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5 17:19: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西医理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黄体功能不全 不孕 不孕 中医病机 益肾 肝郁
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ect,LPD)是指排卵后黄体形成不全,分泌孕酮不足,黄体过早退化,或子宫内膜对孕酮反应性降低,以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而发生月经不调、妊娠早期流产,反复早期流产,不孕等病症。近年来对LPD的研究较多,现将中西医对LPD的相关理论探讨如下。
1 西医理论
1.1 卵泡发育不良 正常的黄体功能首先取决于正常的卵泡发育,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通过影响生长卵泡中颗粒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而间接调节黄体功能。次级卵泡的形成及分化完全依赖于FSH和促黄体生长激素(LH)。卵泡期FSH或FSH/LH比值降低,可引起LPD[1]。顾玲芬等[2]应用阴道B超研究显示多囊卵巢(PCO)组、小卵泡组、卵泡不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组的LPD总发生率比正常卵泡组高,提示黄体功能与卵泡发育类型密切相关。
1.2 黄体期黄体分泌不足
1.2.1 黄体来自排卵后的卵泡壁细胞,A.来源于排卵前颗粒细胞的黄体细胞,完成孕激素的基础分泌,是非依赖于LH性的,只对FSH有反应,增加E的合成。B.来源于卵泡膜细胞的黄体细胞,依赖于LH脉冲分泌孕激素[1]。丁菊红等[3]认为是排卵前LH峰值降低和黄体期LH生物活性的降低导致黄体细胞功能下降。
1.2.2 孕酮合成的主要来源是黄体细胞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如果LDL缺少或血管发育不良,LDL不能进入或仅有少量LDL进入黄体颗粒细胞,孕酮的合成即减少。
1.3 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异常
1.3.1 有研究认为子宫内膜的ER、PR水平下降是LPD的重要原因。夏阳等[4]研究结果示LPD患者血清孕酮在正常值水平以上,但子宫内膜分泌不良,同时伴有雌二醇(E2)、PR下降,ER/PR比值异常,认为子宫内膜PR含量下降致子宫内膜分泌不良,而卵巢雌激素水平分泌不足导致PR合成减少。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出“假性LPD”理论即血清P水平正常时,ER、PR水平下降,内膜成熟异常。
1.3.2 目前趋于一致的认识是:汪宏波等[5]研究LPD患者着床期子宫内膜腺上皮ER、PR和间质ER表达水平均较正常情况显著增高,从而使子宫内膜细胞的膜转换延迟,胞饮小泡发育滞后2d以上,故认为LPD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学上的成熟延迟与内膜ER、PR降调失败密切相关。延迟开放的着床窗和受损的内膜容受性影响了胚泡的着床,是导致LPD不孕的重要原因。另有研究[6]证明Bcl2基因家族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并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变化有关。
1.4 催乳素增高 多数学者认为催乳素(PRL)增高,可作用于卵巢局部PRL受体,减弱或阻断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抑制卵泡发育与成熟,不能形成排卵前雌激素及LH高峰,并抑制FSH诱导的雌激素生成,LH诱导的孕酮生成,以致LPD。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基础体温、经前子宫嫩膜活检及黄体期孕酮测定,均提示黄体功能不全[7]。
1.5 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异常 陆杉等[8]对21例LPD患者排卵期血清及宫颈黏液中IL1β和TNFα进行检测及观察卵泡发育显示:宫颈黏液中细胞因子水平,高于其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提示这些细胞因子水平增高可能主要来源于生殖道局部分泌。LPD患者排卵期宫颈黏液中IL1β,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生殖道宫颈局部处于细胞免疫激活状态,而该状态可能是黄体功能不全患者不孕发病环节中的主要免疫因素之一,并可能间接影响黄体发育导致黄体功能不全。
1.6 其它 王绍海等[9]研究结果示LDP组子宫动脉阻力明显增高,血流灌注少,子宫内膜增生程度低。黄体期不能受孕激素充分影响,使孕卵无法着床或着床后稳定性差,无法完成正常妊娠。武建国等[10]自人卵巢组织匀浆中提取得卵巢抗原(oAg),发现与AoAg阴性患者比较,AoAg阳性患者呈黄体功能不全型者较多。李勇生[11]研究结果表明黄体功能不全患者血清Zn、Cu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妇女,Cu/Zn比值则明显高于正常妇女,故认为微量元素Zn、Cu的变化可能与黄体功能不全有关。
2 中医理论
现代中医妇科学根据其临床表现将“无子”“月经不调”“崩漏”“胎漏”“滑胎”等,归属于LPD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与情志因素,邪因素,生活与体质因素等引起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失调有关,其病因主要有肾虚(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肝郁、血虚、气血俱虚、脾虚、冲任气虚。
