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2 09:00: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神经内科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新实施的规范化培训制度使得规培医师在毕业后处于“准工作状态”,根据学历不同接受不同时间的培训。在此期间,他们由原来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培训结束后,面临着考核和再次分配的问题。这对于学制本身就比其他学科长的医学生来说,意味着时间和经济等付出更多。且改革措施首次实施,无先例可循,规培医师中普遍存在焦虑、迷茫、不满不安、无归属感等负面情绪[2]。他们进入的培训基地一般均是毕业后向往的工作单位,但规培结束后可能仅有1/3~1/2的人能留院工作。因此规培期间,一方面他们有努力表现自己的心理,希望给科室各级医生留一个好印象;另一方面,未来不确定感,行业认同缺乏感困扰着他们,因此在规培过程中难免出现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现象。作为带教教师,要准确把握这种心理。带教过程双方可以一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心态相处,多给规培医师表现展示的机会,多给其和业内同行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把他们看做科室的一分子,增强其归属和认同感;做到“手放心不放”,在相应原则约束下让其自由发挥。对规培医师的带教不同于实习生、研究生、进修生。实习生理论知识零散,临床能力匮乏,需要从各方面全面指导;研究生已经决定以后的专业方向,指导具有倾向性,并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进修生大多临床经验丰富,理论基础薄弱,需要通过授课、教学查房等形式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3]。规培医师一般均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少量博士生。他们大多理论基础扎实,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且规培期间不断强化培训和考核,促使其快速成长。带教目的主要是“授人以渔”,给其原则方向性上的引导和点拨。
2临床指导注意形式和内容
规范化培训以培养临床能力为主。规培医师按轮转计划在各科室开展临床工作。对于神经内科的规培医师来说,应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和低年资主治医师的要求。要求掌握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独立抢救急危重症,能解决部分疑难病例,并对实习生或进修生进行指导。带教时不仅要理论结合实践,更要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关注本学科热点前沿问题。在临床工作中鼓励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指导其解决问题。临床带教形式可以多样化,提高规培医师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如让规培医师就某个热点专题进行小讲课;对某个疑难病例进行独立分析和讲解;带教教师跟随其医疗查房,之后指出其不足;鼓励他们和研究生、进修生开展学术辩论等。对在本学科轮转的其他专业的规培医师,除加强学习神经内科常见病的识别和诊治外,更重要的是注意各学科间联系。譬如一个在本科轮转的心内科规培医师,讲授如何及时准确识别伴有房颤、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是否并发脑栓塞,心梗支架术后并发脑梗的治疗要点等。对于内分泌科的规培医师,则注重糖尿病和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的关联,这是规培医师以后的专科执业生涯中更为实用和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3注意培养规培医师可持续发展能力
1.1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在护理时,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制定相关护理规范,实施有计划的护理服务。
①基础性护理:针对患者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使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在日常生活中,询问患者是否需要帮助,使室内卫生保持干净,使病房内保持安静,并且增强患者的睡眠质量。
②加强心理护理:患者患病以后心理比较脆弱,入院治疗使患者心理方面承受很大压力,易使患者产生抑郁情绪。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且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对患者住院期间遇到的问题帮助解决,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并且对疾病知识有所认知,树立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③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措施:针对护理人员进行深层次培训,将护理人员分成小组,每组设立组长,对日常护理工作进行监督,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树立护理人员责任心,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
1.2观察指标:生存质量包括生理功能状态、心理状况、社会生活评分,满分设定100分,同时进行SAS和SDS评分测定。
