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0 03:01: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外出参观考察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为进一步规范外出学习参观考察活动,健全干部职工请假制度,根据景委办(**)2号和景组〔2001〕47号文件精神,现就我局各单位外出学习参观考察活动和干部职工请假作如下规定:
一、外出学习参观考察活动有关规定
(一)、严格对外出学习参观考察活动的管理。各单位未经批准不得自行组织外出学习参观考察。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严格控制批次与人数。要明确学习参观考察的时限和地点,活动时间不得超过七天。各类培训活动应注重实效,科学安排培训内容,严禁借培训机会,搞毫无实际内容的无谓参观考察。干部职工的疗养,要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严格审批和备案制度。各单位组织外出学习参观考察的,必须事先填写《外出学习参观考察活动审批表》,由局领导审批后,报局办备案。对未经审批,组织外出考察的,除个人承担全部费用外,要根据情节轻重,按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乡镇文化站干部由当地乡镇安排外出学习考察的需报县局备案。
(三)、建立学习参观考察报告制度。集体外出学习参观考察活动结束后,考察团(组)必须在一个月内向局里报送学习参观考察报告。
(四)、严格财务审核报销制度。各单位要严格执照统一规定的差旅费开支标准和外出学习参观考察预算经费标准开支,报销时必须附《外出学习参观考察活动审批表》。
二、干部职工请销假有关规定
(一)、严格干部职工请销假的审批
1、干部职工因公因私外出开会、学习、参观、考察(包括上级部门、局里和本单位统一组织的因公外出)和因病、因事请假的,都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办理书面请销假手续。做到事先请假、准假、事后销假。如遇特殊情况,可用口头或电话预报批请假手续,但事后须补办书面报批手续。
2、按干部管理权限,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请假1天的,由分管领导审批,请假2天(含2天)以上的,由局长审批;各单位副职请假1天的,经本单位正职同意后,由分管领导审批,请假2天(含2天)以上的,经本单位正职同意后,由局长审批;其他干部职工请假1-2天的由本单位负责人审批,请假3天(含3天)以上的,经本单位正职同意后,报分管领导审批,请假4天(含4天)以上的,由局长审批。各乡镇站文化员请假除按所在乡镇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外,请假1周(含1周)以上的,同时报县局审批。
凡报分管领导和局长审批的请假都应报局办备案。
3、两次在时间上连续但分段审批的请假,作同一次请假处理。假期与周末时间连接的,包括周末时间。
(二)、加强对干部职工请销假的管理
1、建立干部职工出勤登记制度。各单位都要建立干部职工出勤登记制度,印制专门的表册,详细记载干部职工的出勤和请假日期。局里不定期组织抽查。
2、当月累计请事假3天以上(不含3天)的扣发当月考核奖;全年累计事假20天以上的扣发当年年终奖;年请病假累计30天以上(不含30天)的扣发一个月考核奖,全年请病假累计两个月以上的除扣发相应的月考核奖外,扣发当年年终奖。工资待遇按人事部门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3、干部职工全年连续旷工或假期满后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超10天或累计旷工超20天,年终考核定格为不称职,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30天的,按组织、人事部门相关规定予以辞退,干部职工年终考核连续两年不称职的,予以辞退。
关键词:民族艺术;服饰;考察;教学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突出民族特色的艺术教学,是我院办学的努力目标,在各学科课程的设置中,均有一定比重地安排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采风收集及运用设计的课时;这一措施,一方面,有效地促进师生对传统民族艺术的深入认识,另一方面,为发掘、研究、保护和发展我国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出实际贡献。
传统民族、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承形式,从其服饰形态上看,在历经漫长的历史变更后使得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颇为壮观;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各个节日里,如:苗族的苗年节、吃新节、芦笙节、姐妹节、鼓臧节,侗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盘王节等,均能看到节日盛装中的华丽服饰,精美的蜡染、精致的刺绣工艺及其独特的装饰艺术形态,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传统民族服饰采风研究的必要性
传统民族服饰,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变更和劳动生活中,根据民族自身的生活环境及文化传承所产生的服饰形式。一般分为便装与盛装,便装却为日常生活劳作中穿着,盛装即是在民族重大节日盛会、婚礼庆典等场合穿着,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多为盛装,由于其穿着的时间性,这就给我们的采风活动必须要考虑其节日的时间安排。因为当今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在日常生活中已较少穿着,其原因是现代时尚流行服饰对新时代青年的着装有着极大的影响,这对于已渐渐走出大山的少数民族青年也不例外,他(她)们在电视信息、外出务工、上学等的方面,逐渐接受了新的时尚着装理念,而对本民族的传统服饰在日常生活的穿用已不注重;在许多的苗寨、侗寨、瑶寨里平时很少看到青年人穿着其民族服装的,只有在他们的节日里才能看到载歌载舞的身着盛装的人们,展示其华丽的民族服饰。这些华丽的服饰里有精美的刺绣、独特的蜡染工艺和华美的配饰艺术,均蕴含着宝贵的现代服饰创新运用的艺术元素。
由于民族开放与融合,许多少数民族的生活观念也渐渐被“汉化”。他们所居住的木楼已渐变为水泥砖房,其穿着的棉麻纺织土布也逐渐被时尚的“牛仔布”所代替,其具有民族特色的银项圈也更换为时尚的钻戒、项链……这种现象的延续,意味着再过十几乃至几十年后,是否会使得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艺术丢失更多甚至完全消失;因此,发掘和研究、保护和挽救、传承和发展传统民族艺术是当今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民族艺术的采风、考察研究,正是这一任务的具体实践。
