为其诗名所掩,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国内外关于徐志摩的研究中,他的诗歌创作往往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在我国文学界和翻译界少有关于徐氏的诗歌翻译的评论和研究,这与对其诗歌创作上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为数不多的徐氏诗歌翻译研究与论述里,大多也是对其诗歌翻译的负面评价。有人曾评价徐“译绩为诗名所掩”,其译作也是“貌合神离”,“充满了翻译腔”。也有人认为“徐志摩的翻译‘嫩’了一点”。还有人觉得“他的译诗里失败借鉴有余,成功榜样不多”。本文以徐志摩翻译的汤姆斯・哈代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徐对哈代诗歌的译介方面进行细节分析,以期对徐氏在诗歌翻译实践活动中所作的努力与成绩作一个客观而详尽的评述,认为徐氏的诗歌翻译重在追求艺术新奇感和陌生化的效果,从而客观、公正地认识徐志摩作为诗人译者在新诗运动,以及白话诗体写作和翻译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

二、徐志摩对哈代诗歌的大量译介

1921年,也就是徐志摩真正开始其文学生涯的那一年,他总共发表了八首诗歌作品,而其中除《草上的露珠儿》一诗外,其他七首均为译诗。在诗歌艺术的理论和创作上,对徐志摩产生较大影响的外国作家有几人,其中,哈代是最重要的一位。在徐氏的诗歌翻译作品中,关于哈代诗歌的译介是最多的。早在1923年,徐志摩在《小说月报》上就发表了哈代的两首诗歌的译文:《窥镜》和《她的名字》。在此后的几年,他又翻译了哈代的十九首诗歌。此外,徐志摩还曾撰写过七篇介绍和怀念哈代的专文和诗歌。在这些文章和评论中,徐志摩极其赞赏哈代的生活观和爱情观,反对称哈代为悲观主义者。徐志摩认为,汤姆斯・哈代和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一样伟大,他的作品中对于现实世界的大胆描述表明了哈代的勇气、真实和坦诚。

汤姆斯・哈代是徐志摩特别喜爱且经常模仿的一位作家,他非常崇敬这位悲观厌世的老人,称其为“老英雄”。徐志摩曾赞誉哈代:“哈代是现存作家中最伟大的一个。”他在给赵景深的信中说:“能试译哈代,最合我意。”徐志摩的诗重视韵律形式和音乐美,是受了哈代的诗歌的影响。他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它的内在音节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正的趣味。”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在意象、场景、事件和情调方面都在有意无意模仿哈代。哈代的写作手法和创作风格对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和翻译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徐志摩的主要译诗理论与译诗观点

徐志摩曾提出过颇有见地的诗歌翻译观点。《在一个译诗的问题》一文中,徐志摩表达了他对诗歌翻译的主要观点:“翻译难不过译诗,因为诗的难处不单是它的形式,也不单是它的神韵,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去,像颜色化入水,又得把形式表现神韵,像玲珑的香水瓶子盛香水。有的译诗专诚拘泥形式,原文的字数协韵等等,照样写出,但这来来往往神味浅了;又有专注重神情的,结果往往是另写了一首诗,竟许与原作差太远了,那就不能叫译。” 在徐看来,“形”与“神”的高度完美的结合才是诗歌翻译的真谛。在徐志摩的翻译实践中,他从不曾放弃对“形神兼备”这一目标的追求,依然坚持“形”与“神”的高度统一才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

在译诗语言上,徐志摩主张采用“五四”运动以来的白话诗体进行外国诗歌作品的翻译。1924年,徐志摩在《征译诗启》中谈道:“我们想要征求爱文艺的诸君,曾经相识与否,破费一点工夫,做一番更认真的译诗的尝试:用一种不同的文字,翻来最纯粹的灵感的印迹。”经过后的中国文坛,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进行诗歌创作与翻译也势不可挡。徐志摩在此篇文章中的号召与其在诗歌创作中同样提倡使用白话诗体的主张是一致的。

