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30 12:22: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篇(1)

[关键词]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 构建思路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内涵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五方面。内部会计控制方法是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发挥会计控制效能的技术手段、措施及程序,内部会计控制方法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经济业务和不同的控制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中提到的会计控制方法有八种,即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指内部会计控制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和基本任务,根据要求,会计控制包括:①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舞弊现象。会计是企业的一种重要经济管理活动,通过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和及时、畅通的信息反馈系统,保证提供及时准确的经营管理信息,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会计活动中的差错。② 防范、及时纠正并消除错误行为,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财产安全完整,既是财产经管和使用部门的内控目标,也是财会部门的内控职责,还是公司出资者及管理当局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③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公司的经营活动要遵守法律法规的约束,公司的交易活动要符合公司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以避免公司违反操作。④促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这是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也是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好坏的最终标准。

二、构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思路

1.《基本规范》――构建指南

根据《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内容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如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等。从方法规定方面来看,包括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风险控制等等。依据基本规范规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目标、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企业在构建内部会计控制时,对于制定哪些内部控制以及如何制定都有一个参考标准。

2.《具体规范》――构建指导

根据基本规范而制定的具体规范,对企业应执行的相关规范作出具体规定和应用说明,对每一个具体规范应该包含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内容、要点和控制方法等都有说明,同时,针对经济、会计工作中薄弱和容易出错的环节,财政部也了相关的《具体规范》,这些都为企业在制定相关控制时起着指导作用。

3. 控制环境――构建基础

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离不开所存在的环境,进行控制首先要考虑到控制环境问题。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不同环境下,会计控制作用的发挥程度也不一样。控制环境状况取决于公司治理结构,也就是说,会计控制作用发挥多大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和全体员工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做好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必须从营造良好的环境做起,把风险管理意识贯穿到每一个员工、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使风险意识深入人心,同时强调全员参与,塑造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内部环境氛围,为构建企业内部会计规范打下坚实基础。

4.风险管理――构建关键

像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都为构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带来威胁,影响着控制目的的实现。企业应该树立防范风险意识,进行有效风险评估,尽可能减少风险带来的影响。可以按业务性质归类找出各个流程中的主要风险点,按业务风险的信息结构和风险源性质,针对性地制定科学适用的风险计量方法,建立一套完备的业务流程风险控制体系。

5.控制活动――构建切入点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指令得以实现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事后控制是对事前、事中控制的一种弥补,一般只是对会计核算“结果”的监督,被动地接受前台反映的结果。因此,企业应该在事前、事中把握风险,把损失降到最低,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企业要构建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就要选择合适切入点,加强事前、事中控制,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6.信息的沟通交流――构建保障

企业的具体控制活动离不开信息的获取和沟通,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更少不了各个环节的实时信息传递和交流。因此,要加强上下级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以及同一部门内的交流和沟通,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方面可以培养和提高员工参与会计控制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工作中发现有关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与机遇的机会。由此不难看出,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对构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着重要作用,是整体会计控制价值实现最大化的需要。

三、构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企业在构建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时,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限制,如具体事项的无法预知性、不相容职务分离、操作执行人员运用水平等,构建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会计控制的核心内容,相关法律法规都对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为构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指明了方向。企业在构建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时应以预防为主进行控制,明确相关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做到按章办事,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防范经营风险的发生。同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健全适合企业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各级控制主体会计及经济行为的规范化和有效化,真正建立起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2.加强内部监督

监督是对整个内部控制的再控制,主要由审计部门实施。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该是不依附任何职能部门而相对独立的机构,以保证其绝对的监督权。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制度安排,应该引起企业足够重视。通过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种管理上的漏洞和舞弊行为,从而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内、外部环境及企业经营业务和发展前景存在不确定性,内部会计控制也应随着企业的环境和风险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方式,严格做好事前、事中控制,防范于未然。

3. 注重人员素质的培养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施是相关财务人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制度实施效果,否则,再完善的制度也可能会因为判断失误或利益驱使而失败,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的制度,它要求财务人员要具有金融、营销、法律、生产等多方面的知识,如果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跟不上,则内部会计控制也不会完全到位。所以,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应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企业也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后续教育等方式,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和会计方法。

