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29 03:05:2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

篇(1)

近年来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猛,有人曾风趣地形容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之快就如你刚从商店里抱出最新配置的电脑,你的这台电脑转眼间就落伍了,因为店内新到的电脑就在你前脚踏出商店的大门时悄悄地又升级了。是的,我们常常为花了好大努力刚弄明白这个应用软件是怎么一回事,更新版本的软件就又出来了,杀毒软件的更新速度之快更是以月、周、日进行升级换代。信息技术的这种高速变革和发展是不是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方式带来一点启示呢?就拿教师备课写教案来说,我们通常习惯于在纸上写教案,那么这教案是否也能像电脑软件一样可以经常性的升级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尝试用电脑书写教案和管理教案,感到借用电脑这个现代工具写教案不仅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而且教案还能在教学工作中随时及得以升级。

一、实现原教学资源的再利用。

相信多数的美术教师都有同感,由于中学美术每星期就一节美术课,如果学校的规模不大,初中各年段都只有一个教师担纲,每年只要教材不变,授课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教案年复一年的写着,美术教师多数的时间却消耗在毫无创新的书写上,有时为了应付学校常规管理检查,还不得不将教案写的八股一些、规范一些。另外,在教案本上写教案,往往一个学期结束了,教案也旧了,来年要上这一堂课,多数教师也不会去翻找旧教案,还得按照书写教案的要求标准再重复劳动,造成原有资源的浪费,而用电脑写教案具有可以随意增添、删除,存贮容量大的特点,它能很好地保留原教案里教学的精华,删除自己认为不太满意的地方,增加更合理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式到教案中,特别是美术课需要备一些范图,在电脑上进行绘画和图画资料的插入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教师的劳动就从过去的反复爬格子,不断的书写转化为以提高教学效果的创造性劳动中来,教师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设计教案,查找资料上,大大节省抄抄写写无谓的劳动。

著名画家徐悲鸿曾有名语:“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画可采入者融之”。这名话虽谈的是画法,但也同样适合指导教师备课,用电脑管理和书写教案对原教案中佳者守之和对不佳者弃之,未足者增之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二、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十分有效地塑造明日的社会”。不难看出以计算机为主的新技术将改变我们原有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电脑管理教案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极大的便利。

1、 共享网上信息资源

过去教师书写的教案相对封闭,所开发、应用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往往就是教参之类有限的几本书,虽然也可以去图书馆找资料,但是中学教师繁重的工作量,图书馆资料的难找和不全,倘若不是很重要的课,如公开课、汇报课等,很多教师一般很少去书店、图书馆找资料。而用电脑书写和管理的教案,只要一根电话线,我们就能很快地进入因特网神奇的网络世界。我们可以登陆相关网站看看同行的教案、论文,下载美术教学所需的图片资料并以他人的教学经验启示自己,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在诸多相关信息的不断碰撞中,构架起开放的教学模式。我们还能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拓宽我们的教学空间,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这对我们现在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提出的打破过去过分强调学科中心原则,提倡知识的综合性、兼容性、应用性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网上交流、教研

因美术学科属于小学科,在校美术教师一般仅为一至二名,势单力薄,过去学校搞的是应试教育,对非统考科都比较不重视,将音、体、美小三门简单地划在一起教研,美术教师难以分享群体的智慧,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横向的网上交流形式,可以登陆相关网站共享互联网资源,参加网上论谈,同行之间也能彩互相用电子邮件交流,以此拉近了同行之间的距离,大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局部走向整体,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使教案更趋丰富,充实。

三、实际效益

新学年开始,我再次打开上个学年度的教案,结合新课程培训中所学到的新理论、新的观点,不断地融合到原教案中,有的根据美术课上课所处的授课条件、授课场所的不同,写出了不同版本的教案,如:欣赏课有在普通教室上,也有在多媒体教室上;写生课有在教室写生,也有在校外写生,其课前的准备方法也不尽相同。总之,电脑书写和管理教案,使我的每一劳动都在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的创造性劳动中。

篇(2)

关键词:小学课堂 情境教学 柔性思维 简约思维

一.小学课堂的现状调查

1.课堂结构单一,功能简单

小学生课堂设计设计单一,目前全国性的问题。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要求安静,要求纪律,要求所谓秩序和尊严。课堂上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课件教学。虽然近年引进多媒体教学,但人的思维方式没有变化,传统的“我讲你听”没有改变。

2.思想陈旧,缺乏设计和创新

中国传统教育在世界上是对孩子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可是获得最后成就的少之又少。我们教学思想理念陈旧,缺乏创新和设计。知识体系经历改革这么多年其实还是两个字就可以说明白。“服从”!不准提出异议,压制学生天性。课堂中教师肢体语言少,启发类的方式少,也几乎没有柔性设计。

