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景观建筑设计

景观建筑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16 01:07: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景观建筑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景观建筑设计

篇(1)

【关键词】景观学;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应用前景

景观学是一门全新的建筑学,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的景观学还处在研究的基础阶段,大多数建筑设计师还处在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在设计中缺乏创新,无法跳出建筑规划的框架之中,使建筑物仅仅具有美观性,而缺乏实际功能,这也给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对景观学进行全新的阐述,重点探讨景观学的重要性,并将建筑物的外观性、建筑物的整体性以及建筑物的实用性作为探讨的切入点,进一步说明景观学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景观学的应用前景,并将景观学合理的运用在国内建筑的工程中,进一步提高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从而给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一、景观建筑学的重要性

在建筑设计中添加景观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物的品味。例如,在施工时,合理的利用周边景观,在提高建筑物美观性的基础上同时对周边的景观进行保护,这样能够提升建筑物的品味。与此同时,要想凸显建筑物的美观性,设计师就需要在设计中对建筑物的表面轮廓加以控制,对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形式进行合理的排列。此外,将建筑物室内空间与建筑物室外环境进行有效地融合,同样能够提升建筑物的品味。此外,景观学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包括风景地带、绿化地带、建筑地带等,将景观学的设计对象拓展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使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能够相协调。

二、景观学的发展现状

(一)景观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还停留在建筑物的外观设计中

就目前来讲,国内大部分景观设计师对景观学缺乏正确的认识,这些设计师较为注重对建筑物外观的设计,而忽略了对建筑物实际功能的设计。这就造成建筑物美观性强而实用性差的情况,从而导致建筑物无法达到居民用户的实际需求。因此,注重外观的景观设计并不是真正的景观设计。

(二)景观设计师无法跳出建筑规划的框架,在景观设计中缺乏创新意识

建筑工程往往和景观设计有着相对较为紧密的联系,在施工时通常需要结合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包括建筑物的形状、建筑物的高度以及建筑物的排列形式等建筑指标。与此同时,建筑规划与景观设计还具有相似之处,包括建筑的美观、建筑的风貌以及建筑的功能等,这就使景观设计师容易受到建筑规划的影响,在设计中缺乏创新意识,从而导致景观设计无法实现真正的价值。因此,景观设计师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一定要走出建筑规划的框架,从真正的设计角度对建筑物进行美观设计。

(三)景观设计师无法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景观设计,设计手段较为落后

在对规模相对较大的建筑进行设计时,传统的景观设计通常注重平面设计,对三维设计却显得不够重视。当前国内的景观设计师大多数仍在采用传统的景观设计形式,这种注重平面设计忽视立体设计的设计形式就使得建筑物缺乏立体感。而目前国内居民则较为青睐形象、直观以及立体的建筑形态,并且在今后的建筑工程中,往往要求设计师将整个工程划分为多个部分再进行开发,这就需要景观设计师走出传统的设计思维,以现代化的景观设计理念对建筑物进行设计。

(四)建筑开发商过于追求经济利益

在实际设计中,部分建筑开发商过于追求利益,将绿化地带转为娱乐场所,并且将某些景观分割成较小的部分,从而达到商业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建筑开发商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造成景观的缺失,从而无法满足居民用户的实际需求。

三、景观学的应用趋势

(一)在设计中添加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景观设计师需要将生态建设添加到设计当中。与此同时,合理利用城市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以及经济资源等,可以提升建筑物的美观。此外,在设计中需要对城市资源进行保护。例如,对城市所有的自然遗产进行保护,在建设中不能给原有的景区造成破坏。

(二)在设计中添加健康设计

健康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景观设计师需要对建筑物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将人的健康作为设计的核心思想。例如,景观设计师可以对居民小区内进行有效的健康设计,包括建设健身广场、建设小区篮球场以及建设小区跑道等,使居民可以随时进行健身运动。因此,在设计中,景观设计师不能只考虑建筑物的美观性,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互动性,使人能够随时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从而提升居民的城市归属感。

(三)在设计中添加艺术设计

艺术同样是建筑设计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如果景观设计师能够将艺术有效的融入在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效果,同时还可以提升建筑的品味。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中,将艺术作为建筑设计的重点,并结合城市的各个特点,其中包括城市的气候特点、城市的地理特点以及城市的文化特点,使建筑物能够与城市环境相融合,从而提升城市的内涵。例如,当某座城市处在草原地带,景观设计师就可以将草原风格融入在建筑设计中,使建筑物能够体现出城市的风格。

(四)在设计中添加功能设计

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实际功能,包括建筑物的通风效果、节能效果、采光效果以及绿化效果等。因此,景观设计师在设计前需要全面考虑到这些因素,并通过合理的分析,在确保建筑物能够具备这些功能的基础上,再对建筑物进行景观设计。例如,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可以添加景观走廊,这就能够防止景物被较高的建筑物所遮挡;与此同时,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还可以添加绿化带,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绿化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的运用景观学能够提升建筑物的品位,在景观设计中添加生态设计,在保证建筑景观美观性的基础上,能够对周边景观进行有效地保护;在景观设计中添加健康设计,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在景观设计中添加艺术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建筑景观的内涵,还能够使建筑物与城市风格相匹配;在景观设计中添加功能设计,使建筑景观不仅具有美观性,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景观学在建筑行业的建设当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保证建筑美观的条件下,还能发挥出建筑物的实际功能,更好地为城市居民服务。总而言之,将建筑学和景观学进行有效地结合,使建筑景观能够与城市、居民相融合,从而满足城市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信娜.景观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4)

[2]徐子昂.为叫千村散花竹――景观建筑学初探[D].2001.

