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24 02:09: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化内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文化内涵

篇(1)

关键词:文化消费 消费文化 文化生产 物质生产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209-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日益重视,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迅速增长,业已成为我国消费领域的热点之一。但相比现实生活中快速发展的文化消费,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不仅数量较少,而且难见有影响的成果。虽然文化消费概念被频频提起,但真正对其内涵进行阐释的还不多,也不充分,尤其是与物质消费、消费文化、文化生产等的关系还需进一步厘清,基于此,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之上,作一点补充,以利于对文化消费的深层理解。

一、文化、消费与文化消费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不同的学科视野、学术立场和知识背景决定了对于文化的理解必然是复杂多样的。故迄今为止,对“文化”一词做出不同解释的有上百种之多。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将“文化”复杂化和神秘化,实际上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总结各种“文化”定义,可以发现,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概念仅针对于精神方面而言的,包含精神文化类产品和精神文化类服务及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一般意义上来讲,文化消费就仅限于狭义的文化概念。

相对于文化来讲,消费的概念要简单一些。《辞海》中这样定义:消费是“人们消耗物质资料以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是人们生存和恢复劳动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人们劳动力的恢复,又是保证生产过程得以继续进行的前提。生产决定消费,它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的方式,并引起人们新的消费需要;而消费又反过来影响生产,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消费在广泛的意义上还包括属于生产本身的生产消费。”[1]显然,这里的“消费”已经成为对一种经济行为的描述,主要是被作为经济学范畴使用的。

文化消费则是一个交叉概念,跨文化和经济两个领域。文化消费,顾名思义,即是对文化的消费,表明了消费的客体是文化。对文化消费这一概念的理解,虽侧重点不同,但可归纳为:文化消费主要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而消费精神文化类产品和精神文化的行为,换句话说,文化消费就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其实质是对社会及他人提供的精神财富(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消耗。

文化消费具有多种内容和形式。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书法、绘画、雕塑、影视、戏剧、音乐、舞蹈、杂技以及文物、出版读物、音像、体育、健身等等。文化消费的形态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物质形态和劳务形态。前者如音像制品、文化用品及娱乐设施等;后者如杂技表演、音乐演奏、综合文艺晚会等。

文化消费是分层次的,一般说有普及型或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和提高型或高品位的文化消费;有自娱型的文化消费、专业型的文化消费;有基于生存需要的文化消费、基于发展的文化消费。此外,有消遣娱乐型文化消费、享受型文化消费、社交型文化消费、发展型文化消费和智力型文化消费等。这其中消遣娱乐型文化消费属较低层次,享受型、社交型、发展型和智力型文化消费属较高层次[2]。

二、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

文化消费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消费,如洛威尔所指出的:“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原因是,确切地说部分是,它们满足的需要来自幻想而非肠胃,……精神的需要与物质需要不同,当所需的商品满足需要的时候,商品并不总要用完。满足物质需要的商品的变化程度,的确取决于它们被使用时消费或消耗的程度。房屋比汽车的使用寿命长得多,而汽车又比(比如)食品的寿命长。但在所有情况下,使用的数量都和商品的损耗有一定联系。文化产品的变化则取决于它们满足‘来自幻想’的需要的能力与它的物质形式之间的密切程度。这类产品,比如绘画或雕塑,很久才会损坏,它们的使用性与消耗没有直接关系。”[3]尽管他的这种表述有些晦涩,但也说明了文化消费的特殊性及与物质消费有不同之处。

具体来说,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的不同之处表现在:(1)二者的目的不同。物质消费主要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人的基本生理需要,而文化消费主要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与人的心灵诉求和文化交流息息相关。(2)二者的消费特征不同。一般物质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器质型消费特点,消费的过程必然导致使用价值的有形耗费和无形耗费,而文化消费却不是价值的纯粹耗损,它主要消费的不是其外在的物质载体和物质性的构成因素,而是它内涵的精神因素和深层意义。这也使两者消费效果的持久性出现差异,物质消费,随着物质损耗殆尽,对人的作用效果也就终止。文化消费,消费过程终止,但它对人的作用效果会持续相当长的时期,甚至对人的一生都在发生作用,它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心灵和行为。(3)二者的消费作用、效果不同。物质产品属性决定了消费作用效果的同一性,不同的人消费同一物质产品,其作用效果是基本相同的。例如,食物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但是,不同的人消费同一文化产品,其感觉效果会发生差异。如观看《红楼梦》,“经学者看见《易》,道学者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4]可谓各得其所,各取所需,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的社会阅历、文化水平、地位、心境、爱好和兴趣等的差异造成的。(4)二者对消费能力的要求不同。消费能力,是指消费者所具备的关于如何消费、如何使用消费对象的知识和才能。在物质消费活动中,一般说只要拥有物质实体,就能消费。但是文化消费不同,它要求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即必须具备与文化消费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和理解力。一个想要得到艺术享受的人,他本身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这说明文化消费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文化消费能力强的消费者,能够消费深奥的文化产品,而文化消费能力弱的消费者,只能消费浅显的文化产品。

三、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

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是两个不同指向、不同涵义却在某种程度上又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文化消费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对文化产品或其服务的消费。一方面指对文化文本的消费,如生活中读什么书、看什么报、听什么音乐、看什么电影;另一方面还包括对产品文化内涵的消费,比如说我们消费一件产品时,可能更多地是考虑它的文化内涵、它代表的意义。消费文化是物质消费文化和精神消费文化的总和,它是受消费者消费心理、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习惯偏好等影响和约束的,是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追求的一种情调和氛围。尹世杰认为,消费文化“是消费领域中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们消费方面创造性的表现,是人们各种合理消费实践活动的升华和结晶。消费文化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费行为。”[5]王宁认为,“所谓消费文化,就是伴随消费活动而来的,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消费符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满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消费行为,它是一种符号体系,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这种在消费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行为和物品符号体系,就是我们讲的消费文化。”[6]肖浩辉则指出,“从广义上讲,消费文化是指消费物质文化和消费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消费文化就是消费在人们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包括消费哲学、消费价值取向、消费道德、消费行为、消费品味、消费审美、消费心理等,这是人们在消费实践中形成的反映消费特点和理解的观念形态的总和。”[7]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关系的理解一直未能达成共识,但总体可归纳出三种观点:一种是“包容说”,即消费文化包括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只是消费文化的重要论题之一;另一种是“区别说”,即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相对独立,消费文化是消费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文化消费是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第三种是“交叉说”,即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虽相对独立了,但又存在互相交叉的内容。