近年研究多认为肾虚是导致“肾气—天癸—冲任—胞官”生殖轴功能紊乱,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或兼肝郁、脾虚。《内经》云:肾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藏精气,主生殖,元气之根,肾气旺盛,天癸至,才能保证冲脉之血盛、任脉之气通,促使月经正常来潮;若两精相搏,自能摄精成孕。“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精血互生,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女子以血为本”、“血足子宫易于容物”,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而统血,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推动,故有“脾阳根于肾”之说。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补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故治疗LDP不孕患者应以益肾为主,结合疏肝健脾,临床辨证加减,以取得较好的效果[12]。金兰等[13]研究加味逍遥散补肾疏肝健脾、养血清热,能有效地消除相关临床症状,调节卵巢功能,促进黄体功能,进而提高受孕率。另有研究认为月经四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经期)的变化是肾阴、肾阳转化的结果,肾阴肾阳平衡协调,月经四期才能逐期正常转化。经间期至经期(黄体期)是阴充阳长、肾阳渐旺、胞宫温暖待孕之时,依赖于其它时期的正常。故现有研究序贯周期疗法,结合月经周期的阴阳消长变化规律辨证治疗。胡洪瑞[14]运用温肾疏肝序贯疗法,分3个阶段治疗。第1阶段于卵泡发育期至排卵前期,治以温肾暖宫,填精养血,方用四物汤合五子衍宗丸。第2阶段于黄体形成期,治以疏肝解郁,理气通络,方用逍遥散加味。第3阶段即早孕期间内,治以补肾益气安胎。黄邦萍等[15]在肾阴虚(知柏地黄汤),脾肾阳虚证(右归丸、归脾丸),肝郁气滞证(丹栀逍遥散)采用序贯周期治疗LPD,分4期,月经后期填精养血;排卵前后期行气活血通络;黄体期温补肾阳,滋补肾阴,此为关键;行经期行气活血,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因月经及孕育与肾肝脾等脏腑经络有关,而冲任督三脉一源三歧,相互流注,对月经及排卵起重要作用。有研究认为针灸疗法既可以调经又可诱发排卵,行之有效,是一种独特的调经种子方法。
重视心理治疗,夏教授[16]所做研究发现LPD患者的人格特征具有神经质倾向。吕春英[17]采用16PF问卷对50例肾虚肝郁型LDP不孕症患者人格结构进行分析,表明此类患者有不合群,情绪不稳定、忧郁、焦虑的人格倾向,提出对不孕症的治疗要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进行综合治疗。有众多相关研究显示在对LPD患者使用助孕方治疗的同时,对有明显神经质个性特点的肾虚肝郁证者,进行针对性的行为矫正和心理疏导,可使神经内分泌调节趋于正常。
3 结语
西医认为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功能失调是黄体功能不全不孕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肾—天癸—冲任—胞宫功能失调为黄体功能不全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两者是有相关吻合处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实验分析补充了中医传统的逻辑推理,如补肾中药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能改善黄体功能。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关于LPD的许多尚未明确的机理如黄体退化机制(涉及细胞凋亡[18]和体内诸多因子),及中医学治疗LPD的现代药理机制仍需继续探求,以求中西医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治。
【参考文献】
[1]Nakajima ST,Gibson M.Pathophysiology of luteal-phase deficiency in human reproduction[J].Clin obstet cynecol,1991,34(1):167-179.
[2]顾玲芬,张丽珠,顾方颖,等.卵泡发育类型和黄体功能关系的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9):539-542.
[3]丁菊红,SonlesMR,Cohen NL.黄体不足机理的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0,(25):43.
[4]夏 阳,吴林玲,李 谈,等.补冲丸对肾阳虚型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影响[J].天津中医药,2005,22(6):467-469.
[5]汪宏波,占海英,李红发.黄体功能不全患者着床期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超微结构改变[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44-46.
[6]刘 岚.Bcl2基因家族及雌孕激素受体与黄体功能不全[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0,19(3):142-145.
[7]王桂英,赵海波.高催乳素血症与不孕的探讨[J].第四军医大学报,1994,15(6):457-458.
[8]陆 杉,李红发,王泽华.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与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5):301-302.
