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1 10:08: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实心球教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磨课过程教学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75
一、引言
前段时间笔者所在的扬州市第一中学举行了对外一日公开“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笔者执教了一节实心球课,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回顾这节课,笔者深刻认识到高效课堂教学,必须经过反复研究、锻造历练、相互切磋、持续打磨,在痛苦与坚持中步步递进、破茧成蝶,使课堂出彩。基于此,笔者将这一过程的所思、所悟、所成,呈诸同仁,以期探讨。
二、磨课过程
1.磨框架,撰写优质教案
一堂精品课的生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首先要在反复琢磨、设计、修改、完善的基础之上构建出一个框架。在初期的构思中,笔者通过观看视频、查阅资料等,更多地了解同类课型的优秀案例框架与内涵,汲取他人之长,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由于实心球教学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安全教学要贯穿课的始终。教学主线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确定步骤、明确负荷、点燃激情、激发兴趣等。框架、思路确定了,接下来就是撰写教案了。
2.磨出问题,磨出创新火花
磨掉自己的惯性思维,磨出创新的方法手段,要对照教学目标,关注学生达成情况,每一次的打磨不是回到原点重新开始,而是带着发现的问题再去发现问题。如:在本次磨课中,笔者的教学设计原本是学生均匀地站在正方形的四条边上,用五种不同的姿势体验投掷用力部位,全力投掷和比赛时向外投,在画出不同的区域并注明距离。同组教师听课后认为向外投时场地太大,学生捡球用时太长,练习密度和负荷偏小,建议改成向里投,将颜色不同的短跳绳用胶布连接,做成一条20米的长绳,然后把长绳放到正方形两组对边中点的连线上,这样投掷距离一目了然,优秀区、良好区、及格区清晰可见,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3.磨细节,磨出课堂亮点
磨细节就是在鸡蛋里面挑骨头,在近乎成熟的方案中找突破,也是对一些可变可不变的方法再完善。如:课堂上更换练习时的队伍调动,学生练习时教师的站位、场地器材的合理运用等细节容易被忽略。在实心球的磨课过程中,原来用平放的垫子做投掷线,有的学生投掷结束后总是踩在垫子上,形成犯规动作,教师反复要求效果也不大。于是笔者要求学生把垫子立起来放,当成一个抵制板,这样他们在练习时犯规的现象就减少了许多。
4.磨教师,磨出精彩课堂
(1)磨语言
教师的语言是教学过程中的黏合剂,要措词精当、言简意赅、条理清晰、重难点明确,并合理使用好肢体语言、哨子语言、鼓励性语言。笔者在磨课时,曾在课前把课堂上所要讲的重点和纲要写在纸上反复背诵,并请同事试听指正,反馈整改。为了便于记忆,笔者把实心球的动作要领编成口诀“两脚前后开立站,背弓充分髋向前,蹬地收腹挥臂快,凝神闭气稳当先”,短小押韵,学生背诵两遍就记住了,整堂课都用口诀来评价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这节课也上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2)磨激情
激情是激动人心的感情,是精神饱满、生机盎然的象征,教师要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课前必须充分认识教师激情对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努力打造自己的语言艺术,提前设计好形象化的肢体语言,并带着爱心、带着激情走进课堂,带着自信去教学。
(3)磨示范
体育教师的优美示范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教师必须把需要示范的动作当成作业,要求自己每天坚持练习,直至无可挑剔。笔者为了更好地示范,每天坚持身体素质练习,天天早上和运动员一起慢跑、拉伸、专门练习,下午进行实心球技术训练和力量训练,不断寻找不足,积极改进修正。
(4)磨预案
预案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针对性的方案或对潜在的、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需要反复修订,是课堂教学之“本”。笔者在课前的预案中,对实心球教学安全问题做了精心的准备,在课的开始,首先对安全问题进行严格要求,先入为主引起学生高度重视,在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掷球、捡球,如有学生违规,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制止、纠正。
关键词:备课;纪律;课后反思;课堂气氛;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各项教学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也正在为如何才能营造良好地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而付出着辛勤努力,我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我们的决心,一定做好新课改。通过近几年来我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大胆改革,已初见成效,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呢?