4. 完善企业内部治理

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环境和前提,构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其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职责范围,根据《公司法》的要求,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起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之间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适合于其发展要求的内部治理结构。其二,要实行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严格内部会计和审计制度,强化对经理人员的在任审计与监督,规范公司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考核程序,维护出资者利益,防止人为违规操作。其三,要严格考核与奖励制度,设置科学合理的企业员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不同部门和岗位,其考核的内容及评价的侧重点应当有所区别。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S].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篇(2)

「关键词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思想基础 行为基础 法律基础 运行基础

2001年度在中国股票市场所发生的“银广厦”等一系列令人震惊的舞弊事件以及2001年底在美国发生的安然事件,为我国现阶段的会计工作敲响了警钟。不同领域里的专家学者在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均从多个角度涉及到了会计与审计问题,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不尽完善则是一个相对直接的原因。为了规范现阶段我国不同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行为,在去年年初,财政部就正式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财政部,2001),并要求从之日起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经济组织内运用,这是52年来首次以专项法规的方式所的专门涉及内部控制的规范性文件,因此,它是我国重视并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刘玉廷,2001)。2001年12月,财政部又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试行)》三个征求意见稿,并计划于按期正式颁布。它们的,不仅标志着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日臻完善,而且意味着我国的内部控制工作也将逐渐地驶入与中国加入WTO这一大环境相互适应的快车道。可以预料,随着它们的逐步实施,也将为改变我国现阶段由于单位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而导致的会计监督名存实亡、会计管理和控制日益弱化、恶性经济犯罪案件愈演愈烈的现状,从而为全面提升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而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建立的基础问题作初步研究。

一、强化内部会计控制的思想基础:内部控制观念的逐步拓展与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管理方位的全面认识

现代企业作为一个具有委托责任关系的利益集团,是一个具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管理程序并按照规范化进行操作的社会法人。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要实现其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本目标,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其实施与运行来对经营行为和管理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与有效性做出判断,以加强内部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单位内部的控制工作体现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与担负有不同管理任务的职能部门,可以具体化为诸如核准、授权、验证、调节、复核营业绩效、保障资产安全以及职务分工等多种方式和没方法的有目的的活动。在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是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它却是从内部控制工作中逐渐分化和独立出来的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内部控制概念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之前,其最原始的内涵仅指内部牵制,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管理行为的细化、管理要求的延伸与拓展,它就逐渐地深化为内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结构以及结构体系优化等问题(吴水澎,2001)。

早期的内部牵制主要是指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来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提出内部牵制实际上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设想:一是二个或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机会是很小的;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舞弊的可能性。内部牵制的工作基点就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都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要求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来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以便使各项业务能完整正确地经过规定的处理程序。内部牵制按其功能执行的对象及其方式可分为实物牵制、机械牵制、体制牵制和簿记牵制四类。即使是在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内部牵制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有关组织机构控制和职务分离控制的基础。

篇(3)

一、当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会计控制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虽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加大了对内部控制理论建设的力度,但限于我国法制建设的实际情况,已实施的有关内部会计控制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一直未能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理论体系,如《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和《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等内部会计控制法律法规主要是从行业的角度予以规定,相互之间缺乏联系。由于没有专门针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法律法规指导,高校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不健全,从而妨碍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作用的发挥。

2.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位不够准确、全面,在具体执行内部会计控制时出现偏差。

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之前,理论界对内部会计控制有不同的解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高校在理解和具体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中,容易发生把握不准、顾此失彼、轻重不分等现象,客观上弱化了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在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时,高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①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不全面,如有些高校未建立对外投资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导致对外投资决策程序不合规范,风险增大;

②内部会计控制约束的对象不全面,在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时,有些高校约束的主要是对财政经费进行会计处理的人员,而对各校办产业及后勤实体等进行会计处理的人员约束得很少;

③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不全面,如高校往往强调对财政性经费的内部会计控制,而弱化对预算外,特别是创收经费等的内部会计控制;有些高校未将二级财务纳入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或控制不严,监督不力;对各项收支账款有较明确的内部控制措施,并严格地执行,而对各项往来款项的审批手续却不全,控制也不严格;由于基建账务的处理是以其行业会计制度为依据,很多会计人员对基建的情况又不够熟悉,导致难以对基建进行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

