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快递实训总结

快递实训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07 19:47: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快递实训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快递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 快递物流 物流教学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每年数以千亿的网购交易额催生了快递行业的繁荣和快速发展,近几年国内一下涌现出了几百家从事快递业务的快递公司。但由于缺失监管和管理不到位,快递业在我国的发展良莠不齐,某些人为的因素导致一些快递企业口碑不佳或声誉受损。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快递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跟不上行业的需求。虽然,不少院校开设有快递物流的课程或专业,但实际教学质量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1 快递物流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选择困难。我国有关快递物流方面的教材,可供选择的面非常小,这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这些教材,其理论知识仍与普通物流一样,缺乏快递特色。(2)师资力量薄弱。在快速发展的物流教育中,各院校的物流专职教师明显不足,很多物流教师是被赶鸭子上架,半路出山的,其物流理论基础本来就不扎实,面对迅猛发展的快递业的更是准备不够,而实践教学更是一片空白。(3)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由于教材的缺乏及师资力量的不足,造成理论脱离实际,实践教学空白,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能适应社会需求。(4)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快递课程要么理论过于空洞化,所讲一些作业方式又简单落后,比如像手工分拣作业、快件送达、快件揽储等与普通物流课讲的现代化机械作业或者自动化作业系统都相去甚远,因而使学生对课程学习失去兴趣。

2 快递物流教学的思考

2.1 校企业合作,加强师资力量

(1)与快递行业协会或快递从业人员共同编写教案。由于合适的教材缺乏,快递教学尽量要根据快递业的发展趋势编写教案,而闭门造车地编写教案,势必会造成空洞化和纯理论化,如果能让有经验的快递管理人员参与教案的编写,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或者先同任课教师编写,再送给有实践经验的快递从业人员修改。这样的教案才更符合快递业的社会实际。(2)聘请快递行业中有丰富经验,又有理论基础的社会人员到学校兼课。由于快递物流教师普遍没有经过系统的快递专业学习和实践,所授内容比较空洞,如能适当引进快递行业的精英到学校作客座教师,丰富教学内容,使之更接近社会实际,解决教学与社会脱节的问题。(3)选送教师到快递企业挂职锻炼。实践出真知,要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条途径是把一些善于学习、愿意学习的青年教师送到快递企业中挂职锻炼,在实践中学习和修订理论,充实教学内容。

2.2 加强案例教学

(1)案例教学准备和案例的选择。案例教学准备包括:教师要对案例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学生对案例讨论的准备。学生必须根据教师的提示明确案例讨论的重点,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教师课前下发的案例,包括记住案例中的关键数字;回答案例后面的提问;准备好自己的建议方案等。案例选择要注意两点,一是案例要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契合。案例与具体教学目标的切合度将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二是案例选择要具有先进性。要不断吸收和引进国内外快递物流方面的最新理论,不断将快递物流领域的最佳实践引入教学之中,及时总结快递企业的经验教训,以加深学生对快递物流理论的理解,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中,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合理地创设案例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扮演相应角色,从不同的立场看待同一事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路。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辩论的形式进行分组讨论,每组代表案例事件中相关利益方开展讨论。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而且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为更快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3)重视案例教学的反馈和评估。在快递物流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不能主观地认为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还需要不断地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继而修改和完善;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并且提出质疑,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征求教师、快递物流管理部门相关人员以及快递从业人员的建议。总结案例教学中经验教训,通过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快递物流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准确定位,加强实践教学

以培养“会操作的管理员,会管理的操作员”为目标,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快递物流教学环节中一重要的一环。

2.3.1 多维度构建的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各种相关能力实践教学要面向人才市场,面向社会需求,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获得择业与创业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1)通过综合课程设计使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协同提高。(2)通过相应的实验及实训,可让学生获得感性的直观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掌握,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技巧。(3)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4)通过毕业论文,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2.3.2 加强实践环节硬件设施建设,包括实验、实训室等,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硬件是基础,必须充实。实践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1)建立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技术训练实验室;或者利用现有的设备建立可重复组装、多功能的模拟实验室及技能训练场所。(2)进行校间合作,共建共享,充分发挥硬件设施的作用。(3)走产学合作之路,把快递企业的业务站或加盟店建到校园来,或在快递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2.3.3 建立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及考核体系

完善的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是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而质量标准又是评判教学质量的标尺。首先,要建立实践教学质量制度保证体系,包括: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从多方位把脉教学效果,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标准。其次,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如:对课程设计、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等实践环节,都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并把考核指标分解到实纲中,并印发给每个学生,使学生在实践教学前熟知相关评价标准。实践教学要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态度、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上;将实践教学的考核和资证考试相结合,重视职业技能考核。