一、氛围营造,课前着手
课前备课主要是指备学生的课,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要,预见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任务及学生的体能基础、兴趣、知识水平、运动技能等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课前备课还指备场地,备好场地才能做到对学生的调度适当,根据场地的范围采取适当的组织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心理的兴奋感及紧迫感,达到事半功倍;课前备课还指备教案,备好备全教案,才能做到心中有个大致轮廓,才能合理利用时间,调配时间,在什么时间该干什么,应该完成哪个教学目标?如何去调配教学内容等等。
课前备课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课前工作准备的充足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是否能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它是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
二、纪律视角下的课堂氛围营造
(一)严爱并行,营造氛围
体育课与其他文化课不一样的地方主要在于体育课需要在室外进行教学,因此体育外堂课受外界因素影响比较大,比如有时一架飞机飞过,可能让学生停止手中的运动去寻找,有时一只乌鸦叫两声,也有可能吸引学生去倾听,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他们还是一帮初中生呢?但是,体育课上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尽量制止。试想如果两个同学正在对掷实心球,一个同学实心球已经掷出,这时一架飞机经过,另一个同学抬头去看飞机了,没有注意飞来的实心球,请问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熟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课不同于其他文化课,必须更加坚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特别是在学生们进行技能动作学习时,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们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体育课到底应该培养学生什么呢?一位专家曾经说过:体育课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健康的身体、坚强的意志以及高尚的品德。坚强的意志如何培养,这就需要严格的纪律作保障。
当然如果只有严格的要求而缺乏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甚至一切都要求整齐划一,学生没有任何自由,这就在心理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甚至造成学生厌学情绪。
没有严格的纪律作保证,就没有统一意志,就会失去教学的方向和目标;没有宽松和谐,就没有个人心情舒畅,就会失去活泼的教学局面,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严与宽的尺度,使之严而适度,宽而得当,严而不死,活儿不乱,为一堂体育课的良好氛围做下长久铺垫。
(二)刺激适当,形式多样
体育课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每个学生的体质有强弱,要尊重学生之间差异,创造平等学习的机会,因此在安排运动量时,应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在实际练习中要及时观察、及时调整,如果刺激过度,将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精神涣散,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刺激要适当,练习形式要多样生动,教学手段和方法要得当,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掌握技术动作过程中,有明显的、强烈而稳定的情感向往,以保持积极、持久旺盛的学习兴趣,取得最佳运动效果,促进学生对体育课的向往。这也是营造一堂体育教学课良好氛围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人格魅力,潜移默化
教师是体育课堂的组织者,他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心理、行为、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也是调节、制约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等都会做出评价,会做出“信任”或者“不信任”的判断。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学艺术,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座右铭,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特别是对体育教师,还要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修养,一套完整优美的动作示范,会给学生以美得享受;一套流利的配上动感音乐的技术动作,会给学生以激情。教师的人格魅力会成为学生上课的动力,会成为吸引学生上课的重要因素,从而深入学生内心,成为营造课堂良好氛围的又一因素。
三、课后反思,总结积累
课后反思,往往被许多老师所忘记,其实这也是一重要的环节。根据本次课的情况,教师对本节课遇到的问题做一下记录,并作具体的分析,哪个地方不足需要改正,向老教师请教,这样下次课才能更好的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记住优点,下次更好地发挥,为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埋下伏笔。
总之,新课标下良好体育课堂教学气氛的建立,不光需要教师利用以上的行径来营造课堂的良好氛围,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因素来辅助,比如:教师要用爱调动学生;教师要用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教师要用激励的语言鼓舞学生等等,相信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方针下,体育工作者也正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体育改革,来用自己的行动,来营造良好地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让终身体育观念深入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刘家访.课堂管理中纪律的问题与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4.