笔者更倾向于第三种观点。简单地从概念上分析,消费文化是消费社会的文化形态,是以文化为形式,以消费为目的的文化,是文化在人类消费活动中存在的特定方式,不同层面的文化都渗透在消费之中而形成消费文化。而文化消费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特征、而非单纯或主要为满足物质需求的消费。相比较而言,文化消费是具体的,而消费文化则是笼统的、更多是观念上的并具有消费哲学的意味。

四、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

关于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最为著名的是马克思的具有辩证色彩的“同一性”论,即“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生产媒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媒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8]也就是说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生产是消费,消费也是生产;生产与消费互以对方为媒介,相互依存,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消费;消费不仅是使产品成为产品的最后行为,也是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的最后行为,就是说消费使得生产得以完成,成其为生产,同样,生产出消费,是在生产创造出消费的一定方式的时候,在生产把消费的动力、消费能力本身当作需要创造出来的时候――生产使消费得以完成,成其为消费[8]。

文化消费相对应的是文化生产,文化生产又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同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一样,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同样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生产与消费理论的延伸。对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所论述:“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9]这里,马克思所说的“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实质是指与物质生产相对应的精神文化生产。而且,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每一方以对方为媒介,互为依存:“消费本身作为动力是靠对象作中介。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8]这充分说明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同样具有相互作用的同一性,即文化生产直接是文化消费,文化消费直接是文化生产,两者密不可分。

五、文化消费与物质生产

文化消费是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消费活动,传统上人们理解的文化消费更偏重于文化学意义,即关注的是具体的文化内涵,如读了一本什么书,看了一场什么戏或者是听了什么歌,而往往忽略这种消费本身所具有的经济学意义,即读书、看戏或者听歌,不仅仅是对文化内容或各种文化文本的消耗,更要注意到读书首先要买书,看戏听歌首先要买票,实现文化内化的前提必须以一定数量的金钱支付为前提,而这种经济意义上的消费才是商品经济社会中文化消费的本质内涵。

正是基于人们关注视角的不同,使一些人产生文化消费与物质生产无关的观念误区。即可能会认为文化消费和与之对应的文化生产是少数人如艺术家、作家等人的事,与社会生产尤其是物质生产关系不大。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实质上,文化消费与物质生产关系密切,具体表现在:

首先,物质生产生产出文化消费得以实现的载体,是文化消费的前提之一。文化消费虽然是以无形的文化或文化内容作为对象,但其载体往往是物质的,如书中的内容是无形的,书籍本身却是物质的,无形的内容必须以有形的物质作为载体才能得以实现;又如书法绘画艺术,人们欣赏的是其构图与用笔及其表现的内涵思想,但其载体也是一定的笔墨纸砚等用来书写的工具。

其次,文化消费带动了相关物质类生产。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类产品及服务的消费,它不仅直接促进了文化类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更带动了相关物质生产,包括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吃穿住用行等都会受到影响。如在旅游消费中,则与旅游密切相关的旅馆业、饮食业及交通运输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看戏消费中,也不仅仅是单一形式的消费,而有许多配套消费,最为显著的是饮食业和一些时令物品等等。同时,这也充分说明文化消费绝不是单纯的纯文化文本的消费,不是仅停留在精神享受上的心理满足感,它的背后是以消耗大量的物质为实现前提的,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经济行为。甚至可以说文化消费带动或促进了一些物质生产,对社会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正因为如此,尤其在市场经济日益盛行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背后所蕴涵的经济机遇,常常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战略之一。

收稿日期:2011-06-2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文化消费研究”(10XJL0002)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秦开凤(1979-),女,山西长治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经济史研究。

参考文献:

[1]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2449.

[2] 徐淳厚.关于文化消费的几个问题[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7,(4).

[3] 特里・洛威尔.文化生产[M]//载陆扬,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22.

[4] 鲁迅.《绛洞花主》小引[M]//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419.

[5] 尹世杰.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N].光明日报,1995-04-30.

[6]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44.

[7] 肖浩辉.加强消费文化研究,提高消费文明[J].消费经济,1994,(6).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10.

[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8.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connotation

QIN Kai-feng

(Humanity journal,Shanxi province social science academy,Xi'an 710065,China)

篇(2)

随着对展示设计的学习与研究,愈发认识到追溯原理对于一门专业的研究是相当重要的。在当今设计界中,有一种风气愈加“流行”,那就是设计形式多浮于表面,缺乏对文化底蕴的根究。这种风气的盛行不单是一方面的问题,而是在当今大形势下,人们对于设计急功近利、对于外观的追求等多方面问题共同导致。面对这种形势,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们可以改善自身问题,加强知识的储备,使自己在平凡中脱颖而出。

专业原理的探究就是我们积累设计知识的重要方法。当我们研究一门知识时,对于其原理的学习往往只是停留在记一下定义,就匆匆而过。这种现象正是当今设计师的一大偷小H绻克服这个问题,脚踏实地重新认识自己的设计工作本质,那又是一番新景象。

