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生地理知识总结

初中生地理知识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04 04:27: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生地理知识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生地理知识总结

篇(1)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学生

地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学科。学科从上到下,凝聚了人们智慧的结晶。人口、社会、宗教、语言、商业、交通、气象、城市等等不一而足。地理课程教学也是一门复杂性较强的学科,涵盖范围和广度,都体现出其自身的独特性。课堂教学,是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的主要途径,提高其有效性,是把握课堂脉络,实现地理知识普及的必然要求。初中地理,是其关键期,从这一时期开始,就充分重视其影响,对未来文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初中地理教学特点

中学地理教学课程,是一门以研究地理知识为目标的主要课程。除了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外,还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地貌、气象观等人文情感为目的的学科。地理课程在新课标要求下,除了使学生自身具备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外,还以树立正确的为祖国繁荣昌盛和奋斗不止的心态为目的的特殊课程。

地理作为初中教育的一门课程,在教学环节往往不予以重视。地理考试在总科目中所占比例较小,使得教师对于课程的教学重视度相对降低,这对高中地理作为文综必考科目的学习带来了一定难度。许多初中生升入高中后,大部分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缺乏必要的思维和学习能给力,教学效果极差,对学生在高中段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必要的麻烦。

地理教育,应是初中教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科目,尤其要在课程实效性上努力,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为高中地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理论依据及意义

无论是基于初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还是对教育课改的支持应和,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是基于对初中生知识和技能、学习情感和态度以及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体现。除了完成地理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外,还要获得充分的地理知识和能力,初步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的理论来源是素质教育,地理教学的核心也要围绕"生活中的地理"、"终身发展的地理"来展开。即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身边的地理现象和问题,解释生活中诸多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创新和发展,助推学生掌握地理思维能力,使初中生朝着有利国家、社会和经济建设方面努力。

三 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策略

1.创新教育理念。

师从古业;"传道、授业、解惑",除了改变旧有的"填鸭式"教学外,实现师生角色的互换,实现教学环节的互动情景式教学,更能充分利用教学环节的各项资源,激发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教学环节进行深化,以效率先行,实现知识经济下,学生丰富的地理知识。将课堂教学从教师的被动"教"到现在的学生主动"学",除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外,还从时间上,空间上,实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将地理教育理念从轻视走向理性重视,更能够充分了解地理教育的内涵。教师不能,单纯的拘泥于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复制,而是要以课外内容触发时代内涵,让学生充分感知时代脉络,体验地理浩瀚知识带来的愉悦,让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将现代教育中的集群效应发展到个体化一体化教育方略上来,旨在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不断的学习地理知识中,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也会朝着有益于其他学科的发展中去。在学习方式上,采取学案法(学生个体案例教学法)对不同的地理内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将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成果加以发扬,通过对学生个体地理水平的测评和调研,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以"导"助教,逐步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喜欢度,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从传统的地理理论教学实践中,创新出一条新路,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恩呢管理,从抽象化的概念中走出,让学生更加真切的了解学习内涵。比如说学习某区域地质构造时,可让学生建立山体构造模型,才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地里活动课程中包罗的世间万象。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和制作仿真模型,自实践中对地理的重视度,就会大幅度提升。通过对气象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提升认识自然界规律,结石雨雪成因等多种实际问题。

3.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初中生的系列思维拓展,将地理知识转化为地理能力,构建起学生思维发展的桥梁,从培养学生智育开始,让初中生具备较强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地理常识,思维和界定学生的额空间爱你思维能力。运用地图的直观性布局、分布特点,研究地理事物间的能力。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以地图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对地理的综合变因实施综合分析。

4.构建教学绩效评价考核体制。

在终结学生教学阶段,绩效评价考核体制,更能使师生从教与学中,吸取经验教训,弥补地理课程中的缺陷。除了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初中地理的兴趣外,也能使教师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中,突出学生教学成就,在不断的实践研究中,获得有效流。教学终结阶段,对学生的绩效评价,要采取多维方针,不能单纯理论试卷考核就对学生学习效果予以全盘否决,而是完善评价体系,以调研综合考核课程实效。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的而评价考核机制,更能迎合新课改下学生的需求,在实践中,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总结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初中段地理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师的引导性,是提高地理课程实效性的额主要方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把握初中地理教学特点,落实地理课程教学实践,完善学生地理知识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提升,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正确态度,是实现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方略。

参考文献

[1] 温辉平. 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4):118-118

[2] 谢世国. 教师引导下分组自编学案--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益尝试[J]. 地理教育.2013(4):24-25