[3]刘力民.浅析在建筑设计中应用景观建筑学[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3)

[4]费菲.商业步行街景观建筑设计研究[D].2013.

[5]史葱霞.景观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4)

篇(2)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融合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含义

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前提,设计图纸是建设施工的主要依据。在施工前,设计方应依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工程建设的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将拟设计方案以图例、表格、文字说明、文档等形式表达出来。设计时,应尽可能细致周密地考虑到建设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从而有效应对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方便施工人员进行协调和统筹管理,从而有利于施工单位有效控制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景观设计侧重于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整体关系的和谐统一,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力争减小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尽量保持建成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配合,从而使得二者相辅相成,为建筑物的使用者营造良好的视觉环境,使得建筑整体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2、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融合的现状

目前,我国居民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形式存在主要的问题在于形式单一,格局单调。普遍的建筑规划格局形式是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条形排列方式,一般的住宅建筑单体在设计上都采用一梯两户、一梯多户的梯间单元式结构。虽然此种单元结构形式可以满足住宅居民拥有一个安静祥和的室内居住环境,但是具有高度秩序的背景下,构图严重缺乏变化,给人的印象只能够是单调、缺少生气、无新鲜感和人情味,可以供人们欣赏回味的地方乏善可陈。居民建筑小区的绿化形式主要是在单体建筑之间的空间范围内栽种各种乔木植物,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可以营造景观设计的难度有一定难度。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仅仅能够被局限应用到经济方面的使用水平上,而不能为居民带来精神上的追求,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日常生活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针对居住建筑设计也提出了围绕“人-建筑-环境”的学说,试图可以使得建筑设计与人文心理学和生态环境学相互融合,从而强调居住建筑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在人们逐渐有意识地在改变城市建筑环境的过程中,建筑景观设计思想的发展必然将会成为遵循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物质上和精神上追求向往的主观意识的一种规律。但是,事实上对于景观建筑设计中场地意识的淡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决定于我国自身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率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居住建筑景观设计的可实施性。对于现阶段我国居住建筑景观设计尚处于起步阶段,设计要求也主要以视觉形象、环境绿化及活动空间范围三方面作为要点,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对待居住建筑景观设计,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将自然部分还给自然的指导思想,旨在居住建筑中体现自然景观美,像以往的只注重于建筑设计的使用功能而忽略了人为和自然的做法万万不可再取。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均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实际具体情况进行切合实际地的设计,因地制宜,突出个性美,力求设计出独具当地特色的建筑景观。

3、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具体手法

关于对城市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具体手法归纳有单体建筑界限分明化、外延化和设计形态抽象化、立体化等,以下将做具体分析讨论:

(1)单体建筑界限分明化、外延化:建筑作为单体结构如在高度密集居住小区的景观建筑设计,在设计增加人的活动区域后,不可一味的培植大片的人工草坪,可以设计花坛栽种各色花卉,同样地绿化手段却可以收到不同的效果。建筑单体向外部环境扩展,敞开以往的封闭居住空间,内室成为一个小型的景观设计空间,与外部环境融为一体,使得建筑成为外部环境的一部分,外部环境是建筑的延续。同时建筑与外部环境界限在高负荷的景观中十分重要,应将建筑轮廓线与外部环境界限分明化,不显乏味。

(2)设计形态抽象化、立体化:景观设计不能脱离自然,结合自然环境进行建筑整体的形体设计,相对比于自然环境的自然线条美,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可以搭配抽象立体的几何线条,对比鲜明而不单调。建筑的立体景观设计与外部环境的景观设计迥异,大中有小、小中见大,形成景观层次感和良好的建筑氛围。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是现代城市建筑规划的需要,巧妙的利用自然存在的生态环境进行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既是继承目前世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宗旨,也是为建筑用户提供一个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服务,并且合理地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进行融合,可以极大地反映出设计工作者的意趣,也可以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提升系统性、层次感及艺术性。

4、建筑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较以往有了较大的转变,在人们日益倡导健康绿色生活的今天,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市建筑景观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建筑大师在设计时都会将景观作为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设计要素,精心考量并设计景观的形态、材料和环境效益,按照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将景观设计领域的工艺和技术融入到城市建筑设计中,全方位整合整体空间布局。

4.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贯穿于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必然会给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这样的情况背后带来更多的是给人们富足生活多样性的彻底打击。水电、交通、通讯等都由一根管线所代替,而不会再出现街坊邻居走道互相寒暄招呼的情况,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与交往变得简单而稀疏,社会环境、人及自然环境被无情的隔离开来。因此,城市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应尽量将“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筑空间设计的格局和人文景观的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始终。

4.2、注重建筑景观的共享功能:建筑规划小区内的住户都具有享用景观环境的权利。在针对建筑规划设计与景观设计过程应充分考虑到利用现存的自然环境改建人工的景观环境,并利用自然环境所拥有的丰富空间层次设计出为所有建筑用户所能共同享用到的交流与娱乐的景观场所。

4.3、建筑景观设计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景观建筑设计的宗旨是为住户服务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景观设计能够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及隔音效果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于建筑区域内的生态自然环境尽量避免破坏,注重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以可持续发展的人性化观点进行建筑景观的设计工作。

5、结束语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都是城市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筑应该在建筑设计方面突出个性,在景观设计方面与之协调统一。我国对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融合问题重视程度不够,相关专业人才稀缺,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对不断探求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完美结合的新理念和新方法造成阻碍。我们要重视并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相信城市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将会成为未来美化城市和服务人民生活的保障基础。