四、徐志摩的哈代诗歌翻译

在欧洲文化气氛陶冶中成长起来的徐志摩,他的诗歌创作与外国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是一位得益于外国诗歌影响而成长起来的新诗人,说得更具体些,他是由诗歌翻译走向诗歌创作道路的。在诗歌的形式和音韵上,哈代的诗歌受到了塞克斯民歌和乡村音乐的影响。徐志摩曾表达,哈代的诗歌“诗段变化”(stanzaic variation)的试验非常多。徐志摩说,哈代的作诗原则是用诗里的内在节奏和声调,状拟诗歌里表达的情感和神态。在哈代诗歌里体现较多的形式是反复(repetition)手法。这种手法在徐译哈代诗歌时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作为新诗运动的先驱,徐志摩深受新格律诗的影响,在翻译汤姆斯・哈代诗歌的过程中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徐志摩不仅将源语文本的格律形式翻译进目的语文本,而且将自由诗体,不规则的诗行缩进等英语诗歌韵律形式运用于译诗。这些诗歌形式有别于传统的中国诗歌形式,使目的语读者感受到了译入语文本的异域性和新奇性,激活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感知过程。为了达到诗歌翻译的文学艺术性和新奇性,徐志摩在译诗时并未依从当时中国诗歌的用词规范,即使用正式的文学用语,而是在译诗过程中大量使用白话诗体和口语词汇,以此来打破目的语读者对诗歌用词的期待规范,使目的语读者感受到译文的新颖性和陌生感。徐志摩还根据个人喜好和追求,在翻译中对源语文本的词语进行操控,增加或者删减原诗词语。徐志摩在翻译中注重诗歌的外形的美观,讲究诗歌韵律的音乐性和抑扬顿挫性,这些特征都增加了译诗的多样性和新鲜感。

勒弗维尔强调,考虑到译文的潜在读者群,译文的文本必须要符合所处时代的语境系统。这就是指出,译文的文本选择必须符合、尊重译入语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规范与原则,使原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能很好地融合、交流,使外来文学和译入语文化中的民族文学一起,或巩固现存的意识形态和诗学,或破坏现存的意识形态和诗学。不管翻译活动以何种方式在何时何地发生,它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在主题选取方面,“五四”时期,中国社会的文本选择规范是翻译西方警示作品和现实主义作品,以号召全体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唤醒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外敌的斗志。然而,徐志摩却违背这一期待规范,将哈代阴郁消极的诗歌作品作为源语文本,翻译其感伤的抒情诗歌。在翻译哈代的《她的名字》时,徐把哈代原诗中强烈的抒情情怀,原诗前半部分的乐观情绪,后半部分的阴郁悲观情绪翻译得恰到好处。徐志摩对译诗主题的选择几乎都与自己诗歌创作中的主题风格和审美情趣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译诗并不遵从社会的期待视野,而大都反映了自己当时短暂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偏好。徐志摩译诗中的这些陌生化特征,均延长了目的语受众的关注时间,增加了审美难度,从而激活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兴趣,产生了新奇的阅读感受和陌生化翻译效果。

五、结语

本文分析了徐志摩翻译的哈代诗歌的艺术特征,对徐志摩的诗歌翻译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徐志摩作为诗人译者,其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密不可分;哈代的艺术创作特点深深影响了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与翻译;汤姆斯・哈代,作为徐志摩最为欣赏的外国作家之一,抛开其诗作谈徐志摩的诗歌翻译,就不可能对徐在诗歌翻译上作出的努力和成绩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我认为,徐志摩的诗歌翻译重在追求文本的异域性、新奇性和陌生化的效果。徐志摩在诗歌翻译上的积极探索,对新格律诗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用白话诗体写作和翻译的推广作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Bassnett,Susan,and André 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1998.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Lefevere,André,ed.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1992.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卞之琳.《徐志摩选集》序.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2,(3):35-38.

[4]陈琳.文学翻译的审美陌生化.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6):91-99.

[5]戴拥军,张德让.五四文化语境与徐志摩的翻译.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2):117-22.

[6]韩石山.徐志摩全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7]胡凌芝.徐志摩新评.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

[8]加滕阿幸.试析徐志摩译哈代诗《八十六岁诞日自述》的得体性原则.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21-26.

[9]刘介民.类同研究的再发现:徐志摩在中西文化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刘全福.徐志摩与诗歌翻译.中国翻译,1999,(6):38-42.

[11]陆耀东.徐志摩评传.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篇(2)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 开创精神 格律 意境 性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53-02

徐志摩在诗歌方面的创作成就与性格经历是密不可分的。纯净、真实、热情的他具有了天才诗人所具有的一切气质。他从小生活富足,虽然以后家境慢慢衰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就是少时的无忧无虑造就了他的性格,再加上传统的教育和留学的经历都为他在诗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反过来说,他归国后的生活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他的性格体现在他的行动之中,徐志摩的所做所为就如他的诗歌一样惊世骇俗。而徐志摩对爱情的执着就注定了他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使他在诗歌里得到了充分的宣泄,也成就了他的诗名,也是他诗歌中成就最高的。

