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微博文化论文

微博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15 01:11: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微博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微博文化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辅导员;博客;思政工作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给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互联网是一个强大的信息传播平台,也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文化宣传阵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任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8次全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85亿,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29.9%。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内微博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在当前高校学生习惯“网来网去”交流、“网上网下”活动的背景下,辅导员要有效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要积极主动地占领和把握网络主阵地,而博客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和平台。

一、三零优势,促进辅导员博客开设

博客最初的名称是Weblog,由web和log两个单词组成,按字面意思就为网络日记。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简言之,Blog就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博客有“零距离、零壁垒、零成本”的优势,将博客与辅导员工作相结合可以快速便捷有效地实现师生互动、信息整合、自我提升等功能,打造网上的师生沟通、教育、学习平台,增强思政工作的亲和力、实效性,促进辅导员成长。

1.师生互动,打造零距离沟通平台

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是高校各职能部门与学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辅导员的工作范围牵涉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方面面,在学生中有一种特殊的威信和魅力,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靠谈话、谈心等形式来开展,要真正做实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目前高校的辅导员一个人一般要负责好几个班级,同时还有许多事务性工作需要处理,如果单纯依靠一对一、面对面谈话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化、经常化的要求。E时代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发生了变化。博客作为展示一个人生活、学习、思想的平台,受到很多大学生的热捧。辅导员要创新传统“谈话”的模式和平台,依托博客,用学生最熟悉的交流方式与学生进行网上谈心。在网上,学生没有了现实中面对辅导员的紧张与拘束,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博客,辅导员可以改变传统说教式的方法,通过幽默诙谐的网络语言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真正实现零距离沟通。辅导员可以在处理好事务性工作后随时上线与学生沟通,在线可以同时与多名学生沟通交流,覆盖面较大。

2.信息整合,打造零壁垒教育平台

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基础。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做学生工作必须因人而异。辅导员只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工作模式都是通过下寝室、与学生谈话、学生干部信息反馈等渠道获取班级学生动态信息。但是光靠这些渠道所获取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学生干部反馈的信息,辅导员获得的只是表面的信息,深层次的信息得不到挖掘;获得的只是单向的信息,而不能互动交流,同时信息更新也比较慢。通过博客,辅导员可以实时查阅学生的博客和状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的思想、心理、感情等问题给予及时引导。辅导员在开设博客的时候要注意博客网址的选择,要选择学生较多关注的网站开博,这样有利于建立一个博客群,校内辅导员、专业教师博客甚至校外优秀辅导员的博客可以相互链接,扩大辅导员博客的影响力。

辅导员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动态,也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动态。通过博文发表辅导员个人观点,展示辅导员个人魅力,让学生走近辅导员,了解辅导员。让辅导员的观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

博客的即时性使得它可以作为辅导员的通知、公告的电子栏,辅导员可以在博客上把学校相关政策、规章制度等信息集中做一个链接,方便学生查阅。辅导员也可以通过博客留言,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上传下达,使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更顺畅。

3.自我提升,打造零成本学习平台

辅导员博客是展示辅导员知识素养、个体经验、兴趣爱好的一个窗口,也是自我提升的平台。博客可以记录辅导员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可以就某一具体的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博文的撰写,可以提升辅导员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辅导员也会为了使博客更加完善而不断学习,充实自身理论。但是辅导员博客切忌一味以曝光辅导员个人的私生活来换取高点击率。辅导员博客应该注重思想性和教育性并重。通过高校间辅导员博客的相互访问也可以吸取别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经验与成果。

博客的存储性功能可以让辅导员把一些优秀书籍、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专业知识、国家相关政策等资源下载后放到博客上,通过图、文、音、像共举的方式,使学生有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主动学习,获取知识。

二、三个坚持,推进辅导员博客建设

2004年6月,比尔·盖茨开设博客。然而,至今仍只有个开篇语,没有其他的更新。能吸引盖茨开设博客,说明开博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但盖茨的博客同时也说明建设博客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近些年来,各地高校辅导员开设的博客犹如雨后春笋,但是博客的开设仅仅只是一个起点,要管理维护好博客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只有这样,博客才能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1.加强宣传,坚持人文关怀与贴近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中央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前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教育人,有高高在上说教的意味,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人文关怀则是要把我们的教育对象放在平等的地位,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辅导员博客中也要融入人文关怀理念。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是优越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依赖性强、耐挫力差。当前社会复杂多变,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多,人际交往、学业、感情、就业等各方面都需要关怀和引导。因此辅导员博客要注重人文性原则,更多地从一名知心朋友的角度,以关怀之心、真诚之心去建设博客。同时博客要以人为本,贴近学生需求,要以解决学生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落脚点,对于博客的留言和建议给予及时反馈和回复,能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予学生相关的信息或者上报相关部门。  2.明确主题,坚持原创与引用相结合的原则

博客开设之后,博文的质量与更新速度也会影响博客在思政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只有原创的博客才能真实反映辅导员的工作生活和思想体验,展示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反思和体验。只有原创的博文里才会有辅导员的真情实感,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阅读博文中了解辅导员,拉近辅导员与学生的距离。博文主题要关注社会校园重大事件,提升辅导员博客对重大事件的舆论引导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辅导员在博文中的观点会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因此辅导员博文要提升公信力,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要注重信息的真实度。当然辅导员事务性工作比较多,个人精力有限,辅导员博客如果全部都要求是原创的博文,那么博客更新率肯定不高,很难吸引学生长期关注。同时,目前网络上也有很多教育资源也非常有效,也要使用起来。因此,辅导员博客要坚持原创为主、引用为辅的原则,对于转载来自网络的文章要把好质量关。在博客中引用他人的文章要表明出处,规避风险。

