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4 20:44: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养殖技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鲍鱼;养殖技术;选种;育苗;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S96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298-01
鲍鱼是一种较为原始的海水养殖贝类,其结构为半面外壳,壳坚厚、扁而宽,壳中包裹有软体部分,为宽大扁平的肉足。鲍鱼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原始腹足目鲍科生物,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医用价值和较好的口感,所以为大量生产而进行人工养殖及繁育。现主要从鲍鱼选种、养殖环境、育苗、生长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鲍鱼的存活率及质量。
1 选种
目前世界上常见的经济型鲍鱼主要有4种,分别为盘鲍、皱纹盘鲍、杂色鲍和九孔鲍。其中,杂色鲍和九孔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地区,由于杂色鲍和九孔鲍细胞中等位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所以对口感也造成了较大影响;盘鲍和皱纹盘鲍主要分布在我国渤海海域,其体型相对于杂色鲍和九孔鲍较大,其水温要求也相对较高。福建及其周边(从福州连江至漳州东山一带)的养殖场仍以九孔鲍养殖为主[1]。
2 养殖环境
2.1 生态养殖环境
鲍鱼养殖环境应选用较为合适的海域,这对后续的鲍鱼育苗和养殖成活率具有较大影响。养殖环境一般要求远离重工业污染区,海水盐度要求为30‰±5‰。海水应清澈透明,能见度>4 m,pH值为7.8~8.0,海水比重应较为稳定,全年保持在1.020以上。同时,海水应为活水流动,具有适宜的海藻,维持较好的涨落潮幅度[2]。
2.2 人工养殖环境
鲍鱼的人工养殖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养殖设施。以福建地区鲍鱼养殖为例,鲍鱼养殖的人工环境应具有多个不同规格、不同功能的水池[3],主要有育苗池、生长池、海水过滤池、沉淀池、沙滤池等,同时当鲍鱼逐渐增大时还应增加养鲍箱。除了固定功能的水池外,养殖场还应具有一套完善的控温系统、供氧系统、供水管道等。
3 育苗
3.1 幼体培育
在鲍鱼受精卵进入育苗池后,8~10 h担轮幼体即可孵出。此时,育苗池中应保持适宜的光照条件和24 ℃左右的水温。担轮幼体在经过2 d左右的悬浮期后,在事先铺好的塑料薄膜上进行附着。此时应保证池中氧气充足,担轮幼体在该环境下约1个月时间即可进行上足分化,进入稚鲍阶段。
3.2 稚鲍养殖
进入稚鲍阶段后应及时进行换池。所更换池水温与原池水温差应控制在0.5 ℃以内,此时稚鲍的主要食物为硅藻,应在新池中加入足量的硅藻。新池中主要采用瓦片附底,当稚鲍生长到一定阶段时,用海绵将稚鲍从塑料薄膜上洗下,放入新池中。在洗下稚鲍之后的1~2 d应注意清洗池底的死鲍及未附着鲍。其余稚鲍将迅速自主附着到瓦片朝阴处,此时应维持稳定的充气流水量。
3.3 幼鲍养殖
当稚鲍长到1 cm左右,应再次进行生长池的更换。生长池内的瓦片布置及水温充气量仍维持与原水池相同。此时可适当采用鲍鱼粉状饲料和海带粉混合投喂,投喂过程中要注意每日定期投食,并且每隔4 d对池底食物碎屑进行清理,保证水体的洁净程度[4]。
3.4 鲍苗养殖
当幼鲍生长到2 cm及以上时即可进行装箱养殖,装箱过程中应注意养殖密度。所选箱体最好为圆柱形,直径(内径)1.1~1.2 m,高0.6~1.0 m皆可。一般来说,壳长2 cm的鲍苗,放养密度为800~1 000个/箱;壳长3~4 cm的鲍苗,养殖密度为600~700个/箱;壳长4~5 cm的鲍苗,养殖密度为400~600个/箱[5]。此时,可以将养殖箱运到周边海域进行放养。通常选择外海性海域受台风影响较少的地段,其放养的底质主要为岩礁盘或古珊瑚礁盘。定期(5~7 d)进行投饵养殖,投饵重量约为其体重的30%即可。在鲍苗养殖过程中,要关注鲍苗的生长状况,及时进行分疏。
4 生长影响因素
4.1 光照
在鲍鱼的生长环境中,光照有多方面的生态作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鲍鱼的生长发育。不同的光照强度,对幼虫及幼鲍的生长与存活影响不同,即便是相同的光照强度,由于水温和光照周期不同,其影响也不同。在高温长光照下,光照强度应控制在700~1 200 lx;在低温短光照下,光照强度应控制在1 300~2 000 lx[6]。
4.2 水温
由于鲍鱼属于无脊椎动物,在无脊椎动物体内血细胞是最主要的免疫防御机制。温度会影响血细胞内各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鲍鱼的生长[7]。通常来说,鲍鱼的耐温范围为9~32 ℃,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3~28 ℃。当水温在25 ℃以下时,鲍鱼的活性和生长均显著下降。
4.3 盐度
不同的盐度对鲍鱼生长、繁殖均产生一定影响。由于鲍鱼对盐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可以对其进行盐驯化。通常来说,鲍鱼的正常生存盐度范围为20~38,而适宜的盐度为25~35。当盐度>38或
5 参考文献
[1] 张国范,张福绥.贝类遗传多样性及其永续利用[J].海洋科学,1993(6):18-21.