参考文献

篇(2)

以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为例,结合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及专业设置的实际条件,以酒店管理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各34人)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以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一个班级学生为实验组,另一个班级学生为对照组。

2.两组学生均采用相同版本的教材,编制相同的教学计划,由同一授课教师即笔者担任授课任务。对于实验组34人,以情景教学法为主导进行授课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对照组的34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3.教学时间均为16个教学周,具体时间为2012年3月-2012年7月。

4.期末考核:授课教师负责命题两套,题型题量相同,随机抽取一套作为考核试卷,授课教师在密封姓名的前提下按照标准答案统一批卷。5.期末考核结束后,请学生填写专业课学习兴趣表,结合考核成绩,比较两组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效果

1.专业课学习兴趣表。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前厅客房服务》学习兴趣表的调查,得出两组大多数的学生均认为前厅课的学习对未来去酒店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相比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运用情景教学法的实验组的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更加感兴趣、对目前的教学方式更满意、学习效果更好,同时,经过一个学期情景模拟训练的实验组对未来从事酒店相关工作也更加有自信心。

2.期末考核成绩表。2012年7月,两组学生进行了期末考核,考核卷面成绩总结如表1所示,对照组的成绩主要分布于60分-80分,80分以上的人数只有5人,而实验组的成绩主要分布在70分以上,80分以上的人数有13人。从表1可以得出实验组学生的期末考核成绩要好于对照组的学生成绩。接下来对两组考核成绩的数据进行了核密度估计,从图1可以看出两组成绩分布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本文采用t检验和非参数秩和检验两种方法来检验两组成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首先对两组学生的成绩进行t检验。由表2显示,t=-3.2855,P=0.0024,原假设:两组成绩无差异。P=0.0024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拒绝两组成绩无差异的原假设,因此,实验组与对照组考核成绩有显著差异,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再次运用非参数方法对两组数据做秩和检验,Z=-2.917,P<0.0035,差别有显著性,同样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期末考核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采用情景教学法的实验组的期末考核结果从统计学意义上要显著好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即运用情景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要好于传统教学方法。

四、研究结论及分析

综上研究所述,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并进一步参考相关资料和数据,得出情景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但是目前情景教学法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以下针对存在问题,做出相关分析和建议:

1.授课教师的意识有限,教学方法掌握不够。较多的高校授课教师仍然遵循传统“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而对情景教学法有所认识的教师则又大多认为该教学法就是创设场景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对情景教学法的理解单一、不深入。从本质上讲,情景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仅是教学形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细节中对该法内涵的深度挖掘。情景教学法可以与多媒体、互联网、现代通讯等多边相结合,以达到更明显的效果。这就需要授课教师从教材的选定,到情景教学目标的设定等等多方面的积极配合。

2.理论联系实际效果差,情景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目前很多高校专业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不适合,其中的案例陈旧单一,有些已经不符合当前时代的需求。以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前厅客房服务管理》为例,在前厅礼宾岗位的服务介绍中,大多教材都还写有对住店客人信件、包裹的邮寄,需要去邮局办理等等。殊不知随着淘宝网、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的迅速崛起,快递行业已经发展了几年之久,在星级酒店以顺丰快递为代表的快递行业在对住客服务这一领域的竞争也持续了较长时间。由此可知,当前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学方法需要改进,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例如,教师要研究怎么样才能使情景教学目标设置的更加恰当,怎么样才能使情景材料更加合理合体,怎么样才能使情景材料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处理的更加正确。同样,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丰富情景教学的课题内容,把情景教学的优点充分利用起来,还需要教师去反思权衡有没有适当处理好情景材料与学生的密切关系,有没有由此激发出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

3.教学过程中专业实训室利用率低,情景教学场景的选择单一。对于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来说,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室的建立与选择是必不可少的,实训室成为了该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重要场所。从教学计划安排来看,大多数教师将课程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是在教室进行知识讲授,而实践部分则是在实训室指导学生完成。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理论和实践的区分并没有较为严格的界限,就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来看,普遍存在于理论和实践部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实训室的利用率并不高,理论部分的多数内容也可以在实训室完成,并多方面选择情景教学的场景。例如,课程《前厅客房服务管理》的客房预订与入住登记一章,有关订房纠纷的处理,可以设置不同的实际场景让学生应变处理,学生可以扮演成前台的服务人员,也可以扮演成大堂副理,甚至是前厅部的经理等等角色,同时充分发挥专业实训室的优势,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部分内容,并培养锻炼其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应变能力。从而在几年的高校学习结束后,更快地融入专业工作生活中。

