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8 23:15: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会计电算化软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风险在电算化会计中存在
如果会计信息网络化在该单位一旦公开,不仅仅所有人都可以在无条件的情况下无限制地浏览会计信息、全面控制会计网络系统,更担心的是会破坏参数设置账务表格及体系科目、修改会计数据库,能使会计系统陷入瘫痪;另外的问题存在就是为了便于工作,各终端用户公开相互密码,会计信息导致丢失、信息被篡改等不愿看到的严重后果。更为厉害的是,某些会计单位不遵守规定,违犯规定,或受人数不多的情况限制,一人兼纳多种不相容岗位,既办授权、算作账,又复核、搞结账。当然,除了不完善操作制度、分工的内部岗位不科学、权限管理不严格之外,不当操作和也是会计人员实际使用中面临风险的重要原因。系统维护和数据共享中存在的风险。许多事业单位纷纷展示和推介自己的方法是借助计算机网络,会计系统的开放和数据共享手段是网络财务。辅助分析、预测等功能是电算化会计信息资料越来越多地为多方共享。不能界定电算化会计信息共享中应防备的问题,在有些单位中没有合理规划出共享信息范围,或从内心就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共享数据不设数据加密等相关的保护性限制措施,设定访问密钥控制技术、认证技术、网络防毒等,结果是造成信息数据盗用、信息篡改、密钥丢失,给单位经济活动和商业信息秘密、理财设限秘密被公开、网络病毒入侵等后果,加大了会计共享资料丢失的风险。软件维护与系统存在风险。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是软件维护的主要内容。诊断和改正错误是正确性维护的具体过程,单位的会计工作发展变化是在适应性维护时,为适应而进行的修改活动而进行的相关措施;为了改善软件已有功能做出的完善性维护是满足需求而进行的软件修改活动。目前在许多地方的市场上出现的林林总总的各色会计软件,不断的完善、开发、改造和升级是其发展的总体趋势。在某些企事业单位中,所采购的大多是不注重软件的售后服务,软件性能大多数缺乏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新业务不断出现的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需要。升级改造的系统缺乏必要的考察论证,改造的盲目或对二次开发软件,造成许多防不胜防的新问题不断涌现,给我们的会计信息化工作造成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二、防范风险的路径和措施
在配置硬件设施、购买软件资料等环节上。要运用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准确的建立计算机网络,努力做到信息资源健全共享和会计数据实时有效处理。所以,实现会计软件高效运作、信息共享、数据交换、良性循环是计算机硬件配置的必备物质条件。另外,会计信息化单位在购买财务相关的软件时,应注重所购软件的质量,符合国家规定,技术指标应该满足使用单位的需求,符合特殊行业核算的要求和会计信息化的特性,软件功能具有长远性,并且能保证会计资源性数据无懈可击。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系统管理人员是保障。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再先进的设备和系统,都要靠人来使用和操作,所以,懂电脑知识,又精通财会业务,是培养高、精、尖专业人才发展的根本要求,这对于降低电算化会计的风险,具有着直接而且关键的作用。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必要纲领。岗位分工职责明确,信息化工作操作流程规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努力实行会计电算化的目标要求,明确从事会计信息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在采取的相应保护措施上加大对所涉计算机设备的保障力度,确保会计信息资料以及系统的准确性、保密性。隔离非指定人员操作计算机及财务软件,以保证安全,对机内的程序和数据设定密钥,加强隔离保护。密码是对非操作人员技能限制、对操作人员身份检查的一道防线,管理好密钥,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所以,要严格管理操作密码、定期实行更换。坚决杜绝会计软件未经授权人员操作,防止非会计人员越权使用会计信息化软件。离开机器时,操作人员应执行相应的命令退出会计软件。各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设专人、专机、专柜保存上机操作记录,同时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等并与软件中的“日志管理”相比较,开展日志审计。
作者:朱芸
所需的知识:
为了学好本课程,要求学此前应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因此,本课的前导课程有《会计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软件实训》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以培养会计信息化领域高技能人才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借助两个基地,实现三阶段三结合”,以校内外基地为依托,以高仿真实训室(模拟软件)为载体,兼顾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深度融合工学结合,实现学生学习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毕业生“零库存”。
课程特色:
一、紧盯就业岗位群要求,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构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贯彻任务驱动的思路,工学结合, 使课程实践教学与实际岗位需要实现“无缝”对接。
任务驱动:
以任务承载知识点:按照岗位要求,将课程按知识点分解为13项具体任务,通过任务实施掌握知识要点。
模块训练:
以模块训练技能:在实施任务的基础上,按核算软件6大模块设计实训案例,开展模块技能训练。
综合训练:
按岗位强化实践:选取企业一个期间的真实业务,按实际岗位分工要求完成核算任务,提升岗位操作技能。
三、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实行“以证代考”、 “双证书”制,提高学生的社会认可程度。能力为本,素质为先
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财务软件操作技能训练;
创新教学内容体系,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的切合性
培养能力:
强化电算化会计核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一般关键能力
掌握财务管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熟悉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业务衔接关系和职业道德规范
完成从理论转向实践、从单项技能向综合技能的过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职业知识、素质与能力:
(一)知识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了解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并能从宏观角度认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明确会计电算化的意义,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熟悉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结构及有关概念,了解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熟悉我国财政部门对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软件生成的会计资料、采用电算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等会计电算化工作做出的具体规范;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知识和典型会计核算软件各主要功能模块的操作要求
