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2 18:31: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管理制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摘要:在我国社会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人才的流动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事实,,但是在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总是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强、容易弄虚作假、以及多头管理混乱等弊端,使得档案制度改革难以实施。本文主要从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出发,从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意见和建议。
档案是知识的宝库与历史的见证,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形成的宝贵历史材料,记录社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对了解历史、查考现实、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政策规划、教人育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一个单位在制定各项改革方案、描绘未来发展蓝图时,都要参考档案资料;又如学校、单位、企业,通过档案编写史料、举办展览、电教宣传等方式来教育人、感染人,增加职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归属感等等。
一、传统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弊端
(一)主观随意性强
传统人事档案中有“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的规定。这一规定源自干部人事档案制度,并应用到其他人事档案规定中。对当事人保密的目的一般认为是安全的需要以及方便组织管理,但正是这种高度保密性反而降低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信息垄断而使“组织意见”主观随意性增强。
(二)弄虚作假,以档谋私
在传统管理方式控制下,“以档谋私”现象屡屡出现。欲从行政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跳槽的人受到单位扣留档案不放人的“人质档案”现象并不鲜见。部分“弃档族”在进入需要人事档案的单位就业办理调转、报考公务员、考研等时候,也徒叹“档到用时方恨无”。现实中有个别人通过在档案中伪造干部履历、入党材料和专业证书,靠弄虚作假,平步青云走较高级领导岗位;也有单位个别领导通过档案打击报复,给职工带来极大的伤害。不同形式的虚假档案,“以档谋私”现象的屡屡出现,使档案制度的严肃性、准确性、惟一性屡受挑战。由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无法适应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新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尚未建立完善,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呈现“弃档族”
过去个人只能对人事档案所决定的命运无条件接受,而在现在这一转轨时期,大量新阶层与流动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它的影响。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为15.4万个国有和非国有单位代为管理保存的三四百万份人事档案中,至少有60多万份与主人失去联系。作为60多万“弃档族”中很多人是“漂”到大城市就业,档案现在对他们来讲没有什么用;有人甚至长期拖欠人才流动服务中心档案托管费,且未作补交的打算。调查显示:有68%的被访者认为档案在他们求职及职业发展中不重要或作用不大,而且越是年轻人和非党员,越是不重视档案。对于流动人员而言,调整档案工资、进行职称评审、提供合同鉴证、办理社会保险和出国政审等人事项目实际上也并不需要。流动人员并不在国有单位,按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给他们定级、晋资可谓是画蛇添足。
(四)在非公企业,不关心员工人事档案
与部分人自动抛弃档案相应的是许多非公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也并不关心人事档案。企业经理通常是采取“合格不合格干了就知道”的方式评价聘用员工。某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不关心员工人事档案的企业占了调查总数的80%。在政府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情况就不一样了,人事档案在提干过程中“还是相当重要的。”如今,企业必须在市场上寻找最优秀的人才,以应对激烈的竞争。但现有的人事档案,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够帮助他们正确判断某个人的真实才能和准确的客观背景,有些甚至提供了与实际情况截然相反的结论。因此,它已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三是对人事档案处于越来越忽略的状态。目前,众多跨国公司、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地转向去做人才的背景调查,而对人事档案基本上都处于越来越忽略的状态。用人单位在忽略旧的人事档案的同时,却又发现或多或少需要建立每个人员的新“人事档案”,只不过这份“人事档案”现在有着更多不同的形式:有的企业是建立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之中,有的企业干脆自己建立在人才中心保管的人事档案之外的“第二人事档案”;然而这些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种所有制市场参与者的大量涌现,具有社会公信力的集人才信息与信用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又确实有其存在的价值,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乃“弃之可惜”。
(五)人事档案管理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
人事档案虽小,但关系到千百万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人事制度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关系到依法治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实施。由于传统体制下人事档案管理牵涉到组织、人事、劳动、档案等多个主管部门,档案的功能则延伸到民政、公安、教育等其他有关部门,特别是由于档案收费管理为政府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职业介绍机构带来巨大收益,致使目前人事档案制度改革举步维艰,大大落后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进程。
二、对新型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设想
(一)明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公共服务性质
在组织人事部门成立人才交流机构之前,干部人事档案一直是由组织人事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的,在性质上属于公共服务,而且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出于深化机构改革和机关转变职能的需要,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在成立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后,把流动人员档案管理这类比较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委托或授权给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负责,但这并未改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公共服务性质。所以应当进一步明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公共服务的性质,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二)建立人事档案管理相互分离的管理制度
从长远看,我国的人事档案制度改革必须明确所有社会组织都具有建立和保管本单位人事档案的权利和责任,不管公共部门或三资、民营企业都应在法律规定的制度和原则下享有人事档案的管理权。为保障流动人员权益和各单位的专有知识信息,非公单位的人事档案应以单位为中心建立,主要用于企业日常管理,不得作为个人身份证明随个人在不同单位之间调动。个人到新的单位供职服务,则新的服务单位应重新为其建立档案。个人离职后原单位应在若干年内保留其人事档案。
个人求职或服务的新单位欲了解查阅其原单位的人事档案由本人书面授权,原单位应无偿提供。非经个人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留、公开、披露个人档案信息。
(三)发挥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服务作用
档案管理绝不仅仅是单纯保管,而是有一系列服务内容。比如《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第七条明确:“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认真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等管理工作,认真做好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关的流动人员身份认定、档案工资记载、出国(出境)政审工作,经授权做好相关的职称资格考评、合同鉴证、社会保险等社会化服务工作。”为了适应服务人事工作的需要,《规定》还要求“做好流动人员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不断充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内容。”这些服务内容是今后人事档案管理的很重要内容,也是发挥档案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执行“收支两条线”
为了保证规定落到实处,应当收取少量服务费,必须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并接受群众监督。但是要坚决执行“收支两条线”,收取的服务费要如数上缴政府财政部门,不得私自截留。“收支两条线”是对行政事业费的管理措施,对企业则无法执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企业是不能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因为那样一来,实际就把这项公共服务变成了企业行为。
总之,只有以“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合理改革,才能使人事档案成为一个透明、适度开放的个人社会公信平台,才能充分保障人事档案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才能解除就业者的后顾之忧,让人们安居乐业,使现有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在公共平台上实现共赢,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胡伟.浅谈人事档案的特点和作用[J].科技,2004,(10).