篇(3)

关键词:物联网;快递收发;智能系统

1 前言

1.1 需求分析

随着物流配送行业的飞速发展,业内竞争日益激烈。配送效率成为了消费者选择物流公司的重要因素,更是物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基于快递配送过程中的时间浪费与效率偏低的问题,需要某种中间介质来起到派件员的配送时间与收件人的签收时间的冲突缓冲功能,使得因等待所消耗的时间最小化,使快递的配送效率得到质的提升。

1.2 研发意义

本文所讲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快递收发系统可很好得充当派件员与收件人之间的介质。通过本系统,派送员可将不能及时签收的快递放入终端收发箱中,收件人通过输入正确的密码完成快递的签收工作。本系统的应用将为配送员、收件人提供极大的便捷,使快递配送工作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2 智能快递收发系统的设计方案

本系统共包括快递公司服务器端、箱柜控制终端及箱柜三个主要部分,快递公司服务器端与箱柜控制终端采用CS模式,通过互联网传递消息。快递公司服务器端搭载有保存快递相关信息及快递员身份信息的数据库;箱柜控制终端利用MSP430F149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箱柜的开合采用红外对管控制的电磁门禁系统。快递员在快递公司进行注册,并持有用于身份验证的射频卡。快递员在箱柜控制终端通过射频卡验证身份,获取存放快递的相关权限,快递员在空箱中放置快递并输入收件人手机号码后完成存放工作,箱柜会通过无线网络模块将消息传送至箱柜控制终端,箱柜控制终端向其控制的短信模块发送命令,短信模块将向收件人发送取物短信,包含有存放箱柜号码及6位随机密码。收件人通过在箱柜控制终端输入正确的箱柜号及密码获取取物权限,完成签收工作。

3 智能快递收发系统的技术实现

3.1 供电模块

在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系统用电需求分析如下:

3.2 单片机模块

本系统下位机采用德州仪器MSP430x149单片机。下位机主要任务为接收红外对管消息,监控电磁锁开、合状态;接收射频卡扫描模块消息,验证快递员身份;接收派送员输入的收件人手机号码序列;接收并验证收件人输入的快递存放箱柜号码及取物密码;发送电磁锁开合命令等。对比89C51、52等系列单片机,MSP430系列单片机具有处理能力强、运算速度快、超低功耗、片内资源丰富、方便高效的开发环境等诸多优势。

3.3 门禁控制模块

本系统门禁控制模块由电磁继电器、5V直流电磁锁及红外对管组成。红外对管部分:当柜箱关闭时,红外对管信号线输出低电平,反之输出高电平;信号线接入单片机IO端口,以此检测箱柜开、合状态。电磁继电器部分:电磁继电器信号部分由输出常闭端、输出常开端、输出公共端以及控制信号输入端组成。当控制信号输入为低电平时开启继电器,输出公共端与常开端导通,反之关闭继电器,输出公共端与常闭端导通。直流电磁锁部分:本设计采用电磁锁作为箱柜门开、合的物理实现。电磁锁经5V直流电源供电,接入电磁继电器输出公共端与输出常开端,当电磁继电器收到低电平输入信号后,电磁锁处于吸合状态,箱柜门关闭。

3.4 射频卡读写模块

射频卡读写模块共分读、写为两部分。射频卡写出部分连接于上位机系统,进行派送员身份卡的发行,用于快递公司进行派送员注册与补办遗失身份卡;射频卡读入部分连接于下位机系统,进行派送员身份验证,用于派送员存入快递时扫描快递员身份卡,验证其身份信息进而授予其操作权限。

3.5 Zigbee无线通信模块

本系统采用SCIOT-TCP-232-S型号Zigbee无线通信模块。出于对一台箱柜控制终端控制多个箱柜的考虑,本系统对于箱柜与控制终端之间的组网方式采用Zigbee无线自组网方式。由于Zigbee无线模块在75米的范围内可实现可靠的无线数据传输,符合本系统的工作特点。并且,Zigbee无线传输模块具有低功耗、低成本、时延短、网络容量大、可靠安全等诸多优势。系统采用Zigbee无线组网方式相比于有线网络连接更加自由、相比互联网连接更加独立、安全。

3.6 短信模块

本系统中采用崇瀚科技 CDMA Modem短信模块。使用中国移动138号段SIM卡进行短信发送,连接于上位机(箱柜控制终端)系统。当下位机收到派送员输入的收件人手机号码序列后,经Zigbee无线通信模块传送至箱柜控制终端,由上位机将快递存放箱柜号及生成的随机密码通过短信模块发送至收件人手机,提醒及时取件。

4 总结与提升

通过对市场实际情况的调研,对于派送员派送不能及时领取的情况占到总数的近30%,而派送员因不能成功派送而浪费的工作时间大约为平均1-1.5小时/日。基于如上的市场现状,物流配送行业在派送过程中的巨大的效率提升潜能显而易见。如能把握时机,通过新的快递签收方式提升派送效率,将很有可能引领行业发展,抢占市场份额。本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将极好地迎合市场,为物流配送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基于实际的应用,本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在进行更多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与扩展。

参考文献:

[1]姜仲.ZigBee技术与实训教程DD基于CC2530的无线传感网技[J].山东工业技术,2014(14):9.