3.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有待转变。

由于经费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很多高校长期以来重计划而轻执行和考核,并衍生了重财轻物的观念,对我国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另外,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校办产业发展中,在重大支出项目安排中,缺乏相关的决策程序及责任制度,少有专家科学、谨慎的论证,也没有相关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4.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控力度需要加强。

有些高校未设置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而由内部会计控制执行部门自己进行监督检查;各级财政部门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及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等,导致了监控力度的欠缺,影响了内部会计控制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的发挥。

二、有效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应对措施

1.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逐步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及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不仅要求我们对国内已有的内部会计控制理论进行总结,还要求我们学习和理解国际上包括COSO报告在内的内部控制先进理论,汲取其精华。同时,对国内外内部会计控制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在已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其他具体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及相关操作规范,从而逐步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对我国包括高校在内的所有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起指导和规范作用。

2.准确理解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位及内涵,确保内部会计控制有效实施。

财政部已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对内部控制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即“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同时兼顾与会计相关的控制”,同时,也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进行了概括的说明,这将有利于我们准确理解和具体把握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位及内涵。

针对目前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在具体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中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①全面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部门及人员,即对一级财务部门(含预算内账务、预算外账务)、二级财务部门、校办产业及后勤实体等部门及其会计人员都按照统一的内部会计控制标准进行控制;

②合理性原则。高校应将财政性经费和包括创收经费在内的预算外经费都统一纳入到内部会计控制的范畴中来,摒弃按经费来源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及标准的做法;

③高校负责人负责制原则。《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则进一步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因此,高校负责人是内部会计控制中的一个重要主体,不能也不应该独立于内部会计控制之外,应将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领导真正落到实处;

④内部牵制原则。控制论指出,有效的牵制、制衡能保证决策程序的公开、公平、公正,保证决策内容的准确。因此,高校应通过建立重大投资决策的集体审议联签及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责任制度、对预算内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的内部牵制方法等,对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及内容进行有效的内部牵制,保证内部会计控制作用的有效发挥。

为保证对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有效控制,高校应坚持业务控制与业务循环控制相结合的原则,既有对具体业务的控制,也有针对业务循环及关键控制点的控制。为此,高校应及时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流程再造”,设置切合自身实际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并将对流程中各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三、转变观念,确立正确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正确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结合已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高校应着重确立两种意识,即预算控制意识、风险意识。

首先,应树立正确的预算控制意识。预算控制不是简单的对预算编制的控制,而是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及考核等在内的整体的、动态的控制。因此,除在编制部门预算时,高校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按规定的标准编列到具体项目外,还应运用一系列财务综合分析指标,如支出预算完成率、设备利用率等,对工资总额及定员定额情况、资产、资金和效益状况等进行分析,对各项资产的保管、使用等情况进行考核,切实管好、用好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其次,应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高等教育作为国家的一项产业,虽然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要经费来源,但在其发展中也存在着教育培养成本提高或教育资源浪费等风险,特别是在后勤社会化及校办产业发展中,存在着经营亏损甚至经营实体破产等风险。因此,高校应将风险意识作为内部会计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规范,设立人员及公用经费支出、基建项目招投标等风险控制点,并相应采取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及风险报告等措施。

四、加强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

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其执行与否及执行的有效程度都对内部会计控制作用的发挥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及相关部门应努力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并使之成为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篇(4)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反倾销应诉;反倾销会计

中图分类号:TG44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6-0080-02

近年来,中国企业遭受反倾销之痛,不得不引起政府、学术界、实务界对反倾销应诉败诉的反思与总结。虽然败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多外经贸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无法在短时间内提供准确的反倾销应诉材料,是导致反倾销败诉的最主要原因。本文针对反倾销应诉的需要及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缺失或执行不利的现状,深入探索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之路,以便帮助企业从容应对反倾销。

一、反倾销应诉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

进口国企业或行业通过比较,若得出进口商品的价格低于正常价值,并危害到自身利益时,则有权向出口国企业提起反倾销申诉。一旦立案,就需要被诉方按调查要求迅速而详实地提供相关证据支持、抗辩。由于应诉时间有限,如果被调查企业事前没有很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及相应的预警措施,便会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败诉、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以及被挤出进口国市场的可能性极大。

