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3 15:19: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临床医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由于《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内容较多,包括诊断学、治疗学、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内科学常见病、外科常见疾病、妇产科常见病、儿科常见病、老年常见疾病等内容,教师备课需花费大量时间及精力;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质考试大纲调整教学内容。课堂教学重点应侧重于“诊、内、外、儿、妇”的理论及实训课的教学,部分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涉及内容少或不考的教学内容以专题讲座形式讲授,如循证医学、流行病学等。
2调整教学方法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以前均以传统的教学方法(LBL)为主,调整后根据不同科目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如内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外科学在“LBL”教学基础上增加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和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CBS教学法。CBS方法不仅强调理论知识,而且更强调结合临床病例深入地掌握理论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2]。PBL代替以往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生被动听的封闭教学模式,变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发挥出最大潜能[3]。部分涉及执业助理医师资质技能考试、操作性强的内容,如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应当改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此方法不仅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而且节省了上课学时,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而对于难度较大的心肺腹部听诊部分内容则直接利用现代化仿真模拟听诊系统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水平。为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临床思维水平,本课程教学应当增加24学时的医院临床实践见习课。
3调整教学资料
本院《临床医学概论》师资队伍由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组成,校内教师以青年教师居多。限于本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及师资的差距大,根据调整后的教学大纲,课题组成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案、讲稿、课件、教学重难点,最后形成“六统一”的教学光盘以便资源共享,并在2012高职非临床医学专业班实施教学。教学过程中每周四下午课题研究组进行集体备课交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得到快速提高,其对《临床医学概论》教师团队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起到较大促进作用。
4实施效果
我院目前所开设的非临床医学专业有口腔医学、口腔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和康复治疗技术,分别为普通高职和五年制高职两个层次。基于对《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建设的学大纲、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案、统一讲稿、统一课件和学重难点的“六个统一”,缩小了因学生层次不同、专业类别不同而形成的教学效果的差距,有利于顺利开展本门课程的教学督导、同行评价和教学互评三级教学评价。高职院校应围绕“三贴近”教学理念,在本课程建设的“六个统一”的基础上,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快速提高教学效能。其有利于本门课程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缩小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教学差距;有利于内科学教研室教学团队的建设和《临床医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总之,高职院校通过对《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建设的探讨,使其更加适应高职非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4]。
5结论
英文名称: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
主管单位:南昌大学医学院
主办单位:江西医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8194
国内刊号:36-1242/R
邮发代号:44-119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2000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伴随着世界经济与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医疗技术的发展在现当代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临床免疫学检验工作而言,已成为现代医院诊疗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有效地对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进行控制已直接影响到临床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间接影响到最终地临床治疗效果。由于在整个标本采集的过程中免疫检验标本从采集到结果的检验需经历的环节较多,这就对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以及争端方法的熟悉程度及综合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 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建立与发展
临床医学免疫检验自建立至今已经历了一百个春秋。自从19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很多学者专家开始从免疫动物或者携带有传染病病毒的患者血清中发现有能够治愈患者疾病的特异性结合病原体或其一系列的衍生产物的物质,而这些物质及为我们现在所熟识的抗体。就现代医学理念来讲,将能够引起人体体内产生抗体的物质统称为抗原。正是由于抗原以及抗体的发现,才促使现代医学专家学者开始对人类或动物体外抗原刺激体内反应产生抗体这一现象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随着免疫学理论以及分子生物学还有其它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的新兴临床免疫学检验继能够有日新月异的发展。
3 提高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方法
3.1标本采集与设备管理的优化