关键词:铅球教学;课程改革;发展
每次教材的变化都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产生。以人教版为例,推铅球技术作为教材内容在2000年的课程改革中被删除,在这之前铅球作为中考测试项目也慢慢被实心球取而代之。在人教版教材中以实心球的推、投、抛为教材。铅球教学离学校体育教学越来越远。
一、铅球教学的现状
推铅球运动技术的尴尬局面:虽然推铅球技术作为教材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是它却在众多的学校田径运动会中保留了下
来。推铅球技术也只能作为少数运动尖子的特有技术,只有在县以上单位举办运动会上,推铅球运动才能在少数参赛单位中展现出来。而在基层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除了参加县以上运动会学生能有推铅球运动技术外,其他的学生不要说推铅球技术了,连基本的比赛规则都不知道,而作为基层学校在裁判工作中也只能将就学生,把规则做出适当变通,违反规则的学生只要手和脚不触及抵止板前面区域就可以,在动作上只要学生把铅球弄出去就行,很多学生出现扔、抛等动作特别出现在刚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对于七八年级也只有少数参加过县以上大型比赛的运动员才会,其他的学生根本不会把铅球从肩上推出,总而言之,一个基层学校最多只有⒓庸县以上运动会的男女各2名学生掌握。对于其他学生对推铅球运动项目的认识和体验都是错误的,这导致学生对此项体育文化的缺失或错误的理解,有的学生可能会终身理解错误,导致学校体育文化传播缺失。
二、怎样让铅球教学再次在学校体育课堂再次焕发生机
1.安全第一作为基础
在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应当预见到相向投掷存在风险并安排学生保持安全距离,从而避免危险事件发生。
在学校铅球教学中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
①上课前带领学生充分做好准备运动。
②事先要有详细的要求,并告知可能出现的危险,运动时要采取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
③在学生运动时,教师不得离开运动场或教学现场,以起到监督的作用。
④做好体育课安全预案以及事故处理方法。
2.取得领导的信任与支持是保障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这句话告诉我们,学校铅球教学的有序健康的开展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我们要取得领导的信任与支持。
①要让领导知道铅球练习的意义。
②要通过教案编写和体育课安全预案以及事故处理方法制定来打消领导对铅球教学的顾虑。
③狠抓学校田径训练队建设,努力提高田径比赛水平,力争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为学校争光。
3.学生的喜爱是主要目标
学生是体育课堂的主体,是体育课堂服务的对象,只有学生爱学、乐学,我们体育铅球教学才能真正地蓬勃开展。所以怎样让学生喜欢上铅球练习是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
①制定详尽的铅球教学步骤,有计划地开展铅球教学。
②练习手段的多样化与练习内容的多样性。
③保证教学的安全性,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
4.铅球考核制度是条件。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争取达到理想目标、力求超过别人并取得优势地位的愿望和动机。而工作学习中谁优谁劣,只有通过评价才能进行判断,考试无疑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判断和区分的最主要手段。体育也是一样,只有建立定期的学校体育达标考试制度,把铅球作为必考内容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各地方教育局还可以把铅球作为中考的必考项目,这可以极大地促进铅球教学在中小学校的开展。
铅球教学的发展不是一时的事情,也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地区的事情,它的发展要靠许许多多的体育教师在课堂的辛苦付出,需要社会家长的理解与重视,还需要各教育结构的领导与支持。祝愿铅球教学在我们各中小学校能再次蓬勃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体育 中考 对策
实施体育中考后,体育教学成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实施体育考试之后的效果所在,其实质意义远远超出体育考试的本身,从端正教育思想,由围绕“主课”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跨出了坚实的步伐。那么,现行的体育中考还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去实施呢?
