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05:08: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将心比心教学反思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读通读顺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默读记叙这两件事的一、二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2、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5、多种方式读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总结专题
1、创设情景,模拟对话,说明“将心比心”:
⑴公共汽车上,一位少先队员给老奶奶让座。
⑵公路边,你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植树。
2、对本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
3、小练笔:
写在做人处事上给你启示的一个人或是一件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
一、事件回放:
学生林某是我班的学习委员,他学习成绩优秀,思维活跃,发展全面,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做为班主任的我对他很赞赏。然而,在事发时近几天的语文课上,我发现原来快言快语的他,总是无精打采、闷闷不乐。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收上周记后,我才知道了个中的原由。
林某同学在周记中写道:“周一天气晴空万里,我心情格外高兴。上周市质检的成绩很快就可获知,我心里估算这次质检总分在班上保持名列前茅没问题。课间操后,我班同学从科任老师那里获悉,我数学成绩刚上百分线。由此可知,质检总分要在班上保持前茅是不可能的,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眼看我的大学梦想就要泡汤了。那时,我已经找不到任何词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了,看到同学们一双双灼热的眼睛,我感觉自己很无奈、很自卑。月考成绩一向保持优良成绩的我,怎样向班主任、老师,还有关心、疼爱我的父母亲交代?我下意识的低下头,实在无处自容。我试图伪装自己毫不在乎,好让别人看不出我内心的不安,可我没有那般豁达的胸襟,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沮丧和失落!”
“周二天空阴沉沉的,这恰如我此时的心情。廖老师,你常对我们说:“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可是,我现在连笑的勇气也没有了。质检我考败了!现在我似乎看到高考在对我说,本一你沾不上边,本二也没你的份!此时的我,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想飞也飞不起来。老师,我该怎么办?!”
二、教育对策:
当我看到这周记后,联系到近几天语文课上林某同学的表现,我才知道他是因质检数学成绩达不到自我的理想分数就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我经过认真的思索,决定以语文老师身份的优势用说理、鼓励为主的方式教育他。于是,我在他的周记篇末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老师认为你不笨,你暂时不行,今后一定能行!只是因为这次质检你的失利达不到理想目标而已。但你却把分数、名次看得过重,你经受不了挫折的考验,看不到自己的潜质和优势。其实,这是你暂时的失败!你不要对自己过分苛刻,你是个乐观向上的好青年,想想很多在失败面前奋起的人们,你这点“伤痛”又能算什么呢?世上有好多能人志士,他们都顽强地战胜了自己的消沉和软弱,通过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毅力,最终取得了成功。老师希望你能好好地总结失败的原因,尽快摆脱失败的困境,放下包袱振作起来,老师相信你!期待你!”
除此之外,课间休息时,我以班主任的身份与他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交谈。为尊重他的自尊心,我悄悄地喊了他,并在办公桌前放条凳,请他坐下,和他促膝谈心。当我提起此事时,他就伤心地哭了起来:“老师,我真笨,……”我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他说:“世上没有谁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是一帆风顺的,你怎么能为了一科成绩不太理想就失去了往日的锐气?你给老师的印象一直是乐观、自信,充满信心的。老师希望你能尽快擦干泪水,笑对失败!……”
在接下来的语文课上,我尽量创设机会,留个问题让他来发言,并及时地加以肯定。作文课上,我通过精心安排,以《挫折》为题,让学生习作。我再把他写的反映这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变化,面对挫折考验的文章作为范文不指名在班上范读,并表扬他文笔流畅、有真情实感,特别是败不馁的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通过关心、鼓励、表扬以及与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谈心交流后,他恢复了以前的心态,上课又能专心听讲,明亮的大眼睛又熠熠生辉了。在2009年的高考中,他仅几分之差未上本一分数线,以绝对优势被录取于省外一所大学。他入学后,曾给我来信表示感谢说:“如不是廖老师您及时给予我心理的疏导,给予我鼓励和信心,也许就没有现在大学生的我!”