作为检验分析前对质量控制的要求来说,检验人员首先需要做到对标本的采集和保存工作;密切注意整个样本采集过程中的样本采集的时间、止血带的使用时间和方法、采血的姿势、抗凝剂和稳定剂的选用情况。免疫检验工作,首先要求检验人员注意对整个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工作。不同的采样试验对所采集的标本的要求有所不同。对于大多数以病人血清为标本的免疫检验而言,采集血清的时间应在清晨被采集者未进食前为宜,保持针筒的干燥性,抽血完成后需要马上除去针头并将所采集到的血液注入到干燥的试管内,注意在整个注血过程中采样人员的注血速度不宜过快,不能对所采样本进行振摇等一系列不允许的动作,以防溶血。在将整个血清分离完成后,应及时送往检测,如需要求对所采试样进行保存的话,可将试样置于冰箱内冷藏,不宜速冻,以防止因为反复冻融而对整个检验结果产生不良的影响。作为对测定的血清标本的收集过程来说,激素类和治疗药物的使用要特别注意收集时间的变化以及检验人员的变化对整个测定结果的影响;其次,在采购人员对于相关仪器设备及试剂的选择方面也同样对整个测量结果有着十分大的影响;作为整个检验的执行者来说仪器设备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对检验结果的精确度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在整个检测结束后要注意地成套仪器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工作人员要经常对温度计、水浴箱、酶标仪、稀释棒、恒温箱、吸量管、分光光度计等临床免疫检验的仪器设备进行核定、校正以及检查等工作,从而确保仪器设备的使用性能,减少实验过程中因为仪器所引起的误差,继而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目的,最终为意识的治疗及患者的康复提供最有用的保障。对于当今品鱼龙混杂,质量不一的试剂市场来说,慎重选择且经常对试剂性能进行有关试剂的检定工作是保证检验成功的重要因素。
3.2 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
人是整个免疫检验过程中的主体,是整个免疫检验过程中最积极、表现最为活跃的因素。在免疫检验过程工作的所有环节,都需要靠人来对整个试验进行操作和把握,最终实现对整个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目标。因此,在整个临床免疫检测过程中检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会对整个免疫检验的质量和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就要求临床免疫检验的工作人员要每天按时对相关检测设备进行消毒、搞好实验室的卫生;做好相关实验仪器的定期检查工作:如冰箱、恒温箱、水浴箱、酶标仪、荧光显微镜等,做好对整个实验仪器的记录使用情况,并如实填写实验报告,按规定进行免疫检验的质控工作,并分析情况做好记录,签字等工作。
4 临床免疫学检验与生物技术
以现代新型科学技术为依托的临床医学免疫检验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现代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飞,其结果又在更深的层次以及更为广范的领域内促进了现代高新生物医疗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使诸如细胞工程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近年来伴随着疫苗、基因工程抗体治疗以及重组细胞因子研制为主的生物工程制品产业有了蓬勃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免疫学防治的开展,对许多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起到了强有力的遏制作用,从而为挽救更多的生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计算机网络已经遍布于人们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在大数据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思维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大数据也在我国的其他很多领域中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如医学药物、建筑行业、工业领域等,本文主要简单论述了大数据环境下的临床医学学科服务。
关键词:
大数据环境;临床医学;学科服务
大数据环境下,医疗信息正呈现快速增长的方式,且以递增的方式在持续增长。因此必须要对这些大数据进行有效的归类、整合,从而有效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所以,探究大数据环境下的临床医学学科服务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数据环境下的临床研究学科服务
1.1通过调查,积极了解用户的需求首先要积极了解用户的需求,才能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对其提供相应的学科服务。所以,学科馆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开展调查活动,或通过问卷方式、或通过深入座谈方式等,积极了解医生的一些有效信息,如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次数、喜好等,还应该积极了解他们的主要研究课题及方向,以及他们想要从图书馆资源中或是管理员处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帮助等。虽然每个临床医生所研究的疾病有所不同,但是在这些信息中,还存在交叉的内容,因此学科的管理员应该在深入了解每个医生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将这些信息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划分,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开展学科服务,还能帮助各领域的医生进行资料的整合,促进他们更加高效地研究。
1.2构建对口数据的平台某医学专业认为,在大数据环境下,医学科研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征,即临床医学资源的标准化、科学化;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利用临床的信资源信息进行医学资源的整合、利用和研发。这也表明,大数据环境下,医学的大数据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对大数据进行有效整理,才能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并且还要加强不同组织之间的有效合作,进而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共享。学科馆的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医生的不同需求,不断丰富对口馆藏资源;还应该积极收集一些服务对口的大数据资源;还可以帮助医生收集一些本院的大数据,构建专门的数据库,这样也便于医院展开有效合作,并逐步丰富数据库的资源。同时,馆员要积极关注当前大数据平台上的有关信息,逐渐扩大学科馆的数据量,并积极利用学科馆现有的数据资源,给用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学科服务。
1.3充分利用平台,辅助医生的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发表学科馆的医疗大数据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以及疾病的治疗和研究,并且还能用于一些流行病学的研究,还能帮助医生去分析一些药物的副作用等。因此,学科馆员在挖掘医疗大数据时,可以围绕这些方面的资源进行展开,这样可以便于医生进行课题的研究和分析。学科馆员可以利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析功能,采用文献计量法,积极挖掘某一个专业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研究重点以及其他的相关信息等,帮助医生积极了解一些研究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还可以帮助医生去选择一些投稿杂质,从而有效提升医生的创新性观点的发表成功率或是申请专利的成功率。同时,学科馆员还必须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归纳、整合,找出这些数据之间的联系,并挖掘出这项数据所存在的潜在价值,以图表或是数据等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提供给医生。
