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社局工作要点

人社局工作要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17 10:27:2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人社局工作要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人社局工作要点

篇(1)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我市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国家试点工作为抓手,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促进行政服务提速提效。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监督和保障机制,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受理和答复工作。

二、规范行政执法。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指导工作,综合运用政策辅导、规劝提示、行政建议等方式,切实提升行政指导和服务效能。依法规范各类行政执法行为。健全完善说理式执法、执法事项提示、行政监管劝勉、轻微问题告诫、重大案件回访等执法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完善行政执法人员执法业绩档案制度,实现执法考核、责任追究与评先评优、晋级使用有机结合。

三、深化行政机关公信力建设。开展群众评议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评议,强化对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充分发挥新闻监督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积极作用。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各项制度,确保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加大对规范性文件的全过程监督,建立“后评估”制度,完善“立、改、废”的动态调整机制。

四、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推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贯彻落实行政机关重大决策的征询、听证、合法性审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集体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进一步规范事关百姓切身利益重大事项决策听证会程序。

五、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继续突出宪法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坚持局党委中心组每年2次集中学法制度。深入推进公务员学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工学法。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充分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各类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日、宣传周和宣传月活动,不断丰富宣传内容。通过《时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刊、电视台、电台、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网站等新闻媒体开展多方位的法制宣传活动。

六、规范经济法治秩序。广泛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为企业提供便捷有效的法律服务,开展诚信示范企业评选活动,不断提升企业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的内在动力和实际能力。落实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篇(2)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江西省2021年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要点》,结合宜春实际,提出以下工作要点。

一、夯实创业就业基础

(一)做大创业孵化平台。加强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星创天地、备案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青创空间、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平台培育力度,强化现有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力争新增国家级创业孵化平台(基地)2家左右、省级创业孵化平台(基地)5家左右。不断完善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智工作站、学会服务站建设和管理,推进建站单位与地方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快培育一批电商示范基地、企业和数字商务试点项目。(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团市委、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引导开展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积极对接国家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引导鼓励双创示范基地开展创业带动就业活动。围绕托育、养老、家政、乡村旅游等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双创示范基地与互联网平台企业联合开展创业培训、供需衔接、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打造社会服务领域创业带动就业标杆项目。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引导社会资本发展社会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更大就业空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开展创新创业培训。贯彻落实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对符合条件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按规定落实好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完成全年培训1.5万人。加大“特聘兼职”教师扶持力度,提高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加强创新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配合省完善“1+11”创业大学培训体系,支持协助企业家及企业中高管学员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四)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深入开展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推动完善各部门和市、县联动机制,推进研发投入后补助,力争宜春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7%。(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国资委、市统计局、市教体局、市税务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夯实科技创新平台基础。扎实推进新能源(锂电)、中医药、富硒等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与大院、名校、名企合作,力争引进落地研发机构1个,新建院士工作站1家。扩大科技创新平台规模,争取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10家,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依托省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促进科技、产业、投资融合对接。积极争取江西网上常设技术市场技术交易补助,举办第二届2021’江西宜春产业技术对接会,对接“国家大院大所产业技术进江西”活动,为企业搭建对接桥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激发双创主体活力