一、从形式上看徐志摩诗歌具有内在外在高度统一的美感

他遵从了闻一多的三美的理论,即所谓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实践,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各种诗体的尝试,他认为每一种诗体都有其最合适的内容来填充。其中最典型的是他对十四行诗体和散文诗体的尝试及突破。徐志摩诗歌的很多方面的发展都是很有创造性的,他敢于突破古典的抒情方式,并糅入西方的各种思潮,还大胆的创造新的体式,敢为新诗开拓新的格律,意境优美、唯美。

二、格律方面,徐志摩的探索阻止了新诗过于散漫、内容流于肤浅空泛之弊,从而使内容更有节制、思想更有深度

闻一多讲诗歌格律时谈到了三美,在徐志摩的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贯彻。茅盾曾批评徐志摩的诗歌《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中说到:“我们能够指出这首诗歌形式上的美丽,章法很整饬,音调是铿锵的。但是这位诗人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这就是很少一点了。”但是诗歌并不是以传达内容的多少、优劣论成败的,作者在这首诗歌里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心情,这是一种感情的传达。诗歌所承载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抒情诗,对感情的传达的丰富程度和真实程度反而是一首诗歌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

先来看徐志摩的外在形式,主要是谈格律方面的创新,徐志摩诗歌的格式简单但却变化多端,从而衍生出了许多的美感。

徐志摩在诗歌的结构上是独具匠心的,撇开内容单从形式上看,他的诗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比较整饬的方块形,这一点上与闻一多是一致的,闻一多的诗歌体式结构绝大多数都是严整的豆腐块,这可能是他们受古典诗词的影响,讲求句式、字数的整齐划一。再一种就是长节的矩形块,隔行退格的形式(或多行退格),一般退一格或者两格。第三种是每行齐头,只是从后面看多有参差,形成一个错落的美感。第四是每句均后错一字,形成倒阶梯状。

三、徐诗的意境无疑是美轮美奂的

从整体上看,徐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鲜活的形象,而这个形象,或传达了一种感情或象征了一种精神或者势力。但无疑都是美好的意境空明清新而深远,这就使得他的多数作品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共鸣属文学理论的范畴,是文学接受的最高阶段,是作者、作品与读者一种心灵的契合,从而体现作品的力度,使人的人格实现提升,而徐的诗的意境就拥有这种强大的力量。他的诗歌不单单是所谓古代诗歌中的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而更多的是渗进了一种强烈的抒情,其有很强的抒情感染力,读后韵味无穷。

四、“性灵”是徐志摩诗歌中的一种气质和内蕴

往往那诗人头脑中的灵光一闪,经过诗人的加工之后,便会成为一首绝唱。徐志摩同泰戈尔一样崇尚性灵。徐志摩的性灵还体现在他的文章中冥冥中像是个预言,让人感到惊讶。死亡是每个诗人都深深思考过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徐志摩这样能在生前绘声绘色的描写自己死亡的人,还是不曾见到过的。

徐志摩的诗歌在白话诗歌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某些方面具有开创之功,首先是在诗歌格律方面,很多都是值得现代诗人去借鉴和学习的,在一些方面,让后辈是无法企及的,在当时倡导诗歌的格律对于防止诗歌的散文化,寻求新诗歌在中国的发展道路方面功劳是不可磨灭的。还有他的诗歌的优美意境,唯美的追求,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美的遗产,他有才华,他的诗歌充满着性灵,但是他并不放纵自己的才华,他只是尽情的去展示,并且有节制,放开但又不放纵。他就是这样创造着美的遗产,那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就这样如溪流般的不经意间已在你的胸膛里流成了河流。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他的诗歌一定还能够继续流传下去,成为近代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星。

参考文献:

篇(3)

关健词:徐志摩 诗歌艺术 独特性

一.柔美和谐的音乐美

诗人在诗的音乐美上可谓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例在如《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了七节,每行六至八字,每节二、四行押韵,而且每节都自然换韵,随情变韵,平仄声交替使用,节奏鲜明和谐,形成流动感,极富音乐性。

在《偶然》一诗中,有些片段是多么的富有情感和音乐美,叫人心驰神往,久久不能走出那种优美的意境。诗中“你”和“好”两个音调曲折的上声词,使诗歌变得委婉和多情,错落有致;末尾的“掉”既反映了思维意识的解脱,同时也体现出了音乐中的空洞之感,意境之感表露得无遗。

诗人虽然在诗歌语言上表现的过于简洁和朴素,但是其情感却是真真切切的表现了出来。诗人的感情仿佛是挥着翅膀的天使在天际上遨游,无拘无束。

例如他的《残诗》,全首以口语组成,每行节奏感递增,节奏整齐,用朴素的语言描述了雨天的情境,具有极强的艺术气息和生活气息,富有变化,朗朗上口,旋律感强。

在徐志摩的诗歌中,诗人捕捉到了每一个韵脚,通过韵味交错、相联系,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生动性。