3.课堂缺乏趣味,墨守成规

好奇、好玩是我们的天性。儿童心理天然有着这种特性。我们的小学教育基本上是压制天性,墨守成规的。对比一下五六十年代的小学教育,没有实质区别。

二.课堂情境教学设计的目的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课堂教学中改变“我说你听”模式,学生来讲课教师来引导和纠正,通过启发,引导,游戏,运动等符合年龄段要求的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具体的目的有两种。

1.以实用为目的

实用才是好用。我们的传统教学以成绩说话,以利益为重。但是成绩代表的只是学习的一点,孩子除了会学习,起码的社会社交能力,身体健康,语言能力等都没有提高,这就是过于重视应试,忽略了实用性。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育,更是如此。

2.以兴趣为目的

没有兴趣一切都是虚幻!这句名言深刻的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我们现在的孩子有没有说喜欢学习的呢?如果喜欢,那我们分析他是喜欢学习的。是教师父母夸奖,还是同学的羡慕,还是好成绩换来的奖励,还是对未来的憧憬?如果抛开这些单纯就是喜欢学习的,恐怕少之又少!这就是缺乏兴趣。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切,是基础,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电子游戏为何可以牢牢抓住我们的孩子?玩的天性永远是人的本能。情境教学法就是要把游戏,把玩加进教学中。

三.情境教学法的设计过程

设计的主旨以人为本。一节课堂,学生注意力不可能是40分钟。最多是二十分钟。我们安排好这关键二十分钟,抓住黄金时间引导灌输知识,余下时间可以以游戏,娱乐,说唱,运动等等手段进行课堂设计,或者说面对孩子我们放低身段,俯下身体,蹲坐。课堂不一定要老师站立学生坐着。可以颠倒一下。笔者作为一名一线小学教师,曾经实验性针对我设计的情境化教学方法,在一个23人的班级上过语文课。开课以电子游戏中片段开始,牢牢抓住孩子心理。背诵的古诗文设计在游戏中,背会的就可以闯关。课后的总结也发现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明显高于没有试验的班级。具体比例为,知识点掌握高出35%,综合理解38%,甚至学生当堂课背诵枯燥大段课文,当然这种课程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很强,也不是必须是游戏开始,也可以是饮食,也可以是音乐,也可以是美术书法等。具体根据教师个人能力安排课程架构和情境。确实需要体力和脑力都要比普通课程高很多。这就需要我们科学系统的安排课程。

四.情境教学的设计的创新

1.课堂发展的需求

当今的教育发展倒逼我们必须改革,坐着等着被动改革不如主动创新。参考国外的课堂体系,我设计的这套课程比较适合当今大多数小学课堂。不改革结果只能是被时代淘汰。国家教育部不会任由目前这种情况发展而不去变革。

2.从繁入简的需求

化简入繁易,由奢入俭难。简约化设计课题,简约化教学。我们是在做减法。减掉很多不必要的繁,比如教案大纲,比如课后总结,比如没必要的各种表格。简约而不简单是情境教学的精髓。

3.以人为本的需求

情境教学包含了以人为本的朴素理念。我们其实都是在设计方法规则为人服务的,而不是束缚控制人的。

篇(3)

在我们县小学音乐教师课堂教学调研中,两位来自不同小学的音乐教师展示了他们的课堂教学风采。一位听课的教师悄悄问我:“你们音乐课教师的提问怎么这么简单,大多是一问一答式。难道就不可以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主题,留待学生仔细思考后再共同交流、探讨、解决吗?”是的,我一直在思考音乐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层次性和有效性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我们一部分音乐教师的难题,尤其是偏远小学。音乐学科具有很强的学科特点,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具有明显的个性色彩。教学中,我们的教师怕学生的回答游离课堂,把一个问题分割成几个小问题,环环紧扣,步步为营。而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大多只需对号入座,直线思维便可以迅速回答,很少有疑难。教师只顾按照自己的单向设计走下去,课堂上很少有新的问题产生,当然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探究性”也就大打折扣了。这和我们的教学方式与习惯思维有关。“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怎样设问?”、“怎样让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带着这个思考我选择了一堂课进行了分析与反思。

二、案例:《金孔雀轻轻跳》教学实录片段

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杨丽萍老师孔雀舞片段)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欣赏,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不清楚是杨丽萍,回答:“一位演员在跳舞”)

教师:同学们仔细地看,在跳什么舞?(学生:孔雀舞)

教师:谁来说一说孔雀生活在哪里?(学生:云南。疑问:孔雀一定生活在云南吗?)