一、体育中考的现状分析
我市规定体育中考成绩占中考总分的比例不超过5%。我市体育测试身体素质:包括必选200米和自选项:跳绳,实心球,立定跳远。即200米,不管男生还是女生必须要选的,跳绳、实心球、立定跳远男生女生均可选其中一项,即每个考生测试两项。这样,既考了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让学生有了一定的选择余地,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新课程标准中的“让每个学生形成一到二项特长”相符合。现行的体育中考是以健康第一为思想的,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促进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既符合素质教育的方向,又切合绝大部分家长的心愿,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二、体育中考对体育教学的负面影响
随着中考体育考试的进行,社会、学校、学生家长、学生都重视体育工作和学生身体锻炼了,但他们所重视的仅仅是需要考试的几项,至于其它体育项目一概不问,这样体育教学工作也滑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潭。具体体现为:
1.许多地方和学校为了应付考试,每天只练考试的几个项目,体育课脱离了正常的教学大纲,致使体育教学思想、方法、手段远不适应体育教学生动、活泼、主动的要求,许多体育教师也因此不备课、不写教案,体育课出现“放羊”倾向;部分体育教师的思想与业务素质,与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不适应的状况差距加大,使得学生们仅体育考试的几项成绩突出,却未学会其他的体育项目。现在为了就会中考,学校延长了学生的锻炼时间,体育课上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搞的热火朝天,表面上中考项目的训练时间加大了,考试成绩也可能提高了,但学生掌握的“三基”却达不到体育大纲的要求,学校体育课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作用下降,违背了国家教委加试体育的初衷,更遑论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培养。
2.为了提高学生的中考体育分数,绝大多数学校把专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搬到普通学校体育学科中来,把体育课变成训练课,违背了体育教育教学的规律。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中考体育分数,在考前搞“突击”,安排的晨练、体育课、课外活动全是考试的三项训练,而家长还每逢周六、周日送子女去考前训练班、强化班等,这种单调的、不科学的做法,必然使学生望而生畏,失去对体育的兴趣与信心,这样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使学生身心受到摧残。去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了不少初三的骨折学生,他们是因平时缺乏体育锻炼,考前搞“突击”,结果运动量过大而导致骨折。
3.体育教学内容单一、乏味。现在我们在体育课上或者是课外活动的内容都是围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转,受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内容的指挥。每年都花大量的时间在重复练习,重复;练测反复进行,,枯燥的练习充塞着体育课堂,更有甚者,从初一开始就围绕体育考试项目进行三年强化训练。在这种环境里学生关注的是考分,本来是生动、活泼、学生所喜爱的学科,变成了学生厌烦和生畏的课堂。《达标》、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本意是为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体育地位,为育人服务的,结果执行起来即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在应试教育驱使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对体育不会有好感情的,更不能产生兴趣,“终生体育,全面育人”将成一句空话。
三、体育中考的对策
1.新的体育考试方法实行,从内容上克服了因体育考试给体育教学带来“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使中考体育考试的“指挥棒”与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相一致,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平时的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家长、学生关心体育考试这样一种心理特点,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考核、评价体制,以考促教,引导学生树立体育意识、健康意识,注重学生体质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体育的教育教学质量。
2.应加强体育教学过程管理,防止连续三年的体育课成绩、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考核评价流于形式,而出现任意送分等“腐败”现象的滋生。体育课成绩和平时体育锻炼的考核共计30分,虽然由学校负责考核,但主要还是体育教师,连续三年的体育课成绩、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考核评价,增加了工作量,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既要扎扎实实、客观公正地做好这项工作,又要顶得住歪风邪气。
3.强化素质教育,淡化应试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从根本上增强学生体质。注重过程性评价,采取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要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进步幅度与努力求知程度。重视学生自学的体育知识、技术、特长项目或具有自创性的动作或锻炼方法进行测试,以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培养个性,促进其锻炼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中考是关系到学生能否进入高级中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中考体育操作得当,收到的利益不仅是给高中带来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初中体育的发展带来利益,更重要的是让学校普通教育阶段更重视体育的发展,让学生在一个大环境之下加深对体育的认识,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所以,中考体育改革势在必行,以让中考体育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徐大从.体育中考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 2006, (06).
[2]张震伟.体育中考下的体育教学误区与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 2008, (09).
怎样才能取得体育、德育“双丰收”呢?