1.3统计学处理: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在进行护理前后SAS评分分别(41.28±12.85)、(39.52±12.56),SDS评分分别(43.28±12.74)、(34.52±11.56)。试验组进行护理前后SAS评分分别(42.03±12.74)、(33.96±12.42),SDS评分分别(44.03±12.95)、(33.78±11.22)。两组患经过护理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包括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使患者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优质护理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提升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满意度得以提升,从而增加患者康复效率。随着社会进步和医疗设施的不断发展,优质化护理管理更加系统化,尽量满足患者要求,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心情愉快。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基本理论知识
全面掌握神经病学知识和理论,深入了解神经解剖学、临床神经生理学、临床神经病例学及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包括脑电图,在有条件的单位工作者,还包括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掌握颅内血流生理及病例生理学,神经影像学(包括头颅及脊柱X线平片、脑血管造影及CT)的基本理论,在有条件的医院工作者,还须掌握MRI有关技能;掌握神经系统症状学(包括头面痛、惊阙、瘫痪、颅内压增高、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复视、肢体痛、失语、昏迷)的理论、机电及鉴别诊断;掌握神经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精神病学、小儿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老年神经病学、心脏病学及呼吸内科学、内分泌学与神经病学有关的基本知识。
(二)相关理论知识
1、掌握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免疫学、神经流行病学、神经遗传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眼科、耳鼻喉科及骨科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的理论知识。
(三)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病房及门诊)部少于40周。
2、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对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癫痫、脱髓鞘疾病、变性病、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周围神经病、肌瘤、遗传代谢性神经系统疾病一级椎体外疾病)的诊断、治疗机预防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常见症状(包括:头面痛、眩晕、瘫痪、感觉障碍、惊阙、痴呆、晕阙、昏迷)有深入的认识并能作出正确地分型或病因诊断;对神经内科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承担院内会诊,能承担神经内科二线值班、门诊咨询等工作;有一定的病房、门诊医疗组织、管理的能力。
3、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熟练掌握神经系统各部位(包括:大脑半球、丘脑及小丘脑、脑干、脊髓、周围神经)综合症至少30个。对其它系统疾病的神经系统合并症(包括:肝性脑病、门脉性脑病、肾性脑病、透析性病、瘤性神经系合并症、心肺功能障碍的神经系统合并症)有深入的了解。担任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诊治本专科病人至少300例,主管或负责主治的病例确诊符合率、治愈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
(二)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住院医师或协助指导1名研究生的经历。
(三)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主任医师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基本理论知识
在副主任医师所具备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掌握神经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对本专业某一领域有所专长。
(二)相关理论知识
在达到所规定的神经内科专业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熟悉与其专业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三)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医疗
