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5 16:39: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艺术设计专业实习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现代室内设计的特点
在旭昇装潢设计公司和员工实践中,我参与了一层三房两厅的室内装修,从墙体布局到天花的装修和电视背景的装修,另外在和同事们商量中。慢慢掌握到了一些室内设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特点,大致如下:
(1)凹凸式天花装修
凹凸式天花装修在客厅和主人房中是最常用的一种,也是最多使用的天花装修风格。这种天花造型华美富丽,层次感很好。这种造型的主要形状特点是,一层层往上凹。形成多层阶梯式“凸”形,达到最高灯槽。这种凹凸式的天花装修,在灯槽的中央配合一盏高级客厅吊灯,再加上阶梯式边沿的灯带照射和地产筒灯的衬托,立体感强,给人一种节奏韵律感以及整体空间的艺术性。这种风格能够体现出温馨,典雅,中庸的会场气分。所以在客厅的天花装修中多采用这种凹凸式天花装修.
(2) 墙体装饰
墙面的装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抹灰装饰、贴面装饰、涂刷装饰、卷材装饰。这里着重讲一下卷材装饰,随着工业的发展,可用来装饰的墙面的卷材越来越多,如:塑料墙纸、墙布、玻璃纤维布、人造革,皮革等,这些材料的特点是使用面广,灵活自由,色彩品种繁多,质感良好,施工方便,价格适中,装饰效果丰富多彩,是室内设计中大量采用的材料,除了形式的设计外,墙体的颜色搭配更是重中之重,白色和米黄色这两种是室内装饰使用最多的颜色,在现在室内装修中日日占据很大的比例。大多数室内墙体颜色之使用白色和米黄色,除了它能使室内明亮、采光好以外它给人的感觉是纯洁、清洁和潇洒。使用在年轻的一代中,白色和米黄色的装饰是很受的。
(3)电视背景布局
关键词:艺术设计;顶岗实习;法律风险;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67-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顶岗实习成为高校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艺术设计类专业也不类外。但当前各高校艺术类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学生面临各种法律风险,实习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问题,通过制度设计和人文关怀化解、规避、降低风险,探索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以保证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且卓有成效。
一、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
艺术设计作为一个实用的艺术门类进入各高校的教学体系,并成为一个独立的特色学科,其具有的社会性强、实践性、专业知识更新快等特征要求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应当紧贴社会、紧贴职业岗位的需求。顶岗实习的实施,将使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身临其境的置身于职业工作的真实环境中,有了真枪实战的锻炼机会,才能亲身感受到社会、企业、岗位对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要求。目前,顶岗实习在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得到广泛开展,取得的一些效果。但由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特殊的专业性质使得目前能提供大量实习岗位的企业有限,很多企业一般一次只能接受2―3人,导致学生实习地点区域跨越大、企业为顶岗实习提供的岗位数量和岗位性质有所局限等情况,从而产生一系列问题:一是实习单位的分散性,加大学校的管理难度;二是实习岗位的单一性,进广告公司的就基本是做平面,进摄影公司的就基本是修图等,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三是设计公司多为小型的民营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也很难安排专门的企业导师进行指导;四是设计行业的特殊性,存在着工作时间不规律、赶工、性质单调、报酬支付延后等情况,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倦、抵触情绪,不利于实习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将使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面临法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二、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面临的法律风险
(一)实习协议缺失或瑕疵风险
顶岗实习作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从理论上讲,学生、学校、企业应当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明确三者的权利义务关系。但由于合同三方的经济地位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未签订书面顶岗实习协议的现象时有发生;或者即使签订有实习协议,协议内容也存在瑕疵,比如仅约定实习单位纪律、免责事由等而缺乏实习报酬、实习安全等条款。
(二)合法权益侵权风险
当前国家有关顶岗实习法律法规的缺乏导致高校顶岗实习处于法律管理中的“真空地带”,造成高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容易遭遇合法权益侵权无法可依的风险。例如在实践中,有些设计企业将实习学生当成无偿或廉价劳动力,拒付、克扣、拖欠报酬;加班加点持续劳动;为节约成本不提供岗前培训或岗前培训走过场;随意辞退等,导致学生的报酬权、休息权、培训权、安全保护权等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劳动安全事故突发及救济风险
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完成工作任务,比如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到建材市场购买材料,到装修施工现场进行测量等,这就必然存在劳动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正式员工相比,学生专业技能不够娴熟和全面,操作不够规范,事故风险防范意识单薄,更容易遭遇劳动安全事故,威胁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违法犯罪事件发生风险
由于艺术设计类企业大部分规模不大,实习学生接纳量较小,将造成艺术设计类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实习地点较为分散,管理信息不畅,学校管理难度增大。同时,某些学生自律性较差、社会经验不足,缺乏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心理落差大等原因,导致顶岗实习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三、顶岗实习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一)构建健全的顶岗实习法律体系