3.完善机制,坚持个人主导与团队力量相结合原则

辅导员博客作为思政工作的网上平台,必然要求起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作用,同时具备一定的专业性。但是,辅导员的专业知识结构、个人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辅导员博客除了个人开博之外还可以采用团队开博的形式。湖南大学的“金大团”就是团队建设博客的一个很好个案。“金大团”博客以大学生党团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朋辈辅导为主要形式,整合了学院专家教授、党政管理干部、辅导员及学生力量开展团队博客建设。博客团队组合可以采用辅导员加学生干部、辅导员加辅导员或者辅导员加专业教师等形式。利用团队的力量可以在学科、专业、经验积累方面形成有效互补,提高博客质量和更新速度。可以根据个人的特长,把博客分为若干版块,例如就业园地、心理沙龙等等,每个版块由一位专业博主负责,而一些共通的版块则由大家一起负责。团队建设博客就不会因为一位博主的离开而中断博客,能让博客更有生命力和延续性,有利于博客思政育人功能长效性的发挥。

三、三推三导,加强辅导员博客管理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辅导员博客作为思政工作的新平台,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思政工作者的重视。但是目前很多辅导员博客建设大部分都是自发的、不规范的、零散的,没有形成辅导员博客群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很多高校也没有相关的经费、制度和政策的配套,因此很多辅导员博客在开博之后更新数量不多,点击量不高,难以形成有效的网上思政教育平台。高校对于辅导员博客要加大推广应用,通过推荐典型、推选先进,加强对辅导员博客的联系指导、跟踪督导和示范引导作用。

1.推广应用,加强对辅导员博客的联系指导

高校应该加大对辅导员博客的推广应用。针对一些社会网站可能会造成个人信息不安全的情况,高校可以统一选择权威、主流、学生关注度高的网站建议辅导员开设博客,一方面可以保证资料信息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形成辅导员博客规模效应。要配备专人对辅导员进行组织、培训、指导,以加强对辅导员博客的联系指导,院系也可以整体上对辅导员博客的布局进行规范,形成该院系或专业辅导员博客的特色。博客的点击率是辅导员博客发挥育人作用的前提,在辅导员开博之初,高校要积极利用校园网、海报、口头宣传等形式,集中在学生中宣传辅导员博客,吸引学生关注辅导员博客。

2.推荐典型,加强对辅导员博客的跟踪督导

辅导员博客对学生有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因此对于辅导员博客建设过程中要加强跟踪督导。每位负责学生工作的总支书记都要对本院系的辅导员博客进行督导,一方面是为辅导员博客提供指导支持,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其导向的正确性。通过校内、校外优秀辅导员博客的链接,不但可以增进对其他辅导员博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改进辅导员博客建设,还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现教育的全面性。高校要为辅导员博客建设做好支持平台和培训平台,要为辅导员提供网络技术应用、文学写作、新兴网络语言等各方面的培训。

3.推选先进,加强对辅导员博客的示范引导

要建立完善辅导员博客考核表彰制度,激发辅导员参与博客工作的积极性,可以把这一项工作纳入辅导员考核的指标,并配套以相对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当然,并不是所有辅导员都擅长写博文,不能强制要求所有辅导员都开博,只能把辅导员博客作为考核加分指标之一。对于有亮点、初具规模的辅导员博客,要在全校积极给予推荐并鼓励参加全市的优秀辅导员博客或博文的评比。定期在学工系统内部召开辅导员博客的评比和座谈交流会,可以从多个角度对辅导员博客进行评比,例如点击率、博文质量、更新率等等。

篇(2)

【关键词】微博营销;社交网络;植入式营销;话题营销

微博营销是新出现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微博热,使得微博营销应运而生。微博适应了WEB2.0时代用户互动交流的需求,也顺应了信息传播方式大转变革的趋势。微博对终端设备的随意性,介于移动网与互联网之间的高度开放性,作为互联网的一种新的应用模式,随时随地不收时间空间地点限制,用户都能及时消息。

1 “微博”相关的概念

1.1 “微博”的定义与现状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渠道访问微博 ,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博客技术鼻祖blogger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 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于2006年3月推出了国际上知名的微博始祖微博twitter,英文原意为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用户可以通过桌面、移动终端等各种工具不收空间限制的及时更新信息。近几年微博在中国发展也很迅猛,大家最熟悉的要数新浪和腾讯微博了。

1.2 “微博营销”的定义

微博营销是以WEB2.0为基础的一种全新的“新媒体”营销模式,企业可以通过利用长度在140字以内的微博客,快速宣传关于企业的新闻、文化、产品等,形成的一个相对固定圈子的互动交流平台。

2 微博特点

2.1 准入门槛低,传统博客对于思维逻辑性及语言组织能力要求更高,而只要会发短信,就可以使用微博。

2.2 分裂式传播,的信息可能会被自己的粉丝转发后再被粉丝的粉丝转发,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

2.3 信息更新及时,对于终端的灵活性,只要一部移动终端或者其它智能移动工具就可以随时随地的信息,不再停留于以前固定的终端上才能使用。

2.4 互动性很高,FOLLOW和被FOLLOW使得信息与获得信息都更具有互动性

3 微博营销的优势

企业加入微博的行列,开始了140个字的淘金游戏。微博使人际关系更加扁平化更有人情味, 不论你经营的是一家大企业还是一家迷你小店,都可以利用微博与你的客户进行沟通,聆听他们的意见,解决他们的问题,进而留住并拓展你的客户群体。

3.1 便捷。只需注册一个账号,就会立刻拥有一个虚拟店铺。3.3.聆听是一种战略。与用户的积极互动,倾听网友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及时调整销售计划。交流的越多,学到得就越多,就能更好的为我们的客户服务。

3.2 降低广告和营销费用。优化和扩展了搜索引擎,降低推广了成本(可以利用商品优惠券的促销手段吸引顾客)。有了微博,企业可以降低在搜索引擎上的投资,企业可以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更新主要的信息,然后链接可查看全部信息地址,这样感兴趣的人就会根据你的链接方便准确的查看到原信息。