一、精心设计
我们应该设计多种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本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做队列练习时,是比较枯燥乏味,可采用“我是一个兵”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出“立正”、“向右看齐”等正确动作,以实际动作向学习,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再如垒球投掷课时,如果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设计成“投弹炸鬼子”游戏(在投掷区前画一条及格线,远处放一个或多个标志物,上画日本鬼子兵的头像,看谁能炸死鬼子兵,如不到及格线者算炸伤自己,罚做俯卧撑,促其加强臂力练习)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能奋力向敌人投掷。这既是效果好的体育课,又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综合训练课上,创编了一套组合游戏——《路上》,在游戏中设置了“雪山”、“草地”、“铁索桥”等情境,让学生通过跑、跳、翻滚攀爬及投掷等活动,全身心都得到锻炼,这是一节“军事课”,又是革命传统教育课。
二、寓教于乐
要做到“寓教于乐”,就应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动爱新鲜,注意力不集中很适合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是从个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获得运动的快乐感和培养自我锻炼能力作为目标的教学思想。它重视每一项不同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并强调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游戏教学在形式上是以快乐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但真正的目的是为儿童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快乐体验,从而持之以恒,直至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游戏教学要依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实际可能,又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时代特点,从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有所获。如跳单双圈时,有些学生因图快或不认真,常常踩出圈,如果设计成“小猫捉老鼠”游戏,谁要是踩出圈,就算被小猫捉住,这样再跳时学生就会很认真,又很有趣。又如“送盲人回家”游戏,让“盲人”戴上娃娃头,“少先队员”推着“盲人”绕“土堆”“过小桥”,看谁先送到“家”,学生们看着憨态可掬的“盲人”乐不可支,都争着去送盲人,达到锻炼和教育目的。在低年级或学前班搞穿衣服扣扣子比赛、用筷子夹玻璃球比赛等,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用“石头、剪子、布”等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
三、心有德育场地宽
一、说课形式介绍及一般要求
从说课的准备过程来看,可以分为带课说课和现场说课。带课说课常见于青年体育教师说课评比及教学竞赛中,一般内容自定,在说课之前参赛教师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教材、网络、教研组集体智慧等多种资源进行相关的充分准备,如教案和说课稿的设计和修改、精美课件的制作、说课的实战演练和改进。带课说课一般要求参赛教师对说课稿非常熟悉,最好能达到脱稿说课的程度。现场说课常见于新教师招聘及职称评审中,一般一小时前指定课题,一小时内准备,一小时后说课。现场说课由于准备时间短,对教师的教材理解与认识、说课稿文字的组织、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要求更高。现场说课可以看说课稿,但少看并流利地说课是选手整体熟练程度的表现和亮点之一。
二、说课能力分析与提高策略
说课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能力,即教学设计能力、说课环节安排和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的教学设计是说课的基础,环节安排和文字组织是说课的基本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则是说课的表现形式。说课能力的提高可以从上述三方面入手,将其落实到平时的实践和练习中。
1. 注重单元设计找准重点难点。无论是带课说课还是现场说课,我们遇到的说课课题往往是诸如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篮球双手胸前传球、双手头上向前掷实心球等某一个具体的运动技能。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然要经历泛化、分化、自动化的阶段。因此,我们首先要根据具体的运动技能的难易程度、内在规律以及授课对象的身心发展状况进行简要的单元设计,确立该技能总的教学课时,以及明确各课次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再选择某课次进行教学设计和说课,这样能较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练手段,为成功说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制定;体育教研活动;九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1-0048-02
一、适切化
一份好的教研活动计划最重要的是具有适切化。首先是计划有针对性,即教研活动的内容要来源于学校、教研组和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研计划。如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从平时教学实践中归纳出存在的共性问题,或者是教师自己提出的在教学中碰到的困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教研活动内容的重点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其次是计划有可操作性,在制定教研计划之前要对本组成员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前期教研的经验与成果等进行分析研究,确保研究内容与形式符合教研组和教师现有的基础,贴近教师最近发展区;最后是计划有实效性,主要看实施教研活动计划后能否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体质和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等。
二、主题化