[2]王卫东.压风机加/卸载监测监控设计[J].山东工业技术,2014(14):16.

篇(4)

1教学方法的改革

1.1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应用得到完美结合

在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下,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本着“工学结合”的思想,真正做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重视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课程设在校内和物流企业,按照每一教学情境的设计需求,结合实际需要,设计并创新了“以学生(Student)为主体,以目标(Target)做指引,以情境(Situation)融内容,以任务(Task)当驱动”的“STST”课程教学模式。[1]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为例。传统的“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更谈不上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再加上长期以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以讲授空泛的技术知识为主,实践内容较少,不仅脱离企业实际需求,而且导致很多学生由于较难理解这门课的知识而缺乏学习兴趣,甚至放弃了对这门课的学习,导致学生在真正上岗时实践能力极其薄弱。针对这些问题,物流管理专业在进行该门课程改革时增加设计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包括知识点和任务实现两大主要部分,一方面使得项目与理论知识保持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实现了从理论到应用的完美结合。[2]该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在教学模式设计上体现“工学结合”

物流管理专业根据对各类型企业的调研结果,按照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设计了4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以任务进行驱动,总共10个工作任务,充分训练了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教学过程中穿插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操作,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

1.1.2在教学内容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根据工作任务来设计学习情境,将教学内容整合、序化融入真实工作任务。在设计学习情境时,将教学总体目标分解,细化,做到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有目标做指导,引领本阶段本环节的教学内容的学习,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对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学习,都能明确其学习目标,做到单项任务目标、多项情境目标、综合课程目标的“点—线—面”结合。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中的———任务1———学习情境一物流信息识别和采集的内容为例,说明如何结合企业真实案例,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和任务,将教学任务融入到学习情境中,将内容合理整合序化。“物流信息识别与管理”这项任务是整个物流信息管理工作的起点。该项任务要求物流管理人员能够在接触物流信息管理工作之初能够识别物流信息,掌握物流信息管理的基础知识,并利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物流信息管理。以此项工作任务为载体,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完成物流信息识别与管理工作,并学会Excel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习过程中,还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遵守相应的岗位职责,真正做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教学内容融于工作任务要求之中。

1.1.3在教学安排上体现教学做融通

在整个课程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在课堂上,学生结合各学习情境中各具体任务,做计划、做决策,去实施,锻炼自主学习、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任务如何完成的过程中,主动思考需要什么知识做支撑,如何获得这些知识,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动手动脑,通过不同方法和手段,借助网络平台,寻找相关资源,不仅完成了学习和工作任务,还主动地完成了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学习工作融为一体的教学中,培养了学生沟通、团队合作等综合职业素养,强化了职业技能。

1.1.4在教学评价上注重过程

依据学生的职业素养、学习态度、完成任务情况评定成绩,并按照任务的难易程度不同、学时不同,按权重记入课程成绩。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强调每项任务的应用性。当学生完成项目以后,一是通过自我评价,看到自己在这项任务中的收获,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二是通过教师评价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1.2采用引导文教学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文教学法”是一种行动导向,即根据行动引导文完成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的要素主要包括引导文和引导问题。引导文是由教师总结的、在学习工作中所必需的信息,如文献、资料、总结等;引导问题是教师针对引导文而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从引导文中得到信息和提示来回答这些问题,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在布置某项任务时需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知识时,教师可先根据知识点设计引导文,在引导文中提出问题即任务,并讲明任务要求和能力要求,然后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6个步骤引导学生自学,最后教师负责解答学生的疑问。仍以“物流