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就是要通过各种设计手段、辅助工具来设计构建,从而达到宣传教育的传播专业。许多从事展示行业的设计师往往将该门专业视为单纯的形式设计专业,从而非常注重设计工具的掌握,使自己的设计想法更好的表达,得到大家的认可;较为追求设计完整性的设计师则稍注重内涵的融入性,但由于局限性很少能够完整的将作品内涵展露出来。只要明白设计原理,该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历史性较强的展厅,是否使其具有古朴风格的设计就可以?这当然不可取,考察其朝代的设计风格再进行设计就较为可取,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专业性不强的人可能赞叹其华美,专业性强的人则视之糟粕一笑置之。

展示设计原理

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掌握展示设计的形式美准则;更重要的则是够严谨完美的完成展厅应有的宣传教育作用。

展示是一种多元化的设计艺术,它是通过点、线、面以及色彩、质地等基础元素组合来体现的。我们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将其进行有规律的设计与建构,这是获得新的展示形式行之有效方法。

基础元素的节奏感和韵律的营造也很重要。各种造型色彩起承转合,造就节奏韵律就不同,其感受亦不同。在展示设计中营造出节奏和韵律的感受,就需要设计者去亲身体验,然后用艺术加以强化和设计,从而创造出一种最佳的展示氛围。

人机工程学是展示设计中必须重点研究的。研究人与展示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怎样的动线能使观众减少审美疲劳;研究怎样的观览节奏能减少观众的疲惫感。这些研究目的是寻求“最佳的观展方式”。

展示设计同样注重形式美,对于设计中点线面,空间应用,灯光效果,材料等方面要求也是非常严格,不同类型的展厅有不同类型的设计风格,万千搭配当中什么才是较为符合的?这时原理的问题就凸显出来,文化内涵把握得好,设计就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既注重形式美有具有文化内涵的展示设计作品才是完成度较高的。许多人有这种疑问,博物馆等历史性强的注重文化内涵固然重要,但是流行时尚产品的展览有必要增加文化内涵吗?追溯展厅本源,就是为了展示品牌,宣传品牌。每一个品牌的背后都具有自己的故事,一个好的品牌其历史文化内涵越浓厚,随着岁月的积淀,品牌愈发光辉。因此文化内涵处处皆有,只要我们善于发现。

因此设计作品更加完善,只注重形式美是远远不够的,要紧紧把握住展示设计的原理,同时还要注重文化的学习,知识的积累。设计作为一门多元化的专业,要求设计师也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

总结

从众多展示设计成功案例来看,除了其空间、形式、人机工程、色彩、材料取得成功之外,另外比较重要的就是文化内涵了。举个例子来说年轻人喜爱的“匡威”、“ADIDAS”、“NIKE”三种橱窗设计风格迥异,其销售的产品类似,去掉品牌标示人们却轻易的分辨出来这三个品牌,其实这就是品牌文化,优秀的品牌背后拥有艰辛的创业历史与企业人不懈努力的创新与发展,这些元素逐渐形成了该品牌的文化内涵。许多企业做设计时总是围绕着自己的品牌风格进行设计,就像“带着枷锁的舞者”,这不是缺乏创新表现,而是坚守数十年、乃至数百年品牌文化内涵的设计准则。

回归本源来看,展示设计这门专业要求设计师具备多方面知识,通过各种设计形式、最新的科技手段,将要展示的文化内涵传播出去。如果观众能从中认识到或学习到这些内容,那么我们的展示设计作品就算是较为完善了。

至于怎样有效把形式与内涵结合起来,首先应牢记展示设计就是为了传播,始终谨记我们是服务于社会的,在宣传的同时引领社会,进而把握其文化内涵,使其充分体现在设计作品当中。作为一名展示设计师,我们要表达的设计语言是严谨的、正能量的,不能只图华丽忽视设计的初衷,切忌本末倒置。当我们在做设计感到彷徨时,不妨想想设计师的责任是什么,这样我们才不会误入歧途,丢失设计师的责任感,从而探索、研究做出尽善尽美的设计作品。

篇(3)

关键词:庭院;作用;文化

庭院二字在《辞源》中是这样解释的:庭者,“堂阶前也”;院者,“周垣也”,“宫室有垣墙者曰院”。所以“庭院”二字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我国庭院空间的基本概念,即由建筑与墙围合而成的室外空间,就是庭院空间。

在整个建筑空间中,庭院空间是室内空间的调谐和补充,是室内空间的延伸和扩展。所以,室内空间是整个建筑空间内涵,庭院空间则是整个建筑空间外延;两者共同构成了建筑空间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一、庭院在建筑中的作用

1、景观作用。庭院作为人工的自然空间,他使自然和建筑相结合,在庭院中设置景观,如庭院绿化、假山、水池等,使得人在建筑中得到自然的美和艺术的美。一般来说庭院空间,都经过精心的视觉组织安排,通过各种手段形成中心,通常以山石,水体,建筑(构筑物)为庭院的主要内容。

2、生态作用。假山和水体,加上各种植物和建筑,他们都是构成庭院的主要元素。庭院除了景观的作用外,他在建筑中的另外一大功能就是生态的作用。庭院中的植物,植被以及水体都有调节下气候的功能,此外,庭院的平面布局形式也对小气候的调节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

3、提高和改善建筑空气质量。庭院除了对建筑热环境有明显调节作用外,还能提高建筑空气质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建筑机械供热、通风和空调系统的使用频繁,并且在技术上日趋完善,但人们生活在这种人为的“舒适”环境中却感到越来越不“舒适”。庭院建筑由于他良好的热环境性能和空气净化性能,形成一个适合人们居住的自然环境,故此庭院在建筑中的生态功能尤其重要。

二、传统的中国庭院有以下几个特点

1、纵向深度延伸的空间布局

中国传统观念历来重视主次、尊卑,而横向联系不适宜体现主要院落的重要地位;庭院的布局也与封建的伦理相一致,主从有序,疏密相间,多为南北向布置,横向联系不能体现北屋的尊贵地位。

