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民警培训个人总结

民警培训个人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15 19:40: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民警培训个人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民警培训个人总结

篇(1)

一、教育培训工作

年要瞄准上级公安机关提出的“岗位法规一口清、办公办案网上通、人人专业有强项、各个层面有标兵”的工作目标,为达到6月底前实现网上办公,年底前实现网上办案的要求,来组织开展练兵和培训工作,也就是民警的素质教育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政治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和体能素质教育。

首先是政治素质教育,它包括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廉政教育,从警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作风养成教育等等,今年要结合“评选百姓身边的好警察”活动,把民警的政治素质,政治觉悟,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以此推进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人性化的服务和管理,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二方面是民警的业务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三块:

一是法规练兵,就是学习《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务员法》和《人民警察法》等基本的法律法规,并及时掌握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知识。

二是群众工作练兵,即强化群众观念和做群众工作能力的训练,提高语言沟通、融洽关系能力,教育感化、征得信任能力,化解矛盾、缓解对抗情绪能力,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

三是技能战术练兵,也是练兵工作的重点,内容包括熟练掌握《简报》、《总结》、《调查报告》等常用文书的制作;熟练掌握信息录入、上网查询、网上办案、办公自动化等计算机应用能力;强化手枪应用射击技能;强化警械使用、徒手攻防、控制与搜身带离等单兵技能;强化盘查抓捕犯罪嫌疑人,查控犯罪嫌疑车辆等个人和集体战术训练。今年在完成上级规定的15天集中训练的前提下,以岗位练兵为主,以所队训练为主,分局要为所队选定辅助教官,组成教官团,定期到基层所队去辅导训练。分局要定期组织考试考核,并以计算机应用为突破口,突出对岗位练兵的考试考核。

第三是体能素质训练方面,今年仍以民警自练为主,分局要定期进行测试。

二、抓典型工作

为贯彻落实部长在“三基”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分局队伍建设实际,年抓典型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深入一线,善于向基层学习,用心去发现典型,真诚予以扶持,精心加以总结,热忱开展宣传,全力进行推广,实现全区范围内,不同警种、不同层面、各项工作都有自己的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营造队伍开拓、创新、向上、争先的浓郁氛围,为顺利完成日益繁重的公安工作奠定坚定的基础,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对现有典型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篇(2)

全队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为各项日常交通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现将我队第一季度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工作情况:

2.积极抓培训教育,按照年初制定的学习计划,分阶段抓落实。1月份大队组织民警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用会议精神指引工作的前进方向。同时,紧密结合岗位知识,狠抓每周二、四早上学习制度,确保了“人员、时间、内容、效果”的四落实。发挥党支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主阵地作用,落实了每月 “”,加强了党员干部党性廉政修养。

3.定期开展了民警谈心谈话和家访活动,随时掌握民警的思想动态和个人困难,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的放矢地开展了思想政治预防工作。

4.认真落实了从优待警各项工作措施,年初组织民警体检,从民警日常生活做起,为民警宿舍购置了学习用品,床单被褥,进一步规范了内务管理。

5.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围绕“人民满意交警”、“执法示范单位”、“执法标兵”创建活动,在股(室)和中队之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岗位业务知识和技能比赛活动。

6.发挥社会监督舆论,公开举报电话,聘请法制员和驾驶人代表走进警营召开座谈会,开门纳谏,听取群众对大队工作的期盼和建议。第一季度共召开座谈会6次,归纳梳理意见和建议21条,有16条已在工作中整改落实,剩余5条正在督办落实。

7.在全队交<协>警中积极开展了“八个一”活动,打造学习型大队,进一步陶冶了民警的情操,加强了修养、提高了素质。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部门对思想

整治工作开展不平衡,存在重业务轻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

2.通过支队考核反馈和大队的自查自纠发现,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监管力度不严,个别民警游离于大队监管之外,对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力,有苗头性问题的发生。

3.个别股<室>对民警宗旨教育不强,抓民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定位不准,使个别民警认识模糊,理念不清。

4.一些股<室>和民警内务管理不规范,存在“脏”、“乱”、“差”,警容风纪不整,对待群众态度生冷。

5.有些民警执法随意性大,办案不规范,有重违法实体而轻办案程序,导致违法处理录入率低,且给工作留有“后遗症”。

6.个别一线民警执人情法,态度法,导致群众情绪激愤,心存偏见。

7.个别民警特权思想严重,文过饰非,我行我素。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和工作打算。

1. 健全机制,实行大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专人负责,坚持“一岗双责”,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2.强化 “六个监管”措施落实,以全国公安系统违法违纪事件为教材,做到警钟长鸣。

3.定期落实“三项制度”和民警家访谈心制度,随时掌握民警的思想动态,克服民警厌战畏难情绪,消极应对思想,做到早发现,早解决,防患于未然,确保全队健康向上,姿态良好。

