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2 14:45: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管理科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申请者须符合《*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第七条前三项基本条件:(1)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事业心强,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相应的组织协调能力;(2)多年从事科研工作,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并受聘担任副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自然科学领域申请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年1月1日以后出生,特别优秀的可放宽到*年1月1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申请者年龄不超过45岁(*年1月1日以后出生),身体健康;(3)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广,对本学科某些领域具有较深入的研究,对学科发展有较强的预见性,能够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
根据我省高校实际情况,经研究将第四项修改为:4、近5年取得较好的科研业绩,同时具备以下条款中的两个条款:(1)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或主持省级项目2项。(2)在本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第一作者),其中自然科学论文被SCI、EI收录3篇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在本学科领域的权威性期刊发表3篇以上。(3)出版一部学术著作(第一作者)(4)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包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前5名;省级一等奖的前3名、二等奖的前2名。(5)发明专利的第一发明人或审定品种的第一主持人。
2、申请者所在学校必须承诺匹配所要求的资助经费(不低于1:0.5)。
3、各单位要坚持公开遴选、择优推荐的原则,坚持人才、平台(基地)和项目的有机衔接,适当向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基地)倾斜。
4、申请者限于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已获得“燕赵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首批“*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者不得再申请本计划。
二、申报领域
自然科学按照如下19个领域归口申报:
1.数学;2.物理;3.化学;4.化工;5.农业;6.林业;7.电子科学技术;8.计算机与通讯;9.生物与基础医学;10.医疗卫生与临床;11.药学;12.中医药;13.能源;14.资源;15.环境;16.传统材料;17.新材料;18.先进制造。
哲学社会科学类按以下8个领域归口申报:
1.哲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2.经济学;3.法学;4.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5.教育学、心理学;6.语言学、文学、新闻传播;7.历史学;8.艺术学、体育学;9.管理科学与工程。
三、评审名额及方式
第二批“*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拟资助50人,其中自然科学35名、人文社会科学15名。省教育厅聘请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遴选评审工作,设评审办公室挂在省教育厅科技处。评审工作按照学校推荐申报、评审办公室形式审查、学科组初评推荐、评委会评议投票、省教育厅审定等程序进行。
四、申报方式及要求
1、以学校公函的形式统一申报,不受理个人的申报。
2、申请人在认真阅读《*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的基础上,如实填写《“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一式6份(A4纸型),申请书和附件均加盖所在学校公章。申请材料必须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双面打印,不得超过40个页码。
根据《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从即日起启动—年度县科学技术奖的评选工作。现将评选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条件
凡推荐9年度县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候选组织、候选项目,必须符合《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推荐县科学技术奖的项目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1、技术发明奖:应是年以来获得发明专利,且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为鼓励学生发明创造,对学生发明的具有较强创意性、实用性和良好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前景的专利成果,也可以推荐技术发明奖。
2、科学技术进步奖:年以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且应用于生产实践一年以上,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科技成果。年以来县内专业人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自然科学、管理科学论文,经县科技局审查真实性后,可纳入科学技术进步奖范畴。推荐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项目,原则上需经过市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