参考文献

[1] 温亚利.浅谈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科技大视野,2010,(12),124-114

篇(3)

关键词: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景观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设计领域的多学科交叉共荣已成其必然趋势。景观设计学是以建筑、园林、规划为研究理论支撑骨架,探索多学科交叉的设计领域。景观建筑一般是指在风景区、公园、广场等景观场所中出现的抑或本身具有景观标识作用的建筑,其具有景观与观景的双重身份。景观建筑和一般建筑相比,有着与环境、文化结合紧密,生态节能,造型优美,注重观景与景观和谐等多种特征。由于其设计制约因素复杂而广泛,因此较一般建筑敏感,需丰富的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等多方面知识结构的良好结合。

1.景观设计在建筑中作用

如今世界各种景观建筑设计理论与流派纷纷涌入中国,全球化的浪潮对中国景观建筑的走向影响重大。在大潮中如何改变特色丧失、文化空缺的困扰,如何把握自己,立足自己,确立中国自己的景观建筑研究体系,对独树世界之林的中国景观建筑发展以及中国的建筑发展意义重大且迫在眉睫!具体而言,景观设计研究方向的发展对我国景观建筑的良性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过往园林设计专业与建筑设计专业彼此孤立的现象,融合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使其互为补充,互为支撑,探索园林、建筑交叉领域的设计契合;建筑设计的领域,突出建筑的景观作用。同时突出建筑的景观作用。同时突出观景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将室内外空间有机融合;重视自然材料、通风、采光以及其它生态节能技术在景观建筑中的应用。景观构筑物在建筑中还有以下方面作用:

1.1景观构筑物的导向作用

景观构筑物在外界环境景观空间中,除了体现自己本身的实际适用功能外,还拥有导向和连接组织多个小环境空间的能力。其实就是把两个环境的景色串联起来,在外界环境景观空间中形成连接的支点,将人们从一个空间带入另一个空间。使人们能更好的观赏景观,同时景观也能在各个角度都有完美的表现。       

1.2景观构筑物的使用功能

景观构筑物功能性在于可以服务人在景观环境游憩中,遮风挡雨、休息停留的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群或人们不同心理特征营造适合其居住和游览的景观氛围。如桌凳、地坪、踏步、标示牌、灯具等功能作用较明显的小构筑物。休息坐凳可以多样化以适应不同的人群适用。

1.3景观构筑物的艺术体现

景观构筑物作为艺术品,它本身具有审美价值,由于其色彩、质感、肌理、尺度、造型的特点,加之成功的布置,本身就是环境景观中的一景。运用构筑物对空间进行美的加工,是提高景观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小构筑物的装饰性能够提高景观的观赏价值,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给人以艺术的美感与享受。 

2.景观构筑物的设计理念

2.1整体性

景观建筑的设计要与周围环境和文化氛围相协调,并在视觉上融为一体。

2.2文化性

景观建筑不单纯是房子,它还是一个社会形态和文化内涵的载体,承载着某一区域的文化品位与特色,景观建筑在设计上要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内涵,深入研究区域文化体系,从而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建筑。

2.3风水观念

景观建筑的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们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只有联合多学科共同研究、分工协作,才能保证一个景观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创造出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质量的景观。“风水”实际上就是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用风水理论对现代景观建筑设计进行指导,有利于景观建筑人性化,自然化。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生存环境。

景观设计的工作内容

3.1规划依据及相关基础资料(甲方提供)

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详细规划对本规划地段的规划要求,相邻地段已批准的规划及建筑设计资料;小区景观则提供该区域范围内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相关资料(含建单体平面的规划总平面,建筑单体平、立剖、地下车库结构图);建设方及政府规划部门的倾向性意见、开发意向、前期资金投入和运作模式、后期管理办法(物业管理模式);建设规划许可证批文及用地红线图;市域图及区域位置图;现状地形图(1:500);建筑物现状:包括房屋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保留建筑等;植被现状:包括植物种类、位置等;道路现状:包括道路等级、路面质量;公共设施规模、分布;工程设施管网的现状、规划位置及规模容量;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各类建筑、环境工程造价等资料;所在城市及地区历史文化传统(包括历史演变、神话传说、名胜古迹等);民风民俗(包括文化特色、居民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城市格局(选址、风水);建筑特色(包括街巷、民居、地方特色建筑材料等);地形地貌特色(包括山川、河流、湖泊等);植物种植特色(包括地方植物、特色种植方式、农业、灌溉方式)等资料。

3.2设计周期

创意阶段:1万m2左右项目,周期为2周;1~5万m2左右项目,周期为3周;5万m2以上项目,周期为4周;扩初阶段:1万m2左右项目,周期为2周;1~5万m2左右项目,周期为3周;5万m2以上项目,周期为4周;施工图阶段:1万m2左右项目,周期为3周;1~5万m2左右项目,周期为4周;5万m2以上项目,周期为6周。

3.3工作成果

本阶段主要成果:总体方案设计成果由图纸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组成。图纸部分应包括:建设场地的规划和现状位置图。图中标明建设用地轮廓、现状及规划中构(建)筑物位置和周围环境。近期和远期用地范围图,标明具置。总体方案平面图,在用地范围内标明道路、广场、水面、建(构)筑、园林植物类型、出入口位置及主要地形竖向控制标高等。必要时可用适当比例尺的图示功能分区、人流集散、游览流向分析。重要景点、园林建筑或构筑物、山石、树丛等主要景点或景物的平面图或效果图。公用设备、管理用设施的位置分布图,需要重点比照的现状照片。