[2]孙鹏.人事档案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06).
护理核心管理制度是护理工作中必须履行的主要职责,护理核心管理制度是对临床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所进行的硬性要求和规定,为了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进行,就必须落实护理核心管理制度,如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没有坚持护理核心管理制度,就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结果。比如由于没有落实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在临床工作中,就会造成医疗上的重大失误,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不坚持护理安全给药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就会造成临床医生与护理人员之间工作的不协调,也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总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必须要通过各种手段,不断落实护理核心管理制度,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顺利的进行,下文主要是针对临床护理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应的提出的一些对策,以期推动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
二、多措并举落实护理核心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的落实护理核心管理制度,解决临床护理上所存在的一些不利的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不断提高落实护理核心管理制度的能力。
(一)落实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护理安全
质量是医院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护理质量是评价一个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支撑部分,是医院服务质量好换的一个重要标志,怎样才能更有效的落实护理管理制度,从而营造护理安全工作氛围。
1、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水平,打造优秀护理队伍
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是最重要的参与者,在实际工作中,只有通过医院及护理人员自身不断加强各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技能,改善自己的服务质量,组建一群质量过硬,服务优秀的护理队伍,才能呢个推动护理工作的安全顺利的开展,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2、营造护理探究环境,倡导努力学习风气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各种新仪器不断地更新和投入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学习,努力掌握新的医疗知识,提升自己使用新的医疗设备和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要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身所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仅靠传统的或是在医校学习时所学习到的那点课本上的纯理论知识,早已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要积极鼓励年青的骨干护理工作者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护理知识,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和掌握新的护理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积累和总结各项经验教训,在全院营造出一片积极探索,不断学习的求学氛围[1],从而不断地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素质,推动医院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
3、加强护士长素质培养,发挥业务骨干作用
医院应积极加大护士长,业务骨干的带头作用,比如派遣他们去相关的大型综合性医院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护理技术,回到本医院后,有组织的对本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将相关的学习心得及经验传达给本院的护士人员,然后组织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逐步形成一套自己的特色护理方法,这样就可以保证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推动护理工作的有效安全的进行。
(二)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营造安全良好的医疗环境
一是加强护理流程管理,保证护理环节安全;
针对护理工作的不同类型的病人,制定切合实际的护理管理措施,实施标准化的护理管理工作[3],对于病情教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有专门的护理方案,要在最有效的时间里,保证病患的生命安全;对于特殊情况的患者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比如对于性格孤僻、不易接近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对他们进行心灵上的抚慰,让这些病人能主动的接受医疗诊治,从而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科学完善的开展,不错失任何一个细节,及时对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并向主治医生汇报,实现护士和医生的有机结合,从而在最有效的时间类诊治病人,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进行。
二是整合护理信息,推进护理工作安全有效的进展;
护理人员应及时整合各项护理信息,整合各项零碎的病人的资料,建立病患卡,加强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同时也应加强护士参与病房管理的能力。医院护理部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建立护理部自己的网页,及时传达相关的护理文件,推选本院的风采护理人员,建立护士网上交流平台,即可以加强护士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可以适时接受社会各界和患者对其服务水平和质量的评价,建立特色护理服务团队,通过各项信息整合,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从而推进护理工作安全有效的进程。
三是完善护理人员给药制度,推动护理工作安全进展;
一、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对于社会救助的内容,每个国家和不同地区都有着各自的出发点和划分依据,因此在规定上也不尽相同,就我国而言,已经建立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管理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自然灾害救助管理制度以及其他的一些社会救济等等。其他的救济主要包括维权服务、生活扶助、灾害救助等等。