2、中轴对称的空间布局

传统民居庭院大多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建筑有明确的中轴线,入口有很强的导向性。在组群中往往对“中轴线”和轴线核心位置十分重视,所以传统民居建筑的主题贯穿在中轴线上,空间的秩序感极强。但是,有时由于民居建筑功能的不完全对称、地形地势的变化等,均限制了建筑完全对称的布局模式,所以许多传统民居庭院布局或通过直线正交形成均衡构图,或转折、局变、错落布置。

3、灵活自由的空间布局

一个庭院就是一个空间层次,各个庭院合而不同, 适用于不同传统民居的居住环境的形态要求。这些传统民居最根本的特征是使建筑尽量与自然巧妙地结合,自成天然之趣,最接近于生活,极少修饰,绝不做作,不显山不露水。主要突出它的自然美而不是人工美,庭院之间形成空间的对比与转换(大与小,收与放,开与合,行与止),也形成空间的分隔与引导,空间的扩展与界定。主要表现在庭院空间的形态、比例,空间的光影,空间的划分,空间的先藏后露,空间的闭合与通透等变化,使庭院空间的形态更加动人,为空间增添了层次感和丰富感,形成引人入胜的空间境界。

庭院式布局是中国古代建筑布局的灵魂。由屋宇、墙、廊等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式民居庭院空间,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生产、休憩、怡乐、生态、景观的生活环境,适应了中国南北方的气候和地形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封建礼制思想及家族宗法制度等文化传统。在易受自然灾害袭击和其他不安因素侵犯的社会里,这种内向性的庭院式布局体现了建筑审美文化的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很好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审美观。

三、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文化背景

1、“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天人合一”。其中,“天”是无所不包括的自然,是客体;“人”是与天地共生的人,是主体。天人合一是主体融入客体,形成二者的根本统一。中国传统的生命观、气论和阴阳观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重要理论基础,凸显了中国传统的生态哲学思想,也是影响中国传统民居庭院空间存在和发展的思想核心。传统民居的布局,不仅顺应环境,表现出对自然的土地、水源的尊重及阳光、空气、水、植物等天地万物的容纳,而且还追求精神上与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传统民居建筑突出地表现出对自然山水美的崇尚、建筑空间清晰的秩序关系及统一和谐与含蓄的特征,并以之为最高境界。这就不难解释以中华版图之大,地理条件差别之明显,各地传统民居却均能够与当地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在其居住者精心营造和细心磨合下,不张扬、不突兀,呈现风格统一,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的意境与景象,将抽象的理论化为了现世的人居环境。

2、宗法观念

在传统民居的建构中,天地君亲师及宗法观念也深刻地影响了房屋的营造观念,我们可以从现在保存完好的民居建造形式中看出人类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准则。《礼记》言“居处有礼”体现了建筑对人生的塑造。“礼制”作为一种重要因素深刻地影响中国传统民居庭院与居住形制。如民居中规整的长方形平面表现出一种天然的方向性,主座朝南、强调中轴线、门堂分立等都是在“礼制”上体现出来的严格的组织层次、内外上下秩序,是社会精神的物质外延。

3、乡土田园情趣

美是生活的升华,传统民居与人的精神、情感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在自然,最直接反映了中国文化,把艺术与个体的内在道德、性格、修养及情感相联系,艺术被看做唤起、培养和提高个体的内在道德情操要求之手段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民居已经“人化”,被“移情”,它们的空间和形式能够反映不同的居住者的性格和审美特征及文化背景,成为一种“有人之境”。例如,北方传统民居简洁、实用且浑朴,可以让人联想到北方人性格的粗犷、坦诚和质朴;南方传统民居造型变化多样、空间奇巧、色彩淡雅,表现了南方人性格的文静、灵活和细腻。居住者依恋民居的情感,还源于一种普遍存在的深厚而顽强的思乡情结。

4、意境

意境,可以说是传统民居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范畴。传统民居庭院的客观环境所具有的艺术气质与其建筑艺术所产生感染力的共同组构,产生出了“情景交融”的意境。庭院中的花草树木,是极富变化的动景,是美的物质基础,它增添了庭院的生机和意趣,丰富了庭院的空间层次和时序变化,创造出庭院的建筑空间与自然的景变和意境上的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庭院因其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在庭院群组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群体组合,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庭院,可以说是中国人得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体现。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慧,赵晓峰.中国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生态文化内涵[J].河北学刊,2008,28(3),245-247

[2]伍国正,吴越. 传统民居庭院的文化审美意蕴―― 以湖南传统庭院式民居为例[J].华中建筑,2011(01),84-87

篇(4)

>> 现代园林设计中文化内涵的探索 探索潮州特色小吃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探索象棋文化特色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内涵建设之探索 挖掘英语教材的文化内涵 探索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 提升中医文化软实力,探索中医类高校的内涵式发展 关于高职院校核心文化内涵的探索与研究 视觉文化内涵浅析 文化消费内涵辨析 日语的文化内涵 积淀文化内涵 徽州文化内涵浅析 “敬”的文化内涵 拳击文化内涵探析 档案的文化内涵 《背影》文化内涵解析 戒指的文化内涵 “戒指”文化内涵浅析 骊文化内涵刍议 “和”的文化内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李振福.交通文化及其城市形象整合功能.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

[2]李振福.基于交通文化的交通安全策略.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9,VOL14(9).

[3]李振福.交通文化及其生态机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6):37-39.

[4]许庆斌.运输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5]桑业明.论交通文化的本质.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6]李振福.交通安全文化初探[J].安全生产与监督,2007,5(3):40.

[7]王庆云.交通运输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8]刘文杰.桥文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9]李振福.交通文化与交通管理[J].交通标准化,2003(5):45-48.

[10]张珏成.交通与运输的区别与联系[J].交通企业管,27.