教师:你喜欢孔雀的什么?(学生:尾巴、羽毛、开屏时的情景)

教师:想不想学一下?(学生:想)

……

2.律动表演,突破难点

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孔雀开屏时的动作,你们还想模仿孔雀的其他动作吗?(学生:想)……

课件出示:象脚鼓

教师:同学们这是傣族特有的乐器,你想敲一敲吗?(学生:想)

教师:敲得好不好?(学生:好)谁还想敲?(学生都说想,高高地举起了手)

然后出示葫芦丝,提问的方式与前面的十分雷同。……

3.创造表演,寓教于乐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演

教师:这么许多小孔雀来到我们中间你们高兴吗?(学生:高兴。从学生脸上表情看,明显地感到疲惫与倦意)

三、分析、反思与对策

这是一堂综合型课,首先我与上课教师预设的教案(听课前预发的资料)作了一下对比,发现教师的提问设计并没有真实上课时那样,要精练得多,下面结合一些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

1.提问的频率

统计表明,在10分钟的引入中,教师提问次数过多,共19次,平均每分钟两次。而教师自己在预设教案中只有6个问题。19次与6次之间存在很大的落差。究其原因,其一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明确了主要提问,但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增加了大量辅助提问和重复提问;其二是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的连贯性问题,教师又将每个步骤,分解成了许多分支问题。实际上,辅助提问和重复提问虽然有利于启发学生,但过多的辅助提问和重复提问,会导致学生思维浅、窄,学生易形成对教师或他人的依赖,压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把一个探究性问题分解为一问一答式的浅层次问答,虽有利于教师课堂的调控,但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说明教师基本不信任学生。为此,我们需要对教学实践作批判性的反思,找出教学行为、言语背后深藏的教学价值观,去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2.提问的行为类别

在各类提问中,记忆性、判断性的简单问题所占比例最高,推理性问题所占比例最低,而创造性问题几乎没有。说明课堂提问以记忆、判断性问题为主,反映出我们还是不顾学情,仍按部就班,依原有的预设进行教学。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过度性目标不明确,教学还是不能大胆的放开,怕教学秩序过乱而导致教学难以进行。在学生回答的类型中,机械判断性回答占了很大的比例,推理性回答特别是创造评价性回答显得很不够,说明教师注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而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

整个一堂课中教师说话次数明显高于学生说话次数,感觉到老师讲得过多,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信任程度不够,教师的言语声调严重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期待做出回应,学生是在看老师的脸色回答。

3.怎样产生“好”问题?

如何让我们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有限的40分钟内让学生更充实、更有探索的价值是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我觉得一个好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第一,问题设计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的音乐情景,具备一定的新颖性、趣味性。问题的本身成为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原动力,唤起学生探索和研究的欲望。如一位教师在上《草原就是我的家》时,教师巧妙地布置了教室,在律动后(简单的蒙古族舞动作)问学生:“刚才我们做的什么动作?你知道我国哪个民族最喜欢骑马?蒙古族有一个特点就是离不开马,他们的劳动生活离不开马,行路离不开马,连吃住娱乐都离不开马。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马背上的民族’,那蒙古族生活在哪呢?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一起去看看。”简短的开头,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你们也骑上小马奔驰在草原上,心情会怎样?现在让我们也来试试。”(很好地体验了歌曲的情绪)。这些问题的设计,学生的思维是亢奋的,他们想研究的问题也都具有探索的价值,使每位学生都经历音乐的开放性和情景性。

第二,让学生自己发现有价值、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比如在歌曲创编中,除了通过教学,学生用本身已经具备的知识积累展示外,我们是否还能用其他方式来表达你对这首歌曲的喜爱呢?试着用较为复杂的提问去引导学生思考,力争在课堂上产生更多的新东西。

第三,教师整体呈现学习材料,创设有利于学生体验的问题情景,留给学生较多的思考空间。音乐学科的审美性、愉悦性、体验性、情感性、形象性都需要我们教师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情感。

篇(4)

一、目光关注,牵住学生游离的眼神

课堂上爱开小差的基本上都是学困生,是常被老师忽视的“旁听生”。他们走神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可能被我们老师忽视的,就是我们的目光。

老师的目光就像课堂里的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照在学生的心里就会燃起点点火光。可很多时候,我们教师的目光是游离的,虽然有时也看着学生,但心里对他们的关心并不够,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想着教案,想着下一步怎么按部就班地走。我们的目光如此没有神韵,没有灵魂,学生也变得心如止水。