3.4 预警系统。微博使用者不断地微博,文章、统计报告、视频,甚至有趣的照片链接,而且内容不断更新,在微博上可以及时观察大量主题早期的报道情况。

3.5 不间断的反馈循环。原来的目标群体算是一种抽样调查,而微博是一种不间断的反馈循环。微博实时反馈那些 消息灵通的真实客户。

3.6 降低客服成本。公司在以更低的成本服务客户同事还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功率。

3.7 危机公关。如果你的公司陷入一场信誉危机,那么这场危机很可能涌入社会性媒体。在你的公司名誉依赖微博之前,及早加入,在那里建立你的诚信,是非常明智之举。在大众参与评论下,企业及时诚恳的感情牌会起到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

3.8 品牌营销。品牌并不是人,但可以让人在微博上用自己的声音代表这些品牌,并显示自己的真实面容,以这种方式加强品牌的影响力。微博为公司的品牌添加了一丝人情味。

4 微博营销的商业价值

对于企业而言,微博的商业价值主要体现在网络推广方面。庞大的受众群体,“病毒式传播”使得企业发表的博文,新闻,信息,广告等总会有粉丝转发或评论粉丝的粉丝也会转发或打开相应链接查看更详细的相关信息,其速度与广度,其宣传力度都很强大,微博是未来植入式广告的最好载体之一。微博营销可以在图片和视频、还有趣味话题中植入广告。往往能在微博中热议的话题,就能够马上成为各大媒体争相讨论的热点话题。微博也成为了重要事件的最好的新闻现场,大众的参与也是一种力量,围观的力量很强大。微博是一种按照的读者喜好而定制的活媒体,将是深受企业和媒体人热衷使用的客户满意度测试工具。

基于在网络推广方面的优势,企业可以与微博的运营商共同策划,以企业微博、用户微博、代言人微博为载体,针对新产品、新品牌等进行主动的网络营销。

5 微博营销的成功案例

国际知名电脑DELL,公司的年营业额的40%―50%都来自于DELL公司的网站。2007年twitter进行微波营销,针对用户打折信息,戴尔通过微博客已经带来了接近700万美元的营业额。在与客户交流的各个方面,它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些公关机构和广告商已经意识到市场营销风向的转变,并据此调整了核心战略,他们明白昔日那种竭力将信息植入“目标群体”头脑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最佳的营销方式是,通过对话与现有以及潜在的客户保持接触。市场营销的定义正在向它的本意回归,即构建与客户的关系。

IBM是世界上在Twitter上留言最多的公司,到2009年已经有1000多为IBM公司的推客,IBM的员工们运用Twitter主要是为了相互交流,这些员工也同他们的合作伙伴、客户、零售商、媒体、分析师,以及公司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员交谈。IBM对于结果十分满意。Twitter节省了时间,把员工和客户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公司整体上变得更加高效。

6 微博营销的发展趋势

未来微博营销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与LBS(Locatiao Based Service)结合,LBS产品会让微博用户跨终端的运用各种移动工具随时随地记录自己所在位置,分享当下的精彩瞬间。LBS产品的发展将紧密整合人与地理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将使构想的网络社会真正从虚拟走向现实。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融合有可能搭建出媒体、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三者融合平台,当未来某一天官方微博可实现支付功能,用户可以直接通过链接即时充值手机话费、购物等电子商务行为,对于电商和消费者都是真正的福音。

7 总结

微博营销的商业价值是无穷的,一旦爆发有可能耐创造一种新的引擎服务平台。甚至又可以在中国产生一个新的引擎服务平台。在现在互联网行业高度细分的时代,微博这个新兴的交互软件无论作为信息的平台还是官方代言品牌宣传或者草根秀场,处处彰显了微博所带来的信息传播变革对人们的交流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消费习惯的影响。希望像新浪一号人物曹国伟憧憬的那样:希望“微博”能给明年的经济带来温暖。这温暖拯救的也许不仅仅是经济,还有我们逐渐疏离的生活和冷淡的人性。这才是微博的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谢尔・以色列 微博力【专著】

[2]吴小璐 微博时代的企业品牌营销策略 【期刊论文】-中国商贸

[3]郭建 企业如何开展微博营销 百度文库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微博客,简称微博,人们可以在上面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可以随时随地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分享给朋友,朋友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信息,随时和你一起分享、讨论。因为它的方便快捷,微博迅速普及。这一趋势也给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顺应时代的形势,恰如其分地把这一媒介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后交流中,进行创新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微博,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发表观点的机会,教师可以广纳信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归纳提升学生散乱的思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也可以在微博上提出对教学的建议、看法和意见,便于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学,更多地实现师生互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陶行知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离开了生活,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微博的实时性,可以让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多样的素材。如果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使用微博,就可以让学生寻找到源头活水,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求。所以我们要通过微博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养成思考的习惯,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微博

1.在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利用微博进行教与学的互动

预习是高中语文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预习到位,学习就可以事半功倍,但是许多学生都不知道如何预习。教师可以把微博应用到语文预习活动中,在微博上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就可以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在交流中完成对文章的建构。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层层深入,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课后,学生可以将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讨论的问题,在微博上进行深入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文章。

2.在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利用微博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高中生繁重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没有时间细致地体验生活和观察生活,从而造成高中生在写作文时缺少了源头活水,认为作文难写,无从下笔。然而微博的鲜活资讯可以为他们的写作提供很多新鲜的事例和深刻独到的见解,为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高中生的感情是很丰富的,也很容易用语言表达。因此,教师可以先营造出良好的写作氛围,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比如教师提前在微博上抛出写作话题,召集大家一起讨论,学生们就很容易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写作时就不会吃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微博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如在写议论文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让学生在微博中展开辩论。此外,教师可以在微博上自己的下水文、指导作文、点评优秀习作。

