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画图自我总结

画图自我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2 09:25: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画图自我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画图自我总结

篇(1)

关键词: 机械制图教学 兴趣培养 情境创设 自主创新 合作探究

《机械制图》是跨机械大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的技术基础课程。它实质上是根据投影理论研究“体”向“面”和“面”向“体”转化的一门课程。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合理、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就需要教师在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结合制图课的特点,我的授课思路可以总结为十个字,就是:“把脉”、“激趣”、“自主”、“拓新”、“合作”。

一、“把脉”——仔细摸清所教学生的“底子”,划分不同类型,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教育方法。

《机械制图》是一门既重理论,又重实践,主要研究阅读、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基础课。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理论,掌握制图规范标准,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对空间想象的能力、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一句话,这门课程对学生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在职业高中,学生的优点是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所以让他们动起来,活跃起来,效果会好一些。

二、“激趣”——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动机是学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图,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只有把学生的情感、动机,巧妙地牵引出来,才能使课堂教学顺利展开,使他们主动地投身到学习活动中。这就是教育性发展理论强调的“自主性”的第一步。

如在讲制图的基本规定时,先给一个简单的平面图形让学生照着画,学生几乎都可以用绘图工具把图画出来,接着给学生讲机械制图中的规定和标准,如图线、尺寸标注等,让学生回顾自己在画图的过程中是否按标准做了,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制图的规范,学生很容易接受。从最简单的知识点人手,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一点进步就要及时表扬。即使是学生把题做错了,也要在肯定、鼓励的基础上指出不足,绝不可肆意批评和指责。

三、“自主”——开展自主学习,尊重学生主体学习的权利。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们不仅是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来感知周围世界的。”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实践,学生的主动实践更可贵。以学生为主体的画图的活动,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配合中,使学生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活动,培养主题画图的能力。这是教育性发展理论强调的“自主性”的第二步。

如在讲直线的投影时,我首先将铅垂线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融入到实际中,使学生理解得非常清楚,之后我总结出铅垂线的概念和投影特性。在讲到正垂线和侧垂线时,我把它们的概念和投影特性都教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概括。“想一想,谁想好可以告诉我”。对于这种形式,学生是很乐于参与的,人人都想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四、“拓新”——在培养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大力培养学生展开想象的创新思维。

在《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中,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具备了空间想象力,学习起来就会觉得轻松自如。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是学好制图课的首要任务和有效方法,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并不是独立的,而是要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

在讲组合体视图的时候,需要画图和读图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建立过程是这样的,由三视图找对应轴测图(或轴测图找对应三视图)—由简单轴测图画三视图—由三视图切制泥型想形体—由三视图画轴测图—补缺线、补缺视图—到绘制与识读复杂组合体三视图。从借助具体实物的观察帮助想象,到抛开实物抽象思维,从图与物、平面与立体反复的互逆转化完成空间想象力的飞跃。

五、“合作”——积极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发展性教育重视学生评价,但有别于其他理论的是:提倡“自我”评价,尊重学生自我发展过程中的成果,让学生开展评价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体现。以往的学习评价是老师的事,学生很少参与,缺乏评价的主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和同伴的表现有自觉、能动的反应,尽管程度不同、范围有限。这些反应往往稍纵即逝,如果学生参与评价活动,则这种反应能被加强和发展。通过这种交流讨论,学生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必将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篇(2)

关键词:初中教学;教学方式;探究性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190-01

伴随着新课改程度的日益深入,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转变以往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回归到教育的主体地位。并在课后能够对于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详细的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对策分析我将在下文展开具体的阐述。

一、巧设情境,提升兴趣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本节课的课堂引入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备课时 ,对课堂的引入必须精心的设计和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适当设置出一些巧妙有趣的教学情境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若能采用适当的教学情境对学生予以相应的引导,便能够更加有效的使学生从生活当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乐学”。