1、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2、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神经内科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正确、熟练地组织、指导、抢救、治疗专科危重病人,有解决疑难病及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能承担院内外疑难复杂病例会诊;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备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3、应承担的技术工作机工作量:
担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诊治神经内科病人至少150例,其中疑难危重病例不少于40%,医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二)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或协助培养研究生至少1名的经历。
门诊时间:每周星期一(全天)出诊。
脑卒中,又称“中风”,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在我国,每12秒钟就有1位中风新发患者,每21秒钟就有1人死于中风。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大约占所有脑卒中的70%。目前我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例150万,患病人数更是高达700万,幸存者中3/4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重度残疾者占40%以上,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更多的临床研究,更多的证据随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的公布,为临床实践中更好地进行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阿司匹林仍然是卒中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药物的金标准。研究者比较了选择性血栓素―前列腺素受体拮抗剂和阿司匹林对于卒中二级预防的疗效。9652例3个月前有缺血性卒中病史或者8天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的患者服用前列腺素受体拮抗剂,9558例服用阿司匹林。平均随访28个月后,前列腺素受体拮抗剂组有1091例(11%),而阿司匹林组有1062例(11%)出现主要终点事件(脑和心血管缺血事件),二者间无显著差异,发生主要出血的风险也没有任何差异。
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无益,可能有害。研究共纳入2029例发病30天内的缺血性卒中(85%)或出血性卒中(15%)患者,收缩压>140 mmHg,基线平均血压是171/90 mmHg。患者随机服用坎地沙坦或安慰剂治疗7天,坎地沙坦初始用量为4 mg,从第3~7天内逐步加量至16mg。治疗7天后,安慰剂组平均血压152/84 mmHg,坎地沙坦治疗组血压显著降至147/82 mmHg;6个月时,两组的复合血管终点(卒中、心肌梗死,或者血管性死亡)无明显差异。研究者们对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发现没有证据支持卒中急性期降压对功能结局有益。
X因子抑制剂不劣于华法令。X因子抑制剂对于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一直是近年来卒中领域研究的热点,继2009年RELY试验发现达比加群酯对比华法林的独特优势后,2011年又有两个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评估了新的X因子抑制剂对于非瓣膜病性房颤卒中预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中14264例卒中高风险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接受利伐沙班每天20mg或者调整剂量的华法林治疗。研究结果利伐沙班降低卒中或全身性栓塞风险的效果不劣于华法林,但相比华法林其颅内出血和致命出血的风险显著降低。
另一项研究纳入5599例不适合服用华法令治疗的卒中高风险的房颤患者,服用阿哌沙班5mg每天两次或者阿司匹林治疗,平均随访1.1年后该研究由于阿哌沙班的疗效显著而提前终止。阿哌沙班可使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风险下降55%,并且不增加主要出血或者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积极药物治疗优于颅内支架置入术。试验共纳入451例因颅内大动脉狭窄70%~99%导致新近卒中或TIA的患者,随机分为积极药物治疗组(227例)和相同药物治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组(224例),主要终点为入组或血运重建术后30天内卒中或死亡例数。30天内随访,支架组卒中或死亡发生率为14.7%,而积极药物治疗组仅为5.8%;30天后随访,每组有13例患者在同一区域发生非致命性卒中;1年后随访,支架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积极药物治疗组。
神经内科现有病床55张,其中监护床6张,设有肢体功能康复室。主管技师1名。每年收治病人1300人次左右,每年门诊病人约11000人次。医师13名(含汾阳学院教师2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医疗工作人员全部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7名。护理人员中主管护师9名,护理师5名,护士13名,护理人员基本达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