从现代设计的趋势上看,民族艺术元素的运用在现代设计领域上得以广泛的运用。西方艺术形态的引入和发展,所注重的是现代艺术元素的研究和运用,所体现的是以西方艺术元素的现代构成成果。在历经一定设计阶段的探究后,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们已开始把目光注视到民族艺术元素的设计运用上,也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其成功代表作品如:我国著名服装设计师吴海燕的设计作品“鼎盛时代”、张肇达的“紫禁城”、“西双版纳”等等,这些作品均具有时代性又富有民族性,是当代服装设计的优秀作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具有丰富的民族服饰艺术元素;但在年轻的大学生中,对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需要加强,在学习、研究中丰富和发展民族艺术。因此,民族艺术的实地考察与研究,对培养现代设计人才,弘扬、发展民族艺术具有重大意义。
二、传统民族服饰艺术采风的实施方法
对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认识,普遍的方式是,在现有的图书资料、画册图片、网络视频等阅读媒体认识、分析与研究;在以往的采风过程中,也只是到一些少数民族的村寨拍些照片、画画速写,记录些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说故事等等;但仅是这些采风活动,对传统民族服饰的研究,探索其民族艺术深层次的精髓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课题研究的采风活动,不是一般性的采访,更不是只到民族地区的旅游观光,而是有针对性的选择采风内容、地点,深入到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的民族居住地,有方法、有步骤地,较为完整的服饰艺术考察,从而较全面地收集民族服饰的第一手资料。
1、采风路线、地点的选择与确定
在准备下乡采风前,要带着目的与任务地选择和确定采风地点和行进路线,也就是要收集什么素材,要到什么地方去,该地点有什么民族居住,服饰有什么特点等等,都要预先查找有关资料进行了解,否则,没有目的的随便走走,就有可能无法收集到所需的资料。因此,在接受到带采风课的老师,应当根据该班的专业方向及研究课题,选择和确定采风地点,如:服装艺术设计的班级,进行苗、瑶、侗族的服饰考察研究课题,就应选择这些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聚居地的广西融水、三江、龙胜、金秀,贵州的凯里、雷山、施洞、黎平等地;与此同时,也要选择好行进路线,在该路线上,根据时间安排,确定几个考察点,预定每个点的考察时间和考察内容,尽可能的做到时间紧凑、经济实惠;并准备该考察地区地图,标定行走路线,从而确定考察目的地及考察路线。
2、考察前的准备工作
考察出发前,首先要组织学生查阅所考察地区少数民族的有关资料,对其历史概况、生活习俗、风土人情、、装饰艺术形态等作初步了解,这些了解,对考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让学生知道所考察的内容中有哪些资料是要重点收集的,哪些是需要补充收集的;其次是经费准备,根据考察的地点、路线、车船交通情况、吃住情况等作经费预算。另外,对该班级学生作以小组为单位的考察分组(以3—5人为一组),指定组长负责;同时,组织一个由2—3人组成的先遣组,负责车(船)交通及住宿的联系与安排,指定班生活委员负责经费的收支与管理,领取或采购必备的药品和生活用品。再者,对全班进行下乡采风的安全及纪律教育,强调各项规定与注意事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完成采风任务的重要保障。
3、采风考察的实施方法
采风考察的具体实施,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民族地区的州、县的民族、民俗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资料的参观考察;二是深入民族村寨对民族服饰资料的收集与考察,这些考察要确实做到具体、细致,对收集的资料,要力求完整和准确;由于民族服饰的类型较多,因此,应以每件(套)的服饰的分类进行小组负责制,同时每小组的同学,每人负责一项具体任务;如对某一苗族女装服饰的考察为例:
第一组(5人):负责头、项、胸饰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银饰,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服饰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协助测量服饰;组员五,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
第二组5人:负责衣服类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衣物(上衣、裙、裤等),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服饰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协助测量服饰,记录数据;组员五,负责画出个衣物的款式样式图并标记各部位数据,记录有关调查、采访资料。
第三组(5人):负责服饰材料的织造、蜡染、刺绣工艺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物品,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所考察的物品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协助测量;组员五,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
第四组(4人):负责银饰铸造、打造、雕花、镶嵌等制作工艺: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银饰,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测量银饰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负责记录数据、制作步骤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
第五组(4人):负责服饰的装饰图形(图案)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图形物品,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图案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图形的调查、采访的资料。
在考察的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各组员进行机动轮换。各组在考察时,如时间较紧迫的情况下,应注重抓主要部分的先行完成,余下的细节可作粗略记录,在后期整理资料时凭记忆和参考照片补充完善;同时,也要注意记录各服饰的穿戴方法。
三、采风过程中的教、学互动
采风的教学实践,是教师教授方法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认识和掌握这一方式、方法的过程,两者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才能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1、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采风教学,是课堂式教学的野外延伸。教室中的理论学习与研究,是学习前人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总结,只是在理论层面的理解与认识;通过采风实践教学,深入到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生活气息的环境中,使得师生以较高的积极性、聚集较大的激情投入该教学实践中,感受新的服饰文化氛围和获取新的服饰知识,以愉快的心情置身于采风实践里,教学气氛轻松、活跃,真可谓寓教于乐。这一方式,也是众多师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