篇(2)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3.55

在经历了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认为自然地理知识很“难”。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未及时转变。

按照课程安排,自然地理知识是高一地理必修一的主体内容。而接触高中地理的高一学生,自然先学习“自然地理”这部分知识。高一学生从一个初中生蜕变成了高中生,刚刚经历紧张的初三的复习中考,本想好好休息放松一下,有点懈怠。加之初中生平时养成了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在初中因为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对知识的了解和识记要求不是多深刻,所以“被动记忆”的学习方式好事还是很合适初中生的。可是到了高中就不一样了,不仅内容多而且科目多课时紧,学生如果再被动的去学习,往往会出现学了背了就是不会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的情况。到了高中,学生就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加强自主学习,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掌握教材内容并能很好的去运用。还有的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穷于埋头做笔记,不得要领,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识。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转变过程中出现了拐点,由于学习方法的转变成为“瓶颈”,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深奥难懂,难度增大。

二、自然地理的“难”是人为。

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多还处在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待转化状态,逻辑思维还未占据优势地位。特别是高一地理开始就是难度较大、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地球部分”,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老师对课标研读不深,对教材无限“挖掘”、“拓展”。例如在地方时计算、回归年和恒星年的比较、太阳日与恒星日的比较、光照图的判读等等无限的扩充,势必造成学生感觉自然地理“难学”。另外,老师在测试练习(或者叫模块评价)时,如不考虑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借用一些高考题、模拟题进行练习测评,结果势必造成学生成绩“差”,感到地理“难”、“不会”。这样就挫伤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出现了“厌学”地理,从而使学生感到自然地理不“难”才怪!

三、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受某些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之高中地理又被“强行”划到高考的文科行列,所以在学习地理时,学生不由自主的用所谓的文科学习方法――“记忆超前于理解”。这就是说在尚未完全理解之前可以先进行记忆,等记忆巩固之后再回过头来“学而时习之”,长而久之,“死记硬背”变成了学习地理的主要方法。殊不知自然地理知识在学科属性上类似于理科,因此在学习这部分知识应借鉴一些理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从微观入手,最后发展到宏观掌握。学习自然地理时,要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在不断的探究学习中归纳总结一些地理规律、原理,如“洋流的分布规律”“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一(七)月气温的分布规律”等,然后应用这些地理规律、原理来解决地理问题。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实用的方法,他们学习积极性就提高了,自然地理知识就容易学会了,自然地理还“难”学吗?

那么如何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最有效的培养和发展,也就成为教育界许多同仁密切关注和努力探究的问题,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提问,利用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形成

首先在地理教学中提问很重要,提问的方式和方法要新颖,因为学生对新奇的事情才会感兴趣,这样才会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想,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有了疑问他们才会进一步去思考问题。

二、通过地图,重视笔记,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习惯

其次,在地理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感性材料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思考。学生的抽象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的利用形象思维的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给以展示,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点拨和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这样就充分的激发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地图被称为是地理的眼睛,在初中阶段让学生读各种各样的图,可以充分开发、活化学生大脑的潜力,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地理思维在理想的时空范围内自由的驰骋。地理教学如果只凭教师的语言和书上的文字,从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就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深层次的兴趣。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难以深化,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篇(3)

关键词: 初中地理 能力培养 分析研究

笔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深有感触,死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有着明显制约,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强化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素养。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地理教学要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许多初中生在地理学习中和教师难以形成有效的互动,对新课教学内容不够熟悉,导致地理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对这一现象进行初步分析可以发现,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上学习效率低下,与课前自主学习准备不足有关。对此,笔者充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结合教学目标要求进行指导。首先,笔者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活动中养成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学习新课之前都要进行充分的预习活动,久而久之,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其次,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预习技巧方面的指导,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资料和反复阅读分析,了解新授教学的基本内容,并将学习活动中难以理解的部分标注出来,和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实在无法解决的,等到地理课堂质疑环节寻求大家的帮助。另外,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笔者还指导学生进行总结梳理,将自己在地理自主学习中归纳出来的好方法进行总结提炼,学会思考如何更加高效地开展学习活动。经过这些环节的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地理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地理教学要强化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