学科分组:脑血管疾病组;头痛、癫痫、颅内感染疾病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神经心理组;周围神经、肌肉病变、变性疾病组;神经科重症疾病组。
[主题词]针灸师;教育,针灸;针灸学/发展趋势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2-0079-04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C
住院医生培养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医学生毕业后高等教育制度。纵观国际许多先进国家为应对新世纪疾病谱改变的挑战,均让医学生在毕业后接受“住院医生”教育,针对时代要求逐步制定并建立了以培养核心能力为导向的住院医生培训体系,使毕业生获得独立行医的能力。现就针灸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的培养方法进行探讨。
1 研究背景
1.1 立法的要求
新世纪,随着公众对生活质量、健康需求及医疗服务质量标准不断地提高,呼唤着各种新兴、特殊专科服务出现,而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的涌现和医学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这些专科的产生成为可能,如全科、美容、疼痛、介入、输血检验医师等应市场需要先后出现。鉴于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国际化、法制化和成本一效果最优化的要求,卫生部于1993年颁发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1999年实施了《执业医师法》,明确提出建立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也就是医师准入制度,对医师资格的取得、注册、权利、义务、培训、考核及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了规定;2001年6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该规章将医生执业范围划分为4大类28个专业,并规定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从事执业注册范围以外其他专业的执业活动。尽管这部规章范围划分依然笼统,但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医师的执业是有范围的,非因特殊情况医师应当在注册执业范围内开展医疗活动,否则就构成违章行为。所以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守有关规定,不能轻易超范围执业,否则就构成违规。近期的研究提示,我国专科医师的设立较为混乱,而目前在所有规定中尚无针灸专科医师的培养,所以也就无其执业范围具体要求,这要求针灸医学的所有工作人员尽快借他山之石,逐步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切合针灸医学特点的针灸专科医师教育体系、模式和标准,进而制定针灸专科医师的执业范围。
1.2 对针灸医学的概念界定不清,观念淡薄
古老的针灸医学在我国存在并研究和应用于临床防治疾病已有了数千年历史,尤其是20世纪后5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几乎所有各级医院都有针灸科或专职针灸医师。但由于针灸医务工作者自身对针灸、针灸医学的概念、治疗所覆盖的疾病种类及治疗目标等了解不够,导致众多患者不能得到有效的、经济的、最佳的针灸治疗,造成病源的极大流失,进而针灸治疗适应证范围缩小;其次,临床医学面临的任务也出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已经从单纯治疗到预防、治疗、康复、保健。这对长期以来以治疗并改善功能障碍为主要实践内容的针灸医学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因为它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现代临床疾病的治疗和为现代人提供健康服务中,特别是在其他医学难以替代的领域里,什么是针灸医学?针灸医学到底占有几分天下?针灸医学能否成为主流医学?最后,由于概念的不清,不能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最佳的针灸证据,使决策者觉得在整个医疗活动中针灸医疗是缺乏特色、低效益行为,无需存在。所以,今日的国内针灸处于一个低潮。
相信只有培养更多更为专业的、专科针灸医学人才进行研究,上述问题才能得以回答,从而改变目前针灸医学难堪的局面。
1.3针灸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随着20世纪我国针刺麻醉研究取得的巨大突破,不仅大大推动了我国针灸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的发展,也掀起了世界范围的针灸热。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我国建立的3个针灸合作中心以及世界针联(WFAS)的成立,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使针灸医学进一步传播到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国际交流,保持了针灸热的持久不衰。但目前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针灸师只相当于“技师”或“医士”,而不能与西医获得同等地位,因而针灸师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受教育水平,以期从根本上提高自身地位,努力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使针灸理论与临床治疗更能为多数的西方人所接受。