如果我们能吃透教材,“背”好教案,做到胸有成竹,上课无需过多地分配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就可以把目光投给学生,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当你用亲切鼓励的眼神看他们时,我想,他们也会用会意的眼神看着你。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感受到自己作为主体的存在。

二、问题质疑,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美国学者布鲁巴克也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才会感到课堂是他们的课堂,才会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动机。特级教师林春曹在执教《雾凇》一课时出现如下场景:

林特先出示了一组“雾凇”的精美画面,学生一阵惊呼。惊呼之后,老师说:“看了这些画,你一定在脑海中形成了大大的问号,你想问什么?”于是学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

我也经常让学生在初读课题时质疑,如针对《第一次抱母亲》这个课题,学生就问:谁抱母亲?为什么要抱母亲呢?怎么抱的?我也经常指导学生读文时要善于思考从文中发现矛盾,掘出问题,如读《三顾茅庐》时,学生就问:曹操当时很强大,为什么诸葛亮不去投奔曹操而去辅佐刘备呢?问题一出,引起很多学生共鸣,我顺势表扬道:“你读书真认真,能发现大家没发现的问题。我们就围绕你的这个问题,再读读课文,然后讨论可以吗?”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埋头读了起来,随后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很高。可见,让学生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走入文本,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探究欲望才会更强烈,主体意识才会凸显。

三、评价引路,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许多老师在评价学生发言时过于简单或根本没有评价,只是用手势让他坐下,答问的学生因为自己回答没得到老师的积极回应,不知回答得怎样,便会逐步丧失进一步学习思考的兴趣。过于简单的评价往往也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全是“很好”“不错”“你真棒”之类的,泛滥成灾,学生就觉得不稀奇,发言的热情也随之降温。

一次语文课堂上,我让一个同学读书,读完后我对她说:“你声音真好听,读得也很流利,老师很喜欢听你读书,不过有一个字音读错了,你发现了吗?”很快他找到了读错的字,接着我又让他把读错的地方读了一遍,我说:“这下就很完美了。”他高兴地坐了下来。后来,他经常积极举手读书,而且每个字音都能读得很准。有时面对冷场,我也会用幽默的评价语言调节一下课堂气氛。一次班上又出现了冷场,我故作生气地说:“现在我看我们班呀就像一片沙漠,没有一片绿意。”这时突然有位同学举起了手,我惊喜地说:“呀!沙漠上终于长出了一株小草。”听了这话班上学生笑了,一个个举起了小手。

课堂教学还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做针对性评价,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平时学习吃力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时我会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他们,从而增强了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优生回答问题时,我则从他们回答角度的新颖性,独创性进行评价,激起了他们挑战自我的欲望。一次执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时,我让一位成绩不错的学生读第二段,读完后随即疑惑地问他“我发觉你把‘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中的‘只有’读得比较重,能说说为什么要强调它吗?”他说:“‘只有’强调了高尔基儿子年龄很小,这么小就懂得关心父亲,真了不起。”我说:“哟,你也很了不起,你能联系上下文从一个‘只有’中读出这么多内容,真是读到字的里面去了,老师佩服你。老师相信你还能从文中读出更多的内容。”听完我的评价,他高兴地坐了下去,继续认真地品读课文。

篇(5)

海南省临高县和舍中学 谭秋暖

内容摘要:在"班中班"这种课堂模式条件下,老师们用他们集体的智慧,为学生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为他们创造了愉悦的、舒心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营造 生动 主动 积极 高效

课堂教学,在过去、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保证。在实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倡导下,特别是在全面推行素质的要求下,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通过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探讨先进的教育新理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已初步改变了以往的教育观念,并积极地投入到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们知道,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成为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有用之人。这也是每个有责任心的教师的美好愿望。