(七)推进企业创新创业。落实宜春市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实施科技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开展全市“制造业50强”培育,力争在独角兽(潜在、种子)企业方面实现突破,培育瞪羚(潜在)企业10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以上,制造业领航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业化小巨人企业20家左右。力争全年列入省新产品开发和试产计划项目达到30项以上,省级重点新产品立项50项以上。(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引导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落实《江西省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若干规定》等政策措施,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激活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深化科技成果“三权”、职称制度改革,用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和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岗创业、离岗创业、到企业兼职等政策。组建科技人员创业导师团队,为科技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辅导、创投对接等服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科协、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培育高职院校双创示范基地和双创教育改革示范校。深入实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专项计划,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对于符合条件在本市行政区内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稳定经营1年以上的在校生和毕业5年内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支持区域双创示范基地与高校、企业共建面向特色产业的实训场景,支持将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团队纳入企业示范基地人才储备和合作计划。(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团市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鼓励青年创新创业。联合省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创团工委及相关部门单位举办第二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举办“青领未来”专场招聘会、“青企雁行”走访交流等活动,实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计划,做好青创“引才引智”工作。(责任单位:团市委、市人社局、市教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引导新型农民创新创业。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大力培育农民大学生。积极组织参加省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创意大赛,发挥全国农村双创典型县樟树市的示范作用,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园区、培训基地、见习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创客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教体局、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支持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开展以“创领新赣鄱、美好新时代”为主题的创业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优先支持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实施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大学生创客和返乡能人等入乡开展“互联网+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创业项目。落实旅游业发展奖励政策,鼓励依托各地特色资源开发参与型、互动型、体验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完善支持返乡入乡创业的引人育人留人政策,加大对乡村创业带头人的创业培训力度,培育一批能工巧匠型创业领军人才。(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文广新旅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支持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建强宜春市退役军人企业家协会,指导各县市区建立退役军人企业家分会和就业促进会。培育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创新导师团队,鼓励开展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培训。加强退役军人孵化基地建设,实现县市区孵化基地全覆盖,省级孵化基地新增2-3个,市级孵化基地新增6个以上,县级孵化基地建设100%达标。深入开展“满怀忠诚讲尊崇,千行百业共拥军”等系列活动,促进退役军人创业就业。(责任单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十四)鼓励妇女创新创业。培育一批巾帼产业示范基地,举办“明月山杯”家庭服务兴业技能竞赛,参加省双创和家政大赛,开展“春风行动”女性专题活动,搭建妇女创业就业平台。实施女性创业就业赋能行动,开展巾帼创业就业“一县一品”下沉式培训,做好“江西表嫂”家政服务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市妇联、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双创服务保障

(十五)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大力推行“一照含证”改革,依托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企业登记“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全市通办”,深化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探索推行“先证后查”“自主声明”“公开承诺”办事流程。持续推进降成本优环境行动,清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涉企收费。大力推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措施,支持户籍业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依法落实各项支持创新创业减税降费政策,加强税收减免政策宣传,在双创示范基地落实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盘活闲置厂房、低效利用土地。探索采取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弹性出让方式供应工业、旅游及公共服务项目用地,推进工业标准地、标准厂房建设。(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市监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建设良好市场环境。建立反不正当竞争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清理、废除限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消除制度隐性壁垒。持续深化市场流通领域综合治理,加强线上线下商品质量检测。开展宜春市“绿色生态”标准化建设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责任单位:市市监局)

(十七)加大开放共享力度。实施《宜春市科技创新资金后补助管理办法》,推进全市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对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大型科研仪器实行双向补助。积极争取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性创新解决方案的支持,探索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教体局、市发改委、宜春银保监分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重大人才工程,组织市“双百计划”评选,以中国科学院宜春院士科学家康养基地建设为依托,引进一批博士及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展企业“人才飞地”评选,鼓励企业在国内人才密集城市创建“人才飞地”。全年组织申报国家人才计划5项以上,新增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深入实施科技帮扶。实施“百名博士入园强企”行动,下派100名科技特派员入企帮扶,有效对接企业科技需求,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0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00项,组建研发平台(含新型研发机构)1-2个。(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制定实施金融大数据服务支持联动计划,推进大数据融资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贷款抵(质)押品范围。支持园区引进融资租赁公司和非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用好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和信用贷款等金融政策,“工信通”“科贷通”“映山红助力贷”“小微快贷”“微企贷”等政策向重点产业倾斜。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创建。(责任单位:市金融办、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市市监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宜春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加强信贷资金支持。健全市、县两级政府融资担保体系,实施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深入推进“小巨人”“独角兽”企业信贷培育计划。制定《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指导意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对接有机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新能源(锂电)、中医药、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拓展“科贷通”合作银行,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和放贷量。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38亿元。(责任单位: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宜春银保监分局、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市监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凸显双创基地标杆

(二十二)进一步培育双创示范基地。加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指导开展评价评估,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做法。新增培育1-2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二十三)推进基地改革创新试点。优先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与双创示范基地合作建立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与双创示范基地合作开展设备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双创孵化专项债券、创业投资基金类债券、创新创业公司债券和双创债务融资工具,支持在双创示范基地开展与创业相关的保险业务。在有条件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对无可抵押资产、无现金流、无订单的初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施风险补偿。(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市监局、市金融监管局、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积极开展双创活动