三、分析反思:
这事已经过去半年了,但当时的情景还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今天我把这件事当作班主任我的成功教育案例写了下来,经过认真反思,认为有其可借鉴之处。
第一、班主任应做有心人,要善于观察、细心发现学生的思想苗头,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去思考解决问题。由于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时时处处要与他们打交道,然而,学生的思想表现是不断在变化的。因此,班主任应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要善于观察、细心发现如林某同学等类的不良思想状态和苗头,并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就能起到事半功倍和效果。如不及时发现,等问题成疾后,再来“动手术”效果就会差多了。当学生思想出现问题甚至行为犯错时,班主任应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去思考:假如我是他们我会怎样做。然后通过因势利导,晓之以理,心平气和去处理个案问题,从而教育带动全班同学,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班主任应及时疏导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树立起成功的信心,以健康的心态去应对现实问题。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被尊重、被承认、被理解、被信任的需求。因为学生心灵深处的需求具有不同的差异性,只有解开学生“内心之结”,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文中的林某是个好强、要脸面的学生,当他考试失败时,成绩一向优秀的他觉得在班中很没面子,抬不起头来,进而失去了进取心。由于班主任抓住了最佳的教育时机,及时疏导、消除林某同学的自卑心理,让他拥有一份自信;并根据他的特长,适时给他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从而让他切实感到“我不比别人笨”、“我现在不行,以后准能行”!并树立起自信、成功的信心,及时走出心理困境,以健康的心理去应对现实,保持常态,继往开来。
关键词:驾证; 因材施教
这是真实的事情。
有ABC三人想学习驾证。A先报名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A的教练针对A出现的一点点问题不是责骂就是呵斥,每次学习回来,A都特别沮丧,甚至有几次回来嚎啕大哭,发誓不再去学习了。经过他人的开导、劝说以及考虑到已经交过的学费,咬着牙坚持着…听说A的学车情况,B、C一直犹豫着,经过慎重考虑,两人商量决定还是一起去看看,说不定能遇到好的教练。正如所愿,B、C的教练在训练中从没有大骂他们,B由于有机械方面知识的基础,接受很快,教练更是经常表扬肯定,B 的学习劲头更足了,每次学完都是哼着小曲回家,信心十足。C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比较慢,有时候教练反复重复多次,而且经常随车边练边讲解,C才能一点一点的掌握,每次有一点进步,教练都及时的给予肯定,C虽然感觉到学习的吃力,但是还是很有信心地每次都完成学习目的。
三个成年人在学车过程中教练的不同的方法让他们产生不同的心态,不同的表现让我想了很多:
一、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是不是也经常采用A的教练的教学方法?
我们的学生还都是未成年人,从心里承受能力来说,肯定没有这几个成年人的承受能力大,那么,如果我们经常给予学生的是否定的言语,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会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我曾经做过一个心理调查,让学生回想过去从记事开始到现在能记住的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事。很多学生提到了在学校的事情,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写道记忆中不快乐的事是老师对他们的呵斥和惩罚。我对这个结果有些吃惊,并深深的反思,我们针对我们的学生的教育是不是太主观了,太武断了?在这种不快乐、不安定的气氛中,我们的学生怎么能学会我们要求他们掌握的知识?我们教师教学的初衷是教书育人,但是我们却给我们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而且这种伤害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一生。我们没有考虑学生的感情,只是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二、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否像B、C的教练那样充分肯定,并能做到因材施教?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是优美的语言 是广博的知识 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对同事们的敬爱,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无私的师爱.爱心就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一,我认为对同事们的尊敬和关爱是我们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更是形成一支高工作效率,和谐团结的团队的核心,是教师师德的重要表现!
本学期,在校领导和大家的支持和信任下,我走上了副教导主任的工作岗位.但在开始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工作进展的并不顺利,有时候还是有些被动,我觉得很困惑.后来,我好好地进行了反思,发现了原因的所在.总的来说就是我对同事的敬爱不够.在布置工作的时候,解释和说明不明确,为对方考虑的不够,有时候急性子说话的语气也不够好,将心比心也不够.这样就容易造成误会,引起不快,导致工作的被动,影响工作的开展.其实,老师们的工作压力很大,已经很繁忙,很辛苦了.这就更需要我耐心,细心地去为他们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后来,我不断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逐步调整自己沟通的方式,多倾听,多做实事,努力做老师和校领导之间的沟通桥梁,工作也就慢慢进入了轨道.我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看到同事因为自己帮助而解决了问题的时候.