3、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奖:推广和应用达一年以上,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科技成果项目。已获得过县级科技奖励的科技成果,获奖后又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仍可以推荐科技成果推广奖。推荐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奖一等奖的项目,原则上需经过县级以上主管部门验收。
4、科技型企业创新奖: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中,特别是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并取得显著成绩的科技型企业。
5、科学技术合作奖:同县的科学技术人员或者组织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向县的科技人员或者组织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成绩特别显著的;为促进县与县外的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出重大贡献的。
二、推荐程序
一个单位完成的科技成果,由完成单位按隶属关系推荐。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主要完成单位联合其他完成单位推荐。隶属关系不明确的,可直接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完成单位推荐。
三、推荐材料
推荐县科技奖励的项目统一填写“县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推荐书一式2份,附件材料1份(专利证书、获奖证书等复印件)。
推荐书的填写要真实、规范,推荐书及附件材料一律用A4纸打印。填写单位名称时应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全称,完成人的姓名要准确无误,完成单位和完成人的排序要无异议。
推荐材料由推荐单位汇总审查并签署意见后,于年6月1日前集中报送到县科技局科技成果股,逾期不予受理。
在评选工作结束后,除获奖项目原件存档外,其它材料按保密规定销毁,各申报单位和推荐部门事先做好本单位的存档工作。
四、评选程序
由各乡镇和县政府有关部门、相关企业统一推荐县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县科技局在收到推荐单位申报的候选项目后,按《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细则规定的程序和推荐条件进行初步审查,审查合格后,提交县政府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经评审通过的项目,在媒体上公示后报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五、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推荐阶段(3月20日至6月20日),推荐单位或个人填写《县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于6月20日前报县科技局科技成果股。
第二阶段:初审阶段(6月21日至7月20日),由县科技局组织专班对推荐项目进行初审,对符合《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的推荐项目,提交县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第三阶段:评审阶段(7月21日至8月20日)由县政府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对推荐项目进行评审,对获奖人选、项目和奖励类别、奖励等级提出意见,由县科技局对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进行复核。
关键词:信息计量;CSCD;CSSCI;学科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2
信息计量是用定量方法来描述和研究信息的现象、过程和规律的一种定量分析。信息计量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分析和预测、科学评价等方面。利用信息计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工、整理及实际调查统计所得的资料,从而可以分析和估测某一学科和技术领域的衍生及其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可获得某一学科的产生、发展、分化和相互渗透等动向。利用信息计量数据,还可以评价科学论文和科研成果的质量,可以为科研计划的制定和进行科研管理提供重要依据。2002年以来,科技部联合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多次制定和颁布了有关科学技术评价的相关文件,可以说科学技术评价的意义和作用已不言而喻,各种评价方式也随之涌现。在各种各样的评价活动中,竞争力评价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所谓“竞争力”是指竞争者(团体或个人,包括国家、高校、企业……个人)获取竞争优势、赢得胜局的能力。学科竞争力评价作为竞争力评价的一个方面,则成为机构评价和个人评价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我校的核心期刊信息的分析,从信息计量角度了解我校的科研发展概况,为我校今后的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科研政策制定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示。