4.在全队积极开展“八个一”活动,营造良好的警营文化生活和个人空间,为民警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释放民警工作生活压力。

篇(3)

摘要:本文从监狱民警学习行为养成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入手,结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系统地分析了监狱民警学习行为养成的渐进式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  学习时间、内容、主体、能力、理念   学习行为养成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可能有人会认为“需要层次理论”与民警学习行为的养成毫不相干,但笔者认为,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现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从“需要层次理论”谈谈民警学习行为养成的一些粗浅观点,不妥之处,请以斧正。

一、 从“需要层次理论”谈民警学习行为养成存在的问题

1、“生理的需要”与学习时间之间的矛盾

生理需要即人对食物、空气、水、休息等的需要①。对监狱民警而言,生理需要主要体现在休息方面。近几年来,随着学习型民警队伍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上级部门对监狱民警的学习考核日益增多,如:“全国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等强制性考核型学习项目。对于此类学习,监狱民警中呈现两种心态:一种是主动学习型民警,他们积极投身其中,通过认真学习,熟练掌握了各类应知应会的业务知识,开拓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可谓是受益良多。另一种则是被动学习型民警,这类民警大多奋战在基层一线,他们平日里要忙于承担监管和生产的双重任务,有的时候连睡个好觉的时间都不充裕,又哪来时间进行良好的学习?

2、“安全的需要”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困惑

安全的需要是人对生命财产的安全、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②。监狱民警的安全需要,主要是针对狱内工作而言。曾经有一位民警在带班过程中受到过罪犯的无理挑衅,该名罪犯甚至嚣张地掐到了他的脖子。有过这段经历的该民警,也意识到了“向学习要安全”是明智之举,但具体要学习些什么、怎么去学才能确名自己工作时的安全,仍是令他头疼的事情。虽然历次的强制性学习都规定了具体的学习内容,但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考核所用,对于平日里具体而又琐碎的监管和生产工作需要,指导性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说,在满足了最起码的休息等生理需要后的监狱民警其实并不排斥学习,出于自身安全需要的考虑,民警也想学习,但究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是一个具体而又现实的问题。

3、“爱和归属的需要”与学习主体之间的偏离

爱和归属的需要是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的需要,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求③。人所住地域与工作环境决定了他的人际交往。由于民警长期工作在偏僻的监狱,与外界社会接触少,人际交往圈狭窄,导致监狱民警在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方面的需要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许多监狱民警的人际交往方式要么是喝酒打牌;要么是在虚拟世界进行网络沟通。当然,在这一群体中能出类拔萃的个体也能享有一定的地位,满足个人暂时的心理需求,但这种“杯酒论英雄,金钱论输赢”赢来的尊重不能给人带来稳定而长久的愉悦心理,在本质上也偏离了马斯洛“爱和归属的需要”的宗旨。

4、“尊重的需要”与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以增强信心。这种需要若得不到满足会使人失去信心并产生自卑心理④。

在实际工作中,尊重与能力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如:学习能力强、实际运用能力高的民警普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体验到自我实现的价值;而相反,学习能力弱、实际运用能力低的民警则难以实现尊重的需要。如:有一位年轻民警,因缺乏工作经验导致能力欠缺,常被监区领导批评,于是经常郁郁郁寡欢,觉得在监区,自己很不受尊重,在单位缺乏归属感。有一次,他遵照领导的工作安排要带两名罪犯出监房看病。值班室民警以他报告程序不合规范为由,要他请监区领导签字后才能放行。分管改造的监区领导接到汇报后,急忙抽空赶来签完字,并当着所有人的面向这位年轻民警吼道:“亏你还是本科毕业生,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年轻民警在愤懑难平的同时感受到了极强的挫败感,“尊重的需要”当然无法实现。

5、“自我实现的需要”与学习理念之间的矛盾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⑤。

在工作中,绝大部分民警都希望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已,实现自己的理想,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但事实上,很多民警的“理想”往往会演变成“空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于民警个人平时的学习理念具有一定的关联。长期以来,为提高监狱民警素质与能力,监狱系统曾先后组织了各类学习培训活动。但在这些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民警的学习理念出现了偏差。他们错误地认为,现在的监狱工作简单,学与不学一个样,只要“管得住人、跑不了人”就是好民警;直到发生问题进行责任追究时,他们才会感叹 “怎么还有这个规定,什么时侯定的,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二、从“需要层次理论”谈民警学习行为养成存在的问题分析