实际上,任何用于支持、举证、抗辩的会计资料,都必须取得调查机关对其可靠性的认可,否则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所以,一个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在遇到反倾销调查时,能够及时快速填列调查问卷,出具详实、完整、准确的会计资料,有力地支持反倾销的举证;而且还有利于调查方对相关会计资料的认可,使企业处于积极有利的地位。同时,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还可以保证调查方的实地核查,及在听证会上的有利抗辩。另外,当企业遭遇其他国家产品倾销时,通过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能够及时地收集有关竞争对手的资料,并及时地组织整理分析,可以适时地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诉以便维护企业和国家的正当权益。所以,应对反倾销离不开内部会计控制的支持。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使应对反倾销不容乐观

我国财政部从2001年开始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其规范的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和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在企业存在经营和财务风险的主要领域和项目,都规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从反倾销会计角度,这些制度规范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但我国企业对此规定的执行则差强人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建立有效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企业不及总数的20%,许多国有大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则更加薄弱。这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状,即使我国被确认为是市场经济国家,由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能让人取得信任,仍然会使国选择替代国价格或推定价格,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反倾销的惩罚。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形势不容乐观。

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中规定: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技术控制等几种。对此,有关学者曾在2004年就内部控制总体应用效果做过问卷调查(见下页表)。

从表中统计数据中我们看出,较之其他方法,企业内部报告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的执行效果较差,预算控制最差。而会计控制系统又是反倾销调查时最先被关注的内部控制对象,从某种角度也证明了我国成为世界反倾销活动最大受害国的原因。目前,我国已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没有对“建立反倾销决策支持和监控系统”具体的指导和规定,企业的经验不足和反倾销会计人员的缺乏,都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三、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从容应对反倾销

(一)企业必须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在接受反倾销调查时,调查的项目主要应由企业的会计系统来支持。以美国为例,在填写调查问卷表时,大部分项目是会计问题。美国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要求企业提供过去2―3年的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并且核查企业各种数据文件与审计过的财务报表是否对应。同时,调查人员还要看企业所属行业、生产过程的性质,从而判定企业所采用的相关会计政策是否公允。在反倾销调查时,调查方一般对出口产品的成本构成要素给予重点关注,并以此确定企业是否倾销或倾销程度。由此可见,会计系统的数据提供,在反倾销调查中至关重要。

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问题,也是反倾销调查问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提供完整、准确会计信息资料的基础。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不仅能够保障调查问卷的及时填写和各项支持材料的完整提供,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取得调查方的信任,并能顺利通过反倾销的实地核查。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与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直接相关。财政部已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从加强企业管理、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改进企业经营方式的角度进行了具体规范,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以及内部会计监督等做了相应的定位。如《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第七条第(三)款中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第十六条规定:单位应当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做好成本费用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分解成本费用指标,控制成本费用差异,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等等。应该说,如果企业能够严格贯彻执行目前已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并按照规范要求构建起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完全可以满足反倾销应诉的需要,并可最大限度地规避反倾销诉讼风险。所以,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是目前一些进出口企业的当务之急,并能保证企业在国际反倾销的斗争中“临危不惧”,从容应对。

(二)建立反倾销会计控制外部信息支持系统

除了按要求执行财政部已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系列规定外,还要建立“反倾销会计控制外部信息支持系统”,这又分为“外部信息搜寻、监控系统”和“调查期间辅助分析系统。”

“外部信息搜寻、监控系统”是整个反倾销会计控制外部信息支持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因为这对反倾销申诉和应对反倾销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WTO反倾销协议》规定了采用反倾销措施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1)确实存在倾销;(2)存在对进口国国内产业的实质损害;(3)认定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企业证明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都会使反倾销申诉不成立。而无论证明哪个条件都需要大量的外部会计信息资料。如若证明出口国产品没有构成“倾销”,则要证明产品的出口价格不低于正常价值,这需要有国相关产品价格及成本构成的会计信息,或者需要对合理第三国的出口价格或类似产品的替代国价格及成本构成情况的会计信息。若证明是否对进口国国内行业造成实质损害,更需要对进口国的整个行业情况及相关会计信息有所了解和把握。对此,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建立出口产品与内销产品的并行记录报告体系。对出口产品价格和内销产品价格作分别登记,详细列示不同价格的构成依据,按成本动因对成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分解,并合乎我国公认会计准则。(2)建立进口国和出口国、合理第三国类似产品价格、成本构成和销售量的追踪记录报告。以便及时发现对方反倾销迹象,也同时关注国外的倾销迹象,及时提出反倾销申诉,并为选择合理替代国提供会计依据。此外,笔者认为,这些信息应同时可用于企业的市场战略规划、产品的生产销售计划、预算等其他的分析决策等,因而应是效益大于成本。