例如: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 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

在这首诗中,诗人分别用“影”“云”“心”来进行押韵,不仅仅起到了韵律美的作用,更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将人影、白云、心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和自然的悠闲意境和完美融合。

徐志摩的诗,以语言传达主题情感,以诗歌内容为形象标题,使音乐化语言形式由抽象而具体到与情感同等的地位,这就是徐志摩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这就是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

二.绚丽斑斓的绘画美

诗人在诗歌中,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想境界。在《再别康桥》中,诗的每一节都可以称得上一幅迷人的图画,既有景,又蕴含着浓浓的深情,情境交融,使诗中增添了画的妩媚和绚丽。

再如《一小幅的穷乐图》,在这个诗歌中,诗人真切描绘了贫困时期穷苦人民的生活状况,他们能够将被富人看作是垃圾的东西看的弥足珍贵。女孩将煤渣看成是鲜肉骨头,更加能够突显出穷苦时代人民的生活境遇。诗人用诗歌完美的展示了贫苦现象图景,描绘出一幅穷苦的画面,表现了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人还善于将静态感描绘成动态的变换,表现出他的诗歌在宁静的画面里逸出灵动的生机。以《她是睡着了》为例,描写的是少女的睡态,这本来是一件静谧的图景,但是诗人紧接着描绘了少女的梨涡,让人们感受到了极具动感的灵动体验,让人们在静谧的图景中感受动态的美感。动态美更能够表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气息和鲜明的艺术感,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够表现出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

三.声韵调谐的韵律美

徐志摩在诗歌的创作上,着力追求诗歌格律,希望诗歌能够韵律美,朗朗上口。诗人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高的造诣,与他对我国优秀诗歌的继承是分不开的。

如《雪花的快乐》这首诗中,作者采用了反复的手法,以三个“飞扬”“消融”为诗歌的情境部分,极大的表现出了雪花的飞扬自由情态和融化的情景。五行为一节,相互押韵,节奏感十分强烈、有致。

当然,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并非只具有以上所讲的与诗歌三美主张相应的音乐美,韵律美,绘画美。它的诗歌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中国人民的历史斗争迹象。

徐志摩的诗歌具有音乐、韵律、绘画之美,在我国诗歌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对徐志摩诗歌艺术进行深刻的探讨和思索,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中国诗歌艺术的博大精深,促进我国艺术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迅《丽水学院报》《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美》(2006年2月)

[2]孙小兵《文学作品赏析―中国现代文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篇(4)

云游天外

一首轶诗《云游》,已然是诗人的绝唱。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1931年11月19日,随着一架邮政小飞机在济南附近的党家庄上空一声炸响,带来中国文坛深深的痛。

诗人去后都发生了什么事:

那一天的济南,梁思成、张奚若、张慰慈等人从北京赶过去了;张嘉敖、徐积楷等人从上海赶过去了;杨杏佛、沈从文等人从青岛赶过去了;朱经农、之、陆小曼、张幼仪、林徽音、陈梦家等人从各地赶过去了。

那一天的上海,曾经多次公开撰文批评过诗人的鲁迅,默默地将噩耗很细心地从报纸上剪下来,夹进日记本,并一直保存着。

那一天的中国,近百份报章对诗人徐志摩去世进行了专题报道。社会的反应、文化圈的声音、朋友圈的痛悼、亲人们的悲思,甚或那些文学主张“敌对”者的沉默或继续的鞭伐……

85年过去,民间的徐志摩纪念馆记得为之纪念。这是全国第一家专门性的人物纪念馆,创办人罗烈洪作为徐志摩的铁杆粉丝独资筹办,花费多年时间收集有各种徐志摩作品集、研究集、传记、年谱等以及作品原载报刊上千种,又复印有大批其他相关个人资料、回忆录、文坛史料等,供人参观、学习、研究。其间,众多“摩友”给予了大力支持。罗烈洪建纪念馆的初衷是希望能为爱好文学艺术的朋友们,提供一个可供学习的窗口、增加一个交流的场地。

为了本次展出,馆藏人员跑遍了京沪杭及济南等地的图书馆、档案馆,几乎找遍了当年知名的报刊,去寻访那些快要被岁月湮灭的资讯。

有志竟成

纪念馆占地面积不大,由一座旧仓库改建而成,装饰格调淡雅朴素,扑面而来的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文艺气息,有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思念。

一楼展出书刊,很多都已泛黄,为早期珍贵版本,比如有1928年4月10日发行的《新月杂志》和1949年版的《徐志摩年谱》,还有登载有徐志摩消息的《大公报》《申报》《民国日报》《中央日报》《益世报》《北大日刊》等。