例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举例”的教学时,我是这样情景引入的:我们2016级三班(共50人)在十年后准备召开一次同学聚会(假设50人都到),见面时每两个同学都握手一次,那么总共握手多少次?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和学生的亲身经历有关,学生会有很浓厚的兴趣,被问题深深吸引,多数同学都可能投入到紧张计算中去,再加上每个学生都想做聪明的同学,就更容易进入情景了。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此题的总结方法。之后,教师出示另一例题:某中学开展春季教师篮球运动会,各教研组踊跃参加,每两个教研组都要进行一场比赛,总共进行了10场比赛,问共有几个教研组?这个问题和引入的问题类似,学生很容易解决。其实这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单循环问题,。为了学生掌握更好,我举了一个双循环的例子,学生也很快就能解决了。结果我发现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特好。这与课堂的引入有密切的关系吧。通过类似的情境设置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等均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自主探究,培养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往往是教师作为整堂课程的主体,教师仅需要一人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只用用心听讲即可,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应该适时的做出相应的改变。其中探究性的教学方式便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局面,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更多的是扮演者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给予学生相应合理的探究内容之后,教师要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猜想探究,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探索新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始终抓住知识要自主构建这一核心问题。 之后学生便可开始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探究,其主要步骤为:首先确定一个学习内容,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找到解决方案,继而实施方案,最终根据实际结果做出相应的总结,通过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并不断改进、解决问题。教师仅需要在适当的时刻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适当的指导即可。在此实施过程当中,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实际操作、独立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如

三、合理分组,鼓励交流

在探究性教学方式的实践过程当中,依据探究学习的内容不同可适当的采取个人探究或分组探究,大多情况下采用小组合作的探究方式。在初中数学中开展合作式学习方式其核心是关于小组互动的开展。针对此类特征,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采用组间相近,组内差异的分组方法,即为在所分的每一个小组之内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较大,而每一个小组间的学生学习能力则较为接近。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积极的融入到集体之中,营造出和谐、奋进的集体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在进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教学时,就必须讲解尺规作图的相关知识,这其中要用到直尺、圆规等学习用具,而运用圆规在画图就必然会牵涉到圆心、半径等相关概念,这些内容都是作图必要条件。因此在开展小组互动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但是概念接受能力较强,而另一些同学可能正好相反,通过小组间的互动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互补互助。

四、自我反思,深化认知

篇(3)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以致错误与漏洞百出

1.学生审题不清或不会审题

如在测电压、电流时,有的学生不知道所测物理量究竟是电压还是电流,实验操作结束了,不知所测是什么,记录就不会写,使实验无法完成;在测电功率实验时,有的学生下意识地就设计了测电阻的表格,发现问题时从头再来,耽误了考试的宝贵时间。

2.读数、记录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不会读数或不会估读,读数、记录混乱,记录不对等问题。如长度测量中,读数时要求估读,但有的学生不会估读,结果读数与记录均不得分,很是遗憾;有的学生读数准确,记录时没写单位或写错单位,这都是不得分的;有的学生在读电压表、电流表示数时,没看量程就读数,造成结果错误,有的学生分度值看错造成读数错误,有的同学把电流表、电压表示数读混了,有的同学不会对指针在两个刻度中间的读数方法等;有的同学在读物体质量时,忘记了加上游码所对应的质量导致读错,有的同学不会读游码所对应的质量,个别同学不会单位换算;有的学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不会找物距、像距,有的不会记录,把物距、像距、焦距混为一谈;有的学生在测量质量时,记录结果把质量写成重量等。

3.记录内容与操作内容不符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调不出清晰的实像,做记录时却把像距写得很准确,这个数据是事先记下的,根本不是自己实验的真实数据;还有的学生在记录时明明是放大的实像,却写成了缩小的实像;在测量体积时,体积单位明明是m3,学生却写成面积单位或长度单位等。

二、操作熟练程度不够,遇到实际问题不知所措

1.在测量物质密度时,有的学生因为紧张一时忘了测量顺序,竟先测了体积,测完发现不对,心里慌乱起来,不知怎么办好,实验无法进行下去,导致完不成实验;还有的同学在测体积,水洒出来一部分,立刻就慌了,不知该怎么办;个别学生在测物质质量时,不对天平调平衡,白白浪费了考试时间;有的学生在测质量时,加减砝码不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实验,取放砝码也做不到轻拿轻放,用镊子拨动游码动作不灵活,不规范,致使天平移位等。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有的学生在教师给出物距时就慌了,不知是该移动蜡烛,还是移动凸透镜,还是移光屏,尤其是在给出的物距在屏上找不到像时,更慌乱了,不知道通过凸透镜观察虚像,学生的熟练程度很差,导致考前会的也不会了;有的学生在调整凸透镜的中心、火焰的焰心、光屏的屏心在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线上时,没调准造成实验时不能在光屏上找到实像,从而不能完成实验。