1、监狱绩效考核的影响

监狱工作是民警的主战场,监狱工作的特殊性使监狱民警、特别是基层一线民警时常感到重担压身,他们承担了双重任务以及上级对下级“两手都硬”的双向性考核。每天疲于应付狱内各类繁杂、琐碎事务的一线民警,时常感到晚上睡不了踏实觉,他们唯恐自己责任范围内的罪犯在自己休息的时间内出事——“24小时的责任”在监狱民警嘴边绝对不会是一句空话。在正常的休息时间内都要想着监管安全的民警,公休假无疑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享受。试想,在类似休息等生理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的前提下,民警的学习行为又如何能够养成。

2、监狱执法环境的影响

好的执法环境,可以给监狱民警,特别是基层一线民警带来安全感,能够满足监狱民警执法安全的需要。但在现实工作中,监狱民警,特别是一线民警却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导致监狱民警“安全的需要”缺失,从而也导致监狱民警对“学什么”感到困惑。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监狱民警“安全需要”的缺失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来自于罪犯袭警的不安全感。随着罪犯犯罪构成的复杂化,罪犯袭警现象已日益增多。二是当前的执法体系导致的不安全感。如:影响全国的呼和浩特二监罪犯脱逃案发生后,上至监狱长下至普通民警被判实刑;重庆某监狱因罪犯脱逃,基层带班民警被逮捕;广东某监狱两罪犯斗殴致一罪犯死亡后,现场带班民警被判刑。这些不可预见的安全威胁正日益导致基层民警“安全需要”的缺失。

笔者认为,这种现象正是由目前苛刻的执法体系导致的。从近几年监狱发生案件的处置方式来看,监狱部门被问责的现象越来越多。就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倘若因民警个人受贿、体罚虐待罪犯等行为受到问责甚至刑事追究,那属咎由自取;但如若将不可预见的安全隐患导致的罪犯脱逃、死亡等事故完全归罪于民警的渎职行为,则严重危及了其安全感,使得监狱民警在遇到狱内突发性问题时无所适从,不管不行,对于怎么去管,又感到很困惑,导致自身安全感越来越低。

3、监狱布局现状的影响

监狱单位一般地处偏僻,监狱工作要求民警要有耐得住寂寞、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些客观存在的要求必然影响到监狱民警的正常的人际交往,而较为封闭的工作环境和狭窄的人际交往圈容易让人产生焦虑烦躁、压抑苦闷等负性情绪,在这一情绪的引导下,监狱民警很难实现“爱和归属的需要”。有不少监狱民警抱怨,来监狱工作后就与以往的许多同学失去了联系,现在仿佛生活在真空中,偶尔再与同学交往时,明显地感到与昔日同学的思维方式、生活行为方式脱节;于是,自己落伍了快要被淘汰了的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4、民警专业知识结构的影响

当前,监狱民警的专业知识结构可谓是五花八门,且大多处于原所学专业与监狱实际工作不挨边,监狱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自己原本就没学过,只能在实际工作中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工作起来感到非常吃力。据统计,某监狱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民警不足2%,具有狱政管理专业知识的民警不足10%,试想,一个不知法、不懂法的民警,如不加强业务学习怎么去对别人执法?怎么能实现安全的需要?一个不知管理程序、不懂管理原理的民警,怎么去管理别人?又怎么能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从“需要层次理论”谈民警学习行为养成的对策思考

1、结合实际,从“生理的需要”入手,解决民警“为什么学”的问题

谈起学习,人人都懂得“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但每次开展学习活动时,还是会有许多民警会自问:我为什么要学习?我学了又怎么样?学了还不是照旧干我的老本行。既然学与不学一个样,又何必去学。于是,学习自然就成了流于形式地走过场,学习效果当然无从谈起。“思而不学则怠”,长久以往,民警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也就难以提高。特别是在当前,随着监狱的发展,现代化办公程序与设备逐渐在工作中得到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有的民警却不愿学习现代化办公系统的操作与运用,仍喜欢沿袭原始的手工操作方法导致工作效率低,休息时间得不到保障。再如,现在监狱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越来越多,有的民警平时不通过学习去掌握了解,一旦遇到问题需要依法依规处置时,则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找相关知识,影响办事效率。

2、深入调研,从“安全的需要”入手,解决民警“学什么”的问题

随着监狱在押犯文化结构的变化,以及监狱普法教育工作的开展,罪犯强调权益、回避义务的自我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加上部分法律工作者和法律研究者对罪犯权益保障的高谈阔论,致使当前只要提到监狱的有关权益问题,谈得多的都是如何保护罪犯服刑期间的权益;而涉及到监狱民警的执法权益却往往避而不谈。在实际监管工作中罪犯气焰嚣张的现象层出不穷,如:顶撞民警、故意激化矛盾,甚至殴打民警等等;再则,上级领导对一线管理民警的“严格依法、科学、文明管理”;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要求,导致了一线管理民警怕管事、不管事,甚至会出现少数民警在不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向罪犯妥协的局面。因此,在现实的监管工作环境下,应当正确指导民警学习什么,才能建立起监狱民警合法权益保障机制,才能实现民警安全的需要。