(二十四)开展“双创活动周”系列活动。积极组织推荐企业参加国家、省“双创活动周”宣传展示活动,组织开展我市“双创活动周”系列活动。加强双创活动宣传,营造浓厚社会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市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直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五)举办各类双创赛事。举办创业引领者专项活动暨第三届马兰花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宜春市分赛、“创客中国”江西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宜春区域赛等赛事,组织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江西省公共安全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课等活动。(责任单位:市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六)举办其他配套活动。积极争取创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继续开展“三请三回”活动,结合节庆、联谊、经贸等节点和活动,深入沿海乡友、校友、战友聚集地区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推动更多在外宜商返乡投资创业。组织参加“中国品牌日”活动,宣传推广宜春自主品牌。组织参加省第三届青年创业风云人物评选,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开展以品牌品质惠享生活为主题的“双品网购节”、第二届宜春电商直播网购节等活动,加快直播带货、内容电商、社交营销等模式应用。(责任单位:市文广新旅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团市委、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篇(3)

刚才听了大家的汇报,加上到职以来与同志们的初步交流,也抽空听取了分管领导和一些科室的情况汇报,虽然面谈的次数少,接触的时间短,了解掌握的情况还不深不透,但总体感觉,今年以来,全局上下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工作思路和重点,能够坚持高位谋划强势推进,周密部署全面落实,全局工作保持了高点开局、高位运行、高速推进、高效落实的良好态势,经过努力,全面或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发展和保障民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重点工作强力突破、卓有成效。这几天,通过听科室汇报,也看了一下省对市考核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共16项指标,截止11月底,已经达到了“六个倍增”和“十个超额”。“六个倍增”是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工伤、生育六项保险缴费人数增长率同比实现了成倍增长。“十个超额”,是就业、劳动合同签订等十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这些重点工作的数字印证了思路、验证了措施,检验了队伍,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是惠民工程全面推进、给力民生。一年来,全局上下把关注民生作为最主要的任务和最大的形象,着力实施“就业安民”、“保障亲民”两大工程。就业工作卓有成效,近4000名高校毕业生将要走向新的工作岗位,数千名岗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社会保障实现了新突破,退休人员退休金大幅提高,医保待遇水平达到历史最好,6县1区60岁以上的农民首次领到了养老金。这些无不凝结着全体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

三是重要活动特色鲜明、彰显活力。事关人社发展的重要活动上突出特色、注重质量,反响良好。特别是“创先争优”、“两讲一树”、“政策落实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试点等主题活动虚功实做,成效明显;参加市上举办的庆“三八”诗歌朗诵、“学、知党史、强党性”知识竞赛、“颂歌献给党”文艺演出、机关单位职工运动会、“双节”文艺演出等活动,我们人社系统几乎包揽了所有单项和综合奖,既展示了风采,凝聚了人心,又体现了水平;全省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现场会议策划周到,组织严密,赢得了好评,提升了形象。

四是科室工作你追我赶、各具特色。我们在抓工作、促发展上敢于创新、勇于创新、能够创新,人社工作成绩显著、捷报频传。小额担保贷款、劳动监察等2项工作受到国家级的表彰奖励,劳务经济、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人事统计等4项工作受到省上的表彰奖励,创业服务、计划生育、提案办理、残疾人等4项工作受到市上的表彰奖励。

五是干事创业风正劲足、心齐气顺。各科室和局属各单位在任务重、困难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围绕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分解任务,细化内容,靠实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大多数科室和局属单位把全局总体部署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工作,工作思路清,落实力度大,一些工作甚至走在了全省前列。面对今年重点、难点和热点工作多的实际,相关科室和单位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力促任务落实。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行业作风、效能建设都有了新的转变和提升,事关民生的重点工作都有了新突破,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得到了新发展,全局上下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工作运行顺畅。

这次组织安排我到人社部门工作,同大家一同共事,对我来说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机会。对此,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三个倍加珍惜,三个尽心服务”,即倍加珍惜这个岗位,努力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搞好服务;倍加珍惜这个机会,努力为推动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搞好服务;倍加珍惜这个集体,努力为同志们的工作和生活搞好服务。在此,我也郑重承诺,任何时候都不拿原则作交易,坚持做到公平处事、公正待人、力挺正气、抵制歪风。希望大家对我多支持、多帮助、多监督,我也决心与班子成员一道,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竭尽所能、扎实工作,如履薄冰地把涉及老百姓最关注的、普遍得实惠的、长期受益的民生实事落实好、办理好,不负党和政府的重托,不负人民群众的厚望。借此机会,我对当前和今后工作,谈几点想法和建议。