1西医学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1西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西医学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的发展同步,西方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有赖于17世纪兴起的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法国医生拉美特里(Lamettrie)著作《人是机器》就是把人体医学研究纳入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还原论是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方法论,主张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如生命运动)归结于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形而上学方法。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本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的医学实践逐步建立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等学科,为现代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促使医学研究日益向微细方向深入,从大体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到达基因水平[2]。迄今为止,以还原论为哲学指导的医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重组DNA理论和技术更是引起了生物学、医学的革命性变化,分子生物学将各个学科的研究内容引入到分子水平,使人们对生物学原理和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生命的本质[3]。可见西医理论的世界观源自于西方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西医学研究的方法论倾向于还原论。
1.2中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医学理论是以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为指导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其理论基础,注重整体观、联系观、平衡观是其主要的特点。系统论作为一门学科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同时,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4]。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其指导观是以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为指导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理念,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全过程。阴阳学说代表着人体与环境,机体内部、脏腑间、气血津液间的动态平衡观,五行学说代表着机体内部的多系统、多层次相互间的联系观,因此整体观、平衡观、系统观、联系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经过近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套融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性、联系性,其研究方法完全符合系统论思想。可见中医学理论的世界观源自于以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中医学研究的方法论符合系统论。
2中医学理论与西医学各自的理论特点及不足
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主体,以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5]。由研究的主体、内容可以知道西医学和中医学是可以相通的。由于两个医学理论有着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理论也各具特点和不足。从两者特点可见,他们的世界观是可以互通的,方法论是可以互补的。
2.1西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与不足
2.1.1西医学基础理论特点西医理论是以还原论哲学观为指导,他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发展同步,从医学的形式看西医学遵循着现代科学以还原论哲学观为指导,它以客观、具体、形象的实物证据为基础,重视人体细微结构的分析研究,用微观的变化解释宏观现象的本质就成了西医学纵向思维方式的基础[6]。西医学把单元结构作为其理论基础,把单元结构局部微观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研究依据,善于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和起始因素,主张对疾病的一元化的解释,根据西医学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把以还原论为指导的以单元结构为基础的西医学简单理解为“元”医学。西医这种纯技术的还原论的研究方式促进了人类医学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多数传染病被有效控制、多数疾病找到了诊断治疗的方法,人类平均寿命得到了很大提高。
2.1.2西医学理论的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西医学这种过于依赖于实验科学,过于强调对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把生命视为一个线性的系统,以简单的因果关系来推导生命活动、推导生理病理、推导治疗手段的还原论方法日见其局限性。有时单纯的还原分析难以导出由一些随机、综合因素所引发的变化和产生结果的机制[7]。例如,生物体活性的理解,按线性关系从无活性不能得出活性;没有组成要素的非线性关系、复杂系统的概念,则难以理解活性[8]。由于还原论过于强调新发现、新技术,新的技术常常以市场为导向而忘记了医学研究的人本主义精神,存在着技术性有余、思想性不足的现象。其片面性、局限性是难以避免的,例如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医学虽然对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防治方法的认识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诊断治疗方法不断增多,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并有不断升高的趋势,给患者、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负担。创新技术产生的成果被快速产业化运用于临床,为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提供了理论庇护。其产生的后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关注。这种非人性化的局限性是以单纯的技术至上的还原论的哲学观指导下的西医自身无法解决的。
2.2中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与不足