纪念展中有徐志摩表兄朱起凤当年的挽联,引人注意。朱起凤国学厚实,是《辞通》作者之一,他痛挽:“斯文将丧,f(音bāo,同‘褒’)然冠冕毁南州”,可惜仅是半副下联。据海宁“摩友”张云鹏说,这半残之联由他珍藏,后转让于徐志摩纪念馆,所缺上联云“有志竟成,藉其声名蜚海北”。

纪念展中另有一联,是海宁艺术家健为该馆所捐的临摹梁启超赠予学生徐志摩的长联:“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绰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梁氏在卷中悉心备注用典,法式谨严,自诩为平生最得意之作。此真迹现藏于浙江博物馆。名士之L,潇洒裕如,优雅隽永,也是文艺界的一段佳话。

纪念展中还有一些容易被人疏忽的藏品,像陆小曼、陈梦家等发给之的电报和书信;像送给徐志摩机票的“保君健”在饱受责难的情况下发表的悼文和解释等……

在馆长助理小葱的讲解中,笔者了解到,纪念馆自2016年8月9日开馆,举办过诗歌朗诵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摩友”们,朗诵了“志摩的诗”以及“摩友”创作的有关徐志摩的诗歌。

徐志摩纪念馆为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了一个新的文化景观。而这样由私人筹建的民间纪念馆,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标志。

诗意栖居

徐志摩的诗充满浪漫和自由的想象,追求艺术形式的华美,很多已成为经典,比如《再别康桥》《偶然》等。前文引述的《云游》也是其中之一。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这一逍遥的愉快实在带有脱却人间烟火味的清远,这里既含有《庄子・逍遥游》中与万物合一的自在心态的深刻体会,也有抒情主体心灵呼应的瞬间感受。

徐志摩被公认是新月派的“盟主”,因为新月派从形成直至消亡,历时约十年,都与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他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他曾经进行过种种试验和探索,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19世纪德国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曾在诗中写到“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后经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诗意地栖居”,就成为几乎所有人的共同向往。徐志摩也构筑“爱、自由、美”的“单纯信仰”的世界,这或许是今天的人们还在传诵他的诗、还在追忆他的原因。

他抱紧的只是绵密的忧愁,

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

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

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在这里,徐志摩隐含着对人生及生命的意义的理解与追问。

在《猛虎集》序言里,徐志摩说了一段颇带伤感但又耐人寻味的话:“一切的动、一切的静,重复在我眼前展开,有声色与有情感的世界重复为我存在,这仿佛是为了挽救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那在帷幕中隐藏着的神通又在那里栩栩的生动,显示它的博大与精微,要他认清方向,再别走错了路。”在此之后不久,诗人便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2016年适逢徐志摩“云游天外”85周年,在美丽的京杭大运河边的“上塘路97号”院内,传诵着诗人留下的诗篇。

心中留存一份“真、善、美”,就是对诗人最好的怀念。

篇(5)

关键词:单纯信仰;回归自然;理想化人生

综观徐志摩如此短暂的一生,可以发现他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一直伴随着他,直到生命的结束。对这种理想化人生的追求,导致他大量的诗文创作,而理想化人生的破灭是缘于这种追求的不现实,这样一个轮回,造成了诗人云游而永远不归。为了更好的说明“单纯信仰”在诗人生命中的重要,将他的一生分为:系烦恼结,留学美国(1918-1920);遭遇爱情,再系烦恼结(1920-1922);月下待杜鹃(1922-1924);我不知道风向哪一个方向吹(1928-1931)这样四个时期。

一、系烦恼结,留学美国

这个时期是徐志摩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众所周知1915年10月25日徐志摩与张幼仪结婚于石夹石。对于此,思想幼稚无力的徐志摩毫无办法,只能屈从于几千年的父母包办婚姻。他对左梅与蒋百里冲破国界、冲破宗法观念束缚去争取爱情十分赞赏,他同时哀叹自己屈服家庭、与一个没有爱情的人结婚,这为他后来勇于与张幼仪离婚奠定了基础。

为了寻求自己朦胧的信念,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离沪赴美留学。他抱着实业救国的宏愿向往做一个

当然,在徐志摩的诗文中,“爱”除了指向“爱情”外,还有“亲情”、“同情”、“怜悯”等含义。

       三、月下待杜鹃

   月下待杜鹃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数一数螺细的波纹,/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水粼粼,夜冥冥/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风飕飕,柳飘飘,榆钱斗斗,/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