[2] 燕敬平,刘世禄.我国鲍增养殖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J].海洋水产研究,1998(1):91-96.
[3] 游小艇.浅析福州鲍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福建水产,2013(3):236-241.
[4] 余德光,王广军,谢骏,等.九孔鲍人工育苗技术要点[J].科学养鱼,2005(4):36-37.
[5] 钟幼平,陈昌生,吴永沛,等.国内南方鲍鱼工厂化育苗和养殖技术[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51-58.
摘 要:湖羊作为我国特有的品种,无论从食用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主要产于我国江浙地区的太湖流域。本文将介绍湖羊的选种和养殖模式、论述饲料选择和日常的疾病预防管理,为今后湖羊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湖羊;价值;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S8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089
湖羊是世界著名的多羔绵羊品种,是我国的主要贸易羊种,因其具有生长发育快、肉质好、抗高温、产羔多,使用价值高等多种优质特点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因此,我国目前正致力于提高湖羊存活数量,改善湖羊生存环境的研究,努力促进湖羊出口贸易的增长。
1 湖羊的品种选择
在进行湖羊引种的过程中,通常还会选择那些体型较大,脚冠较粗的品种,这些并非是纯种的湖羊,而是与其类似的小尾寒羊。如果选择了这一羊种,将会大大损害经济效益。为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应该到有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的免疫区种羊场进行选种,同时选择健康成年的公母羊,避免近亲配种。选完的种羊要经过15~30d的隔离,并经过兽医确诊为健康之后才能进行混合养殖。从多年的经验可以看出,选择纯种的湖羊是建立一个纯种湖羊群必备的条件,也就意味着能获得最大化的养殖利益。
2 湖羊的养殖模式
2.1 牛栏养殖
牛栏养殖可分为软栏养殖和硬栏养殖,二者的区别在于,软栏是在浅坑中铺垫牧草进行养殖,而硬栏多是使用离地高床。在养殖过程中,硬栏以其通风好,干燥,粪尿污染小而得到养殖户的青睐。但需注意的是,高床要注意防滑,因为高床的稳定性差,如果湖羊受到惊吓,那么会影响湖羊的生长发育。所以,饲养的过程中,高床养殖适用于公羊、后备母羊以及哺乳期的羔羊,而应将妊娠期的母羊以及哺乳期的羔羊放在软栏内饲养。
2.2 生态养殖
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争取利益的最大化,一直是进行生态养殖的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同时又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就需要建立一条生态养殖的产业链,即将牧草、湖羊、羊粪以及林果相连接,这样既可以为湖羊提供舒适的生态环境,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又能使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同时在进行厂址的选择时,要注意选择水源充足,采光好,背风且坐北朝南的坡地。养殖场通常要远离交通要道、动物诊疗机构以及屠宰加工厂。
3 饲料的选择
喂养湖羊的饲料大多以青料、粗料以及精料为主,同时在喂养的过程中,要通过湖羊的饮食结构以及营养需要来确定具体的饲料构成。
3.1 青料
在调查中,发现青草料是大多数养殖户都会选择的喂养材料,青草、桑蚕叶都是喂养湖羊的不二选择。但是,也应看到喂食青料,湖羊容易产生胀气或者腹泻等情况,一些幼嫩的玉米苗和高粱苗还会诱发食物中毒现象,所以不能长期使用这种草料对湖羊进行喂养。
3.2 粗料
干枯的番薯藤、豇豆茎以及树皮等都是富含纤维的植物,也是喂养湖羊的粗料。为了不影响湖羊的消化吸收系统,加快湖羊长膘,通常养殖户都会将其铡短,并将它们放在水中浸湿,这样饲料在湖羊的胃里就不会形成草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湖羊的售价。
3.3 精料
一直以来,精料都是喂养湖羊的必需品,大小麦、稻谷或者玉米类谷物经过清洗和浸湿之后,经^加工,成为粉料,这在喂养过程中,对湖羊来说有利有弊。营养程度在虽然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要控制好草料的精细程度和每次的喂养量,否则会形成胃积食,反而影响了湖羊的消化和吸收。
4 病虫害的防护与治理
4.1 防护
在湖羊的养殖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疾病。这些疾病对提升经济效益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提升羊群产量的同时要注意对疾病的预防,从羊舍环境、分圈养殖和消毒防疫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定期对羊圈进行清理,保持清洁和干燥,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防暑和降温。同时,要按照年龄、性别和强弱来进行分圈养殖,要对羊圈进行消毒,在场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间。在源头上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