3、转变理念,从“爱和归属的需要”入手,解决民警“怎么学”的问题

一是转变学习理念,解决好民警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的问题。学习理念决定民警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率的高低。对于学习,民警往往存在两种错误认识:一种是学习无用论理念;另一种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学习理念。这两种错误认识,导致大多数民警学习均处于被动状态,学习效果当然不理想。要扭转这一现状,就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切实转变民警的学习理念,增强民警学习的主动性,要使民警深刻认识到,学习是为自己学,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不学习就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学习就跟不上监狱工作发展的需求。

二是转变学习模式,解决好民警个体自学与群体培训的问题。在民警个体自学方面,要有的放失,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逐步提高自学的效果,实现学习目的。在群体培训方面,要改变以往民警普遍轮训制,实行选拔培训制,要把培训学习当作对民警的一种福利待遇、一种激励机制来谋划,以提高民警参与学习的荣誉感。

三是转变学习考核,解决好民警学与不学一个样的问题。严格的考核机制是保障学习效果、解决学与不学的重要举措。如:某监狱为确保学习效果,实现培训目的,规定对参训民警进行实践与理论双重现场考试,对考试不及格的民警,给予民警津贴及奖金系数下降20%的规定,并继续进行培训;对继续培训考试中再次不及格的民警,津贴及奖金系数下降40%,并予以全监通报。此举,对全监民警振动很大,民警原有的“学与不学一个样”的思维模式得到了有效改观。

4、优化条件,从“‘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入手,解决民警“学习环境”的问题

一是优化民警专业知识结构,把好民警“入口”关。笔者认为,合理化的民警专业知识结构,有助于提高监狱民警队伍的整体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当监狱实际工作中遇到一个新生事件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时,具有该专业知识的民警可以召开研讨会,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为监狱解决实际问题出谋划策。而相反,则无力形成群体学习的气氛。因此,笔者认为,随着监狱职能的逐步纯化,应结合监狱工作的实际需要,严把民警的“入口”关,实现监狱急需的法律专业、狱政管理专业、教育学专业、心理学等专业的民警比例与其他专业民警的比例的合理化配置。

二是优化执法条件,构建完善的监狱执法体系。首先要完善监狱法律法规,构建监狱刑罚执行制度体系;其次要规范执法条件,完善执法程序,构建刑罚执行监督体系;再次要建立和完善与制度相配套的执行程序。一套完善的监狱执法体系,可以确保基层民警做到有章可循,以切实提高民警执法的安全感。

三是优化监狱布局,创建民警良好的社会关系与社交能力。通过实行监狱布局调整,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民警的工作环境与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加快监狱向城市、城镇、交通干线调整转移,逐步实现监狱布局的合理化,确保民警也有条件较好地享用社会资源,以利于民警良好社会关系的构建,实现“爱和归属的需要”;同时,通过获得群体成员良好的社会评价满足“尊重的需要”,以促使监狱民警向最高境界——“自我实现的需要”层面迈进。

篇(4)

荣誉背后的无名战士

,市公安局队伍建设再上台阶,佳绩频传。共有3个集体,2名个人荣获国家级荣誉,13个集体、2名个人获省级荣誉,8个集体、12名个人获市级荣誉,9个集体、11人次荣立三等功。其中,出入境管理大队被公安部评为“全国文明窗口单位”,指挥中心机要室被公安部评为县级公安机关一级机要室,刑侦大队观海卫中队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一级责任区刑侦中队……。

鲜花和掌声,属于那些奋勇当先的佼佼者;荣誉和佳绩,属于市公安局这个“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大集体。而在鲜花和掌声、荣誉和佳绩的背后,则有一群立场坚定、兢兢业业却又默默无闻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一直以来,市公安局政工战线的全体同志按照局党委确定的政治工作总体要求,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加强政工调研,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典型,改变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积极为广大民警办好事、办实事,真正使政工干部成为民警的贴心人。

理论之“虚”与业务之“实”

当前,个别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是“虚”的,干些“虚”的不如干些“实”的。而多年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处主任胡龙法则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简单的说教,只有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效促进我们的业务工作。”

正确处理发扬传统与创新的关系。社会的发展不断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必然会对民警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市公安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始终将正确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放在首要位置。积极争取在继承我党优良传统的同时,加强思想观念上的新陈代谢,让工作方法适应时代的变化。努力实现从“说教式”向“引导式”转变,从“号召式”向“激发式”转变,从“打通式”单向教育向“参与互动式”双向教育转变,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符合时代的本质和潮流。,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市公安局紧紧围绕三个阶段11个环节任务,紧扣“建设三型机关,践行三个治安,促进和谐发展”实践载体,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在认真组织全体民警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创新推出“五学”形式,扎实开展分析检查,采取内外结合、上下联动的形式,主动征求各界群众意见和建议。并按照“五对照五查找”要求,认真组织召开党委民主生活会和各单位组织生活会,着力突出实践特色,精心制定党委建设、队伍建设、内部管理、公安业务、规范执法等5大类、6个方面的整改落实方案。