然而,要实现这一美好愿望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事实上,我们喊教育、教学改革这么多年,我们现在的教育还远远不够。我们的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尽管国家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给予了免费政策,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给予了补贴。然而,还有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仍有很多孩子不愿意上学,逃学、旷课现象十分严重。就是在校的学生也有相当大部分无心读书,上课不是吵闹,就是打瞌睡,对学习毫无兴趣。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孩子还学会了吸烟,甚至染上了。师生关系紧张、对立,感情漠化。而我们的教师也在现行的管理制度下,只学会了如何应对检查。我们的很多教师除了按量完成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外,也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毫无意义或没多大意义的事情上。对此,我们的教师已习以为常,也已变得有点麻木不仁。照这样下去,我们的教育事业将是不堪设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我们喊教改这么多年,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却是那样的状况?难道这是教改的错吗?我认为不是的。原因固然很多,涉及到方方面面,在此无法一一列举。但就我们学校教育这块而言,存在着很多的弊病,这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拿如何造就一批适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怎样才难真正调动教师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言,我们的很多做法往往是相背道而驰的。比如说,我们每学期都要搞的教学常规检查。检查的内容不外是:老师的教案、听课记录、学生的作业批改以及各种各样的表格等等。检查的方法也不过是数一数各老师写了多少个教案,作了多少个听课记录,批改了多少次学生作业,各种表格填了没有等等。总之,主要是检查在"量"上有没有达到上级所规定的要求。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势必会诱发很多不良的现象:有的老师为了在检查的时候不挨批评,有时要熬夜抄写教案,至于明天的功课可以暂且不管。不深入课堂听课,也只好胡编乱造"听课记录",规定做多少个,就给你编多少个。在学生作业方面,有的老师为了批改方便,专挑比较简单的内容让学生去做,甚至还在黑板上写出答案让学生去抄,如果来不及完成所要求的次数,也只好暂停原来的功课让学生抄作业,或者一次就布置几次作业。真何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小学到中学,这些现象屡见不鲜,早已司空见惯。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的教师也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丧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自然也就殃及了我们的学生。

应该说,我们目前的这种教育状况,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工作者都有不可推缷的责任。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有义务为改变我们的教育现状出谋献策。实际上,为了教育,世界各地都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变革,尝试着各种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美国就有"校中校"和"单性学校"的办学模式。在我国的一些学校也在推行"小班"制。其目的就是为了便于管理和更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但笔者认为,在师生比比较大和基础设施还相对落后的地区,"小班"制仍很难实施。

我国目前很多地区、很多学校实行的班制是:一个班至少有五、六十人,有的上百人,由一个班主任负责管理。在这样的班制条件下,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很重,自然在很多方面都很难做得很到位。在这样的班制条件下,每个科任老师至少要担任两个班的教学,而每一节课上每个科任老师都要单独面对五、六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也就是说,我们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在几个班之间来回跑,重复几次一节课的内容。我认为这对老师来说,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是一种浪费。另外,一个科任老师在这样的大班里实施课堂教学,课堂秩序很能得到保证,很多的课是从吵吵闹闹开始,吵吵闹闹结束,计划好的教学无法实施。

基于我们目前的教育状况,我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想法和冲动。我想鼓起勇气谈谈我的一个还不够成熟的设想。

我认为,我们不仿尝试一下改变现行的班级管理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这样一种新的管理和课堂教学模式:大班授课、小班管理的模式。即可称之为"班中班"的模式。具体地说,首先,我们要把原来窄小、简陋的、只有一个讲台和一块黑板,下面是几排简单的课桌和板凳的教室改建成可以容纳二、三百人的宽敞、明亮的、具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大课堂"。然后,在这样的大课堂里,比如,在初中部,我们可以组建200人左右的一个大班,在每个大班中又分为10个左右的小班,也就是每个班控制20人左右。每个大班至少配备十几个教师,这些教师既是这个大班的科任老师,又担当各小班的班主任,由他们共同分担这个大班的日常课堂教学和管理工作。在每个科任老师实施课堂教学时,要求每个小班主任要深入各自的班中,组织并参与学生听课、学习、讨论以及其他各种课堂活动。协助科任老师维持课堂秩序,并担当科任老师的助手,协同科任老师实施课堂教学。形成既分工、又相互配合的课堂教学和管理模式。

笔者认为,在这种"班中班"的模式条件下,如果再加上政策上的有力支持,我们的教育状况必将得到改观,我们的教育事业可望在各方面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略加阐述:

一、在教育管理方面

这种"班中班"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分层管理,细化了管理责任。(一)这种模式,把一个班主任管理的至少有五、六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大班,变成了由一个小班主任分管20人左右的小班。这样,无疑是既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又能使我们的每个学生都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照顾。(二)这种模式,科任老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由于有小班主任的介入和协助,课堂秩序可以得到保证。在这样的课堂条件下,老师们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科任老师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认为较好的教学方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三)在这种模式条件下,可建立大班与大班,小班与小班,个人与个人的有效竞争机制,在这种竞争环境下,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都是主动的、积极的。

二、教师发展方面

(一)由于这种课堂模式,要求每个科任老师都要面对二百名左右的学生还有同事。俗话说"树要皮,人要脸",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在学生和同事面前有良好的形象。因此,每个老师无论在专业素养或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都不得不要求自己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因此,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也就成了老师们的自觉行为。(二)这种模式,给老师们提供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机会。在这种条件下,他们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由于这种模式,要求每个老师都参与学生的听课、学习。因此,在这种模式条件下,老师的专业得到发展的同时,在其他学科领域里也得到有所发展。