一是高起点谋划工作。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要在对2011年工作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着眼于“单项工作求突破、整体工作求推进、全省位次求前移”的目标要求,深入研究政策,深刻反思得失,准确提出2012年的工作重点、工作任务和推进工作的具体措施。特别是要谋划和确立一些社会满意、群众受益、领导放心的实事,能抓得住、干得好、落得实的一些大事。为此,要求办公室要在全面了解各科室和局属各单位工作计划、准确掌握省上精神的同时,从现在开始着手起草2012年工作要点,提出全市人社工作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财务科要认真研究省市指标,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分解县区任务,不断加强工作的分类指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确保年底各项考核指标进入全省前列,保持稳定增长;人教科要提早着手,综合考虑,提出科室和局属单位的目标任务,要细化、量化、具体化到科室、到人头,确保每个科室、单位和工作人员都有压力和责任。每一位干部职工都要做好新一年工作的谋划,把思路理清,把目标定准,把措施想明,争取在新的一年有新的气象、新的作为。

二是强措施抓好落实。落实力、执行力关系政府及部门的形象和决策的成效。人社系统干部职工要自觉历练品格和素养,着力提高抓落实、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卓有成效的干好每一天,扎实有力的迈好每一步,共同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部门形象作出努力。一要营造抓落实的氛围。人社工作千头万绪,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营造一种真抓实干、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氛围。我们的干部职工都要从自己做起,树立谋事、干事、成事的实干精神,求真务实地解决问题,直面矛盾,攻坚克难。二要建立抓落实的机制。要把今年部署的工作与抓落实结合起来,谋一件、办一件,办一件、成一件,言必行、行必果。对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把想干的事情看准,把看准的事情干成,把干成的事情做精。要强化监督检查,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反馈体系,使各项工作量化、硬化、责任化、具体化。局党组及各位领导要经常听取抓落实情况的汇报,了解抓落实的进展情况,对落实不力、政绩平平的,要通报批评;对顶着不办、无所作为、态度消极的,要严肃问责。在人社系统,既要解决有令不行的问题,更要解决令行禁止的问题,任何人都不要自毁形象。三要保持抓落实的精神状态。作为人社部门的干部职工,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敢讲、敢做、敢抓、敢管。抓落实不仅要有一抓到底的精神,同时还要善于抓落实,在深入调查研究,把握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拿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真正把心思放到抓大事、求突破、促发展上,真正把精力放到排民忧、解民困、办实事上,时时处处谋发展,尽心尽力干事业。

三是严要求带好队伍。实践证明,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要实现大发展、做出新贡献,不仅要有大发展、大贡献的思路和能力,而且要有大发展、大贡献的干部队伍。如何带好队伍,树立形象,这里我提三点希望和要求:第一点,人社部门要争当模范部门。当前,全市上下都在赶超发展、争先进位,谁都想走在前面。在这场比拼中,作为肩负重任的人社部门,要有一种“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力争当先进,争做模范。要做服务大局的模范,增强政治敏锐性,及时了解大局,熟悉大局,做到在大局下思考、大局下谋划、大局下行动,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使得人社工作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高度对接,深度融合。要做真抓实干的模范,坚持不畏难、不议论、不松懈,以只争朝夕的作风,扎实有效的措施,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第二点,人社工作要争创工作标杆。人社部门作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窗口,担负着就业、人员管理、社会保障的重要职责,每项决策,每办一件事情,都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人社工作争创标杆,就是要准确定位,查找不足,明确目标,争先进位,努力打造工作样板。要站在全市、全省、全国的大格局中,站在未来发展的新高度上,重新审视自我,高点定位目标。每一名人社干部要结合工作职责,明确各自争创标杆的目标:办文要求精品,精益求精,常出新意,以文佐政;办事要求精当,考虑周全,毫不懈怠,绝不马虎;办会要求精细,细致周密,不出差错,不留瑕疵;业务工作要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创特色、树品牌,其他工作也要不断求突破、争进位,推动人社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第三点,人社干部要争做干部表率。人社工作是服务群众的工作,因而人社干部倍受关注、常受议论,只有锻造自己“出众”,才能“服众”,才能不畏人言,才能赢得“口碑”。我们要在勤学敏思上作表率,切实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学理论、明方向,学业务、增才干,学先进、找差距,全面提升能力素质;要在求真务实上作表率,始终做到心系群众、服务人民,从接好每一个电话、接待好每一次来访、起草好每一份文稿、处理好每一件公务做起,都要求一丝不苟,尽职尽责。要在党性修养上作表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严于律已,严格要求,自觉遵守党纪条规和制度规定,公平处事,诚实做人。今年,局党组打算在全系统开展以“优化政风行风,推进效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作风建设主题实践活动,请人教科和办公室做好策划,认真组织实施,切实通过活动来解决影响服务、影响环境、影响形象的问题。