“调查期间辅助分析系统”,主要是在企业被调查期间按照调查人员的要求及时提供外部会计信息,以便通过分析整理进行会计规避或会计抗辩。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内部会计控制规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 孙铮,刘浩,李琳.贸易救济会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 朱荣恩,应唯,等.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用效果的问卷调查[J].会计研究,2004,(10):19-24.

[4] 袁磊.反倾销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 孙铮,刘浩.反倾销会计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辨析[J].会计研究,2005,(1):67-76.

篇(5)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问题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房地产业经济也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我国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为了提高房地产企业能够快速健康发展,房地产企业必须实行内部会计控制方法来增强经济效益。并调整经营策略,提高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防范水平,并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确保房地产企业积极快速的健康运行发展。

1 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与保护房地产企业所有财产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与财务活动的合法性相关的控制系统。它的主要目的作用是确保企业经济安全运行、实现扩大经营目标,确保企业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或活动中的可靠性、真实性、完整性。因为,财务会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工作,是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过程。所以,要建立健全相关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非常重要,让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发挥实际作用。

2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控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内部岗位责任不清

目前房地产许多相关企业内部岗位分置乱套,造成中下层领导机构之间,及同岗位之间以及不同人员之间的相互牵制领导混乱,甚至有的企业存在着不相容职务兼任的现象,岗位责任制形同虚设;有的企业管理人员违规亲自操办自己的涉及资金支付的经济业务事项等。

2.2 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检查、审计力度

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严,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只注重会计审批程序过程不重视监管会计结果。至于财务成本支出,不管领导做得对不对,只要有会计人员签字,就算内部控制监督到位了。现行的财务“一支笔”控制的监督方式,虽然一方面解决了费用控制的责任归属问题,但有些会计人员放弃职责,领导签字就照办,我不负责,致使会计内部监督有名无实。

3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会计内部控制水平的整体提高

3.1 作为企业领导要以身作则并充分重视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并要求人员统一思想,采取相关组织措施,共同推动提高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水平。并对实施的全过程实行组织上的统一领导策划、政策上统一制订、实施上统一安排、实施效果统一检查、统一奖惩,变少数部门的行为为单位管理部门的一致行为,变临时行为为持之以恒的长期行为,变管理者行为为全员参加行为,特别是单位领导管理人员更要带头执行内控制度,让内部会计控制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事项的所有人员,使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更不超越职责插手事务,才能明确责任,规范运行,使会计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并持之以恒地有效实施。

3.2 增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意识,并加强内部审计责任控制力度

提高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将一些习惯做法逐步加以归纳总结,形成书面制度,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整理成办事流程,规范办事程序,形成互相牵制的内控制度,同时重视办理会计事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杜绝经济业务过程的差错及舞弊行为。重视内部审计控制,真正落实责任制,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顺利、合规、有效,由日常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评价,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此外,把审计结果与日常考核结合起来,真正落实责任制,加强监督与奖惩制度,应建立内部审计机制,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顺利、有效运行。

4 制定科学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4.1 构建系统性的内部会计控制内容

在制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是,由于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就应当是一个体系。从结构上看,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它主要是就涉及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检查、督导和实施等问题予以规范。第二层次是内部会计控制具体规范。它主要是对单位内部的各种具体会计工作进行规范。从内容上看,它可以从五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规范设计:第一,是具体经济业务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如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对外投资、筹资、担保、成本费用的发生与支付等;第二,是具体会计要素项目变动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如货币资金、实物资产、证券资产、无形资产等;第三,是具体会计业务处理岗位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如出纳、记账、报表、保管、经销、采购、收款等;第四,是具体会计管理岗位和管理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如授权、执行、质检、验收、审核、付款等;第五,是会计业务处理手段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如手工会计处理系统和电子数据处理会计系统等。通过制定不同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才能对规范单位内部的会计控制工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4.2 制定适合行业特点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4.2.1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