4.2 治理
一般情况下,湖羊易被蚊虫叮咬,腐蹄病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因此还要提高对疾病的治理水平,制定相应的湖羊免疫程序,定期给湖羊接种疫苗,减少病虫滋生。
5 结论
湖羊是一种高产高质的羊类品种,在饲养过程中,饲养员一定要认真、细致、耐心,要深入了解其养殖技术和生活习性,做好羊群疾病预防工作,为羊群提供优质的生存环境,这样才能获得更高更好经济效益。
关键词:草鱼;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280-1
1 草鱼的生物学特性
草鱼一般栖息于中、下层,有时也到上层觅食。性活泼、游泳快。草食性。鱼苗时期以浮游生物为主,幼鱼兼食水生昆虫。体长50mm以上的幼鱼逐渐转变为草食性;体长约达100mm,完全能适应摄食水生高等植物。成鱼主要以高等水生植物为食料,如苦草、轮叶黑藻、小茨藻、眼子菜、浮萍、芜萍为最喜食的种类,有些旱草也为草鱼所喜食。
2 池塘条件
池塘应选择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电力充沛的地片;水源要符合国家渔业生产用水标准;池塘面积5-10亩为宜;池形以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池为好,长宽比5:3,池坡比1:2.5,池深2.5m左右,水深应保持1.8m左右,池埂不渗漏,进排水方便;底泥15cm左右,微渗漏较好,池塘土质保水保肥力强。在池塘长边处设0.2kW自动投饵机1台,还应配3kW的增氧机1-2台。
3 鱼种放养
鱼种要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有条件的应使自己培育、驯化的鱼种,外采的鱼种也要来源相同。放养模式以草鱼为主,适当配养白鲢、花鲢、鲫鱼等。鲫鱼利用饲料碎屑能力强,在摄食时能翻动底泥,可促使有机物矿化,改善水质,且不与草鱼争食,可以作为次养鱼。鱼种在放养时用3-5%食盐水浸洗5-10min。
4 投饵
鱼种下塘后要及时驯化,驯化时可人工在饵料台上给予一定的响声,投料要少而慢,使其建立条件反射。投喂饲料要严格坚持“四定”原则,即定质、定时、定量、定点。采用精饲料和青饲料搭配投喂技术。前期以投喂青草或各种水草为主,除经常投喂稗草、芦草、苦草、菹草外,还可以投喂人工种植的苜蓿、苏丹草、黑麦草等优质高产青饲料。另外各种杂草及蔬菜、豆类、瓜类、玉米的茎叶等都是草鱼很好的饲料。后期以配合饲料为主,搭配一部分青饲料。饲料投喂量应根据天气、鱼类吃食情况、水质情况灵活掌握,以每天傍晚前吃完为好,在夏季高温季节,应严格杜绝草鱼吃夜草。青饲料4-5h吃完为宜。
5 水质管理基本措施
5.1 水色
水色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质、悬浮颗粒、浮游生物、光线、底质等情况决定。池塘养殖中受水生生物影响最大。好的水质通常具有肥活嫩爽的特点。肥是指浮游生物种类多且数量大,保持20-30cm的透明度;活指的是水色随光照和时间不同而发生变化;嫩及时水色选嫩有光泽不发暗,易消化的浮游植物生长旺盛;爽是水质清爽,不发粘无浮沫,悬浮物和有机质少。
5.2 溶解氧
保持足够的溶氧量,不但能抑制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成,还可以转化或降低有害物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的含量;溶解氧过低最直接的危害是引起鱼类浮头甚至窒息死亡。
5.3 pH值
pH值是水中的酸碱度指标,pH偏低,影响呼吸代谢,摄食消化率低,生长受抑制。pH偏高,鱼类鳃和表皮组织被腐蚀,继发感染疾病,水中有机质不易分解,氨氮毒性增强。
5.4 氨氮
氨氮主要来源于残饵、鱼类的排泄物、肥料(氮肥)、水生生物的残骸。以离子铵和分子氨形式存在,分子氨对鱼类是有毒的,随着温度和pH值升高而浓度升高;低浓度的分子氨会抑制鱼生长,损害鳃、体表及组织粘膜,导致其他致病微生物有机可乘。消除水中底质中的含氮有机质是防止和解决亚硝酸盐偏高的有效办法。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可有效预防亚硝酸盐偏高。
5.6 硫化氢
硫化氢是在厌氧条件下由细菌还原含硫有机物和无机硫酸盐形成,具有臭鸡蛋气味。毒性与溶解氧、pH负相关、与水温正相关。
6 适时捕获成鱼
根据放养的种类及规格,到养殖中后期应及时轮捕达到上市规格的成鱼,合理调节池塘载鱼量,使水域生物总量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有利于提高鱼的品质和池塘养鱼的综合效益。入冬后,应干池捕获,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鱼种并塘越冬,空出的池塘经冬季冻晒,清淤除害后,以备来年再用于生产。
一般池塘,全年轮捕七次左右,并随着鱼体的生长按季节分批进行扦捕,将生长达到食用规格的成鱼捕出,及时调整池塘负载量。五月份就开始轮捕三龄鱼,3月至6月间每隔1个月轮捕一次,将生长达到2kg以上的三龄鱼全部捕出。8月至10月,捕起达到商品规格的草鱼、鲢鳙鱼和鲫鱼等。
7 鱼病防治
在投放鱼种前一周,放水20cm亩用生石灰150-200kg或强氯15kg全池泼洒,做到“三白”,即池底白、池埂白、池水白,以杀灭有害菌、寄生虫及野杂鱼,改良池塘底质,改善水质。