相对于初中生这一年龄阶段和理解层次的人群而言,地理学习难度相对较大,特别是其中一些抽象的内容,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地理现象、地理规律,教师可以将典型的地理现象与规律采取更为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降低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理解的难度,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以地理实物模型展示、动画模拟等方式,将地理知识点直观演示出来,特别是针对地质结构、演变等方面内容,以这样的方式展示出来比较直观,学生理解的难度较小。一种是通过教师的形象丰富语言进行表述解释,通过浅显的语言让学生理解深奥的地理现象。另一种就是通过简洁的符号及示意图结合文字进行剖析,将地理知识进行形象图示,帮助学生形成形象思维的直观印象。教师在给予学生形象思维的技巧指导后,鼓励学生在脑海中对这些方面的讯息进行整理加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并通过口语或书面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能够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强有力的推动和促进。

三、地理教学要强化学生读图绘图能力培养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属于常见而重要的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对地理表象进行形象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挥地图的作用,帮助学生加深地理知识的理解。地图属于形象的内容,但是地图上相关符号是抽象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读图,准确把握地图中的各种符号及概念。首先要对地图中的要素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对各种符号准确把握,并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自主读图,辅助地理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一张小小的地图可以浓缩大量的地理信息,学生学会读图之后可以节约很多学习的时间。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绘图能力的培养,通过动手绘图将地图变为自己的“心图”,进一步巩固地理表象的掌握效果,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空间概念与想象能力。在培养学生绘图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彩描,运用教材插图对地理要素进行彩色绘制,让重点内容在图上更加明确醒目地展示出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摹绘,对照教材中的地图进行绘图,将地理位置、名称等要素凸显出来,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空间理念。教师还可以进行简图绘制训练,指导学生运用简洁的线条将复杂地理事物转变为简图,便于理解和掌握,还可以通过转绘的方式将文字转变为图像等,在指导学生绘图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

四、地理教学要强化学生创新拓展能力培养

地理教学中,教师在强化知识点教学的同时,要注重保护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表达初中生自己独特的观点,形成有价值的意见,这也是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重要抓手。笔者在地理教学中从不制约学生的思维活动,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与层次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中国的人口》教学中,笔者没有禁锢于教材中的信息,而是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人口结构与数量等,鼓励学生对人口政策进行分析。教学课堂变成了学生研究讨论的论坛,大家各抒己见表达意见,针对计划生育政策在特定时期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新时期人口政策调整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以及当前人口结构与未来走向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论证,形成了许多个性化的观点。如有学生提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应当在一段时期以前就逐步推开,按照局部到整体、二胎比例逐步放开的路线,优化国内人口结构,以防止人口年龄段断层现象的发生。这样的观点体现了学生思维角度的转变,体现了创新拓展能力的提升。

五、地理教学要强化学生调查研究能力培养

地理学科研究的自然科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在强化课堂学习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专题研究,可以针对教材中讲述的内容,也可以针对本地区地理风貌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提高学生调研能力。如在《中国的水资源》教学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全面搜集我国水资源的相关数据,从人均拥有的数量到水资源分布情况、受污染情况等方面,都搜集了丰富的资料,还对本地区水资源分布及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等。学生在自主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素材信息,而且在思维与研究过程中显著提高了调研能力。定期组织学生针对教材内容及本地地理状况开展一些调查研究活动,有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强化地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广大教师应当重视并积极探索这一方面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促进地理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初中地理 中学生 读图能力

地理读图是学习初中地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地图,中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地形地貌和地理现象。地图是与地理共同发展的,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这是地理的一个特点。地图中包含了许多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初中生在学习地理时要想有很大的进,首先就必须能够看懂地图。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地理读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强化地图知识的讲解,加强对图例的记忆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工具,在初中地理课堂要注重对学生地图使用方法和技巧的培养,对地图基础知识详细讲解。比如,比例尺的查看方法,各省市及河流的分布,山脉矿产的地理位置等。我在教学生认识地图时会通过编口诀的方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在讲各省份的时候编一套通俗易懂的口诀,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这里的两湖指的是湖南湖北,两广指的是广东广西,两河山指的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通过巧妙记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在遇到相应问题时就会迅速做出回答。同时,地理教材及地图册中包含大量的图例,这些图例都是总结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地图,所以在教学生学习地图知识时,我会让学生增强对图例的记忆,帮助他们分析图例当中的考点和难点,将图例作为读图的关键,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给地图赋予更具有灵动的精神,调动初中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训练,锻炼其探究学习能力