所以针灸专科医生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医学生毕业后高等教育制度。许多医院和管理化保健组织均要求它的工作人员中持有专科医师证书的医师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专科医师资格证明的目的是为了向公众保证,由专科委员会认定的专科医师必定成功完成了一个经认可的培训项目,并通过考试和评估,具备了向该专科病人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近几十年的国外事实证明,向专科委员会申请资格证明这一趋势愈演愈烈。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医学毕业生都愿意参加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以取得专科医师资格证书。
目前由卫生部、教育部联合资助的“我国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研究已经全面启动,旨在全面提高我国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利益,并推动我国专科医师培养体系和考核标准与国际接轨。为此,笔者参考国际惯例和标准,应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收集近两年半来针灸临床研究文献信息,通过调查针灸临床研究现状,旨在为与国际接轨,并符合我国针灸专科医师的培养制度建立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
2 研究方法与结果
应用广义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检索文献,全面收集近两年来针灸临床研究相关证据,经过评价、综合分析后合成证据,提出建议。
2.1 检索策略
全面检索从2003年1月-2005年6月在《中国针灸》杂志、《上海针灸杂志》与《针灸临床杂志》3种专业针灸杂志上发表的关于针灸研究的各种论文。
纳入标准:所有针灸临床人类疾病研究,包括随机对照研究、系列病例研究及个案针灸研究报道。
排除标准:所有针灸动物实验研究、综述、论坛、名师经验、专家意见等。
2.2 资料分析与合成
纳入文献按系统疾病种类、主要研究疾病种类、各疾病研究总病例数、各疾病分组研究数及病例数等分类后,提取信息,综合分析。
2.3 结果
本次研究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研究论文1637篇,研究疾病种类(含中医症状诊断及综合征诊断)共计327种。其中涉及外科病种68种,文章412篇;神经内科病种62种,文章442篇;内科病种44种,文章213篇;五官科病种24种,文章96篇;中医症状类46种,文章226篇;其他(含皮肤科、妇产科、儿科、戒烟戒毒及放化疗后遗症、针麻及针灸手术后遗症、传染病、各种综合症)83种,文章248篇。
3 讨论
目前我国中医针灸医学系统设科分类较为混乱,这主要是由于首先国家指导临床科室设置是因需设科,往往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特定的解决方案,缺少全局统筹、规范性、指导性的专科设置系统;其次现今国内缺少高标准的中医针灸专科医师培训体系,颁布的《执业医师执业范围暂行规定》中中医学专业分类过于简单,只分为中医、中西医、民族医3类等多种因素造成。
专科医师是直接接触专科、亚专科、专病患者,能为其提供所从事专科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服务,有处方权并有独立承担医疗责任资质的专业人才,随其培养层次不同(专科亚专科专病专科)待遇有别。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医学生毕业后高等教育制度。为建立适应我国基本医疗情况的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培养制度,2003年卫生部正式批准立项《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共设7个研究课题),由卫生部科教司牵头,中国医师协会等6家单位共同承担,目前已先后完成了并初步制定了内外科、精神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妇产儿科、康复科、麻醉科等十余个专科的医师培养计划,明确了专科医师需要经过严格、长期的培养、考核和认证,方可具备独立处理专科病人,并承担医疗责任的资质。
本次研究,笔者曾先后查阅了国内主要医学文献数据库及相关卫生部门网站,了解关于针灸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养情况,或相关指导性政策,但目前结论是尚无涉及针灸医学的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养计划或政策,甚至连针灸医师执业范围也未明确提出而划归中医专业,从而造成了针灸诊疗缺乏特色、针灸医师缺乏职业荣誉感的现象,影响了针灸医疗服务质量及针灸医学学科的发展。所以尽快建立针灸专科医师培养制度,发展针灸医学临床,使之尽快融入主流医学的行列,从而为实现21世纪人人均能得到基本卫生保健需要作出自身的贡献。
本次研究提示针灸近两年半被广泛运用服务于临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专科,治疗疾病达327种之多,这既说明针灸具有广泛的适应证,又提示作为一种治疗技术,针灸可能被运用服务的各专科在其自己专科医师培养计划中增加对针灸技能的培训,以提高疾病治疗效率。这种情况已经出现,如大量国外专科医师短期赴中国培训,国内康复等专科目前多有针灸治疗计划。为改变目前针灸仅仅被看作一种简单技术的不利局面,这就需要针灸专科医师的培养具有明确的自身理论指导及理论指导的技术手段发展。既往按图识穴扎针,动则解释“风寒阻络,经络不通则痛”的简单毫针技术的准入标准已不适应今天的针灸医学专科发展的要求了。