[11]傅新平.论交通文化中的几个重要特征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

[12]戴生岐,戴岩.交通文化刍论.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篇(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呈现出包容性发展的趋势,西方茶文化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迅速传播到中国,中国的茶文化也随着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趋势迅速走向世界,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在中西茶文化碰撞、交汇、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中西方茶文化各自的深刻内涵以及相互差异,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直接对茶文化的翻译问题产生了显著影响。基于这一背景,在现阶段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进行科学分析,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并将非常有助于中国茶文化影响力的继续扩大、提升。

关键词:

中西方;茶文化;内涵;翻译

中国是茶叶大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茶叶长途跋涉传播到西方国家后,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西方也逐渐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截然不同、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内涵与体系,并主要通过饮茶习惯、饮茶方式、饮茶礼仪等表现出来,让茶叶这一古老的中国饮品在西方土地上焕发出异域风情。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西方茶文化的客观现状,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茶文化的翻译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启示。

1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分析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文化生根发芽的地方,有着深厚的茶文化积淀,茶文化也显著地影响着由古至今的中国人的行为礼仪、性格品质,可以说,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人的一个鲜明标签和深刻烙印。西方虽然接触茶叶、茶文化的时间和中国相比少得多,但近代以来,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和中国乃至东方国家有显著区分的茶文化体系。早在十六世纪的时候,英国在强大的生产力、军事实力的支撑下,战胜了西班牙战队进而获得了海上霸权,走上了向外扩张的历史征程。从那时开始,英国和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物质、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也是在这一时期,官方色彩鲜明的东印度公司首次将东方茶叶带入了英国,并作为商品销售。这种珍贵的东方树叶,当时由于在英国数量稀缺而价值不菲,主要作为药品和养生饮品而存在,流传于英国皇家贵族当中,并很快获得了越来越多英国人的喜爱。因此,英国的茶叶供应量逐渐增加,开始越来越多地影响到英国的中下层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民间人士的喜爱,成为英国人休闲、社交中使用到的重要饮品。随后,随着英国的不断扩张,英国的茶叶供应量越来越多,逐渐在英国人当中得以普及,英国人和茶叶产生了不可分割的情感,这种英国茶文化也开始逐渐渗透到西方世界的其他国家当中,产生越来越深刻的文化基础。由于西方国家和中国在文化差异、民族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西方国家逐渐形成了显著区别于中国的茶文化内涵,并逐渐形成完善的西方茶文化体系。茶文化在西方国家从萌芽逐渐走向成熟,散发出强大的魅力和吸引力。和中国的农耕文明不同,在西方国家的文化领域中,茶文化更多扮演的是一种开放的、优雅的角色。西方人对于茶叶饮品的感受,不仅在于味觉,更在于品茶过程中的自我精神实现和与他人的精神交流,茶文化在西方国家的内涵变得非常集中而深刻,这和西方国家商业文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也表现出西方人对茶叶的深刻喜爱和情有独钟。在此基础上,西方茶文化的内涵逐渐扩散而细化,英国形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饮茶这一极具文化氛围的活动已经成为了英国人乃至西方人生活、工作、社交、休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说英国的茶文化专注于文化“点”魅力的绽放,那么中国茶文化则更加倾向于从千年历史中缓缓走来的极具民族文化积淀的茶文化普遍影响及成熟形式的展现。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千年历史的塑造,已经和中国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完美融合,极具中华文化魅力与特色,成为中国的标志性文化载体与文化形式。在中国人眼中,茶文化的内涵是广泛而深刻的,涉及到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茶具选择、茶室布置、茶服搭配、茶事活动等与茶叶相关的方方面面,并完全上升到精神层面。茶文化的内涵之于中国人,兼具了形式美、内容美、精神美,在饮茶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上,中国人都乐在其中,并自觉实现了肢体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交融。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之庞大、含义之深刻、形式之优美、影响之深远,是只言片语难以描述的,它已经深入到中国的文化当中,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当中。

2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建议

中西方茶文化相连相通,又显著区别,基于这一基本现状,在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中国人和西方人在茶文化方面认知的异同,依据基本的翻译工作原则,采取灵活性的、生动性的翻译策略,使中国人和西方人都可以更好地通过译文感受到对方茶文化的魅力,产生对对方茶文化的科学认知。在此主要探讨中国茶文化的英译问题。

2.1茶名的翻译策略

在茶文化翻译中,茶叶名字的翻译,可以说是茶文化翻译的基础工作,是重中之重的内容。一直以来,茶名的翻译所面临的问题是准确性和联系性的问题,即在中国茶文化中相关关联的茶名,经过英文翻译后,完全看不出其联系性。在长期的茶名英译实践当中,发现采取音译、意译灵活结合的方式,所取得的翻译效果是最佳的。对于一些独立性较强、特征鲜明的茶叶品种,其名称可以采用普通话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即直接应用普通话的拼音进行翻译,当然某些茶叶采用方言音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取得的效果也比较好。如龙井茶直译的结果就是longjingtea,采用的是普通话直译的方式,而白毫茶、乌龙茶则采用方言直译的方式,翻译的结果分别是pekoe、oolong。对于一些茶名形象性强的茶叶品种,其名称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可以使外国友人产生更加直观、深刻的印象,如红茶的意译结果为blacktea,中国珠茶的意译结果为gunpowertea,这样的翻译方式可以使外国友人在初次接触茶名时即产生形象性的记忆。此外,不少茶叶名称也采取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如祁门红茶的翻译结果为qimenblacktea,乌龙粗茶的翻译结果为oolongcrudetea,红枣龙眼茶的翻译结果为reddateslongantea,音译和意译结合并灵活使用的翻译策略,使得中国种类繁多的茶名的翻译方式更加立体化、丰富化,更加容易被西方人所接受。