1.尽快落实顶岗实习单行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颁布和实施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有关顶岗实习的法律规定,大多立法层级较低、内容零星缺乏系统性。2012教育部制定的《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为《规定》)弥补了顶岗实习相关法律的空白,但目前尚未正式颁布实施。为尽快规范高校的顶岗实习,相关部门应尽快根据征求意见加紧修改完善《规定》相关内容,同时为更好的发挥《规定》的作用,应提高《规定》的效力等级,由国务院以行政法规的形式予以颁布实施。
2.全面推行实施顶岗实习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当前,顶岗实习中劳动安全事故频发,由于顶岗实习学生依然是学生身份,难以按劳动法规和工伤保险条例处理享受工伤保险社会保障,因此,我们可以学习发达国家推行的赔偿责任社会化,推行实施顶岗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借助保险制度分散风险。
3.建立侵权、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追究在顶岗实习中频发的侵权行为、劳动安全事故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于在顶岗实习中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严重失职造成事故发生的企业、学校相关责任人,应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追究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同时完善司法救济途径,
(二)构建“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共同责任体系
1.政府
(1)加强政府协调、监督和管理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作为顶岗实习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应当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做好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建立顶岗实习信息备案与审查制度,确保学校派出学生过程合法、学生自身条件合法、接受实习单位资质合法,三方共同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且内容合法;建立顶岗实习定期监察制度;建立顶岗实习质量评估及信息公开制度,对顶岗实习三方的实习质量进行评估并定期公开,促进学校与学校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实习单位与实习单位之间的良性竞争。
(2)加大政府扶持和激励力度
建立财税优惠政策,对于积极参与顶岗实习的资质合法的单位给与减免税收或财政补贴的方式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对有效开展顶岗实习的职院也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建立激励制度,对在顶岗实习质量评估中表现优秀的实习单位、职院、学生进行表彰和嘉奖,推动顶岗实习的健康发展。
2.高校
(1)优选顶岗实习单位
高校应在切实考察顶岗实习单位后,慎重选择建立一批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的艺术设计类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保障学生在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进行顶岗实习。
(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和监督
高校应当成立专门的负责实践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委派专人管理学生的实习实训;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为规范顶岗实习的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全过程跟踪管理机制,顶岗前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安全、纪律教育,顶岗过程中与实习单位进行常态联系跟踪管理,顶岗后进行总结教育。
(3)依法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牵头组织学校、学生、艺术设计企业三方签订实习协议,用合同规范三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实习学生购买实习责任险,分散意外事故发生的风险;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及时发现各种隐患并排除。
3.企业
(1)切实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
企业应当积极接收学生来进行顶岗实习;按法律规定和三方实习协议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实习岗位、安全健康的实习环境和必要的实习条件,保障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
(2)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
在顶岗实习前,企业应当对学生进行实习纪律、安全操作规程等安全知识培训;在顶岗过程中指派设计指导老师进行职业技能的指导;加强岗位外的风险管理,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构建定期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客观向学院反馈学生实习真实情况,确保顶岗实习任务的完成。
(三)构建学生法律意识强化机制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提升学生自我防范与自我保护意识,树立依法自律、依法维权的法律观念。同时,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应遵纪守法、加强自律、提升自我保护和维权能力。在意外发生或遭遇合法权利侵权时,能求助行政主管部门处理或诉诸法院,自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舒胜.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法律风险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0,(03).
[2]徐升.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的法律风险[J].教育探索,2012,(07).