3.4说明书

总体方案图设计文件文字说明部分应包括:设计依据批准的任务书或摘录。所在地的气象、地理、地质概况。风景资源及人文资料。能源、公共设施、交通利用情况等。规模和范围。规模、面积、人容量。分期建设情况。设计项目组成。土地条件分析。天然植被与人工植被的类型分析。园林植物选择的原则。执行国家政策、法令及有关规定的情况。对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生活影响的预测。各种效益的估价。需要甲方审批时决定的问题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拆迁、交通情况。施工条件、季节。投资估算。

3.5施工图设计阶段

本阶段主要成果:施工图设计成果包括施工图、文字说明。施工图尺寸和高程均以米为单位,要写到小数点后两位,施工图尺寸除特殊标注外均以毫米为单位。施工图设计分为种植、道路、广场、山石、水池、驳岸、建筑。应以详细尺寸或坐标标明各类园林植物的种植位置、构筑物、地下管线位置、外轮廓。总平面图中要注明基点、基线。基点要同时注明标高。为了减少误差,整形式平面注明轴线与现状的关系;自然式道路、山丘种植以方格网为控制依据。注明道路、广场、承台、建筑物、水面、山丘的标高,它们的衔接部分亦要作相应的标注。

结语

无论是从建筑设计还是到景观设计,不能只片面地考虑单一因素,应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景观设计理念,在景观设计中充分体现建筑设计因素,才能真正达到建筑和景观的统一。

篇(4)

【关键词】景观建筑设计;色彩;应用现状;作用

一、景观建筑设计的语汇

1、色彩。在建筑美学中,色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合理的表达运用色彩的情感、特征,是一名专业的设计师不可或缺的技巧之一。在现代景观建筑形态的要素中,色彩可以对所有的基本元素进行调和。所以说,要很好地表达建筑形态,就要合理的运用色彩这一因素。

2、形状。最直观的的东西就是形状了,它可以体现建筑外表的特点,这是人们很容易就发现的。当建筑物的外表特征进入到人们的视线时,人们的大脑就会产生相应的联想。而这种联想会跟个人的生活阅历,文化水平而产生不同的反映,这也是建筑物给人的基本形感。

3、肌理。因为物体的表面光滑度、纹理等会给人不同的感觉,也可以说肌理就是质感,所以一般可以将肌理认识为物质的材质。在现代景观建筑的设计要素中,肌理有着它的与众不同之处,这是对于其他的因素来说没有的功能。由于丰富多样设计材料,是人们会对不同的材料质感产生不同的感触。一般是依据对景色与自然物质的模仿来充分表现现代景观建筑的形态效果。

4、光影。现阶段景观建筑的环境汇集了各种空间功能,光影变幻在建筑景观的空间功能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现今景观建筑设计中,运用光影变幻进行建筑设计构思创新的情况很多,其主要是根据光的强弱、明暗或者光影变幻将建筑中的光进行适当的补充及调节,假如建筑物光源太强,就对其进行适当的弱化,假如其不足,就对其光进行补足。

5、形态场。在很多时候,人会对某个场合产生特别的感觉,这些特别的感觉是因为这个场合中有某种物体存在,我们通常将这些感觉称之为形态场(感)。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设计要根据某个实物才能将建筑形态的设计构思表达出来,此实物即是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的一种,其包含着诸多的建筑基本元素,比如点、线、面、体等元素。

二、色彩在我国城市景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目前还没有对城市景观建筑设计色彩规划进行统一,所以在城市风貌上很难进行色彩控制,展现不了城市景观的整体美。并且在一定区域内城市景观建筑设计出现了无序化发展趋势,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再加上还有很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景观建筑色彩的设计并不是很重视。城市景观建筑设计主要研究的就是对城市色彩的完整性,就像德国哲学家谢林说过的,世间并不存在个别的美,只有整体才是美的。所以,在进行城市景观建筑设计时,要充分对城市色彩完整性进行充分考虑。

三、景观建筑设计中色彩与建筑的关系

1、色彩与建筑造型效果。人的视觉艺术活动的两大主要方面是色彩与造型,运用色彩结构原理进行建筑环境色彩造型设计,要综合分析建筑的基本情况,比如其绝对位置与相对位置、体积大小、建筑功能、区域文化以及服务对象等方面,依据建筑所传达的不同的意义进行进一步全面的规划,用色彩的特点有效的传递建筑意义。可以说色彩和造型相互依托,假如将造型看做躯壳,那么色彩就是外表,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物体完整的意义才能完全表现出来。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审美信息载体的视觉语言,经过实物的造型体现出来,将视觉符号适当组合起来,并以此表现出真正的视觉价值。

2、色彩与建筑功能。在建筑单体中,如果建筑功能不一样,可以用颜色进行有效的划分。与此同时,运用合理的色彩进行区分,不仅可以区分建筑功能,还能很好的区分四周建筑与该建筑,将建筑物的识别度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运用色彩进行建筑功能区分,能有效引导人流迅速找到其想去的功能区,进而将建筑功能明确,提高运行效率。

3、色彩与建筑的象征意义。因为区域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不同,各个国家对色彩的认知与理解也完全不同,所以,色彩不仅仅是传达一种视觉效果,在不同的建筑中,运用不同的色彩,人们则会根据其外表色彩猜测其象征意义。例如,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黄色被当做帝王专属颜色,只有皇族服装或者建筑装饰才能使用该颜色。

