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9 10:39: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信息系统设计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Struts2框架实现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式[10],MVC模式能够提高程序组件的重用性和清晰程序结构。Spring框架通过IoC(控制反转)和AOP(面向方面编程)两种技术,来实现对程序中的对象关系、事务、权限和日志的统一管理。Hibernate框架完成系统数据持久化的工作,通过Hibernate可以提高民政服务信息系统对底层数据库兼容性,能在不修改后台代码的情况下实现数据库系统的更换。
2系统设计
2.1系统总体设计民政服务信息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分别是民政内部办公系统、社会服务平台和社会家园网。三个子系统协作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实线表示业务申报,虚线表示审核结果回复,数字表示民政业务类型(1表示社区申报的业务,2表示社区家园网直接申报的业务,3表示通过社区家园网向社区申报并且最终由社区提交到民政局的业务)。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是由社区的办公人员使用,主要完成社区基本情况登记与查询,民政业务上传与下达。民政内部办公系统是提供给民政局办公人员使用的,民政局办公人员通过该系统能够审批社区上报的申请和管理的民政业务信息。社区家园网是一个论坛,为群众提供一个咨询、办事和交流的平台,不需要进行证件真实性审核的业务都通过社区家园网申报。
2.2架构设计民政服务信息系统采用ExtJS和JSP实现前台页面,通过Struts2、Spring和Hibernate实现后台业务处理,并通过ExtJS和SSH整合搭建一个实现了MVC设计模式的系统架构。ExtJS+SSH架构中ExtJS实现了从用户界面向后台提交请求。控制层使用Struts2来实现MVC模式。业务逻辑层细化为Service层和DAO层,通过Spring来管理Service和DAO之间的耦合关系。数据持久层使用Hibernate框架。实现时为了提高系统的扩展性,Service层和DAO层使用抽象接口,将具体的实现类和接口分离,并通过Spring指定Service接口和DAO接口的具体实现类,在需求变化后,只需更改Spring的配置文件就可以适应新的需求,符合“开闭原则”。系统架构图如图2所示。控制层通过Struts2的servlet来完成,Action层由Struts2中的自定义action类实现。Action层中的对象使用Struts-Spring插件管理,而Service层和Dao层及相应实现层的对象统一由Spring管理。表现层通过JSP和ExtJS实现。
2.3功能设计
2.3.1民政内部办公系统的设计民政内部办公系统按组织机构来划分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区划地名科、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科、最低生活保障局、民间组织管理科、救灾救济科、局办公室和人事科。根据通用信息系统的需求,添加了权限管理和登录管理。由于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将政策法规提取出来作为一个模块,局长监督模块体现了民政服务信息系统比手动办公的优势,局长通过该系统就可以了解下属的工作情况而不会打扰到下属办公。民政内部办公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3所示。由于篇幅所限,图3中的第三级模块只列出具有代表性的功能模块,并对部分有代表性的第二级模块功能作了说明。区划地名科的功能是对地名普查等基本信息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地名更改审批和行政区划,自然村和建筑物等地名信息的查询/添加/删除/修改和历史信息查询。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科是对儿童收养、社会福利机构、婚姻登记、殡葬及墓地和社会救助的管理。审批类业务主要包括儿童收养审批和社会福利机构审批,管理类业务主要是对儿童收养信息、婚姻登记信息、社会救助信息和殡葬及墓地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民间组织管理科的主要功能是民间组织的审核、民间组织信息管理和民间组织年检。民政内部办公系统具有权限验证的功能,用户登录后只能处理本科室的业务。
2.3.2社区服务平台的设计社区服务平台是以业务功能来划分模块的,将社区的办公作为办公系统模块,其他模块都是对业务数据进行管理。社区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块还有社区基本信息、社区组织、社会救助、社区服务、灾害数据管理和社区居委会管理。社区服务平台的功能结构图如图4所示。图4中的三级模块都是二级模块的核心功能,其他功能由于篇幅所限暂未列出。社区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分析如下。社区基本信息、社区组织、社会救助、社区服务都属于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对相应信息进行查询。灾害数据管理的主要功能是提交灾害数据到民政局和对该社区的灾害数据进行管理。2.3.3社区家园网的设计社区家园网的实质是论坛,社区家园网实现时使用一个开源的论坛框架,然后添加一个二级模块民政业务来完成所有在社区家园网提交的民政业务。社区家园网的功能结构图如图5所示。由于篇幅所限,图5中的民政业务模块的部分功能模块未列出。
3系统的关键技术
民政服务信息系统是以Struts2为实现架构的基础,通过Spring来整合相应的框架。Struts2和Spring整合来完成对Action的管理,Spring和Hibernate整合来实现持久化的工作。ExtJS作为Struts2的视图的实现。
3.1系统核心配置文件的实现民政服务信息系统在web.xml中定义Struts2和Spring的配置文件路径。该系统中Struts2的Action对象由Struts-Spring插件来管理,该插件需要在web.xml中配置相应的监听器。web.xml文件核心内容。
3.2Spring和Hibernate整合的实现Hibernate完成系统业务数据持久化的操作,提供了save、delete、update等方法,在DAO层只需调用这些方法就可以存储业务数据。Spring对Hibernate支持非常完善,在Spring的配置文件daoContext.xml中配置一个id为dataSource的bean和一个sessionFactory的bean,在程序中使用注入的sessionFactory对象来实例化Spring框架提供的HibernateTemplate模板,DAO通过HibernateTemplate来调用持久化方法进行业务数据存储。
3.3整合ExtJS的实现ExtJS框架只需要在JSP页面导入ExtJS的核心JS文件和CSS样式,就可以在自定义JS文件中使用ExtJS提供的页面组件和表单组件,而不必使用HTML标签来编写Web界面。在主界面的JSP中整合ExtJS的代码如下。
4结束语
1.1系统建设目标通过建立健全厂区管网及基础设施信息化管理的标准规范,建立厂区管网及基础设施动态更新机制和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厂区管线齐全、管位准确、使用便捷、统筹维护、统一权威的数据中心,面向各职能部门提供空间数据共享与交换服务、管控一体化服务和决策支持服务,使厂区管网及基础设施在厂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真正能起到基础性的保障和服务作用,最终实现厂区管网及基础设施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实现可靠监管、有序建设和高效管理。