维权服务是指特殊人群或是低收入家庭在遇到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得到法律上的和精神上的帮助。从定义上可以看出,维权服务主要包括司法援助以及精神援助。其中的私服援助,是指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需要利用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可以减免、诉讼等一些相关费用的权利。精神抚慰则是需要从精神上帮助的特色人群或是低收入家庭在进行相关心理辅导时,可以减免相关的费用。
生活扶助则主要还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其中包括教育、住房、就业、医疗、生育、等方面的扶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一些收入低于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的贫困人口,他们可以领取一定是生活补助。这个制度包括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管理制度、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教育扶助是针对一些家庭收入低于当地生活标准的家庭子女的提供的帮助,可以进行教材费、学校伙食费、上学交通费等一些方面的费用进行减免或是补助。住房扶助是由政府向特殊人群或是低收入家庭提供房屋租金补贴、房屋修理费用的补贴或是以低廉的租金配租的方式向他们提供住房。就业扶助是要求受救济者自立的一项帮助,在这项扶助中,政府可以向他们提供政策、物资、资金、信息以及技术的方面的帮助,从而让受救济者能够逐渐摆脱贫困。医疗扶助是指一些特殊人群或是贫困家庭在生病和受伤后,在政府制定的医疗机构就医时,或是因为治病而造成这些人的收入低于了当地的生活标准是,就享受医疗费用减免的帮助。生育扶助指的是特殊人群和低收入家庭在符合计划生育的情况下,生育时可享受政府为他们提供的育婴补贴和分娩补贴。
灾害救助是公民在受到水、旱、火、地震、风雹或是其他的一些自然灾害的侵袭时,如果损害重大,造成了生活困难,可由政府以及社会提供物质和资金的帮助,帮助他们度过灾害期。才外,社会救助还包括了互济互助等一些群众性等组织所从事的活动。
二、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作用
社会救助作为一项最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着多方面的作用。首先,社会救助让宪法规定的公民生存权利的得到了保障,实现了人们生存权利的最基本条件。在我国的宪法中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宪法是中国的根本大法,宪法的规定必然要落到实处。而这项制度的落实离不开社会救济制度的作用,因为在社会救济实施的条件是在个人或是家庭不具体生存条件时而受到社会或国家提供的帮助。
其次社会救助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不影响后代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就是要保证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资源和福利在当代人和后代的公平分配,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实现了不具备生存能力的人个人和家庭的最低生活保证,对个人和家庭摆脱或是减轻贫困状况有着积极的作用。折现功能的发挥,不但能够减少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还能够更好的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再次,社会救助是构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一个重要条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中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想让这些基本特征得以实现,肯定离不开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作用。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社会救助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缩小了社会成员在竞争时存在的起点上的差距,从而体现了正义和公平。二是社会救助一定意义上减小了社会分配的差距,让发展成果的分配能够更加公平,让人们在发展中的抵触情绪得到缓解,让社会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社会救助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现阶段我国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现存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在运行上发挥了一些重要的作用,比如说保障了就我国现存在社会救助管理制度而言低收入家庭和特殊人群基本生活,对社会的未定和促进和谐方面,但是不得不承认,在现存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救助的价值观念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中华民族在扶危济困方面有着自己的传统,而这些传统的社会救助观念中,有着较为浓烈的施恩色彩,这种观念在实践中严重影响到了社会救助活动的进行,同样也影响了立法活动的开展。
(二)社会救助方面的立方有着严重的滞后。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由立法机关颁布而实行的有关社会救助方面的法律,目前用来规范社会救助行为的仅仅是国务院等一些部门颁布的规则和一些相关的政策,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社会救助的程度没有法律来统一规制,从而造成救助标准的不统一,各级政府在面对大量需要救助的人群时也难有统一的救助标准,从而只好采取临时而特殊的方法。同时因为救助方面的法律制定的滞后,导致了就组过程中的许多环节都没有法律依据,在很多的制度上也存在了很多的漏洞,从而产生了应该救助的人群却没有得到救助,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救助作用的发挥程度。
(三)社会救助的项目还比较单一,救助的标准还偏低。因为我国的社会救助主要是立足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上,在教育、住房、医疗等一些方面的救助手段还有着诸多的不足。就最低生活保障来讲,救助没有统一的标准,由各级政府来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准来进行自行的确定。这样一来,除了各地没有统一的标准外,还存在着过分强调最低生活水平的问题,就导致了需要救助的人群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多少的救助,还只是处于一个能够勉强维持生产的状态,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社会救助资金投入不够。社会救助资金的增长还没有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步,在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政府都有着社会救助资金投入不够的情况,各级的财政分担比例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先行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在某些方面来说还过于强调地方政府的责任。比如在重庆市2010年城市低保保障对象2307.8万人,标准为人均月收入240元,农村低保保障对象5179.6万人,月人均补助水平62元,这样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只能让她们勉强保持生存状态。而在医疗救助方面支出85.8亿元,救助5937万人次,人均144.5元。对于困难人群来说,这样的医疗补助如果遇到什么大病,根本就起不来作用。