(二)素质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目标:具备较强的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法制观念和规范意识;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实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具有扎实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专业操作水平;具有不断获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会计电算化岗位变更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组织和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
(三)技能培养目标
技能培养目标: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工作原理,能熟练应用典型会计核算软件完成会计电算工作;熟悉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工作内容,具备组织实施各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知识和必要技能;取得财政部门颁发的初级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任务驱动
1、选取亲身经历或身边发生的案例,介绍相关核心操作,生动有趣,易于接受。(案例教学)
2、设置情景,提出任务,通过对已掌握内容的复习、回顾,启发引导出新的知识和问题,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启发式教学 )
3、按模块划分角色,每人承担不同任务,便于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思考问题,掌据相应角色的技能与思考方法。(角色体验教学)
4、分配任务,说明主要思路,具体操作有学生自行探索,按完成情况打分考核,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习效率。(探究式教学)
5、在任务中设置陷阱,让学生按常规操作,遇到陷阱,无法完成任务,由此分析问题,提出知识点,引起学生高度重视,便于集中学生思维,加强记忆。(问题陷阱)
校内实训教学条件:
为满足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目前我院用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训教室2个,会计电算化专业实验室 2个,配备计算机100多台,安装了通用会计电算化软件金蝶K/310.3ERP,满足学生校内上机实训学习的需要。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务兼容的学科,故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做到了理论会计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在理论课程体系设计中,我们把会计电算化的理论内容限制在“够用”的范围内,对学生学习中所必需的知识精讲多练加以巩固。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比重较大。教学组织上,以工作流程为导向,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了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课程教学模块,形成了模块化课程结构。本课程严格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每个教学模块都设计了具体的项目任务,倡导行为引导法、项目任务法和案例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块体系如下
本课程的课内实训共72学时,其中单项实训24学时,综合实训48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重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账务处理系统的初始设置、账务处理系统的日常处理、出纳管理、期末处理、UFO报表管理、金蝶K3软件操作。难点: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账务处理系统的初始设置、期末处理、UFO报表管理。解决方法:1、教学时间上对重点和难点章节给予了保障,对重点内容采用“演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总结归纳法”等方法进行精讲;对于难点采用“分散渗透法”、 “个案训练法”等方法进行细讲。在日常教学中,尽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这样既有利于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利用校内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开展实训教学,使学生在理解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行“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学模式。按照“课堂讲授—演示教学—指导实训—自主实训”四个步骤开展教学,理论教学中融合模块式实训教学,并强化职业资格考试,将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应知应会内容接轨,从而真正实现了“课程教学、职业认证、‘零距离’上岗”三者的完美结合。 2、会计电算化课程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等行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实际岗位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内容,以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参与任务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由传统的教师“教学”变为学生“求学”、“索学”。该方法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变成实践的能力。教师的引导、点拨更多的是把知识加以引伸,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3、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行仿真职业环境下的渐进式全程实践教学。以工学结合为有效途径,将课内单项实训、课内综合实训、课后学生自主实训、会计岗位模拟实训、毕业实习有机结合,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目标” 的指导思想。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通过由基础到综合,由实训室到企业现场,由浅入深地完成各项技能实训,全方位提升实践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开放的实践教学环境,从实际出发,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形成理论、实践教学交融渐进模式,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4、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作了较大的修订,从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课程的教学目的考虑,制订了考核标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突出应用性,全面考核学生,本课程的考核内容从以理论为主转向考核学生对单元实践测试等综合技能,考核方式从期末笔试为主转向平时、实际动手操作与笔试相结合,由于强化了平时的实践环节考核力度,重视了学生基本专业素质的培养,使得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增强。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存在的问题 解决的方法