1.2总体框架结构设计根据厂区管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基于SOA规范,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
1.3关键技术与技术路线1)基于“一张图”的区域信息资源共享与应用模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厂区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集成,统一为厂区提供可视化的决策分析和数据共享服务。2)基于SOA的ServiceGIS建立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ServiceGIS是高性能全功能的服务式GIS。它可以通过服务的方式提供GIS的全部功能,包括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可视化和分析等。3)多源空间数据无缝集成技术本项目我们将采用SDX+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来实现厂区交换的多源数据读取与转换,避免数据损失和重复建设。4)二三维一体化技术二三维一体化技术体系能保证二维与三维GIS技术无缝融合,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存储方案、数据管理、符号、可视化和分析功能的一体化,提供海量二维数据直接在三维场景中的高性能可视化、二维分析功能在三维场景中的直接操作和越来越丰富的三维分析功能。5)地上地下三维建模技术包括地面景观建模和地上地下管线的三维建模。
二、系统功能设计
2.1数据管理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负责管理厂区全厂的管网及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将管网等各类地理空间数据按统一标准、统一格式、统一坐标的方式,进行入库管理,建立有效的数据更新机制,今后竣工数据能及时导入数据库中,保证数据的更新,便于后期的数据维护和对外共享服务工作。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生成与入库、数据接边融合、数据质量检查和数据批量入库。
2.2共享服务基础平台建立相应的空间数据标准和数据分发、交换和服务机制,实现厂区各职能部门范围内地理数据的广泛共享,实现厂区地理空间信息在各部门的应用。主要功能包括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共享数据管理和运维管理。
2.3厂区管线管理主要目标是实现厂区所有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一张图”动态一体化管理模式,为管线管理及厂区运行提供现势性、准确的地下管线数据,实现管线管理数字化,管线查询分析一体化,辅助管线规划设计流程化、智能化,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信息。主要功能包括厂区三维景观展示、厂区三维管线展示、管线信息查询、厂区模型与管线编辑、管线断面分析、管线碰撞分析、管线连通分析、净距分析、覆土深度分析、爆管事故分析、缓冲区分析、流向分析、管线设计方案定量比选、管线预警预报、管线及附属设施统计、图纸的导入和导出。系统提供完善的用户权限功能。没有访问系统权限的用户,可以根据系统后台提供的用户注册功能进行注册,申请访问系统。注册成功之后,需要管理员其进行审核,并赋予访问系统的相关权限,进行访问系统。
三、结束语
依据行业物流发展要求,遵循国家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深度集成;快速拓展,持续推进”总体思路,依据“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技术要求,工业企业物流应以流程梳理和优化为基础,统筹数据采集、业务处理和管理决策三个应用层面,搭建一个覆盖全面、各向畅通、反应便捷、运作高效的物流信息化体系。
二、烟草工业物流信息化应用架构设计
a)烟草工业物流战略架构
根据行业战略发展规划,物流将作为支持性的业务进入企业核心价值链,与原料、技术、营销三大核心业务共同构成各工业公司核心竞争力。在这种架构下,要求各工业企业物流提供整体服务,同时与三大中心一样,作为核心单位,承担工业物流管理职能,乃至部分供应链服务职能。
b)烟草工业物流运作模式
烟草工业物流普遍采用“集中管理、分级实施”的业务运作模式。根据生产、销售、采购需求,制定物流计划,物流中心(公司)根据计划实施运输、仓储等物流作业。上述模式要求对工业企业的各类物流信息实现统一管理,并通过物流中心(公司)实现整体运作和管理。通过对工业内部的信息流和物流的统一管理,将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环节由物流中心(公司)实行统一组织,打通供应链物流环节,构筑成为一体化物流体系。
c)烟草工业物流信息化应用架构设计
基于核心物流业务发展以及物流中心(公司)运行的需要,烟草工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应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和需求。同时,物流信息化系统的规划及应用与行业系统、工业公司相关系统有着密切的关联,需要遵循行业和各工业公司的信息化总体规划和技术标准。依据对相关工业公司信息化现状的分析,物流信息化总体应用架构可以按下图进行归纳:整个应用架构可分为工业物流信息化应用架构及相关外部系统两大部分。就烟草工业物流来说,主要应用应包括决策支持、综合管理、业务管理、业务协同、作业执行以及自动化支持等六大功能板块,以实现整个工业物流不断发展的运营和管理需求。
d)烟草工业物流信息化应用系统设计
基于对物流中心(公司)信息化应用架构的设计内容,整合各项应用之间的关联要素和共同点,物流中心(公司)的关键应用系统设计。整个应用系统设计包括三个主要层次,一是决策管理层:它是针对业务管理及决策支持等应用功能而设计开发的物流综合管理系统或模块,可以与国家局行业物流系统实现对接,同时也为工业公司物流运营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二是业务处理层:包括智能运输调度与数字仓储管理两大核心系统,以及相对独立的商务结算系统。三是物联网数据采集层,包括GPS/LBS/GIS系统、车载及手持系统、RFID系统、监控系统等。
三、烟草工业物流信息化技术架构设计
a)整体技术架构
按照国家局提出的“统一平台”要求,烟草工业物流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架构应以安全、可维护、易拓展、高效率为设计基础,促进技术构架与业务的相互融合、协同工作,使得物流应用系统能够随需而变,满足业务部门的需求。通过对相关工业公司的调研和需求分析,整个技术架构通过基础资源层、数据交换层、信息资源层、服务引擎层、业务应用层、展现层来搭建物流信息体系,并通过信息安全保障、运维保障体系来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
b)关键技术设计