那么作为以技术为导向分类的针灸医学临床专科医师能治疗疾病涉及如此之广,我们是否应该是全科医师呢?全科医师产生于18世纪中后期的美洲,正式命名于19世纪初的英国,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的北美。在医院内,主要在普内病房工作,为病人提供其他专科医生无法提供的整体,以弥补专科化服务的不足。在社区中他们对社区医疗、健康保健、医疗保险等意义重大。我国全科医师概念具体提出时间不详,但卫生部1994年的《医疗机构诊疗目录》中已设全科医疗科,并定义为:凡由医务人员向病人提供综合诊疗服务和家庭医疗服务的均属此科,如基层诊所、卫生所等。并在2001年“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有学者提出根据我国情况,全科医师可用普通内科(大内科)的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应包括社区保健、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健康咨询、医疗保险及常见多发病等各方面。尽管研究提示针灸治疗疾病多达327种,但如果除去个案报道及报道次数较少(2次)的研究,结合近两年疾病研究发表篇数、研究疾病样本数、分组研究篇数及分组研究样本数、大学及省级研究单位对疾病研究的兴趣发现,事实上针灸常见病、多发病仍主要集中在神经内科(面瘫、中风急性期及多种后遗症治疗、失眠症、抑郁症等)、骨筋伤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肌肉劳损等所致疼痛)及糖尿病并发症、消化系统呃逆呕吐等症状的解决上。由此可见,从事具有自身理论指导临床,并运用自身治疗特色――外治方法的针灸术的针灸医师尚与全科医师具有一定的不同。
根据目前针灸科常见治疗疾病的种类,有针灸学者认为我们的专科医师培养应是神经内科医师或康复医学医师方向。根据目前卫生部已制定并公布的这两个专科医师培养计划,明确规定了其执业范围,为其执业合法性提供了法律保证。如神经内科住院医师与专科医师培养明确规定:“神经内科是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为主要内容的一门临床二级学科。其业务范围囊括神经系统和骨骼肌两大系统……神经内科专科医师掌握腰穿适应证、禁忌证及正确操作步骤;脑炎和癫痫常见脑电图的表现;多普勒脑血流图报告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炎性神经系统疾病及变性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表现等。”而康复医学住院医师与专科医师培养则明确规定:“康复医学是使用各种康复治疗手段,促使各种病因导致身心功能障碍患者和残疾者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生活上的功能得到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专科。通过阶段培养,使受训者掌握学科常见的伤病和(或)残疾者的功能评定、康复治疗方法;掌握相关学科的临床诊疗基础知识,能够独立从事本专科临床康复的诊治工作。”从两个规定的内容看,针灸临床医学与之尚有明显差别,针灸临床医学事实上治疗除涉及疾病的预防、保健、康复外,尚涉及疾病的急性期、临床期,而目前康复医学治疗不涉及后者;而神经内科研究的方向又缩小了针灸临床医学研究涉及的范围,如内科的其他疾病、伤科、皮肤科、妇儿科、五官科等。所以如不尽快制定针灸医学的住院医师与专科医师培养计划,明确自身执业特点、执业范围,未来的针灸临床治疗医学发展将可能受制于这两个专科医学。
4 建议
综上所述,首先,以技术为导向的针灸专科、针灸技术及其成熟应用尽管是为各专科服务的,但由于其具有的独特理论与临床诊疗思维和治疗技术手段,并有继续分化向专病治疗发展的趋势,所以应该成为独立的二级或三级专科,尽快建立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养计划,使针灸执业医师早日具有职业荣誉感。
其次,综合考虑针灸目前实际需求及相关学科、专科的发展现状,参考国际及国内针灸临床研究证据,综合针灸专家研讨总结意见及根据目前正在进行的住院医师培养经验摸索,笔者认为目前的针灸住院医师与专科医师培养重点在培养受训者的临床医疗水平,尤其是内科与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应在遵循《医师法》中规定的医师培养要求下,进行更有规则的临床培养周期。根据其进入培养周期前的实际临床医疗水平(进行专科考试认证),建议采用3~5年培养,即有2~3年的基础临床医学培养,在此阶段要求受训者除培养医师的基本素质、提高从医兴趣、热爱自己的医学工作外,需要到相关临床科室进行轮转学习,学习不同系统疾病的特殊诊疗思维,为未来进行专科专病治疗奠定一定基础。建议此阶段安排的转科学习应主要集中在内科系统中的内分泌科、心脏内科、临床免疫科、消化科及老年科(国家新型发展的重点学科,针灸应予以重点关注)、会员服务科(普内社区服务)等、神经内科(含神经内科脑电图、肌电图检查学习)、影像医学科、麻醉疼痛科等;完成并顺利通过此阶段学习认证后进入专科的1~2年的学习培养,此阶段重点在针灸治疗手段的研究及专病诊疗思维的培养,并根据其临床研究的兴趣必要时再到相关学科进行专病学习,如妇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等针灸擅长疾病的研究。由于目前骨科主要以各种骨病手术治疗为主,故而针灸伤科疾病可安排在此阶段进行培训。如在培训阶段受训者认为自身更适应科学研究工作,可继续通过前期工作基础进行博士研究,进而脱离临床工作进人专业医学科学研究。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
2006年,青岛一位年近60岁的患者找到崔丽英,他在别处被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后,被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折磨着。崔丽英为他进行了基础查体和肌电图检查,检查结果与他之前获得的核磁检查报告得出的结论不同。“你把片子用特快专递寄过来吧,我们必须看到原片。” 这句话让患者节省了几百元钱,最终的诊断报告是肌萎缩被排除,这让患者和崔丽英同时感到了由衷的振奋。“通过认真检查,确诊他们没有患病的时候,我最开心。”崔丽英说。
2007年10月10日,坐在记者对面的崔丽英坦然、淡定,让人很容易想起室外平静且暖暖的秋阳,毫无张扬和修饰之意。