四、色彩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审美的观念也在更新,其对建筑评价偏重于建筑造型以及建筑色彩两个方面,如果这两方面都表现得很好,人们就认为其设计是成功的设计。人对色彩常常有一种特别的视觉以及心理感受,这就是色彩功能的表现。在建筑设计中运用色彩可以使人居住的色彩环境有所改观,进而达到人的视觉和心理与四周色彩环境融合、协调的目的。

1、装饰美化。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中,没有色彩的建筑设计是非常少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首先色彩起的的作用就是装饰作用。自然界中,色彩的种类是非常多的,不同的色彩其表现的特点也是不同的,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没有颜色的建筑设计的理念在当今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在审美上的需求。色彩不仅能放大建筑物本身的表现力,也能带来美感,对建筑物在视觉上有很大的增加。

2、标识区分。色彩能为建筑赋予一些独特的个性,在分辨许多信息都能传达出来,比如,对于地域性的信息传达以及在空间上的差异,还有对建筑的识别。目前的建筑设计的形体都是单纯化了的建筑,而色彩在其表现方式是也是非常经济和直接的,同时,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使得在城市大发展的大环境下建筑能很直接的被识别出来。在小区中,不同的色彩对于不一样的部分能很好的区分出来,在办公型的建筑中,为了能将工作效率提高,应尽量使用冷色,将明度提高;在大众化色彩的商业型建筑中,利用对比色以及纯色,可以对商业的气氛加强,能吸引大量的人群。

3、表现建筑物氛围。对于色彩的选择,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出建筑物本身的氛围以及基本的格调。利用色彩来体现建筑物的性格,在对色彩的运用中,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只是为了美观。通常来说,冷色系主要表现建筑物的肃穆以及庄严;温暖以及欢乐依靠的就是暖色系的色彩来表现。比如想要表现出健康和清洁的感觉就要利用白色来表现,尽管目前有很多科学家的研究说明,黄以及红色比较鲜艳的一些颜色对于孩子的注意力能引起其好感,为了消除孩子们的紧张感,在卧室装饰成蓝色格调,还能对于头疼以及发热、失眠等有助于减轻,因为这种色调的环境能使人感到宁静和幽雅。通常医院的主色调就是白色,在幼儿园等主要使用的是黄色以及红色灯比较鲜艳的色彩。

4、烘托情感。色彩能对于地域性的信息传达以及在空间上的差异能表现出来,因此,处于不同地域的人其在审美方面以及心理的结构框架方面都是比较独特的。相对于北方人来说,性格比较豪放,对于一些温暖和对比性强烈以及大气的色彩比较常用,而对于细腻的南方人来说,在建筑色彩方面,则比较喜欢清淡且有些低调的建筑色彩,其在情感的表达上通常也是比较含蓄的。

五、结束语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景观建筑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运用色彩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表达,可以展现城市魅力,同时可以满足人们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侯先颖.浅谈城市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J].现代园艺,2012(12).

篇(5)

关键词:自然景观;生态建筑;设计

1 生态建筑概述

目前,有学者认为生态建筑是指“具有生命意识的建筑”。把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提供了基本的容纳人口功能,又能依靠建筑内外的组成部分稳定循环,获得节能、高效、无污染的环境空间,以此达到建筑与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目的。生态建筑设计的内容与普通的建筑设计不尽相同,但它又不是单指某一类别的建筑形式。与常规建筑相比,除了基本的建筑选址规划、场地设计、建筑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等等,还需要重点关注建筑自身对各方面的一些影响。生态建筑被看作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它是以改善现有居住环境,创造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共同和谐的环境为目标的一项全方位建设工程。在设计中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生态建筑需要以人为核心,但也不能忽视自然的基本规律。概括起来说就是将生态理念作为生态建筑设计的基础,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关注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针对它的独特性运用生态方法进行设计的一系列活动[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19 世纪中后期到20 世纪前期,是现代建筑发展的初步阶段,在有关现代建筑的一些理论著作和设计作品中看到了建筑生态化的特征,西方这时已经开始考虑建筑如何去面对地域和气候的影响。在1969 年,美国建筑师麦克哈格所写的《设计结合自然》关注到人类创造的生存环境需要适应自然,是最早提出将生态学理论运用到城市和建筑设计规划中的著作。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自然环境污染成为了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人类对于绿色、节能等建筑生态化的关注和研究也越来越多,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设计师们开始对之前的建筑设计工作中的各个方面进行反思[2]。目前,国外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对生态建筑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有了一定的研究,通过新的科技手段,为生态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的高效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

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生态建筑方面的研究相较于国外要晚很多。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学派寻求的是一种人类与自然生态融合、返璞归真、万物共生的思想,讲求“天人合一”,认为天是最大,世间万物围绕其运转,这种古代营建理论影响着当时的建筑活动,也对现代的生态建筑研究有一定借鉴。随着国外生态建筑的研究渗透,也对我国的建筑设计思想产生了影响。20 世纪90 年代,生态建筑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接受,我国开始对建筑生态设计进行研究。现在,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的研究大多数是在生态建筑设计原理以及设计方法理论等方面,在实际中的应用研究较少。