篇(4)

报销提高5个百分点

从2002年开始,我国逐步建立了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新农合制度已覆盖约8.12亿人,覆盖率达98%以上。今年,新农合全国人均筹资达到340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增加到人均280元,新农合总筹资额可达到2700亿元。

卫生部介绍,今年,新农合患者看病就医的实际报销比例争取比2012年的50%左右提高5个百分点。

■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超亿亩

2012年,全国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2458万亩,增幅近30%。农业部从2002年起,以旱作地区为重点在全国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10年期间应用面积增加了100倍,2012年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面积超过1亿亩,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013年种植业六大看点

粮食增产模式攻关

将高产创建示范片的成熟技术组装成区域性、标准化的增产技术模式,率先在东北玉米水稻产区等4大。区域开展试点,尽快在更广范围、更大面积推广应用。针对技术瓶颈和薄弱环节,实施黄淮海砂姜黑造等九大科技攻关,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关键技术补助政策

落实好小麦浇越冬水、“一喷三防”,水稻集中育秧、大棚育秧,玉米“坐水种”、地膜覆盖等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因地制宜完善操作方式方法,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做到有效防灾。

推进配方肥到田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百千万”整建制推进行动,集成推广高产高效控量施肥技术模式;大力推进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行动,试点企业增加到200家,建立退出机制;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农化服务行动,建立一批乡村智能化配肥供肥服务网点,培育一批专业化农化服务组织。

北方城市设施蔬菜

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重点选择冬春蔬菜自给率低、人口较多、远距离运输风险较大的大中城市,率先开展北方城市冬季蔬菜开发试点,建设一批标准化日光温室等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提升北方大中城市冬春淡季蔬菜自给能力,确保市场均衡供应和价格稳定。

统防统治“百千万”行动

充分发挥全国百强统防统治骨干组织的带动作用,重点扶持100个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1000个示范片、10000个防治服务组织,力争统防统治覆盖率再提高3个百分点,努力实现“虫口夺粮”。

强化农药残留监管

落实《农药管理条例》,继续开展“农药市场监管与法制建设年”活动,加强质量抽检,推行高毒农药条码管理。同时,完善农药残留标准体系,推动落实低毒低残留农药补贴政策。加。快推进蔬菜、茶叶、水果等小作物农药登记。

国务院生物产业规划2020年发展成支柱产业

国务院日前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2020年生物产业发展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3年。2015年,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工业增加值率显着提升。

规划明确了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等七大重点发展领域和主要任务。

上杭入选2012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近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2012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认定名单,认定41个县(市、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100个点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上杭县榜上有名,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名单的县。

2013年物价涨幅或超预期12月CPI加速上行

根据多方机构预测,2012年12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延续之前的上行态势,上行速度甚至有所加快,同比接近2.5%。2013年物价走势总体上涨,上半年涨势较为温和,下半年则将有所加快,不能排除全年涨幅超出此前3%至3.5%普遍预期的可能。

■专家预估今年宏观经济目标GDP增长7.5%

2013年宏观经济目标如何定调备受市场关注。专家预计,2013年财政赤字将有所扩大,广义货币(M2)供应量增速目标将定在13%左右,新增人民币信贷规模将定在8.5万亿元,CPI同比涨幅将在3.5%,GDP增长目标将为7.5%,进出口增长目标将为8%。

■人社部将研究拟定养老金投资运营办法

人社部基金监督司1月4日印发的《2013年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要点》(简称《工作要点》)提出:“将研究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问题。按照国务院部署,研究拟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办法。”

专家和业内人士分析,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方向已明确,多个相关部门正积极研究和制定相关细则。业内人士期待投资运营办法今年推出。