i.服务引擎层设计。服务引擎层设计主要采用工作流引擎技术,支持BPEL标准,支持SOA架构,支持子流程、流程分支等基本的工作流功能。ii.业务逻辑引擎设计。业务逻辑引擎使用工厂设计模式,通过XML配置文件,运用类反射机制,完成系统业务逻辑部分的定制工作。物流信息系统通过内置的业务逻辑引擎,可以实现业务逻辑部分的高配置性。iii.调度规则引擎设计。采用高效、灵活的调度规则引擎,对于自动配车、自动配载、订单拆分等核心规则的调整或优化,可通过前台可视化配置或定义,无需要后台编程实现,支持热插拔规则变更,易于维护。iv.持久层管理组件设计。采用Cosconetwork.DAO库数据库持久层组件,通过对JDBC进行轻量级的对象封装,来完成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交互操作,使得系统在更换数据库时将花费更小的代价,也为系统数据权限的实现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性。
四、总结
关键词:VB,SQLSERVER,数据库,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1 绪论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发展,数据库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数据库应用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因此编写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程序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强调管理,强调信息的现代社会中它变得越来越普及。
人事管理是任何企事业单位都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因此,开发制作人事管理系统具有较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同时人事管理系统是一切应用系统的典范,它具有一切应用系统的特征,系统结构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具体直观,具有典范的数据库系统的特性。
本系统开发的目的一方面从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出发,摆脱过去由人用纸和笔进行的费时费力的繁重工作,即利用成熟的计算机系统来实现商品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本系统根据企业管理的一些实际情况而编制的一套自动化的人事管理系统。
2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2.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软件定义的最后一个阶段,它的基本任务是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这个问题。需求分析的任务不是确定系统怎样完成他的工作,而仅仅是确定系统完成哪些工作,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论文大全,数据库。
2.2 系统设计
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要实现企业人事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论文大全,数据库。仔细分析调查有关企业人事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将得到如下图的数据流程。论文大全,数据库。
3 系统详细设计
3.1 系统模块的具体实现
3.1.1 系统的主界面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主界面采用多重窗体(MDI),使系统更加美观,方便实用.在登陆主界面之前,首先登记用户管理窗体:
在主界面中,员工管理菜单是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其中包括4个主要功能模块:员工基本信息模块,员工考勤模块,员工评价模块和员工工资管理模块。
3.1.2 员工基本信息模块
该模块主要完成员工基本信息的输入、查询与修改,它定义了三个主要窗口:信息添加窗口、复合查询窗口、员工信息列表窗口。 员工信息添加窗口用来添加员工个人信息,可供用户浏览查询及以记录为单
在员工信息模块中添加了一项查询功能,这样可以使用户更加方便的操作所需要信息,大大节约了搜索的时间。
此外本系统还具有员工信息的修改与删除的功能。
至此,员工信息管理模块己经完成。它使用了MDI结构应用开发,它可以实现多个窗口的统一显示和管理,便于在不同功能之间快速的切换。
3.1.3 员工考勤模块
员工考勤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如下功能:
1 添加员工考勤信息
2 修改员工考勤信息
3 删除员工考勤信息
4 查询员工考勤信息
考勤管理是每个企事业所必需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出现使员工出勤情况的记录和统计变得十分简单。
考勤模块的查询功能仍然使用的是复合式查询,分为按姓名查询和按考勤的录入时间查询两种,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考勤信息的删除与修改功能的实现和员工信息的删除与修改采用相同的方法。
3.1.4 员工评价模块
员工评价的主要功能包括:
.员工评价信息的添加
.员工评价信息的修改与删除
.员工评价信息的查询
3.1.5 员工工资管理模块
工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员工工资管理模块用于每个月员工实发工资的计算,计算的项目包括基本工资、奖金、福利待遇、津贴等。工资管理的修改与删除同样需要以列表的形式显示。
4系统运行与测试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它是对需求分析设计和编码的最后复审。我在测试系统时先进行黑盒法测试,即检查程序是否输出正确的结果,而后进行白盒测试,即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对程序中重要的逻辑路线进行测试,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状态,确定实际状态与时期的状态是否一致[2]。论文大全,数据库。
完成了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编译和调试工作,最后一步就是系统的编译和发行。论文大全,数据库。在系统的编译和发行以前,需要设置工程项目的属性。论文大全,数据库。选择”Project|Renshi_MIS Properties”菜单,进行属性设置。
最后选择”FileMade Renshi_Mis.exe”菜单,编译开始。编译完毕之后,即生成了相应的可执行文件。编译通过后,生成可执行文件Renshi_Mis.exe.我们需要在前对生成的可执行文件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的可执行文件,就可以了。
5结 论
一个完整的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就创建完毕了。在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过程中主要讲述了企业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部分,包括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等。系统设计为整个程序构建了骨架,各个功能模块实现各个细节部分。