2、灵活的教学方法
课堂的教学,通常是学习理论和研究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而采风实践,是在对新的艺术形式的接触性研究,从而获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丰富和提升理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教,则注重方法的传授、在把握好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机动地安排实践和灵活实施每一个步骤,充分发挥教学的灵活机动性,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学,则以确实了解和掌握采风所获取的新知识和研究方法为目的,在教师的统筹安排下,灵活地实施考察环节。采风实施中,方法的灵活多样,师生相互配合、组与组的分工合作,组员与组员间的互相协调,共同完成采风任务,是集体主义和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
3、教、学的相互促进
采风教实践学,一方面是学生在民族生活中,感受到民族服饰艺术的特殊魅力,并从中学习优秀的传统民族服饰艺术文化,更重要的是从中掌握学习和研究民族服饰艺术的方式方法;这一方法,也将会影响和启发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对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另一方面,也将促进教师在同样感受民族艺术瑰宝的同时,从中学习到传统民族服饰的更深层次的服饰艺术和文化内涵,对促进教师对民族文化研究与运用的科研创作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将为今后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考察、研究与运用,探索新的采风方法而提供实践基础。
四、采风资料的后期整理
资料的收集,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于今后的艺术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当面对采风收集回来的一大批资料时,有必要进行整理和保存的一系列工作,以便今后的查阅和调用。
1、资料的分类整理
按民族名称或支系名称的不同服饰分类:采风收集的有多个少数民族服饰资料的,应按有主次的排序,同时,男装、女装、童装也要实行分类,盛装与日常装也要进行分类;同一民族有不同支系的不同服饰,也要作分类整理。
按每套服饰的衣服、配饰分类:(1)衣服类:有上衣、裙(裤)、绑腿等。将图片、款式图及测绘数据、采访资料均按秩序排列。(2)银饰类:有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镯等。(3)服饰材料染、绣工艺类:有蜡染、刺绣、织造等。(4)装饰图案类:有崇拜图腾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等。同时,传统民族服饰的图案装饰十分丰富,如帽饰图案、衣领图案、胸襟图案,背部图案、袖饰图案、裙摆图案、腰带图案、绑腿图案、鞋饰图案等。对这些图案,运用PS软件进行抠图,将单纯的图案从服装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图形单元,以方便今后的设计运用。
2、文献材料整理
文献材料,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在采风后期的文献资料的整理中也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民族史料:有关该民族的起源、迁徙、、生活习俗及发展简况。(1)服饰的发展变化。(2)服饰现状。(3)民族的神话传说与故事等。
3、总结、撰写考察报告
总结是每次课程后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每位师生在该课程的教学体会与心得,有了总结,才能检测到每位学生在课程中都学到什么,了解到什么,还有哪些不足之处等。因此采风总结,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以撰写考察报告为总结形式。
关键词: 创新;模式;专家型校长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校长的领导力和专业性直接决定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提升校长综合素质,提高校长办学治校的领导力,推动校长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促进学校管理创新,为打造更多名校长、名学校和专业化的校长队伍,推动邵阳市教育家办学局面的形成,邵阳教育学院立足本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充分利用高等院校优质的教育教学师资,大胆创新培训模式,并勇于实践,于2016年春季成功举办了第33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班。
一、精心部署、组织严密、目标明确
1. 基于邵阳市所辖八县一市三区的实际需求来构建班级成员与课程模块
本届校长班由邵阳市所辖八县一市三区的中小学正副校长55人组成,其中男性51人、女性4人(含24位副职,1位德育主任),他们身体健康,学习积极性高,具有丰富的治学办校能力和经验、良好的教育理论基础以及一定的知名度。本届校长培训班的具体研修学习,分六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为期十天的本土培训基地(邵阳教育学院)集中脱产形式学习,第二阶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远程网络学习(学员在单位自主学习),第三阶段赴异地高等院校(北京师范大学)集中脱产学习,进一步延伸拓展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形式,第五阶段是专门撰写论文和调研考察报告,第六阶段考核评比结业。每一环紧扣一环,时间较短,学习非常紧张,但培训形式比较机动灵活,学习效果较好。
2. 基于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和实践需求学用结合原则,精心组织,培训的指向性非常明确
本届校长培训班是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和《全国普通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文件精神,在邵阳市教育局领导的精心部署下,按照预期计划举办的,培训的针对性和指向性非常明确,归纳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进学员对当代社会发展形势和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的了解,拓宽教育视野、融合学科领域、提高社会科学素养、启迪管理思维。