(五)社会救助缺乏统筹管理,没有形成有效的社会救助系统工程。因为我国现在还没有专门的社会救济方面的法律,各项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基本上都在在实践中形成的,这就导致了社会救助方面的管理不能统一。除了缺乏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外,现存的各级管理部门之间还存在这个钟条块分割,这样就发挥不了社会救助的功效,满足不了需要救助的人群的需要。此外,政府不能有效的进行组织和动员社会自身的力量来参与到社会救助工作中,社会救助现在还只是停留在了政府的层面。从实质来讲,社会救助应该是全社会的工程,单靠政府的力量还有所不足,需要进行民间组织、社会福利团体以及慈善团体的动员,让她们也参与到社会救助中来,这样才能让社会救助更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四、解决我国社会救助问题的思路
目前我国正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短时间要想消除贫困,肯定是不现实的。而未了适应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学期,推动社会救助工作的全面开展,就必须让我国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得到完善,让社会救助管理制度能够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进行我国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完善:
(一)制定完善的社会救助法律制度
法律能够有效的规范人类的行为,保证人类的权利。对于社会救助管理制度作为一项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要想规范社会救助的行为,保证社会救助的公正、公平、公开,同样需要有着完善的法律,这样才能让社会救助管理制度早日得以完善,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现在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主观随意性。在今年的4月7日,在重庆就有一位马姓男子,利用救助站,从救助站骗取火车票,然后通过涂改和填补等手段蒙骗车站售票人员,骗取退票费。据他交代他在各地流窜,已经多次用这种手段来骗取退票费,但是在这件事的处理上,因为社会救助方面的法律中存在的很多缺失,只能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警方给予马某行政拘留5日处罚,收缴火车票6张。但是这种处理是否能够达到好的效果呢?恐怕效果不会很好吧。
就目前而言,中国中央一级的社会救助法律有1994年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199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2000年的《就在捐赠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的《法律援助条例》、《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等等。但是在这些法律中关于住房救助、司法救助、失业救助等体系还有着很多的不完善的地方。所有,完善社会就组法制体系是大势所趋。
(二)做好社会人群的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完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做好社会人群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调整,让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到社会救助。首先要做的转变的就是社会人群对穷人的看法和态度,在现代很多人的心中,他们都把贫穷认为是个人原因造成的,这个观念必须要转变,因为有很多原因可能导致人的贫穷。其次,在很多人的心中,把救助穷人单纯的看做了是为社会和政府增加了负担,而不是认识这是社会和政府一个应尽的责任,是对公民权利的一种最基本保障。还有很多人把现在的社会救助和以前的救济思想混合了在一起,不能了解以前的救济和现在的社会救助之间的差别,这就一定要深入到社会救助的活动中去,才能深入的领会到社会救助的内涵。最后要正确的看待社会救助对如今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和位置,对社会救助给予高度的重视,甚至要以社会救助管理制度作为核心,来认真思考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利用多种措施,扩大救助渠道
目前我国社会救助还没有形成政府、社会加上个人的“三位一体”的救助体制,救助的主题依然还是依靠政府有限的投入,救助的渠道单一。这就要求政府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对社会力量进行动员,要克服现在的这种政府单一出资的社会救助现象,倡导个体工商业和私人也积极的参与到社会救助中来,加快慈善机构的建设,为需要救助的人群筹集更多的社会救助资金,把救助渠道进行拓宽,让救助的水平和标准得以提高,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四)大力培养非政府社会公益组织
在社会救助领域,在进行国家要作为社会救助主体力量来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同时,国家还要使用大量的力气来进行非政府社会公益组织的培养,让个多的社会力量能够参与到社会救助的使用中来,让社会的福利向着以政府为主导,但更加多元化的模式来进行转变。在这个过程更中,政府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对社会公益组织发展的扶持,为他们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和政策上面的优惠,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大力的发展社会救助志愿者队员,完善各种社会救助的公共服务网络,开展社会互助活动,为困难人群和特殊人群提供更多的援助和关怀。同时要充分发挥妇联、工会、残联、共青团等各种社会团体的作用,利用多种途径,各种手段来保障特殊人群和困难人群生活。
(五)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的建设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近几年来,中国的城乡差距越来越明显,农民的收入从表面上看,得到了一定的增长,但是从整体来看,由于这几年物价的飞涨,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的速度比起来却明显不如。从2008年的贫困人口调查中显示,中国有2300万贫困人口,这些人群大部分都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和中国西部的农村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解决贫困问题的一个焦点和重点,加强农村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建设,实现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有效措施。
(六)在经济条件允许下,适当提高社会救助的水准
随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主体,这就让提高社会救助标准成为必要,也是可能的。对于进行社会救助水平的提升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就是社会救助的水平要能够随着物价增长指数,已经其他人群收入的提高而进行相应的提高,让这些贫困人群和特殊人群的生活不至于因为物价的增长而受到大的影响,让他们也能够享受到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七)社会救助统一管理,确保资金的长期稳定
社会救助管理制度需要一个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机构,让资金能够得到统一管理和利用,这样能够有效促进社会救助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在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机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专业的社会救助管理人员的培养,才能让管理更加合理,让社会救助工作得到有效的运行。在资金的来源方面,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国家的做法,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社会救助税的设置,从而保证有一个长期、稳定、可靠的社会救助资金的来源。社会救助税的设立不仅有保证社会救助资金来源的功能,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国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体现出社会的公平性,为创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八)激发困难人群的发展需求