3.电路连接更是处处有问题。有的学生开关闭合时就连接电路;有的学生在闭合开关前没把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端;有的学生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动作太快,示数偏转较快,不便于观察与读数;有的学生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不是推或拉,而是压着,造成示数不稳定,无法读数;有的学生不会使用鳄鱼夹,不知鳄鱼夹应夹在哪里,不仅不能方便实验,还减慢实验进度,造成实验困难;有的学生电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电表的量程选错了、电路连成短路、电表指针偏转不定等不会检查;有的学生在连接电路时导线线头太长,容易造成短路,使实验不能进行;有的学生在连接滑动变阻器时,试触前滑片移出有效范围,造成电路断路,学生移动滑片时,电流表、电压表、灯泡根本没有反应,学生不会从根本上找原因,怎么也检查不出来,造成后边的实验无法进行。

三、缺乏总结规律方法,形成性语言缺乏科学性

有的学生在操作结束时,不会对相应的知识进行总结,得出规律。要么语言不畅,要么缺乏科学性、严密性;有的学生在推理时,没有相应的推导过程,生硬地得出结论;学生在总结规律表达时有些混乱,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结论写作不得要领,一会儿用文字,一会儿用字母表示,缺乏规范性。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建议教师在日常教学或在中考实验考试培训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培训技巧:使用简单的操作方法,方法简单易行,易于记忆;善于总结规律,如该猜想的猜想,该画图的画图,该计算的计算,该写结论的写结论,该设计表格的设计表格等。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对比记忆、操作;个性问题特殊记忆、记录等。

篇(4)

一、让学生学会记忆

数学是系统性较强的学科,记忆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正如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说:“没有记忆,一切心理发展都是不可能的。”要提高记忆效率,就得养成分析思考的良好习惯,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记忆。

学生在阅读例题或习题时,不能满足于知识一般懂得或做得出来,而应对解题的目的能够理解得很透彻,对每一步解题的根据及思维路线,都能清清楚楚地系统地说出来。

例如有一道这样的数学题:有36个苹果如果把它们平均分,有几种分法?这道题看起来是一道除法算式题,实际上是考察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找出36的所有因数,那么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教师还应该经常采取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促进学生养成多思考、多分析的良好习惯。平时讲课时,多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增强思维的目的性,开拓思路,扩展视野,这些都是提高记忆的有效途径。

二、让学生学会规范做题

解题过程是对问题认识分析和综合判断的过程,题目是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载体。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知识结构和认识结构设计习题,让学生把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结合起来,用感性知识检验理性知识,习题的设计要体现以下几点:首先基础知识的设计不易过难,为重点知识的练习打下基础即可;其次,重点知识的题型设计要有针对性。要突出每节课的重点。练习题设计好后,要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清晰的解题思路,细致严密的科学态度,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规范解题的实践。

我在教学中重视解题过程的训练,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做法。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坚持严肃、严格、严密的“三严”训练。

例如,画图题该用直尺的必须用直尺,该用铅笔的必须用铅笔,该画虚线的必须画虚线;比如四年级数学画平行线和垂线时,有的学生用圆珠笔或钢笔随意往作业本上一画,画出的线弯弯曲曲,这在数学教学中是绝对不允许的,一是表明这个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不认真,二是这样时间长了,必定会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所以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严格要求他们,决不能有一丝马虎。虽然是数学课,在写字上也必须要求规范,特别是数学专用名词不能写错字,比如钝角有些学生会写成纯角或顿角,这时应该告诉他们:这不仅仅是一个错别字的问题,而是使数学意义完全改变了。即使选择题或判断题也必须符合要求,比如在做判断题时,有时题目只要求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对号,而没有要求在错误答案后面打错号,那么在做题时有的学生会在错题后面打了错号,这就是做题不规范的表现。

三、让学生学会归纳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在于组织。”即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概括,使之形成一个系统,这样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应用更灵活。学习过程也是知识的积累过程,把零散的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和联系的方法进行归纳处理,形成知识网络系统。

篇(5)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词记忆;指导方法

“听、看、读、想、说、写”六步法心理学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对象,外部感觉器官参加得越多就认识得越深刻。如果我们在讲课时只是让学生听,那就只利用了学生的听觉,听觉器官被单一用易疲劳,注意力也易分散,因而,感觉的效果也就差了。所以,要让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并用,促使多种感觉器官在同一时间内共同参加识记活动,进行多种“联系通道”的综合性的信息传输,从而收到强化信息的作用。在教英语单词的时候,可以根据单词的拼写特点读音规律,结合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心理特征,寻找记忆方法。