本文选择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库)和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为文献信息源。这两个引文库分别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研制开发,其中CSSCI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精选学术期刊信息,CSCD数据库收录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核心期刊信息,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整体情况分析
1998-2012年间,CSSCI和CSCD信息资源库共收录我校期刊论文700多篇,根据这700多篇文献的整体分析:我校科研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缓慢发展期(1998-2003)、平稳发展期(2004-2007)、成熟发展期(2008-2012)。
1.缓慢发展期。1998-2003年,1998年至2003年六年间,每年的文献量不超过20篇,1998年的3篇文献分别来自南京教育学院的李槟、孙庆、赵恩柱,刊于《河北学刊》、《江苏社会科学》、《辞书研究》上三篇文献《一座晶钢的雕像——论丘东平和他的创作》、《冷战的本质特征及其结局的必然性》、《从专科词语的性质看专科词典与语言学的关系》,由于2000年教育部批准原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成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因此1998年这些作者署名均为南京教育学院,在统计科研成果时均统计在内。由于这个阶段文献总量仅有70篇,因此把这个阶段称为我校学科发展的缓慢期。
2.平稳发展期。2004-2007年,为我校科研发展的平稳期,年文献量较前一阶段有所增加,年文献量在36篇以上,100篇以下,整个阶段的文献量为198篇,该阶段文献量最多的学者为我校的颜森林老师,从CSCD的统计数据来看,四年的文献量达12篇,平均每年3篇,该学者主要从事为通信、非线性光学、激光器与混沌等物理学方面的研究,排名并列第二文献量为7篇的有三位老师,分别为我校的秦林芳老师、邵建老师和林继成老师。
3.快速发展期。2008-2012年,为我校科研迅速发展的时期五年总文献量为430篇,年均文献量在100篇以上,由于本文的检索时间为2013年8月,因收录文献的时滞性等原因可能2012年的有些文献还未来得及被收录至数据库中,因此2012年的文献总量比前几年要少。从CSCD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一阶段文献量最多的学者为我校的华春老师,其文献总量达39篇,该学者主要从事植物逆境生理等植物学方面的研究,该学者在我校原生命科学系建立和发展了一支强大的学术团队,因此发表的文献大多数是以合作者的形式出现的,这体现了自然科学研究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CSSCI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一阶段文献量最多的学者为我校的秦林芳老师,其文献总量达到24篇,且为独著,该学者长期以来主要潜心于作家丁玲及其文学创作研究,笔耕不辍完成了大量的论文。
二、学科类别分析
为了分析我校各学科发表文献量,对我校教师发表的700多篇核心论文关键词进行统计。由于本文信息集来自两个不同的信息资源库CSSCI和CSCD,因此对于文献所属学科界定可能存在不一致,因此本部分内容仅供参考。将两个数据库中的近似学科进行合并处理后,通过EXCEL统计,本数据集700多篇文献共涉及56个学科,将发文量排在前20名的学科列于表3中。
由表1可知,我校作为一所师范院校,教育学这门学科科研产出的数量位列第一,其中贡献最大的两位学者分别是陈维维老师(7篇)和张波老师(7篇)。尽管教育学这本学科科研产出数量居高,同时也应看到这门学科之所以产生高文献量是因为我校教育学所属二级学科比较多,如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数学、语文、英语、化学、物理)等。从图2可看出,这些学科尚未形成一支成熟的科研团队,大部分属于独立科研状态,这样的状态不利于我校某些学科的发展与壮大,特别是学前教育作为我校的重点学科,科研产出相对于同是校级重点学科的生态学来说,不仅数量少,也未形成稳定的科研团队。
三、结束语
根据上述对我校学者核心期刊的信息计量分析,可以看出,1998—2012年,我校科研经历了从缓慢发展到稳定快速的发展过程,某些学科研究趋于成熟,该领域的研究队伍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如生态学。同时也应看到我校作为一所师范院校为主而形成的地方本科院校,教育学的一些二级学科尚未形成一支或多支成熟的科研团队,该学科缺乏有学术影响力的领军人物,难以形成科研核心。
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主要是通过重组师范教育资源而形成的,“师范性”是其特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根植于地方文化沃土,服务本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特色资源形成强有力的科研团队,进行产学研合作,形成科研优势,培育科研特色。可以从三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立足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寻求科研服务特色。二是侧重应用研究,寻求研究领域特色。三是寻求科研运作模式特色,重视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促进多学科间的相互交流、交叉、融合,最大限度地挖掘各个学科的科研潜力,变劣势为优势。
参考文献:
[1]邱均平,赵蓉英,余以胜.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理念与实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01).
[2]南京晓庄学院.[EB/OL].[2012-07-01].http://.
[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EB/OL].[2012-07-01].http:///.
[4]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EB/OL].[2012-07-01].http:///notice.asp.