系统的详细设计根据系统分析阶段的结论将系统具体化,并完成了各个模块的添加、修改、删除与查询的功能,直到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可行性的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TimothyBuchanan:VisualBasic加数据库[M].2004;85~100出版社:工业出版社
[2]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BobReselman,RichardPeasley,WaynePruchniak.:VisualBasic6.0使用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02;5~65
[4]LanceMortensenRickSawtell:MCSE:SQLServer2000Administration,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5]卢毅主编:VisualBasic6.0数据库设计实例导航,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 过程管理 信息系统
1 前言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本科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本科教育培养水平的重要依据。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学规模的逐步扩大与深化、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布置环节的逐渐细化都将有效地促使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然而,现阶段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大多依然沿用传统人工管理的方式,这样既不能满足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的要求,同时也对提高高校本科教学秘书的工作效率产生了制约。本论文在对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流程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希望通过在其中引入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效率,从而进一步促进本科教学相关环节的进步。
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探索
2.1 实际过程管理工作程序分析
为了完成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信息化,有必要了解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工作的程序,从而为后续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实际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工作程序有十余个阶段,包括成立毕业设计指导组、教师题目申报、题目审查、公布题目学生选题、选题结果统计、实施阶段、答辩资格审查、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毕业设计答辩、成绩评定、毕业设计总结、整理归档。
2.2 实际过程管理工作问题分析
(1)学生。现有工作程序下,学生在选题、开题、中期、答辩资格审查、答辩过程中需要多次重复填写个人信息和论文信息,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工作量,也给管理者的核对、整理、归档工作增加了负担,而且由于数据量大,繁琐复杂,工作中极易出现错误。
(2)教师。在现有工作程序下,教师在题目申报和审查过程中,需要多次提交、修改题目、背景等相关信息,如不能及时更新数据,将对后续工作的进行产生影响。
(3)管理者。毕业设计整个过程中,作为管理者要面临来自学生、教师的各种信息数据,数量庞大,且需要随时更新;学生选题和答辩资格审查仍然需要人工审核,无法实现与学校现有教学系统数据的对接。
2.3 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2.3.1系统功能
本系统由相互管理的学生、教师、管理者共同组成。
(1)管理者
1)信息维护。通过现有教学管理系统导入学生、教师个人信息,设置操作权限,并对用户信息进行添加、修改,毕业设计相关通知、公告。
2)审查管理。设置毕业设计题目、类型等基础参数,审查教师申报题目、学生提交文档及学生答辩资格,完成开题、中期检查和毕业设计答辩成绩录入。
(2)教师
1)信息维护。对个人信息进行维护,申报、修改、删除题目,查看申报题目审核状态,查阅毕业设计通知、公告及学校相关管理规章制度。
2)审查管理。评阅论文,对论文进行修改、删除,提交评阅分数、意见,对学生进行选择,回答学生咨询的问题。
(3)学生
1)信息维护。对个人信息进行维护,查阅毕业设计通知、公告及学校相关管理规章制度。
2)查阅管理。查阅指导教师信息、题目信息,提交论文,查看论文审核状态,查看各阶段评阅分数,向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进行咨询。
2.3.2方案设计
在对实际过程管理工作中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信息系统管理方案。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准备基础数据表。本系统需要准备多张相关基础数据表,包括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管理员信息表、题目选择状态表、相关文件表、专业信息表等。由管理员向系统直接导入学生、教师的相关文件及专业信息表,为后续毕设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基础数据操作。该阶段由指导教师陆续在系统中录入申报题目相关信息,管理员对教师所申报题目进行审查,审查通过的题目由管理员公布在系统,此时学生可以查阅题目信息及指导教师信息,并进行选题。选题结束后毕设工作正式开始,在开题和期中检查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系统内完成相关信息的填写,由检查小组组长在系统内录入学生各环节成绩。
(3)评阅答辩阶段。管理员通过系统对学生答辩资格进行审查,然后向教师分配论文评阅工作,教师使用系统评阅论文并录入评分及评语。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小组组长在系统内录入学生答辩成绩,系统根据规定比例自动计算学生总评成绩。完成录入工作后,系统自动生成相应表格并可以打印,方便整理归档。
3 结语
为了改善传统毕业设计整个过程管理效果不佳的普遍问题,本文重点用现代高等教育理论方法,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的实践, 提出了构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的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既规范毕业设计选题和管理过程,还可以综合提升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6).