(2)推动学员深入了解我国治校、执教的政策与法律依据,提高学校规划、管理、运营等能力,完善学校文化建设、团队建设与组织领导的策略。
(3)提高学员有关推动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开展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管理能力,促进其加强提升有关教师培训与校本教研的组织能力,通过培训能增进学员凝炼其教育风格、呈现其办学思想。
(4)通过分享、交流学校管理案例与诸多经验,拓展学员及其学校的人际网络资源,以校本研修课程资源开发为载体,为今后的骨干校长培训积累一批优质的课程资源和鲜活的案例资源。
二、内容科学、学用结合、形式丰富
本届校长培训班采取集中脱产和网络研修的方式具体组织实施,其培训内容比较科学,大多以实际问题为导引,以鲜活案例为载体,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题学习与广泛研讨相结合,观摩考察与反思体验相结合,人际情境互动和网络虚拟交流相结合,为期两个月的培训,校长们全程全员参与,推动学员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的实践中实现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分模块下的研修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专题报告、案例研讨、观摩考察、互动交流、行动研究”等具体形式。他们以本土或异地集中研修的专家核心课程牵引校长的专业发展,以网络自主研修或实地考察样板学校等选修、辅课程来应对培训过程中的动态问题生成,层层推进,紧密结合。综合六个阶段的学习可以归纳为四小点:
1. 定位高:示范引领作用、提供专业服务
全员重视度高、活动平台高、专家水准高、服务质量高、发展起点高。这些成为研修中学员最强烈的感受,是广大学员议论交流的兴奋点。
2. 内容实:学科优势导引,教育实践奠基
邵阳教育学院及北京师范大学的集中脱产学习,充分发挥了教育、心理、文学、历史、管理等学科的科研成果以及丰富的教师教育经验等优势;无论是邵阳教育学院的还是异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集中脱产研修,我们均认真研究了学员需求,明确了培训目标定位,精选了培训专题,不断丰富、优化培训手段与方法,力求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3. 资源广:用足优质资源、用活特色资源
我们一方面组建了一支来源广、水平高、经验丰富、风格不同的培训专家队伍;另一方面又仔细挖掘、整合并充分利用了邵阳市当地和北京市的教育资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实践课程。学员不仅聆听分享了专家学者的治校看法,还实地参观考察了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及邵阳市第六中学的办学经验。观摩实践,零距离走进名校,让学员们切身感受到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真正内涵。这些学校的或地区的先进办学理念,高效的管理团队,务实的研究型教师队伍,都值得学习借鉴。学员们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解放了思想,增长了知识。
4. 形式活:遵循培训规律、精细服务学员
尊重并顺应成人学习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丰富多样的培训活动形式,尊重、挖掘并挑战学员已有的工作经验、生活经验和学习成果;帮助学员扩大人际网络、推荐、延伸培训成果;联系食宿,提供优质生活、教学后勤保障,确保劳逸结合。
三、学员自主学习特征明显,学习积极活跃,教学双边互动反馈良好
在邵阳教育学院培训团队的精心带领下,学员们除了课堂上的认真学习听课交流,课余时间也会自发地聚集到一起开展交流讨论,相互学习,增进友谊。譬如在以来自洞口县、邵阳市双清区组成的第五学习小组,他们中“50岁以上的就有5人,但是这个组的成员团结性好,平时相互激励、互为关照,在为期两个月的学习中,克服各种困难,自觉遵守学院的各项制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在研讨中,围绕某一问题,相互协作,积极交流,分享自己或学校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感受,来自市直学校的一位学员深有感触:“想到自己的差距,更深入思考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和今后的管理策略。同行校长间的研讨交流,让彼此经验相互分享,让思想火花相互碰撞,更让今后的深入学习、合作成为可能。”
他们都认为这次培训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之旅、交流之旅、自我提升之旅。除了他们,其余的校长也能克服诸如伤痛、病痛及学校各种事务性纠缠的困难,严格自律,不迟到、少请假、出满勤,认真听课,积极讨论;两个多月的学习、研讨、观摩,无论是理论课、讨论课、网络学习还是异地学习考察,皆不断触动着学员们的灵魂,驱使他们不断深入思考。
诚如来自湖南省武冈市的一位学员所道:“异地学习考察让我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反思我们的教学,在时间上的打拼,虽不能说是极限,但可再利用的时间也几乎没有了,再从时间上搞突破已经不太可能。要想进一步全面提高教学成绩,只有提高课堂效率,走课堂改革之路。对于异地考察的学校教育,我们惊叹的不仅是他们的理念,还有他们的实践。以前,我认为成绩差的学校好搞教改,成绩好的学校不好搞,因为担心成绩,而改革不允许失败。成绩差的学校就不怕,不改是差,改了也许有活路。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我改变了自己的认识,只要有正确理论引导,再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加上平时练习成绩的检测与反馈,就不会滑落下去。现在我们既有理论,又有别人成功的实践,我们为什么不试一试?其实,不是试不试的问题,而是势在必行。这是我此行考察最大的收获,也是我从内心发出的心声。”
这些天的学习实践,让学员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的见识,丰富了理论。无论本土还是高等院校的授课专家,学员们从他们的身上皆感受到了高尚的教育情怀,专家永远是他们学习的榜样,也是大家追求的目标。为期两个多月的的研修学习,专家校长的行动对他们是感召,教育事业永无止境,唯有拼搏才有未来,他们不仅增添了力量和勇气,而且也对工作更有信心,方向更加明确。学员们的学习生活积极活跃,教学互动反馈良好。
四、班集体荣誉感突出,团结、友谊氛围浓厚
在两个多月的学习生活之中,学员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他们不仅在课堂上认真研讨,而且在班级QQ群、微信群积极交流,一起外出异地学习考察的过程中,他们互相关照,互相帮助,课余休息时间三五成群结为小组,彼此热诚主动为对方服务,若遇哪个学员生病或腿脚不方便,他们争相照顾如互换床位等;大家在紧张忙碌的学习研讨中、在课余交流中建立了深厚情谊,在交流的各自发言中,他们都流露出一种恋恋不舍的友谊情怀:坚信结业不是结束,而是更美好的开始。外出北京海淀参观学习之时更是自觉形成队形,文明礼让、礼貌回应等已成常态。
一、复杂形势对慈善组织能力的挑战