[5]梁永霞,李正风.基于CSSCI的中国科技政策研究的知识图谱[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
(一)公共管理原则导向的流派
White(1926)的《公共行政学导论》和Willoughby(1927)的《公共行政学原则》使公共行政学者都相信公共行政存在着指导行政现象的科学原则;MaxWeber(1978)的《论官僚制度》探讨了现代组织原则与规范,发明了层级制。Gulick、Urwick(1937)等人的《行政科学论文集》,深入探讨了法约尔管理过程与管理原则。首先为古典管理学派,该学派主要关注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方法与技术,为提高行政效率而在操作层面上进行科学研究及组织工作。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Taylor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提高管理理论的科学性。Taylor(1911)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原则,并指出:“科学管理原则普遍适用于各种人类活动”。科学管理理论强化了人们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注,从而成为了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追求。其次为行政管理学派,该学派从管理实务出发,建立了一套管理理论和规则,作为管理者的行为准则。HenriFayol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组织研究领域,拓宽了科学管理的研究领域。Gulick对行政功能和组织的规范与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一体化组织原则与行政七职能理论。JamesD.Mooney提出了组织四大原则,即协调原则、层级链原则、职能原则和职员原则,结合组织与原则分析。最后为官僚制度学派,Weber的管理制度理论的产生与其历史时代有着直接的联系。Weber的官僚模型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因而是对人类行使权威的最理性工具。
(二)公共管理“理性”质疑的流派
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理论受到了挑战。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把组织视为机械形式,把人当机器,只是片面的追求组织结构和法律、法规的遵守。这是传统公共行政学不可推脱的缺点。理性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反对;二是认为行政原则本身存在逻辑矛盾。JohnM.Gaus(1950)在《公共行政》精辟地论述了当时的情形:“现时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也就是政治学理论”。这把原本认为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传统理论又纠缠在一起。社会系统学派从系统、整体性等社会学观点来研究管理,摆脱了传统行政管理理论的缺陷,并试图改造传统的权威概念、创造出一种协调合作精神。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MaryPFollett(1937)最早系统而深入地研究行政管理过程中人的问题,他通过对群体的心理因素的考察来分析作为民主群体基础的“协商一致”机制的性质。理性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Simon(1988)把管理行为分为“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执行过程”,并把管理研究重点集中在“决策制定过程”的分析。既丰富了管理学的思想,也揭示了管理的本质特点。理性决策模式提供了分析决策问题基本思路,同时也强调“理性”是指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利益的理性。
(三)公共管理多元化扩散流派
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客观上造就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拓宽了管理思维,也促进了管理现代化,更是给行政科学注入了新血液。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科学成为了一门融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也就从纯理论转型到结合应用的研究。系统论认为任何组织都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拓展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公共管理对于公共性的理解也从官僚制度和政府机构发展转变为注重公共利益,即政府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注重组织工作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力,政府被置身于社会外部大系统中,公共管理从制度定义发展为规范定义和组织定义。系统管理学派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各种系统的运动规律并据此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其代表人物有L.VBertalanffy、TalcottPar-sons和JamesE.Rosenzwig等。其核心观点是不同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一个变量的细微变化可能引起其他变量的重大变化。