正确处理政治建警和业务建警的关系。政治建警和业务建警是完整的、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市公安局充分认识到,只有处理好政治建警与业务建警的关系,才能有效地调动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从而在开展系列专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市公安局针对国庆安保等繁重艰巨的工作任务,深入组织和开展思想动员,教育引导广大民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公安保卫任务中去,保障了特殊时期公安队伍的高昂士气,确保了队伍稳定,为圆满完成重要政治任务提供了坚强保障。

正确处理思想教育与制度管理的关系。市公安局全体政工干部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在队伍教育中和风细雨,循循善诱,教育形式广泛,内容集中,活动多样,而在队伍的管理工作中则坚持从严、从实,使管理与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上下一致、内外结合的全方位管理教育机制。去年,市公安局根据《慈溪市公安局民警实战训练工作方案》,共组织民警实战训练班13期,受训民警634人;组织民警参加菜单式培训10期,培训人数5000人次;组织民警参加群众工作、执法工作、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维稳工作等四个方面内容的电视讲座4次;同时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各相关部门分别就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公安档案信息管理、“天网工程”后台操作技能、吸毒人员社会化管理信息系统、公安网络和信息安全、刑事情报系统、刑事技术业务、刑事侦查业务等进行培训。

正确处理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的关系。市公安局充分认识到,治警一定要严,同时也要贯彻严中有爱,关心民警,体谅民警的难处,积极在从优待警上办实事,办民警急需解决的事,充分调动民警潜能、提高整体素质,真正发挥激励机制效用。为此,市公安局一直以来十分注重对民警的思想关爱。严格落实队伍思想状况定期分析、重大事项报告、分级谈心谈话制度,及时掌握队伍思想状况,并着力培育民警的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十分注重对民警的动力激发。为了最大限度提高考评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定下发了《全市公安机关工作综合考评办法》,以及一系列专项考核,广泛开展立功创模和争优创先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体民警的工作自觉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益。十分注重对民警的文化熏陶。组织开展了书画摄影比赛、演讲比赛、羽毛球比赛、登山等文体活动,成功举办了全市公安系统国庆60周年文艺晚会。积极落实各项从优待警措施。作好民警生日慰问工作,严格落实民警带薪休假制度,有计划地安排民警进行年休假和 工会疗养。

打铁先得自身硬

政工干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政工干部队伍素质的好坏,作用发挥得如何将关系到整个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市公安局全体政工干部在重视自身学习基础上,还通过召开政工干部研讨会,互相交流一个阶段抓队伍建设的做法,积极探讨新时期队伍建设的新路子,达到广交流、促提高、积经验的目的。去年,市公安局政治处在抓好“慈溪日报公安专版”、“慈溪电视台三北警方栏目”以及公安互联网等三大宣传阵地的同时,还积极主动地与媒体沟通交流,加强经常性的协作,邀请了日报资深记者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对全局民警进行辅导讲话,提高了全局民警与媒体记者打交道的能力。

篇(5)

党的十七大精神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胜利完成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的新的历史任务的行动纲领,更是指导和推进新世纪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根本指针和强大思想武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公安机关必须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全体民警的头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使队伍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以“四个表率”为目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是做团结的表率。班子团结,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班子不团结,个人能力再强也是空的,甚至个人能力越强,内耗越大,班子战斗力反而越弱。班子成员之间要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团结合作,不拉山头,不搞帮派,不相互拆台。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学会谅解和包容班子其他成员工作中的失误。二是做学习的表率。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和法律、管理、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能力以及抓好队伍建设的能力。三是做务实的表率。要结合公安工作实际,把握社会治安管理和行政执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扎扎实实履行职能;深入调研,把握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四是做廉洁的表率。要引导公安民警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为官,经受得住金钱、物质诱惑的考验。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以“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切入点,加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以警为本的理念,营造良好的拴心留人气氛,充分尊重民警、理解民警、关心民警、支持民警。各级公安机关要通过定期召开政工例会、深入到民警中座谈等途径进一步完善民警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建立个人思想档案,及时、准确地把握民警的思想脉搏,想方设法为民警解决后顾之忧,不断提高民警的工资、福利待遇。尽力帮助民警解决婚姻、家庭、住房以及子女就业、看病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解决实际困难,引导民警提高思想境界,用组织关怀温暖广大民警的心灵。建立健全队伍考核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民警岗位绩效考评制度,对基层所队民警承担的职责及完成任务情况进行量化分解,注重考核过程与考核结果的结合,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估民警和所队班子政绩的重要依据。同时,进一步完善各种激励机制,释放民警的压力,鼓足动力,发掘潜力,促进民警队伍健康发展。