信息管理”课程中的学习情境一“物流信息识别和采集”为例,按照引导文教学法的顺序如下所示:第一步,资讯。首先下达任务单,明确这次学习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强调这次任务的学习目标。即:能够识别物流信息,并能够利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物流信息管理;同时,下达资讯单,让学生利用网络及图书馆等资源查找资讯单中的相关问题(如:数据与信息二者的区别与联系?物流信息的内容及分类?等),进行自主学习。第二步,计划。下达计划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明确要完成这次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采用什么方法和途径获得这些知识、如何进行物流信息的识别与管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使用的资源有哪些等。由小组间进行交流沟通。第三步,决策。下达决策单。在对各种方案进行可行性、可操作性等对比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任务的实施方案,确定具体实施的内容和步骤,及其小组成员分工。第四步,实施。下达实施单。各小组开始行动,按照任务实施方案进行。第五步,检查。下达作业单。各小组根据本次任务完成两次作业:一是使用Excel办公软件制作物流单据,二是小组间分析物流信息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派出一名代表汇报说明本小组的任务完成的结论。最后进行小测,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由老师进行评分和作业评价。第六步,评价。下达评价单,包括学生自评和教师总结两部分。学生自评:即简单说明自己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自己都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等;小组互评,通过听取其他组汇报的结果,做出评价并打分;教师总结:由教师对汇报结果和测试结果做总结,给各小组打分;征求各小组组长的意见,对学生的成果做出评价,并打分。将各方面的分按一定比例加成汇总求平均数,得出最后每个人的得分。 2教学手段的运用

2.1以多媒体为基础教学平台,以网络为载体,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新颖性

采用多媒体作为基础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能够与物流行业最新动向和趋势保持一致。[3]物流管理专业通过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立了“长风模式”未来课堂。该课堂采用“长风物流人才互联网+”培养模式,即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该模式以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基于物流职业资历架构,打破传统物流学科体系,以未来课堂为支撑,以贯穿岗位序列能力单元的工作任务和知识点为学习内容,以新一代物流数字化学习资源为展现形式,以多元化评价体系为质量保证,利用基于过程管理的云技术平台(长风网),开创综合类职业专业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4]长风模式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采用BAG(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由课程的最小单元———学习任务组成。以Logis物流职业资历架构为基础支撑,从产业出发,还原企业真实操作环境,模拟工作过程,与实训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2.2将多种课程资源渗透于教学全过程

物流管理专业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对物流专业及专业群的课程资源进行了制定和开发,每门课程都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在内的教学资源。在每章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会将企业实际物流作业场景视频和动画等内容提供给学生进行观看和分析;在每章内容结束后,都会进行企业实际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讲都安排有技能实训题和配套试题,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复习并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以“配送作业管理”课程中“配送中心作业”相关知识为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首先利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资源库所提供的真实物流配送中心工作视频,让学生对配送中心的作业状况有一个初步了解。其次,利用教学动画资源,分别向学生演示配送中心进货、拣货、配货、送货、退货以及装卸搬运作业等一系列作业过程,使这些单调的知识点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另外,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配送中心的经营过程,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使用资源库中的白箱化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即由学生经营这家配送中心,为多个配送点提供配送服务,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利润为目标。再次,教师会通过将资源库中所提供的《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等相关物流行业标准向学生进行介绍,并将物流配送中心运营的实际案例提供给学生,由其来对该配送中心的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最后,通过每一个情景的技能实训题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2.3校内实训室配套教学,充分提高学生实训能力

根据高职院校对物流人才的定位,物流管理专业以仓储配送管理、运输作业管理、物流信息技术、国际物流和快递运营为重点进行了实训室建设,满足了校内实训教学的需要。物流管理专业目前共建有包括运输模拟实训室、物流信息技术实训室和国际物流实训室在内的3个校内实训室,以及包括仓储配送实训中心和新建快递运营中心在内的2个校内实训基地,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物流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配套的实训条件。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室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教学配套:参观介绍和实际操作。对于初学者,第一次访问实训室时一般都需要任课教师或实验指导老师系统介绍本实训室的设备、功能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操作知识之后,再次进入实训室就可以尝试自己亲自操作。以“仓储作业管理”课程教学为例,通常任课教师都会利用1~2课时在开课之初带领学生参观实训中心,并把实训中心内的仓储配送设备向学生做一大致介绍。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若某一学习情景涉及某种具体设备(比如堆垛机、叉车等)的操作,则会先由任课教师为学生进行操作示范,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安全操作。每一次实训课结束后,任课教师都统一要求学生按照学校的统一格式要求撰写“实训报告”,并将实训报告的质量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

2.4校外实训基地加深理解,努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已经与哈尔滨龙运物流园区和京东商城合作,共建校企实训基地。以京东商城物流培训基地为例:京东商城华北区开放“厂中校”岗位,每年接收90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学院派专职教师,按计划以各岗位现场工作任务为典型教学项目,开展“任务驱动”实践教学,企业给每名学生指定师傅,按“师带徒”的模式在京东商城各“仓”中进行,师傅现场指导,加快了学生适应社会、胜任岗位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对企业管理及技术等方面的认知能力,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岗位操作能力和岗位管理能力。通过以上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充分拓展了校外实训基地的职能,提高了学生实训能力,让学生将在课堂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操练和强化,极大满足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等方面的需要。