前言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已具备相当规模。特别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已广泛渗透到企业财务领域,朝着企业的管理领域发展。正潜移默化地改变会计工作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不仅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而且还要顺应当代经济的发展潮流以及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认真分析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能进一步发挥会计电算化的功效,从而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和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发展阶段,到目前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许多会计软件已经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轨道,财务软件的种类相当多,对于企业来说可选择的范围也很广。比如“用友”、“金碟”等会计系统都是国内非常好的会计信息软件。
一、电算化软件存在的问题
由于会计制度的改革,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等等,一些先进的、现代化的事物不断出现,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电算化本身的缺陷,企业管理工作薄弱,新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多不足,以至会计电算化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工作要做,有许多问题要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软件的运用普及,但发展不平衡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全国数以万计的企业单位已经用财会软件代替手工核算。会计电算化以其高效、准确、方便等优点赢得了广大财会人员的欢迎,并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但由于各地区、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导致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不平衡,通常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效益越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程度越高,对会计工作的帮助也越大。而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型企业,经济状况不好的企业利用电算化的程度越浅,会计电算化的作用越不明显。
2.会计软件通用性差
近几年不少财务软件厂商基本是一套软件使用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用户,对行业特征和单位的核算特点考虑不够,导致不少施行电算会计的单位,仍要会计人员做大部分的辅助工作,致使一些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处于观望状态。
(1)系统初始化工作量较大,系统体积大,企业难以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等等,而仅就会计电算化系统看,其材料、工资等各核算子系统之间又彼此分隔,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用性、一致性和系统性。
(2)企业在一个公司购买的会计软件不能与从另一个公司购买的其他软件联系在一起,结果导致会计电算化系统往往独立于其他子系统,无法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控制管理,不能与企业内其它管理子系统(库存、销售、人事等)融为一体,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3)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的标准,再加之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各自向软件开发商购买的,甚至有的软件开发商还别出心裁地搞出各自的特色,使财务软件比较混乱,就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的不一样,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方便。
以上电算化软件使用问题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各企业利用会计电算化的积极性。
3.电算化软件侧重于事后核算,缺乏事前预测、事中控制
事后分析的功能的出现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在空间领域的广泛应用,原来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加工处理成的会计信息,现在可以即刻完成。因此会计的基本功能也就由核算延伸到核算与管理并存,而我国大部分财务电算化软件是以核算为主的指导思想下开发的,是把计算机用于会计处理,从而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以事后核算为主要内容的财务软件,它只是原有手工记账状态的仿真。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越来越重视管理和效益,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也使得财务原理由静态走向动态,由事后核算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发展。单纯以事后为主的财务软件,已经明显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因此企业就需要有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高素质的,懂得一线应用,系统维护以及二线开发的技术人才来补充到财务电算化工作中,对财务电算化软件进行有针对性的二次开发,使电算化软件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及事后分析等各项功能,提升整个电算化工作的水平。
4.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控制度不够健全
(1)传统的手工会计中,总账、明细账分人管理互相监督,相互制约,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时,首先输出记账凭证提供数据,即使篡改了计算机储存的凭证数据,单从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中也难以发现问题。只有将输出的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和计算机储存的记账凭证逐一核对,才能发现问题。
(2)不少单位的会计人员经计算机培训后又兼行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取得了直接修改会计数据的机会,使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5.会计信息安全问题
会计电算化系统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性介质代替了纸介质,从而使会计信息安全易受到威胁。具体表现在:
(1)磁性介质易受损坏,信息和数据存在丢失或毁坏的危险。
(2)电算化系统遭破坏,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非法操作、计算机病毒等可能导致电算化系统陷入瘫痪,使会计信息质量受到影响。电算化软件开发商未能站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高度研究立场,使得会计软件囿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模拟手工核算方法,缺少管理功能。
(3)综合性不强,目前流通的会计核算软件大多属于业务信息系统的范畴,不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决策等财务管理功能。近两年来虽然倡导发展管理型会计软件,但一般只从财务管理的要求出发。我国绝大多数AIS未能成为企业MIS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与生产、设备、采购、销售、库存、运输、人事等子系统脱节,而且会计软件内部各子系统也只以转账凭证的方式联系。从而造成数据在内外子系统之间不能共享,信息不能通畅,既影响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对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在综合的企业MIS中,会计子系统应该从其它业务子系统获取诸如成本、折旧、销售、工资等原始数据,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管理能力,各业务子系统也应从财务子系统取得支持。