2.2.1中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以阴阳平衡观为指导,以五行相关学说为联系,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治,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过程,脏腑、气血津液学说代表某一脏器的结构单元的动态平衡观,五行生克代表着多个脏器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层次平衡关系,天地人的平衡观代表人与环境的整体平衡状态,因此动态平衡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经过近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套以阴阳平衡为指导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人体健康和对疾病总的看法是以平衡观、联系观为基础的。因此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以动态平衡为基本线索的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衡”医学。
2.2.2中医学理论的不足中医理论系统观思维是其最大的特点,但我们必须看到系统论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核心内涵是需要以还原论为基础的,在中医理论的构建中,由于中医理论对还原论思想有着先天不足,过于依赖系统思维,对一些客观存在的结构不够重视,不重视对微观结构的研究,常常在诊断疾病过程中存在病变部位不清,治疗方法笼统的缺陷,面对蓬勃发展的西医科技,常常显示出思想性有余而技术性不足。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各个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否则这种系统论的研究只能是一种“暗箱”。
2.3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点与不足
从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形式看,我们不难知道,中西医结合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如用西医的方法来发展、研究、解释中医理论,用西医的方法来评价中医诊断和疗效,用西医的方法来研究中药(药理分析、组方成分分析),以中医的疗法补充西医治疗或用西医的疗法补充中医治疗,用西医的技术方法进行检查诊断,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或同一病种使用中西医两种方法进行诊治,这些中西医结合方式虽然在临床上取得了不少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基本停留在技术层面的互补,对中医科学性论证及对中医理论的局部观点的证实,以及对中药组分分析,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较庞杂不够系统,且多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其主体指导思想仍然是把中医药处于被动从属和被检验和验证的地位用还原论方法指导中医药现代化。由于缺乏有效的医学思想和创新医学理论的指导,中医与西医在医学指导思想和医学基本理论层面上的结合非常有限,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中西医结合虽然走过了50余年,至今未能形成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基本理论。所以中西医结合目前只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远不能满足于社会对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急需在取得前述的大量成果、经验、素材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两个学科各自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理论特点进行更高层面的结合研究。
3创新理论的医学哲学基础
3.1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理论的世界观
由中西医学理论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可知,中医理论具有整体观、平衡观、系统观的“衡”医学特点,其研究方法倾向于以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具有与系统论相符合的医学哲学观。西医理论具有以单元结构观的“元”医学的特点,其发展受西方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较大,具有与还原论思想相符的医学哲学观。从当代的哲学观看,无论是自然辩证法还是机械唯物主义都有着历史的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的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在医学理论的世界观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同样可以把自然辩证法和机械唯物论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的世界观。
3.2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理论的方法论
由前述分析可知,无论是还原论还是系统论都有着其方法论的局限性,都不具备引领中西医结合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重任。我们把西医理论以解剖结构单元为基础的“元”医学特点与中医理论平衡观为基础的“衡”医学特点进行融合,形成还原论与系统论相统一的“元衡论”观点。“元”是西医理论的精髓,是结构单元的简称有形态的、结构的内涵,是以静态的、孤立角度研究人体;“衡”有阴阳平衡观的基本内涵,是中医理论的精髓,有平衡的、联系的、动态的内涵,是以联系的角度研究人体。我们可以把“元衡论”简单地理解为以结构单元为研究基础的人体平衡观。包括整体单元结构、层次单元结构、单元结构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状态。用它进行医学研究就可以形成兼顾点(单元结构)、线和面(层次单元结构)、立体的(整体单元结构)多维研究思路,可以丰富阴阳平衡理论的内容,完善中医的科学内涵,弥补西医学重技术轻思想,重局部轻整体的不足。使对疾病的分析更具整体性、系统性。用它来指导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本理论构建可以有效地兼顾局部与整体、宏观与微观、结构与功能等。可以作为一种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方法论。用于指导疾病预防、控制、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研究。
3.3中医理论、西医理论、中西医结合元衡论观点的医学哲学特点
中医理论、西医理论、中西医结合元衡论观点的医学哲学特点见表1。
3.4试用“元衡论”指导临床医学研究
痤疮有着复杂的病因病机,我们曾经以“元衡论”对痤疮的病因及治疗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看到痤疮的发病是由于三个层次的内在平衡失调共同作用产生的,性腺雄激素循环为第一层次,皮脂腺皮脂循环为第二层次,微生态循环为第三级,当他们的循环保持平衡时,人体不会发病,当第一个循环被打破,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第二层次循环的平衡被打破,皮脂分泌增加,进而导致第三级循环的微生态的平衡被打破进而引发痤疮。这三个循环由第一层次到第二层次到第三层次分别由雄激素、皮脂参与介导,构成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依次发展的病理过程[9]。我们根据病因病机特点,有针对性地分解为三个层次分别针对皮肤微生态、皮脂腺分泌和雄激素分泌等进行治疗,明显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复发。同样的道理,遇有复杂难愈的疾病,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元衡论”思维进行临床研究,例如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的、顽固的、反复不愈的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医学上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医学上一般认为静脉性溃疡的病因是静脉曲张后静脉机能不全,静脉长期淤血,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最后因轻微外伤或感染形成溃疡[10]。但通过我们的一组研究可知,以上情况只反映了病因的一个方面,静脉性溃疡除与下肢静脉曲张有关外,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与下肢淤积性皮炎、足癣、甲癣、反复发作的丹毒、甲沟炎、心衰、糖尿病等均有一定关系[11]。从“元衡论”观点看包括三个层次的失调:①下肢静脉曲张—静脉循环障碍—淤积性皮炎;②慢性足部真菌感染—反复引起丹毒—淋巴循环障碍—淤积性皮炎;③淤积性皮炎—外伤感染—微生态失调—皮肤溃疡。可见静脉性溃疡的发生是有多层次病因导致的,其反复不愈、顽固难治是由该病病因的多样性和病情的复杂性决定的。通过给以相应的针对各层次的综合治疗和相关的健康教育,可以大幅提高疗效,并且可以有针对性防治复发[12]。