二,对工作的热爱,我认为是一个教师具有良好师德的动力源泉.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爱护学生.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可以想象,一个工作认真敬业,教学严谨有趣,仪表端庄大方,心理健康向上的教师会让学生受益匪浅.热爱你的工作,你就会认真的去备好,上好每节课;热爱你的工作,你就会想方设法的去让学生喜欢你;热爱你的工作,你就会记得你的言行都在无时不刻的影响着孩子们!你手里握着的时他们的未来!
三,对孩子无私的师爱是师德的最重要体现.
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本学期五一班转来了个学生,叫做祖贤,很多老师可能都听说过这个孩子.贪玩,懒惰,淘气等等都可在他身上看到,可不好对付.第一次英语单元测验就给了我个下马威,26分.你问我头痛吗 那可真是头痛.怎么办 通过以前班主任和教过他的教师的介绍,以及和他家长的沟通,我发现他其实很可怜的.家长只要一知道他在学校不乖,对他就一个办法,打.我唯有对他进行循循善诱,耐心帮教.功夫不服有心人,他终于在期末考试取得了54分的巨大进步.全班同学都为他而感到高兴!
从祖贤的进步上,我看到正因为爱,才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我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在英语教研活动中,听课和评课是两种最直接、最具体、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研究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听课与评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听课、评课为英语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机会,教师可以通过评课进一步加深对大纲教材的理解,更准确地把握教材,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听课和评课是一种有效的教师在职培训方式,是联结教师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的重要纽带。对于授课老师来说,可以通过评课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对听课老师来说,可以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寻找差距,促进教学观念更新,从而获取经验、自我成长,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三)有利于学校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通过听课、评课,授课老师和听课老师双方可以共同探讨、切磋教学方法,交流教学经验,商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从而促进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展开。
二、英语课堂教学听课与评课的现状及问题
听课是评课的前提与基础,评课是听课的延续与升华。虽然,听课、评课的重大意义和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是英语课堂教学听课、评课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注重“形式化”,轻视听评课的“实效性”。
(二)存在“虚假性”,忽视听评课的“坦诚性”。
(三)呈现“盲目性”,缺乏听评课的“研究性”。
三、听课、评课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
(一)听评课活动目的不明确,教师教研精神匮乏。
在正式参加听课之前,我们可能会明确听课的时间、地点及课型,却很少确定授课的目标、评课的标准和研究的重点,更不会在授课前集合授课教师和所有的听课教师,开一个课前介绍会,协商授课内容,并达成共识。
我最近有幸参加某区中心小学的“英语节”中的公开课教学活动,听了两堂精彩的课。该区的小学英语教师代表和小学英语教学方面的专家都来了。尽管这两节课的规格较高,但是规模如此盛大的公开课的研究目的不是很明确,没有量化、细化的统一评课标准。这就导致听课目的性不强、具有“盲目性”,听课教师试图记录课堂的所有信息,容易导致听课时没有重点,做出的评价也带有主观色彩。
所以,我认为在公开课前,应组织简短的课前介绍会,班主任有必要利用两分钟向听课教师介绍本班学生的特点与学习情况,授课老师简短地介绍自己的教学准备情况,以及课堂会运用到的相关的教学理念。这样对于听课老师而言,事先有个心理准备,才能结合课堂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评课。
大家要统一认识,摆正立场。那就是授课与评课双方都是活动的参与者,必须“同在共行”。“同在”就是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理解对方;“共行”就是把授课教师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共同研究、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规定了听课、评课老师“同在共行”的参与方式不能把课堂上存在的问题看成是授课老师个人的缺点和不足,而是当成参与者需要共同面对的困惑或问题;评课者不能置身事外,而是必须从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不仅提出问题,而且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实事求是、各抒己见、敞开心扉、从而互动起来,达到教学业务的共同提高。
(二)听评课运作机制不规范,听评课理论缺乏。
很多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日益健全,但涉及听课、评课的运作机制还不够规范。学校普遍缺乏科学、有效的机制保证教师变“要我听”为“我要听”,变“要我评”为“我要评”,变“有什么听什么”为“研究什么听什么”,变评课“无标准”为有“统一、量化、细化的标准”。
现如今,凡是举行公开课,评课的成员或者说能够发话的大多局限在当地教研员和几个资历较深的老教师身上,他们的“听课评课口味”已被相当多的授课者所了解,于是一些教师投其所好来设置课堂,很容易出现模式化现象。即使由普通教师参与评课,经验性的探究也多于理论性的分析,这就使得评论缺少了一种前瞻性。
要想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就需要建立一支相对宽泛的评课队伍,这支队伍一定要由当地一线教师中勤于笔耕、勇于钻研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师组成。在组织公开课活动时,应采用随机抽调的形式来安排评委团人员,而且评课要有学生代表参与,因为教师永远无法从学生的角度对课堂进行评价,这也是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之一。