3.在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利用微博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中学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一个主观、随意、无序的状态。一方面是因为高考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教师缺乏组织、激励和监督造成的。如果教师将微博引入课外阅读,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微博跟大家分享优秀的课外阅读资源;可以根据学生阅读的书目、兴趣把他们编成小组,让学生在微博上自己的读书进度,相互激励;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借鉴;学生还能提出问题,与教师、同学一起讨论,擦出思想的火花;同时,微博还加强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抽取学生的精彩博文在班上交流、点评,明确主旨,展开讨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通过微博互动,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筛选重要信息,帮助他们理解和概括文章,还可以互评读后感。此外,通过微博还能拓展学生思维,让他们学会关注和品味生活中的文化,挖掘生活中许多事物和现象所蕴含的文化特质。同时,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微作文的创作,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成效分析

(一)教学实例

《虞美人》教学实录师: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才子,脱去穿在身上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出城跪降。随后,一路呜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日夕以泪洗面。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

(二)问题分析与思考

微博是时下最流行的交流工具。因为它的方便快捷、语言文字的简短凝练,被很多人青睐。高中生对于新奇的事物,好奇心是最重的,也是走在最前列的。但是因为微博内容庞杂,很多同学只是停留在冲浪的状态,在刷微博中消耗时间。为了让语文课堂紧跟时代的脚步,可以选择微博作为媒介,进行语文课的深化和延伸。在建立了微群、进行了微博语文活动之后,我们发现了微博的很多好处,尤其是其丰富的教育资源。阅读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微博阅读微小说、微语录等。学生或教师可以将自己喜欢或者是认为好的古诗词推荐给大家,也可以阅读名人名家的微博和文化微博来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方面,微博避免了师生之间交流的时间阻碍,可以实现常态的交流。师生可以通过写微小说、微语录的读后感,进行作文话题的讨论、交流,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恐惧感。作为课堂的补充,在微博上,学生可以通过微博提出对语文课堂的建议和意见。教师对作业的指导,学生对作业的反馈等也可以通过微博表达出来,师生进行深度的交流。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也可以就一本书,交流自己的阅读进度和感受。从而在生生、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读书氛围。写作方面,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同学之间可以进行交流、讨论。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或者进行微创作,从多方面培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不足的地方是,网络是开放性的,资源是共享的,一些学生没有自己思考,总是让自己的思维跟着别人走,无法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需要教师格外注意的。在今后的课堂中,教师需要向学生明确提出使用网络的要求,引导学生先思考,后参考。这样更能发挥微博的优越性。此外,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将本节课的关键部分列出来,事先输入电脑,减少课堂输入造成的时间浪费,还有就是把握好时间的分配和问题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对于学生的一些牵强的回答,可以留在课后再单独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范童心.微博推开作文教学的另一扇窗[J].现代教学,2011,(11).

篇(4)

关键词:跨学科;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专业自由;整体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1-0038-05

课程改革如何把国家意志、专家思想和顶层设计最终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中,是确保课改成功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对教师,尤其是名优教师在课改中的作用认识越来越深刻。各地、各校都花大力气,把全力打造名优教师队伍当作一个新的课题来研究、实践。

针对区域实际,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了跨学科名师工作室,开展区域跨学科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跨学科骨干教师共同体体现出鲜明的“破壁”功能,[1]它的开放性如同普照大地的太阳一样给了我们无穷力量:它打通了学科、学段、学校之间的文化界限,有助于教师深度交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在教师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专业自由中实现整体性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教育发展水平。“跨学科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引领每一位成员进入一片片新的天地,帮助大家从一个相对单一的专业领域走出来,走进一片更为高远和广阔的天地。

一、倾听式研修:突破学科发展的瓶颈

(一)读书,唤醒一双智慧的耳朵

1.跨学科阅读,探寻梦想融会贯通

工作室成立之初,我们就提倡跨学科阅读教育教学的著作和论文。当阅读突破功利、跨越学科之后,阅读的数量不仅仅是增加存量,它直接影响着阅读者的专业视野。跨学科阅读如同一座桥梁,沟通了所有的学科,却又能跳出学科的框限,让我们能够从不同的学科中发现独特的思维模式,并进行联想结合,从而达到融会贯通。

2.跨学科分享,传递温暖丰富人生

从畅谈“同读一本书”的体会,到“我读我荐”,工作室阅读活动注重的是合作和分享。大家在跨学科的阅读中寻找共同的教育节点,借助多种方式,如读书会、博客、微信、QQ群等平台进行跨学科的分享。多样的表达方式、多角度的交流丰富着每个共同体成员的阅读视角。大家共享读书之乐,自我教育,也互相教育着;自我提升,也共同提升着。

(二)课堂,发现一束生长的光亮

1.跨学科视野,于无声中渗透

工作室主动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用跨学科的视野,努力把教育理念贯穿、渗透、结合在自己所任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寻找学科与教育的结合点,渗透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和能力,发掘学科教育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2.跨学段相生,寓教育于多彩活动

这个别样的共同体,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一手”,将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将学段之间的教学进行巧妙的设计。如小学邀请幼儿园教师杨蓉给他们讲有趣的绘本故事,激起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又如任教高中化学的赖军老师,在高中组织了环保社团,开展丰富的环保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还受邀到开发区的初中和小学开展“我是小小科学家”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神秘的科学世界,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中生根。参与的老师也从中接受了他所倡导的环保理念,并能联系生活,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3.跨学科眼光,发掘学生无限潜能

作为教师,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从沙粒里发现金子,能将钻石精心雕琢放射出光芒?工作室成员相互交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现并引导有潜能的学生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如原本教过中学体育,现在又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仇小进老师,利用他的专业眼光,在不同学段分别开展社团活动,在幼儿园开办“我游戏,我快乐”社团;在小学组织“与球交个朋友”的社团;在中学举办“让武术精神放光彩”的社团。不同年段的不同社团,让他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培养出了有特长的学生。