有良好的控制环境,才能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控制环境指的是建立或实施某项政策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反映单位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具体包括,管理者的思想和经营作风,单位组织结构,人事工作方针及实施措施,影响本单位业务的各种外部关系等等。

4.2.2 会计系统的建立

房地产企业首先确认并记录所有真实的经济业务;并及时并充分详细地描述经济业务,以便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经济业务做出适当的分类;重视计量经济业务的价值,以便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记录其适当的货币价值;最后在财务会计报告中适当地表达经济业务和披露相关事项。

4.2.3 控制程序的建立

控制程序的建立要围绕如何将各种会计信息及时、完整、真实地传送到财务会计部这个信息枢纽中心。为了防止作弊,不相容职务要分离,组织机构之间要相互控制。

4.2.4 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控制

(1)设备及材料采购的控制

对普通材料应按照请购与审批、采购与检验的程序办理,并将不相容的岗位分离开,以相互牵制,防止舞弊,降低采购成本。对设备与大宗材料的采购应建立严格的请购审批制度:对预算内的采购项目应由工程部根据施工进度与工程预算提前向项目部提出采购申请;对预算外的采购项目在提起申请时还应提供有关工程设计变更及施工变更的有关批文,经批准后再由采购部门通过市场分析与寻价,确定潜在供应商。

(2)房地产施工成本的控制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包工程较多,而各类工程项目所需的施工资质也不同,为使开发成本降为最低而又要保证开发产品的质量较好,应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具有合格的相关施工资质且经过IS0国际质量认证的施工企业竟标;在同等条件下尽量选择以往曾合作成功的企业,以期形成未来的战略伙伴,以利企业将来的发展。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工程变更时,应根据设计变更通知书等有关文件,配合工程监理方与施工方及时办理工程变更签证手续,站在诚信的角度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3)房地产开发费用的控制

房地产开发企业费用中较大的是广告费用、借款费用和售房人员的提成费用。重大的广告支出应实行集体审议决策制度;对普通广告除进行总额控制、预算控制外,还应在每年末对广告支出与社会效应进行对比分析以制定下一年的广告预算。

(4)财务的控制

财务控制的重点是净现金流量。因为它是企业的命脉,只有在保证净现金流量为正的情况下,才谈得上投资报酬率,才谈得上企业未来的发展,故此,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财务预算的方式控制其净现金流量,以防止资金的闲置或断裂。对预算外的重大现金流出应上报董事会,并实行集体决策。对预算内的现金流出应尽量在保证企业信誉的条件下,结合信贷资金的流入时间,采取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延迟付款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金的机会成本为企业增效。对收入则应及时入帐,以加速现金的正向流量。对财务的日常控制应严格遵守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关规定,实行授权审批制,并将不相容的岗位分离开,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完整性。

结语:

总之,房地产企业要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力度、建立和健全相关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审计监督机制,提高企业会计人员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加强企业会计准则行为制度,提高财务风险防范管理水平。才能保证房地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篇(6)

一、实施内部控制审核

小型单位可以借鉴上市公司的做法,定期(如每隔3年)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进行评价。接受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委托单位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提出书面报告。由于小型单位的内部控制与大中型单位的内部控制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注册会计师可以借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2年2月颁布的《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结合小型单位内部控制的具体情况,审核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小型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建设的态度看法。审计人员应首先审计小型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建设的态度看法,了解其对单位内部控制是积极支持还是消极对待,因为单位负责人是内部控制环境的最主要因素,他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建设水平。《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也指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阶层、其他员工实施的,为提高业务活动的效果与效率、增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有关法律、法规的遵从性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其中管理当局尤其是最高层领导的内部控制意识是控制环境的最重要部分。可见,一个单位的内部控制无效甚至没有,其首要责任人当属单位负责人。该学校负责人对接二连三出现的电脑盗窃案、财务科保险柜被撬案,事后未采取有效措施来弥补,内部控制的薄弱点明显存在。学校领导的头脑里似乎没有内部控制的观念,听凭学校资产轻易地被盗。究其原因,该学校领导对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没有思想认识,未认识到内部控制的巨大作用。