当前,不少学校的教研活动主题不突出,一方面充斥着大量日常事务工作,如布置学校工作、传达会议精神和文件精神等,呈现琐碎化;另一方面教研活动计划缺乏系统性和主题性,教研活动呈现点状化。为此,教研组长要根据教研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系统设计教研活动计划,确定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要站在教师和学校的角度去策划教研活动主题,满足老师成长的需要,为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奠定扎实基础。制定主题式教研活动一般流程为:确定教研活动主题制定实施方案围绕主题,教师自我实践与研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上公开课、评课、集体备课、教材研讨等)主题交流研讨形成共识,整理完善资料。如在开学之前,教研组长必须先了解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都遇到什么困惑或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具体情况初步确定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在正式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时,教研组长要再次深入教师之中,与教师座谈交流,掌握实际情况,明确教研方向。通过和组内教师共同商讨,确定更切合教学实际的教研活动主题。
三、目标化
有少数体育教研活动计划中的教研活动目标不明确,具体表现为:一是教研目标随意性,没有详细目标,常出现随机性教研活动或教研目标;二是目标与教研活动不一致,目标成了空架子,目标不能发挥纲领性作用;三是目标过大、过空、不现实,严重影响了教研活动的质量。因此,在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时,必须明确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具体目标,目标要清晰、具体、可操作,符合教师实际情况,最大限度的发挥教研活动应有的作用。如主题为“细研教材,追求实效”――七年级双手头上向前掷实心球校级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教研目标定为:掌握双手头上向前掷实心球的动作原理、动作技术关键点、教学重难点、辅练手段、学生易犯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等知识点,不断优化教学手段,细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为创建“主动有效”的课堂打下坚实基础。
四、多样化
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教研活动内容除传统的课堂教学研究课和教材教法研究外,要增加教案设计、教学策略与模式、专题学习、经验总结推广、同课异构等内容,做到内容丰富多样,有利于激发教师参与的热情。如围绕篮球急停急起3课次小单元教材内容,组织3名教师依次进行一个课次的教学,开展单元教学研究。又如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即同一教材内容由2名教师进行不同的设计与教学,通过多样化的设计和教学来研究某一教材内容,为优化教学设计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研究载体。另外,在教研组织形式上也要多样化,如组成片级(校际)联合体进行教研,避免少数学校因体育教师少而无法开展教研活动的尴尬。再如进行网络教研,它跨越了时空距离,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开放、交流、研讨的学习平台,也为教师的主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五、共议化
在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时,要充分调动组内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特点主动认领专题研究项目主讲人,教研组长根据组内教师认领情况,要明确每次教研活动的责任人和所有教师的任务,做到“齐参与,共议题”,有效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如制定某一主题教研活动计划时,规定教师就某个问题选择不同角度谈想法、思路、经验和见解,同时组内老师也可进行补充,表达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建议等。这样就会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讨气氛,教师也不再只讲好话、不讲缺点,而是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有“思维的交换、思想的交锋”的教研活动,给予每位教师的是启示,也会逐渐形成互帮互助、优势互补、组内共享、形成合力的教研氛围,帮助教师从多角度、多层面看待问题,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六、预研化
预研化就是要求对教研内容预先研究,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研组长对制定的教研活动的内容要预先研究。教研组长是搞好教研活动的重要因素,体育教研组长的组织策划、专业引领、教学示范和人际沟通等能力将直接影响教研活动的质量,所以教研组长在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时,对所要研究的内容提前做好“备课”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应有作用;二是组内教师也要对本学期教研活动内容预先研究,如参与教师首先要对研究的问题有所了解,要先尝试分析问题,并在实践中进行实验,如果实验效果理想,就要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如果实验不成功,也要找出问题所在,捋一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并及时地把问题记录下来,等待参与教研活动时与大家共同商讨、切磋,真正做到有备而来。
七、定时化
教研活动要做到定时定点,一般建议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如遇期中考试、运动会等重大活动,可适当拉长间隔时间,但每学期至少开展6~8次的主题教研活动,确保教研活动的次数和时间,为开展教学研究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学期的教研计划一经公布,就要一一落实,并尽可能做到按计划执行,不要随意改变计划(特殊情况除外)。一般情况下,一个学期的体育教研活动要前紧后松,要抓紧前半学期进行研究课、公开课、展示课和教学技能培训等室外活动,如遇天气原因而无法开展活动,也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调整。学期结束前几周应安排相关的达标考查、考试、总结等教研活动,这样可确保教研工作有条不紊、紧张有序和有章可循。
八、制度化
在制定教研活动计划之前,先要制定相关的教研活动制度与流程。如制定备课制度、主题教研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等,这一系列的制度能确保教研活动顺利开展和教研活动的质量,也是执行教研活动计划有效性的根本保证。例如主题教研活动制度:在教研活动之前,首先确定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与背景,提出教研活动的期待目标;然后组织教研活动,通过主讲者和同伴之间的交流、争论取舍及汲取建议,提出基本结论,达到教研活动的效果;最后是提炼主要经验,反思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