她不停地说,自己太平凡了,协和医院像她这样的医生太多了,甚至,面对记者,自己都不知道从何谈起。她微微一笑,眼睛里充满了坦诚。
崔丽英轻轻地说,她们这一代人在择业的时候,是党让干啥就干啥。高中毕业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如何评价这段历史暂且不论,两年多的“知青生活”使她看到了、学到了在目前为止任何一个大学都难以学到的东西。1977年后,她考上了中国医科大学。1981年夏天,崔丽英到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临床实习,这个实习单位成了她此后的学校、工作单位和家。带教老师李舜伟教授的幽默和“游说”,让她对神经内科萌生了浓厚的兴趣。“答对了,100分!”李老师即时的表扬和兴奋情绪感染了她。对于复杂的神经内科,她干着干着就觉得自己喜欢上了。在那个个人理想被压抑、完全服从分配的时代,乖巧听话的她享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相一致的喜悦。“做医生挺好的,我把行医看成是一件善事。”
在协和医院,崔丽英一干就是20多年。
目前,她承担着多种杂志的审稿定稿工作,同时又是科室主任、导师和医生。面对诸多的头衔,崔丽英说,医生才是我的本色。
1992年~1995年,崔丽英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医学中心神经科和美国 DUKE 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科肌电图室做博士后研究和访问学者,之后也常常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这些岁月里,崔丽英把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当作最愉快的事情。
今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改选,崔丽英当选为主任委员。她说,我热爱自己的事业,同时也深深感觉到了肩头的责任和压力。“老一代的主委们德高望重,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提携和培养了我,同时更是协和医院对我多年培养的结果。”
做一个好医生
25年前的一天,当崔丽英还在实习时,有一次查房,一位患者要方便,实习医生们都没反应过来,一位老专家却已经把便盆递给了患者。这一幕深深地影响了年轻的崔丽英。她说,老一代专家对患者、对工作的热情和专注,深深地影响着周围的人。
她还说,神经内科要开展肌电图业务,需要取正常人的数值和患者加以对照,一片肌肉上要扎20多次,才给两元钱的酬金,而我的老师每次都带头做。因为需要不同年龄的正常值,找不到小孩,老师就用自己的孩子来做。老师们都能做到这点,当学生的还能说什么?只要能做到的,协和医生都会尽全力去做。
崔丽英说:“刚迈入协和医院的时候,老师经常告诫我们,患者是我们最好的老师,20多年的临床工作我体会了这句话的意义。医术的提高需要临床经验的积累,但是必须把经验上升为正确的临床思维,才能解决临床中遇到和没有遇到的疑难问题。医生要在患者的床旁,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并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现代化检查设备的应用无疑给临床疑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但是神经科医生仍离不开手中的叩诊锤、音叉和大头针。在门诊经常看到一些患者手提各种影像检查结果,而病例记录却没有几个字。不耐心听患者的诉说,不详细查体,这是导致漏诊的重要原因。在询问病史中,除了详细还要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提出问题,对没有医学背景、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不能单纯使用医学术语,要将医学术语翻译成大众的语言。曾经有一位患者外院诊断为‘视物模糊原因待诊’,就诊多家医院,后来我问患者‘是看东西双影还是不全或少一块’?他说是少一块,经粗测视野检查得到证实,后来头颅MRI检查证实为垂体占位性病变。”
做医生看病没有捷径或诀窍,就是耐心听患者的主诉,他们有时就是在重复书本上我们曾经在学校里背的非常熟的特点,临床经验的积累来自患者,来自你的认真聆听和详细的检查,借助已有的各方面知识,上升到正确的临床思维,你就是一个好医生。
除了临床常规工作外,2005年,协和医院神经内科还成立了病友会,定期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参加会议,让病友相互交流对于疾病的感受,尝试振奋低落的情绪。家属们认真地交流护理患者过程中的经验、技巧,然后互相鼓励、彼此温暖,携手面对疾病和磨难。
“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开朗、温和,富有正义感。”崔丽英这样描述自己的个性。“从医生这个角度看,是一个好医生。”她补充说。
践行“协和精神”
协和,这一中国医院的金字招牌,如何永不褪色?
北京协和医院原院长刘谦说,协和的发展和进步最重要的是坚守老一辈协和人留下的“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和协和传统,这是协和品牌的基本内涵,也是最宝贵的财富。那么,崔丽英是如何践行协和精神的呢?
“崔教授总是十分认真地帮助我们修改论文,一个字一个字地改。”她的学生这样评价她。作为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承上启下的一代,崔丽英希望能用科室的优良传统影响学生,绝对不能一面跟学生讲大道理,一面却做着不该做的事情,“那样影响很不好,会让孩子们混淆是非。”
协和医院的教学不是说教式,而是更注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协和精神”的教育和协和文化的影响。
“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那一代有很大不同,但是我坚信一代比一代强,所以要看到他们的长处。看人多看人家长处,自己就开心;光盯着别人的不足之处,那是自我折磨。我也要不断学习和充电,不能枉有导师这一称号。”