(三)活动,练就一对隐形的翅膀

为促进工作室成员了解彼此特点,优势互补,并以工作室成员为核心,激发全区教师共生共进,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师德演讲:爱的光芒播撒心田

我们面对的学生,蓬勃着朝气和希望、充满着暖意与爱意,与他们相处的日子是多么美好,有许多值得回味的瞬间。如何能挽住这匆匆流逝的岁月,让美好不再尘封于自己的记忆,或者消散于风中呢?最好的方式就是撰写教育随笔并以演讲的方式激情表达。工作室在全区开展了“牵起学生的手一起走”“我愿是学生的幸运星”等演讲活动,掀起了一股师爱的旋风,让许多一线教师体会到教育人生的价值,更让一线老师们从这一个个熠熠闪光的小故事中体会到爱的智慧、领略到爱的艺术。

2.沙龙研讨:教书育人的才情碰撞

著名现代物理学家海森堡认为:科学根源于交谈。教师成长也需要交谈。“跨学科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社区,鼓励各种意见和看法的自由表达。

我们定期围绕某个主题举办成长沙龙。因为一个共同的话题我们坐在一起,侃侃而谈,教育的智慧就这样不经意地流淌出来。有时一个人很久才能想明白的道理,通过沙龙活动,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在沙龙研讨活动中,大家既增进了感情,又增长了知识。

3.讲座引领:实现个体间的有效融合

在开发区这样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开放的区域环境中,每个教师都带有自身独特的个体烙印,对教育工作的个体理解隐藏在内心深处,常常会带来沟通的诸多问题。如何实现工作室每个成员个体能量的放大,带动全区教师在教育方面实实在在地快速成长,讲座引领无疑是一种有效方式。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专家引领。或观看专家的讲座录像,如由广东省教育学院李季教授主讲的《叙事教育——拨动“情弦”的教育艺术》、南师大教授高德胜主讲的《道德教育的二十个细节》等;或聘请省市著名专家、学者、区教研员等作专题报告;工作室主持人季春华开设了《今天我们怎样开发自己》的专题讲座。

二是同伴互助。工作室成员中谁的思考成熟了,就会不定期地举办理论讲座。如成员李小琴和严亚雄两位老师就面向全区开设专题讲座,参加活动的不仅有来自区内各中小学的骨干教师,还有慕名而来的开发区其他七个名师工作室的成员。

二、聚焦式发展:寻找个人成长的生发点

(一)个人自评报告,认清自己高点定位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持续的不断积累的过程,而自我认识和分析是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工作室邀请南通市名师导师团为每个成员一一“把脉会诊”,拥有了专业成长的生命自觉,正确剖析了自身优劣,每个成员更加清楚了自己的未来发展之路,用更高的目标来引领和调整自己,教育人生再次拥有了更远大的努力航标,大家在规划中放飞着自己的梦想。

(二)论文互评互批,携手进步共同前行

工作室成员借助自身的跨学科特点,用自己的独特视角来反观他人的文字,真正体现了跨学科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活动中,我们将论文初稿上传至QQ群空间,每次安排好主评和辅评人,大家围桌而坐,针对各自论文展开了轻松、自由、热烈的研讨,其间有论点的纷争,有思维的碰撞,更有经验的分享。在点评过程中,组员们针对论文特点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点评,既肯定成功之处,也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互批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时是主持人对每个人的文章进行点评,指出优点,提出修改意见。有时成员中一人批多人的文章,有时是多人批一人的文章,有时是一人批一人的文章。总之,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有效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我们的育人理念。

(三)博客研讨交流,群体互动沟通无限

博客交流平台不受地域、时空的限制,让沟通无限,大家在这里相互交流、共享智慧,有效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提升了自己的心灵感触和自我生命质量。

工作室成立初期,我们倡导每个老师都能建立自己的博客,为共同成长提供另一个研究交流的场所。在这个丰富多彩的环境中,我们将每天上课、读书、管理班级的心得、收获及时上传,我们一起探讨交流教育思想和方法,大家在这种敞开的方式中交流自己的看法和心得,相互促进着、提高着。如李小琴老师撰写的博文《孩子,你们是我眼中的奇迹》、严亚雄老师撰写的《就这样把他们丢下》等博文就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四)精品课例打造,潜心课堂播撒希望

只有潜心课堂研究,将自己的爱与激情、坚持和聪颖投入到课堂中,才能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品课堂。根据工作室的工作重点,我们通过课堂研讨、主题观摩、有重点地议课等形式,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评价等方面潜心研磨和打造每个成员的精品课例。集体智慧的聚拢,让大家在融合中历练着、提高着。到目前为止,每位成员都整理出了1—2节有着鲜明特色的精品课例。

三、整体性反思,形成团队建设的核聚变反应

大家知道,同样的碳分子,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可能会形成两种价值天差地别的物质,即坚硬闪亮的钻石或柔软漆黑的石墨。团队建设,也是如此。

(一)头脑风暴:转变思考方式

想起拿破仑曾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但从长远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之下。”是啊,居高才能望远,为了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变得聪明起来、温馨起来,我们聆听,我们交流,我们碰撞,我们集思广益,我们相互启迪,在这种“头脑风暴”式的集体反思中,我们的思想、行为和性格慢慢得到改变,教育理念就这样慢慢走向正确的方向,融合在彼此的言行中,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思考方式得到了有效的改变。