作者简介:
龚勋,女,湖南长沙人,硕士,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湖南省金凯华律师事务所律师,研究方向:法律、行政管理、思政教育;
一、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实习
艺术设计学的专业实习是在高年级开设的,旨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就业环境,探寻自我社会定位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它是学生接触社会,将学校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和实践的平台,也是对学生四年专业学习水平的全面检验。
艺术设计学是一门基于实用的学科,它的教学理论以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为依归,它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设计对象,因此,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走服务社会的道路,而服务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入社会,深入生产第一线。可见,专业实习就是要学生融入社会基层,从社会基层做起,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感受社会生活,实现自身价值。
艺术设计学的专业实习是毕业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将自己的专业设计知识付诸实践,并转化为现实产品,从而服务于社会。本科学生在学校经过三年的专业理论、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技巧的学习后,迫切需要一个检验学习绩效的场所,迫切需要自己的专业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通过专业实习这一形式,学生的这一主客观需求就能得到部分的满足。专业实习是毕业设计的前奏,是毕业设计的酝酿期,同时也是毕业设计题材、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何协调和处理学校教育与实习单位的关系,如何将学校教学内容应用于社会的设计实践,以及如何将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有机结合起来,是专业实习教学的重要内容。
为此,专业实习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实习地点。由于专业实习接受单位的客观条件限制,专业实习单位采取学校推荐、用人单位聘用、学生自行联系等方式,量体裁衣,为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提供方便。在专业实习期间,学生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以便及时得到教师各方面的指导,同时指导教师要及时进行实地检查,监督和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并给予有效指导。二是实习内容。首先,实习的基本指导原则是将课堂学习内容应用于实践,实习内容要与专业内容基本相符,因此,不提倡与专业学习内容毫不相干的实习。其次,实习要有鲜明的专业特色,要将课堂的教学实践和学习内容运用到实习工作中去。三是专业实习的目的性。1、专业实习是学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这就要求实习学生摆正位置,调整心态,正确看待和面对在工作中可能碰到各种问题。2、专业实习联系着毕业设计,因此在实习过程中要留心身边的工作,在工作中发现和挖掘各种潜在的题材和研究项目。毕业设计是四年本科学习绩效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本科生在校期间提交的最后一份“课堂作业”,能否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专业实习期间的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社会调查和实践
艺术设计学是一门与社会时展、人类经济活动紧密相连的学科,它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视觉和知觉以至思想和行为,都有着直接而现实的干预。在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频率和节奏正变得日益快速和紧凑,这就给从事艺术设计的人员提出了鲜明的市场要求,如果没有敏锐的市场意识或者缺乏专业实践,都将被市场无情抛弃。因此,在艺术设计学的专业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教学与市场的结合,关注和研究当前经济发展的特征,动态搜集和整理市场信息,从而使教学活动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充实而不空乏。此外,我们要以专业社会调查和实践为契机,为学生搭建一个深入接触社会,广泛感受社会生活的平台,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走向社会。
顾名思义,艺术设计学专业社会调查和实践,包括两大环节:一是调查,二是实践。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环境调查、市场经营调查和专业(行业)现状考察;实践的主要内容则包括课程内专业实践和课程外(社会)专业实践。社会环境可以细分为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它是一切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基础;市场经营则可以细分为市场结构和市场经营状态,它反映了艺术设计服务对象的市场表现。显然,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历史时期内,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具有相对稳固性,或者说具有不可更改性,但在局部区域,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具有其个别色彩,这些个别色彩构成对设计及其设计事务起着根本作用的外部条件。明确地向学生传达与之相关的信息,对于学生正确理解社会大环境和小环境,对于学生建立有效社会调查、形成完整的社会认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社会环境相比,一个产品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经营状态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也是学生进行专业社会调查的重点所在。要进行市场调查,首先要确定你的目标市场,这是在纷繁市场下确立市场调查坐标的第一步,同时也是重要的一步。其次,将目标市场按高、中、低层次分解为若干个市场区间,为纷繁的市场分门别类。再次,要深入目标市场的具体经营单位,采集鲜活的市场数据,为专业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收集充分和翔实的资料。这样,同学们通过对艺术设计目标对象的横向和纵向考察,可以直观而清晰地了解该专业的现实水平,其专业眼界也得以拓展。
具体地说,通过横向和纵向的专业考察,可以将教学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在考察对象上得以验证,使理论知识得到检验和升华。在深入考察对象的过程中,它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视觉形象和设计素材,更可以激发创造灵感,为日后的设计实践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它是课堂教学所无法取代的。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调查设计对象的市场实际状态和表现,是完成专业设计的第一步,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我们的设计作品所处市场的现实状态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设计和方案调整。