——徐志摩《月下待杜鹃不来》

此时的徐志摩进一步通过对爱情的歌颂,对自由的追求,对现实社会不满的控诉,来表现自己对理想人生的追求。诗人始终在凄冷美艳的日光下,等待杜鹃的声声歌唱。正如徐志摩在一诗中所说:“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

徐志摩在1923年11月28日《努力周报》上发表《就是打破了头,也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支持北大校长为追求理想主义,孤身为天下光明精神勇气,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从孤苦深寂中喷射出的一腔幽情和激情,而徐志摩的这种激情来源于他对理想的追求,是“爱”“自由”“美”的汇合而已。

徐志摩追求自由还表现在他的“诗化生活”的文艺美学观,在1924年燕京大学的讲演中,他这样阐释:“要使生命成为自觉的生活,不是机械的生存,是我们的理想。要使我们的心灵,不但消极的不受外物的拘束与压迫,并且永远在继续的自动,趋向创作,活泼无碍的境界,是我们的理想。使我们的精神生活,取得不可否认的存在,使我们生命的自觉心像大雪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不但在生活里能同化极伟大极深沉与极隐密的情感,并且能领悟到大 自然 一草一木的精神,使我们的理想。使天赋我们灵肉内部的势力,尽性的 发展 ,趋向最后的平衡与和谐,是我们的理想。” 可见,徐志摩文艺创造的理想是灵魂的自由、生命的自由、灵与肉、物神的和谐一致,平衡发展的人生。

对于爱情,徐志摩依然找不着北,他抛弃康桥 政治 经济 学博士的头衔回国,原因只有一个:徐志摩倾心的林徽音随父回国,他无心在英伦逗留,遂乘船东行。说徐志摩是一个有着单纯的爱、自由、理想的人,为了自己的追求可抛开一切,因此做出此番惊世骇俗之举也在情理之中。“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用在徐志摩身上相当贴切。实际上,在英伦留学期间,他受拜伦,雪莱影响颇大,徐志摩曾和狄更生说过:“我不喜欢歌德的恋爱观,因为他常常在热恋的时候,悄悄溜走;我喜欢雪莱,他爱的深爱的火热。”为此,他不惜和发妻张幼仪离婚,他甚至认为与张幼仪的离婚是转夜为日,转地狱为天堂,是彼此重现生命之曙光的荣业。

四、我不知道风向哪一个方向吹

在充满悲哀与绝望之感的诗人的心灵之中,在经历了一次比一次惨痛的爱情与婚姻的折磨和苦痛之后,徐志摩写出了《我不知道风向哪一个方向吹》一诗。他说:“要从恶浊的底里释放圣结的泉源,要从时代的破烂里恢复人性的尊严——这是我们的志愿……生命从他核心里供给我们信仰,供给我们忍耐与勇敢……”

这里可以看出徐志摩最高的诗歌理想,即人生理想,那就是:回到生命的本体中去!歌颂生命、赞美大自然的与人和谐是他诗歌的主旋律。

篇(6)

对徐志摩这样评价:“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1]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流淌的诗意与美好,让我们在享受华美艺术盛宴的同时,又一次领略到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对爱、美和自由的单纯信仰和执著追寻。

一、唯美画面中,纯美的人生追求

如果说康桥是一幅画的话,徐志摩就是一位在画前驻足流连,沉迷忘返的稚子。你看那“苍白的石壁上春夏间满缀着艳色的蔷薇在和风中摇头”,你看那康河两岸“最葱翠的草坪”,那草场上“黄牛与白马……从容地咬嚼,星星的黄花在风中动荡,应和着它们尾鬃的扫拂”,那“斜倚的垂柳”和清澄的水,那怯伶伶的小雪球,窈窕的莲馨,玲珑的石水仙……那村舍与茂林,那朝雾与炊烟,那平坦的原野和初青的麦田……在这仿佛与世隔绝的清丽画卷中,我们永远会看见一位执著赏景寻美的身影,他把春天在康河边过一个黄昏看作“一服灵魂的补剂”,他“凝神地看着”,“更凝神地看着”,魂灵早已被康河的美景“魔术似的摄住”。

如果说康桥是一首动听的乐曲的话,徐志摩就是一位悉心追寻这美妙乐声的游子。有谁听过那星光下的水声?那“近村晚钟”和“河畔倦牛刍草声”?有谁听过那“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那水底翻的音乐在静定的河上描写梦意与春光”?那清晨的第一声鸟语?那周遭静寂中点缀着的“远处牛奶车的铃声”和“那晓钟和缓的清音”?这神灵性的天籁,这“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他的性灵。