如我们就“为什么上课时间总是不够用”进行集体反思时,大家最终一致认为是我们对孩子的不放心导致。而这样的“不放心”将会培养出一批只会听讲不会思考的人,于是我们共同反思,从不同角度寻求改变的策略;针对开发区外来务工子女多的问题,我们开展头脑风暴式的集体反思,大家或介绍自己的处理经验,或提出讨论话题,大家群策群力进行教育商讨,最终达成共识:要付出更多关爱,要给予更多赏识,要积极指导家庭教育。再比如针对近几年中学、大学在校生自杀事件频频,我们认真反思,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我们已经教会了他们什么……一次次反思讨论中,带来了思考方式的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因此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我们明白了,所有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该是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柔性碰撞:提升团队品质

一个团队的品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它却可以决定团队的发展方向,当我们的视角从硬性规定转向柔性碰撞,当信息化触角延伸到共同体建设的各个领域,我们看到大家的交流正从单向走向多维,工作室成员的交流正在从静态走向动态、从随性走向透明和可控。[2]

工作室确立了共同愿景:太阳比灯照得远——在专业自由中实现整体性发展。我们还明确了个人发展目标,认为卓越的教师应该是:区域学生发展的责任者、区域教师发展的同行者、区域教育科研的领跑者、区域教育发展的促进者、教育幸福人生的创造者。同时,我们还确立了团队发展目标,认为优秀的团队应该是:优秀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全体成员经验分享的组织、教师发展连续支撑的系统、团队成员知识再生的土壤、催生孵化名优教师的摇篮。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共同体的文化应该是:共享、共融、共生,共同体应有民主的氛围、倾听的姿态、合作的情怀,共同体得倾听他者声音,促进自我发展,应答学生成长。

如今,聆听窗外声音、袒露彼此心声、柔流碰撞已成为工作室成员之间群体学习的一种自然状态,也成了跨学科教研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大家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相互启迪、互相融合,不断超越原有的思想,团队品质得以更好地提升;与此同时,优秀的团队品质,也唤醒了工作室成员的生命潜能,成就了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大家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前进着。

(三)深度融合:凸显课程意识

“跨学科”的特殊就在于其鲜明的动词形态“跨”。“跨”意味着一种交流、对话和融合,我们在探寻学科本质的同时更要充分理解学科的内涵,进行学科与学科的立体交叉和深度融合,从而实现学科间的资源共享,有效凸显课程意识。[3]

我们认识到,所有的知识其实都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任何学科的知识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它必然与其他学科知识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需要有广阔的知识背景和多种知识的支撑。因此,工作室提出要突破学科本位,以知识和能力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努力促进知识的交融与渗透,从而向跨学科能力过渡。

工作室着眼于知识的综合化,将大家带入一个全新的境地。我们认识到,必须要在夯实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打破学科和学科之间的壁垒,寻求新的学科生长点,不过分强调自己所属学科的特殊性,在遵循学科和专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整合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努力构建新的教学体系,从而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四、多层次辐射:让太阳的光亮照得更远

(一)保持前瞻目光,倾心打造第一梯队

工作室第一梯队成员都是来自本区各个学校最优秀的教师,成员最低荣誉称号为“区骨干教师”。我们认为名师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较长的培养过程。三年来,大家通力合作,致力于工作室的发展,为自身发展和全区教师发展而努力着。我们以工作室为主要依托,每两周进行一次在场活动,同时,我们还建立工作室博客小组,不仅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还定期开展在线交流、研讨,使不同学校的教师有定期交流的固定平台,为全区教师解疑释难,引领全区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有效地发挥了第一梯队的辐射作用。此外,工作室教学、教研成果还以论文、专著、研讨会、报告会、论坛、公开教学、专题讲座、拍摄专题片、现场指导等形式向全区各中小学校辐射、示范,引领全区课堂教学。

其实,早在成立之初我们就把“辐射全区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全体第一梯队成员的共识,同时制定了梯队建设的具体方法,要求梯队成员要对照自己的职责认真履行。每学年,工作室会根据考核目标,要求成员提交相关材料,接受考核。到目前为止,工作室第一梯队10名成员已发展4名大市级学科带头人,4名市级骨干教师,1名市级教坛新秀,1名区级学科带头人。

(二)鼓励自我超越,着力培养第二梯队

第二梯队成员多为各学校青年骨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流砥柱,我们积极鼓励其参加不同层次的文化业务进修,创造学习机会、条件,使他们快速成长。在工作室第二梯队培养工程中,我们努力为青年教师搭台子、铺路子,营造青年教师间“比学赶帮”的氛围,创新培养方式,以考核带培训,以培训促成长。我们将课堂研究和专业知识考核作为考核内容,并将考核内容进行分解,每一项考核由专人具体负责。

第二梯队的成长历程都是充盈智慧、润泽生命、涌动激情的过程。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强调接受考核的准备过程,紧紧围绕工作室管理方案,实行骨干教师帮带工程,而不以考核为最终目的。在工作实践中的锻炼,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带头、引领及辐射作用。几年中,他们积累了更丰厚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成员中有老师参加南通市信息技术比赛或市级一等奖,有老师获得市级青年教师赛课二等奖,在他们的带动下,开发区教师的精神风貌,业务素质都不断地提升。至今为止,梯队培养工程初见成效,第二梯队成员中已有5人被评为区级学科带头人。

(三)改善心智模式,精心培育子团队

根据工作室的规划,每一位第一梯队的成员都必须组建自己的团队,团队组建的要求与第一梯队相同:一必须跨学科,二必须跨学校,三是每一团队至少5人。这样工作室第一梯队的10名成员在全区各学校组建了10个子团队,共59人。工作室对子团队的成员有发展规划,对团队负责人有具体的考核要求,从而使工作室向全区辐射有了发展之根。

为了让这批年轻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力量,我们重点关注课堂教学研究,重视开课前的“磨”课和开课后的交流和反思,每次开展的子团队研讨课,不但使上课人受益,也使听课老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课堂观等产生了实实在在 的碰撞,形成了许多基于新基础教育背景下的共识,老师们得到了非常明显的进步。目前,师徒共同上课、共同评课、互批论文等等已成为开发区教育的一大特色。

展望未来,我们希望,名师工作室将和每位成员一起经历研究的全过程,发挥“太阳比灯照得远”的团队效应,最终形成工作室的集体成果和教师的个人成果,打造工作室群体的行动智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30.