因为贫困人口和困难人群长期除以低收入的状态,他们的业余生活也非常的贫乏,感觉到生活的压力大,对生活和未来没有信息,心情比较消极。另外,有一部分低保困难人员,他们受惰性的影响,缺乏了摆脱贫困的积极心态,不愿意去主动脱贫,一直安于这种拿吃救济、拿低保的生活。对于这些人,就要从意识上下手,采取各种措施,积极的引导,从意识上强化他们的脱贫意识,改变那种依赖政府的观念,让他们拥有足够的自立意识,逐渐的克服那种消极的价值取向,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主动进行学习,争取能够学到一技之长,从而从低层次的生活状态中解脱出来,改变自身的贫困状况。同时还要加强对这些人口的教育,特别是要进行对他们的法律知识的普及,让他们能够充分的认识到时候救助,让他们在遇到救助方面的合法权益,或是其他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很好的利用法律的手段为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1.1缺乏专业的档案技术管理人员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认为档案工作人员可有可无,因此设置的工作人员往往都是兼职人员,这些兼职人员大部分都为非档案专业毕业,档案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不足。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没有定期让这些工作人员参加档案专业知识培训,因而这些工作人员缺少对档案管理知识系统的学习,也缺少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研究,极大地阻碍了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发展。
1.2档案收集和存储不及时
一些高校的档案工作存在收集和存储不及时的问题。一些反映学校发展变化、教学、科研、人动的档案材料未能及时收集、补充和更,这就导致无法准确反应学校发展业绩和人员变动情况,对未来的使用查找也存在诸多不便。
1.3档案管理制度和程序不规范
高职院校由于某些历史原因,档案管理工作普遍还存在制度规范不健全,程序混乱,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一些学校档案利用规范缺失,档案管理部门权责不清,存在脱节情况。还存在归档材料规格不统一,纸张不统一,分类和装订不统一,不便于整理的问题。
1.4档案管理程度落后
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目前都以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办公,虽然档案管理部门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但是很多高校仍旧将档案管理工作停留于纸质管理层面,没有进行电子文档和网络化管理,从档案收集、整理到储存仍然采取纸质上交模式,既浪费资源,又影响工作进度,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没有被普遍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这与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同步。
2.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制度的系统化建设内容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要想形成系统化、制度化管理,必须涵盖全方面的、科学的、整体性强的制度管理建设内容体系,笔者认为,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2.1机构设置
要做好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对档案工作归属和管理部门的划分至少要清晰。目前,较合理的高职院校档案部门应归属于校办或领导授权的教务处分管,同时在学校隶属教育局办公室的指导、监督、检查下开展综合工作。而档案室,作为处理学校档案工作的综合部门,要负责收集、整理、分类、统计、保管、催收、存档学校的各级各类档案和相关资料,并及时为需要部门提供档案服务。
2.2人员配备
档案室要配备专业对口、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职档案人员,如需人员调动,要按照先配后调的原则,做好档案管理的交接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按照国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工作,对工作尽职尽责,学校对档案管理人员也要按上级要求定期培训和送出学习,并按国家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
2.3硬件条件
各高职院校要设置室内宽敞、门类齐全、高效运转的综合档案室用来存放和保管档案。在此基础上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档案工作经费列入学校预算,配备必需的计算机、密集架、档案柜、复印机等管理装置和设备并引入档案管理电子系统。
2.4制度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硬件条件配备齐全的基础上,要加强软环境建设,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和使用流程。(1)建立归档制度,要求每个部门定期将每项重要活动整理出完整而系统的文件材料。(2)学校档案室要定期催收各部门具有保存、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门类与载体的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后集中存档。(3)档案室按照部门分类实行立卷制度,并排列出目录并编排张号以及备考表,装订后存档。存档后要对所有收集的档案进行分类,排列并编号,以便检索时便于查找。每年还要定期编写统一格式的档案年鉴。(4)除部门档案外,个人的教学、科研获奖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如需存档,须按规定向档案部门提交,集中管理。(5)档案室每年要定期进行档案的检查和鉴定工作,对档案资料进行定期检查,对损坏或字迹不清的档案,要及时修补,对那些已经不具备保存价值的档案文件要征得领导批准后,及时销毁。
2.5奖惩措施
要按照十精神要求,建立激励和约束制度。档案室及其工作人员也应列入各高校奖励评优范围之内,对工作效率高,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行为和工作表现不佳的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予以惩处和更换人员。
3.做好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是加强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的有效效措
3.1提高对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视
档案工作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必然产物。因此,要加大经费投入,配备必需的现代化设备,加快档案室的数字化建设。各高职院校对除纸质版以外的其他形式的档案如照片、视频等文件都可采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进行数字化存储,建立全文数字库和多媒体数据库,以便未来档案信息的查询,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2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
电子档案要采取办公系统传输归档的办法,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熟练操作办公OA软件的能力,并及时关注和掌握电子文件的传输动态,避免信息存储不完整等情况和问题的发生,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