因而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财务系统是刻不容缓的。
二、解决的方法
以上问题是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出现的较为综合普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但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依然可以对上述问题可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得会计电算化工作朝着健康,高速的轨迹发展。
1.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
通过加强会计准则类法规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就要做到,注意数据库的加密技术,防范非法人员的入侵,设计增加在重要数据修改前的自动备份功能。严格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与控制,严格系统操作环境管理和控制系统。改善操作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系统操作过程和系统保护过程。
操作过程控制主要通过制订一套完整且严格的操作规定来实现。操作规程应明确职责、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并形成一套电算化系统文件。建立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给计算机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保护机器设备,同时防止各种非法人员进入机房,保护会计运行程序和数据的安全保证各项资源的正确性。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
(1)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公司电脑。
(2)设置操作权限限制。
(3)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
(4)数据存贮和处理相隔离。
(5)设置接触与操作的日志控制。
系统保护则是为了尽量减少外界因素所致的计算机故障,以保障机器正常运行。如机房环境保护,安装保护性设备配备,以及安全供电系统的安装等。例如可以在计算机机房采用单独专门供电系统,并且不定期检查电源、接地线的安全等措施,以保证机房环境安全。
2.开发实用性会计软件
加强市场管理首先要提高国内软件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开发更高层次水平会计软件。比如在输入数据方面可采用条形码、光标阅读机、触摸屏等,在数据加工处理和打印方面可采用财会专用机,在信息交换、汇集等方面可采用现代通讯技术构成计算机网络。
(1)开发的会计软件还应该支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二次开发,以此来扩大会计电算化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2)国家应该组织成立一个专业化的财务软件集团公司,对已被财政部审批通过的软件统一规范、统一管理。在研制会计电算化系统时,加强对手工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将手工与电算化结合起来,找到最佳的人机结合方式,即以最小的成本,重新确定业务的处理流程,哪些环节应完全由计算机代替,为适应计算机处理,又需增加哪些环节。对不符合的操作要严格限制,将较完善的会计核算系统一规范,形成规模化的产品市场,使产品产业化,建立良好的市场管理体制推动我国电算化事业的发展。
3.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工作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建立数据保护机构,加强数据的保密和安全。由专门工作人员来管理数据,对非相关人员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不给予查看数据的权利。要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识别、授予权等措施。加强系统安全控制。[19]这项控制是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安全,避免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系统运行错误的不安全隐患。它主要包括:接触控制和环境保护、安全控制。
4.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既是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制度安排。在会计电算化中,由于是“人机”对话的特殊形态,因而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内部审计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电算化会计帐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签字是否符合公司内控制度,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
(2)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如查看帐册内容,做到帐表相符,对不妥或错误的帐表处理应及时调整。
(3)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
(4)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
内部审计人员应重点审核和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弱点,提出改进建议,提请单位改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来预防、查出和处理计算机舞弊活动,促使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安全地运行。合法正确地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提供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审计人员还应对自己提出的建议实施后续审计,检查建议是否采纳和如何实施,从而促进单位内部控制系统,降低控制风险,防患于未然。
5.企业领导者要自觉强化认识,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作
企业领导者要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以及它将对企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改善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的建设,改善会计电算化的运行环境。
6.电算化教学与会计教学相结合,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
会计教学是让学生掌握处理会计事务的基本原理、基本技巧和基本技能,会计电算化是让学生学会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的手段来处理会计事务。二者的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是同一事物的同一过程,即会计事务的处理过程。这就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客观基础。另外,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以及电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会计技能将更多的体现在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上。因此,现代化企业和当代社会急需的是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的“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使会计电算化在全社会各行各业真正得到发展和完善。
7.做好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管理工作