以开展“大教育”、“大培训”为着力点,加强队伍能力建设。要自觉树立创新意识,解放思想,顺应潮流,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求实创新,努力开创新的思路,创造新的业绩。要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积累经验,潜心摸索工作规律,调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善于运用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人才学、经济学、统计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攻破难关,把民警培养成为知识广博、一专多能的全面人才。在处理重大复杂多变的问题时,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多谋善断,把握问题的发展趋势,努力做到在事态出现之前有预见,在发展中能运筹,在处置中能决断。必须努力掌握信息收集和综合分析的本领,建立起覆盖整个社会面的公安信息网络,形成人人都是信息员,处处都有信息触角的整体格局。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有关的政策法规,十分讲究策略,在符合法律政策的前提下刚柔相济。同时还要讲究语言表达技巧,通过语言说服,告之利害,促其猛醒,唤起良知,化解矛盾,平息事态,实现最佳的调解效果。

以抓好“四个环节”为重点,加强队伍作风建设。一是教育环节。要深化教育,溯清廉洁之源,强化宗旨教育,牢固树立民警廉政理念;创新教育形式,建设廉政文化,积极开展警营廉政文艺活动;多树身边的典型,让廉者有地位、得实惠,让民警赶超有目标。二是制度环节。要完善制度,强健廉洁之体。着重围绕人事权、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狠抓监督机制的创新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严肃执法纪律,实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执法督查制,严查违法违纪行为。三是监督环节。要强化监督,织好廉洁之网。切实履行职责,经常性地对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执法情况进行督察。发挥“廉政监督员”的作用,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改进工作;公布监督和举报电话,对举报属实者实行奖励,把公安执法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四是惩处环节。要握紧廉洁之拳,严惩违法犯罪。对触犯“法网”者,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篇(6)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强化公安队伍建设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形势下,公安机关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队伍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考核激励机制,解决当前工作中“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进一步形成竞争、择优的环境和氛围。这既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变化,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根本途径,也是事关公安工作全局、着眼于队伍长远发展的战略措施。因此,建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为基本点的考核激励机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核心,把握重点,准确、科学地构筑考核激励机制平台 公安机关的考核激励机制建设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调动和激发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地设定考核内容事关机制运作成败的关键,它直接关系着考核的目的和质量。过去,公安机关也实行过目标管理和日常考核。但是,考核的内容不够具体,不够规范,效果也不够明显。因此,从目前我市公安机关的实际出发,民警考核主要应以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工作目标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概括民警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五个意识”即大局意识、*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法治意识。具体表现在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德的核心是公,即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并有全面服务小康社会,担负起“三大使命”重任的坚定信念。能,主要是指民警是否有胜任本职工作的相关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能的关键在于干,只有在“干”这个试金石上检验一番,才能有所鉴别,有所共识。勤,主要是指民警的工作态度和办事效率,它体现了民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的要害是实,就是为党、国家和公安事业尽心尽力、勤勤恳恳办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绩,就是指民警的工作实绩,指工作的数量、质量和贡献。绩的实质是真,即工作中努力取得的真实功绩和成果。要想对民警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实施全面的考核,就要从制订和完善科学、完整的绩效标准入手,在制订民警绩效标准时必须牢牢把握绩效标准的“六性”: 一是绩效标准应考虑规范性。绩效标准要基于工作来确定,而不能根据民警个人的状况定立,因为执法、执勤工作往往是单一、固定的,而民警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制订绩效标准前应明确目标单位和民警的职能范围。目前,我市公安机关正面临着机构改革,我们要以这次机构改革为契机,首先摸清各警种、部门的职能,然后确定履行这些职能的机构,同时定编、定员、定责、最后定任务,并形成方案、制度,使绩效考核标准规范化、制度化。二是绩效标准应考虑全局性。“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在制订绩效考核标准时,要坚持整体意识和“一盘棋”思想,按照整体优化原则,把公安机关这个整体的各部门、各层次、各要素有机联系起来,既要注意各部门的利益和特点,更要注意整体的作用和效果,要从长计议,从整体计议,确保公安机关从全局上整体推进。三是绩效标准应考虑社会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子兵法》的精髓,是古今中外*家一致共认的*思想。制定公安工作目标,也要做到“知己知彼”,要掌握社会治安情况、公安工作情况以及*、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情况,要对形势做客观冷静的分析,对过去的工作做客观的评估,对今后的形势做符合逻辑的预测。四是绩效标准应考虑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制订绩效考核标准时,不应由上级公安机关闭门造车,必须