(二)小型单位是否具有实物资产安全保管措施。很多小型单位实物资产管理混乱,缺乏一定的安全保管措施,导致财产物资被盗或浪费现象严重,所以审计人员应注重加强对小型单位的实物资产安全保管措施的审计。如,现金是否保管在保险柜里,密码是否经常更换,保管财产物资的场所门窗是否牢固,是否有防盗器、消防器设备以及是否有定期财产清查制度等。《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规定:单位应当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盘点、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被盗、销毁和流失。通过调查,该学校的重要财产缺乏一定的安全防范措施,例如各科室均配置了电脑,但某些科室职工保管钥匙不慎重,甚至个别学生也偷配了老师办公室的钥匙,这样就给财产物资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2007年科室电脑在几个月内接连被盗窃两次,共丢失6台电脑,损失将近4万元。更离奇的是,被盗电脑的房间门锁却安然无恙,小偷入室行窃仿佛是举手之劳,小偷是如何偷得电脑的呢?据现场勘查的公安局人员分析,也许是学校内部人员作案;再如财务科保险柜被撬,损失了价值几千元的现金、债券。事后,学校采取的措施是将各科室的电脑统一放置到电脑房隔壁房间,期望电脑房的铁门能有效的防范小偷,而财务科则仍未采取任何措施。笔者认为,学校放置重要财产物资的场所至少应安装防盗器,这既符合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原则,花费不大,又能有效地防范财产丢失的风险。财务科保险柜里每天的库存现金应尽量不超过一百元,多余现金应存到开户行里。

(三)小型单位是否存在合理的职责分工。不少小型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必要的职责分工,有的连起码的内部牵制也没有,所以审计人员应加强对小型单位的关键业务职责分工情况进行审计。职责分工包括:授权进行经济业务和执行经济业务的职务是否分离;执行经济业务和审查经济业务的职务是否分离;执行经济业务和记录经济业务的职务是否分离;保管资产和记录资产的职务是否分离;会计工作内部是否明确分工,如会计和出纳职务是否分离以及是否存在补偿性控制措施,如单位负责人经常积极监督一人多岗的工作完成情况。

同时,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等政府部门也有权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会计师事务所和政府部门的监督对单位负责人而言,是一个外界压力,可促使单位负责人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内部控制,从行动上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杜绝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彻底改变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漠不关心的态度,整体上提高小型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水平。

二、进行科学合理的职责分工

内部控制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职责划分,进行科学合理的职责分工,以免一个人包揽重要业务的全过程,进行作弊。当一项工作由一个人处理时,必须由另外的人进行核对,如甲完成的工作,可由乙核对,经乙处理后的工作,仍可交由甲核对。如此,可以用少数人交叉相互核对彼此的工作结果,以达到减少差错、防止舞弊的目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规定: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地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是内部牵制的运用,源于两个假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很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串通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对重要业务经办须进行职务分离,避免员工损公肥私。小型单位进行职责分工的关键业务环节主要是:货币资金、实物资产、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对外投资等。小型单位的货币资金环节:出纳与会计必须分离;实物资产环节:验收、领用、保管、盘点及处置的岗位需分离;采购与付款环节:采购与验收、采购与保管、采购与付款需分离;销售与收款环节:销售、发货、收款三部门需分离;成本与费用环节:发生成本费用部门和考核成本费用部门需分离。通过调查,该学校的医务室人员既负责治病也负责进药,而所进药价竟高于市场价,价格十分不合理;学校电工既负责学校的学生宿舍、教室维修等工作,也负责维修零件的采购;学校财务科长是管钱的,但对学校的电脑及其他重大物品的采购,也有权负责联系,导致重大物品的采购价格偏高。由于未实施有效的职务分离,采购、付款、保管均由一个人负责,管理漏洞甚大。