[关键词] 电子书 电子书平台 放声思考 信息系统成功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2-0012-05
1 绪 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揭示迎向21世纪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首即是学习各种知识和做人的方法。而求知的基础关键正在阅读,儿童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就密切相关,丰富的阅读经验与优秀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儿童未来的学习。有鉴于此,阅读教育已然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推动教育的重点项目。台湾则从2001年起,积极推动提升儿童阅读能力的各项计划,显现台湾认同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儿童阅读能力的用心和决心[1]。
随着网络与信息科技的发展,知识传播有了更为便捷的交流渠道,过去于平面纸张上进行的阅读已逐渐跳脱平面形式转为透过多媒体影音方式进行,因特网已彻底改变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新一波的知识革命正悄然开展。台湾2012年的上网家庭比率为83.7%,上网人口比率达73%。十二岁以上网络使用人口超过一千五百一十万人,台湾十二岁以上的上网族上网比率已达到77.3%[2]。台湾学龄儿童家中计算机上网普及率近八成,每天平均上网四十七分钟[3],如何将上网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学习,使网络作为一种新的阅读空间,数字阅读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公共图书馆的数字阅读服务模式,都值得关注与研究。
为应对数字阅读风潮,台湾部分图书馆陆续推出电子书平台服务,服务对象以广大使用计算机、手机上网的族群为主。在云计算时代,报纸、杂志和书籍等内容都可以借由数字化储存为“云”上的电子数据,电子书服务平台便是一种“云”的建构,读者透过上网终端设备连接上“云”,使虚拟化的网络资源透过因特网的形式呈现。现阶段推动数字阅读最易取得的阅读载体为桌面计算机与笔记本电脑,目前台湾提供电子书平台服务的图书馆,多是大专院校图书馆及各大型公立图书馆,台中图书馆于2009年4月推出免费电子书服务平台,是现今台湾地区繁体中文电子书藏书量最为丰富的服务平台[4]。本研究以台中图书馆的电子书服务平台为研究个案,探讨台湾学龄儿童使用电子书服务平台中的行为与相关影响因素。
2 文献探讨
2.1 数字阅读
网络科技深入现代人的生活,数字化的变革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形态,“数字阅读”包含在联机或脱机状态下阅读数字内容,依据《远见》杂志2010年“台湾数字阅读大调查”,以全台湾地区十八岁以上民众为受访对象,发现在同时可选择电子书和纸本书的情况下,有近四分之一的民众优先选择电子书[5],数字阅读风气已然成形。
网络阅读具有零距离性、互动性、开放性与资源丰富性等优点,能使阅读的广度扩大,运用多媒体的特性,文字符号可从视觉变成听觉、知觉等多感官刺激,与读者产生更多互动[6]。数字阅读透过多媒体声光刺激,能带给儿童新鲜感、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对于注意力不佳的学生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其注意力,其正面效应是能引发学习兴趣、培养自我找寻信息的能力;缺点是信息质量掌控不易、担心沉迷网络与过度声光刺激减少学童想象力[7]。
对于数字阅读的接受性,众多研究的结果都显示台湾的学龄儿童对数字阅读抱持正面的态度[8]。有些研究的结果更指出数字阅读能帮助台湾地区小学儿童阅读理解与学校的学科学习[9]。而许素梅[10]的研究指出:电子书读者的使用原因以方便为主,类型上以文学类为主,使用目的以休闲娱乐为主。电子书用户的需求包含经验性、功能性及象征性需求,其中功能性需求影响效果最大。而且用户认为若电子书能在工作表现以及生活上有帮助,会大大影响其使用意愿[11]。从相关研究显示,台湾地区小学儿童对数字阅读的接受度很高,如能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电子书,将可协助他们的学校学习效果。
2.2 电子书信息服务平台成功模式
信息系统成功模式(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Model)乃德隆(Delone)与麦克莱恩(McLean)汇整了1981年到1987年间信息管理系统的实证研究后于1992年后提出的通用模型,信息系统成功模式中导出六项评估指标用以衡量信息系统成功要素,分别为系统质量、信息质量、使用情形、使用满意度、个人影响、组织冲击,以解释分析组织推广导入信息系统的影响为主,架构图如图1。
信息系统成功模式(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Model)乃德隆(Delone)与麦克莱恩(McLean)汇整了1981年到1987年间信息管理系统的实证研究后于1992年后提出的通用模型,信息系统成功模式中导出六项评估指标用以衡量信息系统成功要素,分别为系统质量、信息质量、使用情形、使用满意度、个人影响、组织冲击,以解释分析组织推广导入信息系统的影响为主,架构图如图1。
本研究将以台中图书馆的电子书服务平台为平台系统个案,以定性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信息系统成功模式理论架构作为整理定性数据的基础,研究了解学龄儿童利用计算机透过网络平台进行数字阅读时的使用影响因素。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平台个案与实验受访者
研究平台对象:台中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平台。台中图书馆为台湾地区目前中文繁体电子书藏量最多的图书馆,其电子书免费服务平台以读者服务与阅读推广为要务,其阅读内容具备较多童书、动感绘本,相较于其他电子书网站较适合于学龄儿童,平台上提供的电子书可透过计算机与智能型手机免费阅读,通过借阅后可脱机浏览,借阅到期后自动还书等功能,是目前台湾推广数字阅读的主力平台。