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必须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筛选提炼;必须经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民主决策和实践过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目标项目失之偏颇、不得要领的问题,才能防止产生好高骛远、不求实际或拓手可及、鼠目寸光的考核标准。五是绩效标准应考虑可操作性。我们制订绩效考核标准,最终目的是要去实践它、运用它,因此,制订的绩效考核标准,必须便于检查、考核、评比,必须坚持标准,保持考核、评比的可比性和可衡量性。并且,要为民警提供努力的方向,这个方向必须一目了然,而且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向要求。六是绩效标准应考虑时间性。任何事物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绩效考核工作也必须始终遵守这一规律,要经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尤其是绩效标准必须与时俱进,凡是与实际不符的要不断予以修订使之不断完善。 二、结合实际,综合施策,灵活、多样地运用考核方法和手段 考核激励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许多方面,涉及诸多环节,尤其是在公安机关内部予以实施,必须运用科学的考核方法,实行立体构筑,多路推进,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考核的方法上,必须按照考核要素对民警采取切合实际的考核方式和手段。因为科学的考核方法,不仅是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对民警做出评价,也是真正使考核目的、内容、效果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要提高考评质量、保证考评结果客观公正,具体要抓好“五个环节”: 一是要建立健全考核机构,不断提高考核人员的素质。各级公安机关应成立以主要领导为总负责人的领导小组或委员会,抽调一定量的精干人员组成具体办事机构,及时研究解决考核中遇到的问题,为考核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同时,树立人本理念,对考核人员,一方面,在抽调时要选*素质高、业务精通、作风良好的人员;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训学习、交流和总结等方式,不断使他们的考评业务技能和水平,增强他们的鉴别力,丰富考核人员的考评经验,并把考评作为一项新的公安工作来对待,把他们逐步培养成精通考评业务的专门人才。二是要始终坚持公开、 公正原则,防止“暗箱操作”。在考核过程中,要做到宜简不宜繁,重点是处理好考队伍与考业务、考工作结果与考工作过程、考日常工作与考中心工作,立足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的问题。凡是涉及到的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程序、考核方式及考核结果等一律予以公开,要实行“阳光作业”,接受民警的评议和监督,以公开求公正,以公正定结果。三是要加强考评监督,严格考评纪律。在考核过程中,自始自终要注意加强对考核工作的监督,加大对考核工作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力度。同时,一方面,要严格执行考核工作的各项纪律和制度规定,对那些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考核分数等行为和现象,要坚决严肃查处,予以从重处罚,要使其感到得不偿失,不敢也不愿再触“高压线”;另一方面,对考核中违犯考核纪律的考核人员也要坚决查处,决不手软。四是要坚持考核申诉和复议制度,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在考核过程中,要允许被考核单位和民警对考核结果提出异议,对考核结果有疑问者,可以提出申诉申请,提请复核复查,使考核中的一些偏差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和纠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和考核质量的不断提高。五是要实行网上考核,提高工作效率。在考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公安局域网络资源,逐步建立和实行网络考核新机制,实行网上考核,网上记分,网上通报结果,既提高考评工作的效率,又能够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避免人为的主观随意性,增强考评结果的客观公

正和可信程度。 三、依据结果,注重实效,公开、公平、公正地牢固树立奖惩也是管理的人本理念 考核激励机制的建立是推进公安队伍管理从“应急式管理”向“长效管理”、从“粗放式管理”向“制度管理”转变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考核结果的正确运用不仅是这种机制得以强势推进的有力保障,也是衡量民警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我们在制定和实施考核激励机制的工作中,要赏罚兑现,始终坚持把考核的结果与民警的经济利益、*荣誉、晋升晋级和实行离岗培训、试岗待岗、诫免谈话、末位调整、辞退等制度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真正成为衡量民警价值的重要杠杆。从而使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 “无须扬鞭自奋蹄”,形成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环境。在具体工作上着力于“三个挂钩”: 一是考核结果与从优待警直接挂钩。一方面对于工作勤奋、取得较好成绩的民警,要在工资奖金、公共福利上给予倾斜,并适时组织他们外出休养,学习进修;另一方面。要对绩效考核位居前列的单位和个人作为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在年终各项先进评比中予以优先考虑,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荣誉,感受到自己工作得到了肯定,并且得到了回报。 二是考核结果与干部提拔直接挂钩。要将考核结果作为民警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进一步“人适其事,事得其人”,让民警心服口服,使民警明确努力方向,增强在位思进、奋发向上、竞争意识和居安思危意识,不断激发公安队伍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要抓住市公安局今年即将进行的机构改革和“双聘”工作的契机,大胆改革,提拔和任用一大批素质高、贡献大、能力强的干部,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从而搞活干部人事制度,优化干部结构,提*部队伍素质,狠刹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使广大民警赶有目标,干有劲头。 三是考核结果与末位分离培训直接挂钩。目前,全国有一些公安局之所以被树为全国公安系统的先进典型且十几年、几十年红旗不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实施考核激励机制融入到队伍管理之中,通过科学的考核每年都淘汰一批素质低下、绩效较差不能胜任公安工作的人员,进行内部的“自主代谢”。我们公安机关也要借鉴他们的经验,打破“评优不评差”的习惯,不但要认真评出差的单位或者民警,而且要对考核名次居后的单位主要领导和考核名次居后的民警进行离岗培训,待培训考核合格后再上岗,再不合格的直至工作调整、辞退。总之,公安机关的考核激励机制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要起到振奋警心、纲举目张的作用,必须不断进行思维革命,在实效上有所跨越和突破,才能更加贴近实战,贴近队伍的实际达到最佳效果。