徐志摩不仅听到了康桥的有声音乐,而且在那如画的美景中感受到了“它那脱尽尘埃气的一种清澈秀逸的意境可说是超出了画图而化生了音乐的神味”。他情不自禁地感叹:“论音乐,可比的许只有肖班的夜曲。”

在康河美丽如画,又“化生了音乐的神味”的意境中,渗透了徐志摩一心寻美、终身尚美的诗意魂灵,我们不仅从文中读出了康河的自然之美,更触摸到了徐志摩对美的单纯向往与执著追寻。徐志摩和他的散文一样,都是一首清丽脱俗的纯美诗歌。

二、闲适图景中,自由的生活向往

在康河岸边四季常青的葱翠的草坪上,你是否看见无数个清晨和傍晚,他在这织锦的草地上读书、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扑着搂抱大地的温软”?他兴致盎然地跑到康河边租“长形的撑篙船”,手脚狼狈地把康河“一段段腰斩了去”。那种快乐无忧的生活体验,试问谁不神往,谁不陶醉?他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买上一只小船,划去桥边荫下读书、做梦”,他独自冒冷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他“一晚又一晚的”“出神似的倚在桥阑上向西天凝望”。他不仅徒步赏玩,更是骑着自行车领略这自由闲暇之趣。“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云、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他完全忘却了俗世的烦扰,去“关心水草的滋长,关心天上的云霞,关心新来的鸟语”――春光已烂漫在人间,春光已烂漫在徐志摩的心胸,使他尽享“那蜜甜的单独”,“蜜甜的闲暇”。

徐志摩不仅在闲雅清新的大自然中获得自身心灵的安慰,而且企望自然界的美景与闲适能使人们停下奔忙的步履,摆脱世俗的羁绊,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恢复本性中的纯真与美好。在徐志摩慢赏闲游的图景中飞扬着他不受羁绊的洒脱性灵。

三、痴迷执著中,单纯的情感信仰

徐志摩充沛旺盛的情感勃发,让我们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看不到一条脉络分明的写作线索,他似乎是顺着自己的情感和思绪的灵光为我们描绘了充满自身审美情感的康桥。

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徐志摩直抒胸臆,他说自己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他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他“不曾知道过更大的愉快”。他那“快活的灵魂”在康桥的春光中“回响”。

徐志摩在康桥时风华正茂,他说自己一生中最美的时光是在康桥度过的,这不仅因为他在康桥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和精神的指引,明确了他追求“爱、美、自由”的人生理想,或许还因为他在这里遇到了“人艳如花”的林徽因,在神圣爱情的洗礼中,他像是第一次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第一次“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对康桥的神圣情感,使徐志摩“怕”写康桥,“怕描坏了它”,“怕说过分了恼了它”,“怕说谨慎了辜负了它”,一个“怕”字细致入微地描画出徐志摩对康桥的深情。“那些清晨,那些黄昏”,徐志摩“一个人发痴似的在康桥”。那万缕金辉映照的乡村夕照美景,让他“心头顿时感着神异性的压迫”,“对着这冉冉渐翳的金光”,他“真的跪下了”……这是何等虔诚的信仰,这是何等的痴爱与深情。

“志摩走了,我们这个世界里被他带走了不少的云彩,他在我们这些朋友之中,真是一片最可爱的云彩,永远是温暖的颜色,永远是美的花样,永远是可爱。”[2]这是熟悉徐志摩的人给予他的公允评价。而我们这些读者,从他的诗文中同样能读出他单纯美好的人生追求和可爱人格。

篇(7)

第一,做好诗歌教学,必须首先了解一首诗、一个诗歌现象产生的背景

任何一次文艺思潮的波涛并上升到蜕变,都是在某种政治、文化的变革之下完成的。在二十世纪的初叶,中华民族的政治变革实质上只是从一种封建走向另一种封建,恰如从前或更早以前的文艺只是从一种形式走向另一种形式一样,但是,这一次的文艺思潮的风起云涌的里程碑或者说是划时代的意义在于,它从内容和形式都彻底改变了从前的诗文形态。但是,虽然,用近于“打油”的“白话诗”让诗浅显易懂,但它恰如口渴的人喝一杯温开水后毕竟无味并逐渐抛弃,虽然,之后郭沫若将彻底反封建和歌颂光明的意识用炽热得如光如火如盐如酒的意蕴融进他不加节制的长短句里,但人们在沸腾一时之后猛然发现,这离我们赖以生存的诗性土壤已相去甚远,在他们将西方诗歌的先进思想和写作手法作为一盏明灯对古老中国进行照耀的同时,恰恰忽略了另一盏灯正在暗淡并瞬间熄灭。

第二,做好诗歌教学,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方法和必要的诗歌技巧,这也是最基础的部分