1.4充分利用平台,有效汇总研究成果2011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要求每一位申请基金的人员都必须要提交自己长期保存的数据、访问学科馆的记录以及共享的内容等,这样的规定也提醒研究者必须要实时保存并有效汇总自己研究中所用到的一些大数据。学科馆员可以帮助医生构建自己的课题组以及个人研究档案,这样医生在申请基金时,就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有效汇总。
2大数据环境下的临床医疗学科服务
2.1利用医疗大数据帮助医生进行临床的诊断专科医生只需要了解自己所研究的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疾病的知识就足够了,完全没必要去了解所有的专科疾病知识,如果遇到一些疑难杂症或是需要跨科诊断时,如果学科馆具备良好的临床大数据数据库,那么医生可以将病人的各项指标输入到系统中,通过挖掘类似的数据就可以找到相关的病例信息,再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准确诊断,并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这样不但有效地降低了医疗诊断的成本,还能减轻病人的经济压力。如果数据库中没有相似的病例,医生就可以将病人的信息进行整理录入数据库系统中,这样也能丰富数据库的内容,也可以借鉴给其他医生进行参考。
2.2采用小数据进行个人的匹配医学的服务对象是个人,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以及体质都会有所差异,即使得的是同一种疾病,很多人的表征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使用医疗大数据的时候,必须要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利用大数据发现规律并采用小数据进行个人的匹配,最终找出最佳治疗方案。
2.3提供健康服务的信息不管是健康的人群或是病患以及家属,他们都希望可以获取健康的信息,以促进或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特别是那些患有严重疾病的人们,更是这样,他们想更多的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预防措施。因此学科馆员可以帮助医生建立一些健康信息服务的网站、微信公众号或是博客,给人们普及健康服务信息。健康服务信息就像是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一架桥梁,通过健康服务信息的普及,不但可以提升病患以及病患家属的健康常识,也能减缓他们对疾病的恐惧,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疾病、战胜疾病。同时健康服务信息还能有效减缓医患关系,进而给患者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就医环境和就医场所。
总之,在大数据环境下,临床医学学科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科馆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构建学科馆的医疗信息数据库,进而给用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学科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志清,邹立君.大数据视角下的临床医学学科服务[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5,(10):77-80.
1、临床医学类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中医学、医学影像学、中医骨伤、眼视光医学、放射医学、针灸推拿、傣医学、蒙医学、精神医学、维医学、哈医学、藏医学等等。
2、临床医学专业是一个很好的专业,但是由于近年来报考的人数非常多,所以毕业生人数增多,就业压力也比较大。临床医学这个专业什么都学,可以说是比较万能的,包括什么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等。
(来源:文章屋网 )
本次研究通过国家教委有关部门从国内医学院校收集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改情况等有关资料。由于部分院校所提供的资料项目不全,故统计时,作了技术处理,在有关表格及讨论中不再一一说明。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现状。
本次调查共收集到49所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时情况。资料显示:(1)必修课总学时都比较高,最高达4593学时,平均也达3575.80学时,明显超过其他专业;(2)实践(验)学时较少,与理论课的比例均不到1∶1;(3)选修课学时所占比例较低,各校差别也很大。
2.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本次调查收集了69所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现将总体情况统计列表。调查结果表明,必修课从总体上看要多于选修课(选/必比例为1.62);考试课明显多于考查课。调查资料还表明,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课程设置中,各医学院校开设的课程(必修课)有74门,其中有45门为30%的院校开设,有37门为50%的院校开设,有33门为80%的院校开设,有19门为100%的院校开设。这19门课程可分为公共基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3个类别。它们是:政治课(含原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史)及体育、英语、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医用物理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诊断学、体检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其中有11门为主干课程,它们占国家教委规定的临床医学专业主干课程的91.67%。根据69所院校提供的资料表明,作为临床医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医学免疫学有14.4%的院校未开设。资料显示:(1)在必修课程中,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课程比较少或没有,只有极少数的院校开设了分子生物学(4.35%)、社会医学(5.80%)、临床药理学(4.35%)、急诊医学(2.90%)、老年医学(2.90%)、病生(1.45%)、临床营养学(1.45%)、卫生管理学(1.45%)、临床免疫学(1.45%)等课程,少数院校开设了理疗康复学(11.59%)、专业英语(17.39%)以及文献检索(26.09%)、卫生统计学(27.54%)、法医学(28.99%)等课程;部分院校开设了医学伦理学(34.78%)、卫生学(34.78%)、细胞生物学(37.68%)、局部解剖学(37.68%)、医学遗传学(46.38%)、外科总论(46.38%)、流行病学(47.83%)、医学心理学(47.83%)、医学遗传学(46.38%)、生物学(57.97%)等课程,整个课程体系与以前相比变化不少;(2)开设的选修课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课程门数也明显少于必修课;(3)各院校的课程内容都有一定差异,在平均开设的38门课程中,只有19门相同(50%)。课程设置上的相似与差异反映了临床医学专业的共性,也反映了地区与办学院校的个性。
3.课程及课程设置的改革情况。
从本次所收集到的资料看,不少医学院校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探索:
(1)试行学分制。部分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了学分制。例如在课程设置中,将临床医学专业的所有课程根据学科性质分为7个学科群(包括理论及思想教育学科群、公共基础学科群、医学基础学科群、专业基础学科群、体育学科群、人文社会学科群),每一学科群都规定了应修学分,每个学生只有修满各学科群的规定学分才能毕业。