首先是社会转型对公益慈善组织能否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补充作用能力的挑战。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弱势群体增多,官员腐败日趋严重。这些问题都是社会转型的代价。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已经不能再采取计划体制下那种政府大包大揽的社会保障形式,而是要在政府投入的前提下,依靠市场、社会、民间力量形成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公益慈善组织在这个保障体系中扮演的是其中的补充角色。
公益慈善组织这个补充角色是适合公益慈善组织的宗旨与自身定位的。要真正胜任这个职能,关键在于公益慈善组织自身的核心能力。具备了履行补充职能这个能力,公益慈善组织在当前及今后的社会里就有自己存在的条件和坚实基础,不具备或履职能力低下,就将失去自身存在的理由。
公益慈善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社会管理、社会保障体系补充的重要力量,必须要成为党和政府化解社会矛盾,搞好社会保障补充的得力助手。公益慈善组织在前期的一系列活动中,已经展示了自己具有履行社会保障补充作用的能力,取得了党和政府及社会的信任,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当下的挑战是,形势对公益慈善组织提出了新要求,要满足这个要求,就必须提升素质,提高能力。具体表现为:要进一步提升购买政府服务能力,动员、募集民间慈善资源能力,组织服务弱势群体能力。从购买政府服务能力来看,虽然公益慈善组织做了很多,但随着政府加大对社会保障投入及对社会服务项目的投入,政府社会管理部门从兴办事业的角色退出,把兴办社会事业的责任转移给社会成为一种趋势,公益慈善组织能否迅速、及时、有效地购买和兴办这些项目事业,需要一种专业化、科学化、高效化的能力。从公益慈善组织承接社会救助新项目来说,也需要未雨绸缪,作好能力准备。比如慈善建房,政府职能发生转变,国家民政部的职能转移到住建部,住建部暂时还未立项这件工作,贫困群体危房摇摇欲坠,如何拾遗补缺,承接或做好这个项目把慈善建房做下去,就是对公益慈善组织能力的一个检验。
其次,从经济形势看,下行的经济走势,给慈善募捐带来困难,是对公益慈善组织动员社会资源能力的又一个挑战。国际市场不断萎缩,给国内企业生产带来困难,相当一部分生产企业进入低迷状态。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各种潜在风险矛盾不断增多。当前的经济形势与2008年的金融危机相比更为严峻,各企业都在加强基础管理,找出和找准风险点,止住出血点,以求保住基本利润。
企业利润大幅度缩减的形势,无疑削减了他们捐款助困的慈善信心。而这种情况下的困难群体,反而由于失业等因素,生活困难更大,更需要政府的保障及社会的慈善救助。无米之炊、少米之炊考验着慈善的募捐找米能力。这个挑战要求公益慈善组织必须与企业共度难关,在与企业共度寒冬过程中,提升素质、提高能力。具体分析有三个切入点可供参考:
一是换位思维,设身处地从企业角度想问题,帮助合作企业解决经营困难。二是转换思路,帮助企业充分利用慈善捐助扩大社会影响,树立企业社会形象。三是帮助企业设计慈善项目,善款本金留企,利用善款利息实施捐助。
再次,当前社会纷乱的舆论环境也要求公益慈善组织必须提高自己掌握话语权的能力,把握公益慈善宣传阵地,扩大公益慈善在全社会的正面影响。当前,中国社会舆论的表象大概是几十年来最乱的,一些互联网和微博不断放大一些逆主流的声音。中国正在逐渐出现一批“闲人”,以及专门“唱反调”的人。中国越朝民主社会走,这些人会越活跃。《环球时报》评论员称他们“自由主义的冲动很强烈,常常不顾底线。”网络中的这些不和谐声音,虽然是中国社会多元化的一个表征,并且不代表主流舆论,但其传播能量给和谐社会特别是公益慈善还是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面对这样的社会舆论形势,给公益慈善组织提出的挑战和任务,就是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强宣传公益慈善正能量的能力。公益慈善组织能否有效地运用好、发挥好宣传舆论作用,取决于能否加强宣传能力建设。
宣传能力的建设,一是要加强思维能力。公益慈善事业应对外界一系列问题时,除了基本认识论和辩证法以外,还要进行思维模式重构,要由单点思维向多元思维转化;从单面思维向互补、渗透思维转化;从形而上学的一致向客观实在的异质同构化;亦即思维工具向科学化转化;早日实现系统思维、创造思维与辩证思维相结合。二是加强网络运用能力。网络在现代传媒里已无处不在,掌握和运用网络已是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处理绝大部分事务的基本工具。对宣传而言,它的覆盖面、时效性、影响力是其它传媒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公益慈善组织的宣传文化要与时俱进,必须有自己的网络平台及一批网络高手,也就是要具备同样的武器装备和高素质现代网络人才,方能在当下舆论大潮中发出公益慈善组织的声音。三是要加强多种手段的宣传能力。要善于运用多样形式,用多样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达到慈善事业的宣传目的。比如以各地慈善文化特色为学术根底,拍摄电视记录片或单项慈善文化宣传片,让社会了解慈善文化,扩大慈善文化的社会影响,树立慈善文化的事业和组织形象;举办慈善文化节,通过艺术形式,用生动、活泼、丰富的慈善文化活动宣传慈善事业的建设成果;通过自己创办的慈善杂志、报纸、网站等媒介宣传、介绍慈善文化;通过社会大众传媒宣传慈善事业,编辑出版慈善文化资料、学术专著、文学作品集等。通过以上举措,争取更多的社会理解和支持,发出更强大的慈善声音。
二、公益慈善组织能力建设基本要点
能力建设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公益慈善组织需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着手操作。目前,一个系统的能力提高战略实施方案对大多数组织来说不切实际,也不易操作。各级公益慈善组织只能择其要点,掌握基本规律,满足实际需要。
1、 能力的基本概念及公益慈善组织能力建设的含义。
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能力建设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德伯拉·伊德从发达国家公益组织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的经验出发,认为能力建设是达到目标的手段,通过评估增强对受援组织活动质量的改善,提高公民社会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行进的过程,也是机构的学习过程。他强调机构能力建设的主体是公益组织本身,而非外在的干预者。