俗话说,熟能生巧。地图对于刚接触地理的初中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无论是从省份城市还是从山川河流上都使学生感到困惑。因此,初中地理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在日常练习或者考试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锻炼读图能力的形式有很多,如我会引导初中生选择强化记忆地图中的重点与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往往成为今后读图和析图时的切入点。我还会让学生观察地图,去自己发现地形的特点。比如,中国的整体轮廓像一只雄起的公鸡,黑龙江省像一只天鹅,意大利的轮廓像长筒靴等。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生学习压力大任务中,地理教师必须要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读图能力,把读图和地理学习结合起来,提高地图在生活中使用的频率。同时,地理课堂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只有兴趣浓了才会对地理更加热爱。在对于刚接触地理的学生来说,在教他们读图的时候不宜选择太复杂的地形或者目标,因为太复杂会影响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出现迷茫。要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自我分析中找到规律,给学生学习提供指导,在地理教学前充分的备课,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点图型详细点拨,培养初中生的读图技巧

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循序渐进,不仅要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还要符合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也有所不同。比如,对于初一的学生,我会让他们掌握基本的读图和识图;对于初二的学生,我会教他们绘制基本的图形等。我在教学中会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争取班级中的学生都能够在地理课堂有所进步。地图中有很多重点内容需要详细讲解和记忆,针对这样的图形我通常会采取一些特殊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记忆,如趣味教学法,不仅将知识教给学生,还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中成长,这是初中地理教学需要达到的目的。在地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读图技巧。比如,在讲《世界人口分布》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大致掌握什么地区人口稠密,什么地区人口稀疏。当学生在整体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我还会进行拓展提问,比如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人口稠密地区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让初中生自己去分析和总结,可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鼓励学生使用地图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任,我会适当的引导学生,给予他们帮助。

四、优化绘图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要进行绘图训练,绘图是对读图的升华。在信息化时代,初中地理教学中要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把抽象的地理符号用图表、声音、视频等方式形象具体的展示,增强地理教学的课堂效果,给予学生对地图的直观讲解,增强初中生对地图的兴趣。

我在地理教学中会让学生多进行绘图训练,如从简单的绘制等高线或者等深线,到复杂的绘制经纬图等,在不断的训练当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生学习的课程比小学时多了很多,因此为了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利用绘制地图提高初中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能力,给学生带来整体素质的提升,让初中生熟练掌握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应用地图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读图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地理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地理教学中离不开地图,地图将成为帮助学生提高地理成绩的有力助手,因此培养初中生的读图能力就变得更加重要。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会在课堂上引导初中生掌握读图和绘图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篇(5)

1.提升课堂效率

初中地理由于学科自身的属性,所涉及的内容多而杂,如果一味的按照传统教学的方式,教师不对课本内容进行梳理,恐怕学生理解起来会出现困难,课堂效率过低。因此提升课堂效率是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课堂时间有限,如果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而弄不清一节课程当中学生需要掌握的难点及要点所在,往往一堂课下来,学生只顾忙于探究,盲目探究,而无法掌握正确的研究地理方法及地理知识,便失去了教学的目的。因此,打造精品地理教学课堂,务必以提升课堂效率目标,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之中,领略到地理学科的精髓。

2.拓展知识内容

初中生们认识世界与了解世界的途径有限,而地理学科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国家的大好河山、生活中的自然变化,都与地理知识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传统的地理教学课堂,教师往往以课本内容为主,忽视了学生自身个性化的发展,学生的眼界得不到提高。地理知识作为一门活学活用的知识,如果学生的眼界狭隘,缺少将地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当中的能力,便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精品的地理教学课堂,教师教学时不应该拘泥于教材中的内容,而应该尽量的扩展外界知识,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们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就如学习到“世界上的宗教”这个地理知识时,教师不应该仅用教材中的材料来向同学们进行介绍,而应该着眼于全球,向同学们讲述当今世界上一些比较著名的宗教,以让学生养成大局观念,具备一个地理研究者需要的基本素养。打造地理精品课堂的目的便在于提升地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当中领略到地理学科的魅力。

二、如何打造初中地理精品课堂

1.版图教学法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研究地理知识,离不开对图像的分析与判断。学生从刚接触到地理这门学科之时,学习的便是地图的概念,地图将一直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地理学习生涯。各种气象图、区域图、示意图会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在学生们面前,想要掌握地理知识,能正确分析各种地理图像是关键。而板图教学法则能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系统化的整合零星的知识内容。在地理教学之中,版图教学法能让版图和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紧密关联,使内容不单具体,而且概念深刻,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分析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到“行政区的区域划分”这一地理知识时,教师可以以板书的形式或利用行政区拼图软件,在学生们面前直观的呈现中国的版图,让学生们标出行政区的省会简称以及位置轮廓,最后利用区域轮廓的特征让学生们产生联想,比如“广东像伸进海洋的一只象鼻,东北三省像是雄鸡的头颅”,从而让学生们正确的理解知识要点。这个方法把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而具体化,加深了同学们的理解,也让地理知识更加有趣生动,不失为帮助同学们正确理解图像的好方法。