三、学生发展方面

在这种课堂模式条件下,老师们用他们集体的智慧,为学生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为他们创造了愉悦的、舒心的学习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发展的内动力,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积极的、高效的、愉快的。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实现智慧的发展。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篇(6)

 

行为习惯主题班会教案(1)

 

一、班会目的:

 

让学生明确好习惯的重要性,知道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良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好习惯的目的。

 

二、班会准备:

 

班级照片。搜集儿歌。编排小品。写倡议书。搜集名人故事。

 

三、活动过程:

 

A:三月,春风送暖,三月,鸟语花香,

 

B:三月,春光明媚,三月,春暖花开。

 

A:在这美好的三月里,我们又迎来新的学期。

 

B:对于二年级的我们,在学习、生活、品行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A: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迎世博150天”主题班会,

 

B:希望以此为起点,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A:我宣布,二年级一班《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B:知识像海洋,等待我们张开臂膀去遨游。

 

A:学习是动力,好习惯引领我们不断前行。

 

B:同学们,你们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包括哪些方面吗?

 

(自由回答)

 

A:同学们说的真好,平时我们是这样做的吗?

 

请看小记者拍的照片,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呢?

 

(大屏幕播放照片,请同学们评论)

 

B: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取得好成绩的基础,它将帮助我们健康成长。

 

A:良好的习惯不仅仅表现在学习上,还表现在生活中,生活中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呢? 就让这些儿歌告诉你吧! (儿歌串联)

 

B:如果你觉得这些儿歌还不够全面,那就把你的想法写在今天的日记中吧!

 

A:高鑫,刚才我们谈到了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我觉得良好的品行习惯也很重要呀?

 

B:朱灏,别急别急,你看演出已经开始了。

 

(小品:明明的一天)

 

A:刚才的小品可真有意思,看来我们班的表演人才大有人在呢?

 

B:热闹归热闹,看完后要反思才行呀!

 

A:刚才的小品中有哪些错误,正确的品行习惯应该是怎样的?

 

(自由发言)

 

B: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它体现了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历史有许多人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从小养成了好习惯。

 

请听名人小故事。

 

小时侯的鲁迅也很贪玩,常常迟到。有一次,鲁迅又迟到了。上课的老师很生气,严厉地教育他们,没有早到校的好习惯,没有勤奋的好习惯,是永远也没有出息的。鲁迅听了以后,感到非常难过。他回到座位上,用小刀在课桌的左上角刻下了一个醒目的“早”字。从此,鲁迅读书再也没有迟到过,也因此养成了勤奋的好习惯,后来成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A:我们常听长辈们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可见,好习惯是比金钱更值钱的财富。下面有请同学代表二年级一班全体儿童团员向大家发出倡议:

 

倡议书: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孔子曾经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我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来的竞争是激烈的,要迎接未来的挑战,我们必须要有良好的习惯。今天我代表二年级一班全体儿童团员向大家发出倡议:

 

一、维护校园整洁,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在墙面、桌面乱涂乱画,不损坏花草树木。

 

二、举止文明,尊重师长,言行得当。使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谎话,不打架斗殴,不在走廊楼梯上追跑哄闹。

 

三、讲究个人卫生,常洗澡,勤换衣,保持衣服和手脸的卫生。

 

四、自觉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抄袭作业,考试要诚实,课间活动不要大声喧哗。

 

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收拾书包或其他物品。

 

六、吃饭有规律,不挑食。多吃青菜和水果。

 

B: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习惯就象雏鹰的一双翅膀,能让我们在高高的蓝天上翱翔。习惯就是我们成长中最好的伙伴,能让我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让我们把好习惯放在心里,让它在心中生根发芽!

 

A:最后请同学们大声跟我说: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B:下面,请辅导员老师讲话。

 

同学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成功的基础,但一节课不可能把好习惯展现的面面俱到,在以后的班队会中我们还要坚持开展此项活动,我希望通过今天的队会,同学们能够取长补短,改掉自己在学习生活品行以及其他方面的不良习惯,争取做一名百分百合格的小学生。老师期待着!