实验受访者:研究对象乃以有使用过台中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平台的学龄儿童,为方便取样选取8位小学高年级学生作为本研究的受访者。
3.2 实验流程设计
实验流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为实验前期:实验设计、条件设定与确认;接着为实验中期:放声思考前置练习、正式操作、问卷填写;最后为实验后期:资料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整理、结论等。受试者正式开始电子书服务平台操作时须配合放声思考法,呈现其行为思考,而研究者在旁以参与观察法佐以录像或录音的方式搜集使用者操作之思考历程;受试者平台操作结束后填写问卷,以搜集研究所须的其他资料。实验流程如图3所示。
4 结 果
4.1 主轴概念
8位受试者的放声思考定性资料整理后的一阶主轴概念共有13个主轴概念:认知个人化、内容相关性、充足性、电子书设计、系统设计、操作接口设计、响应性、稳定性、使用习惯、知觉感受、分享性、设备质量与家长规范。其主轴概念、概念定义、受试者表达人数与总次数如表1。
将这13个一阶主轴概念依其共同特性与属性的部分,进行二阶建构,得出5个二阶主轴概念:系统质量、信息质量、使用情形、使用满意度与外部因素。二阶主轴概念与一阶主轴概念的整理如表2。
进行二阶建构后得出5个二阶主轴概念,依选择性编码方法将主轴概念间的关系透过比较与对照找出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并将主轴概念组织关联,选择性编码之结果如表3所示,横轴列出各因素构面下的各个变量,纵轴仍维持本研究之五大因素构面,以便清楚呈现横轴主轴内涵之各面向对纵轴主轴概念的影响。
4.3 结果命题
依据选择性编码的结果显示,结果命题共分七大命题24个子命题。
命题一:“系统质量”对“信息质量”有影响关系
命题1-1:电子书设计对信息质量有影响关系,电子书的设计必须具备阅读便利的特点,电子书设计越佳,越有利于信息内容的呈现。
命题1-2:系统操作接口设计对信息质量有影响关系,接口设计须具备易用与直觉化操作的特性,系统操作接口越容易使用,越有利于信息内容的呈现。
命题1-3:响应性对信息质量有影响关系,系统响应速度越快,阅读越便利。
命题1-4:稳定性对信息质量有影响关系,系统不稳定,信息内容的呈现与阅读会因此中断。
命题二:“系统质量”对“使用情形”有影响关系
命题2-1:电子书设计对使用情形有影响关系,电子书的设计越佳,使用越便利。
命题2-2:系统设计对使用情形有影响关系,系统提供用户越多自动化服务,越有助于提高用户对系统的信赖。
命题2-3:操作接口设计对使用情形有影响关系,操作接口设计越直觉化,使用越便利。
命题2-4:响应性对使用情形有影响关系,响应越迅速,使用越便利。
命题2-5:稳定性对使用情形有影响关系,系统越稳定,使用越顺畅。
命题三:“信息质量”对“使用情形”有影响关系
命题3-1:认知个人化对使用情形有影响关系,平台上提供之信息内容越符合用户个人的需求,越吸引读者使用电子书服务平台。
命题3-2:内容相关性对使用情形有影响关系,平台提供的信息内容与用户需求内容两者间的一致程度越高,越吸引读者使用电子书服务平台。
命题3-3:充足性对使用情形有影响关系,单一图书授权之可借阅本数越多,读者使用电子书服务平台越方便。单一读者最高借阅量越多,读者使用电子书服务平台越方便。
命题四:“外部因素”对“使用情形”有影响关系
命题4-1:设备质量对使用情形有影响关系,设备质量越佳,电子书服务平台使用越顺利。
命题4-2:家长规范对使用情形有影响关系,家长规范影响学龄儿童使用电子书服务平台的时间长短。
命题五:“系统质量”对“使用满意度”有影响关系
命题5-1:电子书设计对使用满意度有影响关系,电子书内容的呈现越易于浏览,越有助于读者阅读。
命题5-2:系统设计对使用满意度有影响关系,系统设计提供用户越多自动化服务,越有助于提高用户对系统的满意度。
命题5-3:操作界面设计对使用满意度有影响关系,操作界面设计越直觉化,越有助于提升学龄儿童使用电子书服务平台使用满意度。
命题5-4:响应性、稳定性对使用满意度有影响关系,响应越快速、系统越稳定越有助于提升学龄儿童使用电子书服务平台使用满意度。
命题六:“信息质量”对“使用满意度”有影响关系
命题6-1:认知个人化对使用满意度有影响关系,平台上提供之信息内容越丰富,越能满足学龄儿童使用需求。
命题6-2:内容相关性对使用满意度有影响关系,平台提供的信息内容与用户需求内容两者间的一致程度越高,越能满足学龄儿童使用需求。
命题6-3:充足性对使用满意度有影响关系,单一图书授权可借阅本数越多,越能满足读者电子书服务平台使用需求。单一读者最高借阅量越多,越能满足读者电子书服务平台使用需求。
命题七:“使用情形”与“使用满意度”有相互影响关系
命题7-1:知觉感受对使用者满意度有影响关系,眼睛疲劳的知觉感受对使用者满意度有负面影响。
命题7-2:使用习惯对使用满意度有影响关系,电子书服务平台系统设计越能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越有助于提升使用的频率与时间。
命题7-3:系统设计对使用情形有影响关系,系统提供用户越多自动化服务,越有助于提高用户对系统的使用。
5 结论与建议
5.1 学龄儿童电子书服务平台使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龄儿童在电子书服务平台使用的行为有以下几个特性:翻阅一本电子书的时间大约是十五分钟,数字阅读偏好文字较少而图片丰富的书籍,偏爱选择漫画类型图书,阅读题材内容以科学类、史地类的故事为主,同学间阅读材料的推荐影响力高,多数在使用网络上都有时间上的限度,系统响应性影响学龄儿童阅读的持续,数字阅读存在分心阅读的情况,单次使用电子书服务平台时间多在三十分钟以内,单次上线以阅读1—2本书为主。
影响学龄儿童电子书服务平台的因素则有:认知个人化、内容相关性、充足性、电子书设计、系统设计、操作接口设计、响应性、稳定性、使用习惯、知觉感受、分享性、设备质量与家长规范。且彼此之间具有互为影响的关系存在。这些关系可提供电子书服务平台设计的实务参考。
5.2 电子书服务平台设计建议
本研究结果对电子书服务平台设计的建议如下。
(1)加强服务器响应性与直觉化操作,以提高电子书服务平台使用的便利性。
(2)中文电子书版面配置调整成横式书写:现阶段电子书服务平台上的电子书排版方式采用该书纸质版排版相同的方式,建议未来中文电子书在设计上以横式排版较为合宜,才能更易于读者阅读。
(3)取经“屏幕触控设计”,改良翻页与放大操作。
(4)丰富电子书内容,增加电子书服务平台对学龄儿童的吸引力。
(5)增加图书可借数与个人可借阅量,缩短借期,提高电子书流通借阅。
(6)图书分龄,缩短信息过滤时间,使学龄儿童更容易接触适读电子书。
注 释