3 基于自然景观的生态建筑设计实例分析

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让社会环境下的建筑设计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很多建筑师的设计观念有了不同的转变,在生态学以及绿色可持续观念产生后,建筑也走向了与自然气候环境相结合的道路。美国建筑师赖特的建筑作品遵循的就是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设计原则。他的建筑设计被称作“有机的建筑”,“有机的建筑”则是自然的建筑,整体都贯彻了生态学的设计理念。赖特的“流水别墅”(如图1 )就是将建筑整体的造型和周围山体地形地貌最大限度的融合在一起,建筑和环境紧密相连达到了与自然的交流。春湖公园游客中心设计也受到了赖特的启发,融入了对自然景观的关注,与自然紧密联系。春湖公园游客中心力图让建筑自身成为自然进程的活教材,所以极大地保留了当地原始森林的原貌和特色。整个游客中心是顺着山坡而建,周围的绿化都是当地植物,以及按照山体的自然坡度修建的墙体,达到了建筑形式与自然地形的相互融合,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建筑物的体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他将周围的古代岩石、红杉和橡树作为建筑的外部景观,减少了人为造景的消耗,一切设计都符合自然的规律。因建筑仅在参观期间才需要供热,因此,在设计上让东南方向的太阳能集热器为室内空间供热,而地下的冷却管和热虹吸系统则提供了制冷和通风,建筑的玻璃窗则提供了大量的自然采光(如图2 )。这些良好的设计让该建筑被称为是“艺术与生态的完美结合”(如图3 )。日本的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注重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让内心在此寻得一份宁静。他认为建筑是人和自然两者的中介,反对割裂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设计。他所设计的本福寺水御堂就将自然的天空、水体、光源充分利用在建筑中。整个建筑很大一部分被当地原生的茂密植被所包围(如图4 ),它是由地上和半埋在地下的两部分空间所构成。地上的入口引导空间由直线和曲线的墙体组成,延伸又突显了山丘的坡度与高度,并引导了空间序列的变化发展。半地下的建筑形态是原始性的椭圆形,顶部设计成莲花水池,在水池中分出了一条窄窄的切口,石阶让通道一直通往莲花池底深处的佛堂(如图5 )。建筑的材料是清水混凝土和室内的木制栅格,在空间光线的变化中不仅体现了传统哲学的理念也达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与交流。

4 基于自然景观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法

4.1 综合整体的设计方法

由于整体生态系统是个庞大的系统,它所包含的功能是很多组成部分的功能之和。在建筑设计时就要求先要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得出正确的已知条件,为构建建筑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基础。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Designwithnature)详细地论述了自然环境的各种因素与变化对设计的影响。需要把建筑看成是自然景观系统中的一部分,从场地的基础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方面分析,统一考虑选择出最优方案,进行一个综合整体的规划[3]。

4.2 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法

我国地域广阔,形成了不同的地形、气候、人文等条件,不同地域的差异性对生态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设计标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例如,传统建筑庭院多数采用四合院、H型或U型等庭院围合布局的形式,这样的布局能够在保证空间使用功能的同时,又起到防风防沙的维护作用,也符合我国传统的宗教礼仪法则。其中,天井类建筑的布局形式对于提高建筑的自然采光、噪声控制、热量控制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华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较高[4],冬季寒冷,当地建筑作为围护结构的外墙相对较厚,遵循向阳南面开窗,背阴背面则少开或不开窗的原则。南方的建筑因气候相对炎热,通常注重建筑小气候的调节和自然通风、绿植的遮阳等。同时,也可采用提高建筑对当地自然环境适应能力的设计方法,从当地地形和地貌等方面出发设计的生态建筑具有更舒适、更健康、更高效的性能。例如,北方窑洞建筑多依当地山势,根据山体进行深挖建造。在设计中设计师也要重点突显出建筑的自然景观,尽可能的保留环境本来原貌,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类似通过将室外自然景观引入到室内形成有机整体的设计手法,使得建筑物可以和谐的融入周边环境等等。

4.3 高效节能的设计方法

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尽量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或者对旧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和在材料上的污染浪费。把握好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将周围环境中土地和植物等天然温暖调节功能结合到建筑设计中。在室内的采暖制冷上也可以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天然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4.4 灵活多适的设计方法

建筑从开始进行生产活动的时候就避免不了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在建成之后还会面临着更新以及拆除的二次污染破坏。所以,要从生态的理念去看待建筑,在设计的前期就要对建筑在不同阶段会产生的负面消耗进行一定的考量。一定程度上减少后期维护所需资源的使用,还需降低建筑使用年限太低或被废弃的可能性,让建筑能够被灵活的再利用。对生态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进行良好的空间布局,避免有害材料的使用,多用合适的自然陈设装饰来为人们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5]。

5 结语

生态建筑是符合人类发展的产物,基于自然景观的生态建筑设计更应该把握“融合”与“共生”两个核心范畴。不以机械的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为目的,致力于让整个建筑的设计与自然生态融合为一体,符合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再结合新技术,设计出具有生态效益的建筑,将对建筑领域的发展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冉茂宇,刘煜.生态建筑[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

[2]黄丹麾.生态建筑[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 .

[3]李计忠.生态景观与建筑艺术[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6 .

[4]洪哲雄.生态建筑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08 (34 ):73 .