德国技术合作机构从发展的角度强调能力建设“不是通过所使用的工具或量表来界定的,而是通过持续不断地增强人和机构的能力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联合国开发署则将其定义为“建立适合国情的政策和法律框架的环境、机构的发展,包括社区的参与者和人力资源发展和管理系统的完善。”它是一个长期的、持续不断的过程。1997年UNDP对能力建设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提出了能力发展的概念。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人、群体、组织、制度和社会增强发挥主要作用、解决问题、建立和达到目标的能力以及用全面的观点、可持续的方法理解和应对发展需求的能力。”①这一概念比较全面地涵盖了能力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综合以上各家对能力概念的解释,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公益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是依据公益慈善组织的宗旨与目标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不间断的学习与经验积累中,对慈善工作者、慈善群体和慈善组织不断进行旨在提高慈善工作者、群体及组织机构解决各类问题,为实现慈善事业和组织目标,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慈善组织可持续性发展所要求的综合素质提升,进而形成的综合能力的培育过程。
2、公益及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是国家、社会、党的能力建设大系统中的组成部分。能力在建设层面上可分三个层次:即个人、组织、社会。
所谓能力建设,一定意义上是人的素质建设。公益慈善组织在加强能力建设过程中,要紧密与党、国家、社会、学校的执政党能力建设、党政干部能力建设与学校的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在这个大系统的能力建设过程中,结合公益慈善组织特殊要求,提出能力建设任务目标,实现公益慈善组织在新形势下总体素质的提升,达到总体能力的提高。
3、公益慈善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及目标。作为能力建设大系统中的组织能力建设,有不同的战略和目标指向。
当下公益慈善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战略思想和具体目标可设计如下:首先,总体战略思想是着眼于公益慈善组织的人及人的素质开发,把培养、塑造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慈善组织员工作为慈善组织能力的生长线,以员工的素质的升级换代带动公益慈善组织能力的升级提高,以公益慈善组织能力的升级提高带动整个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壮大。其次,具体能力建设目标当务之急应是以下四种能力。一是善款募集能力。这个能力是公益慈善组织的首要或基本能力。募集能力是综合能力,其中包括如前所述的体能、技能和智能。还需要培养和塑造公益慈善组织员工的综合素质:理想和责任心、创意和好奇、扎实的工作作风,对慈善的追求、热爱、毅力和韧性。
二是公益慈善项目设计能力。公益慈善项目是公益慈善组织全部工作的载体,是公益慈善组织实现自己宗旨、服务救助对象,完成慈善资源捐助者意愿的根本途径。目前,大多公益慈善组织的救助项目设计还处在同一水平的雷同阶段。有独创性、实用性、普适性、可持续性的项目凤毛麟角,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慈善资源通过有效项目的实施满足救助对象需求,公益慈善项目设计能力的提升也是能力建设的应急任务目标。公益慈善项目设计能力,更是一项创新和挑战性的能力,它所需的素质更综合、更全面、更现代。提升这种能力需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善于透过社会所需服务与救助形式的表象,捕捉目标的本质,提取服务与救助的核心,以此形成项目点,然后综合各相关因子,实施从项目设计、项目主旨、项目内容、项目资金、项目论证、项目立项、实施、监督、检查、评估、结项等一系列文案与实际操作过程,形成一个公益慈善品牌。这个品牌是该公益慈善组织的名片,它渗透着公益慈善组织的宗旨理念、独特的文化内涵,表达着组织对社会承载的义务。
三是公益慈善的宣传能力。这个能力是公益慈善组织的弱项,实践证明,宣传文化的软能力建设与慈善募集、慈善项目、慈善管理同等重要。宣传能力建设任务应是两方面,一是引进具有公益慈善爱心的宣传理论人士入盟,二是现有公益慈善员工加强培训。具体目标应是每个公益慈善组织都要有一支有相当力量的宣传文化工作人员,设立宣传文化部、室或宣传文化组;募集一定数额的宣传文化经费;建设自己的宣传文化阵地(报纸、杂志、网站);开展制度性的公益慈善文化宣传周、宣传日活动;建立经常性的个性鲜明的公益慈善宣传系统;组织开展紧密结合公益慈善项目实施的有特色的公益慈善活动。
四是公益慈善组织的管理能力。这个能力与提高和维系公益慈善的公信力密切相关。慈善管理能力的提升标志着公益慈善组织目前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这“四化”是保证公益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基本条件和基础。无疑在加强慈善组织能力建设过程中,提升管理能力是公益慈善组织的核心能力。这个能力建设目标,实际是蕴含在募捐动员能力、项目设计能力、慈善宣传能力之中。体现为决策执行、规划设计、社会互动、与各部门良好关系的处理及组织创新能力。
三、公益慈善组织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公益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本质是人的能力建设,是人的素质的提升和品质的优化。公益慈善组织能力建设的途径选择,应该是着眼于组织员工素质的培养、提升,实现个人能力水平的提高,进而达到组织能力的增强。
1、建立学习型组织,实施员工终生学习计划。首先,要在员工中确立终生学习理念。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端正态度,使内因起作用,才会有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其次,确定学习内容。要点是内容要突出,要有针对性,讲究效果。要以党和政府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公益慈善业务知识、业务技能为主要内容。再次,要讲究学习方法。要以公益慈善工作任务为主,进行应用式学习,以用促学,学用相长;要以问题为牵引,进行“研究式”学习,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瓶颈问题;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此外还要有学习制度保障。建立集中学习制度、坚持自学制度,学习培训制度、交流研究制度。通过制度安排,使学习有动力、有进度、学有成效,以学习来带动能力的提高。
2、紧密结合公益慈善组织的工作实践锻造组织能力。要把公益慈善组织能力建设有机地结合到公益慈善的工作实践中去,不能抛开实践闭门造车。在工作实践中加强能力建设,如能围绕“明确岗位职责”“履行敢为责任”“评估岗位绩效”三个环节做好,实际效果将会更好。明确岗位职责即根据各公益慈善组织不同体制、机制、任务、目标,本单位各个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划分。
3、公益慈善组织为员工提供培训与考察的制度安排。办班或到院校培训及外出考察是提高员工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基本措施。
①员工的学习培训。一是短期培训,培训方法以讲课、研讨、观摩为主。教材以科学、准确、实用的现代公益慈善有关材料为主,辅之以实践有效的案例经验。与有关院校联系,建立定期不脱产在职学习培训。选择相关文科院校签订合同,培训与公益慈善理论贴近的学科(社会学、管理学、新闻、写作、文化学、外语等)在职研究生。