在养殖过程中,4月份逐渐开始投食,随着水温的上升,疾病也开始出现增多。到4月下旬全池泼洒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以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5月份养殖对象开始大量摄食时,用诺氟沙星添加到饲料中制成药饵,内服6d为一个疗程。预防烂鳃、肠炎的发生;6月份内服保肝利胆药品配合三黄及维生素C,以预防肝胆病;7月初用恩诺沙星+三黄散+维生素K3拌饵投喂,以预防出血病;8-9月份高温季节,内服保肝利胆药品+三黄散+VC,调理肝胆,全池泼洒戊二醛或二硫氰基甲烷,以预防出血病;9月上或中旬再用一次杀虫药,以预防寄生虫疾病。
关键词:高强度;肉牛养殖技术;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S823.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4-0051-02
肉牛养殖业逐渐发展成为养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肉牛养殖技术对于提高牛肉的产量和质量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牛肉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改进肉牛养殖技术、提高牛肉产量成为肉牛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肉牛养殖的现状
随着牛肉市场需求的扩大,肉牛养殖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肉牛养殖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我国的肉牛养殖仍以散养的形式为主,肉牛养殖户的养殖知识和养殖技术都比较落后,导致肉牛养殖的产量和质量普遍不高。其次,在养殖肉牛的用料方面,仍采用简单的粗粮加精料的饲料,不能进行有效的育肥,与国际肉牛的养殖水平相差甚远;再次,我国的肉牛养殖,多采用放养的形式进行肉牛培育,但是这种全程放养的方式并不适合肉牛育肥[1]。
上述这些情况的存在不利于提高肉牛育肥的效率,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牛肉市场的需求。故此,如何更好的提高肉牛养殖技术,提高肉牛养殖的产量,满足人们对于牛肉的需求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肉牛养殖技术的策略
2.1育肥牛品种的选择
实施高强度肉牛养殖技术,首先要选好育肥牛的品种。在进行品种选择时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2]。首先,根据育肥目标进行品种的选择,若是想增长肉牛的体重,就选用杂交牛;若是想改善肥牛的肉质,就选用纯种牛。其次,在选择育肥牛时,应选择1~2周岁的牛,这个时期的牛体重增加最快。再次,在选择育肥牛时,最好选择阉公牛,因为其肉质更加鲜美,价格更高,市场需求量也比较大。最后,在选择育肥牛的品种时要根据育肥目标来选择育肥牛的体重体膘;若是想增长体重,就选择原体膘瘦但体重大的品种;若是想改善肉质,就选择原体膘肥但体重小的品种。
2.2育肥牛的饲料使用
进行高强度肥牛养殖,正确使用饲料是提高育肥牛产量的关键[3]。科学合理使用饲料,首先要在价格合理的前提下保证饲料的安全,能够满足肥牛生长需要。其次,养殖户在选用饲料时,要按照育肥牛的不同目标(增加体重或者改善肉质)来选择不同类型的饲料(粉状、粒状、片状)。再次,育肥牛的饲料主要分为粗料和精料两种,在使用饲料育肥时,注意粗料和精料的搭配使用,将饲料中的蛋白质控制在12%~15%,这是最利于肥牛生长的用量。
2.3适度地放养与存栏
目前,我国的肥牛养殖一般采用放养的形式,但是整个过程都采用放养形式并不利于肉牛的育肥[4]。因此实施高强度肥牛养殖技术,必须对肉牛进行适度地放养与存栏,可以采用白天放牧、晚上存栏的形式,使得肥牛汲取青草和储藏饲料中的营养,提高肥牛增肥效果。同时在对肥牛进行放养,肉牛进行了一定的运动,可以使肉牛的肉质更加鲜美。
2.4牛舍环境的优化
优化牛舍环境也是高强度的肥牛养殖技术之一。在寒冷的冬天,做好牛舍的保温工作,否则肥牛的增重就会受到影响,出现严重掉膘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在牛舍外覆盖塑料布或者用其他挡风的材料来保证牛舍温暖适宜。在炎热的夏天,要做好牛舍的通风工作。优化牛舍环境对于防疫也有重要作用,避免肥牛生病,比如要及时清理牛舍中肥牛的粪尿,做好牛舍内的消毒工作。
3结束语
高强度肥牛养殖技术对于促进肥牛养殖业的发展、提高牛肉产量有重要的意义,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肥牛养殖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牛肉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实施高强度肥牛养殖技术,选择好育肥牛的品种,正确使用育肥饲料,对肥牛进行适度地放养与存栏,做好优化牛舍环境的工作,促进肥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提高肥牛的产量和质量,满足日益扩大的肉牛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晓玉.高强度肥牛养殖的技术探讨[J].当代畜牧,2013(11):68-69.