我们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使其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时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相信只有认识到我国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并解决了这一系列的问题,我国的电算化事业才能不断的改进,使之更加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艳华.使用用友ERP财务系统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1
[2]董金浅.析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M].黑龙江:对外经贸出版社,2005
[3]姜育红.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4
[4]孙凤丽.会计电算化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内蒙古民族大学报,2008;3-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差错更正
尽管实行了会计电算化后避免了手工会计系统中出现的诸如借贷不平衡、会计账簿登记笔误等差错,财务软件也提供了更多控制差错的措施,但会计差错的出现仍在所难免。本文以用友软件总账系统为例,对各种差错的更正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错误凭证的五种状态
1、正在输入尚未保存的凭证。如果摘要、科目、金额等信息出错,可立即进行修改或放弃保存重新填制新的凭证。
2、已保存但尚未审核的凭证。(1)可由制单员在“凭证”/“填制凭证”界面中直接修改。如果在“选项”中选择了“允许修改作废他人填制的凭证”,也可由其他有权限的操作员修改,但保存时操作员姓名会发生变化。(2)可使用“填制凭证”界面下“制单/作废”功能,系统即给该凭证打上“作废”的印记,此方法在凭证的左上方出现了红色的“作废”字样。如需将该凭证彻底删除,可继续执行“制单/整理凭证”。
3、已审核但未记账的凭证。首先以审核员的身份进入系统取消凭证的审核,再由操作员进入“填制凭证”界面进行修改,修改后交由审核员重新审核。
4、已记账但未结账的凭证。(1)采取逆向操作,即取消记账、取消审核后直接修改。首先由主管人员进入“期末”/“对账”界面,按下“Ctrl+H”键,激活“恢复记账前状态”,然后在“凭证”/“恢复记账前状态”窗口中,选择“恢复方式”并输入主管口令,系统即恢复为记账前状态,修改正确后再重新审核和记账。(2)发现借贷方科目无误,金额多记时,可采用红字(负数)更正法,即重新填写一张凭证借贷方科目与原凭证相同,金额为负数,用以冲销多计金额;金额少记时,可采用补充登记法,将其少计部分填制一张凭证。然后由审核员进行“审核凭证”,由记账员进行“记账”。但这两种情形均需将经济业务事项变更的原因体现在摘要栏中。(3)发现科目、方向或其他事项有误时,可采用红字冲销法。首先由制单员进入“填制凭证”,打开“制单”/“冲销凭证”窗口,输入要冲销凭证的类型和编号,系统自动生成一张红字凭证,该凭证除摘要显示“冲销xx凭证”和金额为红字(负数)外,其他内容与原凭证保持一致。然后填制一张正确的凭证,最后由相关操作员对这两张凭证审核并记账,才能完成对该张错误凭证的冲销和更正。
5、已记账并结账的凭证。这种错误凭证,要实现修改,可采取逆向操作,即取消结账、取消记账再取消审核后直接修改。首先由具有结账权限的操作员在“结账”窗口中,选择取消结账的月份并按“Ctrl+Shift+F6”键,输入操作员口令,取消记账、取消审核并进行修改,再重新审核、记账和结账即可。
二、差错更正的方法
(一)有痕迹修改
所谓“有痕迹修改”,是指在系统中保留错误凭证或更正凭证的方式留下修改痕迹。此类方法符合《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规定,确保了审计工作有迹可循。
(二)无痕迹修改
所谓“无痕迹修改”, 又称逆向操作,是指在修改凭证时,除“上机日志”外,不留下任何修改的线索。
逆向操作不需重新填制凭证,因此可以使会计信息账面清晰、条理清楚。但其广泛使用的同时也显现出以下弊端:
一是与现行会计法规不符。由于很少甚至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完全违背了《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规定,会导致会计人员不负责任地更改会计信息。
二是为舞弊行为提供可能。由于财务软件对更改的会计事项没有提供完整的有痕迹记录,这样就给那些舞弊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是可能导致系统数据错误和财务混乱。取消记账和取消结账两种类型的可逆操作,往往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库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导致账务数据的混乱或系统的崩溃。所以对已记账或已结账的凭证进行修改时,尽可能使用有痕迹修改。
三、差错更正方法的完善途径
逆向操作更正会计差错有利有弊,既不能完全否定其作用,更不能忽视其弊端,如果能更新改进设计,并对其使用设置严格的限制条件,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更新设计,改进逆向操作功能。
(1)增加对逆向操作的监控功能。对已记账、已结账并做逆向操作的,必须记录下操作的时间、人员、内容等,并定期打印作为档案保管,以便日后查证工作。因此,增加逆向操作的监控功能,确保了对电子数据的修改可以留下痕迹,保证了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
(2)限制反向操作的时间和次数。如:设置某操作员只有一次逆向操作的权限,当一次权限使用后,该操作员的逆向操作权限立即取消。
2. 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限制逆向操作功能的使用。逆向功能使用者必须是在得到主管人员的批准后,由系统管理员授予其权限,才能实施反向操作功能。
参考文献:闫文琰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错账更正方法山西焦煤科技2010年6月
作者邹洪霞大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1964年8月
1.1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比较浅显
会计电算化实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全新的会计途径,但是从应用以来缺少必要的发展实践,所以人们更多的还是依赖于传统会计观念进行工作,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原理和新技术的理念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使得工作中应用情况并不理想,更多的会计工作着甚至不愿意接受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能够有效的提高会计工作效率,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只需要操作相关的软件能够实现传统会计中很多手工操作的工作,而且准确率更高,但是会计工作人员在最初接受会计电算化软件和工作方式的时候,需要学习很多新的内容,传统会计理论的转型让会计工作人员一时难以接受全新的工作方式。所以会计工作人员应当尽快的了解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并积极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更新会计工作意识,尽快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模式,进入全新的会计工作模式。
1.2会计电算化技术较为薄弱
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电算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推动会计电算化进步的关键技术,但是我国在会计电算化方面电子信息技术迟迟跟不上,相关的管理工作也缺少相关的经验,使得很多企业在应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缺少相关的技术支持,就算技术和设备上得到了满足,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工作也是问题,这是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进程中最严重的问题。很多企业在会计电算化方面仍旧采用的较为落后的会计软件,工作效率不理想,难以发挥电算化的优势。尽管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会计软件的更新,但是管理软件的使用却不够完善,能够发挥ERP的也都是合资企业或者是规模很大的企业。我国会计电算化在技术上存在诸多问题,针对技术的研发也是会计电算化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及时的弥补技术上的缺陷,尽快完善软件的更新和使用,才能让企业都能够良好的应用会计电算化。
1.3会计电算化安全程度较低