篇(5)

“教学做”一体化,即理实一体化,是把纯理论与实操内容整合成与实体企业紧密结合的教学项目,运用项目教学法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实施“教学做”一体化,重点体现在教材选择方面,选用以信息技术支撑的高职物流管理教材,将理论知识完全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学生通过操作去掌握操作过程中需要的理论知识,这也调动了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做的方面,结合实体企业背景,使学生操作计算机仿真软件(Flexsim),通过仿真使学生全方位的分析企业运作的模式、业务流程,企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这样边做边学能够培养学生对信息管理的意识,打开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物流信息管理实务》课程的地位

《物流信息管理实务》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该信息管理的基础知识、物流信息技术,熟悉物流运作的业务流程及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知道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研发,达到相应的操作水平,为其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该课程属于综合性较强的边缘交叉课程,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其授课的内容包括物流信息管理认知、物流信息管理基础(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研发和维护等。是非常实用的专业课程。

三、《物流信息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物流信息管理实务》授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偏重于课堂上理论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技能的培养。追根究底还是培养计划的问题,培养计划对课时限定。该课程通常每周2到3课时,时间限定一学期,在短短的课堂上教师很难讲透专业理论知识,也没有足够时间让学生在实训室动手操作,更谈不上学生到企业进行物流信息管理的顶岗实习。所以,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就无从谈起,致使很多学生觉得学习这门课很枯燥,没有兴趣,从而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加上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基础知识的薄弱,因此学起来特别吃力,教学效果更加糟糕。基于这些现状,必须对该课程进行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期培育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四、以岗位技能要求为核心,优化授课内容

根据专业培养的定位,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情况及实体企业需求情况的调研,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的岗位有:采购专员(采购经理、采购主管、采购总监)、微机员(制单员)、技术管理员、一线仓库管理员、送货员、管控员、配货员、报关报检专业员、车辆调度专员、客户管理员、财务结算员等,根据企业匹配的这些岗位,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职业技能,如订单管理能力、采购与供应管理能力、货物运输管理能力、仓库管理能力、物流环节的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软件及英语应用能力,尤其一带一路、航空物流的大背景下,对物流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些能力的培养,信息是贯穿整个物流流程,而对信息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一个集成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所以,物流信息管理实务是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核心课程。

通过上述岗位对应的职业能力,可以确定该课程在物流专业中的地位及对各个工作岗位中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进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然后以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为重点,遵循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按照企业岗位工作的内容来构建教学任务。为便于教学实施,把项目分解成若干任务模块,由基础到拓展,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表入里依次设置。《物流信息管理实务》课程内容的分配见下表:

五、《物流信息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

1.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是授课最常用的方式,如ERP企业资源计划,通过多媒体视频、动画、图片等方式传递可视化效果,使学生很好的理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系统的结构、功能、作用乃至具体的应用。再如GPS、GIS、POS、EOS、EDI、条码、RFID、TMS等技术,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动画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在物流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从而增添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也丰富了课堂内容,提升了教学效果。

2.理论授课采用实体企业案例做背景

如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采用顺丰快递的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顺丰快递的订单;如海尔的“一流三网”信息平台,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要求学生登录海尔信息系统管理平台,熟悉其中所有功能架构,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进行汇报,将系统平台截图进行模块解释,教师最后对每个小组的PPT课件的制作、汇报内容、汇报情况进行点评总结,使学生边做边学,既激发了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增添了学习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汇报能力等。

3.充分利用校内实训条件展开一体化教学

我校有专业物流实训室,如物流3D仿真实训室、物流技术实训室、物流模拟实训室、物流沙盘实训室、物流生产实训室、智能超市等,要充分利用现成的资源整合授课内容。另外,这些实训室大都是物流业务流程的仿真,如物流3D仿真实训室,主要采用的是3D数字化仿真平台,通过虚拟技术再现物流真实场景,整个仿真过程可采用任务导向,业务流程仿真,角色系统自动分配,仿真过程中岗位职责明确,边做边学,不懂就学,不懂就问,使学生通过实训仿真过程实现知识、技能的掌握,教师对每一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增强了授课中的过程监控,也达到了课程考核的主要目的,提高了实训质量和学生动手的实践能力。物流3D数字仿真实训的内容主要有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配送系统)、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进行课程一体化教学,如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仿真是使学生认知仓储型物流企业主要的业务种类及业务流程,结合实体企业大的背景,其任务主要有出入库作业、配送作业、沃尔玛配送、海尔集团的配送等业务。