一、形象记忆法

小学英语单词形象记忆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字母和常用字母的组合形象化,例如,字母O形象化为“洞、圆、零”等,而常见字母组合OO可以形象化为“眼睛、看见”。学生记忆单词时,把每个字母想象成一个形象。这样,他们能又快又准确的记忆单词而且扎实牢固。例如:在记忆单词elephant时,告诉学生e代表大象的眼睛,l代表大象的长鼻子。Ph代表大象的腿,ant是蚂蚁的意思,蚂蚁被大象踩在脚下。学生们在听故事的同时,很快就能准确背诵这个单词了。

二、顺口溜法

顺口溜具有琅琅上口,易于记忆的特点。学生不仅在课堂上乐于学习,课下也喜欢重复,朗诵。所以这种方法很有利于单词的记忆。如:叮叮当,闹钟响,get up,get up快起床;背上书包go to school,see you,bye-bye说再见;赶快回家go home;想要睡觉go to bed;道声晚安good night。又如昆虫类顺口溜:春天到,阳光照,kite(蝴蝶)w,bird(鸟儿)叫,fish(鱼)在水里游,frog(青蛙)呱呱叫,I(我)like(喜欢)春天到。例如,在记忆Friday时,我们便这样的顺口溜“我们(we)的(d)nesday”。学生们能记得很深刻,而且很迅速。

三、改编歌曲法

比起枯燥的记忆单词学生们更喜欢形象生动的方式记忆单词。歌曲改编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利用学生喜欢的旋律,把单词的字母按节奏填进去,一边唱一遍记忆,会收到很不错的效果。

例如“bingo”的旋律就有很适合就以五个字母的单词,例如在记“happy”时,就可以把字母分开,h-a-p-p-y,h-a-p-p-y,and happy was his name。通过歌曲,正好可以把快乐的气氛烘托出来,学生也会觉得非常有趣。

四、绘图法

通过画图的形式,能轻而易举的使学生准确的掌握单词。因为这些图片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通过画图,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结合实际,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

五、语音法

此种方法是记忆单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学生能读出来,根据读音和发音规则,学生就能准确的写出单词,以下是我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

(一)以旧带新

对于刚学英语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认读单词对于他们来说极其困难。读完就忘是常有的事,以旧带新、音形义结合是最适合他们的记忆方法。如,在教bear之前,先复习pear,然后擦去P改写成b,这时,学生马上会产生音形的联想,然后我在黑板上再画上一个小熊,显示其含义。这样,一个词的音形义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迅速掌握了bear一词,产生了以旧带新的良好效果。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如:cat-cap,purse-nurse,tie-pie,hot-got,sun-fun, bike-like,bad-dad,walk-talk,all-tall-fall-wall-call-small等,训练一段时间后,他们对简单的单词能触类旁通,并能脱口而出。

(二)积沙成塔

想让小学生最终记住单词,必须先让他们掌握拼读单词的基本规律。在教新单词时,教师可以将语音教学有机地渗透在单词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单词的自我识记掌握一定的语音拼读技巧,这将大大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口语的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自信心。

六、利用实物记忆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感性思维丰富而理性思维还有待培养和提高,所以对于枯燥的理论,语法等不感兴趣,如教单词时用实物展示法来教学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教“bear,monkey,tiger,rabbit...”,等动物单词时,我让学生带来动物玩具,先出示图片,让学生逐一读出单词,然后再用“Show me your...”句型,让学生举起所说的动物图片,最后进行听音乐传动物游戏,音乐停时,动物在谁手中,谁就说出动物的名称。教水果类单词时,让学生带些水果,教文具类单词时利用学生身边的文具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对单词留下生动而形象的印象,下次见到这些单词时就会想到老师带来的实物,产生联想,很容易就记住了所学的单词。当然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所有的教学手段都应为教学目的服务。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图片、实物等的运用只是一种辅助语言学习的方式。如果教师片面的追求课堂的花哨与动画效果,图片、实物喧宾夺主,这样就不利于学生扎实学会教材内容,长期如此往往会导致学生听、说、认读没有统一。因此,在一个生词出现时,词汇本身的呈现应是必不可少的,图片、实物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感知这个词汇。

以上方法,建议七天内至少四次回顾,第一天首次记忆,第二天及时复习,第四天再次回顾,第七天再次复习。这样及时重复地复习,就可以战胜遗忘,牢固地掌握所学单词。

通过教学实践,现在绝大多数小学生已不再感觉英语单词的陌生和遥远,也不再害怕背单词了,而是对单词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我要在教学实践中继续努力探索,使小学英语教学更加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符合心理学、教育学的规律。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转变他们的思想,让他们重拾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所有小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章柏成.英语词汇自主学习及其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10).