“实践升华为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层出不穷,然而,涉及听课、评课的实效性、科学性和评课模式研究的文献不是很多,这也导致评课仓促、主观,没有客观、统一的标准,评课只反映听课者自己的教学理念,而不是客观评价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
据悉,英国听课的理论指导基础厚实。其中英国Hopkins的听课三层次循环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opkins(2002)将听课分为三个层次:Planning meeting,classroom observation和feedback discussion,这三个层次依次推进,环环相扣。
在Planning meeting环节,听课老师和授课老师不仅要提早确定听课的时间、地点及课型等,而且要确定授课的目标和评课的标准。评课的标准由授课老师和听课老师课前协商,达成共识。否则,没有事先达成的标准,听课老师和授课老师就无法围绕某些问题进行观察和探讨。
为了更好地评课,英国一些学校制作出量化的听课表。在授课之前,听课老师和授课老师都非常清楚这份表格的内容和标准,双方可以就表格中的各个方面进行讨论,这样讨论的目标就会明确,听课与评课的中心也会突出。
总之,听课与评课都有不同的原则,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应该站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去记录、评价。既要注重大的方面,又要侧重小的细节;既要了解授课老师传授知识的能力,又要注重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做到多维度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张慧.从中西方听课与评课的差异得到的启发[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2):44-47.
[2]李秀文.第八届山东初中英语优质课比赛的评价与反思[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4):29-35
下面我就几个案例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创设情境,角色体验
这种体验最能激发学生的体验热情。学生通过扮演现实生活中的特定角色,体验自己或活动中不同角色的心理或行为。
如,执教《与人为善》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体验活动“模拟表演――小明的遭遇”。
设计的情境是这样的,“上完体育课的小明回到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但裤子湿了,原来椅子上被别人洒了水……”如果你是小亮,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请你表演出来,并把你的感受用一个词写出来。活动之后,让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表演以及写出来的“词语”总结这次活动带给我们的思考。同学们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也知道了今后要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二、贴近生活,情感体验
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有一课内容是《我和父母》。现在的初中生普遍来讲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都比较强,他们知道父母关爱他们,从理论上也懂得感恩父母,但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面对这种现状,我设计了一个体验活动“不知道的世界――我的妈妈”。
同学们一般认为,不知道的世界只存在于科学的未解之谜中,或存在于遥远的古代或者莫测的未来。但他们不知道,妈妈身上却有我们不知道的世界。我设计了跟妈妈有关的20多个问题,让学生去回答,如,妈妈小时候玩什么游戏?妈妈何时参加工作?在工作中受过什么奖励?妈妈戴不戴眼镜?如果戴眼镜,多少度?这些问题有些是学生能回答的,但也有不少问题学生说不上来,但只要调查,便不难找到答案。而且,学生的收获一定不只在这些答案本身。最后我们请学生把这次活动的真实感受写下来,同时也让妈妈写下对这次活动的反应和建议。在这次体验活动中,我们没有写一句“母爱是无私的,我们要感恩父母,尊敬父母,理解父母”之类的话,但通过活动,大多数学生都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真实的情感体验胜于长篇大论。
三、倾心交流,感悟体验
引导学生将情感体验过程中内心的真实感受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强化正确感受,矫正过激或偏向的情绪,升华道德情感。
人教版九年级“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一课中有一个内容是“勇担过错是负责任的表现”,这个道理学生都懂,但很难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心理游戏――勇于承担责任”。
游戏规则是5位同学相隔一臂站成一排,班长喊一时,向左转;喊二时,向右转;喊三时,向后转;喊四时,向前跨一步;喊五时,原地不动。当有人做错时,做错的人要走出队列,并站到大家面前举起右手高声说:“对不起,我错了!”经班长允许后,回到队伍,继续游戏。通过游戏,使学生克服不敢或不愿认错的心理障碍,学会说出“我错了”,在整个活动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感受,引起情感共鸣,老师引导学生明白主动认错并不会被人看不起,相反会更让人尊重你。
四、开展活动,实践体验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些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效果会更好,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行,从而在现实生活和交往过程中自我检验、自我评价、自主发展。
关键词:幸福能力;积极心理学;幸福教育;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中图分类号: B84 文献标识码: A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在心理学的领域,研究“幸福”的专门学科称为“积极心理学”,通俗地讲,积极心理学就是一门让人摆正心态,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感受到更多幸福的课程。