4.加强校外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一个保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可以使学生通过校外物流实训基地进行定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边做边学,以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途径和就业渠道。例如,众品实业集团、双汇冷链物流、鲜易冷链、风神物流、德邦物流、京东、当当等合作实训,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篇(6)

一、引言

《物流信息管理》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一门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熟练操作各种物流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以及物流企业办公软件、对原始凭证进行熟练使用和处理、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内容包括物流信息应用调研、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包括条码技术、射频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等)、物流信息系统应用(包括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快递管理系统以及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等)以及物流企业办公软件实例操作(包括数据处理、文档处理、演示文稿等),侧重各种物流信息技术与软件系统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学习中存在业务流程烦琐、操作步骤易忘、操作难点和易错点较多等问题,仅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全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综合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以“入库单据制作”教学任务为例,切合“课下自学―情境导入―任务部署―示范讲解―跟试操作―拓展训练―考核评价”的教学步骤,实施“课程网站(线上线下学生自主学习)―三维仿真(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电子教室(步步为营演示跟试教学)―录屏软件(无缝监控提升学习效果)―软件更新(贴企业需求增就业砝码)”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地论证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有效应用

1.以课程网站提供多维学习资源――线上课下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网站,网站整合了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单元设计、情境设计、学习任务书、实习实训手册、习题集锦、教学视频、微课、软件资料包等教学资源,链接了课程相关的其他课程网站、教学资源库和企业资源。学生可以利用多资源融合的课程网站,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线上预习、复习、实训操作和测试,通过在线提问和留言等形式进行师生互动,以登录学习的次数和时长等学习痕迹积攒课程贴花,提升学习积分。

2.以三维仿真软件创设教学情境――游戏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运用百蝶三维互动体验式培训平台创设虚拟仿真教学情境,部署教学任务,进行讲训一体的授课。以“仓储作业管理―入库验收与上架”虚拟3D游戏教学情境为例,情境给出了“管理系统―入库管理―入库预报―预报审核―ASN操作”业务流程,展示了“入库单”、“配送单”等单据信息以及条码技术、射频技术、仓储软件等物流信息技术和组托等业务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阐明了“入库管理员”、“理货员”、“搬运工”等岗位的工作职责。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为目的,遵循“自主、探究、互动、寓教于乐”的开发原则,让学生明晰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在业务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怀有激情地主动参与学习。

3.以极域电子教室增强师生互动――步步为营演示跟试教学。《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在机房、物流实训基地进行授课,机房主要讲解软件操作,实训基地则以实训设备操作和综合实训为主。在机房授课时,有效地应用极域电子教室进行互动式教学。极域电子教室的应用达到了以下教学效果:(1)屏幕广播。教室可以通过极域电子教室,进行全屏广播式的示范操作,以及窗口广播式的学生跟试操作,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2)监控教学。学生在自我练习操作和完成学习任务书时,教师可以监控学生的操作界面,对于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难点和易错点进行及时指导,对学生与课程无关的其他操作进行干预和远程关闭操作。(3)随堂测试。每次授课前均下发当节课的学习任务书,学生按照任务书中的引导脉络进行学习和训练,学习任务书集合了学习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测试、以及技能的拓展训练。下课前,每位学生均需运用极域电子教室软件提交作业,达到当堂学习、当堂测试的教学目的。学生每节课的学习都充满紧迫感,主动学、积极学和交互学,向课堂、向时间要效率。当堂提交的作业在过程性考核中所占分值较大。

4.以录屏软件公平测试学习效果――无缝监控提升学习效果。每节课授课前都给学生下发《学习任务书》,学生需要根据其中的学习脉络进行学习和测试。教师示范讲解完毕后,学生进行学习任务书的自我测试完成,测试前学生均需打开录屏软件进行操作录屏,当任务完成后提交学习任务书和录屏视频,两个文件的合并使用能较好地达到无缝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能公平的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以防止学生滥竽充数的学习,强制与自愿相结合,达到了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学生在进行软件操作和业务技能训练时,启动录屏软件,在教学评价时,教师、组长和学生会根据录屏视频进行任务评分,而录屏视频也能有效地记录和检验学生的操作过程,消除了学生消极学习或拷贝学习的心态。

5.以企业数据更新软件实训实例――贴企业需求增就业砝码。软件在使用中会不断地更新换代,因此要及时运用企业真实数据创设实训实例。在授课中,教师积极与校企合作企业联系,紧贴企业需求,用真实的企业数据和真实业务及时更新软件中的实训实例,让学生零距离对接实习和就业,增加学生的就业砝码。