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实践通常包括专业实习、专业社会调查以及专业实践几个方面内容。
一、专业实习
艺术设计学的专业实习是在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就业环境,探寻自我社会定位。一方面,它是学生将学校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和实践的平台,是对学生四年专业学习水平的全面检验;另一方面,它能让学生融入社会基层,帮助学生获得社会生活经验,实现自身价值,塑造和完善人格。总之,它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次尝试,在尝试中进行综合能力的锻炼,在尝试中不断成熟和发展。
艺术设计学是一门实用学科,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走服务社会的道路,而服务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入社会,深入生产第一线。本科学生在学校经过三年的专业理论、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技巧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设计理论,也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但未经历过从设计到产品的过程,其具体运用的认识和经验都极度缺乏。例如一幅大型的户外平面广告,电脑里的小样与实际成品会有巨大的差异,成品需要讲究与环境的协调性,讲究视觉冲击力,对这些差异的把握是需要足够的实践经验的。又如室内设计中的造型与家具尺寸的问题,教科书上有前人总结的经验,但在实际应用中也不能缺乏灵活性,同样一个造型在不同大小的环境中尺寸是怎样变化的,同一件家具的设计是否能跳开人体工程学和传统造型等的束缚而有所创新,等等。这些灵活性的获得,也需要足够的实践。特别是对生产材料的运用,可以说是学生的致命弱点。就室内设计而言,木板面材和地板面材就有几百上千种,他们的纹饰、性能、档次、价位如何,怎样使用等,对于一个设计师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这种见识更需要实践经验。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全面了解生产过程。为此,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选择实习地点”。由于专业实习接受单位的客观条件限制,专业实习单位一般采取学校推荐、用人单位聘用、学生自行联系等方式确定。选择的实习单位要有实力和活力,能为学生提供较高水平的技术平台、鲜活的生产现场、充足的实践机会。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选择实习导师”。除了为学生联系一个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设计师作为导师外,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向身边每个团队成员学习,每个设计师都有他擅长的,甚至包括工人师傅,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施工过程中总结了很多既规范又有效的多快好省的方法,这些都是在教科书上学不来的。在专业实习期间,学生还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以便及时得到教师各方面的指导,同时指导教师要及时进行实地检查,监督和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并给予有效指导。
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实习是毕业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毕业设计是四年本科学习绩效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本科生在校期间提交的最后一份“课堂作业”,而专业实习就联系着毕业设计,是毕业设计的前奏,是毕业设计的酝酿期,同时也是毕业设计题材、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确定实习内容”。实习的基本指导原则是将课堂学习内容应用于实践,实习要有鲜明的专业特色,不提倡与专业学习内容毫不相干的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摆正位置、调整心态,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协调好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关系,提醒学生留心身边的工作,启发学生在工作中发现和挖掘各种潜在的题材和研究项目,并指导学生将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有机结合起来等等,这些都是实习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专业社会调查和专业实践
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社会调查是帮助学生认识市场、适应市场的重要教学活动。艺术设计学是一门与社会时展、人类经济活动紧密相连的学科,从事艺术设计的人员如果没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就将被市场无情抛弃。艺术设计学科要重视教学与市场的结合,关注和研究当前经济发展的特征,动态搜集和整理市场信息,从而使教学活动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充实而不空泛。
社会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环境调查、市场经营调查和专业(行业)现状考察。其中,社会环境可以细分为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它是一切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基础。显然,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历史时期内,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具有相对稳固性,或者说具有不可更改性。但在局部区域,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具有其个别色彩,这些个别色彩是构成对设计及其设计事务起着根本作用的外部条件。明确地向学生传达与之相关的信息,对于学生正确理解社会大环境和小环境,对于学生建立有效社会调查、形成完整社会认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场经营则可以细分为市场结构和市场经营状态,它反映了艺术设计服务对象的市场表现。与社会环境相比,一个产品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经营状态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也是学生进行专业社会调查的重点所在。要进行市场调查,首先要确定目标市场,这是在纷繁市场下确立市场调查坐标的第一步,同时也是重要的一步。其次,将目标市场按高、中、低层次分解为若干个市场区间,为纷繁的市场分门别类。再次,要深入目标市场的具体经营单位,采集鲜活的市场数据,为专业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收集充分和翔实的资料。