我认为取得较大成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学社针对课堂写作教学疲软的现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丰富,内容多彩的课外活动课。我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入手,通过组织社员积极参与到写作实践,使他们开拓视野,锻炼思维,培养能力,尤其是作品发表后更获得了成功的方法和自信心,写作的潜力被充分地挖掘出来了。本人也多次荣获“征文比赛优秀指导老师”和“文学社优秀辅导员”称号。
课堂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无非就是出出题目、念念范文、作作点评,造成了很大的程式化和机械化,导致了学生写作兴趣的渐渐丧失。每二周开设一次的活动课,就是为了重新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挖掘学生的创作潜力而开设的。对于怎样上好文学社的活动课,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种课型开展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名作欣赏课:从朗读名篇名作入手,让学生直接从佳作中吸取写作经验,避免理论指导的枯燥无味。一般分年级和层次来选取材料,低年级以精短美文为主,如《母爱深深》、《背后的故事》;高年级以中外名著选段为主,如《围城》、《红楼梦》。再从模仿和创造两个等级布置课后作业,既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又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社员已在《益阳日报》“含英咀华”栏目发表名著赏析文章二十多篇。
2、作品争鸣课:把收集到的学生作品中有创意和想象力的文章拿出来,供社员观摩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由作者谈他的创作设想,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自然双方都会有所启示和进步。或者在高水平社员中把当代文坛上引起争鸣的文学作品拿来,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组织分析和讨论,再写出评论文章。其中韩寒和郭敬明的作品是讨论最受欢迎的,春树的《北京娃娃》是争论最激烈的。
3、写作讲座课:由高水平社员根据兴趣和特长事先选定一个写作知识点,然后针对专题查阅资料、学习理论、整理讲义,再在专题讲座上汇报个人的独到见解和学习成果。这既有助于调动社员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培养社员的独立钻研精神,改变了老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先后有高中各年级分社的社长主持过讲座,很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还出现过争相签名提问的现象。
4、问题研讨课:为写作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或难题展开探讨,如审题、立意、选材、语言、表达等方面,分析其来龙去脉,找到失误症结所在,并结合历届中高考不同等级的文章,先由学生打分,再与实际情形相对照,找出问题和差距,从而领悟出写作的道理和奥妙。学习后的心得在校报校刊上择优发表,并开辟疑难信箱,由老师或学生负责解答。
5、调查研究课:又叫社会实践课。带学生走出校园去感受生活,了解社会,搜集材料,调查情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然后写出文章,激化他们对国家、民族、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和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自深切体验的表达将是那样丰厚、真切,又将是那样独到、深刻、感人。今年我们先后参观了周立波故居、长沙世界之窗、佛教胜地浮邱山、益阳植物园、四方山庄等人文或自然景区。
6、集体创作课:每逢遇到重大赛事,如圣陶杯作文比赛、新概念作文大赛、放胆作文比赛等,就先出示题目,再分组讨论和构思,然后即兴表达思路,允许争辩和补充。这样集思广益,使大家都有收获,动起笔来就胸有成竹啦!因此不仅激发了社员的写作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益阳日报》每周的“正方反方”辩论栏目的论题,最能引起大家的兴趣,我们每月都有至少一组文章发表。
7、音乐欣赏课:内容分两部分,一是对古典民乐的欣赏,如《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二泉映月》等,要求社员学会领略音乐的优美意境,用文字表达出聆听时的美妙感受来。二是对优秀歌曲歌词的赏析,如《懂你》、《二泉吟》、《望乡》等,无不让人思绪连绵、感慨万千!另外还推荐一些已谱成曲谱的古典诗词传唱,如《虞美人》、《但愿人长久》、《相见时难》等。
8、研究学习课:由集体讨论每学期定出五个课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制定研究计划,划定研究范围,指定研究任务,最后行文成册。如本学期的五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及其相关资料;益阳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考察报告;当前青少年喜爱的音乐和书籍调查与分析;报刊杂志征订广告语的搜集整理;对举办“竹文化节”的探索与思考。既有分散,又有集中;既有独立,又有合作;既有吸收,更有创新。所培养的能力符合新世纪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总之,活动课的特点就是要“活”,活得适当,活得有效,让学生提高写作兴趣和能力是目的,是根本,充分让学生或获得写作的经验,或懂得文章的基本要求,或取得丰富的材料,或激发最佳的思维状态,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和个性发展,它所具有的目的性、参与性、实践性、趣味性、个体性,为实施大语文教学和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探索和追求下去,并将取得更大的成果!
附成果代表作三篇:
1、蔡静《幸福永恒的真谛》——读〈圣经故事〉有感
2、夏风《聆听〈春江花月夜〉》——民乐欣赏
3、孙易成//李若辰《学生上学可以//不可以带手机》——集体话题辩论
幸福与永恒的真谛——读〈圣经故事〉有感
巴勒斯坦的加利利海是一片美丽而富有生机的海,也是一片睿智的海。它将约旦河给予自己的每一滴水容纳进来,又以同样的速度放出自己的一滴滴水,在这一加一减之间,它得到了永恒,美丽的永恒。
接受和付出是同等重要的,就像小鸟的双翼,无论哪只翅膀不协调都不可能飞得高远。
如果天空不懂得接受和付出,它就不会总是那么蔚蓝;如果大树不懂得接纳和付出,它就不会总是那么青翠;如果蜜蜂不懂得接纳和付出,它就不会总是那么快乐。
付出是一种快乐,一种源于灵魂深处的喜悦。当天空慷慨地洒下清凉的细雨时,当大树慷慨地吐出清新的氧气时,当蜜蜂酿成甜美的蜂蜜时,它们的内心一定是喜悦的,充满骄傲的。它们的生命因此更有光彩,更有活力。
每一个人都渴望快乐,渴望被呵护,被关爱,恨不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沉溺其中。我们心安理得地接受着父母的照顾,朋友的关怀,情人的爱护,甚至对他们颐指气使,尽显骄纵本性。直到有一天,情况悄悄地开始变化。于是,我们便开始抱怨父母的狠心,朋友的冷漠,情人的背叛,但口气仍是理直气壮的,岂知是自己心灵的双翼失去了平衡?