【关键词】 中医理论;医学研究;临床应用
中医中药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经过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春秋战国、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追溯其渊源,相当遥远。中医理论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全面的健康科学的活动。中药的现代化,因为传统医学的理论和思维去理解的偏差,中医中药的特点和优势的概念的局限性过程中不能完全实现。抛开或偏离中医理论,不仅猛烈地冲击中医的基础地位,也使得它很难得到适当的中医临床的发挥,对传统中药在国内医药市场竞争产生严重影响。
1 中医理论的研究现状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中医理论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再到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以及诸多学派、各家学说盛行于金元时期直至晚清,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从一个或多个简单、粗糙理论,发展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包括如:阴阳,气血,五行,八纲,六经等。在医学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也进入了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对一些列中医理论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编辑,出版和翻译了大量的珍贵古典医书,如《中药药理学》、《中医方法学》、《中医时间医学》、《中医心理学》等,使中医理论研究获得较大进展。诸多学者在利用多种方法解释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表现出当代中医理论新的风格。在诊断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如脉诊和舌诊,脉诊仪或电脑绘图脉搏,研究脉冲机制等。
2 中西医学理论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导致两种医学走向不同发展道路的基础和关键,二者无论在理论或实践各环节均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它们对疾病的认识角度和诊断治疗方法的不同,导致两种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始终难于沟通与融洽。中医理论是从人对自身乃至宇宙万物的生命及其能量流动的深刻体验出发的,中医治病的原理就是调整人身的能量动态使之归于平衡的常态,中医的一切理论都是围绕这种能量状态的消长变化展开的,理法方药莫不如此。西医是随着解剖学与化学的发展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由于起点远离了直接的生命体验,导致了其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机械主义倾向。中、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中、西医学在基本概念、理论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的、全面的、深刻的,二者不能混淆,也不能简单地判定其是非优劣。其根本分歧在于:它们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哲学基础上产生的医学,物质实体是西方哲学最核心的范畴;相反,中医不重物质实体,而重关联实在。
医学的发展以适应人们抵御疾病和保持健康的需求为前提,传统的中医理论创新,以解决中医临床的实际问题为目标。目前,中医药研究的基本理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抛弃了传统的中药和综合知识、方法,人体机能和病理外观被机械化隔离。无论怎样,未来医学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结合中国和西方医学的真正意义上的,有中西医相互学习和有益互补,发挥各自的优势。
3 中医的现代临床应用
临床研究,传统中医对一些常见的疾病,甚至一些重大疾病,都有较为满意的效果。例如心血管疾病、病毒感染、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功能紊乱等,中医疗法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结合传统的方法,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研究证明,中医疗法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使许多患者免除了手术的痛苦,并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在治疗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脑血管意外等,发挥中医中药优势,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
在药剂方面,近年来逐渐由片剂、水剂、糖浆、冲剂、注射剂、栓剂等取代了传统的“丸、丹、膏、散、汤”。特别是近年来各种抗感染中药静脉注射的使用和中药大型输液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
中医理论在经络和针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功效享誉海内外。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在中医学的重要性正如《扁鹊心书》所说:“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在国际上,针灸在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
参考文献
[1]章增加,胡依平.试论晚清以来中医理论发展缓慢的原因[J].广西中医药,1996, 19(1):39-41.
中医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医疗实践活动,而从事这个过程的人员是中医人。中医学是介于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更多的倾向于自然科学的,绝对不是“伪科学”。生存环境变了,中医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中医要改变一定要创新。
【关键词】 中医学 发展 创新
Abstract: Medical practice is guided by TCM theory,and the staff engaged on that is TCM talents.TCM is of social science,though science and natural science,more of natural science,absolutely not “pseudoscience”.The living environment changes,TCM needs to fit for social development in progress,and the TCM change must be creative.