 

A:我宣布,二年级一班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行为习惯主题班会教案(2)

 

班会目的:

 

1.通过班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好的习惯,好的行为习惯给社会、家庭和学校以及他人和自己带来的好处。

 

2.使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本班、本年级的班风、学风、行为习惯的进一步好转。

 

班会形式:

 

讲述、交流、讨论

 

班会过程:

 

1、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同学们反思本班在前一阶段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是否做到德育处反复强调的以下几点要求:①学习习惯。按时进教室、入室即静、全神贯注、没老师和有老师一个样。②生活习惯。晚自习后按时熄灯息声、勤俭节约等。③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不乱丢乱扔。

 

2、教师讲述:现在同学们看看你们自己的行为习惯是怎样的?  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摘校园里盛开的鲜花和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

 

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的不少学生存在着自觉学习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靠惯性学习、围绕考试学习、有逃课和抄袭作业的现象,课余时间利用率差等等。针对这种种行为,同学们有什么好建议去改善这些情况呢?

 

让同学们讲讲自己和其他同学以及班级还存在哪些不良习惯?(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或相互检举)

 

怎样养成良好的习惯呢?一是要改变拖拉的不良习惯 ,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拖拉所浪费的正是这宝贵的“今天”。为了克服拖拉的缺点,我们要尽快确立目标,循序渐进。

 

比如,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心急,但一定要说到做到。想背完1000个单词,可以分成多天来完成。今天背10个,明天背10个,日复一日,这样不仅不会给自己造成太大的压力,并且当你完成目标时,会品尝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功的喜悦。二是要明确不论我们打算做什么,都从现在开始,立即行动。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大声喊:“从现在开始,立即行动!”三是学会时刻自我约束。如果良好的习惯养成之后放松要求,忘乎所以,那么没过多久丢掉的坏习惯又会重新回归。

 

例如认识到听课做笔记的重要性后,就得一天不落的记下去;认识到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性了,就不能再找借口深陷其中;认识到自习课讲话会耽误自己影响他人,那就踏踏实实的独自学习。久而久之,坏习惯会离你越来越远,自然,成功会离你愈发的接近。

 

让同学们记住以下格言:

 

( 1)好习惯,是你生命的保险

 

(2)前半生,你培养好习惯;后半生,好习惯会照顾你。

 

(3)人生就是一场好习惯和坏习惯的拉锯战。

 

(4)决定成功的核心关键是,让好习惯的比例逐日增加。

 

总结:观念改变习惯,习惯积淀素养。生活处处是细节,细节点点积素养,素养默默铸文明。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明人本来性情很相近,但由于行为习惯的偏差,导致个性等相差很大。同学们,良好的习惯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今天的班会课,你们要改变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行为习惯主题班会教案(3)

 

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增强爱国情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把礼仪常规贯穿到歌谣、小品、朗诵等各种表演形式之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礼仪对于每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班主任: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现在我宣布:《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活动开始

 

(一)、家庭文明礼仪。

 

主持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故事至今仍深深地教育着我们。

 

下面请听历史故事:《孔融让梨》。

 

主持人:看到这个小故事,同学们觉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学生自由发言。

 

主持人: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下面请欣赏小品《家里来客了》。

 

(二)、校园文明礼仪

 

主持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礼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做人要懂得礼貌谦让,因此中国被称为“文明礼仪之邦”。

 

主持人:中国古代的礼仪规范不断发展改革形成了我们的现代文明礼仪。在校园这个既庄严又活泼、既紧张又文明的环境中,我们少先队员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讲礼貌,懂礼仪,做一个文明少年。礼仪举止包含了许多内容,你知道那些校园礼仪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学生自由发言。

 

(校园礼仪:正确的走姿、正确的站姿、正确的坐姿;同学之间交往的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递物与接物。)

 

1、我们在学校内要做到哪些?

 

某某说:在我个人认为要做到校园文明礼仪有三大点:首先,在学校要尊重老师。在个人方面要做到不打架、不骂人、仪容仪表要符合学校规范。在同学之间要做到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她说得很对,我们作为学生在学校内要遵守校规校纪。

 

2、我们升国旗是我们要做到哪些礼仪?

 

某某说:升国旗时我们应该立正站好,向国旗行注目礼,我们要尊重国旗,要知道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升国旗时,要想想我国体育健儿夺得奥运冠军时升国旗的样子----目不转睛的看着国旗冉冉生起,要知道为了这一面国旗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国旗代表着我们的国家,升国旗是一件神圣而庄严的事,我们不应该当作儿戏,不应该说话打闹而要尊重它爱护它。就像某某所说我们在升国旗时一定要严肃。

 

现场采访:中国少年报的记者听说你们这里在开展文明礼仪活动,特来采访各位同学,欢迎吗?

 

(场景一)当你想向同学借笔时,你该怎么说?怎么做呢?

 

(场景二)如果你不小心碰掉了同学的文具盒,你该怎么办?你的铅笔盒被碰掉了,你生气吗?