■中国农村网民数达1.56亿互联网普及率仅23.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7.6%,相比2011年略有提升,规模达到1.56亿,比上年底增加约1960万人。

报告称,近几年来。中国网民城乡结构变化幅度不大,这与中国急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有关,2011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规模首次超越乡村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的关口,农村人口已经由2008年的7.28亿持续降至目前的6.57亿,因而造成网民中农村人口比例没有显著提升。

■湖南益阳首次启用保障金为农民工发放被拖欠工资

近日,在劳动和建设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益阳市启用农民工工资保障金,为“梓山湖?领御”项目600余名遭遇欠薪的农民工发放工资60万元。这是自2012年初该市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以来,首次启用保障金为农民工发放被拖欠工资。

■最高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22日对外了《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所涉及的术语界定、定罪量刑标准、单位犯罪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标准。

这一司法解释自2013年1月23日起施行。

■法律援助援手300多名矿工讨回工资

本刊讯(吕静)1月11日,友谊县龙山煤矿十井会议室里人头攒动,该县司法局20名干警在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来到这里,为300多名矿工发放拖欠数月的工资。

9.22龙山煤矿矿难后,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龙山煤矿十井拖欠矿工工资问题。县领导在县政府常务会议上做出批示,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矿主垫付拖欠的矿工工资62.43万元,解决了矿工的工资问题。

■我国去年粮食进口增294.5%

去年前11月三大作物进口1077.5万吨商务部否认中国粮食――

去年1-11月份,小麦、玉米和大米总体进口关税配额完成了不到50%,整体进口规模尚在合理范围内。去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2%,出口增长14.1%,大大超过11月份的增长速度。

目前确实有一些正常的制造业外迁,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在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往外迁的现象。

篇(5)

一、领导重视,将综治工作列入宣传工作的计划。

我部领导高度重视综治工作,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当作宣传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指定由分管社会宣传的副部长分管综治工作,由理论股具体负责,将综治工作列入全年宣传工作要点,认真抓好落实。

二、认真落实综治工作职责

我部按照综治职责分工,认真抓好落实。

(一)多种形式开展宣传综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按照工作计划,我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宣传车、板报展览、三下乡宣传、法律四进宣传、山歌对唱、文艺汇演、散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我县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象州建设工作及经验成果,为全县的综治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在三下乡活动中,我们组织司法局、公安局、计生局、人社局、国土局等涉法部门参与宣传咨询活动,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解答有关法律常识,化解疑惑和纠纷,分发法律宣传资料;在文化广场和车站宣传栏,我们也安排了公检法司等有关部门的板报专栏,让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学法知法;同时,我们在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宣传中,组织专场文艺晚会到全县各乡镇和部分村屯巡回演出,穿插法律相关知识问答;此外,还通过悬挂横幅、宣传广告牌等多种形式的宣传促进了平安和谐象州建设。

(二)积极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我部坚持不懈组织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牵头组织文体局、工商局、公安局等单位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今年1-3季度共开展了2次专项治理行动,共出动车辆111次、执法人员1135人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查处网吧违法经营案8起;对挂靠农村信息服务点的无营业执照的13户信息点进行询问,对13户下发了责令停业通知书;停业整顿歌舞娱乐场所2家,取缔3家无证电子室,收缴非法音像制品2863张,盗版、书报刊2600多本;继续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活动,组建了295人的五老志愿者队伍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从中招募54名离退休干部组成的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加强对网吧经营活动的监督。日常管理中注重提高文化市场经营业主的守法经营意识,举办了2期文化市场业主培训班。通过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净化了我县文化市场。

篇(6)

一、主要成绩

根据技能培训促进发展的战略需要,为加快中等职业技能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步伐,当阳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自开展鉴定工作以来,始终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标准,积极组织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2015年,在省、宜昌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在市人社局、就业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鉴定所以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抓手,努力服务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引导企业健全完善以能力为核心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扩大鉴定市场,努力提高鉴定质量,规范工作程序,扩大社会影响,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2015年1--9月底,完成鉴定发证人数2186人,其中:初级工1768人、中级工418人、高级工271人、技师、高级技师137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08人。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制度队伍建设,建立鉴定工作体系。鉴定所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管理人员、考评人员、质量督导人员队伍建设,现拥有一支能胜任鉴定工作的专家队伍。有专兼职工作人员9人,由市人社局局长、分管局长,职业能力建设科长,市就业局局长、分管副局长,鉴定所工作人员组成。有考评人员84人,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培训颁证。有质量督导员8人,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培训颁证。鉴定所在省、宜昌市鉴定指导中心的指导下、经过多年工作积累,已建立健全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现已将管理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常用的规章制度装订上墙,包括鉴定工作流程、考务、试卷、考评、质量督导、评阅卷、证书制作与发放等制度。接受社会监督,以确保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范运行。