3.3采取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一并归档的存档形式
建议目前高职院校将存档的OA办公系统生成的电子文件同时转化为纸质档案存档,以加强存档文件的完整性,避免由于目前电子档案管理措施不健全所引起的归档不完善的问题。除此之外,在转化为纸质档案的过程中,要增加相关责任人签署意见的环节,保证档案管理过程规范,权责明确,万无一失。
3.4加强电子档案的安全性管理
报关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教育部在2004年才正式收录该专业。由于开设时间比较短,高职报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条件建设及校企合作方面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标准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对高职院校报关专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高职院校报关专业大都把报关员这一岗位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因而报关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改革必然会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报关类专业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总体来讲是既存在机遇,又面临危机。
2.1高职院校报关专业依然拥有未来
报关人员从业不再设置门槛和准入条件,海关取消对报关员资格核准审批,不再对报关从业人员进行直接管理并不意味着报关工作岗位可以变成一种谁都可以从事的大众化的事务性工作。报关这个职业依然存在,依然是一份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报备、进出境、报核、报检、出口退税、预归类、制单、审单等是都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进出口贸易额度的增加,社会对报关员的大量需求依然存在。高职院校报关专业还要继续承担为社会培养报关专业人才的重任。
2.2高职院校报关专业会面临更大的竞争
报关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改革,必然会给高职院校报关专业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原先的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其中一个报考必要条件是必须获得专科以上文凭,现在取消考试和核准后,准入门槛降低了,中职或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培养的学生也可以从事报关职业,这样中职下一步必然会加强建设与报关相关的专业。相对于本科院校国际贸易等专业的学生,高职的报关专业更具有专业性,在校期间有专门的课程学习报关相关内容,因而在参加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改革后,入职门槛取消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本科院校学生从事报关这一职业,这些都会给高职院校报关专业带来更大的竞争。
2.3毕业生的就业与专业的相关度会有提高
原先的报关员资格考试由于受到通过率的限制,考试内容大、杂、空,缺乏实际操作效果,致使很多学生出现了会考试,不会报关的应试教育现象。很多熟练掌握报关技能的人,却迟迟无法顺利通过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全国考试的通过率一直在8%-10%左右,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考试,获取报关员资格证书的是占少数的,剩下的大部分学生,由于未能通过考试,不论你的职业素质有多高,实践操作技能有多好,也不能从事报关员这一工作岗位。改革之后,报关员职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取消,使得报关专业的学生都具备了从事这一职业的资格,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就会提高。
2.4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得到加强
报关员资格考试的取消,使得高职报关专业从报关资格证书这一“紧箍咒“中解放出来。由于我国海关法规定,报关员必须是通过报关员资格考试并取得报关资格证书的人才可以从事报关工作。因而在原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部分高职报关专业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考试,获取从事报关岗位的资格,完成报关人才这一既定人才培养目标,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课时,用于报关知识理论的学习和报关员资格考试的准备。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就相应的被弱化,很多获取报关员证书的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差,得不到企业的好评。门槛和准入条件取消后,报关专业人才培养对于报关理论知识的需求就可以适当降低,理论课程所占的课时可以进行压缩,加大实践课时所占的比重,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2.5企业对报关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海关取消了对报关从业人员的直接管理,但是海关管理依然要追求效率,提高通关速度,必然对报关企业会进行比以前更加严格的管理。企业的风险管理、信用管理会变得非常重要,毕竟一旦报关出现失误过多,就会面临各种形式的处罚,进而影响企业的声誉、效益等,所以报关企业在招聘报关员时会更加慎重,不再以报关员资格证书取人,而是更加注重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考察。必然会要求报关从业人员精英化,这要求高职院校报关专业在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和专业技能培养上多下功夫,对报关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6学生的就业面得到拓宽,校企合作进一步密切
报关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改革以前,生产企业要想自理报关,需要聘用5名以上的报关员,并且主管人员应该具有5年以上的此类工作经验,人力成本较高。为降低成本,很多企业会直接找报关企业报关。改革以后,准入门槛的降低使得生产企业可以聘用具有丰富关务经验的外贸从业人员兼任报关工作,成本没有增加,却节省了报关费用。在趋利作用的驱使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自理报关,社会对报关员的需求量会增大,将会有更多的报关专业毕业生到生产型企业去工作,就业面得到拓宽。同时,由于缺乏报关从业资格这一证书作为衡量,企业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考核测试应聘人员的报关技能水平。必然会使报关企业和生产企业主动与学校进行接触、合作,来招聘最优秀的人才。
3对策研究