这种非线性关系增加了人们对组织认识的复杂性。受系统理论的影响,任何组织都被视为相互关系之中,任何变量都可能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行政组织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持续地与环境产生互动,并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处于动态均衡状态。行政生态学派,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各种环境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最早提出行政生态的学者是哈佛大学教授JohnM.Gaus。其追随者FredW.Riggs10余年后提出了行政生态类型的发展连续体。行政生态学借用“结构-功能”方法来分析行政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为公共管理学开辟了新的领域,使其摆脱了那种抽象地讨论行政原则的纯理论作风,用生态观点来考察行政是正确的认识路径。
(四)公共管理价值重塑流派
历史与科学的局限性导致了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迷信于管理的技术手段,而抹煞了人性存在的意义、价值、自由等内涵,也导致了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DwightWaldo等为首的新公共行政学派,除了致力于民主行政的推动,还大力提倡社会正义、自由、民主等价值,这也就突破了科学实证主义的限制,走向了人文精神与价值的复兴之路。Waldo(1971)在《走向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的序言中指出,“新公共行政学产生于‘事态严峻、情势紧急’时代”,它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观点在于:第一,由单纯的法理或制度性研究方法向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转变;第二,抛弃“政治-行政”二分法,把政治或政策与行政看成是政府管理中的连续或交融过程,开始重视政府管理中的政策问题研究;第三,公共管理学由以效率研究为核心转向更关注公平、责任和伦理等行政民主性价值取向的研究。GaryWamsley的《黑堡宣言》发表,奠定了黑堡学派的政府再造的独特观点。其强调,行政价值的重塑与社会变迁的推动都需要由“集体持有的价值、认知、态度以及行为等”改变,行政人员与官僚体系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行政绩效。
(五)公共管理思路创新流派
任何思想流派的发生,除了寻找之身的历史、传统等渊源之外,时代的风云际会也可能成为其产生发展的土壤。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管理学、新公共服务、治理学派等学派的出现与不断探索,极大丰富了公共行政学的内容和方法论。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学的理论用于非市场的决策之中,它认为国家机关亦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参与利益的竞逐。公共选择学派以个人自由主义为基础,关注个人利益,将人类社会分割为两个市场: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都受自生自发秩序的制约。该学派对于公共行政的启示主要体现在:扩大公众参与;最大化行政职能分权化;简化行政程序与层级节制;彻底将公共行政经济化,并进行可行性评估,而不是以“公共物品”或社会公正为衡量基础;对于公共部门的扩张、行政裁量以及公共组织的目的进行严格的控制;削弱公共部门的领导角色,将其界定为专家或技术人员。20世纪70年代末期,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企业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它更重视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理分析。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采用经济学理论和私人部门管理方法,创立一个新的公共管理的知识框架。如:更加关注绩效-激励的行政模式,建立绩效导向型的制度、结构与管理等行政原则;建立了关于政府设计和行政改革的国际对话和比较机制;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其他先进概念框架的综合与启发性使用。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和现实求解,主要是针对新公共管理的缺失而提出来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指出,一味的放任政府治理走向市场化与竞争化将导致公共利益与公民尊严的丧失,并试图提出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践工具来弥补这种趋势所造成的恶果。它提出通过由公民与政府双方的共同治理来提高治理的质量,并带给社会更高的收益,这些都体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进步。
意义及启示
公共管理流派纷争,其主线主要集中在下面三部分:
(一)政治与行政
公共机构的任务,即政策的制定必须由政治家来完成;而行政者则贯彻执行这些政策措施,即所谓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尽管有学者对于政治与行政是否能分离表示怀疑,但二分法使得人们可以撇开政治条件与政治因素来把握行政的实质与意义,促成了对政治与行政边界的认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部门改革发展使得政治与行政的边界日益模糊,主要是因为公共部门采用了众多的组织形式,政治势力日益渗入行政领域。政治与行政界限的模糊导致责任处于游离状态,使得传统的政治价值难以追寻,并产生了许多问题。