2.2专业术语的翻译策略

在中国茶文化中,与茶相关的各个方面的专业术语不胜枚举,如何对茶文化专业术语进行科学、准确翻译,使外国友人通过对茶文化术语翻译结果的听、读,可以了解茶文化术语的内涵,是一大难题,也是茶文化专业术语翻译效果好坏的一个直观评价标准。对于茶文化专业术语的英译,必须坚持专业性、准确性、针对性相统一的原则,既尊重中国茶文化中专业术语的完整内涵,又最大限度地降低西方人的理解压力。对于专业术语的翻译,采用的方式更加偏向于英语的表达方式,较少应用音译,如采茶的英译结果是plucking,杀青的英译结果是firing,茶毫的英译结果是tippy,这样的翻译方式显得更加正式、专业,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体现出对中国茶文化专业术语英译的严谨性与准确性。对于茶文化中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专业术语的翻译,尤其要注意展现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避免翻译的生涩、乏味,如对茶具“脱胎填白”的翻译,采用““sweet-white”eggshellchi-na”更加合理,更加能体现出瓷器茶具薄而脆的器质特征,并隐约传达出其中蕴含的中国瓷器文化之美。

2.3中国茶文化之美的体现

中国茶文化翻译过程中茶文化美学和魅力的体现,一直是翻译工作者研究的一大课题,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表达方式中,完整或者尽可能传达中国茶文化之美,着实是一件困难而需要不断摸索的事情。在茶文化英译过程中体现中国茶文化之美学意蕴,必须采取科学的策略,将中国茶文化之美植入到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子当中,最终中国茶文化之美“英语化”,更好地传达给对中国茶文化不了解的西方人。具体来说,茶文化英译过程中中国茶文化之美的体现,重点在于文字的通联与语境的塑造。何为文字的通联,即用英语单词、英语短语描绘中国茶文化术语,通过对翻译技巧的运用和对翻译结果的筛选,结合西方人的语感方式,实现中国茶文化术语的文字之美与英语单词之美的联通,将中国茶文化中唯美的描绘方式更加完善而不失原味地用英语表述出来。如“成窑五彩小盖钟”的英译为alittlecoveredteacupofChengHuaenamelldeporcelain,这一英译结果完美地将原词中的“五彩”、“小”等元素表现了出来,并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英译案例。何为语境的塑造,即在通篇的翻译过程中,采用自始至终的表现美学的翻译手法,将中国茶文化之美严丝合缝地植入进入,创造一种以英文为载体的中国茶文化美学氛围和美学基调,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国友人对中国茶文化以及特殊茶文化内涵的理解,将更加容易,更加水到渠成。

2.4中国茶文化之规范性的体现

中国茶文化是极具规范性的,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茶文化的规范性都确定无疑,因而在茶文化的英译过程中,必须尊重中国茶文化的规范性,以规范而严谨的方式进行翻译,以免在茶文化英译的过程中使中国茶文化失真,甚至使西方人对中国茶文化产生误解、曲解。在英译过程中遵循中国茶文化的规范性,尤其要注意中国茶文化定名字、特定概念表述的一直性,这就需要翻译行业内部形成较为完善的茶文化翻译标准,翻译工作者都按照这一标准对相关的词语、概念、术语进行翻译,避免表述不一造成茶文化英译失准、失真。此外,在茶学科技论文中,更加需要重视中国茶文化之规范性,采用高度严谨、规范的翻译策略,一方面,茶学科技论文的标题应当避免使用缩略词,容易造成跨专业读者的理解困难和概念表述的偏差,与论文标题的严谨性形成冲突;另一方面,茶学科技论文的正文在茶文化的表述中更加重视表述的准确性、正式性,而非茶文化美学意蕴的传达,这一点和普通的茶文化英译有显著差别。

3结语

中西方在文化背景、民族性格、历史进程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再加上中西方茶文化萌芽和发展的时期不同,导致了中西方茶文化的显著差异。基于此,对中西方茶文化内涵的科学理解、正确认识,是做好中西方茶文化互译尤其是中国茶文化英译的前提。在这一基本前提下,唯有尊重原意、尊重美学、尊重不同语种表达方式的翻译策略,才是最佳的,才是最能被人们所接受的,相关的翻译工作者在茶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也应当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作者:董理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静.中西“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6(1):51-53+55.

[2]王静,卜小伟.茶文化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J].农业考古,2013(2):316-318.

[3]施由明.论中国茶文化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J].农业考古,2007(2):15-21.

[4]杜大干.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0.

篇(6)

关键词:文化内涵;归化;异化

【中图分类号】H31

习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词组,短语和短句。习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气息,包含不同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及地域风貌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即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因此,习语的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不仅要译出原语习语的形象,喻义,修辞,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程度的文化交流。

一、正确理解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英语习语所反映的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

英国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使其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点。所以航海业在英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使英语词汇产生了大量与航海有关的词语,这些词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

Miss the boat 误船--失去机会。

Ships that pass in the night 过夜的船--萍水相逢的人。

(2)习俗

在西方人的观念中,狗是一种惹人喜爱的动物,尤其是英美国家,狗是他们忠诚的朋友,所以他们用狗来比喻人和人的生活。例如: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都有得意的日子。He is a lucky dog--他是一个幸运儿。

(3)宗教

宗教文化是由宗教传说和组成的。英美等西方国家信仰基督教,宗教在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语言文化领域。例如:a Judas kiss--犹太之吻(比喻背叛行为)。as poor as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

(4)历史典故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反映在语言上则是在大量词语打上了历史的文化的烙印。例如: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Homer sometimes 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5)谚语,俗语等

英语谚语体现了英美民族的智慧,如"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the eating"布丁好不好,吃了才知道,即评价人或事物只能凭实际体验,不能凭表象或理论。"Rome was not build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即伟业建成非一日之功。

三、习语的翻译

1、在翻译中使用归化法处理语言文字的相通性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当代,不同国家民族的生活和思想观念都有相似之处。有时一种语言和另一种语言中类似的成语和词组在表达技巧和语言结构上几乎完全一致,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语言之间的相通性。就英汉两种语言而言,表达方法不谋而合之处就很多,例如,"as light as a feather"轻如鸿毛,"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我们都可以用归化法,根据其字面意思找到在另一语言中相似或相近的对等习语,比如中文中的"雨后春笋"因英国不产笋,故可借用英语短语like mushroom ,"隔墙有耳"可译为walls have ears ,"杀鸡取卵"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红运"good luck,