[1]张彩凤.进化阅读策略,加强理解力[N].国语日报,2012-01-01(15)
[2]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2012年个人家户数字机会调查报告[OL].[2013-03-31].http://dgbas.gov.tw/public/Data/
33414403071.pdf
[3]吴翠珍.2009儿童媒体使用行为调查报告[R]
[4] 陈雅莉.数字充电站:国中图扩大服务,电子书平台启用[J].书香远传,2009(071)
[5]林奇伯.台湾数字阅读大调查 阅读革命来临!23.2%优先选择电子书[J].远见杂志,2010(292)
[6]郑茂祯.E世代的阅读与出版[J].新书信息月刊,2003(52)
[7]林巧敏.学童数字阅读资源与学习兴趣之探讨[J].图书与信息学刊,2011,3(2):13-32
[8]方宣懿.国小六年级学童数字阅读行为与阅读理解能力之研究[D].台中教育大学硕士论文,2012;袁爱玲.数字阅读教学对国小高年级学童阅读理解与阅读兴趣影响之实验研究[D].台南教育大学硕士论文,2013
[9]崔梦萍.以全方位设计学习策略取向(UDL)之计算机融入教学模式对儿童学习之探究[J].教学科技与媒体,1993(64):18-35;杜峻伟.数字阅读教学对国小四年级学生阅读理解与阅读态度影响之行动研究[D].台南教育大学硕士论文,2012;Doty, D. E., Popplewell, S. R., & Byers, G. O.(2001). “Interactive CD-ROM Storybooks and Young Readers' Reading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3(40) :374-384
[10]许素梅.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讨电子书使用与需求之研究[D].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11]朱莉芳.探讨影响电子书使用意图之因素:计划理论与科技接受模式观点[D].成功大学硕士论文,2011
关键词:信息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信息管理类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管理学基础理论和信息管理理论,掌握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处理技术,具有社会信息化的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都需要大量的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同时社会需求的快速变化,对该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全面、全过程地对此进行研究和探索。
信息管理类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多层次的适应性,即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构建与此相适应的、完善的、课内外相结合的培养体系。通过对前几届该类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广泛听取用人单位意见,及与毕业生的交流和座谈,大家普遍认为,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有较大程度的脱节。因此,我们首先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与参加工作后实践知识运用的衔接上,即努力构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切实强化实践教学。
一、加强学生管理知识的实习教学与社会实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管理类学科,它必须遵循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在学习了相关管理类课程后,很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就是要进行管理知识实习,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在实习实践中实现理论知识的升华。管理知识的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中型企业。鉴于大多数学生对现实企业运行缺乏了解,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企业业务流程调查,熟悉企业业务运行方式,尤其要关注业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和信息流,以现代化的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企业管理思想的实际学习及具体操作,为今后运用计算机等技术进行现代化管理打下基础。
为加强学生社会实习和实践,我们与相关企业、信息中心、软件开发企业联合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实习网络。在大学一年级及三年级后分别安排社会实习和实践:一年级后的实习以了解企业在运行和发展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及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历程为主,树立专业自信心,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三年级后的实习实践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实践时间一般都为5周左右,可由学院统一安排实习企业和具体实习内容,也可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企业后,报学院批准同意。社会实践既是学习理论的基础,又是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会的前奏,学生通过实践适应社会,同时对企业及学生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双向选择聘用和应聘的机会。有不少学生在管理知识实习与实践过程中,就与实践单位签约并留下来继续工作,也有些学生在实践单位从事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后,在毕业设计中继续搞信息化软件的开发项目。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开发,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二、注重和加强课程设计的教学