 

(场景三)中午当你在食堂盛汤时特别拥挤你该怎么办呢?

 

(场景四)如果你在上楼道时,有同学被撞到了怎么办?

 

(场景五)如果你回到家发现忘了老师安排的家庭作业你怎么向老师打电话询问呢?

 

主持人:这是我们常用的校园礼仪,对于我们小学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请听朗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

 

主持人:我们共同生活在这所美丽的校园里,共同学习在这个三年级二班这个大家庭中,大家和谐相处。在前段日子里,我们班里出现了这样几幕感人的情景,请看小品《同学之间》。

 

小结:文明礼仪似一缕春风,哺育了我们,似阳光雨露流进孩子们幼小的心田,滋润着你们茁壮成长,直到长成参天大树。新人是美丽的,生命是美好文明礼貌是立足之本。我真心希望这朵朵礼仪之花永远绽放!

 

(三)、社会文明礼仪

 

在学校要讲文明,那么在没人监督的时候,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某某说:在不同的公共场所对我们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说在乘车时应遵守乘车秩序,尊重司售人员,尊老爱幼;在影剧院时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废弃物;在参加大型活动时要听从现场安排,入场时不要拥挤,进场后不随便走动,不乱扔垃圾等。

 

就像某某所说的那样遵守公共场合的秩序。

 

主持人:说得好,相信你们做得更好!咱班的队员志气大,看,大家还要争当文明好少年呢!男生朗诵《争当文明好少年》、女生齐读《文明礼貌三字经》。(四)、文明用语不离口

 

同学们的表演真棒,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都的'美称,我们从小就要学习礼仪、用礼仪,要重言,更重行。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老师也为同学们创作了一首文明礼貌歌,老师朗诵。(出示课件)

 

同学们,都知道,礼貌用语记得牢。

 

对待长辈要用您,早晨见面说声早,

 

平时互相问问好,分别再见别忘了,

 

若求人请字先,最后别忘说谢谢,

 

影响别人对不起,回答请说没关系,

 

文明做个好孩子,人人夸我数第一。

 

希望同学们千万别忘了哟,把文明用语牢牢记在心间。

 

主持人:人与人之间相处时难免有磕磕碰碰,犯错之后的一声“对不起”就能使对方的怒气烟消云散,同样的一件小事,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中就是“对不起”在起作用。生活中,人际交往时学会文明用语,是我们从小学做人的很重要的一项道德修养。请看我们班同学对文明用语的体会:诗朗诵《神奇的字》。

 

三、活动总结。

 

主持人: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礼仪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做到遇到师长、来宾,主动敬礼问好;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注意谦让,靠右行走,保障畅通;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随时捡;爱护公共财物,不乱写乱划,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相互监督,共同促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四、班主任讲话:

篇(7)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创新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新课程不断更新,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科技和教育愈来愈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基础。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所以就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科技和教育。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感自身责任重大。时光荏苒,一学年又过去了,这个学年是紧张而忙碌的,但是也收获多多。从总体看,这个学年我在认真执行上级领导对于教育的指导,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推进人文教学,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备课内容——创新

课前备课是一个分析教材、设计教案、准备教学材料(包括查找教学中需要的实际例子和准备教具,以及制作课件等等)的过程,认真、充分的课前准备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顺利通畅,提高教学质量。

鉴于以往的经验,如果备课内容依然局限于教材和教参习题,参考资料等,就比较老套无新意,导致上课的内容就会空洞而乏味,同学们的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课堂教学效果不是非常的理想。如果能将信息教育运用于教学活动,使之成为现代电教手段的一种,就可以借助强大的网络信息丰富课堂内容,充实课堂知识。二十一世纪是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电脑已揭开它的神秘面纱,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相当广泛的运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在教学中运用电脑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网络建设的开展,让电脑的应用正在逐步步入我们的课堂,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本学年我在课前备课方面充分运用网络。在网上有重点有目标的寻找资料,学习其他优秀的精品教学课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教学都有相当程度的帮助:一方面使我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可以使学生学得有兴致;另一方面因为它们信息量丰富,也使教师可以更容易地获得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更多信息,同时,在教学环节教学思路变得更加清晰有条理,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因此提高了不少。课堂教学质量也相应的提高,课堂教学自然高效。

但是网络信息繁多要在如此之多的教学资料中选择适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就需要花费一番功夫。因此,我在课前必须根据课本的教学内容,认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然后查看相关的资料,并从中选择出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的内容。虽然这样会比较花时间,但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多掌握、好掌握,我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二、课堂教学——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