篇(7)

近年来,__县公安交警大队法制建设工作取得了不断进步,执法工作连年走在全市交警系统和县局前列,推行和实施的一些规范规范执法工作机制和措施受到了上级公安机关的关注和推崇。20__年上半年在全市交警系统执法考核和县公安局年终执法考核中,__交警大队执法工作名列全市第一,全局第一,被县公安局、市公安局、市支队评为执法先进单位;20__年执法考核工作名列全局第一,分别被市局、支队和县局评为先进执法单位等荣誉称号;20__年2月被县公安局评为优秀执法单位;20__年先后被市公安局、市交警支队评为优秀基层单位、文明示范服务窗口单位,被县公安局评为先进单位。

一、加强领导,强化培训,增强意识。同志曾指出:政法部门是人民的重要机关,必须狠抓自身建设,必须建立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作风过硬、特别能战斗的执法执纪队伍。在执法工作中,我大队高度重视,日常工作中,确定大队长负总责,各部门负责人为执法质量第一责任人,把提高执法规范同抓队伍建设、提高民警素质紧密结合,同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同开展便民利民措施相结合,通过制定和完善操作性强的执法制度和程序规范,狠抓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同时,总结了近年来在执法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剖析根源,分析危害,教育民警树立大局意识,正确认识和行使公安交通管理职权,超越狭隘的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注重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相统一。在工作中,还经常通过以中队为单位结合实际开展学习讨论活动,要求民警人人谈体会,认真查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大队把全体民警教育培训放在突出位置紧抓不放,坚持利用周四学习日进行业务和法规法律学习,大队领导轮流授课,不断组织民警学习了《人民警察法》、《行政处罚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民警在学习中熟练掌握“十个法规、五项技能”,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觉守法和严格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加强对民警的宗旨教育,在民警中开展了为“谁从警、为谁执法、为谁服务”和“如何从警、如何执法、如何服务”的大讨论活动,教育广大民警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交通安全畅通和人民群众满意这一政治高度,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周到服务。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对原来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细化,坚持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每周一次队务会,每周一次集体学习,每月一次执法检查,每月一次工作小结;坚持24小时上路巡逻执勤,对重要路段、路口增加警力,加强执勤,确保了“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坚持每周检查交接班登记,交接班登记清楚、规范;坚持发放警民联系卡、青年文明号服务卡、便民服务手册,主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我们还结合县局开展“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学习教育活动方案和公安部交通管理十七项便民利民措施,对各岗位办理业务时间进行核定,实行限时服务,并在业务量较为集中的车管、事故岗位增加警力,实行延时服务,提高了车管、驾驶员管理效率和办案效率,并在车管所实行电脑选号,方便广大群众。与此同时,我们还组织民警认真学习了《三门峡公安交警支队关于加强执法监督工作的六条措施》、《公安交警支队关于进一步规范交通道路执勤行为的通知》及上级公安机关关于“整治三乱、优化环境、民主评议行风”等专项学习。通过教育培训,全体民警的现场意识、证据意识、质量意识、实际办案能力和服务意识明显提高。

二、多策并举,量化目标,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执法质量。措施是保证,落实是根本。在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工作中,我大队结合实际,针对不同岗位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有关制度和措施。一是成立执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大队领导牵头,挑选了素质较高的民警为大队法制员,组成执法组,加强对执法工作的监督指导,在有执法业务的5个中队确定了5名兼职法制员,明确了各部门负责人为执法工作第一责任人,大队领导与主管执法工作领导,主管执法工作领导与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与法制员及民警层层签订执法目标责任书,严格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为加强和促进执法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证。二是严格法律审核制度,按照上级关于执法工作的具体要求,严格实行办案人、部门领导、法制员、大队领导四级审核制,严把执法质量关。从案件受理到调查取证,法律适用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从源头上保证了办案质量,杜绝了错案及不规范行为的发生。三是严格实行月考核与季考核制度,每月由大队执法组牵头召集各办案单位负责人及法制员对本月执法情况进行考核,当场打分评出优劣;每季度聘请县局法制专家到我队进行考评,解惑释疑,提出整改意见,并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