“我们科的两位副主任是我的得力助手和高参,我们的团队精神有目共睹。领导班子内部的和谐使领导的力量放大化。我们很注重班子和团队成员之间的和谐,医护、医技、老中青等各种关系的和谐。在和谐的基础上工作,不累。重视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是我们的方向。”
有一次,崔丽英邀请一位日本专家,参加了协和医院有80多年传统的内科大查房。在大查房中,所有专科医生全部到场,还邀请放射科、病理科、检验科和外科等医师参加。针对两位疑难重症病例,先由住院医师介绍病史、展示片子,主治医师报告病例,再由专家分析病情。其间,不仅专家们有发言权,年轻医生同样可以提出异议,与老师们展开观点交锋。讨论中,年轻医生增长了见识,知名专家也获得了借鉴的机会。大查房结束后,那位日本专家感慨地说,现在即使在国外也少见这样的学术氛围了。
崔丽英说,年轻医生对患者病情了解多少、想了多少、做了多少,在那么多专家教授面前一目了然。正是这种“三基三严”的求真传统督促着大家不断学习,这是协和学术风气良性循环的开端。
崔丽英说,在“协和精神”的激励下,自己已经培养了11名博士和3名硕士,并指导在读博士8人。
今年,崔丽英作为牵头人申请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十一五课题):颈内外动脉狭窄干预及脑卒中二级预防规范化研究。脑卒中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疾病。该课题由来自全国的不同级别三级甲等、二级医院及县级医院共50余家共同参与。
获释寒假社会实践火热报名中时,很兴奋,放假前一个月就开始谋划见习实践活动。鉴于罗定同乡学护理的人数比较多,据了解已经见习过的人数屈指可数,有意向见习的同学甚多,本人就勇敢地站出来组建一个团队去见习。忙前忙后,找老师,找经验丰富的学长指导,一切都看起来那么的顺利,在放假前还真的组成了一个七人团队,队员跨两个年级本、专两个学历层次。最后很可惜,在见习后期才发现队长我本人失误,没有成功申报团队社会实践,学校也就不认可这个民间团队,结果只能队员各自写自己的社会实践论文。然后本文就是本人见习报告。
二、见习的目的与意义
学习是一个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学习课本知识,然后运用课本知识用于实践。护理专业的特点就是实践性非常强,所有的护理技能都必须活学活用,这样才能越显护理专业的魅力。在护理这个专业学校学习了近二年,还未能弄个清楚护理究竟要干什么?在哪些环境干?应该怎么去干?虽然在平时会有实验课,但全是在学校内;虽然后期学校也会有安排为期一年的实习,但在此前,还真限于学习课本知识。如何走进医院,走出学校,走出课本?见习成为那一群跃跃欲试护理专业学生的一次小练兵、一次小实践。很自然地把学校教学引到临床。
三、见习的经过
第一天 整体感受医院环境
xx年2月10日上午8点整,罗定市中医院八楼护理部门前站着6个着装整齐的见习护生(原计划团队见习后因故变个人),见习社会实践正式开始。在护理部主任蔡老师带领下,我们去了不同的科室。龙葵娣、覃丽妮去了七楼内二神经内科,梁金冠、招冰梅去了四楼内三普通内科儿科,胡伟聪(本人)、彭韦玲去了四楼内一心血管内科。
蔡主任把我们介绍到护士工作站,心血管内科护长玲老师简单介绍了一下科室,然后就去忙了。带教老师飞霞姐,很快就带我们见习了各种抽药、稀释、查房、各种治疗、发药、各种交谈、人文关怀。
第二天 胸腔闭式引流
38床自发性气胸入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该手术为小手术,在病房内进行,作业见习生我见习了过全过程。头高脚低位,胸部局部麻醉,用药为普鲁卡因,麻醉师又是手术主刀者周主任,麻醉前皮试为护士操作。护士要做的工作,就真的如书上写的一样,每天更换引流瓶内生理盐水,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伤口有无渗出液,渗出液的量、颜色、气味,保证引流瓶在伤口水平60cm以下,引流管在生理盐水下2-4cm,查房时嘱病人深呼吸,观察引流管内液面是否波动。很多专业知识要求撑握,很多内科护士不了解引流瓶,叶玲护长就组织了一次学习小会议,介绍引流瓶相关知识。
第三天 实习生在科考试
恰逢实习生在科考试,实习生们表现紧张,考完就很比较自然,然后科室轮转了。
第四天 见习病危患者紧急抢救
28床病危。作为见习生目睹了抢救全过程,最后医务人员把病人救回来。该病人是医院的老病号,3日前心律不齐好转出院,今天早病重再次入院。下午2pm,查房病人病情稳定,主诉腹涨痛,与注射速尿后未能及时排尿有关。10分钟后,病情加重,病人主诉心慌,气闷,目眩,眼黒,心电临护提示室早、窦性心律过速,病人家属情绪低落。值班医生报告主任,主任联系其他科主任会诊,经抢救病人病情稳定。
此次抢救收获,临床护士病情报告制度必须执行,护士遇到突发事件,评估自己能否处理,不能则快速报告上级领导。
第五天 护患关系
尝试运用护士人文怀技巧。内一科住院部有40个病床,5个临时备用床位,住院患者30左右。有足够的病人用于实践沟通。利用前几天认识的病人,尝试刻意用一些技巧,见习生可以做的只有部病史,问一般资料,做一些健康宣教。
发现:微笑、礼貌、文雅果然会在护患关系中起重大作用,撑握药理知识,为病人解说药理作用,也很令病人信任。
第六天 护士人际
复杂的护士人际关系:护士与护士,护士与护长,护士与医生,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处理不好则会身心俱疲。恰好见习团队中有一个同学做得欠佳,这里就分享一下经验。梁金冠同学被2个护长投诉,护理部主任批评,分析其原因大因其不守纪律。她本来分配到内三科见习,却不好好在内三,却先跑去内一,后跑去内二,去了不是好好跟带教老师学习,又去护士办分室玩手机。结果怒了二个护士长,主任批评了队长,和她本人。
四、 心得与体会
各方面初步了解护士,了解医院工作环境。见习巩固了各种护理技能,稍稍尝试运用了护理各种技巧,确切把课本知识引到实践。
五、谢辞
衷心感谢罗定市中医院的支持,衷心感谢罗定市中医院护理部安排教学,感谢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内科各位老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