(2)设置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课程。80年代中期,我国已有少数医学院校根据国外教改经验,推出以临床问题为定向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方案。其做法改变了传统课程中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组织形式,而是以问题为基础。在教学中,各门课程采用综合性的以问题为基础的辅导、上课、实验室训练和社区为基础的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把理论学习同临床实践相结合[1]。
(3)开展预防医学教学。近年来,部分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开展了预防医学教学,并在实践中建立了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以防疫站、社区保健所为主的预防医学教学基地;以群体医学、三级预防、全科医学、2000年人人享有医疗保健、整体医学观、初级卫生保健等为内容的课程设置;以数据统计处理、开展健康教育、发现和处理社区卫生保健问题为基本机能,强化医学生预防疾病为主的观念和能力[2]。
(4)开设社会医学实践课。为了加强教学环节,一些院校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利用每学年的第三学期,有计划地增设了社会医学以及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统计、计算机课程,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实践,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社会卫生保健现状,参与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建立大卫生观和大健康观,提高社区工作能力,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5)组织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少数院校安排一年级学生进临床,接触病人,了解与医疗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增强他们对临床医学及医疗卫生工作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明确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稳定专业思想。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与课间见习和实习相比,有着不同的要求,其目标是让学生较早进入专业环境,解决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心理等问题。
(6)优化课程结构。部分院校根据21世纪的社会发展需求和教育规律,在优化课程结构方面作了尝试。例如,将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所有课程分为专业素质课程、思想文化素质课程、身心素质课程、自然科学素质课程及隐形课程等几大模块,并规定了每一模块的基本要求。学校在学生的不同阶段,通过对各模块间的课程进行有机组合,实施教学,使课程的结构得到优化,进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近几年来,我国的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改革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未从总体上改变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状况。这些改革的影响面还很小,其适用性、科学性和普遍性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和完善。但不管怎样,这些改革和探索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讨论
1.临床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个挑战主要来自3个方面:(1)不断增长的社会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使医疗服务的内容和范围不断增加,服务的对象由原来的个体逐步扩大到群体、社区乃至全社会,服务的内容也由原来的生理方面扩展到社会、心理方面,并由此建立了新的医学模式,这就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医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上迅速发展,宏观的研究已经由个体上升到群体和社会,并出现了整体化、综合化、社会化的趋势,微观的研究也从原来的器官组织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这使得医学教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更为广泛;(3)医药人才市场的形成,以及就业竞争机制的出现都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使得医学教育原有的封闭式办学模式开始向开放型现代教育模式转化。面对这些挑战,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已经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总体情况看,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医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差;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过窄或知识过于陈旧;思维不活跃,缺少创造性思维;综合素质不高等,这些都与临床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中普遍存在着课程内容陈旧、实践课比例太少、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薄弱、选修课太少且不规范、总课时太多等问题有关。
2.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课程设置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拓宽基础,优化专业,注重实践,加强人文,形成特色,促进医学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其中,前5句是方法和手段,也是改革的具体要求;最后1句是改革目标。这个目标是与我国高等医药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的,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总要求。
3.几点建议。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推动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观念渗透于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全过程。因此,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和先导。当前,高等医学教育思想观念转变的重点是:确立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最终实现相互结合、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的思想;确立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思想;扩大与强化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思想;确立在教师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加强学生创造精神培养的思想;确立在一定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加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体系应当在新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不断改革,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社会医疗保健需求。