三、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

要想切实有效地推动中小型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我国立法部门应配合《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的颁布,推出一系列具体的惩罚措施,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保证中小型单位也积极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当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单位内部控制薄弱或失效,不少单位出现公款私存、员工盗用财产物资等种种违规违法现象,这些现象严重破坏了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例如,该学校发生多起盗窃案,但单位负责人及相关员工并没有受到一定的经济处分和行政处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内部控制惩罚机制的缺乏。1977年美国颁布《反国外贿赂法》,规定所有企业应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要达到《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四项指标,否则可被罚款1万美元和受5年以下监禁。这些惩罚措施有力地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并加强内部控制,从而促进了内部控制的发展。所以,我国可效仿美国,立法制定具体的内部控制惩罚措施。当单位内部有人违背内部控制时,应追究单位的有关责任,给予单位一定数额的罚款,对违反内控严重者,可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同时,单位内部也应该配合国家内部控制惩罚措施,制定出相应的违反内部控制的惩罚制度,给予违反内部控制的员工经济处罚,严重者开除。对内部控制审核报告显示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单位,令其限期完善内控制度,若未按规定完善内控制度,财政部门可在媒体上披露企业内部控制情况,让全社会来关注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及完善情况。

四、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

篇(7)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企业组织规划、管理办法及各种作业程序中,通过对内部会计控制原则、技术、方法的应用,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有序进行,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

一、市场竞争环境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尽快建立起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这种更为严峻的竞争形势下,对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全面性

全面性包括控制的全面和人员参与的全面两个方面。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是对企业组织一切业务活动的全面控制,而不是局部性控制。这种业务的全面性控制要求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各位员工共同参与内部会计控制。

2 持续性

内部会计控制不是阶段性和突击性工作,它涉及各种业务的日常作业与各种管理职能的经常性检查考核,应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单元,持续地流动于各层次主体之间,贯穿于企业各个层次、各个单元的日常活动中。

3 潜在性

内部会计控制行为与企业的日常业务和管理活动并不是明显地割裂开来,而是隐藏与融汇在其中。不论采取何种管理方式,执行何种业务,均应有潜在的控制意识与控制行为。

4 动态性

内部会计控制不应该是一种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应该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根据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的变化,对某些新业务制定相应的处理程序和制度,健全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使控制做到有章可循。

二、当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不足

1 内部会计控制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早已存在,但在相关法规中却多为原则性规定,实际操作性不强。虽然近年财政部出台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担保、对外投资等具体控制规范,但更多地是局限在会计与审计角度,范围还不够大,还没有达到从会计控制到财务控制、管理控制和风险控制的层次。

2 内部会计控制形同虚设,流于形式

当前,大多数企业过分强调了内部会计控制程序、方法和相应规章制度的设计与制定,而忽略了最终的执行,甚至有的企业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目的仅是为了应付审计的需要,对建立和执行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落实到位,从而成为一纸空文。事实证明,内部控制失控问题的关键不是没有制度,而是制度落实不到位。

3 以财务部门为主的控制作用的范围有限

企业多把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局限于财务部门。这种以财务部门为主的控制程序作用范围非常有限,常常是为一些细节性的、具体的活动提供保证,如记录是否真实、授权是否恰当、牵制是否有效等,很难与治理机制、创新能力、竞争机制等具有前瞻性和全面性的领域产生复杂的非线性作用,难以为企业的演进提供内部动力。

4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滞后性

内部会计控制一般都是针对经常而且重复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设计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出现各种未预计到的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原有的控制措施就会失去控制力。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单位的外部环境处于经常变化之中,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势必要不断调整经营战略。这样,就会导致原来的控制程序对新增加的经济业务失去控制作用,在变化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差错和不合规行为,给企业带来损失。

三、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建议

1 循序渐进,做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

做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现有具体控制规范的衔接关系,在优先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和实施成本,视具体情况逐步推进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进程,而不能急于求成,以便合理地控制成本,达到最佳控制效果,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2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企业员工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再好的内控制度不去执行,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实效。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以“落实”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对每一位员工的教育,培养全员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重视全体员工控制意识的提高,使员工由“要我控制”转变为“我要控制”,增强参与并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积极性。

3 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本质

企业要更新观念,从管理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内部会计控制,将其作为经营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控制的范围不应仅局限于企业的财务部门,而是企业不同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与协作;控制的内容不应仅局限于考核企业的财务、会计、资产、人事等政策计划执行情况,还要对各种工作和作业进行分析和研究;控制的目标不应仅局限于盈利目标、经营业绩、财务报告等针对性和层次性很强的硬性指标,而是转向企业战略规划、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顾客满意度、员工士气、股东价值等具有前瞻性和全面性的领域。

4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内部会计控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