2、在翻译中使用异化法处理习语内涵的文化差异性

翻译中的异化法就是把一种文化及语言中的信息以近乎保持其本来面目的方式贡献给另一种文化及语言,不仅为后者带来了全新的成分,而且有利于两种异质文化和语言的相互交流和渗透,促进它们之间的融合。

(1)民族心理差异的影响使习语翻译中的异化法成为必然

不同的民族文化必然导致形成不同的民族心理,这种民族心理的差异给跨文化交际和语言翻译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因此在翻译时要考虑文化背景,惟妙惟肖地传递真实的信息。如:

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 (张培基)

又如,"paint the lily"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在西方人的心目中 "lily"(百合花)是"清白"与"贞洁"的象征,因此给百合花再粉饰抹彩当然看作是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2)用异化法翻译带有异域感情的习语

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种动植物赋予不同的情感和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被认为是幸福的象征,因为"红蝠"喻"洪福"谐音,与其相关的词汇有"五福齐天""洪福齐天等",而在西方的传说中,蝙蝠是一种丑陋,邪恶的动物,含bat的成语as blind as bat和as good as bat等,在翻译这两个词语时,既要了解蝙蝠所具有的贬义,还要知道蝙蝠喜欢在夜间空中飞翔,故这两个习语分别是"有眼无珠",和"健步如飞"。比如说,"望子成龙"我们就不能简单的译成hope the son to become a dragon。在西方神话中龙是一种形似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巴的凶残怪物,故在西方人的眼里,龙是凶恶的象征,因此该句应译为hope the son to become something,这样才能真实的传达其含义。

四、结语

中西文化处于不断的相互影响,渗透和趋同过程中,入世后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渗透和趋同的广度和深度还会进一步扩展和延伸,而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是传播外来知识的重要渠道,尤其是习语的翻译更是蕴含着独特的民族内涵,因此有效地提高译文的质量,促进跨文化的交流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M]. 商务印书馆,1979

篇(7)

关键词:街名 路名 文化内涵 作用 名字 功能 文字 文化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49-02

在我国的许多城市,以地区名命名的路、街名不占少数,锦州市也不例外。因此,我利用课余时间对锦州市的主副干道的名称来源与文化内涵进行调查,通过其命名目的、命名方式等方面做出归纳分析,从中找到命名的文化内涵与功能之间的关联。

要对这个命题进行分析,首先要明确“街”与“路”的划分方法,在锦州市,南北为街,东西为路,这些街与路也有其独特的命名方式。

第一,以中国其它城市名称命名。主要的街道自西向东依次为成都街,汉口街,山西街,广西街,广东街,杭州街等;道路自南向北依次为北京路,延安路,上海路,宜昌路,南宁路,洛阳路,南京路等。这些以城市名称命名的道路还有部分有其内在的分布规律,例如广东街与广西街分别位于各主要干道的东西两侧,而南京路与北京路分别位于各主要道路的南北两侧,这些以地名命名的街名在城市中也起到了一定的地理指示作用。第二,按该地区的特色命名。如位于市中心的中央大街,市政府所在的市府路,松山新区更加具有科技特色的科技路。这些道路的名称都清晰地反映出该地区的文化性质和特征,同时也显示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城市功能的区域划分。第三,以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人、事物名称命名,这其中又可以细分为几种情况。例如解放路是位于锦州市一条东西向的中轴线,之所以称之为解放路,是因为它是解放锦州的主攻方向。而云飞街、士英街名字的由来则是中有突出战绩的两位将领马云飞和梁士英的名字。甚至还有一些以其它特殊名词命名的街道如人民街,和平路等。这种具有纪念意义的道路名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对人们起到了唤醒和提点的作用。第四,其它。一个城市的形成,必定会有一些道路是人们以前就约定俗成或在其发展过程中由某一已经消亡的事物来命名的。这样道路并不具有一定的统一的命名形式,我们的探析也不能深入到其源头,例如锦州市的林西街、卫东街等。总体上说,锦州市的这几类道路命名方式代表着一个城市悠久的历史,无论各个方面,这些名称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也可以代表整个街道名称命名的趋势。

语言在中国的文化长河中发展演变,随之产生的用于名字的文化内涵也渐渐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于那些以地名命名的街名,无形中会带给人各种不同的文化感受,例如锦州市的北京路和上海路,这两个以如此大城市命名的街名会让人对这样的城市产生不同的向往,在这个以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中,文化也在慢慢地向经济靠拢,而且这种在自己城市中走在一个以全国经济领先的城市命名的道路上会给人一种精神上的鼓舞,甚至会因为某一特定的原因而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种经济与文化的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

而对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探究这个命题,在锦州市街道命名中的第二个方式侧重地体现了语言与文化与与其相关的政治经济的间接联系。例如“中央大街”,几乎听到这个名字的人都能够明确地了解到其商业功能的强大,而且中央大街是车站直对着的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其商业功能的强大顺其自然地带动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城市内的商业分区呈点状或条带状的分布特色,且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也是高大稠密的,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这一系列的商业区特点都可以从“中央大街”这个名称当中体现出来。与之相同道理的是城市工业区的分布,这几乎都是在郊区等地点分布,在锦州市的科技路为界,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道分布,但多有污染。“科技”这两个字也能够表现出这一部分以工业区为主的地区特点。但政治与这两方面有一定的不同。以市府路为锦州新的政治中心也有一定的原因。锦州市原来的市政府所在地是在解放路上,这是经济、文化的高度集中地区,政治主导地设在那里就属于“与其他功能区混杂”这一错误。而新的市政府坐落于桥南,就体现了一个单独区域的政治中心,更清净更有利于政府办公。这样以一个地区的特色为命名方式的街名可以很明确地让人们了解这个城市的功能分区,很有意义。