(一)发达国家类别多样,讲究结合,突出实践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艺术类职业技术教育,艺术设计高职技术教育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对提高国家软实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澳大利亚艺术设计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每年众多澳大利亚人在公立的高职院校中学习。法国高职教育弥补了艺术设计专家和普通设计员之间的空白。法国将“理论加实践”作为高职教育的座右铭,强调艺术设计人才的多面性。瑞典艺术设计高职教育采用从课堂到企业、再回到课堂的三明治培养模式。德国艺术设计高职教育采用了校企结合的“双元”制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通力合作。加拿大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十分灵活,根据企业需要进行专业人才培养。韩国正在由学历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向能力为中心的高职教育转变,培养适应艺术设计技术环境变化的专业人才。美国艺术设计高职教育在时间安排上为50%在校学习、50%在企业实践,学习与实践交替进行。日本艺术设计高职教育特别重视与企业联姻,几乎所有优质企业都与大学有合作关系。
(二)国内侧重利用企业设施、校企联办和公共基地形式
目前国内常见的艺术设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分为三种:企业提供基地或设施,院校联系使用的模式居多;校企联办、共同使用的模式次之;公共实习基地模式尾随其后。在高职院校使用的校外实训基地中,企业投资提供和校企联合投资建设的比例分别为55%和38%;利用社会公用实训基地的比例仅占7%。国内对校外实训基地模式的认知和研究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宏观上探讨我国高职院校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重要意义或功能,认为校外实训基地是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艺术设计高职教育的特色。二是艺术设计高职教育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方法与实践。三是中外艺术设计高职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对比与分析,以及对我国艺术设计高职实践教学的启示。一些业内专家认为,校外实训基地既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也是艺术设计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有力支撑。
(三)校外实训基地构建的依据
一是依据艺术设计教育的一般理论。以艺术设计教育的基本问题为主线,从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分立问题入手,坚持现代教育理论焦点与教育实践热点紧密结合的“两点结合”,以激发学生艺术设计的实践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设计视野,撞击学生的实践思维,提升学生的教育境界为基本旨趣,以探讨艺术设计教育学的实践意义,发现实际问题和创新工作思路,从而培养他们的技能和素质。二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全面提高,而人的艺术素质,特别是艺术设计素养的发展提高,让学生接触社会,打好全面发展的基础。三是依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重大问题解决的需要。重大问题主要有三方面:艺术设计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原则没有科学的标准和公认的典范,艺术设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多样,科学评估体系缺失;政府、企业和学校三者关系不顺,政策指引、企业需要和学校要求的频率不能产生共鸣。
二、艺术设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模式构建必须注重紧密结合
(一)校企合作构建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人才的最佳平台校企共同构建校外实训基地,是校企紧密合作的纽带,是校企之间落实相互需求的最佳平台。学生在校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打下了一定的美学基础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初步掌握了设计方法与手段,艺术敏锐度得以提高,设计作品有时尚元素表达的冲动,作品越来越受到社会喜爱,因此学校可利用此优势为企业提供设计创意上的支持。而企业则可利用资金、设备和营销方面优势,为学校提供专业实训场所。校企互相渗透,互相吸引,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二)实训基地替代课堂教学模式的统一要求
实训基地替代课堂专业教学模式必须实现七个统一:一是实现生产设计场所与培训场地的统一;二是在校学生身份与企业徒工的统一;三是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的统一;四是学校专业教学计划与企业下达设计项目的统一;五是学校教学用具与企业生产工具的统一;六是学校学生作业与企业生产产品的统一;七是学校科研课题与企业技术攻关的统一。
(三)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优化的着力点
当下校企合作优化着力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生产主营产品方向与合作学校设计细分专业趋同的契合点,以保证产、教、研的和谐;二是政府文化产业扶植资金拨入企业与学校专业建设经费投入相结合,实现1+1大于2的投向点,切实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益;三是合作双方实行学徒制中,明确学生是生产者还是学习者的属性,关系定位点要准确。
(四)择优选企是构建合格校外实训基地的关键
校外实训基地构建优劣关键在于企业的选择。一是要选择大中型企业,社会声誉好的,有社会责任担当的,模范遵守劳动法规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环境。二是要尽可能的选择专业对口的企业,只有到专业嫁接紧密的企业实习,才可以保证学以致用,达到将来直接就业的目的。三是选择校企双方观念一致的企业。学校与企业社会属性不同,目标不同,必然存在着行为方式的差异,突出表现在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上。合作企业在办学的目标上要高瞻远瞩,将人才培养视为一种长期战略投资,基于此,企业文化才能与学校文化形成共鸣,这也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环节,把握了关键环节,才能与学校携手承担培养人才的责任。
(五)内涵建设是校外实训基地生命力的底蕴
校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一是要建立学生校外实践局域互联网,实现导师现场管理与网络管理相结合,解决学生进企业的心理适应问题;二是要建立科学的实习评价体系,由校企双方共同对实习学生进行双元评价;三是要建立校企协商培养机制,坚持合作培养原则,实现企业实训与专业课程教学高度黏合,有序安排实训时间,指导教师进企业与学生同步在岗;四是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技术攻关方向,搞好课程开发,实现院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双丰收。
三、艺术设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模式的构建
(一)校外实训基地模式构建的依据