Key words:TCM;development;creation
近日阅读了刘力红教授的著作《思考中医》,并有幸聆听了刘教授的讲座,独自静思,对刘教授的观点及中医现状感触良多,对中医的发展有所想法。
1 正确认识中医
我认为所谓“中医”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医疗实践活动,而从事这个过程的人员才是中医人,可见基础理论的重要性。目前社会上部分机构和个人,为了某些目的,打着中医的招牌,掩人耳目,缺乏系统的、正确的中医理论的依据,参与医疗和科研活动,这类单位和个人其实不是中医,只是“伪中医”。
中医的理论是不是“严重落后的”?“是伪科学”?“要求废除中医”?那如何评价中医理论是所谓的“超前的”还是“落后的”?个人认为必须要以历史发展的观点来评价,“物质决定意识”这是更古不变的哲学真理,世界上应该不存在超时代的东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一定会进一步加深。
《辞海》对科学的注释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故科学存在相对性,科学的基本特征是可以重复的,可以用数字语言来表达,而中医学是介于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更多的倾向于自然科学的,绝对不是“伪科学” !
2 中医需要与时俱进
近期经常可以听到一种声音“中医不行”“取缔中医……”这种现象值得深思,目前中医在医疗服务中所占的比例,从古代的主体到现代的20%左右,其服务功能明显下降。我国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三种医疗体制并存,但多数领域的医疗水平(包括疾病的防治能力,国民体质及平均寿命等)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且只采用西医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没有优势。
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中医的一部分功能已经被现代医学所替代,另一方面是“伪中医”在作梗。负责任的说,中医是有疗效的,只是随着时空的变化,很多老的内容不适应了,与现代医学的发展比较相对落后了,目前的中医学理论大多是几千年、几百年前的,中医理论萌芽、发展、成熟的存在环境与今天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1)对象改变。古代中国人平均寿命50岁左右,农业社会中生存,农耕体力活动为主,生活节奏慢,饮食结构简单、自然,生活相对规律,仅以中医作为单一治疗方法;现代中国人平均寿命达到70~80岁,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中生存,工作强度大,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饮食结构复杂,生活缺乏规律者较多,以西医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2)药材改变。古代的中药绝大多数为野外自然生长,污染少;现在中药人工培育为多,很多遭到工业污染,许多药材已经无条件使用(例如:虎骨、犀角等)。(3)疾病谱改变。古代中医面对的患者各种疾病均可见,“伤寒”、“温病”多见;现在面对的患者以代谢病、慢性病、老年病多见。(4)需求改变。古代的求医者多有“听天由命”的想法,信息来源单一,信赖医生,现在的多数患者,不单单治疗疾病,对预防保健、改善生活质量有较高要求,信息来源广泛,医生信赖度相对降低,循证医学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既然中医的生存环境变了,中医不变怎么能适应!
3 中医需要创新
学科的灵魂是理论,没有理论的创新,学科的生命力也就会终止,中医理论必须创新。其实古时的中医医家就有人提出“古方不能尽后人之病,后人不得尽泥古人之法”的道理,“变则通,通则久”中医的现状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境地。不然他的服务功能只会越来越低,最终被时代进步的大潮淹没。
摘要:中医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医疗实践活动,而从事这个过程的人员是中医人。中医学是介于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更多的倾向于自然科学的,绝对不是“伪科学”。生存环境变了,中医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中医要改变一定要创新。
关键词:中医学发展创新
近日阅读了刘力红教授的著作《思考中医》,并有幸聆听了刘教授的讲座,独自静思,对刘教授的观点及中医现状感触良多,对中医的发展有所想法。
1正确认识中医
我认为所谓“中医”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医疗实践活动,而从事这个过程的人员才是中医人,可见基础理论的重要性。目前社会上部分机构和个人,为了某些目的,打着中医的招牌,掩人耳目,缺乏系统的、正确的中医理论的依据,参与医疗和科研活动,这类单位和个人其实不是中医,只是“伪中医”。
中医的理论是不是“严重落后的”?“是伪科学”?“要求废除中医”?那如何评价中医理论是所谓的“超前的”还是“落后的”?个人认为必须要以历史发展的观点来评价,“物质决定意识”这是更古不变的哲学真理,世界上应该不存在超时代的东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一定会进一步加深。
《辞海》对科学的注释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故科学存在相对性,科学的基本特征是可以重复的,可以用数字语言来表达,而中医学是介于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更多的倾向于自然科学的,绝对不是“伪科学”!