3.1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报关专业在设立之初,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定位在为全国报关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的报关专业人才。由于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和报关员资格核准审批制度的存在,必然只能有一少部分的报关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从事报关工作,剩余的大部分学生不得不纷纷转行,从事与专业相关度不大的行业。为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报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纷纷做出调整,在原先只培养报关员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货代员、外贸业务员、单证员等岗位的培养力度,这一调整使得高职报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变得相对模糊和宽泛,甚至存在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同化现象。海关总署第54号公告推出之后,降低了报关行业准入门槛。报关行业必定会发生变化,高职报关专业应该及时对报关企业、特别是具有外贸资质的生产性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把专业面向的岗位聚焦在报关员岗位和货代员岗位,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2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报关专业的课程体系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课三阶梯式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课程开设无顺序、内容有重复等。第二阶段是基于企业调研,针对报关专业相关工作岗位技能进行分析,按照具体工作流程,序化技能模块,构建了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在改革以前,这两种课程体系各有长短,传统的课程体系从通过报关员考试的角度,加大了理论教学学时的比重,降低了实践教学学时,不仅造成了对于理论知识的过度学习,也使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学而无用。新型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核心岗位能力的培养,但是却不能帮助学生顺利地获取进入报关行业的门槛。这经常使得高职报关专业顾此失彼,陷入两难的选择中。改革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打消报关行业准入门槛的顾虑,在新型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报关行业的新需求,完善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降低报关知识理论的过度学习,增加报关、货代等相关技能的训练。
3.3重视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报关技能水平
从目前来看,对于高职报关专业,构建认知实习、软件模拟、仿真实训、技能大赛、顶岗实习完备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比较科学的。因此高职报关专业首先应该加大实践教学方面的投入,重视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其次是积极参与报关技能大赛,并能够使专业的大部分学生享受到大赛成果。通过大赛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在校内实训情况,而且为下一步的顶岗实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是坚持走出去的战略。由于报关企业一般是设在距离海关和码头比较近的地方,假如高职院校离当地的海关比较远的话,是很难把报关企业引入学校的,因此高职报关专业的教师应该积极联系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外出实习的机会。
3.4注意与中职院校的差异化发展
改革以后,高职报关专业和中职报关专业培养的人才可以同场竞争,高职教育培养的报关人才如何与中职教育培养的报关人才相区别?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高职能否培养出中职难以培养的报关专业技能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报关专业应该在以下的二个方面采取措施,提高高职报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4.1加强学生报关英语水平方面的培养中职属于基础教育,高职属于高等教育,二者属于不同层次的教育。中职报关专业的学生起点低,是从初中毕业就进入中职学校进行学习,与之相比,高职报关专业学生在英语水平上有着先天的优势。报关业务主要是为进出口企业办理商品的通关,其中所涉及的业务单证基本上都是英文的,英语对于报关专业的学生非常重要,英语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着一个学生报关业务水平的高低。所以,高职报关专业应该着重抓住这一优势,加强学生英语水平的培养,拉大与中职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差距,凸显高职报关专业学生在英文单证掌握方面的优势。措施有两个:一是充分利用高职教育开设大学英语的这一优势,鼓励学生参加大学英语水平四六级考试。二是适当增加报关英语、货代英语、外贸英语等方面的课程,着实提高高职报关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的使用率
1.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的使用率是指企业汇编的所有制度及办法中,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实际使用的数量与总数量的比率。企业众多的管理制度或办法中,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有些是在实际使用,有些则没用使用,那些没有被使用的制度及办法尽管在企业中存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如领导不重视,存在重大漏洞或矛盾、冲突而没有办法弥补、修改等等原因导致其难以被使用或执行。这些难以被使用或执行的制度、办法有可能是某一整套制度或办法,也可能是在某一制度、办法中的某些部分。使用率是观察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存在的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制度及办法执行力中执行程度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可以体现企业自上而下对管理制度及办法的推行力度。
2.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对企业的全部管理制度及办法进行梳理、分析,并计算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的使用率,以此做为观察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存在的有效性及存在的作用能力,是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修订的依据,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的使用率计算方法如公式一。在企业实际管理过程中,其中一个管理办法完全没有使用,而另3个管理制度及办法中,第一个管理制度总共有8项内容需要使用,但实际管理当中只应用了其中5项;第二个管理办法总共有4条内容需要应用,但实际管理当中只应用了其中3条;第三个管理办法中总共有9条内容需要应用,实际管理中全部应用,如下表1-1。该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的使用率为:(3/4×(5/8+3/4+9/9)/3)×100%≈60%一般情况下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的使用率如果低于95%,说明该企业的管理制度及办法存在的有效性非常差,存在的作用能力严重不足,应该考虑加强管理制度及办法的推行力度。
二、量化分析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的有效性及作用率
1.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的有效性是指企业正在使用着的管理制度及办法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能力,是这些已使用着的管理制度及办法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大小,能否有效的解决企业相关问题,并保证企业运营的正常秩序。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的有效性是反映企业的管理制度及办法的功能强弱,设计的是否合理、有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执行力强弱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企业对管理制度及办法修订的重要依据。