企业会计电算化主要看中的就是准确度和安全性,财务信息的保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但是就目前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情况来看,大部分会计电算化软件都缺少对安全性的保证,数据保密技术也较为落后,整体可靠性并不理想。而且会计电算化软件可能在数据层面进行加密,但是软件本身的安全措施不够完善,大量的盗版软件充斥市场,使用会计软件的企业仍旧面临安全问题。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安全问题,让企业时刻承担着财务信息泄漏的威胁,这也限制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使用。所以我国应该尽快解决会计软件使用的规范问题,确保企业会计工作环境的安全性。1.4缺少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政策与法规会计电算化主要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的,在这一过程中,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可能会触及到一些法律政策,这也让会计电算化限制了自身的技术进步。除此之外,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方面,也缺少一些特定的法规政策的控制,使得出现了针对电算化的新型犯罪,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企业会计工作的效果。所以说在会计电算化进程中,我国也应当及时的更新法规政策,使得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同时还不会限制其本身的发展。
2会计电算化问题应对策略分析
2.1转变传统会计观念,尽快接受新技术新理论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传统会计核算方式和数据处理模式都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在处理技术也是一种先进的升级,更加高效更加准确,适合现代快节奏的工作环境,满足企业对会计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会计电算化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扩大了会计数据空间,与传统会计工作相比规模更加理想,信息质量也因为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得到极大的提升。为了更好的应用会计电算化,首先要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研究其与传统会计工作的不同点,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一个进步阶段。加强会计理论研究,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原理和管理方式,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工作环境,在现有会计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处理和预测,逐步转变会计工作的内容和步骤,真正让会计电算化发挥其高效准确的优势,保证企业会计工作质量,推动企业实现平稳发展。
2.2加快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
会计电算化软件不但要能够满足企业会计的各项工作,同时还要满足相应的管理工作,管理能力也是一个会计软件是否有效的评价指标,会计软件能够完成一系列的会计工作,也需要管理软件进行控制和优化,管理功能需要从财务会计基本原理、财务成本原理以及预测原理等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对会计软件的工作进行管理和优化,才能实现全过程的会计电算化,这样的电算化软件才能真正满足企业会计的具体需求。因此,我们在开发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时候,要对设计模式进行全面改善,改变以往以会计功能为核心的设计模式,转变为以管理功能为核心的设计模式,充分吸收以往软件开发的经验和用户反馈,既要高效的完成各项会计工作,更要能够满足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管理需求。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功能模块之间要有密切的联系,按照会计工作的相关规范协同高效的完成工作,在软件框架中增加更多的可扩展借口,方面企业会计工作其他方面要求的满足。
2.3增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安全性
财务会计数据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常常关系到市场经营的成败,所以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也是会计电算化发展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所以在会计电算化应用的过程中,要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样会计电算化才能为促进企业平稳发展贡献力量。企业会计电算化需要全面的内部控制模式,对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完善的安全验证工作,通过分级授权、口令认证、身份识别等模式,使会计数据系统能够得到全面的防护。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建立安全的信息系统,通过多级备份来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
3总结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实施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但中小企业在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应用方面却存在许多问题。为此,中小企业应该深入分析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加快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措施。如何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科学合理的运用会计电算化完成企业各项工作,为企业提供有效、高能的工作质量,是当前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轻视和系统存在问题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大多以代替手工核算为重点,未能真正意义上理解会计电算化的意义,未能及时或有效地投入或更新会计电算化软硬件,做好会计系统的维护等工作。企业各级领导未能重视会计电算化的这些方面,并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条件,没有领导的支持与理解,会计电算化工作将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
随着网络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企业外部有电脑病毒和网络黑客等,以及企业内部有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软硬件的缺陷,这些都影响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展开。这样一来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得不到保障,系统一旦出了问题,企业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二)软件不够规范和人才的缺失
由于中小企业财务软件的使用没有实行统一的标准,各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及软件的特色等方面考虑,选择的财务软件也有所区别,导致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所用的财务软件比较杂乱。部分从事财务软件销售和的公司往往只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而没有真正在服务和技术上狠下功夫,致使部分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由于购买的财务软件不合格,经常出故障,出了问题又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严重地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