2.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对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尤为重要,他关系到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课文材料,从而进一步分析材料,明白阅读材料中所蕴含的地理知识。由此可见,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地理知识得以巩固的前提。而打造精品地理教学课堂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便应当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应该有着良好的时间观念,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的头等大事,尽量留一些时间让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阅读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搜索或者查阅的方式引进一些阅读材料,来让学生们自主研读,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并且在阅读过后考察学生们总结归纳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有所体会、有所思考。就如当学生们学习到“世界海陆的分布”这个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一些关于世界的最大洋的阅读材料,让他们在阅读之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知识面也能得以延伸,便能达到打造初中地理精品课堂的目的。

篇(6)

关键词:初中生;地图技能;培养方法

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离不开指路的明灯。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的灯塔,它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引导求知者不断前进。初中地理教学,不仅仅要将自然地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使用地理地图,利用地图更好地进行学科的学习。那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是教育者应该思考和探讨的。

一、地图技能培养的意义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地图的实用性和不可替代性也更加显现出来。在军事领域、科技领域、医疗领域、教育领域,地图都是必不可少的。地图技能的培养,能够发展一个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地图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它将图形与空间有效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对事物、方向和空间的概念,从而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和地理分析。而且良好的地图技能,还能帮助学生判断不同地理空间的气候差异、水土差异、人文差异等。

二、地图技能培养方法

1.课堂教学注重地图的运用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先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地图,包括地图的常用表示方法,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计算规律,不同地形的辨别方法等。将地图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再者,将地图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感知带进课堂,将抽象的地图与实际的地理联系起来,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把握规律,教导学生运用地图

在初中地理教学,地图技能培养重要是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地图,把握其中的规律,利用地图获取有用的地理知识,适时归纳总结,避免看地图时张冠李戴,不知所云。

3.课余时间鼓励学生观察地形,运用地图

教师除了要在课堂进行地图知识的教学外,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地理,运用地图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等。要对各种各样的地理现象和事物进行思考,分析不同事物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例如,气候与地形,地形与生产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能够准确判断一个地区的区域特征和人文特征,真正将地图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总之,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学校和教师对地理学科中地图技能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对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迫在眉睫。从多个方面寻找统一有效的培养策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真正地将地理知识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地理;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能力。除此之外,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还能熏陶学生的思想品德。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能够更好的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初中地理课堂中。

一、初中地理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地理品德素质、地理能力素质和地理知识素质是地理素质教育的三部分。所谓地理品德素质就是让初中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教育,在传授给学生地理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地理能力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和自己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地理可以看懂地图,自己辨别方向。除此之外,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独立的解决生活的地理问题。地理知识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在地理学科中起着基础作用的地理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还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地理概念。一些反面事例能对学生的道德情感起到很好的震撼作用,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事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应遵循的原则

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应遵循整体性原则、改革性原则、多向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我们都知道,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既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又要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地理教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各种教学器材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多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初中地理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和学生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真正的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

三、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要求教师做好备课工作

首先,初中地理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充分的了解与地理相关的新大纲和新教材,安排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心智特征的教学内容。我们都知道,教学提纲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地理教师要掌握教材层次,编好教学提纲。其次,初中地理教师应该突出教学重点,区别教材主次,教师应该找出初中物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初中地理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结构,巧妙的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再次,初中地理教师要设计好教学方法,备课时应该考虑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有声有色、活而不乱的进行。有些报刊新闻会涉及到或多或少的初中地理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事例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去分析并解释当今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这样学生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与此同时,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的教育和国情教育,这样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要求教师抓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组织教学一复习提问—讲授新课一总结巩固一布置作业”这是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重新构建课堂结构,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式。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大纲和教材,精心的设计并建立教学提纲,对规律性地理知识进行概括总结,认真的对学生的口答、笔答、训练、操作等练习答案和结果进行评价。与此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活读课文,在课堂上开展地理活动,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动脑能力、动口能力、动手能力。“立纲、活读、勤动、精讲、巧练、细评”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将教学内容安排到仅有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中。

地理是学生中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课程,教师应该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才能实现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才能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水平,进而实现学生德、智、体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海.让地理融入生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的感受[J].教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