但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中职学生存在着厌学、恐考、人际关系紧张、早恋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幸福感。如何培养学生发现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使高中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作了以下探讨:
(一)开发校本教材,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教育不仅是“知识加速器”,更是“人格、快乐、幸福加速器”。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学校、教师、家长看中的是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经验,而看不到他们潜在的能力、内在的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忽视了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状态。从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开发关注学生心灵成长、精神生命的校本教材《我成长,我快乐》,课程将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认识自我,懂得自己的好处,了解自己的现状,看到自己的所有,悦纳自己,敞亮自己,欣赏自己,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生命的潜能,改善自我,提升自我,满足自我。
(二)开展心理活动课,增强活动意识、唤起学生的幸福情感体验
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目的是从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们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实践体验中,学生的内心深处会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或爱或憎,或喜或悲,有对过去的认识或体验,再反思,再体验,也有心理矛盾的相互激荡和冲突。这样可以促进幸福情感发展,增强心灵感悟性,心灵体验可以不断增强人的情感洞察力、能体验和理解别人的内心感受。即常说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逐步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感,扩大自己的幸福、积极的情感。一个人的积极情感增加了,消极情感自然而然就减少了。生活需要体验,体验活动使学生带来快乐,促使他们在实践中收获,在体验中成长。体验活动让我们听到了学生成长的脚步声。
(三)开展各种活动,营造和谐氛围,在活动中积累学生的幸福指数。
第一,感恩教育。让学生建立“感恩他人”记录本,督促学生学会感恩, 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不能把他们父母的养育、朋友的帮助、健康的身体、学校老师的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让学生记录他人对自己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学生学会了感恩,培养了正面积极的情绪,提高了发现幸福的能力。
第二,举办“得到与失去”对比感的班会,帮助学生明白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东西,同时积极思考如何去克服消极情绪,从而建立起良性的情绪系统,懂得自我排解,懂得放弃,懂得珍惜。
第三,建议学生用幸福账本记录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换言之,记录每天幸福的事情和难过的事情,如果幸福的比难过的多,那么这一天属于幸福的一天,反之则是不幸福的一天,以月为单位,进行讨论,如果幸福的天数比不幸福的天数多,那么属于一个月有幸福盈余,对幸福进行总结,对消极情绪予以疏解。
(四)快乐的教与学,培养兴趣爱好,在收获中沐浴幸福
快乐学习的实质,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都受到激发,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都有一种积极情感的投入,教师教得积极,学生学得投入,学生的整个精神力量都受到了激发。在教学过程中,伴随学生获得知识的,是愉悦的情感体验以及获得知识后的自豪和神圣感。
1. 由书本转向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知识与生活是这样的贴近,同时无形地使师生走的更近,很自然的会兴致勃勃的参加教学活动。
2.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快乐学习
快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情绪情感体验的主流是快乐的,这就有利于消除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单调感、厌烦感与压力感,有利于减少紧张学习的消极情绪体验,使学生能更好地承受学习的压力与责任,从而使师生达到愉悦的幸福感。
3. 创造积极的环境,体验到主观幸福感
体验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多的是指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造积极的环境,提供体验的内容,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体验到主观幸福感。就需要教师在意识方面有全方位的改变,在方法策略方面有大的改进。将学生视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在积极的环境中,让学生不仅学会自主学习,更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幸福,而学生的幸福也是教师的幸福。
幸福就在身边!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一句祝福的话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人人都在体味幸福。给予是幸福,奉献是幸福……人人都在创造幸福。在快乐时,能让人感到幸福;在悲伤时,更能让人反思幸福。人生时时刻刻都有幸福,需要我们用心体验,人生处处都有幸福,需要我们努力抓住。只要我们把积极心理学恰如其分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能引导他们把握好青春的舵,架起起航的风帆,让年轻的生命飞扬起来。
参考文献:
江朵《“幸福”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意义及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