如果说诗的语言是肉,情感和思想是骨,那么,作诗手法则是筋络,只有恰当的作诗手法的运用,才能让语言活起来,让内容沉下去。闻一多、徐志摩在用创作文本来逐渐完善格律理论系统的同时,开垦了多种诗歌写作技法,虽然有些方法是对古典诗歌与外国诗歌的借鉴,但如何为新诗服务,他们无疑做了大量工作,也为中国现代新诗的系统理论体系建设做出了贡献。

绘画美。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绘画美就是指将带有色彩的实物意象引进诗歌,不但使诗歌意义通过意象的结合而得到表达,而且给文字背后的内容以画的美感,让一首诗印入人的脑海后,可观可望可感可及。闻一多的《秋色》“紫得像葡萄似的涧水/翻起了一层层金色的鲤鱼鳞”,将五个意象置于诗中,让紫的背境上的金色的秋景如从画中走来,又向画中走去,如果不用这些意象,也许就成为“多么紫的涧水啊/翻起了层层微波”,意思倒是到了,但诗味已消褪殆尽。

第三,做好诗歌教学,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诗歌理论,这是对诗歌总体把握基础上的提高

新格律是从古体诗格律新生而来,又与全新时代内容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定格”与“创格”的区别恰在于:“定”是沿袭固定的东西,而“创”则是创造新的东西,如果说古体诗是一个模子做的千件衣服,新格律诗则是“量体裁衣”。

诗歌三美是闻一多、徐志摩新格律诗的理论精髓,也可以说是一切诗的理论纲要,应该说,“三美”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闻一多对古体诗某种要旨的概括。不过在当时,“三美”却有着不同于古体诗而切合现实的紧迫的诗美意义。

概而言之,绘画美是指由色彩斑斓的意象组成的诗的境界美。繁复多变的诗歌外观、一个确切的意象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呈现的含义是不同的,而无数个(当然不是意象的堆砌)意象的组成,它们的所表现的图象的境界则不仅仅是一缕轻烟,而是一幅图画,当然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场景而是由意蕴所承载的诗的境界。

建筑美其要旨是指诗的外在形态,后来的研究者给它总结了诸如豆腐干、菱形、夹心形、对称形等多种形式,其特点是对称、整齐,而这就是严谨,用另一个词说就是作诗的严肃.在当时,诗歌创作者对于内容而言肯定是严肃的,但配合当时的精神指向,更多的诗的形式则像情感一样泛滥――诗之所以为诗:诗是精神的,诗更是形式的。

音乐美,是对诗句抑扬顿挫的诵读时所体现出的诗歌意蕴的旋律美。诗发展到观在,已给予诗以默默咀嚼而领会其精妙含义的功能,然而在早期,《诗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诗是用“永”的方式来表达情感的;诗要“永”来有味有旋律的共振,就需要诗句有音尺、平仄、韵式,当然应配当生动的词语。现在看来闻一多提出诗的音乐美有蹈古人之辙的嫌疑,其实在当时,恰是因大量的诗的语言不美,为了给不加锤炼,或者说不屑于锤炼――以为锤炼就是镣铐――的苍白的诗歌加一个“镣铐”的缘故。即便如此,闻一多的“音乐美”确实只停留在了给诗歌语言提个醒的层面,因为诗的音乐美还在于诗的“情感节奏”。

徐志摩说:“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音节的匀整与流动”、“诗的生命在于它的内在音节”,如果说闻一多的“音乐”是指河流表面上的波浪的层层流动与波光的褶皱的话,那么,徐志摩的流淌则在于波纹之下的情感的深刻涌动,如果说闻一多的音乐是诵读出来的话,那么,徐志摩的音乐则是感受出来的。

第四,做好诗歌教学,还要对独特的诗风进行诗化讲述,这会整体提升学生的诗歌素养,包括精神境界

如果说理论是山脉,诗歌作品是山脉喂养的大树和花朵,那么,诗的风格则是飘绕在树林之间花簇之上的云霞、清风和鸟鸣。

作为诗歌建设,就不仅仅是理论和创作,作诗的姿态、为人气质、作品所表现出的风格将与作品一起,堆砌在文学大厦中,从而对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文学建设作出贡献,也给后世的阅读、借鉴提供丰富的资源。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作家诗人,不仅要给人类以先进的思想启迪和心灵的慰籍,同样要用独特的风格来丰富和绚丽我们的艺术山脉。任何理论、文本、风格以及后面将要谈及的精神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只不过是研究者为了研究而从不同角度将它们拆开罢了。一种风格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创作活动中逐渐凝聚,并与为人气质、精神风貌、阅读借鉴相结合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