篇(6)

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将为他们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抬起头来走大路呢?我尝试从以下几点做起:

1.以心理氛围为沃土,呵护每一个学生自信的幼苗

心理氛围的创设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起点,是激活或唤醒学生心理活动的"起搏器",诱发学生积极行动的外在因素,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育人氛围,能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增强其自信心,从而逐步让每位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全发展。

1.1 利用期望效应,培养学生自信心理。在日常教学和班集体管理中,我体会到要想发挥期望的积极效应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1、向其他任课老师收集学生的有关信息,经常让学生以随笔的形式来夸夸班级中的同伴,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充分相信学生的自我实现潜能,引导自己对每个学生持有正确的期望。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和发展计划,并鼓励每个学生对自己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他们激发自己的高层次的成就动机。3、在课堂讨论和提问时,特别关注成绩较差的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时,尽量给予充分的时间和提示,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4、对学生的评定要公正,不以一次的好坏表现而轻易下结论。尤其对表现不好的学生,更应当关注他们的进步和变化而非现在的表现。

1.2 多元评价,赏识每一个学生。198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首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生观与学习观。"绝对的差生"是不存在的,某一方面的差生可能恰恰是另一方面的优生,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某方面的特长生。记得有一次,科学老师赞赏地指着我们班那位男生说:"你们班那位男生太棒了,思维活跃,上课发言积极,动手能力强,知识面又广。"我惊异地看着这位老师,再一次地确认。没错,老师指的就是那个其他所有的任课老师的头痛学生。上课做小动作,作业不按时完成……他的不足似乎说都说不完。

1.3 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每个学生的环境和条件也存在很大的差别,除了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外,还对特殊学生辅之以个别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教育对象顾虑较少,可以基本无保留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倾吐心中的秘密,也有利于老师对之耐心、细致、深入地进行帮助。我主要通过"悄悄话"信箱、日记、作文来了解学生碰到的难题,开展个别辅导,进行个案分析。

2.以成功体验为雨露,滋润每一个学生自信的心田

2.1 创设成功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内在潜力。成功体验是促使学生增强信心的关键,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为这些学生创设更多的成功机会,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专长与潜能,教师要善于发现它,并且让学生的特长充分展示,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我班有一个学生主课成绩都差,但擅长美术,于是我就从发扬她画图特长入手,肯定、赞扬她的美术才能,让她担任班报的美编,鼓励她参加美术比赛……当她的设计的板报受到大家的好评,当她的美术作品频频获奖时,其自信心也渐渐修复了,开始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也能大声地说出"我能行"。

2.2 更新评语形式,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激励性的评语是教师走近学生的一条捷径,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暗示的契机。近几年来,我给学生写期末评语时,以"一个孩子一本书"为前提,把自己的热情和对学生的爱心融于评语之中,力求写"实"、写"活"、写"美"。

除了期末总结性评语外,我还尝试运用各种各样的评语形式如:别具一格的作业评语、画龙点睛的作文评语。句句评语似点点春雨,滋润着满园的花蕾。

3.化无尽师爱作春风,扬起每一个学生自信的风帆

学生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学校、班级环境以及老师的态度,往往左右着学生一生成长的方向。因此,作为老师应该给予每个学生包含真情的无私的爱,需要让学生知道你爱他、喜欢他。

3.1 你是班级里的一分子。对于学生来说,认为他是整个集体里的一员并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很重要,这将帮助学生在学校环境中确立自己的位置。学生们需要感觉到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老师的视线,即使他们不在校的时候同样能够牵动老师的心。我努力地用各种方式让我的孩子们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运动会场上,我给那落在后头却坚持跑完5000米的孩子温暖的拥抱;期中考期末考前的班会课上,我想出各种点子陪着他们游戏,让学生放松考前的紧张心理……

3.2 用博爱之心,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对落后的学生,我总是细致入微地去体察他们,当某个同学作业没有认真完成时,我亲手为擦去潦草的字迹,告诉他优秀作业的标准,使他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当课堂上有人违反纪律的时候,我利用表扬他人的手段,用眼神提醒他要遵守课堂纪律;下了课,我总爱在班级里呆上一会儿,特意和他们聊一聊,说句:你今天在课堂上发言了,真棒,要继续努力喔!