[2]郑其绪.柔性管理[M].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92.

[3]燕校龙.高中化学新课程跨学科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Practice of and Reflection on Learning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Cross-Disciplinary Leading Teachers

JI Chun-hua & YAN Ya-xiong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Nant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Nantong 226009, China)

篇(5)

遗憾的是,仓促中,我们的征询对象有限,得到的回复比期待的少。或许这也是因为,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人们被鼓励蜻蜓点水般地从多种信息来源中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对扫描和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在速度至上、效率至上的社会大环境中,书的灵光正在消逝。就如美国著名科技作家尼古拉斯·卡尔所说:“互联网正在按照自己的面目改造我们。”

但或许,我们不该辜负书。为着深度阅读所能带来的无拘无束的沉思冥想。指尖上的墨香,心灵上的感动,能让我们体味人生的多种滋味,何况是有着丰富图像、至少是谈论那些图像的摄影书。

在此我们呈上一些业界人士的回复,共享他们所喜爱的2012摄影书。

《人与土地》

作者: 阮义忠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年: 2012年1月

页数: 300 定价: 39.00元

内容简介:《人与土地》是阮义忠最著名的摄影系列,拍摄于1974年到1986年。该系列以黑白画面记录台湾乡土风光及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反映了作者对自己成长的土地的价值和美的再发现,也是阮义忠对于台湾乡土人情的最后一瞥,这一瞥饱含着质朴深情。

推荐理由:这本书我看了两遍,还边看边发微博分享。喜欢摄影并有志于走这条路的人绝对值得一读。书中的照片以及文字一定会给你带来启迪和思考。并且,这不仅仅是一本纯粹的摄影书。值得向大家推荐。(推荐人:傅拥军,《都市快报》摄影部主任)

《摄影如奇遇——还乡》

制作:OFPIX工作室 制作时间: 2012年6月

定价:238.00元

内容简介:《摄影如奇遇之还乡》盒子由OFPIX工作室出品,收录三十位摄影师关于故乡的故事。盒子共有十七套作品,以单册、拉页以及明信片的方式呈现,每个单品都有一个独特的还乡故事。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摄影项目,盒子里装的是2012年中国的社会图景,生活和工作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在春节重返他们的故乡,面对急速变化的故乡,他们拍下这些照片,让人五味杂陈。

推荐理由:在这个如万花筒一般的神奇盒子里,你看到的是一些年轻摄影师对实体故乡的造访以及心灵故土的追寻。也许你会发现,中国的很多地方都在迅速地趋于一致,而流落四处的我们偶尔泛起的乡愁,竟无处安放。不妨打开它吧,也许能帮助你在逐渐淡漠的记忆中找到一方属于故乡的角落。掐指算算,离开“故乡”有多久了?(推荐人:沈伯韩 新华社摄影记者)

多位普通人的生活,简单易读,有故事性,耐看。(推荐人:苏菲,香蕉鱼书店创办人)

《底片——探寻熟悉的陌生人》

作者: 潘科

出版社: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12年10月

页数: 220 定价: 58.00元

内容简介:《底片——探寻熟悉的陌生人》是一本系统研究摄影家个案的专著。作者从查阅著名摄影家侯登科、胡武功所拍摄的底片入手,以采用底片对比、多底关联分析等研究方法为主,辅以被研究对象的论文、日记等文本互证,试图还原摄影作品的产生过程,剖析摄影家的思考与拍摄,追寻他们的性格与精神层面的特质。

推荐理由:侯登科、胡武功二人在中国摄影史上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研究侯、胡,就是研究诞生于80年代的陕西群体,也就在研究中国较为重要的一段摄影史。侯、胡二人性格复杂甚至古怪。在陕西群体奔命如蚁的幽暗之处,藏着无尽喜悦与疼痛,这喜悦与疼痛来自时代也来自个人。侯、胡二人之间秘密比海还深,为他们保管多年秘密的潘科正是此书作者。可面对两个像顽石一样不可理喻的兄弟,潘科说出来的可能仍然是冰山一角。中国摄影少有比较摄影学。这本书可看作一本摄影家比较案例的好书。(推荐人:陈小波,新华社高级编辑)

这是一本具有突破意义的摄影家比较案例的好书。他揭示了许多并不遥远的历史迷障和人性的坎坷复杂,还摄影家侯登科、胡武功作品以丰满“面相”。阅读此书最大的感觉是,潘科越过历史的弥漫磕绊与人际暧昧,力图呈现摄影家的复杂性格和追寻际遇所做的努力。潘科力作处处充满聪慧机智的反省意识。(推荐人:彭祥杰,摄影家、策展人)

《直到长出青苔》

作者: 杉本博司 译者: 黄亚纪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年5月

页数: 240 定价: 68.00元

内容简介:日本国宝级摄影师杉本博司以生命、时间、历史为核心,书写个人对文明兴衰的解读与想象,探讨这世间的刹那与永恒,蕴含深刻的思考和智识。书中收录了杉本博司自1974年以来所有的代表作品,每章以一幅杉本的摄影作品和一段问答起兴,延引出艺术家本人通过摄影的方式与历史、哲学、时间、记忆、梦境等主题的互动所获得的洞见。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不怎么起眼的随笔小书,但阅读之后一定可以发现杉本博司这样的大师级摄影家究竟是怎样观察事物、感悟人生的。其实如果只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看待摄影肯定肤浅,如果仅从艺术的观点考察摄影也未必高深,但如果带着哲学的目的去探究摄影,我们也许会发现更加广阔的新世界。杉本博司就是这样做的,他的那些絮叨和自语有时普通得像青苔一样,但青苔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呢?好奇的读者不妨一边看一边想吧。(推荐人:周明,摄影家)