(二)公共与私人
在公共部门管理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划界问题”,如何选择属于公共、私人领域抑或公私混合领域,以及如何执行等问题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组织形式是不存在的。既没有纯粹的公共组织,也没有纯粹的私人组织,构成了所谓的“模糊状态”。公共与私人边界移位使我们必须对传统公共部门原则进行重新思考,如公共权力与个人自由,资源配置问题、分配问题、所有制问题、官僚制问题等。公共部门管理创新,运用私人部门管理来提高效率、提高更优质的服务,这样可以减少成本,但也存在公共信任减少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信息空间;科学知识生产;知识共享;学术交流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对当代科学知识的生产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网络信息空间①的知识共享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共同体获取、和处理信息的主要方式,网络PC、电子邮件、在线和离线数据库、电子出版、讨论列表和新闻组、电子学术会议、数字图书馆、学术博客甚至“知识机器人”等基于网络的信息呈现方式已经将科学知识生产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时代,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等技术在内的ICT(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的发展正逐渐改变着科学系统的本来面貌〔1〕9。“虚拟信息空间”、“电子化科学”、“赛博空间”等提法更是生动地表明,通过网络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当代科学家知识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信息空间正将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共同体塑造成一个高性能、大规模、无缝链接的“研究村”,“电子化科学不仅是超学科的,同时正改变着学科概念的核心理念,该理念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家的科研行为”〔2〕。在这种背景下,虚拟信息空间中的知识共享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外STS②学者的普遍关注。比如希奈研究了网络环境下科研信息的共享、新的科研合作模式的出现等问题,并从STS视角证明了交流主体之间的交互复杂关系〔3〕。海默瑞克斯认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共享已经呈现出学科际性、聚焦于应用、异质性的行动者以及大量不同的知识产出等新特征〔4〕。弗拉认为,通过网络信息空间中的知识共享受社会文化的制约,知识并不是均匀一致的整体,而是异质性领域的拼凑物,它们具有智识和社会两个维度的文化内涵〔5〕。相较于国外的研究而言,国内学者的研究则显得较为分散。比如邬焜主要从信息哲学的角度探讨了当前科学范式的转型问题〔6〕,曾国屏研究了赛博空间的哲学、文化、伦理与生产模式等基本问题〔7〕;朱伟珏较为系统地考察了早期一些重要的信息社会理论〔8〕。另外还有一些分散在不同学科中的针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比如图书情报学中的“开放获取”、科学计量学中的“知识图谱分析”等等。
一、网络信息空间的主要特征
基于网络信息空间的知识共享在推动科研活动信息化的同时也赋予了科学共同体新的行为特征。总体来看,这种知识共享模式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和信息传递的高效性。网络信息空间中包括大量大型服务器与镜像站,它们共同存储了海量的数字资源,拥有信息空间访问权限的终端用户可以访问、分析和处理服务器和镜像站中的各种信息。网络信息空间甚至构建了一个“大数据”时代,它不仅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还无限放大了科学家的信息处理能力。基于网络的信息共享模式,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传递可以在瞬间得以完成。第二,信息表达的多样性和信息组织的灵活性。较传统的文字和图表来看,网络信息空间带来了音频、视频、动漫等全新的知识表达形式,一方面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多样性和生动性,另一方面也使得双向交互的信息传递成为可能。传统的文本方式下,各种信息之间是线性关联的,而网络信息空间则提供了“超链接”、“知识网格”等全新的信息组织方式,从而将相互关联的知识内容在虚拟空间中组合成为非线性的、网状的结构,用户可以快速、灵活地掌握各种信息之间的有机联系。第三,信息处理的虚拟性和信息获得的相对平等性。网络信息空间中信息的储存、传输、处理和显示各个环节都是在虚拟环境中完成的,所有具有信息空间访问权限的科学家都可以平等地获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从这个意义上看,网络信息空间构建了一个相对平等的知识获取环境。在这种模式下,“作者失去了对于读者的绝对影响”〔9〕302,同时知识生产者也不再享有知识传播中的绝对权威地位。可以认为,基于网络的知识共享机制正逐步构建一个开放、动态的学术交流新图景。
二、网络信息空间塑造知识共享模式的主要路径