二、实施途径和管理方法
(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由于信息技术和管理需求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会计管理已经融入到整个企业管理当中,融入整个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中。会计电算化还不断的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系统功能不断增强。我国会计电算化正由单项会计核算向全面核算发展,并且紧密地融入到整个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中,信息结构将全面网络化,信息处理将实现智能化。
(二)转变认知观念
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有些企业的思维观念停滞不前,未能真正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中,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工完成对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企业要认识到这一点,及时转变观念,真正意义上认识会计电算化,要同时重视人才和电算化,要意识到会计电算化不单是核算工具和方法的改变,也是对会计本身一次重大的革命。
(三)软硬件的配置与系统的维护
1. 系统软件的配置
会计软件必须在系统软件的支持下才能运行。支持会计软件运行的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编程的计算机语言等。若购买商品化会计软件,则其工作平台、编程语言和数据库系统已经确定,用户只能选用相应的系统软件。若自行开发电算化系统,则系统软件的选择非常重要,需在进行电算化规划和系统需求分析时认真选择。
2. 硬件的配置
计算机硬件设备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石,计算机硬件设备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计算机硬件设备有多种构成模式,各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模式配置。在确定了硬件构成模式后,硬件配置的下一步是选择具体的硬件设备。
3. 系统的维护
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是指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工作,它贯穿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整个使用过程。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考虑,系统维护包括硬件维护、软件维护和数据维护三个方面,因此会计电算化系统必须建立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会计数据管理制度。
(四)管理体系
制定良好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工作成功的基础。会计工作要有健全的会计制度和规范的核算规程,因为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是以已具备的处理方法为基础,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会计电算化工作。不搞好会计基础工作,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无法对不规范的会计数据进行处理,电算化工作将无法顺利展开。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内部也应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规章,结合单位的实际建立单位内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以确保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作。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人员的任职资格应进行规划并划分职责,对操作流程、操作权限等制定操作管理制度,对数据管理和系统维护也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结论
我国的会计事业呈现逐步向前的发展态势,会计电算化的推广仍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应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实施规划,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在实施的时候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企业也将逐步解决这些问题。进而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和会计工作规范化,推动会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推动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现代化管理。我们还需结合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法规相关,建立健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监督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加强软件开发和管理,加强组织控制。总之,我们只要认清当前形势,立足于实际,改革创新,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推广,有力地促进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实现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翟惊涛.会计电算化在会计集中核算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9,(18)
[2]李玉芝.浅谈影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与管理,2006,(01)
【关键词】电算化 内部制度 实施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得到了众多会计工作者的青睬,并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中小企业应当重视这一工作。中小企业都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会计电算化,适时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中小企业要把会计电算化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需要再提高。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比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企业领导缺乏对会计电算化的正确认识。
2.软件开发商所提供软件的功能和适用性有局限。由于软件开发商所依托的信息来源有局限性,造成商品化软件在开发过程对各种业务流程的理解和企业实际有差异。特别是在财务软件所覆盖市场非常大的情况下,众多不同行业和不同单位在核算与管理方法上也不尽相同,对电算化水平的要求也不一致。
3.会计电算化软件依然为偏重核算型。目前,尽管会计电算化软件突出向管理型转变,但大量的商品化软件只提供解决总账、报表、固定资产、材料采购、现金银行管理功能、合并报表等核算模块,并不能很好解决成本、投资、预算、分析、控制等会计管理功能。作为企业经营者关心是是通过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单纯核算模式必然会导致软件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4.会计电算化在信息资源共享方面尚有差距。现阶段的电算化发展只是局限在孤立的会计系统的应用上,其会计信息的积累过程与其他业务部分统计信息是密切相关、截然不可分的,不仅对人力和设备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它增加了数据的差错率,降低了会计信息利用的实效性,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5.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财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个称职的财务工作者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必须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知识。