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就融洽了。我发现老师越是将情感充分地表露在语言、表情甚至举手投足等姿势上,就越能引起其情感上的共鸣。

3.3 严慈相济,鼓励优秀生更上一层楼。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不能过分溺爱优生,对优生的过错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这样就会使优生弱化自控能力,品德滑坡。所以,对优秀的学生,我经常给他们树立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他们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进。扬长避短,严慈相济,使优秀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坚定了对自己的信心,也使教师的教育日益显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每一个后进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让全体学生都一起高歌:"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这是新课程对我们的新要求。为了使每个学生从内心喊出"我能行",满怀信心的迎接明天,我愿我的爱,我的激励化作春风,扬起每一个学生自信的风帆,让他们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篇(7)

一、新课标下初中与高中数学脱节问题分析

1.初高中数学教学点的脱节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教学的内容是比较简单的,而高中数学不论是在容量还是在难度上都非常大,以此导致着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在很多教学点上存在着脱节的现象.例如,初中数学中,其对二次函数的要求是比较低的,此时学生只要对二次函数有个了解即可,但是二次函数却贯穿在整个高中数学中,二次函数的求值域、单调区间的判断、最大值与最小值等,都是高中数学必须要掌握的基本题型.同时,在初中数学所取消的立方差、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等方面的教学点中,高中数学都囊括其中,这样,初中学生在进入到高中阶段时,因为两个阶段教学点的差距,以此导致着教学的脱节.

2.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安排与要求的脱节

从初中数学的教材内容和要求出发,初中数学教材多为常量、数字方面的内容,题型不仅少而且简单,但是在高中数学中,其内容抽象,对变量和字母之间的研究非常深入,同时要求学生不仅要注重题目的计算过程,还要注重题目的分析过程.虽然,新课标下对近些年来初中与高中的数学教材内容都做了调整,难度系数也都有降低,但是,因为高考的限制,初中难度降低的系数是比较大的,而高中数学的难度却不敢降低.从初中与高中数学教材的的难度减低系数分析,两者之间的难度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还存在着加大的现象,以此导致着学生在两个阶段的学习中无法得到良好的衔接.

3.初高中数学内容量的脱节

初中阶段,由于初中数学的内容比较少,时间比较充足,题型也较为简单,在教学中可以对初中数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进行反复的强调,而教师因为课时的充足也能对各类习题的解法进行举例示范讲解,以此来增加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足够的时间下进行巩固.但是,在高中阶段,随着高中数学知识点和知识难度的增加,课时的容量和进度也随之增加、加快,对于高中数学中的很多重点与难点问题就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巩固,很多题型也无法得到全面而又详细的讲解,而学生也没有时间对各种题型进行巩固.此时,高一新生因为对高中学习的不适应,就导致了成绩下降的情况.

二、新课标下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策略分析

1.注重对初中数学的温习

在新课标的改革下,虽然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存在着脱节的现象,但是不可否认,高一新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以初中教材为基础的,此时,高中数学教师在高一阶段的数学教学中需要注意对初中数学教材的连接,复习过程中注重对新内容的巩固,进而提升与升华.以贯穿初中与高中数学始终的函数为例,数形结合中函数图象占据了很大的比例.那么,在这方面内容的复习上就可以从初中数学中所提到的函数解析式、画函数示意图、图象特征等方面着手,进而引导学生对画图象的基本方法、不同开口变化时系数取值范围等知识点的巩固,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初中数学中的函数知识进行了巩固,还让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方面知识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查缺补漏

受义务教育的影响和需要,初中数学教材中很多的内容都做了大量的削减,此时,为了让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更好地衔接,在高一阶段,数学教师首先需要对初中数学被削减的有用部分进行补充,并从学生在初中数学中的实际能力循序渐进到高中数学教学中.目前,针对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问题,很多高中数学教师都是从教材的处理进行的,将初中被削减的部分知识插入到高一数学教材中,但是因为相关的配套练习册、课外书还没有跟上,所实现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此时,可以先在教学课堂中将初中和高中数学中需要衔接的点进行讲解,这不仅能够弥补新旧教材交替中的脱节现象,还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3.改变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