网络信息空间在被不断赋予新功能的同时,也不断塑造着科学界新的知识共享模式。具体说来,这种塑造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第一,网络信息空间提供了知识存取的新方式。除了传统的科学论文、电子图书等知识形式外,网络信息空间中还涌现出很多诸如虚拟期刊、开放评论杂志、交互性期刊等新的知识存取方式。数字文档的无限生命周期、海量存储能力、内容的可恢复性和可修改性等特点也不断促使虚拟空间迅速成为科学界知识存储、获取和处理的新平台。同时,网络技术也重构了科学界的既有知识资源分布,将地理位置上分散的信息内容组合成信息空间中逻辑上相互关联的统一体,这种统一已经模糊了各种知识发表形式的传统边界。基于网络的知识共享还提供了科学与公众的新接口,而开放知识资源库的建设更是为公众参与科学提供了新渠道,“不断的非正式争论———这也是科学生活的典型特征———在因特网上流行开来,因特网成为一个知识建构的集散地。”〔10〕另外,虚拟信息环境下,个体科学家同时被赋予了信息的提供者、检索者、获取者和使用者等多重角色。这种变化带来了两方面影响,一是科学家的多重身份提高了他们在整个学术交流中的主动性和判断能力,更容易审视和思考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关联;二是多主体多视角的知识共享机制更容易促进科学知识的扩散,网络信息空间中“公共知识体系”的建立也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存量。第二,网络信息空间塑造了全新的模块化知识网格。虚拟信息环境构造了一个无缝链接的全球化数字知识网格,从而实现了知识的分解、重组和分化。知识网格中所包含的知识模块越多,模块间组合和链接的可能性就越大,与其他知识内容关联的途径也就越多。劳勒的研究表明,“各种互补型的A&I(AbstractandIndex)数据库之间的交叉连接将持续增多”,并且,“传统数据库中的A&I功能一定要能够适应当代的交流需求”〔11〕。模块化的知识网格是利用超链接技术管理的,超链接以及交叉链接技术改变了传统信息组织方式中的隐蔽性和非明晰性特点,同时也改变了作者与读者间单向的、确定的关系,“超文本链接以多重性的路径提供了一个非线性的语义网络,从而突显出非线性、非等级、无疆界和课题指向的阅读与思维方式”〔12〕。对模块化的知识内容进行导航是当前虚拟信息空间中知识管理的一种重要技术形式,也就是按照知识的类型、内容等标准进行分类从而实现知识统一的组织和管理。但也有学者对这种信息组织管理方式持批判态度,例如波斯特曾利用福柯的“全景监狱”理论研究过信息社会中的数据库技术,提出过著名的“超级全景监狱”理论,用以说明数据库技术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控制,并认为“作为超级全景监狱的数据库话语,是后现代信息方式下对大众进行控制的手段”〔13〕。第三,网络信息空间提出了知识质量控制的新要求。网络中的知识发表模式很容易带来人们对于数字学术资源质量问题的担忧,对于知识内容的甄别已成为通过网络获取知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网络始终是信息超载与知识贫乏的统一体”〔14〕。克林曾从开放性、可获取性和可信任性三个维度研究过开放空间中的知识质量控制问题,他认为,“说电子出版极大地扩展了获取的范围实际上是将其功能过分地简化了”〔15〕。较传统的同行评议来说,电子期刊等在线知识资源的评审流程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方面,知识的生产、发表以及传播等各个环节的速度和效率都获得了极大提高;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传播与质量控制是并行的,知识的共享过程也是对知识内容做出反馈甚至评议的过程。实际上,对于电子期刊、在线数据库等知识资源的考察,仍采用与传统期刊的影响因子、转载率等相同的指标体系。同时,多渠道、多主体的动态评议机制一方面构建了网络信息空间中开放式的知识质量控制环境,另一方面这种开放评议还参与了科学家学术声誉的构建,“它们不但使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更加方便、快捷,而且使知识的交流具有了交互性、非中心化、自组织等特点”〔12〕。自由评论、交互式磋商等在线知识评价机制开拓了多主体、多视角的知识质量控制渠道,而单纯的出版前评议也已经拓展为出版前和出版后的历时性评议。第四,网络信息空间提供了知识评价的新指标和新方法。利用网络数据库等在线知识资源进行科学数据的统计计量已成为当前科研评价的重要方法,该方法不但可以很好地描述特定时期科学知识的产出,还可以预测未来科学的发展态势与发展方向。在线数字资源不仅可以提供下载和引用频次等统计数据,还可以提供科学计量、知识图谱等可视化的分析手段,比如分析某个时期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存量,研究科学知识生产中的学科关联、聚类分布以及流动方向等等。梁永霞的研究表明,“在科学研究和交流活动中,科学文献与科学家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这使得有可能通过科学文献这样一个有形的媒介,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去评价人才、选拔人才。”〔16〕从国家层面来看,利用在线数据库可以分析科学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依赖关系,评估不同国家的科学发展现状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正确评价本国科研实力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科学投资和发展战略,为确定优先发展领域等政策设计提供参考。同时利用在线数据库还可以对世界范围内科学奖励的分布、获奖者的国际合作等情况进行计量分析,从而促使政府更好地判断本国在国际科学发展中的位置,进而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国内学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网络信息空间中知识共享机制的批判性考察