(二)完善硬件设施,建立一流的鉴定平台。当阳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自成立以来与当阳市就业培训中心合署办公,充分利用“全国重点训练中心”、“ 全省十佳就业训练中心”的场地、实训设备开展鉴定工作。2008年8月,市政府将原职教中心卫校教学区1800万元资产整体划转给当阳市就业培训中心,市人社部门再投入500万元资金对校园、校舍进行维修改建,对教学设备进行了更新与添置。迁址后的就业培训中心占地32亩,建筑面积12800平方米,拥有综合办公楼一栋,教学楼三栋,标准化教室30间,学生公寓156间。拥有现代化的实训操作室10个,有数控车床、刨床、冼床、磨床、机械加工、电工、电子、钳、焊、服装缝纫、计算机、挖掘机、叉车等多工种的较为先进的实训设备,极大地满足了日常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需要。

鉴定所办公室面积近100平方米,考试考核场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其中:理论考场面积1200平方米,实操考场面积800平方米。并建有智能化考场,已开展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在线考务设备设施安装到位。全年培训鉴定能力达3000人以上。

(三)工作中严把“四关”,确保培训鉴定质量。即严把资格审核关,对不具备申报资格的一律不予受理;严把考试监控关,加强对鉴定考场管理和考试全过程的监督;严把试卷保密关,确保试卷安全运行不泄密;严把证书核发关,根据名册逐人审查核对,对鉴定合格人员核发职业资格证书,杜绝了发人情证、不鉴定发证的行为。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不断提高,现在,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全市持证人员上岗就业的“通行证”,企业用人的“放心证”。

(四)培训鉴定有效对接,增强其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是完善培训鉴定机制。推行政府统一安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协调、基层宣传组织、培训机构培训、鉴定机构鉴定、依据政策规定给予补贴的培训鉴定机制,形成了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政府组织发动与发挥农民积极性相协调的培训鉴定工作新格局。三是开通培训鉴定“绿色通道”。对农民工培训鉴定实行就地组织、随报随考,不受时间限制。根据培训和鉴定的考核结果,对符合参加初、中级技能鉴定983名农村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按规定政策落实培训和鉴定补贴。

(五)引导企业建立激励机制,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当阳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当阳市人社局建立了“当阳市高技能人才库”,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在关键工种、关键岗位和关键工序上推行首席技工、首席技师制度;对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且被企业聘用的,给予培训和鉴定补贴;工资向高技能人才倾斜,被用人单位聘用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享受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有关待遇。市属大型骨干企业在确定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时,都纷纷向技术岗位(工种)和高技能人才倾斜。如三峡新材公司积极开展企业人才评价试点工作,通过评价、落实待遇,先后聘任了一批技师,薪酬高出原岗位300—500元/月。对于表现优秀的技能人才,不仅享有派出培训、外出考察以及技术援助的优先权,而且每年底还会得到总经理奖励基金3000—10000元。公司还制定了“以师带徒”的员工培训办法,公司在各岗位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技能人才中聘任一批师傅,由他们具体负责新进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公司发放师傅津贴50元/月。在职务晋升上,公司规定凡是班长以上职务的竞岗条件中都明确要求具备一定相应级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些激励政策的实施,增加了职业资格证书尤其是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和吸引力,积极调动了企业职工学技术、提技能、强素质的内在动力。全市每年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137人以上,目前高技能人才入库3824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鉴定势头大增,且都是低级别低层次,本应作为鉴定主战场的企业员工鉴定增幅不大。特别是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比例较低,培养力度有待加强。一方面需要企业重视人才的培养,把培养、考核、使用、待遇、激励等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增添相关的激励措施,调动广大员工学知识、钻技术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加大执法监察力度,运用国家政策法规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企业有效开展。

四、2015年工作计划

篇(7)

一、工作重点

1、抓好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与管理完成镇统筹城乡的整体规划、城镇建设规划、集中居住区详细规划及各村规划。