[2] 杨盛斌.育肥牛规模养殖前景与探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7):66.
一、土鸡生态化养殖技术特点分析
土鸡生态化养殖技术的应用具有明显的特点,可以有效提高鸡产品的食用价值。首先,可以减少饲料的应用。主要因为土鸡可以自主采食野草或是昆虫,减少对于饲料的食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次,可以减少药物残留问题。在生态化养殖中,养殖户所食用的药物残留性较低,一些养殖户不会使用药物,可以有效提高鸡产品的安全性。
二、土鸡生态化养殖技术的应用措施
(一)科学选择场地与规模
土鸡生态化养殖的场地,需要选择在远离交通干线与村庄的区域,且空气较为新鲜,例如:僻静的林地。场地面积要在0.6hm2以上。场地周围需要具备充足的水源,且清洁性较为良好,例如:清洁的小溪。在建设鸡舍期间,可以对旧房子进行改造处理,也可以新建鸡舍。鸡舍的设计应该背风向阳,在对旧房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采光窗的建设质量,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在1.6m以上,U对于地窗而言,需要将其与地面距离控制在22cm以上。需要在雏舍中安装弹性塑料网,网眼直径在1cm以下。对于饲养场地的距离而言,需要控制在200m以上。
(二)消毒措施
在选址与建舍之后,需要积极开展消毒工作,针对旧鸡舍与新建鸡舍进行消毒。对于新建鸡舍而言,可以利用喷雾消毒方式对其进行处理,选择120%的消毒威,将其与6%的石灰水融合在一起,全面开展喷洒工作。对于旧鸡舍而言,可以选择高锰酸钾开展消毒工作,将其加入甲醛中,高锰酸钾的密度为15g/m2左右,甲醛密度控制在28ml/m2左右,对旧鸡舍进行密封熏蒸处理,在熏蒸的时候,需要将土鸡饮水器等放入室内,以便于对各类物品进行消毒。需要将熏蒸与通风的时间控制在两天左右,保证可以消除各类疾病隐患问题,促进土鸡养殖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科学选择鸡苗
在选择鸡苗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鸡苗体制的健壮性,要选择眼睛凹凸有神且灵活的土鸡苗,保证身体清洁性与均匀性。例如:三黄鸡。此类品种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适合在农村对其进行养殖。
(四)雏鸡管理措施
对于1周龄的雏鸡而言,需要开展口哨训练活动,以便于日后对其进行管理。首先,在引进雏鸡之前五天,要保证鸡舍光照时间在12小时左右,然后将光照时间控制在17小时左右。其次,要对雏舍温度进行全面的调节,对于1周龄的雏鸡而言,需要将温度控制在32℃~34℃左右,之后的每周降低2℃左右。在雏鸡4周龄之后,需要停止施温工作,做好观察工作,一旦发现雏鸡尖叫或是寻找热源的现象,就证明鸡舍的温度较低,需要对其进行施温处理。如果雏鸡的分布较为均匀,活动灵活,很安静,就证明鸡舍的温度适中。如果雏鸡远离热源,大口呼吸,就证明鸡舍温度较高,需要对其进行温控处理。
(五)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需要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方案,根据相关规定等对其进行管控,减少土鸡病虫害问题。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对于1日龄的雏鸡而言,需要对其进行马立克氏药物的注射,保证接种工作合理性。对于8日龄的雏鸡而言,需要注射新肾支药物,然后开展滴鼻工作。对于13日龄的雏鸡而言,需要注射法氏囊病的疫苗,科学防控法氏囊病。对于21日龄的雏鸡而言,需要科学注射禽流感疫苗,选择皮下注射或是肌肉注射方式。对于26日龄的雏鸡而言,需要注射新城疫疫苗,科学防控新城疫。对于31日龄的雏鸡而言,需要科学注射法氏囊病的疫苗。对于48日龄的雏鸡而言,需要对其进行喉气管炎疫苗的注射,同时,需要利用鸡痘冻干苗对其进行接种。对于61日龄的雏鸡而言,需要科学注射新城疫疫苗,按照相关要求对其进行管理,保证不会感染病害。第二,鸡瘟属于常发疾病,死亡率与传染率较高,需要做好相关防控工作,避免受到鸡瘟的影响出现严重的损失。在土鸡生态化养殖期间,不可以使用含有化学成分或是激素成分的药物,保证可以发挥生态化养殖技术的应用作用。例如:利用大蒜法与绿豆法开展防控工作。对于大蒜法而言,可以选取紫皮大蒜作为原料,对其进行去皮处理,然后捣碎成泥,利用开水对其进行浸泡,在浸泡一个小时之后过滤,放置在土鸡饮水器中。对于绿豆法而言,主要就是将绿豆与白矾融合在一起,碾压成为粉末状,然后加入适当的水,对其进行调和,对土鸡进行喂食,此类方式不仅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成本,还能避免药物在土鸡身体中残留,提高土鸡产品的安全性。