2.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的有效性需要通过作用率来反映该指标属性及合理性。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者需要将企业中每项制度及办法进行排列,并找出每项管理制度及办法中解决问题的无效率部分内容,其中解决问题的无效率部分是指,不能够系统、全面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或者解决问题的同时带来其它负面问题的,且这些负面问题又反过来影响着该问题的实际解决效果的,或者解决问题的功能已不适应企业发展需求,或者存在重大漏洞,难以较好执行的等等情况。该企业已使用的管理制度及办法的作用率为:((1-20%)+(1-40%)+(1-25%)+(1-20%))/4)×100%≈74%一般情况下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的作用率如果低于90%,说明该企业的管理制度及办法的有效性差,功能发挥程度不高,应该考虑重新修订。3.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的有效性还有一个解释,就是企业能够利用管理制度及办法解决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多少问题,或者说,企业通过制度及办法解各种实际问题所占比重。假如一个某企业一年中需要规范的秩序及要解决的问题为X个,通过管理制度及办法可以解决其中Y个问题,那么Y/X×100%就是该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解决问题所占的比重。
三、量化分析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的执行力
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的执行力是指企业推行制度及办法的意愿、能力和程度,是将企业的制度及办法转化成效益的能力。日本著名的“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一个企业的成功,20%在策略,80%在执行。企业所有的管理制度及办法都要通过人的行为活动来体现和完成,而每个人性格特质不同,能力不同、对制度及办法的理解、认可程度是不一样的,由于汇编的制度及办法来源于不同的专业、部门,其拟定环节具有分散性,汇编环节才具有集中性,企业中员工,甚至包括一些中、高层管理者,对不同专业、部门拟定的制度及办法的执行力必然会有所差异,所以分析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的执行力时,除了制度及办法本身的有效性外,重点分析这些管理制度及办法的行为载体,也就是企业员工。
1.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执行力的计算方法(1)影响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执力强弱的主要有两大因素,一个是企业制度及办法本身的有效性,另外是管理制度及办法的行为载体,也就是制度及办法使用人,企业员工(包括高、中层管理人员)。分析企业员工时,主要分析其综合能力及对制度及办法的执行程度。例如,某企业的管理制度及办法的有效性为82%,企业员工综合能力非常强,则系数M取值3,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的执行程度一般,则系数S取值2,那么该企业的管理制度及办法执行力为:F=(3×30%+2×70%)×82%=1.886通过查“F值与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执行力的情况对应标准表”,该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的执行力一般。
2.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执行力各系数的取值方法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执行力的系数包括企业员工的综合能力“M”和企业员工对制度及办法的执行程度“S”。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员工的界定范围为企业的全部人员。(1)每个企业都会进行人力资源情况分析,其中企业员工的综合能力分析是人力资源分析的一部分。人力资源的综合能力指标包括人力资源效率、人力资源的学历结构、员工的综合素质测评(知识、能力、品格)等等,企业人力资源分析的结果可以直接做为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执行力中系数“M”的取值依据,并在“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执行力计算的系数取值范围表”中取值。(2)企业员工对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执行程度“S”的分析方法①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的使用率是企业员工对管理制度及办法执行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可以体现企业自上而下对管理制度及办法的推行力度。②企业员工对使用着的管理制度及办法违制概率。违制概率是指企业员工有意违反或主观变更使用着的制度及办法的原意愿,造成该制度及办法的效用降低或无效的概率。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管理者违制情况主要表现在管理者的决策中与制度及办法相抵触部分、管理者违反标准业务操作流程情况等。其中,企业管理者(中、高层管理者)的违制结果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要大于一般员工。例如某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的使用率为84%,管理者违制概率为0.15,企业一般员工违制概率是0.3,则该企业员工对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执行程度“S”为:S=(1-(0.15×0.6+0.3×0.4))×84%=66%通过查“企业员工对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执行程度系数据取值对应标准表”,该企业员工对企业管理制度及办法执行程度系数据取值为1.5。
(1)聘任制的准入和时效。高校聘任制对不同的学术职业梯次没有采取相应的评价标准和任职方式。职业的准入规定和时效性没有和高校教师的考核挂钩,学校和教师的责权不明晰,不利于学术发展。
(2)聘任制对学术发展的干扰。聘任制的实施程序还有待走向公正透明,高校对教师队伍的甄选机制还有待公平。行政部门掌控了高校教师的实际利益,比如教师岗位的定置、评职称、晋升职务等。这使得高校教师的学术权力受到了削弱,学术自治和自由难以开展,不利于学术公平。而教师的解聘和聘用后的保障机制,都受到行政上的制约,对学术自治和自由产生了掣肘的作用。所以,建立多元化的高校教师聘任制,促进高校教师学术的异质性、多元化特色发展势在必行。
2.奖励制度和促进学术创新的关系
(1)奖励制度对高校教学、科研的导向。目前我国高校奖励机制主流还是以市场化作为导向,教师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减弱,热衷于迅速获得物质上的利益。因此,高校奖励制度要建立在工作性质和学术职业上,坚持内在激励和外在的物化奖励相结合,最大限度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术创新。
(2)奖励制度对促进学术创新的利弊。有利的方面是:拉大了教师的收入差距,打破了平均主义,有实绩的重点岗位受到了追捧。弊端是长期的学术后备力量的培养被忽视,边缘学科的学术职业发展受到制约,价值的货币的走向决定了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定位。高校作为学术性团体,应以学术为特征。建立适合高校教师学术发展的氛围,使得学术能自主发展,尊重学术职业群体的异质性、多元化,为高校教师学术创新提供有利的环境。
3.学术职业发展和高校教师发展制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