(2)从宽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加强基础课程。基础课程应包括自然科学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及医学基础课程。这3类课程,前2类以拓宽为主,后者以加深为主3类课程的相互结合,以及部分课程的交叉融合将形成宽厚的临床医学基础课程。
(3)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应根据医学科学的进步和社会卫生保健需求的变化,调整、发展和优化课程结构。具体要求是:从人才培养目标整体出发,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学科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3]。精炼、浓缩临床医学专业的传统课程,增设医学的新兴学科课程和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对于这一点,国外的医学教育改革经验值得借鉴。日本的医学教育通过改革,建立了4种类型的课程[4]:即学科型(单科型、传统型),主要有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课程;部分跨学科型,主要有脑、神经外科学和诊断学等课程;跨学科型(综合型),主要有器官系统综合课、以症状为中心的课程和以疾病为中心的课程等;需要型课程,主要有以问题为中心或以专题为中心的课程。美国医学院校则在传统课程中,开设了某些综合课程,其综合的方式有3种:一是将相互关联的2门学科综合开课,如微生物和传染病、病理学与实验室医学等;二是按器官系统或医学问题设计综合课程[5]。因此,结合国情和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应增设分子遗传学、社会医学、家庭医学等新型课程和以系统、症状、某一专题或某种地方病为中心的综合课程,以改革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模式。
(4)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培养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加强人文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在美国,人文科学已成为医学教育的一部分,到1995年,几乎所有医学院都开设了人文科学课程[6]。我们可结合国情、校情,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在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可以必修课、选修课和隐形课程等多种形式进行,并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
(5)加强实践教学课程,明确课程实践目标,注重能力培养。这就要求在专业教学中,授课学时与实践学时之比达到1∶1,并合理安排课间见习和实习(验),对集中见习的做法应作进一步的研究;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和社区卫生工作。在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实践课程目标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正确区别和把握早期接触临床、实验、课间见习与实习等不同课程要求,以保证不同内容之间,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乃至实践课目标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发展。
(6)有条件的院校可试行学分制或主辅修制。实行学分制可以增加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进而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考虑到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复杂性,也可以建立学年制与学分制相结合的课程模块,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也能稳定教学秩序。要适当减少总学时,在此前提下,根据社会需要和办学条件,建立若干课程群和专业方向,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其他专业方向或选修跨专业课程,以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7)在适当减少必修课总学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和规范选修课。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原有课程体系中的某些问题。选修课要坚持“二多二化”,即多方向、多学科,系统化、规范化。要注意选修课与必修课,以及选修课中专业与非专业课程间的相互联系、组合。
加大投入,改善教学环境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教学设施与教学环境也要及时的更新和改善,这样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教学需求。明确培养目标临床医学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应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学人才。
二、调整课程结构,修订教学大纲
紧扣培养目标,整合课程内容,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学生临床操作的基本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1)课程体系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适时修订,全面改善。(2)课程的宏观结构应以医学为主,德智体多结构发展。将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及时引入教学。(3)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强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社科交叉融合的课程。(4)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1)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从课堂讲授式、单向式、被动式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2)教学方法向多元化发展。减少课堂讲授学时,只讲授课程的核心内容。采用启发式教育,逐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模式。(3)减少大班上课人数,适量增加小班授课,开展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临床技能中心,利用模拟病人开展情景式教学,增加学生的技能训练。
三、调整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
按照学分制要求,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减少理论课学时,突出实践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素质教育的内容。(1)重视教学基地建设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习期对于学生特别重要。加强教学基地建设,对教学条件、教学状态、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从而建立与完善各个实习基地间的交流、互惠互利,促进实习质量。(2)修订实习计划,提前进入实习期通过提前实习,可以减轻考研和就业对于实习教学的干扰,让学生专心学习,确保实习质量。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年龄比例、学历比例都要达到一个正常水平。形成老带新、新促老的优势循环。增加青年教师学习的机会,使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打破常规,建立以督导、学生为主体的评估体系。把学生也作为评估的一个主体,直接参与到其中,能直接反映出授课效果与授课质量。
五、加强质量监控力度,改革学生考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