看看周围依然精彩的世界,你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样交往中的法宝——对他人的付出。在父母疲倦时递上一杯清香扑鼻的茶,在朋友失意时伸出一只友善的援助之手,在情人寂寞时送出一句贴心的问候。也许,这些表面上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是从你的心灵的死海中流出的第一滴澄明的水,在滋润他人的同时也在解救着你自己。在这第一滴水之后,还有第二滴、第三滴……你会惊讶地发现,流出的越多,流进你的心田的爱和关怀也就越多。“死海”也就开始复活了,湖水变得澄清,鱼儿在这里畅游,湖边树木成荫,一片生机勃勃,又一个加利利海幸运地诞生了。
接受和付出是心灵的两翼,只有二者相互协调,心灵才能轻松、从容地展翅高飞;接受和付出也是生命的两个筹码,只有当二者相当时,天秤上称量出的才是幸福的重量,永恒的重量。
抓住幸福的翅膀,创造永恒的奇迹,难道你不愿意吗?
————发表于2004年9月〈〈语文学习报〉〉
《益阳日报》教育周刊“含英咀华”系列稿件之一:
聆听古典民乐《春江花月夜》
千百年来,人们以月仰视天文、感怀人世、推演春秋,不知从月的阴晴圆缺中编织了多少神话传说,挖掘了多少蕴涵其中的恬静之美、眷恋之情、乡情之思、流逝之悲。有太白低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东坡高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而音乐,尤其在我国的古典民乐中,也有不少以月为题的佳作,如《二泉映月》、《月儿高》、《汉宫秋月》等等。我最喜爱的则首推《春江花月夜》。每当聆听此曲的时候,我的心情就会格外的宁静,似乎一切的烦情琐事都已在音乐中缓缓沉淀,而慢慢浮托出的是一隅平平静静的心灵空间。它以高雅的情趣、隽永的意境、清丽的旋律俘获了我的心------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它以水墨画般的笔触,淡远而苍劲地为我们勾勒出了色彩柔和、淡雅清丽的山水画卷,向我们展示了在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迷人景色,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妍容美貌和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它舒展的旋律线如波浪般进行,使得音乐格外柔美与和谐,形象地表现了一轮明月在云层中游移出没的美丽景色,在深远的意境中,令人凝神屏息,浮想联翩,给人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感受,仿佛看见在那星斗满天和薄云掩映下,一轮皓月渐渐向西移去------
一百多年来,《春江花月夜》以其清秀细腻的风格、婉约含蓄的意蕴、古色古香的气息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聆听它的人。不仅仅是春江月夜的绰约风姿令人无法忘怀,更重要的是它让我领略到了中国传统音乐那份空灵与超然的美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艺术的乐、诗、画同构于一体的艺术神韵。希望每一位热爱音乐的朋友都会因聆听而喜欢它!
————同时发表于2004年10月〈〈语文学习报〉〉
《益阳日报》教育周刊“正方反方”稿件之一:
正方:
学生上学可以带手机
我知道,对于目前校园中“手机一簇”现象,已引起很多学校和老师的关注和重视,不过大都是视手机为,并打入“禁品”行列,不少家长和学生也就只好把它变为“地下武器装备”。我个人认为,只要控制得当,学生上学可以带手机,理由如下:
一、手机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早上可以利用它的闹铃功能提醒你起床,每天可以存入个人的资料和信息备查,学习疲倦之余可以玩玩简单的游戏轻松一下大脑,还可以用手机联络免除劳碌奔波之苦,比如你忘了带什么东西或办什么要紧事,拨个电话就可以搞定------如此等等,何乐而不带?
二、手机可以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作息情况。比如;放学时因故不能按时到家,家长肯定会焦急不安,如果有手机,就可以事先给家长通气,报个平安。一些自觉性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也得配个手机作为“紧箍咒”,让家长必要时“查岗定位”,以免却找寻之劳。另外,学生如果在途中遇上意外事情的发生,也可以利用手机报警、求援等。
三、手机可以增进与老师、家长、同学、亲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学习或生活上遇到了麻烦、矛盾和挫折,就可以通过短信交往,无须有难为情的担心与尴尬;节假日给多时不见的亲朋师友送上真诚的祝福,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以增进感情和友谊。
另外,你还可以利用手机参与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超级小英雄的报名和答题,学生电视节目的有奖征答等。你还可以定制奥运新闻、气象预报等有用信息为自己服务。当然,你要学会合理安排,不要把手机当宝贝一样捧着,更不要与人家攀比贵贱,而要当作一件普通文具一样平常对待,否则就是得不偿失了。
总之,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手机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接受它,尽可能为我所用。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和监督,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和自觉性,那么,你尽可以圆你的手机梦!
反方:
学生上学不可以带手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普及率和使用频率不断上升,不少家长还给自己的孩子也配上了手机。在校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同学娴熟地用手机收发短信或是玩游戏,还有的在一起谈论或者炫耀最新款式的手机。那么,手机到底该不该走进我们的校园,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呢?我的看法是:学生不可以带手机上学。
首先,自从手机走进校园以后,课堂上不守纪律、破坏秩序的现象明显增多。他们在课堂上偷偷收发短信,玩游戏,甚至把一些不良的短信和画面互相传看,还有的把它当作考试作弊的重要工具,种种负面作用,不一而足。这些都严重损害学生身心的健康,给老师的教育也带来了更大的难度。中学时代正是身心发育的黄金时期,他们天性好奇,追求时尚,,能够很快接受新鲜的事物,对手机这个现代通讯工具的向往和追求也在情理之中。倘若一机在手,就难免会分散精力,把注意力更多地用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事物上,为学习和学校之外的世界所吸引,偏离正道。
另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手机的更新换代自然也快。学生容易把手机作为身份的象征而互相攀比,自然就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理:你买国产的我买进口的,你买黑白的我买彩屏带摄像头的,你发短信来我回一条更精彩的------这样比来比去不仅浪费了父母的血汗钱,更可怕的是荒废了自己的学业,正可谓“丧志”。那些没有手机的难免心里痒痒,自制力差的同学手也会痒起来,一时冲动来个“顺手牵羊”,最后闹个“身败名裂”,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