一是依据艺术设计教育的普遍规律。普遍规律提示我们必须抓住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矛盾———理论与实践脱节。解决脱节问题必须坚持现代教育理论焦点与教育实践热点紧密结合,以激发学生艺术设计的实践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设计视野,提升学生的艺术品味,创新设计思路,从而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二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其理论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包括人的艺术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艺术设计素养的提高,学生接触社会,在社会中发现艺术美,感受美的熏陶,为自己全面发展丰富储备。三是依据国内艺术设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客观要求。要求主要反应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主要原则没有得以科学确立,另一方面是校外实训基地的现有运行模式得不到公允和点赞。
(二)校外实训基地模式构建的现实需求
艺术设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国内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着以理论教学为主、从书本教材到课堂演绎的现象,优质实训基地十分稀缺。校外实训基地的构建对院校培养具有实际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具有现实需求,这种需求还表现在设计类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渴望,院校有的放矢的满足市场需要的是责任和使命感。现在艺术设计教育存在若干问题,如一些学生新颖的设计理念及其作品与艺术设计的实践没有直通车,一些学生艺术修养不够或使用电脑软件不熟练或眼高手低志大才疏,毕业生专业知识和实操水平达不到就业要求,等等。学院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出口,就在于构建好的有用的艺术设计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与职业相结合的条件。
(三)校外实训基地模式构建的原则
实训基地是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平台,是高职教育中对学生实施设计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校外实训基地构建应遵循五个原则。一是根据教育规律和市场运作规则,构建校外实训基地。精心规划校外实训基地,点对点的顶岗实习,形成一对一、一对多的实践教学系统。二是构建师生共享的实训基地平台。校外实训基地既是学生校外实践的平台,又是教师带领学生以专业技能服务社会的平台。三是按专业细分方向构建实训基地群。可以根据专业的细分情况,将实训基地按专业建设成若干实训基地群,如交互设计实训基地群、舞台艺术实训基地群或动画媒体艺术实训基地,等等。四是围绕学生知识、技能和就业能力,强化校外实训基地的软实力。实训基地以生产设计案例为脉络,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全方位的强化自身能力,保证学生毕业时顺利上岗就业。五是构建校外实训基地要坚持改革创新思路。实现以“教”为中心转向以“训”为中心的转变,由多媒体教室向“教、学、做”基地一体化转变,实现由师生关系复合到师生与师徒的角色关系。
(四)校外实训基地模式构建的类别
一是工作室制实训基地模式。学院依靠自身的经济条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确实有一定的困难,而利用专任教师与企业的关系建立工作室制校外实训基地,则能凸显校外实训基地人才培养的优势。二是合作制实训基地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学院以组织的名义与企业进行沟通与协商,本着合作双赢的理念,并以此为基础拟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协议。最后通过一定的形式挂牌后,正式建成校外实训基地。三是顶岗实习实训基地模式。顶岗实习是院校最普通的一种实践教学方式,它具有岗位广、容纳实习人数多的特点。另外,学院还要配套建成若干个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在教学上进行互动互补,确保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
(五)校外实训基地构建的标准
艺术设计教学实践环节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已经形成共识,可是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又是什么样呢?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我调研了本省所有设有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教学计划文件非常完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实践环节达到要求的寥寥无几,甚至有的院校完全是空白,尤其是社会实践环节。这不能不说明,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很薄弱,省外的一些非纯艺术类院校普遍也是这种情况。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是目前很多院校所面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加强教学实验室的建设
实验室的建设,是基于专业必修课程而言的,教学中,理论教学为先,接下来就对所有理论进行实践,如何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院校职能部门与专业教师共同来完成的一件大事。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校内实践实验室,可以完成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艺术设计课程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实践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教学基本上上空中楼阁,而实验室建设,是解决实践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途径与方法,当然,这需要院校的资金投入,课堂的理论教学在才有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必要的保障。所以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脱节,必然会导致学生所学的东西残缺,只有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落实到实处,这样的专业才有发展。
加强专业课程校外教学实习点的建设