网络信息空间在构建全新的知识共享环境的同时也不断塑造着科学家新的行为规范。总体来看,当代科学共同体已经逐步适应了网络信息空间这种新的知识共享模式,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便是当代科学家网络操作技能的普遍提高。文档、声音、图像等不同的知识内容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被编码为统一的数据形式进行传输,这也潜在地要求科学家熟悉各种数据的处理和操作方法,继“人力和设备资本之后”,网络信息数据已被视为“第三种科学资本”〔17〕。大数据时代的科学知识生产越来越呈现出社会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大规模的合作研究成了当前科学研究的主要形式。在这种研究背景下,科学家在科研选题、确定实验方法的过程中越来越需要获取大量相关信息,而网络信息空间中学术信息的丰富性则恰恰迎合了这种需求。希奈认为,“那些得到很好的发展的技术首先必须获得共同体的信任,其次必须获得个体研究者的认可,然后必须拥有对于投资机构相当的吸引力从而获得其投资”〔18〕。沃特兹也指出,对于网络信息空间中知识获取问题的研究应该包括两个层面〔2〕:一是分析新技术对于科学家传统的学术实践(比如合作模式、等)方式的影响;二是科学家对于新的学术实践(比如视频会议、在线评议等)的适应性问题。虚拟信息空间中科学共同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塑造知识存取新范式的同时也带来了科学知识的建构、评价和认同等新问题。龚旭的研究表明,同行评议“是指科学家评议科学研究的一种集体行为,即一种制度化的评议活动”〔19〕,而这一特点在网络环境中体现得更为明显。网络信息空间中的知识共享已经不再是单一、被动的知识传递,交互性的知识分析和处理必然内在地要求建立虚拟空间中的“信任”机制,其中的知识内容同样须获得科学共同体的集体认同,而且信息空间的使用者也成为了“交换式的知识使用者”〔20〕,科学家不再囿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身份,他们同时也成为主动的知识“搜索者”。影响网络技术在学术交流活动中扩散的因素很多,既有科学家的个人习惯、对于新技术的认识程度等科学共同体自身的因素,又包括国家政策的引导、商业企业的推动等外部因素。爱德华兹通过对社会和文化中的计算机的研究认为,“计算机很少像‘影响’模式所暗指的那样,直接‘导致’社会变迁,但是它们经常会造成社会系统必须应对的压力和可能性。”〔21〕在OECD1998年的《全球研究村》报告中已经把ICT视为科学家的必备操作技能,“对于科学共同体来说,网络信息传输的好处是科学信息的开放格式、参考文献链接的引入、数据及视频等新知识形式、搜索功能等等”〔1〕60。基于网络的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也是政府资助和管理科学研究的直接结果。当代科学研究活动负载了更多的国家和社会发展目标,“政府正在从资助科学事业向管理科学系统转变”〔22〕,而科研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技术的选择中,政府往往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些年很多国家已经并且实施了重大的科研信息化战略,比如美国NSF资助的国际科研网络互联(IRNC)、英国的e-Science、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等计划。促进大学、科研院所、研发性企业等机构的信息平台建设,已成为新时期政府投资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科学共同体对于网络信息空间的利用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和不对称性,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其一,科学家选择和使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受年龄、教育和家庭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二,不同地域的科学家利用网络的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受所在国家的社会环境、所在地区的文化传统、所在机构的经济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三,不同学科利用网络进行知识共享的实际情况也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存在不同的交流需求,“各种新技术及大量附加业务的扩散正在稳步进行,但该过程绝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按学科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9〕37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网络技术也不例外。网络信息空间中的信息共享已经暴露出了很多新问题,比较常见的有计算机崩溃、网络安全、数据丢失和保护、信息泄漏和恶意篡改等等,它们都是当前网络学术资源维护和建设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另外协议和标准问题也是影响虚拟知识共享机制完善的重要问题,不同公司、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间不同的利益诉求所导致的网络信息空间中标准和协议的不统一已经成为影响全球范围内学术资源共享和科学共同体合作的重要问题,“随着知识共享和出版机制的改变,学术交流体系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23〕,实现虚拟信息空间中学术资源的平等共享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四、结论与启示