课程设计是结合相关专业课程所进行的专业实践。相关的课程往往是实践性强,或既有较强的理论与方法、又需要通过实践进行强化和巩固的课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计类课程主要有数据库设计、数据结构和程序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及计算机网络等,这些课程的特点都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其理论和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充分地理解、领会和掌握。
我们从专业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就业去向考虑,安排了两个必修的课程设计和一至两个选修课程设计,必修的课程设计是程序设计和信息系统设计。程序设计是针对信息的组织、数据结构和程序设计课程的,主要训练学生对信息的组织、处理等理论知识与方法的掌握,通过课程设计在程序级别上掌握信息的抽象和表述、信息处理方法的描述和实现,掌握相应技术平台与工具的使用方法;信息系统设计是针对数据库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在系统级别上训练信息的组织与优化、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典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数据库管理员常用工具的使用等。
为了提高课程设计的效率,设计题目由专业指导教师提前6-8周提出选题,供学生参考选用,学生也可自行确定设计题目,报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后实施,每一题目以2-3位学生为一组。为了尽可能减少对其他课程教学活动的冲击,每组学生在课外自行安排时间进行设计,指导教师定期指导,在学期末统一安排一周时间在实验室进行集中设计、调试和现场指导。
课程设计成绩根据学生课程设计态度、问题难度、解决问题方法的优劣和解决过程等方面综合确定。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课程设计的内容进行验收后,学院还要组织该课程的骨干教师对学生有关课程设计内容进行抽测、评分。由于要求严格、层层把关,学生对课程设计十分重视,指导教师认真负责,课程设计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三、严格毕业设计的选题和验收答辩
毕业设计是本科学习阶段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整个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总结与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培养有着重要影响,而毕业设计的质量又与设计题目和内容及教师指导过程密切相关。为此,学院重点抓毕业设计的选题和验收答辩这两个环节。毕业设计题目主要从创新性、难度和设计量等方面考量,由系、学院两级进行审核,只有审核通过的毕业设计题目才能上网与毕业班学生见面。学生根据本人意愿选择两个志愿题目后,学院再进行统筹协调确定。经过这样的两级审核和学生自主选择,确保了毕业设计题目的质量。
在毕业设计和指导过程中,学院重点对设计和论文结果进行严格要求,不仅进行论文审核和答辩,而且组织答辩委员会对设计结果进行先行验收,只有在设计结果通过验收的前提下才能撰写论文和进行论文答辩。设计结果的验收情况将是毕业设计最终成绩的一个重要参数。
由于抓住了毕业设计选题的设计验收和论文答辩这两个重要的环节,这几年的毕业设计工作,虽然面临学生就业应聘考试、教师科研任务重等矛盾,但毕业设计质量和论文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学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2004年省教育厅毕业设计(论文)抽查中,综合成绩名列全省各高校第一。
四、建立和完善科研导师制
只有构建一个课内外相结合的、全面覆盖学生学习过程的培养体系,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地处高新技术开发区,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过去少数学生往往自发地到企业参与企业技术工作,既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也容易造成学生严重偏科。针对我校的省重点建设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生源好、学生综合素质较高的情况,学院向校部申请并获得了建设学生创新实验室的专项资金,为学生科研提供场地和设备。成立了学院领导挂帅的学生科研领导小组,并组织科研能力较强、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专业教师提供适合学生参与的课题,积极吸收大二以上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的研发。学生可以根据本人的爱好、特长及知识水平选择课题,最后通过师生交流和双向选择来确定人员。学生通过跟随高年级同学、研究生和科研导师一起参与课题的调研、开发及实施的全过程,使其所学专业知识与具体实践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这样的活动,了解和掌握了最新的各种技术工具,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锻炼了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