这一模块的建设,是基于艺术类课程专业基础而言的,我国艺术类教育目前的格式是设置了专业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实习环节,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阶段涉及到较多的课程,如素描、色彩、速写等,而这些课程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是依赖自然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安排课外面向自然的实习环节,关于这一点,目前大部分学校做的相对较为成功,但是有一点存在问题,课外专业实习点的选择要根据自身专业课程的属性来确定,不能盲目的跟风,如,建筑速写课程的实习,应该选择有古代或是现代建筑的场景进行实习,而不能单一的跟风去风景区实习,诸如此类。另外一点,要完善实习管理过程精化实习内容。实习的环节过程中,会存在这这样或是那样的隐患,这对教学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的院校在此环节中相当松散。精化实习内容指的是对实践实习内容的目的要明确,教师对教学实习内容要精心布置,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把实习过程成最后演变成半旅游的过程,这种情况,实际在很多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中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认真的对待看似熟悉了的环节。
加强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发与推动
这是基于专业实践操作而言的,建立社会的教学实践环节,是我们教学中较为繁琐的一件事情,也是比较难操作的事情,所以很多院校一直以来在这一模块几乎是空白。首先,院校应该根据专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各种途径联系社会上的公司或是企业,签订教学实践协议,每年可免费向公司企业输送专业实习学生,这是双方互赢的一种合作关系,一方面学生在公司企业实际运营中学习到了经验与知识,公司在用人方面也得到了实惠。当然,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学校应起到一个主导的作用,并加强教学上的管理,才能保证教学实践环节。其次,要明确学校与企业的职责,可以这么说,在此环节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企业负责,当然对学生也有管理与领导的权利,学校及教师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双方有效的配合使得这一环节有效的开展下去。综上,艺术实践教学只有通过校内与社会双重的教学实践环节,才可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
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模式的探索
传统的项目教学模式一般是在学科体系之下学习完成理论知识之后,为了让学生整合并应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而开展的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活动。它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学习。这种课程模式可以使得学生从中得到更多的接触行业、熟悉行业,从而取得职业技术知识,特别是取得隐性知识的生成。 “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模式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教学管理、教学环境、社会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而言,因为各种限制,一般的普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很少有碰触,这同样也是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很大的一个损失。这种教学模式把项目内容或是专门设立的项目课程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让学生树立“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理念,在工作过程中根据项目内容自主制定计划,自主开展学习探究活动,独立构建自己的行动知识和行动能力,促进隐性知识的形成。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这样训练的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得到职业情境的熏陶以及工作过程的体验,从而从主观以及实践教学内容上,主动的掌握就业所必备的技术知识和职业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特点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工作室制”项目教学的特点,体现在将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岗位活动相结合,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这种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高校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使学生“能力更强、专业更专” 。
1 信息时代的弊端
1.1 过度依赖网络
当老师布置设计题目后,很多学生第一反映就是上网查找相关案例信息。在查阅了几个甚至几十个案例后,再来思考自己的设计方案,这样做的结果是设计思路受到已有案例的影响和束缚,难以有所突破和创新。
1.2 缺乏亲身体验
设计与美术作品创作一样需要对生活的体验,不同于美术作品创作的是,设计是一种服务,是基于问题的求解,没有经过充分的项目实践,将不可能有好的设计作品。不少学生缺乏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尺度、空间、物理性能等缺乏理性和感性的认识,设计作品停留在形式的表达,对于功能需求、制作工艺、材质、空间尺度等设计要素考虑不足,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实践和体验。
2 四大专题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简述
我们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发展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影响和利弊,探索适合处于信息时代艺术设计专业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以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拓展创意思维。笔者认为,设计源于生活,设计改变生活,设计引领生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设计师不能闭门造车,要为学生创造外出体验和亲身感受的条件和机会,把学生放出去开阔视野,感受各种人文气息,了解生产、生活及社会的实际需求,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寻求学习的方向和动力,以便更好地领悟课堂所学的知识,做到“既放出去又收回来”,实现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开放的思维去思考设计要解决的问题和表现的手法。①依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本文将提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四大专题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构想,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把这四大专题实践贯穿在四年的教学中,具体如下:
2.1 专业采风