二、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实施计划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必须尽快树立起现代管理观念,坚持管理方法、手段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原则,财务信息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导致了财会管理必然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和发展会计电算化。
(一)树立竞争观念,增强电算化意识,推进会计电算化发展
对中小企业来说,领导要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重视会计电算化。即使已经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也应适应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兴起的新形势,结合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化方法,对现有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更新。对软件供应商来说,所开发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并遵循财政部颁发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条例,不能为追求软件销售数量或一味满足用户提出的某些要求,置制度、规范于不顾。
(二)统一和规范会计软件标准,大力提高会计软件质量
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由于开发企业众多而产生的品种多样化,国家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质量监控,造成国产软件数据格式和模块划分不一致、数据接口不兼容、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笔者认为应通过规范软件标准、加强软件质量管理和强化商家售后服务,大力提高会计软件的质量。
(三)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训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还涉及单位内部各个方面,中小企业负责人或总会计师应当亲自组织领导会计电算化工作,主持拟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共同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小企业财务会计部门,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各部门的配合下,财务会计部门负责和承担会计电算化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负责提出实现本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方案。作为企业财会部门的人员必须参加电算化培训,以便能够适应电算化下的业务处理工作。
三、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需要配备电子计算机和会计软件
(一)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以先进的计算机为工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会计技术
在中小企业各部门的配合下,财务会计部门作为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主要负责和承担会计电算化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负责提出实现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方案。电子计算机和会计软件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小企业可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投入一定的财力,选择与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相适应的计算机机种、机型和系统软件及有关配套设备,为实现网络化打好基础。具备一定硬件基础和技术力量的中小企业,可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建立计算机网络,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和会计数据实时处理。
(二)配备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选择会计软件的好坏对会计电算化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中小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初期应尽量选择通用会计软件,选择通用会计软件应注意软件的合法性、安全性、正确性、可扩充性和满足审计要求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软件服务的便利,软件的功能应该满足中小企业当前的实际需要,并考虑到今后工作发展的要求。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业务相对比较简单,应以选择投资较少的微机通用会计软件为主。会计电算化初期选择通用会计软件,会计电算化工作深入后,通用会计软件不能完全满足其特殊需要的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时配合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配套的会计软件,选择通用会计软件与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相结合的方式。
四、中小企业建立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会计电算化工作成功的基础。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是:
1.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要明确每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
2.建立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3.建立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
4.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五、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展望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代替传统的手工方式处理经济业务,已成为不可逆的潮流。首先,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其次,会计电算化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再次,会计电算化推动了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企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积极建立会计电算化制度,制定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会计电算化制度必然会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最大程度地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好地为提高各企业、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1]汪允杰.中小企业选择会计软件应注意的问题.2007,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