2中医需要与时俱进
近期经常可以听到一种声音“中医不行”“取缔中医……”这种现象值得深思,目前中医在医疗服务中所占的比例,从古代的主体到现代的20%左右,其服务功能明显下降。我国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三种医疗体制并存,但多数领域的医疗水平(包括疾病的防治能力,国民体质及平均寿命等)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且只采用西医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没有优势。
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中医的一部分功能已经被现代医学所替代,另一方面是“伪中医”在作梗。负责任的说,中医是有疗效的,只是随着时空的变化,很多老的内容不适应了,与现代医学的发展比较相对落后了,目前的中医学理论大多是几千年、几百年前的,中医理论萌芽、发展、成熟的存在环境与今天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1)对象改变。古代中国人平均寿命50岁左右,农业社会中生存,农耕体力活动为主,生活节奏慢,饮食结构简单、自然,生活相对规律,仅以中医作为单一治疗方法;现代中国人平均寿命达到70~80岁,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中生存,工作强度大,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饮食结构复杂,生活缺乏规律者较多,以西医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2)药材改变。古代的中药绝大多数为野外自然生长,污染少;现在中药人工培育为多,很多遭到工业污染,许多药材已经无条件使用(例如:虎骨、犀角等)。(3)疾病谱改变。古代中医面对的患者各种疾病均可见,“伤寒”、“温病”多见;现在面对的患者以代谢病、慢性病、老年病多见。(4)需求改变。古代的求医者多有“听天由命”的想法,信息来源单一,信赖医生,现在的多数患者,不单单治疗疾病,对预防保健、改善生活质量有较高要求,信息来源广泛,医生信赖度相对降低,循证医学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既然中医的生存环境变了,中医不变怎么能适应!
3中医需要创新
学科的灵魂是理论,没有理论的创新,学科的生命力也就会终止,中医理论必须创新。其实古时的中医医家就有人提出“古方不能尽后人之病,后人不得尽泥古人之法”的道理,“变则通,通则久”中医的现状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境地。不然他的服务功能只会越来越低,最终被时代进步的大潮淹没。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4―0101―01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该如何现代化,目前非常流行的做法是以西医的方法来解释中医,动辄中药的有效成分,方剂的临床药理,中医的基因实质。不可否认,成果是相当明显的,因为二者都立足于治病救人,这种方法应当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中医和西医毕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体系,对于中医的实质研究,使我们陷入思想困惑,以至于有人甚至提出了费医存药甚至取缔中医的口号,是中医不科学,还是我们的研究方法有误区呢?
1 对中医的正确认识
我们应该尊重客观规律,以中医固有的规律来研究中医,而不是以西医的方法来肢解中医,那么中医的固有规律是什么呢?我认为中医的固有规律是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全息思想,象思维,他不追求具体的微观实质的研究,而是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疾病的整体动态规律,从整体动态、天地人相结合的观点的角度来治疗和预防疾病。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中医,比如,用中医的性味归经观点来分析西药的有效成分的中医意义,西药临床配方用中医方剂配伍思想来解析,西医的病理用中医的病机来解析,基因组的中医理解,当然不是采用简单的对应方法,而是以中医的独特理论,科学的系统的建立对应关系,从而吸收现代医学成果反证中医的科学意义,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现代化服务。
2 中医的精髓是易思维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阴阳五行思想,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者不足以成大医。其实,医易是同源的,都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理论和出发点,不要以为《内经》和《周易》只是古代哲学书籍,他们蕴藏着古代科学智慧,完全可以指导临床。王洪图老师的《内经临床发挥》,刘力红老师的《思考中医》,田合禄老师的医易系列丛书都已经证明了他们的科学性,当代中医泰斗邓铁涛先生告诫年轻的中医,要学习中医经典,《周易》《孙子兵法》,从那里可以得到古文的智慧。《易经》理论是科学的,我们应该建立中医自己的评价体系。以中医的理论来评价中医而不是以与中医不同体系的西医理论来评价。
3 中医思维模型的构建
我们应该进一步建立中医的数学和计算机模型或者体系,建立自己的评价系统,中医的现代化应首先着眼于中医现代模型的构建,体现中医象思维的特色。按照中医的思维方式,这种科学体系的构建目标是模型的构建,而不是受西医的影响去追求物质原形的剖析,即使在分子基因水平上,也要坚持这种思维方式。中医之痛在于发展的迟滞,对于新事物的应对的滞后,而不是理论的虚无。因此,要以坚定的信心运用中医思维来着眼于看待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在保持中医特色基础上的进行全新体系的创新。中西医两种医学的结合是高层次的融合,是两种思维方式、思想体系的结合,而不是以西医来取代中医。对于西医的化验指标,我们不应该简单的和中医的症状一一对应,而是应该把西医的指标综合起来,系统地转化为中医的病机模型,体现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也就是纳入中医的八卦数学和计算机模型体系中。
4 中西医结合的思考
以中医的思想来看待西医的化验和影像指标,完成两个医学体系的转化,八卦的六十四卦和基因组合的六十四组合的巧合固然是某种客观规律的巧合,但我们不应该简单的把中医的证用基因组的概念来解释,认为中医的证完全可以通过基因组的寻找找到证的实质。中医侧重研究人体的功能态,人与天地的相互关系,而不是物质实质。一个证的基因表达并不能代表作为全息体系的证的实质的表达,因为这个功能态的基因实质,对于另一个异病同证的基因实质是不同的。也就是,相同的功能态,不同的基因实质,不同的基因组,可以表达相同的功能态的证。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中西医指标一一对应,而是应该以科学的精神,按照中医的固有规律来研究中医。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把西医的基因组的研究成果纳入中医的证的评价体系的概念中,把基因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中医的病机概念,然后再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基于这种观点,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5 中医如何现代化