篇(6)

1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的分类及特点

1.1分类

现代景观建筑依据使用性质基本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并重的现代景观建筑,如一些设计新颖的展览馆、车站、办公建筑、交通类景观建筑等。也包括那些精神功用超越物质功能的建筑,如亭、台、廊、榭等。第二大类则是指那些只具有精神功能基本上不具备任何使用功能的现代景观建筑,如雕塑、喷泉、水池、花坛、标志等。

1.2特点

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是一种全新的设计、创作理念。在相关现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景观因素的详细分析,然后进行景观评价,进而确定其在景观环境中的角色定位。其主要特点为:一是现代建筑空间特征的真实写照:如环绕的廊架与参天的大树组合而成的休息亭既保护了生态,更有树亭的艺术效果;二是现代建筑形式特征的表现:在相应环境背景下,现代景观建筑的特质表现需要通过其“建筑语言”和艺术构图综合体现。三是现代建筑材料特征的体现:建筑材料多样,极富个性,通过不同材料来表现不同的景观建筑特征;四是现代建筑结构特征的表象:通常,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设计理念和空间形式新颖,再加之用材大胆,因而所创造的新颖、独特的建筑作品也日益增多。这些新颖、独特的作品往往会成某地的象征性标志。

2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的设计语汇

2.1形状

形状可以说最直观的东西。它所呈现的是建筑的外表的特征,这一点人们很容易通过视觉捕捉到。当人们看到建筑物的外表特征时,就可以产生相应的联想,尽管这个联想会因每人的生活阅历、文化水平、职业等因素而不同,但这个形感却是建筑物给人的最基本的感受。

2.2色彩

色彩也是建筑美学的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这也是设计师的一个最基本的专业素养。色彩的特性、情感的表达以及合理的运用都是一名设计师所需掌握的技巧。设计中,只有综合协调好这些因素,才有可能形成的理想的现代景观建筑形态。在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形态的元素中,色彩可以调和包含颜色本身在内的所有基本元素,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因此,掌握、运用好色在有利于我们对建筑形态的表达。

2.3肌理

肌理就是质感,简单可以理解为物体的材质,因为物体的表面的纹理、光滑度等会给人不同的触觉。在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的设计元素中,其有自己的特别之处,而其他的元素则没有这样的功能。由于现代景观设计材料多种多样,众多的材料也质感繁多,人们会有不同的感受。现代景观建筑的形态效果的表达通常是根据模仿自然物质和景色来达成的。

2.4光影

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的环境汇集了各种空间功能,在其间有着重要作用的就是光和影的变化。光影的变化参与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设计及创造比较多,光的强弱、明亮度以及阴影对建筑物有着很好的补充作用,如凸显、弱化、强调、修复以及弥补等。

2.5形态场

在一定环境中,人们会因为一种物体的存在,对整个场景产生特殊的感觉,而这个感觉就是形态场感,亦即形态场。在一定的环境中,设计时如果想把关于形态的设计意图表现出来,那就必须通过一定的物体,而这个物体就是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的一种,其中内含建筑物本身的基本元素,如点、线、面、体等。而由这些基本元素所构成的建筑物的细部、局部、整体、总体和场景。

3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设计立意与风格定位

3.1历史文脉的传承

历史文脉具有双层含义,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去看它。首先,它具有横向时空的关联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即“共时性”;“历时性”是它的第二层含义,它代表着纵向的关联时空。同理,实用性现代建筑也包含着两层意思:首先它是一种实物,有其特有的物质形态;此外,它的存在还代表着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蕴含着某种涵义,可以说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在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的设计中,创新和传承始终是一对矛盾体,如何解决好他们而这之间的关系,首要的一点就是统筹、把握好“共时性”和“历时性”这两个因素。就拿深圳万科第五园来举例(图1),这是一处很典型的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住区),可以说这是一个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体,在现代时尚元素中把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处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充满了传统的古典雅韵,同时又有后现代主义的简练,是由形态(简洁)和色彩(白墙黑瓦)以及上述其他几种设计元素共同勾勒出来的。

3.2借鉴艺术的表现形式

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可为景观设计师们提供借鉴的形式语言,作为设计师还要综合考虑三位一体中的生态、社会、功能等因素。借助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否定自身;二是宣扬个性艺术;三是舍弃美丽。在艺术的3个表现形式可以看出,尽管在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的设计中,丰富的形式语言和独特的设计理念的提供,艺术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搞“纯艺术”,也就是说做事不能走极端。

3.3汲取现代建筑风格

21世纪,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的设计风格、流派正向多元化发展,这些都是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艺术形式的多样化、社会文化多元性等相关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作为一种景观建筑,也同样会受到与社会同步的当今建筑设计发展多元化的影响。因而也需要不断从中汲取养分,来滋补自我,进而丰富和完善园林景观建筑形态的设计和思想理念的表达。当然,就如同吸收外来文化的方式一样,我们在对现代建筑风格语言的借鉴上还是要有所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篇(7)

关键词:园林景观建筑 设计理念 设计技巧

Abstract: in the garde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s play a decisive role statu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other building type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it, and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e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experience, to make the total node, is conducive to the desig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the perfect.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concept design skills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逐渐提高,因此,物质以及环境质量必须逐渐提高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景观正在发生重构,在这个重要时期,各地的公园、风景区、游乐园以及景观绿地等迅速增加,园林景观建筑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部分,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一 、园林景观建筑的设计技巧

1 设计的同步思维

1)单体设计与环境设计同步思维。建筑单体与环境设计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矛盾,是一种比较模糊的状态,所以必须同步思考两者的设计,既要考虑相互之间的联系,又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制约关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进行调整,使它们能够和谐统一。

2)空间设计与平面设计同步思维。建筑设计是一个同步整合平、立、剖的研究过程,必须综合考虑整个设计。正确的方法是反复同步空间设计与平面设计的思维,使它们有机结合、协调发展,达到提高设计效果的目的。

2 设计互动调整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思考,逐渐推敲,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进行互动调整工作,尽量在设计中少走弯路,达到提高设计效率的目的。