《影像的力量》

作者: 胡武功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12年10月

页数: 406 定价: 75.00元

篇(6)

“易班(E-CLASS0)”是由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教委发起的学生网络文化建设社区。易班具有话题、博文、网盘以及手机应用等功能。易班作为班级信息互动、院校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担,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阵地。易班目前主要服务于高校师生群体,自2012年下半年起,易班基本上覆盖了上海市全部高校,其功能逐渐完善,一步步推向全国。

二、易班作为学生网络社区的现实基础

1、网络思政社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互联网给人们提供相当多的便利,大学生网民越来越多,网络上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说是无奇不有,吸引着大学生们。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出于既能满足大学生上网的需求又能净化大学生的思想的考虑,在贯彻中央关于“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的思想,易班采用严格的实名认证可以保障师生的健康网络环境,易班的出现正适合了目前网络思政教育的现实要求。

2、打破传统观念下获取信息的单向性

传统观念下,学生获取班级、院系以及学校的通知的途径是单向的,学生只能接受信息而没能主动去获取信息,比如老师的通知会让学生干部口头或信息传达,院系的各项活动主要通过学生干部宣传、纸质海报宣传、电子屏幕宣传等等,花费相当多的宣传资源。利用易班开展学生活动,不仅打破了传统学生活动所面临的时空限制,即单向性。易班网是师生现实活动的虚拟构建,提供了传统学生活动所缺乏的虚拟互动平台,其独有的院系班级的网络关系优势还有助于组织者创新学生会活动形式,包括活动通知、活动计划贴宣传、后期活动成果展示以及同学们话题互动等等。易班平台有利于班级、院系乃至全校学生主动获得学生会活动宣传资料,超越了传统单向性的传达活动通知,也超越了传统局限在班级范围内的活动,学生们可以选择性的参与非本班级、非本院系的活动,同时学生获取信息的时间非常及时有效,获取活动内容宣传直观明了,从而更加全面、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会活动。

三、学生易班网络社区的现状分析

1、参与度不高、吸引力不够

易班起初在推广的过程中依靠行政力量从上往下地推广,从校级到院系再到班级。很多学生习惯QQ、人人网以及微信等互动平台,在这些平台上进行交流,分享一些娱乐性信息。易班的开展以“网络思政教育”为主,加上起初的信息量较单一,学生往往会将易班和QQ、人人网以及微信平台进行对比,易班上缺乏娱乐项目的现实、缺乏非主流的信息使得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而且学生对易班各版块的熟悉度也不够,使得学生的参与量不够以至难以进行互动,学生们会产生一些抵触的心理。在平日的班级管理、院系管理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QQ、飞信,师生之间的互动主要通过QQ空间和邮箱的回复、微信状态时时沟通,这些沟通方式也是比较便捷的。目前,老师们尤其是辅导员对易班的认可度不断地上升,但是现实实施过程中,比如院系从辅导员中选一位担任易班指导老师,该指导老师易班活跃度较高,其他辅导员参与度不够,没能真正使得易班成为思政活动、资源共享的平台。

2、易班社区平台信息缺乏整合性

如今易班作为思政网络社区具备通知、主题班会活动、院系活动报道、学生作品展示、学生博客撰写等等一系列功能,当然也存在一些特色板块比如公益板块、创意板块以及热门话题等等,从目前易班的发展情况看,信息分类较多,在班级、院系都有帖子发放处、公告发放处,但是各种板块分类较多、较杂,信息没有进行系统的分类,比如按信息内容进行分类、按信息时间先后进行分类等,使得学生们寻找信息难度大,花费的时间多,也使得学生感受到信息可信赖度低。学生学习是第一任务,易班在教学方面的板块相对较少,即使得专任教师较便捷地进行带教互动、作业布置等板块较少,教学资源信息较分散。目前,在易班网络所有师生均在一起,没有区分辅导员还是专任教师,两者在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上是有区别的,没有进行板块划分,毕竟学生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还是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目前,易班上第二课堂活动较分散,第一课堂内容稀缺。当前,沪上很多高校校园网信息平台已经较完备,易班所拥有的一些功能和信息项目校内网上也会设置,学生经常会浏览校内网上的动态和个人信息门户内的个人上课安排和成绩情况,校园网一般是比较系统的,这一点易班暂时还没有那么系统,但是易班拥有优于校园网平台的双向互动功能,校园网仅仅是一个单向信息的一个平台,两者若能整合资源相互兼容,这样,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整合后易班网络社区平台应该在校园网基础上进行信息和内容的增加,增强师生之间双向互动。

四、如何更好开展学生易班网络社区的对策探究

1、“校-院系-班级”管理模型构建。

目前本校易班管理实践模式从上往下依次为学校易班发展中心、院系易班分站、易班班级三个层次。在接下来的易班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学校易班发展中心的统筹作用,统筹作用包括整个学校层面信息的和活动建设,院系层面需要将易班分站和本院系的学生会紧密联合,做到院系学生会职务和易班职务共兼完成院系易班分站建设,包括院系通知、活动开展以及作品分享等等,班级层面需要班团干部带头分工明确、积极凝聚班级成员充分利用易班做好易班班级建设;其次,学校易班发展中心定期给院系易班分站站长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市易班相关政策、易班板块变更介绍、易班用法的挖掘、易班的奖励政策、易班网络社区平台的技术支持以及鼓励学生们对易班的支持和信赖等等,院系易班分站站长负责定期给院系层面的团队进行培训,院系层面的团队负责定期给各班班团干部培训,班团干部定期给班级成员培训,这样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在易班上的凝聚力,从而调动学生在易班上的参与度。

2、资源充分整合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