2、抓好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颁证在卫红村先试点完成后再全镇推进。

3、抓好土地信托流转工作注册成立镇土地托管投资有限公司,信托流转土地2000亩以上,进一步规范全镇土地流转行为,引进1家以上农业开发企业。

4、抓好农民集中区建设重点抓好白沙洲、杉木村两个集中居住区建设,重点解决饮用水、进出道路、居民用电、下水道、亮化绿化工程(共需资金2600万元),规范居民准入机制等问题,进一步规划其它村的集中居住区建设。

5、抓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卫红村、杉木村、白沙洲、村搞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6、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镇整体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硬化农村公路22公里,按县道标准启动Y351(湖石线)、Y352(分邓线)及滨江观光公路(沾青线即桃荷公路延伸至修山电站路段)建设,完成改造电灌机埠18处、山坪塘清淤180口、3000人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整体推进电气化镇建设,完成3个学校建设项目,抓好卫生院建设,加快政府办公楼建设。

7、抓好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在卫红村先行试点,再进行全镇推进。

8、抓好工作机制创新积极发展城乡产业,大力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规范土地流转,推动土地利用方式创新。

二、工作支持

根据我镇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完成上述工作,恳请上级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1、国土局:支持解决镇项目建设用土指标60亩以上,土地整理项目资金3500万元,集镇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资金400万元。支持农村集体所有权、使用权、农民宅基地确权颁证。

2、民政局:支持集中居住区危房改造等项目。

3、财政局: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启动资金100万元、小农水项目500万元、解决两个复迁地工程负债资金1981万元,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户。

4、农业局:支持桃荷公路两侧农村清洁工程及污水改造项目,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争取相关项目落户。

5、住建局:支持做好镇统筹城乡发展整体规划、城镇建设规划、集中居住区详细规划及各村规划,安排集中居住区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及亮化绿化项目,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80万元。允许生产生活垃圾纳入县城统一处理。

6、农村部:支持追加“一事一议”项目,助推清洁工程整体推进,解决垃圾清运车一台。争取农村一事一议财政补贴集中连片治理项目。

7、发改局:支持集中居住区自来水厂建设项目落户,其它项目资金100万元以上。

8、物价局:支持解决20万元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资金。

9、水利局:支持安排水土保持项目、泉水井村3000人口安全饮水工程项目、50万元山平塘清淤资金、50万元排灌机埠建设资金、100万元防汛抗旱等其他资金,将鸡公塘安全饮水工程提前实施。

10、城建司:支持将核电临建区土地受益股份收购,解决办公大楼建设资金1000万元。

11、卫生局:支持卫生院医技综合楼建设及50万元伍家洲住院综合楼建设项目。

12、教育局:支持解决廖家坝中心幼儿园基地建设项目、李家港小学综合楼工程建设项目、中学合格化学校建设项目。收购镇政府机关,将中心校行管人员搬入镇政府机关办公并新建一所中心幼儿园,腾空中心校办公楼,撤并贺家坪(D级危房)、太平两所小学至中心校集中办学。

13、环保局:支持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申报1000万元农村环境整治项目落户。

14、林业局:支持解决15公里林业公路建设指标、200亩竹林丰产基地建设指标、集中居住区及桃荷公路绿化工程建设。

15、文广新局:支持加强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16、体育局:支持解决集中居住区健身器材10套。

17、经合局:支持引进一家以上农业开发企业。

18、经管局:支持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加强对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的指导。

19、电力局:支持将镇所有村(剩余19个小村)进行电气化村改造。无偿解决两个集中居住区电力设施建设。

20、交通局:支持解决22公里农村公路硬化指标、分邓线及湖石线公路路肩的陪护。支持Y351(湖石线)、Y352(分邓线)及滨江观光公路(沾青线即桃荷公路延伸至修山电站路段)按县道标准建设。

21、核电办:支持桃荷公路的美化绿化提质工作,支持解决核电遗留问题,协调核电公司供应复迁地饮水、用水工作。

22、房产局:支持农村房屋的确权颁证。

23、科技局:支持科技项目落户。

24、人社局:支持劳动力培训就业及失地农民保障工作。

25、公路局:支持将桃荷公路改造成柏油路,支持桃荷公路的养护工作。

26、人民银行:支持搭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融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