其中的第三点,也就是以其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人、事物名命名,这一点是语言与文化最为密切的联系。学林出版社出版的,有夏中华教授主编的《现代语言学引论》中对语言与文化有一定的阐述。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中记载着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着该民族文化的特征。人们在掌握中记载着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着该民族文化的特征。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言语表达方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正是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所以,学习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总的来说,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可以用双向互动来概括,这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语言文化的载体。(2)语言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3)文化影响语言发展。”

而以人、事物名称命名的街名体现着这样几点关联。锦州市也是座古城,同事也以闻名,在这些街名上很明显能够看出文化对命名的影响颇大,而且这样的命名方式也给每位市民一种很亲近很怀旧的历史感觉。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中国人是较为怀念历史的。而且也一直都勿忘国耻。在东北的这座锦州城,也以街道的命名秉承着这样一种心理,这也是一种精神文化,体现在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等方面。当然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学科,而命名的文化内涵更有待于再次研究的更为重要的科目。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有许多方面有一般、个别、另类等之分,命名的文化呀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研究。

命名作为语言存在的一种形式在文化内涵上有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城市的文化可以通过道路名称来体现。而且文化也无形地影响着这些街名的命名方式,我们首先探讨一下民族队命名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存在首先要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而命名作为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完全受一个民族的形成或发展的影响。以锦州市为例,这样一个战争中的名城,市民曾以此为豪,但由于东三省沦陷,还有中塔山阻击战中伤亡的很多同胞,同时这个城市也会让我们铭记自己的耻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继续建设更好的未来,但也会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利用这些发展经济,扩大影响,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关键一步。

如果要系统地论述命名与文化的关系,还要更清楚命名,实质上是语言以文字形式的表现之一。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叶蜚声、徐通锵主编的语言学纲要中对语言与文字做出了论证。

“‘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意’这句话说明了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也说明了文字的性质。文字是为了记录语言而发明的一种书写符号系统,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是‘言之记’……文字是用‘形’通过‘音’来表达‘意’的。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形’,每一个字必须能读出音来,这是文字的本质,这样才能用文字的‘形’来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词。绝大部分汉字代表汉语里的语素,也都是形、音、意的统一体。少数汉字只有字形和字音,而没有字义,它们要和别的字结合起来才有意义。”

由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语言的表达形式文字在生活中也起着传递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岑运强著的《语言学概论》中也有论述。

文字是文字学的研究对象,由于文字同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并且在完善语言交际功能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文字也是语言研究应该涉及的问题。文字系统好比是语言,是一种相对静态的书写工具,我们运用文字系统的书写过程和结果就像是言语。对文字的运用必须要遵循文字系统的规范,不能随心所欲地胡乱使用。文字的应用是动态的,具有很强的时代特点和个人色彩。”

因此我们能够发现,命名,尤其是这种城市街道的命名也以文字的形式是反映出了语言的一种灵活运用。

北京出版社出版,罗培常先生著的《语言与文化》这本书中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

“语言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多方面联系的。任何社会现象都不能和别的现象绝缘而独立存在或发展。各现象间必得彼此关联,互相影响,才能朝着一定的途径向前推进。语言既然是社会组织的产物,当然也不能超越这个规律。所以语言学的研究万不能抱残守缺地局限在语言本身的资料以内,必须要扩大研究范围,让语言现象跟其他社会现象和意识联系起来,才能格外发挥语言的功能,阐扬语言学的原理。”

其实不仅仅是语言,社会中存在的任何现象都是相关联的,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的。所以在命名这个层面上来看,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是渗透在语言的文字形式中的,而且,它能够代表一个城市有史以来的文化记录,甚至可以通过街名、路名来了解和分析一个城市整体发展过程和趋势。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流传媒介。一个悠久优秀的文化必然有着不可捉摸的抽象语言。而优秀文化本身又会不断发展语言。语言是否导致矛盾与理解语言的人有关。对语言本身认识比较深的人,就较少地因为语言的障碍产生矛盾和误解。文字的存在也是这样的,包括整个命名的过程也就是发现障碍与解决矛盾和误解的过程。我们会意识到自己可能并没有理解对方语言表达的真实含义,而去对自己的理解进行进一步的求证,促使交流逐步加深,趋于相互的更加理解,少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圣人有无言之教。我觉得文字就是圣人的创造。我们沿着文字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初始的文字就好象一幅描绘一个景象的画一样,表达着这个世界。每个字的含义都是丰满的,多维的。我们可以从同形字、同音字之间的内在意义的生成和演变过程,体会到世界发展过程的模式。对这些字形的分别,和字意的学习,就是在学习、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所以中文非常难以精通。如果精通了,就说明对这个世界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了。相信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中文的逐渐重视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将能够被世界所理解和认同。

语文出版社出版戴昭铭著的《文化语言学导论》中提出一些观点。

“功能主义学派认为:人类的目的是生活,而文化则是人类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马氏把文化分为物质和精神两部分。其中精神文化部分是包括着种种知识,包括道德上,精神上及经济上的价值体系,包括着社会组织的方式,及最后,并非最次要的,包括语言。”

这种划分实质上是说明了人类的对文化的一定要求,那么对于命名而言,人类会将这种要求涉及到不同的领域,以达到自己的更高的目的。

街名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各时期的街名,有的是中性的,也有带有时代特色的。由于时代不同,国家的性质不一,这在街上也被反映出来。通过这一系列的探析,我们能够明确地知道命名的文化内涵与功能在整体的社会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作为例子的锦州市的街名、路名也反映出了这座古城所拥有的文化内涵,我们也应该更多地为文化做出我们自己的研究,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文化。

参考文献:

[1]夏中华.现代语言学导论[M].学林出版社.

[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

[3]岑运强.语言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罗培常.语言与文化[M].北京出版社.

[5]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语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