篇(7)

关键词:电商物流;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

一、电商物流课程体系构建

1、专业培养目标

电商物流专业服务于电商企业、物流运输行业、快递行业,旨在培养兼备电商业务知识、运输管理知识、仓储管理知识、客户服务等多方面专业管理知识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电商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应该熟悉电商物流平台,对平台建设、基本操作和交易流程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并熟悉企业一整套的从前期采购到仓库管理、货物配送、装卸、供应链管理的流程,并具备数据库开发、处理和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利用物流和电商的双方面知识解决仓储、配送、运输问题,拥有一定的实操经验,能在岗位上迅速发挥作用。

2、课程体系构建

电商物流专业的毕业生的目标就业岗位为采购员、仓库管理员、信息系统管理员等,据此,本专业课程设置如下:1)素质与职业规划模块此模块课程旨在学生的基本素质技能和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包括思想品德修养、高等数学、基本原理、思想概论、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英语、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及暑期社会实践等课程。素质与职业规划模块的课程全部设置在大一学年,在此期间,鼓励学生打好计算机和英语基础,通过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兴趣所在,引导学生以意向岗位需求为纲,发现自身的不足,并积极在以后的学年补充。2)专业课程模块此模块为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旨在根据目标岗位对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帮助学生了解电商物流产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培养学生对电商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技能。本模块课程包括物流专业课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和电商物流交叉课程三部分。物流课程包括:《仓库管理》、《物流快递服务》、《物流成本管理》、《物流市场营销》、《物流运输》、《供应链管理与组织》《物流法规》等7门专业必修课;电子商务课程包括:《电子商务原理》、《电商实务》、《电商数据处理》、《数据库》等4门专业必修课;电商物流交叉课程包括《电商物流配送》等多门必修课和实践课程。目前,高校教材中对电商和物流的融合性和交叉部分的讲解仍较少,还是以物流教材和电子商务教材居多,因此此部分课程是高校课程设置的重中之重,高校应该把电商物流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迅速补充原创的电商物流教材。另外,高校还设有从学生的不同就业意向出发而设置的《采购管理》、《国际物流》、《经济地理》等专业选修课以及旨在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专业实践技能的《订单生产模拟》《技能操作实务》、《职业体验》、《毕业实习》等课程。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种强制参加的、有学分的物流实务技能竞赛作为校内实习项目,以赛促学,重在拓展学生自主研究和合作与领导技能。3)职业拓展技能模块此模块的课程性质以专业选修课为主,旨在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意向,培养学生特定岗位所需的拓展技能。本模块课程包括:《协商谈判概论》、《商务沟通》以及《领导组织学》等。

二、电商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建立由行业、企业、高校三方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

高校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定向企业人事专员和高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定期召开专业建设会议,通过公开课、教学目标和成果汇报等形式邀请行业、企业对专业教学实时监控、提出宝贵意见;通过组委会的教学方法、目标研讨,将先进的电商物流学术理论和丰富的实操经验相结合,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诉求的对接。高校能够随时掌握企业的人才诉求,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进行课程调整,提高了人才的可用性。

2、工学结合,利用企业的优势教学资源

高校教育不应崇尚书本、以理论为纲,而是要与当地经济、行业发展状况相呼应。高校应该树立“工学结合”的观念,一方面,对于一些实训课程和实务竞赛,可以聘请电商物流企业资深业务员和管理人员来校进行教学讲解,对学生进行实操培训,把从实践中发展和总结而来的、超越专业理论框架的实用技能传输给学生;另一方面,在暑期实习中,可以把学生带进企业,亲身进行业务参观和体验,根据真实的业务活动进行情境教学,把企业作为高校的实训基地,可以大大节省学校的教学成本。另外,高校和企业应该利用各自优势,大力开展科研合作,企业为高校提供设备支持,高校发挥自身科研实力,推动地区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踏上新台阶。

3、引进“订单式”培养模式

高校针对物流专业人才稀缺的行业现象,可以与德邦物流、顺丰速运等电商物流企业签订合作项目,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定向培养。即企业根据人才需求情况对高校下“订单”,由学校依照订单要求选择学生“原材料”,再通过四年的“加工”,量体裁衣,通过有针对性的理论、实务教学,将合格的人才输送给企业。这不仅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便利,还极大地加快了企业新员工的岗位适应周期,为企业节省了岗前培训成本。

作者:郭俐 单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德洲,夏文燕,巩向玮.电商物流课程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3:168-169.

[2]郑宁,孙有望.基于PVR-CDIO模型的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为例[J].物流技术,2015,14: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