有人认为中医现代化包括:①客观化: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现代医学方法)对中医的基本概念及术语如证、四诊、八纲、脏腑、经络、气血、治则、方药等,以客观的观测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定位的研究。②形式化:用数学方法和实验方法对中医进行合理解构和重建,形成可资检验的具有严密逻辑性的科学理论体系。③精确化(标准化):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整理中医辨证施治规律,建立统一的诊断检测手段和疗效评定标准。④国际化:用现代科学语言对中医的医史医籍进行全面整理,术语实行国际标准化,以便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这种思想很容易误导中医,中医的理论不被西医承认和接受,如果一味的去迎合西医的标准,只能是低层次的现代化,扼杀了中医的灵魂。
一、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
当代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使学科之间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因此医学教师除了精通本专业外,更应不断学习相关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把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作为高职高专中医院校的生理学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中医中药知识,因此我校生理学教师在业余时间积极向中医中药专业教师学习取经,深入课堂听课,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以及中药学等课程,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将中医药知识融于生理学教学中,也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与学生探讨。生理学与中医理论虽分属不同体系,但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则基本相同,生理学和中医基础理论在阐述其机制时也会存在某些结合点,我们尽力寻求生理学与中医学的结合点进行讲授,将中西医结合授课,扩大师生的“公共信息库”,构建两种医学理论体系的沟通平台,这既克服了课程间学术语言“格格不入”的局面,也融合了学科感情,创造了和谐的学术气氛,激发了学生对生理学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二、配备个性化教材
传统的生理学教材系统性及西医理念较强,结合我校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学生的层次及专业特点特点,编写最适合学生的个性化教材尤为重要。我们教研室与中医、中药相关教研室合作,结合我校学生特点,编写了高职高专中医专业生理学专用教材,以西医生理学为重点,融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中、西医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了学习生理学的兴趣,为学生架设了沟通中西医基础理论的桥梁。
三、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
我们采用多媒体CAI(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即计算机辅助教学,为生理学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直观的感性材料,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我们构建多媒体网络课程平台,其包括生理学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将传统教学方法融入网络教学,既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时随地自由自主地学习,教学内容实现了层次化、多媒体化、个性化,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PBL(Problem-BasedLearing,PBL)教学法是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参与讨论的授课方式,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提高思维技能的非常有效的方法。课前通过病例分析,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学生会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答案。通过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方式,提高中医专业学生对西医的兴趣,学会用医学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尝试利用中医西医相互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生理学在授课过程中应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会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理解相关内容,降低中医专业学生学习生理学的难度,也可以认识到生理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总之,中医院校医学生是我国未来中医药现代化的生力军,是中医药科研领域的后备力量,所以结合教学对象与授课内容,选择适宜的方法,注重和加强生理学教学创新,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枯燥、深奥的知识,是每位从事生理学教学的教师所面临严峻的现实课题。医院校的生理学教师应当运用生理学新理论、新技术和中医理论体系相结合进行教学、科研,使不同体系的学科不断渗透、互补、发展,最终达到发展中医、共阐生命科学之真谛的目标。
作者:张彩霞 王淞 杨鹏飞 周泰冰 单位: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