结语:
[关键词] 肉羊 设施养殖 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193-01
一、合理建舍
1.羊舍面积。羊舍面积主要根据养殖规模而定,羊群拥挤会导致空气污浊、室内潮湿,对羊只的健康不利。因此,羊舍的面积应适宜,保证羊只能够自由活动。通常每只羊的占地面积不应低于以下标准: 3~6月龄的羔羊0.4~0.6平方米,小公羊0.7~0.9平方米,1岁育成母羊0.7~0.8平方米,产羔母羊1.1~2.0平方米,种公羊4~6平方米。
2.地面。地面的基本要求是平整、干燥,易清洁,室内地面要求比室外地面稍高。通常采用粘土地面,其优点是易去表换新,缺点是易潮湿,不易消毒。
3.墙壁。高度一般为2~3m,气温高的地区可高些,寒冷地区相对低一些。砖石墙壁或土墙均可,视当地情况和资金投入预算而定。
4.门窗。羊舍要避风向阳,靠近水源。门一般高1.8m左右,宽1.5m,窗户稍大,窗台离地面1~1.2m,便于通风即可,具体面积因当地气候条件而定。
5.活动场地。紧邻羊舍,场地的围墙的高度在1.2~1.5m之间,面积是羊舍2倍左右,地面以易于排水的砂质土壤为宜,地势应向南稍倾斜。
二、因地制宜,选养优良羊种
应选择适应市场的优良品种进行舍饲。在品种选择时,体型外貌的特点为:驱体长、胸宽而厚、肩宽而厚、肌肉丰满、背平直、后驱臀部宽大、躯体呈圆筒状。生产性能的特点为:早熟、生长发育快、肉质佳、产肉性能好、屠宰率高、食谱广、饲料报酬高、繁殖率高、适应性强。
三、严格防疫
1.春季防疫
1.1预防疫病:破伤风。疫苗名称: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方法:肌注臀部。免疫时间:怀孕母羊产前1个月。免疫期:1年。
1.2预防疫病: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猝疽和羊黑疫(或羔羊痢疾)。疫苗名称:羊三联四防疫苗(或五联苗)。免疫方法:按说明注射,成年羊可加0.2倍剂量,10~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时间:成年羊和羔羊在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免疫期:6个月。
1.3预防疫病:羔羊痢疾。疫苗名称:羔羊痢疾疫苗。免疫方法:按说明书进行免疫,隔10~14天再免疫1次,10~14天即可产生抗体。免疫时间:怀孕母羊产前20~30天。免疫期:羔羊获得母源抗体。
1.4预防疫病:羔痘。疫苗名称:羊痘鸡胚化弱毒苗。免疫方法:每只羊皮内注射0.5ml,6~10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时间:每年2~3月。免疫期:1年。
1.5预防疫病:羊口疮病。疫苗名称: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免疫方法:大小羊一律口腔黏膜内注射0.2ml。免疫时间:每年3~4月。免疫期:1年。
2.秋季
2.1预防疫病:羊猝疽、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黑疫。疫苗名称:羊四联苗(或五联苗)。免疫方法:成羊或羔羊都按说明注射或成年羊加0.2倍剂量,10~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时间:每年9月下旬。免疫期:6个月。
2.2预防疫病:羊衣原体性流产。疫苗名称:羊流产衣原体油佐剂卵黄灭活苗。免疫方法:羊怀孕前或怀孕后1个月内每只皮下注射3ml。免疫时间:以配种时间而定。免疫期:1年。
2.3预防疫病:半链球菌病。疫苗名称:羊链球菌疫苗。免疫方法:按说明书方法。免疫时间:每年9月。免疫期:6个月。
2.4预防疫病:羊口疮病。疫苗名称: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免疫方法:大小羊一律口腔黏膜内注射0.2ml。免疫时间:每年9月。免疫期:1年。
四、精心饲喂,科学管理
1.合理安排,保证饲草料供应。肉羊食谱广,喜食多种饲草料,如常饲喂的饲草料品种少,就会导致羊厌食、少采食量减,影响生长,增重减慢。因此,应当严格按照舍饲量和生产计划,准备充足包括青干草、农作物秸秆、玉米等多种饲草料。为了保证饲草料供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采取青贮、氨化、微贮等技术,调制加工各种农作物秸秆及其副产品等;二是有计划的种植优质高产的牧草;三是按照不同生长时期配制好精料。四是根据肉羊各生长阶段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备足各种添加剂。在冬季早、晚气候冷的时候,可在羊舍内饲喂,中午可在运动场饲喂。冬季舍内温度注意应保持在5℃以上。