二 、园林景观建筑的设计要求

1 园林景观建筑的设计以满足人们的休憩以及文化娱乐生活为基础,对艺术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园林景观建筑除了需要很有诗情画意之外,还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2 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多种多样,观赏性也会对园林景观建筑的设计造成影响,因此设计时灵活性非常大,毫无规律可循。设计条件越抽象和空洞,设计困难也越大,设计者一般都有这个体会。所以,设计的灵活性很大时,进行设计时要考虑一分为二,既要考虑到它有利于空间组合的各异性,又要考虑到它带来的设计难点。

3 园林景观建筑要提供给游客所需的空间,要满足动中观景的要求,景色最好能够变化丰富,做到步移景异,即让人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感受到变幻莫测的景色。因此,对建筑的空间组合以及观赏路线的组织进行推敲,是园林景观建筑的突出特点。

4 园林景观建筑即是将园林和建筑进行有机结合而建造的建筑,源于对大自然固有美景的憧憬,造园的选址无论是在市区内还是在风景区,建筑物的设计都必须有利于美景的增加,此外,还要使其与园林环境相协调。在空间组合设计中,需要特别重视组织和利用室外空间,最好的效果是通过巧妙的布局,使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成为一个整体。

三、园林景观建筑的设计方法与技巧

1 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建筑从两个方面立意,即设计意念和设计意向,意念是一种概念性的设计意图,它是以对设计对象的初步研究为基础而产生的,它受特定的项目条件影响。意念形象化之后便是意向,是设计者通过积极的想象和发挥将意图用建筑语言形象的表达出来。立意考验了设计者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以及艺术涵养,只有设计者的知识渊博、经验丰富、观察敏锐、联想广阔才能使构思创新,将设计灵感激发出来。

2 园林景观建筑选址

园林景观建筑的组景构思决定了其选址位置。建筑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使园林景观建筑能够与周边各种环境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和谐统一的整体。所以,选址时必须要结合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进行考虑,因地制宜,综合考察地形、水体、建筑以及植物配置等问题,既要凸显各种自然景物的固有美,还要能够收放自如,恰到好处。此外,还要充分对土壤、风向、水质以及方位等地理因素进行考虑,详细了解其对建筑的影响。

3 设计布局

3.1 空间组合形式

(1)环境和独立的建筑物相结合,形成的空间是开放性的。(2) 建筑组群自由组合,形成开放性空间。(3)建筑物围合,形成庭院空间。(4)建筑物与环境构成混合式的空间组合。(5) 总体布局,统一构图,分区组合。

3.2 对比以及渗透与层次

(1) 对比的作用是使设计多样统一,达到生动协调的效果。在园林景观建筑中,对比是指通过互相衬托,突出具有显著差别的两种因素不同的特点,需要强调突出重点和主从的关系。对于提高园林建筑布局的艺术效果,对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方法。运用对比时,必须注意配置好主从关系,否则会对园林空间的统一性以及完整性造成破坏。(2) 在园林景观建筑设计中,组织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可以有效的避免空间的单调性,使空间变化具有多样性。处理好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可以解决有限空间的局限性,达到小中见大或大中观小的艺术效果,显著增强艺术的感染力。渗透与层次主要有两种方式,即相邻空间和室内室外。采用的手段主要包括框景、对景、利用建筑空间及空廊穿插、错落彼此渗透,从而增加空间的层次。

3.3 空间组合形式

园林景观建筑的空间序列一般有两种空间组合形式,即自由不对称和规则对称两种。前者主要用于思想意境或者功能要求自由愉悦的建筑群落空间布局,后者则多用于艺术思想意境或者功能要求庄严肃穆的建筑以及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

4 借景

借景对于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来说非常重要,占有特殊的地位。借景的作用是在原有的形、色、声、香上锦上添花,丰富艺术情趣以及画面构图,使本景空间中的景色变化多样、更具特色。通过借形、色、声、香等手段组景,以借景对象的自身特点为基础,满足画面构图以及艺术意境要求。

5 尺度与比例

把握园林景观建筑的空间尺度非常困难,尺度感要随不同的艺术意境的要求变化,要想取得的尺度能够理想,通常要考虑对房屋构件的尺寸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房屋与树木、山石等景物结合,此外,还要适当的处理室外空间大小,不能过分闭塞或空旷。通常情况下,赏景时在主要视点的控制视锥大约为60°~90°,或者保证视角比值(H∶D )在1∶1~1∶3 之间,当其大于1∶1时 ,则会产生闭塞、紧迫的感觉;如果其比值小于1∶3 ,就会造成空旷、散漫的感觉。对建筑比例进行推敲是研究空间尺度与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园林景观建筑不同与其他建筑,除了需要对房屋本身的比例进行推敲外,还要将园林环境中的各种景物,如树、石、水等,纳入推敲范围,不但要对其高度进行推敲,而且要推敲其形状与比例的关系,保证建筑与环境之间协调结合,相得益彰。

6 色彩与质感

色彩与质感可以用来提高园林景观建筑的艺术效果,采用这种手段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对色彩与质感进行处理时,必须立足于空间整体的艺术效果和质量,不仅要考虑建筑本身,还要推敲各种自然景物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2)处理色彩与质感可以采用很多方法,一般采用微差或者对比进行协调,使重点突出,明显提高艺术的表现力。(3)考虑色彩与质感的时候,要注意视线距离的影响。

结束语

一切景观设计的宗旨都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思想、心理需要逐渐发生变化,新时代的园林景观建筑也必须要创新。近年来,人与环境的矛盾的越来越突出,现代园林已经不仅仅是休憩娱乐的场所,它应该为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做出贡献,因此,园林景观建筑也应该站在同样的高度,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提炼发展,使园林景观建筑更适宜人们居住和观赏,更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勇,现代园林景观建筑形态的多元化研究[M],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