专业采风是针对本科一年级的学生,结合专业基础课开设的实践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到校外采风,如环境设计专业可以到典型的古镇或民居聚落写生建筑,和实地测量,根据测量的尺度数据画出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装饰细节图,同时用艺术表现的手法画出环境效果图。这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的作用有几点,一是让学生感受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有助于理解当地建筑和室内装饰形成的缘由;二是学生在现场感受空间尺度又实地测量,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空间体量感的认知;三是把所见所闻用速写或水彩、水粉等方式画出来,印象深刻,为以后的设计积累素材。②
2.2 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针对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进行的实践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到校外参观、考察、调研,如环境设计专业可以到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参观有代表性的设计工程。用速写或摄影的形式记录参观的内容和过程,并结合网络和图书馆查找相关信息,了解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表达。这种实践教学能把网络的信息与实际的工程联系起来,更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的特点和未来学习的方向。
2.3 专业调研
专业调研是针对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在全面进入专业课学习时进行的实践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到校外参观,与认识实习的区别在于选一至两个参观点深入细致分析。要分析设计理念、设计意图、功能分区、色彩搭配、材质搭配和性能、施工工艺、空间尺度、灯光布置等。如有些学生在做设计时始终对各种空间的照明要求不理解,即使知道要求了,也不知如何选择和布置灯具,空间的照度、色温、灯具的显色性如何等等。在专业调研实践中,除了在现场中感受光影营造的氛围,观察灯具布置的位置距离,还要测一测照度等,这样才能把课堂上学的声光电热等物理知识和空间环境结合起来,为以后的设计提供依据。③
2.4 现场实习
现场实习是针对本科四年级的学生,在基本学完专业课后安排学生到设计公司实习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参与到项目运作中,把所学专业知识与设计实践相结合。自从高校扩招以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人数成倍增长,现场实习环节难以集中安排到几家指定单位实习,通常都是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由于实习单位的规模有一定差距,公司运营方式也不尽相同,有些实习生在实习期只参与绘图,实习内容较为单一,有些单位给学生提供了从与甲方沟通到设计再到施工全程跟进实习。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的现场实习,都创造了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关键是在整个实习阶段,教师应与学生和实习单位保持联系,把控实习过程,积极参与和及时辅导。④通过现场实习环节,学生就能带着问题来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相辅相成。
3 四大专题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特点
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是扩招后,毕业生人数多;另一方面是毕业生的能力与市场的需求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实操动手能力弱和学生们做设计要么呆板没创意,要么爱玩概念,追求视觉表现,而在功能使用上不切实际,造成很多用人单位不乐意招聘应届毕业生。所以,构建一个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合格的设计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以上提出的艺术设计专业四大校外实践教学环节是充分考虑了与理论课程的有机结合,在时间安排上具有分散性,从对事物的认知上具有递进性,从实习地点的选择上具有广泛性。具体分析如下:
3.1 分散性
把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学中的校外实践环节分成四个部分,分散到每一学年,这一点与当前很多高校在实行的“3+1”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3+1”通常是前面三年在学校上课,最后一年全年在校外公司实习。⑤这样的弊端就是前三年与实践联系不足,最后一年完全在公司上班,成了所谓的“放养”,学生们很少再回到学校来学习,变成“放出去就收不回来”,四年的本科教学实际变成三年。而上述提出的四大实践环节是每年安排二至三周校外 实习,现场实习时间可加长,大约一个月,做到“既放出去,又收回来”,放出去实习,又再回到学校来学习。
3.2 递进性
在专业采风环节对建筑和装饰的认识只是表象的;认识实习是广泛参观经典的建筑、室内设计及景观设计;专业调研是聚焦一两个工程深入分析;现场实习是参与实际项目设计。四次校外实践的内容安排从认识建筑到广泛参观,再到聚焦分析,直至参与设计工程项目,是一个严谨的递进过程,既做到感性和理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与课堂教学中从基础课到专业课逐渐深入递进相对应,符合人对事物的认知特性。
3.3 广泛性
中国地域广阔,每个地区由于历史、文化、民族和生活习俗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各有千秋。所以教师在前三年校外实习地点的选择上要从帮学生开阔视野的角度考虑,尽量选择地域跨度大,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不同的实习地点。如第一年在华东实习,第二年在华北,第三年在西南,第四年在学校所在的城市,这样经过本科四年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几个地域的建筑形式和装饰特点就有过亲身体验,开阔的视野更有助于开拓创意思维。
4 结论
处于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既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和手机互联网在信息共享和传递方面带来的便利,也要重视亲身体验和实地感受。在本科四年的教学中,学校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创造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善于创新的综合能力,以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适应时代的需求。⑥
本文为2012年广东省实验室研究基金项目“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DJ2012026)
注释
① 黄华明,吴傲冰,王萍.重在创新——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5):3-6;16.
② 吴傲冰.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培养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9):220-221.
③ 吴傲冰,王萍,黄华明.艺术设计专业强势本科的打造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艺术教育,2008(7):58-59.
④ 吴傲冰,王萍,黄华明等.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文教资料,2006(2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