2.啖盐和饮水。饮用水要干净,保证羊自由饮水。舍饲期间一般要给羊饲喂每天3次,先喂盐、后饮水。可单独放在饲槽或专用盐槽里让羊自由舔食(又称啖盐),也可以放入饲料中或饮水中搅拌均匀喂给。每只可喂给食盐5~10g每日,既可供给氯和钠元素,又可促进食欲。羊的日饮水量为3~5L。充足饮水能使羊保持良好的食欲,有助于草料消化吸收。夏季饮水次数应多些,秋冬季节可少些。
3.规范饲养。一要保持羊舍清洁、干燥;及时清扫粪便,注意防寒、保暖及防暑降温工作。二要力求饲料种类多样化,合理搭配日粮中的各种营养物质比例。三要减少饲养的随意性,实行定时、定量、少喂、勤添,使羊保持较高的食欲。四要合理分群,分阶段饲喂。规范饲养有利于保护农牧区草场植被,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有利于较大幅度地提高肉羊自身生产能力,较好地解决外部环境条件对肉羊生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金奎.舍饲肉羊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1(01)
[关键词]商品肉鸡;养殖技术;注意措施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194-01
一、商品肉鸡养殖存在的问题
肉鸡饲养是一种投资小、见效快、便于订单生产的产业,在养殖业内部也是受市场制约因素较大的产业。但这部分新的肉鸡养殖户因为缺乏养殖经验,而养殖技术也掌握的不够全面,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商品肉鸡养殖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所示:
1.养殖态度不科学
鸡户在没有学习必备的养殖技术的前提下,就匆匆上马,不在饲养管理上下工夫。其实,现在的养殖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原来每只鸡净赚几元钱利润的机会已很少再出现。不少养鸡户只算计市场,妄想养一个大棚的肉鸡就能暴富,最后的结局往往是每到卖鸡的时候价格就下跌,等肉鸡出栏,价格就开始上扬,好像市场就和自己作对,每批都赔钱,极大地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2.不能准确把握市场规律
缺乏科学预测和合理安排生产的能力。由于市场变化莫测,养殖者必须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对市场信息的准确把握。肉鸡一年四季价格不一,需要量也不相同,有些养殖户不能准确把握信息,也不研究市场价格变化规律,盲目生产,严重影响了养鸡效益。
3.防疫观念淡薄
对鸡的疫病防治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防疫也不一定得病,于是就不防疫; 有的即使防疫了,也不按程序,随意减少防疫次数、打乱正常的免疫程序,甚至出现程序使用严重混乱的现象。鸡得病后,不经诊断就盲目用药;有些养殖户发现鸡群有异常现象就立即用抗生素,以为抗生素是万能的,一种不行再换另一种, 或者干脆多种抗生素同时使用;重用药轻护理,既浪费了药物,又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还增加了鸡群的耐药性。用药量不当,随意增减。有些人长期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有些养鸡户为了节约用药,用药疗程不足,看到鸡群有好转就立即停药,使鸡群得不到彻底恢复,有些病甚至因此转为慢性,损失很大。
二、商品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1.接雏前准备工作
育雏舍要求育雏舍不能渗漏雨水,墙壁不能有裂缝,水泥地面要平整,无鼠洞且干燥,门窗严密,房屋保温性能好,并能通风换气。平养育雏舍内要间隔成几个小间,每小间面积20O为宜,便于饲养管理和调整鸡群。饲养员雏鸡的饲养人员要选择工作负责、细致、具有一定养鸡经验的饲养员,并由饲养员负责育雏垫料、水桶、料桶的准备。在进鸡前要对鸡舍进行升温,直至达到雏鸡所需要的温度为止。设备育雏设备包括升温保温设备(暖风炉、保温伞、红外线灯泡、电热管、烟道、火炉等)、饲槽、饮水器、水桶、料桶、温湿度计、扫帚、清粪工具、消毒用具等。一般每只雏鸡占有的料槽长度为:1-3周龄4M,4-6周龄6M。每百只雏鸡占有饮水器60M以上。只有保证每只鸡有合适的采食和饮水位置,才能使其均匀地生长发育。清洗消毒育雏舍在进鸡之前必须彻底清洗,包括墙壁、地面、笼具等设备的清洗。然后用1%的氢氧化钠(烧碱)溶液喷洒墙壁和地面,再用其它消毒剂按使用说明对育雏舍所有设备进行喷洒。最后把门窗关闭,对育雏舍和用具进行熏蒸消毒。饲料及药品按照所进鸡种的营养需要标准,提前购进或配合好雏鸡饲料。一次购进或配料最好不要超过15d的用量,以免饲料霉变和营养成分损失。为了预防雏鸡发生疾病,要准备好相应的药品和疫苗。?
2.饲养管理
饲养阶段的划分根据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饲养管理特点,快大型肉鸡饲养阶段可分为育雏期(0-3周龄)和肥育期(4-6周龄);优质肉鸡大致可划分为育雏期(0-5周龄)、生长期(6-8周龄)和肥育期(9周龄后或出栏前2周)。在实际生产中,各饲养阶段的长短受到肉鸡品种和气候条件等的影响,饲养阶段的长短应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决定。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该期的目标就是使各周龄体重适时达标,争取高的育雏率。据资料介绍,1周龄末雏鸡体重每少1g,出栏时体重将少10-15g,为了保证1周龄末的雏鸡体重达标,此期要充分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三、商品肉鸡养殖的注意措施
1.规范饲养条件
按照肉鸡标准化生产条件要求,合理规划养殖小区,科学指导建造鸡舍,积极推行自动供水、自动供料、微电脑控温排风等高科技生产设施设备的应用,使优质肉鸡养殖场达到布局科学、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生产设施先进等标准化条件。
2.推行标准化饲养技术
各省市地方的饲养标准不同,要根据本地区的地方饲养标准来去确定商品肉鸡养殖过程中执行的标准,加强肉鸡生产环境和生产管理技术控制。推行“全进全出”封闭饲养方式,提供“五统一”管理,即统一供应苗鸡、统一防疫程序、统一兽药、统一饲料、统一收购成鸡,规范肉鸡育雏和育肥期饲养管理操作,严格落实环境、用具消毒制度,推行自动供水、自动供料、机械通风控光等综合技术,使肉鸡生产达到技术规程化、质量标准化、管理科学化。
3.做好防疫工作
疫苗到手后不立即按免疫程序操作,甚至有的农户不用或过期了还用,所以造成免疫失败,传染性疫病不断出现。因此要做到鸡到免疫疫苗到,应立即按免疫程序办理,计量准确。保证只只注射、只只免疫。
4.药物治疗
要求有针对性的预防用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用药的原则是早、准、足、彻。即及早诊治,准确选用药品,在短时期内使药品达到足量,临床症状消失后也要用几次药进行巩固达到完全彻底。
5.科学消毒
消毒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进行浓度配比,按规定方式进行消毒。要求每批次消毒一次,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消毒药品最好选择烟雾弹、氢氧化钠、高锰酸钾、甲醛等轮换使用。
6.开展示范推广培训
全市各镇街设立优质肉鸡规模化养殖示范点,实施优质肉鸡生产技术示范生产,扩大该项目技术推广成效。同时建立畜牧系统、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的多元化畜牧科技推广体系,组织全市优质肉鸡饲养户每季度开展1次专项技术培训活动,大力推广优良品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全价饲料应用等优质肉鸡生产技术,全面提高优质肉鸡养殖水平。
四、结束语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饮食方面,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新要求,各类禽类、家畜等已经成为了现代人餐桌上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对于各类家禽的消耗量极大。该社会形势的不断持续,大大的刺激了我国家禽及畜牧业的发展,养殖农户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肉鸡的优点在于肉质鲜美、价格适中,现代人对其较为青睐,因此肉鸡的养殖也成为了现代农户提高经济收入的主要方式之一。商品肉鸡养殖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养殖商品肉鸡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执行标准并认真开展工作,重视在商品肉鸡养殖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科学用药,这样才能做达到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晓莹,冀世飞.商品肉鸡的健康养殖管理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